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图:有眼在时代

鲁迅散文图:有眼在时代

一、鲁迅杂文之图: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论文文献综述)

刘朝晖[1](2021)在《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研究学者房向东谈鲁迅的“骂人”》文中指出如果能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坛局势和双方的精神立场等诸多方面因素,也许能帮助我们跳出那些是非曲直,功过利害,从更立体的角度去理解一个完整的鲁迅。鲁迅文风泼辣,力透纸背,经常在文坛犀利批评和自己不同见解的人和事物,身边"烽火四起","敌人"成堆。除了当时的政府当局,被他"骂"过或者冷嘲热讽过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随手一列,包括吴稚晖、陈源、徐志摩、章士钊、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郭沫若、周扬、成仿吾、章克标、邵洵美、梅兰芳、叶灵凤等。与他打过一点笔墨官司的人里,甚至还有夏衍、朱光潜、李四光、施蛰存等。

夏晓静[2](2021)在《片纸只字记情真 星花旧影终难沉——鲁迅与徐梵澄》文中提出2021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故居辟出一个展场,展示与其相关的史料。在查阅《鲁迅故居相册》中,我意外发现了一帧徐梵澄(1909-2000)年轻时的照片(见封二),这枚照片装帧极为考究,且有徐先生的德文诗抄及中文签名"腥浪"。1928年徐梵澄因记录鲁迅"老而不死论"的演讲,而与鲁迅开始书信往来,这一来一往就是八年,直至鲁迅去世。徐梵澄在《跋旧作版画》一文中深情地写下鲁迅去世后,到殡仪馆凭吊鲁迅,

李琰[3](2021)在《论清刻本版画《织锦回文图》的图像表达与生成》文中研究指明由清人朱象贤摹绘的《织锦回文图》系列版画尚未得到学界研究。该版画依附在十五卷本《回文类聚》中,共有九幅,包括一幅苏蕙小像与八幅连环故事画,每幅图像后均附有朱象贤题诗一首。该版画以较为客观的叙事立场,通过多层次的空间营造与多面性的人物塑造对"武后"《璇玑图叙》进行了全方位的"场景化"再现。《织锦回文图》版画与既往描绘"织锦回文"题材的卷轴画在艺术表现模式上有着较大区别,最值得注意的是该版画首次将妒妇苏蕙形诸绘事,这与明清时期的妒妇风气以及在该风气影响之下的小说戏曲及其插图的创作密切相关。此外,无论是对苏蕙小像的精神重塑还是以篆、隶、行、楷书体题写代言体七言绝句,朱象贤的参与也使得《织锦回文图》系列版画渗透了文人的高雅志趣与审美情韵,都令《织锦回文图》版画成为可供文人品鉴赏玩的艺术珍品。

张洁宇[4](2021)在《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文中指出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鲁迅《故事新编》"油滑"的美学特色,不仅消解了历史人物的神圣光环,也挑战了读者对叙述的盲信,破除了对所谓真相的痴迷。小说通过主人公葛任的故事展开了对于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充分体现出一种知识分子式的个人立场、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历史反思。《花腔》以"杂"为特色,以其复杂的结构与声部直接对应20世纪中国复杂的社会生活,展现出一种书写"全景式的中国史"的文学理想。

尹建浩[5](2019)在《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文中研究表明鲁迅“自由谈”杂文主要是指鲁迅1933年1月至1934年11月之间陆续发表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的短评,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解剖了权力的运作。梳理鲁迅“自由谈”杂文,批评的重点先后为政治、社会和文化,一方面是言论政策压制所迫,一方面是鲁迅解剖中国之恶及其背后原因的层层深入。在大量而典型的解剖中,鲁迅从政治权力、社会权力、文化权力三个层级,揭露了权力生产运作的网状结构,文化、社会、政治由内到外、层层交织对人进行了思想和身体上的权力规训。政治权力是权力系统中最表象的一环,鲁迅通过破译当权者及其帮闲的话语密码,对当权者及其御用文人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揭露了他们的假面。社会权力是权力系统中较为隐性的一环,也最能揭示权力的网状结构。鲁迅通过对社会众生相中细小行为的解剖,将权力的规训和权力的生产展现了出来。文化权力是权力系统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环,鲁迅通过解剖中国历来的文字文化系统,揭示了文字所蕴含的强大权力。鲁迅又以由“风月”而“风云”的言语实践,挑战中国传统的文字权力体系。

林羚,吕若涵[6](2018)在《论唐弢的散文文类观——百年中国散文的文类研究之二》文中提出唐弢的散文文类观既有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扬,也有对鲁迅的突破和发展,即创造了独特的"书话体"散文。它们不仅是唐弢散文文类观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慢慢建构起了唐弢的文学史观。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条重要的伏流就是受其散文文类观影响而形成的文学史观。它虽然较少被关注,但却推动唐弢创立了一种客观叙述的文学史着风格,并对现今的文学史书写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这在散文史和文学编纂史中都不常见。

张德强[7](2018)在《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夏济安着作《黑暗的闸门—中国左翼文学运动研究》(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1968年)及本书中文版(2015年)、《夏济安选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夏济安选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版)、《文学杂志》(1956-1960)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对三卷本《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以及夏氏其他未结集中英文着作的研究,考察了这些文本中作为中心问题的左翼文学观和左翼作家论;同时对夏济安着作中隐含的现代文学史观和独特的文学研究方法加以梳理。本文首先关注的是,在“西潮”冲击与传统余响的历史背景下,夏济安在思想和立场上呈现的西化倾向与保守性;而“疏离的知识分子”的边缘性和萨义德《知识分子论》意义上的“业余性”,又使他在人生选择上“一再流亡”。与五四前辈共同面对着相似的“感时忧国”的文化处境,使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在其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责任感与对现代左翼作家在批判之外的认同感。而在文学研究方法上,与五四先辈关于“世界文学”的认知类似,夏济安的比较文学视野更多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纳入到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他用于研究现代作家作品的比较文学方法,注重文学原型上的相关性、文学类型上的相似性与文学风格上的同源性。其次,对夏济安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贡献,本文尝试从他的写作和编辑活动中梳理出几个比较明确的线索。通过将夏济安置于与五四先辈和大陆同行的文学史写作活动的对比中,展示其现代文学史观中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忽略的边缘性作品艺术价值的发现,以及其文学史叙述中鲜明的个人性。同时,还具体分析了夏济安现代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心理学色彩与开放性特征。这种心理学色彩体现为他以“卑劣错综”为比喻性的架构,来解释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应对“西潮”产生的心理纠葛;夏济安将之应用于左翼作家研究,作家精神史研究因之成为《黑暗的闸门》一书的论述重心。而夏济安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特征一方面表现为:他的文学史研究与五四和大陆主流文学史叙述场域间的对话性,对后者既有认同也有辩驳;另一方面,这种现代文学观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对50年代《文学杂志》的编辑与同时期文学批评活动中,夏济安不是把现代文学视为一个已经历史化、知识化的封闭传统,而是将五四以来开创的现代白话文学看成一个有待完善的开放性传统,他通过一系列带有探索性的编辑和批评实践,推动现代文学传统的写实主义一脉在台湾地区的延续和发展。最后,本文集中分析了夏济安二度赴美后完成的以《黑暗的闸门》为代表的英文论述,关注重点在于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中着力最深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力图摆脱对已经是昨日黄花的政治立场探讨,将研究重心放在夏济安的左翼文学运动叙述模式及其对左翼作家精神史的关注上,这可说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较为鲜明的两个特征。本文也会论及美国区域研究的学术框架在课题选择和立场表达上对夏济安构成的影响,这也造成了他论证过程的“客观”与结论的不免“武断”间的矛盾性症候。作家精神史研究,是夏济安左翼文学运动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本文以夏济安的瞿秋白研究和鲁迅研究为例,具体分析了夏济安带有心理学色彩的学术视角和叙述模式。夏济安对瞿秋白“软心肠”(tenderhearted)文人气质的认识,是借鉴自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个体性格气质的划分法。夏济安将之借用为建构自己瞿秋白叙述的结构性支撑,将瞿秋白置于一个二元对立的心理学场域中,通过对其传记材料和早期创作的文本细读,结合对《最后的话》等材料的解读,来凸显其“文人化”、“软心肠”的一面,从而描述出一个内心始终处在激烈的矛盾与焦虑中的左翼作家形象。夏济安的发现既有其创见也不免对瞿秋白的革命家一面有所忽略。本文对夏济安的鲁迅研究,着眼点在于对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相对中西同行表现出的独特文学史眼光、与对艺术家鲁迅形象的“发现”与描述的分析。从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夏济安认为“如果把五四运动看作除旧布新的群众运动,鲁迅的确不能作为真正的代表人物”,而将其文学上的创作倾向归于20世纪的世界文学视野下的现代主义。在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的关系上,值得关注的是,夏济安在《黑暗的闸门》中对于鲁迅杂文文学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逐渐提高的。他早期论述中对鲁迅文学生命结束于1926年的说法,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等文章中其实有所修正。与一般对于鲁迅作品的思想性阐释不同,夏济安对鲁迅杂文的探讨更多是从艺术家个人趣味这一角度出发,同时也注意到其中隐含的带有心理学意味的时代性症候。

阮兰芳[8](2014)在《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 ——“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学考察》文中认为19世纪末以来,中国处于从封建帝国向独立的民族国家行进的路途中,在内部嬗变和外部冲击的双层压力下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现代化和城市化成为该时期最为核心的政治诉求,城市特别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口岸城市最早成为实施这一诉求的主要场域。上海也因其殖民都市的境遇与中国近现代史发生的同步性,被看做是“提供了用以说明中国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锁钥”,从而诱发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现代城市建构与都市文学研究的日渐升温。但现代知识分子“对中国的执迷”(夏志清语),导致对现代性过分的依赖,使得“民族国家”、“启蒙救亡”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主流叙事,城市现代性和日常现代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文学上海研究呈现出“去地域化”、“去本土化”以及意义超载的现象。因此,将都市生活作为核心观照对象,通过历史考察和文学文本细读,还原都市变迁过程中作家都市书写的历史情境和心理图景,从而凸显文学上海的“中国经验”和本土特性就成为必要。从传统小县城到民国大都市,从孤岛时期沉沦的畸形都市到全面改造、压抑的共和国城市,从80年代后期商品经济冲击下城市生活的日渐恢复到当下都市的全面扩张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新定位,百年上海经历沧桑,而它最大的遭遇无过于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到都市生活方式的急遽过渡,这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相契合,其差别只有范围、深度、表现形式和时间延滞早晚的不同。因此,对上海的关注,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都市生活方式的关注,也是对当下中国和世界最大现实的关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是芝加哥城市社会学派代表人物路易斯·沃斯提出的,主张从社会生态学视野、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和有其精神个性和心理体验特征等三方面把握都市生活区别于乡村生活的根本特征。从精神个性和心理体验特征角度考察都市生活,显示了沃斯与德国早期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师承关系,体现了西方城市社会学“从实证走向人文”的逻辑进程,这一点与中国都市文学创作和研究领域关注个体感性生存和精神生态存在先天的契合,也成为论文重要的理论资源。研究都市生活回避不开日常生活的关注,因为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都市生活的变迁最终都能在日常生活领域反应出来,正如齐美尔所指出的:“即使是最为普遍、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因此,经由日常生活场域追踪都市文学的变迁成为重要的研究路径。而近代以来启蒙、救亡话语和文学中的宏大叙事成为压倒性力量,导致日常生活在都市文学创作、研究领域有意无意的遮蔽,因此从日常生活角度研究文学上海,有助于“破除种种改写上海历史背后的神话统治,恢复人们对历史经验之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感受与记忆”。新时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市民社会的兴起,日常生活的独立价值开始得到承认,国外社会学和哲学领域的“日常生活”转向带来的影响和理论资源,使得从日常生活角度研究都市文学成为可能,并涌现出众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提供借鉴、开启思路的同时,也显示出目前研究现状中的薄弱环节:1.一般将“日常生活”叙述与现代性联系起来考察,无意中淡化了日常生活的都市场域,因此也关注不到“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与前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区别特征。2.因过度聚焦于现代性,仅仅从反映论的单一角度将“文学中的日常生活”看作“现实中的日常生活”的附庸,没有看到二者间的辨证关系;作家作为都市日常生活的主体,其充满体验性的日常实践及对日常生活的抵制或超越常常被忽视。3.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单个作家日常生活叙事形态的研究,但在整体上呈现出零散和不系统的状态,目前还没有从“日常生活”角度对20世纪“文学中的上海”进行系统考察的。鉴于此,本论文以“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为题,将场域定位于20世纪最重要的都市——上海,在借鉴城市社会学、时间地理学、文化史学、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代表性作家小说、散文(含杂文)作品的细致研读,从“日常生活”角度分析“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到底给文学带来了怎样的新质?论文将从文学文本与城市文本的互动共生中分析以下主题:在20世纪作家笔下,都市“上海”呈现出怎样的日常“现实”?不同作家对于这一“现实”“再现”的方式有何异同?导致差异的原因何在?他们有关上海的“日常生活叙事”有何共同特征或规律?对于上海文学形象的建构上有何贡献?在从乡土向都市生活的变迁过程中,这些作家在城与人的交接和遇合上给当下中国提供了怎样的经验?论文关注的是都市生活给文学上海带来的新变,因此在代表性作家、作品的选取上,主要关注具有以下特征的文学想象:它首先是在上海居住过的作家的创作;其次是作家对于上海“此在”生活给予了有意识的关注,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明显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点;再者,作家对于都市生活方式进行过观察、审视和思考,这往往体现在对都市生活的描摹、再现和批评中:或者自觉将都市上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或是关注处于乡土、都市临界状态下的人物类型,或者聚焦时代氛围氤氲下都市生活内部潜隐和局部异动。在分析当前都市文学研究现状基础上,结合个人研究兴趣和创新的可行性,论文最终确定韩邦庆、鲁迅、张爱玲、王安忆等四位作家为主要关注对象,研究他们在小说、散文方面充满体验性和独特性的都市书写。这几位作家对“文学上海”的书写几乎都表现出对城市现代性中宏大叙事传统的规避,而关注上海百年变迁中较为日常的、市民的、私性的都市生活,建构了类似陈思和所说的文学“都市民间”,相对于夸张变形的、移植想象式的上海书写,他们的写作带有平实的社会学色彩,带有日常生活的况味。在对不同历史时段都市生活的自觉摹写和上海文学形象的建构上,他们的贡献不容回避。而他们进入都市、面对都市、写作都市的日常实践本身也构成了都市化进程的组成部分,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规约着他们的都市书写。论文希望通过分析作家创作的心理特征、在都市的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再现方式的独特性上,力图复原20世纪作家笔下的人物及作家本人在城与人、城与文遇合上的极大丰富性,并在研究的实践中激发出创意和生机。论文的总体创新体现在:1.从生活方式角度把握都市生活和文学都市,为都市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2.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作家都市书写的特征分析和梳理,再现了20世纪文学上海的日常生活图景;3.在都市文学研究领域广泛引鉴西方城市社会学、日常生活和空间研究理论,体现出研究方法的创新。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证论文选题的缘由和必要性,并交代论文的逻辑结构和整体框架。首先分析了上海与现代中国、上海在城乡关系格局的特殊地位,说明将20世纪的上海作为考察都市生活变迁的依据;其次,在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指出论文选题的理论出发点和研究基础;再者,介绍论文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最后指出论文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围绕四位作家的小说、散文(含杂文)等创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批评实践。在综合考察城市文本、细致研读文学文本基础上,试图揭示出都市生活现实对于作家书写的潜在规约,作家对日常生活抵制和超越的可能和智慧,以及都市日常生活中具有的“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主体部分无意建构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和阐释方法,但会重点关注以下三点:1.关注作家作品的微观研究,以作家日常实践的历史解析和作品的文本细读为主体,最大限度凸显研究对象的个体性和体验性,建构自下而上的都市文学研究路径。2.关注作家生活的都市历史情境,注意从时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上把握作家都市书写的根本特质。3.关注都市书写再现过程中的媒介影响,也即都市媒介形式对于文学表现的丰富和参与。第一章:都市肇始的日常书写者:韩邦庆。本章以韩邦庆的都市生活和日常生活写作为例,描述清末民初都市日常的新变,论述《海上花列传》在早期都市日常书写中的开创意义、在都市空问写作形式上的创新性和作品屡次遭弃的原因。首先,通过与明清士妓的交往形式及情艺生活的对比,揭示《海上花列传》因为金钱和欲望的介入而引起妓院情感形式的复杂化。通过两类情感形式和两类都市空间的对照,揭示都市肇始时期传统家庭、社会结构及伦理价值观岌岌可危的现实,不受外界侵蚀的古典私乐园终将无可挽回的“失掉”。其次,借鉴时空地理学的时空动态图,分析晚清小说时间形式的新变、交通方式的混杂带来移动的复杂性以及移动方式在城市空间建构上的意义。本章的创新点在借鉴时间地理学理论和空间理论分析《海上花》中混杂的移动方式与城市空间建构、社会结构调整的内在关联,指出小说的突出价值在于开启了与传统历时性的传奇体完全不同的空间写作形式,以及作家表现出明显的都市意识和展示都市全景的意图。将近代富有争议的《海上花》纳入都市文学研究系统,有助于推动对《海上花》文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第二章:殖民都市的批判与照相者:鲁迅。本章围绕鲁迅上海十年的生活和杂文创作,分析都市生活对于鲁迅后期杂文写作的影响,上海殖民语境带来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立场的微调;他对殖民都市众生相的照相和文化透视,对都市文化领域权力的抵制,都显示出对日常都市的精准把握和超越的智慧。论文首先分析他通过漫步都市、弄堂幽居和报刊阅读生活建构起与都市的联系,概括出鲁迅疏而不离的都市旁观者和文化守夜人的都市角色;其次将鲁迅对于半殖民地都市市民众生相的杂文写作与历史照相术联系起来,通过分析鲁迅杂文写作与照相术的关系,论述鲁迅后期杂文体现出的日常性、视觉性的特点,以及杂文书写作为他历史写作的重要方式。此外,鲁迅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多角度的书写,他与30年代图书报刊检查制度的斗争中体现出对权力抵制的智慧,他对商品竞卖时代文坛怪象的批判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道义坚持,都有着一致的关注点:即在商品化、殖民地情境下“立人”问题的实现和文化批判的兴趣。本章的创新点在于打破偏执于纯文学文体的研究传统,将鲁迅后期杂文纳入都市研究视野,借鉴罗兰·巴特《明室》中的摄影理论和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分析和探讨了作家与都市的共生关系,对鲁迅研究领域中单一将乡土写作作为鲁迅研究“正脉”提出质疑,也是对城市文化研究中将海派文化视为上海城市研究固有模式的突破。第三章:时代梦魇的日常呈现者:张爱玲。本章主要论述张爱玲处于时空封锁背景下的都市日常生活写作,认为只有将日常生活置于“乱世”的背景下才能理解她在日常生活和饮食男女上附着的热情。首先,通过辨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戏剧化”和“日常生活的戏剧化”,结合文本论述她多次提到的都市生活的二轮性特征;其次,通过借鉴芝加哥社会学派二代学者欧文·戈夫曼关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相关理论,考察张爱玲小说中处于传统社会和现代过渡期中上海市民的人际交往形式和家庭关系的隔膜。正是通过多重镜像中对人物“假扮”的揭破,张爱玲体现出对饮食男女的超越和对都市生活的深刻省思。再者,通过对公馆和公寓两大都市空间书写的梳理,分析了都市文明背景下传统家族生活的不合时宜和诡异的扭曲,以及中产阶级思想背景中的传统道德负累,它们共同构成小说人物难以摆脱的“时代的梦魇”。此外,张爱玲对于家庭居室空间的发现和最大限度的开发,提供了空间功能与家庭政治结构的关联通道。最后,通过分析小说中“艳异的瞬间”和“文本的阻滞”特征和原因,揭示“封锁”的历史情境对于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根本影响,从而理解处于乱世中的作者对于都市日常生活的沉溺和超越。本章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将“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的理论用于张爱玲笔下的都市人际关系的分析,此外对公寓生活、生活的戏剧化等都市独有的日常体验的分析都是此前研究者少有关注的。第四章:弄堂生态的持久关注者:王安忆。本章关注新时期作家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将其核心内容定位于对上海弄堂生态性的发现和全面书写上。通过分析弄堂生态中的构建主体、弄堂生态的侵入和扰动、调节弄堂生态的市民道德、生活逻辑,维系生态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神话传说、流言等精神力量以及弄堂作为独特建筑形式所具有的自然特征,揭示弄堂生态的多面立体的含义。其次,分析王安忆弄堂生态书写背后的日常历史观和日常生活审美的主观意图,她对于弄堂生态挽歌式书写和日常生活审美背后清醒的“寻找上海”的理性意图。本章的创新在于第一次提出“弄堂生态”的概念并进行全面立体的解析。第五章:百年都市日常的见证者:上海的女佣部落。本章是在作家专论上的综合分析,主要选取四位作家笔下均涉及到的女佣题材进行比较和分析,试图通过不同时期作家对于女佣生活的叙述角度和再现方式的不同,考察作家在日常生活书写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上海百年变迁过程中,女佣群体作为都市日常生活的主体和见证者,同时也是从乡土向都市变迁过程中最具体和最直接的承载者,因此对百年女佣群体的交往对象、职业意识、情感生活的考察就具有代表性意义,特别是对女佣群体中私通、姘居、同居等亲密关系的分析,体现了都市变迁过程中男女亲密关系之变,而不同时期作家对于女佣生活的叙述角度和再现方式的不同,则增强了认识这一问题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结语部分论述四位作家在“文学上海”书写的相似特征、存在的继承和联系,以及从日常生活角度书写都市的特点和意义,并尝试得出整体认识:百年文学上海的日常生活书写与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的形成、政局环境的宽松等都有一定关系;宏大叙事虽对日常生活形成抑制,但也会激起日常生活叙事的反弹及作家对日常生活抵制或超越。正是在对日常生活极具个性的书写、复杂情感的投入以及对日常生活抵制和超越上,作家与都市充满体验性的遇合为20世纪的都市文学提供了独特而有意味的中国“经验”。

牟利锋[9](2013)在《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 ——鲁迅后期杂文的生成(1927-1936)》文中指出讨论鲁迅的文学,“诗力”是一个关键词。“诗力”的提出与鲁迅对清末文坛的基本判断相关,即一方面不满于把文学仅仅作为启蒙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不满于将文学视为闲书的传统观念。因此,在文化大转型的过程中,“文学”自身就成为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界定的对象。鲁迅早期关于文学的思考集中体现在留日时期的五篇文言论文中。在他看来文学之所以必要,就在于以抵抗的姿态介入人的精神生活,即“撄人心”。也就是说文学虽然与“实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必须以自己的方式触及人的灵魂,这可以视为文学的“无用之用”,也使文学获得独立的内在规定性。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不但与科学,而且与历史、哲学等区别开来。以“撄人心”为基础,突出文学“刚健抗拒破坏挑战”的一面,即拜伦、雪莱等“精神界之战士”所开辟的传统,就成为鲁迅“诗力”观的核心。鲁迅以“诗力”为核心不但解决了文学在审美与功利之间的纠葛,而且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文学”,并为自己此后的写作奠定了基调。对于“诗力”的追求在鲁迅后期的杂文写作当中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鲁迅的杂文以1927年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与前期杂文相比较,后期杂文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更深入地介入政治领域。随着“革命文学”的兴起以及自身身份的变化,鲁迅不得不认真思考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政治气氛的高涨虽然难免对文学写作形成一定程度的约束,但对追求“诗力”的鲁迅文学而言却是难得的机遇。所以鲁迅并不反对文学承担相应的政治内容,甚至认为介入政治是文学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介入?抵抗性的“撄人心”的杂文写作在面对政治的时候无疑成为最佳选择。也正是在与政治的对决中,鲁迅后期的杂文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追求“诗力”的写作强调以抵抗的姿态介入人的精神生活,最终往往指向人的生存以及写作本身,成为灵魂的拷问和文体上的实验。鲁迅后期的杂文就是在与政治的对决中探测写作的各种可能和限度,所以杂文写作既是一种文化上的突围,又是一种文类上的重构。本文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呈现出鲁迅后期杂文在文学与现实,特别是政治的对决中获得“诗力”的探索过程。探讨鲁迅后期杂文“诗力”的生成,自然必须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但从外部的时代语境入手却并非最佳选择。作为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写作体式,鲁迅的个人境遇往往更值得重视。时代语境也只有与鲁迅的个人境遇,也即自己“本身上的事实”发生关联时,才可能成为具体而微的话题进入鲁迅的杂文。具体来说,参与“革命文学论争”、介入《自由谈》以及晚年(1934年后)面对疾病和死亡都对鲁迅后期的杂文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以下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对最后十年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学论争”,特别是“论争”中鲁迅对杂文的态度。“论争”对鲁迅而言正如竹内好所说是一种“终生的余业”,鲁迅参与论争既是一种姿态的选择也是一种写作的策略。所以本章希望从“革命文学论争”的立场、内容以及论争作为一种形式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在论争中的杂文写作。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为鲁迅重新审视文学与革命、政治的关系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也为鲁迅后十年选择杂文为主要写作文类奠定了基础。第二章讨论《自由谈》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系。1933年鲁迅为何介入《自由谈》?以何种方式介入《自由谈》?介入《自由谈》对其杂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鲁迅主动介入《自由谈》既是此前“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延续,同时又是在商业报刊上试探杂文写作的种种可能。本章分别从《自由谈》版面的革新、《自由谈》与《大晚报》的对峙、读者与作者群的变化等因素入手考察其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联。鲁迅在既适应媒介的要求同时又借用媒介这个平台的夹缝中,逐渐发展出一套比较成熟的写作模式,而这一写作模式最终又导致鲁迅杂文写作在文体意识上的自觉。第三章主要讨论晚年境遇与鲁迅杂文写作的关系。鲁迅生命的最后两年几乎是在与疾病、死亡的斗争中过来,与此同时又处在各种左翼矛盾的中心地带。要理解鲁迅晚年的杂文写作必须先对其晚年的境遇有一个确切的认知。具体来说,本章希望从交游、疾病、死亡入手来分析鲁迅晚年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杂文写作上的变化。总体上讲,一方面鲁迅此时在杂文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分子问题,乃至生命本身均有较集中的论说;另一方面我们会发现,鲁迅的自我反省意识越来越强烈,如对之前坚持的“启蒙理想”等有着较为复杂的态度,杂文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复调性特征。第四章通过对鲁迅早期文学思想的梳理、以及对厨川白村、苏俄文艺理论等相关翻译的分析,试图从话语形构的角度来探讨鲁迅杂文观念的形成以及后期杂文的形式问题。“诗力”不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核心命题,而且促成了在形式上“陌生化”的审美追求。

张红军[10](2011)在《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该文以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力图以“大文学史“的眼光审视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在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中的交汇与互构。将鲁迅文学及创作放入现代传媒构建的时代语境中来考察鲁迅文学思想及文本生成,有助于我们扩大鲁迅研究的领域及其学术视野,形成对于鲁迅文学及鲁迅文学创作进行新的解读的可能性。媒体研究不仅是鲁迅文学载体的研究,也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选择文体、改造文学样式以及主观所采取的文化态度的成因及规律性的探讨,作为现代文学之父,鲁迅文学经典的多重领域的研究及把握,将为我们重新认识与理解现代文学提供新的理论背景。该文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传播学视野中进行鲁迅研究的意义,阐明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方法和创新点。值得一提的是,将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与阐释学方法相结合,考量当年发表鲁迅作品的报刊版面并最终得出鲁迅文学创作实践对于文学理论的贡献,是一种创新研究模式。第二章从历史性的角度梳理现代传媒为鲁迅创作呼唤语境的时代背景,时代语境包含着启蒙语境的生成、都市繁荣发展以及现代印刷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媒体报刊的繁盛,二十世纪初四大副刊在改革过程中对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提出了规约,中国知识分子与市民读者群在中西文化交流高潮中,思想意识和文化态度发生潜在变化,激发鲁迅从事启蒙文学创作的语境悄然到来。第三章力图通过现代报刊与鲁迅创作的语言、文体选择的关系来说明现代传媒对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潜在规定性。时代语境催生白话文体,进步的同人刊物构建了现代小说、杂文诞生的平台,鲁迅从《新青年》到《晨报副刊》以及《申报·自由谈》,通过适应、运用这些报刊杂志,不断进行文体选择、言说方式的调整,而创作出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从而说明,鲁迅通过现代报刊所建立起来的小说、杂文为主的现代文学文体,是适合于现代中国的文体。第四章重点阐释了现代传媒出版对鲁迅创作过程的影响。本章结合了传媒运作机制及出版流程实践,通过报刊编撰关系、出版装帧等对鲁迅作品外在塑形的解读,深入发掘了传媒文化对鲁迅创作及文本生成的具体影响,运用了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方法对鲁迅作品在报刊中所呈现形态的研究,从而得出了重要结论,现代报刊参与并建构了鲁迅文学作品,在鲁迅文学思想生成及发表过程中,传媒成为动因并影响其风格特征。第五章主要是分析鲁迅在参与报刊活动进行的与文艺理论相关的思考与实践。本章通过鲁迅在办刊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文学社会功能的认识,寄望于通过文学来“影响社会,使有变革”,并且用其深度体验式的生存写作来完成其救国救民的人生追求,文学家的身份意识、为了中国国民而写作的深刻的民族意识得到显现,报刊强化了他的民族精神和战斗风格,报刊推动了他与现实生活与广大群众民众的互动,因此,报刊也就成为提供给文学家形成文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鲁迅从民族精神与战斗风格方面选择了报刊,报刊也在同样的方面选择了鲁迅,鲁迅与报刊所建立的,是在时代现实基础上的思想与风格的选择性关系。第六、七章重点强调的是鲁迅对于现代传媒的影响,即他赋予了刊物灵魂、他参与的论战对于新旧刊物的催生与消解的意义,重要的是,鲁迅对于传媒的影响延续至今,他所创造、生产的杂文成为现、当代报刊的重要体裁,报纸言论的发展一直留下了鲁迅战斗风格的烙印。基于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复杂关系,该文从文学史、传播学、接受美学等多维视角切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阐释学、文献资料法等具体方法,对鲁迅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力求客观、准确地把握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关系,丰富鲁迅文学的研究空间,为传统的现代文学观念和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二、鲁迅杂文之图: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杂文之图: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论文提纲范文)

(1)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研究学者房向东谈鲁迅的“骂人”(论文提纲范文)

特立独行的“一卒”
批判精神的显性潜性表现
貌似尖刻实际宅心仁厚
“实骂”和“虚骂”

(2)片纸只字记情真 星花旧影终难沉——鲁迅与徐梵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互赠“照相”
二、素笺一束,不负佳纸
三、购置之书愿先生庋藏
四、“好极”的签名本
五、“中国新兴版画第一人”
结 语

(3)论清刻本版画《织锦回文图》的图像表达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本载体与创作动机
二、“笑看凡花独有春”——朱象贤对苏蕙小像的精神重塑
三、《织锦回文图》对《璇玑图叙》的图像再现
    1. 多层次的空间营造。
    2. 多面性的人物塑造。
    3. 较为客观的叙事立场。
四、《织锦回文图》首次将“妒妇”苏蕙形诸绘事
    1. 早期“织锦回文”故事图像的绘制尚未受到《璇玑图叙》故事面貌的影响。
    2.“妒妇”身上所凝结的道德教化因子使其难以出现在具备赏鉴性艺术功能的手卷里。
    3. 关于描绘施暴的妒妇形象,既往的绘画传统并未向画家提供可资借鉴的视觉经验。
五、朱象贤“代言体”题诗
六、小结

(4)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论文提纲范文)

一“花腔”与“油滑”
二“个人”与“知识分子”
三“杂”与“全景式的中国史”

(5)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政治权力
    第一节 当权者、帮闲及其话语
    第二节 破译、讽喻与对话
第二章 社会权力
    第一节 众生相
    第二节 类型、俗语与古例
第三章 文化权力
    第一节 文字、文学与文化
    第二节 借“风月”谈“风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论唐弢的散文文类观——百年中国散文的文类研究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鲁迅影响下的散文文类观
独特的“书话体”散文
文学史中的散文文类观
作为指向的散文文类观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问题意识
    第二节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潮”影响下的人生与世界文学眼光
    第一节 “西潮”背景与传统影响
    第二节 动荡的学术生涯与独特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独辟蹊径的现代文学史观与编辑实践
    第一节 身处边缘的“业余”文学史书写
    第二节 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关怀重点
    第三节 《文学杂志》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精神史角度的左翼文学运动研究
    第一节 历史背景与叙述模式
    第二节 “软心肠”与“二元性”:瞿秋白研究
    第三节 时代性焦虑下的“黑暗面”:鲁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小说中的梦境解析——《西游补》
后记

(8)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 ——“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都市肇始的日常书写者:韩邦庆
    第一节 将“失”的“乐园”:妓院的情感形式
    第二节 流动的时空:移动与空间
    第三节 到上海去:向早期都市的流徙
第二章 殖民都市的批判与照相者:鲁迅
    第一节 走向都市市场的作家
    第二节 都市日常众生的照相
    第三节 都市书写与日常实践
第三章 时代梦魇的日常呈现者:张爱玲
    第一节 “戏剧化”与日常生活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第三节 都市建筑空间:公馆与公寓
    第四节 居室空间与社会关系
    第五节 时空的封锁,“艳异”的瞬间
第四章 弄堂生态的持久关注者:王安忆
    第一节 弄堂生态
    第二节 弄堂女性与上海
    第三节 都市何以沦为“悲恸之地”?
    第四节:寻找上海
第五章 百年都市日常的见证者:上海的女佣部落
    第一节 都市变迁中的女佣群像
    第二节 文本中的女佣形象考察
    第三节 日常空间和叙述视角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 ——鲁迅后期杂文的生成(1927-193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成果综述
    二、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一章 革命文学论争与鲁迅的文类选择
    第一节 “沉默”的意义
    第二节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第三节 “革命文学”的名与实
    第四节 作为一种形式的“论争”与鲁迅的杂文
第二章 《申报·自由谈》与鲁迅后期的杂文写作
    第一节 《自由谈》的改革与“时评”的凸显
    第二节 媒介与《自由谈》时期鲁迅的杂文写作
    第三节 读者与《自由谈》时期鲁迅的杂文写作
    第四节 《自由谈》时期鲁迅杂文文体意识的自觉
第三章 晚年境遇与鲁迅杂文的晚期风格
    第一节 “这是怎样的苦境”
    第二节 疾病与鲁迅晚期杂文
    第三节 死亡与鲁迅晚期杂文
    第四节 鲁迅杂文的“晚期风格”
第四章 鲁迅杂文话语的建构
    第一节 从“意力”到“诗力”
    第二节 “诗力”与“文明批评”、“社会批评”
    第三节 鲁迅后期杂文的形式问题(1927—1936)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鲁迅文学经典及现代传媒文献综述
    1.3 研究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现代传媒生成语境
    2.1 现代传媒呼唤语境
        2.1.1 启蒙语境的到来
        2.1.2 都市的发展
        2.1.3 传媒科技进步
    2.2 报纸副刊的繁荣
        2.2.1 中西文化交流渐近高潮
        2.2.2 "制造"话题引发论战
        2.2.3 读者群发生结构变化
        2.2.4 副刊改革的贡献
        2.2.5 报人作家的出现
第3章 现代传媒与鲁迅的语言、文体选择
    3.1 《狂人日记》与白话文的选择
        3.1.1 "白话"是大众阅读需求
        3.1.2 《新青年》办刊宗旨的催生
    3.2 《阿Q正传》与报刊小说连载
        3.2.1 阿Q栖息于"随写随刊"之上
        3.2.2 报刊新闻性与阿Q的"照人"感
        3.2.3 报纸与连载小说的平民化交叉点
    3.3 杂文与现代报刊的依存关系
        3.3.1 战斗的"阜利通"如何发生
        3.3.2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本质
        3.3.3 《申报·自由谈》强化杂文新闻特质
        3.3.4 杂文中传媒符号的意义
第4章 现代传媒出版对鲁迅创作过程的影响
    4.1 现代传媒机制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4.1.1 对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观的构建
        4.1.2 传媒稿酬制带给作家的影响
        4.1.3 传媒生产使编辑与作者相依为命
    4.2 现代传媒人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4.2.1 鲁迅与孙伏园的师生情谊演生编撰默契
        4.2.2 孙伏园的编辑思想与鲁迅的文学主张高度契合
    4.3 现代传媒参与文本建构
        4.3.1 报刊属性对《阿Q正传》创作的介入
        4.3.2 传媒社会功能与鲁迅"自由谈"的碰撞
        4.3.3 传媒文化对鲁迅作品的外在塑形
        4.3.4 《晨报副刊》编排《阿Q正传》的"版面语言"
第5章 鲁迅在参与报刊活动中进行的与文艺理论相关的思考与实践
    5.1 "影响社会,使有变革"的认知
    5.2 大胆地看取、书写人生的文学
    5.3 拥有生存深度的写作
    5.4 立足现实,关注未来的战斗者
    5.5 通过报刊从事文学活动中的思想倾向
        5.5.1 前期的民族精神与人道主义思想
        5.5.2 后期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第6章 主编鲁迅赋予刊物风骨
    6.1 "想说几句话"的《语丝》
    6.2 传媒空间限度的制约
    6.3 革命文学论战对刊物的影响
        6.3.1 论战内容成为报刊主题
        6.3.2 在论战中认同左翼身份
        6.3.3 参与编撰左联刊物《萌芽》、《北斗》、《十字街头》
        6.3.4 论战催生与消解新旧刊物
        6.3.5 文坛劲刮"鲁迅风"
第7章 鲁迅所开创的杂文体裁为现代报刊所广泛使用
    7.1 鲁迅在现代传媒确立了杂文作为新闻评论的作用
    7.2 鲁迅的杂文风格发展为报刊言论的重要流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鲁迅杂文之图: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横眉冷对千夫指 鲁迅研究学者房向东谈鲁迅的“骂人”[J]. 刘朝晖. 新民周刊, 2021(36)
  • [2]片纸只字记情真 星花旧影终难沉——鲁迅与徐梵澄[J]. 夏晓静. 鲁迅研究月刊, 2021(08)
  • [3]论清刻本版画《织锦回文图》的图像表达与生成[J]. 李琰.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1(03)
  • [4]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读李洱《花腔》,兼谈鲁迅与瞿秋白[J]. 张洁宇. 当代文坛, 2021(03)
  • [5]鲁迅“自由谈”杂文中的权力解剖[D]. 尹建浩. 深圳大学, 2019(10)
  • [6]论唐弢的散文文类观——百年中国散文的文类研究之二[J]. 林羚,吕若涵.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7]夏济安现代文学研究初探[D]. 张德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日常生活与文学上海 ——“都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学考察[D]. 阮兰芳. 山东大学, 2014(04)
  • [9]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 ——鲁迅后期杂文的生成(1927-1936)[D]. 牟利锋. 北京大学, 2013(10)
  • [10]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 张红军. 辽宁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鲁迅散文图:有眼在时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