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一、中师物理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孔磊[1](2020)在《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现状测查与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的不断更新,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其中人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需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此,我国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同时提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并将科学思维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最重要部分,而科学推理是科学思维重要组成成分,只有教师对科学推理有清晰、全面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科学推理的积极作用,基于教学内容设置科学推理,达到科学推理能力与其他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发展的目的。物理教师的PCK被认为是物理教师“最有用”的知识形式,是最能区分物理学科专家和物理学科教学专家、高水平物理教师和低水平物理教师的一种知识。科学推理包含在物理学科之中,对物理教育十分重要,那么必然有科学推理教学知识,即SR-PCK(Scientific Reaso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它属于物理教师PCK的一种类型,这种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知识有助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解决处理相关的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而现有研究中有关于科学推理的相关教学研究,对于SR-PCK的直接研究特别缺乏,缺少对SR-PCK理论探讨和内容的讨论,物理教师具备的SR-PCK的现状更是鲜有研究。基于以上叙述,本文试图构建出的SR-PCK具体内容结构,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物理教师SR-PCK发展的影响因素设计问卷,测查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掌握情况。通过测查发现,大多数物理教师的SR-PCK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平衡,各部分知识的水平参差不齐。此篇论文试图通过理论研究和基于调查结果提出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提升策略,为教师SR-PCK的发展指明方向。

孙晴晴[2](2020)在《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情况的调查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编习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需要,编制高质量的物理习题是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习题质量的高低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程度,还能体现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水平,因此编制习题应该成为物理教师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 181名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的现状,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自编习题方面的差异性分析,结合自编习题案例的初步实践。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师有自编习题,以学生的日常错误作为编题素材是教师编题的主要方法;教师自身比较注重提升自己的编题能力,通过同行之间合作交流,可以提升编制习题的科学性和新颖性;教师的自编习题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提升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多数教师认为自编习题存在困难,希望得到指导和帮助等。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为了提升高中物理教师的编题能力,笔者分别对物理教师、中学学校、师范院校提出了一些改进性建议:教师应注重搜集学生的日常解题错误等素材,尝试自编习题;教师之间积极合作交流,提升编制习题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学校内部组建命题组,对教师自编习题采取奖励制度;加强教师自编习题的培训,完善自编习题的评价措施;师范院校增设习题编制相关课程,注重习题研究的教学实践等。综合来看,文章主要阐述了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搜集了国内外对于自编习题、习题编制原则策略以及教师自编习题三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接下来阐述了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等。第二部分对物理习题、自编习题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习题编制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师的习题来源情况、自编习题现状、自编习题的问题难处及需要的帮助指导等,并研究了不同性别、学历、教龄、地区、城乡的物理教师在自编习题方面的差异性。第四部分基于文献综述以及问卷数据分析,总结了自编习题的五个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接下来将搜集到的一线物理教师的自编题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初步的实践研究,得出自编题具有较好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但新颖性方面还有待加强等评价结果。第五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为了提升物理教师的编题能力,分别对物理教师、中学学校、师范院校提出了一些参考性建议,并通过反思总结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朱国娟[3](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文中研究指明开发校本课程既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我校以剪纸艺术为载体,开发建构具有武夷山地域之美的特色校本课程,通过优选资源,开发美;营造环境,熏陶美;因材施教,体验美;多维活动,创造美等四个层面,提升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的基本素养和文化理解、审美判断、创意实践的终生素养。

张健[4](2019)在《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问题与对策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文中研究表明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基础阶段,学生终身学习这座“摩天大厦”的地基。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汲取知识的主场,而教师和学生是组成课堂的核心构成要素。故而,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不辨自明。然而,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中依然存在着亟待分析和解决问题与不足的情况。其阻碍了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抑制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率的实现。笔者运用文献分析法经过认真详实地查阅和梳理国内外师生互动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相关的文献资料,随后以人本主义教育观理念为视角和切入点,选取天津市某某小学师生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运用了课堂观察法、教师访谈调查法对其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现状的进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该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点集中于: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师生“双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化;课堂师生互动程度过于“泡沫化”、功利化;课堂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机会的不均等化;课堂师生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化;课堂师生互动交流中真情实感的缺失化。笔者经过针对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中的问题,结合人本主义教育观理论从提出了相应的措施策略。笔者认为要到达提升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理想效果的实现,需采取以下的措施和策略:课堂师生互动中“双主体”地位的平等化;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去泡沫化”,增强互动的实效性和合理性;课堂师生互动中学生机会的均等化;课堂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课堂师生互动中真情实感的情感化等。与此同时对教师、学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以期助力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高效实施。

汤雪梅[5](2019)在《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家需要更多的思维型人才来推动中国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基地,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求学校教学不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随着新高考的持续推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已经迫不及待,科学史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来源,组织生物科学史内容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本研究也希望为教师提供相关教学指导。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与生物科学史、科学思维相关的文献,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从理论方面阐述了“科学史”、“生物科学史”,“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品质与科学思维方法”相关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国内外高中阶段生物科学史教学,科学思维培养的相关情况;再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的方式对广安市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平时组织生物科学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生物科学史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也肯定了科学史培养科学思维的可行性,但是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教师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并且,还有部分教师对于科学思维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对科学史的教育作用认识不全面,导致学生学习科学史的情况不理想,学生虽然喜欢科学史教学,认为科学史对于学习有促进作用,也期待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思路、思维方法以及经验教训等有利于思维品质提高的方面进行学习。但是,学生获取科学史内容途径较少,也已经习惯教师讲解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主动思考意识,而且,学生在科学史的学习中缺少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没有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基于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结果,提出了在课堂上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概括出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步骤,并对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模块科学史内容进行整理,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据教学步骤编写教学设计并进行实施。研究表明,在课堂上组织生物科学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具有可行性,将生物科学史与科学思维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当然,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不断的改进。

边文凯[6](2019)在《高中力学实验与传感器结合的实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公布,指出了适应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将新理念落到实处,在实践中生根发芽,便成了一个重要课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对传感器实验提出了要求,丰富了中学物理实验的方式,但也使教育工作者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去对待传统实验与Dis实验。因此笔者尝试从测量的角度将高中力学实验与传感器进行结合,做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cnki对有关文献进行趋势分析和共现分析,对相关硕士论文进行分类研究,厘清了研究思路,寻找到理论支撑。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变化,使得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变得迫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核心素养进行分析,理清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关系。(2)传统实验与Dis实验在实验原理上具有一致性,不同的是测量原理。本研究以此为突破口,对测量工具进行研究,分析弹簧测力计、打点计时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研究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将传统实验和Dis实验视为一整体,而非两套不同的实验仪器。(3)对近十余年的全国卷物理实验试题和各省市的自主实验命题进行统计,对最近两版教科版物理教材实验部分进行对比,寻找传感器与传统实验结合的案例,发现传感器与传统实验的结合已成为高考实验命题和教学的一种方向。(4)从测量工具的角度,尝试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案例,在案例中分析了结合的缘由、预期了结合后可能产生的结果。最后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期望笔者的工作,能对相关教学和教学测评提供一定帮助。

冯颖[7](2017)在《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师教学思维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则对教师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研究教师的教学思维很有必要。首先,通过文献资料和相关书籍的研读,考察教学思维的内涵,对其进行本体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对教学思维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物理思维的特点,研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维。然后在基于已有文献和访谈,把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维划分为六个类型,分别是单向型与多维型教学思维、经验型与逻辑型教学思维、理智型与冲动型教学思维。仔细分析每类教学思维的特点,通过比较法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找出构成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结构的要素。再对新手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思维进行分析,把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维划分为尝试性物理教学思维、模式化物理教学思维和创新性物理教学思维三个层次。最后,将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宏观模型建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此模型是按照初中物理教师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而建立的前后关联的模型。力图对未来学者进行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研究打好基础,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认识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进一步丰富教师培养的相关策略,为师范教育提供新的导向。

檀辰馨[8](2017)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切实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中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择该课题,就是要围绕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本文在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品质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内涵,并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第二,在笔者所在单位选择高中生开展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三,在笔者搜集的高中物理教学视频库精选了 8个凸显批判性思维要素培养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录像的课堂观察并进行详细分析,由此提出了培养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核心教学策略,即问题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自省式教学,并对每一种教学策略的要点进行了剖析;第四针对调查结果、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内涵以及课堂观察分析,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7W”教学框架和相应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任丽君[9](2016)在《模型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像链式反应那样飞快,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提高技巧。而物理学科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模型法,尤其值得大家的重视。模型法的学习,不仅可以简化、纯化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现象的核心本质,而且能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除此以外,还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通过对物理模型及方法教学的相关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了模型的含义、分类以及物理模型法教学的相关内容。根据前期初中物理模型法教学的应用现状的调查,从问卷和测试卷的答题情况中,找到学生建模过程中存在(1)模型概念的理解的影响(2)客观物体不完善的表象的干扰(3)思维缺少程序化的训练(4)知识迁移不恰当(5)想象力的缺乏。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初中物理模型法教学的应用策略,以“简单机械和功”的章节内容为例,进行模型法教学的整体设计。并分别从概念教学、规律教学、实验教学以及习题教学中入手,提出可行的模型法教学模式并展开实施。通过一学年的模型法应用的实践研究,对所教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访谈并作出数据对比,可以确定物理模型法的教学可以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学生初步掌握建模的方法,对其的建模及模型应用的能力帮助很大。

周游[10](2013)在《浅析中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中提出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职物理教学要加强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中职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就中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锻炼学生思维敏捷度;认真研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思维概括性;落实实验操作,训练学生感性思维能力;注重习题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浅析。

二、中师物理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师物理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现状测查与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研究框架和思路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物理教师SR-PCK的理论探讨
    (一)物理教师SR-PCK的内涵
    (二)物理教师SR-PCK的价值
    (三)物理教师SR-PCK的类型
    (四)物理教师SR-PCK的发展阶段
    (五)物理教师SR-PCK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内容
    (一)科学推理教育地位知识
    (二)科学推理本体性的知识
    (三)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发展的知识
    (四)科学推理教学策略的知识
    (五)科学推理教学评价的知识
五、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现状测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测查对象的选择
    (三)测查结果的分析
    (四)调查结论
六、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提升策略
七、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情况的调查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物理习题
        2.1.2 自编习题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负荷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2.4 最近发展区理论
3 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情况的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设计
    3.3 调查实施
    3.4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5 统计分析
        3.5.1 习题来源情况的统计分析
        3.5.2 教师自编习题的统计分析
    3.6 相关性分析
        3.6.1 性别差异相关性分析
        3.6.2 学历差异相关性分析
        3.6.3 教龄差异相关性分析
        3.6.4 地区差异相关性分析
        3.6.5 学校差异相关性分析
        3.6.6 城乡差异相关性分析
        3.6.7 相关性分析结论
4 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设计及实践分析
    4.1 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的设计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案例
    4.2 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案例的教学实施
        4.2.1 实施时间
        4.2.2 实施地点
        4.2.3 实施对象
        4.2.4 实施过程
    4.3 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的评价
        4.3.1 实践成果与反思
        4.3.2 教师代表访谈与分析
        4.3.3 评价结果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启示与建议
        5.2.1 对物理教师的建议
        5.2.2 对中学学校的建议
        5.2.3 对师范院校、培养单位的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优选资源,开发美
二、营造环境,熏陶美
    (一)营造育人队伍
    (二)营造育人环境
三、因材施教,体验美
    (一)走进生活,体验美
    (二)分层实施,体验美
    (三)整合资源,体验美
四、多维活动,创造美

(4)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问题与对策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科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2.3 研究的思路
        1.2.4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互动
        2.1.2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本主义教育的历史渊源
        2.2.2 人本主义教育的内涵意义
        2.2.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2.3 课堂师生互动与人本主义的契合点
第三章 国内外关于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
    3.1 国外关于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
        3.1.1 师生互动类型的研究
        3.1.2 师生互动模式的研究
        3.1.3 师生互动教师领导行为的研究
    3.2 国内师生互动研究视角的分类
        3.2.1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的师生互动
        3.2.2 从心理学视角研究的师生互动
        3.2.3 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的师生互动
        3.2.4 从工程学视角研究的师生互动
第四章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4.1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师访谈的研究
    4.2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观察实录的研究
    4.3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存在的问题表现
        4.3.1 师生在互动中的“双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化
        4.3.2 师生互动程度过于“泡沫化”
        4.3.3 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机会的不均等化
        4.3.4 师生互动方式过于单一化
        4.3.5 师生互动交流真情实感的缺失化
第五章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的探讨
    5.1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施策略和建议
        5.1.1 课堂师生互动中“双主体”的平等化
        5.1.2 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去泡沫化”
        5.1.3 课堂师生互动中学生机会的均等化
        5.1.4 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的多样化
        5.1.5 课堂师生互动中真情实感的情感化
    5.2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课堂师生互动对教师的建议
        5.2.1 积极参加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培训活动
        5.2.2 持续不断地丰盈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
第六章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6.1 师生互动中教学目标的制定
    6.2 师生互动中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6.3 师生互动中教学方式或辅助手段的选择
    6.4 师生互动中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
    6.5 师生互动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制定
    6.6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案例设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科学史
        2.1.2 生物科学史
        2.1.3 科学思维
        2.1.4 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
    2.2 生物科学史与科学思维培养的联系
        2.2.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 领悟科学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3 国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运用现状的研究
        2.3.2 国外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综述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国内生物科学史在教学中运用现状的研究
        2.4.2 国内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综述
第3章 高中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问卷的编制
    3.4 问卷的有效性分析
    3.5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5.1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5.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3.6.1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
        3.6.2 学生问卷调查结论
第4章 高中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策略
    4.1 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4.1.1 精选科学史,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4.1.2 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4.1.3 落实探究教学,提升思维品质
    4.2 运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步骤
第5章 高中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对象
    5.2 科学史主题的确定
        5.2.1 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生物科学史内容梳理
        5.2.2 生物科学史在必修模块中的数量分布
        5.2.3 科学史主题的确定
    5.3 教学实施
        5.3.1 案例展示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5.4.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5.4.3 学生的习题测试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扩大实践范围
        6.2.2 促进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6.2.3 进一步探究科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B 生物科学史学习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C 基于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态度调查表
    附录D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E 学生后测试题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高中力学实验与传感器结合的实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理论基础和理论分析
        1.4.1 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综述
        1.4.2 课程标准对实验提出的要求
        1.4.3 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1.5 本文结构安排
2 传统力学实验与Dis实验
    2.1传统力学实验
        2.1.1 对弹簧测力计的认知
        2.1.2 对打点计时器的认知
    2.2 Dis实验
        2.2.1 对运动传感器的认知
        2.2.2 对力传感器的认知
        2.2.3 对光电门传感器的认知
    2.3 从测量角度对两种实验模式进行分析
3 对高考实验试题和教科书中实验方式的统计研究
    3.1 对近十年全国卷高考实验试题的统计研究
    3.2 对近年各省市传感器与传统实验结合试题的统计研究
    3.3 对教科版《普通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实验的统计研究
        3.3.1 平抛运动设计的变化
        3.3.2 在探究动能定理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的变化
4 传感器与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结合的案例分析
    4.1 用传感器探究F、m、a间的作用关系
        4.1.1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所受拉力
        4.1.2 利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拉力
        4.1.3 利用光电门传感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1.4 案例研究的特点
    4.2 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4.2.1 实验分析
        4.2.2 基于力传感器的实验设计
        4.2.3 案例研究的特点和总结
    4.3 案例实践
        4.3.1 教师层面的实践
        4.3.2 中学课堂教学实践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引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和方法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
三、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类型分析
    (一) 单向型教学思维与多维型教学思维
    (二) 经验型教学思维与逻辑型教学思维
    (三) 理智型教学思维与冲动型教学思维
四、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要素分析
    (一)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静态要素分析
    (二)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动态要素分析
    (三)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教学环境分析
    (四)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过程的流程图
五、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层次分析
    (一) 尝试性物理教学思维
    (二) 模式化物理教学思维
    (三) 创新性物理教学思维
六、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构建
    (一) 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二) 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型
    (三) 模型评估
    (四) 总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课题的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探讨
    2.1 批判性思维能力
        2.1.1 批判性思维
        2.1.2 批判性思维能力
    2.2 批判性思维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2.1 批判性思维的起源
        2.2.2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历程
    2.3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3.1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2.3.2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可行性
    2.4 国内外有关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4.1 国外关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现状
        2.4.2 国内关于批判性思维教学的研究现状
第3章 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3.1 调查的整体设计
        3.1.1 调查目的和方法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工具
        3.1.4 测量方法
    3.2 调查的实施
        3.2.1 问卷调查阶段
        3.2.2 数据处理方法
    3.3 调查结果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检验
        3.3.3 数据分析
    3.4 结论及原因分析
第4章 高中物理名师课堂的观摩与体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4.1 案例的选取
    4.2 案例的剖析
        4.2.1 案例一:弹力
        4.2.2 案例二:功率
        4.2.3 案例三: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4.2.4 案例四: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4.2.5 案例五:测定电源电动势及内阻
        4.2.6 案例六: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2.7 案例七:功能定理的综合应用
        4.2.8 案例八:电磁感应的习题课
    4.3 基于案例分析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4.3.1 问题式教学策略
        4.3.2 互动式教学策略
        4.3.3 自省式教学策略
第5章 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案例
    5.1 教学实践的整体设计
        5.1.1 概述
        5.1.2 教学实践的对象及背景
        5.1.3 基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策略的教学模式——”7W”教学模式
    5.2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案例
        5.2.1 案例一:自由落体运动
        5.2.2 案例二:弹力
        5.2.3 教学实践反思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9)模型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
        1.3.1 关于物理模型
        1.3.2 关于物理模型方法教学的研究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关于物理模型法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物理模型概述
        2.1.1 模型及物理模型
        2.1.2 物理模型的分类
    2.2 物理模型法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
        2.2.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学习理论
        2.2.3 现代科学教育理论
    2.3 物理模型法教学
第三章 初中物理应用模型法的教学现状调查
    3.1 教师的教学观
    3.2 初中生关于模型法应用现状的调研
        3.2.1 调研准备
        3.2.2 评价指标的制定
        3.2.3 问卷及测试卷的发放和回收
        3.2.4 问卷结果及问题分析
        3.2.5 测试卷的结果及问题分析
        3.2.6 对学生物理建模现状的初步分析
第四章 模型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1 物理模型法教学的一般途径
    4.2 模型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3 模型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4 模型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5 模型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第五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法应用的实践研究
    5.1 选择对象
    5.2 选定教学内容
    5.3 实施过程
    5.4 实施效果分析
        5.4.1 实施访谈结果
        5.4.2 数据对比结果
    5.5 模型法实施案例
        5.5.1 物理概念教学的模型法
        5.5.2 物理规律教学的模型法
        5.5.3 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型法
        5.5.4 物理习题教学的模型法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思考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师物理教学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教师SR-PCK的现状测查与提升策略研究[D]. 孔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高中物理教师自编习题情况的调查及实践研究[D]. 孙晴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建设[J]. 朱国娟. 华夏教师, 2020(08)
  • [4]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问题与对策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观[D]. 张健.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8)
  • [5]基于生物科学史的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研究[D]. 汤雪梅.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高中力学实验与传感器结合的实例研究[D]. 边文凯.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模型建构研究[D]. 冯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2)
  • [8]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探讨与实践[D]. 檀辰馨.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模型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任丽君. 苏州大学, 2016(05)
  • [10]浅析中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周游. 祖国, 2013(22)

标签:;  ;  ;  ;  ;  

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