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民乐-山丹大地震前的短、短前兆变化及不临震问题显示

2003年民乐-山丹大地震前的短、短前兆变化及不临震问题显示

一、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中短期—短期前兆变化和无临震显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申俊峰,申旭辉,李胜荣,徐立为,杜柏松,王冬丽,王书豪[1](2020)在《矿物热电效应与火山地震之热电异常》文中提出地壳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及矿物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地壳内广泛存在半导体矿物。半导体矿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晶格内存在一定量由成分(本征元素或杂质元素)异化或结构缺陷形成的潜在载流子。当遇有温差热激发条件时,梯度温度场会驱动矿物晶体内的潜在载流子定向移动,进而产生温差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一般来说,火山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其震源处常常存在由扰动热流而产生的不均匀热场,该热场的梯度效应(温差效应)能够触发半导体矿物产生热电效应,并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因此推测,作为火山地震的重要前兆之一,地电异常的出现很可能存在热电效应的贡献,即火山地震地电异常存在热电效应机制。这一认识对于深刻理解火山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电异常具有启示意义。

杜学彬,孙君嵩,陈军营[2](2017)在《地震预测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地电阻率时间序列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即消除年变化法、无量纲法、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共4类8种方法,包括"九五"以来对原方法的改进和新发展的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原理、数据处理过程、异常分辨能力、异常指标和异常物理机制及其在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显示:(1)一般来说,用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才能分析、识别出原始数据曲线上的"弱变化"异常;(2)文中8种方法的原理简明,异常物理机制清晰或较清晰,各方法的异常识别指标分别为明确、基本明确和定性的,定性的异常在震情研判中仅有参考意义;(3)消除年变化法和无量纲法通常用于识别地震中期、短临异常,而相对均方差法和差分法通常用于识别短临异常;(4)经数据处理得到的异常与原始曲线的"弱变化"异常相协调;(5)时间序列数据出现的异常并不等同与地震孕育、发生过程有直接联系的前兆异常,出现数据异常的台站附近不一定会发生显着地震.

胡哲,蒋延林,张秀霞,赵卫红,杨恒勇,王福才,张骞[3](2017)在《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文中指出井下地电观测是在地电观测中规避地表环境干扰的手段之一。针对井下地电观测装置长期稳定性的迫切需求,本文介绍了适用于井下地电观测中室外线路的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和可靠性检测结果等。本文所述型号的电缆能适用于开展井下数百米深度的地电观测,可保障井下地电观测装置的长期稳定性,是今后发展井下地电观测的关键技术。

许忠祥,安张辉,于华,徐连胜,王昕,李伟[4](2014)在《海安台井下与地表地电观测对比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海安地电观测台站对地表、井下地电观测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研究了地表游散电流、金属管线、以及人工交/直电流对地表、井下地电观测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使用铅电极的情况下,井下地电观测的长期稳定性明显优于地表观测;垂直方向观测的抗干扰能力明显优于地表、井下水平方向观测;(2)与地表观测相比,井下地电观测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表直流电流、雷电、和金属管线类的影响;(3)地表直流电流对地电观测所产生的干扰影响远大于交流电流.

徐锡泉,高昌志,王亮[5](2014)在《内蒙古宝昌台地电阻率长期观测数据研究》文中认为分析了内蒙古宝昌台地电阻率长期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和傅氏滑动方法处理了1985年以来的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研究了该台在地震前中期、短期阶段的监测效能,结果显示:该台两个正交测道的地电阻率观测对台站周围的中等以上地震有一定的监测能力,表现出了与地震有关的震前持续性的中期、短期异常,且在中国大陆及周边发生的数次远距离8级以上大震前也记录到持续1年尺度时间的下降/上升异常。

范晔[6](2012)在《舒曼谐振的背景变化及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舒曼谐振是由全球雷暴产生闪电电流自然激发的电磁波,在地球和电离层构成的谐振空腔(波导)中传播。共振频率主要由地球的尺寸决定,基频为波长等于地球周长的驻波,其频率约为7.83Hz,高阶谐波频率值大约以6Hz递增,舒曼谐振的频率处于极低频电磁波频率范围内。由于共振作用,舒曼谐振频率的电磁波能量明显高于其他频率。由于其独特的场源与传播环境,一直以来舒曼谐振被用来探测全球闪电活动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最近几年,有研究发现地震前会出现舒曼谐振的高阶频率振幅突增和固有频率偏移现象,因此,引起利用舒曼谐振频率的异常变化来进行地震监测方面的研究。识别地震电磁异常,摸清电磁场的背景变化规律是前提。本文利用我国12个极低频电磁监测台站观测到的部分天然场电磁数据,处理和分析了舒曼谐振几个频率的电、磁场分量的自功率谱密度曲线,获得舒曼谐振随季节和纬度变化的一些特点。并以几个记录较齐全的台站实测数据为例,分析地震前后舒曼谐振频率电磁场的曲线形态和能量变化。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技术是用人工方法产生大功率交变电磁场的新技术,为了更好的说明地震前会引发电磁异常现象,利用人工源发射台模拟震前辐射的电磁场,计算了采用不同发射电偶极矩对舒曼谐振电、磁场自功率谱幅度的影响。全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观测到的舒曼谐振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特点研究。对12个极低频台站的数据进行汇总和统一处理,选取数据质量较好,记录较全的台站进行分析。抽取出舒曼谐振频率的电、磁场自功率谱数据,利用电磁场的自功率谱密度描述电磁场的强度。并统计出各台站电、磁场强度分布范围,经过数据预处理、滑动平均去噪等一系列处理,得到舒曼谐振的背景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同一地点观测到的电、磁场强度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表现出夏季强冬季弱的趋势,并且是以一年为周期的正弦变化;对处于同一纬度而经度不同的台站,电磁场幅度变化较小,但处于不同纬度的台站,观测到的电、磁场强度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夏季和秋季这个现象更加明显。论文从场源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舒曼谐振是由闪电激发的电离层与地面之间的全球电磁震荡,因此共振活动反映了全球的闪电活动。夏季和近赤道地区雷电活动较频繁,观测到的舒曼谐振水平电、磁场强度就会大些。2)对台站实测地震电磁异常进行分析。统计了自2009年有极低频观测数据记录以来国内5级以上和国外6.5级以上地震的详细信息,考虑到震中距的影响,计算地震与各台站的震中距。选取震中距小于等于500km的Ms=5~6级地震,震中距小于等于1200km的Ms=6~7级地震和震中距小于2500km的大于Ms=7级的地震进行分析。结合地震信息,分析台站观测的电、磁场功率谱曲线中的异常现象。发现在地震频发期会扰乱台站电、磁背景场变化,使曲线偏离正常的年变化形态,这说明地震确实会引发电磁异常现象。地震电磁目前主要是基于对观测数据的经验分析,需要大量地震事件的积累和密集的台站观测数据的对比,对信号的细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震和电磁现象的关系和规律。3)利用人工源模拟地震前的电磁辐射,计算发射源采用不同发射电偶极矩对舒曼谐振电磁场功率谱强度的影响。利用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场强计算软件,用人工源发射台信号模拟地震前产生的等效电流引起的电磁辐射。计算在不同发射电偶极矩情况下,近区、远区、波导区舒曼谐振频率的电、磁场强度,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等处理将电、磁场强转换为自功率谱。假设某地震震前产生等效电流的电磁辐射,根据软件计算出近区、远区、波导区各个场分量的场强辐射图,每个场分量选择三个点:零线处、最大值区和最远点。通过对比发现以下特征:发射电流越大,辐射强度也越大;观测点若选在零线处,即使距离发射源较近,观测到的电磁场强度也很弱,不及最大值区间和最远处的场强。4)数值模拟与极低频台站观测到的舒曼谐振背景场对比研究。由于台站仅观测了四个水平分量的电、磁场,并且是采用直角坐标系,因此这里只能对比近区、远区的计算结果。若地震前能产生4000Akm~20000Akm的电磁辐射,距离发射源150公里处的远区接收到的电、磁场强度,相比于台站观测的背景场,都会有4个数量级以上的突跳出现;如果观测点处于场分量的零线位置,即使距离发射源很近,接收到的电、磁场强度相对于台站观测的背景场,也会分辨不出来。这说明电磁场辐射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也可以解释是有些地震发生前,观测不到震前电磁异常前兆的原因之一。本论文研究成果将对今后地震电磁异常判断、台站选址和数据处理方式等具有参考价值。对判断地震孕育区微破裂辐射电磁波的主体方向和地震电磁发生机制的研究提出另一个角度的认识。

解滔[7](2011)在《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机理解释》文中指出处理、分析了1996~2009年全国63个地电阻率台站的地电阻率数据,研究了1998~2008年中国大陆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其转折、加速变化。在数据处理中应用了地电学科的常规方法,引入了小波能谱分析方法;在认识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转折、加速变化的基础上,联系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板块应力环境变化;从数值模拟计算的角度,研究了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其转折、加速变化的原因,取得以下认识与结论:(1)中国大陆的大多数台站存在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在特定年份集中出现了地电阻率异常,认为在这些年份中国大陆出现了地电阻率异常时空丛集现象。持续1年尺度时间的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的转折、加速异常与长趋势背景变化上出现的上升、下降异常共同构成了地电阻率异常时空丛集现象的主体。(2)在1998年以来的11个年中,在2000~2001、2003、2005和2007年中国大陆出现了地电阻率异常时空丛集现象。地电阻率异常时空丛集年份集中在地球自转速度二阶差分相对于前一年显着变化的年份,说明地电阻率异常确实反应了地壳力学状态的变化。(3)在统计的11年中,按测道统计有67.1%、按台站统计有70.3%的地电阻率异常不对应地震,仅有32.9%、29.7%的异常台站周围发生地震,说明多数异常与震源孕育无直接关系,应属于大范围力学场调整变化引起的“场兆”。(4)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应力作用下介质内部微裂隙体积、导电通道发生变化以及导电流体的活动,微裂隙发展、定向排列或优势取向、导电流体进入、导电通道联通引起了介质电阻率发生显着变化,其中应力环境下地下介质变形引起的介质内部微裂隙变化是电阻率变化的根本原因。(5)将地电阻率主要探测深度范围内的介质简化为粘弹性介质,采用介质电阻率变化与体积变化之间的标量关系,以三种低应力的加载方式计算了模型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其变化形态与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形态吻合,说明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其转折、加速变化主要是由大区域应力的低速积累和调整引起的。(6)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表现为持续几年平稳的变化,可以认为是地下介质在低应力持续积累作用下产生的。由于应力值和积累速度较慢,介质的应力松弛效应使得介质所承受的应力在介质临界强度以下,对应于IPE模式和DD模式的第一阶段。介质在应力作用下未破裂产生大量的新生微裂隙,也无显着的扩容,相应的地电阻率变化平稳持续。大多数地电阻率台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长趋势变化,一定比例的台站集中在某特定年份发生长趋势变化的转折、加速变化,这些异常变化在空间上离散、时间上集中,这与大范围的区域应力场调整密切相关。此外,本文认真研究了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处理的几种常规方法,引入了小波能谱分析方法以提取地电阻率异常。对典型地震前后地电阻率变化的谱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震前的短期异常信息。

郑国磊[8](2010)在《断层构造对地电阻率异常的影响》文中提出震例研究表明,中国大陆中等以上地震附近的地电阻率短临异常空间不均匀分布主要取决于震源区附近的活动断层展布和震源机制,表现为:①异常主要集中在震源区周围的活断层上及附近:②异常多为近2-象限型的方位性优势分布,优势方位与震源机制解的主压/张应力(协调震源断层错动)方位吻合;③震中-台站之间的活断层走向与主应力方向以小角度相交时,断层对观测短临异常起“减弱”或“阻隔”作用。据近年来的研究,地电阻率中期异常主要集中在震源区周围的活动断裂带上及附近。针对上述震例研究结果,本文基于典型震例研究了断层构造对地电阻率异常空间分布的影响的机理,讨论了地下介质不均匀变形对地电阻率异常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影响;应用弹—塑性二维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质体模型、推导公式、编写程序,计算了含不同走向断层的地质体中的介质应变的空间不均匀分布;利用视电阻率变化与介质微裂隙变化、骨架电阻率、饱水微裂隙电阻率的本构关系,将地质体应变换算为地电阻率变化,解释了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空间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及断层的重要影响。本文得到,震源区周围地电阻率中期、短临异常空间不均匀分布的根本原因是断层构造以及不同震源机制(加载作用)引起的地下介质变形的不均匀性,断层走向、加载方向以及地质体弱化带等明显影响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的空间分布。模拟计算结果吻合震例研究结果。

莘海亮,张元生,郭晓,李稳[9](2008)在《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遗传算法对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分布集中,两次主震主要沿着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分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0~15km范围内,平均深度为12.1km;此次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为民乐—永昌隐伏断裂与童子坝河隐伏断裂所组成的大黄山隆起区前缘逆冲断裂,其中民乐—永昌隐伏断裂西段的NWW向局部断裂起主要作用。

李宁[10](2007)在《天祝地震空区地震电磁前兆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展中法国际合作甘肃天祝地震电磁观测以来,在天祝地震空区附近发生了1995年永登Ms 5.8、1996年天祝西Ms 5.4、2000年Ms 5.9和2003年民乐~山丹Ms 6.1等4次中等以上地震。相关学者关于最早发生的永登地震前松山台记录的电、磁场波形“畸变”、地壳电阻率变化和电场分维现象等做了有益研究。限于当时震例少、观测数据少和研究方法有限,尚未获得关于本区地震电磁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和实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在中法国际合作先进研究计划PRA项目支持下,本文应用松山、代乾、嘉峪关和兰州台电磁场观测数据和研究了与上述几次地震有关的电磁现象,其中包括电场和磁场波形“畸变”、高频成分和短周期扰动谱系结构变化,并对地震短临电磁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物理解释,获得以下结论与认识:(1)明显的电、磁场波形“畸变”和电磁高频扰动现象。在永登5.8级地震前7天,松山台磁场、电场同步出现了日变化波形“畸变”现象和高频电磁扰动现象,震后几天恢复。在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松山、代乾台在震前12天同步出现了与永登地震类似的电、磁场日变化波形“畸变”和高频电磁扰动现象,震后几天恢复,较远距离的嘉峪关、兰州台在同期也记录到不太明显的电场波形“畸变”和高频扰动增多的现象。(2)电、磁场短周期能量增强了2~4个数量级。在永登5.8级地震电、磁场波形“畸变”时段,松山磁场和电场短周期扰动能量增大约2个以上量级。在民乐~山丹6.1级地震波形“畸变”时段,松山电、磁场短周期能量增大近3个量级;代乾台磁场短周期能量增大约2个数量级,且与松山台同步增大,电场在震前约20天24h2h周期成分整体增大约2~4个数量级;较远距离的嘉峪关、兰州台电场短周期能量增大约半个数量级。(3)典型的电、磁场短周期扰动谱系结构变化。永登5.8级地震前松山电场和磁场、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松山电场和磁场以及代乾磁场的短周期扰动其能量增大的过程相似,表现为短周期扰动能量先在低值持续约半个月、然后在临震前突然增大2~3个数量级的谱系结构,十分典型。(4)结合民乐~山丹地震和永登地震前山丹、兰州台地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现象及产生机制,应用微破裂机电转换机制和“地壳波导”观点解释了上述电磁现象。电磁场波形“畸变”、电磁高频成分增多和短周期扰动谱系结构变化的物理机制在于:在孕震晚期阶段,震源区及附近的地下介质内部发生了新生微裂隙数目非线性加速增大、大量微裂隙优势取向(或定向排列)的宏观物理过程,大量新生微裂隙形成过程中产生机电转换、宏观上同步激发了强能量的电磁短周期成分,电磁短周期成分干扰了电、磁场正常波形而出现波形“畸变”现象。(5)在地震短临阶段,电磁信息显现程度与震中距有关,松山、代乾、嘉峪关和兰州台到永登、民乐~山丹地震的距离符合大致估算的震源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范围。近距离的松山、代乾台波形“畸变”明显、高频成分幅度大,短周期扰动能量增大2~4个数量级,而较远距离的嘉峪关、兰州电场短周期扰动能量仅增大半个数量级,波形“畸变”不清晰、高频成分幅度不大。(6)松山台在距离最近的天祝西5.4级地震前没有记录到磁场和电场的波形“畸变”、高频成分丰富和短周期谱系结构变化的电磁现象。做了初步的定性解释,其原因可能与本次地震特殊的孕震环境和震源机制有关。本文研究结果已撰写研究论文1篇(待发表),计划再撰写研究论文2篇,研究结果在2007年3月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NRS)的Clermont Fd地球物理观象台(OPGC)和法国Orl’eans大学的物理化学环境实验室(LPCE)进行了国际交流,取得中法双方合作者的认可和重视。

二、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中短期—短期前兆变化和无临震显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中短期—短期前兆变化和无临震显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矿物热电效应与火山地震之热电异常(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半导体矿物热电性测试及其启示
2 火山地震地电异常与天然矿物热电效应的关系
3 火山地震致电异常之热电模式
    3.1 火山地震之热电模式的物理描述
    3.2 基于热电模式的模拟计算
4 结论

(2)地震预测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消除年变化方法
    1.1 傅氏滑动方法
    1.2 距平方法
    1.3 动态距平方法
2 无量纲方法
    2.1 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
    2.2 年变化识别方法
3 相对均方差方法
4 差分方法
    4.1 差分频次方法
    4.2 差分能量方法
5 讨论与结论
    5.1 异常识别指标
    5.2 数据异常与前兆异常
    5.3 结论

(3)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室外线路的技术要求
2 井下电缆设计
    2.1 电缆结构
    2.2 电缆选材
    2.3 电缆制造工艺
3 电缆可靠性检测
4 结论
5 结语

(4)海安台井下与地表地电观测对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台址与场地测试
    1.1 台址概况
    1.2 测区电测深工作
    1.3 观测场地环境测试
2 装置布设
    2.1 电极布设
    2.2 电极埋设深度
    2.3 电极加工与埋设
    2.4 电极检查
3 井下地电场观测
    3.1 地电场观测仪器与电极的连接
    3.2 井下和地表电场观测
        3.2.1 井下、地表地电场变化
        3.2.2 井下长、短极距测道电场相关系数
4 地表、井下观测干扰实验
    4.1 自然干扰情况
    4.2 地表交、直流电干扰试验
    4.3 地表金属管线干扰试验
5 地表、井下地电阻率观测
    5.1 视电阻率观测
    5.2 视电阻率观测精度
    5.3 自然电位观测
    5.4 雷电干扰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5)内蒙古宝昌台地电阻率长期观测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宝昌台地电阻率观测概况
2 观测资料和附近地震
3 异常分析
    3.1 归一化变化速率方法
    3.2 滑动傅氏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地电阻率异常可靠性评价
    4.2 地电阻率异常特征
5 结论

(6)舒曼谐振的背景变化及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自然谐振现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内容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极低频台站观测数据处理和舒曼谐振背景变化
    2.1 舒曼谐振的地面观测
    2.2 资料处理流程
        2.2.1 台站数据的选择
        2.2.2 数据预处理
        2.2.3 滑动平均去噪
    2.3 舒曼谐振的时空变化
        2.3.1 随季节变化分析
        2.3.2 随纬度变化分析
    2.4 从场源角度解释背景变化规律
第三章 舒曼谐振异常研究与震例分析
    3.1 地震电磁的机理研究
    3.2 舒曼谐振在地震上的应用情况
        3.2.1 日本观测到的舒曼谐振异常特征
        3.2.2 基于电离层非线性监测方法
    3.3 极低频台站观测到的异常现象
        3.3.1 震例信息的选取
        3.3.2 不同频率地震电磁现象的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舒曼谐振频率的等效电偶极源模拟分析
    4.1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波场强计算
        4.1.1 理论基础
        4.1.2 场强计算程序功能简介
    4.2 数据处理
        4.2.1 电、磁场强与自功率谱的转换
        4.2.2 利用人工发射源模拟地震前辐射的电磁波
    4.3 不同发射电流对舒曼谐振强度的影响
        4.3.1 近区
        4.3.2 远区
        4.3.3 波导区
    4.4 与实测资料的对比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下一步工作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主要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7)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机理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地震地电学研究现状
    1.3 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特色
第二章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2.1 研究内容
    2.2 地电阻率资料处理
    2.3 分析总结异常
    2.4 数值计算
    2.5 机理解释
    2.6 小结
第三章 资料研究
    3.1 地电阻率的观测方法
    3.2 数据处理方法
        3.2.1 傅氏滑动分析
        3.2.2 矩平
        3.2.3 动态矩平
        3.2.4 归一化月速率
        3.2.5 小波分析方法
    3.3 长趋势变化
        3.3.1 观测资料
        3.3.2 典型的长趋势变化
        3.3.2.1 宝坻台
        3.3.2.2 大同台
        3.3.2.3 宝鸡台
        3.3.2.4 太原台
        3.3.2.5 昌黎台
        3.3.2.6 武都台
        3.3.2.7 乌鲁木齐台
        3.3.2.8 合肥台
        3.3.2.9 长趋势变化的转折现象
    3.4 地电阻率异常时空丛集现象
    3.5 异常时空丛集现象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
        3.5.1 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分析
        3.5.2 异常时空丛集现象的原因
    3.6 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数值计算
    4.1 基本原理
        4.1.1 虚功原理
        4.1.2 粘弹性小形变问题的基本方程
        4.1.3 已知位移求应力应变
    4.2 计算模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可靠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的机理讨论
    5.1 岩(土)介质电阻率变化的理论分析
    5.2 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其转折变化的机理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断层构造对地电阻率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摘要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地电阻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地电阻率方法在地震预报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特色
    摘要
    2.1 震例研究
    2.2 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的原因
    2.3 有限元数值模拟
    2.4 机理解释
    2.5 小结
第三章 震例研究
    摘要
    3.1 地电阻率的观测方法
    3.2 数据处理方法
    3.3 震例研究
        3.3.1 资料选取
        3.3.2 震例选取
    3.4 震例分析
        3.4.1 松潘—平武地震
        3.4.2 2003年大姚Ms6.2、Ms6.1地震
        3.4.3 2008年汶川Ms8.0地震
        3.4.4 1976年唐山Ms7.8地震
        3.4.5 大同Ms6.1、Ms5.8地震、玉树Ms7.1地震
        3.4.6 2003年民乐-山丹Ms6.1地震
        3.4.7 2008年会理Ms6.1地震
    3.5 异常空间不均匀分布的机理解释
    3.6 小结
第四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
    摘要
    4.1 基本原理
        4.1.1 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4.1.2 基本原理—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4.2 建模建立
    4.3 公式推导
        4.3.1 结构离散化
        4.3.2 单元分析
        4.3.2.1 由节点位移求内部任一点的位移
        4.3.2.2 由节点位移求单元的应变
        4.3.2.3 由节点位移求单元的应力
        4.3.2.4 由节点位移求单元节点力
        4.3.3 整体分析
        4.3.4 矩阵更新(弹性变为塑性)
    4.4 程序计算步骤
    4.5 结果分析
    4.6 可靠性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断层构造影响的物理机理
    摘要
    5.1 机理分析
        5.1.1 断层处易出现地电阻率异常的原因
        5.1.2 断层地电阻率异常“阻隔”作用的原因
    5.2 小结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天祝地震空区地震电磁前兆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地震电磁现象研究及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本项研究特色
    2.1 地震电磁多参量研究
    2.2 强地震和孕震晚期阶段
    2.3 研究区域特色
    2.4 电磁方法的中短临前兆信息研究
第三章 天祝地震空区电磁台站建设
    3.1 该区地震电磁观测概况
    3.2 中法合作电、磁场观测台站
    3.3 地电场、地磁场观测台站
    3.4 地电阻率台站概况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基础理论
    4.1 地电场、地磁场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4.2 电磁学基础理论
第五章 地电场、地磁场日变化特点
    5.1 地磁场变化的一般特点
    5.2 大地电场变化的一般特点
第六章 震例研究
    6.1 资料选取
    6.2 永登Ms 5.8 地震
    6.3 民乐-山丹Ms 6.1 地震
    6.4 天祝西Ms 5.4 地震
    6.5 小结
第七章 地震电磁辐射现象的理论解释
    7.1 产生震源电磁信息的原因
    7.2 电磁辐射信息的传播途径
    7.3 天祝地震空区地电、地磁场短临信息的原因
第八章 结论部分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中短期—短期前兆变化和无临震显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物热电效应与火山地震之热电异常[J]. 申俊峰,申旭辉,李胜荣,徐立为,杜柏松,王冬丽,王书豪. 地学前缘, 2020(05)
  • [2]地震预测中的地电阻率数据处理方法[J]. 杜学彬,孙君嵩,陈军营. 地震学报, 2017(04)
  • [3]地电观测深井电缆的研制[J]. 胡哲,蒋延林,张秀霞,赵卫红,杨恒勇,王福才,张骞. 中国地震, 2017(02)
  • [4]海安台井下与地表地电观测对比实验研究[J]. 许忠祥,安张辉,于华,徐连胜,王昕,李伟.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4)
  • [5]内蒙古宝昌台地电阻率长期观测数据研究[J]. 徐锡泉,高昌志,王亮. 地震工程学报, 2014(02)
  • [6]舒曼谐振的背景变化及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D]. 范晔.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2(04)
  • [7]地电阻率长趋势变化及机理解释[D]. 解滔.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1(10)
  • [8]断层构造对地电阻率异常的影响[D]. 郑国磊.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0(03)
  • [9]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J]. 莘海亮,张元生,郭晓,李稳. 地震研究, 2008(02)
  • [10]天祝地震空区地震电磁前兆现象研究[D]. 李宁.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07(04)

标签:;  ;  ;  ;  ;  

2003年民乐-山丹大地震前的短、短前兆变化及不临震问题显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