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女士协议和我国的回应

TRI女士协议和我国的回应

一、TRI Ms协定与我国的应对(论文文献综述)

徐乾宇[1](2021)在《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为了适应WTO不同经济体成员国的发展诉求,WTO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在特殊与差别待遇等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争议不断。主要的争议点集中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适用性、适用对象,以及如何界定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的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认为,WTO框架内,把自我认定(self-declaration)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方式是存在质疑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部分国家借由自我认定的方式来获得发展中国家地位,并利用这一地位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这种自我认定方式可能造成滥用,使得发达国家面临不公平竞争,也使得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难以顺利进行。其中备受指责的是中国。美国认为,中国不应继续被认定为发展中国家。WTO应该明确界定特殊与差别待遇所能享受的对象,不能允许部分国家借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毋庸置疑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在贸易、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自入世以来,确实取得了卓越的经济成就,但是,在其它一些指标上,仍与发达成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人均GDP、人均收入、科技发展、经济结构等方面与发达成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与发达成员的经济发展鸿沟,仍然悬殊。因此,美国选择性的使用个别总体指标夸大发展水平,并借此反对中国运用SDT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看法是存在偏颇的。因此,对中国而言,如何回应欧美发达国家的质疑,是本文期望解答的问题之一。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在面对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问题时,是否有更为恰当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避开争论不休又无法短期内有结论的发展中国家身份?是否能够在WTO谈判中提出更切实的、更具体的且行之有效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方案,为中国乃至更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可行的解决设想?这将是本文分析的重点。现有的文献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与差别待遇都有所论述及研究,但是在解答特殊与差别待遇是否合理性上的观点较为模糊,且带有明显的负面倾向(Ornelas,2016)。那么,发展中国家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基础仍需进一步的梳理。此外,作为中美关于WTO改革中较为聚焦的发展中国家身份问题以及特殊与差别待遇的适用范围等,有关文献都有所提及,但没有清晰阐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依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一身份存在质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再的重申中方立场:“特殊与差别待遇”原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基石,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那么,阐释清楚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及适用性等内容,则显得十分必要性也具有现实的迫切性。自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断质疑中国享受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权利,那究其根本,中国是否确因此权利而受益,就成为亟待回答的重要议题。已有文献从协议利用率角度指出,中国主要在农业协定下使用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但诸如此类的宽泛表达,并未涉及具体的产品层面。也就是,中国究竟在哪些产品上使用了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尚不明确。在现有的国内外文献中,相关研究也非常缺乏。为此,本文拟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国农产品部门和非农产品部门下不同产品的出口水平,从而探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对中国的实际受益情况。本文主要包含了七章节内容。在第一章绪论部分,本文提出待研究的议题,分析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述了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梳理了已有的针对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问题的研究文献。从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积极作用、有限性和反面作用以及其更新与完善三方面对文献进行评述,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本文的待研究议题。第三章通过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介绍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并阐释发展中国家自我认定方式的沿革、适用基础及其存在的争议。第四章从理论上阐述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并分析其理论逻辑脉络,再借由Saggi和Sengul(2009)构建的博弈模型,阐述特殊与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及世界的意义。第五章分析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具体使用情况,介绍了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分类、总体使用情况以及WTO部分协定中的SDT条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中国在WTO中的角色定位。第六章介绍了中国部分产品的税率分布情况以及总体增长趋势,针对中国在特殊与差别待遇中的受益情况予以实证分析,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国在哪些产品、部门享有了 SDT。根据实证结果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中国SDT受益情况的总体分析。第七章依据SDT的改革困境和各国主张,提出保留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意义,并提出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建议,进而合理回应了发达国家的诉求。本文基于现实背景和以往文献研究成果,提出:在WTO框架内发展中国家自我认定方式是有其适用基础,继续保留WTO框架内的自我认定方式;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是发展权,发展中成员适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基础仍未改变,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具体适用上,应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同时积极推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毕业”条款的制定,并且积极推动WTO与其它国际组织就发展问题加强合作。此外,本文还指出:中国在WTO中的身份应该是超大型新兴经济体,但由于存在地区和部门的差异性,这一特性进而决定了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与角色。因此为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可考虑放弃或减少一些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中国应该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与维持WTO发展中国家地位视为两回事,也就是,由于中国发展差异性特性的存在,在具体的WTO谈判中,中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策略,具体化为在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范围上构建产品差异性,从而形成产品差异化特殊与差别待遇的谈判策略,这是更为现实的做法。进一步的,中国应从一般意义上的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转变为争取各个产品下特殊与差别待遇适用性的谈判差异化目标。显然,这一实证结论应该也可以拓展到区域、双边和多边协定谈判中;通过测量产品的关税敏感性等,构建从产品角度出发的差异化谈判目标。中国作为WTO核心大国,积极推动SDT改革,将有利于打破WTO改革僵局,从而令这一贸易组织焕发新的活力。

孙祉祺[2](2021)在《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之间的竞争逐渐由第一、第二产业的竞争转向第三产业之间的竞争,服务贸易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相互竞争的关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服务贸易列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的重心。进入21世纪,中日韩三国始终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产业,并取得一定成果。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衡量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介绍了服务贸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总述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特征和国内规制。其次,结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利用指数分析三国服务贸易整体和行业内部的竞争优势,系统全面的比较中日韩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并基于RCEP协定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推进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建议,为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丁洋[3](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土壤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因其持久性、高毒性和长距离迁移性而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了解POPs的环境分布、来源及其迁移转化机制对于管控和消减POPs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 m,又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生态极其脆弱。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周边分布有多个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频繁的人类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包括POPs)排放,这些污染物可随大气长距离迁移至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甚至腹地。以青藏高原东缘为例,毗邻的四川盆地历史上有较高强度的多种类型POPs的排放,可能通过长距离迁移威胁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及人群健康。此外,虽然青藏高原地处偏远,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原城镇迅猛发展,来自高原本地人口聚集区排放的POPs也对高原生态及居民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了解POPs的环境分布及厘清长距离迁移和本地源的贡献对有效管控POPs排放及保护高原生态及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青藏高原东缘地形起伏较大,海拔可从低于1000 m上升至高于4500 m,与之相应的气候与环境条件也多种多样。目前对于POPs的迁移转化尤其是动力学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或较少环境变量的室内实验,相关参数可能并不适宜直接应用到环境条件变异度较大的野外自然环境中。探讨青藏高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POPs的迁移转化机制,亟需原位场地试验来验证或修正相关室内实验的成果。除此之外,青藏高原东缘梯度变化的气候环境也为研究POPs迁移转化对于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提供了丰富的气候场景,对POPs环境归趋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环境样品采集和原位场地试验,分别研究青藏高原东缘POPs的分布与来源(第三章)以及POPs的迁移转化速率与途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对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黄河源区长剖面的表层土壤进行了采集,对4类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和25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及其衍生物进行检测。基于浓度数据对上述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利用相关性分析、长距离迁移潜力分析、特征化合物比值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POPs的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源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第四章基于为期一年的原位花盆试验(位于A/B/C/D四个场地),利用耗散动力学方程研究了两种OCPs(γ-HCH和p,p’-DDT)的耗散速率;利用转化动力学方程研究了γ-HCH和p,p’-DDT的转化产物的生成速率和耗散速率,并对其转化路径进行了探讨。基于前述耗散特征和转化特征,讨论了γ-HCH和p,p’-DDT的耗散与转化对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的响应,并探讨其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原位花盆实验获取的批量γ-HCH、p,p’-DDT及转化产物的浓度数据,对用于判定农药来源和输入时间的经验比值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评估。第五章基于一年期的原位花盆试验,利用耗散动力学方程研究了四种PAHs(Phe、Pyr、Ba P和Bghi P)的耗散速率。利用基于逸度理论的表层土壤模型,计算了三个传统上被认为重要的耗散过程(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的耗散速率,推导出不可提取态残留(non-extractable residue,NER)生成速率,并对该模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对污染物理化性质差异和环境条件差异对PAHs迁移转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青藏高原东缘土壤中,OCPs的残留量高低顺序(以中值计)为DDTs>HCHs>HCB>Pe CB;PAHs的残留量高低顺序(以中值计)为2环>3环>4环>5环>6环PAHs。与全球其他高山和偏远地区相比,四川盆地-黄河源区土壤中DDTs、HCHs和HCB的残留量处于中等水平,PAHs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Pe CB、HCB和多数PAHs的分布受居民生活或工业活动影响,DDTs分布受农牧业活动的影响。就长距离迁移潜力而言,HCB和Pe CB较高,HCHs中等,DDTs较低,PAHs极低。HCHs和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输入的工业HCH和工业DDT,PAHs可能来源于石油燃烧和生物质燃烧。OCPs和PAHs的3种本地源贡献共占比88%,2种长距离迁移与本地混合源共占比12%。(2)场地试验中,p,p’-DDT的耗散速率快于γ-HCH,可能反映了土壤中NER生成过程的显着影响。高气温、高降水量的低海拔地区的γ-HCH和p,p’-DDT有较快的耗散速率,反映了高温、高降水量对挥发、淋溶和生物降解等耗散过程的促进作用;低温高海拔的场地D中p,p’-DDT也有较快的耗散速率,可能反映了强辐射环境下p,p’-DDT发生了部分光解。γ-HCH的降解产物比p,p’-DDT的降解产物有更快的耗散速率。本研究揭示的转化途径包括γ-HCH→Pe CCH、γ-HCH→Te CCH和γ-HCH→α-HCH,以及p,p’-DDT→p,p’-DDE和p,p’-DDT→p,p’-DDD→p,p’-DDMU→p,p’-DBP。场地A和D中γ-HCH和p,p’-DDT有更快的脱氯速率和更慢的脱氯化氢速率,反映了潮湿环境以及潜在的光解均有利于脱氯作用而相对抑制脱氯化氢作用。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环境下,(p,p’-DDD+p,p’-DDE)/p,p’-DDT比p,p’-DDE/p,p’-DDT更加适合判断DDT的输入时间。(3)场地试验中,较轻的PAHs浓度下降幅度高于较重的PAHs;场地A和B的PAHs浓度下降幅度大于场地C和D。挥发、淋溶、生物降解和NER生成过程对快速耗散阶段中PAHs的浓度下降贡献分别为0.02%±0.04%、0.03%±0.06%、7%±14%和92%±14%,对缓慢耗散阶段中PAHs的浓度下降贡献分别为0.1%±0.1%、0.2%±0.3%、50%±36%和49%±37%;PAHs的耗散过程整体上由生物降解和NER生成过程共同控制。总体而言,分子量较大的Ba P和Bghi P在快速耗散阶段的半衰期更短,在缓慢耗散阶段的半衰期更长(场地A和B的Phe和Pyr除外);位于高气温、高降水的低海拔地区的PAHs在快速耗散阶段的半衰期更长(场地D的Phe和Pyr除外),在缓慢耗散阶段的半衰期更短。本结果反映了大分子量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受NER生成控制,小分子量有机污染物受NER生成与生物降解的共同支配;同时反映了本研究中NER生成过程的核心机理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吸附过程,即I型NER生成过程。

邢泽[4](2021)在《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越两国依山傍水,同属于汉文化圈。在古代以汉字为主的儒家文化圈形成了以汉文化为基础的东亚文化共同体,对越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50年1月18日中越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中越关系进入了新的里程碑,而新中国则是首个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现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2020年是中越建交70周年,在过去的70年中尽管中国与越南起伏不定,但是友谊与合作仍然是重要的关系,中越建交是由毛泽东主席和何胡志明主席以及两国几代领导人所精心培育的,它是两国人民的共同财产,有助于加强中越传统友谊的长远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利益与友谊。在此期间两国人民并肩站在一起,相互给予了宝贵的支持与帮助,为革命的成功与两国的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而后越南与中国之间经历了兄弟、竞争对手、敌人、竞争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越南主流媒体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报道上的倾向表达了越南党和国家领导层的意见与态度,发挥其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因此《Báo Nhan Dan》(越南《人民报》)作为越南的主流媒体在报道别国形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越南媒体《人民报》是如何看待中国形象的?目前越南学界对于中国形象的研究较少,因此很少有人关注越南对“中国形象”的态度问题,中国学者与越南学者更多地是从两国政府关系、民间文化交流、经济贸易、历史文化等视角下展开研究。随着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开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越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整理分析2013年~2020年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的内容,以框架理论为基础,从精神要素、物质要素与制度要素三个维度了解近年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情况,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正视两国的关系;本研究在以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的内容为基础,探究越南《人民报》政治与世界版面中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结合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思想对其进行数据分析,针对越南《人民报》对中国认知的特点进行研究,以更公正更客观的态度去正视两国的关系。根据研究来看,越南《人民报》政治与世界版面中对“中国形象”主要的认知有中国与越南两党两国交流密切,中国经济发展有潜力但双方仍不均衡,越南对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总体来看越南《人民报》对中越的关系、中国的经济、文化与民众交流持有积极与客观中立的态度。

于业宁[5](2020)在《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废弃材料的再生利用是我国2020年后履行巴黎协定四个承诺的重要举措之一,超期水泥作为一种水化碳化后部分失效的建筑材料,常被视为废弃物而缺乏合理利用。鉴于其高能耗、高碳排放的生产成本和剩余水化活性价值,本文将对超期水泥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借鉴超高性能水泥材料设计思路,本文提出了合理的再生利用方案,通过测试新拌浆体和硬化浆体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宏观性能,构建了理论模型以评价超期水泥的再生利用效果。研究分析了超期水泥的原始特性,发现该材料包括块体和粉体两种形态,块体团聚程度与水化程度有关。激光粒度分析显示,超期水泥破碎筛分后的混合粉体比普通水泥存在更多小于12.476μm粒径的颗粒,大幅增加了比表面积和表面吸附能力。通过X射线衍射发现,超期水泥矿物组成中除了四种熟料成分峰值弱化外,方解石的晶体衍射峰值最为明显,而在X射线荧光光谱中,其各种元素氧化物所对应的熟料比重显着变化,剩余熟料矿物占比重为76.3%,明显少于普通水泥。通过热重测试得知,超期水泥水化产生的氢氧化钙已经完全转化为纳米级碳酸钙,该碳酸钙成分占水泥质量的12.68%,超期水泥颗粒表面覆盖凝胶状水化产物及该碳化物后,颗粒的吸附能力增强,但也阻碍了熟料的水化发展速度。使用超塑化剂能够获取低水灰比和良好工作性的浆体材料,低水灰比条件下,超期水泥存在表层吸附作用引起的黏度降低现象,总体上看,低水灰比浆体的黏度变化由超塑化剂的浓度变化主导,而高水灰比时黏度特征由水灰比主导。超塑化剂在水泥材料界面时,将以19°接触角覆盖于颗粒表面,该特征一方面将降低孔隙溶液的表面张力,另一方面在低水灰比时能大幅改善水的分散均匀性。借鉴超高性能水泥材料的紧密堆积设计思路,可以计算获取粉体材料的最优混合比例。通过不同配合比的硬化净浆微观孔隙测试,可以发现超期水泥的水化产物对孔隙有一定的填充效果,其产物氢氧化钙也能激发超期硅灰和矿渣粉二次水化,该二次水化产物比一次水化产物对孔隙结构的填充效果更加明显。使用超塑化剂大幅降低用水量后,堆积颗粒的相互填充效果将最优。利用6nm-11nm和11nm-50nm孔径范围内的孔隙量变化和氮气吸脱附滞回曲线类型,可以构建孔隙结构的层柱模型,该模型与颗粒填充过程关系密切,能从颗粒堆积角度解释硬化浆体结构更加致密的原因,便于在材料设计环节预测硬化后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在新拌水泥浆体中,高水灰比、无超塑化剂的浆体在终凝前存在液相迁移的现象,而掺入超塑化剂后的浆体液相则均匀分散并未出现迁移,此时形成的黏稠浆体在搅拌过程中会裹入气泡,该气泡会根据浆体的黏稠程度发生合并或者逸出。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化学收缩量与其熟料矿物的比例关系密切,而掺合料的加入会显着增加其化学收缩量和干燥收缩量,但自收缩量变化不大。进一步复掺超塑化剂时,会降低超期水泥1/3比例的自收缩和一部分干燥收缩。利用本文的层柱模型和拉普拉斯方程,可以区分层状孔和毛细孔的毛细管作用力,便于分析不同尺寸孔隙对收缩量的影响。该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施加在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上时,可以在不降低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充分证实了该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再生利用可行性和巨大应用潜力,作为一种低成本绿色再生建筑材料,环保意义重大。

吴天博[6](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步入21世纪后,中国林业产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自由化浪潮以及世界木质林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加工水平、扩大产品生产种类及规模,促使我国林业产业生产及供给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外贸规模显着扩大、贸易流量逐年攀升,产品与市场结构也日趋完善。时至今日,中国林业产业已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林产品生产国、加工国及贸易国,被誉为“世界木材工厂”。尽管如此,林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三期叠加”时期,中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一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及“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国林业经济结构随着国家森林资源禀赋水平及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利用国内外森林资源与市场是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维护我国木材安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时至今日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市场仍长期高度集中于北美、东南亚、东亚及少数欧盟国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木质林产品全球供应链及稳定出口渠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以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为具体途径,秉承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推动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和平衡发展,通过提高区域间开放水平,开展跨国互通互联,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以此实现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再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打造稳定的、高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林业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视角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从贸易规模、贸易产品质量及贸易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入手,对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及提升潜力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对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发展对策,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本文具体结论如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21世纪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我国常年处于贸易顺差。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市场稳定且集中,进口产品以原木、锯材、木浆等木材原料为主,出口产品以人造板、纸制品、木制品、木家具等木材制成品为主,进口对象主要集中于东欧及北欧国家,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西亚及西欧地区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贸易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但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合作空间仍未得到充分开拓,仍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研究表明:双边人均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双边人口规模的扩大同样有利于提升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仍然存在;“五通”建设整体水平及各分项指标水平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现阶段看来,“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但从发展角度而言,“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贸易效率提升潜力层面,双边贸易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资金融通”外,其他“五通”建设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的升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从大部分沿线国家进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除原木进口质量小幅下滑外,其余各类产品进口质量均稳步提升。“五通”建设总水平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均有助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升级,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建设水平的相对滞后,“民心相通”指标回归结果显着为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质量升级潜力有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贸易便利化和民意基础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贸易畅通”和“民心相同”应是未来的重点关注领域。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于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但限于我国森林资源禀赋水平、林产工业发展水平及投入资本等诸多因素,我国木质林产品在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木质林产品综合竞争力在研究国家中处于下游,“大而不强”仍是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木材原料产品的竞争劣势表现明显,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但木材加工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人造板、木制品及木家具等3类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印证了近年来中国林产工业发展水平的突飞猛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竞争优势与中国相似,多集中于木材加工产品,表明未来沿线木质林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关键作用。最后,依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从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等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推进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张丽娟[7](2020)在《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且富有成效,经过多年的理论证成及实践检验,在环境行政执法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且行之有效的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该机制的运行使美国突破了环境行政执法困境,实现了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的合作共治及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执法困境与当年的美国类似,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变及环境执法模式的演变过程等也与美国环境法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似性,美国在环境行政执法中所积累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该机制的生成基础、主体及运行,总结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经验,并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提出借鉴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路径。不仅可以丰富我国环境行政执法的理论体系,也可以促进我国环境行政执法困境的化解及环境治理体制的创新,兼具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构建旨在提高环境行政执法的效率,增强环境行政执法的效果;并以遵循环境结果与环境责任共担,构建良好的机制促进守法,执法机构与资源配置合理,执法手段与制度保障有效为基本原则;该机制具有环境秩序的维护、环境效率的提高和环境正义的实现等法律价值。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是一定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对执法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联邦制的政治体制需要执法合作,整个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推动了执法合作,这些都构成了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现实基础。同时,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受法经济学、法社会学和行政法学中相关理论的影响最大。美国在环境行政执法中,依据法经济学的博弈论构建多元化的执法合作手段,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对执法合作的实效进行评估;根据法社会学中社会控制论进行执法合作主体的选择,根据社会利益论进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在行政法学方面,福利行政法观、利益代表模式、合作治理理论对执法合作都有较大的影响和促进。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主体由监管者和被监管者构成。对于监管者而言,机构设置和公权力配置是其进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基础。另外,由于在行政执法中,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并非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主体,因而更需要为被监管者设定相应的权利与义务,以缓解行政执法中的冲突。在美国,以庞德为代表的法学家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与利益学说”,这种利益权衡思想成为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利益导向,即通过平衡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实现执法合作中各主体的利益共赢。在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运行上,环境执法机构通过对各种利益冲突的识别、平衡,最终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维护秩序、效率与正义。在联邦与州非对等的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模式下,受联邦驱动,国家环保局与各州环保局基于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考量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订立环境绩效合作协议、启动环境保护资金援助和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援助等方式进行合作。同时,为了提升执法合作的效果,联邦环境执法机构还注重对各州的环境行政执法进行监督与控制。在环境执法机构对被监管者进行环境行政执法的实践中,双方基于博弈分析和成本效益考量,以四位一体的“防损式”执法手段及基于和解的“降损式”执法手段为载体,在环境执法机构的主导下进行合作。并通过司法审查及公众监督提升执法中合作的实施效果,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虽然政治制度和国情具有很大差异,但中美在环境行政执法理念和执法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执法理念的角度看,我国与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理念的转变过程相似,即从单纯的监管走向合作;从执法模式的角度看,我国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模式也经历了大体类似的演变过程,即威慑型执法到合作型执法;从执法依据的法律渊源来看,虽然美国是判例法国家,但在环境行政执法中与我国相似,均以成文法为主要基础。这些都成为我国借鉴美国环境执法机构的合作共治模式、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模式的基础。因此,立足于我国与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的异同、环境管理体制的区别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况,我国可通过设立中央与地方环境协调办公室、推进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信息共享、应用灵活的环境保护资金援助手段、创新地方政府绿色GDP考核方式等加强中央与地方在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协调与配合;通过环境行政执法预警制度、环境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等的构建与实施,实现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的利益共赢。

周丹妮[8](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9](2020)在《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与持续威胁着地球上所有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越南作为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国家之一,除了采取切实的政策和行动来防止气候变化之外,对年青一代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也尤为重要。自2011年以来,越南教育和培训部决定将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纳入教育计划中,其最主要教育形式就是基于课程(特别是地理以及相关科目)学习与课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年青一代的气候理解水平、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的能力。基于此背景,笔者选择了“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主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更深入地研究越南学界关于气候变化教育(climate change education)的理论及实践,从而提出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便提高通过高中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进行探讨了国内外有关文献,调查了本国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有关气候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方式,指出了越南高中气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从三个方面上提高通过高中地理课程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首先,注重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力来革新课堂上气候变化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其次,加强组织合适的课外活动用来改变和补充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认知和技能。最后,笔者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设计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一个专门的网站为载体,探讨越南高中气候教育的支持策略,以有效地支持高中教师,尤其是地理教师发展这项教育任务。本论文共分五章论述有关问题。第一章旨在分析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其在越南的作用和价值,以及高中地理学科对于实施气候变化教育的优势。第二章主要进行调查和访问越南七个省份12所高中164名教师和1120名高中生。根据所获取的结果,本章进行分析当今越南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现状、其情况的原因和局限性。同时,本章探究了该国气候变化教育的文献、地理科目计划内容的特征,从而发现该计划与文献的优点、缺点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气候变化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第三章通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和课本,以及国内外气候变化教育的教育倾向,本论文建议了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和气候变化教育的知识、技能、态度三层的目标。本章还提出六种适当和积极的教育法的特点,用法及示例,可以对气候变化教育带来良好效果。对于拥有着气候变化教育内容的地理课,本论文建构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和规则,并且还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三个年级的三个示范教案。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将三个示范教案教学在越南顺化省(Thua Thien Hue)两所高中,以便检查本研究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课外活动在实现全面教育目标中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当前越南高中实施课外活动的现状。本章也制定了目标、规则、内容和规程来有效地组织应对气候变化的课外活动。本研究提出了可以深化气候变化教育效果的七种课外活动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实践例子。此外,笔者还针对两个课外活动设计了两个具体的教案,阐释组织活动的指导内容和方法,可供高中教师参考。第五章主要说明高中地理教育中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创建和使用。本章内容涉及到网站在教学,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教育中的概念与作用、其设计与创建的规则、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构建过程、该网站的内容结构、接口、目录内容。并且,本章内容还指导师生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使用,以便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效果。

Khau Huyen Trang[10](2020)在《1975年以来越南对外政策的演变》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内外局势的变化,为了适应环境和国家利益的变化,越南的外交政策经历过了很多调整。1975年国家统一之后,越南相信“资本主义系统正在逐渐瓦解,社会主义系统正在不断壮大”并以外交政策的新使命为己任,将世界革命运动作为“崇高的国际义务”,“反对扩张主义和霸权扩张和霸权”,以维护社会主义为最终目标,可以说,意识形态支配了对外活动。越南倾向于倒向苏联,以苏联为外交政策的“基石”。1986年越共六大正式实现经济革新,越南已逐步克服“一边倒”外交政策加强了与地区和世界所有国家的关系,1991年越共“七大”的召开打开了越南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宣布“越南希望成为国际社会各国的朋友为全球和平、独立与发展而奋斗”与独立自主精神为基础这是越南对外政策的重大转向。随着地区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越南对外政策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从把世界视为一个斗争舞台到认定其成为自身的存在于发展的环境。为什么越南的对外政策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本文以国家-民族利益和独立-自主的对外路线为线索,通过考察从1975年以来越南国家利益的转变阐释越南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冷战时期为了国家的独立与生存,越南以意识形态为纽带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谋求安全,20世纪70年代外交政策受到意识形态影响,20年代90年代初,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使越南对外关系受到冲击,对越南执政者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政权稳定与身份危机成为越南面临的最大安全困境。一个新的挑战环境逼迫使越南得调整战略思维,淡化意识形态,回归东南亚,谋求加入东盟,与美国,中国,柬埔寨实现关系正常化,扩大国际交流对越南来说是最好的外交选择。正是在国际格局、地区局势、国家实力与领导人认知使越南国家利益发生了转变,由此,决定了越南对外政策与实践的演变。越南的对外政策变迁是越南国家-民族利益演变的缩影,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与理解与预判越南的外交行为。

二、TRI Ms协定与我国的应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RI Ms协定与我国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1)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框架
        1.3.2 本文主要内容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积极作用
    2.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有限性和反面作用
    2.3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更新与完善
    2.4 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本文待研究议题
3 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与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
    3.1 WTO框架内的发展中国家含义
        3.1.1 对发展中国家无专门明确规定:1947-1954年
        3.1.2 对发展中国家概念有了初步界定:1954-1985年
        3.1.3 发展中国家区别的引入:1986-1994年
        3.1.4 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1995-2008年
        3.1.5 发展中国家的再界定:2009年
    3.2 WTO框架内发展中国家的自我认定模式
        3.2.1 自我认定方式的沿革
        3.2.2 自我认定的适用基础
        3.2.3 自我认定方式的争议
    3.3 WTO框架内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含义及渊源
        3.3.1 WTO框架内的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含义
        3.3.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沿革
        3.3.3 特殊与差别待遇内容
4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依据
    4.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
        4.1.1 SDT的适用对象:发展中国家
        4.1.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本质
    4.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逻辑脉络
        4.2.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意义
        4.2.2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理论内涵
    4.3 理论模型构建
        4.3.1 开放会员的MFN俱乐部(Open membership,OM博弈)
        4.3.2 排他性MFN俱乐部(Exclusive membership, EM博弈)
        4.3.3 将关税优惠纳入模型中
        4.3.4 模型结论
5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具体使用情况分析
    5.1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分类
        5.1.1 特殊与差别条款具体分类
        5.1.2 类别简介
        5.1.3 简单评价
        5.1.4 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使用总体分析
    5.2 WTO协定具体使用分析
        5.2.1 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SDT条款分析
        5.2.2 《服务贸易总协定》SDT条款分析
        5.2.3 《贸易便利化协定》SDT条款分析
        5.2.4 农业协定SDT条款分析
    5.3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具体情况分析
        5.3.1 中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5.3.2 中国入世的承诺水平远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5.3.3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情况
6 中国因特殊与差别待遇受益的实证分析
    6.1 背景
    6.2 贸易特征性事实
        6.2.1 中国部分产品的税率分布情况
        6.2.2 中国部分产品的总体增长分析
    6.3 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说
    6.4 实证方法和数据说明
        6.4.1 计量模型设定
        6.4.2 数据处理
    6.5 实证结果分析
        6.5.1 单变量分析
        6.5.2 DID估计结果:基准回归
        6.5.3 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法
    6.6 稳健性检验
        6.6.1 平行趋势检验
        6.6.2 安慰剂检验
    6.7 扩展性分析
        6.7.1 考虑出口国所在洲
        6.7.2 考虑产品组影响程度差异
    6.8 中国运用特殊与差别待遇的受益情况分析
        6.8.1 SDT受益规模较小
        6.8.2 SDT受益结构不均衡
        6.8.3 可考虑“毕业”条款
    6.9 中国受益产品的个别分析
    6.10 实证分析意义
7 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研究
    7.1 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改革困境
        7.1.1 如何界定“特殊性”
        7.1.2 如何界定“差异性”
        7.1.3 特殊与差别待遇具体问题
    7.2 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的影响因素和各国主张
        7.2.1 特殊与差别待遇改革的影响因素
        7.2.2 发达国家对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看法
        7.2.3 发展中国家对特殊与差别待遇的立场
    7.3 保留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理由
        7.3.1 SDT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7.3.2 SDT对发达国家的重要性
        7.3.3 SDT对世界贸易水平的重要性
    7.4 科学合理应对发达国家诉求
        7.4.1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不应采取自我认定的方式
        7.4.2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应该取消特殊与差别待遇
        7.4.3 部分发达国家认为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被滥用
    7.5 中国关于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改革的对策建议
        7.5.1 保留WTO框架内的自我认定方式
        7.5.2 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特殊与差别待遇
        7.5.3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7.5.4 鼓励非线性的评估,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
        7.5.5 “毕业”的主动承诺
        7.5.6 推动WTO与其它国际组织就发展问题加强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实际享受的SDT条款细则
附录2 WTO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名单
附录3 贸易便利化协定承诺情况
附录4 农业协定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
附录5 水果组产品代号说明
附录6 寡头垄断贸易模式的关税建立
附录7 特殊与差别待遇效应的实证分析
    1. 背景
    2. 对发展中国家的效应模型
        2.1 模型说明
        2.2 计量模型设定
        2.3 数据说明
    3. 实证分析及检验
        3.1 回归结果分析
        3.2 识别假设检验
        3.3 稳定性检验
        3.4 结论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三)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
    第一节 服务贸易概念及分类
        一、服务贸易概念
        二、服务贸易行业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综述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相互依赖经济理论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四、规模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
        二、日本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
        三、韩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特征
    第二节 中日韩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分析
        一、中国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分析
        二、日本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分析
        三、韩国服务贸易政策及国内规制分析
    第三节 中国与日、韩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中日服务贸易合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中韩服务贸易合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日韩服务贸易总体国际竞争力指标比较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比较分析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比较分析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比较分析
        四、贸易开放度指数(SO指数)比较分析
        五、计算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中日韩服务贸易行业内竞争力指标比较
        一、中国服务贸易行业内竞争力分析
        二、日本服务贸易行业内竞争力分析
        三、韩国服务贸易行业内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中日韩服务贸易行业间竞争力比较
        一、中日韩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二、中日韩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三、中日韩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四、中日韩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生产要素
        一、初级生产要素
        二、高级生产要素
    第二节 需求条件
        一、市场需求
        二、消费需求
    第三节 相关产业支持
        一、运输服务的相关产业支持
        二、金融服务的相关产业支持
        三、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支持
        四、文化服务的相关产业支持
    第四节 企业战略结构
        一、中国企业战略结构
        二、日本企业战略结构
        三、韩国企业战略结构
    第五节 政府与机遇
        一、政府支持
        二、机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促进中国服务发展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辅助作用
        二、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鼓励服务贸易科技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合作
    第二节 加强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在RCEP框架下促进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
        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促进中日韩服务贸易合作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青藏高原东缘土壤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种类、理化性质与毒性
        1.2.2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与来源
        1.2.3 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
        1.2.4 青藏高原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1.2.5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与特色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地貌单元划分
        2.1.2 区域气候、土壤与植被类型划分
        2.1.3 不同地貌/气候单元的气象条件
    2.2 样品采集、样品制备与原位试验
        2.2.1 污染物源解析研究:剖面土壤样品采集
        2.2.2 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加标土壤制备与原位试验
    2.3 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提取与测试
        2.3.1 样品预处理
        2.3.2 仪器条件与目标污染物测试
        2.3.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4 土壤理化性质测试
    2.5 多介质逸度模型
        2.5.1 逸度模型基本框架
        2.5.2 长距离迁移潜力评估模型
        2.5.3 表层土壤模型
    2.6 数据处理
        2.6.1 耗散动力学方程与非线性拟合
        2.6.2 转化产物生成速率与动力学方程求解
        2.6.3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东缘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来源
    3.1 四川盆地—黄河源区剖面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与空间分布
        3.1.1 六六六类与滴滴涕类化合物的残留特征
        3.1.2 六氯苯与五氯苯的残留特征
    3.2 四川盆地—黄河源区剖面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浓度与空间分布
        3.2.1 总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残留特征
        3.2.2 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分布差异
    3.3 有机氯农药与多环芳烃的来源解析
        3.3.1 污染物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3.3.2 污染物长距离迁移潜力评估
        3.3.3 基于特征化合物比值的来源判别
        3.3.4 基于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来源判别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东缘海拔梯度上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迁移转化机制
    4.1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原位耗散特征
        4.1.1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
        4.1.2 丙体六六六与滴滴涕的耗散半衰期
        4.1.3 环境条件差异对有机氯农药耗散的影响
    4.2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转化特征
        4.2.1 丙体六六六与滴滴涕转化产物的生成
        4.2.2 环境条件差异对有机氯农药转化的影响
        4.2.3 丙体六六六与滴滴涕的转化途径与转化速率
    4.3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耗散和转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4.4 对经验比值法判定有机氯农药来源的启示
    4.5 不同地貌/气候单元中有机氯农药的迁移转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缘海拔梯度上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机制
    5.1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原位耗散特征
        5.1.1 土壤中总可提取态多环芳烃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
        5.1.2 菲、芘、苯并[a]芘与苯并[ghi]苝的耗散半衰期
    5.2 多环芳烃不可提取态残留的生成:基于表层土壤模型的定量评估
        5.2.1 不可提取态残留生成速率的推导
        5.2.2 不可提取态残留生成对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的贡献度
        5.2.3 模型不确定度分析
    5.3 土壤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5.3.1 污染物理化性质差异的影响
        5.3.2 环境条件差异的影响
    5.4 对经典污染物环境归趋模型的启示
    5.5 不同地貌/气候单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4)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与共同语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越南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三)其他学者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结构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1章 国家形象的界定与框架理论
    1.1 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1.2 框架理论
第2章 越南《人民报》报道中国形象形成与发展演变
    2.1 2013~2020 年《人民报》对中国形象报道的情况
    2.2 2013~2014 年的中国形象:稳定主动
    2.3 2015~2016 年的中国形象:巩固提高
    2.4 2017~2019 年的中国形象:继续奋进
    2.5 2020 年的中国形象:抗疫合作
第3章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形象内容分析
    3.1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制度形象
        3.1.1 反腐改革的国内政治
        3.1.2 多边合作的国际政治与外交
    3.2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精神形象
        3.2.1 积极繁荣的文化旅游
        3.2.2 灾害频发的生活形象
    3.3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国物质形象
        3.3.1 稳中有序的发展经济
        3.3.2 日新月异的科技力量
        3.3.3 相互对话的军事谈判
        3.3.4 催人奋进的卫生医疗
    3.4 越南《人民报》报道的中越两国关系
        3.4.1 传统友谊的政治外交
        3.4.2 开放合作的双边经贸
        3.4.3 扩大交流的教育文化
        3.4.4 不断磋商的军事交流
    3.5 小结
第4章 影响越南《人民报》认知中国形象的因素
    4.1 越南党和国家对《人民报》的直接管理
    4.2 越南民众对《人民报》的认知态度
    4.3 现代网络对《人民报》的渗透现象
    4.4 其它因素对《人民报》的相关影响
第5章 越南《人民报》的认知对中越关系影响
    5.1 平衡政治外交
    5.2 发展经济贸易
    5.3 扩大文化教育
    5.4 开启防务对话
    5.5 合作其它领域
启示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深入访谈提纲(中文译文)
附录 B 深入访谈提纲(越南文)
附录 C 越南《人民报》事件报道汇总图(政治与世界)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水泥行业的环保压力与应对措施研究
        1.2.2 水泥材料的细度与失效碳化研究
        1.2.3 水泥材料水化碳化后的再利用研究
        1.2.4 水泥材料孔隙结构和收缩机理研究
        1.2.5 水泥材料的氯离子渗透研究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
        2.1.1 胶凝材料
        2.1.2 骨料
        2.1.3 外加剂和水
        2.1.4 其他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原始材料特性分析试验
        2.2.2 新拌浆体分析试验
        2.2.3 硬化浆体分析试验
        2.2.4 其他分析试验
第3章 超期材料的颗粒特性研究
    引言
    3.1 道路工程材料实地调研
    3.2 超期材料颗粒特性研究
        3.2.1 超期材料颗粒粒径分布研究
        3.2.2 超期水泥颗粒形貌研究
    3.3 超期材料组成研究
        3.3.1 超期材料矿物组成研究
        3.3.2 超期材料元素组成研究
        3.3.3 超期材料组成变化研究
    3.4 超期材料颗粒堆积填充性研究
        3.4.1 超期材料干法堆积试验
        3.4.2 超期材料最佳混合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生超期材料的浆体特性研究
    引言
    4.1 再生超期材料在液相中分散状态研究
        4.1.1 超期水泥分散状态
        4.1.2 超期矿物掺合料分散状态
        4.1.3 超期水泥与超期掺合料混合分散状态
    4.2 超塑化剂流变学特性研究
        4.2.1 超塑化剂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研究
        4.2.2 超塑化剂黏度特性与浓度关系研究
    4.3 超塑化剂掺量与超期材料浆体黏度关系研究
    4.4 超塑化剂固液界面状态研究
    4.5 超塑化剂对超期水泥凝结速度影响的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研究
    引言
    5.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5.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研究
        5.2.1 压汞孔隙分布研究
        5.2.2 氮气吸脱附孔隙分布研究
        5.2.3 压汞与氮气吸脱附孔隙结果对比研究
        5.2.4 颗粒堆积与孔隙结构模型研究
        5.2.5 孔隙结构连通性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
    引言
    6.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分布特性研究
        6.1.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分布分析
        6.1.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液相引气分析
    6.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收缩特性研究
        6.2.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化学收缩分析
        6.2.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自生收缩分析
        6.2.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干燥收缩分析
        6.2.4 收缩应变和超期材料孔隙结构的关系研究
    6.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强度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6.3.1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强度发展研究
        6.3.2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劈裂抗拉强度研究
        6.3.3 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研究
        6.3.4 养护条件对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影响研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研究综述
        1.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研究综述
        1.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国际贸易的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2.1 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2.1.1 国际贸易规模相关理论
        2.1.2 国际贸易质量相关理论
        2.1.3 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站位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2.2.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规模
        2.2.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质量
        2.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竞争力
    2.3 理论框架的构建
        2.3.1 国际贸易规模、国际贸易质量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2.3.2 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支撑与经验支撑
    2.4 本章小结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3.1.1 中国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现状
        3.1.2 中国木质林产品分类产品贸易现状
        3.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3.2.2 双边贸易流量分析
        3.2.3 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3.2.4 双边贸易互补性关系分析
        3.2.5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3.3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分析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五通水平测算
    3.4 本章小结
4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及潜力评估
    4.1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4.1.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4.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4.1.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4.2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4.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4.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4.3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提升潜力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分析
    5.1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度
        5.1.1 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选取
        5.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5.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5.2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定
        5.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5.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5.2.4 影响机制讨论
    5.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潜力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6.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6.1.1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及理论综述
        6.1.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6.1.3 研究国家选取
        6.1.4 木质林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评价
        6.1.5 木质林产品分类国际竞争力评价
    6.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
        6.2.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政策启示
    7.1 完善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
    7.2 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7.3 打造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结构
    7.4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理论研究成果
        (二)国外理论研究成果
        (三)理论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本体解析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界定
        一、美国环境行政执法的涵义与特点
        (一)环境行政执法的涵义
        (二)环境行政执法的特点
        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概念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特征
        (三)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一、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目标
        (一)环境行政执法效率提高
        (二)环境行政执法效果增强
        二、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构建的原则
        (一)环境结果与环境责任共担
        (二)构建良好的机制促使守法
        (三)执法机构与资源配置合理
        (四)执法手段与制度保障有效
    第三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价值
        一、环境秩序的维护
        二、环境效率的提高
        三、环境正义的实现
第二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生成基础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现实基础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执法合作的影响
        (一)国家对政府管制手段的反思
        (二)“威慑型”执法模式的转变
        二、社会政治制度构成对执法合作的需要
        (一)环境执法机构间的合作共治
        (二)环境执法机构间的监督与控制
        三、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对执法合作的推动
        (一)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立
        (二)公众监督作用的发挥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生成的理论基础
        一、法经济学视角的考量
        (一)基于博弈论的多元化执法合作手段构建
        (二)基于成本效益理论的执法合作实效评估
        二、法社会学视域的分析
        (一)依据社会控制论的执法合作主体选择
        (二)依据社会利益论的主体利益关系调整
        三、行政法学视野的检视
        (一)福利行政法观对执法合作的推动
        (二)利益代表模式对执法合作的影响
        (三)合作治理理论对执法合作的促进
第三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主体
    第一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结构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监管者:执法机构
        (一)联邦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及权力配置
        (二)州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及权力配置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被监管者:排污企业
        (一)排污企业的权利配置
        (二)排污企业的义务设定
    第二节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主体的利益导向
        一、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中的利益平衡
        (一)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平衡
        (二)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
        二、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促进利益共赢
        (一)社会公共福利的增进
        (二)私人经济利益的保障
第四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运行
    第一节 美国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的执法合作
        一、非对等执法合作模式的采用
        (一)联邦与州环境执法机构执法合作的利益平衡模式
        (二)联邦环境执法机构对州环境行政执法的监控
        二、执法合作的实施方式
        (一)签订环境绩效合作协议
        (二)启动环境保护资金援助
        (三)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支持
    第二节 美国环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执法合作
        一、执法中合作的实施手段
        (一)四位一体的“防损式”执法手段
        (二)基于和解的“降损式”执法手段
        二、执法中合作的利益考量
        (一)“防损式”执法合作的博弈分析
        (二)“降损式”执法合作的成本效益考量
        三、执法中合作的外部监督
        (一)司法审查手段的应用
        (二)公众监督方式的运用
第五章 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的借鉴
    第一节 借鉴基础
        一、中美环境治理理念的转变相似
        二、中美环境行政执法模式的演变过程类似
        三、中美环境行政执法均以成文法为主要依据
    第二节 合作共治方式的借鉴
        一、美国联邦与州环境行政执法合作的经验
        (一)以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联邦与州执法合作
        (二)以环境保护合作资助推动联邦环保政策在各州落实
        (三)将执法合作与监控并用提升联邦与州合作效果
        二、我国中央与地方环境行政执法协调配合的方式选择
        (一)设立中央与地方环境协调办公室
        (二)推进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信息共享
        (三)应用灵活的环境保护资金援助手段
        (四)创新地方政府绿色GDP考核机制
    第三节 利益共赢模式的借鉴
        一、美国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利益共赢的经验
        (一)“防损”与“降损”的有效结合
        (二)注重“成本效益”的内在逻辑
        二、我国环境执法机构与被监管者利益共赢的制度设计
        (一)建立环境违法预警制度
        (二)构建环境行政执法和解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1.3.4 领导风格
        1.3.5 企业绩效
    1.4 研究基本框架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2.1.2 资源基础理论
        2.1.3 资源依赖理论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3.1 越南概况
        3.1.1 越南发展简史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3.1.3 行政区划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3.2.2 越南贸易现状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4.3.1 案例选择
        4.3.2 数据搜集
        4.3.3 数据分析
    4.4 案例企业简介
        4.4.1 D公司
        4.4.2 J公司
        4.4.3 L工业园
        4.4.4 W所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4.5.4 企业绩效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5.2 研究假设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5.2.8 假设汇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6.1 问卷设计方法
        6.1.1 问卷设计原则
        6.1.2 问卷设计过程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6.3 小样本预调研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7.1 样本数据搜集
        7.1.1 样本对象选择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7.3.1 分析方法介绍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7.4.4 结果讨论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7.5.4 结果讨论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7.6.5 结果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8.2 理论贡献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8.4 研究局限
    8.5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教育的研究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研究:国际的研究与越南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
第一章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理论
        二、可持续发展论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四、整合性教学理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第二节 气候变化教育的内涵
        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
        二、气候变化教育
        三、气候变化教育的方式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越南的气候变化状况
        二、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分析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二、教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三、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教材分析
    第二节 当前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越南高中生对于气候变化的认知和态度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的投资与关注不匹配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教育效果较差
    第三节 提高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效性的策略
        一、提升高中地理教师的气候变化教育实施能力
        二、重视课外活动中的气候变化教育
        三、教育信息化助力气候变化教育实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堂教学的探索
    第一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一、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目标及原则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高中地理使用气候变化教学方法的导向
        二、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第三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气候变化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三、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设计案例
    第四节 越南高中地理课中的气候变化教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及对象选择
        二、实验时间
        三、实验方法
        四、实验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教育途径:基于课外活动的探索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及其开展
        一、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概念
        二、越南高中目前的课外活动情况
        三、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目标及原则
    第二节 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一、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组织流程
    第三节 组织高中气候变化教育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组织有关气候变化知识专题讲座
        二、成立气候变化俱乐部
        三、举行与气候变化教育有关的比赛
        四、气候变化教育游戏
        五、课外相关技能培训课程
        六、为高中生举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现场考察或实地参观
        七、参与当地组织的气候变化宣传活动
    第四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学实践的课外活动设计案例
        一、苻连水文气象站的参观活动
        二、“为我们未来保护气候”金钟挑战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构与使用:基于信息化的探索
    第一节 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及其作用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
        二、网站对于高中地理课程中气候变化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建设
        一、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设计与建设原则
        二、气候变化教育网站建设过程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结构
    第三节 高中气候变化教育中网站的运用
        一、对于气候变化教育网站的理解
        二、使用气候变化教育网站来支持教学过程
        三、气候变化教育网站使用的注意事项
    本章小节
结论
    一、对越南高中地理课程中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二、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越南高中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高中气候变化教育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实验测验卡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1975年以来越南对外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越南语资料
        1.2.2 中英文文献
        1.2.3 研究方法
    1.3 1975 年以来越南对外政策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越南外交的思想基础和组织机构
    2.1 越南外交的理论与思想
        2.1.1 概念与目标
        2.1.2 主流思想
    2.2 越南外交的组织机构
        2.2.1 组织机构:党绝对和统一的领导
        2.2.2 政策规划的规程
第三章 越南对外政策调整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1 影响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1975-1988)
        3.1.1 国际背景
        3.1.2 内部因素
    3.2 越南的对外政策(1988-1991)
        3.2.1 政策调整的大主张
        3.2.2 解决柬埔寨问题——融入的钥匙
第四章 越南新外交政策的实践开展
    4.1 对外关系的正常化
        4.1.1 越中关系正常化
        4.1.2 越美关系正常化
    4.2 融入地区和国际社会
        4.2.1 加入东盟
        4.2.2 扩大建立多元化的国际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TRI Ms协定与我国的应对(论文参考文献)

  • [1]WTO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的改革 ——基于中国受益的实证分析[D]. 徐乾宇.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02)
  • [2]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孙祉祺.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青藏高原东缘土壤中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转化机制[D]. 丁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越南媒体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研究 ——以越南《人民报》(2013~2020)为例[D]. 邢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再生超期水泥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及性能研究[D]. 于业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6]“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D]. 吴天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7]美国环境行政执法合作机制研究[D]. 张丽娟. 吉林大学, 2020(08)
  • [8]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越南高中地理气候变化教育的实践研究[D]. 阮氏显(NGUYEN THI HIEN).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1975年以来越南对外政策的演变[D]. Khau Huyen Trang.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TRI女士协议和我国的回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