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角

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角

一、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点(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李岩[2](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说明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俞铃[3](2020)在《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步入一个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日趋增强的阶段,中国的内需消费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特别在出口、投资对于GDP的拉动作用趋向乏力,消费这驾马车的持续动力对于保持中国经济发展活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内需市场蓬勃发展之际,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也展现出惊人的潜力。面对巨大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各银行在消费金融上的发力彰显出商业银行对于这一领域前景的战略判断。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传统银行加速优化业务结构的改革脚步,服务下沉、业务创新、零售转型成为传统银行新的发展策略。而个人信贷业务因其短、频、快的特点,成为各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重点。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零售业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创新性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品牌认知度低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2014年,中山农商银行本着“得零售者得天下”的宗旨,提出零售业务3-5年战略,并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作为零售业务多维交叉营销的核心,大力推进个个人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服务优化,从战略层面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提供保障,力求以此为突破,为推动零售业务转型升级开辟新契机。在总行大零售战略的指引下,沙溪支行沿着“发掘客户、满足客户、绑定客户”的发展脉络主线,以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为切入点,通过社区银行、零售银行、高效银行的打造,力求形成“大零售”的营销格局。本文以营销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研究分析法,借助SWOT方法分析国内金融发展背景下,沙溪支行在竞争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体而言,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具备的优势多于劣势,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在大零售战略转型的指引下,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将成为其实现业务升级新的突破口。本文以STP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的研究,定位沙溪支行的营销方向,为解决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有效对策。在监管趋严,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扭转目前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瓶颈情况,实现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贷业务市场份额的提升,从而推动零售业务的发展,为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及国内类似的农商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王怡怡[4](2019)在《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元智能理论以其理念新颖,论证科学而闻名于世。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教师多样化教学提供了操作框架,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更宽阔的视野和思路,基于此,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必须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才能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取得实际成效。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时期,充当了理论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是有实践土壤的。因而在我国课程改革的新时期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既是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进一步优化多元智能在我国实践环境的起点。本文在厘清多元智能理论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主要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分析了美国新城学校的实践,以此作为多元智能实践应然状态的参照样本。以北京和平里四小的学校实践和八年级的课堂教学实例为个案,分析我国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实然状态。本文从一般到个别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的影响,结合一线教师的访谈,找出我国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挑战,进而探寻多元智能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新路径。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本章具体阐述了研究的政策背景和现实诉求,对本研究所产生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探讨,为研究的后续开展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基于对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厘清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第2章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过程考察。本章梳理了多元智能理论自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自由发展、理论完善、走向世界以及总结反思四个阶段,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多元智能在各个阶段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发展特色。为后文分析实践影响提供了背景性知识。第3章为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样态。本章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新城学校为实践多元智能的参照个案,着重从校本课程研发、教学方式转变、评估体系革新和校园文化构建四个方面对新城学校的多元智能实践进行了分析。新城学校是一所成功的多元智能学校,通过对它进行详实细致的描述,为分析我国应用多元智能的实践提供了参照样本。第4章为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的两个层面。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的传播首先是在理论层面引起了热议,唤起了一线工作者的热情,进而指导了我国的教学实践。在实施层面,多元智能理论在校园环境、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以及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产生了影响,推动了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第5章为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的案例分析。本章从一般走向个别,着重以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为个案,从校园环境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以及评价方式转换四个方面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实践途径对我国学校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应用,将目光聚焦于课堂教学,以微观视角剖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影响过程。第6章为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挑战分析与路径选择。结合对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深度访谈,认识到当下应用多元智能存在学生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教师多样化教学缺乏引导的现实挑战。基于此,提出多元智能影响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新路径,希望能够对深化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的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徐佩滢[5](2018)在《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基于江西省广电网络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才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作为现代广播电视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素,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及其政策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广播电视业具重要性不言而喻。为适应快速的社会变迁,地方广电传媒的发展同样需要重视新型人才的开发与培养,推动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转型。当前,省级广电传媒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取得初步成效,但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人才竞争与选拔机制不健全,劳动用工管理不够规范等等。随着我国对媒体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视,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对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如人员招聘问题,人员岗位管理问题,人员的晋升渠道问题等等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对我国广播电视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重新进行理论建构,在实践上、理论上都深具意义。只有积极填补缺失的政策空白,营造公平竞争和择优选拔人才的良好机制,同时依法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政策,才能够保障省级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有序、健康发展。我们以江西省广电网络为例,在分析其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建立完善、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营造公平、择优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拓宽人力资源开发渠道,合理规划、有效整合人力资源。传媒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应着力于对未来人员需求及供给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估,最终自身长远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促进省级传媒行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伍能举[6](2018)在《2D转3D算法空洞填补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3D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视差产生立体效果。观众通过左眼与右眼分别观察到左视图与右视图,然后在大脑中形成具有深度的立体图像。3D视频以其良好的立体体验感,在影视娱乐和军事医疗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3D视频源的欠缺限制了3D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基于深度图像的绘制(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DIBR)技术具有兼容性好、灵活性高、图像质量较高、成本低等特点成为3D内容制作的重要方法。通过图像数据和对应的深度图就可以合成虚拟视点图像。DIBR虚拟视点生成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深度图获取与处理、3D变换、空洞填补。深度不连续和深度不准确问题将会在虚拟视点图像中造成空洞。由于场景中不同景深及遮挡关系,当前视点中被遮挡的物体可能在虚拟视点中暴露出来也会造成空洞。因此,空洞需要被处理恰当,否则会影响视觉体验。针对空洞问题,在分析与研究典型空洞填补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空洞填补算法。在深度图预处理方面,通过双边滤波来平滑深度图以减少虚拟视点图像的失真和减少空洞。对深度图中深度差异较大的前景与后景边界,采用深度梯度过渡处理来减少边界空洞。虚拟视点中的大空洞与小空洞分开处理,小空洞使用改进的邻域插值方法来填补,大空洞使用原图中相应的信息进行填补。在DIBR合成时,采用深度自适应处理来改善前景与后景边界的视觉效果。实验表明,填补后的虚拟视点图像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PSNR)与视觉效果良好。在软件方式空洞填补的基础上,文章在FPGA硬件平台上进行空洞填补的研究与实现。设计灰度转换模块、窗口模板模块设计、空洞填补模块设计等模块。采用Cyclone IV EP4CE15F17C8N开发板来进行空洞填补的实现。

王雪飞[7](2017)在《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声像档案作为档案体系中重要的成员之一,因书写历史的亲民风格符合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需要,成为相对于官方精英群体的平民阶层固化演绎自身记忆的最佳承载体,数量浩大的家庭照片档案、民俗音乐录音档案及民间独立纪实纪录影像档案等共同构成了平民记忆视域下的声像档案资源,通过对该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之服务于社会,一方面可以直接实现对平民记忆的传播、传承,建构起平民阶层的非官方话语权;另一方面改变或完善现有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偏向各类官方精英的选择倾向,以一种自下而上的角度促进民间力量渗入官方领域,从微观细节上丰满既有的宏大历史观,使社会记忆能够真正的回归平民。本文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充分考虑到个人价值日益彰显及边缘弱势群体诉求纷沓而至的现实,以声像档案管理学理论及实践为基础,借鉴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及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中的概念、构成、分布、意义,对其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进行了论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以“平民记忆工程”的方案设计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作出规划。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共五章:第一章:“声像档案与平民记忆”主要分析了声像档案概念的演变、数字背景下的概念新解;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及平民记忆的发展历程;声像档案之平民记忆性的解构等,对声像档案及平民记忆给出本文的思考。第二章:“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概述”主要对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概念、资源分布、开发利用主体、客体等给出界定。第三章:“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从平民记忆固化、演绎及传承等角度来分析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意义。第四章:“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对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主体、客体及环境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加强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主要就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既有保障及如何解决制约因素给出相应理解并进行了“平民记忆”工程方案设计。自清末声像技术传入我国以来,有关声像档案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其实体管理及数字化工作,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声像技术的发展,共同推动了实践层面平民记忆的悄然形成。本文以平民记忆作为视域框架,对其声像档案资源的概念、分布、开发利用等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理论参考点,以期引起声像档案工作者及研究者的关注,从更具人文关怀的层面实现声像档案资源的价值,为我国档案事业整体发展做出努力。

冶进海[8](2016)在《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文中研究表明未来媒体发展将进入一个以多屏为常态,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视听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传统媒体不断式微,新的媒体充满想象。和所有信息流通一样,视听媒体的传播过程由传播主体、信息内容、媒介渠道、受众反应等众多环节构成的。从传播学的基本环节去研究视听媒体整体的发展趋向和未来形态,以及视听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运作方式与传播策略,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媒体的现状、当下媒介生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未来视听媒体的信息生产制作、资本运营等种种可能与发展格局,以及未来媒介生态对传播主体、生产流程、受众需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缘由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提出选题将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其次,阐述本选题在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方面具有的意义;再次就选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写作的核心内容,即视听媒介融合、视听媒介生态格局、视听媒体发展趋向、媒体资本运营与产业发展、视听媒体受众分析等为主题,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本文每一章节从哪些方面来开展问题研究;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独创性和重要概念界定等。本文第一章以视听媒体的传播主体为着眼点,以人类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即受众被电子屏幕包围和裹挟的多屏媒介现状出发,从传统电视目前遭遇到的巨大冲击切入,提出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加快视听媒体的开放平台建设、植入互联网基因、走产业化道路、多渠道占有受众等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指出媒介技术变革对传播主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体验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对多屏时代视听媒体的以下特征并进行详细阐述:传播主体的不确定与广泛化、视听媒体内容形态的多元化和分众化、内容来源的多样化、盈利模式的丰富化、传播渠道(终端)的无所不在、开放式传播与更高的全程互动性等。第二章通过对当下多元智能传播体系中受众的心理分析,指出随着媒介形态的泛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疲劳”、“信息迷雾”等现状使得传播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变局横生的传播环境中,针对不同的视听媒介、各异的视听内容、个性化的视听受众需要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实施不同的传播策略。本章着重论述视听媒体传播策略中的整合传播、精准传播和品牌传播的运作方式与效果。第三章以大数据背景下的节目制作为切入点,从大众传播学中内容生产这一环节入手,详实论述视听媒体在节目制作、用户分析、传输过程中的大数据运用的目的、效果与未来可能。在视听媒体领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媒介生态会从内容生产模式、盈利模式、运作体系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影传媒等面临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制作、运营,针对不同媒介渠道生产适合用户的视听产品,从内容之争、渠道之争转向数据之争,是视听媒体需要提前布局的重心。本章指出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海量化、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规模化等特点,视听媒体利用大数据就得整合各类视听数据,细化相关受众,建立自己的用户群组,让数据“发声”,分享多源数据等。在此基础上,本章分析了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远影响,进而从搭建受众所需平台、与受众互动,集中优势打造精品节目、推出个性化视听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一探析,指出视听媒体应把握好大数据带来的潜在价值,根据用户需求去生产相关的视听产品,以此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刻洞见与未来预测,来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信息需求。第四章是本文写作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点,主要从大众传播过程中的资本运营环节出发,指出资本运作对视听媒体运营及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目前看来,具有公共属性和商品属性的视听媒体在当下传播过程中有着媒体扩张的价值、保护版权的价值、建立品牌的价值、合作共赢的价值、形成产业链的价值等,而这些商业属性的挖掘,需要资本运作和媒体的产业化。本文在这一章里通过整理归类国内外传媒资本运作的具体案例,探析当下视听媒体并购发展趋向及特征,指出国内传媒业资本纵横捭阖的局面已经开始,并呈现出资本作用下视听媒体本土化、差异化竞争明显、对技术发展充满前瞻性判断、跨媒介经营形态不断增强等特点,由此分析视听媒体机构在资本并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风险。第五章中从信息接收角度出发,分析了作为视听信息接收终端的媒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其发展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特点,由此指出大数据基础上的媒介技术发展不断贴近人性,人类想象力在媒介发展中不断扩张,未来视听媒体具有多方综合功能、多元动态智能,视听直播将进入常态化等;与此同时,运用大数据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分析中指出视听信息过载对受众造成巨大冲击,多元化与圈子化特征明显,再加上受众对世界的认知深受“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影响,以及被视听媒体所传播的“拟态环境”所浸染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众如何提升媒介素养,彰显自我价值,不被信息时代“异化”与“物化”,被技术力量所裹挟,成为业界和学界深入探讨的话题。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一个整体上的总结,对大数据背景下视听媒体主导的信息环境给予了全方位的评介和补充阐释,并对当下媒介生态、未来视听媒体的发展范式、受众品质的建设等给予合理的建议与批评。

程小玲[9](2016)在《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公共外交从根本上体现了一国政府对于增进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相互理解的自觉努力,是进行国家营销的系统性规划。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是国际传播,传播能力决定了国家影响力,现代媒体的介入促成了内政外交一体化。公共外交与媒体国家影响力塑造,正发生强烈互动与融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以和平崛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际地位逐步提高。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却明显存在短板,对外传播明显“大而不强”的问题较为明显,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作为国家的耳目喉舌、身兼官方和民间背景的天然优势,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正在通过外宣、外交、外销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传播,不断在公共外交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本论文在公共外交的视野下,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进行考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结合西方媒体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首先,论文对公共外交、主流媒体及国际传播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作了阐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渠道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开展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在公共外交的背景下主动设置议题,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可以灵活、深入地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有效影响外国受众,提高本国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话语权。其次,论文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现状进行了梳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对外报道稀少、国际新闻报道基本无存在感的封闭期;努力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开拓期;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9年以来,以国家为主导的全面布局、促进主流媒体结构优化的战略转型升级期。其中,笔者重点以新华社为例,系统介绍了这个世界性的国家通讯社,在我国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作用、渠道,以及议程设置的框架、组织机制、受众定位。并对其特有的国际传播历史沿革、外宣报道平台流变、媒体外交活动开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新华社是中国最重要的官方主流媒体,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缩影。通过对这个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论文分析了我国际传播力建设中的主要优势、突出问题、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向。此外,论文还对西方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进行梳理和横向比较,总结对我国有积极借鉴的内容。最后,在综合上述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公共外交的角度,针对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建设,提出包括制定总体战略、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国际化叙事能力、加强传播渠道建设、创新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建议。

周灵[10](2016)在《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面对世界及中国媒介传播业所处环境的剧变和媒介融合的新形势,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面临重大变革。高校传媒类本科生是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媒介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背负着多重使命。因此,探讨当前语境中面向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更具时代感。为了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格局,媒介素养教育的使命和内涵需要都作出调整。随着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特别是在重构中国社会形态的今天,在高校传媒类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对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的重新诠释和运用,将直接关涉到未来中国公民素质状况与民族素质结构的提升与优化。论文以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媒介融合对媒介素养的影响出发,重点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理论框架的搭建和教学模式的设计。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调查研究法,对国内外文献深入分析,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过程,探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路径。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媒介融合、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其次,媒介融合语境分析,关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影响,从媒介融合的根源与驱动力的分析入手,提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是人对信息的要求”的观点,同时以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律”为理论依据,提出媒介融合的趋势为媒介素养带来的新的生存的挑战与机遇。再次,在对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需求和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体系架构,对其目标、内涵、内容进行规范化讨论设计。包括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分析,在检视现有相近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的基础上得到启示,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提出融合式媒介素养的教育理念应当体现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统整,完成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教育目标从总体上应当分为基础层面与专业层面,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的目标又分为综合目标与层次目标,从情感、认知、行为、元认知的领域进行设置。相对应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选择也包括基础层面和专业层面。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制定针对传媒类本科生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综合行动策略,明确提出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媒介产品生产能力的培养,在评析和借鉴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结合国内外媒介素养课程内容组织现状,设置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重构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三大模块,基础理论模块以媒介发展史、艺术发展史为轴线进行纵向融合;实验教学模块将媒体应用技能课程进行“流程”的融合;创新实践模块完成校园学习与业界项目实践的横向融合;以“舆情分析”专题为例开展教学实施与评价,实践表明,专题教学的开展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能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查找资源,与组员互相讨论,能掌握学习内容,认为专题教学有助于提升创造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3)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2章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零售业务发展概况
    2.2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概况及现状评价
    2.3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目前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3章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3.1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宏观环境
    3.2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微观环境
    3.3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SWOT分析
第4章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制定及实施保障
    4.1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STP策略制定
    4.2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4.3 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和致谢

(4)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政策导向
        1.1.2 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概况分析
        1.3.2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主题聚类分析
        1.3.3 多元智能理论已有研究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过程考察
    2.1 自由发展阶段(1983-1993)
        2.1.1 智能概念的重新定义
        2.1.2 理论初期的实践探索
    2.2 理论完善阶段(1993-2003)
        2.2.1 多元智能理论的拓展深化
        2.2.2 多元智能理论的多样实践
    2.3 走向世界阶段(2003-2013)
        2.3.1 质疑中的多元智能理论优化
        2.3.2 多元智能理论的跨文化实践
    2.4 总结反思阶段(2013-至今)
第3章 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样态:一所美国学校的实践
    3.1 缘起:一个阅读小组的故事
    3.2 相交:新城学校的目标追求
    3.3 共融:成长为多元智能学校
        3.3.1 校本课程研发
        3.3.2 教学方式转变
        3.3.3 评估体系革新
        3.3.4 校园文化构建
第4章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的两个层面
    4.1 理念层面的影响
        4.1.1 落地生根:艺术教育的种子
        4.1.2 开花结果:中美友谊的桥梁
        4.1.3 硕果累累:来自一线的声音
    4.2 实施层面的影响
        4.2.1 契机: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
        4.2.2 应用:多元智能的本土实践
第5章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影响的案例分析
    5.1 多元智能理论的学校实践
        5.1.1 校园环境优化
        5.1.2 课程结构创新
        5.1.3 教学模式改革
        5.1.4 评价方式转换
    5.2 多元智能理论的课堂应用
        5.2.1 课前:智能发展预设
        5.2.2 课中:多元情境互动
        5.2.3 课后:反思与重构
第6章 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挑战分析与路径选择
    6.1 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挑战分析
        6.1.1 学生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
        6.1.2 教师多样化教学缺乏引导
    6.2 我国中小学教学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路径选择
        6.2.1 引领教师走向专业发展
        6.2.2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基于江西省广电网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重难点及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重点
        1.4.3 研究的难点
        1.4.4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省级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人力资源开发
        2.1.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2 省级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2.2.1 中国省级广电传媒发展及队伍现状
        2.2.2 地方广电传媒外部环境分析
        2.2.3 地方广电传媒自身需求分析
    2.3 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分类和特征
        2.3.1 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分类
        2.3.2 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特征
第3章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3.1 江西省广电网络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机构
    3.2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静态结构分析
        3.2.1 岗位构成
        3.2.2 学历构成
        3.2.3 年龄与性别构成
        3.2.4 职称构成
    3.3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动态过程分析
        3.3.1 人力资源的获得
        3.3.2 人力资源的利用
        3.3.3 人力资源的保持
第4章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存在的问题
        4.1.1 规范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不健全
        4.1.2 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引进与流动政策
        4.1.3 信息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缺失
    4.2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策反馈与评价渠道较少
        4.2.2 人才培养观念急功近利
        4.2.3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规划进展较慢
第5章 江西省广电网络人力资源开发政策改进建议
    5.1 建立完善信息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5.2 营造择优、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5.3 拓宽人力资源多元化开发渠道
    5.4 人力资源开发政策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讨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2D转3D算法空洞填补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3D显示与空洞处理研究现状
    1.4 基于FPGA图像的处理
    1.5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DIBR技术
    2.1 DIBR理论基础
        2.1.1 针孔摄像机模型
        2.1.2 摄像机参数
        2.1.3 3D图像转换
    2.2 DIBR技术难点
        2.2.1 深度错误问题
        2.2.2 空洞问题
    2.3 DIBR图像修复质量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度图预处理
    3.1 基于单帧图像的深度图生成
        3.1.1 灰度转换
        3.1.2 边缘检测
        3.1.3 线轨迹追踪
        3.1.4 深度赋值
    3.2 双边滤波处理深度图
        3.2.1 双边滤波
        3.2.2 联合双边滤波
    3.3 前景与后景边界深度梯度过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视点图像的空洞填补
    4.1 典型的空洞处理方法
        4.1.1 插值技术进行空洞填补
        4.1.2 Criminisi图像修复方法
        4.1.3 改进的Criminisi算法
        4.1.4 整体变分模型
    4.2 基于TV模型的空洞填补
    4.3 改进的邻域插值方法
    4.4 深度自适应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PGA的空洞填补
    5.1 空洞填补硬件系统
        5.1.1 SD卡读图
        5.1.2 FIFO
        5.1.3 VGA显示
    5.2 FPGA空洞填补算法设计
        5.2.1 灰度转换
        5.2.2 空洞判断
        5.2.3 空的填补
    5.3 FPGA设计
        5.3.1 灰度转换模块
        5.3.2 3×5的窗口模板生成模块
        5.3.3 空洞判断模块
        5.3.4 行列计数器模块
        5.3.5 空洞填补模块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Matlab仿真实验分析
        5.4.2 硬件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7)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声像档案与平民记忆
    第一节 声像档案界定
        一、声像档案起源及概念的传统演绎
        二、声像档案概念的现代化演变
        三、声像档案的特点
    第二节 平民记忆分析
        一、记忆、社会记忆
        二、平民记忆概念分析
    第三节 声像档案之“平民记忆性”解构
        一、社会民主化进程中需要非官方“反历史”的构建
        二、数字技术环境的成熟促进个体记忆的全面传播
第二章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概述
    第一节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特点
        一、开发利用的概念
        二、开发利用的特点
    第二节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分布
        一、国家层面(官方领域)的分布
        二、社会层面(民间领域)的分布
    第三节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和客体
        一、开发利用的主体
        二、开发利用的客体
第三章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第一节 有利用于平民记忆的固化、演绎及传承
        一、在传播记忆信息的基础上固化平民记忆
        二、于维护弱势群体权益中演绎平民记忆
        三、以四个通道为平台传承平民记忆
    第二节 有利于提升各开发利用主体的社会融合度
        一、促使声像类专业档案馆更好融入社会
        二、进一步改善综合档案馆定位
        三、帮助家庭声像档案有效分流
        四、全面开阔民间组织的发展视野
    第三节 有利于国家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畅通平民群体的利益诉求
        二、正视并努力消除“社会排斥”
第四章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制约因素
    第一节 开发利用中的主体制约因素
        一、官方主体开发动力的缺乏
        二、民间主体开发格局的限制
    第二节 开发利用中的客体制约因素
        一、资源的构成复杂
        二、资源中的道德风险
        三、资源中的知识产权纠纷
    第三节 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制约因素
        一、现行档案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二、配套法律法规的缺失
        三、资金的匮乏
        四、人才、技术的局限
第五章 加强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第一节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既有保障
        一、资源保障
        二、人才保障
        三、活动保障
        四、理论保障
    第二节 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一、维持主体既有开发基调
        二、扩展开发利用形式
    第三节 “平民记忆工程”的方案设计
        一、全国范围内资源调查
        二、数字资源平台的设置
        三、实体资源与数字资源结合下的开发利用扩大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价值述略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关于传统电视媒体与新的视听媒体融合发展方面的研究
        二、有关媒介化社会发展进程的相关论述
        三、有关视听媒体受众方面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独创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独创性
第一章 视听媒体的生态变局与发展趋向
    第一节 传统电视与新视听媒体的传播差异
    第二节 当下视听媒体生态中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新旧视听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 视听媒介变革中的信息传播策略
    第一节 整合传播:视听媒体产业链的构建
    第二节 精准传播:碎片化与用户思维
    第三节 品牌传播:媒介路径嬗变与增值效应
第三章 愿景与重构:大数据背景下的视听内容生成
    第一节 大数据时代与视听媒体受众细化
    第二节 大数据对视听媒体的深度影响
    第三节 视听媒体发展的思维模式与价值生成
        一、创新思维:利用大数据发现和占有新媒介
        二、用户思维:为不同客户端提供个性化的内容
        三、合作思维:建立视听媒体之间的互惠共赢
        四、开放思维:搭建平台吸引更多强势媒体和海量自媒体
第四章 合纵与连横:传媒资本运作历程与发展趋向
    第一节 视听媒体的商品属性和价值特征
    第二节 我国传媒资本运营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三节 国外传媒资本运作发展历程及特点
    第四节 当下视听媒体资本运营发展趋向探析
        一、视听媒体借助资本力量向综合传媒集团发展,马太效应初现
        二、传媒产业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资本介入方式多样化
        三、传媒资本不断投向新视听媒介技术,定位愈加分众化
        四、以资本打造视听媒体全球开放传播平台,平台聚拢资源
        五、传媒资本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联姻”用户第一
第五章 未来视听媒介功能与受众价值
    第一节 媒介补救与视听媒体未来发展趋向
    第二节 视听媒体受众特征与个体呈现
        一、信息过载:受众将不断处于可变的情境模式中
        二、圈子化发展:未来视听传播既张扬受众个性又尊重共性
        三、受众重塑:大数据时代受众更多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连接
        四、技术力量:视听媒介技术控制下受众主体地位降低
        五、消除差距:视听媒体传播中传受知沟界限的消失
    第三节 大数据时代的受众需求与媒介控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共外交的研究
        1.2.2 关于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的关系研究
        1.2.3 关于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研究
        1.2.4 关于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个案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公共外交与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
    2.1 公共外交
        2.1.1 公共外交的内涵
        2.1.2 公共外交的特点
    2.2 主流媒体及其国际传播力
        2.2.1 主流媒体的界定及标准
        2.2.2 国际传播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3 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与公共外交的关系
        2.3.1 主流媒体是公共外交的核心载体
        2.3.2 公共外交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重要手段
3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3.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历史回顾
        3.1.1 改革开放前:意识形态浓厚
        3.1.2 改革开放后到2009年:向中国说明世界
    3.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现状考察
        3.2.1 初步建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新闻报道网络
        3.2.2 报道时效性、自采率和转发率大幅提升
        3.2.3 新媒体传播强势发展
4 案例: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的国际传播力剖析
    4.1 新华社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和作用
    4.2 新华社国际传播的信源和渠道
        4.2.1 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信源
        4.2.2 新华社国际传播力的渠道建设
    4.3 新华社的“主动推送”和效果分析
        4.3.1 公共外交视野下新华社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和框架
        4.3.2 从“人”出发讲好中国故事
        4.3.3 跨越“接近性”原则的国际障碍
    4.4 新华社在媒介外交活动中的效果分析
        4.4.1 运营海外社交媒体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4.4.2 与联合国等机构实现国际平台资源嫁接
        4.4.3 拓展对外合作机制:与世界主流媒体的沟通交流
        4.4.4 新华社国际传播成效分析
5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5.1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5.1.1 国际传播信息流进流出存在“逆差”
        5.1.2 国家形象的塑造以“他塑”为主
        5.1.3 话语体系在中外融通上存在差距
    5.2 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中问题造成的原因
        5.2.1 观念方面:现代传播意识不强
        5.2.2 报道能力方面:议题设置能力有待提升
        5.2.3 管理方面:体制机制不适应国际传播要求
        5.2.4 人才方面:国际传播人才储备不足
6 公共外加视野下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及其启示
    6.1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
        6.1.1 西方主流媒体在公共外交中的角色和地位
        6.1.2 案例:“美国之音”等在国际传播力构建中的表现
    6.2 西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启示
        6.2.1 重视媒体专业化和精英智囊作用
        6.2.2 加强国际传播战略规划
        6.2.3 进一步加强传播平台建设
7 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7.1 正确理解国际传播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价值和意义
    7.2 提高国际化叙事能力,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7.3 加强公共外交语境下的国际传播渠道建设
    7.4 提升议程设置力与争取话语权
    7.5 注重统筹规划与传播实效,加强课题研究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时代回应:媒介融合的趋势亟需引起关注
        二、素养重构:主体素养结构的拓展与完善
        三、范式转换:媒介融合语境期待教育回应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建设和学科发展
        二、为媒介素养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三、为传媒院校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关键词界定
        二、本选题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国内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研究总体趋势分析
        五、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价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稳定与变化:媒介融合时代的媒介素养
    第一节 媒介融合:根源与驱动力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媒介技术的发展
        二、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人对信息的需求
    第二节 媒介素养的稳定本质:“人—媒”关系之交互生成
        一、人的能动性:媒介是“人”的延伸
        二、媒介的反作用:媒介即是环境
    第三节 媒介素养的当代嬗变:媒介融合的挑战
        一、提升信息获取与传播的参与性和交互性
        二、削弱媒介形式及传播渠道的单一性
        三、再现信息生产的理性与责任感
        四、逆转信息理解的真实性
第三章 内涵与现状:传媒类本科生的媒介素养
    第一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的内涵界定
        一、传媒类本科生特征分析
        二、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内涵的两个维度:媒介维度与素养维度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一、媒介信息的接受者:欠缺辨别信息的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二、媒介信息的生产者:具备较为丰富的媒介创作经历
        三、媒介信息的评估者:能客观评价大众媒介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媒介素养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价值取向:功利主义倾向
        二、教育内容:滞后于传媒行业发展
第四章 更新与重构: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的体系架构
    第一节 概念界定: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阐明
        一、本研究概念界定的方法
        二、对媒介素养进行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三、检视:素养概念的核心观点及融合趋势
        四、启示:把握融合式媒介素养之前的思考
        五、探索:尝试构建融合式媒介素养概念的内涵
        六、差异: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第二节 理念更新: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取向与性质
        一、媒介素养: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整合
        二、素养教育:从分立走向融合的范式转换
        三、以人为本:民主参与与自我建构的共生互融
    第三节 目标重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依据与确立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依据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目标的确立
    第四节 内容重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选择
        一、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来源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基础层面的内容选择
        三、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层面的内容选择
        四、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组织
第五章 传承与发展: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模型
    第一节 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与模式传承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流变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二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媒介产品生产:媒介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二、媒介产品的生产能力: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第三节 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模型构建
        一、现有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评析与借鉴
        二、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框架模型的设计
第六章 内容与体系: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设置
    第一节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一、媒介素养课程模块划分与调查分析
        二、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
    第二节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内容组织
        一、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日益呈现跨学科性与学科间性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通识观念融入新课程体系
    第三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基础理论模块的纵向融合
        二、实验教学模块的流程融合
        三、创新实践模块的横向融合
    第四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
第七章 实践中探索: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专题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施
        三、教学实践数据收集
        四、教学效果评价
        五、实践小结与反思
    第二节 融合式媒介素养教学方法探索
        一、案例分析法在数据新闻教学中的实施
        二、项目教学法在用户界面设计教学中的实施
结语: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A: 2006-2015十年间媒介素养教育主要专着统计
    附录B: 国外媒介素养专家开放式问卷调查
    附录C: 舆情分析报告评价指标体系
    附录D: 学生参与学习情况量表
    附录E: 调查问卷
    附录F: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3]中山农商银行沙溪支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俞铃. 吉林大学, 2020(08)
  • [4]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影响研究[D]. 王怡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地方广电传媒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研究 ——基于江西省广电网络的分析[D]. 徐佩滢. 南昌大学, 2018(12)
  • [6]2D转3D算法空洞填补研究与实现[D]. 伍能举.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7]平民记忆视域下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 王雪飞. 云南大学, 2017(01)
  • [8]变革中的视听媒体发展格局与传播形态[D]. 冶进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9]公共外交视野下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研究 ——以新华通讯社为例[D]. 程小玲. 武汉大学, 2016(01)
  • [10]传媒类本科生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研究[D]. 周灵.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DV——中小电视台的新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