马鞍山市农药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马鞍山市农药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一、马鞍山市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张璇,吴义根[1](2021)在《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时空分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选取2006-2019年安徽省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时序和空间两个角度对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的TN、TP、等标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阶段性特点;化肥面源污染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等标排放量皖北最大,皖中次之,皖南最小,等标排放强度皖中最高,皖南次之,皖北最低;滁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为化肥面源污染较严重的城市。因此应加大对农民施肥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精准高效施肥、加强化肥污染监测。

宋执航[2](2021)在《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文中提出慈湖河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此流域上游为典型的矿区流域。由于矿区流域的污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现有的不同评价方法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研流域污染物的特征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对流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对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可以使其更好的针对矿区小流域的特点发挥水质评价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对慈湖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流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数据支持。研究以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污染源调查,在此基础上,该流域的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主要污染因子,研究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水质指数法、模糊综合法以及灰色关联度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对传统的模糊综合法进行改进,将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水质评价结果。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慈湖河上游流域整体呈酸性水质,洋河支流Ⅱ与Ⅳ酸性废水污染严重,其p H分别为4.54和3.71。根据污染物浓度超标赋权计算,BOD5和氨氮是慈湖河上游流域的主要污染因子;洋河流域受BOD5,COD,氨氮污染程度严重,洋河支流Ⅱ存在重金属Cu污染情况。(2)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方面,p H、COD、BOD5、氨氮、Cd、Fe浓度主要分布于洋河支流Ⅳ,As与Cd主要分布于洋河支流Ⅲ;洋河流域的p H值、氨氮、Cd、Fe的浓度分布最高,BOD5、Cr6+、As在秀山湖流域的浓度分布最高,COD浓度在主河段流域浓度分布最高。整体上浓度分布存在上游>下游,支流>干流的空间分布规律。(3)研究区域BOD5与COD指标存在同源性,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矿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六价铬、镉与铜存在一定的同源性,主要来自于铜锌金属采选矿企业的工业废水污染。(4)综合考虑四种水质评价方法,单因子指数法与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较为悲观,达标率分别为14.3%和43.3%,且未考虑指标权重影响,主要原因为该流域主要污染物BOD5和NH3-N浓度很高;模糊综合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该指标的影响进行了削弱,结合浓度超标赋权法的优点,各个指标权重分配更加合理,所有指标均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改进的模糊综合法对水质判断差异很大的点位进行进一步的水质等级连续化判断,更加符合水质的实际情况。(5)水质评价方面,综合考虑水质评价结果,结合改进的模糊综合法,洋河流域水质等级为4.313,秀山湖为3.698,主河段为4.066;洋河支流Ⅰ的水质等级为3.968,洋河支流Ⅱ为4.172;洋河支流Ⅲ为4.148;洋河支流Ⅳ为4.494;洋河干流Ⅰ为4.382;洋河干流Ⅱ为4.722。洋河流域由北向南存在四条支流,即支流Ⅰ~Ⅳ,污染程度:洋河流域>主河段流域>秀山湖流域;支流Ⅳ>支流Ⅱ>支流Ⅲ>支流Ⅰ。(6)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水质指标可以满足生态功能需要,但洋河支流Ⅱ、Ⅳ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污染治理。

毕德明[3](2020)在《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既是航运的黄金水道又是沿岸居民的水源地,伴随大规模的航运活动导致进出港船舶数量不断增加,长江航运中的船舶污染问题也日趋凸显。船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洗舱水、船舶尾气等污染物,如不妥善处置将会成为流动在长江上的污染源。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船舶所载的燃料油或者危险货物、污染性货物很容易泄露至长江,如何有效预防船舶污染,如何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有效应对,把损失降到最低,直接考验着公共管理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船舶污染管理内容丰富,包括船舶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含油污水等水污染物管理、船舶尾气管理、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和应急处置等。本文主要立足海事部门船舶污染管理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梳理近年来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物管理现状以及近年来长江和沿海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经验和教训,查找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运用多源流等理论分析问题制约因素。研究发现,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管理目前仍然存在的制约因素有如下。船舶污染物管理方面:船员等航运从业主体环保意识薄弱、船舶污染缺乏规划协调和专项资金保障、部门间联动机制等治理体系尚不健全、船舶尾气检测机制尚不成熟、岸电推广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船舶污染事故管理方面: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具有客观困难、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尚不健全、船舶污染海事调查处置软硬能力存在短板、媒体应对极具挑战。最后,本文从法规规范和制度修订完善、改进和提升管理能力、强化调查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提出船舶污染管理优化建议。船舶污染物管理方面:加强船舶防污染配套保障、全链条严格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船舶尾气检测管理对策、持续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适时修改和完善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相关法规、创新举报和信用制度。船舶污染事故管理方面:规范调查制度和程序、积极履职尽责强化调查和应急处置人才培养、建立健全舆情预警和应对机制。

欧霞[4](2014)在《巢湖周边地区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粮食产量的增加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自引入我国后,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近些年来,化肥施用的方式、化肥施用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全国每年化肥的施用强度也越来越大,虽然化肥给农作物产量的增加带来了很大的贡献,但其伴随的环境负外部性也逐渐显现了出来,由此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污染面广,而且难以治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土壤的负荷超重,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施入到土壤中大量的化学元素,如氮元素、磷元素,大大的超出了土壤的吸收能力,不能被吸收的化学元素随着雨水、地表水等方式流入到各大水域中,造成了水体的高度富营养化。巢湖水域就是由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富营养化现象较严重的一个典型受污染水域,巢湖周边地区农户不合理的施肥行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想减轻由化肥施用不合理造成的巢湖水域农业面源污染现象,不仅仅要在发现污染时及时处理,更重要的是做好预防措施,及时引导农户改善施肥结构,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农户是施肥行为的主体,所以研究巢湖周边地区农户的施肥行为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巢湖周边地区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对象,通过数据分析了巢湖周边地区农户的个体特征、农户的认知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及政府支持特征现状。通过建立Logit模型,对农户是否具有减量施肥的意愿以及农户近三年来化肥施用量是否发生明显增加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得出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程度及农户认为对农业生产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认知对农户的减量施肥意愿有正向显着影响;农户对周边环境满意、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农户参加了当地的农业合作组织对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农户了解自家的土地养分情况、农户认为农业生产可能会污染环境、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越关注耕作过程中的投入成本对其增加化肥施用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为了作进一步探索性的研究,本文将巢湖周边区域的实证结果与其他区域的研究成果,从农户的个体特征、农户的认知特征、家庭生产经营特征、政府支持因素特征、区域位置特征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巢湖周边区域与其他区域研究成果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针对此差异研究出改善当地农户施肥行为的良好对策。

李绍海[5](2014)在《和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陈海秋[6](2011)在《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环境治理作为一种新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国内外诸多城市发展表明,从管理到治理是当今世界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基本趋势。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这不仅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而且破坏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条件,制约了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将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一步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如何解决日益复杂严峻的现实环境问题?如何应对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凸显的环境新挑战?就成为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与创新机制,就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城市环境治理理论的产生有着丰富的思想渊源与深厚的理论基础。文章全面梳理概括了公共治理理论、城市管理理论、环境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等城市环境治理的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基础为研究“城市环境治理”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方向和指导原则,是研究“城市环境治理模式”必须依赖的基础与支撑。城市环境治理是转型期应对城市环境问题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方法。文章详细分析论述了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框架的基本内容,深入剖析了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模式、评价方法体系等核心因素,进一步丰富了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框架。文章指出,城市环境治理就是各类治理主体对城市环境公共事务进行合作参与多元化管理的一种过程或状态。城市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城市环境治理与城市环境管理密切相关,但城市环境治理不等于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治理背景下的主体是多元化主体,不仅有政府,还有市场、企业、民间组织、NGO、城市公民与居民。传统的城市环境管理主要实行单一城市管理主体,偏重于政府对城市环境事务进行自上而下的支配、强制、限制与控制;而城市环境治理则实行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化治理主体,注重环境治理的合作、参与、自愿、双赢。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就是保持良好环境、美化生活环境、治理不良环境。城市环境治理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也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政治行为。因此,必须重视城市环境治理的理念、精神与边界。进一步分析而言,城市环境治理的核心要点、基本精神主要为:上下互动,左右协调,内外结合,多元合作,共进双赢。这四个方面,既是对城市环境治理的原则要求,同时也是城市环境治理努力实现与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国内外城市环境的“管理与治理”并存,共促共进,推动城市环境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城市环境管理的理念、方法与过程,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具有显着的差异性。第4章概括分析了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基本做法、主要措施及其经验,认为他们的经验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第5章比较翔实地分析了管理理念仍然占有主导地位的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演变、政策法规、机构体制与实践模式等基本现状,揭示并归纳了现阶段中国城市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产生的必然因素,也有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等方面不健全,无法适应中国城市环境治理工作而产生的现实因素。GCPD治理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模式。第7章在充分考察分析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与问题挑战的基础上,创新设计了转型期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式合作参与多元化治理模式”即GCPD治理模式。文章指出,政府主导式合作参与多元化治理模式,就是在有限政府的主导下,城市中各类治理主体对城市环境实施合作型、参与式、多元化的治理的一种新兴模式。GCPD治理模式表达式为:政府主导+(合作型+参与式+多元化)=GCPD治理模式。“政府主导”统领与协调“合作型、参与式、多元化”,由此创新、搭建一个新的治理模式。“政府主导、合作型、参与式、多元化”等四者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相反是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与相互促进的四位一体。通过对“政府主导、合作型、参与式、多元化”等四位一体的整合、修正与创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有机的合力。GCPD治理模式是基于由管理转向治理视角的、首要的、统帅性创新模式,而要把GCPD治理模式贯彻落实造具体实践中,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体系,这个支撑体系就是由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现代手段引入选用与评估评价体系构建四位一体、相互关联的有机统一体。嘉兴市城市环境管理是一种典型的GCPD治理模式。第8章通过对代表性城市——嘉兴市环境管理实践活动和绩效的考察分析,发现嘉兴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明显领先超前,比较符合、接近GCPD治理模式,体现了GCPD治理模式的正确性、可行性与适用性,是GCPD治理模式在嘉兴市的具体运用。文章指出,嘉兴市运用GCPD治理模式及其支撑体系指导、推进全市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环境治理转型,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嘉兴市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一种实践的GCPD治理模式。这一模式来自实践,用之于实践;切实可行,易于推广。嘉兴市在内的城市环境治理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处于起步阶段,并逐步正在向中级阶段迈进。最后,在系统回顾全文的基础上,第9章概括归纳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国内外实践经验、GCPD模式及其实证分析等基本结论,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修正、补充与完善中国特色GCPD治理模式及其支撑体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崔志华[7](2010)在《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域生态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大举措,是摆脱区域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县的概念、内涵和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体系,完善县域生态足迹模型和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提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模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环境不公平指数对江苏欠发达地区的综合发展能力和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走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的原理和方法。以赣榆县为研究地域单元,应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采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赣榆县县域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状态,通过建立递阶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相关分析法和指数综合加权法对赣榆县2000-2006年的生态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赣榆县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建设目标和建设对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体系,探索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重点、措施与建设模式。

戴晓峰[8](2010)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划分主体功能区主要应考虑自然生态状况、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区位特征、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等多种因素。由于安徽省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着显着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我省主体功能区分布主要为:优化开发区位于沿淮河中下游的安徽段两侧分布,该区域伴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不同程度出现了环境污染持续加重;重点开发区位于巢湖经济圈和皖江经济开发区。该区域是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城镇密集,工业发达,污染较为严重;限制开发区位于淮北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大别山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皖南山区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华阳湖群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巢湖流域上游面源污染控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这些区域生态环境极敏感,对于维护和保持区域生态服务功能都有重要作用;禁止开发区位于黄山-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天马和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些区域植被覆盖率高,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生态系统保存良好。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域政策的有效性,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对于重点开发区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和环保标准,加强区域规划环评,建立和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淘汰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大幅度减少污染排放;对于优化开发区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发挥环境保护政策的约束和激励功能,促进该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到增产减污;限制开发区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利用环境政策的约束功能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同时进一步完善经济补偿政策等配套政策,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对于禁止开发区严格禁止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价,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及有关财政支持制度,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宋磊[9](2009)在《安丘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能否在二十一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二十世纪初开始兴起的以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遵循社会经济规律,由现代化的农业人才经营,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业,高度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和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安丘是一个人口大市、农业大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出口能力有了显着提高,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加工基地,多年来为我国的蔬菜供给和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安丘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安丘农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立足于安丘农业实际,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安丘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安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评判,在分析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安丘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并探索了加快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措施。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内容与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是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包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世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和农业的变迁。第三章介绍了安丘的基本情况,农业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第四章主要借鉴了浙江大学杨万江、徐明星着的《农业现代化测评》一书和江苏、福建等省的农业现代化评估模型,构建了安丘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对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为了具有可比性,文章将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安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初步实现阶段,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第五章对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安丘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探讨了安丘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结束语,对文章进行总结,指出了文章的欠缺之处,以供继续探讨。

贾桂红[10](2009)在《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多准则模糊评价及污染治理冲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产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产业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了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污染治理冲突问题。通过文献研究,首先对产业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主要评价方法进行简单的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在这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借鉴国内外区域环境评价、环境安全评价、建设项目环评的评价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是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这部分在总结以往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本文研究的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NAIADE方法,介绍了其原理、步骤以及优点。最后是案例分析。针对产业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选取大连、济南、青岛、上海四个城市为案例城市,简单的对各个城市的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状况做一介绍,并以工业环境影响为例,选取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产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NAIADE)对四个城市的产业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排序,四个城市的产业环境影响大小是济南>大连>上海>青岛。济南的产业环境影响最严重,大连次之,其后是上海,青岛的产业环境影响最轻。此外,还对污染治理过程中企业、政府和公众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分析评价。针对污染治理中企业、政府和公众的不同态度,运用NAIADE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冲突,结果为政府和公众更容易就污染治理问题达成共识。

二、马鞍山市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鞍山市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时空分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的时序分布
    2.1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排放量的时序分布
    2.2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等标排放分布情况
3 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
    3.1 化肥面源污染排放量的空间分布
    3.2 化肥面源污染等标排放情况的空间变化特征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4.2.1 加大对农民施肥的培训力度
        4.2.2 积极推进精准高效施肥
        4.2.3 加强化肥污染监测,实施分区控制

(2)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水质评价指标体系
        1.2.3 水质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污染源调查
    2.1 污染源调查内容与方法
        2.1.1 调查范围
        2.1.2 调查内容
        2.1.3 调查方法
    2.2 研究区域概况
        2.2.1 慈湖河概况
        2.2.2 自然条件概况
        2.2.3 社会经济概况
    2.3 上游流域划分
    2.4 采选矿企业概况
    2.5 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
        2.5.1 洋河流域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
        2.5.2 秀山湖流域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
        2.5.3 主河段流域污染源调查结果分析
        2.5.4 慈湖河上游流域植被现状分析
        2.5.5 慈湖河上游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3.2 水质指标的测定
        3.2.1 pH值的测定
        3.2.2 NH_3-N、BOD_5、COD的测定
        3.2.3 重金属指标的测定
    3.3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4 水质评价方法简介
        3.4.1 单因子指数法
        3.4.2 内梅罗指数法
        3.4.3 模糊综合法
        3.4.4 灰色关联度法
第四章 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污染特征分析
    4.1 水质指标污染特征分析
        4.1.1 pH值、COD、BOD_5、NH_3-N污染特征分析
        4.1.2 重金属指标污染特征分析
    4.2 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污染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4.3.1 COD、BOD_5、NH_3-N的相关性分析
        4.3.2 Fe及重金属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水质评价
    5.1 单因子指数法水质评价
        5.1.1 单因子指数法水质评价结果
        5.1.2 单因子指数法水质评价分析
    5.2 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评价
        5.2.1 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评价结果
        5.2.2 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评价分析
    5.3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
        5.3.1 模糊综合法水质评价结果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改进
        5.3.3 模糊综合法水质评价分析
    5.4 灰色关联度法
        5.4.1 灰色关联度法水质评价结果
        5.4.2 灰色关联度法水质评价分析
    5.5 评价结果对比与分析
        5.5.1 四种评价方法结果对比结果
        5.5.2 四种评价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3)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船舶污染管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船舶污染管理概念
        2.1.1 船舶污染
        2.1.2 船舶污染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多源流理论
        2.2.2 政府干预理论
第三章 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管理现状
    3.1 船舶污染物管理现状
        3.1.1 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水污染物管理现状
        3.1.2 长江张家港段船舶大气污染物管理现状
    3.2 船舶污染事故管理现状
        3.2.1 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现状
        3.2.2 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现状
第四章 船舶污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4.1 船舶污染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4.1.1 船员等航运从业主体环保意识薄弱
        4.1.2 船舶污染缺乏规划协调和专项资金保障
        4.1.3 部门间联动机制等治理体系尚不健全
        4.1.4 船舶尾气检测机制尚有改进提升空间
        4.1.5 岸电推广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4.2 船舶污染事故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4.2.1 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的客观困难
        4.2.2 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尚不健全
        4.2.3 船舶污染海事调查处置软硬能力存在短板
        4.2.4 媒体应对极具挑战
第五章 改进船舶污染管理的对策
    5.1 船舶污染物管理改进对策
        5.1.1 加强船舶防污染配套保障
        5.1.2 全链条严格船舶污染物排放管理
        5.1.3 进一步优化船舶尾气检测管理
        5.1.4 持续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
        5.1.5 适时修改和完善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等相关法规
        5.1.6 创新举报和信用制度
    5.2 船舶污染事故管理改进对策
        5.2.1 规范调查处理和应急处置制度和程序
        5.2.2 积极履职尽责强化调查和应急处置人才培养
        5.2.3 建立健全舆情预警和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巢湖周边地区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我国化肥施用现状
        1.1.2 巢湖周边地区化肥施用现状
        1.1.3 不合理施肥对环境的影响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本文的不足
2 农户施肥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
    2.1 农户的内涵
    2.2 农户行为理论
    2.3 外部性理论
    2.4 计划行为理论
    2.5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3 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内部环境因素
        3.1.1 农户的个人因素
        3.1.2 家庭生产经营因素
    3.2 外部环境因素
        3.2.1 市场因素
        3.2.2 政府支持因素
4 农户施肥行为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样本数据来源
    4.3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1 农户个体特征
        4.3.2 农户认知特征
        4.3.3 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特征
        4.3.4 政府支持特征
    4.4 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4.4.1 模型的选取
        4.4.2 变量的选取
    4.5 计量结果与分析
        4.5.1 农户减量施肥意愿的结果分析
        4.5.2 农户施肥行为的结果分析
    4.6 讨论
        4.6.1 农户减量施肥的意愿
        4.6.2 农户施用化肥的决策
5 巢湖周边地区与其他区域农户施肥行为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5.1 农户个人能力
        5.1.1 农户的个体特征能力
        5.1.2 农户的认知能力
    5.2 家庭生产经营能力
    5.3 政府支持能力
    5.4 区域位置特征
6 结论与建议
    6.1 增强农户减量施肥的意愿
    6.2 农户施肥行为的控制
        6.2.1 农户个人能力的提升
        6.2.2 家庭生产经营能力的提升
        6.2.3 政府支持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和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外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关于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1.2.2 国内关于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1.2.3 影响制约蔬菜质量的主要因素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和县蔬菜产业概述
        1.3.2 和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问题
        1.3.3 影响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1.3.4 提高和县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对策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和县蔬菜产业发展概况与蔬菜质量安全现状
    2.1 和县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2.1.1 和县地理位置及基础条件
        2.1.2 和县蔬菜生产发展历程
        2.1.3 和县蔬菜产业布局
        2.1.4 现阶段和县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2.2 质量安全状况
        2.2.1 和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
第三章 和县蔬菜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和县蔬菜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3.1.1 蔬菜产地周边环境污染严重
        3.1.2 农业化学品投入使用不科学
        3.1.3 生产经营主体多而分散,蔬菜品质良莠不齐
        3.1.4 蔬菜上市较为集中,检测关难以掌控
        3.1.5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散,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3.1.6 蔬菜产地准出制度执行不严格,蔬菜质量追溯难以实现
    3.2 和县蔬菜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蔬菜质量安全认识不到位
        3.2.2 菜生产者从业文化人员素质不高,迫切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3.2.3 生产经营方式粗放,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3.2.4 蔬菜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
        3.2.5 蔬菜质量检测力度不够
        3.2.6 缺乏系统、配套的法律、法规
第四章 和县蔬菜质量安全发展的对策
    4.1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鼓励全员参与,形成社会合力
    4.2 加大蔬菜产地环境保护力度
    4.3 提高蔬菜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4.4 制定与完善蔬菜标准化体系
    4.5 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监管合力
    4.6 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
    4.7 强化蔬菜质量安全技术支撑
    4.8 制定与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4.9 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完善质量追溯体系
    4.10 巩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成果,提倡行业自律
第五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1.4 基本概念的理解与界定
        1.4.1 转型期: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
        1.4.2 城市环境治理的涵义、特征与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城市环境治理研究进展
        2.1.1 环境治理的涵义与基本内容
        2.1.2 环境治理的主体与政府作用
        2.1.3 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参与
        2.1.4 环境治理的模式与发展趋势
    2.2 国内城市环境治理研究进展
        2.2.1 城市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与基本内容
        2.2.2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与政府作用
        2.2.3 城市环境治理的合作与参与
        2.2.4 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
        2.2.5 城市环境治理的评价
        2.2.6 城市环境治理的思路与基本对策
    2.3 简要评述
第3章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3.1 公共治理理论
        3.1.1 公共治理理论的兴起与渊源
        3.1.2 公共治理的涵义与特征
        3.1.3 公共治理的本质、内容与体系
        3.1.4 公共治理的功能分类
        3.1.5 公共治理的模式与评价
        3.1.6 公共治理的基本理念与理论边界
    3.2 城市管理理论与环境管理理论
        3.2.1 城市管理理论
        3.2.2 环境管理理论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2 循环经济理论
    3.4 与城市环境治理相关的概念范畴
        3.4.1 城市环境与城市环境质量
        3.4.2 城市环境污染与分类
        3.4.3 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环境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
        3.4.4 城市环境评价与城市环境立法
第4章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4.1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历程与特征
        4.1.1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历程
        4.1.2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内容与特征
    4.2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与措施
        4.2.1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做法
        4.2.2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措施
    4.3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经验
第5章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现状与主要问题
    5.1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发展演变
        5.1.1 行政管理视角下城市环境治理的演变
        5.1.2 公共治理视角下城市环境治理的演变
    5.2 城市环境治理的政策、制度与法规
        5.2.1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5.2.2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制度
        5.2.3 城市环境治理的法规建设
    5.3 城市环境治理的机构体制与实践模式
        5.3.1 城市环境治理的机构体制
        5.3.2 城市环境治理的实践模式
    5.4 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主要问题
第6章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论框架
    6.1 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理论
        6.1.1 城市环境治理的涵义与特征
        6.1.2 城市环境治理的主体、范围与内容
        6.1.3 城市环境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6.1.4 城市环境治理的职能与过程
        6.1.5 城市环境治理的方法、分类与体系
        6.1.6 城市环境治理的模式与评价
        6.1.7 城市环境治理的理念与边界
    6.2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内容、博弈与实现条件
        6.2.1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基本内容
        6.2.2 城市环境治理主体的博弈与均衡
        6.2.3 城市环境治理多元化主体的实现条件
    6.3 城市环境治理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6.3.1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涵义、目标与原则
        6.3.2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
        6.3.3 城市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第7章 中国特色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选择
    7.1 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的基本特征
        7.1.1 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7.1.2 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基本特征
    7.2 国内外典型的城市环境治理模式
        7.2.1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涵义与分类
        7.2.2 城市环境治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7.2.3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的选择方法与中国化
    7.3 GCPD模式:中国城市环境治理的创新模式
        7.3.1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选择的依据与必要性
        7.3.2 GCPD治理模式的内涵与构成
        7.3.3 GCPD治理模式的选择理由及实施
    7.4 保障GCPD治理模式实施的支撑体系
        7.4.1 制度创新
        7.4.2 体制机制创新
        7.4.3 现代手段引入选用
        7.4.4 评估评价体系构建
第8章 实证分析:嘉兴城市环境治理的转变
    8.1 嘉兴市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与环境保护概况
        8.1.1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地理状况
        8.1.2 环境保护水平状况的基本判断
    8.2 嘉兴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变:从管理转向治理
        8.2.1 城市环境从管理转向治理的必要性
        8.2.2 城市环境管理转向治理的具体内容
    8.3 嘉兴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与GCPD治理模式的比较
        8.3.1 与GCPD治理模式内容的比较
        8.3.2 与GCPD治理模式"支撑体系"的比较
        8.3.3 小结
第9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来源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空间研究范围
        1.3.2 理论研究范围
        1.3.3 实证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1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相关概念
        2.1.1 生态示范区
        2.1.2 生态县的概念与内涵
        2.1.3 生态规划
        2.1.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
        2.2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研究进展
        2.2.1 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2.2.2 生态县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2.2.3 生态县建设的实践进展
        2.2.4 生态法制建设概况
        2.2.5 国内外生态建设研究比较
        2.2.6 县域生态规划理论研究与实践建设趋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1 县域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
        3.1.1 生态经济学理论
        3.1.2 循环经济理论
        3.1.3 城市生态学理论
        3.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5 生态社会学理论
        3.2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
        3.2.1 由“双赢模式”走向“三赢模式”
        3.2.2 从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
        3.2.3 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
        3.2.4 从物理景观向生态景观的人居环境转型
        3.3 县域生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3.3.1 整体协调的原则
        3.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3.3 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3.3.4 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的原则
        3.4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的内容
        3.4.1 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景观空间调控
        3.4.2 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建设
        3.4.3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3.4.4 生态人居体系规划
        3.4.5 生态文明建设
        3.5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方法探讨
        3.5.1 县域“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体系
        3.5.2 县域生态环境与功能分区方法研究
        3.5.3 县域生态建设规划模式
        3.5.4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编制方法
        3.6 生态县建设规划方案的评价与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
        4.1 基本概念
        4.1.1 欠发达地区
        4.1.2 苏北地区
        4.2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1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极化状况分析
        4.2.2 环境极化状况分析
        4.2.3 苏北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4.2.4 成因
        4.3 优势
        4.3.1 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优势
        4.3.2 区位优势凸显
        4.3.3 资源的优势
        4.3.4 低成本、工业后发优势
        4.3.5 南方民资加速北进的机遇优势
        4.4 发展机遇
        4.5 欠发达地区发展道路的选择——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化道路
        4.5.1 生态建设条件
        4.5.2 生态建设危机
        4.5.3 生态化道路——现实的选择
        4.6 欠发达地区生态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
        4.6.1 建设内涵
        4.6.2 建设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篇 实践篇——赣榆县循环经济型生态县建设模式研究
    第五章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与评价
        5.1 赣榆县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1 赣榆县自然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5.1.2 赣榆县社会系统分析
        5.1.3 赣榆县经济系统分析
        5.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5.2.1 “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足迹计算
        5.2.2 赣榆县“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生态承载力计算
        5.2.3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评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评价
        6.1 赣榆县生态建设的SWTO 分析
        6.1.1 优势分析
        6.1.2 不利条件
        6.1.3 发展机遇
        6.1.4 发展威胁
        6.2 赣榆县生态建设评价指标系统
        6.2.1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2.2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指标的筛选
        6.3 赣榆生态县建设评价
        6.3.1 评价方法
        6.3.2 权重确定
        6.3.3 赣榆生态县建设状况评价
        6.4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目标和指标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赣榆县生态县建设的对策
        7.1 构建安全的资源与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7.1.1 构建生态安全网络,强化生态空间管制
        7.1.2 节约与集约并重,构建资源保障体系
        7.1.3 推进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7.2 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
        7.2.1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7.2.2 发展循环型生态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7.2.3 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7.2.4 发展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生态型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
        7.3 建设优美和谐的生态社会体系
        7.3.1 提升人居环境,构建宜居体系
        7.3.2 倡导生态道德,构建先进的生态文化体系
        7.3.3 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4 生态文明建设
        7.4.1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
        7.4.2 规范和强化生态行为
        7.4.3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文明
        7.4.4 决策管理与体制文明建设
        7.5 赣榆生态县建设的保障措施
        7.5.1 生态县建设的组织保障
        7.5.2 生态县建设的法律保障
        7.5.3 生态县建设的经济保障
        7.5.4 生态县建设的技术保障
        7.5.5 生态县建设的社会保障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讨论
        8.1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重点
        8.1.1 县域生态文明“软件”建设
        8.1.2 县域生态建设的两个系统
        8.1.3 县域生态建设的三个重点工程
        8.2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的对策
        8.2.1 认清生态建设的空间基础,实行生态环境空间管制
        8.2.2 加快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8.2.3 建立有利于环保的政绩考核体系
        8.2.4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8.2.5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详细摘要

(8)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及特征
    1.3 研究的必要性
    1.4 研究依据
        1.4.1 国家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1.4.2 安徽省环境法规、条例、办法、规划及相应文件
    1.5 环境政策研究意义
    1.6 对于本研究"环境政策"的界定
    1.7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环境政策的回顾与评价
    2.1 目前国内外主题功能区环境政策的研究成果
        2.1.1 国外环境政策的研究
        2.1.2 国内环境政策研究
        2.1.3 我省制定的主要环境政策特点
    2.2 现有环境政策评述
        2.2.1 积极预防政策
        2.2.2 严格控制政策
        2.2.3 污染赔偿政策
        2.2.4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2.2.5 环境保护责任制
        2.2.6 排污交易和市场化政策
        2.2.7 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政策
    2.3 现行环境政策存在的问题
        2.3.1 环境政策存在脱节之处
        2.3.2 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实施区域差别化
        2.3.3 环境政策之间协调性有待加强
        2.3.4 生态补偿政策不完善
        2.3.5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不顺
第三章 我省区域环境政策背景分析
    3.1 我省面临的环境形势
        3.1.1 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形势依然严峻
        3.1.2 生态破坏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2 按照主体功能分区的环境状况评价
        3.2.1 优化开发区
        3.2.2 重点开发区
        3.2.3 限制开发区
        3.2.4 禁止开发区
第四章 环境政策设计
    4.1 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政策设计原则
    4.2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选择
    4.3 环境政策设计的基本思路
        4.3.1 优化开发区
        4.3.2 重点开发区
        4.3.3 限制开发区
        4.3.4 禁止开发区
    4.4 环境政策体系框架设计
        4.4.1 环境污染控制政策
        4.4.2 生态建设与保护政策
        4.4.3 环境影响评价政策
        4.4.4 环境标准政策
第五章 各类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
    5.1 各功能区环境政策
        5.1.1 优化开发区
        5.1.2 重点开发区
        5.1.3 限制开发区
        5.1.4 禁止开发区
    5.2 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环境政策建议
        5.2.1 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
        5.2.2 区别对待细化指标
        5.2.3 改革排污收费引入排污权交易
        5.2.4 探索建立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
        5.2.5 加强环保监管的问责
        5.2.6 完善相关环保财政政策
第六章 环境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6.1 强化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
    6.2 建立地方政府间会商机制
    6.3 健全部门政策协调机制
    6.4 构建跨学科的技术支持队伍
    6.5 建立政策后评估制度
    6.6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6.7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9)安丘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价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评价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理论概述
    2.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1.1 现代化的界定
        2.1.2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2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2.3 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变迁
        2.3.1 “石油农业”
        2.3.2 “替代农业”
        2.3.3 “持续农业”
        2.3.4 “未来农业”
    2.4 世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
        2.4.1 美国模式
        2.4.2 日本模式
        2.4.3 西欧模式
第三章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安丘概况
    3.2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3.3 安丘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3.3.1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趋于合理
        3.3.2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3.3.3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迅速
        3.3.4 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3.3.5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3.3.6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全方位开拓市场
        3.3.7 标准化生产开始起步,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第四章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析
    4.1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含义
        4.3.1 一级指标的含义
        4.3.2 二级指标的含义
    4.4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值的计算
    4.5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与水平评价
第五章 安丘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5.1 安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可行性分析
        5.1.1 区位优势
        5.1.2 自然资源优势
        5.1.3 农业劳动力资源优势
        5.1.4 龙头企业优势
        5.1.5 品牌和市场优势
    5.2 安丘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5.2.1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产出率较低
        5.2.2 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对农投资增长缓慢
        5.2.3 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产出率较低
        5.2.4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5.2.5 农业科技贡献率低
        5.2.6 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第六章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与对策
    6.1 安丘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定位
        6.1.1 总体目标
        6.1.2 具体目标
    6.2 安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
    6.3 安丘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6.3.1 切实保护好耕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
        6.3.2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6.3.3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劳动产出率
        6.3.4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6.3.5 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6.3.6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多准则模糊评价及污染治理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文献回顾
    2.1 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2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2.1 单一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2.2.2 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2.2.3 公共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2.3 主要评价方法
        2.3.1 综合评价法
        2.3.2 数学模型方法
    2.4 冲突分析理论研究
        2.4.1 冲突概念
        2.4.2 冲突分析
        2.4.3 冲突理论综述
3 产业发展环境影响及评价指标体系
    3.1 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分析
        3.1.1 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
        3.1.2 产业发展与生态效率
        3.1.3 产业发展与能源消耗
        3.1.4 产业发展与环境质量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基于P-S-R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2 评价指标筛选
4 多准则模糊评价方法的应用
    4.1 多准则模糊评价的基本原理
    4.2 多准则模糊评价的步骤
        4.2.1 影响矩阵的构建
        4.2.2 评价方案的配对比较
        4.2.3 综合评价
        4.2.4 方案排序
5 评价案例:上海、大连、青岛、济南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
    5.1 各城市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5.1.1 上海市产业发展概况
        5.1.2 大连市产业发展概况
        5.1.3 青岛市产业发展概况
        5.1.4 济南市产业发展概况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产业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5.3.1 构建影响矩阵
        5.3.2 两两比较结果
        5.3.3 产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5.3.4 敏感性分析
6 不同利益群体环境污染治理态度的冲突分析
    6.1 特定发展时期不同利益群体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态度冲突
    6.2 冲突评价
    6.3 实例分析
        6.3.1 资料收集
        6.3.2 污染治理冲突分析
        6.3.3 冲突分析结果
    6.4 冲突评价结果在环境决策中的应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马鞍山市农用化学品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徽省化肥面源污染时空分异分析[J]. 张璇,吴义根. 池州学院学报, 2021(05)
  • [2]慈湖河上游矿区流域水体污染特征与质量评价[D]. 宋执航.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长江张家港段船舶污染管理研究[D]. 毕德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4]巢湖周边地区农户施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D]. 欧霞.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8)
  • [5]和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李绍海. 安徽农业大学, 2014(08)
  • [6]转型期中国城市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 陈海秋.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7]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赣榆县为例[D]. 崔志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8]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 戴晓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2)
  • [9]安丘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对策研究[D]. 宋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
  • [10]产业发展对环境影响的多准则模糊评价及污染治理冲突分析[D]. 贾桂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马鞍山市农药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