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方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方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一、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帅[1](2021)在《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负荷的主要分配中心,配电网的高效、经济运行是实施电力系统能效管理、节能降耗的关键。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是配电网的核心架构,关系着配电网是否能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因此,对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进行研究,对其接线方式进行优化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的基础上,研究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优化措施,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我国高压配电网和中压配电网的主要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重点针对中压配电网,分析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典型接线方式,并分别从线路负载率、线路联络方式等方面,对各类型接线方式进行了对比。以某地区10k V配电网为例,对该配电网的线路、配电变压器、开关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从配电网网架结构、负荷分布、供电区域划分等方面研究了该地区配电网当前存在的问题。其次,从配电网接线方式的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配电网规划设计相关要求,分析了各类型指标的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综合评估方法。针对某地区配电网算例,利用所提的组合赋权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价分析。最后,根据地区中压配电网的典型特征,分析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优化原则,包含架空线路的优化原则和电缆线路的优化原则,并研究配电网网架优化的优化目标和主要约束条件。为了提高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在配电网结构优化应用中的适应性,建立了一种考虑配电网拓扑特征的改进遗传算法,算法采用考虑网络损耗最小和节点电压偏差最小的双目标优化,采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较好地改进原始网络的网损和电压偏差,且所提算法的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的单目标遗传算法。研究了几种典型的配电网接线方式优化措施,包括改变接线模式、缩短线路供电半径、增大导线截面、增加并列线路运行等。

陈应盛[2](2021)在《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性质的10k V电力用户数量越来越多,用户接入配电网的需求旺盛,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用户接入方案的制定及规划管理已成为供电企业规划部门的主要业务。在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现有配电网10k V线路装接配变容量控制标准不精准、用户接入方案不合理,未能结合当地城市化程度差异、用户性质差异、负荷密度及负荷成熟程度差异等实际情况进行属地化制定,无法与配电网规划目标网架有效衔接,存在用户负荷发展规律不清、线路装接配变容量远未达到上限却线路负载率高、线路装接配变容量较大但线路负载率较低、10k V专用线路负荷小且利用率低的问题,造成了用户接入无序,线路利用率不高、网架重复优化建设频繁、投资浪费等不良后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A市10k V配电网接线模式和用户接入模式,计算出了不同负荷发展阶段、不同负荷性质、不同10k V线路目标接线模式和负载能力下的10k V线路装接配变容量控制标准。制定了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施策略,提出了过渡接线和非目标接线向目标接线转变时10k V配电网线路建设思路。提出了通过可靠性影响度、经济性影响、线损影响度、末端电压水平影响度进行指标分析,进行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运用综合赋权法+最优权系数模型求得最优方案。实例应用表明了计算方法有效。本研究成果能有效的指导基层电力工作者精准、科学、合理的制定客户接入方案和配电网改造方案,确保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展10k V配电网架建设,减少了因线路过载引起的配电网运行风险、提升了用户供电服务质量,节省了企业成本,每年可为地市供电企业节省投资上千万元,成果在用户接入方案和配电网规划建设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

陈启,许鹏程,石道桂,张浩[3](2020)在《多电压等级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文中认为提出一种考虑发输电和配电系统影响的多电压等级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方法。计及发输电系统和变电站主接线等因素对配网子系统的可靠性影响,将主网可靠性参数等效于配电网电源节点进行多电压等级可靠性计算;基于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建立以供电可用率增量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确定的方案每提高单位供电可用率所需的年费用最小,更符合电网长远发展。

卢磊[4](2020)在《基于网格化规划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加快对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步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提升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了国网公司关注的重点。研究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不仅能够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为配电网规划建设指引方向。因此,研究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深度和可靠性指标的提升机理是当下课题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入手,从源头开始分析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各指标作用机理。首先,本文通过从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中提取的可靠性影响指标,结合可靠性成本效益概念,以经济学中边际效益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模型,为本文的可靠性提升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以FZC市老城区供电网格为实际算例基础,通过分析各可靠性影响指标对可靠性提升的边际效益,确定各影响指标对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作用机理,不仅论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还为老城区配电网规划建设重点制定了方向;最后,论文考虑到不同供电网格的配电网规划项目对可靠性提升的边际效益的差距和各配电网规划项目的经济性,本文在FZC市城网网格化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配电网综合项目优选排序模型。通过实际算例分析的结果,不仅总结出不同类型供电网格的可靠性影响指标权重问题和可靠性提升项目综合排序问题,还验证了此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国网公司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策略和配电网项目优选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李纪伟[5](2020)在《粤北山区有源配电网典型接线的可靠性评估》文中提出近年来,新能源发展迅速,家庭光伏发电遍地开花,风电场接入显着增加,山区小水电电源星罗棋布。小功率分布式电源接入10k V及以下配电网,严重考验着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传统配电网一般仅为负荷,未考虑电源接入。分布式电源中风电、水电、光伏出力显着依赖于气候条件,时间上极不稳定,出力具有快速变化特性。本文首先从电源、负荷、线路、台区和配电自动化几个方面,分析了粤北山区中压配电网的发展现状。其次,从负荷点供电可靠性和系统供电可靠性两个维度建立可靠性评价模型。以一条典型10k V馈线为研究对象,对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分别从分布式能源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渗透率、不同支撑时间下的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经矩阵运算负荷点和系统可靠性指标,与不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不同情形下接入分布式电源可靠性量化指标。第三,分析了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根据韶关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调研结果,以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供电可靠性、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指标,统计并分析韶关中压配电网故障情况,探讨DG对各种典型接线模式可靠性的影响。选取一批典型线路,计算DG接入后其供电可靠性改善情况。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计算,评估了分布式电源在不同接入位置、不同渗透率、不同支撑时间以及不同典型接线方式下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将为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提供接入和规划建议,包括光伏接入的配网规划指导建议和小水电接入的配网规划指导建议,为山区配电网科学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姚川珍[6](2019)在《滁州市中压配电架空网架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保证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应通过科学开展配电网目标网架和建设时序研究,在保证可靠供电基础上,寻求网架发展过程中各类因素的相互协调。论文研究探讨建设网架结构简单、切改灵活、调度可靠高效、运维简单方便、便于营销管理的城区及中心集镇目标网架。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论文首先针对中压配电网网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负载率、出线间隔、电网结构等关键点进行了比对,分析了变电站存在主变重载率较高以及出线剩余间隔数较少的问题,分析了中压线路的网架存在分段数不合理、无效联络、联络率低、装接容量大等网架问题。然后讨论了中压配电网网架优化原则,针对主城区及中心集镇目标网架,建立了中压架空网架模型,提出了5种联络结构,分析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给出了网架建设方案。并为保障电网能够安全可靠地向负荷发展各阶段有效过渡,提出一套适用于地区发展的中压网架结构及过渡方案。随后以得到的优化网架为基础,研究了适用于城市及中心集镇不同时期的中压架空目标网架演进方法。提出“可嫁接”、“可分离”和“可连理”的接线方式,保障电网“萌芽期—成长期—饱和期”三个阶段的网架均能有效过渡;提出“口字型”、“扇叶型”等网架结构,满足中心集镇各阶段负荷供电需求,保障地区网架能够合理过渡。最后结合论文研究成果,通过中心城区和科教园区中压配网主干网为例具体分析其可行性和推广性,总结了论文提出网架演进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且阐述了作为工程研究的经济效益。

欧阳光[7](2019)在《高供电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户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网架结构是影响供电可靠性水平的关键因素,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压配电网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中压网架结构的建设缺乏系统指导。如何尽可能的选择合理的目标网架来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规划建设所面临的焦点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高可靠性的“三双”接线,提出了一种延伸至低压用户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和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比选模型,并将这两种模型分别应用在“三双”接线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的算例中,从而明确了“三双”接线的适用范围。通过“三双”接线的配电自动化研究,将“三双”接线与配电自动化建设相融合。通过对常规配电网的总结与提炼,提出了网架过渡典型方案和配变“双接入”典型方案。最后选取了试点区域开展实例应用,应用结果表明“三双”接线在高负荷密度区域的可靠性优势明显,经济性良好,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本文是在高供电可靠性需求下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一次尝试,通过对高可靠性“三双”接线的全面剖析,梳理出“三双”接线的适用范围、应用方法和典型方案,为高可靠性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张漫[8](2019)在《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和组网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规划区域的负荷密度及其发展趋势以及技术装备水平,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高中压配电网结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问题,其中的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和组网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可靠性协调评估理论,探索了高中压配电网上下级网架之间的协调;建立了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高中压配电网协调优选模型,相应的优化结果可作为构建高中压网架组网形态的约束;提出了网状型和环状型组网形态的优化构建方法,并对网状型和环状型组网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协调评估,考虑到高压配网一般存在多个有限切负荷率的实际情况,以及高压配网不同切负荷率与中压转供率相互结合对可靠性评估的不同影响,本文提出了等值4N+2M参数法:首先阐述了等值参数法的思路;其次在等值2参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等值4N+2M参数法,重点研究了其参数和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然后对两种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将两种方法应用到典型算例中,结果表明,虽然等值4N+2M参数法较2参数法计算工作量略微增加,但计算精确度却大大提高。基于先进电网调研明确了不同组网形态的分类和特点;分别定义了电网及其高中压配电网“强、简、弱”;建立了一套基于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的高中压协调方案优选模型:采用等值4N+2M参数法进行可靠性指标的估算,再将其折算为经济指标,并以总费用最小进行方案优选。典型高中压协调方案可靠性经济性计算分析表明:若要实现高可靠性供电首先必须做强中压配电网;一般情况下,高压配电网不必做到“强”,“简”的高压配电网可以减轻城区通道和站址的压力(如双辐射),同时也能保证农村辐射型配电网合理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针对中压组网形态(或供电分区)的构建,提出了一套新的中压供电分区全局优化模型及其启发式求解方法:首先,明确规划区域候选主干通道布局;其次,基于负荷主干转供线路综合造价的最小化,在全局范围内优先形成可实现站间负荷转供的站间供电分区;然后,采用子供区并行排列的聚类方式细化负荷过大的供电分区;最后,分别在各供电分区内采用穷举法进行其子供区的优化匹配,形成大小适中的站间供电分区、自环供电分区和辐射供电分区。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有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基于柔性规划理念,提出了一套配电网网架柔性规划的思路、模型和方法,比较了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两种中压组网形态(即网状型和环状型组网形态)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阐述了环状型组网形态在柔性规划中的优势,提出了网状型和环状型组网形态的优选模型和启发式求解方法,重点阐述了环状型组网形态的构建方法。算例分析表明了所提的柔性规划方法的有效和实用。

王志双[9](2019)在《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能效管理、降损节能的关键,因而进行配电网能效的提高,其影响将更为深远。而网架结构是中压配电网的“筋骨”,网架优化是电网安全、可靠、经济、优质运行的基础。城市配电网网架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关系到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美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我国配电网规模较大,网架接线模式较多,但对接线模式的合理选择并未进行深入探讨,造成配电网目标网架接线模式混乱无序的弊端,因而,网架结构是城市电网规划与改造工作中的重点之一。本文从配电网技术评估和接线模式两方面对配电网网架进行优化,注重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实用性,以实际地区典型配电网为例,提出不同接线模式的优化方案,以此实现对配电网节能化改造。依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参考相关文献建立配电网网架能效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涵盖了转供能力、供电质量、供电能力、变电设备及技术装备;评估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该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权重,结合单项指标实际值,得到评估对象的总分,并根据分值的大小找出配电网网架薄弱环节,选取不同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找到最优的目标网架。在网架优化过程中,如何确定网架的优化方案,使其既能适应城市负荷发展,又能满足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优化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典型的接线模式,总结出各个接线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在依据供电区域实际情况和常用的线路改造方式:包括线路切改、新建出线、双电源供电改造、大截面导线更换等,建立不同接线模式的供电模型方案,实现对网架的优化。最后,选取某一实际供电区域为代表,进行配电网网架优化的案例分析。通过对该地区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应用配电网网架能效指标体系计算出该地区网架综合能效分值,找出其薄弱环节,并选出问题突出的多条线路,给出合理的接线模式优化方案,进行网架优化。

李瑞轩[10](2019)在《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配电网具有电压等级多,设备类型多样,网络结构复杂,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环境相对较差等特点,因此影响配电网的安全风险因素也相对较多。此外,由于配电网的功能是向各类用户提供电力能源,这就对配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本文针对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进行了深刻的研究,通过研究对照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各接线模式其特性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调研福建省当地以及国内外各城市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实际应用情况,汇总得出配电网各典型接线模式适用条件、优缺点及福建省现状配电网接线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构建配电网供电模型,确立分别为以电源容量为2×50MVA、3×50MVA,负荷密度为5.0、40.0MW/km2等边界条件,在此边界条件下通过定量分析计算结果对比其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通过定性分析其适应性。在可靠性指标计算分析中,对于各接线模式考虑设备出现的平均年故障率及其故障时受影响的用户数和平均修复时间,同时考虑到某些方案可以转移负荷的情况,计算出平均用电有效度(ASAI)作为评估指标,电压质量的评估指标为电压偏差;在经济性指标计算分析中,将变电站、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的综合投资按等年值法折算到年值,再加上运行费用,计算得出单位负荷最小年费用作为评估指标;适应性分析无需考虑负荷密度,主要分析线路利用率、供电安全性和操作灵活性这三个方面。进而,将所得到的技术经济性指标以及适应性指标相结合给出了一个多指标层次的配电网接线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各指标对规划区采用的配电网接线模式的影响程度进行权衡设定其指标权重,并给出评价判据和评分标准,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德尔菲法(Delphi)的配电网接线模式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判据和计算原则对现状接线模式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以判断其优劣。最后,本文对于不同的区域考虑其现状接线模式情况及负荷发展,将供电区域进行分类,结合各接线模式的综合评价结果提出优化方案,从而得到适应各区域的最优配电网接线模式,并提出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的构筑思路。本次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配电网规划设计质量,保证配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也为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配电网接线方式研究现状
        1.2.2 配电网综合评估研究现状
        1.2.3 配电网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
    2.1 高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2.2 中压配电网接线方式
        2.2.1 架空线路接线方式
        2.2.2 电缆线路接线方式
    2.3 某地区配电网接线方式分析
        2.3.1 配电网基本接线情况
        2.3.2 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
    3.1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1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3.1.2 指标评价标准
    3.2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配电网综合评估方法
        3.2.1 权重确定方法
        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3.2.3 基于熵权法的权重确定
        3.2.4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综合评价方法
    3.3 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算例分析
        3.3.1 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综合评估方法
        3.3.2 基于综合评估方法的计算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配电网接线方式优化研究
    4.1 配电网接线优化原则
        4.1.1 架空线路的优化原则
        4.1.2 电缆线路的优化原则
    4.2 配电网接线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
        4.2.1 配电网优化目标
        4.2.2 配电网优化约束条件
    4.3 考虑配电网拓扑特征的改进遗传算法
        4.3.1 遗传算法基本原理
        4.3.2 考虑配电网拓扑特征的改进遗传算法
    4.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
        4.4.1 基于前推回代法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4.4.2 配电网双目标优化函数
        4.4.3 基于IEEE33 节点系统的优化算例分析
    4.5 配电网接线方式改进措施
        4.5.1 改进措施分析
        4.5.2 改进案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1.2.1 国外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1.2.2 国内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分析
    1.4 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1.4.1 主要工作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点研究
    2.1 国内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2.1.1 国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2.1.2 国内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调查
        2.1.3 国内外先进城市配电网用户接入模式总结
    2.2 10kV配电网用户接入推荐模式
        2.2.1 供电区划分标准
        2.2.2 10kV配电网线路接线推荐模式
        2.2.3 配电网用户接入推荐方式
    2.3 10kV线路负载能力研究
        2.3.1 影响10kV线路负载能力因素分析
        2.3.2 10kV线路负载能力计算方法
        2.3.3 用户接入10kV线路配变容量限值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施策略
    3.1 用户接入方案制定策略
    3.2 10kV配电网线路改造策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4.1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评价指标
        4.1.1 可靠性影响度分析
        4.1.2 经济性影响分析
        4.1.3 线损影响度分析
        4.1.4 末端电压水平影响度分析
    4.2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4.2.1 综合赋权法
        4.2.2 最优评价流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配电网用户接入方案实例应用
    5.1 报装用户概况
    5.2 用户周边10kV配电网现状
    5.3 确定用户接入点
    5.4 制定多种用户接入方案
    5.5 接入方案指标分析
    5.6 接入方案最优评价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改进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3)多电压等级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计及多电压等级影响的电网可靠性评估
    1.1 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模拟的主网可靠性评估
    1.2 考虑变电站主接线110 kV系统可靠性评估
    1.3 基于最小路与网络等值法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2 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分析
    (1)投资成本EIC。
    (2)运行维护成本EOC。
    (3)网损成本(ENLC)。
3 算例分析
    3.1 考虑主网及变电站主接线的可靠性分析
    3.2 多电压等级可靠性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3.3 配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
4 结 语

(4)基于网格化规划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配电网可靠性发展
        1.2.2 国内配电网可靠性发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指标与边际效益理论
    2.1 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1.1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2.1.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特点
    2.2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评估指标
        2.2.1 负荷点可靠性指标
        2.2.2 系统可靠性指标
    2.3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的边际效益理论
        2.3.1 边际效益的基本概念
        2.3.2 可靠性边际效益模型的基本概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FZC市城网供电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
    3.1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边际效益模型
        3.1.1 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指标的选取
        3.1.2 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指标的计算
    3.2 FZC市城网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算例
        3.2.1 FZC市城网配电网现状数据分析
        3.2.2 FZC市城网配电网可靠性影响指标取值和边界条件
        3.2.3 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曲线分析
    3.3 基于FZC市老城区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的配电网规划建议
        3.3.1 老城区可靠性影响指标边际效益现状值
        3.3.2 老城区配电网规划建设重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FZC市城网网格化规划的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
    4.1 FZC市城网配电网网格化规划
        4.1.1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理念
        4.1.2 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意义
        4.1.3 FZC市城网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成果
    4.2 基于供电网格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的配电网项目分析
        4.2.1 基于老城区网格可靠性边际效益的配电网项目分析
        4.2.2 不同供电网格可靠性提升边际效益的配电网项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粤北山区有源配电网典型接线的可靠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研究现状
        1.3.2 配电网可靠性建模与评估方法
    1.4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韶关地区中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2.1 电源情况
    2.2 负荷情况
    2.3 线路情况
    2.4 台区情况
    2.5 配电自动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馈线可靠性的影响
    3.1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价体系
        3.1.1 评价指标与网络参数
        3.1.2 评估方案与模型
    3.2 不含分布式能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3.3 分布式能源不同接入位置可靠性评估
    3.4 分布式能源不同渗透率可靠性评估
    3.5 分布式能源不同支撑时间可靠性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电源接入典型网架的可靠性评估
    4.1 韶关市中压配电网故障情况分析
    4.2 韶关市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可靠性评价
        4.2.1 评价原理
        4.2.2 评价模型
        4.2.3 评价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滁州市中压配电架空网架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压配电网网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CZ市中压配电网现状概述
    2.2 CZ市中压配电网网架分析
    2.3 CZ市中压配电网运行问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网中压网架配置原则与优化研究
    3.1 供电安全、经济性及可靠性评估原则
    3.2 10kV配网网架配置原则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压网架演进过程及供电单元模块研究
    4.1 名词定义
    4.2 一般中心集镇中压架空网架演进过程
    4.3 主城区中压架空目标网架演进过程
    4.4 中压目标网架负载校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Z市地区配电网网架优化应用
    5.1 县城及一般乡镇的配电网优化应用及效果分析
    5.2 主城区的配电网优化应用
    5.3 网架结构比较与适应性
    5.4 经济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高供电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压配电网网架研究现状
        1.2.2 配电自动化研究现状
        1.2.3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可靠性“三双”接线模式研究
    2.1 高可靠性“三双”接线概述
        2.1.1 双环式“三双“接线
        2.1.2 扩展型双环式“三双“接线
        2.1.3 分路开关保护配置方案
    2.2 接线模式可靠性分析
        2.2.1 评估流程
        2.2.2 考虑低压用户评价的可靠性评估
        2.2.3 评估结果及分析
    2.3 接线模式经济性分析
        2.3.1 评估思路及方法
        2.3.2 评估结果及分析
    2.4 “三双”接线的主要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双”接线的配电自动化研究
    3.1 “三双”接线与配电自动化适应性分析
        3.1.1 故障停电分析
        3.1.2 预安排停电分析
    3.2 “三双”接线与配电自动化可靠性影响分析
    3.3 “三双”接线与配电自动化定位分析
    3.4 适应“三双”接线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双”接线典型方案研究
    4.1 网架过渡典型方案
        4.1.1 新建区域网架构建典型方案
        4.1.2 已建成区域网架构建典型方案
    4.2 配变“双接入”典型方案
        4.2.1 典型接入方案HA-1
        4.2.2 典型接入方案HA-2
        4.2.3 典型接入方案HB-1
        4.2.4 典型接入方案HC-1
        4.2.5 典型接入方案HD-1
    4.3 “一分二”环网单元典型方案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双”接线试点方案规划
    5.1 试点区域选择
    5.2 新建片区试点方案规划
        5.2.1 区域概况
        5.2.2 电网现状
        5.2.3 目标网架规划
    5.3 发展片区试点方案规划
        5.3.1 区域概况
        5.3.2 电网现状及远景负荷
        5.3.3 目标网架规划
        5.3.4 与常规规划方案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和组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中压可靠性评估
        1.2.2 高中压配电网的协调规划
        1.2.3 中压配电网供电分区的划分
        1.2.4 网架柔性规划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基于4N+2M参数的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协调评估
    2.1 引言
    2.2 等值电源4N+2M参数法
        2.2.1 假设条件和相关定义
        2.2.2 协调评估基本思路和方法
        2.2.3 基于2参数等值电源的协调计算
        2.2.4 基于4N+2M参数等值电源的协调计算
        2.2.5 两种等值电源的比较分析
        2.2.6 算例分析
    2.3 高压常用接线的可靠性指标计算
        2.3.1 故障分类
        2.3.2 二阶故障计算
        2.3.3 高压常用接线可靠性指标简化公式汇总
        2.3.4 高压常用接线可靠性指标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网架结构的高中压配电网协调优选模型
    3.1 引言
    3.2 先进电网结构调研
        3.2.1 法国巴黎电网
        3.2.2 新加坡电网
        3.2.3 调研启示
    3.3 网架结构
        3.3.1 接线模式
        3.3.2 组网形态
    3.4 高中压配电网协调优选模型
        3.4.1 网架结构“强、简、弱”的分类
        3.4.2 协调优选模型
        3.4.3 费用估算
    3.5 典型网架协调方案的可靠性经济计算分析
        3.5.1 具体协调方案
        3.5.2 基础数据
        3.5.3 可靠性计算分析
        3.5.4 经济性计算分析
        3.5.5 综合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压配电网供电分区的划分
    4.1 引言
    4.2 供电分区的分类和优化模型
        4.2.1 供电单元及其子供区
        4.2.2 供电网格及其子供区
        4.2.3 供电分区优化模型
        4.2.4 模型求解思路
    4.3 网格划分模型和方法
        4.3.1 网格划分模型
        4.3.2 网格划分方法
    4.4 网格子供区细分模型和方法
        4.4.1 子供区细分模型
        4.4.2 子供区细分典型方式
        4.4.3 子供区细分方式选择
        4.4.4 基于单元子供区并行排列的负荷聚类方法
    4.5 供电单元划分模型和方法
        4.5.1 站间供电单元
        4.5.2 自环供电单元
        4.5.3 辐射供电单元
    4.6 应用算例
        4.6.1 负荷分布和变电站布点规划
        4.6.2 主干通道布局
        4.6.3 供电网格和供电单元划分方案
        4.6.4 常规供电分区方法与本文方法的比较
    4.7 本章小结
5 不确性条件下中压组网形态优选模型和方法
    5.1 引言
    5.2 组网形态优选模型
        5.2.1 优选模型
        5.2.2 费用估算
    5.3 模型求解方法
    5.4 应用案例
        5.4.1 负荷预测和变电站规划
        5.4.2 通道规划
        5.4.3 组网形态选择
        5.4.4 组网形态方案比选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概述
        1.2.1 配电网接线方式研究现状
        1.2.2 配电网能效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3 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配电网网架能效影响因素与改造措施
    2.1 配电网网架能效因素
        2.1.1 转供能力
        2.1.2 供电能力
        2.1.3 供电质量
    2.2 配电网网架改造措施
        2.2.1 改变接线模式
        2.2.2 缩短线路供电半径
        2.2.3 增大导线截面
        2.2.4 增加并列线路运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网能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3.1 能效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构建
    3.2 能效指标的评分规则
    3.3 评估方法及MATLAB编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3.3.3 应用MATLAB软件实现评估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与改造准则
    4.1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
        4.1.1 架空线路的接线方式
        4.1.2 电缆线路的接线方式
    4.2 配电网网架的优化准则
        4.2.1 架空线路的优化
        4.2.2 电缆线路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案例分析
    5.1 算例说明
        5.1.1 案例地区配电网网架能效水平得分情况
        5.1.2 该地区配电网能效分析
    5.2 案例地区配电网网架优化方案
        5.2.1 该地区配电网网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5.2.2 网架优化方案
        5.2.3 配电网网架优化结果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综合分析
    2.1 架空线路接线模式
        2.1.1 单辐射接线
        2.1.2 不同母线出线的环式接线
        2.1.3 分段联络接线
        2.1.4 主备接线
    2.2 电缆网络接线模式
        2.2.1 辐射接线
        2.2.2 环网接线
        2.2.3 经开闭所向用户供电
    2.3 小结
3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现状分析
    3.1 各城市概况
    3.2 中压配电网现状
    3.3 配电网接线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 配电网接线模式技术经济性计算分析
    4.1 供电模型构建
        4.1.1 各供电方案模型
        4.1.2 边界条件
    4.2 可靠性指标计算分析
        4.2.1 计算方法
        4.2.2 计算结果分析
    4.3 电压质量计算分析
        4.3.1 计算方法
        4.3.2 计算结果分析
    4.4 经济性指标计算分析
        4.4.1 计算方法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适应性分析
    4.6 小结
5 配电网接线模式综合评价体系
    5.1 基于AHP和德尔菲法的综合评价方法
        5.1.1 具体评价方法及原理
        5.1.2 综合评价体系
    5.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5.2.1 指标权重设置
        5.2.2 各指标的评价判据
        5.2.3 计算原则
    5.3 综合评价结果
    5.4 小结
6 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优化方案
    6.1 各城区接线模式及负荷发展
    6.2 优化方案
    6.3 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构建思路
        6.3.1 架空线路
        6.3.2 电缆线路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配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评估与优化研究[D]. 李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A市10kV配电网用户最优接入方案研究[D]. 陈应盛. 广西大学, 2021(12)
  • [3]多电压等级电网可靠性-经济性协调评估[J]. 陈启,许鹏程,石道桂,张浩.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0(06)
  • [4]基于网格化规划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边际效益分析[D]. 卢磊. 南昌大学, 2020(01)
  • [5]粤北山区有源配电网典型接线的可靠性评估[D]. 李纪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滁州市中压配电架空网架优化设计研究[D]. 姚川珍. 东南大学, 2019(01)
  • [7]高供电可靠性的中压配电网接线模式应用研究[D]. 欧阳光.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8]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和组网形态研究[D]. 张漫. 重庆大学, 2019(01)
  • [9]配电网能效评估与网架优化研究[D]. 王志双.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10]中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优化研究[D]. 李瑞轩.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方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