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其应用

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其应用

一、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思俊[1](2021)在《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制药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最终产品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原药材质量差异和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波动是影响产品质量一致性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中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组分体系,虽然有关部门已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一批中药材的相关质量标准,但是想获得质量零波动的原料药材并非易事。变化的药材质量搭配相对固定的工艺终点往往难以得到质量优良的产品。工艺过程终点的误判不仅会产生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对下游操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制药过程中,针对不同批次的药材,实现工艺过程终点的准确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目前常用到的分析技术,例如传统的色谱分析技术,因其冗长的分析周期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无法实现制药工艺过程的有效监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清咽片和大黄苏打片混合过程、黄柏柱层析洗脱过程和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算法,开展了制药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以及工艺过程在线监测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NIR光谱技术的清咽片简化模拟混合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制备不同粒径规格的原料药材,通过试验设计得到8个不同批次混合物。使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算法建立混合过程中桔梗、柯子等5种原辅料在混合过程中的含量校正模型,利用另外3个批次对定量校正模型进行验证。同时,使用移动块标准偏差(MBSD)算法对混合终点进行定性判别,从而实现了清咽片简化模拟混合过程终点方法的成功开发与应用,并探究了粒径差异对混合终点的潜在影响。2.大黄苏打片混合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本研究利用NIR光谱技术对大黄苏打片混合过程终点进行监测。首先,通过改变处方中大黄提取物的含量水平和4种辅料的配比,共制得18个批次的样品。采集15批样品在混合均匀后的包含压力变量的NIR光谱数据,同时,利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活性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使用PLS回归算法分别建立各个组分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和压力不敏感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稳健性的差异。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移动块标准偏差(PCA-MBSD)算法对混合终点进行定性判别。本研究实现了大黄苏打片混合过程终点的准确监测并成功开发出一种稳健性更好的压力不敏感模型,这种稳健建模策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3.NIR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用于黄柏柱层析终点判断的研究。通过改变上样液浓度共设计了10个批次的洗脱试验,采集洗脱过程中的NIR光谱数据并测定相应采样点处洗脱液中的活性成分(盐酸小檗碱、盐酸黄柏碱)含量。利用PLS回归、高斯过程(GP)回归、极限学习机(ELM)三种算法分别建立活性成分洗脱过程定量校正模型,比较三种算法的稳健性和预测性能。结果显示利用GP回归算法建立的校正模型稳健性最好、预测精度最高,实现了黄柏柱层析过程洗脱终点的准确监测。这种借助NIR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层析过程终点判别方法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4.基于NIR光谱技术的黄柏柱层析过程在线监测方法研究。以黄柏柱层析洗脱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柱层析过程工艺参数共设计了17个批次的洗脱试验,包括10批正常操作批次和7批异常操作批次。通过加装流通池的方式在线采集各批次样品的NIR光谱,并进一步建立洗脱过程在线监测模型,根据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以及DMod X控制图实现了异常洗脱过程的准确识别,为柱层析过程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可行的方法。5.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以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水平的药材饮片加入量、提取溶剂体积、药材粒径规格和加热火力共设计了16个批次的提取试验。利用提取罐内安装的光纤探头在线采集提取液的NIR光谱,运用化学计量学算法建立提取液中活性成分(葛根素、小檗碱、黄芩苷、甘草酸)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并用6个批次的提取试验对校正模型进行验证,实现了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终点的在线监测。6.基于NIR光谱技术的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在线监测方法研究。在第五小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多变量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建立了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在线监测模型,利用主成分得分、Hotelling T2以及DMod X控制图对样品提取过程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了异常提取过程的准确识别,为提取过程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刘钱[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经验方(FDQ)的ND片剂临床前药学探索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按照“组分中药”研究的思路,采用网络药理学对临床经验方肺毒清(以下简称FDQ)的有效组分进行筛选,组成新处方(以下简称ND)后进行新药临床前药学研究,主要研究思路有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成分探索、药效验证、ND颗粒处方研究、ND片剂成型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利用TCMSP等数据库通过Cytoscape 3.7.0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将核心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其核心成分理论有效性;2.采用“成分还原”的方法确定FDQ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根据占比配制活性成分组合物(以下简称AIC);3.采用LPS致大鼠发热进行解热研究、氨水致小鼠咳嗽研究药物止咳作用、酚红排泌法进行化痰试验验证FDQ及AIC在体内的药理活性;4.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研究确定ND颗粒制备工艺及参数;按照综合评分筛选润滑剂与崩解剂的种类和用量;5.对ND颗粒含量测定、紫外(UV)指纹图谱和物理指纹图谱等进行研究,采用HPLC“一测多评”法对相关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建立ND颗粒与ND片质量标准。6.以HPLC为测定方法考察大鼠灌胃AIC后苦参碱入血浓度,并通过模拟得到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1.网络药理学筛选出FDQ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构象稳定;2.通过“成分还原”法最终确定槲皮素、山奈酚、刺芒柄花素、芦荟大黄素与苦参碱按照比列3.6:1.0:5.7:2.3:87.4组合成AIC处方;3.药效实验结果表明AIC具有解热、止咳、化痰的活性;4.ND片处方工艺为:原料药(AIC):乳糖:糊精=1:1.25:2,混合10 min,20%的70%乙醇制软材,14目制粒,60℃干燥20 min,16目筛整粒,分别加入0.5%的硬脂酸镁,3%的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匀后压片即得ND片;5.建立了HPLC“一测多评”法;ND颗粒紫外指纹图谱A值应相似度在0.942~0.974,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45~0.996,每片ND片中槲皮素含量不低于4.98 mg,山奈酚1.42 mg,刺芒柄花素6.06 mg,芦荟大黄素2.31 mg,苦参碱92.26 mg。6.苦参碱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准确可行,大鼠体内苦参碱达峰时间在1.0 h。结论:经体内药效验证表明ND片有解热、止咳、化痰的作用,经过筛选得到ND片最佳制备工艺,制定了较为完善的ND片中间体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建立较为可行的苦参碱入血含量测定方法,为后续ND片研制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王立雪[3](2020)在《基于生物活性的大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大黄为蓼科植物(Polygonaceae)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为我国最常用大宗中药材,主要分布于甘肃、四川、青海等地。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病证。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泻下、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氧化、保肝利胆、降血脂等作用,而且不同的功效对应不同的药效物质基础,如蒽醌和番泻苷主要发挥泻下活性,而以儿茶素和没食子酸为代表的多元酚类主要起逐瘀通经作用。而且,有文献报道不同来源的大黄其优势活性不同。前期研究发现,不同基源、不同产地的大黄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别,理论而言其优势活性也应该不同。但是无论是《中国药典》还是世界主流草药典如《欧洲药典》、《香港药典》和《日本药典》中大黄的质量控制都是只制定了蒽醌类成分或番泻苷的含量标准,而未考虑其广泛的药理活性和针对不同药效有不同物质基础的客观实际。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制定面向大黄不同功效的质量控制标准,这样才有助于临床的精准用药和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目的通过谱效关系和组效关系研究,辨识大黄发挥泻下、抗肿瘤、抗炎及解热功效的活性成分,以这些成分为检测指标建立大黄面向不同生物活性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临床的精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HPLC技术建立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样品。2、采用ICR小鼠模型,考察1中筛选出的典型样品灌胃给药后对小鼠排便、小鼠腹泻发生率和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通过典型样品的化学成分差异与其活性差异的关联度分析辨识大黄泻下活性成分。3、采用MTT法考查28批大黄甲醇提取物对人肝癌HepG 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28批大黄指纹图谱数据与各批次药材的IC50值进行相关分析,辨识其抗肿瘤活性成分。4、考查28批大黄甲醇提取物对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TNF-α的影响,计算TNF-α分泌的抑制率;通过SPSS-pearson相关分析法将28批大黄指纹图谱数据与TNF-α分泌的抑制率进行相关,辨识其抗炎活性成分。5、采用色差仪对28批大黄样品进行测定,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28批大黄指纹图谱数据与对应批次药材的色度值L*、a*、b*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大黄颜色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为大黄的“辨色论质”提供科学依据。6、利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考察大黄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物对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确认大黄解热活性部位;采用UPLC-ESI-Orbitrap-MS/MS技术对活性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辨识大黄解热活性成分。7、采用HPLC技术建立了大黄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与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共7个蒽醌苷类成分的同步测定方法。以儿茶素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硫酸显色法建立了大黄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采用HPLC建立了 28批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选出了 28个共有峰,经LC-MS/MS推测了其中25个共有峰的结构,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15个共有峰,包括7个蒽醌苷、5个游离蒽醌、番泻苷A、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同一色谱条件下对这15个共有峰进行了含量测定。依据各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RSI)将28批样品分为A、B两组,A组RSI≥0.88,B组RSI<0.88。A组样品中苷类(蒽醌苷+番泻苷A)成分的总含量显着低于B组。经PLS-DA分析选出A、B两组的典型样品分别为S10和S22。采用2015版药典方法测得S10和S22号样品的总蒽醌含量相当,分别为1.508%和1.602%,但总结合蒽醌含量相差甚远,前者为0.432%,后者为1.229%,该结果与本文指纹图谱分析及含量测定结果吻合。2、采用S10和S22号大黄样品的70%甲醇提取物灌胃给药ICR小鼠,结果发现S10和S22号大黄均有泻下活性,但S22泻下作用更强。前文已知二者差别主要在于S22号样品蒽醌苷含量显着高于S10号样品,因此蒽醌苷类成分是大黄泻下活性成分。3、28批大黄中,只有17批样品可计算出IC50值,其IC50值介于0.513~5.897mg·m L-1之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大黄抗肿瘤活性具有强相关的成分有1个,为Emodin-1-O-β-D-glucopyranoside;中等强度相关的成分有 7 个,分别是 Procyanidin B-1,3-O-gallate、1-O-galloyl-2-O-cinnamoyl-glucose、1-O-galloyl-6-O-cinnamoyl-glucose、Chr ysophanol-1-O-β-D-glucopyranoside、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Physcion-8-O-β-D-glucopyranoside和Aloe-emodin。弱相关的成分有10个,包括3个鞣质、2个蒽醌苷、1个酰基糖苷、1个未知化合物,以及Senatosine A、Emodin和Physcion。4、ELISA试验结果显示28批大黄中只有S1,S3和S7号样品在一定程度上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活性均较弱,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0.8%、33.7%、8.8%。本结果显示在此模型下,大黄抗炎活性很弱。5、大黄中化学成分与颜色指数a*(红绿色)拟合效果最好,与颜色指数b*、L*的曲线拟合不理想,各点分布散乱。因此,可通过颜色指数a*值的变化来解释相关成分的变化。其中 Catechin、Procyanidin B-1,3-O-gallate、Procyanidin B-2,3,3’-di-O-gallate、(-)epicatechin-3-O-gallate、Rhein-8-O-β-D-glucopyranoside 和 Physcion-8-O-β-D-glucop yranoside与颜色指数a*的曲线拟合效果好,方差检验Sig.值均小于0.05,所得回归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较好的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由Pearson相关系数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大黄的颜色指数a*(红绿色)与上述6种成分具有中等强度相关,且均为正相关,说明这些成分量越高,大黄颜色越红。6、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和萃余水部位是其解热活性部位。经LC-MS/MS分析,从正丁醇部位推测了 33个化合物,包括10个鞣质类化合物(1个没食子酸,6个没食子酸糖苷,1个儿茶素,2个缩合鞣质),15个蒽醌苷,4个蒽酮苷,1个萘苷,1个简单酚苷,1个蒽醌和1个蔗糖,其中10个化合物的结构经对照品比对进行了确认。萃余水部位共推测了 12个化合物,包括5个没食子酸及其糖苷,6个蒽醌苷和1个蔗糖,这12个化合物均与正丁醇部位的化合物重叠。7、28批大黄中7种蒽醌苷的总含量介于0.539~2.577%之间,其中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范围为0.036~0.403%,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为0.005~1.316%,大黄素-1-O-β-D-葡萄糖苷为0.005~0.141%,大黄酚-1-O-β-D-葡萄糖苷为0.050~0.355%,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为0.113~1.064%,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为0.165~0.436%,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为0.038~0.243%。28批大黄药材中缩合鞣质的含量范围在3.631~16.717%之间。结论1、蒽醌苷类成分是大黄发挥泻下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苷和鞣质类成分是大黄发挥抗肿瘤和解热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苷和鞣质类成分含量越高,大黄颜色越深,就泻下功效而言,大黄偏红棕色者较偏黄色者品质更佳。2、采用谱效关系进行中药活性成分辨识研究中,活性成分识别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的数目的多寡,因此应采用质谱指纹图谱与中药活性进行相关,以识别更多的活性成分。

陈前袆[4](2020)在《艾纳香油化学成分分离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提出目前艾纳香油仅被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但是该标准所指定的监控内容过于简单,仅监控左旋龙脑这单一成分的含量导致缺乏稳定可靠,可控有效且安全的质量标准体系。由于市场上没有全面统一的质量标准,不同企业生产的艾纳油品质各异,批次间质量不稳定导致产品质量高低不齐。因此,对艾纳香油活性成分及其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展开的研究内容如下:1.艾纳香油中化学成分检识研究通过化学和泡沫试验定性检识确定了艾纳香油中均含有总黄酮类,总有机酸类成分,部分艾纳香油中含有总蒽醌类成分,但无生物碱,总皂苷类及总多糖类成分;采用UV法测定了总黄酮类、总有机酸类、总蒽醌类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65~0.843、8.33~28.060、0~0.152 mg·g-1。2.艾纳香油中化学成分分离研究2.1.艾纳香油GC-MS化学成分分析测定采用GC-MS分析技术检测了艾纳香油中化学成分,结果显示经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艾纳香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龙脑(20.18%),反式石竹烯(15.81%),樟脑(10.44%),石竹烯氧化物(5.57%),花椒油素(5.31%),百里氢醌二甲醚(3.02%),香树烯(3.18%),芳樟醇(2.09%),1-辛烯-3-醇(1.15%)等75种成分。2.2.艾纳香油硅胶柱层析分离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对艾纳香油进行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梯度洗脱,经GC-MS鉴定得到花椒油素(96.033%)、反式石竹烯(34.446%)、石竹烯氧化物(60.291%)、百里氢醌二甲醚(49.306%)、左旋龙脑(81.982%)、α-柏木脑(42.850%)、茉莉酸甲酯(13.637%),其中首次在艾纳香油中分离得到茉莉酸甲酯和α-柏木脑。2.3.艾纳香油中压制备分离研究对艾纳香油进行HPLC中压制备分离得到纯度高达99.335%花椒油素。3.艾纳香油质量标准提升研究3.1.理化性质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依次对艾纳香油的理化性质、检查参数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油的比旋度为-26.368°~-28.773°,折光率为1.4812~1.4954,相对密度为0.9458~0.9852。艾纳香油为黄色至棕红色、澄清的液体,具有特异芳香气味,具部分挥发性,冷时部分艾纳香油可常析出结晶,加温后又澄清。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几乎不溶于水。检查: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十;取艾纳香油1 m L,加1 m L 85%乙醇,溶液应为澄清。3.2.TLC鉴别确定以硅胶G板,乙酸乙酯-环己烷-氯仿(1.5:10:3)为最佳展开剂,可有效地对艾纳香油中左旋龙脑、花椒油素、芳樟醇、β-石竹烯、α-葎草烯5种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别。3.3.HPLC-DAD同时测定艾纳香油中7种活性成分含量建立同时测定艾纳香油中β-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花椒油素、β-蒎烯、芳樟醇、α-蒎烯、α-葎草烯7种活性成分含量方法,色谱条件为Supersil-T C18色谱柱(4.6×150 mm,5μm),乙腈(A)-0.4%磷酸水(B)梯度洗脱:0-5 min,28%A;5-50min,30%A;50-55 min,28-8%A;55-135 min,48%A;135-145 min,48-70%A;145-155 min,70-80%A;155-165 min,80%A;165-180 min,80-28%A;柱温2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 L?min-1,λ=202 nm。13批艾纳香油该7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76.151~168.710、11.476~127.236、8.350~44.200、21.629~59.091、2.761~23.249、2.342~9.711、6.458~11.164 mg·g-1。3.4.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研究本实验以13批不同产源艾纳香油药材作为对象,建立其指纹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为Supersil-T C18色谱柱(4.6×150 mm,5μm),流动相采用乙腈-0.4%磷酸水系统,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2 nm,进样量10μL,柱温25℃,流速1.0 m L?min-1。通过中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建立了13批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7个共有峰,各供试品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特征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度均在0.93以上。3.5.艾纳香油的稳定性考察通过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艾纳香油在高温条件下存放时,其性状与质量均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不可控、不可逆的显着性变化;6个月的加速试验结果表明,艾纳香油的外观性状和活性成分均较稳定,未发生显着性变化,因此,建议艾纳香油应低温,可不避光,密封存放,建议保存时间为1年。

李晓凡[5](2020)在《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制备一种含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五倍子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液体抑菌制剂并考察其体外抑菌效果。2、使用DPPH法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抗氧化方法,并初步制定质控标准。3、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并对30批样品进行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测定,并制定质控标准。方法:1、从大黄中提取了有效成分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表征。考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没食子酸三种成分的配伍对七种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表兄链球菌、内氏放线菌)抑制效果,确定了三种成分配伍的最佳比例,并将三者配伍制成了一种液体抑菌制剂。2、应用紫外吸收的方法,考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在加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反应前后的变化值;研究H2O2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造模时间,造模剂量,确定最佳造模方式,并进行线性、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方法学考察;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随行样品作为对照,以CCK-8细胞活力百分比作为衡量其相对保护作用的指标;以此来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准。3、应用紫外吸收的方法,考察DPPH在加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反应前后的变化值。结果:1、(1)经高效液相色谱和标准品对照后确定提取物为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2)三者对所考察的七种常见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三者最佳浓度组合为大黄素8 mg/100 m L,芦荟大黄素8 mg/100 m L,没食子酸400 mg/100 m L。(3)按三者最佳配比制成了一种液体抑菌制剂,经抑菌试验检验配伍后抑菌效果提高。2、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线性范围是0-12.5 mg/m L(r2=0.9924),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1.1%和0.9%,重复性的RSD值分别为1.0%和1.2%,对照品室温条件下35 min内稳定,该方法耐用性良好,以随行对照品的半数抗氧化能力为基准,设定质量标准为50%-15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范围是8μg/m L-32.02μg/m L(r2=0.9976),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重复性的RSD值为1.2%,对照品室温条件下35 min内稳定,该方法耐用性良好,参照随行对照品相对抗氧化能力为基准,设定质量标准为30%-80%。3、造模时间为0.5 h,H2O2造模剂量为0.2 m M时,细胞损伤程度约达到60%左右,造模效果相对稳定;30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浓度在5 mg/m L时,其对H2O2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在84.4%-96.8%之间,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1、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没食子酸配伍后制成的抑菌制剂对七种常见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DPPH法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且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方便。3、所建方法适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可作为初步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准。

刘国库[6](2020)在《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ies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药用真菌,富含甾体类和多糖类功效成分。我国的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秦岭和云贵高原等山区是猪苓的主要产区,这些产区猪苓化学成分差异尚不清楚。此外,也有室内培养猪苓菌丝的报道。目前关于不同产区和不同生长期猪苓指纹图谱特征愈来愈受人们关注,关于猪苓菌丝体发酵液活性成分的开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本论文以国内秦岭等六个主产区的猪苓为主要研究材料,对收集到的54批猪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常规检测项目、主要活性成分和矿质元素;利用LC/MS、GC/MS、UPLC-Q-TOF-MS/MS等手段建立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化学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估系统软件(2004A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及XCMS Online分析平台等手段解析所建指纹图谱,探讨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的差异性化学成分;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盛产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条件;利用分级醇沉法、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技术、FT-IR光谱、甲基化和NMR波谱等手段,分离、鉴定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并探讨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DNA裂解和延缓细胞衰老等生物活性。为优质猪苓的选择、栽培、质量评价及活性成分开发等积累科学数据和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室内对菌丝来源、初始p H、培养温度、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料、栽培种培养料、光照等影响猪苓菌核生长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猪苓菌核的高效培养体系:筛选出长势优良的猪苓菌丝,来源为陕西周至,母种最优培养基为豆饼粉培养基,初始p H为6–8,适宜培养温度为23–28℃;原种最优培养料为桦木屑培养料;栽培种最优培养料配方为:桦木段(80%)、麸皮(10%)、腐殖土(10%),桦木段需经0.25%NH4NO3溶液浸泡;菌核培养温度为22℃,且在黑暗条件下培养。采用高效培养体系使猪苓生长期由3年缩短为3个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效培养体系可以明显缩短猪苓生产周期,为缓解猪苓市场供需紧张的压力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后续试验提供了样品来源。(2)参照2020年版《中国药典》,对关中平原、秦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和云贵高原六个主产区收集得到的37批猪苓样品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其中,29批样品麦角甾醇含量高于药典下限值(0.70 mg/g),34批样品总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120.00 mg/g),30批样品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50.00 mg/g)。对菌丝期、白苓期、黑苓期、共生期和子实体期5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14批样品麦角甾醇含量高于药典下限值(0.70 mg/g),17批样品总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120.00 mg/g),17批样品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低于药典上限值(50.00 mg/g)。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猪苓样品基本状况良好,可保障后续研究使用。(3)对秦岭等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的5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中性多糖含量范围为0.70–5.40 mg/g,秦岭产猪苓(略阳)含量最高,达5.40 mg/g;酸性多糖含量范围为4.44–23.12 mg/g,关中平原(室内)培养的猪苓含量最高,达23.12 mg/g;游离单糖和寡糖总含量范围为0.58–4.45 mg/g,秦岭产猪苓(周至)含量最高,为4.45mg/g;总甾体含量范围为1.54–3.25 mg/g,秦岭产猪苓(略阳)含量最高,达3.25 mg/g;水溶性蛋白含量范围为25.64–281.99 mg/g,太行山产猪苓(涞源)含量最高,达281.99mg/g。对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分析:菌丝期猪苓游离单糖和寡糖总含量最高,为6.25 mg/g;共生期猪苓水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达195.51 mg/g;子实体期猪苓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和总甾体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1.03 mg/g、36.08 mg/g、6.52 mg/g。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和子实体期猪苓活性成分含量相对较高,为深入研究猪苓的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4)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六个主产区和五个生长期猪苓样品的12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Cu、Zn、Cr含量最高,分别为5.39μg/g、10.23μg/g、1.04μg/g;燕山产猪苓Fe、Mn、Ni、Pb、As、Cd含量最高,分别为603.47μg/g、29.62μg/g、10.70μg/g、1.22μg/g、0.85μg/g、0.44μg/g;太行山产猪苓Ca含量最高,为24870.05μg/g。此外,共生期猪苓Cu(13.02μg/g)、Mg(2268.15μg/g)、Zn(1088.21μg/g)、Fe(602.11μg/g)、Mn(325.01μg/g)、Ca(27850.12μg/g)、Pb(0.71μg/g)等7种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酸性多糖含量与Fe、Mn、Ni含量呈显着正相关,游离单糖与寡糖总含量与Pb含量呈显着负相关,水溶性蛋白含量与Z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Fe和M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燕山产猪苓和共生期猪苓矿质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矿质元素与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关系,建议通过外源施入矿质元素的栽培措施来调控猪苓活性成分的积累。(5)采用LC/MS技术对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和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醇提物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测定了样品的HPLC的色谱峰,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估系统软件(2004A版),为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标定出19个共有峰,为五个生长期的猪苓样品标定出13个共有峰。相似度分析表明,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486–0.972,五个生长期猪苓样品相似度范围为0.201–0.922。使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PCA对样品进行归类,两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高于70%,样品的归类结果比较理想,六个主产区的样品可归为3类,即燕山、太行山、长白山、云贵高原的样品处于一类,秦岭的样品和关中平原培养的样品分别单独处于一类;五个生长期的猪苓样品也可归为3类,即白苓期、黑苓期和共生期样品处于一类,菌丝期样品和子实体期样品分别单独处于一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的醇提物化学成分差异明显,能够为猪苓的质量评价及预分类提供参考依据。(6)采用UPLC-Q-TOF-MS/MS技术结合XCMS Online分析平台的Pairwise分析法对秦岭、太行山、关中平原3个主产区的15批猪苓和菌丝期、黑苓期、子实体期3个生长期的15批猪苓的差异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利用互动云图,当显着性差异p值≤0.005,相对含量差异倍数fold change≥10时,从不同产区和生长期猪苓样品中共筛选出34个标志性分子,其中包括6个甾体类标志性分子。对甾体类标志性分子的峰面积强度进行分析表明,麦角甾醇、过氧麦角甾醇和麦角甾-7,22-二烯-3-酮是区分不同产区猪苓的标志性分子,而过氧麦角甾醇和麦角甾-7,22-二烯-3-酮是区分关中平原和其他产区猪苓的标志性分子;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麦角甾酮和猪苓酮F是区分不同生长期猪苓的标志性分子。结合各成分的细胞毒活性强弱,麦角甾醇和过氧麦角甾醇在秦岭猪苓的细胞毒活性强于关中猪苓和太行山猪苓,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和麦角甾酮在黑苓期猪苓的细胞毒活性强于菌丝期和子实体期猪苓。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产猪苓和黑苓期猪苓较强的细胞毒活性有利于确保临床疗效,可能是猪苓道地性和采收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为从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角度揭示猪苓道地性和采收期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参考数据。(7)采用GC/MS技术为六个主产区的37批猪苓和五个生长期的17批猪苓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测定,建立了指纹图谱,确定了85个共有峰,主要包含烷烃类、烯类、醇类、酯类、醚类、酚类和酸类等7类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表明六个主产区猪苓样品的相似度在0.096与0.999之间,五个生长期猪苓相似度范围为0.809–0.969,且可设定相似度阀值为0.511来甄别与猪苓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程度。主成分分析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等6种成分可能是引起猪苓样品挥发性成分地区间差异的主要成分,10-甲基异戊二烯等8种成分可能是影响不同生长期猪苓样品挥发性成分差异的主要成分。采用PLS-DA对秦岭、太行山和关中平原三个产区以及菌丝期、黑苓期、子实体期三个生长期猪苓代谢差异化合物进行研究,共筛选出34个潜在标志性分子,包括大黄酚等7种活性成分,涉及天冬氨酸代谢途径等7种代谢通路。研究结果表明,产区和生长期差异是猪苓挥发性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是影响猪苓品质差异的内在因素。(8)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盛产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最佳条件,即选择9#猪苓菌丝进行发酵,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5 g/L、酵母提取物4.51 g/L、VB1 0.l g/L、KH2PO41.5 g/L、Mg SO4·7H2O 1.05 g/L、初始p H=5.5、接种量13.75%、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12 d、转速150 r/min。该发酵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1.23 g/L,是优化前的1.38倍。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使猪苓菌丝胞外多糖产量大幅提高,为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9)采用分级醇沉法结合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技术从猪苓菌丝发酵液中分离出三种新型均一胞外多糖PPS1、PPS2和PPS3。HPGPC测得其平均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9×104Da,4.6×104Da,3.7×104Da,PMP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其单糖组成主要是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摩尔比分别为43.6:2.5:1.0、17.7:3.1:1.0和4.6:2.6:1.0。经FT-IR光谱、甲基化、GC/MS和NMR波谱分析表明,三种多糖均为中性糖,均有α-型和β-型糖苷键构型,均为多分支结构多糖。PPS1的分支度为25.49%,主链由→6)-β-D-Manp-(1→糖苷键连接构成,部分糖苷键在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Man、Gal、Glc以末端残基的形式构成,部分Man以→2)-α-D-Manp-(1→糖苷键连接。PPS2的分支度为34.39%,主链由→6)-β-D-Manp-(1→糖苷键构成,在部分主链残基的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2)-α-D-Manp-(1→、→2,6)-α-D-Galp-(1→、→6)-β-D-Glcp-(1→及其末端残基构成。PPS3分支度为38.87%,主链由→6)-β-D-Manp-(1→和→6)-β-D-Galp-(1→糖苷键连接构成,在部分主链残基O-2位上有分支,支链由→2)-α-D-Manp-(1→、→6)-β-D-Galp-(1→、→4)-β-D-Glcp-(1→、→6)-β-D-Glcp-(1→及其末端残基构成。用SEM观察到三种多糖具有分支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胞外多糖结构差异明显,为进一步研究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构效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体外抗氧化、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探讨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结果发现,三种胞外多糖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具有明显的增强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活性,可上调毒性分子NO的分泌,增强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具有明显的抑制DNA分子体外裂解的功能,可显着降低PUC-19 DNA在UV+H2O2(2%)处理下的裂解率(p<0.01);进一步利用SA-β-Gal细胞染色技术证实三种胞外多糖具有明显的延缓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衰老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具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提高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DNA裂解、延缓细胞衰老等生物活性,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综上,本论文阐明了国内主产区猪苓的化学成分差异和指纹图谱特征,并阐述了猪苓菌丝体胞外多糖的结构特征和生物活性。研究结果为优质猪苓的人工培育、产区选择、采收期确认及菌丝体发酵液活性成分开发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程家维[7](2020)在《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关注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持健康的体魄,如何利用食疗来赶走疾病。天然的、食药同源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随着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功效与人群健康的关系受到日益关注,再加上植物活性成分本身来源丰富,各种抗菌、抗炎、抗癌、抗氧化、抗肿瘤等优势的突出,使其在食品、医药及日化品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同样存在弊端,植物活性成分构成的的化合物,其化学性一般较活泼、分子结构不稳定;一旦分离、提取方法不当,其分子结构就可能发生变化或使反应变质;难溶于冷水中生物利用率较低,导致人们对市面上的一些保健、护肤甚至食品的品质和含量的要求产生更高的期许。因此,开发出快捷、高效检测和鉴别市场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品质、含量及其真伪的分析技术手段,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各界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环境中的各类生态条件在自然界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的形成特定的生态环境,对植物产生影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源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但是随着人类的使用、投入生产以及自然的运动等各种方式,难免在大气环境中存在废弃、泄露的现象,导致植物活性成分利用率低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植物活性成分的来源丰富,各种活性显着,人们盲目追求“越多越好”的价值观,物极必反恰恰对人类和环境都造成了危害。另外,很多不良商家依次为噱头,夸大其功效,由于市场的供不应求而实行以次充良的现象,导致很多以此为关键成分的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成为劣质产品,加之处理不当而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黄酮类化合物姜黄素、香叶木素和花旗松素三种植物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同时制备出具有荧光效应的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L-His-AuNPs)和L-半胱氨酸修饰的碳量子点(L-Cys-CDs)为检测平台。整个实验研究方法利用分子光谱法,以分子荧光光谱法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主,辅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傅立叶近红外光谱法,同时采用XRD、TEM、Zeta电位图等表征手段进一步佐证、充实实验现象或进一步解释反应机理。实验报告中建立了荧光光谱法快速检测姜黄素的分析测定,通过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灵敏检测到香叶木素,同时还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两种不同的分析法同时分析花旗松素,经过比较确定以灵敏度更高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检测手段。最终将建立的新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实验结果满意。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475014)和重庆市研究生创新项目(CYS19356)的资助下完成。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与姜黄素作用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实验发现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团簇在与姜黄素作用下,其荧光信号被显着猝灭,我们据此建立了快捷检测环境中痕量姜黄素的新方法。实验以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L-His-AuNPs)为探针试剂,在pH=7.1经过优化的条件下,将适量的姜黄素溶液加入到L-His-AuNPs中,发现L-His-AuNPs溶液原本明亮的荧光被显着猝灭。同时经过计算,发现猝灭的荧光强度随着姜黄素量的增加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过实验证明,L-His-AuNPs的荧光强度猝灭程度与姜黄素浓度在5.0×10-7-1.1×10-5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1×10-88 mol/L。实验通过水样以及健康自愿者的尿样做分析应用,发现回收率在99.5%-105.0%之间,结果令人满意。进一步通过文献对比,更加说明该检测方法的简单、高效。2.利用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为光散射探针快速检测天然植物活性成分香叶木素香叶木素作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具有诸多优异的化学性质和良好的生物活性。文章以L-组氨酸为修饰剂和还原剂,通过简单制备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金纳米粒子(L-His-AuNPs)。在pH为4.5的BR缓冲溶液中,香叶木素的加入使得体系的光散射强度显着增强。据此,根据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的强度变化,构建一种快捷检测香叶木素的实验方法。在最优实验条件下,L-His-AuNPs检测香叶木素的线性范围为7.0-140.0×10-88 mol/L,检出限为1.8×10-88 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香叶木素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3.L-半胱氨酸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对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花旗松素的分析测定实验以柠檬酸为碳源L-半胱氨酸为修饰剂,采用简易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具有高荧光产率的碳量子点(L-Cys-CDs)。经实验分析发现,在Fe3+存在的情况下,L-Cys-CDs可同时作为荧光探针和共振瑞利散射(RRS)探针检测花旗松素。在最佳实验条件下,Fe3+可使碳量子点的荧光显着猝灭,当向上述体系中再加入花旗松素,发现猝灭体系的荧光得以恢复,且三者共存时体系的RRS强度显着增强。据此,文章通过构建两种光谱法择优检测花旗松素,最后确定以检出限更灵敏、线性范围更宽的RRS光谱法作为快速检测花旗松素的实验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RRS增强的强度与花旗松素的浓度在0.9-160×10-7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8.6×10-99 mol/L,相关系数为0.9975。且利用本实验方法检测标准样品的含量与出售方标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值相比较,以及水样的加标回收实验,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朱亚伟[8](2020)在《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脱脂棉为原料制备多孔纤维素微球,经硅烷化改性后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了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并进行了系统表征,获得了制备400μm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和该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初步的应用研究中,优化了印迹材料的吸附条件,研究了该印迹材料的选择性吸附和循环使用性能,最后将该印迹材料用于从槐米萃取物中进行靶向分离槲皮素,纯化后的槲皮素纯度为68.79%,较常规溶剂提取法提高4.37倍。本研究制备的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克服了传统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粒径过小,难于分离的问题,解决了天然产物选择性提取分离中有机试剂消耗量大,耗能较高,操作较繁琐的缺点,达到了利用多孔纤维素基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天然产物选择性靶向分离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的制备方法本研究以脱脂棉为原料进行碱化、老化、磺化后采用反相悬浮技术同时结合热熔胶转化法制备得到了多孔纤维素微球,然后经0.1 mol/L稀盐酸致孔后,在60℃下采用硅烷化试剂进行改性修饰,得到粒径为400 μm的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载体,红外图谱中可见硅烷化试剂的特征峰,扫描电镜图中可见硅烷化修饰后的多孔纤维素微球表面变得更加粗糙,微孔直径变小。经研究得到的400 μm纤维素微球的优化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用量:0.05 g/g CM变压器油用量:50mL/g CM搅拌速度:560 r/min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在优化条件下,纤维素微球的百分产率为78.7%,其形貌规整,粒度均匀。纤维素微球经0.1 mol/L的盐酸致孔后采用过量的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冰醋酸的乙醇水溶液中进行改性。最终得到的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红外可见硅烷化试剂的特征性基团,微孔结构明显,而且该载体可以使稀KMnO4溶液褪色,生成褐色沉淀。2.获得了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本研究以硅烷化多孔纤维素为载体,以槲皮素为模板,以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结合传无载体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了高吸附容量的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并对该印迹材料进行了系统表征,红外表征中聚合物的特征峰明显,扫描电镜可见微孔内部接枝大量印迹聚合物微球,热重分析显示该印迹材料热稳定想良好,X射线衍射表明接枝分子印迹聚合物后纤维素仍保持纤维素Ⅱ的晶型结构。制备多孔纤维素微球的优化条件为:功能单体:4-乙烯基吡啶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用量:396.44 mg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3/4(W/W)聚合溶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20/1(V/V)聚合温度:60℃洗脱剂:15%乙酸甲醇溶液超声洗脱时间:1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因子为1.96,吸附容量为11.73-12.25 mg/g。该制备方法稳定可靠,制得的印迹材料形貌规整,特征明显,热稳定性良好。3.完成了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材料的初步应用研究本研究对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的吸附条件,选择性吸附能力,循环吸附性能,以及对印迹材料从真实样品中靶向分离槲皮素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浓度为0.5 mg/mL的槲皮素溶液中,通过单因素优化对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如下:吸附方法:洗脱摇床晃动混匀(30 r/min)吸附溶剂: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20/1(V/V)吸附温度:15℃时间:8h在优化条件下测得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材料对槲皮素的吸附容量为13.19 mg/g。在选择性吸附实验中该印迹材料对槲皮素选择性吸附良好,对槲皮素的吸附容量是柚皮素的3.63倍;该印迹材料进行4次循环吸附后其吸附性能仍可保留83.05%,解吸附率为98.6%。在从槐米中靶向分离槲皮素研究中,使用该印迹聚合材料分离得到的槲皮素纯度为68.79%,较常规溶剂提取法提高了 4.37倍。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材料,用于从天然产物中靶向分离槲皮素,同时获得了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载体和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建立了该印迹材料吸附槲皮素的最佳条件,然后对其选择性吸附性能、循环使用性能研究,最终将该印记材料应用于从真实样品靶向分离槲皮素,获得极好的效果。本研究制备的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材料具有选择性吸附性能好、易回收、可循环使用的优势,为天然产物的靶向分离开拓了新材料,为生物基靶向分离材料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陈敏,王静,林祥杰,姚金剑,张波,王晓[9](2019)在《大黄真伪鉴定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大黄的临床用药安全、真伪鉴别提供参考。方法:以"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大黄属""酸模属""鉴定""质量控制""质量评价""安全性评价""Rhei Radix et Rhizoma""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Rheum palmatumL.""Rheum officinale Baill.""Rheum""Rumex""Rhubarb""Identification""Quality control""Quality evaluation""Safety evalu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cience Direct、Pub 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单独或组合查询1999年1月-2019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大黄的真伪鉴定、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 223篇,其中有效文献57篇。大黄真伪鉴定方法主要有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分子鉴别等方法,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均具有简便、快速、不依赖仪器设备、成本低廉等优点,其不足之处在于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结果客观性偏弱,薄层色谱鉴别对掺伪样品的鉴别能力较弱;分子鉴别虽技术水平高、准确性及客观性强、适用性广,但如何降低其检测成本、简化操作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光谱测定技术、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一测多评技术、指纹图谱技术、免疫检测技术等,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技术、一测多评技术、免疫检测法等均是以1种或少数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为出发点而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准确可靠、科学性强,但较光谱法和指纹图谱法等以成分群或药材整体来评价药材质量的方法则略显片面;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电感耦合技术测定重金属含量,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农药残留。

韩珂卿[10](2014)在《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研究,第二部分为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研究,第三部分为柴金方质量控制体系研究,第四部分为论文总结与讨论。第一部分文献研究本部分概述了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柴金方中各单味药柴胡、郁金、佩兰、何首乌和肉桂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体内代谢的研究概况,共引用文献116篇,以此指导本课题工作的开展。第二部分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研究基于前期药物体系研究结果,以药物体系导向确定柴金方抗抑郁药物制备重点为萜类及酚类,研究建立其药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以此探索建立中药有效物质基础发现新模式。(1)基于药物体系建立了柴金方药物提取工艺。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柴金方饮片(除制首乌外)进行挥发油(单萜及其倍半萜类所在部位)提取工艺研究,以出油量为指标,对浸泡时间(E)、加水量(F)、提取时间(G)进行考察。结合实际生产,确定柴金方第一步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柴金方饮片(除制首乌外)加F2倍量的水,浸泡E3小时,水蒸气蒸馏提取G4小时。采用正交设计L9(34)试验方法,以正交提取物中萜类含量和酚类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溶剂(A)、溶剂倍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考察。综合正交提取物中萜类含量和酚类含量,并结合实际生产,确定柴金方最佳正交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D2,即柴金方挥发油提取工艺的药渣与制首乌饮片合并,加B2倍量A3溶剂加热回流提取D2次,每次C3小时。(2)基于药物体系建立了柴金方药物富集工艺。以萜类和酚类的吸附量和吸附-解吸率为考察指标对树脂类型进行筛选。通过测定6种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萜类和酚类的吸附特性,分析得出H2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萜类和酚类有较大吸附量,较容易解吸附,吸附后富集物中萜类和酚类的含量较高,最终选择H2型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富集柴金方药物的树脂。然后,以洗脱物中萜类和酚类的含量及其转移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对H2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工艺进行研究,分别对其吸附条件、除杂条件、洗脱条件进行优化,包括上样液浓度、上样量与树脂体积比、树脂柱径高比、吸附流速、最大上样量;水洗倍量、水洗流速;洗脱溶剂、洗脱流速、洗脱倍量等参数的考察,确定最佳富集工艺为:柴金方按最佳工艺提取后,提取液回收溶剂,真空干燥,将柴金方提取物水分散液(相当于I3 g/mL生药材)上样,经过H2型大孔树脂,使得饮片量与树脂体积比为K3 g:1mL,树脂径高比为L2,吸附流速为M2 BV/h,上样后用P2BV水洗除杂,除杂流速为Q2 BV/h,再以R3%乙醇洗脱U1BV,洗脱流速为S2 BV/h,收集R3%乙醇洗脱物,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柴金方酚类富集物。再以R7%乙醇洗脱V4BV,洗脱流速为S2 BV/h,收集R7%乙醇洗脱物,浓缩,真空干燥,即得柴金方萜类富集物。(3)对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进行了验证。3批样品的制备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挥发油得率平均为0.32%(ml/g);萜类、酚类可以被较完全的提取(萜类平均提取率为86.53%,酚类平均提取率为91.05%),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50%和6.09%;柴胡皂苷B2和二苯乙烯苷的平均提取率为81.42%和92.21%,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2384%和 1.2456%。萜类富集物平均出膏率为1.00%,萜类成分在萜类富集物中平均含量为7.60%,其平均转移率为81.17%;酚类富集物平均出膏率为3.85%,酚类成分在酚类富集物中平均含量为16.04%,其平均转移率为57.75%,在萜类富集物中平均含量为12.28%,其平均转移率为11.64%。就其指标性成分而言,柴胡皂苷B2在萜类富集物中平均含量为3.68%,平均转移率为77.31%;二苯乙烯苷在酚类富集物中平均含量为3.47%,平均转移率为60.44%。柴金方酚类、萜类富集工艺合理、稳定。(4)采用利血平复制抑郁模型造模,盐酸氟西汀为阳性对照药,小鼠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及小鼠利血平拮抗实验显示,柴金方富集物、醇提物、水提物均有抗抑郁作用,其中柴金方富集物的抗抑郁作用最为显着(P<0.01)。结合神经递质指标的测定数值,可以得出柴金方富集物的抗抑郁作用优于醇提物更优于水提物。给予等同生药量,柴金方富集物的用量(萜类富集物出膏率为1.00%,酚类富集物出膏率为3.85%)明显少于醇提物(出膏率为18.24%)和水提物(出膏率为27.10%),可避免因用药剂量过大带来的副作用。(5)对柴金方药物制备物进行了质量表征研究。柴金方富集物较提取物有药效和服用量上的优势,发现以柴胡皂苷B2为代表的萜类成分在发挥抗抑郁疗效上作用更显着,在药物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中,应尤为关注影响萜类成分及其指标成分柴胡皂苷B2的相关因素,从而以药物体系与柴金方制备物质量表征关联分析结果为导向,指导和评价药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对药物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药物创新提供新的思路。第三部分 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体系研究(1)采用HPLC法,建立了柴金方药物中萜类及萜类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B2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柴胡皂苷B2为对照品计算回归方程为:y=1742644 x-20112,r=0.9999(n=8),表明柴胡皂苷B2在0.072μg~3.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9%,RSD=2.22%(n=6)。测得柴金方提取物中柴胡皂苷B2的含量为0.2367%~0.2395%之间,柴金方萜类富集物中柴胡皂苷B2含量为3.4091%~3.8758%之间。以柴胡皂苷B2为对照品,计算与柴胡皂苷B2有相同光谱图的一类成分峰面积之和,即作为萜类成分的峰面积,求得其含量,此方法弥补了单一用柴胡皂苷B2的含量质控不足以反映一大类(萜类)的情况。测得柴金方提取物中萜类的含量为0.47%~0.53%之间,柴金方萜类富集物中萜类含量为6.91%~8.09%之间。3批样品的萜类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且稳定,可作为柴金方药物中萜类及其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B2的含量测定方法。(2)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柴金方药物中酚类的含量测定方法,并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以二苯乙烯苷为对照品,计算回归方程为y=623.62x+0.1442,r=0.9987(n=9),表明二苯乙烯苷在 0.2410ug/ml~1.2048ug/ml 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二苯乙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8%,RSD=2.28%(n=6)。测得柴金方提取物中酚类的含量为6.00%~6.18%之间,柴金方酚类富集物中酚类含量为15.12%~16.69%之间,柴金方萜类富集物中酚类含量为11.22%~13.31%之间。3批样品的酚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且稳定,可作为柴金方药物中酚类的质量控制方法。(3)采用HPLC法,建立了柴金方药物中酚类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二苯乙烯苷为对照品,计算回归方程为y=2735220 x-249318,r=0.9996(n=6),表明二苯乙烯苷在0.20μg~4.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二苯乙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5%,RSD=2.92%(n=6)。测得柴金方提取物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为1.2243%~1.2622%之间,柴金方酚类富集物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为3.1578%~3.6419%之间。3批样品的酚类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且稳定,可作为柴金方药物中酚类指标性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质量控制方法。第四部分 论文总结与讨论(1)基于药物体系建立了柴金方提取和富集的制备工艺方法依据药物体系,结合各单味药自然属性设计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并进行了制备物药效学验证,说明柴金方富集物有抗抑郁作用明显,用量少的优势。制备物质量表征发现,以柴胡皂苷B2为代表的萜类成分在发挥抗抑郁疗效上作用更显着,因此在富集工艺中优先保证萜类成分。(2)建立了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体系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建立了柴金方药物中萜类和酚类及其指标性成分柴胡皂苷B2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作为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方法。柴金方药物的化学类型和指标成分关联药物体系,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制定科学、合理、严格的质量控制评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二、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制药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清咽片和大黄苏打片的混合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
    第一节 基于 NIR 光谱技术的清咽片简化模拟混合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
        2.2 定量校正模型建立
        2.3 模型应用
        2.4 MBSD终点判断结果
        3 小结
    第二节 大黄苏打片混合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2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
        2.3 主成分分析
        2.4 定量校正模型建立
        2.5 模型应用
        2.6 混合终点定性判别
        3 小结
第二章 黄柏柱层析过程的终点判断与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第一节 NIR 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用于黄柏柱层析终点判断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2 主成分分析
        2.3 变量筛选及预处理方法选择
        2.4 MBSD终点判断
        2.5 定量校正模型建立
        3 小结
    第二节 黄柏柱层析过程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
        2.2 正常批次光谱主成分分析
        2.3 MSPC模型建立
        2.4 MSPC模型应用
        3 小结
第三章 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终点判断与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第一节 基于 NIR 光谱技术的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终点判断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方法学考察
        2.2 主成分分析
        2.3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
        2.4 变量筛选
        2.5 定量校正模型建立
        2.6 MBSD终点判断
        2.7 GP 回归模型的应用
        3 小结
    第二节 葛根芩连汤提取过程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实验仪器
        1.2 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光谱预处理方法选择
        2.2 正常批次光谱主成分分析
        2.3 MSPC模型建立
        2.4 MSPC模型应用
        3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线监测技术在药物混合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1 在线监控技术
    2 化学计量学方法
    3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经验方(FDQ)的ND片剂临床前药学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FDQ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活性成分探索研究
        4.2 “成分还原”对FDQ活性成分群组合物研究
        4.3 潜在活性成分组合物(AIC)药效验证研究
        4.4 ND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4.5 ND片剂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4.6 基于苦参碱的AIC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
    5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FDQ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潜在活性成分探索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FDQ有效成分的筛选与分子数据库的构建
        2.2 疾病相关靶标的筛选
        2.3 潜在作用靶标的获取
        2.4 交集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2.5 “成分-疾病靶标”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2.6 GO(基因功能)分析
        2.7 通路富集分析
        2.8 肺毒清活性成分群的聚焦
        2.9 成分-靶点分子对接
    3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成分还原”对FDQ活性成分群组合物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2.2 供试品溶液制备
        2.3 色谱条件
        2.4 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潜在活性成分组合物(AIC)药效验证研究
    1 实验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解热实验
        2.2 止咳
        2.3 化痰
    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ND片剂制备工艺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ND片剂中间体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1.1 AIC相关指标测定预实验
        2.1.2 ND颗粒制备评价指标与测定方法
        2.1.3 制剂吸湿剂与填充剂筛选
        2.1.4 黏合剂种类筛选
        2.1.5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ND颗粒成型工艺
        2.2 ND片剂成型研究
        2.2.1 润滑剂种类筛选
        2.2.2 润滑剂用量筛选
        2.2.3 崩解剂的种类考察
        2.2.4 崩解剂的用量考察
        2.2.5 片剂工艺验证
    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ND片剂中间体及成品质量标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ND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1.1 ND颗粒的制备
        2.1.2 ND颗粒性状
        2.1.3 粒度
        2.1.4 水分
        2.1.5 干燥失重
        2.1.6 验证
        2.1.7 基于HPLC的 ND颗粒一测多评法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2.1.8 ND颗粒的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2.1.9 ND颗粒的紫外指纹图谱研究
        2.1.10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ND颗粒中五种成分的含量
        2.1.11 ND颗粒的物理指纹图谱研究
        2.2 ND片剂质量标准研究
        2.2.1 检查
        2.2.2 含量测定
        2.2.3 溶出度方法建立
    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基于苦参碱的AIC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方法与结果
        2.1 样品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2.2 色谱条件
        2.3 血浆样品处理
        2.4 大鼠给药及血液样品采集
        2.5 方法学验证
        2.5.1 专属性考察
        2.5.2 线性及定量限考察
        2.5.3 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
        2.5.4 提取回收率与机制效应
        2.5.5 稳定性考察
        2.5.6 药代动力学研究
    3 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ND片中间体质量标准(草案)
附录B ND片质量标准(草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文献综述 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3)基于生物活性的大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综述-大黄研究进展
    1 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1 蒽醌类化学成分
        1.2 蒽酮类化学成分
        1.3 芪类成分
        1.4 鞣质类成分
        1.5 酰基糖苷类成分
        1.6 苯丁酮苷类和色原酮类成分
        1.7 其它化学成分
    2 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进展
        2.1 药理学研究进展
        2.2 毒理学研究
    3 质量控制研究
        3.1 指纹图谱
        3.2 含量测定
        3.3 液质联用
        3.4 谱效关系及组效关系
        3.5 药代动力学
    4 展望
前言
第一章 基于谱效关系的大黄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第一节 大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第二节 大黄指纹图谱共有峰的LC-MS/MS结构推测
    第三节 大黄泻下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第四节 大黄抗肿瘤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第五节 大黄抗炎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第六节 大黄化学成分与其外在颜色的相关性研究
第二章 基于组效关系的大黄活性成分辨识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面向不同活性的大黄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第一节 大黄中7个蒽醌苷类成分的同步测定研究
    第二节 大黄中缩合鞣质的含量测定
全文总结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图
参考文献

(4)艾纳香油化学成分分离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艾纳香及艾纳香油药材简介
    1.2 艾纳香油研究进展
        1.2.1 .艾纳香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1.1 .艾纳香油GC-MS化学成分研究
        1.2.1.2 .艾纳香油活性成分分离研究
        1.2.2 .艾纳香油的药理研究现状
        1.2.3 .艾纳香油的质量标准研究现状
        1.2.3.1 .艾纳香油的TLC鉴别研究
        1.2.3.2 .艾纳香油相关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
        1.2.3.3 .艾纳香油稳定性研究
        1.2.3.4 .艾纳香油的指纹图谱研究现状
        1.2.4 .艾纳香油现有制剂的研究及其应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图
第二章 艾纳香油中化学成分检识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艾纳香油样品
        2.1.2 .对照品
        2.1.3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2.1 .艾纳香油中化学成分的定性检识
        2.2.1.1 .总有机酸类成分
        2.2.1.2 .总皂苷类成分
        2.2.1.3 .其他类成分
        2.2.2 .艾纳香油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
        2.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3 .UV测定条件
        2.2.2.4 .艾纳香油的线性关系考察
        2.2.2.5 .方法学考察
        2.2.2.6 .艾纳香油的含量测定
    2.3 小结
第三章 艾纳香油化学成分分离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艾纳香油样品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方法与结果
        3.2.1 .艾纳香油GC-MS化学成分分析测定
        3.2.1.1 .GC-MS分析条件
        3.2.1.2 .艾纳香油GC-MS分析结果
        3.2.2 .艾纳香油硅胶柱层析分离研究
        3.2.2.1 .硅胶柱层析分离方法
        3.2.2.2 .馏分Fr.1 GC-MS分析结果
        3.2.2.3 .馏分Fr.2 GC-MS分析结果
        3.2.2.4 .馏分Fr.3 GC-MS分析结果
        3.2.2.5 .馏分Fr.4 GC-MS分析结果
        3.2.2.6 .馏分Fr.5 GC-MS分析结果
        3.2.2.7 .馏分Fr.6 GC-MS分析结果
        3.2.2.8 .馏分Fr.7 GC-MS分析结果
        3.2.2.9 .馏分Fr.8 GC-MS分析结果
        3.2.3 .艾纳香油中压制备分离研究
        3.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3.2 .最佳色谱条件筛选
        3.2.3.3 .馏分Fr.9 GC-MS分析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艾纳香油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4.1 仪器与材料
        4.1.1 .艾纳香油样品
        4.1.2 .对照品
        4.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4.2.1 .理化性质
        4.2.1.1 .色泽
        4.2.1.2 .溶解性
        4.2.1.3 .比旋度
        4.2.1.4 .折光率
        4.2.1.5 .相对密度
        4.2.2 .检查
        4.2.2.1 .乙醇中不溶物
        4.2.2.2 .重金属检查
        4.2.3 .TLC鉴别
        4.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3.3 .不同溶剂展开剂系统筛选
        4.2.3.4 .艾纳香提取物溶液的制备
        4.2.3.5 .对照品、艾纳香油与艾纳香提取物TLC鉴别
        4.2.3.6 .13批艾纳香油TLC鉴别
        4.2.4 .HPLC-DAD同时测定艾纳香油中7 个成分的含量
        4.2.4.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4.3 .色谱条件筛选
        4.2.4.4 .最佳波长筛选
        4.2.4.5 .系统适用性
        4.2.4.6 .线性关系考察
        4.2.4.7 .方法学验证
        4.2.4.8 .样品含量的测定
        4.2.5 .HPLC-RID同时测定艾纳香油中3 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4.2.5.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5.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5.3 .色谱条件
        4.2.5.4 .系统适用性
        4.2.5.5 .线性关系考察
        4.2.5.6 .方法学验证
        4.2.5.7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4.2.6 .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研究
        4.2.6.1 .色谱条件
        4.2.6.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6.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2.6.4 .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试验方法学研究
        4.2.7 .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4.2.7.1 .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4.2.7.2 .共有峰的指认
        4.2.7.3 .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分析
        4.2.7.4 .艾纳香油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与相似度评价
        4.2.8 .艾纳香油的稳定性考察
        4.2.8.1 .GC色谱条件
        4.2.8.2 .混合对照品溶液与内标液的制备
        4.2.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2.8.4 .系统适用性
        4.2.8.5 .高温试验
        4.2.8.6 .强光照射试验
        4.2.8.7 .加速试验
    4.3 小结
附1 艾纳香油质量标准提升草案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大黄和五倍子有效成分配伍的液体抑菌制剂的制备与抑菌能力表征
    1.1 仪器与试剂
        1.1.1 实验仪器
        1.1.2 实验试剂
        1.1.3 实验菌种
    1.2 实验方法
        1.2.1 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提取
        1.2.2 没食子酸的提取
        1.2.3 抑菌试验
        1.2.4 液体抑菌制剂的制备
        1.2.5 高效液相分析条件
    1.3 结果与讨论
        1.3.1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提取实验结果
        1.3.2 抑菌实验结果
    1.4 小结与展望
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质控研究
    2.1 应用DPPH法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抗氧化活性的质控研究
        2.1.0 仪器与试剂
        2.1.0.1 实验仪器
        2.1.0.2 实验试剂
        2.1.1 实验方法学的建立
        2.1.1.1 溶剂吸光度吸收检测
        2.1.1.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2.1.1.3 专属性考察
        2.1.1.4 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2.1.1.5 DPPH线性考察
        2.1.1.6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线性考察
        2.1.1.7 VC线性考察
        2.1.1.8 精密度实验
        2.1.1.9 重复性实验
        2.1.1.10 准确度实验
        2.1.2 实验结果
        2.1.2.1 空白溶液吸光度吸收检测
        2.1.2.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2.1.2.3 专属性考察
        2.1.2.4 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2.1.2.5 DPPH线性考察
        2.1.2.6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线性考察
        2.1.2.7 VC线性考察
        2.1.2.8 精密度实验
        2.1.2.9 重复性实验
        2.1.2.10 准确度实验
        2.1.2.11 样品检测
    2.2 应用DPPH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活性的质控研究
        2.2.1 仪器与试剂
        2.2.1.1 实验仪器
        2.2.1.2 实验试剂
        2.2.2 方法学的建立
        2.2.2.1 空白溶液吸光度考察
        2.2.2.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2.2.2.3 专属性考察
        2.2.2.4 反应平衡时间确定
        2.2.2.5 DPPH线性考察
        2.2.2.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考察
        2.2.2.7 VC线性考察
        2.2.2.8 精密度实验
        2.2.2.9 重复性实验
        2.2.3 实验结果
        2.2.3.1 空白溶液吸光度考察
        2.2.3.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2.2.3.3 专属性考察
        2.2.3.4 反应平衡时间确定
        2.2.3.5 DPPH线性考察
        2.2.3.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考察
        2.2.3.7 VC线性考察
        2.2.3.8 精密度实验
        2.2.3.9 重复性实验
        2.2.3.10 样品检测
    2.3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_2O_2所致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模型的建立及质控初步建立
        2.3.1 仪器与试剂
        2.3.1.1 细胞株
        2.3.1.2 实验试剂
        2.3.1.3 仪器
        2.3.2 实验方法
        2.3.2.1 H9C2心肌细胞的复苏、培养与传代
        2.3.2.2 H9C2心肌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2.3.2.3 不同浓度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2.3.2.4 H_2O_2所致H9C2细胞损伤模型的方法学建立
        2.3.2.4.1 细胞培养液的选择
        2.3.2.4.2 H_2O_2浓度的选择
        2.3.2.4.3 造模时间的选择
        2.3.2.4.4 线性考察
        2.3.2.4.5 重复性考察
        2.3.2.4.6 精密度考察
        2.3.2.4.7 稳定性考察
        2.3.3 实验结果
        2.3.3.1 H9C2心肌细胞的生长曲线
        2.3.3.2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2.3.3.3 不同浓度的H_2O_2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
        2.3.3.4 不同造模时间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
        2.3.3.5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随行样品的量效关系曲线
        2.3.3.6 精确度考察
        2.3.3.7 稳定性考察
        2.3.4 30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_2O_2所致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
    2.4 小结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根管消毒及中药制剂相关研究和心血管疾病与抗氧化的关系研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猪苓简介
    1.2 猪苓的生物学特性
    1.3 猪苓的人工培养
    1.4 猪苓化学成分的研究
        1.4.1 甾体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4.2 多糖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1.4.3 无机微量元素、蛋白质类及维生素类化合物
        1.4.4 三萜类、蒽醌类及其他类化合物
    1.5 药理作用
        1.5.1 细胞毒活性作用
        1.5.2 利尿作用
        1.5.3 促进头发生长
        1.5.4 抗菌与抗炎作用
        1.5.5 其他药理作用
    1.6 猪苓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1.6.1 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
        1.6.2 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1.6.3 指纹图谱在猪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7 立题依据
        1.7.1 研究现状与问题
        1.7.2 技术路线
        1.7.3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猪苓菌核高效培养体系的建立
    2.1 试验材料
        2.1.1 猪苓菌丝
        2.1.2 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来源猪苓菌丝的培养
        2.2.2 不同温度条件下猪苓菌丝的培养
        2.2.3 猪苓菌丝在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的培养
        2.2.4 猪苓菌丝在不同原种培养基上的培养
        2.2.5 猪苓菌丝在不同栽培种培养料上的培养
        2.2.6 培养温度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
        2.2.7 光照对猪苓菌核形成的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来源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2 不同温度下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3 不同母种培养基上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4 不同原种培养料中猪苓菌丝的长势比较
        2.3.5 不同培养条件下猪苓菌核干重的比较
        2.3.6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六个产区猪苓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水分含量的测定
        3.2.2 灰分含量的测定
        3.2.3 麦角甾醇含量的测定
        3.2.4 中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3.2.5 酸性多糖含量的测定
        3.2.6 单糖和寡糖总含量的测定
        3.2.7 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3.2.8 总甾体含量的测定
        3.2.9 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3.2.10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常规检查项目分析
        3.3.2 活性成分分析
        3.3.3 矿质元素分析
        3.3.4 相关性分析
        3.3.5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C/MS指纹图谱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不同产区猪苓质量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LC/MS指纹图谱的建立
        4.2.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猪苓LC/MS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确立与相似度评价
        4.3.2 聚类分析(HCA)
        4.3.3 主成分分析(PCA)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UPLC-Q-TOF-MS/MS分析不同产区猪苓差异性化学成分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5.2.2 色谱条件
        5.2.3 质谱条件
        5.2.4 数据处理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产区猪苓差异化合物分析
        5.3.2 不同生长期猪苓差异化合物分析
        5.3.3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质谱鉴定
        5.3.4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峰面积比较
        5.3.5 甾体类差异化合物的细胞毒力比较
        5.3.6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六个产区猪苓样品的GC/MS指纹图谱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的制备
        6.2.2 色谱及质谱条件
        6.2.3 方法学考察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猪苓样品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
        6.3.2 猪苓样品GC/MS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
        6.3.3 PCA,PLS-DA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及标志物研究
        6.3.4 多成分GC/MS定量分析
        6.3.5 差异代谢物通路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猪苓菌丝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
    7.1 试验材料
    7.2 试验方法
        7.2.1 主要营养物质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2.2 发酵条件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2.3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7.2.4 Box-Behnken优化试验
        7.2.5 验证试验
        7.2.6 分析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不同猪苓菌丝胞外多糖分析
        7.3.2 主要营养物质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3.3 主要发酵条件对猪苓菌丝液体发酵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
        7.3.4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结果及分析
        7.3.5 Box-Behnken实验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猪苓菌丝发酵液三种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8.1 试验材料
        8.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8.1.2 主要仪器
    8.2 试验方法
        8.2.1 猪苓菌丝的液体发酵
        8.2.2 胞外多糖的粗分离
        8.2.3 粗多糖的纯化
        8.2.4 多糖纯度和分子量测定
        8.2.5 理化性质初步分析
        8.2.6 紫外全扫描测定
        8.2.7 红外光谱测定
        8.2.8 核磁共振分析
        8.2.9 单糖组成分析
        8.2.10 甲基化分析
        8.2.11 扫描电镜分析
        8.2.12 抗氧化活性分析
        8.2.13 细胞免疫试验
        8.2.14 延缓细胞衰老活性
        8.2.15 抑制DNA裂解试验
        8.2.16 数据分析
    8.3 结果和讨论
        8.3.1 粗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8.3.2 胞外多糖的纯度和分子量
        8.3.3 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初步分析
        8.3.4 单糖组成分析
        8.3.5 甲基化分析
        8.3.6 FT-IR分析
        8.3.7 NMR分析
        8.3.8 扫描电镜分析
        8.3.9 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8.3.10 巨噬细胞活性试验
        8.3.11 抑制DNA裂解活性
        8.3.12 延缓衰老活性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结果与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简介
        1.1.1 引言
        1.1.2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介绍
        1.1.3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发展
        1.1.4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类
        1.1.5 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主要检测方法
    1.2 研究对象简介
        1.2.1 姜黄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1.2.2 香叶木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1.2.3 花旗松素的简介和分析方法
    1.3 研究方法简介
        1.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3.2 分子荧光光谱法
        1.3.3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研究报告
    2.1 基于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与姜黄素作用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及其分析应用
        2.1.1 实验部分
        2.1.2 结果与讨论
        2.1.3 结论
    2.2 利用L-组氨酸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为光散射探针快速检测天然植物活性成分香叶木素
        2.2.1 实验部分
        2.2.2 结果与讨论
        2.2.3 结论
    2.3 L-半胱氨酸功能化的碳量子点对天然植物活性成分花旗松素的分析测定
        2.3.1 实验部分
        2.3.2 结果与讨论
        2.3.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8)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分子印迹技术
        1.1.1 分子印迹的基本原理
        1.1.2 分子印迹的分类
        1.1.3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的基本要素
        1.1.4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1.1.5 分子印迹基质的研究进展
    1.2 纤维素的简介及应用
        1.2.1 纤维素概述
        1.2.2 纤维素的应用
    1.3 天然药物的分类及分子印迹材料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
        1.3.1 天然药物的分类
        1.3.2 天然产物的选择性提取分离
        1.3.3 分子印迹材料在天然产物中的选择性提取分离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载体的制备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2.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2.1.2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纤维素微球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2.2.2 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载体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变压器油用量对纤维素微球粒径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对纤维素微球粒径的影响
        2.3.3 搅拌速度对纤维素微球粒径的影响
        2.3.4 搅拌时间对纤维素微球粒径的影响
        2.3.5 表面活性剂用量对纤维素微球粒径的影响
        2.3.6 硅烷化多孔纤维素微球的制备
    2.4 本章小结
3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装置
        3.1.3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槲皮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3.2.2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3.2.3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稳定性的考察
        3.2.4 印迹材料各制备阶段的吸附容量
        3.2.5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槲皮素的标准曲线
        3.3.2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3.3.3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3.3.4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3.3.5 热重分析结果
        3.3.6 X单晶衍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初步应用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药品
        4.1.1 实验仪器及设备
        4.1.2 实验药品
    4.2 实验方法
        4.2.1 吸附条件的优化
        4.2.2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研究
        4.2.3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循环吸附性能研究
        4.2.4 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吸附条件的优化
        4.3.2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附性能
        4.3.3 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循环吸附性能
        4.3.4 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大黄真伪鉴定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真伪鉴定
    1.1 性状鉴别
    1.2 显微鉴别
    1.3 TLC鉴别
    1.4 分子鉴定
2 质量控制
    2.1 紫外分光光度法
    2.2 荧光光谱法
    2.3 NIR法
    2.4 HPLC法
    2.5 液-质联用(LC-MS)法
    2.6 CE法
    2.7 指纹图谱研究
    2.8 QAMS法
    2.9 免疫检测技术
3 安全性评价
    3.1 重金属检测
    3.2 农药残留检测
4 结语

(10)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概述
    综述二 柴金方中各单味药的研究概述
前言
实验部分
    第一章 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研究
        第一节 柴金方药物提取工艺研究
        第二节 柴金方药物富集工艺研究
        第三节 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研究验证
        第四节 柴金方药物抗抑郁有效性验证
        第五节 柴金方药物制备物质量表征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第一节 基于萜类含量的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
        第二节 基于萜类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
        第三节 基于酚类含量的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
        第四节 基于酚类指标性成分含量的柴金方药物质量控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论文总结与讨论
        第二节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测定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中药制药工艺终点判断方法研究[D]. 吴思俊.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临床经验方(FDQ)的ND片剂临床前药学探索性研究[D]. 刘钱. 成都大学, 2021(07)
  • [3]基于生物活性的大黄质量控制研究[D]. 王立雪.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艾纳香油化学成分分离及其质量标准研究[D]. 陈前袆. 贵州大学, 2020(02)
  • [5]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D]. 李晓凡.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国内主产区猪苓指纹图谱特征及菌丝体胞外多糖活性研究[D]. 刘国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7]分子光谱法快速检测环境中的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新方法研究[D]. 程家维. 重庆三峡学院, 2020
  • [8]多孔纤维素基槲皮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初步应用研究[D]. 朱亚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9]大黄真伪鉴定与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陈敏,王静,林祥杰,姚金剑,张波,王晓. 中国药房, 2019(18)
  • [10]基于药物体系的柴金方药物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研究[D]. 韩珂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标签:;  ;  ;  ;  

大黄素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