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点及利用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点及利用

一、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高宏[1](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许诺[2](2019)在《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湖作为西湖的姊妹湖,拥有上下八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的山湖景色,杭州湘湖旅游度假区作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的一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是湘湖旅游综合体持续增长的基础驱动力。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进行深度调查研究,以完善湘湖风景区系列研究,为景区植物景观提升提供依据,为山湖景区的营建提供借鉴。本文对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的整体构成和典型案例两个层面进行探讨。将其划分为水域、滨水、陆地、山林四种类型的植物生境区域,在整体的层面上,筛选出样点45处,对其中的植物信息进行统计,总结植物群落结构、季相资源、空间序列的特点。在典型案例层面,筛选典型节点14个,测绘研究,归纳景区植物营造特点。通过对该两个层面的研究,总结得到以下结论:(1)在景区整体植物景观层面:景区共有植物300种,隶属于107科、212属,景区内植物物种资源丰富、种类状况理想。植物物种组成比例合理,乔木的选择有滨水和乡野特色,灌木运用较灵活多变,地被和水生植物缺少景观特点。景区常用植物以杭州常见植物为主,品种运用有待更新。乔灌木的植物长势普遍较佳,地被及水生植物有种植密度欠合理性的问题。景区内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以针阔、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景区整体由山林至水域逐渐通透敞亮,陆地区域郁闭度变化跨度最大,景区郁闭度相较杭州其他景区较高,且差异对比较小。景区观花植物在层次和时间上均有花可赏,色彩多样,但秋冬观花植物品种较缺乏;观叶植物物种丰富,季相类观叶植物品种较普通且中层略单薄,彩叶类观叶植物可多引进新颖品种;观果植物种植较散乱,少有景观主题特色。景区植物空间类型多样且各具特色,总结特点为:开闭空间相交,收放视野结合;水陆山林兼得,自由组合体验;堤岛划分空间,看与被看相兼。提出景区空间营造问题及建议:需重视植物生长产生的空间变化,添补游线中小型变化的植物空间,营造烘托承接的接线空间,注重堤岛林冠线的刻画,提高水中植物景观的可赏度。(2)在景区典型案例层面:滨水区域的植物组团中,草坪空间的营造具有主题明确,氛围得当,空间丰富,布局合理,满足功能的特点,建议其营造与湘湖提高关联,同时注重组团的疏密、优化林缘线的刻画。景区园路及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则与湘湖紧连,形式多样,能因地制宜的扬长避短,特色鲜明,但仍需细化景观营造及管理。水域内的植物组团观赏点面多样,故需考虑多观点、多尺度的景观效果;倒影迷离的水陆关系及植物蜿蜒伸展至水面的姿态是该区域独有的特点,但区域内的植物种植需考虑植物成群的效果,以突出重点。山林植物景观组团管理粗放,自然野趣,视野深远且多以群体景观为观赏点,但其空间相较单一,功能仍需完善。最后,对湘湖景区一期的植物景观进行总结,其特点为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同时总结湘湖景区植物的管理、生长及主题营造的问题,并提出景区植物景观需系统建档管理、梳理植物组团、深化专类景观、塑造植物文化的发展建议。

马逍原[3](2019)在《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对传统村落建设的逐步重视和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传统村落的愿景日益强烈,传统村落成为政府保护建设的热点,从而掀起新型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潮。传统村落植物景观具有自然和谐、舒适闲散、文化传承等特点,但缺乏一定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景观营造配置模式。本次论文针对杭州市县区的三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册的村落植物景观,分为实地调查研究和景观评价两部分内容展开,首先按照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生产空间这三大村落常见空间结构,对三个村落的典型样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生长状况、植物种类应用频率、植物群落结构、群落季相、植物配置模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区域地实地调查和测绘记录。其次,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建立科学合理的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准则层分为生态功能层、景观功能层和社会功能层,指标层包括12个因子层。研究结果表明:(1)调研的三个传统村落按照植物生长型分类,可得村落植物绿化隶属于于93科、185属、261种植物,其中乔木82种、灌木54种、草本植物101种、竹类8种,藤本植物16种。(2)东梓关村植物种类最多,134种占比为51.3%,呼日村121种,占比为46.3%,深澳村植物种类最少,119种计比例为45.6%,由此可得在自然生态型村落中,自然生境留存度高、环境保护较好,人为干预要远低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村落;传统建筑型村落中的中层植物景观较为丰富,且多以庭院组合搭配的形式出现;人文景观型村落中,生活空间使用草本植物的频率最高,且草本植物的种类具备一定的当地特色。(3)根据景观评价得生态功能层、景观功能层和社会功能层的权重分别为0.4429、0.3873、0.1698,因子层中植物景观群落的稳定性、植物景观的乡土特性、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的权重最高,别为0.1583、0.1345、0.1226,排在最末的为植物景观空间参与性,总权重为0.0278。(4)通过景观评价可得到人文景观型村落东梓关村综合得分最高为10.83,植物景观层次的经济投入较高,且在三个村落中更注重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表达,植物种类丰富、景观效果较为突出。综合得分10.24的自然生态型村落呼日村排在第二位,人为干预度较低、植物生境自然稳定、乡土树种运用比例高,因此生态功能层面的得分最高。传统建筑型村落深澳村以传统古建筑为主,尺度较小的斑块上植物种类应用上缺乏、空间利用率低,故总体得分最低为10.01。针对各因子层的具体得分,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建设和改善整体植物景观的不足之处。(5)未在来的传统村落建设中,应将历史文化传承、植物群落生态保护、延续村落乡土地域价值、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充分挖掘植物景观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为杭州市传统村落建设提出适宜环境、符合特色、尊重历史文化的植物种类推荐和景观配置模式,同时也能为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芃[4](2019)在《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下青城古镇的更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蕴含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古镇引起各方关注,作为记录人类文明演进的活化石,在当前城市发展需求与空间形态的共同影响下古镇更新发展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青城古镇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至今仍保留着型制完整、工艺精美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西北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历代文人荟萃、商贾云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青城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城古镇传统的空间形态及格局风貌渐渐难以承载新的功能需求,目前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也是众多中小型古镇所普遍面临的,如古镇主题定位模糊、开发层次不够丰富、投资机制不够完善、旅游开发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笔者以文化旅游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选取青城古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保护古镇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旅游以及如何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同时完成古镇更新等问题作为青城古镇价值提升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理论知识并结合统计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解析、图示说明等方法探究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下青城古镇的更新发展问题。首先,笔者对国内外“文化旅游”及“历史古镇”相关的概念理论及政策实施进行整理分析并综合评述文化旅游及历史文化古镇的更新保护的发展现状,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梳理青城基本概况、产业构成、社会背景及规划进展,对古镇文化旅游资源要素采用科学分类标准进行归纳,采用面—线—点(即聚落—街巷—建筑)逐层拆解的方法对青城古镇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建筑特色,并对其文化旅游保护利用现状进行综合梳理。与此同时简单回顾青城古镇文化旅游的发展历程、经营管理现状、游客行为特征及偏好及周边区域的竞合关系等,在此基础上系统性地总结了古镇更新以及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所在。最后,笔者尝试通过对大量与青城类似的古镇案例的研究试图提取可借鉴的更新策略参考,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则案例要点进行简要分析。继而从古镇职能的更新、古镇肌理的保护及古镇形态的重塑这三个方面提出青城古镇的更新发展策略,同时对相关保障措施的协同推进提出建议。探讨文化旅游语境下的古镇更新发展问题,不仅是为青城古镇的发展问题建言献策,更期望能为学术界同类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王珏如[5](2019)在《旅游特色小镇的游戏化体验设计探究 ——以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旅游特色小镇成为新的旅游热点。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显露出一些问题,诸如旅游者在游程中的体验感一般,互动性、能动性不高;旅游项目中主题性不强,故事性缺乏。本世纪以来,“游戏化”的设计思想日渐浮现,所展现的叙事性、趣味性、强互动、富有驱动力的特质,给各个领域带来了创新思路,本文探讨如何游戏化设计运用于旅游特色小镇的旅游体验设计之中,力图改善现有旅游项目的游玩体验。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分析与方案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游戏化设计理论的分析,运用八角行为分析框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推导出游戏化设计在旅游体验应用中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游戏化运用机制模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首先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前述理论,对小镇旅游的游戏化设计提出了具体应用构想。本文通过探索游戏化设计方式应用到旅游中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体验感不佳的问题,也有助于增强旅游项目中的主题叙事。实践中用游戏化思维,营造了南宋文化叙事环境,增强了旅游项目中的主题性、故事性体验,提出了基于游戏化驱动力机制的线上线下的游览体验方式,有效促进旅游者的参与性。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了游戏化设计应用在旅游体验中,应基于八角行为框架,通过基于主题故事的竞争机制建立,确立用户角色和互动规则,营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游戏环境,以此丰富旅游体验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司捷[6](2016)在《基于资源整合的秦岭北麓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利用自身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秦岭北麓作为陕西省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板块之一,拥有颇多具有特色的旅游小城镇,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其建设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低且不平衡、景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建设用地浪费严重等问题。本论文在学习国内外旅游小城镇相关理论和案例的基础上,对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现状进行浅析,并采取实证主义研究思路,以五台文化旅游名镇为对象展开详细研究。首先,本文对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地理位置、沿革区划、自然条件、旅游资源、社会经济等基本信息进行概述,同时分析五台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现状、用地布局现状、道路交通现状、生态环境现状等进行剖析,得出五台镇空间发展中存在空间结构缺乏联系、空间布局零散、空间形象缺乏特色等问题。其次,结合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的实际情况,在对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界定与分类的同时,挖掘五台镇的潜力资源,梳理出五台镇资源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策资源、经济资源、区位资源、社会资源等无形资源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有形资源,合计六大类十八小类。同时分析各类资源要素的空间诉求,作为下文五台镇空间优化的基础。再次,论述资源整合是五台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和塑造形象特色的前提条件,在确定资源整合原则的基础上探索资源整合的具体思路,阐述五台镇资源整合可通过功能导向型、目标导向型及空间导向型等三种方式,主要经历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及资源提升等三大环节,此外分析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策略。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具体路径展开分析: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化五台镇的空间结构(根据资源的统筹调配调整整体空间结构、通过提取优势资源打造空间优先发展节点、根据资源的组合联系落实空间发展轴线),促使五台镇空间效益最大化;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五名镇的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统筹利用协调整体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利用与扩充优化农村社区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拓展旅游空间布局),协调原住民与旅游者的空间需求,使五台镇不同的功能空间有效组织;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提升优化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的空间形象(根据资源感知力的提升塑造整体空间风貌、根据资源展示力的提升营造空间节点形象、根据资源独特性的提升打造空间标志物),使五台镇空间特色更加鲜明突出。最后,评价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结果是否满足各类型资源的空间诉求,从整体评价结果和各分类资源评价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镇空间优化效果做出理性评判和鉴定,以期为秦岭北麓其他旅游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严寒[7](2015)在《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四化同步”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也将城乡一体与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列入关注重点。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始终难以迈入全国前列,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省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城乡二元结构的显着。位于湖北省腹地的江汉平原曾是广袤富饶的鱼米之乡,如今却成为了省内发展的洼地,传统农耕模式对于其农村地区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因此,促进江汉平原地区乡镇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对推进湖北省区域经济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缩小城乡二元和解决“三农”问题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充分的文献调查和数理量化分析的手段,对江汉平原地区12个县154个乡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体把控,从人口集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设施配套这四个维度阐述江汉平原地区的乡镇发展特征。基于现状特征,深入推导该地区现状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所在。第二部分基于“新四化”的视角,跳出协同理论下的四化互动惯性思维,以四化本身作为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施力主体,明确乡镇发展的重点在于农村,城乡和谐的根本在于农民,由此提出基于农业现代化的乡镇“新四化”集聚转移驱动机制。第三部分是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路径研究,基于现状分析的维度,结合“新四化”的集聚转移动力机制,以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作为主题词,笔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人口集聚路径,“产镇互动”的产业发展路径,“功能优先”的空间优化路径和“城乡均等”的设施配套路径。江汉平原地区的乡镇分为农业产业型、工业链群型、旅游特色型和工贸结合型四大类。第四部分笔者基于“四化同步”理念对该地区乡镇发展的普适性模式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模式指引。

吴飞[8](2015)在《武穴市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城镇化和工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我国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保护以及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生产背景的分异,也导致了区域耕地资源在利用中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耕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优化耕地资源利用格局,成为当前耕地保护的利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对耕地资源利用中所涉及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各要素的空间分异,实行耕地资源分区利用的优化策略,对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武穴市为研究区,首先通过引入区位熵模型和景观指数,揭示了耕地资源在数量分布、区位特征和景观格局等方面的差异。其次,立足于耕地资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分异。再次,在耕地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从增产潜力和生产优势两个维度来对耕地产能优势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然后,从非稳定度、影响度和受干扰度三个方面评价了耕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状况。最后,在对耕地的数量分布、质量、产能和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异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聚类和三维魔方分区模型对武穴市的耕地资源利用进行了两个层次的分区,并根据各区实际和耕地资源状况总结了其耕地利用特点、提出了差别化的利用措施。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受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武穴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南北差异较大。中北部乡镇耕地资源数量较大、集聚度较高,耕地受权属和地形分割影响,呈现斑块面积小、规整度低的特点;东南部乡镇由于行政区域面积较小,其耕地的数量较少,但斑块面积大且规整。(2)武穴市的耕地质量大致表现出由南向北依次降低的分布规律。在南部平原-中部丘陵-北部低山的地形地貌控制下,武穴市耕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条件逐渐变差,形成了耕地质量呈南北向递变的格局。(3)受当前利用水平和耕地理论生产能力的影响,武穴市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未来粮食生产的增产潜力较大,而东南部地区生产力优势明显,总体上看,东南部平原地区的综合生产优势较大。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在注重提升中部地区耕地利用水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巩固、优化东南部地区的粮食生产。(4)中部地区、北部低山区以及西南沿江地区是耕地利用高生态风险地带,但其原因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的生态风险主要源于城镇扩展和交通线影响,北部低山区则受地形影响强烈,南部沿江地区的生态风险主要源于耕地利用对水域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5)在空间尺度转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耕地数量及分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特征、行政边界和地形等要素,首先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差异明显的耕地利用特征区,然后结合耕地质量、产能和生态风险组合类型,将耕地利用特征区分解为13个利用类型区,最后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各区特点和耕地利用的主导方向及措施。研究为武穴市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耕地的差别化利用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集数量、质量、产能和生态于一体的耕地利用模式指明了方向。

徐呈程[9](2014)在《基于品质目标的山东沂水城市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城市化由量的扩张转变为质与量并重、城市发展观转向“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在全面理解和系统总结国内外城市品质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从“品质”概念本源出发,重塑城市品质的本质内涵,认为城市品质包含多维度、阶段性、主客观结合三大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品质系统框架。首先针对多维度特性,参照管理学的要素论划分法,提出城市品质主要由两大系统构成:基础品质+促生品质,由此进一步明确城市品质相关建设内容;其次针对阶段性特性,参考发展阶段理论和需求理论,分析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品质提升侧重点和品质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再者针对主客观结合特性,借鉴质量管理学中的KANO模型,提出基于人的必备型、期望型、魅力型不同层次需求下的城市品质提升总体思路和策略。进一步从城市品质系统框架中提炼出对城市品质提升起主要作用的几大主体要素:品质潜力资源、品质产业与服务设施、品质场所、品质景观与文化氛围以及管理制度与政策。通过分析主体要素相互之间的关联,解析和探索城市品质提升路径。在上述理论框架指导下,对山东省沂水县展开实证研究,分析其优势资源和优质空间,判别城市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包括整体空间框架重塑、产业与服务功能复合转型、生态与人文景观网络构建、开放空间与慢行系统活性组织为重点的4大空间规划策略;以及包容创新的城市文化形象推广、多方参与的公共事务决策机制建立、吸引高素质人才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体系健全3大“软环境”建设策略作为沂水阶段性品质提升的指引方向。

曾凡富[10](2012)在《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滨海旅游业将成为新世纪最具前景的行业,宁德市海岸线漫长,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宁德市位于福州、温州两大旅游城市之间,是海峡西岸旅游区连接长江三角洲旅游区的重要桥梁。凭借着特有的资源和区域优势,新世纪宁德市滨海旅游业不仅将成为宁德市第三产业的核心产业,而且将对宁德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家学者对宁德市滨海旅游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在本研究中,笔者对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资料、信息和数据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摸清了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数量、分布、特点、价值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市场状况、开发利用等情况,分析了宁德市滨海旅游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结合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韩卢敏的《滨海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滨海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并对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分类,在归纳分类的基础上对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提出了宁德市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11237”功能分区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指出要不断完善各项滨海旅游发展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二、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2)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园林植物景观及发展的研究
        1.3.2.1 国外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2.2 国内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3.3 植物材料的景观要素研究
        1.3.3.1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1.3.3.2 植物材料观赏性研究
        1.3.3.3 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1.3.3.4 植物空间营造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文献资料梳理
        1.4.2.2 实地调查
        1.4.2.3 数据处理
        1.4.2.4 案例分析
2 湘湖旅游景区概况
    2.1 湘湖景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貌水文
        2.1.4 自然景观及产物资源
        2.1.4.1 自然景观资源
        2.1.4.2 自然产物资源
    2.2 湘湖景区历史文化及变迁
        2.2.1 历史文化
        2.2.2 历史用地变迁
    2.3 湘湖景区规划概况
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概况
    3.1 调查选点及数据处理
        3.1.1 调查范围及样点选取
        3.1.2 调查数据及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物种组成分析
        3.2.1.1 植物物种总体概况
        3.2.1.2 植物生活型分析
        3.2.1.3 主要植物运用频次分析
        3.2.1.4 植物健康状况分析
        3.2.2 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3.2.2.1 植物群落水平结构
        3.2.2.2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
        3.2.3 植物季相资源分析
        3.2.3.1 植物季相概况
        3.2.3.2 观花植物资源分析
        3.2.3.3 观叶植物资源分析
        3.2.3.4 观果植物资源分析
        3.2.4 植物空间总体分析
        3.2.4.1 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分析
        3.2.4.2 植物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3.2.4.3 植物景观空间序列及特点分析
    3.3 小结
4 湘湖景区一期典型植物景观节点研究
    4.1 滨水植物组团分析
        4.1.1 草坪空间分析
        4.1.1.1 开敞草坪空间—卧虹桥北侧草地
        4.1.1.2 复合式草坪空间—金融小镇南侧草坪空间
        4.1.1.3 半开敞草坪空间—古砖窑遗址西侧草坪
        4.1.1.4 小结
        4.1.2 园路、构筑周边的植物组团分析
        4.1.2.1 杨柳路段
        4.1.2.2 杉林路段
        4.1.2.3 密林路段
        4.1.2.4 疏林路段
        4.1.2.5 敦颐亭
        4.1.2.6 小结
    4.2 水域内植物组团分析
        4.2.1 越堤小岛
        4.2.2 越堤采莲桥
        4.2.3 湘堤东入口
        4.2.4 跨湖桥博物馆岛中塘
        4.2.5 小结
    4.3 山林植物景观组团分析
        4.3.1 城山广场
        4.3.2 竹坞探幽
        4.3.3 小结
5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特色及展望
    5.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营造特色
        5.1.1 畅幽有序,合理布置植物空间
        5.1.2 物种丰富,创造多样主题景观
        5.1.3 巧借山水,彰显鲜明植物特色
        5.1.4 观点多样,营造内外兼顾景观
        5.1.5 景境相宜,糅合多种园林要素
    5.2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存在问题
        5.2.1 植物环境适应性及管理问题
        5.2.2 植物生长变化上产生的问题
        5.2.3 植物主题特色仍需再深化
    5.3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发展建议
        5.3.1 系统建档,构建有据可循的管理模式
        5.3.2 梳理组团,避免植物景观破碎化
        5.3.3 刻画形象,提升专类植物景观配置
        5.3.4 挖掘底蕴,塑造植物景观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湘湖景区一期植物名录表
    附表2 样方乔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3 样方灌木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4 样方藤本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5 样方地被健康状况分析表
    附表6 样方水生植物健康状况分析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传统村落的发展
        1.1.2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传统村落
        1.4.2 村落植物景观
        1.4.3 “三生”
        1.4.4 景观评价
    1.5 研究进展
        1.5.1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1.5.2 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1.6 研究框架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地基本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植被资源
    2.2 杭州传统村落的分布
    2.3 杭州传统村落分类
    2.4 研究对象
3 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3.1 村落不同绿化空间分类分析
        3.1.1 生活空间植物景观
        3.1.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3.1.3 生产空间植物景观
    3.2 传统村落实地调查方法
        3.2.1 植物种类调查
        3.2.2 典型植物群落调查
        3.2.3 村落绿地的绿化现状调查
    3.3 传统建筑型——桐庐县深澳村
        3.3.1 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3.3.2 植物种类调查
        3.3.3 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3.3.3.1 生活空间植物景观
        3.3.3.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3.3.3.3 生产空间植物景观
    3.4 人文景观型——富阳区东梓关村
        3.4.1 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3.4.2 植物种类调查
        3.4.3 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3.4.3.1 生活空间植物景观
        3.4.3.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3.4.3.3 生产空间植物景观
        3.4.4 古树名木
    3.5 自然生态型——临安区呼日村
        3.5.1 自然地理历史概况
        3.5.2 植物种类调查
        3.5.3 植物景观调查分析
        3.5.3.1 生活空间植物景观
        3.5.3.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3.5.3.3 生产空间植物景观
    3.6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问卷调查分析
        3.6.1 调查问卷目的意义
        3.6.2 问卷调查内容
        3.6.3 调查结果分析
        3.6.4 小结
    3.7 传统村落植物种类调查结果与分析
        3.7.1 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3.7.2 常绿落叶组成分析
        3.7.3 乡土性分析
        3.7.4 生产性分析
        3.7.5 观赏性分析
    3.8 存在问题与分析
        3.8.1 生活空间植物景观
        3.8.2 生态空间植物景观
        3.8.3 生产空间植物景观
    3.9 本章小结
4 杭州市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评价
    4.1 评价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评价体系构建
        4.1.3 评价内容标准制定
        4.1.4 构造判断矩阵
        4.1.5 计算相对权重
        4.1.6 一致性检验
    4.2 研究对象选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评价因子权重评定及检验
        4.3.2 样地植物景观综合评价结果
        4.3.2.1 不同绿化空间类型分析
        4.3.2.2 不同功能特性类型分析
        4.3.2.3 不同村落类型分析
    4.4 存在问题与分析
        4.4.1 生态功能层
        4.4.2 景观功能层
        4.4.3 社会功能层
    4.5 结论与讨论
5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营造优化策略
    5.1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特色营造原则
        5.1.1 植物乡土性
        5.1.2 植物多样性
        5.1.3 地域文化表达
        5.1.4 “三生”空间整体布局
        5.1.5 生产经济效益
    5.2 传统村落植物种类选择优化
    5.3 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模式
        5.3.1 丰富植物多样性
        5.3.2 植物结构优化
        5.3.3 常绿落叶植物结构优化
    5.4 不同类型景观植物配置模式优化策略
        5.4.1 传统建筑型
        5.4.2 人文景观型
        5.4.3 自然生态型
    5.5 经济社会功能优化策略
        5.5.1 注重村落经济和社会效益
        5.5.2 加强园林养护管理
6 结语
    6.1 结论
        6.1.1 传统村落植物资源
        6.1.2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
        6.1.3 传统村落植物景观评价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下青城古镇的更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城古镇改造更新的迫切性
        1.1.2 对文化旅游兴起的关注和思考
        1.1.3 甘肃旅游发展新机遇
    1.2 课题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课题研究对象
        1.2.2 课题研究内容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相关名词释义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文化旅游与古镇更新发展基础研究
    2.1 文化旅游基础研究
        2.1.1 基本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1.3 相关政策
        2.1.4 发展现状
    2.2 古镇更新发展基础研究
        2.2.1 基本概念
        2.2.2 理论基础
        2.2.3 相关政策
        2.2.4 发展现状
    2.3 本章小结
3.青城古镇概况及空间特色解析
    3.1 古镇概况
        3.1.1 古镇基本特征
        3.1.2 资源现状梳理
        3.1.3 产业构成分析
        3.1.4 社会背景解析
        3.1.5 相关规划进展
    3.2 空间结构
        3.2.1 山水格局明显,空间结构初具雏形
        3.2.2 地域特色突出,空间类型初步分化
    3.3 街巷系统
        3.3.1 街巷形态
        3.3.2 尺度比例
        3.3.3 节点空间
        3.3.4 空间认知
    3.4 建筑单元
        3.4.1 历史文物建筑分析
        3.4.2 民居建筑分析
    3.5 青城古镇更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4.青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4.1 古镇文化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4.1.1 发展追溯
        4.1.2 开发模式
        4.1.3 经营管理
        4.1.4 宣传举措
    4.2 古镇文化旅游客源需求现状
        4.2.1 业态构成
        4.2.2 客源市场
        4.2.3 消费现状
    4.3 古镇文化旅游市场竞争现状
    4.4 古镇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5.青城古镇更新发展策略分析
    5.1 案例分析
        5.1.1 山西平遥古城
        5.1.2 成都宽窄巷子
    5.2 古镇职能更新
        5.2.1 明确发展定位
        5.2.2 功能结构重组
    5.3 古镇肌理保护
        5.3.1 宏观层面
        5.3.2 中观层面
        5.3.3 微观层面
    5.4 古镇形态重塑
        5.4.1 明确发展方向,逐步有机更新
        5.4.2 创新旅游开发,特色发展模式
        5.4.3 挖掘使用价值,提升空间活力
    5.5 基础设施协同
        5.5.1 完善基础设施
        5.5.2 创造宜居空间
    5.6 多维要素整合
        5.6.1 建立数据库及人才引进
        5.6.2 共同参与
        5.6.3 资金投资保障
        5.6.4 互联网“+”
    5.7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经验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旅游特色小镇的游戏化体验设计探究 ——以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二.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旅游特色小镇
        2.1.1 特色小镇发展概况
        2.1.2 旅游特色小镇
    2.2 游戏化设计
        2.2.1 概念界定
        2.2.2 核心问题
        2.2.3 游戏化的应用
    2.3 设计方法
        2.3.1 MDA设计框架
        2.3.2 八角行为框架
    2.4 体验理论
        2.4.1 体验的定义
        2.4.2 旅游体验定义及制约要素
        2.4.3 旅游体验类型层次模式
    2.5 小结
三.相关案例分析
    3.1 国内外案例介绍
        3.1.1 国外案例
        3.1.2 国内案例
    3.2 案例特征比较
        3.2.1 国外案例特征
        3.2.2 国内案例特征
    3.3 案例八角行为分析
        3.3.1 国外案例分析
        3.3.2 国内案例分析
    3.4 案例总结
        3.4.1 地域文化结合
        3.4.2 游戏化模块分析
        3.4.3 旅游游戏化基础构成模块
    小结
四.游戏化与旅游结合的模型构建
    4.1 游戏化核心驱动力分析
        4.1.1 游戏化动机分析
        4.1.2 游戏化体验分析
        4.1.3 体验与动机维持
        4.1.4 驱动力机制模型
    4.2 旅游中的游戏化需求分析
        4.2.1 自主参与
        4.2.2 胜任需求
        4.2.3 归属需求
        4.2.4 游戏化需求模块
    4.3 游戏化在旅游中实践模型构建
    4.4 小结
五.游戏化设计在皇城小镇中的实践
    5.1 皇城小镇旅游现状
        5.1.1 旅游现状概况
        5.1.2 旅游游戏化状况
        5.1.3 旅游现状小结
    5.2 用户调研
        5.2.1 调研方法
        5.2.2 调研过程
        5.2.3 调研小结
    5.3 设计需求与要素提取
        5.3.1 游客设计需求
        5.3.2 用户八角行为解读
        5.3.3 设计要素提取
        5.3.4 结合用户体验
    5.4 游程方案构建
        5.4.1 “皇城探宝”游戏化策略
        5.4.2 “皇城探宝”核心区玩法例举
    5.5 验证分析
        5.5.1 核心问题验证
        5.5.2 方案MVP测试及改进
    5.6 小结
六.总结与展望
专业能力展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玩法脚本之——医者
附录C 玩法脚本之——白丁
附录D 主要游戏规则

(6)基于资源整合的秦岭北麓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与旅游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
        1.1.2 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现实诉求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4.1 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
        1.4.2 资源整合相关研究
        1.4.3 城镇空间相关研究
    1.5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1.5.1 阿尔卑斯山达沃斯小镇
        1.5.2 落基山班芙小镇
        1.5.3 西安楼观古镇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发展现状
    2.1 秦岭北麓区域旅游发展概况
        2.1.1“秦岭北麓”范围界定
        2.1.2 秦岭北麓区域旅游发展概况
    2.2 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资源特色调查
    2.3 秦岭北麓旅游小城镇现状问题浅析
        2.3.1 建设用地布局零散,生态坏境遭到破坏
        2.3.2 旅游产业类型单一,旅游小城镇发展不稳定
        2.3.3 小城镇与区域旅游资源、客源地联动性薄弱
    2.4 本章小结
3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现状特征
    3.1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沿革区划
        3.1.3 自然条件
        3.1.4 旅游资源
        3.1.5 社会经济
    3.2 发展限制条件分析
        3.2.1 秦岭相关规划对五台镇空间发展的限制条件
        3.2.2 石砭峪水库移民搬迁的开展
    3.3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建设现状
        3.3.1 产业发展现状
        3.3.2 用地布局现状
        3.3.3 道路交通现状
        3.3.4 生态环境现状
    3.4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发展存在问题
        3.4.1 空间结构缺乏联系
        3.4.2 空间布局零散
        3.4.3 空间形象缺乏特色
    3.5 本章小结
4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构成要素及其空间诉求分析
    4.1 政策资源
        4.1.1 旅游业相关政策机遇
        4.1.2“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机遇
        4.1.3“市级文化旅游名镇”入选机遇
        4.1.4 空间诉求分析
    4.2 经济资源
        4.2.1 居民经济收入
        4.2.2 公共财政资金
        4.2.3 社会资金
        4.2.4 空间诉求分析
    4.3 区位资源
        4.3.1 秦岭北麓环山旅游带之中部节点
        4.3.2 大西安城市中轴线之南部尽端
        4.3.3 未来环山路绿色交通之换乘枢纽
        4.3.4 空间诉求分析
    4.4 人力资源
        4.4.1 原住民
        4.4.2 从业人员
        4.4.3 专业人才
        4.4.4 空间诉求分析
    4.5 文化资源
        4.5.1 民俗文化资源
        4.5.2 宗教文化资源
        4.5.3 历史文化资源
        4.5.4 空间诉求分析
    4.6 自然资源
        4.6.1 生物资源
        4.6.2 山水资源
        4.6.3 农林资源
        4.6.4 空间诉求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思路
    5.1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5.1.1 资源整合的内涵
        5.1.2 资源整合的目标
    5.2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5.2.1 资源整合是五台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5.2.2 资源整合是提高五台镇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
        5.2.3 资源整合是塑造五台镇形象特色的前提条件
    5.3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的原则
        5.3.1 生态优先性原则
        5.3.2 区域整体性原则
        5.3.3 协调差异性原则
        5.3.4 特色鲜明性原则
    5.4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的方式和主要环节
        5.4.1 资源整合的方式
        5.4.2 资源整合的主要环节
    5.5 五台文化旅游名镇资源整合的空间策略
        5.5.1 通过资源配置增强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5.5.2 通过资源利用提高空间布局的完善性
        5.5.3 通过资源提升促进空间形象的鲜明性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路径
    6.1 资源配置——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结构优化
        6.1.1 资源的统筹调配——调整整体空间结构
        6.1.2 提取优势资源——打造空间优先发展节点
        6.1.3 资源的组合联系——落实空间发展轴线
        6.1.4 优化结果
    6.2 资源利用——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布局优化
        6.2.1 资源的统筹利用——协调整体空间布局
        6.2.2 资源的利用与扩充——优化农村社区空间布局
        6.2.3 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拓展旅游空间布局
        6.2.4 优化结果
    6.3 资源提升——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形象优化
        6.3.1 资源感知力的提升——塑造整体空间风貌
        6.3.2 资源展示力的提升——营造空间节点形象
        6.3.3 资源独特性的提升——打造空间标志物
        6.3.4 优化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资源整合的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效果评价
    7.1 评价体系
        7.1.1 评价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权重确定
        7.1.4 评分标准
        7.1.5 评价结果统计
    7.2 评价结果分析
        7.2.1 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7.2.2 各分类资源评价结果分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实践经历
致谢

(7)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四化同步
        1.2.2 江汉平原地区及其乡镇地区
        1.2.3 乡镇与乡村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研究法
        1.5.2 案例比较分析法
        1.5.3 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的方法
        1.5.4 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的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中的城市发展理论
        2.1.2 城乡融合理论和思想
    2.2 已有相关研究
        2.2.1 国外农业地区城乡发展研究
        2.2.2 国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
        2.2.3 国内乡镇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2.4 国内乡镇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
        2.2.5 国内乡镇“四化同步”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述评
3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特征及问题解析
    3.1 人口特征
        3.1.1 人口分布非均衡,各市、县乡镇地区人口密度差异较大
        3.1.2 武汉城市圈辐射范围内的乡镇地区人口集聚趋势显着
        3.1.3 乡镇城镇化率整体偏低、地域差异显着
    3.2 产业特征
        3.2.1 整体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3.2.2 产业发展呈现“一二产稳定增长,三产均衡偏弱”态势
        3.2.3 农业发展水平稳定上升,现代化程度低
        3.2.4 二产发展形式粗放,产业链厚度不足
        3.2.5 三产发展能级低端,增速迟缓
    3.3 设施配套特征
        3.3.1 区域社会、市政设施覆盖不足,阻碍地区发展
        3.3.2 城镇地区设施配套不全
        3.3.3 农村地区设施配套缺失
    3.4 空间特征
        3.4.1 各乡镇在区域空间总体格局中呈现均衡密集、网络化发展的态势
        3.4.2 镇村体系不完善,仅呈现“镇区——农村居民点”二个层级
        3.4.3 农村居民点呈现高密度均质零散、沿河沿路线性两种分布形态
    3.5 发展问题及根源解析
        3.5.1 乡镇发展缺乏动力,异地城镇化态势明显
        3.5.2 乡镇产业结构失衡,就业吸纳能力不足
        3.5.3 城乡设施配套不足,镇村结构缺乏活力
    3.6 本章小结
4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4.1 传统农业地区乡镇发展的动力特征
    4.2 农业现代化的内生核心推动力
        4.2.1 以规模种植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释放
        4.2.2 以设施农业推动一产高效精细化生产
        4.2.3 以高质原材料提供推动乡镇工业发展
        4.2.4 以耕作半径扩张推动农村空间布局优化
    4.3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融合集聚拉动力
        4.3.1 新型城镇化对于城乡均等一体化的主导拉力
        4.3.2 工业化对于城乡人口与空间集聚的主导拉力
    4.4 信息化的科技嵌入隐形带动力
        4.4.1 以信息化带动科学文化和劳作素质提升
        4.4.2 以信息化带动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4.4.3 以信息化带动乡镇管理一体化
    4.5 四化同步模式下乡镇发展动力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路径研究
    5.1 跃迁转移、优化配置——“以人为本”的人口聚集路径
        5.1.1 坚持就业优先,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
        5.1.2 就地优化配置,推动人口跃迁转移
    5.2 差别指引、关联扶持——“产镇互动”的产业发展路径
        5.2.1 因地制宜、错位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5.2.2 调整结构、关联扶持产业融合发展
    5.3 统建共享、有序延伸——“城乡均等”的设施配套路径
        5.3.1 构建全域交通一体化、旅游通道生态化
        5.3.2 公共服务有序延伸、推进城乡和谐互动
    5.4 肌理延续、重点集聚——“功能优先”的空间优化路径
        5.4.1 城镇地区:重点集聚、强化吸引
        5.4.2 农村地区:延续肌理、以改代撤
        5.4.3 镇村体系:突破传统、功能优先
    5.5 本章小结
6 江汉平原地区乡镇发展模式
    6.1 乡镇发展总体模式
    6.2 分类别乡镇发展模式
        6.2.1 农业产业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6.2.2 工业链群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6.2.3 旅游特色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6.2.4 工贸结合化主导的乡镇发展模式
7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7.3.1 论文存在的不足
        7.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武穴市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关于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
        1.2.2 关于耕地利用分区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内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地域分异规律
        2.1.2 比较优势理论
        2.1.3 农业区位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耕地资源评价和利用分区的主要方法
        2.2.1 景观格局分析法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空间聚类法
        2.2.4 三维魔方分区模型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获取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土地利用状况
    3.2 研究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2.1 空间数据获取及处理
        3.2.2 属性数据获取及处理
        3.2.3 评价单元的确定
第4章 武穴市耕地资源空间分异研究
    4.1 耕地资源数量分布及其利用特征
        4.1.1 耕地资源的数量结构和区位特征
        4.1.2 基于景观格局分析的耕地资源分布特征
        4.1.3 耕地资源数量分布总体特征
    4.2 耕地资源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
        4.2.1 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2.3 耕地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4.3 耕地资源产能的空间分异
        4.3.1 产能核算与产能优势表征指标
        4.3.2 耕地资源产能优势评价结果
    4.4 耕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
        4.4.1 耕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4.4.2 耕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
第5章 耕地资源利用分区及利用措施
    5.1 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的内涵和原则
        5.1.1 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的内涵
        5.1.2 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的原则
    5.2 耕地资源利用分区
        5.2.1 基于空间聚类的耕地利用特征分区
        5.2.2 基于三维魔方的耕地利用类型分区
    5.3 武穴市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向和措施
        5.3.1 东南沿江平原商品粮基地(Ⅰ)
        5.3.2 西南沿江丘陵近郊农业区(Ⅱ)
        5.3.3 中部丘陵粮油主产区(Ⅲ)
        5.3.4 北部低山农林协作区(Ⅳ)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基于品质目标的山东沂水城市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内容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辨析
    2.2 国内外城市品质构成要素与相关机制研究
    2.3 历史纵深视角:城市发展目标的演变脉络
    2.4 总结及城市品质内涵解析
3 基于品质目标的城市规划理论探索
    3.1 逻辑起点:将人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本质目标
    3.2 城市品质系统构成框架
    3.3 城市品质系统框架下的品质提升路径
4 基于品质目标的沂水城市规划基础
    4.1 沂水城市品质潜力资源分析
    4.2 沂水城市发展阶段判析
    4.3 基于问卷数据的沂水品质提升基础评估
5 基于品质目标的沂水城市规划建设策略
    5.1 品质目标下的沂水城市空间规划策略
    5.2 沂水城市空间“软环境”建设策略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1.5 论文内容和结构
第一章 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理论框架
    1.1 滨海旅游概念体系与特点
        1.1.1 基本概念
        1.1.2 滨海旅游的特点
    1.2 旅游资源开发、分类和评价等相关理论概述
        1.2.1 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
        1.2.2 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1.2.3 旅游资源的分类和评价
    1.3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1.3.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产生和含义
        1.3.2 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由来和内涵
        1.3.3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环境承载力
第二章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发展的区域背景与基础分析
    2.1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基础与开发现状
        2.1.1 社会经济和交通状况
        2.1.2 旅游资源状况
        2.1.3 开发利用现状
    2.2 市场现状
        2.2.1 旅游经济效益分析
        2.2.2 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2.3 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2.3.1 大旅游产业意识落后
        2.3.2 旅游产品比较粗放,缺乏深度开发
        2.3.3 旅游产业发展总量偏小
        2.3.4 滨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3.5 部分景区生态环境恶化
        2.3.6 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旅游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2.3.7 政府管理部分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机制,管理效率低
        2.3.8 旅游市场混乱,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第三章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评价和发展滨海旅游业的SWOT分析
    3.1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类型
    3.2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的评价
    3.3 宁德市滨海旅游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3.3.1 优势(strengths)
        3.3.2 劣势(weakness)
        3.3.3 机遇(opportunities)
        3.3.4 威胁(threats)
第四章 宁德市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
    4.1 宁德市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功能分区
        4.1.1 “一心”
        4.1.2 “一龙头”
        4.1.3 “二线”
        4.1.4 “三团”
        4.1.5 “7区”
第五章 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宁德市滨海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5.1 宁德市滨海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功能定位
        5.1.1 宁德市滨海旅游开发模式构建的原则
        5.1.2 宁德市滨海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
    5.2 宁德市滨海旅游产品体系与开发研究
        5.2.1 滨海生态旅游
        5.2.2 宗教朝圣旅游
        5.2.3 民俗节庆旅游
        5.2.4 绿色山水旅游
        5.2.5 访古探幽旅游
        5.2.6 红色文化旅游
    5.3 宁德市滨海旅游营销模式
        5.3.1 滨海旅游形象策划
        5.3.2 客源市场战略
第六章 宁德市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与保障体系分析
    6.1 强化旅游产业要素
        6.1.1 旅游交通
        6.1.2 旅游饭店
        6.1.3 旅行社
        6.1.4 旅游餐饮
        6.1.5 旅游商品及市场
        6.1.6 旅游娱乐
    6.2 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6.2.1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6.2.2 旅游集散服务体系
        6.2.3 旅游标识服务体系
    6.3 完善旅游发展各项机制
        6.3.1 组织管理机制
        6.3.2 资金筹措机制
        6.3.3 改革创新机制
        6.3.4 人才培养机制
第七章 结论
附录1 滨海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附录2 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分类表
附录3 滨海旅游资源量化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2]湘湖景区一期植物景观调查研究[D]. 许诺.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杭州传统村落植物景观案例研究[D]. 马逍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基于文化旅游视角下青城古镇的更新发展研究[D]. 李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旅游特色小镇的游戏化体验设计探究 ——以杭州南宋皇城小镇为例[D]. 王珏如.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基于资源整合的秦岭北麓五台文化旅游名镇空间优化研究[D]. 司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江汉平原乡镇“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路径及模式[D]. 严寒.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8]武穴市耕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D]. 吴飞. 湖北大学, 2015(05)
  • [9]基于品质目标的山东沂水城市规划策略研究[D]. 徐呈程. 浙江大学, 2014(06)
  • [10]宁德市滨海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曾凡富.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浙江山水旅游资源特点及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