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盐含量的可行性探讨

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盐含量的可行性探讨

一、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根含量的可行性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泽[1](2021)在《熔盐氧化技术处理阳离子废树脂》文中研究说明

徐文辉,李世祥,孟烨,钟世强[2](2020)在《盐田法海水制盐副产老卤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海盐是我国原盐产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盐田法海水制盐副产老卤中含有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用途多样化。文章主要讨论了海盐老卤产业化综合利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发展趋势。

秦文梦[3](2018)在《面向工业应用的特种膜分离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工业大国,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且会产生工业废物。虽然我国地大物博,却是个能源紧缺国家,大部分的石油依赖进口。因此改进生产工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工业废物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物品。液态废物中尤以废酸最难处理。直接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处理废酸方法主要是中和法和再生法。废酸再生后不但免除了环境压力,还节省了生产原料。但是中和法会消耗大量药品,再生法的机器腐蚀速度快,机械成本高。膜分离技术因为其操作温度低、无相变、设备体积小和高效节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和废液回收中。为此,我们提出了用膜分离的方法改进生产方法、回收处理工业废酸。主要工作如下:(1)聚四氟乙烯水相分散液浓缩。我们尝试了超滤、负压超滤和反渗透的方法,后来又结合电泳的原理和倾析的工艺设计组装了一个电倾析浓缩系统。在电场作用下,聚四氟乙烯粒子在隔室下方聚集,隔室中分散液分层,上层是质量分数减少的清液,下层是质量分数增加的浓缩液。清液质量分数小于2%,浓缩液质量分数高于60%,达到商品要求。装置在不断添加原料的情况下连续运行了100多个小时,且实现了自动取样。电倾析膜堆抗污染能力强,装置在半年实验时间内未损坏,使用寿命长。(2)盐酸除氟和污酸纯化。将含有2000ppm氟的18%盐酸废液用六甲基二硅氧烷萃取,萃取后氟含量降到20ppm以下。用氢氧化钠对六甲基二硅氧烷洗脱后,可以重复使用,萃取后氟含量降低到20ppm以下。除氟后盐酸可以重新利用。用氧化锌中和后纳滤的方法,分离污酸中硫酸根离子和一价离子,SO42-和Zn2+截留率均大于90%,可以纯化污酸回收利用。(3)扩散渗析法提取盐湖卤水中锂。用小膜堆扩散渗析方法找到了对锂透过率高且对锂选择透过性较好的Nafion212和Nafion115膜,并用三段大膜堆反向流动测试了不同流速下膜堆对盐湖卤水中锂镁的透过率和选择透过性,发现流速与它们的关系。为盐湖卤水提取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张楠[4](2016)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新共萃体系提锂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固体锂矿资源的日益枯竭,盐湖锂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我国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的分离提取,开发了 TBP-KPF6新共萃取体系,并对该萃取体系提锂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了最优萃取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该萃取体系的萃取机理以及萃取热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对共萃取剂和稀释剂的筛选,确定了 TBP-KPF6新共萃取体系,并对该体系提取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确立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PF6/Li)为2、萃取温度为25℃、萃取相比R(O/A)=1.2。在最佳萃取条件下,Li+和Mg2+的萃取率分别为82.29%和5.57%,锂镁分离系数βLiMg达到100.66。此外,采用1 mol/L HC1和3 mol/L NaCl混合溶液为反萃取剂,在25℃且相比R(O/A)= 1条件下进行单级反萃,Li+反萃取率可达到93.99%,镁锂比由33.42降至2.39。(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对TBP-KPF6萃取体系的萃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前后TBP核磁共振1H谱几乎没有化学位移的变化,而31P谱中磷的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同时出现了 PF6-中的磷峰。萃取有机相的IR、1HNMR和31P NMR谱图表明,TBP中P=O的孤对电子与PF6-中P(V)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配位之后形成的[PF6·nTBP]-与Li+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萃合物[LiPF6·nTBP]进入有机相。采用斜率法对萃合物的组成研究表明,萃合物组成为LiPF6·2TBP。(3)采用BT 2.15微量量热仪对TBP-KPF6萃取体系的萃取热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分别得到了 25℃、35℃和50℃下萃取体系对高镁锂比卤水中锂提取过程的热流-时间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萃取反应热,结果表明该萃取过程为放热过程。此外,采用Friedman等转化率法研究了该萃取体系的热动力学参数,获得了不同温度萃取过程中反应进程、反应速率、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热动力学参数与时间关系,并基于Non-isothermal Conditions模块对0℃C~70℃范围内的反应深度随时间的关系进行了预测,这对于指导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罗进波[5](2016)在《电解锰阳极渣杂质形态及去除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电解锰阳极渣是电解金属锰生产时阳极生成的黑褐色副产物,电解过程渣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改变,渣化学活性降低。渣中含有大量的铅,属于一种毒性极高的危险废物。此前,金属锰生产厂家以低廉的价格将阳极渣出售给铁合金厂,用于锰铁、硅锰合金冶炼,生产易引发铅污染,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锰阳极渣尚无成熟的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因此,研究电解锰阳极渣的形成机理、杂质形态及去除,对渣的回收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根据热力学、电化学、结晶动力学等理论,分析电解过程锰阳极渣的形成机理,并利用X衍射、ICP、热重等方法分析锰阳极渣成分、性质及矿物学特征。最后,将锰阳极渣中杂质分为水溶性杂质、酸溶性杂质及难溶铅杂质等3类,研究各类杂质的去除机理,实验研究各类杂质去除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条件。锰阳极渣中锰量为46.42%,铅含量为5.19%。锰多以四价锰形式存在,是电解液Mn2+氧化形成,晶型接近α-Mn O2。铅是阳极板溶解后沉积形成,主要形态为Pb SO4,少量为锰铅化合物,剩余组分主要由电解液在阳极区结晶形成。锰阳极渣中杂质按溶解性可以分为水溶杂质、酸溶杂质和难溶铅杂质3类,水溶杂质在粉碎过程球磨湿磨去除。酸溶性杂质采用硫酸溶液去除,去除过程受硫酸用量、时间、温度和液固比影响,其中硫酸用量和液固比影响较大,50g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用量为15ml、酸洗温度为常温、酸洗反应时间为40min、酸洗剂固比为4:1。酸溶杂质去除后,锰量可达到50.19%,二氧化锰量达到79.42%。难溶铅杂质中的Pb SO4部分采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去除,去除过程受浸铅剂用量、时间、温度、液固比影响,其中浸铅剂用量和温度影响加大,50g试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纯浸铅剂、温度90℃、浸出时间50min、液固比为5:1。经难溶铅去除工艺后,可获得锰量为56.89%、二氧化锰量为90.03%、含铅约0.44%的富锰产品。

李召峰[6](2016)在《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材料研发与注浆加固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深度的增加、设计容量的增大,大批交通隧道、矿山井巷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投入建设,面临的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时常遭遇由富水破碎地层引起的突涌水、塌方等地质灾害,对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建设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富水破碎岩体的注浆治理理论与技术成为地下工程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针对富水破碎地层的水文地质特点和注浆治理时材料性能存在的不足,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充分利用冶金废弃物钢渣微粉作为主要原材料研发了一种适用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治理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CGM),显着降低了注浆材料制备成本,提高了注浆工程的经济性。通过室内系统的材料性能试验和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CGM注浆材料性能的优越性,结合扫描电镜分析及X射线测试技术,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水泥基注浆材料结石体岩-浆胶结界面模式及划分依据,揭示了注浆加固作用机理。实现了CGM注浆材料工业化生产,并开展了工程现场应用试验,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基于水泥基材料复合技术原理,利用正交试验法与析因实验法确定了CGM注浆材料的优选配比组成为:熟料-75.33%,钢渣微粉-5.09%,羟基高聚物-3.67%,羟基氯化物-0.15%,硫酸盐-5.60%,超塑化剂-2.03%,多聚铝酸盐-1.52%,硅化物-7.61%,根据各组分作用机理提出了最佳含量选取原则。(2)根据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治理材料特点,通过室内系统性能试验确定了CGM浆液凝结时间、力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CGM注浆材料采用混合粉磨工艺制备时粉磨时间不宜超过45min,在5-40°C温度范围内,能够实现浆液初凝时间在39-85min,终凝时间在69~141min范围的有效调控。钢渣微粉含量可根据工程设计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在满足结石体强度要求的同时,可降低材料制备成本和提高工程经济性。(3)采用与传统水泥材料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CGM注浆材料结石体体积和浆液黏度变化机理,确定了材料组分、水灰比、温度等因素对结石体体积稳定性和浆液黏度的影响规律,并对浆液的稳定性和抗分散性进行了测试,实现了浆液性能的动态调控。CGM材料制备浆液时,优选水灰比为0.8:1-1.2:1,浆液结石体具有微膨胀特性,黏度受温度影响弱,稳定性强,抗渗性好,在水流速为0.5m/s时,水灰比1.2:1时,结石体留存率为72%,显着高于传统水泥材料。(4)开展了CGM注浆材料结石体耐久性评价。通过深入分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对材料结石体的作用机理,将侵蚀类型进行了划分,确定了CGM注浆材料组分与浆液制备条件对结石体抗侵蚀性能的影响。与传统水泥材料相比,CGM注浆材料中氯离子主要以化合态存在,游离态含量低,发生氯离子侵蚀破坏概率小;在硫酸盐环境中,早期CGM注浆材料结石体表面可以形成保护层,抵抗硫酸根离子进入,后期钢渣微粉和硅化物水化吸收活性钙离子,防止结石体内部生产石膏或钙矾石等矿物引起结石体开裂,提高材料耐久性。(5)采用自主设计的室内注浆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富水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模拟试验,从微观角度揭示了注浆加固作用机理。确定影响注浆治理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注浆材料,其次为注浆压力和充填介质。对于水泥类材料,岩-浆界面水化矿物越多,晶体取向性越强,胶结强度越高。岩-浆界面胶结模由岩石岩性决定,致密度高的灰岩类岩石近似为Ollivier-Grandet模型,类似于砂岩的多孔隙岩石则符合Zimbelinan模型。注浆过程中岩石表面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在界面区域产生类岩石矿物,提高胶结强度,改善注浆加固效果。(6)实现了CGM注浆材料的工业化试验生产,开展了CGM注浆材料现场应用试验,验证了新材料具有显着的性能优越性。研究成果在新阳能源有限公司西翼运输巷道围岩破碎区域涌水治理工程中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产生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

豆帅勇[7](2015)在《Mg2+,NH4+//Cl-,SO42--H2O与NaCl-MgCl2-NH4Cl-H2O体系相平衡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青海察尔汗盐湖钾资源丰富,目前利用该资源主要制取氯化钾和氯化钠,在氯化钾生产过程中副产出大量的氯化镁没有充分利用。本文针对于盐湖镁资源回收利用,提出以硫酸铵与氯化镁复分解反应制备镁氮复肥和氯化铵,以及以氯化铵和氯化镁制备氨光卤石的两种新工艺设想,以实现盐湖镁资源中氯化镁和氯化钠的高效利用。采用等温法测定了25℃和0℃时Mg2+,NH4+//Cl-,SO42--H2O四元体系相平衡数据,并绘制相应相图,分析了各结晶区和共饱点。Mg2+,NH4+//Cl-,SO42--H2O低温及常温相图中,MgSO4·(NH4)2SO4·6H2O的结晶区最大,NH4Cl的结晶区次之,说明硫酸铵与氯化镁复分解反应很容易制得复盐MgSO4·(NH4)2SO4·6H2O,分离MgSO4·(NH4)2SO4·6H2O复盐之后的母液易结晶析出NH4Cl。依据0℃和25℃时Mg2+,NH4+//Cl-,SO42--H2O四元体系相图分析计算,设计了氯化镁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无氯镁肥MgSO4·(NH4)2SO4·6H2O的新工艺,并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测定了25℃和0℃时NaCl-MgCl2-NH4Cl-H2O四元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并绘制相图分析了各结晶区和共饱点,得出三元体系NaCl-MgCl2-H2O中加入NH4Cl后,氯化铵可与氯化镁形成铵光卤石且该复盐结晶区较大,基于此,对含氯化镁和氯化钠混合物的分离,可采用加入氯化铵先制备铵光卤石后分离氯化钠的方法,实现了氯化钠与氯化镁的分离。应用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热力学模型,结合文献所查相关三元子体系的溶解度数据,根据相平衡时相同固相活度相等的原理,回归计算了上述四元体系溶解度计算所需的Pitzer参数,并利用1stopt数据优化分析软件,计算了25℃和0℃时Mg2+,NH4+//Cl-,SO42--H2O四元体系和NaCl-MgCl2-NH4Cl-H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杨惠玲,夏辉,和笑天,史洁,王书勤,田彩芳[8](2014)在《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锌中硫酸根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硫酸盐是目前生产碳酸锌工艺中主要副产物之一。准确测定产物中硫酸根含量对该工艺的改进有着重要意义。运用超声波40℃水浴预处理样品,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锌中的硫酸根离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4%,精密度(RSD,n=12)小于3%,加标回收率位于90%105%,加标实验效果理想。与传统的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比对试验,测定值吻合较好,并且在分析效率、检出限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方法。本方法具有测定含量范围宽、分析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

杨国彬[9](2013)在《智利Maricunga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途径研究》文中指出Maricunga盐湖是位于智利北部的待开发盐湖,是智利第二大含锂盐湖,其卤水品位高,资源储量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Maricunga盐湖卤水化学类型为高钙氯化物型。目前,国内外尚无对该类型卤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相关研究和报道,因此对涉及该类型盐湖卤水综合利用的途径研究以及工艺过程分析,是非常值得研究与讨论的课题,本文首次对该类型盐湖卤水的综合利用途径进行了研究,以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从卤水25℃等温蒸发实验入手,获得了卤水的富集规律和析盐的先后顺序。然后利用KCl-CaCl2-MgCl2//H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对该卤水的理论结晶路线和实际蒸发结晶路线分析比较,其结晶路线基本吻合。随后,以此相图为理论依据,结合等温蒸发实验结果,对卤水进行了自然分段蒸发实验,根据相关数据提出了主要高值元素钾、硼、锂的分离方案,并对硼萃取进行了实验研究,最终拟定了该卤水的综合利用途径。25℃等温蒸发实验表明,该卤水在蒸发过程中,钾、镁、钙、锂、氯等离子能够得到有效富集,当蒸发率为13.93%,钠离子浓度为86.893g/L时开始析出钠盐;在蒸发率为75.35%,钾离子浓度为36.924g/L时开始析出氯化钾;在蒸发率为82.52%,镁离子浓度为40.649g/L时开始析出光卤石;在蒸发率为85.45%,钙离子浓度为91.745g/L时开始析出溢晶石。由于钙离子含量高,硫酸根离子、B2O3在卤水中得不到有效富集,容易形成难溶盐硫酸钙、硼酸钙等在蒸发的各个阶段析出,该卤水的析盐顺序为:石盐+硫酸钙、硼酸钙→钾石盐+硫酸钙、硼酸钙→石盐+光卤石+硼酸钙→石盐+溢晶石+氯化钙+硼酸钙。硼酸钙的析出相当分散,这对硼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不利的。卤水密度随蒸发率增加一直增加,卤水黏度在后期增加相当明显,在后期固液分离具有一定难度,同时高黏度卤水严重影响其蒸发速率。从相图分析结果看:该盐湖卤水的实际蒸发结晶路线和理论结晶路线基本吻合,KCl-CaCl2-MgCl2//H2O四元水盐体系相图完全能够用于指导该卤水的综合利用研究。通过自然分段蒸发实验对盐田生产进行了简单模拟,本研究认为卤水在自然条件下的富集规律和析盐先后顺序和等温蒸发基本一致,该实验确定了各阶段的分离点、各阶段析出各种盐的含量以及各种盐的总量等相关信息,为卤水综合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为该盐湖卤水综合利用开发经济可行性提供了初步分析依据。利用Na+,K+,Mg2+∥Cl--H2O四元体系相图理论对Maricunga盐湖卤水生产的钾盐矿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冷分解—正浮选—洗涤法”从钾盐矿提取氯化钾的方案,并对其理论收率进行了计算,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针对Maricunga盐湖卤水蒸发过程中由于硼的析出较为分散而不利于综合开发利用的难题,采用溶剂萃取法对析钠卤水进行了提硼实验研究,对正萃和反萃相关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并用图解法对其理论级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室温下,以O4为萃取剂,相比Vo/Va为2:1,时间6min,pH=2,进行四级逆流萃取,萃取率达95%以上;以蒸馏水为反萃剂,相比Vo/Va为1:2,时间6min,进行四级逆流反萃,反萃率亦达95%以上。针对该卤水老卤中钙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利用价格便宜易得的芒硝除钙,利用碳酸锂、镁、钙盐溶度积的差别,可选用碳酸钠深度除钙、镁,最后用碳酸钠沉锂,并考虑了闭路循环生产工艺。本文最终提出了一条“萃取提硼→浮选提钾→除钙镁→沉锂”的综合利用途径,并对其在进行了工艺评述。

宋宾华,司腾飞[10](2012)在《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锂中氯离子和硫酸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锂中Cl-和SO42-的可行性以及相关的前处理方法,有效选取了提取时间,准确测定氟化锂中Cl-和SO42-的含量。Cl-和SO42-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7%、0.41%,检出限分别为0.03、0.06mg.kg-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6.7%、110.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二、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根含量的可行性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根含量的可行性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2)盐田法海水制盐副产老卤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产业化综合利用现状
    2.1 溴的提取
    2.2 硫酸钾的生产
    2.3 天然低钠盐的生产
3 综合利用进展
    3.1 锂元素的提取
    3.2 硼元素的提取
    3.3 溴提取新技术
4 综合利用发展展望
    4.1 持续改进工业化生产技术
    4.2 加快新型提取技术的产业化研究
5 结语

(3)面向工业应用的特种膜分离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四氟乙烯水相分散液浓缩方法简介
        1.1.1 聚四氟乙烯简介
    1.2 常见膜分离过程介绍
        1.2.1 微滤
        1.2.2 超滤
        1.2.3 纳滤
        1.2.4 反渗透
        1.2.5 离子交换膜
        1.2.6 电渗析
        1.2.7 扩散渗析
    1.3 工业废酸来源及回收方法
        1.3.1 工业废盐酸的来源及常用回收方法
        1.3.2 工业废硫酸的来源及常用回收方法
    1.4 盐湖卤水提取锂方法
        1.4.1 化学沉淀法
        1.4.2 萃取法
        1.4.3 吸附法
        1.4.4 焙烧浸取法
        1.4.5 碳化法
        1.4.6 电渗析法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浓缩方法研究
    2.1 简介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3 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浓缩方法
        2.3.1 超滤法浓缩
        2.3.2 正渗透法浓缩
        2.3.3 电倾析法浓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业废酸回收方法研究
    3.1 盐酸氢氟酸分离
        3.1.1 废酸介绍
        3.1.2 实验部分
        3.1.3 样品分析
        3.1.4 结果与讨论
    3.2 污酸纯化
        3.2.1 污酸介绍
        3.2.2 实验部分
        3.2.3 样品分析
        3.2.4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盐湖卤水提取锂方法研究
    4.1 锂镁分离简介
    4.2 实验材料
    4.3 IEM用于Li/Mg分离的可行性研究
    4.4 连续过程研究
    4.5 样品分析
    4.6 结果与讨论
        4.6.1 小扩散渗析膜堆实验结果
        4.6.2 大扩散渗析膜堆实验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4)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新共萃体系提锂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锂资源简介
        1.2.1 锂资源应用
        1.2.2 锂资源的分布及开发
    1.3 盐湖卤水提锂技术研究现状
        1.3.1 沉淀法
        1.3.2 离子交换吸附法
        1.3.3 蒸发结晶法
        1.3.4 锻烧浸取法
        1.3.5 半透膜电渗析法
        1.3.6 溶剂萃取法
    1.4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锂萃取、反萃实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仪器设备
    2.2 药品试剂
    2.3 实验原料及组成
    2.4 实验方法
        2.4.1 分析方法
        2.4.2 萃取与反萃取方法
        2.4.3 萃取体系的确定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共萃取剂的筛选
        2.5.2 稀释剂的筛选
        2.5.3 锂萃取影响因素研究
        2.5.4 锂反萃取影响因素研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锂萃取机理研究
    3.1 仪器设备
    3.2 药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红外光谱测定
        3.3.2 核磁共振波谱测定
        3.3.3 斜率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红外光谱分析
        3.4.2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4.3 萃合物中TBP的组成
        3.4.4 萃合物中PF_6~-的组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锂萃取热动力学研究
    4.1 仪器设备
    4.2 药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微量热实验方法
        4.3.2 AKTS热动力学分析理论
        4.3.3 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多温热动力学预测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微量量热分析
        4.4.2 热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4.4.3 多温热动力学预测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致谢

(5)电解锰阳极渣杂质形态及去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解金属锰生产概况
        1.1.1 电解锰生产现状
        1.1.2 电解锰生产工艺
        1.1.3 锰电解基本原理
    1.2 锰阳极渣的利用现状
    1.3 锰阳极渣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3.1 制备硫酸锰
        1.3.2 制备富锰料
        1.3.3 制备锰酸锂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研究技术路线
    2.4 实验分析方法
第三章 锰阳极渣形成机理及杂质形态研究
    3.1 锰阳极渣的形成机理
    3.2 锰阳极渣的理化性质
    3.3 锰阳极渣的矿物学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解锰阳极渣杂质去除研究
    4.1 锰阳极渣杂质去除过程分析
    4.2 水溶杂质去除工艺及机理研究
    4.3 酸溶杂质去除工艺及机理研究
        4.3.1 酸溶杂质去除原理
        4.3.2 酸溶杂质去除方案设计
        4.3.3 酸溶杂质去除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4.3.4 酸溶杂质去除工艺条件研究
    4.4 难溶铅杂质去除工艺及机理研究
        4.4.1 难溶铅杂质的去除原理
        4.4.2 杂质铅去除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4.4.3 杂质铅去除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4.4.4 杂质铅去除工艺条件研究
    4.5 工业应用及工艺环保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材料研发与注浆加固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 选题目的与依据
    1.2 注浆技术现状
    1.3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3.1 概述
        1.3.2 现有注浆材料类型
        1.3.3 注浆材料发展趋势
    1.4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1.4.1 概述
        1.4.2 注浆扩散理论
        1.4.3 破碎岩体注浆加固理论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5.1 注浆材料方面
        1.5.2 注浆加固理论方面
    1.6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6.3 创新点
第二章 原材料与实验方法
    2.1 原材料及物理化学分析
        2.1.1 水泥
        2.1.2 水泥熟料
        2.1.3 钢渣微粉
        2.1.4 其他辅助性材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2.3.1 CGM注浆材料的制备
        2.3.2 颗粒级配及比表面积测试
        2.3.3 凝结时间与析水率
        2.3.5 浆液流动度和黏度
        2.3.6 结石体抗渗性
        2.3.7 注浆材料体积变化率测试
        2.3.8 结石体抗离子侵蚀性测试
        2.3.9 结石体强度
        2.3.10 水化硬化机理及微观结构分析
第三章 CGM注浆材料研发与性能试验研究
    3.1 CGM注浆材料研发试验
        3.1.1 CGM注浆材料基体选取原则
        3.1.2 矿化剂选取原则
        3.1.3 注浆材料基体组成设计
        3.1.4 CGM注浆材料基体配比试验分析
        3.1.5 CGM注浆材料配比试验
    3.2 CGM注浆材料凝结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3.2.1 CGM注浆材料组成与浆液凝结时间的关系
        3.2.2 制备工艺对浆液凝结时间的影响
        3.2.3 环境温度对浆液凝结时间的作用
    3.3 CGM注浆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3.3.1 CGM注浆材料组成与浆液结石体强度的关系
        3.3.2 制备工艺对浆液结石体强度的作用规律
    3.4 CGM浆体体积稳定性分析
        3.4.1 水泥类浆液结石体体积变化类型划分
        3.4.2 体积变化机理分析
        3.4.3 CGM注浆材料组成与浆液体积稳定性的关系
        3.4.4 水灰比对结石体体积稳定性的作用规律
        3.4.5 CGM注浆材料结石体干缩特性
        3.4.6 结石体抗渗性分析
    3.5 CGM注浆材料浆液黏度分析
        3.5.1 CGM注浆材料组成与浆液黏度关系
        3.5.2 水灰比对浆液黏度影响
        3.5.3 温度对浆液黏度的影响
    3.6 CGM注浆材料工作性能分析
        3.6.1 CGM注浆材料浆液的可注性
        3.6.2 CGM注浆材料浆液的抗分散性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GM注浆材料结石体耐久性研究
    4.1 CGM注浆材料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4.1.1 氯离子侵蚀机理分析
        4.1.2 氯离子浓度对CGM注浆材料结石体侵蚀性能
        4.1.3 钢渣微粉含量对结石体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
        4.1.4 水灰比对浆液结石体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影响
    4.2 CGM注浆材料抗硫酸根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4.2.1 硫酸根离子侵蚀机理分析
        4.2.2 硫酸根离子浓度对CGM注浆材料结石体侵蚀性能
        4.2.3 钢渣微粉含量对结石体抗硫酸根离子侵蚀性能影响
        4.2.4 水灰比对浆液结石体抗硫酸根离子侵蚀性能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富水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模拟实验与机理研究
    5.1 模拟试验解决的问题
    5.2 注浆模型试验系统设计
        5.2.1 地层模拟平台
        5.2.2 注浆系统
        5.2.3 供水装置
    5.3 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模拟实验
        5.3.1 破碎地层模拟
        5.3.2 试验用注浆材料选择
        5.3.3 空隙率测试
        5.3.4 注浆试验控制
        5.3.5 信息数据采集
    5.4 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治理效果分析
        5.4.1 注浆材料结实率分析
        5.4.2 注浆材料对破碎岩体力学性能的作用
        5.4.3 注浆压力对富水破碎岩体治理效果的影响
        5.4.4 破碎岩体内泥质充填物对注浆加固效果的影响
        5.4.5 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效果主控因素分析
        5.4.6 富水破碎砂岩体注浆效果分析
    5.5 富水破碎岩体注浆加固机理分析
        5.5.1 注浆加固结石体岩-浆界面模式划分
        5.5.2 注浆加固结石体岩-浆界面微观结构分析
        5.5.3 注浆前后岩石物理化学变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CGM注浆材料工业生产制备与现场试验
    6.1 CGM注浆材料工业生产
        6.1.1 原材料性能检验
        6.1.2 工业生产技术路线
        6.1.3 原材料预处理
        6.1.4 CGM注浆材料粉磨控制工艺
        6.1.5 CGM注浆材料均化处理
        6.1.6 CGM注浆材料性能测试
    6.2 CGM材料现场试验
        6.2.1 工程概况
        6.2.2 水文地质分析
        6.2.3 补充物理探查
    6.3 现场试验方案设计
        6.3.1 现场试验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
        6.3.2 注浆钻孔设计
        6.3.3 围岩稳定性监测设计
        6.3.4 试验材料选型
    6.4 试验结果分析
        6.4.1 注浆参数选择及应用
        6.4.2 CGM注浆材料试验效果分析
        6.4.3 围岩稳定性监测
        6.4.4 治理效果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附件

(7)Mg2+,NH4+//Cl-,SO42--H2O与NaCl-MgCl2-NH4Cl-H2O体系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含钾盐湖资源开发利用
        1.1.1 含钾盐湖资源概况
        1.1.2 含钾盐湖资源加工利用
        1.1.3 含钾盐湖资源利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及相图
        1.2.1 稳定与介稳相平衡
        1.2.2 盐湖水盐体系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1.2.3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方法
        1.2.4 水盐体系相平衡计算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2 分析方法
        2.2.1 各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2.2.2 平衡固相的确定
    2.3 实验装置及相平衡数据的测定方法
        2.3.1 实验装置
        2.3.2 相平衡时间的测定方法
        2.3.3 测定相平衡数据的实验步骤
第三章 Mg~(2+),NH_4~+//SO_4~(2-),Cl~--H_2O体系相平衡测定及其应用
    3.1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
        3.1.1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
        3.1.2 25℃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
        3.1.3 25℃时Mg~(2+),NH_4~+//SO_4~(2-),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应用
    3.2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
        3.2.1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溶解度数据
        3.2.2 0℃时Mg~(2+),NH_4~+//Cl~-,SO_4~(2-)-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Na+,Mg~(2+),NH_4~+//Cl~--H_2O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结果及其应用
    4.1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
        4.1.1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
        4.1.2 25℃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
    4.2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的测定
        4.2.1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的溶解度数据
        4.2.2 0℃时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及分析
        4.2.3 Na+,Mg~(2+),NH_4~+//Cl~--H_2O四元体系相图应用
    4.3 小结
第五章 各个四元体系体系相平衡计算
    5.1 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的普遍方程
        5.1.1 单一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程
        5.1.2 混合电解质溶液的计算方程
        5.1.3 q、y 的求解过程
    5.2 25℃和0时℃Mg~(2+),NH_4~+//SO_4~(2-),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2.1 体系所含q、y 的求解
        5.2.2 25℃与 0℃时Mg~(2+),NH_4~+//Cl~-,SO_4~(2-)-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
    5.3 25℃与 0℃Na+,Mg~(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计算
        5.3.1 体系所含q、y 的求解
        5.3.2 25℃Na+,Mg~(2+),NH_4~+//Cl~--H_2O体系溶解度预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锌中硫酸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工作参数
    1.2 标准溶液和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硫酸根出峰时间的选择
    2.2 预处理方法的讨论
    2.3 方法线性范围、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2.4 色谱条件的选择
    2.5 阳离子成分分析与溶样温度的选择
    2.6 方法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2.7 其他组分的同时测定
3 结语

(9)智利Maricunga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Maricunga 盐湖简介
    1.2 Maricunga 盐湖卤水组成与水化学类型
        1.2.1 Maricunga 盐湖卤水主要组成
        1.2.2 Maricunga 盐湖卤水化学类型
    1.3 国内外盐湖卤水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与趋势
        1.3.1 Atacama 盐湖卤水的开发
        1.3.2 死海卤水的开发
        1.3.3 西尔斯盐湖卤水的开发
        1.3.4 国内外盐湖卤水综合利用趋势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5.1 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思路流程图
        1.5.4 研究条件
    1.6 项目来源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装置与分析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装置图
        2.3.1 蒸发实验装置图
        2.3.2 主要分离装置图
        2.3.3 萃硼实验装置图
    2.4 分析测试方法
第3章 Maricunga 盐湖卤水 25℃等温蒸发实验研究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卤水中各离子的富集规律
        3.2.2 盐类矿物析出的先后顺序
        3.2.3 卤水粘度、密度、蒸发率与时间间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图分析
    4.1 理论结晶路线相图分析
    4.2 实际蒸发结晶路线与理论蒸发结晶路线的差别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Maricunga 盐湖卤水分段自然蒸发实验
    5.1 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Maricunga 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6.1 综合利用品位
    6.2 钾的提取方案
    6.3 硼的提取方案
        6.3.1 实验原料与仪器
        6.3.2 实验方法
        6.3.3 分析和计算方法
        6.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锂的提取方案
    6.5 Maricunga 盐湖卤水综合利用工艺
        6.5.1 工艺流程
        6.5.2 工艺评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根含量的可行性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熔盐氧化技术处理阳离子废树脂[D]. 王雪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2]盐田法海水制盐副产老卤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J]. 徐文辉,李世祥,孟烨,钟世强. 盐科学与化工, 2020(09)
  • [3]面向工业应用的特种膜分离过程研究[D]. 秦文梦. 温州大学, 2018(02)
  • [4]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新共萃体系提锂工艺研究[D]. 张楠.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1)
  • [5]电解锰阳极渣杂质形态及去除机理研究[D]. 罗进波. 贵州大学, 2016(03)
  • [6]富水破碎岩体注浆材料研发与注浆加固机理研究及应用[D]. 李召峰. 山东大学, 2016(11)
  • [7]Mg2+,NH4+//Cl-,SO42--H2O与NaCl-MgCl2-NH4Cl-H2O体系相平衡的研究[D]. 豆帅勇.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8]离子色谱法测定碳酸锌中硫酸根的方法研究[J]. 杨惠玲,夏辉,和笑天,史洁,王书勤,田彩芳. 无机盐工业, 2014(04)
  • [9]智利Maricunga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途径研究[D]. 杨国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13(S2)
  • [10]离子色谱法测定氟化锂中氯离子和硫酸根[J]. 宋宾华,司腾飞.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14)

标签:;  ;  ;  

比浊法测定工业碳酸锂中硫酸盐含量的可行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