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C语言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一、C语言功能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石飞宇[1](2021)在《在役受损网壳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表明结构的材料属性、几何属性以及外部作用具有一定的变异性,且这种变异性会影响结构的性能。结构抗倒塌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只能做出结构是否破坏的判断。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可靠度相关理论探讨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有助于更加细化描述结构的失效行为,即倒塌失效概率。本论文中以某一在役双层空间柱面网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可靠度理论分析其抗倒塌失效概率。具体完成四项工作:(1)追溯结构倒塌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探讨结构倒塌分析的备选路径法与蒙特卡罗法结合实现SAP2000抗倒塌可靠度分析扩展程序开发算法的可行性。(2)利用具有强大数值计算与程序开发功能并存的Matlab语言对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二次开发,编制基于Monte Carlo法的SAP2000结构失效概率计算扩展程序。(3)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对某一在役空间柱面网壳结构进行倒塌分析,确定结构关键构件,寻找这一实际工程结构的倒塌破坏荷载以及破坏形态,为进一步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奠定基础。(4)考虑结构所承受荷载的随机性与材料属性的变异性,利用自行开发的SAP2000可靠度分析程序计算该结构在随机荷载作用下的失效概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众多结构可靠度分析理论中,蒙特卡罗法具有强大的解决隐式功能函数的结构可靠度分析问题,且其可以较好兼容结构抗倒塌分析的备选路径法,本文研究表明蒙特卡罗-备选路径法可用于大跨度空间结构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2)本文以蒙特卡罗法为理论基础,采用Matlab编制的SAP2000可靠度分析程序准确可靠,可用于计算复杂结构的抗倒塌失效概率。(3)初始网壳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倒塌能力,但是能量因子较大的构件发生破坏有可能会导致结构出现连续性倒塌,由此说明双层空间柱面网壳尽管构件较多,冗余度较大,但是某一关键构件的破坏还是可能会引起结构的倒塌。除此之外,对结构进行多重构件受损后的抗倒塌能力进行评估,发现空间分布特殊的次要关键构件出现成团损伤时对结构抗倒塌性能的影响可能大于能量因子较大的构件成团损伤。(4)可靠度分析过程表明,初始无损的双层柱面网壳结构具备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即便出现部分构件成团损伤后仍然具备较强的鲁棒性,随机性分析与确定性分析相互佐证,证明结构具备良好的服役性能与传递荷载能力。此外,本文自编的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程序可以应用到大型结构的随机性分析当中,但由于程序是借助解释性编程语言Matlab来编写的,分析过程中也是计算机逐条读取代码进行运算,这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缺点,比如计算机时与计算精度的矛盾问题,随着分析者对计算精度的要求提高,计算耗时将成倍增长。本文的研究工作进一步丰富空间网格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内容,为双层空间柱面网壳抗倒塌可靠度分析与相关的SAP2000可靠度扩展分析程序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编程参考。

杨棋智[2](2021)在《针对Vala语言的gRPC相关工具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逐渐发展,电子测量的规模不断扩大,测试流程日趋复杂,对高性能的电子测量仪器程控需求与日剧增。Vala是一种新兴的编程语言,它效率高,性能好、运行速度快,与底层硬件系统兼容性好的同时还具有高级语言抽象和便捷的语法特性,是嵌入式、电子测量开发的优秀编程语言。对于现代测量而言,模块化、网络化、远程化已经成为现代电子测量的重要需求和发展趋势。而近年来,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和微服务架构在很多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广泛应用,为电子测量提供了新的契机,将一个电子测量系统的不同测试模块由不同服务的形式呈现,这离不开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框架的软件支持。gRPC是谷歌开发的一款RPC框架,该框架提供了众多语言之间的RPC功能交互,如Python、Java,但并未提供Vala语言的RPC支持。Protocol Buffer是与gRPC匹配的序列化机制,用于解决RPC数据传输中的序列化问题,但也未包含Vala语言的支持。本文着笔于此,结合Vala语言在现代电子测量领域的优势和现代电子测量的需求和趋势,设计了一种针对Vala语言的gRPC软件工具,实现了Vala语言对gRPC框架的支持,研究如下:(1)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rotocol Buffer序列化机制的Vala语言的序列化库,该序列化库采用分层设计的思想,根据Protocol Buffer机制特有的编码算法,以底层的编解码模块为基础,将核心基类和属性注册机制相结合,为所有的派生类提供了数据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最终根据用户定义的proto文件生成可用Vala库文件,实现了Vala语言序列化软件工具的功能。该序列化库能将二进制信息序列与Vala语言进行相互转换,可用于数据传输或RPC等场景,为实现Vala语言的远程过程调用提供了软件支撑。(2)在Vala语言的序列化库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的Vala语言的gRPC库,通过将Vala语言特有的Vapi机制与gRPC核心库中的核心底层API进行接口适配,Vala语言得以使用C语言实现的gRPC底层功能接口。通过分层设计和模块化设计的软件设计思想,本设计将底层逻辑抽象为上层应用程序可用的、包含了RPC中主要功能行为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基类,用户通过继承这些功能基类即可实现RPC功能。将该软件库和gRPC框架相结合,即可实现Vala语言与其他编程语言的远程过程调用,Vala语言程控的电子测量设备就可通过该软件工具与其他上层应用软件实现远程过程调用、远程测试、模块化测试等。

周文迪[3](2021)在《面向C程序的软件功耗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计算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然而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运算速度越快,运行的应用程序越复杂,设备消耗的电量也越大。由于受到计算机硬件设备大小和芯片制作工艺的约束,降低计算机硬件功耗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从软件层面降低功耗的办法受到了普遍关注。而软件功耗评估作为软件功耗优化研究的基础,更是成为了重点研究对象。现有软件功耗评估方法大多集中于软件功耗的建模与优化上,研究者通过建立相应的软件功耗模型来评估软件功耗,进而为软件功耗的优化指明方向。软件功耗的建模分析方法往往是针对具体的应用软件,然而在系统软件的功耗特性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并且现有研究大都处于理论层面,实际应用与评估工具较少。C语言作为一种当前主流的程序设计语言,凭借其灵活以及性能优势,在嵌入式软件、数据存储、操作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以有效评估软件功耗为目标,以C程序为例,分别对系统软件功耗和应用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系统软件功耗的评估,本文通过对C程序具体语句的测量,在分析其功耗特性和现有基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系统软件功耗的评估基准CEC(C Energy Consumption)-Bench Mark。对于应用软件功耗的评估,本文对软件功耗评估工具HMSim进行了改进,优化了其功耗评估算法和用户交互方式,设计实现了评估工具B-HMSim。最后,对提出的评估基准CEC-Benchmark和评估工具B-HMSim进行了实验验证。总的来说,本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C程序不同类型语句的软件功耗进行实际测量,分析总结了C程序语句的功耗特性,并提出了C程序语句的软件功耗优化策略。2.设计了评估基准CEC-Benchmark和综合评价指标R,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R越小,说明在该系统软件下执行C程序耗能越小。3.参考算法级建模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C程序软件功耗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函数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并在HMSim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评估工具B-HMSim。功耗目前已经成为软件评估的重要指标,本文设计的CEC-Benchmark和B-HMSim可以有效的帮助嵌入式软件开发人员对软件功耗进行评估与优化。CEC-Benchmark能够有效评估系统软件的功耗特性,综合评价指标R可以有效的帮助嵌入式开发者选择和优化系统软件。在设计C程序应用软件时,开发者可以利用B-HMSim来评估其功能函数的功耗,进而对算法和程序进行优化,减少软件的能量消耗。

欧昭冬[4](2021)在《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测试测量行业发展道路上最为璀璨的成果之一,自动测试系统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和工业生产各个层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测试软件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也是整个系统搭建成败的关键;而为了提高测试软件中测试程序的开发效率,增强测试程序面对复杂仪器的通用性,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概念应运而生,是目前自动化测试软件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Linux开源系统下的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该软件为测试程序的执行和管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对于测试程序的复用有重大意义。本项目作为精品课程自动测试系统的教学范例,可使学生充分理解自动测试软件体系,紧跟当今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为培养新型测量人才提供有力支撑。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进而对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概念进行总结,并根据其具体功能制定了软件设计方案,然后按照方案进行软件开发。最后通过对软件的测试和具体的应用确保软件的使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明确测试执行管理软件作为测试框架的概念;然后重点分析了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序列文件管理、编辑、执行,与测试模块接口功能和测试报表等功能需求。在研究比较了传统和基于测试执行管理的测试方案基础上,设计了执行管理软件的架构模型和总体设计方案。2.基于软件设计方案,采用QT作为软件开发工具,对软件存储结构采用异质链表进行设计,并对步骤的操作算法实现进行论述。设计了序列文件的存储、加载,测试模块程序接口规范,序列文件的执行过程以及图形化用户接口。与此同时,完成了报表功能和其他辅助功能的实现。3.在完成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测试,验证了执行管理软件存储结构、与其他测试模块的接口和执行模块等功能。并实现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分拣测试系统实验应用的实例。综合上述,本文设计并实现的基于开源系统平台的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符合对于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功能需求,并通过测试和应用验证了软件的实现符合预期设计。

毛佩瑶[5](2021)在《基于验证IP的混合信号系统级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市场对So C(System on Chip)芯片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在So C芯片集成更多功能复杂的混合信号模块,更要求开发产品的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并且开发产品的各项成本要进一步降低。混合信号验证对于So C产品开发的重要性越来越高,而系统级的验证被称为芯片设计的全面体检。在系统级的验证中发现错误,及时修改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设计代码,可以有效降低因为设计出错而造成的开发时间与人力成本浪费,避免芯片出现二次流片。然而混合信号芯片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导致了混合信号系统验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混合信号验证的主要挑战有验证工具速度不够快,晶体管级仿真速度较慢,缺乏混合信号设计专用的验证IP,软硬件协同验证、低功耗验证更复杂,行为级建模耗时耗力等等。本文的研究工作基于恩智浦的一款微控制器的开发项目,以该芯片中的运算放大器模块(Operational Amplifier,OPAMP)作为验证实例,该模块中既有模拟电路部分也有数字电路部分。通过对现有混合信号验证方案优缺点进行分析,选择采用混合仿真的模式对该模块进行了系统级验证。结合该模块的实际功能,设计了专用于该模块的验证IP(Verific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VIP),其中的激励发生器和波形检查器可以帮助提高验证的自动化程度。另一方面,本次研究使用了专用于微控制器验证的软硬件协同验证接口IP,该技术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率,相似模块之间的代码迁移更便捷。本次研究基于OPAMP模块验证IP与软硬件协同验证接口,结合OPAMP模块特色功能设计了总共16个验证案例,对该模块的寄存器读写功能,内部增益模式,跟随器模式,两种功耗模式以及配置信息轮换配置机制等功能进行了验证。验证工作所使用的验证工具为Cadence公司的高效且便于使用的芯片开发平台IES(Incisive Enterprise Simulator)。在文中第五章详细介绍了6个验证案例的程序流程,并对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所有验证案例的测试结果均符合设计需求。本次研究从验证工具,专用验证IP,软硬件协同验证三个方面,提升了混合信号系统级验证的效率,相较于传统的验证方式,该芯片开发在的验证工作上的时间缩短至2个月,最终该芯片流片成功并推向了市场。

丁瑞好[6](2021)在《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物联网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工业中对于流量仪表设计从传统的机械式结构向着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的方向不断推进;同时伴随着近年来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工业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支持物联功能的工业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数字流量仪表是其中之一。现有的数字流量仪表的物联技术以定制化为主,导致物联技术向其它流量仪表移植的匹配难度大、通用性差;在物联功能方面以实现低刷新率的仪表日志数据转发功能为主,对于高刷新率的实时数据转发功能支持并不完善;另外,采用无线通讯实现流量仪表物联功能的方式存在功能有限且并不通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通用的数字流量仪表物联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CC3220SF单芯片Wi-Fi解决方案设计了适用于实现数字流量仪表物联功能的通用物联模块,并在该模块中完成了私有协议、Modbus-TCP协议、物联API函数层、网络数据接收层的软件设计工作,解决了流量仪表与现场设备、远程调试设备、大数据云服务设备之间的物联功能需求问题。(2)针对流量仪表的物联功能适配问题,研究并设计了物联API函数库。流量仪表通过物联API函数库对接物联模块中运行的物联API函数层,解决物联模块面向不同流量仪表的适配兼容问题,实现了物联模块的通用性。(3)基于现有的电磁流量计二次仪表重新设计了基于TMS320F28069的信号处理与控制核心板,嵌入并适配了所设计的物联API函数库以实现日志数据和实时数据转发功能,并将其通过串行通讯接口与所设计的Wi-Fi物联模块连接完成了电磁流量计物联功能的拓展。为了验证所设计的物联系统的可行性,使用Modbus-TCP调试助手测试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的日志数据转发功能;使用支持私有协议的上位机软件测试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的日志数据、实时数据转发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日志数据、实时数据转发功能运行正常,并且实时数据转发频率最高可达5000Hz;证明了设计的物联系统的通用性和移植匹配的便捷性,能极大地提升流量仪表开发人员进行流量仪表物联功能开发的效率,有利于推动流量仪表物联功能实现的快速普及。

付亮[7](2020)在《基于D213的MVB网卡配置工具的设计及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截止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网的七成,稳居世界第一,仅2019年,我国动车组已安全发送旅客23.1亿人次。安全可靠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重要保证,在动车组生产制造和调试检修过程中,静态调试工序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静态调试包括单车调试和列车调试,由于该工序涉及到牵引、门控、火警、辅助供电等多个系统的调试,系统控制逻辑复杂,调试所需技术要求高,因此,为提高调试效率,静态调试工作已逐步应用数字化调试技术,但现有的数字化调试系统存在网络配置复杂、功能开发不完善、调试设备利用率低、网络配置可视化程度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使数字化调试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静态调试,急需开发网络配置效率高、功能完善、配置信息可视化的网络配置工具。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中国标准动车组静态调试工艺流程,开发了一套基于MVB网卡的网络配置工具,改进了原有的调试系统网络配置的不足。配置工具按功能逻辑可分为网卡驱动、数据驱动、图形用户界面三部分。网卡驱动部分实现了网卡功能开发以及跨平台调用等功能,采用JNI形式对原网卡驱动进行二次封装,实现了Java层驱动网卡、过程数据收发以及网卡配置等功能。数据驱动部分实现了数据处理、文件操作、网络配置等功能,通过缓存机制高效操作参数,编译并加载网卡配置文件完成网络配置,以xml文件的形式保存配置参数。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配置参数可视化,简化了网络配置工序,采用Java Swing以MVC设计模式完成配置工具软件设计,使用Window Builder工具完成界面绘制,通过合理的事件处理机制提供良好的交互体验。本文开发的MVB网卡配置工具解决了原调试系统网络配置工序繁多、网卡功能单一、配置参数可视效果差等问题,提高了网络配置效率,在现场静态调试工作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张宇涵[8](2020)在《基于支持向量机和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结构的可靠性是衡量工程结构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指标,因此可靠性理论、方法与应用是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中的重要课题。结构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是可靠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结构的可靠程度和使用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对于简单的显式功能函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工程中,结构的功能函数通常为隐式和非线性的,此时使用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可能出现效率低或不收敛的情况。针对该问题可以引入代理模型方法代替实际的功能函数进行可靠性分析。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Grasshopper为代表的一系列参数化建模软件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参数化建模技术与可靠性方法相结合可以显着提高对实际工程结构进行可靠性计算的效率。因此,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介绍了结构可靠性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结构的极限状态与功能函数、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等概念;传统的可靠性计算方法如一次可靠度方法、Monte Carlo模拟方法和基于代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其中支持向量机方法是一种以数理统计理论为基础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于小样本问题有良好的学习和预测能力,因此本文以支持向量机为基础开展研究。(2)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提出了一种高效精确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本文在已有的自适应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基础上,对其搜索方法进行改进,并提出新的加点准则,与Monte Carlo模拟方法相结合,从而提出了基于改进自适应支持向量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通过多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精度和效率。(3)将所提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和商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集成到参数化建模软件Grasshopper中,以对工程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基于Grasshopper的用户开发功能,使用OAPI工具将Grasshopper与SAP2000相连接,实现结构参数化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的交互,然后以开发插件的形式集成所提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实际结构的可靠性分析验证开发的可靠性分析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4)将序列近似规划方法集成在Grasshopper之中,以实现对工程结构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基于Grasshopper开发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平台,利用参数化建模技术可快速方便地建立结构几何模型,使用开发的运算器插件进行结构随机参数信息的添加与可靠性计算流程的搭建。通过数个结构算例展示了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王泽兵[9](2020)在《基于GCC插件的栈溢出攻击防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同时,系统与软件安全问题被大众越来越重视。其中栈溢出作为缓冲区溢出中危害最大的漏洞,一直难以被根除。众多学者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其中栈不可执行机制、内存地址随机化和基于编译器扩展的栈保护SSP机制等简洁高效的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在面对攻击者精心设计的攻击手段时,这些方法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以SSP防御机制为例,在使用fork系统调用的程序中,可以通过创建子进程来逐字节破解栈溢出防御检测标志,即canary检测字节,从而绕过SSP防御。这一漏洞目前被用于远程入侵Nginx等WEB服务器中。因此论文开展栈溢出攻击防护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从栈溢出漏洞分析出发,通过实验验证对SSP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其次针对逐字节破解canary的攻击方法,本文设计了一种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在fork系统调用后,子进程执行前为其创建一块轻量级的缓冲区用于存放栈内canary的地址,并由此更新子进程的栈内canary数值,进而实现父子进程中canary的多样性,最后通过插桩代码改变canary存取以及函数返回时的校验阶段,从而完成对逐字节破解攻击的防御。基于上述思想本论文实现了一套基于GCC编译器的插件,其作用对象为程序的源代码。该插件可以在兼容SSP机制的情况下,同时防御逐字节破解的攻击手段。插件包含一个插桩模块以及动态共享库模块。插桩模块功能是在GCC编译器优化后端注册新的编译优化遍,用于插入关于canary入栈以及出栈时的信息验证代码。动态共享库是为经过插件编译后的程序执行提供环境支持,其中包括环境设置、改写的库函数以及插件自检等功能函数。为验证栈溢出防护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原型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插件在WEB服务器中所引入的性能损耗小于0.5%,在普通应用程序中所带来的性能损耗小于2.5%,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本方法在增强栈保护的同时也可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部署。

李盛[10](2020)在《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及编译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可重构专用指令密码处理器具有面向密码运算的专用指令集和可重构专用运算单元,密码处理性能高、灵活性强,已成为密码算法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但该类处理器指令集和体系结构复杂,代码编写和编译优化困难,影响了芯片应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DSLBCA(Domain Specific Language for Block Cipher Algorithm)。针对通用编程语言难以直观描述分组密码算法的算子和结构的问题,采用领域专用语言建模的方法,从问题域和解答域的角度建立了分组密码算法加密过程特征模型、层次化特征模型和执行模型,定义了DSLBCA语言的数据类型、标识符、函数结构和程序控制结构,使密码应用者能够通过数学思维方式编写算法程序代码。2.设计了面向DSLBCA和可重构VLIW分组密码处理器RVBCP(Reconfigurable VLIW Block Cipher Processor)的编译基础设施。研究了RVBCP处理器指令集特点,结合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的语言规则,提出了相应的编译基础设施,设计了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语义分析器,实现了DSLBCA程序代码向RVBCP汇编指令集的符号编译。3.提出了面向可重构多引擎密码So C的反馈式编译器结构。研究了基于RVBCP的多引擎密码So C(System on Chip)的工作流程,提出了反馈式编译器结构,设计了基于平均代码行数的循环展开因子算法UFACLA(Unrolling Factor Based on Average Code Line Amount),在编译器前端实现了DSLBCA应用程序源代码在So C下的并行分配;并对展开后的代码进行标量替换,通过降低访存时间提高了分组密码算法的执行效率。4.提出了DSLBCA程序代码在RVBCP中的算子自动映射方案。建立分组密码算子调度参数模型,量化描述算子结点的调度状态信息;建立RVBCP的计算资源与寄存器资源参数模型,量化计算运行时计算资源与寄存器资源的消耗;基于贪婪策略、列表调度与线性扫描算法思想,设计了面向多发射可重构分组密码算法指令集处理器的并行资源分配算法,实现了分组密码算子在RVBCP上的自动并行映射。5.提出了RVBCP处理器低功耗指令调度方案。分析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指令级功耗模型和RVBCP指令字内部指令排序与动态功耗变化的关系,对调整指令字之间汉明距离的方案进行了数学描述和讨论,将该低功耗指令调度问题归纳为广义旅行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禁忌搜索的改进广义遗传算法求解广义旅行商问题,实现了低功耗指令调度。

二、C语言功能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语言功能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在役受损网壳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抗倒塌可靠度分析研究现状
        1.2.1 结构抗倒塌分析
        1.2.2 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空间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基础理论
    2.1 引言
    2.2 空间结构抗倒塌分析方法
        2.2.1 结构倒塌定义
        2.2.2 备选路径法
        2.2.3 关键构件搜索
        2.2.4 结构倒塌判别准则
        2.2.5 结构抗倒塌设计
    2.3 结构可靠度分析基础理论
        2.3.1 结构可靠度定义
        2.3.2 一次二阶矩法
        2.3.3 响应面法
        2.3.4 蒙特卡罗法
        2.3.5 智能算法与非概率可靠度
    2.4 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2.4.1 结构倒塌失效概率
        2.4.2 蒙特卡罗-备选路径法
        2.4.3 随机数生成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SAP2000 可靠度分析程序开发
    3.1 引言
    3.2 开发平台简介
        3.2.1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
        3.2.2 SAP2000 有限元软件
        3.2.3 SAP2000 应用程序接口
    3.3 可靠度分析算法与程序
        3.3.1 可靠度分析算法
        3.3.2 可靠度分析程序
    3.4 程序校核算例
        3.4.1 计算模型
        3.4.2 理论分析
        3.4.3 结果与讨论
    3.5 网壳结构算例
        3.5.1 计算模型
        3.5.2 分析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直接分析法的结构抗倒塌分析
    4.1 引言
    4.2 某工程网壳抗倒塌分析
        4.2.1 网壳结构模型
        4.2.2 直接分析法
        4.2.3 关键构件搜索
        4.2.4 结构抗倒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柱面网壳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5.1 引言
    5.2 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5.2.1 结构随机变量
        5.2.2 初始无损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5.2.3 受损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针对Vala语言的gRPC相关工具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软件需求分析及总体方案设计
    2.1 远程过程调用(RPC)
        2.1.1 远程过程调用流程
        2.1.2 接口描述语言与Protocol Buffer
        2.1.3 远程过程调用框架功能分析
    2.2 软件需求分析
        2.2.1 软件结构总体需求分析
        2.2.2 序列化库功能需求分析
        2.2.3 Vala语言的gRPC工具功能需求分析
    2.3 总体软件方案设计
        2.3.1 模块设计与分层设计
        2.3.2 元类设计思想与设计模式的应用
        2.3.3 开发工具的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序列化库设计
    3.1 序列化库总体设计
        3.1.1 序列化库结构方案设计
        3.1.2 proto文件简介
    3.2 编码解码模块软件设计
        3.2.1 Protocol Buffer编码结构
        3.2.2 Varint编码和Zig Zag编码
        3.2.3 编解码模块的软件设计
    3.3 核心逻辑模块软件设计
        3.3.1 核心基类的设计与属性注册机制
        3.3.2 序列化反序列化流程设计
    3.4 数据描述模块软件设计
    3.5 源码生成模块软件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RPC通信库设计
    4.1 gRPC通信库总体设计
    4.2 gRPC核心库与Vapi
        4.2.1 Vapi机制
        4.2.2 gRPC核心服务Vapi设计
    4.3 核心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4.3.1 RPC中的数据交换单元
        4.3.2 RPC中的日志功能单元
    4.4 客户端与服务端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4.4.1 客户端功能设计
        4.4.2 服务端功能设计
        4.4.3 gRPC相关功能设计
    4.5 源码生成模块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5.1 序列化库测试
        5.1.1 编解码方法测试
        5.1.2 源码生成及源码功能测试
    5.2 gRPC库测试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面向C程序的软件功耗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软件功耗的基本定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软件功耗的建模分析方法
        2.2.1 指令级建模分析方法
        2.2.2 算法级建模分析方法
        2.2.3 体系结构级建模分析方法
    2.3 基准测试方法
        2.3.1 基准测试的概念
        2.3.2 基准测试的规范
        2.3.3 基准测试程序与综合评价指标
        2.3.4 现有基准分析
    2.4 评估工具HMSim
        2.4.1 HMSim概述
        2.4.2 HMSim基本组成
        2.4.3 HMSim软件功耗评估方法
        2.4.4 HMSim使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
    3.1 引言
    3.2 C程序软件功耗特性分析
        3.2.1 数据类型语句
        3.2.2 分支语句
        3.2.3 循环语句
        3.2.4 函数语句
        3.2.5 数据结构语句
        3.2.6 面向C程序的优化策略
    3.3 系统软件功耗评估基准CEC-Benchmark
        3.3.1 基准测试方法
        3.3.2 基准测试程序的设计
        3.3.3 基准综合评价指标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用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
    4.1 引言
    4.2 函数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
        4.2.1 函数软件功耗与时间的关系
        4.2.2 函数软件功耗与空间的关系
        4.2.3 函数软件功耗的评估方法
    4.3 软件功耗评估工具HMSim的改进B-HMSim
        4.3.1 B-HMSim总体设计
        4.3.2 B-HMSim子系统设计
        4.3.3 B-HMSim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环境
    5.3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5.3.1 面向C程序的功耗优化策略验证
        5.3.2 系统软件功耗评估基准CEC-Benchmark有效性验证
        5.3.3 软件功耗评估工具B-HMSim验证
        5.3.4 函数软件功耗评估方法有效性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设计方案
    2.1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概念
    2.2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需求分析
    2.3 自动测试执行管理软件架构模型
    2.4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2.4.1 序列文件执行模块设计方案
        2.4.2 与测试程序接口设计方案
    2.5 软件开发环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实现
    3.1 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管理对象数学模型
    3.2 步骤表的存储结构及算法实现
    3.3 序列文件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3.4 测试模块与执行管理软件接口设计与实现
        3.4.1 测试模块程序接口规范
        3.4.2 测试模块程序调用接口
    3.5 接口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3.6 序列文件执行模块设计与实现
        3.6.1 序列文件执行
        3.6.2 测试程序管理
    3.7 图形化用户接口设计与实现
        3.7.1 载入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3.7.2 主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3.7.3 子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3.8 测试数据报表模块设计与实现
    3.9 辅助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测试
    4.1 软件测试概念
    4.2 软件测试方法
        4.2.1 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4.2.2 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4.3 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测试方案
        4.3.1 初期测试方案
        4.3.2 中期测试方案
        4.3.3 末期测试方案
    4.4 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测试设计与实现
        4.4.1 异质链表的单元测试
        4.4.2 与测试模块接口的集成测试
        4.4.3 软件整体功能的系统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分拣测试系统实验
    5.1 分拣测试系统介绍
    5.2 分拣测试系统实验传统设计方案
    5.3 基于执行管理软件的分拣测试系统实验
        5.3.1 测试序列设计
        5.3.2 测试程序设计
        5.3.3 测试程序的调用
        5.3.4 测试序列的编辑和执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测试步骤的操作
附录B 脚本形式的测试程序

(5)基于验证IP的混合信号系统级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混合信号系统及其验证策略
    2.1 混合信号系统介绍
    2.2 混合信号验证常用方案
    2.3 验证工具简介
        2.3.1 编译工具Irun
        2.3.2 模拟信号与混合信号仿真工具Spectre X
        2.3.3 调试工具Sim Vision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PAMP模块简介与功能设计分析
    3.1 OPAMP模块简介
        3.1.1 功能特性
        3.1.2 OPAMP模块结构与端口信息
    3.2 寄存器描述
        3.2.1 控制寄存器
        3.2.2 OPAMP的工作状态寄存器
        3.2.3 OPAMP的配置信息寄存器
    3.3 窗口计数器设计
    3.4 寄存器双缓冲区机制设计
    3.5 模式配置设计
        3.5.1 跟随器模式
        3.5.2 内部增益模式
        3.5.3 外部增益模式
    3.6 配置信息轮换机制设计
    3.7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验证环境介绍与VIP组件设计
    4.1 验证环境结构
    4.2 软硬件协同验证接口VIP C-API
        4.2.1 C-API软件包
        4.2.2 测试平台中的内存事务监控器
        4.2.3 基于C-API的仿真程序
    4.3 OPAMP-VIP关键组件设计
        4.3.1 激励发生器
        4.3.2 波形检查器
        4.3.3 外部电阻模型
        4.3.4 OPAMP模块功能函数
        4.3.5 OPAMP模块时钟开关定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案例设计与验证结果分析
    5.1 OPAMP寄存器读写测试
    5.2 OPAMP模块工作模式测试
        5.2.1 内部增益模式
        5.2.2 内部跟随器模式
        5.2.3 外部增益模式
    5.3 功耗模式测试
    5.4 配置信息轮换配置机制测试
    5.5 ADC/ACMP输入信号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课题来源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系统方案设计
    2.1 概述
    2.2 物联系统功能设计
    2.3 物联系统方案
    2.4 物联系统实现方法
        2.4.1 物联API函数层与函数库
        2.4.2 网络数据接收层
        2.4.3 私有物联协议
        2.4.4 Modbus-TCP协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C3220SF的 Wi-Fi物联模块设计
    3.1 概述
    3.2 物联模块方案
    3.3 Wi-Fi物联模块硬件设计
        3.3.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3.2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3.3.3 存储器模块电路设计
        3.3.4 电平转换模块电路设计
        3.3.5 天线模块电路设计
    3.4 Wi-Fi物联模块软件设计
        3.4.1 物联软件设计方案
        3.4.2 物联功能监控程序设计
        3.4.3 物联API函数层程序设计
        3.4.4 网络数据接收层程序设计
        3.4.5 私有协议程序设计
        3.4.6 Modbus-TCP协议程序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流量仪表物联API函数库设计
    4.1 概述
    4.2 物联API函数库功能设计
        4.2.1 API函数库设计难点
        4.2.2 API函数库功能规划
    4.3 物联API函数库功能实现
        4.3.1 物联数据收集与管理方法
        4.3.2 物联API函数库头文件配置方法
        4.3.3 物联API函数库初始化函数设计
        4.3.4 本地指令解析函数设计
        4.3.5 物联功能函数设计
        4.3.6 物联API函数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设计与测试
    5.1 概述
    5.2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物联方案设计
        5.2.1 电磁流量计系统组成
        5.2.2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方案
    5.3 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5.3.1 电源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
        5.3.2 时钟电路方案选择与电路设计
        5.3.3 JTAG接口电路设计
        5.3.4 铁电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5.3.5 物联通信接口设计
        5.3.6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5.4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软件设计
        5.4.1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软件架构
        5.4.2 主监控程序设计
        5.4.3 物联API函数库适配
    5.5 数字物联电磁流量计物联功能测试
        5.5.1 物联功能测试方案设计
        5.5.2 Modbus-TCP协议功能测试
        5.5.3 私有协议功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与创新
        6.1.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6.1.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6.2 尚且存在的问题与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硬件电路板
    2.私有协议报文帧功能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基于D213的MVB网卡配置工具的设计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调试系统网络配置工具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MVB网卡配置工具总体设计
    2.1 配置工具软件设计原则
    2.2 配置工具系统结构
    2.3 配置工具功能设计
        2.3.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2.3.2 数据驱动设计
        2.3.3 网卡驱动设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发平台及技术方案
    3.1 开发语言及平台简介
        3.1.1 Java语言及Eclipse开发平台
        3.1.2 C/C++语言及开发平台简介
    3.2 网卡驱动封装调用
    3.3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
        3.3.1 Java界面开发工具
        3.3.2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平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VB网卡配置工具软件设计
    4.1 MVC设计模式
    4.2 网卡驱动设计及调用
        4.2.1 网卡驱动通信原理
        4.2.2 网卡驱动客户端API
        4.2.3 网卡驱动封装及调用实现
    4.3 数据驱动设计
        4.3.1 数据驱动功能分析
        4.3.2 文件操作模块及缓存机制
        4.3.3 网卡配置文件(bin文件)生成及调用
        4.3.4 数据驱动实现
    4.4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4.4.1 图形用户界面功能分析
        4.4.2 事件处理机制
        4.4.3 主界面设计
        4.4.4 工程及网络参数配置界面设计
        4.4.5 设备及端口配置界面设计
        4.4.6 控制台显示界面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硬件调试环境搭建及软件调试优化
    5.1 硬件调试环境搭建
        5.1.1 调试设备简介
        5.1.2 主从通信及简易MVB网络搭建
    5.2 软件调试
        5.2.1 网卡驱动调试
        5.2.2 图形用户界面及数据驱动调试
    5.3 网卡配置工具功能验证
    5.4 网卡配置工具功能优化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JNI本地函数声明部分代码
附录B 设备参数配置及显示部分代码
附录C 过程数据端口配置及显示部分代码
致谢

(8)基于支持向量机和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1.3.2 结构可靠性优化方法
        1.3.3 参数化建模技术与结构性能评价
    1.4 本文研究工具
    1.5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2 结构可靠性理论及计算方法
    2.1 结构可靠性基本理论
    2.2 结构可靠性的基本分析方法
        2.2.1 一次可靠度方法
        2.2.2 Monte Carlo模拟方法
    2.3 基于代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2.3.1 代理模型基本原理
        2.3.2 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
        2.3.3 常用代理模型方法
3 基于改进的自适应支持向量机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支持向量机(SVM)的基本原理
        3.2.1 线性可分问题
        3.2.2 非线性可分问题
        3.2.3 SVM核函数选择
        3.2.4 模型参数的影响与选择
    3.3 已有自适应支持向量机方法(ASVM)及其局限
    3.4 基于改进的ASVM的可靠性分析
        3.4.1 基于SVM的 MCS可靠性分析
        3.4.2 对ASVM的改进
        3.4.3 基于改进ASVM的可靠性分析流程
    3.5 算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Grasshopper的结构可靠性分析
    4.1 引言
    4.2 基于Grasshopper的结构可靠性分析框架
    4.3 参数化模型与有限元软件的交互
        4.3.1 与有限元软件交互的必要性
        4.3.2 实现过程
        4.3.3 结构分析结果验证
    4.4 可靠性分析模块的建立
        4.4.1 封装可靠性分析方法
        4.4.2 计算流程及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Grasshopper的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
    5.1 引言
    5.2 序列近似规划方法(SAP)
    5.3 SAP方法在Grasshopper中的封装
    5.4 数值算例
    5.5 结构算例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GCC插件的栈溢出攻击防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执行保护技术
        1.2.2 地址空间分布随机化技术
        1.2.3 基于源码的静态插桩防护技术
        1.2.4 基于二进制代码的静态插桩防护技术
        1.2.5 基于二进制代码的动态插桩防护技术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研究基础
    2.1 Linux内存组织与栈溢出漏洞
        2.1.1 Linux内存组织方式
        2.1.2 栈溢出漏洞分析
    2.2 GCC编译器
        2.2.1 GCC编译器概述
        2.2.2 GCC编译器结构分析
    2.3 寄存器传输语言
        2.3.1 对象类型
        2.3.2 操作数
        2.3.3 表达式
    2.4 GCC编译器的栈溢出防御机制
        2.4.1 栈溢出防御机制的演化
        2.4.2 栈溢出防御机制实验验证
        2.4.3 栈溢出防御机制缺陷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GCC插件的栈溢出防护方法设计
    3.1 挑战与要求
    3.2 总体设计
    3.3 动态共享库设计
        3.3.1 环境设置功能模块
        3.3.2 库函数改写模块
        3.3.3 错误处理模块
    3.4 插件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原型系统实现
    4.1 开发及运行平台
    4.2 动态共享库实现
        4.2.1 环境设置功能实现
        4.2.2 库函数改写实现
        4.2.3 错误处理模块实现
    4.3 插件模块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原型测试及结果分析
    5.1 功能测试
        5.1.1 测试环境
        5.1.2 插件执行可靠性验证
        5.1.3 暴力破解防御性验证
    5.2 性能测试
        5.2.1 代码膨胀率
        5.2.2 性能开销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及编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密码算法编程语言
        1.2.2 处理器的编译技术
        1.2.3 处理器的编译优化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
    2.1 领域专用语言设计概念
    2.2 分组密码算法特点
        2.2.1 分组密码算法数学模型
        2.2.2 分组密码算法的网络结构
    2.3 可重构分组密码指令集处理器
        2.3.1 RVBCP体系结构及功能单元
        2.3.2 RVBCP指令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及编译基础设施研究
    3.1 引言
    3.2 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建模
        3.2.1 问题域分析
        3.2.2 解答域分析
    3.3 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定义及实例
        3.3.1 变量类型与数据表示
        3.3.2 标识符与关键字
        3.3.3 函数与程序控制结构
        3.3.4 分组密码描述语言的格式
    3.4 面向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的编译器基础设施设计
        3.4.1 词法分析器设计
        3.4.2 语法分析器设计
        3.4.3 语义分析器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编译器结构设计及前端编译优化研究
    4.1 引言
    4.2 优化编译结构设计
        4.2.1 分组密码异构SoC结构及工作流程
        4.2.2 编译器结构设计原则
        4.2.3 反馈式编译器结构设计
    4.3 反馈式编译器前端优化算法研究
        4.3.1 基于平均代码行数的循环展开算法研究
        4.3.2 标量替代算法研究
    4.4 实验及分析
        4.4.1 实验验证
        4.4.2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重构分组密码指令集处理器的自动映射研究
    5.1 引言
    5.2 分析与参数建模
        5.2.1 分组密码算子调度与映射参数模型
        5.2.2 可重构分组密码指令集处理器资源模型
        5.2.3 资源消耗与资源约束关系分析
    5.3 可重构指令集处理器自动映射算法
        5.3.1 初始化调度
        5.3.2 资源分配与结点调度调整
    5.4 实验及分析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VLIW结构密码处理器的低功耗指令调度研究
    6.1 引言
    6.2 VLIW结构的指令级低功耗分析
        6.2.1 密码处理器功耗的编译调优方法分析
        6.2.2 低功耗调度原理分析及低功耗指令调度问题
    6.3 面向低功耗指令调度问题求解的改进广义遗传算法
        6.3.1 遗传算法、广义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算法
        6.3.2 基于禁忌搜索的改进广义遗传算法设计
    6.4 实验及分析
        6.4.1 IGGABTS算法仿真实验
        6.4.2 平均功耗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总结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C语言功能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在役受损网壳结构抗倒塌可靠度分析[D]. 石飞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针对Vala语言的gRPC相关工具设计及实现[D]. 杨棋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面向C程序的软件功耗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D]. 周文迪. 四川大学, 2021(02)
  • [4]自动化测试执行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欧昭冬.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验证IP的混合信号系统级验证[D]. 毛佩瑶.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数字流量仪表物联技术研究与实现[D]. 丁瑞好.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7]基于D213的MVB网卡配置工具的设计及实现[D]. 付亮.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8]基于支持向量机和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的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 张宇涵.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GCC插件的栈溢出攻击防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王泽兵.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分组密码专用描述语言及编译技术研究[D]. 李盛.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C语言函数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