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一、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论文文献综述)

魏翔,褚席[1](2021)在《非劳动收入能缓解中国的劳动供给紧张吗?》文中提出标准劳动供给理论认为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会减少劳动供给,但是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此存在较多争议。为了应对上述争议,本研究对标准理论进行适当延展,通过考察非劳动收入对边际劳动供给的作用后发现,非劳动收入虽然具有减少劳动时间的直接作用,但是能通过强化工资率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而间接增加劳动时间供给,两者的净效应决定了非劳动收入对劳动供给的真实作用。非劳动收入对劳动供给存在正向作用的原因在于:非劳动收入会挤占一部分享受性闲暇时间而提高闲暇的价格,从而强化人们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全国微观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本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非劳动收入对劳动供给的正向作用为中国应对当前的劳动供给短缺提供了政策新抓手:政府可以在不触及工资制度和假日制度等刚性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调控非劳动收入的不同种类和形式来激活劳动供给。

侯恩宾[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张璟萱[3](2021)在《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文社科文献外译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学术对外话语体系的建设,也影响着我国先进社科研究成果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本文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根据社科文本的文本特征,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原文中存在的可能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因素:复合长句居多、措辞冗余抽象和逻辑联系紧密而隐蔽。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四种策略以提升社科文献英译的信息传递效果,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划分意群、合理断句,二,规避重复,剔除冗余,三,排除干扰、还原本质,四,梳理信息、重组结构,以期为今后社科文献乃至外宣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姜蒙强,朱智猛[4](2020)在《我国民营企业家劳动及其收入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家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民营企业家的劳动是科学管理劳动、复杂劳动。并且这种劳动具有二重性,其收入是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的统一,其中劳动收入是民营企业家的劳动工资,非劳动收入由风险补偿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两部分组成,没有剥削收入,要正确客观地看待民营企业家的劳动和收入。

牟林[5](2020)在《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成为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群体。然而,相比于城镇职工,农民工群体技能水平不足、工资福利待遇较低,因此大多数农民工采取增加工作时间的方式来提升收入,过度劳动问题严重。过度劳动不仅危害农民工群体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究影响农民工过度劳动的主要因素,提出改善农民工过度劳动状态的政策建议,对于提升农民工工作和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供给理论认为,工资率是影响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重要因素,但工资率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影响不同。统计数据表明,农民工多数从事工资收入较低的工作,且收入越低的农民工过度劳动越严重。因此本文关注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在分析小时工资提升对其过度劳动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小时工资的最低工资提升对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首先,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构建过度劳动选择二元模型和过度劳动时间线性模型,使用工具变量消除小时工资的内生性,分析了小时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和过度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时工资提升并未表现出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概率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女性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概率,这是由于女性通常在家庭生产中花费大量的时间,过度劳动选择概率较低,当小时工资提高时,可能会增加其工作时间进而增加其过度劳动概率。(2)小时工资的提升减少了低收入男性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时间,却增加了低收入女性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时间。这是由于已经处于过度劳动状态的男性农民工工作时间已经很长,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小时工资提高时,会减少其过度劳动时间。女性农民工的过度劳动时间比男性农民工少,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小时工资提高时,会增加其过度劳动时间。其次,本文基于2015年和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基于回归调整的双重差分方法,研究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和过度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最低工资提升会显着增加低技能女性农民工的过度劳动选择概率,但是对男性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概率影响不显着。这是由于最低工资提升会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因而企业可能通过延长工作时间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而由于女性农民工面临更大的失业压力,为了保住工作,其更可能增加工作时间,过度劳动概率提升。男性农民工的失业压力较小,且其过度劳动比例已经很高,最低工资提升不会影响男性农民工的过度劳动选择概率。(2)最低工资提升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时间影响不显着,这是由于大量过度劳动农民工群体均处于重度过度劳动状态,因而其工作时间随最低工资提升的变化较小。这一结果表明过度劳动农民工的工作状态比预期中更差。因此政府部门应在确保农民工得到合理工资的前提下,严格限制加班工资,保证农民工加班时间可以得到合理的收入,同时落实我国劳动法对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严格监管企业用工时间,尽量杜绝过度劳动。其次政府部门在提高最低工资的同时要明确月最低工资对应的工作时间,或是界定小时最低工资,同时加强政策的执行和监管,防止企业以增加工作时间来降低用工成本的行为。这样才能有效改善低收入农民工工作状态,降低其过度劳动选择概率,减少其过度劳动时间。

王泽志[6](2019)在《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对如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泛长江三角地区地处我国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并且该地区金融产业发展得更为完善和靠前。另一方面,泛长三角地区自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居民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逐渐拉大。1999年至2017年间,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无论是在绝对量还是在年均增长率上都要高于农村居民。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学者对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论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首先界定财产和财产性收入概念和范畴,并讨论财产和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关系;其次梳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蕴含的财产性收入思想;还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财产性收入的认识过程。第三章对泛长三角地区财产性收入表现出的特征具体分析,并运用泰尔指数对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给出定量分析。第四章从财产、制度、市场和其他因素对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讨论缩小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财产性收入的研究尝试了一些创新:一是本文将研究范围选定在介于全国和省市层面之间,而目前对该“中观”地域范围的财产性收入研究还有所欠缺。二是在研究思路上重视对继承、遗赠等财产的来源分析;并加入对财产所有者有改变财产用途动机的考虑:财产可以通过所有权的交易变现,在扣除闲置、消费后,再通过投资或者购买其他资产再出租,进而间接对财产性收入产生影响。由此对泛长三角地区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做出更为全面的分析。

陈航[7](2019)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更是关乎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环节,对全面建成农村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阶段中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收入相对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等三个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持续增收缺乏保障,在微观层面上,会导致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受到影响,降低农民再生产积极性以及相关人力资本投资,农民自身难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持续提高与发展;而在宏观层面上,影响攻克农村“空心化”积弊,阻碍以农民为中心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从而阻滞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乃至妨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突破农民增收缓慢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内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制度、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建议,包括人力资本投资、农民组织化、财政支农、农业技术进步与机械化等。这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其人力资本投资被视为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如何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推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且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农民增收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文献还较为有限,其研究中多是将对方作为支撑论点之一,没有进行系统而详尽的论述,更没有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框架下进行研究。由此,本文尝试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非常重要,能通过内在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据这一主旨,本文提出以下论题,即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甚至是持续增收?其主要机制是什么?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背景之下如何实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影响”这一主线,进行展开分析。首先,本文要对国家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现状、农民收入演变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描画,以期为研究主题获得现实资料的支持。其次,本文要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展开机制分析,回答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究竟是如何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然后通过实证方法进行检验。最后,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使问题得到解决。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包括0、1章;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包括2、3、4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包括5章。基本内容概述如下:0章是导论。本章从研究背景和提出问题出发,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等基本论文要素,并通过文献综述,构架出全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为此需要的研究方法,为后文的研究过程做好铺垫。1章是理论梳理及其分析框架。本章对论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收入分配理论以及分工理论等基础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文献学习,构建了全文的分析框架,提炼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成长与培育的理论内涵、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通过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互动机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内在关联和理论逻辑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定量关系等全文主线要点。2章是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本章说明了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进程决定了传统农民必须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转变,这不仅有来自体制、市场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影响,还包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但不够成熟。其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投资效率低下、收益不足、极不平衡等问题,各投资主体职能不够完备,无法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还需得到进一步的调整。此外,本章还比较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发现增加对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因此解决我国农民收入问题,应合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3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本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扩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有着深远意义。特别将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从耦合机制和长效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释,在耦合机制方面,人力资本投资能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使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而同时,农民实现增收,农民才会继续加深职业化程度,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只有农民增收,才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在长效机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变化,从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能;其投资结果主要表现为农民综合素质提高,使农民劳动能力、管理能力、投资能力得到提升,影响农民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构成变化,从而使得农民收入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农民持续增收的机制得以确立;此外,还能通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影响农民赋权、减负与投资过程,促使政府加大支农惠政策力度等,影响农民劳动经营份额、工资收入份额、财产受益份额、转移支付收入份额的变动,实现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结构的调整,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不竭动力。4章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本章将在理论指引下,通过有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相关文献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修正误差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定量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从中发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确存在稳定且显着的长期关系,在更长的时期中,这种互动关系会更加稳定。5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将在前文分析基础之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结论,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至关重要,能够对农民增收、乃至持续增收产生重要促进作用。由此,提出首先应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积极性;其次应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再次应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最后应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可以看出,本文存在以下创新点:(1)本文基于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逻辑,探讨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微观主体即农户转型问题,能体现出一定的现实问题导向与学术前沿性。同时,聚焦于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的探讨,又有一定的聚焦性。(2)本文从体制、市场与技术三个维度探讨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制度与技术基础,揭示出职业农民作为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市场主体、产业主体与技术主体的经济属性,在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的背景框架下,更科学地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对职业农民增收的影响。(3)本文从三大体系中探讨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收传导过程,即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个分层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到经济能力提升,到增收的传导载体,保证了研究的结构性和系统性。(4)本文从耦合机制与长效机制两个层面,研究投资、赋能与增收的传导机理,以及增收影响的水平、方式、结构,保证了研究的系统性与缜密性。鉴于本文作者水平有限,对相关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相关资料的收集或有遗漏,并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时间跨度较短,本文研究还有继续深入和改进的可能。同时,考虑到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概念的动态变化,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的推进,其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内涵将越来越丰富,需要进一步探讨。

蔡继明[8](2018)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革的理论分析——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由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封闭半封闭转变为全面开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传统政治经济学难以解释上述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必须从价值理论的创新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才能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全球化进程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郭凤鸣,柏丛明[9](2018)在《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建立了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方程、过度劳动时间方程和持续过度劳动方程,并分析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工资水平低是导致农民工过度劳动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和持续过度劳动的概率;劳动合同的签订有助于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概率、减轻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和降低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持续性;不同职业类型的农民工过度劳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农民工就业拥挤的职业中过度劳动现象更加严重。因而,政府部门在保证农民工基本收入的条件下,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稳定性,消除职业隔离,将有助于缓解农民工群体的过度劳动。

蔡继明[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理论创新与分配制度变革》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的形成,我国的分配制度亦从单一的按劳分配逐步转变为按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分配,而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又是以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创新为基础的。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认为,非劳动要素所有权仅仅是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的法律依据,而收入的份额则取决于要素贡献的大小。只要其要素所有者的收入份额是以其要素贡献为基础的,就不能认定为剥削收入,而是其要素应得的报酬,是对非劳动要素贡献的补偿。即从初次分配的角度看,只要各种要素的收入与各种要素对价值(社会财富)创造所做的贡献相一致,这种分配就是公平合理而有效的,这就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私有财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论文提纲范文)

(1)非劳动收入能缓解中国的劳动供给紧张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框架
三、数据、变量与计量方法
    (一)数据
    (二)变量
    (三)计量方法
四、来自中国的实证检验
    (一)基本回归结果
    (二)内生性
    (三)稳健性
五、讨论
六、结论与建议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翻译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流程
    三、项目文本属性及翻译思路
第二章 案例文本分析
    一、原文的文本特征
    二、原文中影响信息传递效果的因素
        (一)复合长句泛滥
        (二)措辞冗余重复
        (三)表述空洞抽象
        (四)逻辑关系隐晦
第三章 社科文献英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一、划分意群,合理断句
    二、规避重复,剔除冗余
    三、排除干扰,提炼本质
    四、梳理层次,重组结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原文(节选)
附录二 《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译文(节选)

(4)我国民营企业家劳动及其收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家的劳动
    2.1 民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复杂劳动
    2.2 民营企业家的劳动是资本增值劳动
3 民营企业家的收入是经营管理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的统一
    3.1 经营管理劳动收入
    3.2 非劳动收入
4 正确理解民营企业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5)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过度劳动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
    2.1 过度劳动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2.2 过度劳动相关实证研究进展
    2.3 小时工资对过度劳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进展
    2.4 最低工资对过度劳动影响的实证研究进展
第3章 小时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
    3.1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描述性统计
    3.2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模型设定
    3.3 小时工资对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的影响
    3.4 小时工资对农民工过度劳动时间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最低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
    4.1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描述性统计
    4.2 农民工过度劳动的模型设定
    4.3 最低工资对农民工过度劳动选择的影响
    4.4 最低工资对农民工过度劳动时间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6)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三) 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和实践
    一、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界定
        (一) 财产的概念
        (二) 财产性收入的概念界定
        (三) 财产与财产性收入的关系
    二、财产性收入的思想沿革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财产性收入理论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财产性收入理论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财产性收入的认识
        (一) 计划经济时期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忽视
        (二) 改革开放后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鼓励
第三章 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发展历程
    一、泛长三角地区范围界定
    二、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发展特点
        (一) 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绝对量和增速差距扩大
        (二) 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例快速提高
        (三) 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对可支配收入城乡差距影响迅速增强
    三、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的泰尔指数分析
        (一) 泰尔指数指标解释
        (二) 泰尔指数测度结果和分析
第四章 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扩大因素分析
    一、财产因素
        (一) 居民财产量不均等
        (二) 居民财产结构不均衡
    二、制度因素
        (一) 土地制度
        (二) 税收制度
        (三) 转移支付与社会保障
    三、市场因素
        (一) 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二) 融资渠道不完善
    四、其他因素
        (一) 教育程度
        (二) 风险承受能力
第五章 政策建议
    一、健全房地产市场制度,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一) 引导房产市场健康发展
        (二) 加快房屋租赁市场建设
    二、完善土地相关制度
    三、调整征税对象,完善税收制度
        (一) 稳步推进房产税立法
        (二) 适时确立遗产税和赠与税
        (三) 改革目前税收调控缺陷
    四、完善转移支付与社会保障制度
    五、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推广普惠金融
    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现实意义
    0.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0.3.1 改造传统农业与人力资本投资
        0.3.2 农业发展转型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0.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
        0.3.4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问题
        0.3.5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0.3.6 相关文献研究简评
    0.4 研究内容与思路
        0.4.1 研究重点及内容
        0.4.2 研究思路
    0.5 研究方法
    0.6 可能创新与不足
1.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1.1 基本概念解释
        1.1.1 农民、新型职业农民
        1.1.1.1 农民的概念
        1.1.1.2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
        1.1.1.3 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1.1.2 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及其投资
        1.1.2.1 人力资源定义
        1.1.2.2 人力资本定义
        1.1.2.3 人力资本投资的界定
        1.1.3 农民劳动增收
        1.1.3.1 农民收入的概念
        1.1.3.2 农民收入增长的界定
    1.2 基本理论工具
        1.2.1 人力资本理论
        1.2.1.1 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1.2.1.2 现代的人力资本理论
        1.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前沿发展
        1.2.2 收入分配理论
        1.2.2.1 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2.2.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
        1.2.3 分工理论
        1.2.3.1 西方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
        1.2.3.2 马克思经济学的社会分工理论
        1.2.3.3 社会学关于农业生产劳动的分工理论
    1.3 分析框架
        1.3.1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1.3.2 理论命题概述
    1.4 本章小结
2.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实况描述
    2.1 从传统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中国经验的解释
        2.1.1 体制、市场与技术: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的现实要素
        2.1.2 在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中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路径及其现实状况
        2.1.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问题
    2.2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概况
        2.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情况
        2.2.2 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3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2.4 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及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2.3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的演变状况
        2.3.1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
        2.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影响农民增收状况概述
        2.3.2.1 影响农民增收方式
        2.3.2.2 影响农民增收水平
        2.3.2.3 影响农民增收结构
        2.3.2.4 影响城乡收入差距
    2.4 国际比较分析
        2.4.1 发达国家(美、英、日)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2 发展中国家(印度、巴西)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3 转型国家(俄罗斯)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入对其收入的影响情况
        2.4.4 经验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机制分析
    3.1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机制
        3.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2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1.3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与培育
    3.2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增收的耦合机制
        3.2.1 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互动性
        3.2.1.1 知识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2 健康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1.3 迁徙人力资本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互作用
        3.2.2 新型职业农民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动力
        3.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民增收的基本路径
        3.2.4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
        3.2.5 农民增收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绩效标准
    3.3 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3.3.1 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变化提升农民整体增收水平
        3.3.2 新型职业农民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构成改变农民增收方式
        3.3.3 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影响农民增收
    3.4 本章小结
4.新型职业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4.3 模型建立和实证分析
        4.3.1 修正误差模型(ECM)的构建
        4.3.2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构建
        4.3.3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析
    4.4 结论说明
    4.5 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精准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促进培育绩效
        5.2.2 拓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效率
        5.2.3 加强政府政策供给,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完善的培育体系
        5.2.4 健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革的理论分析——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四十年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
    (一) 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
        1. 我国单一公有制结构的形成
        2. 非公经济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3.非公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从单一的按劳分配转变为按各种生产要素贡献分配
    (三) 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 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
二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生产力落后论不能解释非公经济存在与发展
    (二) 单要素价值论不能提供多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
    (三) 单要素供给侧价值论不能保证多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 单要素国际价值论不能解释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
三 经济思想史上的价值争论
    (一) 劳动价值论
    (二) 新古典价值论
    (三) 斯拉法价值论
四 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分配理论的创新
    (一) 分工源于人们对比较利益的追求
    (二) 广义价值是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原则确定的
    (三) 综合生产力与比较生产力
    (四) 广义价值论定理
    (五) 基于广义价值论的功能性分配理论
        1.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广义价值决定
        2.要素变动对价值决定的影响
        3.两部门两要素模型的要素价值决定
        4.两部门多要素模型价值决定
    (六) 广义价值与狭义价值的关系
五 广义价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 广义价值论是两大经济思想体系融合的前提
    (二) 广义价值论是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
    (三)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为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 资本和剩余价值均具有一般特殊和个别的属性
    (五) 比较利益率均等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理论创新与分配制度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与现实的矛盾
    (一) 按劳分配原则的特定内涵及实现条件
    (二) 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并不具备按劳分配借以实现的条件
    (三) 单一的按劳分配原则与混合所有制结构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矛盾
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的创立
    (一) 理论的提出
    (二) 引发的争论
    (三) 广义价值论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提供了价值基础
三、四十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的变革
    (一) 从单一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 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到确立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
    (三) 从健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制度到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
    (四) 中共十九大并未改变中共十六大以来的一贯提法
四、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 重新认识剥削和私有制的关系
        1. 关于剥削的定义
        2. 非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等于剥削
        3. 剥削与“私有制”没有必然的联系
        4. 消灭剥削并不一定要消灭“私有制”
    (二)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依据

四、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劳动收入能缓解中国的劳动供给紧张吗?[J]. 魏翔,褚席.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1(03)
  • [2]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3]社科文献汉英翻译的信息传递策略 ——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40年》英译项目为例[D]. 张璟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我国民营企业家劳动及其收入的分析[J]. 姜蒙强,朱智猛. 经济管理文摘, 2020(14)
  • [5]工资对低收入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D]. 牟林. 吉林大学, 2020(08)
  • [6]泛长三角地区居民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研究[D]. 王泽志.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7]中国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研究[D]. 陈航.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革的理论分析——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J]. 蔡继明.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 2018(00)
  • [9]农民工过度劳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 郭凤鸣,柏丛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8(06)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理论创新与分配制度变革[J]. 蔡继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标签:;  ;  ;  ;  ;  

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