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人格问卷设假问题的合理性

试论大学生人格问卷设假问题的合理性

一、大学生人格问卷测伪题设置合理性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见南[1](2020)在《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创造力和学校的创新性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音乐创作中的创造力是音乐创造力中最常见、最根本的部分。虽然许多国内外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涉及了音乐创作创造力,但至今并没有文献明确地提出和界定这一概念。这种现状阻碍了音乐创作创造力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是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对象,也是专业音乐创作主要的人才来源,该群体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发展特征应当受到特别重视。本研究从现有的音乐创造力研究中归纳出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概念,并初步划分其水平层级、初步建立其评价体系。与此同时,尝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寻找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帮助他们更好地从事音乐创作,也为将来有志于尝试音乐创作的莘莘学子提供参考与建议。本文的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目的与意义,梳理了音乐创作创造力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尚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解释了与本文有关的若干重要概念。第一章论述音乐创作创造力的界定与评估。音乐创作创造力是由音乐创作与音乐创造力结合而成的,而音乐创造力又是创造力的一个子范畴。本章从创造力、音乐创造力、音乐创作三个方向入手,同时借鉴音乐美学、认知神经科学、音乐教育学、社会学的观点与研究成果,尝试对音乐创作创造力进行界定,并将其分为迷你、日常、专业与杰出四个层级。随后,探讨了根据音乐作品与音乐创作过程,对音乐创作创造力进行量化评估的方法。基于音乐作品的评估包括流畅性、变通性、系统性、适切性、独特性、价值性六个维度,基于创作过程的评估包括准备、乐思形成、乐曲赋形三个阶段。第二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三模块结构模型的建立。音乐创作创造力与个体的心理特质、音乐专业知识与技能、所处环境都有密切关联。因此,该结构模型包括个体模块、领域模块与环境模块。随后,本章将个体模块分为智力、人格、动机、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五个维度,将领域模块分为音乐专业知识技能、音乐喜好多样性两个维度,将环境模块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对中国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每个维度的大致水平逐一进行分析。本章的最后呈现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三模块结构模型图(围绕音乐创作创造力呈等边三角形),并简要论述了三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与相互影响。第三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本章以就读于国内五个城市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为被试,分别对每个学生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和三模块结构模型的每个维度进行测量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均为显着。随后,以音乐创作创造力为因变量、以这些因素为备选自变量,尝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有智力、人格、动机、音乐喜好多样性和社会文化倾向,发现被试群体在这些维度上的不同可以解释他们在因变量得分上69.4%的差异,而其他备选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程度较弱。第四章是关于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讨论。本章依据第三章收集到的数据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逐一讨论回归方程中每个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本研究认为,长时记忆与提取能力较强、经验开放性较高、创造性音乐创作动机较强烈、音乐喜好较广泛、社会文化观念较倾向于个人主义的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通常具备某些共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均有利于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此外,本章还分析了自变量两两之间的共变效应,以及它们共同影响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机制。第五章从学校、个体和家庭三条路径,探索了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途径与方法。第一,学校音乐教育应当对学生作品中展现的创造性火花予以更多的关注和肯定,避免直接对作品做出“好”与“坏”的评价;重视学生音乐创作的内部动机,培养他们对音乐创作真正持久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与职业音乐家合作,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训练。第二,如果个体有意学习音乐创作乃至以此谋生,那么个体必须尽快评估自己进行创作活动的主客观条件及其与作曲领域现状的匹配程度,同时个体还需要保持音乐创作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并在人际网络中寻找自己音乐创作创造力发展的专业与情感支持。第三,父母需要认识到音乐创作创造力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训练,并为子女的音乐创作学习提供条件;父母应当采用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营造宽松自由的家庭氛围。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二是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的展望。由于被试群体样本量有限,因此第三章音乐创作创造力与相关因素的相关系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等统计量的具体数值可能需要进行验证与调整。未来的类似研究可以收集更多的人口学变量,对备选自变量做更精细的测量,对每个自变量的影响机制做更全面、深入的探讨。还可以打破时间限制,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创作创造力发展规律做历时性研究。

朱政光[2](2020)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而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未来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未来国家发展的命运和前途。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小学阶段,研究者们较为深入研究了中小学心理素质的影响机制与功能作用(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2017),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有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相对薄弱,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中小学生更为复杂,缺乏客观有效的测量工具科学衡量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受到家庭、学校、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的异质性水平较高,已有研究结果的差异性较大(王滔,2002;罗品超,2005;王沥滢,2016)。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亟待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系统研究。所以,本研究拟系统考察全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等主要发展指标的关系。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研究,无论对推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还是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入研究,都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包含3个子研究。研究一:通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旨在检验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工具的科学性;研究二:运用测量等值良好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在校大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探究性别、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等不同类别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差异;研究三:以大学生主要发展任务为指标,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根据本研究主要结果获得了如下研究结论:(1)经检验基于心理素质双因子模型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之间都具有良好的测量等值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测量的有效工具。(2)从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来看,总分以及分维度得分都呈现负偏态分布,心理素质水平低下的个体相对较少,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表现相对较好。从分维度来看,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分要显着高于认知品质和适应能力。从人口统计学变量间的差异性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呈现显着差异。在性别上,男生的心理素质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并且两者在认知品质得分上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年级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即大一和大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显着高于大二、大三年级学生。在家庭居住地上,来自不同家庭居住地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呈现出由省会城市、地州市、县城、乡镇和农村逐级递减的趋势。此外,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总分要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素质得分要显着高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经济带层面,东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学生心理素质显着优于中部地区。(3)从大学生的主要发展指标来看,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以及学业发展之间均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通过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仍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针对不同的发展指标,心理素质的内在功能作用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认知品质对与学业成绩、个人成就等密切相关的指标起显着性影响,对涉及情绪情感、价值判断等指标的影响不显着;个性品质多对涉及情绪情感状态的指标影响显着,对于成绩、成就等方面的影响较弱;适应能力对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指标都具有显着影响。

任小琴[3](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徐莉[4](2019)在《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独立学院的贫困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更加担心其心理是否健康,所以高校在对贫困生给予经济帮助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文章针对独立学院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两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研究,利用UPI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心理健康差异,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希望给独立学院提供一定的参考。

张悦[5](2019)在《用户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网络健康信息用户为研究主体,以信息搜寻行为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再进一步探讨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以深化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研究,为网络健康平台开发者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特点及行为表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设计了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的专家调查问卷,对9名专家进行调查,确定了主体因素指标及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指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模拟实验法和访谈法,利用镶嵌图形测验量表、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和社会支持量评定量表等获取用户主体因素;采用屏幕录像记录用户模拟实验环境下对不同任务类型和任务情境的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数据。利用SPSS 24.0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人口学因素、健康状况、人格特质、认知风格和社会支持5个维度各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中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具体行为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降维后的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结果:单一主体因素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一定影响,多个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交互影响。具体如下:(1)人口学因素方面,以性别带来的影响最为显着。具体地,性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多表现为男性花费时间短、搜寻策略简单、页面数量较少;年龄对任务完成总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结果处理维度的部分指标和整个搜寻过程满意度评价有显着影响,且年龄越小,花费时间越短,页面数量越少,满意度评价则较好;受教育程度对任务时间、事实型和探索型任务的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花费时间越长,页面数量也越多;专业对解释型任务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影响,且非医学相关专业用户花费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2)健康状况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健康状况越差,花费时间越多,页面数量越多但满意度评价较差。(3)人格特质方面,除宜人性子维度外,其余四个子维度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神经性、外倾性、开放性和尽责性均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指标有显着影响,且神经性和尽责性与行为指标多呈正相关,外倾性和开放性与行为指标多呈负相关;宜人性主要影响探索性任务完成时间,且呈负相关。(4)认知风格方面,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三个维度的部分行为指标有显着影响,且场独立型完成搜寻任务时花费的时间较少,页面数量也较少。(5)社会支持方面,主观体验到的支持对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搜寻策略和搜寻结果处理维度部分行为指标显着相关。(6)主体因素交互影响方面,依据因子分析结果,主体因素可划分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尽责性分组、外倾性分组*宜人性分组、性别*专业、神经性分组*认知风格、健康状况*开放性分组5个综合指标,这些综合指标分别对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和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4个维度的多项指标存在影响;降维得到的5个主体因素综合指标均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任务时间、搜寻策略、搜寻结果处理及搜寻效果满意度评价有不同程度的交互影响,具体作用机理有相互促进作用和相互制约作用两种。

吕嘉成[6](2018)在《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是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直接途径,是认识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有效方式。本研究对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其研究内容、工具等方面进行总结,发现了该领域在研究工具上的不足。对此不足,在现有理论基础之上,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问卷》。采用该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对随机抽样的2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796份,剔除空白卷、无效卷等不符合量表规范的问卷,共收集有效问卷1548份。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Excel2007、SPSS v22.0统计软件对获取的问卷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均值分析、相关分析、T值检验、F值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得出如下结论:1.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问卷》共52个题项,由基本状况、搜寻路径、获取内容、求助方式、反馈方式、搜寻体验、评价7因素构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49.606%;问卷总的Cronbach’sα信度系数为0.930,各维度的Cronbach’sα信度系数在0.7370.906之间,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2110.832之间;拟合模型的拟合指数?2/df为1.873,RMSEA为0.052,GFI为0.984,NFI为0.982,IFI为0.992,CFI为0.991,表明问卷具有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行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分析。2.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较好,大部分大学生能利用网络进行针对性搜寻,以获取有效的心理健康信息。研究表明,男生在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得分高于女生(P<0.01),家庭经济状况富裕大学生的得分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的大学生(P<0.01)。3.大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UPI第一类大学生占被测学生的35.01%,第二类占比24.36%。在UPI关键项目选择情况表明,有轻生意念的学生有218人,占被测学生总数的14.1%;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有221人,占14.3%;常常失眠的有313人。占20.2%;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有304人,占19.6%。UPI辅助项目选择上,感到自身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有323人,占被测学生总数的20.9%;曾觉得心理卫生方面有问题的有282人,占18.2%;曾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有223人,占14.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的有398人,占25.7%。可见,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另外,女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得分高于男生(P<0.01);大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其他各年级(P<0.01);文科大学生得分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总体高于独生子女学生(P<0.05)。4.以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各因素及总均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做相关及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各因素及总均分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的学生,对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需求越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中基本状况、获取内容、求助途径和搜寻体验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最重要的4因素。其中,获取内容因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基本状况、搜寻体验和求助途径。5.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从转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调控能力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地对策。

周艳蕾[7](2016)在《自爱的理论建构及其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深入分析自尊、自我接纳、自我肯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探究自爱概念的内涵并了解自爱对于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的意义。研究方法:通过综述分析理清自尊、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在自我意识体系中的定位和关系;整理各类相关概念,构建自爱理论;选取洛阳一所高校566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量化研究自爱的因子结构、整合自爱问卷,并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自爱状况、论证自爱品质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负面事件的关系。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无条件自我接纳是稳定高自尊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自我肯定是影响自我接纳、自尊的心理作用机制:(2)自爱品质包含自尊、无条件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3个内容。自爱的因子结构由接纳-肯定自我和自我实现2个维度构成,其中接纳-肯定自我维度又包含自尊和无条件自我接纳2个子维度。(3)大学生自爱品质存在性别、家庭教养方式的显着差异,女生的自爱品质得分高于男生,民主性教养方式大学生的自爱品质得分显着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大学生。(4)大学生自爱品质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负面事件显着相关。自爱品质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5)大学生自爱品质在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之间、负面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均起完全中介效应。结论:自爱包含接纳-肯定自我和自我实现2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爱品质的培养对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意义。

曹雪亮,蒋一斌[8](2016)在《对偶式效度量表的编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指挥军官性格与气质倾向测评系统效度量表的编制原理并检验其评判标准的恰当性。方法采用模拟研究和实际测验的方法,验证根据二项分布原理所确定的评判标准是否恰当。结果①根据模拟研究,22对对偶题中,理想情况下被试完全凭猜测答对19对及其以上者的比例约是4.9%,不足5%。②根据实测数据,被试完全凭猜测答对19对及其以上者的比例大约7.6%,不足8%。结论根据理论分析、模拟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对偶式效度量表不仅题目形式灵活、隐蔽性好,而且根据理论推导所确定的效度量表判定标准19是合适的。

苏斌原,张洁婷,喻承甫,张卫[9](2015)在《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在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上的应用,对12718名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并对644名学生由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定,采用评定结果和阳性症状检出率作为"黄金标准"分析了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发现:(1)潜在剖面分析发现本研究大学生样本的心理行为问题可划分为三个亚群体:风险组、困扰组和健康组,分别占比9.86%、19.15%和70.99%;(2)风险组表现为突出的精神症状(Z≥2.6SD),有61.21%的被试出现阳性症状,远高于困扰组的38.28%和健康组的8.36%;此外,困扰组以认知与情绪症状为主;(3)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比传统划界分数方法在敏感度上能提高8.93%35.26%,更为科学有效。

刘红[10](2014)在《关于在研究生复试考生和在校研究生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从2006年开始试点进行,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成为各招生单位和学者积极探索的重点。同年,教育部颁布专门的复试文件要求各学校必须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要对考生的心理健康、性格、创新能力等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评。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积极探讨研究生的选材标准即适合和胜任研究生阶段学业的优秀品质,借助于心理学中成熟的测验方式对考生的品质进行定量的衡量。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第一,从胜任力的角度出发,以在校研究生为样本,编制《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第二,编制一套能有效识别研究生胜任力测验中的作假被试的量表。第三,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对参加2014年复试的考生进行问卷测查,对开发的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第四,通过邮件的方式邀请复试考生在复试两周后作答《研究生胜任力问卷》,并进行人口学变量上的分析。通过对在校研究生和研究生复试中的考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第一,《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由心理健康、学习动机、创新品质、个人特质四个维度组成。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也都达到了测量学上的要求。对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的统计指标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第二,《作假识别量表》为单维度量表,由4个题目组成。经因素分析和概化理论分析,可知量表的信、效度较高。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量表的不同分界线。在量表的使用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要求来确定相应的分界线,从而筛选出作假被试。第三,复试中被录取的考生在《研究生胜任力问卷》各维度及总分的平均分在3.84.3左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录取考生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等人口学变量上并不存在显着性的差异。综上所述,《研究生胜任力问卷》和《作假识别量表》的编制符合统计测量学的要求,可以在研究生复试的实践中加以运用。

二、大学生人格问卷测伪题设置合理性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人格问卷测伪题设置合理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追求
    六、相关概念介绍
第一章 音乐创作创造力研究——界定与评估方法
    第一节 音乐创作创造力的界定
        一、音乐创作创造力的概念来源
        二、音乐创作创造力界定的理论依据
        三、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音乐创作创造力的评估
        一、基于音乐作品的评估
        二、基于创作过程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三模块结构模型
    第一节 个体模块
        一、智力
        二、人格
        三、动机
        四、知识技能
        五、心理健康
    第二节 领域模块
        一、音乐专业知识技能
        二、音乐喜好
    第三节 环境模块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环境
        三、社会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
    第一节 研究样本、变量与施测
        一、样本、变量与测量工具
        二、测量工具
        三、施测流程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结果
        一、数据处理与备选自变量的筛选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讨论
    第一节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各自变量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一、智力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二、人格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三、动机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四、音乐喜好多样性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五、社会文化倾向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第二节 自变量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一、智力与人格
        二、智力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三、智力与社会文化倾向
        四、智力与动机
        五、人格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六、人格与社会文化倾向
        七、人格与动机
        八、动机与音乐喜好多样性
        九、音乐喜好多样性与社会文化倾向
        十、社会文化倾向与动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第一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学校路径
        一、音乐教师
        二、音乐教育系统
    第二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个体路径
        一、评估音乐创作是否适合自己
        二、保持音乐创作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三、发展社会与专业支持系统
        四、利用最新科技
    第三节 发展音乐创作创造力的家庭路径
        一、采用情感温暖型的养育方式
        二、改进教育心态与方法
        三、依子女年龄调整创造力培养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影响因素问卷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Ⅰ 研究背景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心理素质
        2.1.1 心理素质的概念
        2.1.2 心理素质的结构
        2.1.3 心理素质的特点
        2.1.4 心理素质的测量
        2.1.5 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现状
        2.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
        2.2.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量
        2.2.3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点
        2.2.4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功能作用
        2.2.5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Ⅱ 研究构想
    1 问题提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假设
        2.4 研究意义
        2.4.1 理论意义
        2.4.2 实践意义
Ⅲ 实证研究
    1 研究一: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的测量等值性检验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假设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测量工具
        1.3.3 统计分析
        1.4 研究结果
        1.4.1 各题项描述性统计
        1.4.2 单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1.4.3 测量等值检验
        1.4.4 讨论
    2 研究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准备
        2.3.2 实测过程
        2.3.3 研究对象
        2.3.4 测量工具
        2.3.5 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状况
        2.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性别上的差异
        2.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年级上的差异
        2.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家庭居住地上的差异
        2.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2.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有留守儿童经历上的差异
        2.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在不同经济带上的差异
        2.4.8 讨论
    3 研究三: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的关系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3.3.2 测量问卷
        3.3.3 统计分析
        3.4 研究结果
        3.4.1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3.4.2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自尊的影响
        3.4.3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正负性情绪的影响
        3.4.4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焦虑的影响
        3.4.5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
        3.4.6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人际关系问题的影响
        3.4.7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3.4.8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效能的影响
        3.4.9 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
        3.4.10 讨论
Ⅳ 总讨论
    1 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具有性别和学科的测量等值性
    2 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
    3 心理素质能够预测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
    4 研究贡献与研究不足
        4.1 研究贡献
        4.2 研究不足
Ⅴ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观点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1.4.1 模式依据
        1.4.2 模式设计
        1.4.3 模式验证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1.5.1 概念厘定
        1.5.2 理论基础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2.2.1 幸福观的结构
        2.2.2 幸福观的特征
        2.2.3 幸福观的功能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3.1 时代背景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3.2 历史考察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3.3 现实状况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1.1 应然要求
        4.1.2 实然状况
        4.1.3 问题原因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2.1 应然要求
        4.2.2 实然状况
        4.2.3 问题原因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3.1 应然要求
        4.3.2 实然状况
        4.3.3 问题原因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4.4.1 应然要求
        4.4.2 实然状况
        4.4.3 问题原因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4.5.1 应然要求
        4.5.2 实然状况
        4.5.3 问题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基本举措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5.2 主要特点
        5.2.1 广泛渗透性
        5.2.2 目标淡化性
        5.2.3 科际整合性
        5.2.4 价值选择性
        5.2.5 交流对话性
        5.2.6 现实实用性
    5.3 经验借鉴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7.1.1 五元各司其职
        7.1.2 五元内外结合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7.2.1 五元互相渗透
        7.2.2 五元互利共生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4)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方法
二、调查结果比较
    (一)三类人群检测率比较
    (二)关键项和辅助分的比较
    (三)主要心理症状的比较
三、分析讨论
    (一)贫困生和非贫困生UPI测试结果差异的原因
    (二)贫困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的原因分析
    (三)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辅导建议
四、结语

(5)用户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相关概念及理论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理论及模型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主体因素构成研究
    2.2 信息搜寻行为测度指标研究
    2.3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第3章 实验设计及理论假设
    3.1 实验变量选取
        3.1.1 主体因素
        3.1.2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
    3.2 实验任务及访谈设计
    3.3 理论假设
    3.4 实验流程及受试者选取
第4章 结果和分析
    4.1 人口学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4.1.1 性别
        4.1.2 年龄
        4.1.3 受教育程度
        4.1.4 专业
    4.2 健康状况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4.3 人格特质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4.3.1 神经性
        4.3.2 外倾性
        4.3.3 开放性
        4.3.4 宜人性
        4.3.5 尽责性
    4.4 认知风格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4.5 社会支持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4.6 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
第5章 讨论
    5.1 单一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5.1.1 人口学因素
        5.1.2 健康状况
        5.1.3 人格特质
        5.1.4 认知风格
        5.1.5 社会支持
    5.2 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交互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3 理论基础
        1.3.1 心理学相关理论
        1.3.2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1.3.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概念界定
    2.1 心理健康教育
        2.1.1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2.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2.2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
        2.2.1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的概念
        2.2.2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的类型
        2.2.3 网络健康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
    2.3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
3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的问卷编制
    3.1 研究目的与理论构想
        3.1.1 研究目的
        3.1.2 理论构想
    3.2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
        3.2.1 问卷结构与题项形成过程
        3.2.2 初测样本
        3.2.3 探索性因素分析
        3.2.4 验证性因素分析
    3.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3.1 信度
        3.3.2 效度
    3.4 讨论
        3.4.1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问卷的结构特点
        3.4.2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4 当前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与讨论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的问卷分析
        4.3.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UPI)的分析
        4.3.3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UPI)的关系
    4.4 讨论
        4.4.1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的讨论
        4.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UPI)的讨论
        4.4.3 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UPI)关系的讨论
5 提高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5.1 转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5.1.1 创新家庭教育理念
        5.1.2 转变部分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
    5.2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5.2.1 在全社会各层面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2.2 加强监管,维护绿色互联网环境
    5.3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3.1 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5.3.2 积极开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5.4 提高大学生自身心理调控能力
        5.4.1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使用互联网
        5.4.2 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身心理调控能力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自爱的理论建构及其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自尊、自我接纳、自我肯定的综述分析与问题提出
    2.1 自我意识的概念:一个系统的视角
    2.2 基于自我系统的对自尊的概念分析
        2.2.1 对自尊概念的系统理解
        2.2.2 自尊的结构分析
        2.2.3 自尊的作用与影响
    2.3 基于自我系统的对自我接纳的概念分析
        2.3.1 对自我接纳概念的系统理解
        2.3.2 自我接纳的结构分析
        2.3.3 自我接纳的影响
    2.4 自我系统视角下的自我肯定分析
        2.4.1 自我肯定的概念分析
        2.4.2 自我肯定的作用机制
        2.4.3 自我肯定的效应
    2.5 自尊、自我接纳、自我肯定的关系
    2.6 问题提出
3. 研究一 自爱理论构建及自爱的测量
    3.1 自爱理论构建
    3.2 自爱的测量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方法
        3.2.3 结果
        3.2.4 讨论
4. 研究二 自爱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和负面事件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测量工具
        4.2.3 研究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分析
        4.3.2 大学生自爱、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负面事件总体情况
        4.3.3 人口统计变量差异分析
        4.3.4 各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差异的汇总分析
        4.3.5 相关分析
        4.3.6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4.4 讨论
        4.4.1 基本情况分析
        4.4.2 大学生自爱品质、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4.4.3 大学生自爱品质与负面事件、心理健康的关系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1. 1 问题的提出
    1. 2 潜在剖面模型的原理
    1. 3 潜在剖面模型在心理行为问题诊断中的应用
    1. 4 研究假设
2研究方法
    2. 1 被试
    2. 2 研究工具
        2. 2. 1 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2. 2. 2 90项心理健康症状量表( SCL - 90)
    2. 3 心理状况评定
    2. 4 统计方法
        2. 4. 1 探素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
        2. 4. 2 潜在剖面分析
3结果
    3. 1 因素分析结果
    3. 2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
    3. 3 潜在剖面分析与传统划界分数分组的比较
        3. 3. 1阳性症状检出率
        3. 3. 2 敏感度与特异度
4讨论
    4. 1 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存在一个五因素的稳定结构
    4. 2潜在剖面分析在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上的优势
        4. 2. 1有助于识别出心理行为问题的异质亚群体
        4. 2. 2 有助于提高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的敏感度
5结语
    5. 1 结论
    5. 2 贡献
    5. 3 局限

(10)关于在研究生复试考生和在校研究生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 研究生复试改革研究综述
        1.1.1 我国研究生复试发展轨迹
        1.1.2 国外研究生选拔方式研究综述
    1.2 研究生复试引入心理测验研究综述
        1.2.1 心理测验研究综述
        1.2.2 研究生复试中引入心理测验研究综述
    1.3 研究生胜任力研究综述
        1.3.1 起源与定义
        1.3.2 胜任力理论模型
        1.3.3 国外关于研究生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关于研究生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1.4 作假识别量表研究综述
        1.4.1 国外作假识别量表的研究现状
        1.4.2 国内作假识别量表的探索研究
    1.5 问题提出
        1.5.1 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的思考
        1.5.2 研究目标与总体设想
        1.5.3 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一《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的编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计
        2.2.1 原始问卷的形成
        2.2.2 预试和修改
    2.3 正式问卷的施测与分析
        2.3.1 正式问卷的施测
        2.3.2 统计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项目分析
        2.4.2 探索性因素分析(EFA)
        2.4.3 量表的信度分析
        2.4.4 量表的效度分析
第三章 研究二《研究生胜任力作假识别量表》的开发
    3.1 问题提出
    3.2《作假识别量表》的编制过程与结果
        3.2.1 量表的编制过程
        3.2.2 量表的结果分析
        3.2.3 量表的结构效度
        3.2.4 量表的信度检验和项目确定
        3.2.5 作假分界线划定
第四章 研究三研究生复试中引入《研究生胜任力问卷》
    4.1《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的验证性分析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程序
        4.1.3 研究工具
        4.1.4 被试的样本信息
        4.1.5 《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4.2《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的数据分析
        4.2.1 研究目的
        4.2.2 研究程序
        4.2.3 被试的人口学信息
        4.2.4 量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5 家庭所在地对考生胜任力水平的影响
        4.2.6 父母的文化程度在胜任力水平上的差异分析
        4.2.7 考生的学业水平在胜任力水平上的差异比较
        4.2.8 录取与非录取考生在研究生胜任力水平上的差异
        4.2.9 考研基本信息分析
        4.2.10 《作假识别量表》对作假测量的有效性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5.1 有关《研究生胜任力问卷》编制的讨论
    5.2 有关《作假识别量表》编制的讨论
    5.3 有关研究生复试中考生胜任力的基本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四、大学生人格问卷测伪题设置合理性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创作创造力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 林见南.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学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 朱政光. 西南大学, 2020(01)
  • [3]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4]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状况调查研究[J]. 徐莉.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09)
  • [5]用户主体因素对网络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D]. 张悦. 吉林大学, 2019(10)
  • [6]大学生网络搜寻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D]. 吕嘉成. 西安工业大学, 2018(12)
  • [7]自爱的理论建构及其与积极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周艳蕾.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0)
  • [8]对偶式效度量表的编制[J]. 曹雪亮,蒋一斌.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6(01)
  • [9]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 苏斌原,张洁婷,喻承甫,张卫.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3)
  • [10]关于在研究生复试考生和在校研究生中引入心理测验的研究[D]. 刘红. 天津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试论大学生人格问卷设假问题的合理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