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群的交配系统

林木种群的交配系统

一、林木群体中的交配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孙彦强[1](2020)在《云南松遗传变异格局及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研究》文中提出适应性分化在森林树种中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环境间分化的选择压力是导致适应性分化的主要因素。揭示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以及遗传变异的分布格局对理解适应性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全球气候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这类研究对林木遗传育种、森林资源管理以及预测长世代树种抵抗自然环境变化的潜力是至关重要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优势树种,在海拔700到3000米之间呈现连续的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对于云南松遗传变异的分布格局以及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同质园实验和转录组测序,利用群体遗传学和基因表达分析,对云南松群体间的适应性分化、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格局、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变异、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基础、适应性分化的多基因遗传基础、以及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相同环境下云南松群体间存在显着的适应性表型分化。在低海拔同质园实验中,7个群体的存活率都比较高,没有显着的差异,并且在不同年份间非常稳定,而苗高在群体间显示出显着的差异。相比之下,在高海拔实验点,所有群体都发生了严重的死亡。(2)云南松在大部分区域呈现连续的遗传分化,而在西南边缘群体具有特殊的遗传组成。基于103,608个单碱基多态性位点(SNPs),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西南边缘的保山(BS)群体单独构成了一个群体组,而其它所有群体构成了另一个群体组。后者在云南松的大部分分布区中显示出连续的遗传分化。(3)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可能有助于云南松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性。本研究实现了利用随机化过程降低离异SNPs位点中的假阳性的算法,在高海拔存活群体和低海拔实验点中的遗传背景相同群体间确定了321个离异SNPs。包含离异SNPs的131个基因的功能分析表明与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功能分类主要是与类黄酮生物合成、DNA修复、响应紫外线、响应活性氧,以及膜脂代谢过程相关的。并且,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在这些基因中是显着富集的。(4)云南松显示出群体水平的基因表达分化,这可能主要是由群体来源地环境形成的,这种分化可能促进了群体间表型性状变异。基于在相同环境下生长的7个云南松群体的49个样本的基因表达信息,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构建了3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有9个模块与温度相关的环境变量显着相关,有8个模块表明与水分可利用性显着相关,另外还有1个模块与同质园实验中测量的苗高显着相关。(5)云南松群体间的分化选择对基因功能模块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会驱动功能模块中的基因产生微弱的序列分化,这些小的等位基因频率改变可能促进了云南松的适应性分化。本研究使用一种基于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新方法检测了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多基因适应性信号。通过评估群体间分化选择的累积效应,发现有7个基因模块显示出多基因适应性信号,这些模块的分化水平高于99%的置换重复,即使这些模块中的单个基因仅受到微弱的选择信号。(6)云南松群体内的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是一种协同的关系,而群体间的基因表达变异基本不受遗传变异和地理距离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基因表达多样性(Ed)与基因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样性(πCDS)以及整个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πgene)在所有云南松群体中都是显着正相关的,然而群体间的表达相似性(Ep similarity)与群体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都没有显着的相关性。此外,距离隔离(IBD)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是显着正相关的。本研究基于同质园实验和转录组测序,结合群体遗传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系统地揭示了云南松的适应性分化和遗传变异格局,解析了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变异模式和多基因遗传印记,这对理解适应性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云南松的种质资源利用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杨合宇[2](2017)在《桉树DNA自动提取及木素相关QTL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林为工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木质生物素原料,同时也作为重要的固碳库。近年来,随着杨树、桉树等树种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树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入了高通量的基因组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对于样品量大的林木群体基因组学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自动化、高通量的实验操作尤为必要。因此,本研究重点针对树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DNA提取这一基础环节,优化和建立了一种树木叶片DNA的自动提取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桉树杂种子代的父本分析中。并且,由于桉树是全球范围内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用材树种,本研究还对其进行了材性性状中木素含量和愈创木基比紫丁香基的比例(Gyringyl-to-suaiacyl ratio,G/S)的QTL定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树木叶片DNA自动提取方法的优化和建立。以桉树4种/杂种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5种磁珠试剂盒在KingFisher Flex核酸纯化系统上自动提取的DNA得率和纯度,初步选出了2种较好的试剂盒。比较了KingFisher Flex上不同的洗涤速度,最优为Medium。初选的2种试剂盒所提的DNA均可有效用于PCR扩增,表明DNA纯度均较好,确定得率最高的为最优试剂盒。对比手动的改良CTAB法(DNA得率19.0μg/g,OD260/OD280为1.97,OD260/OD230为2.03),本文优化的方法可显着提高DNA得率(103.6μg/g)且DNA纯度相似(OD260/OD280为1.93,OD260/OD230为1.89)。优化的方法可有效用于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银中杨(Populus alba×Po.berolinens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马尾松(Pi.massoniana)和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叶片的DNA提取。这对树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通量DNA提取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非木本植物的DNA提取亦可提供有益的方法参考。(2)DNA自动提取方法在桉树杂交子代的父本分析中的应用。参试材料为包含1株母本、2株待确定父本和93株子代的桉树群体,参试标记为具多态性的16个EST-SSR标记。在95%的置信水平下,成功鉴定出92株子代的父本。其中,87株子代的父本为目的父本,5株子代的父本为外源花粉污染。由此,证明了本研究所构建的DNA自动提取方法能成功应用于桉树基于EST-SSR标记的基因分型实验中,为该方法进一步推广应用到其他林木树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奠定基础。(3)桉树木素含量和G/S相关QTL定位。参试材料为课题前期构建的尾叶桉和细叶桉杂交F1无性系群体。QTL定位的遗传图谱为课题前期构建,所需标记分型数据为图谱构建所用标记对该参试群体的分型数据。在母本尾叶桉和父本细叶桉的遗传图谱上,共检测到4个与木素含量和G/S相关的QTLs,LOD值为3.8-20.6,表型变异解释率为5.1%-23.1%。

潘文婷,姚俊修,李火根[3](2014)在《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的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鹅掌楸属树种5个自交组合子代为材料,以4个种内杂交子代及8个种间杂交子代为参照,以存活率、生长量等表型性状为评价指标,结合SSR分子标记信息分析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程度,并试图从SSR分子标记角度探究其遗传机制。结果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明显。与种内异交及种间杂交子代相比,自交子代胸径、树高及存活率的衰退程度δ分别为:0.46,0.45;0.32,0.35;0.25,0.30。SS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的纯合子比率由高到低趋势为:自交、种内交配、种间交配。同时,初步筛选出2个可能与鹅掌楸属隐性致死基因相关联的SSR位点。

李博[4](2013)在《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是保护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探讨物种形成以及植物适应和进化机制的基础,也是针对物种制定有效保护策略和措施的依据。影响植物居群内遗传结构的生态和进化因素很多,而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是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空间遗传结构是影响群体短期进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开展种群空间遗传结构研究有助于了解种群动态,对于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的制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为木兰科鹅掌楸属植物,星散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由于鹅掌楸种群规模小,生境片段化,自然结实率低,天然更新不良,从而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树种。本文以1个残存的天然种群和2个遗传结构清楚的人工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亲本分析与谱系重建,进而揭示鹅掌楸空间遗传结构,期望为鹅掌楸的保护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三种常用亲本分析软件效率的比较。在亲本分析中,常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软件(如CERVUS, COLONY和PAPA)进行亲本推定,但不同软件各有其特点,其分析结果与亲本推定效率有时相差较大。为比较三种常用亲本分析软件(CERVUS3.0, COLONY2.0和PAPA2.0)的效率及特点,本文以包含278个鹅掌楸潜在亲本及90个鹅掌楸已知亲本的子代群体为材料,利用13对EST-SSR位点信息,分析子代亲本并与其真实亲本进行对照,进而评价三种亲本分析软件的效率,期望为林木亲本分析软件选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3个SSR位点在实验群体中检测出的等位基因数(A)、观测杂合度(Ho)及Shannon多样性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5.23,0.4766和1.4636,表明该批引物多态性高,适合用于亲本分析。就亲本分析效率而言,总体上看,谱系清楚的子代远高于谱系不清的子代,单亲分析远高于双亲分析。三种软件的分析效率及特点各有差别。对于谱系不清的林下更新子代苗木,双亲分析时,三种软件的分析效率差别不大。但单亲分析时,CERVUS与COLONY软件分析效率较高,其亲本推定的准确率分别为78.87%和69.90%,高于PAPA软件的分析效率。而对于谱系清楚的控制授粉子代,双亲分析时,采用PAPA软件对异交子代亲本推定准确率为34.72%,高于CERVUS及COLONY软件;而CERVUS与COLONY软件则适合于自交子代的亲本分析,其亲本推定的准确率分别可达83.33%及81.2%,远高于PAPA软件。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谱系重构。利用17对SSR分子标记结合叶绿体PsbA-TrnH片段序列信息,对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进行谱系重构。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不同个体间在单碱基(A/T)的重复序列中其重复次数不同,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具有4种不同的单倍型。对49个未成年子代进行亲本分析,共有47个子代推断获得了亲本。其中,有24个子代的单倍型与候选亲本的单倍型一致,有17个子代可推断出双亲。综合上述信息对该鹅掌楸天然群体谱系关系进行了重构。共构建了12对同胞组合,其中全同胞1对,同父异母半同胞4对,同母异父半同胞4对,以及共同亲本不能确定是母本还是父本的半同胞3对。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利用SSR标记分析了3个鹅掌楸群体的空间遗传结构。遗传背景清楚的人工群体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值及其子代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值分别为0.01341,0.02493和0.01762,0.00989。天然群体及其子代群体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值为0.02700,0.01423。鹅掌楸的空间遗传结构属较高水平,且与已报道的具有类似生活史特征物种的空间遗传结构相吻合。鹅掌楸种群基因流格局。基因流是影响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重要因子。分别采用亲本分析方法以及空间遗传结构(SGS)分析方法对鹅掌楸基因流进行直接与间接估计。结果表明,鹅掌楸种子流及花粉流大小在不同群体间差别较大。基因流间接估计结果显示,鹅掌楸3个不同群体的基因流及花粉流随居群的成年个体密度增大而减小。在种群密度较大的两个人工群体中,鹅掌楸种子的传播距离大于花粉的传播距离,种子流对基因流的贡献程度较大;而在种群密度较小的天然群体中,其结果则正好相反。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为进一步探讨鹅掌楸濒危的机制,从而为鹅掌楸天然种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还分析了广西桂林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种群结构。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龄级结构,编制鹅掌楸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特点。总体上,鹅掌楸种群龄级结构为金字塔型:幼龄个体数量较多,中龄个体数居中,而老龄个体则相对数量较少,表现为增长型种群。在第Ⅳ龄级时该种群出现死亡高峰,其种群存活曲线属Deevey-Ⅱ型。表明该天然种群具有前期种群数量快速减少,中后期稳定,末期衰退的特点。同时,应用O-ring函数对该鹅掌楸天然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龄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从小尺度空间(小于24内)角度看,该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聚集分布;在中等尺度空间(24~48m)范围内,该群体则表现为随机分布;从较大尺度空间(49~88m)范围看,该群体的空间分布格局趋于均匀分布;而当空间尺度大于88m后,又表现为随机分布。鹅掌楸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别。成年个体及幼龄个体在小尺度空间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分布,在中尺度及大尺度空间范围内表现为随机分布。老龄个体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下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在小尺度上,不同龄级立木之间表现为正关联;而在较大尺度上,不同龄级立木之间表现为不关联。鹅掌楸亲、子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采用14个SSR位点检测了3个鹅掌楸群体亲本及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木兰科其他物种相比,鹅掌楸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亲、子代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别不大。

邢猛[5](2013)在《天然红松种群交配系统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省露水河镇林业局红光林场、辽宁省宽甸县白石砬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然红松林作为取样地点,利用cpSSR分子标记方法对三地天然红松种群的49个家系的交配系统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5对cpSSR引物,对49个家系的392个子代样本进行扩增,扩增后得到的位点总数为18个,多态性位点的勺数量为11个,每个引物所扩增出的多态性条带的数量在2-3个,所得多态性位点最多的是引物69F/R为3个,其他引物的多态性位点均为2个,每个引物的多态位点数平均为2.2个。11个多态性位点的片段长度在130-500bp之间。对49个家系交配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得到单位点异交率为ts=0.756(SE=0.071);多位点异交率tmm=0.790(SE=0.073);近交指数(tm-ts)=0.034(SE=0.023),此数值接近于0,表明实验中的天然红松种群内没有近交衰退的发生;固定指数F=-0.057(SE=0.000)小于0,杂合子过剩。对三个种群交配系统进行分析得出,丰林的多位点异交率tm=0.962(SE=0.000),单位点异交率为ts=1.116(SE=0.000),近交指数(tm-ts)=-0.154(SE=0.000),固定指数F=0.300;露水河的多位点异交率tm=0.804(SE=0.000),单.位点异交率为ts=0.778(SE=0.000),近交指数(tm-ts)=0.026(SE=0.000),固定指数F=-0.300;白石砬子的多位点异交率tm=0.767(SE=0.000),单位点异交率为ts=0.771(SE=0.000),近交指数(tm-ts)=-0.004(SE=0.000),固定指数F=-0.077。三个种群的近交指数接近于0或小于0,表明三个地区的天然红松种群均没有发生近交衰退;且固定指数F均小于0,杂合子过剩。三个种群的异交率由大到小排序为丰林、露水河、白石砬子;从交配系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分析,随着经度的升高、纬度的升高异交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从交配系统与种群分布区的关系分析,处于红松分布区中心的丰林和露水河的异交率高于处于红松分布区边缘的白石砬子种群;从交配系统与种群特征的关系看,成过熟林的异交率水平要稍高于成熟林,平均树龄200年左右的异交率稍高于平均树龄100年左右的种群,种群过于密集会降低红松种群异交率。对三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丰林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058,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为0.1481,Nei多样性指数h为0.0835;露水河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009, Shannon多样性指数1为0.2568,Nei多样性指数h为0.1727;白石砬子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887,Shannon多样性指数l为0.1963,Nei多样性指数h为0.1241。对三个种群的有效等位基因平均数Ne、Shannon多样性指数I、Nei基因多样度h进行比较,规律一致,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为露水河、白石砬子、丰林。三个种群的异交率与遗传多样性各个指数的变化规律不一致。对三个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红松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87.46%,种群间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12.54%,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

姚俊修,李火根,边黎明,施季森[6](2012)在《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异交物种易发生近交衰退。为了研究濒危树种鹅掌楸天然种群的濒危机制,以鹅掌楸属树种4种人工交配类型(种间杂交、种内杂交、回交、自交)子代为材料,从表型(种子饱满度、出苗率、苗期生长量)和基因型(SSR位点)两方面分析了鹅掌楸近交衰退状况。结果表明:子代饱满度、出苗率有相同的变异趋势,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回交>自交。子代苗期生长量为种间杂交>回交>种内杂交>自交。子代纯合子比率为自交>种内杂交>回交>种间杂交,表明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明显。同时还发现北美鹅掌楸基因杂合度高于鹅掌楸。

姚俊修[7](2010)在《鹅掌楸近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异交物种易发生近交衰退。鹅掌楸为濒危树种,现存种群规模小,其天然种群更新可能受到近交衰退的影响,因此,开展鹅掌楸近交子代遗传分析对于了解鹅掌楸濒危机制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鹅掌楸杂交育种及种子园管理也具有实践价值。本文以鹅掌楸属树种不同交配类型子代为材料,从种子饱满度、出苗率、苗期生长量、遗传多样性、纯合位点百分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估算鹅掌楸近交衰退程度。主要结论如下: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在不同母本间、交配类型间、交配类型内组合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种内交配子代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均最高,种内交配子代饱满度平均高出种间杂交、回交交配、自交组合的33.30%、89.02%、612%;出苗率平均高出90.56%、119%、362%,不同交配类型子代饱满度、出苗率有相同的变异趋势:种内>种间>回交>自交。在苗高和地径性状上,交配类型间、交配类型内组合间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种间交配子代在两性状上均最高,种间交配子代地径平均高出自交组合、回交交配、种内组合分别为7.98%、19.73%、91.30%;苗高平均高出9.59%、36.70%、47.45%,不同交配类型子代地径与苗高变异趋势为:种间>自交>回交>种内。12对SSR引物对27个交配组合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观测杂合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指标,种间群体均最高,Ho平均高出回交群体、种内群体、自交群体的17.99%、27.75%、269%;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高出5.22%、13.34%、19.77%;遗传多样性变异趋势:种间>回交>种内>自交。自交子代的纯合位点百分率最高为76.82%,分别高出种内群体、回交群体,种间群体的1.04倍、1.37倍、2.73倍;由此推算出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亲本的平均基因杂合度分别为42.72%、47.62%。综上所述,与种内及种间交配子代相比较,鹅掌楸近交子代在种子饱满度、出苗率、遗传多样性、纯合位点百分率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退,但对于苗期生长量,近交衰退不明显。

冯亮亮[8](2010)在《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超旱生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材料,探讨在甘肃省张掖、武威、酒泉、皋兰、兰州5个天然种群间及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不同红砂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反应体系的优化最终确立了适合红砂的最优ISS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总体积为20μL,其中包括: 20ng的DNA模板2μL, 1.0μmol·L-1的引物2μL,10×Taq Buffer2μL,2.5U/μL的TaqDNA聚合酶1μL,超纯dNTPs 1.5μL,重蒸水补齐20μL。反应条件:94℃高温预变性3min,94℃变性30s,50℃退火45s(退火温度依据引物变化),72℃延伸90s,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5min。2. 12个引物共扩增出6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有60个,多态位点比率达86.96%;DNA分子量片段在500-3000bp之间。酒泉(JQ)种群的多态位点比率最高,达到81.16%,皋兰(GL)和仁寿山(RS)种群的最低(75.36%),这五个种群的多态性高低为:酒泉(JQ)>武威(WW)>张掖(ZY)>皋兰(GL)和仁寿山(RS)。3.各种群的Shannon指数(I)的多态性在0.4701-0.5152之间,平均为0.4893,其中酒泉(JQ)种群的最高(0.5152),皋兰(GL)种群的最低(0.4701);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多态性在0.3281-0.3617之间,平均为0.3424,其中酒泉种群(JQ)的最高(0.3617),皋兰(GL)种群的最低(0.3281)。多态位点比率(P)、Shannon指数(I)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计算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各种群的大小顺序为:酒泉(JQ)>武威(WW)>张掖(ZY)>仁寿山(RS)>皋兰(GL)。4.通过popgen32计算分析得出甘肃不同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与遗传距离, 5个种群间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为0.9308,其中ZY与JQ间的相似系数最高,为0.9632; JQ与RS间的相似系数最低,为0.9064。5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478,其中JQ与ZY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375。JQ与RS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982。根据种群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对5个种群进行聚类绘图,聚类结果看出ZY和JQ可聚为一类,。Mantel检验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没有显着相关性。

郑健,郑勇奇,张川红,宗亦臣,李伯菁[9](2009)在《花楸树天然群体的异交率》文中指出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山东、山西、河北、辽宁4个省的6个花楸树天然群体的种子样本进行分析,所用同工酶多态位点分别为Pgm-1,Pgm-2,Pgm-3,Pgi-1,Pgi-2,Pgd-1,Pgd-2,Pgd-3,利用多位点异交率估算程序(MLT)估算6个群体的异交率。结果表明:花楸树各群体的花粉库与胚珠库中,各位点基因的配子比例差异不显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各群体多位点异交率均在0.981以上,多位点异交率与单位点异交率平均值的差值(tm-ts)显示出花楸树各群体都存在轻度的自交或近交,说明花楸树属于混合交配类型,表现为高度异交。根据电泳数据计算的近交衰退δ=1,表明花楸树天然群体的近交衰退很大。

朱其卫[10](2009)在《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鹅掌楸5种交配类型的14个交配组合子代的苗期生长表型变异及SSR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交配类型间、交配类型内不同交配组合间、组合内个体间在苗期生长性状(苗高和地径)上差异均达极显着水平,苗高、地径组合间变异(22.99%、22.36%)小于组合内个体间变异(77.01%、77.36%),表明鹅掌楸苗期生长表型变异主要存在于组合内不同个体间。S×O、M×O、S×L、L×O4个组合子代苗高生长量较大,分别超出整个子代群体平均苗高25.99%、25.05%、20.45%和14.55%;L×BM、L×O、M×O、S×O 4个组合地径生长量较大,分别超出整个子代群体平均地径22.22%、20.80%、19.80%和15.49%。16对SSR引物共检测到88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5.5个,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1.2312,平均期望杂合度0.6462,Nei多样性指数0.6454,表明鹅掌楸子代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不同交配组合子代中,28.95%的遗传变异存在组合间,绝大部分变异(71.05%)存在于组合内;各交配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与亲本间遗传距离呈显着正相关(r=0.5783、p<0.05),表明亲本间遗传差异大,则子代遗传多样性高。鹅掌楸5种交配类型子代中,遗传多样性水平由高至低为:多父本授粉子代、种间杂交子代、杂种鹅掌楸与鹅掌楸、北美鹅掌楸回交子代、种内交配子代,自交子代;相同亲本正反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别不大。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苗期生长表型多样性与DNA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不显着。

二、林木群体中的交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木群体中的交配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松遗传变异格局及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林木适应性分化的产生和维持机制
        1.1.1 遗传变异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1.1.2 适应性分化的发生机制
        1.1.3 适应性分化的研究手段
        1.1.4 适应性位点的检测方法
    1.2 适应性分化的基因组学研究
        1.2.1 适应性分化的群体和景观基因组学研究
        1.2.2 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研究
        1.2.3 适应性分化的表观遗传学研究
    1.3 研究对象的特性及适应性分化研究进展
        1.3.1 松树在我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1.3.2 松树的基因组和遗传特性
        1.3.3 云南松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
        1.3.4 云南松的适应性分化研究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假设和主要研究任务
        1.4.1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1.4.3 研究任务
2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和群体结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同质园实验和性状测量
        2.1.2 群体取样和转录组测序
        2.1.3 遗传变异的检测
        2.1.4 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评估
        2.1.5 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变异
        2.1.6 SNP的功能注释
        2.1.7 离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群体的适应性分化
        2.2.2 转录组测序及SNP的探测
        2.2.3 群体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2.2.4 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变异
    2.3 小结
3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基础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群体样本的选择
        3.1.2 基因表达定量
        3.1.3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1.4 共表达模块的功能富集分析
        3.1.5 气候环境变量和表型性状数据的收集
        3.1.6 基因表达与环境变量和表型性状的关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3.2.2 基因共表达模块的功能富集分析
        3.2.3 基因表达与环境变量和表型性状的关系
    3.3 小结
4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多基因遗传基础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SNPs数据的收集
        4.1.2 分化选择的检测
        4.1.3 基因共表达网络的构建
        4.1.4 适应性共表达模块的确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块富集分析揭示分化选择的作用
        4.2.2 适应性模块的小等位基因频率改变
    4.3 小结
5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中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基因表达数据
        5.1.2 SNPs数据
        5.1.3 群体间遗传变异与地理距离的关系
        5.1.4 群体内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5.1.5 群体间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和地理距离的关系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群体间基因表达变异、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之间相互关系
        5.2.2 群体内基因表达变异和遗传变异的关系
    5.3 小结
6 讨论
    6.1 云南松适应性表型分化及群体结构
    6.2 云南松高海拔适应性相关的遗传变异
    6.3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基因表达变异模式
    6.4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的多基因遗传印记
    6.5 云南松适应性分化中基因表达变异与遗传变异的关系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桉树DNA自动提取及木素相关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DNA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2.2 桉树中微卫星标记的研究进展
        1.2.3 桉树中亲本分析的研究进展
        1.2.4 QTL定位原理及其在林木材性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1.2.5 桉树材性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重点问题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树木叶片DNA自动提取方法及其在桉树子代父本分析中的应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磁珠试剂盒
        2.1.3 DNA提取及得率和纯度测定
        2.1.4 DNA的PCR有效性检测
        2.1.5 桉树杂种子代父本分析
        2.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磁珠试剂盒的DNA得率和纯度
        2.2.2 不同洗涤速度的比较
        2.2.3 所提DNA的PCR有效性
        2.2.4 优化后的方法与手动的改良CTAB法的对比
        2.2.5 优化的方法对其他树种的DNA提取
        2.2.6 桉树杂种子代父本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树木叶片DNA的自动提取方法
        2.3.2 DNA自动提取方法在树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应用
    2.4 结论
第三章 桉树木素相关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木素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2.2 木素相关性状QTL定位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3)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的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1. 2 试验方法
        1.2.1基因组DNA的制备与扩增
        1.2.2鹅掌楸属隐性致死候选基因相关联SSR位点筛选
        1.2.3表型性状测定与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 1 鹅掌楸属自交子代的衰退表现
    2. 2 鹅掌楸属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的纯合子比率
    2. 3 鹅掌楸属交配亲本杂合度
    2. 4 鹅掌楸属隐性致死基因关联SSR位点的筛选
3 讨论
    3. 1 林木自交衰退表现
    3. 2 隐性致死基因与自交衰退

(4)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种群空间遗传结构
        1.1.1 空间遗传结构的概念
        1.1.2 空间遗传结构的理论基础
        1.1.3 植物群体空间遗传结构的度量方法
        1.1.4 植物群体空间遗传结构研究进展
        1.1.5 空间遗传结构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1.2 植物基因流的研究进展
        1.2.1 基因流的概念
        1.2.2 基因流的估计方法
        1.2.3 植物基因流研究的前景展望
    1.3 亲本分析的研究进展
        1.3.1 亲本分析的概念
        1.3.2 亲本分析的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
        1.3.3 亲本分析研究展望
    1.4 CPSSR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三种常用软件在鹅掌楸亲本分析中的效率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群体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零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2.2.2 子代谱系与亲本分析效率
        2.2.3 三种亲本分析软件的效率比较
        2.2.4 控制授粉子代类型与亲本分析效率
    2.3 讨论
第三章 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谱系重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的单倍型分析
        3.3.3 猫儿山鹅掌楸群体亲本分析及谱系重建
    3.4 讨论
        3.4.1 鹅掌楸天然群体谱系重建
        3.4.2 林木天然更新子代的双亲分析
第四章 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群体
        4.1.2 植物 DNA 样品采集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鹅掌楸群体亲本的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4.2.2 3 个鹅掌楸群体子代的空间遗传结构
        4.2.3 猫儿山鹅掌楸种群不同年龄阶段的空间遗传结构
        4.2.4 镇江下蜀群体不同区域子代苗木空间遗传结构分析
    4.3 讨论
        4.3.1 鹅掌楸群体的空间遗传结构
        4.3.2 鹅掌楸群体的近交系数
        4.3.3 空间遗传结构分析中负 Fij 值的解释及定义
        4.3.4 鹅掌楸天然种群的保护
第五章 鹅掌楸群体基因流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利用 Genalex 软件间接估计不同鹅掌楸群体幼苗基因流
        5.2.2 利用 Genalex 软件间接估计桂林猫儿山鹅掌楸种群不同年龄阶段基因流
        5.2.3 不同鹅掌楸群体幼苗花粉流及种子流的间接估计
        5.2.4 猫儿山鹅掌楸不同年龄阶段种群花粉流及种子流的间接估计
        5.2.5 利用 SPAGeDi 1.3 软件间接估计不同鹅掌楸群体的基因流
        5.2.6 3 个鹅掌楸群体亲本分析成功推断双亲的子代数及推断的双亲比率
        5.2.7 鹅掌楸基因流的直接估计
    5.3 讨论
        5.3.1 鹅掌楸基因流
        5.3.2 鹅掌楸基因流估计方法的比较
第六章 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的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
    6.1 材料与方法
        6.1.1 鹅掌楸研究种群概况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龄级结构分析
        6.2.2 生命表编制及存活曲线
        6.2.3 死亡率和亏损率曲线
        6.2.4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猫儿山鹅掌楸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鹅掌楸研究种群概况
        7.1.2 研究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7.2.2 种群不同龄级的空间分布格局
        7.2.3 种群不同龄级立木的空间关联性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鹅掌楸亲、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8.1 试验材料
    8.2 实验方法
        8.2.1 总 DNA 的提取
        8.2.2 SSR 标记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不同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8.3.2 鹅掌楸亲、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
    8.4 讨论
        8.4.1 鹅掌楸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
        8.4.2 鹅掌楸亲、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三种常用亲本分析软件效率的比较
        9.1.2 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群体谱系重构
        9.1.3 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
        9.1.4 鹅掌楸种群基因流研究
        9.1.5 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种群动态
        9.1.6 广西猫儿山鹅掌楸天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9.1.7 鹅掌楸亲、子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9.2 创新点
        9.2.1 鹅掌楸天然群体的谱系重构
        9.2.2 鹅掌楸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9.3.1 多地点鹅掌楸空间遗传结构的研究
        9.3.2 鹅掌楸核基因组 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高精度检测技术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5)天然红松种群交配系统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简况
        1.1.1 红松的生物学特征
        1.1.2 红松的地理分布区情况
        1.1.3 红松的分子生物学应用研究
        1.1.4 红松的药用价值
    1.2 植物交配系统简况
        1.2.1 交配系统的定义
        1.2.2 植物交配系统不同的发生机制
        1.2.3 研究交配系统的重要性
        1.2.4 植物交配系统的研究手段
        1.2.5 交配系统在针叶树种中的研究情况
    1.3 研究植物交配系统中所使用的遗传标记方法
        1.3.1 形态学标记所使用的方法
        1.3.2 细胞学标记所使用的方法
        1.3.3 生化标记所使用的方法
        1.3.4 分子标记所使用的方法
    1.4 叶绿体微卫星的概述
        1.4.1 叶绿体微卫星的优势
        1.4.2 cpSSR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取样地点
        2.1.1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1.2 露水河林业局的自然地理概况
        2.1.3 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提取红松胚的方法
        2.3.2 检测红松胚DNA的方法
        2.3.3 引物的选用
        2.3.4 cpSSR-PCR的扩增程序及反应体系
        2.3.5 检测PCR扩增产物的实验流程
        2.3.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cpSSR的扩增结果
    3.2 交配系统
        3.2.1 群体的自交率与异交率
        3.2.2 三个种群交配系统的比较研究
        3.2.3 交配系统在种群内的分布格局
    3.3 遗传多样性
    3.4 异交率与遗传多样性
4 讨论
    4.1 交配系统
        4.1.1 群体的自交率与异交率
        4.1.2 交配系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4.1.3 交配系统与种群分布区的关系
        4.1.4 交配系统与种群特征的关系
    4.2 遗传多样性
    4.3 异交率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4.4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4.5 红松林的保护与扩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测定
        1.2.2 苗期生长量测定
        1.2.3 近交衰退估算
        1.2.4 纯合子比率、基因杂合度及固定指数分析
        1.2.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类型子代的饱满度及出苗率
    2.2 不同交配组合/交配类型子代的苗期生长量
    2.3 鹅掌楸近交组合子代的衰退表现
    2.4 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的固定指数
    2.5 不同交配组合/交配类型子代SSR纯合子比率
    2.6 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交配亲本的基因杂合度
3 结论与讨论
    3.1 植物近交衰退的度量
    3.2 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亲本杂合度
    3.3 鹅掌楸近交衰退状况及涵义

(7)鹅掌楸近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交配系统
        1.1.1 植物交配系统概念及类型
        1.1.2 植物交配系统研究内容及方法
        1.1.2.1 植物交配系统研究内容
        1.1.2.2 植物交配系统研究方法
        1.1.3 植物交配系统中的交配事件
        1.1.4 濒危植物交配系统及其保护与繁育
    1.2 植物近交衰退研究
        1.2.1 近交衰退的概念
        1.2.2 近交衰退的原因
        1.2.3 近交的遗传效应
        1.2.4 关于近交衰退的假说
        1.2.5 近交衰退的检测
        1.2.6 近交衰退的研究展望
    1.3 鹅掌楸属树种交配系统与保护机制
        1.3.1 鹅掌楸属交配系统研究
        1.3.2 鹅掌楸属树种的保护机制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种子活力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种子饱满度的测定
        2.1.2.2 种子出苗率的测定
        2.1.2.3 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方差分析模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的饱满度及出苗率
        2.2.2 鹅掌楸不同母本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比较
        2.2.3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比较
        2.2.4 鹅掌楸不同母本及组合间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方差分析
        2.2.5 交配类型间及交配类型内组合间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方差分析
        2.2.6 鹅掌楸近交子代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的比较
        2.2.7 鹅掌楸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
        2.3.1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
        2.3.2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相关性
        2.3.3 鹅掌楸自交组合种子饱满度与出苗率
第三章 鹅掌楸近交子代苗期生长表型变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苗期生长量变异
        3.2.2 鹅掌楸近交子代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3.2.3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苗期生长量比较
        3.2.4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量的多重比较
    3.3 讨论
        3.3.1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生长量与近交衰退
        3.3.2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变异系数
        3.3.3 鹅掌楸近交组合子代生长量变异分析
第四章 鹅掌楸近交子代遗传多样性
    4.1 试验材料:同第三章
    4.2 试验方法
        4.2.1 总的DNA 的提取(CTAB—硅珠法)
        4.2.2 总DNA 的纯化
        4.2.3 DNA 质量的检测
        4.2.4 引物来源
        4.2.5 SSR 引物筛选与PCR 扩增反应
        4.2.6 电泳检测(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鹅掌楸交配亲本间遗传距离
        4.3.2 鹅掌楸不同回交子代遗传多样性
        4.3.3 鹅掌楸不同自交子代遗传多样性
        4.3.4 鹅掌楸正反交子代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4.3.5 鹅掌楸近交子代固定指数分析
        4.3.6 正反交的固定指数分析
        4.3.7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4.3.8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固定指数及Fst 分析
        4.3.9 鹅掌楸交配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4.4 讨论
        4.4.1 实验过程影响条带判读的因素
        4.4.2 SSR 引物的选择
        4.4.3 鹅掌楸近交子代遗传多样性比较
        4.4.4 鹅掌楸正反交子代多样性比较
        4.4.5 鹅掌楸近交子代F-统计量分析
        4.4.6 鹅掌楸各交配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五章 鹅掌楸近交子代纯合位点比率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交配亲本杂合度
        5.2.2 鹅掌楸回交子代在不同位点中纯合位点百分率比较
        5.2.3 鹅掌楸自交子代在不同位点中纯合位点百分率比较
        5.2.4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纯合位点百分率变异分析
        5.2.5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变异分析
        5.2.6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的方差分析
        5.2.7 鹅掌楸回交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的方差分析
        5.2.8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纯合位点比例多重比较
    5.3 讨论
        5.3.1 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遗传多样性与近交衰退
        5.3.2 鹅掌楸、北美鹅掌楸亲本杂合度
        5.3.3 纯合位点百分率与物种稳定性和一致性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种子饱满度及出苗率变异
        6.1.2 鹅掌楸近交子代苗期生长变异
        6.1.3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生长量变异
        6.1.4 鹅掌楸近交子代不同SSR 位点遗传多样性
        6.1.5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6.1.6 子代鹅掌楸遗传多样性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关系
        6.1.7 鹅掌楸正反交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变异
        6.1.8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纯合位点百分率变异分析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6.3.1 同一母本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种子活力变异
        6.3.2 近交子代纯合位点比例变异
        6.3.3 近交子代群体的表型变异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红砂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1.1 红砂生物学特性
        1.2 红砂植物的研究现状
    2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及进展
        2.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2.2 遗传多样性的起源
        2.3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2.4 遗传多样性的意义
    3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3.1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建立和基因定位
        3.2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3.3 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
        3.4 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3.5 物种基因组的微卫星位点特点的研究及进行微卫星引物的开发
        3.6 ISSR 技术的操作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5.1 研究内容
        5.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 分析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及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DNA 提取方法
        2.2 试剂盒所含药剂
        2.3 DNA 提取步骤
        2.4 总基因组DNA 质量的检测
        2.5 ISSR 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
        2.6 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步骤
        2.7 数据处理统计
        2.8 数据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 红砂基因组DNA 的提取与检测
    2 红砂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2.1 M92+浓度
        2.2 dNTPs 浓度
        2.3 TaqDNA 聚合酶浓度
        2.4 模板DNA 浓度
        2.5 引物浓度
        2.6 退火温度
        2.7 循环次数
    3 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确立
    4 引物的筛选
    5 红砂ISSR-PCR 扩增结果
        5.1 红砂种群的多态性
        5.2 甘肃红砂的遗传变异和遗传分化
        5.3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2.1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2 甘肃红砂不同种群的遗传分化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9)花楸树天然群体的异交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酶提取、电泳及染色
        1.2.2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工酶谱带模式图
    2.2 花粉和胚珠库中 (雄、雌配子库) 基因频率
    2.3 群体异交率估计
    2.4 群体近交衰退估计
3 讨论

(10)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林木交配系统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1.1.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1.2.1 形态学研究方法
        1.1.2.2 染色体水平研究方法
        1.1.2.3 生化水平研究方法
        1.1.2.4 DNA分子水平研究方法
        1.1.3 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分子标记类型和特点
        1.1.3.1 限制性生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
        1.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1.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1.1.3.4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又称微卫星 DNA,Microsatellite DNA)
        1.1.4 遗传多样性的度量参数
        1.1.4.1 表型多样性参数
        1.1.4.2 分子水平多样性参数
    1.2 遗传多样性与交配系统的关系
    1.3 林木交配系统研究进展
        1.3.1 林木交配系统概述
        1.3.2 林木交配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鹅掌楸属树种的遗传变异与交配系统研究
        1.4.1 鹅掌楸属树种的遗传变异
        1.4.2 鹅掌楸属树种交配系统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苗期生长的表型变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性状测定
        2.1.3 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量变异分析
        2.2.2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量多重比较
        2.2.3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量表型分化
        2.2.4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苗期生长量比较
        2.2.5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节律比较
    2.3 讨论
        2.3.1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组合子代生长量比较
        2.3.2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苗期生长的表型分化
        2.3.3 鹅掌楸苗期生长节律
第三章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遗传多样性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总DNA的提取与纯化
        3.2.2 DNA质量的检测
        3.2.3 引物的获得与筛选
        3.2.4 SSR-PCR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
        3.2.4.1 SSR-PCR最适反应体系
        3.2.4.2 SSR-PCR扩增反应程序
        3.2.5 PAGE电泳分析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
        3.4.2 鹅掌楸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4.3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3.4.4 鹅掌楸正反交子代间遗传多样性比较
        3.4.5 鹅掌楸子代群体的遗传分化
        3.4.6 鹅掌楸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3.4.7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间遗传距离
    3.5 讨论
        3.5.1 试验群体大小
        3.5.2 SSR引物的选择与条带的判读
        3.5.3 度量组合(家系)间及组合内遗传多样性参数
        3.5.4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3.5.5 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的关系
        3.5.6 正反交子代遗传多样性比较及涵义
第四章 鹅掌楸表型多样性与分子遗传多样性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间表型马氏距离与分子遗传距离相关性
        4.2.1.1 组合间马氏距离
        4.2.1.2 马氏距离与Nei氏遗传距离相关性
        4.2.2 鹅掌楸各交配类型子代表型变异与分子遗传变异相关性
        4.2.3 鹅掌楸各交配组合子代间表型分化与分子遗传分化比较
    4.3 讨论
第五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1.1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组合间生长量变异
        5.1.2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间苗木生长量多重比较
        5.1.3 鹅掌楸苗期生长的表型分化
        5.1.4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间苗期生长节律
        5.1.5 不同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
        5.1.6 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子代遗传多样性与组合间遗传分化
        5.1.7 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与子代遗传多样性关系
        5.1.8 子代鹅掌楸遗传多样性与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关系
        5.1.9 表型多样性与分子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5.2 创新点
    5.3 进一步研究展望
        5.3.1 进一步跟踪分析鹅掌楸不同交配组合的表型变异
        5.3.2 正反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分析
        5.3.3 进一步研究表型多样性与DNA分子水平多样性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林木群体中的交配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松遗传变异格局及适应性分化的遗传基础研究[D]. 孙彦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桉树DNA自动提取及木素相关QTL定位[D]. 杨合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 [3]鹅掌楸属树种自交衰退的SSR分析[J]. 潘文婷,姚俊修,李火根. 林业科学, 2014(04)
  • [4]鹅掌楸群体空间遗传结构研究[D]. 李博.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4)
  • [5]天然红松种群交配系统变化规律的研究[D]. 邢猛.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鹅掌楸属树种近交衰退分析[J]. 姚俊修,李火根,边黎明,施季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2(07)
  • [7]鹅掌楸近交子代群体的遗传分析[D]. 姚俊修.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8]甘肃红砂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 冯亮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2)
  • [9]花楸树天然群体的异交率[J]. 郑健,郑勇奇,张川红,宗亦臣,李伯菁. 林业科学, 2009(11)
  • [10]鹅掌楸不同交配类型子代遗传多样性研究[D]. 朱其卫. 南京林业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林木种群的交配系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