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

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

一、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杰[1](2021)在《食品级高稳定明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文中指出明胶是由胶原蛋白经适度水解后生成的一种高分子天然多肽聚合物,由于其低成本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乳化性等在食品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明胶基乳液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主要集中在明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稳定的皮克林乳液。纳米颗粒制备通常采用反溶剂法,存在戊二醛和丙酮等有毒试剂使用、制备方法繁琐、难以大量生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内相体积分数大于74%的乳液称为高内相乳液(High Internal Phase Emulsions,HIPEs),近年来,HIPEs在多孔材料、泡沫及功能因子负载等领域都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拟针对明胶乳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A型明胶为原料,采用明胶微凝胶技术制备HIPEs;并针对明胶乳液热不稳定的缺陷,通过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酶)催化明胶交联,研究高稳定HIPEs制备机制,并将其用于3D打印和辣椒素包埋,为食品级明胶基HIPEs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一步均质法制备明胶微凝胶HIPEs,研究了明胶浓度(0.1~2.0 wt%)对HIPEs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能耗和液滴尺寸分布,较适分散条件为15,000 rpm高速剪切60 s,获得的乳液液滴具有较小的尺寸和均匀的分布。随着明胶浓度的增加,乳液黏度上升,浓度达到0.5 wt%后可形成凝胶状乳液,对剪切力和离心力的耐受能力增强;浓度达到1.0 wt%后,乳液经历冻融循环后析油现象有所改善;当明胶浓度升高至2.0 wt%时,HIPEs热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无法到达可高温杀菌的要求;除0.1 wt%明胶稳定的HIPEs外,其余各组在储存70天后乳液基本未出现明显液滴聚结现象,证明明胶稳定的HIPEs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界面行为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明胶浓度的增加,明胶扩散至界面的速率逐渐增大、所需时间缩短,明胶在界面吸附和重排的速率也随之增大,形成的界面膜稳定性增强,与明胶乳液宏观性质变化规律一致。实验表明可基于不同应用场景,通过调控明胶浓度获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稳定性的HIPEs。(2)针对明胶基HIPEs在热稳定性上的缺陷,采用TG酶交联改善明胶凝胶的热稳定性,研究了TG酶交联时间(0~4 h)对明胶及明胶基HIPEs性质的调控,进一步改善明胶基HIPEs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TG酶交联时间延长,明胶熔融转变温度显着升高,三相接触角增大,乳化性增强,明胶基HIPEs的热稳定性有效提高,热处理后乳液液滴尺寸和黏度变化减小。TG酶主要针对谷氨酰胺和赖氨酸催化位点,在明胶分子内和分子间形成靶向共价交联,促进分子内类三螺旋结构和大分子聚集物的生成,分子间缠结增加,从而在制备HIPEs时形成了更稳定的连续相结构,并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结构稳定。交联4 h的明胶稳定的HIPEs在121℃下灭菌20 min仍保持良好的外观、较小的液滴尺寸和高黏度,这对乳液的商业灭菌和常温贮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TG酶交联明胶基HIPEs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冻融稳定性、离心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交联4 h的明胶稳定的HIPEs具有高黏度和低频率依赖性,在3D打印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印性,脂溶性色素对乳液的着色进一步丰富了3D打印产品的颜色,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更多元化的需求。(3)辣椒素具有多种功能特性,但其刺激性气味及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限制了它在食品中的应用。使用明胶基HIPEs对辣椒素进行包埋,研究了其在辣椒素包埋递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3 mg/m L辣椒素的负载对明胶基HIPEs的液滴分布及表观黏度没有显着影响。电子鼻结果显示,与直接溶解于大豆油相比,HIPEs包埋较好地掩盖了辣椒素的气味,且掩盖作用随TG酶交联时间延长而增强。辣椒素在胃中的释放研究结果表明,与溶解在游离大豆油中的辣椒素相比,HIPEs包埋有效降低了辣椒素在胃中的释放量,TG酶交联进一步增强了包埋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此外,体外静态消化模拟结果表明HIPEs包埋显着增加了肠消化中辣椒素在胶束相中的保留率。总体而言,HIPEs包埋可有效降低辣椒素对鼻腔及胃黏膜的刺激并提高辣椒素生物利用率。

周扬[2](2021)在《圆苞车前子壳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和乳化特性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改善肉糜制品的食用品质、出品率等,常在其中添加亲水胶体类添加剂,如黄原胶、卡拉胶等,是改善其品质的常用方法。随着消费者健康营养观念的不断加强,天然、无添加等绿色标签的产品逐渐成为首选。圆苞车前子壳(Psyllium husk,PH)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第10号公告中被列为新资源食品,其膳食纤维含量达80%以上,主要用作膳食纤维补充剂和动物饲料。圆苞车前子壳中的膳食纤维主要是阿拉伯木聚糖,此多糖具有良好的增稠、吸水和凝胶特性,在食品中可作为传统胶体的替代品。将PH应用到肉糜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既可以提高膳食纤维含量,又可以起到乳化、增稠、凝胶等作用,改善产品口感。目前,尚没有关于PH用于肉糜制品品质改善及相关机理研究的报道。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作为肌肉蛋白中的重要蛋白,其凝胶特性和乳化特性在肉糜制品的质地特性及保水保油性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从PH对肉饼品质改善的实际应用出发,基于蛋白质-多糖相互作用,探究不同PH添加量对MP凝胶特性、乳化特性的影响及其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对不同质量浓度的PH进行稳态和动态流变学测试以了解其加工特性。结果表明PH可以形成弱凝胶,并且是具有低触变性的假塑性流体,具有较高的黏性,可用于食品增稠。PH凝胶的流变特性受不同加工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浓度越高,模量值越高,凝胶性能越强;碱性条件可略微增加流体的假塑性;在5~85℃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盐离子的引入可以增加PH凝胶的结构稳定性。(2)以猪肉和PH作为原料,制作猪肉饼,探究不同PH添加量对肉饼蒸煮损失、保水保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添加量为0.5%~1%(w/w)时,可以明显改善肉糜的保水保油性,大大降低蒸煮损失,提高出品率。当壳粉用量增加至2%~3%时,肉饼保油性降低,质构品质下降,但黏性增加,使其易于成型。(3)提取猪肉中的MP,探究不同PH添加量(0.1%~3%,w/v)对MP凝胶特性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的添加能改善MP凝胶的凝胶特性,显着提高凝胶的硬度、保水性及黏度。在低添加量(0.1%~1%,w/v)下,PH促进了蛋白结构的展开和相互作用,MP凝胶网络被填充,凝胶体系形成了致密的网络结构,有效地改善了MP凝胶的性能,凝胶的硬度、持水力、黏性得到提高。在添加2%(w/v)的PH时,复合凝胶的持水力和凝胶强度可比纯MP凝胶提高近一倍,黏性约增加六倍。此时,体系形成了复杂的互穿凝胶网络,展示出最佳的凝胶性能。相比于中、低添加量,高PH添加量(3%,w/v)会导致MP/PH复合凝胶性能劣变,但仍优于纯MP凝胶。这是由于过多的PH阻碍了MP连续网络的形成,使得凝胶强度和保水能力等凝胶性质变差。(4)以具有不同PH含量(0.1%~0.8%,w/v)的MP-PH复合物作乳化剂,制备水包油型乳液。在静置、离心、加热、冻融条件下,随PH含量的增加,乳液的稳定性均提高。但微观结构、界面黏弹性、界面吸附行为、静态接触角以及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PH浓度下,乳液稳定机制并不相同。低PH浓度(0.1%,w/v)下,PH能促进MP聚集并更多地吸附到油-水界面,起到稳定乳液的作用。随着使用量增加(0.3%~0.5%,w/v),PH进一步促进MP聚集,乳化剂亲水性增加,MP的界面吸附速率和吸附量有所降低。当PH添加量增加到0.8%(w/v)时,明显增加了连续相的黏度,从而阻碍了MP在连续相的扩散,明显抑制了MP界面的吸附。但因连续相黏弹性的增加,使得油滴同样不易在连续相中扩散,更易于分散成小液滴且不易发生聚集,从而达到稳定作用。

张笑颜[3](2020)在《低密度细菌培养检测集成微反应器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抗生素在医疗和畜牧养殖业中的长期过度使用导致了其在污水厂、自然水体、土壤等环境中的高水平残留,由此所导致的污染问题已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从源头减少抗生素过度使用,采用细菌对抗生素敏感分析结果作为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有效指导,能够为环境健康与安全提供保障。传统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方法只针对细菌的一种状态——游离态进行检测,而且分析耗时长。传统方法对于低浓度游离态细菌及生物膜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均缺乏检测手段。本研究利用微流控技术能够在微尺度下为连续流体提供原位检测的优势,开展对超低密度游离态细菌进行免标记计数,建立以连续流培养方式对低密度游离态细菌培养并用于抗生素敏感性分析的一体化微流控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培养条件对低初始浓度微生物生物膜进行培养并对亚微升级生物膜的生长状态进行原位免标记检测。本研究为快速检测抗生素敏感性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并对微米尺度的生物膜污染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解决抗生素敏感分析中待测细菌样品浓度低、样品量少导致的难以检测问题,研发了电极与检测电路高度集成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件,并优化了激励电极、屏蔽电极和检测电极的间距,讨论了不同激励频率下的信噪比,测试了检测器在不同缓冲液下的线性关系和检出限。良好的性能实现对104~106cells/m L浓度下大肠杆菌的单细胞计数分析。为保证装置的普遍适用性,针对高浓度细菌的快速检测,通过优化细菌背景溶液盐度,采用19 mg/L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作为背景溶液实现了对106~108cells/m L大肠杆菌的浓度检测。大肠杆菌经激发频率为60~120 k Hz的电检测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菌存活率,结果表明电检测后细菌存活率不受影响,存活率高于96%。采用此方法对浓度为104~108cells/m L细菌进行检测,样品用量仅需50μL。为解决细菌低初始浓度下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周期长的问题,研发了集快速培养与动态监测于一体的微流控系统。设计并制作了三维微流控芯片,芯片由上层通道层、中间培养室层、下层气路层组成。采用此芯片对游离态细菌在微尺度下以连续流培养方式进行快速培养,并利用同时形成的6种抗生素浓度梯度,检测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通道层不仅为培养室提供连续流培养基,同时混合通道的特殊结构可用于实现抗生素浓度梯度形成,通过在通道中设计70μm×100μm菱形微阵列结构促进混合效果,将混合通道长度缩短至9 mm,混合效果通过COMSOL软件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荧光素实验的验证结果保持一致。直径为1.0 mm、深度为1.2 mm的单个培养室与上层通道构成凸缘结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细菌在连续流培养过程中受剪切力的影响。气路层由36个阵列组成,对应置于培养室底部,每个阵列由25条宽度15μm深度5μm通道组成。利用优化后的三维芯片,以连续流培养方式实现了大肠杆菌在微尺度下的培养,生长曲线结果表明延迟时间缩短至0.06 h,说明细菌对微尺度环境适应速度更快。在此基础上,实验定量分析了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在低样品浓度条件下,6 h内测定了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解决细菌生物膜形成初期观测难的问题,研发了集快速培养生物膜与原位检测于一体的微流控系统,并对生物膜形成初期受剪切力影响、抗生素胁迫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设计并制作了12 mm2的培养室,培养室内设置54μm×40μm微柱阵列。采用此芯片可以促进细菌在微尺度下快速形成生物膜,并实现对生物膜的原位观察与表征。连续流动的培养基可以带走游离态的细菌,微柱阵列能够降低液体的平均速度,避免流动的培养基对细菌产生直接的冲击。研究表明培养基剪切速率大于83.3 s-1时,随着连续流流速的提高,生物膜形成的速度会逐步加快;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培养的不同时期(1 h、3 h、5 h、7 h后)暴露于相同浓度的阿莫西林,能够加速生物膜的生长,对阿莫西林耐受程度增强。此外,研究了活性污泥中混合细菌在微尺度下形成生物膜的特性,实验表明,混合菌更易形成生物膜,并且对阿莫西林完全不敏感。

赵海明[4](2018)在《异质凝胶微球的生物3D打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人体组织内细胞环境是典型的非均质环境,包含有种类结构各异的细胞以及细胞外液,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高效快速地在体外构造拟体内环境一直是研究热点。凝胶微球作为一种简单对称的结构,被广泛用于细胞包裹、药物释放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因此,通过异质微球结构来构建体外细胞微环境以及复杂微组织结构值得进行深入探讨。目前在凝胶微球制造方面,研究者通常采用微流控的方法实现微球内部结构的异质性,以实现多组分材料的空间分布。其中常见的异质形态有分区型、核壳型以及非球型等,而对于结构更复杂的凝胶微球的制造则无能为力。同时芯片流道的微小尺寸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材料的适用粘度范围以及流体通量,无法广泛用于各种生物材料的大批量微球制造。本文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根据异质凝胶微球在体外细胞培养与组织打印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针对异质凝胶徵球的梯度制造、快速制造、微成型以及多尺度制造四个具体研究方向开展了基础性细胞打印研究,首次提出了多尺度三维异质分布的螺旋凝胶微球印工艺。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不同细胞浓度凝胶微球打印、单细胞包裹、可控尺寸细胞微球打印以及球面螺旋分布细胞微球的应用。最后利用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了细胞凝胶微球的体内和体外培养,初步实现了血管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归纳如下:(1)体外三维培养环境中细胞的浓度分布对细胞的存活以及功能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基于海藻酸钠墨水的紊流混合特性,提出了细胞浓度可调的异质凝胶微球成型方法。发明了一种多通道动态微混合打印喷头,利用主动式搅拌实现多组分的快速混合。通过对微混合器混合效率的研究,优化了微混合器的尺寸和工艺参数。利用动态梯度打印实现了凝胶微球内细胞浓度的可调制造,研究了三维培养条件下细胞浓度对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为体外微球内的细胞三维培养提供了实验基础。(2)异质凝胶微球的批量制造以及单细胞包裹在临床应用和基础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共轴喷射技术,发明了多组分对称式共轴喷头,该喷头包括多组分混合前端以及对称式共轴喷头两部分,优化了喷射过程中共轴气流的稳定性。对打印过程中发现的卫星滴凝胶微球进行了系统性实验,探讨了其用于单细胞包裹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喷射工艺参数的影响,提出了其能够用于单细胞包裹的最优方案。使用双组分凝胶墨水进行了喷射打印,并对共轴喷射微球的异质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通过细胞打印,验证了共轴喷射打印微球中细胞的存活率以及增殖能力。(3)异质凝胶微球的可控尺寸调节能够大大拓宽其应用领域,而目前报导的相关技术则相对较少。利用静电喷射技术设计了分区型异质微球的打印工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能集成在原有的生物打印体系当中。通过静电场的作用实现了直径可调的凝胶微球的打印。搭建了基于该方法的凝胶微球生物打印系统,分析了静电场中凝胶微液滴的流体特性和受力情况。通过对电场强度、挤出气压、喷头直径等参数的系列实验,实现了静电喷射凝胶微球可控制造。最后,包裹细胞进行静电喷射打印,实现了不同直径凝胶微球的细胞包裹以及细胞增殖。(4)复杂三维异质结构的凝胶微球能够用于体外复杂微组织的构建,同时也是微球制造领域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气流辅助旋转的制造工艺,填补了目前异质凝胶微球在内部结构三维可控成型方面的空白。设计并搭建了用于球面螺旋形异质凝胶微球制造的实验平台。针对该工艺中各项工艺参数对成型特征尺寸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及系统性实验,实现了螺旋微球的可控成型。最后,通过细胞打印制造了细胞呈螺旋异质分布的凝胶微球,并验证了细胞在微球内的存活和增殖能力。(5)体外组织血管化是组织功能化的前提,利用异质微球实现了体外类器官制造以及体内细胞治疗两个典型应用。首先,使用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制造了复杂软骨微组织,并实现了内皮细胞在微球内的空间螺旋分布。然后通过体外培养,实现了内皮细胞的血管功能化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化,完成了复杂软骨模型的体外构建。此外,将能够稳定释放促血管生长因子的细胞包裹于凝胶微球内部,并植入到了局部器官缺血的小鼠体内,最终实现了小鼠缺血下肢的血管再生。

傅鑫亮[5](2018)在《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态混合器因其设备成本低、易于维修、无需额外的能量消耗等特点已运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诸多领域,成为工业技术中的常用设备。以目前燃煤电厂SCR脱硝装置为例,静态混合器用于烟气中氮氧化物与还原性气体之间的混合,但由于排放要求和场地原因等的限制,现有静态混合器无法实现短距离内均匀混合。本文借鉴自然界中树叶的仿生特性,提出了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及设计特点,并据此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首先根据前期的研究结果确定了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单元的叶片角度、最小流通面积,以及静态混合器中喷口的布置方式、喷口喷射浓度与速度,设计并制造了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物理模型,并完成了冷态速度场、浓度场试验。同时利用CFD数值模拟仿真进行了相关流场试验,并与冷态模化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速度场与浓度场均相互吻合。其次,利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混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叶片尾迹区所产生的纵向涡,加剧了低速区与高速区之间的物质混合;高低浓度区域的间隔分布增加了物质分子的扩散效率;静态混合器区域出现轴向返混现象增强了与来流之间的物质和动量交换;高湍流动能耗散率区域的存在使微观混合得到了强化,而高湍流动能区则加剧了介观混合作用。最后,将本文研究的仿树叶型静态混合器的流动与混合特性主要结果与已经市场化应用的三种混合器的相关特性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具有良好的湍流动能耗散率分布和后续混合能力,在牺牲了一定压降的情况下,有着优异的短距离混合表现。

傅鑫亮,闫志勇[6](2017)在《仿柳叶形静态混合器的流动及混合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对仿柳叶形静态混合器内混合气流进行了速度场与浓度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混合器内速度场与浓度场偏差均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优于国家标准偏差值)。同时采用CFD软件对该静态混合器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与模拟的数值结果以及两者的浓度云图分布都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随后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元件尾迹区域出现了纵向涡和发卡涡来促进混合;在经过混合元件区域时因为湍流动能耗散率增加形成的高湍流动能耗散率区能够使物质交换更加频繁;整个静态混合器的流动阻力也主要发生在该区域,随之出现的返混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混合效果。

王玖玖[7](2017)在《香菇菌糠寡糖提取的研究》文中指出菌糠是子实体采收后产生的废弃培养基,一般包括麦麸、木屑和剩余菌丝体,不加处理随意弃置或简单进行焚烧处理,不仅会增加环境中蚊蝇和病原微生物的数量,还会释放糖类、蛋白质等污染水质,造成环境污染。糖类等胶体物质、混凝剂絮体等颗粒物质及富里酸等溶解性有机物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会造成膜污染。超滤膜过滤过程中,截留的胶体层主要是水中普遍存在的多糖,而水中的金属离子如钙离子和铁离子会连接不同的多糖分子,使其在膜表面形成比滤饼层结构更加紧密的凝胶层。本研究以综合利用的思路,利用膜分离技术,从废弃物香菇菌糠中最大限度提取香菇寡糖,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对菌糠的高附加值利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有广泛应用,具有高效、节能等特点,非常适合从菌糠中提取寡糖。寡糖分子量介于单糖和多糖之间,即200KD~3000 KD。首先利用超滤可去除溶液中相对分子量大于3000 KD的多糖,再利用纳滤膜,除去溶液中相对分子量小于200 KD的单糖。为了提高寡糖得率,从香菇菌糠中筛选出可以降解多糖为寡糖的菌种,采用微生物发酵香菇菌糠的方法,将香菇多糖降解为寡糖,提高寡糖产量。经发酵后,寡糖产率从原来的0.29%提高到0.71%。本研究涉及香菇子实体糖类提取工艺、卷式膜分离寡糖工艺的优化、活性炭脱色、微生物发酵香菇菌糠四个方面。香菇子实体中寡糖含量较香菇菌糠中含量要高,且试验干扰因素少,拟以香菇子实体为试材,选择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寡糖的生产工艺;改变过滤操作压力和料液pH,优化出最佳膜工艺;改变活性炭脱色条件(活性炭添加量、时间、温度),分离纯化寡糖;最后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从菌糠里筛选出可以提高寡糖产量的微生物菌种,经过发酵最大限度提高寡糖提取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1)料液比1: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Omin,在此工艺下从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寡糖的产率为1.07%;(2)超滤膜操作压力0.75MPa,纳滤膜1.95MPa,pH为7时为膜处理最佳工艺;(3)活性炭用量0.3g/100mL、脱色时间1Omin、脱色温度60°C时,脱色效果最好,脱色率为74.1%;(4)从食用菌菌糠中筛选出能够降解香菇多糖的菌株,经16SrDNA序列检测和比对后,鉴定为为枯草芽孢秆菌,利用该菌株可以大幅增加菌糠提取寡糖的效率,在接种量7.5%,40℃、发酵48h后,以1:24料液比,50℃浴加热1Omin时,香菇菌糠中寡糖产率为0.71%,与没有进行枯草芽孢秆菌发酵的对照相比,提取率提高2.5倍。

刘娇[8](2016)在《动态混合器混合性能的理论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其伴随的不良影响则是资源消耗过度以及环境破坏加剧问题,尤其在工业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并且在近年来日益严峻。因此,建立新型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模式迫在眉睫。混合操作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预处理步骤之一,混合结果的好坏对后续的生产效率及产品优劣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可知,研究开发新型的传质效率高、能源消耗少的混合设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液-液混合机理及其动态混合器的优化设计。首先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混合设备及其优劣。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动态混合器的数值模拟和可视化实验进行对比,提出可靠性的数值模拟方法。连续相速度的不同同样影响着混合的效果,本文从实验角度探讨了不同连续相速度下,两种液体的混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连续相速度直接影响转子转速,不同类型的转子对连续相的最佳速度存在差异,因此可以根据工业中不同的物料比例选择合适的转子。基于以上研究以及动态混合器核心部件——组合转子前期在强化传热方面的结论,本文对动态混合器进行了转子排列方式的优化。利用仿真模拟方法,得到了低流阻转子和螺旋阶梯转子的最佳组合方式。讨论了组合转子安装过程中偏心程度对混合性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特点,确定了偏心安装的必要性。由于动态混合器的结构与静态混合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章对两种混合器进行了混合效果的对比,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动态混合器的优势和前景。

黄越燕,王露露,季慧[9](2016)在《植物多糖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分离纯化过程是影响多糖活性的关键环节。对近年来植物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其原理及其优缺点,以期为多糖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郑平,苏盟盟[10](2015)在《冷热水混合器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央热水工程向大型自动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工程恒温热水混合器应运而生,它是供水系统专门配套的全自动洗浴水温控制设备。运用CFD软件的RNGk-ε湍流模型对冷热水混合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其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入口直径、入口速度、入口热水温度等因素对混合器内的流场分布及混合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反映了混合器内部的复杂流动,为混合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级高稳定明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高内相乳液概述
        1.1.1 乳液的稳定和失稳机制
        1.1.2 高内相乳液简介
        1.1.3 高内相乳液的应用
        1.1.4 蛋白基高内相乳液的研究现状
    1.2 明胶概述
        1.2.1 明胶的结构
        1.2.2 明胶的功能特性
        1.2.3 明胶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谷氨酰胺转氨酶概述
        1.3.1 谷氨酰胺转氨酶简介
        1.3.2 TG酶作用机理
        1.3.3 TG酶在蛋白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1.4 选题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明胶基乳液的制备与明胶浓度对明胶基HIPEs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明胶基乳液的制备
        2.2.2 光学显微镜和图像测定
        2.2.3 流变学行为测定
        2.2.4 界面吸附特性测定
        2.2.5 离心稳定性测定
        2.2.6 冻融稳定性测定
        2.2.7 热稳定性测定
        2.2.8 储存稳定性测定
        2.2.9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分散条件对HIPEs制备的影响
        2.3.2 不同油相体积分数的明胶基乳液
        2.3.3 动态界面吸附特性分析
        2.3.4 HIPEs的外观和显微结构分析
        2.3.5 流变行为分析
        2.3.6 离心稳定性分析
        2.3.7 冻融稳定性分析
        2.3.8 热稳定性分析
        2.3.9 贮藏稳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稳定性明胶基HIPEs的制备、表征与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TG酶交联明胶溶液及交联明胶基HIPEs的制备
        3.2.2 差示量热扫描测定
        3.2.3 三相接触角测定
        3.2.4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3.2.5 光学显微镜测定
        3.2.6 共聚焦激光显微镜及液滴直径测定
        3.2.7 流变学性质测定
        3.2.8 热稳定性测定
        3.2.9 离心稳定性测定
        3.2.10 冻融稳定性测定
        3.2.11 储存稳定性测定
        3.2.12 3D打印实验
        3.2.13 数据处理
    3.3 结果分析
        3.3.1 差示量热扫描分析
        3.3.2 三相接触角分析
        3.3.3 SDS-PAGE分析
        3.3.4 靶向共价交联骨架支撑假说
        3.3.5 HIPEs外观和微观观察分析
        3.3.6 流变学行为分析
        3.3.7 热稳定性分析
        3.3.8 离心稳定性分析
        3.3.9 冻融稳定性分析
        3.3.10 TG酶交联明胶基HIPEs在3D打印上的初步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明胶基HIPEs在辣椒素负载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负载辣椒素的HIPEs的制备
        4.2.2 辣椒素标准曲线的制备
        4.2.3 光学显微镜测定
        4.2.4 流变学行为测定
        4.2.5 电子鼻测定
        4.2.6 动态体外胃消化模拟模型
        4.2.7 pH值变化
        4.2.8 胃排空曲线测定
        4.2.9 辣椒素释放率测定
        4.2.10 静态体外消化模拟模型
        4.2.11 脂质消化测定
        4.2.12 辣椒素生物可及性测定
        4.2.13 数据处理
    4.3 结果分析
        4.3.1 明胶基辣椒素HIPEs的外观和微观观察分析
        4.3.2 明胶基辣椒素HIPEs的流变学行为分析
        4.3.3 电子鼻分析
        4.3.4 辣椒素的动态胃消化分析
        4.3.5 明胶基辣椒素HPIEs体外脂质消化分析
        4.3.6 辣椒素生物可及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圆苞车前子壳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和乳化特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多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1.1.1 多糖-蛋白质互作的机理
        1.1.2 多糖-蛋白质互作的调控及应用
        1.1.3 多糖对蛋白质凝胶特性和乳化特性的影响
    1.2 肌原纤维蛋白和多糖对肉糜制品品质的影响
    1.3 圆苞车前子壳(PH)的概述
        1.3.1 圆苞车前子壳的主要成分、结构及性质
        1.3.2 圆苞车前子壳在食品中的应用
        1.3.3 圆苞车前子壳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圆苞车前子壳粉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在猪肉饼中的初步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圆苞车前子壳胶(PHG)的制备
        2.1.4 扫描电镜(SEM)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
        2.1.5 流变学测试
        2.1.6 肉饼制备及表观观察
        2.1.7 色差分析
        2.1.8 蒸煮损失及保水保油性测定
        2.1.9 质构分析
        2.1.10 数据处理
    2.2 结果分析
        2.2.1 PHG的微观结构表征
        2.2.2 PHG的流变学表征
        2.2.3 PH对肉饼品质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PH添加量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及机理初探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原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肌原纤维蛋白的提取
        3.1.4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1.5 MP/PH复合凝胶的制备
        3.1.6 质地特性
        3.1.7 持水力(WHC)测定
        3.1.8 白度值的测定
        3.1.9 流变测定
        3.1.10 化学作用力
        3.1.11 十二烷基硫酸钠-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1.1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1.1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
        3.1.14 拉曼光谱
        3.1.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分析
        3.2.1 质构分析
        3.2.2 WHC和白度
        3.2.3 动态流变特性分析
        3.2.4 凝胶中的化学作用力分析
        3.2.5 SDS-PAGE
        3.2.6 微观结构分析
        3.2.7 拉曼光谱分析
        3.2.8 MP与PH的互作机制浅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PH添加量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原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MP提取及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4.1.4 MP/PH复合乳化剂制备
        4.1.5 乳液及乳液凝胶的制备
        4.1.6 乳液的储存稳定性
        4.1.7 液滴尺寸测定
        4.1.8 乳液的离心、冻融及热稳定性
        4.1.9 乳液凝胶的质构特性
        4.1.10 乳化剂的界面特性分析
        4.1.11 乳化剂的流变学测试
        4.1.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分析
        4.2.1 乳液的储存稳定性
        4.2.2 液滴尺寸分析
        4.2.3 乳液的离心、冻融和热稳定性
        4.2.4 乳化剂的润湿性和膨胀黏弹性分析
        4.2.5 乳化剂的界面吸附特性
        4.2.6 乳化剂的流变特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低密度细菌培养检测集成微反应器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抗生素及细菌耐药性对环境的危害
        1.2.1 抗生素污染及其危害
        1.2.2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危害
    1.3 传统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1.3.1 传统的游离细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技术
        1.3.2 生物膜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影响及传统检测技术
    1.4 微流控技术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应用
        1.4.1 微流控技术用于研究细菌的优势
        1.4.2 游离细菌抗生素敏感分析的微流控技术研究现状
        1.4.3 细菌生物膜在微流控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2.2.2 微生物培养方法
    2.3 分析方法
        2.3.1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分析方法
        2.3.2 细菌活性表征
        2.3.3 细菌染色方法
        2.3.4 细菌形态观察
        2.3.5 传统方法的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2.3.6 生物膜细菌生长量及生长速度测定
        2.3.7 活性污泥高通量测序
第3章 基于非接触电导检测的低密度游离态细菌计数分析系统的建立
    3.1 引言
    3.2 基于PCB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的研发
        3.2.1 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原理与设计
        3.2.2 样品的进样方式对样品池中细菌状态的影响
    3.3 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的建立于优化
        3.3.1 非接触电导检测电极间距的优化
        3.3.2 非接触电导检测激发频率的优化
        3.3.3 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的性能测试
    3.4 非接触电导检测条件优化
        3.4.1 细菌活性检测条件的优化
        3.4.2 非接触电导检测细菌的理论分析
        3.4.3 细菌数量检测条件的优化
        3.4.4 溶液盐度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游离态细菌连续流培养与检测微系统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4.1 引言
    4.2 微流控细菌培养与检测系统的建立
    4.3 连续流细菌培养芯片的设计与优化
        4.3.1 微流控芯片的结构设计
        4.3.2 微流控芯片中混合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4.3.3 微流控芯片中连续流细菌培养室结构的优化
        4.3.4 微流控芯片培养室中营养方式的供给
    4.4 连续流培养细菌的光检测系统性能评价
        4.4.1 光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4.4.2 光检测系统的检测准确性分析
    4.5 大肠杆菌在微尺度下的连续流培养特征
        4.5.1 大肠杆菌在芯片中培养方法的建立
        4.5.2 微尺度下大肠杆菌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4.5.3 芯片培养法与传统培养法的对比分析
        4.5.4 芯片培养法的优势分析
    4.6 阿莫西林对大肠杆菌抑制特性研究
        4.6.1 传统培养法对抗生素抑制特性的研究
        4.6.2 芯片培养法对抗生素抑制特性的研究
        4.6.3 芯片培养法与传统培养法对大肠杆菌的抑制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物膜培养与原位观察一体化系统的建立与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5.1 引言
    5.2 生物膜生长的微流控系统的建立
        5.2.1 生物膜培养及原位检测分析系统的组成
        5.2.2 生物膜生长芯片的设计
    5.3 生物膜在微尺度下的生长特征
        5.3.1 生物膜在微尺度下培养方法的建立
        5.3.2 生物膜在微尺度下的生长特征与原位表征
        5.3.3 流速对微尺度下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5.4 抗生素胁迫对微尺度下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5.4.1 抗生素浓度对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5.4.2 抗生素暴露时期对生物膜生长的影响
    5.5 抗生素胁迫对微尺度下活性污泥微生物膜生长特性的影响
        5.5.1 抗生素胁迫对污泥中微生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5.5.2 污泥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异质凝胶微球的生物3D打印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物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生物3D打印技术分类
        1.2.2 生物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2.3 生物3D打印技术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
    1.3 异质凝胶微球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1 微流控法
        1.3.2 模板法
        1.3.3 静电造粒法
        1.3.4 同轴气流法
        1.3.5 其他制造技术
        1.3.6 异质凝胶微球打印技术的发展方向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框架
2 海藻酸钠凝胶的生物打印特性
    2.1 引言
    2.2 海藻酸钠溶液的流体特性
    2.3 海藻酸钠凝胶的特性
        2.3.1 海藻酸钠凝胶的交联特性
        2.3.2 海藻酸钠凝胶的凝胶性能
        2.3.3 海藻酸钠凝胶的尺寸变化
    2.4 海藻酸钠凝胶的细胞生物特性
    2.5 动物细胞在海藻酸钠凝胶微球中的三维培养
    2.6 本章小结
3 梯度凝胶微球动态混合打印
    3.1 引言
    3.2 微混合器的设计
        3.2.1 动态微混合器的结构设计
        3.2.2 混合打印装置整体设计
    3.3 微混合器的混合特性
    3.4 微混合式异质小球的打印过程研究
    3.5 梯度小球形态及细胞培养
    3.6 本章小结
4 共轴喷射异质凝胶微球打印
    4.1 引言
    4.2 共轴喷射式喷头设计
        4.2.1 多组分混合前端
        4.2.2 共轴喷射式喷头整体设计
    4.3 共轴喷射式喷头造球过程研究
        4.3.1 凝胶球尺寸控制
        4.3.2 单细胞凝胶球的制造
    4.4 微球形态表征及细胞培养
        4.4.1 微球异质结构
        4.4.2 微球细胞打印与培养
    4.5 本章小结
5 静电喷射异质凝胶微球打印
    5.1 引言
    5.2 静电辅助微球打印装置设计
        5.2.1 静电辅助打印装置结构设计
        5.2.2 静电辅助打印控制原理设计
    5.3 静电辅助式微滴打印过程研究
        5.3.1 微滴喷射过程流体特性
        5.3.2 微滴喷射可控成型研究
    5.4 微球形态表征及细胞培养
        5.4.1 微球异质结构
        5.4.2 微球细胞打印与培养
    5.5 本章小结
6 多尺度异质螺旋凝胶微球打印
    6.1 引言
    6.2 打印微喷头设计
        6.2.1 微进给挤出式喷头的设计和制造
        6.2.2 螺旋结构凝胶球成型装置设计
    6.3 基于螺旋成型的异质微球的打印过程研究
        6.3.1 凝胶微滴挤出成型过程流体特性
        6.3.2 螺旋结构凝胶球的可控成型研究
    6.4 微球形态表征及细胞培养
        6.4.1 微球螺旋异质结构
        6.4.2 螺旋微球细胞打印与培养
    6.5 本章小结
7 异质凝胶微球的内皮细胞血管化应用
    7.1 引言
    7.2 内皮细胞体外血管化
    7.3 体内组织血管再生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实验材料
附录二 实验仪器
附录三 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5)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静态混合器的应用现状
        1.1.2 静态混合器的研究进展
    1.2 静态混合器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方面的应用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新型静态混合器叶片选型及结构设计
    2.1 叶片的选型
        2.1.1 叶型对速度场的影响
        2.1.2 叶型对湍动能的影响
        2.1.3 叶型对压力的影响
    2.2 混合元件的结构设计
        2.2.1 最小流通率的影响
        2.2.2 叶片角度的影响
        2.2.3 喷管布置的影响
        2.2.4 喷射初始浓度的影响
        2.2.5 喷射初始速度的影响
    2.3 新型静态混合器的结构设计及选取
    2.4 本章小结
3 新型静态混合器数值计算方法及冷态速度、浓度场的试验系统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冷态模化试验
    3.3 数值模拟
        3.3.1 基本方程
        3.3.2 湍流运动模型的选择
        3.3.3 模型的构建与网格划分
        3.3.4 边界条件的设置
    3.4 试验系统
        3.4.1 试验装置及仪器
        3.4.2 试验设计
    3.5 混合评价指标
    3.6 本章小结
4 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流动混合特性试验及模拟研究
    4.1 试验研究与模拟结果对比
        4.1.1 速度场的验证
        4.1.2 浓度场的验证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速度场的分析
        4.2.2 浓度场的分析
        4.2.3 压降分析
        4.2.4 湍流动能耗散率的分析
        4.2.5 湍流动能分析
        4.2.6 各截面处评价指标的沿程变化
    4.3 本章小结
5 仿柳叶型及传统型静态混合器混合性能对比试验
    5.1 静态混合器对比试验设计
    5.2 流动混合特性对比
        5.2.1 湍流动能耗散率比较
        5.2.2 浓度分布云图比较
        5.2.3 沿程速度标准偏差系数比较
    5.3 混合距离对比
    5.4 沿程混合能力对比
    5.5 装置混合效率对比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仿柳叶形静态混合器的流动及混合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装置及流程
2 流场的数值模拟
    2.1 计算模型
    2.2 网格无关性验证
    2.3 数据处理方法
3 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的验证
    3.1 速度场的验证
    3.2 浓度场的验证
4 结果与分析
    4.1 新型静态混合器的速度场分析
    4.2 湍流动能耗散率
    4.3 新型静态混合器的压力分布
5 结论

(7)香菇菌糠寡糖提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1.2.1 食用菌菌糠的研究概况
        1.2.1.1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1.2.1.2 中国食用菌菌糠的应用
        1.2.2 植物来源寡糖的研究概况
        1.2.2.1 植物来源寡糖的分布
        1.2.2.2 植物来源寡糖的获取方法
        1.2.2.3 植物来源寡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1.2.2.4 植物来源寡糖的结构
        1.2.2.5 香菇菌糠寡糖的研究
        1.2.2.6 寡糖脱色的研究
        1.2.2.7 植物来源寡糖生物学功能
        1.2.3 膜分离技术的研究概况
        1.2.3.1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1.2.3.2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1.2.4 活性炭脱色工艺研究概况
        1.2.5 寡糖测定的研究概况
        1.2.6 微生物发酵的研究概况
    1.3 菌糠提取寡糖试验的不足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香菇寡糖提取工艺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香菇寡糖提取工艺流程
        2.2.2 鲜香菇含水量的测定
        2.2.3 不同处理方式对香菇寡糖提取的影响
        2.2.4 香菇寡糖提取工艺优化
        2.2.5 水提次数的确定
        2.2.6 醇抽提方法的确定
        2.2.7 香菇寡糖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讨论
        2.3.1 测定方法的确定
        2.3.2 鲜香菇含水量测定
        2.3.3 不同处理方式对香菇寡糖提取率的影响
        2.3.4 香菇寡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2.3.4.1 单因素试验
        2.3.4.2 香菇寡糖提取正交实验
        2.3.5 浸提次数的确定
        2.3.6 醇抽提方法的确定
    2.4 小结
第三章 卷式膜工艺的优化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香菇浸提液的制备及过滤
        3.2.2 膜件清洗
    3.3 数据处理与讨论
        3.3.1 压力实验
        3.3.2 料液pH对膜通量的影响
        3.3.3 膜污染及清洗
    3.4 小结
第四章 活性炭脱色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活性炭用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3.2 脱色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3.3 脱色温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发酵香菇菌糠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优良菌种的筛选及鉴定
        5.2.2 菌株提高香菇粉寡糖产量
        5.2.3 菌株提高香菇菌糠寡糖产量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的筛选
        5.3.2 菌株的鉴定
        5.3.3 菌株提高香菇粉寡糖产量
        5.3.4 菌株提高香菇菌糠寡糖产量
    5.4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8)动态混合器混合性能的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合设备与技术研究进展
        1.2.1 搅拌釜混合器
        1.2.2 射流混合器
        1.2.3 撞击流混合器
        1.2.4 静态混合器
    1.3 随动性动态混合器
        1.3.1 “洁能芯”转子简介
        1.3.2 “洁能芯”转子特性研究及工业应用
        1.3.3 随动性动态混合器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组合转子模拟方法验证与混合性能实验研究
    2.1 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2.1.1 数值模拟软件介绍
        2.1.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2.1.3 计算模型建立及求解
    2.2 实验方法介绍
        2.2.1 实验装置
        2.2.2 实验步骤
    2.3 动态混合器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分析
        2.3.1 光管模型可靠性验证
        2.3.2 内置洁能芯模型可靠性验证
    2.4 动态混合器混合机理实验研究
    2.5 不同连续相与分散相流量对混合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2.5.1 低流阻转子不同流速下的混合状态
        2.5.2 开槽螺旋叶片转子不同流速下的混合状态
        2.5.3 实验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组合转子混合性能模拟研究
    3.1 螺旋阶梯与低流阻转子组合排列混合性能研究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对象
        3.1.3 不同方案模型的建立
        3.1.4 模拟结果分析
    3.2 组合转子偏心程度对混合性能的影响
        3.2.1 研究方案的提出
        3.2.2 研究方案的确立
        3.2.3 研究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组合转子与SK型静态混合器的对比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SK型静态混合器介绍
    4.3 物理模型与求解方法
        4.3.1 SK型静态混合器物理模型
        4.3.2 组合转子动态混合器物理模型
        4.3.3 求解方法
    4.4 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4.4.1 混合性能分析
        4.4.2 湍动性能分析
        4.4.3 压力损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介绍
附件

(9)植物多糖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糖除杂质方法
    1. 1多糖除蛋白
        1.1.1 Sevag法
        1.1.2三氟三氯乙烷法
        1.1.3三氯乙酸法
        1.1.4酶解法
        1.1.5鞣酸法
        1.1.6盐酸法
        1.1.7反复冻融法
    1. 2多糖除色素方法
        1.2.1吸附法
        1.2.2氧化法
        1.2.3离子交换法
        1.2.4大孔吸附树脂法
        1.2.5静态混合器法
    1. 3多糖除小分子杂质
        1.3.1透析法
        1.3.2纤维滤器透析法
2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2. 1 沉淀法
        2.1.1分级沉淀法
        2.1.2季铵盐沉淀法
        2.1.3金属络合法
        2.1.4盐析法
    2. 2 柱层析法
        2.2.1凝胶柱层析
        2.2.2纤维素柱层析
        2.2.3大孔树脂柱层析
    2. 3 膜分离法
        2.3.1超滤
        2.3.2微滤
    2. 4色谱分离法
        2.4.1离子交换色谱
        2.4.2凝胶色谱
    2. 5其他方法
        2.5.1电泳法
        2.5.2超速离心法
3结语及展望

(10)冷热水混合器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1.1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1.3 边界条件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1 入口直径对混合效果的影响
    2.2 入口速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
    2.3 入口热水温度对混合效果的影响
3 结 论

四、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级高稳定明胶高内相乳液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 杜杰. 西南大学, 2021
  • [2]圆苞车前子壳粉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和乳化特性影响[D]. 周扬. 西南大学, 2021(01)
  • [3]低密度细菌培养检测集成微反应器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D]. 张笑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异质凝胶微球的生物3D打印及其应用研究[D]. 赵海明. 浙江大学, 2018(12)
  • [5]仿柳叶型静态混合器的试验研究[D]. 傅鑫亮.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1)
  • [6]仿柳叶形静态混合器的流动及混合特性[J]. 傅鑫亮,闫志勇. 化工学报, 2017(12)
  • [7]香菇菌糠寡糖提取的研究[D]. 王玖玖.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8]动态混合器混合性能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 刘娇.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9]植物多糖纯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J]. 黄越燕,王露露,季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3)
  • [10]冷热水混合器流动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J]. 郑平,苏盟盟.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02)

标签:;  ;  ;  ;  ;  

静态混合器在生物多糖脱色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