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企业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合并的思考

油气田企业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合并的思考

一、关于合并油气田企业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6)在《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改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资源消耗急剧增加,造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居民的生命健康权、环境权、发展权遭受侵害。为了缓解油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日益显现的矛盾,科学合理的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制度不仅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资源的节约使用,还对实现更环保绿色的油气资源开发目标,促进和推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油气企业环境税费距离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基于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的环境税费问题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的研究方式,具体内容为:首先,阐述了油气企业界定和环境税费的内涵,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的界定和种类,以及生态环境税费的理论依据,为确定油气资源环境税费计税依据、计税方法的合理性提供判断标准。其次,总结了油气企业资源开发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甚至海洋环境的潜在影响以及油气资源环境污染内在联系和关联危害,并阐述油气企业税费负担情况分析,明确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政策修订与完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在阐述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现状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环境税费存在的专门环境税费制度缺位、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范围狭窄、矿产资源恢复保证金制度实践不足、弃置费制度不健全、资源税费设计不合理、特别收益金难以适应环境和条件变化以及矿业权费征收不科学等问题。第四,借鉴美国资源开采税、法国环境税费制度、英国生态环境税费的复垦制度等表现出国外发达国家注重生态环境税费立法的配套性和执行力、注重建立广泛而灵活的环境税费机制、注重环境税费在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的结合等。第五,提出建立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原则和完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改进建议,包括专门环境税费优化建议中开征环保税、深入改革水土保持补偿费、完善矿产资源恢复保证金制度、规范弃置费制度以及油气资源开发相关环境税费优化建议中的改革资源税、强化石油特别收益金和规范矿业权使用费。

王磊[2](2016)在《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攀升,不少矿种短缺的局面将越来越严重。为应对这种局面,必须开源节流,加强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作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标志性象征的矿产资源补偿费,一方面要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一方面更应发挥促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政策抓手的作用。故必须对现有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加以改革,提出符合生态文明要求,基于并凸显节约与综合利用激励约束导向的计征模式及政策。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赋予补偿费“从量计征”以新的内涵,改从销售量计征为依据占用(动用)的储量计征,设计与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关联紧密,促进矿产资源勘探质量的新的计征因子;必须从源头治理出发,革除当前以销售收入为计征基础所衍生的权益维护不到位、征收管理难度大,以及“采富弃贫、采主弃副、采易弃难”等顽疾,促进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管理的全面推进。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选题动因与研究目的。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通过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辨析了二者间的内部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期望把实现资源高效采选的内在动力交还给采矿权人,以及提高环境满意度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促进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第三章以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罗斯为例,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得出四个方面的启示。第四章对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把补偿费与权利金、资源税,以及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主要税费,进行了国内外现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在对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变革补偿费征收政策、征收模式的思路建议,明确提出了新的计征建议公式;第六章以铁、金和磷等为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第七章为全文研究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全文总结和展望。指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和下一步研究方向。论文的基本结论如下:1.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要有利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和政策的改革,要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国家战略的实施。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多,是我国基本矿情,以此为重点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和政策研究,是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落实“节约优先”和“生态优先”国家战略的需要。以湖北省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也是湖北省实施全国首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建设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既具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2.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建设与改革,核心是要抓住顶层设计和源头治理,赋予矿产资源补偿费从量计征新的内涵,改原从产量计征为以占用(动用)储量计征,前者以销售的“量”为内核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后者以“占用储量”为内核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新的征收计算公式为:资源补偿费金额=占用资源储量×矿种基准价格×矿种基准费率×修正系数。费率应为基准费率(相对稳定),修正系数体现储量类别和级别(可靠性、风险性),以及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政策导向。3.我国目前涉及矿产资源的税费种类和名目繁多,一方面造成税费科目种类之间相互叠加、混淆、抵牾,不符合行政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和要求,也容易为企业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带来末端执行中“搭车收费”现象,应当推进“多费合一”改革,把国土资源领域征收的有关费种按照法理依据科学合理合并,形成类似国外权利金性质的新的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制度形成“一税一费”、“税费并行”的局面。论文的创新主要有:1.阐明了“税费法定”、“多费合一”、“税费并行”等观点。指出当前资源税费变革中“扬税抑费”的趋势有突出使用权,淡化所有权之嫌,要警惕所有者权利(资源补偿费)被政治权利(资源税)压倒或取代。应从根本上划清和明晰矿产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的本义、内涵和功能,各负其责,各显其能,形成新的“大道至简”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构建简便、高效的计征模式,促进生态矿业和绿色矿业发展,实现矿产资源的节约与综合利用。2.将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因子与地勘工作程度、资源品位、共伴生情况、采选难易程度等挂钩,体现政策调节的激励约束作用。提出了旨在推进和实现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征尽征、应收尽收和促进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开发利用的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政策、计征模式等改革。将原计征模式中的“矿产品销售收入”改为“占用(动用)资源储量”;将原计征模式中的“开采回采率系数”改为“修正系数”等。3.赋予矿产资源补偿费从量计征新的内涵,由原来的从产量计征改为从占(动)用储量计征,设计了新的计征公式:资源补偿费金额=占用资源储量×矿种基准价格×基准费率×修正系数,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创新性。本文通过对当前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性和根本性问题的深入探讨,为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工作,推进和实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路径;新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政策与计征模式赋予从量计征以新的内涵,将原来主要是按产量或销售收入计征,改为按占用(动用)资源储量计征,有助于推动资源补偿费的应征尽征、应收尽收,结合修正系数的设计,促进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引导矿山企业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的开发利用;针对费目碎片化现象,实行“多费合一”,构建类似国外权利金和红利性质的新的“一费一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体系,可以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税费法定”和“大道至简”。

盛锐[3](2015)在《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的能源,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整个人类社会都在面临着一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更好发挥能源效用的挑战。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其勘探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则属于资源的收益。由于资源在其收益形成中具有特殊性,即其所产生的收益除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体现在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上,并且后两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进行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参与资源配置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按照已有的制度进行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但如原有的分配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完善,则会造成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冲突,甚至扭曲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由于资源收益分配不公而产生的问题及冲突,可以通过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进行解决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收益的最优分配,促进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如今,资源配置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无疑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油气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理顺资源勘探开采中国家、企业以及居民等诸多方经济关系,构建和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以及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与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充分的分析及论证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相关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导论。全文的开篇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论文主要的写作思路,并提出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基础概念及理论的介绍。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油气资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并对油气资源收益的形成机理及其分配形式进行分析。理论是任何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着重对资源收益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践指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沿革及现状进行分析。从演进过程来看,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直接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的过程当中,得到了逐步的优化。同时,这部分主要针对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目前参与到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过程中的主体、约束主体间行为的石油合同模式,并对现有油气资源的收益实现制度进行总结,为后面分析现有制度存在问题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分析现有油气资源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现有问题集中表现在油气资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矿权制度、收益实现制度、矿业用地制度以及我国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尚未完成等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参与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各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其中中央政府作为直接管理者和所有者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收益,而大部分收益被油气资源开发企业取得,这不仅会造成石油企业进行破坏性的勘探和开采、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还需承担由油气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成本;油气开采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微妙,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可以形成一定的正效应,如推动产业链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消费需求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但同时要看到油气开采企业的经济活动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产业规划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征地补偿过低以及税源与税收相分离等问题;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行政税费及资源税费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其次,我国油气资源矿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单一产权引发投资经营权高度集中,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之间存在的冲突,矿业权市场不健全,有偿使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忽视了油气资源地的利益等方面。再次,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油气资源税费体系不成熟,对油气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够等几个方面。第四,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矿业用地取得方式决定了资源地的经济利益损失以及补偿方式不利于资源地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最后,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我国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仍处在逐步完善的进程中,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原油现货价格受自身价格的惯性影响较大、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影响较小,并未实现与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充分接轨,并且我国原油现货价格也并未对国际原油现货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得出我国原油价格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结论。第五部分,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本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了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并与我国收益分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制度改进的启示。首先,从国际石油合同模式的分析入手,主要是为了描述国外油气生产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以及其收益分配的基本形式。其次,对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资源租金税、石油暴利税、资源耗竭补贴制度以及通用税费,并通过几个典型国家针对油气资源所征收税费的种类及税(费)率的总结得出“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且其他方面条件较好的国家相对来说政策比较严格且税费比例较高,资源税费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油气资源储量及其他条件较差的国家政策比较宽松且税费比例较低”的结论。进而通过国内外油气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国内外石油合同模式、国内外收益实现制度、政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方面制度建设配合,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现有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税费政策调节手段多样化;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加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第六部分,提出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根据前述分析内容,针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本部分内容首先依据油气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提出促进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原则以及尊重油气开发规律原则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框架的总体设想,即应从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资源补偿费制度、调整油气资源所有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价值补偿制度,以及调整资源税费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然后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在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方面,主要从改革已有初始矿权配置制度、促进市场化矿业权流转制度建设、建立油气资源矿权管理委员会以及实行油气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第二,在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形式的改进方面,主要应从明确收益性质、将油气资源收益制度与其市场价格相关联、理顺收益分配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三,在完善矿业用地制度方面,主要从强化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创新矿业用地取得方式以及拉长资源地的油气资源产业链、创造就业安置机会等方面着手改革;第四,建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考虑全面建立环境保证基金制度和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第七部分,提出相关配套改革的设计。首先针对前文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加快我国原油价格市场化的建议,如以竞争促改革、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和完善税费调剂机制以及减少石油依赖等。第二,论述应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着手,制定专门的油气资源法规。可以从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加强制定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以及对特殊领域及重点问题制定专项法规等几个方面进行法制建设。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收益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进行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已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尤其是对现有收益形式的经济性质的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油气资源的收益实现制度。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外油气储量丰富国家的收益分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外典型的石油合同模式及收益实现制度,并对国内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先进经验。最后,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油气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分配格局进行分析整理,并在对我国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对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方案。

张彦彦[4](2014)在《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增长仍未摆脱“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模式,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利用率不高,破坏了生态环境。大量资源消耗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致使资源约束与现实需求间矛盾日益突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间关系的重要工具,资源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资源税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对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调节作用有限。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代际公平,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亟需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文章首先回顾资源税费理论,分别介绍了地租理论、供需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矿产资源耗竭理论,对矿产资源税费种类以及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历程进行介绍,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运行绩效;之后,根据资源税制运行绩效,提出我国矿产资源税存在的问题:一是资源税定位不明确,计税依据不合理;二是资源税征税范围偏窄,资源税率偏低;三是资源税费和其他税费存在重复征收现象;四是资源税收入分配与使用体制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资源税由从量改为从价是根本的改革方向;然后,分析新疆从价计征的改革成效,借鉴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先进经验,提出各地区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改革方案;最后,笔者认为资源税具体改革措施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二是改革资源税计征方式;三是提高资源税负水平;四是规范资源税收入的分配与适用;五是合理界定矿业开发中的环境权利,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丁洁[5](2013)在《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对新疆油气田企业的影响》文中指出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增减变化对原油、天然气价格并没有影响,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增减也不会通过价格传导至油气田行业中游或下游产业,进而无法实现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负的转嫁。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各项税费中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占比较低的客观实际表明,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可能。建议提高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对高成本、低产出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增加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优惠幅度;建议降低特别收益金征收率,合并矿产资源补偿费。

王美田[6](2013)在《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迅速,但我国天然气生产增长速度远低于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我国自2007年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2011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到了22%。能源消费有巨大的惯性,虽然未来十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将会增加,但增幅远远低于需求量的增长,供需差额将进一步加大。由于我国对天然气长期实行低价政策,造成国内大部分气田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企业投资积极性很低,国家财税政策导向成为鼓励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投资的重要条件。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与价格、财税政策关系十分紧密,但我国尚未建立起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变化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缺少促进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的针对性财税政策。希望通过论文的研究,对建立适合我国天然气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的财税政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第一,针对理论与实践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必要性,以及研究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进行了界定。第二,论文回顾了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改革历程,并就财税政策改革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第三,为了给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改革指明方向,并减少政策变动风险,论文将系统动力学引入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研究。首先,利用因果回路图工具,分析了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费、其他税费、天然气价格、替代能源价格、政府价格规制等因素对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的影响和各项财税政策对天然气产业的综合影响。其次,在因果回路图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建模,检验不同财税政策对我国天然气供需的影响程度,分析各种财税政策的效果。分别测试提高天然气价格、降低税率、加大对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的优惠力度等财税政策对天然气产业的影响。以因果回路图分析和仿真结果为指导,提出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改革应注意的问题。第四,借助经典经济学模型分析天然气产业成本特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的定价行为,以及对垄断企业进行价格控制的效果。论文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天然气生产企业定价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了税收、价格限制等不同政策对均衡解的影响,对我国天然气价格规制的必要性和规制水平做了研究。根据传统经济学理论和博弈论分析结果,为我国天然气产业定价机制改革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第五,经过多年实践,西方主要产油国逐步形成了对天然气勘探、开采、储备、加工、消费等环节进行普遍调节的财税政策体系。论文介绍了英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西方主要产油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并总结了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第六,根据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以传统经济学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为指导,提出了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吕宾[7](2012)在《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 ——以稀土、铜等矿种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行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补偿费费率偏低,费率固定不变,征收管理方式粗放,不能适应矿产资源经济发展需要等,导致资源所有者权益不能充分体现,矿山企业成本构成不完善,资源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助长资源过度开发和无序竞争,加剧了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压力。当前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与费率调整研究,有利于促进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维护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财产权益,切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本论文首先以地租理论、产权理论、分配理论和资源耗竭性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分析租、税、费关系,明确了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定位。其次,分析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过程,从征收方式、费率和收益分配三个方面对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制度进行重点分析,提出征管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计征公式参数确定有待细化、费率较低、减免过于原则、收益分配不合理。第三,介绍了加拿大、南非等国权利金制度,提出了借鉴国外制度的意见;第四,研究了稀土等矿种补偿费费率调整方案,分析了补偿费费率调整对行业和企业的影响,提出了部分矿种的补偿费费率调整区间:石油、天然气与美国接轨,为12.5%;重稀土、金为8%;轻稀土、锡、钨、钼费率为6%;煤炭、锑费率为4%;并建议矿产资源补偿费分配比例调整为中央与地方3:7。第五,以江西省铜矿和钨矿补偿费征收细化研究为典型,建议德兴市铜矿计价系数定在0.8左右,并对系数取值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建议江西赣州钨矿建立钨精矿内部价格核算标准,精矿价格以赣州市钨业协会、江钨集团的指导价格为基础核定平均价格,建议强化矿产品流通环节监管与稽查。最后,提出了研究结论和展望。本论文在国内首次定量测算了稀土、金、锡、锑、钼、钨、煤等矿种补偿费费率调整空间,提出了江西德兴铜矿资源补偿费征收计价系数调整方案、江西赣州钨矿内部调拨、内部使用的钨精矿价格核定方案,增补了研究空白,为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制度调整奠定扎实基础。

王甲山,李绍萍,贺俊峰[8](2012)在《中国油气资源税费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中国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区使用费等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油气资源税费演变过程及划分方法的不同研究观点;从油气税费税收负担、计税依据、计征方式等方面系统梳理了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现状及成果予以分析和评价。

李九斤,贺俊峰,王甲山[9](2012)在《我国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的研究与“一税通”的设计》文中指出我国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研究集中在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存废及合并问题上,税费体系仍然存在重复征收、管理分割、功能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税通"的设计理念并进行了初步设计,旨在对我国油气资源税改革完善有所裨益。

许生[10](2012)在《石油财税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炼制、运输、经营、进出口及石油储备等各环节的财税法规,均散见于现行财税制度的多个方面,尚未形成完备的石油法律制度体系。现行石油财税法律制度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自主创新,不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不利于协调相关方的利益关系,难以体现石油资源的全民所有制性质。要依据公平税负、风险共担、鼓励创新、生态补偿、生命周期性等五项原则,完善石油生产领域的法律制度;依据适度消费、环境保护等两项原则,完善石油消费领域的法律制度;依据"资源公有、利益共享"、"收益分享、成本共担"、代际分配等三项原则,协调石油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出台包括石油财税法律制度在内的《石油法》专业法律制度。

二、关于合并油气田企业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合并油气田企业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油气企业界定及环境税费内涵
        2.1.1 油气企业界定
        2.1.2 环境税费内涵
    2.2 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的界定及种类
    2.3 环境税费的理论依据
        2.3.1 庇古税与外部性理论
        2.3.2 公共物品理论
        2.3.3 生态文明理论
        2.3.4 税制优化理论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油气企业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税费负担分析
    3.1 油气企业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1.1 陆上油气企业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1.2 海上油气企业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3.2 国内外油气企业税费构成比较及分析
        3.2.1 国际税费构成比较
        3.2.2 税费比较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现状
        4.1.1 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历史沿革
        4.1.2 油气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概况
    4.2 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存在的问题
        4.2.1 专门税费问题
        4.2.2 相关税费问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实践及启示
    5.1 国外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实践
        5.1.1 美国资源开采税
        5.1.2 法国油气环境税费
        5.1.3 英国油气资源生态环境复垦制度
    5.2 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的启示
        5.2.1 注重税收调整油气资源生产、消费全过程
        5.2.2 注重环境税费立法的配套性和执行力
        5.2.3 注重灵活多变的环境税费机制
        5.2.4 注重环境税费在政府补偿与市场机制的调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改进建议
    6.1 改进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目标和原则
        6.1.1 改进目标
        6.1.2 改进原则
    6.2 专门税费改进建议
        6.2.1 开征环境保护税
        6.2.2 改革水土保持补偿费
        6.2.3 完善矿产资源恢复保证金制度
        6.2.4 规范弃置费制度
    6.3 相关税费改进建议
        6.3.1 改革资源税
        6.3.2 调整石油特别收益金
        6.3.3 规范矿业权使用费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2)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主要结论与创新
        1.3.1 主要结论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资源补偿费与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关系
    2.1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2.2 资源补偿费制度是促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政策抓手
    2.3 矿产资源”三率”等标准要求倒逼补偿费制度改革
    2.4 环境满意度的提高需要完善资源补偿费制度
第三章 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及启示
    3.1 国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设计
    3.2 几个主要国家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3.2.1 美国的资源税费制度
        3.2.2 澳大利亚的资源税费制度
        3.2.3 加拿大的资源税费制度
        3.2.4 俄罗斯的资源税费制度
    3.3 国外先进经验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现状分析
    4.1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历史沿革
        4.1.1 无偿开采制度
        4.1.2 有偿开采制度的萌芽
        4.1.3 第一代资源税制度
        4.1.4 “税费并存”制度
    4.2 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基本内容
    4.3 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
        4.3.2 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组成之间的关系和功能不明晰
        4.3.3 税费的理论依据、经济关系、法理依据混淆
        4.3.4 税费关系混淆,计征依据不合理
        4.3.5 资源税费体系不规范,碎片化明显
第五章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研究
    5.1 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评价
        5.1.1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
        5.1.2 矿产资源补偿费被边缘化和去征收化
        5.1.3 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计征模式
        5.1.4 现行计征公式中关键参数的不合理性
    5.2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优化思路
        5.2.1 问题的提出与思路的选择
        5.2.2 对资源补偿费本义与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5.2.3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改革方案
    5.3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公式和计征方法设计
        5.3.1 推荐探讨的新计征公式
        5.3.2 计征公式的变革与优化
        5.3.3 新征收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5.3.4 对低品位、共伴生、难采选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的现实意义
        5.3.5 推广应用新征收公式的重要意义
        5.3.6 具体计征办法
第六章 案例分析:湖北省典型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1 铁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1.1 湖北省铁矿开发利用现状
        6.1.2 大冶铁矿资源补偿费测算
        6.1.3 新旧资源补偿费计征对比
    6.2 金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6.3 磷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设计
第七章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改革的政策建议
    7.1 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7.2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优化措施
    7.3 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完善措施
        7.3.1 厘清税费制度关系推进资源税费改革
        7.3.2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7.3.3 改革现行税费制度体系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油气资源的内涵
        2.1.1 油气资源的概念
        2.1.2 油气资源的特征
        2.1.3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内涵
        2.1.4 油气资源收益形成机理
        2.1.5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主要形式
    2.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
        2.2.1 地租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收益分配理论
    2.3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2.3.1 真正体现油气资源的所有者权益
        2.3.2 促进油气资源交易市场化的实现
        2.3.3 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3.4 适应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2.3.5 促进油气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益最大化
3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沿革及现状分析
    3.1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
        3.1.1 油气资源无偿使用时期(1949-1982年)
        3.1.2 油气资源有偿使用时期(1982至今)
    3.2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分析
        3.2.1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主体
        3.2.2 推行石油合同模式现状
        3.2.3 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
4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4.1 油气资源各利益主体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4.1.1 石油企业和中央政府间在税费征收及矿权的收益实现上存在矛盾冲突
        4.1.2 石油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4.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税费分配不合理的矛盾
    4.2 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4.2.1 单一产权引发投资经营权高度集中
        4.2.2 矿业权市场的不健全造成矿业权难以实现最优配置
        4.2.3 有偿使用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资源所有者权益受损
        4.2.4 现行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忽视了油气资源地的利益
    4.3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存在的问题
        4.3.1 缺少实现调节政府与石油企业之间收益分配的工具
        4.3.2 税费设置存在重复征收以及漏征问题
        4.3.3 油气资源税费政策的设定对油气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足
        4.3.4 油气资源税费制度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够
    4.4 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4.4.1 矿业用地取得的方式决定了资源地的经济利益损失
        4.4.2 现行补偿制度中的补偿方式不利于资源地经济的发展
    4.5 我国的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尚未完成
        4.5.1 实证研究方法
        4.5.2 实证分析
    4.6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6.1 一元矿权制度与二元土地所有制之间存在冲突
        4.6.2 现行油气资源税费体系不成熟
        4.6.3 矿业用地制度设计未能与时俱进
        4.6.4 国家定价为主,价格调整滞后国际市场波动
5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国际借鉴
    5.1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
        5.1.1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概述
        5.1.2 国际石油合同的功能
        5.1.3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介绍
    5.2 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
        5.2.1 资源租金税
        5.2.2 石油暴利税
        5.2.3 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5.2.4 通用税费
    5.3 国内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比较分析
        5.3.1 国内外油气资源的所有权归属
        5.3.2 国内外石油合同模式
        5.3.3 国内外收益实现制度
        5.3.4 政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5.4 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5.4.1 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需加强多方面制度建设
        5.4.2 完善现有油气资源税费制度
        5.4.3 税费政策调节的手段实现多样化
        5.4.4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5.4.5 加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6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
    6.1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6.1.1 促进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6.1.2 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原则
        6.1.3 尊重油气资源开发规律原则
    6.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框架构建的设想
    6.3 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
        6.3.1 创新油气资源初始矿权配置制度
        6.3.2 建立市场化的油气资源矿业权流转制度
        6.3.3 加强产权管理以实现油气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6.4 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形式的改进
        6.4.1 明确收益性质,规范收益名称,统一管理机关
        6.4.2 建立反映市场价格的油气资源收益制度
        6.4.3 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形式的具体措施
    6.5 完善矿业用地制度
        6.5.1 强化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创新矿业用地取得方式
        6.5.2 拉长资源地的油气资源产业链,创造就业安置机会
    6.6 建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6.6.1 全面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
        6.6.2 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7 相关配套改革设计
    7.1 加快我国原油价格市场化进程
        7.1.1 以竞争促改革
        7.1.2 真正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
        7.1.3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7.1.4 建立和完善税费调节机制
        7.1.5 减少对石油消费的依赖
    7.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油气资源法规
        7.2.1 制定油气产业专门法
        7.2.2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7.2.3 加强油气行业内部管理
        7.2.4 对特殊领域及重点问题制定专项法规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资源税费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我国资源税费的理论基础
        1.3.1 地租理论
        1.3.2 供需理论
        1.3.3 外部性理论
        1.3.4 矿产资源耗竭理论
    1.4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基本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概述
    2.1 我国矿产资源税费种类概述
        2.1.1 资源税
        2.1.2 矿产资源补偿费
        2.1.3 矿区使用费
        2.1.4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
        2.1.5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
        2.1.6 石油特别收益金
    2.2 我国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历程
        2.2.1 1984 年我国第一代资源税制
        2.2.2 1994 年我国第二代资源税制
        2.2.3 2004 年至今的后续调整
    2.3 我国矿产资源税的运行分析
        2.3.1 历年资源税征收额的变化趋势分析
        2.3.2 历年资源税、全国税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变化情况分析
        2.3.3 资源税各税目所占资源税总收入比重对比分析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存在的问题研究
    3.1 资源税定位不明确,计税依据不合理
    3.2 资源税征税范围偏窄,资源税率偏低
    3.3 资源税与其他税费存在重复征收现象
    3.4 资源税收入分配与使用体制不合理,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章 我国资源税“从价改革”分析——以新疆为例
    4.1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背景
    4.2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前后内容对比分析
    4.3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效用分析
    4.4 新疆资源税“从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4.1 确定计税价格方面不够合理
        4.4.2 综合减征率逐年递增存在隐患
        4.4.3 资源税收入分配不公
        4.4.4 从价计征存在局限性
第五章 其他国家资源税制的经验分析与借鉴
    5.1 国外资源税制的综合分析
        5.1.1 国外资源税制的共性分析
        5.1.2 国外资源税制的框架分析
    5.2 典型国家资源税制分析
        5.2.1 美国资源税制分析
        5.2.2 俄罗斯资源税制分析
        5.2.3 澳大利亚资源税制分析
    5.3 典型国家资源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5.3.1 资源税功能定位的启示
        5.3.2 资源税征税范围的启示
        5.3.3 资源税计税依据的启示
        5.3.4 资源税税率的启示
        5.3.5 资源税税权划分的启示
第六章 我国矿产资源税的改革措施
    6.1 我国资源税改革的两种观点分析
        6.1.1 废止资源税的观点分析
        6.1.2 保留资源税并适时改革的观点分析
    6.2 矿产资源税的改革措施
        6.2.1 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6.2.2 改革资源税计征方式
        6.2.3 提高资源税负水平
        6.2.4 规范资源税收入的分配与使用
        6.2.5 合理界定矿业开发中的环境权利,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5)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对新疆油气田企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前后税制变化的对比分析
    (一)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计算方法。
        1.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前,新疆原油天然气
        2.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后,新疆原油天然气
    (二)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减免税项目。
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及税种的关系
    (一)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相关产品价格的关系。
        1.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原油、天然气价格关系。
        2.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对中下游油气田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二)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利润的关系。
    (三)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企业所得税和其他税种的关系。
    (四)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与特别收益金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关系。
    (五)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各类税费的相互关系。
三、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征收及改革法制建议
    (一)建议提高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
        1.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可采用特别收益金的模式,即实行超额累进从价定率。
        2.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可直接提高至10%,或者更高水平。
    (二)对高成本、低产出新疆油气田开采企业增加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优惠幅度。
    (三)建议降低特别收益金征收率,合并矿产资源补偿费。

(6)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系统动力学在能源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1.3.2 天然气产业定价机制研究现状
        1.3.3 油气产业财税政策研究现状
        1.3.4 财税政策相关研究及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界定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天然气价格政策的演变及评价
    2.2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及评价
        2.2.1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建立与发展阶段
        2.2.2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调整阶段
        2.2.3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全面改革与完善阶段
        2.2.4 1994 年以来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演变及评价
    2.3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2.3.1 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进程缓慢
        2.3.2 增值税转型不全面
        2.3.3 营业税改革会造成短期内税收成本上升
        2.3.4 所得税对天然气产业激励明显不足
        2.3.5 天然气资源税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2.3.6 天然气产业财税优惠政策少
    2.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3.2 财税政策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1 流转税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2 资源税费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3 其他税费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4 天然气价格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5 替代能源价格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2.6 价格规制对天然气产业影响的因果关系分析
    3.3 财税政策对我国天然气产业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3.1 模型假设
        3.3.2 模型结构及数据来源描述
        3.3.3 模型有效性测试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1 仿真结果
        3.4.2 政策实验
    3.5 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中的定价机制分析
    4.1 天然气定价的经济学分析
        4.1.1 天然气定价的理论基础
        4.1.2 垄断市场中的价格控制
    4.2 现有市场结构下天然气定价的博弈分析
        4.2.1 博弈定价的理论基础
        4.2.2 天然气价格博弈特点
        4.2.3 天然气价格博弈模型假设
        4.2.4 天然气定价模型分析
        4.2.5 税收调整下的博弈定价
        4.2.6 天然气价格规制水平的博弈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国外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5.1 英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
        5.1.1 公司所得税
        5.1.2 附加费
        5.1.3 石油收益税
        5.1.4 资本免税额
        5.1.5 激励
        5.1.6 间接税
    5.2 俄罗斯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
        5.2.1 公司所得税
        5.2.2 出口关税
        5.2.3 采矿税
        5.2.4 资本免税额
        5.2.5 激励
        5.2.6 间接税
    5.3 澳大利亚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
        5.3.1 公司所得税
        5.3.2 石油资源租金税
        5.3.3 特许权使用费
        5.3.4 资本免税额
        5.3.5 激励
        5.3.6 间接税
    5.4 美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
        5.4.1 公司所得税
        5.4.2 特许权使用费
        5.4.3 资本免税额
        5.4.4 激励
        5.4.5 替代最低税制度
        5.4.6 州和地方税
        5.4.7 国外公司税
        5.4.8 间接税
    5.5 国外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经验总结
        5.5.1 国外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体系比较完善
        5.5.2 国外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运用重点突出
        5.5.3 国外天然气产业财税激励形式多样化
        5.5.4 国外重视对天然气资源地利益的保护
        5.5.5 国外重视对天然气产业研发的激励
    5.6 小结
第六章 我国天然气产业的财税政策选择
    6.1 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选择的原则
        6.1.1 立足我国税制改革的总体部署
        6.1.2 贯彻低碳与环保理念
        6.1.3 结合天然气产业特点
        6.1.4 形成价税联动机制
        6.1.5 提高立法层级
    6.2 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6.2.1 加快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进程
        6.2.2 提高天然气价格政策的可预见性及稳定性
        6.2.3 加强天然气价格政策与需求侧管理政策的协调
        6.2.4 开征碳税助力天然气价格改革
    6.3 构建所得税对天然气产业的激励机制
        6.3.1 降低研发支出限制条件
        6.3.2 放宽天然气产业勘探与生产等支出的扣除限制
        6.3.3 细化对天然气产业的投资抵免与加速折旧等规定
        6.3.4 加强对低投资回报油田的所得税激励
        6.3.5 提高所得税优惠对天然气产业专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
    6.4 降低天然气产业税费负担
        6.4.1 实现天然气产业增值税的全面转型
        6.4.2 降低天然气产业增值税负担
        6.4.3 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
        6.4.4 优化天然气产业税费制度
    6.5 进一步深化资源税改革
        6.5.1 明确天然气资源税的职能定位
        6.5.2 资源税款专款专用
        6.5.3 完善资源税减免政策
    6.6 加大对非常规天然气的财税支持力度
        6.6.1 加大对非常规天然气的税收优惠力度
        6.6.2 改进对非常规天然气的财政支出政策
        6.6.3 加强对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6.7 进一步明确横向和纵向财税分配关系
        6.7.1 厘清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税收收入分配关系
        6.7.2 构建天然气资源输出地区与输入地区的横向补偿机制
        6.7.3 扩大天然气税收的地方分成比例
    6.8 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历

(7)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 ——以稀土、铜等矿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矿业形势
        1.1.2 矿产资源税费政策
    1.2 研究综述
        1.2.1 外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
        1.2.1.1 国外学者研究进展
        1.2.1.2 国内学者研究进展
        1.2.2 中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研究
        1.2.2.1 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研究
        1.2.2.2 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公式设计研究
        1.2.2.3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研究
        1.2.2.4 部分矿种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
        1.2.3 简要评述
        1.2.3.1 主要成果
        1.2.3.2 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
2 矿产资源补偿费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地租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分配理论
        2.1.4 耗竭性理论
    2.2 租税费比较分析
        2.2.1 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三种权力
        2.2.2 价、费、税的形成机制
        2.2.3 资源的价值构成
        2.2.4 矿产资源补偿费定位
3 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现状
    3.1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变迁
        3.1.1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
        3.1.2 现行矿产资源税费种类
        3.1.3 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现状
        3.2.1 矿产资源补偿费征管现状
        3.2.2 征管制度存在主要问题
4 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比较
    4.1 中外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对比分析
        4.1.1 矿产资源补偿费与权利金
        4.1.2 资源税与资源租金税
        4.1.3 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与矿业权租金
        4.1.4 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与红利
        4.1.5 国内外低品位矿产资源优惠政策对比
        4.1.6 小结
    4.2 典型国家矿业税收制度——加拿大
        4.2.1. 加拿大矿业税收制度概况
        4.2.2 加拿大矿业制度优缺点
    4.3 典型国家矿业税收制度——南非
        4.3.1 南非权利金制度改革历史背景
        4.3.2 南非权利金制度介绍
        4.3.3 南非权利金制度评述
    4.4 对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启示
        4.4.1 重新界定税费关系
        4.4.2 完善矿产品含义和计征对象
        4.4.3 调整费率制度
5 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矿种补偿费费率调整研究
    5.1 稀土等矿种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方案
        5.1.1 方案一:参考国外权利金费率调整
        5.1.2 方案二:参考规模以上非油气采选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水平调整
    5.2 行业企业特征和费率调整影响分析
        5.2.1 轻稀土
        5.2.2 重稀土
        5.2.3 金
        5.2.4 锡矿
        5.2.5 锑矿
        5.2.6 钼矿
        5.2.7 钨矿
        5.2.8 煤矿
    5.3 重点企业费率调整影响测算
        5.3.1 稀土
        5.3.2 金
        5.3.3 锡矿
        5.3.4 锑矿
        5.3.5 钼矿
        5.3.6 钨矿
        5.3.7 煤矿
    5.4 小结
6 江西铜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细化研究
    6.1 江西省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6.1.1 江西省矿产资源概况
        6.1.2 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6.1.2.1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6.1.2.2 江西省矿业发展方向
        6.1.3 江西铜矿资源与国内外铜矿资源比较
        6.1.3.1 国际铜矿资源现状分析
        6.1.3.2 我国铜矿资源现状分析
        6.1.3.3 江西省铜矿资源现状分析
    6.2 江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
        6.2.1 江西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特点
        6.2.2 江西省铜矿资源补偿征收概况
        6.2.3 江西省补偿费征收细化的必要性分析
    6.3 江西铜矿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设计
        6.3.1 铜矿资源补偿费计征对象及测算方法
        6.3.1.1 原矿计征及测算方法
        6.3.1.2 铜精矿计征及测算方法
        6.3.1.3 共伴生矿计征及测算方法
        6.3.2 铜矿价格计价系数测算
        6.3.2.1 原矿价格计价测算
        6.3.2.2 铜精矿价格计价系数测算
        6.3.2.3 共伴生铜矿计价系数测算
        6.3.3 开采回采率系数计算方式
        6.3.3.1 开采回采率系数的相关界定
        6.3.3.2 开采回采率系数的规范计算
        6.3.4 江西省铜矿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
        6.3.4.1 采、选联合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
        6.3.4.2 采、选、冶一条龙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
        6.3.4.3 财务账目不明、确定销售收入困难等情况的矿山企业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
        6.3.4.4 规模小、季节性小矿矿产资源补偿费计征
    6.4 德兴市铜矿资源补偿费计征模式研究
        6.4.1 德兴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基本情况
        6.4.2 德兴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现状
        6.4.3 德兴铜矿资源补偿费计价系数确定
        6.4.4 德兴市铜矿资源补偿费细化计征方案可行性分析
        6.4.4.1 矿山企业税费负担分析
        6.4.4.2 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析
    6.5 江西省铜矿资源补偿费细化计征的结论及建议
        6.5.1 铜矿资源补偿费计征
        6.5.2 共伴生金属补偿费计征
        6.5.3 开采回采率系数确定
7 江西钨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细化研究
    7.1 钨矿资源补偿费征收概况
        7.1.1 我国钨资源概况及行业发展趋势
        7.1.1.1 我国钨资源概况
        7.1.1.2 行业发展趋势
        7.1.2 赣州钨资源发展状况
        7.1.2.1 赣州钨资源储量
        7.1.2.2 开发利用情况
        7.1.2.3 加工开发现状
        7.1.3 钨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
        7.1.3.1 全国钨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现状
        7.1.3.2 赣州钨资源补偿费征收概况
        7.1.4 钨矿资源补偿费征收的问题
        7.1.4.1 征收对象有待进一步明确
        7.1.4.2 内部销售矿产品的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
        7.1.4.3 回采率系数较难核定
        7.1.4.4 补偿费费率长期固定不变且明显偏低
        7.1.4.5 分成比例不合理,且返还时间长
        7.1.4.6 矿产品流通环节监管较为薄弱
    7.2 钨矿资源补偿费计征重点问题分析
        7.2.1 矿产品销售收入的确定
        7.2.1.1 征收矿产品的界定和缴纳对象的确定
        7.2.1.2 矿产品价格的核定
        7.2.1.3 矿产品销售收入确定
        7.2.1.4 企业影响分析
        7.2.1.5 改革阻力和困难
        7.2.2 回采率系数的核定
        7.2.2.1 我国钨资源综合回收率现状
        7.2.2.2 赣州钨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7.2.2.3 回采率系数的核定
        7.2.2.4 困难与阻力
    7.3 观点与建议
        7.3.1 观点
        7.3.1.1 集团内部调拨钨精矿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7.3.1.2 矿产品流通环节监管缺失
        7.3.2 建议
        7.3.2.1 建立钨精矿内部价格核算标准
        7.3.2.2 强化矿产品流通环节监管与稽查
        7.3.2.3 修改完善 150 号令相关条款
8 结论和不足
    8.1 结论
        8.1.1 尽快启动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改革
        8.1.2 提高地方留成比例
        8.1.3 修订《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
    8.2 研究创新
        8.2.1 提出了稀土等保护性矿种补偿费费率调整方案
        8.2.2 提出了铜矿、钨矿补偿费征收细化方案
        8.2.3 跟踪研究加拿大、南非等国矿业税费制度
    8.3 不足与展望
        8.3.1 费率测算指标选取有待改进
        8.3.2 建立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动态评估调整机制,系统开展主要矿种补偿费费率调整测算
        8.3.3 逐步开展重点矿种的采、选、冶一条龙企业内部精矿销售计价系数测算
附件一:上市 A 公司分析
附件二:非国有 B 公司分析
附件三:国有 C 公司分析
附件四:矿山企业采矿回采率和采矿回收率统计
附件五:钨业协会指导价格
附件六:湖南省非税收入分成比例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中国油气资源税费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油气资源税费演变与进展
    (一) 油气资源税费的演变
    (二) 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研究进展
二、油气资源税费现状及研究
    (一) 税负
    (二) 计税依据
    (三) 计征方式
    (四) 征收管理
    (五) 收益分配
    (六) 税收优惠
    (七) 环境保护
三、总结与述评

(9)我国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的研究与“一税通”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研究现状
    1.1 取消资源税或矿产资源补偿费
    1.2 将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合并
    1.3 维持税费分征格局
    1.4 将油气税费全部废除或者合并为权利金
2 税费体系存在问题
    2.1 多重资源税种并存
    2.2 各税种属不同部门管辖
    2.3 多重税种征管方式各异
    2.4 各税种间缺乏互补性和协调性
    2.5 多重税种发挥作用仍然有限
3 简化税制与“一税通”的设计
    3.1 实行“一税通”的必要性及条件
    3.2“一税通”的渊源及设计思路
4 实施“一税通”的意义

(10)石油财税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石油财税法律制度现状
    (一) 石油税收法律及政策。
        1.石油勘探及开发领域税收法律制度。
        (1) 流转税方面:
        (2) 企业所得税方面:
        (3) 财产行为税方面:
        2.石油经营领域税收法律制度。
        (1) 流转税方面:
        (2) 企业所得税方面:
    (二) 石油财政制度。
        1.矿业权体制。
        (1) 矿业权的基本概念。
        (2) 市场经济国家的矿业权制度。
        (3) 我国现行矿业权体制。
        2.石油合同体制。
        (1) 石油合同的概念。
        (2) 我国石油合同体制的基本特点。
        3.石油财政收入分配。
        (1) 石油企业所得税分税制度。
        (2) 石油增值税分享制度。
        (3) 石油消费税中央政府专享制度。
        (4) 石油资源税分享制度。
        (5) 矿产资源补偿费分成制度。
二、 石油财税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 石油税收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生产环节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消费环节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生态环境补偿环节税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石油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
        1.政府与石油企业之间的利益协调。
        2.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石油财政利益之间的分配。
        3.生态补偿责任的划分。
三、 相关立法建议
    (一) 石油生产领域的立法建议。
        1.经济立法原则。
        2.立法建议。
    (二) 石油消费领域的立法建议。
        1.经济立法原则。
        2.立法建议。
    (三) 相关部门利益调整的立法建议。
        1.经济立法原则。
        2.立法建议。

四、关于合并油气田企业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油气企业资源开发环境税费改进研究[D]. 王婷.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5)
  • [2]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D]. 王磊.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3]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D]. 盛锐.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4]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演进及资源税改革研究[D]. 张彦彦.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4(09)
  • [5]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对新疆油气田企业的影响[J]. 丁洁. 新疆社科论坛, 2013(06)
  • [6]我国天然气产业财税政策研究[D]. 王美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7]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 ——以稀土、铜等矿种为例[D]. 吕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5)
  • [8]中国油气资源税费研究综述[J]. 王甲山,李绍萍,贺俊峰. 财会通讯, 2012(27)
  • [9]我国油气资源税费体系的研究与“一税通”的设计[J]. 李九斤,贺俊峰,王甲山. 价值工程, 2012(19)
  • [10]石油财税法律制度研究[J]. 许生. 经济研究参考, 2012(38)

标签:;  ;  ;  ;  ;  

油气田企业资源税与矿产资源补偿合并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