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150采煤机技术改造

DY-150采煤机技术改造

一、DY-150型采煤机的技术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葛世荣[1](2021)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文中认为煤炭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欧洲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这次工业革命也催生了一批采煤机制造商,为欧洲煤炭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设备。20世纪50年代之前,全球绝大部分采煤机制造商分布在欧洲国家和美国,亚洲仅有日本小松公司涉足采矿设备,而在我国只有1933年设立的鸡宁机械制作所(鸡西煤矿机械厂前身)。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建立了一批采煤机及相关装备制造厂,使我国采煤机制造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外煤矿煤炭开采量下降以及煤矿井型增大,采煤机需求量逐渐萎缩,迫使采煤机制造商走上了并购重组之路,目前的全球五大采煤机制造集团是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艾柯夫、瑞典山特维克、波兰法姆尔。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制造企业加快了重组步伐,目前采煤机制造能力聚集到七大煤机集团,它们是中煤装备公司、天地科技公司、太重煤机公司、西安重装集团、郑煤机集团、山能重装集团、晋能装备集团。纵观采煤机150多年的发展历程,高截割性、高可靠性、高智能性一直是采煤机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采煤机产能与其机能、智能紧密相关,机器人化将是未来采煤机的重要创新方向。

葛世荣[2](2020)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采煤机自动化是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迈向少人化工作面的关键技术支撑,是近60年采煤机技术发展的重点脉络。最早的采煤自动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进入了踊跃研发阶段,英国和西德在采煤机遥控技术、计算机化调速控制技术、机载自动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记忆截割技术及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上取得了引领性的创新突破。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从引进到学习再到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弯道追赶、爬坡加速的发展之路。近10年来,我国采煤机控制系统已接近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研发出超越记忆截割的仿形截割技术,远程监控技术升级为驾驶舱系统,与自动化采煤机配套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已自主化并广泛推广应用。这些围绕采煤机的自动控制技术进步显着提升了我国煤矿生产自动化水平,增强了我国煤矿安全高效生产能力。

葛世荣[3](2020)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三)——电牵引采煤机》文中研究表明采煤机行走技术从钢丝绳、圆环链的柔性牵引,发展到液压驱动和电机驱动的自行走,改变了采煤机自动化控制模式,也奠定了智能化采煤作业的技术基础。基于采煤机牵引技术构成要素,从理论上归纳了112种采煤机行走技术选择,但受可靠性和可控性所限,实际上只构成了10多种采煤机行走技术,其中电动机可控调速与齿啮合传动相结合的电牵引技术成为当今采煤机最普遍采用的行走方式,也是长壁开采智能化采煤机的最佳选择。1948年英国发明无链牵引装置,1975年美国JOY公司研制出第1台交-直流电牵引采煤机,1976年德国艾柯夫公司研制出第1台直流电牵引采煤机,1986年我国制造出第1台用于极薄煤层开采的电牵引单滚筒采煤机。这些研发机型成为电牵引采煤机发展的里程碑式创新。近15年我国在截割功率和采高技术指标上快速提升并赶超了国外产品,形成了剪刀状的电牵引采煤机型谱。

曹敬松[4](2020)在《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倾角煤层大约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5%20%,大多数矿区为了在较短的投资周期内实现高产量,高效益的目标,不断加大煤矿开采的强度,直接导致了很多煤层赋存好的资源优先开采完毕,从而大多数矿区开始转向煤层赋存较为复杂的难采煤层,研究复杂条件下大倾角煤层的机械化高效开采技术问题有很大意义。结合吕家坨矿5877y大倾角工作面的具体地质概况、煤层赋存及顶底板情况,对5877y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变化和两巷顶板离层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并依据监测数据分析了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了大倾角工作面过9条老巷道、转采过拐点、大倾角复杂构造环境中煤层顶板的控制技术、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防倒、防滑以及大倾角工作面对接、渐减液压支架等技术难点及解决办法。通过对吕家坨煤矿5877y大倾角煤层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釆煤进行的研究,解决了大倾角煤层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既确保安全生产又促进了能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图22幅;表17个;参42篇

阚文浩[5](2019)在《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煤机作为现代化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在煤炭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摇臂是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煤矿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大装机功率密度的中厚层采煤机越来越多,摇臂承载的功率也越来越大,其所处的工况也越来越恶劣,因此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的设计与研究对于高产高效的煤炭开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研究:阐述了传统采煤机的要求与特点,并根据MG650/1620-WD型采煤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截割和牵引功率严重不足、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确定了本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的设计要求与目标参数,并依此对采煤机的各部件及整体结构进行了基本设计。阐述了传统摇臂的功能与特点,并根据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对摇臂的性能要求,开展了摇臂齿轮传动系统及相关传动组件的设计,确定了传动系统结构形式并分配了传动比,同时采用ADAMS分析软件对传动系统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确定了各级减速系统的输出转速。研究了摇臂壳体制造工艺,以研制高强度摇臂壳体为目标,通过微调材料的合金元素成分并采用适当热处理工艺,有效提高了摇臂壳体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制定了合理的铸造工艺,采用ProCAST软件对浇注过程开展模拟仿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壳体制造工艺的有效性。以摇臂壳体的强度为研究目标,建立了摇臂壳体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简化的受力分析,并利用有限元静力学仿真方法,研究摇臂壳体在最大受力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同时利用谐响应分析方法对摇臂开展功率流仿真分析。该论文有图58幅,表18个,参考文献84篇。

钟原原[6](2019)在《电牵引采煤机变频器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针对采煤机在综采工作面中由于振动、潮湿以及散热不足等缺陷导致变频器发生故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即提高采煤机变频器的抗振、抗潮湿以及散热的能力,并对改进后的采煤机进行调试,为采煤机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阳庆华[7](2017)在《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在右江矿务局小煤矿的发展与应用》文中提出介绍右江矿务局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成功及推广应用情况,并就右江矿务局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成功深入分析讨论小煤矿机械化改造的条件及发展。广西右江矿务局对生产矿井进行机械化改造,并已全部成功投产,其中有2对矿井是综合机械化开采,其余6对是高档普采。

曹志龙[8](2015)在《新疆城镇煤矿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冀中能源峰峰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城镇煤矿IV13煤层201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大倾角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矿压特征以及围岩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倾角的煤层开采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大倾角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工作面走向与倾向的垂直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大倾角煤层综采工作面在开采时的矿压显现特征。根据现场实测,分析研究大倾角煤层在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通过收集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献书刊,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大倾角煤层开采的矿压特征以及工作面围岩的运移规律。以获得的大倾角煤层在开采时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为基础,同时对大倾角综采工作面设备的稳定性及201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大倾角煤层的围岩控制技术。

孟凡林[9](2013)在《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负载模拟及强度分析》文中认为采煤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之一,作用是使煤从煤壁上脱落并将脱落的煤块装载到刮板输送机上,其性能的优劣对煤炭生产能否安全、高效地进行有着很大影响。作为采煤机的工作机构,截割部在采煤机工作的过程中直接向煤壁施加载荷,消耗的功率占整机的80%90%,所承受的载荷较大。因此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能否安全可靠的传递动力是采煤机正常工作的关键。为验证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初始设计的正确性以及能否满足长时间连续工作的要求,本文对MG140/330—BWD型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进行负载模拟及强度分析。准确的载荷是零件进行强度分析的基础,所以本课题中,首先利用PRO/E软件,将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二维图纸转化为其三维的立体模型,将各零部件装配成系统后,进行运动分析以及干涉检验,确保模型准确性;在利用MATLAB软件模拟出采煤机截割部所受实际载荷的大小,进一步推导出传动系统中各个零件的受力,为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强度分析提供准确的载荷。在以上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各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且对重载零件——行星架和太阳轮进行疲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所受应力大小远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值,均满足要求,对行星架和太阳轮的疲劳分析结果可看出其疲劳寿命也满足要求。说明了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初始设计的正确性,证明了实际工作中零部件的失效原因并不是零件初始设计错误,而是其他原因,例如牵引速度过快或工作时产生的震动导致零部件意外失效、采煤机型号与煤层条件不匹配造成采煤机失效等,其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并且由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零件强度有过多的富余,在排除采煤机的失效原因后,截割部传动系统就有了优化的空间,本论文的结论为其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全平[10](2012)在《DY-150型单滚筒采煤机下滑原因分析及安全措施》文中提出DY-150型单滚筒采煤机在倾斜工作面作业时,容易发生下滑导致事故。本文简要分析了采煤机下滑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重点阐述加设绞车解决问题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DY-150型采煤机的技术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Y-150型采煤机的技术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1.1 欧洲采煤机制造商
        1.1.1 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公司变迁
        1.1.2 瑞典山特维克公司变迁
        1.1.3 德国艾柯夫公司变迁
        1.1.4 苏联戈尔洛夫工厂变迁
        1.1.5 波兰格里尼克钻井机械厂变迁
        1.1.6 英国安德森公司变迁
        1.1.7 德国哈尔巴赫·布朗公司变迁
        1.1.8 波兰皮奥特罗维卡机械制造公司变迁
        1.1.9 奥地利奥钢联公司变迁
        1.1.10 波兰乔沃兹尼科-米科洛煤机修理厂变迁
    1.2 美国采煤机制造商
        1.2.1 比塞洛斯公司变迁
        1.2.2 鲍林·哈尼斯弗格公司变迁
        1.2.3 美国久益公司变迁
        1.2.4 卡特彼勒公司变迁
    1.3 日本采煤机制造商
        1.3.1 日本小松公司变迁
        1.3.2 日本三井三池制作所变迁
2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发展
    2.1 早期的采煤机制造商
        2.1.1 鸡西煤矿机械厂变迁
        2.1.2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变迁
        2.1.3 太原矿山机器厂变迁
        2.1.4 太原重型机器厂变迁
        2.1.5 西安煤矿机械厂变迁
        2.1.6 北方重型汽车公司变迁
        2.1.7 郑州煤矿机械厂变迁
        2.1.8 中煤科工集团上海公司变迁
        2.1.9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变迁
        2.1.10 辽源煤矿机械厂变迁
        2.1.11 无锡煤矿机械厂变迁
    2.2 改革开放之后的采煤机制造商
3 国外采煤机制造商并购
4 我国采煤机制造商重组
5 结束语
6 后记
    (1)简单采煤机时期(1870-1928年)。
    (2)综合采煤机时期(1929-1948年)。
    (3)高效采煤机时期(1948-1975年)。
    (4)自动采煤机时期(1976-2005年)。
    (5)智能采煤机时期(2005年至今)。

(2)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
    1.1 国外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发展
    1.2 国内采煤机恒功率调速技术发展
2 采煤机无线遥控操作技术
    2.1 国外采煤机无线遥控技术发展
    2.2 国内采煤机无线遥控技术发展
3 机载自动控制技术
    3.1 国外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3.2 国内采煤机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4 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
    4.1 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技术发展
        4.1.1 国外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发展
        4.1.2 国内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发展
    4.2 国外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发展
    4.3 国内采煤机组远程集控技术发展
5 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
    5.1 国外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发展
    5.2 国内采煤机记忆截割技术发展
6 结语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三)——电牵引采煤机(论文提纲范文)

1 无链牵引技术发展
    1.1 无链牵引技术基础
    1.2 采煤机无链牵引技术
2 国外电牵引采煤机发展
    2.1 艾柯夫电牵引采煤机
    2.2 久益电牵引采煤机
    2.3 安德森电牵引采煤机
    2.4 三井三池电牵引采煤机
    2.5 其他国家的电牵引采煤机
3 我国电牵引采煤机发展
    3.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创制机型
    3.2 鸡西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3.3 太原矿山机器厂创制机型
    3.4 辽源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3.5 西安煤矿机械厂创制机型
    3.6 我国其他制造企业创制机型
4 结语

(4)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吕家坨矿工程地质概况及采煤方法选择
    2.1 吕家坨矿的地质情况及开发历史
    2.2 吕家坨矿-800水平八采区区域位置关系及概况
        2.2.1 邻区及地面情况
        2.2.2 本区域地面三个钻孔,井下三个钻孔情况。
        2.2.3 地层及标志层
        2.2.4 煤层厚度、倾角、结构、间距
        2.2.5 煤质
        2.2.6 煤层顶底板
        2.2.7 地质构造(含陷落柱、岩浆岩等)及古河床冲刷
        2.2.8 水文地质
    2.3 吕家坨矿5877Y大倾角工作面位置关系及概况
        2.3.1 煤层赋存情况
        2.3.2 煤层顶底板
        2.3.3 地质构造
        2.3.4 水文地质
        2.3.5 无线电坑透地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5877y大倾角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3.1 5877y大倾角工作面矿压观测方案
    3.2 5877y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监测数据分析
    3.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轨道巷、皮带巷顶板压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吕家坨矿5877y大倾角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4.1 吕家坨矿5877y大倾角工作面采煤方法及工艺选择
        4.1.1 采煤工艺
        4.1.2 采煤方法
        4.1.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开采技术难点
    4.2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顶板控制技术
        4.2.1 正常时期顶板控制方法
        4.2.2 预防松软煤壁片帮冒顶方法
    4.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负责地质条件过老巷道处置
        4.3.1 5877、5876集中运巷道加固方法
        4.3.2 老巷道内的掘进冒高区巷道加固方法
        4.3.3 老巷道内的抬棚加固方法
        4.3.4 加固支护技术要求
        4.3.5 5877y大倾角工作面过5877集中皮带巷技术方案
        4.3.6 5877y大倾角工作面过5876集中皮带巷技术方案
        4.3.7 5877y工作面过5876工作面泄水石门技术方案
        4.3.8 5877y大倾角工作面过其它7煤层巷道方案
        4.3.9 5877y大倾角工作面通过皮带巷拐点旋转回采技术方案
    4.4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回采发生煤壁片帮冒顶处理方法
        4.4.1 -800八采区域7煤层顶板冒顶特点
        4.4.2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处理片帮冒顶的原则
        4.4.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处理片帮冒顶的顺序
        4.4.4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处理煤壁片帮及冒顶事故的技术要求
        4.4.5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复杂地质条件做超前支护安全要求
    4.5 大倾角工作面“三机”防滑、防倒及防工作面飞石
        4.5.1 大倾角工作面输送机下滑原因分析
        4.5.2 5877y大倾角工作面液压支架、溜子的防倒防滑措施
        4.5.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防煤、矸块滚落伤人
        4.5.4 5877y大倾角工作面与外切眼对接方案
        4.5.5 5877y大倾角工作面渐减液压支架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5877y工作面回采完毕分析
    5.1 5877y大倾角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5.2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期间成本投入
    5.3 5877y大倾角工作面回采期间综合效益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总体设计
    2.1 采煤机概述
    2.2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设计目标及技术参数
    2.3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各部件设计
    2.4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总体结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设计
    3.1 摇臂的功能与特点
    3.2 摇臂传动系统设计
    3.3 传动组件设计
    3.4 摇臂运动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壳体制造工艺研究
    4.1 研究目标
    4.2 摇臂壳体材料研制
    4.3 热处理工艺制定
    4.4 铸造工艺研究
    4.5 铸造工艺实际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壳体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设计优势
    5.2 摇臂壳体受力分析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 摇臂壳体静力学分析
    5.5 摇臂壳体功率流分析
    5.6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电牵引采煤机变频器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变频器故障原因分析
    1.1 采煤机振动导致变频器发生故障
    1.2 工作环境潮湿导致变频器发生故障
    1.3 变频器过热导致其发生故障
2 变频器的改进
    2.1 变频器抗振措施的改进
    2.2 变频器散热措施的改进
3 变频器改造后的调试
4 结语

(7)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在右江矿务局小煤矿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右江矿务局小煤矿开采条件概况
2 右江矿务局小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情况及发展历程
3 右江矿务局小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应用条件
    3.1 综采
    3.2 综掘锚喷
    3.3 高档普采
4 右江矿务局小煤矿机械化采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5 结语

(8)新疆城镇煤矿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大倾角煤层开采与围岩控制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倾角煤层的开采方法
        1.2.3 国内大倾角煤层的围岩控制研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城镇煤矿201工作面围岩应力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2.1 工程地质概况
        2.1.1 矿井概况
        2.1.2 201综采工作面概况
    2.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2.2.1 FLAC3D软件简介
        2.2.2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的确定
        2.2.3 岩层属性及相关力学参数
    2.3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2.3.1 工作面走向垂直应力分布
        2.3.2 推进时工作面后方倾向垂直应力分布
        2.3.3 煤层倾角不同的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数值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201综采工作面矿压实测研究
    3.1 工作面现场观测条件
    3.2 201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
        3.2.1 矿压观测的目的
        3.2.2 矿压观测的主要内容
        3.2.3 观测点的布置和观测方法
    3.3 201综采工作面矿压实测结果分析
        3.3.1 直接顶初次垮落
        3.3.2 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
        3.3.3 周期来压
    3.4 工作面片帮状况
    3.5 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
        3.5.1 液压支架初撑力
        3.5.2 液压支架循环末阻力
        3.5.3 液压支架安全阀开启率统计
    3.6 201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单体支柱的工作阻力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倾角工作面覆岩运动规律及矿压特征研究
    4.1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研究
        4.1.1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覆岩变形与破坏分析
        4.1.2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上覆岩层的力学特征
        4.1.3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移特征
        4.1.4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
    4.2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
        4.2.1 工作面走向支撑压力的分布规律
        4.2.2 工作面倾向支撑压力分布规律
    4.3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5.1 大倾角煤层工作面围岩控制的内容
    5.2 工作面设备稳定性研究
        5.2.1 工作面支架的稳定性分析
        5.2.2 工作面支架稳定性控制
        5.2.3 工作面输送机稳定性分析
        5.2.4 工作面采煤机稳定性分析
    5.3 202综采工作面三机设备选型
        5.3.1 液压支架的选型
        5.3.2 工作面采煤机的选型
        5.3.3 刮板输送机选型
    5.4 202综采工作面三机防滑措施
        5.4.1 工作面支架防滑防倒措施
        5.4.2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防滑防倒措施
        5.4.3 工作面采煤机防滑防倒措施
    5.5 工作面防冒顶措施
    5.6 来压期间的围岩控制
        5.6.1 初次来压期间围岩控制
        5.6.2 周期来压期间围岩控制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负载模拟及强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采煤机概述
    1.2 国内外采煤机发展概况
        1.2.1 国外采煤机发展概况
        1.2.2 国内采煤机发展概况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本章小结
2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建模与运动仿真
    2.1 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概述
        2.1.1 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功能
        2.1.2 截割部的传动方式及特点
        2.1.3 齿轮传动系统的发展
    2.2 本课题截割部传动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2.2.1 本课题截割部传动系统的结构及其零件参数
        2.2.2 本课题截割部传动系统的特点
    2.3 截割部传动系统实体模型的建立
        2.3.1 实体建模软件的选择
        2.3.2 模型的简化
        2.3.3 建立截割部传动系统齿轮模型
    2.4 截割部传动系统的装配与运动仿真
        2.4.1 截割部传动系统的装配
        2.4.2 截割部传动系统的干涉检查
        2.4.3 截割部传动系统的运动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截割部负载的模拟及其传动系统载荷的确定
    3.1 采煤机镐形截齿的破煤原理
    3.2 螺旋滚筒载荷计算
        3.2.1 单个截齿的受力分析
        3.2.2 螺旋滚筒的受力分析
    3.3 基于 MATLAB 的采煤机滚筒瞬时负载仿真
        3.3.1 MATLAB 软件介绍
        3.3.2 采煤机螺旋滚筒负载仿真程序设计
        3.3.3 采煤机螺旋滚筒负载模拟结果
    3.4 截割部传动系统各零件载荷
        3.4.1 传动系统中行星减速器各零件载荷
        3.4.2 传动系统中其他零件载荷
    3.5 本章小结
4 截割部传动系统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分析技术介绍
        4.1.1 有限元分析技术的基本思想
        4.1.2 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4.2 有限元软件 ANSYS 介绍
        4.2.1 ANSYS 简介
        4.2.2 ANSYS 软件主要特点
        4.2.3 ANSYS 常用单元
        4.2.4 ANSYS 与 PROE 接口
    4.3 行星减速器各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4.3.1 行星架的有限元分析
        4.3.2 行星轴有限元分析
        4.3.3 行星减速器齿轮有限元分析
    4.4 传动系统其它零部件的有限元分析
        4.4.1 齿轮 Z10、Z9、Z8-2 有限元分析
        4.4.2 齿轮 Z8-1、Z7 有限元分析
        4.4.3 齿轮 Z6、Z5、Z4 有限元分析
        4.4.4 扭矩轴有限元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截割部传动系统重载零件的疲劳寿命分析
    5.1 疲劳分析
        5.1.1 疲劳分析相关理论
        5.1.2 疲劳的基本概念
        5.1.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5.2 利用 ANSYS 软件对传动系统中重载零件进行疲劳分析
        5.2.1 行星架的疲劳寿命分析
        5.2.2 太阳轮的疲劳寿命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DY-150型采煤机的技术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十)——制造商变迁[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1(03)
  • [2]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五)——自动化技术[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0(10)
  •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三)——电牵引采煤机[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0(08)
  • [4]大倾角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研究[D]. 曹敬松.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厚煤层大功率采煤机摇臂设计与研究[D]. 阚文浩.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6]电牵引采煤机变频器的改进[J]. 钟原原. 机械管理开发, 2019(03)
  • [7]煤矿机械化开采技术在右江矿务局小煤矿的发展与应用[J]. 阳庆华. 机械管理开发, 2017(04)
  • [8]新疆城镇煤矿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 曹志龙. 河北工程大学, 2015(06)
  • [9]采煤机截割部传动系统负载模拟及强度分析[D]. 孟凡林.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7)
  • [10]DY-150型单滚筒采煤机下滑原因分析及安全措施[J]. 赵全平. 科技视界, 2012(32)

标签:;  ;  ;  ;  ;  

DY-150采煤机技术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