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油气成藏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一、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韩强[1](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张园园[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文中提出断裂构造控制着油气的成藏,厘清断裂发育特征是促进油藏增储增产的关键。天环坳陷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强烈变形与盆内弱变形的过渡转折区,中-新生界断裂构造十分复杂。为了进一步明确该区长8段油气富集规律,本文在背景资料搜集与背景调研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测井联合连片高精度三维地震的方法,查清了中生界断裂属性特征,明确了断裂类别与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分析了中生代以来的断裂成因与演化机制;结合重点井区实例分析,剖析了长8段油藏的动态形成过程,并提出了断裂-烃源岩-储集体之间的多种配置模式;基于此,探讨了中生代以来主要构造运动的石油地质意义,重点理清了不同规模断裂构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并明确指出了研究区长8段油藏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地质分析法与多种三维地震解释技术相结合,明确了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发育复杂断裂体系。除大量高角度裂缝外,北西向、北东东向以及近东西向三组断层十分发育,平面上呈线状延伸、具有走滑性质,剖面上高陡产状、不易识别。中生代以来,断裂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山运动的旋回改造与影响,形成了区带级断裂、圈闭级断裂、层组间断裂等,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镇原缓坡带与南部平凉-泾川陡坡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综合地化分析与盆地模拟等结果,明确了长8段油藏由上覆长7段深湖-半深湖相油页岩主力供烃。该套烃源岩于中侏罗世晚期开始生烃,并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生油高峰,现今处于中成熟-成熟阶段。通过测井岩性数据统计及钻井岩心观察与描述,阐明了长81重点产油层段发育北东-南西向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沉积;砂体虽呈薄层产出,但其几何连通性较好。综合4个重点井区的含油性统计结果,根据断裂组合样式、断距与源-储间距的相对关系,划分了断裂与源储间的配置类型,具体包括源储直接接触地垒式、源储非直接接触地垒式等多种模式。借助烃类包裹体荧光测试、烃类伴生盐水包裹体测温以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等,厘定了长8段油气充注起始于晚侏罗世。通过物性与含油显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确定了长81小层原油充注的物性条件。借助岩心及矿物薄片分析测试、X衍射定量检测等,查明了长81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的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现今处于中成岩A期。其中,早成岩阶段的持续压实作用、早成岩B期以来的多次胶结作用是储层加速致密化的关键,对此,采用成岩作用效应模拟的方法恢复了砂岩古孔隙度。进一步结合断裂发育史,将构造演化-储层成岩-原油充注进行匹配分析,总结出长8段油藏形成过程分别为:初始沉积形成、早期低丰度原生岩性油藏形成、中期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发育、晚期较高丰度的分散状次生油藏沿断裂带聚集等四个阶段,指明了早白垩世末期为长8段油藏形成的关键。不同时期的构造运动、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均会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印支运动奠定了研究区基础构造格架,中-晚期燕山运动决定了油气成藏的关键,喜山运动则定格了油藏的最终分布状态。区带级断裂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构造格局,圈闭级断裂影响了油气藏类型并决定了烃类有效输导,层组间断裂则主要改善了储层物性。只有富油断裂、结网河道砂体与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有效匹配,才能共同决定油藏的富集位置和产出程度。就研究区长81小层而言,砂地比大于50%的结网河道砂岩,匹配中等规模的地垒式断裂与源-储配置样式,最易富集高产油藏。

刘一婷[3](2021)在《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演武地区延安组油藏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藏规律及成藏模式研究薄弱,给下步勘探开发带来巨大难题。本文应用油田现有数据资料,开展研究区延安组古地貌、构造、沉积相、储层、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动力、充注期次与时限等成藏因素分析,确定各目的层成藏控制因素,总结成藏模式及成藏规律,为后期油气合理地勘探开发提供依据。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地质资料,运用印模法及综合地质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前侏罗纪古地貌呈现出“北斜坡、中支沟、南高地”的形态,发育三条支河谷。侏罗系延安组延8、延7层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综合储集层性能、盖层封闭性能、圈闭类型、成藏模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研究区油气富集规律,提炼出“河谷侧翼坡咀成藏、近河古高地成藏、河间丘上覆砂岩成藏”三种成藏模式,分析延安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认为古地貌为下切河谷提供了来自延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通道,鼻隆构造与河道砂体匹配形成了良好储油圈闭。

赵子龙[4](2020)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作为流体矿产,其运聚作用反映其时、空演化的地质过程,是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探目标优选的重要组成部分。渤中凹陷深层油气勘探效果突出,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研究薄弱。本文试图通过对渤中凹陷多次洼差异性烃源条件下的油气来源,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成藏过程的研究,旨在探讨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以及勘探和目标区优选。立足30余口深层探井、评价井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取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藏作为主要解剖区。通过岩心观察、显微薄片、油/气物性、有机/无机地化等翔实的资料,研究油气来源和深部流体示踪、输导格架发育特征、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以及优势运移指向,借助流体驱替物理实验和Petro Mod?数值模拟等正演手段,分析油气运聚成藏过程。取得了如下主要认识:渤中凹陷西南部深层油气主要来自富烃深次洼中的主洼、南洼和西南洼烃源岩,层位上以沙河街烃源贡献为主,东营组次之。热膨胀与底辟作用下的构造背景,岩相学组合和有机/无机地化特征,反映深部流体主要源于上地幔深部,略受壳源物质混染,借助深大断裂-裂缝体系,在喜马拉雅期发生以中心式和裂隙式区域喷发活动。渤中凹陷输导体系主要发育有高渗岩体、断层、不整合面和裂缝。多期形成的北北东和近南北向的正平移断裂、北西和北东向共轭走滑断裂,在新构造运动期间得以活化和再发育,为深层流体提供优势运移通道。裂缝主要包括近垂直缝、斜交缝和水平缝。水平缝形成时间要早于近垂直缝,近垂直缝早于斜交缝。多期次构造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增压耦合均有助于裂缝网络的形成。超压成因主要有沉积型超压、生烃增压和断裂引起的压力传递,其中沉积型超压和生烃增压是渤中凹陷超压的主要贡献者。流体动力演化整体表现为油势梯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约5.3Ma以来油势梯度达到最大。渤中凹陷深层油气经历了早油、晚气的混合运移过程,约5.3Ma以来天然气发生规模运聚过程。在流体势梯度驱动下,油气沿着断层-裂缝-高渗岩层-不整合面发生垂向和侧向长距离运聚,形成了“多源汇聚供烃-早油晚气-长距离垂、侧向差异运聚”的油气成藏模式。

梁霄[5](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指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王彦君[6](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王新宇[7](2020)在《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永平油田在区域构造上属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登娄库背斜带北缘上的一个局部构造,该构造被称为扶余Ⅰ号构造,本研究区的油气藏类型复杂并且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在利用已有的地震、钻井、岩心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对永平油田的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油气成藏规律。依据层序地层理论与砂组的划分特征,将泉头组四段划分为4个砂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完成对泉四段顶界的构造特征研究,共计识别出87条正断裂,8个圈闭。在区域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利用沉积相的相标志,识别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和浅湖泥3种沉积微相,利用四个砂组的地震属性特征,完成对研究区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的研究,识别砂体有利相带。通过对研究区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六方面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永平油田的油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周边生油凹陷的青山口组一段烃源岩,依靠连通性砂体进行侧向运移,气源主要来自于扶余Ⅰ号构造深部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火石岭组的煤系地层,利用断裂沟通深部作垂向运移。嫩江组沉积末期与明水组沉积末期的构造运动对本地区的圈闭类型、天然气藏分布和油藏的破坏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现今的油气分布与各成藏要素形成时间及匹配关系密切相关,稠油藏以构造油藏为主,广泛分布在穹窿背斜两翼及顶部;常规油藏以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分布在穹窿背斜东部的局部地区;天然气藏以构造气藏为主,与深断裂相伴生。

马钰凯[8](2020)在《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石炭-二叠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重要的潜山油气增储领域。在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及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与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探究构造演化对煤系烃源岩生烃规律、优质储层发育、潜山圈闭形成等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是潜山油气成藏研究的重点,对油气增储上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以黄骅坳陷上古生界潜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露头及井震资料,整理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探究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表明:(1)华北地台经历克拉通化、稳定发育、裂解破坏和伸展裂陷的演化过程,在此背景下石炭-二叠系的沉积充填,建立在稳定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之上,在经历中、新生代“两期改造,两期建造”之后,石炭-二叠系最终呈现出残留盆地特征;(2)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地层是潜山烃源岩的主力层系,构造演化控制其生烃过程存在2个阶段,分别对应燕山早中期和喜山期,生烃模式包括持续埋藏型、早抬晚埋型和间歇埋藏型,此外研究区内二次生烃门限大于一次生烃门限,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口深凹区为生烃最有利区带;(3)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裂缝为辅,原生孔隙较少,断裂造缝作用对储层改造的有效范围是距离主干断层759m以内,溶蚀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分为有机酸溶蚀-大气淡水淋滤复合模式、有机酸溶蚀主导模式、大气淡水淋滤主导模式,其中第三种模式分布最广且改造强度最大;(4)研究区发育的潜山圈闭类型包括背斜圈闭、逆冲圈闭、古地貌圈闭和掀斜断块圈闭,不同类型的圈闭在构造演化控制下具有各异的形成过程,其中掀斜断块圈闭分布最为广泛,背斜圈闭主要分布在南部,古地貌圈闭主要分布在北部,逆冲圈闭零星分布。对典型潜山油气藏进行解析,发现研究区潜山油气藏分为古生古储型和新生古储型。潜山油气成藏在构造演化控制下体现出有效烃源岩、优质储层、良好圈闭的合理配置。诸如乌马营、王官屯及歧北-埕海北部地区具有良好圈闭条件、生储盖组合及保存条件的区域,有利于潜山油气聚集成藏。上述分析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飘[9](2020)在《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二连盆地洼槽区油气资源丰富,成藏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23个洼槽进行类型划分,挑选不同结构、不同地质类型的四个典型洼槽(乌兰花南、阿南、巴南、乌雅南)开展成藏地球化学研究,构建了不同洼槽、不同区带的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二连盆地洼槽地质要素类型可分为高熟大型半咸水洼槽等3大类15小类,洼槽结构类型可分为单断断槽式等5类,洼槽生烃潜力可分为富生烃、生烃和非生烃三个级别;高熟型洼槽和成熟型咸水洼槽全为富生烃洼槽,深洼带面积大于100km2是富生烃洼槽形成的必要条件。根据烃源岩抽提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可将四个典型洼槽的烃源岩发育模式分为半咸水-咸水(菌)藻源保存力模式、淡水-半咸水混合生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淡水陆源有机质供给力模式。不同模式下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生排烃门限、生油窗宽度以及源藏关系具有差异性。不同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成因类型可分为咸水藻源低熟油等3大类9小类,不同类型原油具有成带或成层分布特征。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南洼槽蒙古林和小阿北油藏原油主要从深洼带经不整合面-断裂-不整合面呈阶梯式运移;乌兰花南洼槽原油主要沿断裂垂向运移;乌雅南洼槽K1ba4段原油主要沿T8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成藏,而K1bt1下段原油多为源内砂体输导成藏;巴南洼槽巴I、巴II构造带油藏多为原地烃源岩经断裂-砂体侧向输导成藏。四个典型洼槽中,阿尔善断裂带、乌雅南洼槽斜坡内带、巴I构造带具有高强度充注特征,其他区带多为中等或低强度充注。各洼槽原油多为腾二期和赛汉期两期充注,但咸水洼槽成藏时间偏早,近洼构造带成藏期次较多。现今四个典型洼槽均为静水低压体系,但油柱高度小于浮力驱动的临界油柱高度,地史时期深洼带油气充注的动力为浮力和古异常压力综合作用。不同结构洼槽的成藏模式可分为双源阶梯式连续充注复式成藏等4种模式,洼槽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及油气性质、烃源灶控制油气来源及分布、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和聚集。

马骞[10](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中上元古界成藏条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非常规、深水以及陆上深层等油气勘探领域陆续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勘探实践的进一步深入。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出露华北克拉通中上元古界,研究其沉积构造环境及演化对古老地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前寒武系野外剖面进行了系统观察及采样,综合利用岩性观察、沉积相分析、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有机岩石学分析等手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探讨研究区中新元古代构造特征及后续的演化情况,从区域构造演化及改造的角度,对研究区中上元古界油气成藏条件及差异性进行初步探讨评价。研究认为:(1)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新元古代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长城纪时期发育陆内裂陷槽及边缘裂陷,蓟县纪逐渐转变为稳定的陆棚浅海沉积,继承了早期格局;中新元古代区域构造改造作用以抬升剥蚀为主,伴有构造-热事件;(2)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格局演化存在差异性,以加里东运动与燕山运动对元古界影响较为重要;加里东期划分盆地内部与边缘,盆地边缘形成冲断带,限定了后期强改造的范围;燕山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意义重大,盆地边缘地层强烈变形,局部地区发育切穿元古界深大断裂,保存条件较盆地内部变差;(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古隆起控制下的陆相裂陷槽沉积带是中上元古界烃源岩发育的可能有利区,热演化史及生烃史主要受控于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

二、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基础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主要工作量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2.2.1 南天山造山带
        2.2.2 库车坳陷
        2.2.3 沙雅隆起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2.4 烃源条件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沉积岩特征
        3.1.3 变质岩特征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4.2 断裂构造特征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4.2.2 断裂平面展布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4.2.4 断裂形成机制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4.3.2 平衡剖面恢复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5.1.1 震旦系储层
        5.1.2 下寒武统储层
        5.1.3 上寒武统储层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5.4 潜山盖层条件
        5.4.1 盖层分布特征
        5.4.2 盖层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识别与刻画
        1.2.2 镇泾地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与演化
        1.2.3 延长组致密油控藏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构造特征
    2.2 研究区延长组地层展布
        2.2.1 小层划分
        2.2.2 地层对比
    2.3 长8 段含油性评价
        2.3.1 测井解释含油性评价
        2.3.2 录井显示含油性评价
第三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识别与刻画
    3.1 地质分析法识别裂缝
        3.1.1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观察
        3.1.2 常规测井结合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3.1.3 钻、录井参数异常识别裂缝
    3.2 三维地震解释分析法识别断裂
        3.2.1 三维地震资料品质
        3.2.2 构造解释流程
        3.2.3 层位标定及其特征
        3.2.4 断层解释与刻画
        3.2.5 层面构造精细解释
        3.2.6 断裂展布平面预测
第四章 中生界断裂构造特征与演化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4.1.1 剖面特征
        4.1.2 平面特征
    4.2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4.2.1 镇原-西峰缓坡带
        4.2.2 平凉-泾川陡坡带
    4.3 中-新生代构造成因与演化
        4.3.1 盆地基底断裂特征
        4.3.2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4.4 中生界断裂分级
第五章 断裂与源-储配置关系
    5.1 长7 段烃源岩展布特征
        5.1.1 沉积背景
        5.1.2 空间分布规律
    5.2 长8 段砂泥岩展布特征
        5.2.1 长8_1小层
        5.2.2 长8_2小层
        5.2.3 砂体连通性评价
    5.3 烃源岩与储层接触关系
    5.4 断裂与源-储组合类型及模式
第六章 长8 段油气成藏过程解剖
    6.1 静态地质特征
        6.1.1 井区构造特征
        6.1.2 地层展布与砂体连通性
        6.1.3 圈闭及油气藏类型
    6.2 烃源岩特征与热演化
        6.2.1 烃源岩地化特征
        6.2.2 烃源岩热演化史分析
    6.3 储层特征与成岩演化
        6.3.1 砂岩储层特征
        6.3.2 成岩作用类型
        6.3.3 成岩演化及古孔隙度恢复
    6.4 构造演化-成岩-成藏匹配关系
        6.4.1 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间
        6.4.2 原油充注物性下限
        6.4.3 油藏动态形成过程
第七章 构造控藏作用与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7.1 构造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7.1.1 构造运动对成藏的影响作用
        7.1.2 断裂构造差异控藏
    7.2 油藏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7.2.1 砂岩展布状况
        7.2.2 成藏期储层物性
        7.2.3 富油断裂发育规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 地层划分
        1.3.2 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研究
        1.3.3 沉积相的研究
        1.3.4 储层特征研究
        1.3.5 延安组成藏规律研究
    1.4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地层划分
    2.1 构造背景
    2.2 沉积盆地演化
    2.3 沉积背景
    2.4 地层对比与划分
        2.4.1 标志层电性特征
        2.4.2 地层等厚原则
        2.4.3 旋回对比原则
        2.4.4 地层对比结果
    2.5 构造特征
        2.5.1 延8顶面构造特征
        2.5.2 延7顶面构造特征
第三章 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研究
    3.1 古地貌刻画方法
    3.2 古地貌单元划分
        3.2.1 侵蚀河谷古地貌单元
        3.2.2 支河谷(三级河谷)古地貌单元
        3.2.3 高地古地貌单元
        3.2.4 古隆起斜坡古地貌单元
        3.2.5 河间丘古地貌单元
    3.3 前侏罗纪古地貌形态
第四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4.1 岩石相标志
        4.1.1 颜色标志
        4.1.2 古生物标志
        4.1.3 岩石粒度
        4.1.4 煤层标志
        4.1.5 沉积构造标志
    4.2 测井相标志
    4.3 砂体结构面在露头上的特征
    4.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5 单井相分析
    4.6 连井沉积相分析
    4.7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8 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1.1 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
        5.1.2 填隙物成分及含量
    5.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5.2.1 孔隙类型
        5.2.2 喉道类型
    5.3 孔喉微观特征
        5.3.1 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5.3.2 储层毛管压力特征
    5.4 成岩作用研究
        5.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5.4.2 成岩阶段划分
        5.4.3 储层孔隙演化
    5.5 储层物性及其平面展布特征
        5.5.1 储层物性特征
        5.5.2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5.6 储层分类及综合评价
第六章 成藏要素分析
    6.1 油源对比
    6.2 烃源岩分析
    6.3 储层和盖层
    6.4 运移通道
    6.5 聚集条件
第七章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成藏模式
    7.1 油藏特征
        7.1.1 延7层
        7.1.2 延8层
    7.2 油藏类型
    7.3 成藏控制因素
        7.3.1 古地貌控制成藏
        7.3.2 沉积控制成藏
        7.3.3 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7.3.4 油藏平面分布规律
        7.3.5 油藏纵向分布规律
    7.4 成藏模式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题目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
        1.2.2 输导体系
        1.2.3 流体动力
        1.2.4 成藏模式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1.5.1 主要认识
        1.5.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
    2.2 地层特征
    2.3 油气地质特征
        2.3.1 烃源岩
        2.3.2 储集层
        2.3.3 盖层
        2.3.4 分布层位与油气藏类型
    2.4 小结
第三章 油气来源与深部流体示踪
    3.1 油气来源
        3.1.1 油气组分与热成熟度
        3.1.2 天然气成因
        3.1.3 不同构造油源对比
    3.2 深部流体示踪
        3.2.1 岩相组合特征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深部流体活动模式
    3.3 小结
第四章 输导体系发育特征
    4.1 输导体系
        4.1.1 高渗岩体
        4.1.2 断层
        4.1.3 不整合面
    4.2 断裂演化与形成机制
        4.2.1 断裂演化
        4.2.2 形成机制
    4.3 裂缝类型与形成机制
        4.3.1 裂缝类型
        4.3.2 发育期次
        4.3.3 形成机制
    4.4 输导体系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流体动力恢复与演化特征
    5.1 现今温压特征与超压成因
        5.1.1 温度特征
        5.1.2 压力特征
        5.1.3 超压成因
    5.2 古压力场恢复
        5.2.1 流体包裹体恢复古压力
        5.2.2 盆地模拟参数准备与选取
        5.2.3 模拟结果有效性验证
    5.3 流体动力场演化
        5.3.1 垂向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3.2 平面上流体动力场演化
    5.4 流体动力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5.4.1 泥岩压实计算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4.2 数值模拟的剩余压力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油气运聚过程与成藏机理
    6.1 输导体系与流体动力联合控制下的油气运聚成藏过程
        6.1.1 充注时间
        6.1.2 运移方向
        6.1.3 优势运聚区域
    6.2 地化指标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1 饱和烃生标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2 原油含氮化合物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2.3 油包裹体定量荧光参数约束下的原油优势运聚指向
    6.3 深层油气成藏过程
        6.3.1 油气充注历史
        6.3.2 流体驱替实验
        6.3.3 油气成藏模式
    6.4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创新点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2.1.1 前寒武纪
        2.1.2 寒武纪-志留纪
        2.1.3 泥盆纪-石炭纪
        2.1.4 二叠纪
        2.1.5 三叠纪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3.3.2 断裂系统特征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油气成藏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1.2.2 研究区及周边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地层
第3章 砂组的划分与对比
    3.1 井资料预处理
        3.1.1 井资料概况
        3.1.2 岩心归位
        3.1.3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砂组的划分与对比
第4章 地震构造解释
    4.1 地震工区基本概况
    4.2 地震合成记录的制作及层位标定
        4.2.1 制作合成记录
        4.2.2 层位标定及全区地震解释
    4.3 断层解释
        4.3.1 断层剖面解释
        4.3.2 断层平面解释
    4.4 构造特征
        4.4.1 构造图的绘制
        4.4.2 断裂特征
    4.5 圈闭特征
    4.6 构造演化史研究
    4.7 区域构造特征
第5章 沉积环境沉积相
    5.1 区域沉积背景与物源分析
    5.2 沉积相标志
        5.2.1 岩石学特征
        5.2.2 粒度分布特征
        5.2.3 沉积构造
        5.2.4 沉积的旋回性
    5.3 沉积相与沉积微相研究
        5.3.1 沉积微相及其特征
        5.3.2 单井相分析
        5.3.3 连井相分析
        5.3.4 平面相分析
    5.4 区域沉积特征
第6章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6.1 油气源分析
        6.1.1 油源
        6.1.2 气源
    6.2 储层评价
        6.2.1 储层岩石类型
        6.2.2 孔隙结构特征
        6.2.3 储层物性分析
        6.2.4 测井解释模型建立
        6.2.5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6.3 盖层评价
    6.4 永平油田泉四段圈闭特征
    6.5 油气运移分析
        6.5.1 油侧向运移
        6.5.2 气垂向运移
    6.6 油气保存条件分析
    6.7 区域成藏条件的认识
第7章 油气成藏分析
    7.1 油气成藏时间
    7.2 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7.2.1 稠油井JF229 井油气成藏分析
        7.2.2 天然气井JF208 井油气成藏分析
        7.2.3 稀油井JF206-43-30 井油气成藏分析
    7.3 油气动态成藏分析及分布规律
        7.3.1 油藏成藏动态分析及分布规律
        7.3.2 气藏成藏动态分析及分布规律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2.1 潜山领域研究现状
        0.2.2 研究区潜山勘探研究现状
        0.2.3 盆地构造演化分析研究现状
        0.2.4 主要存在问题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层次及演化
    1.1 太古代-古元古代陆块形成及克拉通化
    1.2 中新元古代-古生代陆块再造及稳定发育
    1.3 中生代陆块裂解破坏
    1.4 新生代持续伸展裂陷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演化过程
    2.1 石炭-二叠系沉积充填背景及特征
        2.1.1 石炭-二叠系沉积前构造环境及特征
        2.1.2 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及分布
    2.2 石炭-二叠系中新生代埋藏和抬升演化过程
        2.2.1 印支末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2 燕山早中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2.2.3 燕山晚期挤压抬升与盆地改造
        2.2.4 喜山期伸展裂陷与盆地建造
第三章 黄骅坳陷盆地构造特征
    3.1 主干断裂及潜山构造带分布
    3.2 主干断裂活动性
    3.3 盆地剖面特征
第四章 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
    4.1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的控制
        4.1.1 烃源岩基本特征
        4.1.2 构造演化与烃源岩二次生烃规律
    4.2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优质储层的控制
        4.2.1 优质储层基本特征
        4.2.2 构造演化与优质储层的形成
    4.3 构造演化对石炭-二叠系潜山圈闭的控制
        4.3.1 圈闭特征及类型
        4.3.2 构造演化与圈闭的形成
    4.4 典型潜山油气藏分析
        4.4.1 乌马营潜山油气藏
        4.4.2 王官屯潜山油气藏
        4.4.3 歧北潜山油气藏
    4.5 潜山油气勘探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9)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湖相烃源岩发育模式
        1.2.2 油源对比研究进展
        1.2.3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进展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成果
        1.5.1 主要工作量
        1.5.2 创新性成果认识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及勘探开发现状
    2.2 区域构造演化
        2.2.1 褶皱基底形成阶段
        2.2.2 中生代陆盆发展阶段
        2.2.3 典型洼槽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沉积特征
        2.3.1 古生界基底
        2.3.2 侏罗系地层
        2.3.3 下白垩统地层
3.洼漕分类及典型洼槽选择
    3.1 洼槽分布
    3.2 洼槽地质特征及综合分类
        3.2.1 洼槽地质要素特征及综合分类
        3.2.2 洼槽结构特征及分类
        3.2.3 洼槽生烃潜力评价
    3.3 洼槽类型与油气分布关系及典型洼槽选择
4.典型洼槽烃源岩特征及形成机理
    4.1 烃源岩地质特征及评价
        4.1.1 有机质丰度
        4.1.2 有机质类型
        4.1.3 有机质成熟度
    4.2 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4.2.1 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2 母质来源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2.3 沉积环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4.3 烃源岩的形成机制
        4.3.1 烃源岩的发育控制因素
        4.3.2 烃源岩的发育模式
    4.4 烃源岩的生排烃门限及灶藏关系
        4.4.1 不同洼槽的生排烃门限
        4.4.2 不同洼槽的灶藏关系
5.典型洼槽油气藏特征及油气来源
    5.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5.1.1 油藏类型
        5.1.2 油藏分布特征
    5.2 地层水及天然气性质
        5.2.1 地层水性质
        5.2.2 天然气性质
    5.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5.3.1 原油宏观特征
        5.3.2 生物标志物特征
        5.3.3 碳同位素特征
    5.4 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分析
        5.4.1 原油成因类型
        5.4.2 原油来源分析
6.典型洼槽输导体系及油气运移示踪
    6.1 输导体系类型
        6.1.1 断裂输导体系
        6.1.2 砂体输导体系
        6.1.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6.2 地质录井资料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2.1 有效运移空间系数及平面分布
        6.2.2 运移强度系数及平面分布
    6.3 地球化学参数示踪油气运移方向和路径
        6.3.1 原油物性、含蜡量示踪运移方向和路径
        6.3.2 原油成熟度参数示踪
        6.3.3 油气运移方式
    6.4 油气运移距离及其控制因素
7.典型洼槽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动力
    7.1 油气充注强度及成藏期次
        7.1.1 油气充注强度特征
        7.1.2 包裹体岩矿特征
        7.1.3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
    7.2 油气成藏动阻力特征
        7.2.1 成藏阻力特征
        7.2.2 成藏动力特征
    7.3 油气成藏过程
8.典型油藏成藏模式及成藏主控因素
    8.1 油气成藏模式
        8.1.1 中央断裂带——双源断裂-不整合阶梯式输导两期复式成藏
        8.1.2 巴I反转构造带——单源断裂-砂体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1.3 赛乌苏断阶带——单源断裂垂向输导一期复式成藏
        8.1.4 斜坡带——单源砂体/不整合侧向输导两期源内成藏
    8.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8.2.1 水体盐度控制烃源岩发育模式、生排烃门限和油气性质
        8.2.2 烃源灶控制原油来源、分布及勘探潜力
        8.2.3 洼槽结构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9.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中上元古界成藏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地”定义与细化
        1.2.2 深层超深层油气领域勘探现状
        1.2.3 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中上元古界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1.2.4 鄂尔多斯盆地地区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构造特征
    2.1 地质背景
    2.2 中上元古界野外剖面特征
        2.2.1 韩城-铜川地区
        2.2.2 千阳-永寿地区
        2.2.3 平凉-陇县地区
        2.2.4 固原-青龙山地区
    2.3 断裂及接触关系特征
        2.3.1 断裂及变形特征
        2.3.2 接触关系特征
第三章 构造演化
    3.1 中新元古代原型盆地特征
        3.1.1 镜下岩石学特征
        3.1.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3 区域沉积与构造背景探讨
    3.2 多构造期背景下的改造与继承
    3.3 结论
第四章 构造演化与成藏条件
    4.1 中上元古界烃源条件
        4.1.1 烃源类型及分布
        4.1.2 热演化史与生烃史
    4.2 保存条件
        4.2.1 储层条件
        4.2.2 封闭情况
    4.3 影响
    4.4 结论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油气成藏研究取得系列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2]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坳陷南段中生界断裂特征及其对长8油藏的影响作用[D]. 张园园. 西北大学, 2021(12)
  • [3]演武-三岔地区侏罗系延7、延8油藏成藏规律研究[D]. 刘一婷.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4]渤中凹陷深层油气运聚成藏机制[D]. 赵子龙. 西北大学, 2020(12)
  • [5]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7]松辽盆地南部永平油田泉四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 王新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8]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构造演化及对石炭-二叠系潜山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D]. 马钰凯.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9]二连盆地典型洼槽成藏机理研究[D]. 吴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与中上元古界成藏条件[D]. 马骞. 西北大学, 2020(02)

标签:;  ;  ;  ;  

油气成藏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