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不同发育时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油气藏不同发育时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一、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仝立华,郝国丽,杨孝杰,邰文超,李锋,徐银波,刘轶松,王洁宁[1](2019)在《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小太平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实施土壤样品采集和实验测试,分析包括烃类、蚀变碳酸盐和热蚀汞等地球化学特征,统计异常值并获取异常下限。进行综合化探异常研究,识别出一套重烃、蚀变碳酸盐和热蚀汞的双峰式异常组合。依据异常组合优选了油砂勘探目标区,并实施钻探验证,钻获白垩统姚家组饱含油、油浸级别油砂岩芯,最高含油率达12. 86%,平均含油率达5. 40%,钻获单井油砂最大净厚度达12. 40 m,钻探验证效果与异常特征吻合度良好,证实该方法有效应用于松辽盆地西斜坡小太平山地区油砂勘查工作,为类似油砂矿的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提供了案例。

王亚军[2](2013)在《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伊犁盆地中二叠世以来的成盆系统、成烃与成藏系统和改造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的动态过程为主线,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遵循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利用有机地化、软件模拟等多种手段,分层次、有步骤的开展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藏的关系研究工作。伊犁盆地夹持于中亚地区的天山造山带中复合叠置山间盆地,本文以伊犁地区的大地区域构造为切入点,区域大地构造是伊犁盆地构造演化的框架,是伊犁盆地形成发展的背景。本文认为,天山造山带的演化直接影响和控制着研究区的构造演化,立足前人的研究,基于现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将研究区及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元古代超级大陆的裂解和拼合、新元古代罗迪尼亚超级大陆形成与裂解、早古生代早期古天山洋的形成与消亡阶段、早古生代晚期古准噶尔洋的形成与闭合阶段、晚古生代的陆内裂谷作用阶段、中生代(板内走滑)逆冲位移和新生代山间盆地形成阶段等七个大地构造阶段。本文重新梳理了盆地的地层组成,厘定了地层的划分,认为伊犁盆地的基底为前震旦系岩层,之后先后沉积了石炭系裂谷型火山岩和海相碳酸盐建造、二叠系陆相火山岩和碎屑岩组合、三叠系河流湖泊沉积和侏罗系河湖相共生的煤系地层,普遍缺失下白垩统,新生代以河流冲积扇相沉积为主。伊犁盆地早古生代之前为新疆古大陆的一部分,之后伊犁盆地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在晚古生代早期,相继与准噶尔地块和塔里木板块碰撞拼合,盆地以陆内裂谷盆地为演化起点,直到新生代的山间盆地,期间经历了二叠纪坳陷-伸展期、三叠系萎缩期和侏罗纪伸展期,白垩纪盆地抬升剥蚀,也是一个萎缩期。盆地石炭纪-二叠纪为一个过热盆地,三叠系时成为一个冷盆地,现今盆地叠加了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变形强烈,改造较为严重。通过对伊犁盆地石炭系-侏罗系各典型野外地质剖面和单井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石炭系阿克沙克组碳酸盐岩属于较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处于过成熟阶段;上二叠统塔姆其萨依组暗色泥岩(P2t)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T2-3xq)暗色泥岩属于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1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八道湾组(J1b)的煤系地层,其岩性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匀,泥岩和煤岩属于差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I型为主,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本文利用宁3井的声波测井曲线估算出现今剥蚀厚度为400m左右,而早白垩世的剥蚀地层厚度约为1600m。利用BasinMod软件重建了宁3井的埋藏史和热史,结果显示从280Ma(中晚二叠世)到144Ma(早白垩世),沉降/沉积的速率都是比较大的,这一时期伊犁盆地沉积了厚约1500m的地层。144Ma到130Ma发生明显的沉积间断,130-96Ma期间(即早白垩世),伊犁盆地抬升隆起,剥蚀了将近1600m的沉积地层,同一时期在伊宁凹陷的南缘剥蚀地层将近2000m,大约从晚白垩世开始,伊犁盆地重新接受沉积,65-6Ma,伊犁盆地的沉积速率缓慢增加,6-2.5Ma伊犁盆地再次隆升,剥蚀了约400m的沉积地层。盆地主要的二叠系烃源岩塔姆其萨依组第三系时的最大埋深就达到了4500m,温度达到了200℃。模拟的结果显示,二叠系塔姆其萨依组为盆地主力烃源岩,早三叠世(240Ma)进入了生油门限,中侏罗世(180Ma)达到了生油高峰,早白垩世(140Ma)生油基本结束,早侏罗世(200Ma)开始生气,早白垩世(140Ma)达到了生气高峰,早白垩世晚期(120Ma)生气结束,已达高成熟演化阶段。通过分析盆地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的观点:海西期和印支期形成的的圈闭,与二叠系的油气运移和成藏完全配套,其中就有可能汇聚或汇聚过二叠系的油气,但是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对这些圈闭的的破坏较为严重,已丧失了勘探价值。然而,燕山期和喜山期圈闭滞后于二叠系油气的第一次运移和成藏过程,但在合适条件下,可形成次生油气藏。

孙伟[3](2012)在《电法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重点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利用电法勘探探测油气藏的有效性问题。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其地层倾角很小,地表被黄土所覆盖,厚度较大,地表沟壑纵横,以岩性油气藏为主。地震勘探受地形复杂程度及储层复杂性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故非震勘探技术例如电法勘探、化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电法勘探探测油气藏存在的问题,对该区电法勘探的异常模式、异常幅度、形态及可探测性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本文在分析总结了前人对油气藏及上方地层的电性特征(电阻率、极化率)及异常形成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藏及上方电阻率、极化率典型地电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地层水平、岩性油藏的特点,对收集到的电阻率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及统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藏及其上方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利用二维直流电阻率法有限元软件对油气藏及其上方电阻率、极化率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数值模拟,分析了油气藏的异常特征及可探测性。利用二维MT有限元软件对油气藏及其上方电阻率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分析了MT探测油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鄂尔多斯盆地利用电法直接探测油藏本身是不可行的,只有通过间接探测油气藏垂直微渗漏引起上覆地层电阻率和极化率的整体变化才可以达到探测油藏的目的。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史家畔地区,横山魏家楼地区以及直罗地区三个工区实测电阻率测深、CSAMT及激电测深资料的处理、分析,并与油藏有利区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对电性异常模式及应用效果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电法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测油气藏是可行的。

肖朝晖[4](2010)在《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盆地流体化学-动力学、油气封存箱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热演化为主线,把握宏观与微观、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按油气保存体系受盖-源共控的观念,进行油气保存体系的表象性、成因性、有效性分析,对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依据野外调查及测试和钻井、测井、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了中扬子区盖层综合特征基干剖面,研究区发育有泥质岩类和膏盐岩类盖层,存在下寒武统、中寒武统、志留系、中三叠统—侏罗系等4套区域盖层和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等5套局部盖层;结合地表流体的分布特征、地腹水化学性质、水化学对应分析,并从盖层的封闭性能及其间的流体能量的相对独立性,揭示了油气保存体系自T2-J→S→∈2→∈1,覆盖面积逐渐增大且呈“塔式”叠置结构。在构造演化研究基础上,对油气保存体系进行了“位、体”改造的成因研究。分析了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早燕山期、晚燕山—喜山期等主要构造演化阶段盖层的演变特征与流体化学—动力学响应特征,认为盖层发育的沉积体系域、盖层成岩变质程度、盖层变形变位强度、流体宿主性是油气保存体系的主控因素。其中H型的海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分别有利于泥质岩类、膏盐岩类优质盖层的形成;中寒武统、志留系盖层具有成岩变质适中的优势;下寒武统、中寒武统盖层具有变形变位强度小的特点;自江汉平原北东襄樊—广济断裂、京山—乌龙泉断裂向鄂西渝东区西部齐岳山断裂,断裂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活动强度由强至弱;鄂西渝东区震旦系—三叠系缺少异源流体,流体宿主性好;远离断层的地区虽然早期具有下古生界异源流体的充注,流体宿主性较差,但在晚期流体充注时,早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中的流体互不连通,流体宿主性相对较好。在烃源岩热演化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油气保存体系“质、量”演变的有效性研究。印支期以来是油气保存体系的重要变革时期,对于∈1、∈2油气保存体系,晚印支-早燕山期烃源灶由干酪根裂解型向油裂解型转化的过程中,保存条件持续;对于S、T2-J油气保存体系,早燕山期烃源灶虽然仍为干酪根裂解型,但受到构造活动改造强度较大,保存条件被削弱。油气保存体系纵向上优劣分异的序列是:∈2→S→∈1→T2→J体系;横向上优劣变迁的序列是石柱、利川、桑植、花果坪、宜昌、沔阳、当阳体系。典型油气封存箱具有“构筑—改造—定型”动态特点,重点剖析了慈利南山坪震旦系、簰洲下寒武统、建南志留系、龙驹坝二叠系油气封存箱。总结出研究区油气保存存在连续—最终宿主、断续—接替宿主、残存—过渡宿主、推覆—(?)宿主四种模式。其中连续—最终宿主型,多套盖层叠置、无异源流体充注是油气保存的理想模式,建深1井志留系气藏为典型类型之一,其幕式闭合/开启旋回式的封闭机理诠译了志留系气藏韩家店组、小河坝组、龙马溪组层层含气的独特性,该气藏的封闭主要起源于异常高压,而高压封闭能力是薄膜封闭7倍之多,修正了以往认为“海相盖层埋藏深、成岩变质程度高、封闭性能差”的普遍观点。基于油气保存体系的表象性、成因性、有效性研究,建立了构造—沉积多旋回叠合、多期构造改造的中扬子区油气保存体系评价体系。以各个盖层油气保存体系为单元划分了有利勘探的保存区带及其目标。

吴传璧[5](2009)在《中国油气化探50年》文中研究指明分探索、调整、发展、创新4个时期回顾了20世纪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历程。根据所掌握的文献和资料,就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勘查方法与技术系列建立、分析技术改进与推动作用、数据处理与解释的进展,对中国油气化探的发展做了技术评述。就油气化探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王威[6](2009)在《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针对中扬子地区海相地层年代老、后期构造活动强、原生油气藏经历多次破坏改造,油气演化和富集规律复杂的特点,从基础工作入手,针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研究之重点和难点,开展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基础资料收集工作。以构造地质学、流体化学及流体封存箱等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构造形成与演化为主线,分析构造演化过程中的流体化学-动力学响应特征,恢复与重现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建立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流体封存箱演变史,明确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预测出有利于油气保存的勘探区带。取得的主要认识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中扬子区的构造演化具有多期性,构造变形具有多层性,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整体沉降期、海西-印支大隆大坳期、早燕山强烈变形变位期、晚燕山-喜马拉雅伸展-拗陷期等四个阶段,早燕山期为中扬子区构造主要形成时期。(2)采用古水动力场恢复与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技术,根据中扬子区域构造运动的多期性、沉积与剥蚀作用、水动力条件,把研究区不同海相储层地下径流演化过程划分为加里东期、海西-早印支期、晚印支-早燕山期、晚燕山-喜马拉雅期2-4个水文地质旋回,恢复和重建了海相储层的古水动力场。根据储层水动力场态势及地下水径流汇聚特点,提出了研究区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水动力学模式:低势圈闭型、低势半圈闭型、势梯度陡变型与台缘型和流势马鞍型等。通过储层流体势场剖析,揭示出研究区不同构造带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储层水汇流模型、径流继承性、埋藏封闭条件和水化学特征等作为评价因子,预测了中扬子区海相储层油气聚集有利区。(3)利用地下水地球化学因子转化分析技术,通过大量薄片之矿物成分与孔洞缝充填物的鉴定与统计,中扬子区海相地层识别出:大气淡水溶蚀、溶洞、溶缝、泥质充填去白云化及淡水白云石组合;黄铁矿、泥岩压释水及白云石溶蚀重结晶组合;构造破裂、石英沉淀、黄铁矿沉淀、异形白云石、有机溶蚀组合等,与之相对应的水化学环境分为:准同生期近地表蒸发超盐度水介质环境;浅埋藏低温咸水环境;深埋藏中-高温卤水环境等。在解剖储层水动力场和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与建立了地层水化学成因演化序列和模式。(4)采用流体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经流体碳、氧、锶同位素和包裹体的综合研究表明:湘鄂西大部分地区寒武系流体向下伏震旦系灯影组运移和向上覆奥陶系储层运移,由于所分析样品主要形成于石油热裂解后,说明下组合中分隔流体的封隔层已失效,湘鄂西区下组合及下伏震旦系已无形成大规模油气藏的可能。鄂西渝东区三叠系和二叠系中的流体主要来自于上二叠统,且受地表渗入水影响小,海相上组合中未见下伏早古生界流体加入,如果以古生界作为勘探目的层,下组合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江汉平原区在早期流体充注时,流体来自于下伏寒武系,下伏古生界与上覆三叠系的流体相互连通,早期古生界的保存条件相对较差;晚期流体充注时,早古生代地层与中生代地层中的流体互不连通,即晚期保存条件相对较好。但流体包裹体拉曼分析表明,海相地层中可能缺少较大规模的油气充注。探讨了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分析了与流体运移轨迹具成生联系的油气保存体系的完整性与继承性。(5)依照有效烃灶对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进行统一划分,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在纵向上划分为4个主要的流体封存箱单元,自下而上分别为Ⅰ-流体封存箱单元(∈1-Z)、Ⅱ-流体封存箱单元(O-∈2)、Ⅲ-流体封存箱单元(S)和Ⅳ-流体封存箱单元(T1-D)。(6)采用成藏动力学理论,探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保存条件是中扬子区海相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而构造隆升剥蚀、断裂活动、流体保存的继承性是影响油气保存的三大要素。综合考虑了地层出露情况,特别是侏罗系覆盖程度;后期构造作用强度及断裂的封堵性;水文地质条件与流体化学-动力学行为特征;流体封存箱的现今压力与古压演化;古流体来源、古流体跨层运移层位与运移规模、古流体的封存性好坏及流体保存条件演变等诸因素及其成因联系,建立了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7)按照已建立的中扬子区海相地层现今流体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结合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在流体封存箱单元内对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其中江汉平原区1个区块为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江汉平原区2个区带和鄂西渝东区2个区带为I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鄂西渝东区3个区块为IV-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湘鄂西区无勘探有利区带。

姚志刚,高璞[7](2008)在《油气化探异常模式》文中指出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化探是油气勘查的一种手段,它建立在烃类垂向微运移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对油气化探指标的讨论,认为土壤中的次生烃类、热释汞和甲烷同位素是油气化探的有效指标;讨论了油气化探中异常的形成模式,根据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形态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勘探部门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

贾国相[8](2009)在《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博士论文“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承担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攻关公益型基金项目《气体集成快速定位预测隐伏矿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油气勘查工作需要而选题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主要矿种资源的保证程度相当低,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每年需进口原油量占总量的40%。尤其是近十年来,油气勘查的难度不断加大,勘探成本猛增,而一些常规非地震探测技术因受到复杂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的影响,而找油效果不佳,石油地质行业更渴望以高效、快速、成本低的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油气勘查。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油气勘查新技术,增加相关先进仪器设备的投入,并与现代油气成藏规律的理论有机结合,建立更经济有效的石油、天然气勘查方法和评价预测新体系,从而使石油、天然气勘查-评价水平和科学预测能力得到整体提升。以有效增加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储备,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本博士论文主要根据油气化探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正在应用和曾经报道过的一些油气勘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氡气测量技术”为研究方向,以此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寻找油、气田有效性,同时依据氡气地球化学行为,重点探索氡气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空间关系,并建立一套根据氡气异常特征来有效划分和预测油-水、气-水边界的地球化学判别标志,旨在提高油气勘查的有效性,同时降低以钻探来划定油-水、气-水边界的高额经济成本。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先进的放射性探测仪器的不断引进,其中配备先进氡气探测仪器的氡气测量技术便首当其冲地被应用于油气勘查新方法的研究中。例如葛良全、宋利中、刘洪福等在多个油气区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检索,以及进行大量野外实地取样、室内试验与资料处理等综合分析研究,使得本课题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其主要认识有以下几点:(1)根据氡的地球化学行为、特性的资料性研究,对氡在各种介质中的射气作用、存在形式、吸附-迁移作用及形成机理进行较详细的掌握,从而充分肯定了氡气与石油、天然气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并且,在众多已知油、气田(藏)上的试验效果也充分证明,氡气在反映油、气活动的环境条件和油、气活动的分布区域方面确实具有独特的指示作用和效果。(2)根据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分布规律、形态、强度及规模等特征,进一步完善并建立起一套利用氡气寻找和圈定油、气有利富集区段的异常模式,它是氡气异常解释评价和圈定油气富集有利靶区的重要地球化学模式,在未来的生产实践及应用工作中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套模式的独特优点在于它适用于在我国不同时代沉积盆地、不同地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下寻找油气的氡气异常评价。(3)建立并完善了氡气测量技术的野外工作方法和室内异常解释的评价方法与原则。(4)本课题不仅有力地证实氡气异常在寻找油气田上的指示效果,而且研究发现,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或气-水边界上是针对性很强的判断标志。这对于降低以钻探来确定油水或气-水边界的高额成本,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5)氡气异常不仅能有效地划分单层油、气田(藏)的边界,而且还能预测多层油、气田(藏)的边界,对地下水的强弱以及活动区域也能作出定性判断。这将有助于推动应用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预测油、气埋藏深度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并对在我国干旱地区应用氡气测量技术寻找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在实验研究工作中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干扰因素。本课题对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确定了不同干扰因素的消除办法。这对提高氡气测量技术在油气勘查上的应用效果和资料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9](2006)在《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文中研究表明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地质工作具有为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服务的功能。地质科学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科学,它贯穿地质工作全过程,对地质工作具有引导、支撑的

夏响华[10](2005)在《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文中提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劳伯梅耶和前苏联学者索柯洛夫创造了气测法,揭开了油气化探发展的序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方法指标,用于检测地表环境中与烃类微渗漏有关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检测地表微量油气信息的化探实验测试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地表化探异常评价深部含油气性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尽管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尚无法准确评价油气藏的含油气层系、埋藏深度及其规模,然而国内外勘探实践结果证明,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在区域含油气性评价、检测圈闭构造中的直接油气信息、钻探靶区优选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勘探手段,对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等常规油气勘探方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从现有研究和应用成果来看,无论在陆地还是海洋,油气化探技术与常规油气勘探方法相结合在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均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由于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具有廉价、快速、直接等特点和优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我国未来几十年油气勘探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小太平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2.1 室内布点
    2.2 土壤测量野外采集方法
    2.3 分析测试方法
        2.3.1 酸解烃测定
        2.3.2 蚀变碳酸盐测定
        2.3.3 热蚀汞测定
3 地球化学指标及异常分析
    3.1 地球化学指标
    3.2 异常下限值的确定
    3.3 异常特征与异常区优选
4 钻探验证与地质解释
    4.1 钻探效果
    4.2 小太平山异常区地质解释
    4.3 波力营子异常区验证失败的原因分析
5 结论

(2)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及其可行性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伊犁盆地区域地质与地层系统
    2.1 伊犁及邻区区域地质
    2.2 伊犁及邻区的大地构造演化
    2.3 伊犁盆地区域地层系统
第三章 伊犁盆地构造系统与构造演化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3.2 伊犁盆地控盆断裂特征
    3.3 伊犁盆地的边缘构造层及构造演化
    3.4 伊犁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章 伊犁盆地烃源岩评价
    4.1 伊犁盆地生烃岩有机质类型
    4.2 伊犁盆地有机质丰度特征
    4.3 伊犁盆地有机质成熟度
    4.4 伊犁盆地烃源岩特征综合评价
第五章 伊犁盆地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
    5.1 方法和数据使用
    5.2 模型的结果
    5.3 总结
第六章 伊犁盆地的构造演化对油气藏的影响
    6.1 构造对生烃史的影响
    6.2 构造对圈闭的影响
    6.3 油气成藏模式的构造和成藏分析
    6.4 构造对油气运移、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6.5 构造对油气藏分布的影响与及未来勘探重点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成果
致谢

(3)电法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法勘探找油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法找油的基本机理及异常模式
    2.1 电法探测油气基本机理
        2.1.1 油气藏中烃类的垂直微运移
        2.1.2 一般的油气藏物理—化学模型
        2.1.3 电法探测油气基本机理
    2.2 电法勘探油气异常基本模式
        2.2.1 油气藏上方氧化还原带电性异常模式
        2.2.2 油气藏上方宏观电性异常模式
        2.2.3 油气藏上方电性异常模式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述
    3.1 大地构造特征
    3.2 地层
    3.3 油气藏类型概述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电性异常模式分析及数值模拟
    4.1 鄂尔多斯盆地电性异常模式
    4.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4.2.1 模型的建立
        4.2.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4.2.3 小结
第五章 实际资料应用分析
    5.1 鄂尔多斯盆地子北—史家畔工区电法勘探
        5.1.1 该区地质概况
        5.1.2 电阻率测深基本情况
        5.1.3 电阻率测深资料分析
    5.2 鄂尔多斯盆地横山双城—魏家楼工区电法勘探
        5.2.1 该区地质概况
        5.2.2 电磁测深(CSAMT)基本情况
        5.2.3 电磁测深(CSAMT)资料分析
    5.3 鄂尔多斯盆地直罗工区电法勘探
        5.3.1 该区地质概况
        5.3.2 激电测深基本情况
        5.3.3 激电测深资料分析
    5.4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异常模式应用有效性评价
结论和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
        1.1.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
        1.1.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地质背景
    1.3 主要成果认识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论文创新性
        1.5.1 油气保存体系内涵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
第2章 油气保存体系“盖、源”表象性及纵向结构
    2.1 盖层的岩石学特征与封盖能力
    2.2 油气保存体系纵向结构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气保存体系“位、体”成因性及空间格架
    3.1 盖层的沉积体系域
        3.1.1 盖层的沉积体系域样式
        3.1.2 层序样式不同体系域的盖层特征
        3.1.3 同一体系域不同沉积环境下的盖层特征
    3.2 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3.2.1 下寒武统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3.2.2 中寒武统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3.2.3 志留系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3.2.4 中三叠统—侏罗系盖层的成岩变质程度
    3.3 盖层的变形变位强度
        3.3.1 抬升剥蚀对盖层封闭的影响
        3.3.2 主造山期逆冲断裂切割
        3.3.3 推覆叠置
        3.3.4 后造山期伸展断裂切割
    3.4 盖层的沉积—埋藏史及封闭特征
        3.4.1 盖层的沉积—埋藏史类型与封闭样式
        3.4.2 盖层的封闭演变平面特征
    3.5 流体的动力学行为轨迹
    3.6 流体的化学行为轨迹
    3.7 断裂封堵性及断层“三元”耦合关系
    3.8 油气保存体系空间格架
        3.8.1 下寒武统油气保存体系(∈_1 体系)
        3.8.2 中寒武统油气保存体系(∈_2 体系)
        3.8.3 志留系油气保存体系(S 体系)
        3.8.4 中三叠统—侏罗系油气保存体系(T_2—J 体系)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气保存体系“质、量”演变及有效性
    4.1 ∈_1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4.1.1 加里东期
        4.1.2 海西—印支期
        4.1.3 早燕山期
        4.1.4 晚燕山—喜山期
    4.2 ∈_2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4.2.1 加里东运动期
        4.2.2 海西—印支期
        4.2.3 早燕山期—喜山期
    4.3 S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4.3.1 海西—印支期
        4.3.2 早燕山期
        4.3.3 晚燕山—喜山期
    4.4 T_2—J 油气保存体系有效性
        4.4.1 早燕山期
        4.4.2 晚燕山—喜山期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油气封存箱与重点探井解剖
    5.1 慈利南山坪上震旦统灯影组封存箱
    5.2 簰洲下寒武统封存箱及簰深1 井
        5.2.1 加里东—印支期
        5.2.2 早燕山期
        5.2.3 晚燕山期—喜山期
    5.3 建南志留系封存箱及建深1 井
        5.3.1 印支期及以前
        5.3.2 印支期—早燕山早期
        5.3.3 早燕山中、晚期
        5.3.4 晚燕山—喜山期
    5.4 龙驹坝二叠系封存箱及龙8 井
        5.4.1 二叠系长兴组封存箱
        5.4.2 下二叠统茅口组—栖霞组封存箱
    5.5 油气保存模式
        5.5.1 连续—最终宿主
        5.5.2 断续—接替宿主
        5.5.3 残存—过渡宿主
        5.5.4 推覆—(?)宿主
    本章小结
第6章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6.1 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
        6.1.1 最有利勘探区带
        6.1.2 有利勘探区带
    6.2 目标优选与类比
        6.2.1 ∈_1 体系中的枫箱坝、威远构造震旦系封存箱类比
        6.2.2 ∈_2 体系中的枫箱坝、董市、簰洲构造下寒武统封存箱类比
        6.2.3 S 体系中的建南、河捞子、簰洲构造志留系封存箱类比
        6.2.4 T_2—J 体系中的越舟湖、排湖、龙驹坝构造石炭系封存箱类比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油气化探50年(论文提纲范文)

1 历史回顾
    1.1 探索时期
    1.2 调整时期
    1.3 发展时期
        1.3.1 积极发展期
        1.3.2 蓬勃发展期
    1.4 创新时期
2 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进展
3 勘查方法的研制改进和技术系列的建立
    3.1 烃类测量法
    3.2 水化学法
    3.3 井中化探
    3.4 间接指标法
    3.5 同位素法
    3.6 方法组合及综合运用
4 分析技术的进展和对化探发展的推动
    4.1 仪器设备的更新和微机化
    4.2 制样和操作的改进与规范
    4.3 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
5 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的进展
    5.1 数学方法与数据处理
    5.2 油气化探数据库建设
    5.3 数据处理与地质依据
6 总结与展望

(6)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2.1 油气保存条件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认识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的构造控制作用
    2.1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2.1.1 加里东整体沉降期
        2.1.2 海西-印支大隆大坳期
        2.1.3 早燕山强烈变形变位期
        2.1.4 晚燕山-喜马拉雅伸展-拗陷期
    2.2 研究区海相地层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2.1 江汉平原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2.2 鄂西渝东-湘鄂西区构造演化及其特征
    2.3 构造活动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2.3.1 隆升剥蚀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2.3.2 断裂活动对流体封存性的影响
第3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的水文地质条件
    3.1 水文地质条件
        3.1.1 地下水的来源
        3.1.2 地下水径流系统
    3.2 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2.1 水文地质旋回划分
        3.2.2 古水动力场的恢复和重建
        3.2.3 江汉平原区海相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2.4 鄂西渝东-湘鄂西区海相储层古水动力场演化
    3.3 储层水化学特征
        3.3.1 地下水活动形迹
        3.3.2 地下水化学组成
        3.3.3 地下水类型和矿化度
        3.3.4 地下水化学特征系数
        3.3.5 地下水中的微量元素
        3.3.6 水化学演变史
        3.3.7 地层水成因演化序列和模式
    3.4 油气聚集成藏的水文地质评价与预测
        3.4.1 油气聚集成藏的水文地质评价标准
        3.4.2 油气聚集有利区的水文地质评价与预测
第4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化学-动力学运移轨迹
    4.1 江汉平原区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1.1 当阳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1.2 沉湖-土地堂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 湘鄂西区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1 中央复背斜带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2.2 桑植石门复向斜带上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 鄂西渝东区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1 石柱复向斜带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4.3.2 方斗山复背斜带北西翼的流体来源及其保存条件
第5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有效性评价
    5.1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
        5.1.1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分类
        5.1.2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依据
        5.1.3 流体封存箱系统划分
    5.2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分布特征
        5.2.1 江汉平原地区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2.2 鄂西渝东地区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2.3 湘鄂西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分布特征
    5.3 流体封存箱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5.3.1 江汉平原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3.2 鄂西渝东地区海相地层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3.3 湘鄂西地区海相地层流体封存箱的形成与演化
    5.4 流体封存箱系统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
        5.4.1 封存箱系统油气保存有效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4.2 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3 I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4 III-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5.4.5 IV-封存箱保存单元综合评价
第6章 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1 流体封存箱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1.1 构造隆升剥蚀
        6.1.2 断裂活动
        6.1.3 流体保存的继承性
    6.2 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1 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2 III-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6.2.3 IV-封存箱单元油气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图

(7)油气化探异常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基础
    1.1 烃类垂向微运移理论
    1.2 油气化探指标
        1.2.1 土壤烃类指标
        1.2.2 土壤热释汞 (RHg)
        1.2.3 土壤气体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
2 油气综合化探技术异常模式的建立
    2.1 理想异常模式
    2.2 找矿异常模式
    2.3 天然气田综合化探找矿异常
        (1) 环中顶异常模式。
        (2) 面状异常模式。
3 油气化探异常模式的形成机理
4 结语

(8)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社会意义
    1.2 南方地区油气勘查概况
    1.3 论文研究工作简况
    1.4 主要认识和结论
第二章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及其方法原理与异常模式
    2.1 氡的地球化学特性
    2.2 氡的地球化学晕的形成机理
    2.3 氡气异常模式的形成
第三章 氡气测量工作方法
    3.1 野外基本工作方法
        3.1.1 测线、测网布设的基本要求
        3.1.2 测点数据的采集
    3.2 质量检测与监控
    3.3 背景值、异常下限和浓度分带的确定
        3.3.1 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的确定原则
        3.3.2 浓度带的划分
    3.4 氡气异常的评价方法
第四章 氡气异常在油、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1 氡气异常在油田(藏)的指示效果
        4.1.1 百色盆地地质概述
        4.1.2 花茶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3 雷公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1.4 上法油田氡气异常的指示效果
    4.2 氡气异常在气田(藏)的指示效果
        4.2.1 自16井气藏
        4.2.2 瓦市气田
        4.2.3 兴隆场气田
        4.2.4 麻种场气田
        4.2.5 大兴气田
        4.2.6 江泽气田
    4.3 几点认识
第五章 氡气异常在确定和划分油-水、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
    5.1 磨溪气田基本概况
    5.2 地质构造特征
    5.3 油、气储层特征
        5.3.1 雷一~1层气藏
        5.3.2 香溪群气藏
        5.3.3 嘉二~1层气藏
    5.4 氡气异常特征
    5.5 综合评价分析
        5.5.1 雷一1层
        5.5.2 香四顶构造
        5.5.3 嘉二~1构造
    5.6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油气找矿标志
第六章 氡气测量在未知区的应用效果
    6.1 百色盆地西部坳陷
        6.1.1 构造特征
        6.1.2 地层特征
        6.1.3 圈闭类型与油气前景分析
        6.1.4 氡气异常地球化学特征
        6.1.5 氡气异常评价
    6.2 南宁盆地北湖凹陷
        6.2.1 构造特征
        6.2.2 地层特征
        6.2.3 储集层特征
        6.2.4 氡气异常特征
        6.2.5 远景预测
第七章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及其存在问题
    7.1 氡气测量的干扰因素与消除办法
        7.1.1 地表地球化学景观环境条件的影响
        7.1.2 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
    7.2 存在问题的讨论
        7.2.1 野外数据采集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2.2 野外单个观察点数据采集重现性问题
        7.2.3 如何判断异常与油-水、气-水边界的标志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着)

(10)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历史回顾
2 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面临的挑战
    2.1 油气勘探形势带来的挑战
    2.2 制约油气化探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
        2.2.1 应用基础研究
        2.2.2 创新有效指标体系
        2.2.3 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
        2.2.4 地表化探异常稳定性和重现性
        2.2.5 地表化探异常与深部油气藏之间的关系
3 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定位
    3.1 勘探早期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作用
    3.2 勘探后期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作用
4 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应用前景
    1) 战略调查:
    2) 新区和成熟盆地普查:
    3) 已知油气区拓边:
    4) 复杂地表条件区探井井位优选:
    5) 隐蔽油气藏勘探:
    6) 海上油气地球化学勘查:
5 结论

四、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表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在油砂勘探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小太平山为例[J]. 仝立华,郝国丽,杨孝杰,邰文超,李锋,徐银波,刘轶松,王洁宁. 世界地质, 2019(04)
  • [2]伊犁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D]. 王亚军. 西北大学, 2013(02)
  • [3]电法勘探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 孙伟. 长安大学, 2012(07)
  • [4]中扬子区海相油气保存条件研究[D]. 肖朝晖.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3)
  • [5]中国油气化探50年[J]. 吴传璧. 地质通报, 2009(11)
  • [6]中扬子区海相地层流体特征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研究[D]. 王威.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7]油气化探异常模式[J]. 姚志刚,高璞. 物探与化探, 2008(06)
  • [8]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贾国相.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6)
  • [9]地质科学成就与前景[A]. 朱立新,施俊法,禹启仁. 2006—2007地质学学科发展报告, 2006
  • [10]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前瞻[J]. 夏响华. 石油实验地质, 2005(05)

标签:;  ;  ;  ;  ;  

油气藏不同发育时期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