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

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

一、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小波,梁朝霞,陈应清,唐文君,吴勇,霍巧维[1](2021)在《透析患者甲型副伤寒血流感染1例》文中指出目的分析1例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病因、临床感染特点,提高感染控制及其血流感染的认识。方法报道血透患者血培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例。结果患者血培养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生长,生化鉴定硫化氢H2S(-),赖氨酸脱羧酶LYS(-),该菌对头孢三代、复方新诺明、左氧沙星、氯霉素与米诺环素等抗菌药物敏感,经头孢曲松治疗有效。结论甲型副伤寒除了通过不洁饮食肠道传染,导管相关感染也可能发生,因感染无消化道症状,需引起临床及感控部门重视。

陈小琴[2](2021)在《儿童副伤寒的临床分析及其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重庆儿童医院近32年间住院副伤寒儿童的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88年-2020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副伤寒且行住院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儿童副伤寒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特点、菌株抗菌药物敏感性变迁趋势、并发症及并发症相关因素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收集到56例儿童副伤寒,全年各季节均有发病,以6-9月为发病高峰。本组发病年龄为17天7小时至16.6岁,以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好发。(2)本组中,儿童副伤寒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98.2%)、消化系统表现(91.1%)、呼吸系统表现(60.7%)为主。儿童副伤寒的平均发热时长为:15.1±8.3天、平均腹泻时长为:5.9±3.1天。具有表情淡漠、玫瑰疹、相对缓脉表现的患儿少见,且仅在大年龄副伤寒儿童中出现。(3)儿童副伤寒易被误诊,本研究中,入院时确诊或疑诊沙门菌感染者仅8.9%(5/56例)。入院后平均需5.0(4.0-7.0)天才可确诊,发病至确诊平均需13.5(9.8-19.2)天。(4)本组中,副伤寒患儿中白细胞值正常者为63.0%(34/54例),白细胞降低者占25.9%(14/54例)。贫血者有51.0%(26/51例),其中轻度贫血73.1%(19/26例)。血小板减低者有18.4%(9/49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者占41.2%(7/17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消失者占23.5%(4/17例)。血沉增快者有64.3%(18/28例)。细菌培养总的阳性率为89.3%(50/56例),其中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为64.7%(11/17例),血液培养阳性率稍低于骨髓培养为62.5%。粪便培养和尿液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7.3%(9/33例)、0.0%。肥达试验阳性率为18.9%(7/37例),其中有6例患儿的细菌培养均为阴性。(5)本研究中,阳性培养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性低为48.8%(20/41例),对复方新诺明、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较氨苄西林较高,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则普遍敏感。在49个菌株中,多重耐药率为30.6%(15例)。我院分离的阳性菌株在研究的32年间,环丙沙星的敏感性近10年有下降,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近20年有下降,其余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敏感性无显着变化。分组研究后发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较乙型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更加敏感,以>3岁年龄组更为显着;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较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更加敏感。(6)本研究中,以三代头孢为主的联合治疗方式效果较好:三代头孢联合喹诺酮类治疗11例、三代头孢联合青霉素治疗5例、三代头孢联合氨基糖苷类治疗1例、三代头孢联合泰能治疗1例均有效。患儿治疗后的平均热退时间为5.0(3.0-9.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10.8±4.5天。(7)儿童副伤寒易发生并发症,本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支气管肺炎19.6%(11/56例)、支气管炎14.3%(8/56例)、中毒性心肌炎14.3%(8/56例)、中毒性肝炎10.7%(6/56例)。其中有72.0%(18/25例)为单个系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感染的菌株是否为多重耐药菌株相关(OR:5.750;95%CI;P:0.011)。结论:本组儿童副伤寒全年散发,以6-9月为发病高峰,婴幼儿和学龄期儿童好发。副伤寒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消化道表现为主,表情淡漠、玫瑰疹、相对缓脉典型表现少见,且仅见于大年龄儿。婴幼儿并发呼吸道炎多见。少数副伤寒儿童的白细胞值可降低,轻度贫血见于多数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对副伤寒的诊断具有参考意义,且阳性率较白细胞计数减少率高。本研究中,菌株培养以骨髓培养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血培养,对培养阴性的患儿,肥达试验仍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在纳入研究的32年间,我院临床分离菌株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无显着改变。三代头孢现仍为副伤寒儿童治疗的一线用药。本组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较乙型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更加敏感,尤其在>3岁年龄组更为显着;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较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更加敏感。儿童副伤寒易发生并发症,以感染多重耐药菌株的患儿为着。

王梦玉[3](2021)在《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沙门菌感染、耐药等问题已成为一项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沙门菌越来越多的在腹泻病人、家禽、肉类中检出,现在健康人群的粪便中也被检出沙门菌。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作为国家重点监测人群,其携带沙门菌具有流行病学意义。而目前的研究对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研究较少,且缺少相关的耐药及耐药基因信息。本研究旨在揭示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耐药研究,为防控沙门菌感染提出意见。方法:选取玉林市2013-2019连续7年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体检粪便样本,对检出的3993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析及耐药研究。首先将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析确定血清型,然后进行2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实验全面了解沙门菌的耐药情况,对多重耐药的沙门菌进行核酸提取实验,通过全基因组测序重点分析喹诺酮、ESBL以及mcr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1)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率特征:2013-2019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共携带3993株沙门菌。其中,2013年检出率为1.38%(275/19959);2014年检出率为2.13%(444/20845);2015年检出率为2.32%(536/23103);2016年检出率为1.93%(443/22937);2017年检出率为2.15%(697/32482);2018年检出率为1.59%(649/40941);2019年检出率为1.90%(949/50010);七年平均检出率为1.90%(3993/210277)。不同性别沙门菌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同年龄组的沙门菌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别(P<0.05)。其中30~、40~、50~69年龄段之间沙门菌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18~年龄段相比,40~年龄段沙门菌检出率高(P<0.05),50~69年龄段沙门菌检出率高(P<0.05)。比较两类职业沙门菌检出率,食品从业人员检出率为2.02%(3471/171990),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率为1.36%(522/38287),两类职业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沙门菌检出率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变量为是否检出沙门菌,以性别、年龄、职业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沙门菌检出率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类职业之间存在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的沙门菌携带风险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1.492倍。(2)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型特征: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血清型种类复杂多样,2013-2019年食品从业人员共分离出106类沙门菌血清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分离出51种沙门菌血清型,食品从业人员与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共有血清型47种,有57种血清型只出现在食品从业人员中,其中5株以上包含圣保罗沙门菌14株、巴雷利沙门菌9株、旺兹沃思沙门菌9株、利物浦沙门菌6株、哈瓦那沙门菌6株、克雷米尤沙门菌5株,其他均在5株以下。2013-2019年占比总和大于10%的前20种血清型分别为:罗森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科瓦利斯沙门菌、哈达尔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科特布斯沙门菌、阿尔巴尼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火鸡沙门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伦敦沙门菌、波茨坦沙门菌、鸭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姆班达卡沙门菌、汤卜逊沙门菌、塞罗沙门菌。食品从业人员优势血清型占比大,且各年份间血清型波动较大;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各血清型构成比分布均匀。前20种血清型两类职业携带率c2检验显示,鼠伤寒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罗森沙门菌、肯塔基沙门菌、伦敦沙门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山夫登堡沙门菌携带率在两职业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食品从业人员携带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耐药表型特征: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耐药实验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耐药率在30%以下,对阿米卡星在2018年之前均为敏感,2019年出现耐药性,对莫西沙星耐药率随年份呈逐渐上升趋势,对头孢曲松耐药率在2016年接近30%。对四环素以及头孢西丁与头孢呋辛耐药情况严重,对氯霉素耐药率超过3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谨慎用药。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耐药谱复杂,耐抗生素个数一般集中在3-7种。随年份增加出现更复杂的耐药谱,出现一株菌对20个抗生素耐药情况。食品从业人员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对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对头孢唑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其他类抗生素,例如:氨曲南,氯霉素、磷霉素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食品从业人员的耐药率高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对2013-2019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多重耐药率进行统计,总多重耐药率在37.3%-56.8%之间波动,多重耐药情况严重。食品从业人员的多重耐药率为46.24%(1605/3471),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多重耐药率为41.57%(217/522),食品从业人员多重耐药情况更严重(P<0.05)。不同血清型多重耐药情况不同,前20位血清型中,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13种沙门菌血清型多重耐药率超过30%、斯坦利沙门菌、韦太弗雷登沙门菌等7种平均多重耐药不超过30%。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652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20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食品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610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19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耐药谱组合共121种,沙门菌株数大于10株的优势多重耐药谱共3种,组合频率最高的为氯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4)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多重耐药沙门菌基因型特征: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2013-2019年玉林健康人群服务从业人员携带多重耐药沙门菌含有17种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Ib-cr,、qnr S1、oqx A、oqx B、qnr B6、qnr S2每年均出现,qep A、qnr B60、qnr B19、qnr S10、qnr S3基因则不常见,且占比较低。两类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菌中喹诺酮基因的携带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的多重耐药沙门菌含ESBL以及mcr基因。共检出51种ESBL基因,其中bla TEM-1B、bla OXA-1、bla TEM-1A、bla CARB-2连续7年均出现,其他基因型占比较低。其中bla TEM-1A基因检出率在两职业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率高于食品从业人员。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的多耐药沙门菌mcr-like基因携带率总体小于5%,且从2016-2019年呈下降趋势。基因型为mcr-1.1,mcr-1.6和mcr-9三种,主要携带mcr-1.1基因。3种mcr基因检出率在两职业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3株沙门菌同时存在喹诺酮、ESBL与mcr基因,主要为bla OXA-1、mcr-1.1、oqx A和oqx B基因的共存,且均来自食品从业人员。结论:经过7年对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监测,玉林地区的沙门菌检出率较高,食品从业人员具有较大携带沙门菌的风险。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相比,食品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血清型种类更复杂,耐药情况更严重。粘菌素禁令在沙门菌的粘菌素耐药问题上起到良好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监测尤其是对食品从业人员的监测,严控食品卫生,防止沙门菌感染。

柳伟伟,梁栋[4](2021)在《输入型甲型副伤寒并脓毒血症、心肌损害1例》文中指出甲型副伤寒是由热带亚热带沙门氏菌感染所致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国内较少见。本文结合1例输入型甲型副伤寒并脓毒血症、心肌损害患者的诊疗情况并回顾相关文献,探讨甲型副伤寒的发病规律及诊治要点。

岑建杉[5](2019)在《2012-2016年单中心儿童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等一些严重危害我国儿童生命健康的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国基本消灭了脊髓灰质炎。但是随着新传染病源的出现和旧有传染病的复活,我国部分儿童传染病疫情出现了波动,在幼托机构和学校出现广泛流行,不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儿童传染病,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对近些年儿童传染病的流行规律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治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目的:了解安阳地区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构成、流行趋势等,发现儿童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不足,为儿童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干预提供依据,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降低安阳地区的儿童传染病发病率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搜集2012-2016年经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确诊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0-14岁儿童传染病病例,以发病率较高的5种常见儿童传染病,即: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麻疹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统计并分析各年份安阳地区儿童传染病发病人数、发病时间、性别比例、年龄构成、城乡分布特点及不同时期儿童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012-2016年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累计收治0-14岁儿童传染病14种共9965例。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00),丙类传染病构成比最高,占93.14%。4-7月份为发病高峰。13岁年龄组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幼托儿童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00)。5年间城市住院人数构成比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16)。病毒感染占所有传染病的97.88%。肠道传染病最多见,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源性和性传播疾病在个别年份零星散发。发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麻疹。(2)2012-2016年报告手足口病8925例,占传染病总数的89.56%。4-7月份为发病高峰。1-3岁儿童发病人数最多,幼托儿童发病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00)。5年间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在所有手足口病患儿中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x2趋势检验,P=0.000)。3岁以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占全部0-14岁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95.78%。农村患儿占所有重症患儿的86.49%(64/71),其中40.63%为农村留守儿童(26/64)。(3)2012-2016年报告0-14岁流行性腮腺炎病例356例,占全院儿童传染病总数的3.57%。2014年发病人数最多。散居儿童发病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x2趋势检验,P=0.004)。(4)2012-2016年报告0-14岁水痘病例342例,占全院儿童传染病的3.43%。2013年发病人数最低,随后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00)。发病年龄以0-8岁儿童为主。幼托儿童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x2趋势检验,P=0.009)。(5)2012-2016年报告0-14岁猩红热病例198例,占全院儿童传染病总数的1.99%。2015年发病人数最多。冬季发病高峰明显,春季高峰不明显。3-8岁儿童占猩红热5年发病总数的87.88%,幼托儿童发病人数比例逐年上升(x2趋势检验,P=0.001)。(6)2012-2016年报告0-14岁麻疹病例118例,占儿童传染病总数的1.18%。2015年发病人数达到高峰(x2趋势检验,P=0.000)。<2岁儿童占5年麻疹发病总数的62.25%,发病人数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结论:(1)目前安阳地区0-14岁儿童传染病发病人数丙类传染病构成比最高,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2)发病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麻疹。(3)幼托儿童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市区住院儿童人数呈上升趋势。

高盼盼,蒋兴华,程明亮[6](2019)在《非典型副伤寒甲并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例》文中研究表明患者,男,56岁,农民,因"纳差、乏力10d,双下肢水肿5d"于2018年7月18日入院。患者10d前无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伴恶心、发热(体温不详)、咳嗽、咳痰、无呕吐,当地医院用药不详;5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对称性、凹陷性,当地医院查肌酐371μmol/L,尿蛋白2+,为进一步治疗,遂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8℃,脉搏8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8/62mm Hg(1mm Hg=0.133k Pa)。急性病容、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减低、右上腹压痛、Murphy’s征阳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其余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林燕,卢冉,李真晖,戚艳波,郭卉[7](2019)在《2016-2017年云南省部分法定传染病诊断质量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评价云南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部分法定传染病诊断质量水平。方法抽取全省5个州(市)15个县(市/区)共36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按照现行最新的国家卫生诊断标准进行判定核实。结果调查了13种法定传染病共871例患者,病种诊断符合率为91.60%,病例分类符合率为83.50%,总病例诊断符合率为76.12%;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痢疾、伤寒/副伤寒4种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分别为46.15%、57.93%、59.68%和60.61%;随着医疗机构级别下降,总的病例诊断符合率明显降低,省、州(市)、县(市/区)、乡镇级医疗机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67%、85.84%、73.72%和52.38%。结论云南省法定传染病的诊断符合率较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传染病诊断和报告水平亟待提高。

罗铭,顾桂敏,景春梅,许云敏,张平平,张建民,王传清,刘玥,王鸣柳,许学斌[8](2018)在《猪霍乱沙门菌在全球的流行和耐药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公共卫生和临床实验室监测大数据及文献,综合研究猪霍乱沙门菌在国内外的临床疾病、分子流行病学和耐药特征。确证猪霍乱沙门菌属专一寄生猪肠道内、对免疫力低下人群具有较高侵袭力的人兽共患病原,可经养殖链获取抗生素多重耐药,在过去数十年间依次在泰国、中国台湾和大陆地区优势流行或隐匿分散的肠外感染病例构成的疫情。发达国家猪霍乱沙门菌的发病率和耐药率极低,其疾病特征和菌株较难从粪便中分离的特征亦和亚洲地区有高度一致性。防控猪霍乱疫病和耐药传播重点要依靠农业部门对生猪养殖的源头管控,其次要加强各级监管部门的实验室对非伤寒沙门菌诊断的能力建设。发达国家在预防食源性传染病暴发的污染、输入和暴发调查的成熟经验值得借鉴。

刘敏芳[9](2018)在《水禽沙门菌病临床表征及病原菌生物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广东地区水禽源沙门菌的感染情况,发病禽临床表现特征,病原菌的血清型分布、分子分型、耐药现状及耐药基因型流行情况,进而探讨临床表征与血清型、血清型与分子分型以及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型、分子分型等特性的关联性,本研究对广东地区水禽沙门菌病的临床表征进行总结分类,对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子分型、耐药性与耐药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本研究于20132017年广东部分地区110例经分离鉴定仅有沙门菌感染的水禽沙门菌病病例的临床表征进行分类,同时选取8种血清型代表菌株对10日龄雏鹅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8个血清型菌株接种雏鹅均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发病,以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肝血窦扩张充血为特征;在自然病例中,患病雏水禽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与肝绿染萎缩型,患病种水禽临床表征分为急性发病肝坏死型、慢性发病肝萎缩型和慢性发病肝肿胀硬化型;同时雏水禽与种水禽均出现以纤维素性心包炎与肝周炎为特征的急性发病型。表明水禽沙门菌病的临床表征具有多样性,其与致病菌的血清型无直接关系,常可见因家禽感染日龄、抵抗力、生产状态、饲养环境等因素而有不同表现。但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对致死率高低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本研究从20132017年广东地区238个水禽场送检的316份患病水禽病料中,采用常规方法和PCR扩增分离鉴定了188株水禽源沙门菌,检出率59.49%。采用玻片凝集法测定分离株血清型,结果表明广东水禽源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92.02%),同时存在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印第安纳沙门菌等8个沙门菌血清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株分子分型,得到62种PFGE-XbaⅠ带型,菌株间相似度在54.1%100%,分为AI 9个聚类簇与11个单一基因型。结果表明,广东分离株分子分型分析具有流行病学意义,PFGE-XbaⅠ带型具多样化,其中11种PFGE-XbaⅠ带型在区域和年份小范围集中流行,32种带型跨区域与跨时间交叉分布呈散在“流行暴发”,不同血清型分离株的PFGE-XbaⅠ带型差异较大,相同血清型的分离株PFGE-XbaⅠ带型一般具有相同图谱型或聚类在一起。采用药敏纸片琼脂法测定188株水禽源沙门菌分离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敏感性,结果显示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与酰胺醇类耐药最严重,耐药率69.15%85.11%;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8.51%。87.23%的分离株对17种抗菌药物表现多重耐药,其中含有AMP-CAZ-GEN-FFC-TET的耐药谱比例高达51.6%,表明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酰胺醇类与磺胺类多重耐药的分离株在广东省呈流行趋势。采用PCR法调查188株水禽源沙门菌分离株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酰胺醇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并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耐药表型与分子分型之间的关系。25个耐药基因检出20个阳性耐药基因,每株分离株含有318个耐药基因,58.51%菌株有10个及以上耐药基因,以aadA1(96.69%)基因检出率最高。结果表明,分离菌耐药基因具有多样性。分析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结果表明,12个耐药基因blaCTX-M、blaTEM、blaoxA、aacC2、aph(3’)-1、aac(3)-IV、aadA1、qnrS、qnrA、clmA、floR、tetA、sulⅡ与沙门菌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着或极显着关系。而耐药表型与PFGE分子分型两者间无明显的关联。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水禽沙门菌病的不同临床表征进行较为明确的归纳阐述,为水禽沙门菌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明确了目前我省水禽源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动态,分离株存在严重的耐药性且耐药基因多样。并初步阐述了水禽源沙门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为水禽沙门菌病的深入研究及临床防控提供了参考资料。

牟春燕[10](2018)在《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感染科近5年伤寒及副伤寒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为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0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确诊为伤寒及副伤寒的150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年来临床诊断沙门菌感染1243例,分离到150株沙门菌,阳性率为12.1%。其中伤寒沙门菌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36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2.流行病学特征:时间分布:2013-2017年收治例数分别为:71例,27例,25例,16例,11例,逐年下降;1-12月病例数分别为:8例,3例,4例,6例,25 例 23例,21例,20例,15例,13例,7例,5例,全年均有流行,集中分布在5-10月份。人间分布:男性91例,女性59例,男:女为1.54:1;0-6岁4例、7-17岁18例、18-40岁98例、41-65岁29例、66岁以后1例,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岁,平均年龄30.24 ±13.10岁,发病年龄集中在18-40岁;其中职员48例(占32%),学生36例(占24%),无业33例(占22%),农民16例(占10.7%),个体户7例(占4.7%)、工人6例(占4%)、儿童4例(占2.7%)。空间分布:昆明市112例、曲靖市15例、红河州6例、昭通市4例、楚雄州3例、玉溪市2例、普洱市2例、外省2例、保山市1例、大理州1例、瑞丽市1例、丽江市1例。3.临床特征:主要症状:发热150例(占100%),伴头痛51例(占34%)、伴消化道症状50例(占33.3%)、伴肌肉酸痛27例(占18%)、伴咳嗽咳痰12例(占8%)、伴头晕5例(占3.3%);主要体征:最常见的是脾肿大有82例(54.7%),其次是伤寒舌14例(9.3%)和肝肿大10例(6.7%),表情淡漠仅2例(1.3%)。其中发热以高热为主,80.6%患者体温高峰在39.0℃以上,热型多呈不规则热。辅助检查:EO消失102例(占68%),EO降低31例(占20.7%),ALT和(或)AST升高98例(占65.3%),尿蛋白阳性43例(28.7%),FOBT试验阳性 59 例(占 39.3%);CRP 升高<100mg/L 的有 115 例,占 85.2%,PCT升高29例(占23.6%),ESR升高75例(占81.5%),WBC降低42例(占28%),WBC正常107例(占71.3%);130例行肥达试验检测的患者阳性的有36例(占27.7%),阳性率在病程第7天为25.5%,第2周为26.5%,第3周为27.8%,第4周为66.7%,第5周为28.6%,第6周检测1例为阴性,第7周检阳性率100%。4.病原分离及药敏结果:伤寒沙门菌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36株,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药敏分析结果:敏感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中介抗生素排名第一的是环丙沙星,耐药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萘啶酸、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多药耐药率3.3%(5/150),多药耐药组合为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2例,氨基糖苷类、呋喃类1例,磺胺类、氯霉素类1例,磺胺类、第三代头孢菌素1例。5.并发症:105例出现并发症,中毒性肝炎98例,急性支气管炎6例,肠出血1例。6.治疗:最常用的的经验性抗感染方案为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和多药耐药病例,确诊后根据药敏结果用药100%有效。[结论]1.2013-2017年我院收治的伤寒及副伤寒病例数呈下降趋势。2.发病季节以5-10月份为主,发病以男性为主,年龄多集中在18-40岁,职员和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3.发热、头痛及消化道症状是我院伤寒及副伤寒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以发热为主,半数病人伴脾肿大,部分伴伤寒舌、肝肿大;常见的并发症是中毒性肝炎,急性支气管炎少见,严重的并发症肠出血更少见。4.与其他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不同,沙门菌感染者的CRP和PCT仅轻-中度升高。5.本组确诊的伤寒及副伤寒肥达试验阳性率不高,仅27.7%。6.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为本研究中的最常见菌群。7.敏感抗生素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为本地区伤寒及副伤寒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提供了更多的药物选择。

二、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透析患者甲型副伤寒血流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2 实验室检查
    2.1 试剂与仪器
    2.2 细菌培养与鉴定
    2.3 血清学诊断
    2.4药敏试验
3 讨论

(2)儿童副伤寒的临床分析及其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略缩词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诊断
    2.3 临床表现
    2.4 实验室检查
    2.5 副伤寒沙门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
    2.6 治疗情况
    2.7 预后情况
    2.8 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儿童副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
    3.2 儿童副伤寒的临床特点
    3.3 儿童副伤寒的辅助检查
    3.4 副伤寒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
    3.5 儿童副伤寒的治疗和预后
    3.6 儿童副伤寒的并发症
4 总结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副伤寒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3)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沙门菌感染
        1.1.2 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
        1.1.3 沙门菌血清型
        1.1.4 沙门菌耐药
        1.1.5 沙门菌携带耐药基因
        1.1.6 小结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检出率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本来源
        2.1.2 纳入排除标准
        2.1.3 主要试剂耗材
        2.1.4 实验方法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结果
        2.2.2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单因素分析
        2.2.3 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血清型鉴定
    3.1 材料及方法
        3.1.1 主要试剂耗材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2013-2019 年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血清型种类
        3.2.2 2013-2019 年玉林各年份之间血清型构成比
        3.2.3 2013-2019 年玉林前20 位血清型两类职业携带率差异
    3.3 讨论
第4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耐药表型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试剂耗材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耐药率
        4.2.2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抗菌药物MDR率
        4.2.3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MDR沙门菌血清型
        4.2.4 2013-2019 年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MDR沙门菌耐药谱
    4.3 讨论
第5章 玉林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基因型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本来源
        5.1.2 主要仪器试剂
        5.1.3 实验方法
        5.1.4 样品测序
    5.2 结果
        5.2.1 喹诺酮基因检出情况
        5.2.2 ESBL基因与mcr基因检出情况
    5.3 讨论
第6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人携带沙门菌流行趋势与耐药情况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输入型甲型副伤寒并脓毒血症、心肌损害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1.1 病史及查体
    1.2 入院检查
    1.3 诊疗经过
2 讨论

(5)2012-2016年单中心儿童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水禽沙门菌病临床表征及病原菌生物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1 沙门菌及其流行概况
    2 沙门菌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2.1 沙门菌血清学分型
        2.2 沙门菌PFGE分子分型
    3 沙门菌耐药研究进展
        3.1 沙门菌耐药现状
        3.2 沙门菌耐药机制
        3.2.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2.2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2.3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2.4 酰胺醇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2.5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2.6 磺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水禽沙门菌病的临床表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自然感染病例来源
        1.1.2 攻毒试验菌株来源
        1.1.3 攻毒试验动物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1.1.5 主要试剂和溶液
        1.2 方法
        1.2.1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临床表征观察
        1.2.2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禽病理组织学观察
        1.2.3 雏鹅人工感染沙门菌试验
    2 结果
        2.1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临床症状与眼观病理变化
        2.2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变化
        2.3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临床表征分类
        2.4 雏鹅人工感染沙门菌的试验结果
        2.4.1 雏鹅人工感染沙门菌的临床症状
        2.4.2 雏鹅人工感染沙门菌的病理变化
        2.4.3 人工感染沙门菌致死雏鹅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3 讨论
        3.1 水禽源沙门菌自然感染病例的不同临床表征分类
        3.2 雏鹅人工感染水禽沙门菌病试验
    4 小结
第二章 水禽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与分子分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来源
        1.1.2 主要仪器设备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1.4 引物
        1.2 方法
        1.2.1 菌株分离与鉴定
        1.2.2 血清型鉴定
        1.2.3 PFGE分子分型
        1.3 图像数据分析
        1.3.1 电泳图像分析
        1.3.2 数据聚类分析
        1.3.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菌株分离鉴定结果
        2.2 血清型分析
        2.3 PFGE分子分型分析(XbaⅠ酶切)
        2.3.1 PFGE-XbaⅠ分子分型结果
        2.3.2 不同区域的PFGE-XbaⅠ带型分布
        2.3.3 不同年份的PFGE-XbaⅠ带型分布
        2.3.4 PFGE-XbaⅠ带型频率分布
        2.4 相同血清型的分子分型分析
    3 讨论与分析
        3.1 沙门菌的分离鉴定
        3.2 沙门菌的血清学鉴定
        3.3 沙门菌的分子分型
    4 小结
第三章 水禽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与耐药基因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菌株来源
        1.1.2 主要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试验试剂的配制
        1.1.5 引物
        1.2 方法
        1.2.1 药物敏感性试验
        1.2.2 模板DNA的提取
        1.2.3 耐药基因的扩增
        1.2.4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1.2.5 PCR扩增片段的连接
        1.2.6 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氯化铷法)
        1.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1.2.8 阳性菌落的筛选与鉴定
        1.2.9 PCR阳性菌液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1.2.10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敏试验结果
        2.1.1 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
        2.1.2 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的分布
        2.1.3 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及耐药谱分析
        2.2 沙门菌分离株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2.1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2.3 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比较
        2.3.1 β-内酰胺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2.3.2 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2.3.3 喹诺酮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2.3.4 酰胺醇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2.3.5 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分析
        2.3.6 磺胺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分析
        2.4 耐药表型与PFGE分子分型关系分析
    3 讨论
        3.1 沙门菌耐药试验结果讨论
        3.2 沙门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讨论
        3.3 沙门菌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型相关性讨论
        3.4 沙门菌耐药表型与PFGE分子分型的关联性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析患者甲型副伤寒血流感染1例[J]. 马小波,梁朝霞,陈应清,唐文君,吴勇,霍巧维.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5)
  • [2]儿童副伤寒的临床分析及其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D]. 陈小琴.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玉林市健康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特征分析及病原耐药研究[D]. 王梦玉. 南昌大学, 2021(01)
  • [4]输入型甲型副伤寒并脓毒血症、心肌损害1例[J]. 柳伟伟,梁栋. 传染病信息, 2021(02)
  • [5]2012-2016年单中心儿童常见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岑建杉.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6]非典型副伤寒甲并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例[J]. 高盼盼,蒋兴华,程明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9(02)
  • [7]2016-2017年云南省部分法定传染病诊断质量调查分析[J]. 林燕,卢冉,李真晖,戚艳波,郭卉. 疾病监测, 2019(02)
  • [8]猪霍乱沙门菌在全球的流行和耐药特征[J]. 罗铭,顾桂敏,景春梅,许云敏,张平平,张建民,王传清,刘玥,王鸣柳,许学斌. 疾病监测, 2018(08)
  • [9]水禽沙门菌病临床表征及病原菌生物特性研究[D]. 刘敏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
  • [10]150例确诊伤寒及副伤寒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D]. 牟春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甲型副伤寒95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