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典型应用(三)——E-mail、BBS、Usenet News

网络典型应用(三)——E-mail、BBS、Usenet News

一、网络的典型应用(三)——E-mail、BBS与Usenet News(论文文献综述)

张冠文[1](2013)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定义了媒体与社会,而且也以其开放性、大众化、交互性、匿名性、时空跨越性与技术上的低门槛等优势,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方式,从而引起社会主导媒介的兴衰更替,对社会的媒介环境以及生存演化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人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互联网交往打破了以精英为主导的传统媒介交往方式,重构着社会的权力构成、文化构成、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及生存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其影响力更为深远。然而,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便捷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方面也深受网络交往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困扰。互联网交往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它所开创的数字化生存优势一样令人瞩目。因此,如何解析互联网交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及人与互联网的复杂关系,探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塑造和演化机制,寻求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作用的策略,成为构建和谐的人与媒介关系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同构”为隐喻阐释了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机制及人与互联网复杂而密切的关系。首先对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在与其他媒介理论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了媒介环境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并创新性地阐释了媒介环境学在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四个方面主张。其次,根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但没有囿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充分借鉴其他媒介研究的成果,以技术文化史的视角,从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四个维度,对互联网交往中出现的诸多文化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机制,指出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互联网同构的过程。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成为人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感知社会变化的探测器,改变了人的交往和生存方式,重构了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互联网在人的交往和使用中不断演化,人不断对互联网进行修改,使之越来越适合人的需要。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构成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它们互相推动,互相制约,成为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生存体。第一章主要把互联网交往形态置于人类媒介交往的历史中进行考察,系统分析了人类语言媒介交往、文字媒介交往、印刷媒介交往、电子媒介交往各个时期的特征与意义。阐述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和美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对比,从交往的角度提出了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分期。把互联网交往形态分为即时性交往和延时性交往两大类,分别就它们的演变历史、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互联网交往是人类有史以来交往方式的质的飞跃,人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人又在互联网交往中不断塑造着互联网的未来。第二章首先把技术研究置于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对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以往对媒介环境的诸多研究给它冠以“硬技术决定论”的帽子是对媒介环境学技术观的误读,指出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是和谐的技术文化观。根据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结合互联网交往中的现象和具体案例,对技术作为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力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互联网技术对人类交往环境的塑造、对交往时间和人空间的拓展、对交往场景的重构几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交往环境的改变。从互联网技术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影响、对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阐述了技术发展对互联网交往模式的影响,从而指出互联网交往的本质是对人类交往方式的拓展与回归。互联网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其技术特征将决定社会的特征。因此,技术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因,技术创造了新的交往形态,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时空,技术改变了人类交往的情境,重组了社会组织方式和人类文化生产的方式。第三章阐述了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深刻影响。文化研究是媒介环境学的重点内容,在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观、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文化观及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的对比分析中,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文化观:文化技术共生论。媒介环境学把技术作为文化划分的标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方向,人在媒介交往中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态。技术与文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们互融共生,相互塑造。从文化是人们互联网交往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文化对互联网交往的符号环境的塑造、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方向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影响。从互联网交往对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塑、互联网交往对文化形态的重构、互联网交往对人文化身份重构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存在,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的重塑,并对“江南style”在全球爆红的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互联网交往的后现代亚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挑战,正重构着社会文化的形态。文化对技术的发展就像传送带,有时起加速作用,有时起延缓作用。第四章指出需要是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和传播学家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分析,指出这些理论的重要价值和局限性。关于需要的阐述是媒介环境学论及较少的内容,学术界也几乎没有人提及,这也是媒介环境学备受责难的地方,人们也常由此而认为它是技术决定论的主张。其实不然,本文运用媒介环境学多位学者的着述,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需要观,指出媒介环境学研究中一直都贯穿着需要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媒介发展最终目标的思想。只是这些思想不如它关于技术和文化研究的思想阐述得更充分。需要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需要决定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人性化趋势,人们在互联网交往过程中的“使用与满足”推动着交往形态的演化。第五章阐述了制度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控制力量。在世界媒介发展历史上,媒介制度发展与改革一直伴随媒介发展的始终,在对历史上各种媒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制度研究也是媒介环境学相对薄弱的地方,学术界也很少对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进行评说。实际上,媒介环境学关于制度的思想是一个隐含的、点到而没有细究的话题,常常淹没在关于技术和文化的经典语句之中。从有限的着述中仍然可以看出媒介环境学对制度控制的重视、希冀和批判,希望通过制度修改技术的发展方向,塑造良好的秩序,但又要保持新媒介的活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制度是媒介环境运行的规则,始终与技术共同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建立与媒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媒介人性化发展的前提。本章结合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变迁,从互联网交往对制度的遵守与僭越、制度对互联网交往的制约与缺失、互联网交往的乱象推动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是在与制度博弈的过程中进行的。结语部分首先用“同构”作为隐喻,揭示人与互联网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与过程: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发明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并在人们交往中不断被修改和完善,同时,人的存在方式也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是人与互联网同构的过程,人与互联网越来越成了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生存体。其次,根据麦克卢汉媒介演化的四定律、莱文森媒介演化的补偿性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理论,阐释了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作用机制,指出互联网交往形态呈现出互联网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互联网化生存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模式。第三,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不是一个自动化完成的过程,互联网交往乱象的治理应从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入手。建立多个因素协调发挥作用的合理机制,是建构良好的交往秩序、促进人与互联网和谐发展的关键。

吴保来[2](2013)在《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文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的产生不仅对个人的现实生活、工作及思维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产生重要影响。新的社交网络之所以能够产生是由于新的技术发展所推动的,技术影响着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交网络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进化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从最初简单的社交工具发展到众多的社交应用服务,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具有一定交往框架的社交网络。广义的社交网络是指所有能够连接人与人的媒介技术所构成的关系;狭义的社交网络是指只有为了人们社会交往而创造的技术媒介构成的关系网络。社交网络可以分为:历时性社交网络、共时性社交网络、单向性社交网络和专门的社交网站四大类。人类由传统社交网络到新的社交网络的转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一种关系的转变。社交网络具有双重属性,一种是技术属性,它是由硬技术事实和软技术事实构成的,对人类的社会交往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另一种是社会属性,分别通过关系存在、文化存在、价值观存在和资本存在等形式表现出来,对人们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手段和交往方式带来重大影响,从而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形态。技术性和社会性的互动分别产生三种形态:技术与社会的分离——线上与线下的阻隔;技术与社会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补;技术与社会的一体——线上与线下的合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了人际关系的三种形态,即社交网络的业余化——Web1.0时代——两类不同的交往;社交网络的专业化——Web2.0时代——一种综合的交往;社交网络的一体化——Web3.0时代——人类的生活。社交网络是影响政治改革的新变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是创造文化生产的新工具。在政治方面,社交网络在国家的选举、政治的动员、权力的监督、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发挥强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有助于使政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社交网络能够使人们更容易获得政治信息;能够塑造美好的政治信仰;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能够提供公众的政治参与度;能够推动政治生活的社会化等。此外,社交网络对市民社会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它帮助培育了具有主体意识的理性市民;为市民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各种技术的或社会的手段;为市民社会的结构形成和调整做了理论准备和实验验证。在经济方面,社交网络与经济紧密相连。经济因素对社交网络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建设社交网络需要一定的资金;获取经济收入是建立社交网络的目的之一;建设后的社交网络将带来经济效益。社交网络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方面表现出来。对生产者的影响是:使生产者发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使生产者开辟一个新的交易市场;使生产者找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使生产者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手段。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作为搜寻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获取资讯的渠道;作为购买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购买商品的习惯;作为传播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共享信息的方式;作为反馈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生产商品的过程。消费者因社交网络的出现而具有了更多的身份选择。在文化方面,社交网络到底是文化的毁坏者还是重建者被广为争论,悲观主义者往往认为社交网络会导致一种文化危机;而乐观主义者则认为它不仅建立了一种独特的互联网文化,而且能够加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中立主义者能够公正地看待社交网络,认为它的积极作用要多于消极作用,它对文化的重塑和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社交网络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它不仅有助于克服传统大众文化的弊病,而且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大众文化。它使大众文化找到了自我成长的道路,找到了自身利益表达的方式,找到了利用、支配权力和资源的工具。社交网络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胡塞尔、海德格尔、许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研究的生活世界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交汇使网上交往变为一种现实生活,促使了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日常的生活之中;交汇于主体间性的世界里;交汇于象征符号的空间里;交汇于技术的王国中。因而对生活世界的改造产生重大影响,它使生活世界更个性化;使生活世界更生活化;使生活世界祛魅化;使生活世界去殖民化。社交网络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世界的建构又影响着世界的发展,为生活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意义。中国的社交网络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深深影响到这个传统的关系大国,正确地应对社交网络的变革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社交网络经历了雏形化阶段、表象化阶段、娱乐化阶段和社交化阶段。社交网络是当今中国社会的重要变革力量,它引发对个人道德的拷问;引起对社会制度的反思;引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引爆对熟人社会的冲击。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研究,它应该坚持走中国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世界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多元化的道路;应该坚持走人本化的道路。技术在社交网络发展中的地位不是中心,而是一个支撑角色,它从奴役人的工具变为推动人类解放的工具,以技术为载体的社交网络必然更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

曹银忠[3](2012)在《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在网络上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因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人是环境的产物,既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着环境。网络的出现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场域,同时也建构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环境。由于网络的无中心、无权威、自由、匿名和身体缺场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即时、高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容易引发网络聚众、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出现一些有违道德和法律的失范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不仅群居于现实社会,也群居于网络之中。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院系、班级、团组织等现实群体在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也可能是完全基于兴趣、爱好等自发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但“群体的盲思”极易引起“网络群极化”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经常被网络放大,成为一只轻轻拍动翅膀就能带来北美飓风的蝴蝶。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网民群体高度重视,了解其网络互动的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网络聚众事件发生,带来社会的震荡与不稳定。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基本框架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本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然后梳理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关于“群己观”的主要内容、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思想论争,以此作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和思想借鉴。第三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范畴、现状与价值,本章详尽地论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描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主要特点,考察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价值。第四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本章首先勾勒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发展的特点,然后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原因,最后抽象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第五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矛盾,本章指出网络互动是维系大学生网民群体持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互动的结构以及互动的主要模式,通过网络跟踪观察、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本章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与规范的主体,提出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引导的方式和策略,概括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基本路径。从上述研究框架可以看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章是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论题能否立得起的关键所在,第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对论题的进一步展开,第五章则是在第三、四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实证研究,它揭示出了大学生网民群体互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既是前几章的自然延续,也为第六章的写作埋下了伏笔,第六章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总之,本文基于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具体、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逻辑,层层推进,剥丝抽茧,详细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价值、生成与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进行归纳与概括,提出引导与规范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具体策略。

林雯[4](2012)在《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文中指出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源地在北美,研究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本论文把研究对象时间段设定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也就是从1991年到2001年,这个阶段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不但占据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领先地位,而且最具特色。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华文网络文学在复杂的各种外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和内因(新媒体数字化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本论文采取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方法,在媒体理论的基础上论述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性和个性。纵向是以时间为轴线,研究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北美网络文学社群(论坛、网刊和网站),对发表在这些网络媒体上文学作品,和作家进行个案研究与文本分析,梳理、归纳、总结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的特点与成果。横向是以地域划分,把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放入世界文学格局与中华文化概念中,与北美英文文学、大陆网络文学、东南亚文学等进行比较研究。论述北美网络华文文学创作者身处西方文化环境之中,这种跨文化、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文学创作特色与意义。本论文也探讨了当今在新媒体语境中和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的各种文化艺术样式。如Iphone、Ipad、电子书等新兴科技,这些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接受的形式,进而导致了文学形态的总体改变。论文最后,通过追踪几个在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成名的网络写手,在以后十多年中的创作方向与成就,论述无论是网络文学变成纸质印刷品,还是在网上收费阅读,都是在消费时代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朱佳[5](2012)在《篇章语言学及语体学视域下的足球博客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超过数十亿,网络交际方式对现代人类的生产、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博客是上世纪90年代末,继电子邮件、网络论坛以及即时聊天之后又一迅速崛起的网络交际方式。中国的博客发展稍晚于欧美,它于2000年开始出现并于2005年开始迅速普及,截至2011年底博客用户已逾3亿。博客有着不同于其它网络交际方式的特点:1、网页主体由不断更新的众多“帖子”组成;2、它们在网页上按时间的倒序顺序排列,即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旧的在最下面;3、内容可以是各种主题、各种外观布局和各种写作风格,且“超链接”成为其重要的表达方式,同时,日历、档案也是必要的构成元素;4、读者可以发表评论。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媒体成为中德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电子邮件、网络论坛以及即时聊天等交际方式的语言学研究方兴正艾,它们各自的语言特点、交际方式、语篇类型都被一一剖析。这些网络新兴的语篇类型抑或交际方式被认定兼具口头和书面语篇特点,作为以书写形式表现的交际方式,却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口语化的趋势。而博客以其信息传播之及时、受众之广泛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声名鹊起,成为社会学和媒体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很多学者把它和传统媒体相提并论,并认为它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成为传统媒体的有力竞争。相对于其它网络交际方式的丰富研究以及各学科领域对于博客的广泛关注,语言学方面对于中、德博客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的博客语言学研究,也只涉及了一些具体语言现象的分析。因此从语言学的篇章语言学以及语体学这两个视角系统地审视博客的语言语体特点,剖析博客与其它网络语篇的异同,解析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对于深化语言学的发展和规范引导博客语言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博客这一新兴的网络交际方式,从语言学尤其是篇章语言学和语体学角度,对中、德两国博客文章在语篇类型和语言语体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方面的空白。在语篇分析方面,以传统的报刊媒体的语篇类型为出发点,分析博客语篇的特点,并以此剖析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在语体分析方面,则重点分析博客的语言特征,以及对比博客和其它一些网络交际方式比如电子邮件、网上即时聊天之间的语言差异。为保证本文所研究博客的代表性、可比性,本研究以随机选取的中文以及德文的足球博客为研究对象,选取德国足球博客列表中20个保持更新的,并以文字为主的博客,每个博客选取2008年12月31日前最新更新的文章,选取文章的总字数不少于5000字。中文博客由于没有此类列表,因此在4大门户网站腾讯、新浪、搜狐以及网易随机抽取以足球为主要内容并保持更新的中文博客20个,每个博客选取截止于2008年12月的最新博客文章。整个数据库共计20余万字,其中德文、中文各不少于10万字。在篇章语言学的发展中,语篇类型的定义及分类一直以来虽然备受争议,各家各执一词,但众多语言学家都一致认为语篇衔接(Textverkniipfung)、语篇结构(Textstruktur)、语篇主题(Textthema)以及语篇功能(Textfunktion)是分析不同语篇特点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足球博客为例,首先从以上各个方面,并结合Hausendorf&Kesselheim提出的“指示元(Hinweis)”概念进行语篇分析,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旨在回答以下问题:足球博客中出现哪些具体的语篇类型?它们分别具备哪些语篇指示?和传统报刊媒体的语篇类型相比有何异同?原因何在?语篇分析的结果表明,足球博客中偏重叙述性及议论性的语篇结构,根据Luger(1995)对于传统的报刊媒体的分类,足球博客中信息类(informationsbetonte Texte)口评论类语篇(]meinungsbetonte Texte)居多。在足球博客中,信息类语篇除了报刊媒体中常见的消息、报道外,还出现了一些特殊语篇类型,比如赛事直播语篇、转会传闻、参赛球员名单及队形等;评论类语篇中则以中短评为主,辅以讽刺性杂评以及偏评论的报告文学;其它类型的语篇在本人的博文语料中出现频率相对较低,联络类语篇(kontaktorientierte Texte)多和其它类型语篇相融合,呼吁类语篇(auffordernde Texte)以广告形式出现,而指示类语篇(instruierend-anweisende Texte)未出现。另外,博客中也出现了传统报刊媒体语篇分类中所没有的消遣类语篇(unterhaltende Texte),这类语篇的语言文艺、文学性较强。相对于德文博客,中文博文更偏重于评论性文章,另外也出现了联络、信息、评论以及消遣类语篇。在分析了博客的语篇特征后,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中、德体育博客的语言语体的特征。在新媒体的语言语体分析中,Koch&Oesterreichr模式应用广泛,他们把语言的实现“媒介”分为声音和书写方式,以口语语态(konzeptionelle Mundlichkeit)和书面语语态(konzeptionelle Schriftlichkeit)为两极,并且分别和近、远交际以及各自不同的特征相关联,各种语篇类型均可以依据其语体特征排列于这两极之间。其中,口语交际具有私密、熟悉、非计划以及同步性的特点,而书面语交际则是公开、陌生、有计划以及非同步的。这样的语境特征决定了口头语言的特征一般为使用表现力强的口语化词汇,句子结构简单、多为不完整句和省略句,常出现讲话人未察觉的错误。书面语言则句子结构比较复杂,通常不出现未被作者发现的错误。基于口语和书面语语态的不同特征,博客作为以书写方式实现的一种网络交际方式,其语言具备什么特征?在口语语态和书面语语态的两极间,尤其和传统媒体以及和其它网络交际方式相比,博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中、德文博客的语体在哪些方面具有可比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对中、德足球博客语体的正字法、词法、句法、语音语态书写以及超文本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比较。从对中、德文语言各层面的定性以及部分定量分析上可以看出,博客语言在语言规范上有一定程度的偏离,出现了一些书写错误,词法方面语气词、口语词汇、方言、粗话以及句法方面短句、省略句的使用都体现了口语特征,语音语态书写方面,博客由于是书写方式实现的交流,出现一些通过文字来表现语调、声音、表情和动作的手段,例如:重复拼写相同字或符,使用表情和动作符号,通过斜体、粗体、变换字体以及颜色加强语气等。此外,外来语的使用体现了异语言和文化的渗透,缩略语是语言简化以及群体认同的结果,而多图和超链接则是博客区别于传统媒体以及其它网络交际方式的重要特征。相对于德文博客,语料库中的中文博文书写错误更少,外来语尤其是英语外来词的使用频率也更低。综合篇章以及语体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博客是一个多语篇的结合体,它个人化的、开放式的交际方式决定了其语篇的多样性。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使得语篇类型不再单一化、模式化,语篇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博客在语篇类型方面和传统媒体相比,有很多相似性,同时,博客也有自己特有的语篇类型及其特征。2.博客语体有口语特征,比报纸、杂志等传统新闻媒体更随意、表达更自由,有简约、生动的特征,但相对于即时聊天、网络论坛甚至电子邮件,它的这一倾向并不明显,因此和它们相比,博客语体更接近书面语语态、更具规范性。3.基于博客在语篇及语体方面和传统新闻媒体的相似性,以及它迅速的信息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量以及强大的互动性,使得博客成为传统媒体重要的补充并且强有力的竞争者,但同时博客中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也成为它不能替代传统新闻媒体的主要原因。4.在一些新兴应用如微博的影响下,普通网民越来越习惯于快速、简单、互动性和社交性强的信息互动方式,博客的使用率虽有所下降,却越加呈现出传统的信息传播特征。由于博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因此它比即时聊天、微博等网络交际形式更规范、表达更准确、逻辑更严谨,在表述及论证个人观点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由此推断,博客的使用群体会有所减小,但仍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它将成为意见领袖们传送信息的重要阵地,评论类语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意识操控将逐渐成为其语篇的主要功能。

石凤[6](2011)在《从网络媒体发展看网络话语权变迁》文中认为话语权研究一直是人文学科研究中的热点,一些西方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对话语权进行了阐释,如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领导权”、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权力话语”、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的“合法化”、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泛符号化”、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 )的“仿像”,这些思想都极大地丰富了话语理论,特别是为媒介话语权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随着媒介的发展,特别是借助于媒介传达交流的话语,正在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已逐渐超越其本身的媒介物质属性,变成了社会话语的组织者和最发达的意义表达体系,并成为各类社会组织和力量竞相争夺的话语场所。在传统的大众媒介中,话语权总是掌握在媒介组织与各种社会权威手中,受众的话语主体地位是缺失的,而网络媒体的出现与普及,使得这一现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超越之前已存在的传统大众媒体,并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匿名性与技术上的低门槛,成为人们广泛参与公共事务、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网络为实现言论自由打开了方便之门,并打破传统媒介对于话语生产传播的层层控制,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话语主体的多元化与话语运用的自主个性化。从普通受众可以初步进行话语自由表达的Web1.0时期到个体话语地位充分凸显,话语交互性加强的Web2.0时期,再到以话语“全媒体传播”为趋势的Web3.0时期,网络媒体使得个体的话语权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并带来了话语运用的平民传播时代。而网络媒体发展所带来的话语权变迁,必定会打破传统的舆论控制机制,改变现有的传媒格局,并进一步建立媒介话语新秩序。文章从四个部分来对在网络媒体发展下的网络话语权变迁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首先对“话语”、“话语权”这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着重从网络发展初期即Web1.0时期的角度来对网络话语权的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并以BBS为例分析;第三部分,以网络发展阶段为线索,重点阐述了Web2.0与Web3.0时期的话语权表现,并进一步阐述了网络话语权的变迁体现、原因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最后是关于网络话语权变迁中的权力失范与规制问题的论述。

张毅[7](2010)在《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自组织分析》文中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计算机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诞生和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普遍认为是信息时代的开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从而把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逐步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从石器时代,红铜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黑暗时代,启蒙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等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每一时代的诞生、发展、繁华、衰落、替代无一不是个自组织过程。信息时代的出现大大的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也正改变着中国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甚至表达方式等。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流行于网络上的虚拟社区正是这种改变人们传统习惯的主要原始信息采集场和加工场。虚拟社区伴随着互联网的产生而出现,随着整个网络的发展也在逐渐的完善和壮大。越来越多的调查研究资料表明,虚拟社区从萌芽、发展到演化都是一个自组织过程,网民的注意力呈现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马太效应”,网络的影响力呈现以点到面,以单一到群体,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哲学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观点和科技发展的眼光合理运用自组织理论来探讨当今互联网上作为复杂巨系统的虚拟社区是如何萌芽、发展、演化、繁荣、衰败、修复、重生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过程。首先从了解自组织理论和虚拟社区入手,进而对虚拟社区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概括,了解虚拟社区的内部构造和基本类型、社区居民交往场所和交往手段以及交流方式、虚拟社区现行的管理层面及与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并比较了传统现实社区与网络虚拟社区的联系和区别,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及问题,并重点解析了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一系列自组织现象:开放性、自发性、非线性、涨落和突变,通过借鉴一些典型虚拟社区的成功案例,提出建议和对策,有助于丰富我国关于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自组织观点。

沈涌[8](2009)在《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海量信息的飞速产生,迫使各类机构把工作重心从如何获得信息转到如何准确的过滤和有效利用各种信息上来。信息资源整合由于能有效得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各种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成为大家广为讨论的话题之一。本论文将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和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方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在对国内外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进行全面深入地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国内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差距,借鉴比较成功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和整合系统,为提出整合策略和构建整合模型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层次分析法,初步建立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模型,针对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值,为有针对性、有规划的实施整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分别基于网格技术、中介和封装、本体技术、跨库检索等提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策略,并构建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模型。对访问控制、元数据服务、任务调度控制、知识服务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初步勾画出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模式架构。最后对构建的应用模型进行实例验证。

聂德民[9](2009)在《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文中认为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网络舆论场与社会引导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国家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渗入到网络舆论场内,并且和场内的其他话语势力进行平等博弈,从而实现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和谐,为“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扫平道路。选择网络舆论场与社会的引导关系作为研究主题,有其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意义上看,首先是把场的理论应用到网络舆论研究当中,从争夺与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与研究网络舆论现象。其次,探讨“理想话语环境”与网络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博弈分析,来认识“理想话语环境”在网络社会中究竟是现实态还是未来态。“网络舆论场”是网络社会独有的一个时空环境,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延伸部分,与现实社会场不同且与现实社会场相互作用。网络舆论场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释放场,也是现实社会场的一个监控场。与受控性较强的现实社会场不同,网络舆论场有自己的一套运作逻辑,是一个人人可入的场所,是一个方便快捷的场所,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是一个关系互动的场所,是一个话语争夺的场所,也是一个权力争斗的场所。网络舆论场内存在着各种话语争夺势力,他们之间并非自由博弈,平等交流。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特性,使得平民话语权得以张扬,权威评价机构的话语权势力逐渐衰微。网络舆论主体并非协调一致、共享网权,年龄、学历、地域背景不同,话语分量自然会有轻重之分;观点的交锋,意见的碰撞,再加上互动的持续,亦会使网络舆论主体产生分化。网络舆论主体之间仍存在群体极化现象和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网络舆论客体应具海性特征(即无所不包性),然“准选择性”(选择受限)依旧存在。网络舆论阵地的耀眼之星非博客莫属,然实力派代表仍归BBS论坛,新闻跟帖在二线游荡,电子邮件和ICQ/QQ时而会崭露锋芒,表明其不可小觑。网络民众的舆论评价,并非原汁原味,经过网络意见领袖、守门人以及权威评价机构的层层过滤以后,才得彰显,此时的舆论评价话语已是博弈的产品了。分析网络舆论场内话语权的争夺性斗争,可以理解民众评价的现实地位。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时时处在博弈当中。民众的评价话语和权威机构的评价话语应该保持一个和谐、健康的博弈关系,通过平等对话与交流来促进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

史奇琦[10](2008)在《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互联网服务形式之一中国虚拟社区,历史只有短短十余年,发展于非物理环境平台之上。来自不同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环境背景的人,怀着共同的兴趣和需求汇聚一堂,交流信息分享观点,获取相互认同,形成立场和角色意识,构建和发展多重动态的身份。中国虚拟社区发展于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而却以人真实的互动交流为基础。本论文聚焦于中国虚拟社区的一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即BBS虚拟社区),试图探索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问题。身份借由交际形成于文化情境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为身份阐释提供了大文化背景,而交际使身份建构和发展得以实现,并对身份起到折射作用。身份在文化和交际间建设了一座桥梁。本文中身份不仅是一种分析手段,更是研究阐述的对象。本论文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构建和发展。使用的定性分析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和身份分析法,其中案例分析法渗透于第四部分的发现和讨论中。案例分析资源取材于具有轰动性的,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天涯虚拟社区事件和文章,资源的筛选遵循八大原则。调研工作借助了天涯搜索引擎,天涯数据中心和天涯站内信息发送设备的帮助。身份分析法在近十年为专家学者所使用,该方法以身份作为分析的手段和立场,试图在交际中探索新身份的形成发展。借由定性分析法本论文得出以下的基本观点:1)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在此定义为:基于文本交流,形成于历史、社会、文化、情景多维度下的,对自我立场和主观角色扮演的整合意识。它是多维的,动态的,主观能动的。在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大环境下,成员形成的主导身份是建构于文化维度下的交际文化身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为该主导身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情景和背景。2)中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可以从历史发展,定向,价值观,成员身份,和面子功夫方面进行了阐释和探讨。社区成员不仅共享一套世界观,信仰,动机和心理要因,而且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复合身份以及面子系统和面子方略。3)本文遵循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对身份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阐述。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包括:身份的建构,身份的强化(重点分析主导身份的强化),身份的危机和冲突,身份的重建。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于历史、文化、社会、情景四种维度下。虽然身份是多维动态的,但在某种文化或社会情境下会形成一种主导的、相对稳定的主导身份。

二、网络的典型应用(三)——E-mail、BBS与Usenet New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的典型应用(三)——E-mail、BBS与Usenet News(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理论基础与发展源流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互联网交往: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飞跃
    第一节 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语言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统一的大众化交往
        二、文字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精英式交往
        三、印刷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大众化交往
        四、电子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延伸的大众化交往
        五、互联网交往:实时互动、全球化的大众交往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四、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嬗变
        一、互联网延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
        二、互联网即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
第二章 技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技术观
        一、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改变了交往的环境
        一、媒介技术对交往环境的塑造
        二、媒介技术重新定义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三、媒介技术重构了互联网交往的场景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互联网交往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技术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
        二、互联网交往对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
        三、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本质
    第四节 “王鹏你妹”事件的媒介环境学思考
第三章 文化: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力最与结晶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文化观
        一、媒介文化观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文化观
    第二节 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影响
        一、文化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塑造了互联网交往的符号环境
        三、文化决定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对社会文化的重塑
        一、互联网交往对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塑
        二、互联网交往对文化形态的重构
        三、互联网交往对人文化身份重构
    第四节 个案:“江南style”在全球爆红的文化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为亚文化的裂变式传播提供了支持
        二、亚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共鸣
        三、从众心理使人被动加入对该作品的文化消费中
        四、互联网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化运作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 需要: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需要观
        一、需要研究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需要观
    第二节 需求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选择
        一、需求是互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二、需要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
        三、需求决定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人性化趋势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中的需要与满足
        一、互联网为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基础
        二、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的实现
        三、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实现的产业化
第五章 制度: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控制力量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制度观
        一、媒介制度研究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与制度的博弈
        一、互联网交往对制度的遵守与僭越
        二、制度对互联网交往的制约与缺失
        三、互联网交往的乱象推动制度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于社交网络的文献综述
        一、关于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二、关于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三、国内学者对社会网络和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
        四、国内外关于社交网络理论的研究述评
    第三节 关于社交网络的论题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进化史
    第一节 互联网的诞生
    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社交网络技术进化图谱
        一、历时性社交网络的主要形式
        二、共时性社交网络的主要形式
        三、单向性社交网络
        四、专门的社交网站
    总结
第二章 社交网络的双重属性
    第一节 社交网络的技术属性
        一、社交网络的硬技术事实
        二、社交网络的软技术事实
        三、技术属性所折射的意义
    第二节 社交网络的社会属性
        一、社交网络的关系存在
        二、社交网络的文化存在
        三、社交网络的价值观存在
        四、社交网络的资本存在
    第三节 社交网络的整合——技术性与社会性的互动
        一、技术与社会的分离——线上与线下的阻隔
        二、技术与社会的交融——线上与线下的互补
        三、技术与社会的一体——线上与线下的合一
    总结
第三章 社交网络——影响政治改革的新变量
    第一节 浮动于政治背后的社交网络身影
        一、社交网络在美国大选中初露头角
        二、社交网络在北非中东“颜色革命”中大显身手
        三、社交网络影响政治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社交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一、社交网络塑造了政治信仰
        二、社交网络再造了行政效率
        三、社交网络提高了社会参与
        四、社交网络推动了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社交网络与市民社会
        一、市民社会的演变轨迹
        二、社交网络对市民社会的积极作用
    总结
第四章 社交网络——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第一节 社交网络的经济相关性
        一、建设社交网络需要一定的资金
        二、获取经济收入是建立社交网络的目的之一
        三、建成后的社交网络将带来经济效益
    第二节 社交网络对生产者的影响
        一、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发现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二、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开辟一个新的交易市场
        三、社交网络使生产者找到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四、社交网络使生产者建立一种新的服务手段
    第三节 社交网络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之影响
        一、作为搜寻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获取资讯的渠道
        二、作为购买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购买商品的习惯
        三、作为传播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共享信息的方式
        四、作为反馈者身份存在的消费者——社交网络影响了生产商品的过程
    总结
第五章 社交网络——创造文化生产的新工具
    第一节 社交网络——文化的毁坏者还是重建者
        一、一种文化悲观主义的观点
        二、一种文化乐观主义的观点
        三、持平地看到社交网络对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社交网络促进了大众文化的繁荣
        一、解读大众文化
        二、社交网络影响中的大众文化
        三、利用社交网络克服传统大众文化的弊病,创造一个崭新的大众文化
    总结
第六章 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相遇
    第一节 生活世界的理论渊源及发展
        一、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二、海德格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三、许茨的生活世界理论
        四、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第二节 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交汇点
        一、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日常的生活之中
        二、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主体间性的世界里
        三、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象征符号的空间里
        四、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交汇于技术的王国中
    第三节 社交网络对生活世界的改造
        一、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更个性化
        二、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更生活化
        三、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祛魅化
        四、社交网络使生活世界去殖民化
    总结
第七章 中国社交网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一节 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一、社交网络的雏形化阶段
        二、社交网络的表象化阶段
        三、社交网络的娱乐化阶段
        四、社交网络的社交化阶段
    第二节 社交网络——当今中国社会的变革力量
        一、社交网络引发对个人道德的拷问
        二、社交网络引起对社会制度的反思
        三、社交网络引燃对事实真相的追求
        四、社交网络引爆对熟人社会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的社交网络将走向何方
        一、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中国化的道路
        二、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世界化的道路
        三、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多元化的道路
        四、中国的社交网络应该坚持走人本化的道路
        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大学生网民群体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是网络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1.2 开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是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需要
        1.1.3 重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教育与引导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1.1.4 应对网络的多元多向和干扰冲突已成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
        2.1.2 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
        2.1.3 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内涵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对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2.3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2.3.1 西方思想史上“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2.3.2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第三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现状与价值
    3.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
        3.1.1 网民和大学生网民的界定
        3.1.2 群体与网民群体
        3.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3.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3.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
        3.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3.3 大学生网民群体存在的价值
        3.3.1 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网民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
        3.3.2 扩大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3.3.3 网民群体的多样化可以弥补现实社会群体生活的不足
        3.3.4 对社会文化具有引领的作用
        3.3.5 能够满足大学生网民多种层次的需要
        3.3.6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网民的社会化
        3.3.7 有利于大学生网民的情感宣泄
第四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
    4.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
        4.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历程
        4.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特点
    4.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原因
        4.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4.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原因
    4.3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
        4.3.1 情感共鸣机制
        4.3.2 话题牵引机制
        4.3.3 符号互动机制
        4.3.4 角色扮演机制
第五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问题
    5.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需要网络互动
        5.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
        5.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结构
        5.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模式
    5.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
        5.2.1 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
        5.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类型
    5.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5.3.1 网络信息的泛滥导致大学生网民的信息异化
        5.3.2 网络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人际隔离,使他们成为“茧居族”
        5.3.3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仍
        5.3.4 网络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5.3.5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不时出现
        5.3.6 网络互动中涌动着“三俗化”的逆流
        5.3.7 网络舆论生成的蝴蝶效应明显
第六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
    6.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6.1.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
        6.1.2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可能性
        6.1.3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主体
    6.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
        6.2.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指导思想
        6.2.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原则
        6.2.3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主要内容
        6.2.4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方式与策略
    6.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规范
        6.3.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指导思想
        6.3.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4)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界定
        1.1.1 网络文学概念的阐述和定义
        1.1.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定义
    1.2 研究对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位置与轨迹
    1.3 研究现状的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1.3.1 海内外评论家视野中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以及存在的问题
        1.3.2 本论文的意义所在与创新之处
    1.4 研究的方法和逻辑依据
        1.4.1 亲历与口述(采访)
        1.4.2 个案研究法
        1.4.3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1.5 论文结构简述
第2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社群的兴起与发展轨迹
        2.1.1 草创期(1991—1996)
        2.1.2 蓬勃期(1997—2001)
    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网络作者的特点
        2.2.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北美华文新移民文学的关系
        2.2.2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类型
    2.3 北美华文报纸文学副刊网络化
        2.3.1 北美华文报纸发展史
        2.3.2 网络化之后的北美华文报刊
第3章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中网络叙事特征
    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开放性
        3.1.1 文本的开放性
        3.1.2 超文本的功能
        3.1.3 多元的参照系
        3.1.4 社群人员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3.2 开放性文本:小说接龙
        3.2.1 北美英文与华文网络小说接龙概况
        3.2.2 东南亚社群泰华小说接龙概况
        3.2.3 华文网络社群接龙小说的特点
    3.3 跨媒体跨文化语境中网络作家的接龙小说
        3.3.1 西方现实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化心理
        3.3.2 西式远距离透视中的中国古典意境
        3.3.3 象征手法与超现实的意象组合
        3.3.4 结语
第4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写作新范式与新精神
    4.1 网络文学的新媒体特征
        4.1.1 文本载体的数字化
        4.1.2 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4.1.3 全球化
        4.1.4 虚拟性
        4.1.5 交互性
        4.1.6 即时性
    4.2 网络文学的新精神
        4.2.1 文学语言的创新
        4.2.2 开放性与交互性的新式创作
        4.2.3 文学理念与精神、审美与价值观的改变
    4.3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与华文文学的边界正在消解
    4.4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通俗性与精英性
第5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在新媒体语境中的多元形态
    5.1 网络对传统媒介的冲击
        5.1.1 新媒体改变了大众生活内容和习惯
        5.1.2 网络的多重意义
        5.1.3 新媒体改变了文学的要因
    5.2 媒介更新带动文学转型
    5.3 产业背景下的网络文学——新兴多元化的文化艺术样式
        5.3.1 影视
        5.3.2 动漫
        5.3.3 社交网站
        5.3.4 电子出版物
    5.4 网络时代受众——接受主体的特色
第6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6.1 作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
        6.1.1 北美华文网络作家的新移民身份特质
        6.1.2 跨越网络与纸媒的两栖新移民华文作家
    6.2 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6.2.1 认同困惑
        6.2.2 家国情怀
    6.3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6.3.1 红尘无泪篇
        6.3.2 天涯问路篇
        6.3.3 故国不思篇
        6.3.4 破衣戏语篇
    6.4 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文化观照
        6.4.1 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6.4.2 “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6.4.3 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6.4.4 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6.4.5 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6.4.6 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第7章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书写
    7.1 北美华文网络女性书写与自我认同
        7.1.1 从自我认同到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
        7.1.2 女性写作中的地缘情结
    7.2 流散文学中的中华文化母题
        7.2.1 山水母题
        7.2.2 婚恋母题
        7.2.3 放逐母题
    7.3 浅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的女性主义
        7.3.1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女性主义的特色
        7.3.2 和谐是女性主义最终目的
    7.4 结语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篇章语言学及语体学视域下的足球博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Einfuhrung
    1.1 Problemhintergrund
        1.1.1 Das Phanomen
        1.1.2 Desiderat
    1.2 Forschungsstand
        1.2.1 Wissenschaftliche Zugange
        1.2.2 Texte und Sprache im Internet
        1.2.3 Pressetextsorten
    1.3. Theoretische Grundlagen
        1.3.1 Textlinguistik
        1.3.2 Textsortenlinguistik
        1.3.3 Textstilistik
        1.3.4 Miindlichkeit und Schriftlichkeit
    1.4 Textkorpus und Methode
2. Textlinguistische Aspekte
    2.1 Abgrenzung und Gliederung
    2.2 Textstrukturen
        2.2.1 Narrative Struktur
        2.2.2 Argumentative Struktur
        2.2.3 Deskriptive Struktur
        2.2.4 Explanative Struktur
    2.3 Textthemen
        2.3.1 Themaeinfiihrung
        2.3.2 Themabeibehaltung und -entwicklung
        2.3.3 Themaabschluss und -wiedereinfuhrung
    2.4 Textfunktionen
        2.4.1 Darstellungsfunktion
        2.4.2 Kontaktfunktion
        2.4.3 Steuerungsfunktion
        2.4.4 Unterhaltungsfunktion
    2.5 Textsorten im deutschen Korpus
        2.5.1 Kontaktorientierte Texte
        2.5.2 Informationsbetonte Texte
        2.5.3 Meinungsbetonte Texte
        2.5.4 Auffordernde Texte
        2.5.5 Unterhaltende Texte
    2.6 Textsorten im chinesischen Korpus
        2.6.1 Kontaktorientierte Texte
        2.6.2 Informationsbetonte Texte
        2.6.3 Meinungsbetonte Texte
        2.6.4 Unterhaltende Texte
    2.7 Zusammenfassung
3. Textstilistische Aspekte
    3.1 Merkmale im deutschen Korpus
        3.1.1 Orthografie
        3.1.2 Lexik
        3.1.3 Syntax
        3.1.4 Typografie
        3.1.5 Hypertextuelle Elemente
    3.2 Merkmale im chinesischen Korpus
        3.2.1 Orthografie
        3.2.2 Lexik
        3.2.3 Syntax
        3.2.4 Typografie
        3.2.5 Hypertextuelle Elemente
    3.3 Zusammenfassung
4. Fazit and Ausblick
Danksagung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6)从网络媒体发展看网络话语权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话语和话语权
    一、话语
        (一) 语言学中的话语
        (二) 其它领域的话语表述
    二、话语权
        (一) 权力
        (二) 话语权
第二章 网络媒体的兴起与网络话语权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
        (一) 网络媒体的兴起
        (二) 从网络媒体的兴起到Web1.0 时期
    二、网络媒体兴起中的网络话语权体现与结构确立
        (一) 网络话语与网络话语权
        (二) 网络话语权的体现形式
        (三) 网络话语权的结构确立
    三、BBS 与网络话语权
        (一) BBS 的出现
        (二) BBS 中的话语权
第三章 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网络话语权变迁
    一、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网络话语权
        (一) 以博客、微博客为代表的Web2.0 时期
        (二) 以媒介融合为趋势的Web3.0 时期
    二、网络媒体发展中的网络话语权体现与变迁
        (一) 网络媒体发展中的网络话语权体现
        (二) 网络媒体发展中的网络话语权变迁
    三、网络话语权变迁的影响力
        (一) 改变现有传媒格局
        (二) 打破传统舆论控制
        (三) 建立媒介话语新秩序
第四章 网络话语权变迁中的权力失范与规制
    一、网络话语权变迁中的权力失范
        (一) 控制层面:网络立法滞后
        (二) 技术层面:网络技术滥用
        (三) 道德层面:网络暴力泛滥
    二、网络话语权变迁中的权力规制
        (一) 网络立法监督
        (二) 网络技术监控
        (三) 网络道德约束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自组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系统思想和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概述
    2.1 系统思想的基本概述
    2.2 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概述
3 社区和虚拟社区的基本概述
    3.1 社区的基本概述
    3.2 虚拟社区的基本概述
    3.3 现实社区与虚拟社区之间的关系
4 虚拟社区的系统分析
    4.1 虚拟社区的基本类型分析
        4.1.1 BBS/论坛
        4.1.2 E-mail
        4.1.3 IM
        4.1.4 Blog
        4.1.5 OG
    4.2 虚拟社区居民的交流场所和交流手段
    4.3 虚拟社区的管理层面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4.4 虚拟社区的系统性分析
5 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自组织分析
    5.1 虚拟社区演化的开放性
    5.2 虚拟社区演化的自发性
    5.3 虚拟社区演化的非线性
    5.4 虚拟社区演化的涨落和突变
    5.5 虚拟社区居民注意力呈现“马太效应”
    5.6 网络影响力呈现“蝴蝶效应”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8)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共享研究现状
    2.1 信息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2.1.1 整合原则
        2.1.2 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特点
        2.1.3 信息资源整合的方法
    2.2 国内外相关项目研究现状
        2.2.1 Meta1ib with SFX 系统
        2.2.2 MAP(Millennium Access P1us)系统
        2.2.3 清华同方TPI 的异构统一检索平台UPS
    2.3 国内外主要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系统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服务共享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3.1 相关概念阐述
        3.1.1 数字信息资源
        3.1.2 数字信息资源的特性
        3.1.3 数字信息资源的分类
        3.1.4 数字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管理
        3.1.5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
    3.2 理论基础
        3.2.1 知识论
        3.2.2 本体论
        3.2.3 信息资源组织理论
        3.2.4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3.3 技术基础
        3.3.1 网格技术
        3.3.2 互操作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影响因素
        4.1.1 数字信息资源的差异性
        4.1.2 环境的影响
        4.1.3 团队的影响
    4.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4.2.1 AHP 原理
        4.2.2 AHP 方法的步骤
    4.3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4.3.1 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
        4.3.2 判断矩阵的构造
        4.3.3 判断矩阵P 的一致性检验
        4.3.4 层次总排序
        4.3.5 各影响因素的权值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5.1 基于网格技术的整合共享策略
        5.1.1 网格资源
        5.1.2 基于网格技术整合的原理
        5.1.3 基于网格技术的服务共享模式
    5.2 基于中介和封装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5.3 基于跨库检索的整合策略
        5.3.1 跨库检索的实现方法
        5.3.2 跨库检索系统的构建
        5.3.3 异构信息资源数据库间的互操作
    5.4 基于本体的信息资源整合策略
        5.4.1 本体的特征
        5.4.2 本体的主要类型
        5.4.3 本体的角色
        5.4.4 语义异构的解决
        5.4.5 基于本体整合的基本原理
    5.5 信息资源整合概念模型及方法
        5.5.1 信息资源整合概念模型
        5.5.2 CDLNR 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模式
    6.1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的概念与内涵
    6.2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原则
        6.2.1 整体性原则
        6.2.2 层次性原则
        6.2.3 针对性原则
        6.2.4 科学性原则
    6.3 数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的内容
        6.3.1 服务流程的整合共享
        6.3.2 服务功能的整合共享
    6.4 数字信息资源面向服务应用的整合共享模式
        6.4.1 访问控制
        6.4.2 元数据服务
        6.4.3 任务调度控制
        6.4.4 知识服务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分析
    7.1 研究对象的选取
    7.2 CNKI、万方、维普提供的资源和服务的比较
        7.2.1 收录的期刊数据库的比较
        7.2.2 服务的对比
    7.3 引例
    7.4 数字信息资源统一检索平台
    7.5 引例的解决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与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9)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网络舆论的研究范畴
    1.1 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
        1.1.1 网络空间
        1.1.2 网络社会
        1.1.3 网络群体
    1.2 网络舆论的研究
        1.2.1 网络舆论的兴起
        1.2.2 网络舆论学研究的对象及范畴
    1.3 国外学者对网络社会及网络舆论的研究
        1.3.1 国外学者对网络传播的研究
        1.3.2 国外学者对网络社会与社会变迁的研究
        1.3.3 国外学者对互联网特性和互动模式的新理解
        1.3.4 国外对网络舆论的管制政策
    1.4 中国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
        1.4.1 中国舆论学研究的现状
        1.4.2 关于网络与传播理论的研究
        1.4.3 关于网络舆论与安全的研究
        1.4.4 关于博客传播的研究
        1.4.5 网络舆论研究的论文统计
    1.5 网络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1 网络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
        1.5.2 网络舆论研究与场理论的结合
第二章 网络舆论产生的基础
    2.1 网络舆论产生的技术条件
        2.1.1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1.2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简述
        2.1.3 互联网的传播优势
    2.2 网络舆论产生的基本条件
        2.2.1 网络与舆论的结合
        2.2.2 言论公开与讨论
        2.2.3 “舆论不一律”的宽容
    2.3 网络舆论产生的社会条件
        2.3.1 社会问题的凸现
        2.3.2 成熟的个体
第三章 网络舆论的民众评价论本质
    3.1 网络舆论的民众评价性界定
        3.1.1 价值与评价
        3.1.2 舆论是一种社会评价形式
        3.1.3 网络舆论是民众评价的一种形式
    3.2 网络舆论主体及其特性
        3.2.1 新型的舆论主体:网民
        3.2.2 统计中的网络舆论主体
    3.3 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特性
        3.3.1 网络社会草根性的界定
        3.3.2 网络社会草根性的表现方式
        3.3.3 网络社会草根性的影响
    3.4 网络舆论主体的话语态势
        3.4.1 权力分散化趋势
        3.4.2 话语权的转移趋势
    3.5 网络舆论客体(议题)的产生与消亡
        3.5.1 网络舆论议题的产生
        3.5.2 网络舆论议题的生存
        3.5.3 网络舆论议题的走向
第四章 网络舆论阵地的分析
    4.1 “3377 事件”的发生历程及其舆论阵地转换特点
        4.1.1 “3377 事件”的产生过程
        4.1.2 “3377 事件”的舆论阵地特点
    4.2 博客场内的评价博弈分析
        4.2.1 博客的兴起与发展
        4.2.2 博客与舆论传播
    4.3 BBS 论坛场内的评价博弈分析
        4.3.1 BBS 的兴起与发展
        4.3.2 BBS 与舆论传播
    4.4 新闻组或新闻跟帖场内的评价博弈分析
        4.4.1 新闻组的兴起与壮大
        4.4.2 新闻组与舆论传播
    4.5 聊天室场内的评价博弈分析
        4.5.1 即时通讯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4.5.2 QQ 的使用与舆论传播
    4.6 电子邮件场内的评价博弈分析
        4.6.1 电子邮件的兴起
        4.6.2 电子邮件在国内的兴起与现状
        4.6.3 电子邮件与舆论传播
第五章 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
    5.1 舆论场及舆论的转化
        5.1.1 舆论场及其空间特征
        5.1.2 舆论场与舆论转化过程
    5.2 网络舆论对社会的作用
        5.2.1 网络舆论场是现实社会释放场
        5.2.2 网络舆论与社会控制
    5.3 现实社会场是网络舆论的现实解决场
        5.3.1 舆论形成与发展的三种状态和四种结局
        5.3.2 网络舆论的兴衰特点和现实行动
        5.3.3 网络舆论与现实干涉
        5.3.4 网络舆论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第六章 风险社会中的网络民众评价偏差
    6.1 风险与理想
        6.1.1 网络社会的风险
        6.1.2 网络与理想的话语环境
    6.2 网络民众评价与理想话语环境
        6.2.1 网络民众评价的偏差
        6.2.2 “网络暴民”现象
        6.2.3 网民“群体极化”现象
        6.2.4 网络“舆论恶搞”现象
第七章 博弈论视角中的网络舆论引导
    7.1 博弈与评价博弈
        7.1.1 博弈论
        7.1.2 评价博弈论
        7.1.3 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机构评价活动的互动
        7.1.4 言论自由与舆论导向的关系
    7.2 网络舆论场内的话语整体势力分析
        7.2.1 网络舆论场内民众评价话语的辩证
        7.2.2 网络舆论场内权威机构评价话语的辨证
    7.3 两个话语场的对话与博弈
        7.3.1 对话精神的实质
        7.3.2 网络对话精神
        7.3.3 民众舆论与官方话语的对话
    7.4 亚舆论与主流舆论
        7.4.1 网络舆论的现状与未来
        7.4.2 网络舆论主体的现实态与将来态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致谢

(10)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1.1 Internet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1.1.2 Virtual Community at Home and Abroad
        1.1.3 Culture in Broad and Narrow Sense
        1.1.4 Identity,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1.2 How to Do the Research and Research Questions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Virtual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2.2 Identity
    2.3 Clarification of Basic Concepts
        2.3.1 Identity
        2.3.2 Chinese Discussion-Oriented Virtual Community (CDVC)
        2.3.3 CDVC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Culture
        2.3.4 Text-based Communication
    2.4 Premises and Argument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Design of the Study
        3.1.1 Narrowing of Case Study Object
        3.1.2 Methodology
    3.2 Tianya Virtual Community as Case Study Sources
Chapter 4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4.1 Communication Culture of CDVC
        4.1.1 The History of CDVC
        4.1.2 Orientation of CDVC
        4.1.3 Values of CDVC
        4.1.4 The Virtual Identity of CDVC Members
        4.1.5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Face and Face-work in CDVC
    4.2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CDVC Members
        4.2.1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n Multiple Dimensions
        4.2.2 The Features of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CDVC Members
    4.3 Strengthening of Dominant Identity of CDVC Members
        4.3.1 The Reason for Dominant Identity Strengthening
        4.3.2 The Realization Forms of Dominant Identity Strengthening
    4.4 Identity Crisis (Conflict) of CDVC Members
        4.4.1 Crisis in Maintenance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Identity
        4.4.2 Conflicts between Identities of Interest
        4.4.3 Conflicts between Inherited Identities
    4.5 The R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CDVC Members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Introduction
    5.2 Summary of Findings
    5.3 Conclusion of Summary
    5.4 Limitation and Implicat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
Appendix B
Appendix C
Appendix D
Acknowledgements

四、网络的典型应用(三)——E-mail、BBS与Usenet News(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D]. 张冠文. 山东大学, 2013(10)
  • [2]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研究 ——一种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视角[D]. 吴保来.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3]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 曹银忠.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4]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第一个十年[D]. 林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5]篇章语言学及语体学视域下的足球博客研究[D]. 朱佳. 南京大学, 2012(07)
  • [6]从网络媒体发展看网络话语权变迁[D]. 石凤.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7]虚拟社区及其演化的自组织分析[D]. 张毅. 重庆大学, 2010(03)
  • [8]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策略与服务共享模式研究[D]. 沈涌. 吉林大学, 2009(08)
  • [9]网络舆论与社会引导[D]. 聂德民. 上海大学, 2009(05)
  • [10]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探究[D]. 史奇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S2)

标签:;  ;  ;  ;  ;  

网络典型应用(三)——E-mail、BBS、Usenet News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