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早期同步治疗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早期同步治疗脑血管病

一、早期中西医结合同步治疗脑血管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王艳[2](2021)在《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以及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及脑病科住院及门诊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灸组、西药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对症及防治并发症等基础治疗,针灸组予以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6次,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化瘀通络灸每周二、周四、周六治疗一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予以盐酸多奈哌齐、叶酸片(两者均是每日1次,一次5mg,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当天及后2个月随访检测血液中Hcy含量、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SDSVD)等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个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两组患者MMSE表、Mo CA量表、ADL量表的评分均有所上升,CDR量表、SDSVD量表评分有所下降;与西药组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针灸组MMSE表、Mo CA量表、ADL量表的评分上升更明显,CDR量表、SDSVD量表评分下降更显着。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两组患者血清Hcy均有所降低;与西药组比较,2个疗程结束后及随访针灸组血清Hcy降低更显着。结论:针灸组和西药组均能够改善VD患者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但针灸组疗效显着;针灸组和西药组均可降低VD患者血清Hcy,且与药物组相比较针灸组效果更佳;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的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Hcy有关。

邵翔[3](2020)在《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住院患者非预期死亡和围手术期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研究认为亚洲人群VTE发生率低于西方人群,而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我国VTE住院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关于VTE中医证候分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PTE的中医证候分型尚无统一标准,多数发表文献都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而自拟证候名称,然而自拟证候名称差异较大,且样本量均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在VTE诊治、预防方面的学术研究和临床经验的总结推广。住院与VTE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约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患者近期住院经历相关,并且VTE风险在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为了更好地预防与住院相关的VTE事件,医院相关性VTE(HA-VTE)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旨在关注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90天内VTE事件的发生情况。然而目前针对HA-VTE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对于住院患者来说,如果能够通过使用风险评估模型(RAM)早期识别具有VTE风险的患者,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因为预防不足而导致的VTE事件发生。我国目前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率相对较低,恰当进行血栓预防的比例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基于中国人群数据建立或验证的风险评估模型较少。临床实践中需要一个简便易行、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有两个研究目的:1.探究住院VTE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诊治情况变迁规律。2.分析住院患者发生医院相关性VTE的危险因素,建立一个能够预测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评估模型,并与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逐层深入探究: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收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2011年至2019年9年间出院的VTE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中医科室住院的VTE患者的中医舌脉、证候类型、证候要素等证候相关信息,比较不同证候类型患者基线资料、合并疾病的区别,以及9年间VTE的诊治趋势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部分住院VTE人群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患者VTE事件是否发生在住院期间或发生VTE事件前90天内是否有住院经历,将VTE患者分为医院相关性VTE组(HA-VTE组)和社区相关性VTE组(CA-VTE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结局事件之间的差异。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应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住院未发生VTE的人群中根据HA-VTE组患者情况匹配对照组,比较HA-VTE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患者发生HA-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建立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以下简称“新模型”)。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应用非同时期的住院患者对新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同时比较新模型、Caprini RAM与Padua RAM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效能,计算各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绘制相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及诊治变迁研究:自2011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VTE患者共计4119例,中医科室住院患者599例。对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发现痰瘀互结证(27.0%)、气虚血瘀证(26.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70.3%)、痰(59.4%)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病机相关证候要素,有92.3%的患者至少有痰或血瘀证候要素中的一种。在舌脉信息方面,约40%的VTE患者为暗舌及其相兼舌色;薄白苔是最常见的舌苔类型,腻苔(包括白腻苔和黄腻苔)占总人群的30%;细脉、弦脉、滑脉及其相兼脉象占到总人群的2/3,是VTE患者最常见的几种脉象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合并疾病方面存在差异,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10.5%)低于其他五组证型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气虚血瘀证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比例(30.4%)低于阳气暴脱证组(64.5%)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气滞血瘀证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66.7%)高于痰瘀互结证组(34.6%)、气虚血瘀证组(33.5%)、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阳气暴脱证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比例(58.1%)高于痰浊闭阻证组(27.4%)、湿热蕴结证组(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33)。在诊治趋势变化方面,总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30例增至2019年的1054例,中医科室VTE患者的年诊治例数由2011年的19例上升至2019年的129例。医院内参与诊治VTE住院患者的科室数量明显增加,且外地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增加。VTE患者的住院天数呈下降趋势,由2011年的15天降至2019年的10天。VTE患者住院期间的全因死亡率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12.5%下降至2019年的3.0%,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从2012年的7.0%下降至2019年的1.9%,PTE(伴或不伴DVT)患者全因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从2012年的26.1%下降至2019年的4.4%。同时,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与住院VTE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2.医院相关性VTE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研究:对2017年437例急性VTE患者进行分析,其中HA-VTE组266例,CA-VTE组171例。在危险因素方面,CA-VTE组更多合并静脉曲张、久坐、长途旅行,HA-VTE组更多合并近期手术(<1个月)、卧床、活动性恶性肿瘤、肺部感染、急性脑梗死、骨折、中心静脉置管等危险因素(均P<0.05)。在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方面,两组人群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症状方面,CA-VTE组患者下肢疼痛、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发生率均显着高于HA-VTE组(均P<0.05),HA-VTE组患者合并较少临床症状但猝死比例更高(0比3.4%,P=0.035)。在HA-VTE组患者中,有92.8%VTE事件发生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中位时间为13天。在全因死亡率方面,HA-VTE组高于CA-VTE组(8.3%比1.2%,P<0.001),其中住院期间发生VTE的患者全因死亡率高于出院后90天内发生VTE的患者(12.2%比3.4%,P<0.001)。3.VTE风险评估模型建立: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的住院患者,其中HA-VTE组(病例组)患者492例,匹配对照组患者1970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患者发生VT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及文献回顾建立了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新模型评分为1分的危险因素有:年龄≥70岁、静脉曲张、呼吸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1个月)、心脑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1个月);评分为2分的危险因素有:已知血栓形成倾向、既往VTE病史、活动性恶性肿瘤、近期骨折/手术/创伤(<1个月)、卧床/制动(>72h)。模型根据总分值将住院患者分为VTE风险低危(<3分)和高危(≥3分),内科患者评分≥2分即考虑VTE高风险。在内部人群中验证AUC为0.822,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和特异度。4.VTE风险评估模型验证及评价:在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院的住院患者中,分别应用新模型、Caprini RAM和Padua RAM进行VTE风险评估。所有风险评估模型均具有识别住院患者VTE风险的能力,且VTE风险随着风险等级的增加而升高。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VTE风险预测能力,ROC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773),且具有相对较好灵敏度(69.2%)和特异度(72.2%)。研究结论1.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类型,血瘀、痰是住院VTE患者最常见的中医病机相关证候要素。2.VTE住院患者的诊治例数呈增长趋势,全因死亡率显着下降。3.超过半数VTE事件的发生与近期住院经历相关,且具有与住院相关的特殊危险因素。4.本研究新建立的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模型在住院患者中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对住院患者的VTE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张霜梅[4](2020)在《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对心脑血管疾病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持续的负面影响。脑卒中相关的睡眠失调常见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睡眠障碍与卒中之间的关系得到学者们的关注,卒中后失眠作为公认的脑血管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卒中幸存者的康复治疗,还会降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虽然现代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但对于其病因病机的总结,体质、症候、常见中医临床症状与卒中后失眠的关系等方面尚未有系统总结。本课题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前瞻性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横断面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性研究和卒中后失眠的中西医治疗网状Meta分析,以期完成对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初步探索并明确其与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中医体质症候方面的关系,系统地总结中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特色和经验,丰富对卒中后失眠研究的中医内容并以此作为中医开展相关研究开端,争取为今后中医研究卒中后并发疾病方面提供方法学经验。方法:本课题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梳理国内外对卒中与各种形式睡眠障碍的研究报道完成文献综述,初步从中西医两方面整理卒中与多种睡眠障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通过前瞻性和横断面临床研究收集不同时期卒中患者的中西医相关临床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或常见合并症状的总结;第四部分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纳入中医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的方式进行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与单纯西药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等方面的比较,总结当代医家在治疗卒中后失眠时的主方中药与穴位选择,为推广使用针灸等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疗效依据。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睡眠障碍与卒中发病、卒中后出现睡眠障碍对于患者预后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发现各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能与卒中之间通过多种病理机制相联系,甚至可形成恶性循环而产生不利影响。2.中医经典中无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病名和专门论述,但其作为理论来源指导着我国医家对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治疗。目前对于卒中后合并睡眠障碍尤其是睡眠呼吸暂停、嗜睡、不安腿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以个案和临床经验总结为主,且尚未形成对卒中后多种形式睡眠障碍病因病机的系统认识。我国医家对卒中后失眠的治疗进行了大量探索,尤其是多种治疗方法合用,疗效较为显着,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推广。3.通过前瞻性收集275例急性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糖化血红蛋白、年轻老年、失眠、NIHSS评分>10分、抗生素应用、颈动脉硬化、焦虑、脑卒中、抑郁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92、0.3、4.4、5.33、6.81、2.73、2.92、3.53、2.94。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40分、不欲饮食、善太息、情绪低落、多愁善感、失眠多梦、血瘀质、肌肤甲错、心悸、痰湿质、湿热质、多痰、脘腹胀满是卒中后3个月失眠的常见要素,其OR值分别为4.29、4.3、5.15、2.6、4.56、17.04、9.99、2.86、3.09、5.55、11.7、13.36、3.5、7.83。4.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恢复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病位在左侧、右侧,年龄大于75岁与卒中后失眠风痰阻络证常同时出现。血瘀质、后循环、男性不常与风痰阻络证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常与卒中后失眠的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而男性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5.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后遗症期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因素进行了探索。综合两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在西医方面,男性、BMI>24kg/m2、脑干、心脏病史、失眠史、糖尿病、运动习惯、焦虑史皆为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在中医方面,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胸闷、气虚质、失眠多梦、头痛、中风病临床症候评分<20分、情绪低落、善太息、神疲乏力、头昏、风痰阻络、气短懒言、恶风是卒中后遗症期失眠的常见合并要素。6.使用Logistic回归探索后遗症期卒中后出现失眠的患者在卒中证型与性别、年龄、临床类型、发病部位、发病数目、发病季节、卒中位置、体质的关系,发现卒中后失眠的病人中年龄小于44岁、年龄大于75岁在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的卒中后失眠中更常见,而出血性卒中少与后遗症期风痰阻络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时体质为阳虚质、平和质常与阴虚风动证卒中后失眠同时出现,而出血性卒中不常与阴虚风动证同时出现。7.通过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针灸、针药联合、单纯耳穴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在有效率、痊愈率、PSQI评分上,有着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结论:1.结合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血糖异常、既往有失眠史都是卒中后失眠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恢复期,与卒中相关的急性期使用过抗生素治疗、NIHSS评分>10分是恢复期卒中后失眠的危险因素。2.在中医方面,通过临床研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平素有善太息、情绪低落、失眠多梦都是卒中后不寐易发的常见合并症;恢复期卒中后不寐的发生更易受体质如血瘀质、痰湿质、湿热质的影响。3.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风痰阻络证卒中患者,年龄大于75岁都是其常见因素;对于无论是在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的阴虚风动证卒中患者,常与阳虚质、卒中发病季节在春季都是同时出现在卒中后失眠的患者中。4.通过Meta分析显示,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疗法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有着不俗的临床疗效,结合本课题组既往的直接Meta部分,针灸可能在改善肢体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上更有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但鉴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不一以及研究间异质性的存在,鼓励未来进一步开展更高质量、规模的临床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国际推广提供试验依据。

李配庆[5](2020)在《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拟随机、单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研究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且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9年3月~2019年11月)住院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安慰剂敷贴,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壮药穴位敷贴,每日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3~0天)、治疗后1月(28?3天)、治疗后3月(84?3天)的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最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比较(基线资料、NIHSS评分、ADL评分、m RS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vs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月(84?3天)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3)NIHSS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4)ADL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5)m RS评分比较:(1)观察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m R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治疗有效;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着变化(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6)中医症候评分比较:(1)两组治疗后1月(28?3天)、3月(84?3天)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有效。(2)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壮药穴位敷贴治疗方案优于单独常规治疗。(7)两组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壮药穴位敷贴安全可靠。结论:(1)壮药穴位敷贴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的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ADL评分,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改善中医症候,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壮药穴位敷贴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杨盼盼[6](2020)在《从治未病思想探讨健脾通络方治疗CAS的作用与优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中西医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理论认识及中医及时干预CAS的治疗价值与优势,观察健脾通络方对CAS的临床疗效。方法:理论研究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的有关论文,及查看相关中医经典书籍,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临床研究选取CAS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健脾通络方治疗,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12周后及18周后记录两组受试者中医症候评分,于治疗前、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脂四项(TC、TG、HDL-C、LDL-C)、血浆Hcy、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斑块稳定性指标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周,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除眩晕症状外,治疗后6周各症候积分仍持续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周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100%,对照组为60%、66.7%。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的TC、TG、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HDL-C水平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TG、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cy、Lp-PLA2水平的改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痰瘀互结、壅阻颈部血脉是CAS的主要病机。早期诊断CAS并及时干预,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2.健脾通络方临床疗效明确,能有效改善CAS的临床证候及检验指标。3.健脾通络方旨在治病求本,能在停药后逐渐恢复脏腑功能,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有效实践。

陈辉[7](2019)在《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研究健康人群及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特征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基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检测的高血压人群血液动力学客观评估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根据年龄,健康人群分为青年组(<30岁),中青年组(30~39岁),中年组(40~49岁)、中老年组(≥50岁);根据高血压不同分级,分为健康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根据高血压病程,分为健康组、高血压患病<10年组、高血压患病≥10年组。2.实验方法:应用自主研发多功能脉诊仪检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 PWV,分析他们的特征参数;通过Pearson、Spearman和多元回归方程对他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1.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寸口脉搏波参数W1/3R、h3/h1R值显着增大(P<0.05),h5R、h5/h1R、h1/t1R值显着减小(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h4/h1F显着增大(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5F、h5/h1F值显着减小(P<0.05);ba PWV值显着增大(P<0.05)。2.健康人群的寸口脉搏波参数22个指标与指端容积波参数22个指标呈正相关(P<0.05)。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17个指标与指端容积波参数17个指标呈正相关(P<0.05)。3.寸口脉搏波参数W1/3/t R、W1/5/t R等指标与ba PWV呈正相关(P<0.05),h5/h1R等指标与ba PWV呈负相关(P<0.05);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等指标与ba PWV呈正相关(P<0.05),h5F、h5/h1F、h1/t1F等指标与ba PWV呈负相关(P<0.05)。结论:1.随着年龄的变大,血压的增高,病程的延长,寸口脉搏波和指端容积波参数变化可以提示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大动脉顺应性变差,微循环功能下降,脉象偏弦。年龄、血压、病程差别越大,参数的特征越明显。2.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之间参数呈正相关性,寸口脉搏波和指端容积波本质上是血管震动(压力)和流量的两个因素以波形的形式展现,具有同源性。提示两者波形有较大的同步性、相近性、补充性和替代性。3.寸口脉搏波参数(h3/h1R、h1/t1R、RIR)和指端容积波参数(h3/h1F、W1/3/t F)可以作为动脉硬化程度评估的客观指标。年龄和血压是影响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 PWV的主要因素。

朱宗俊[8](2019)在《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探求对本病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新技术,也为脑卒中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将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两组均在常规的西医内科治疗、中药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同步模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头针治疗后行虚拟现实技术(非同步模式)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天,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MAS、FMA-UE、偏瘫手功能分级、MBI量表评定,并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进行评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研究结束时共有5例患者脱落,其中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共61例患者完成全部研究。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偏瘫侧),治疗前MAS、FMA-UE、偏瘫手功能分级、MB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在经4周的治疗之后,其MAS、FMA-UE、偏瘫手功能分级、MB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AS、FMA-UE、偏瘫手功能分级、MB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各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共31人,治疗4周后有效29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93.54%;对照组共30人,有效27人,无效3人,总有效率90.00%;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接受4周的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疗效更为显着(P<0.05)。结论:1.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同步模式)是基于“互动式针刺”理论,在头针留针同时行虚拟现实技术的治疗模式,同步模式使二者疗效相互增益,充分体现中西医康复疗法有效结合的优势。2.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同步模式)可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手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同步模式与非同步模式相比,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疗效更为显着。

谢晓佳[9](2016)在《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以及社会竞争性的增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下的人群应激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为将心血管疾病防治阵线前移,2003年美国JNC-7第一次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的概念,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Hg之间的阶段。高血压前期全球发病率高达15%—40%,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8.9-41.3%,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常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不仅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若能在高血压前期这个关键阶段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将能有效的遏制高血压的发生并可对靶器官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显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须寻找高血压防治的新靶点和新策略。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已经形成的高血压的治疗以及靶器官保护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研究及早期干预则相对不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刺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更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遵照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瞄准“高血压前期”这一关键过渡阶段,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以及RT-PCR方法观察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降压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可靠的治疗手段。研究方法: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将33只雄性Wistar大鼠(9周龄,220±3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3组,每组各11只。运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方法对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进行为期14天的造模,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并在造模过程中对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分别在针刺治疗前以及接受刺激后的第3、5、7、9、11、13、15天测量三组大鼠收缩压,并于治疗结束后第15天进行取材,运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治疗结束后采用Gene Chip Rat Gene 2.0 ST芯片技术观察三组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P<0.05, Fold Changes≥1.5 or Fold Changes(?)-1.5)。运用G0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致病相关差异基因以及电针治疗后的反应基因进行相关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分析,之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以期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实验一: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收缩压较基值明显升高,达到前期高血压状态(120-139mmhg),与空白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大鼠出现眼睛充血,易激惹等外观和行为学上的改变,HE染色结果也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提示造模成功。各组大鼠血压变化值显示:在针刺治疗的第5、7、9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在针刺治疗的第11、13、15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电针太冲、曲池穴对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且短期效应较好。同时,根据各组大鼠主动脉HE染色图片结果发现,电针组大鼠主动脉组织损害较轻,说明电针对于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二:我们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电针可显着影响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07条,其中234条基因表达上调,73条基因表达下调;经治疗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电针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83条,其中,110条基因表达上调,273条基因表达下调;G0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应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 、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 、免疫系统反应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 、细胞增生/迁移调节过程(growth/localization)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menbrane part)、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受体活性(receptor activity)、分子转导活性(molecular transducer activity)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24条通路被激活。另外对三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发现共同表达基因有105条,经文献检索发现其中有6条基因与应激性前期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分别是:HspB1、vtn、BMP-4、 p2rx4、Ppplrl4a、TH,这些基因在模型组表达均显着上调,经电针治疗后均发生下调,对这6个关键基因进行RT-PCR验证后发现与芯片结果相一致,推测,这6个关键基因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并且电针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调控这6个关键基因的功能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结论:1.电针曲池、太冲穴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并且对大鼠主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2.电针曲池、太冲穴可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3.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HspB1、vtn、BMP-4、p2rx4、Ppplr14a、 TH基因的mRNA异常表达是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电针曲池、太冲穴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心血管舒缩功能(HspB1、vtn、BMP-4),Ca离子浓度(p2rx4、Ppplr14a)以及交感神经功能(TH)相关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郭凤英,徐思成,刘光明,王秀岩[10](2015)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MV)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RICU)年龄≥75岁的高龄重症CAP患者,患者符合CAP和重症CAP的诊断标准,首诊于急诊科,需要入RICU实行MV且无无创通气(NIV)绝对禁忌证。患者均拒绝气管切开计划,经气管内插管(ETI)MV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组(序贯性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序贯性通气组达到早期拔管指征时拔除ETI,改为NIV;而常规通气组达到传统拔管指征时改为Venturi面罩氧疗(5 L/min)。记录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死亡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60 d生存率。结果有91例高龄重症CAP患者纳入研究,60 d死亡28例,病死率为30.77%。序贯性通气组(44例)和常规通气组(47例)60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11/44)比36.2%(17/47),χ2=1.331,P=0.249〕,但序贯性通气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较低〔27.3%(12/44)比55.3%(26/47),χ2=7.350,P=0.007〕,ETI次数≥2次的患者比例较大〔59.1% (26/44)比29.8%(14/47),χ2=5.095,P=0.024〕。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伴脑血管疾病比例大(60.7%比25.4%,P=0.00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分:26.46±2.59比24.41±2.47,P=0.001),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75)高(分:4.00±0.47比3.68±0.53,P=0.013),总MV时间长(d:21.18±10.02比14.56±7.62,P=0.002),ETI次数≥2次的患者比例大(53.6%比33.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ETI次数≥2次及伴脑血管疾病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9.677, 95%可信区间(95%CI)=3.075~30.457,P<0.001;OR=5.386, 95%CI=1.781~16.284,P=0.00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表明, ETI次数和是否伴脑血管疾病对患者60 d生存率有显着影响(χ2=40.805、P=0.000,χ2=4.425、P=0.03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性通气并不能改善高龄重症CAP患者的预后,ETI次数≥2次和伴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

二、早期中西医结合同步治疗脑血管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中西医结合同步治疗脑血管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3.1 保护血管内皮
    3.2 促进血管再生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3.4 抑制炎症反应
4 临床运用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4.2 高脂血症
    4.3 心律失常
    4.4 脑梗死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6 血管性痴呆
    4.7 其他疾病
5 展 望

(2)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血管性痴呆的简介
        1.1 中医病名起源与变迁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西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1.4 流行病学
        1.5 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2.HCY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3.血管性痴呆的治疗现状
        3.1 药物治疗
        3.2 非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及分组
    2.诊断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实验指标的观察
        3.3 不良事件观察及处理
        3.4 统计分析
    4.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4.1 安全性结果
        4.2 一般情况比较
        4.3 血清Hcy的比较
        4.4 各个量表的比较
讨论
    1.针灸治疗VD依据
    2.针灸治疗VD的机制
    参考文献
结论
不足与展望
综述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1.Hcy与VD相关性分析
    2.Hcy代谢的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3.Hcy导致VD的机制
        3.1 与血管性疾病形成相关
        3.2 与脑神经直接相关
    4.干预Hcy对VD的疗效
    5.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一: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
    附表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附表三: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
    附表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
个人简介
致谢

(3)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病名及证候研究进展
        1 肺栓塞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2 肺栓塞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3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4 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证候文献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研究进展
        1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2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3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4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住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医证候及诊治情况研究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研究
        3.2 总体诊治情况变化分析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医院相关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3 中医证候分布
        3.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5 危险因素
        3.6 发病时间
        3.7 终点事件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探究及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危险因素
        3.3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3.4 新模型在内、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
    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模型应用及评价
    1 研究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资料收集
        2.4 风险评估模型标准
        2.5 风险评估模型评价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比较
        3.3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所有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4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外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5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3.6 不同风险评估模型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应用评价
    4 讨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4)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卒中与睡眠的中西医认识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得卧的认识
        二、西医对卒中与睡眠的认识
    第二节 不同睡眠障碍类型与中风
        一、中医对中风与不寐的研究概况
        二、西医对中风与失眠的研究概况
        三、中风与鼾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四、西医对卒中与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五、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中医研究概况
        六、中风与不安腿综合征西医研究概况
        七、其他形式睡眠障碍与卒中的西医研究进展
        八、小结
第二章 卒中后失眠发病因素的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
    第一节 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恢复期卒中后失眠前瞻性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脑卒中3月时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卒中后3个月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相关因素的横断面观察研究
    第一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研究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节 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横断面观察统计结果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二、后遗症期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分析
        三、脑卒中后失眠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四、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患者中医症候要素资料分布
        五、失眠与非失眠患者中医要素临床相关资料分布
        六、脑卒中后失眠中医要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七、失眠患者证型与性别、年龄、体质、卒中位置和季节的结果分析
第四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
    一、Meta分析研究设计
    二、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三、网状Meta分析一致性检验
    四、网状Meta证据图
    五、网状Meta结果图
    六、网状Meta分析森林图
    七、网状Meta分析贡献图
    八、网状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验及SUCRA排序
    九、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
    十、纳入研究中穴位及中药使用小结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危险因素探讨
        一、脑卒中急性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的发病情况
        二、常见因素对卒中后失眠的影响
    第二节 恢复期、后遗症期卒中后失眠症候、体质探讨
        一、体质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二、常见症状与卒中后失眠发病的探讨
    第三节 中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的Meta分析结果探讨
        一、普通Meta分析结果探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网状Meta分析探讨
        三、局限性
        四、现代医家常用针灸穴位、中药总结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统计学审核证明
致谢
详细摘要

(5)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资料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西医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2.3 壮医麻邦诊断
        1.2.4 纳入标准
        1.2.5 排除标准
        1.2.6 剔除标准
        1.2.7 脱落或中止病例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随机分组
        2.2 治疗方法
        2.2.1 常规治疗
        2.2.2 干预措施
        2.2.3 穴位敷贴的制备
        2.2.4 穴位敷贴注意事项
        2.3 测量指标
        2.3.1 基线资料
        2.3.2 安全性指标
        2.3.3 疗效性指标
        2.4 试验流程
        2.5 质量控制措施
        2.5.1 操作者操作规范
        2.5.2 操作者的培训
        2.5.3 提高受试者的依从性
        2.5.4 伦理学要求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3 研究结果
        3.1 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结果
        3.2.1 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
        3.3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
        3.3.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
        3.3.2 两组治疗后28±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3.3.3 两组治疗后84±3天总有效率的比较
        3.3.4 两组治疗后的Trelis polt-100%Stacked Bars图
        3.3.5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
        3.3.6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比较
        3.3.7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3.8 安全性指评估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4.1.1 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
        4.1.2 缺血性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点
        4.1.3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4.1.4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
        4.1.5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4.2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4.2.1 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
        4.2.4 中风病的常用治法
        4.3 壮药穴位敷贴的认识
        4.3.1 壮药穴位敷贴的选药依据
        4.3.2 壮药穴位敷贴中药药理作用
        4.3.3 壮药穴位敷贴的剂量使用依据
        4.3.4 壮药穴位敷贴的取穴依据
        4.3.5 穴位敷贴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4.4 两组治疗一般资料比较
        4.4.1 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变化情况
        4.4.2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
        4.4.3 两组治疗后改良ADL评分变化情况
        4.4.4 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变化情况
        4.4.5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
        4.4.6 两组安全性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图表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从治未病思想探讨健脾通络方治疗CAS的作用与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CAS的概述及现代医学研究
        (一) CAS的形成
        (二) CAS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三) CAS的相关影响因素
    二、颈动脉(人迎脉)生理功能与病理现象的中西医认知
        (一) 颈动脉的结构及特点
        (二) 颈动脉的中医认识
    三、痰、瘀与CAS的相关性
        (一) 中医对痰的认识
        (二) 中医对瘀的认识
        (三) 痰瘀互结、壅阻颈部血脉是CAS的重要病机
    四、CAS的中西医治疗对策与思路
        (一) 中医治疗
        (二) 西医治疗
    五、治未病思想在CAS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一) 治未病思想的概念、源流与沿革
        (二) 治未病思想的现代认识
        (三) 治未病思想与诊治CAS的相关性
        (四) 小结
    六、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一般资料
        (二) 研究方法
        (三) 治疗方案
        (四)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五) 疗效评定标准
        (六) 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 中医观察指标结果
        (二) 西医观察指标结果
        (三) 安全性评价
分析与讨论
    一、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一) 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二) 中医证候单项积分
        (三) 西医观察指标结果
    二、健脾通络方组方依据
        (一) 健脾通络方的概述
        1.药物组成
        2.组方分析
        (二) 健脾通络方的药理基础
    三、健脾通络方治疗CAS的可能作用机制探讨
        (一) 调节脂质代谢
        (二) 抑制炎症反应
        (三) 保护血管内皮
        (四) 抗氧化
    四、健脾通络方治疗CAS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五、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应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1.3.2 高血压组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设备与方法
        1.5.1 血压的设备与方法
        1.5.2 寸口脉搏波的设备与方法
        1.5.3 指端容积波的设备与方法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设备与方法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健康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2.2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2.2.1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2.2.2 健康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2.2.3 健康人群baPWV特征值
        2.3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1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2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3 健康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1 健康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2.4.2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3 健康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健康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3.2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3.2.1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3.2.2 健康人群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3.2.3 健康人群baPWV特征分析
        3.3 健康人群年龄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3.4.1 健康康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3.4.2 健康人群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3 健康人群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第二部分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1.3.2 高血压1级组纳入标准
        1.3.3 高血压≥2级组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设备与方法
        1.5.1 血压设备与方法
        1.5.2 寸口脉搏波设备与方法
        1.5.3 指端容积波设备与方法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设备与方法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2.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2.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2.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baPWV特征值
        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2.4.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3.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3.2.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3.2.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3.2.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baPWV特征分析
        3.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血压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3.4.1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3.4.2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3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第三部分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及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2.1 高血压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3.1 健康组纳入标准
        1.3.3 高血压患病≥10年组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设备与方法
        1.5.1 血压设备与方法
        1.5.2 寸口脉搏波设备与方法
        1.5.3 指端容积波设备与方法
        1.5.4 脉搏波传导速度设备与方法
        1.6 资料收集和数据整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基线资料实验结果
        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特征值
        2.2.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参数特征值
        2.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参数特征值
        2.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baPWV值特征值
        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指端容积波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3.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龄、体重指数、心率、血压指标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实验结果
        2.4.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2.4.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3.1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相关性研究意义
        3.2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
        3.2.1 高血压不同病程寸口脉搏波特征分析
        3.2.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的特征分析
        3.2.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baPWV特征分析
        3.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年血压指标与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 高血压不同水平人群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相关性分析
        3.4.1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指端容积波相关性分析
        3.4.2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寸口脉搏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3.4.3 高血压不同病程人群指端容积波与baPWV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心脑血管疾病无创中西医评估方法的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情况

(8)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脑卒中及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1.1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名溯源
        1.2 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病因病机
        1.3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2.西医康复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2.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2.2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3.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进展
        3.1 针灸
        3.2 推拿
        3.3 其他适宜技术
    4.西医康复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进展
        4.1 物理因子
        4.2 运动疗法
        4.3 康复设备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意外情况处理预案
    2.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及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中医疗效评定
        2.6 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观察指标分析
    4.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头穴选穴分析
    2.VR治疗分析
    3.疗效分析
        3.1 MAS评分
        3.2 FMA-UE评分
        3.3 偏瘫手功能分级
        3.4 MBI评分
        3.5 中医证候积分
        3.6 总体疗效
    4.研究创新与意义
5.结论
6.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9)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研究概况
    1. 应激性高血压研究概况
    2. 高血压前期现代研究概况
    3. 中医对高血压前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研究进展
    1. 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2. 基因芯片技术与心血管疾病
    3.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4. 基因芯片技术与针灸学
    5. 基因芯片技术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四、早期中西医结合同步治疗脑血管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2)
  • [2]颞三针联合化瘀通络灸对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及疗效研究[D]. 王艳.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中医证候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 邵翔.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及其中医药治疗的Meta分析[D]. 张霜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壮药穴位敷贴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有效性的临床研究[D]. 李配庆.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从治未病思想探讨健脾通络方治疗CAS的作用与优势[D]. 杨盼盼.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不同年龄段高血压人群寸口脉搏波、指端容积波与baPWV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 陈辉.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8]头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 朱宗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 谢晓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 郭凤英,徐思成,刘光明,王秀岩.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07)

标签:;  ;  ;  ;  ;  

中西医结合早期同步治疗脑血管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