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教训

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教训

一、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之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王崇[1](2020)在《罪刑克制程序研究》文中提出罪刑克制是一种理念,具体表现为公安司法机关对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可以继续追诉、定罪处刑而进行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刑罚轻缓化的处理。换言之,如果存在更温和的方式能够解决社会矛盾,定罪量刑需要保持足够的谦抑。强调程序的罪刑克制,就是要在实体法规定之外,通过程序授权和程序控制实现罪刑减让。罪刑克制理念通过程序机制和案件裁量得以践行。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均应设置无罪化出口,在法律适用时应将宽缓化刑事政策作为基本导向,并将宽缓化刑事政策作为程序性裁量的决定性权重因素,同时对罪刑克制的裁量权运用进行有效的程序控制。研究蕴含罪刑克制理念的程序,首先要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刑法对哪些行为构成犯罪,犯罪行为如何处刑的问题已有明确规定,程序法想要突破刑法预先设定的罪刑价目表似乎与罪刑法定原则有所冲突。但是,程序法的突破始终是朝着有利于被追诉人的方向,这与消极的罪刑法定存在价值融通。刑法谦抑性原则要求犯罪圈要不断缩小,避免出现“密不透风”的犯罪网;即使某种行为已经符合犯罪条件,还要在刑罚裁量时秉持“轻轻重重”的标准,尽可能避免重刑的适用。刑法谦抑性原则与程序的罪刑克制具有同向性,两者都是以罪刑轻缓为方向。强调程序的罪刑克制绝非要与实体法“分庭抗礼”,而是追求实体法谦抑之上的再谦抑,宽缓之外的再宽缓。目的刑论主张刑罚对罪犯的改造功能,很多在追诉过程中实现程序分流的案例表明,程序本身就能发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教育作用,它与刑罚一样,都能有效避免“未然之罪”的发生。当程序的教育作用能够充分发挥时,定罪处刑的必要性会明显降低。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罪刑克制的法定程序和“非制度性实践”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尽管数量较多,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各种程序和“非制度性实践”影响罪刑的原因是不同的,在宽缓的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为追求诉讼效益的最大化,或是为满足迫切的、重要的利益,亦或是在协商性司法、恢复性司法的作用下,都有可能产生罪刑克制的效果。域外罪刑克制程序的总体特点是,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有程序分流的路径,各方主体间的诉讼合意能够影响刑事案件的处理结果,社会力量能够参与到追诉活动中,并发挥积极作用。相比较而言,我国罪刑克制程序的数量和种类仍相对较少,且“非制度性实践”大量存在。对此,以没有法律依据为由将其全盘否定,对他们的积极意义视而不见是十分武断的。在司法先于立法的情况下,司法经验会为立法完善提供可行方案。其实,很多国家的法定程序都是从“非制度性实践”逐渐演化而来的,如美国的辩诉交易、加拿大的刑事和解等,这种发展模式会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借鉴。刑事法律的发展趋势是不断轻缓化,国家要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提供罪刑克制的空间,以此鼓励犯罪人主动降低现实危险,追求更好的诉讼境遇。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在立案和侦查时,必须坚持有罪必追。这种处理方式的直接后果是,构成犯罪的案件都要进入起诉阶段。如此一来,程序分流的阙如会增加后续办案机关的工作压力。如果在立案、侦查阶段,允许办案机关对符合条件的轻微犯罪进行非犯罪化处理,犯罪嫌疑人获得司法出罪机会的同时,有利于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酌定不起诉的裁量内容过于单一,仅考量犯罪情节和预期刑罚,与起诉便宜主义多元化的裁量要求存在冲突。犯罪嫌疑人只是不需要被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在规范层面没有要求具有预示现实危险性低的其他事由,就能够被检察机关不起诉处理,是缺乏合理性的。同时,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对象过于狭窄,适用条件过于严苛,直接导致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率一直不高。对此,有必要改良我国的不起诉制度,以犯罪情节、预期刑罚、日常品行、事后表现、被害人意见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不起诉条件;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类型和刑期限制要有所放宽,并扩大适用至成年人犯罪。惩罚企业犯罪可能引发的“水波效应”需要被足够重视,为避免股东、员工、债权人等无辜的人因追诉活动受到利益损害,检察机关选择暂缓起诉,并监督企业进行合规调整,是比较理想的方案。我国人民法院对于被告人,罪刑从宽的最远边界是定罪免刑,这就意味着,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只要被告人的行为符合犯罪条件,无论情节轻重,宣告有罪是法官的唯一选择。审判权的能动性要求法官仅仅消极裁判是不够的,还要在处理刑事案件时体现人的灵动,当法官认为案件无追诉必要的,应当有权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构建暂缓判决制度,就是为法官行使非犯罪化裁量权提供路径。与罪的克制不同,刑罚的克制集中发生在审判阶段,法官要在刑罚裁量时格外慎重,能够免除刑罚,或是判处非监禁刑的案件,就要选择最轻缓的方式。此外,罪刑裁量要时刻注意公益因素,办案机关发现刑事追诉与国家重大利益发生冲突时,无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与否,都要即时停止追诉。为鼓励公民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增加社会福祉总量,有事前功绩的犯罪分子,或参与作证交易的污点证人,获得罪刑减让的程序机制应当合法化。

吴玲艳[2](2020)在《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程序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检察官运用不起诉裁量权针对部分刑事案件作出不起诉处理的决定是贯彻诉讼经济原则的体现。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实现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随着我国不起诉制度的愈加丰富和完善,为更好地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应当扩大,但是同时也对我国的诉讼民主,诉讼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在扩大裁量权的基础上对权力进行合理有效地制约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难题。当前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状况并不理想,导致不起诉制度未曾发挥其理想的效果和价值功能。长时间以来,我国对于检察官的职能定位存在片面之处,同时面对历史上免予起诉制度的教训,因而对于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实行了较为严密的控制,以及数字化的指标限制,导致制约机制存在不科学之处。加上裁量的标准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因此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流于形式。为了扩大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就要基于当前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良,明细化不起诉裁量的标准同时在程序上适当扩大办案检察官的裁量权。但权力需要制约和监督,才能保障其正当行使。因此,需要构建出符合合理的制约监督机制,通过文书公开说理方便群众监督。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检察官为何享有不起诉裁量权,其理论基础是什么。传统上检察官作为刑事犯罪追诉者的形象,现如今却要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的原因为何。笔者从内因和外因进行分析,内因即为检察官的定位,外因则是基于不起诉裁量权出现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等。第二部分则是从我国司法实践角度出发,从当前公布的不起诉决定书来分析检察官作出不起诉决定时的考量因素,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检察官行使裁量权产生犹疑。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我国检察官行使不起诉裁量权范围,通过我国和域外国家(地区)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地区)适用的范围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的范围相对来说还是较窄的,想要提高不起诉权的适用率,其裁量的范围势必要进行扩张。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裁量标准。同时介绍了日本、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衡量一个案件是否不起诉的标准。希望可以借鉴他们成熟的做法,改良我国不起诉裁量标准较为模糊的现状,使检察官裁量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目前对于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监督机制,发现存在制约不科学的现象,导致不起诉裁量权运行受限。参考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试图为我国建立科学的不起诉裁量制约监督机制,规范使用提供建议。

丁语[3](2020)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从探索阶段、适用推广阶段,再到2012年底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的确立不仅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彰显了恢复性司法理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司法效率。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在我国刑事司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开启了我国未成年刑事司法的新篇章。每一项新制度在司法实践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是一样。自2013年起实施至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经过了七年多的司法实践,在立法层面和司法运行层面都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在立法上,存在适用范围狭窄、附加条件不具体、考察帮教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司法运行上,存在监督制约体系不健全、适用前的调查评估不足、适用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对德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我国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美国的缓起诉制度、英国的附条件警告制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这些制度的立法背景、适用条件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做了相关评析,并将其与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笔者对A市B区检察院未检科2017年到2019年受理案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特点和问题。就此基础上,在借鉴了域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提出构想:在立法层面上,放宽适用范围、明确具体所附条件、健全考察帮教机制;在司法运行层面上,要完善监督制约体系和科学的调查评估体系,并且提高适用率,使其发挥应有的司法效果。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人道主义情怀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剂良药。刑罚的本质目的就是阻止再犯罪,并通过刑罚对人们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让人们不再重蹈覆辙。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研究探索以及不断完善,有利于它的科学适用,发挥其司法作用,推进我国法治进程。

崔仕绣[4](2020)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文中提出定罪与量刑的重要性无分轩轾。作为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量刑结果与量刑程序的适正直接反映刑事审判质量和刑罚目的之实现情况,乃为规范司法量刑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健全公正、高效廉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应有之义。着眼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量刑失衡和量刑歧异现象,在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力关切的基础上,地方法院和科研院所的积极探索和果敢试错,最终与中央层面宏观政策形成耦合,一场“由下至上、由点及面、有浅入深、由外到内”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得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部署并逐层推进。历经十余年砥砺前行,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攻坚克难,在确立科学的量刑方法和量刑步骤、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增强量刑实践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构建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缩减量刑差异以及提升裁判质量和司法权威等方面效果卓着。然而,在肯定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本土经验”的基础上,还需正视当前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存在的诸多障碍。除了长期盘踞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对法官量刑实践的影响外,冗杂细密的量刑规则不免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缺乏专职化改革统领机构同样导致以量刑规则和具体情节设置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缺乏持续性和周期性,加之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和量刑程序改革的不尽完备,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仍需克服障碍、踵事增华。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脉络梳理与经验总结,在对量刑规范化改革所涉之论理支撑的论析基础上,围绕我国量刑规范改革的现存障碍,结合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的可取经验,有针对性地展开指导观念、实体和程序侧面的完善举措之探讨,旨在促进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全文除导论、结论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概述,乃是对本文论述对象的明确。首先对量刑内涵、量刑规范化的产生背景和量刑规范化改革实际蕴含加以剖析,进而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终而对各阶段改革经验加以凝练。量刑是法官在规范指引下,秉持法律理性与朴素良知,对具体个案和行为人的逻辑论证动态过程。鉴于日益显着的量刑偏差、滞后的“估堆式”量刑方法以及民众对公正、透明量刑程序的强烈期盼,量刑规范化命题得以孕育和发展。随后,旨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完善量刑程序、促进量刑公正的量刑规范化改革始得部署,并历经了探索试错、局部试点、全面推行和深入推进四个阶段,不仅使“地方法院的微观规范量刑探索”与“中央司法改革的宏观制度决策”形成“共振”,确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还初步形成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的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了理论与实践层面有关量刑规范化与刑罚裁量权、量刑统一化与刑罚个别化等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第二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探讨,乃是本文研究的论理支撑。首先是对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秉持之刑罚理论的探讨。在刑罚价值方面,不仅需要对刑罚可能造成司法资源浪费和过度或错误发动而折损公民权利等负价值进行控制,还要对刑罚保护公民自由、国家秩序和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正价值加以弘扬。此外,法官基于何种刑罚目的进行裁量,是实现量刑公允、降低量刑歧异的重要前提,因此还需要明确刑罚之目的。在阐明报应理论、预防理论和综合理论的差异和不足后,并合主义刑罚目的之妥适与必要得以明确。在罪刑均衡理论的立法、司法实现方面,要始终坚持罪质与刑质、罪量与刑量、罪度与刑度之均衡,并通过量刑规范化改革提高量刑方法与步骤的科学性、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刑罚理论之探讨进而衍生出对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和理念反思,前者包括对无根据量刑偏差的消除、规范化量刑思维的培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以及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完善,后者则包含体现改革基本价值的公正理念、调和各方诉求的和谐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的效率理念和凸显实质正义的人权理念。第三章是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乃是研究主体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包括指导理念、领导机制、规则建制和程序延伸层面所面临的改革阻碍。首先是指导观念层面,当前我国刑事司法过于强调“惩前”而忽略“警后”的报应刑本位刑罚目的观,难以调动社会同犯罪作斗争的积极性,更有碍于人权保障目的之实现。其次是领导机制层面,仅依靠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实难应对具有极高时效性、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的量刑规范化改革重任,亦不利于量刑实证调研的持续性推进。再次是规则建制层面,随着《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和《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等文件的相继出台,不免使法官“迷失”于细密化的量刑规则之中,加之量刑规范间存在的多义性冲突,同样令法官疲于计算各罪量刑起点和各个情节对基准刑的增减幅度。最后是程序延伸层面,畸高的量刑建议采纳率不仅引发控方“胜诉结局”的价值倾向和裁判权向检察机关让渡的担忧,还可能导致量刑辩护的乏力甚至无效;量刑听证制度尚在规范依据、实施模式和理论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用语刁钻或解释片面的量刑裁判说理,徒增民众理解量刑结果之难度,无益于息诉服判;当前指导性案例制度援引效果不佳,同样引发理论与实务界关于构建量刑判例制度的思考。第四章是有关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指导观念的探讨,乃是对研究主体指导观念层面障碍之破除。该部分首先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演进脉络加以梳理和介评,进而探索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路径。相比之下,美国量刑改革指导理念经历了“直觉驱动”下的“康复矫治主义”刑罚观向“规则武断”下的“机械主义”刑罚观之过渡,最终形成参考性量刑指南体制下的“衡平主义”刑罚观,突出对量刑规范的简化和对法官量刑酌处权的保护;英国则是在普遍遵循先例的前提下,形成允许量刑结果“偶然偏离”的量化量刑格局;德国采用“幅的理论”以消解个案中罪责补偿和特殊预防的矛盾冲突,并以此建立“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日本量刑改革以行情约束模式为征表,要求法官依据司法经验和司法判决形成的量刑准则,并作出不超越相对确定的刑罚裁量幅度的判罚。鉴于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发展沿革,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应舍弃纯粹报应主义和纯粹功利主义的本身弱点,形成“报应为主、预防为辅”的刑罚目的观。其中,在凸显报应为主的实质正义要求之余,还需兼顾特殊预防为辅的刑罚个别化要求,而基于对我国刑法第61条量刑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的考量,纯粹的一般预防目的除了存在超过报应限度的可能外,并不能在量刑阶段予以体现。第五章是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实体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实体层面障碍之破除。在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的可取经验充分论析基础上,从我国专职化量刑规范化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和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等方面,论述了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实体侧面的完善举措。一方面,英美两国专职委员会在员额配置、机构组成和日常管理等方面优势显着,既可在及时收集、分析和研判量刑数据的基础上,预估犯罪趋势并适时调整量刑政策,又能确保稳定的财政支持和量刑改革学理研讨的充分开展。另一方面,德国虽无专职量改机构,但却通过构建完备的量刑法律框架,引导法官科学行使自由裁量权和强化上诉法院量刑审查,来实现量刑均衡目的。因此,基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司法机关的特殊性质,我国有必要设置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专职机构,以便于制定和修改量刑指导意见、整合量刑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获取稳定经费保障和开展周期性量刑培训等。此外,在员额构成上除了要包含卓富司法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还应聘请法学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深法学专家和具有丰富刑事辩护经验的律师。最后,在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层面,不仅要立足时效性与可适性对量刑规则进行完善,突出其与量刑法律基本原理、量刑规律的契合,还要着眼于司法效率的提高,对量刑规则进行适度简化,突出量刑规范化统领机构的规则解释功能,防止细密化、机械化的量刑规则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过度限缩。第六章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举措,乃是对研究主体程序层面障碍之破除。首先展开对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进程中程序侧面合理经验的介评与论述,进而依次从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量刑说理的渐次升级、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和其他方面,分步展开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程序侧面的具体措施。域外国家和地区的量刑程序改革经验显示,美国的量刑听证程序和量刑数据系统,不仅为法官提供全面获取量刑信息的便捷途径,更符合信息搜集和刑期预判之要求。而英美德三国对量刑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的重视,无不体现出程序侧面防止法官恣意行使裁量权之努力。此外,日本裁判员制度、被害人参与制度和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也展现出提升量刑合理性、社会认同度和民众司法参与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深入推进阶段,在优化量刑建议制度方面,要尤其注意建立量刑信息的遴选机制、促进控辩双方的量刑参与、强化检方量刑建议的说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以及创新量刑建议考评机制;在量刑裁判说理方面,既要注意实质内核的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注重对量刑步骤的载明、相关情节的辨别和不同量刑情节作用力的述明,还要注意形式肌底的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经过法官精炼、简洁的裁判说理,让社会公众从简练的说理论证中体会各量刑情节和幅度的动态调节过程;在量刑听证程序的模式创制方面,应正视我国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源差异,设计符合我国司法实际的量刑听证程序;在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方面,应深刻认识到科技革新助力于司法实践的不可逆转趋势,把握法院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重大战略机遇,同时防范功能定位和技术迟滞等风险,合理运用智能化资讯科技辅助法官量刑。最后在量刑程序改革的其他方面,不仅要在量刑参与层面不断完善被害人参与制度,规范其参与量刑之形式和提出意见之内容,还要在可操作性层面探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构建可能,根据各地区、各审级刑事审判需要,整理刑事判例的量刑部分,给予法官从事类案裁判的参考和指引,完善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扩大社会参与量刑实践的参与度,提高量刑辩护的有效性。

林怡雯[5](2020)在《论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国际间民商事交往的密切,涉外管辖权案件也在不断增多,管辖权冲突的情形与如何应对成为国际私法学者研究的课题。不方便法院原则是为了解决产生的管辖权冲突、应对原告挑选法院、避免平行诉讼而引起的矛盾判决等现象所产生的,作为国际私法礼让的标志,能够便于国际民商事争议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司法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当事人提起不方便法院原则申请,法院也在逐步更新对该原则的思考和适用。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其中第532条明确了不方便法院原则的条文。虽然司法解释为不方便法院原则提供了方向,但探究我国法院的司法实践仍能发现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我国的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期望达到为不方便法院原则制度的完善建言献策、对司法实践中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提供建议的效果。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通过梳理我国法院自2009-2019年这十年的裁判案例,意图围绕制度条款探析、司法实践中现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对不方便法院原则进行概述性阐释,包括从制度起源和我国对该制度的发展角度分析该制度的历史沿革;其次对我国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不方便法院原则进行一个剖析和评价,探究条文出台的目的以及每个条款所承担的具体功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得出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典型问题。第二章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个深层次探究,首先介绍目前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法院的裁判情况,具体包括列举支持适用的典型案例以及总结我国法院拒绝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给出的裁判理由;其次对我国法院裁判情况进行一个分析和总结,探究同意适用背后反映的裁判特征,以及对拒绝适用的理由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进行分析;最后对不方便法院原则存在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一个探究与思考。第三章通过对英美及大陆法系国家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典型案例,及适用过程中考虑的要素进行分析,并与我国法院的做法和裁判要素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我国法院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第四章对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司法实践可供完善的地方提出建议,具体为针对立法条文和法院司法实践两方面进行完善。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梳理国内外法院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考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审理案件的实际情况后进行思考,提出笔者的意见,在立法上规范相应的适用标准、进行程序性制度的设计,司法层面通过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等,以期达到完善该原则及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效果。

谢洪[6](2020)在《论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是能够平衡法律的权威性与灵活性的重要权力,这不仅关系到刑事诉讼程序能否继续进行,更关乎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害人的切身利益。本文以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观察国内外情况,认为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有其存在的丰厚的法理基础和深刻的现实需要,笔者认可并积极提倡检察官行使“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但由于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处持续深化的行进过程中尚未成熟,与欧美国家相比较,我国员额检察官综合法律能力有待提升等原因,我国检察官行使“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第一,检察官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犯罪应从严行使“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第二,应制定更具体明确的规则确保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第三,应增设检察官因公共利益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相关法律规定;第四,应建立暂缓起诉制度和“不起诉决定”追溯制度;第五,提升检察官素质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检察官“不起诉决定”的案例指导制度;第六,完善我国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裴仕彬[7](2019)在《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作用(1804-1970)》文中指出辩诉交易,英文“Plea Bargaining”,字面意思就是答辩的讨价还价。美国辩诉交易起源于19世纪初,从出现之初便招致种种质疑,在质疑声中,美国辩诉交易如今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本文意在对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作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考察、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社会学分析等方法,梳理美国辩诉交易演进过程的三个历史分段中检察官的作用、辩诉交易运行概况、主要交易模式,分析了美国检察官主导辩诉交易的原因,比较了美国辩诉交易和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异同,针对我国检察裁量权运行中存在问题,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提出从提高检察官适用认罪协商动力的角度完善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除了导论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美国检察官的演变及在辩诉交易兴起中的作用”分成四节。第一节是对美国检察官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考察。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美国本土的居民便呈现出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特点,其检察制度在不断变革中独具特色,英国普通法绝不是影响美国检察制度的唯一性力量。在美国,对美国检察官起源之争一直没有停过,早期北美殖民地的宗主国包括英、法、荷等国,宗主国的检察制度或多或少影响殖民地检察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因此,在对各种学说进行分析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殖民地时期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美国检察官制度是以英国普通法传统为主体,兼具大陆法系特征的混合体系。在数百年的发展中,美国检察官制度的演变脉络主要是刑事诉讼启动从私诉到公诉、检察官选任从任命到民选,检察体制从单轨制到双轨制。第二节主要对检察官适用辩诉交易的犯罪类型进行了分析。首先考察了19世纪前美国主要的犯罪类型与刑罚,该时期道德和宗教犯罪在刑法体系中占据重要作用,独立战争后刑法加强了对财产的保护,刑罚也出现轻刑化趋势。本文通过对马萨诸塞等地区的刑事案件进行梳理,酒类案件成为马萨诸塞州最先适用辩诉交易的案件类型。纽约、波士顿等城市的辩诉交易并非从酒类案件开始,而是在盗窃等财产犯罪中最先适用。由于对谋杀罪进行分级,谋杀等重罪案件也逐步可以适用辩诉交易。第三节探讨了立法对法官量刑裁量权进行限制。由于存在对权力的警惕,法官尽管获得了司法审查的权力,但是在1860年以前,最高法院适用司法审查的案例少之又少,法官裁量权一方面受到法典化运动带来的刑事立法成文化和制衡思想广泛传播的制约,另一方面在司法操作方面受到强制性量刑法令的约束,检察官作为行政部门不太起眼的角色,找到了法官裁量权行使的漏洞而在实践中不断使用辩诉交易。第四节进一步考察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主要模式,美国检察官的定位和职权被认为是代表着正义、法律和秩序,代表人民和政府追诉犯罪。美国检察裁量权吸收了英国总检察长关于撤回起诉的主要内容,该权力不断演变为几乎不受司法审查的排他性权力。提出在内战之前,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可以使用的主要筹码有诉讼费用、过度指控等,检察官把撤回起诉的裁量权运用至辩诉交易程序中,指控交易便成为该时期主要的交易模式,在19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检察官针对立法限制检察官不起诉便又在实践中使用中止诉讼的交易模式。第二章“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广泛实践中的作用”共四节。第一节分析了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刑事立法增长而带来案件的增加。19世纪,美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移民潮以及西进运动等影响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事件,最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本完成了工业化,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频繁发生,政治日益腐败和低效,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经济发展的弊病,美国掀起了一股扩张刑事制定法的浪潮,大量带有刑事制裁的经济管制立法、社会立法、道德立法出现,检察官的指控职能不断扩大。第二节着重考察了联邦检察官职权的扩大和司法部的创立对检察官职权的影响。内战后行政权,尤其是以联邦总统为代表的行政权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联邦政府不断介入经济社会事务。联邦检察官的职权、人数及薪水均在增加,联邦检察官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尤其是联邦司法部的创设,司法部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司法部获得了官员账目、法官薪水分配、人事推荐权等监督法官的行政性权力。第三节介绍了进步主义运动对刑事司法运行的影响。社会有识之士为了揭露和治理社会经济等领域的问题,引发了一场进步主义运动。该运动对美国当时的政治、法律领域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该时期政治哲学发生了从立国时遵循的自然法原则向实用主义的转向。刑事司法领域也深受法学实用主义的影响,关于刑罚目的的讨论导致不定期制度、缓刑制度、假释制度和少年司法的确立和发展。同时,刑事司法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正当程序的勃兴、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业化和专业化使得庭审日益复杂化,控辩双方从经济的角度也必然倾向于选择辩诉交易。大陪审团固有的制度缺陷也导致其本身指控职能不断被削弱,为检察官行使裁量权进一步提供制度空间。第四节分析了内战后辩诉交易的变化和发展。由于美国政治的双轨制,本文分别考察了联邦和各州的辩诉交易的情况,辩诉交易案件主要发生在各州,各州辩诉交易的情况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本文还选取了谋杀和酒类案件为例分析该阶段辩诉交易的特点,初步显示出政治因素的影响。辩诉交易的发展离不开法官,州法院对辩诉交易存在认同和质疑两种不同的意见,而联邦法院基本对辩诉交易持沉默态度。检察官利用新出现的缓刑、不定期刑和假释作为适用辩诉交易的工具。在具体的运行上,检察官的量刑权在扩大,检察官也利用犯罪形态和前科作为交易的手段与辩护律师谈判,辩诉交易对被告人的罚金刑影响更大,本文还分析了公众舆论对检察官是否选择辩诉交易的影响。第三章“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得到合宪性认可中的作用”一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着重考察了对辩诉交易中检察官作用的理论探讨及反思,犯罪浪潮、司法丑闻的爆发以及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运用,由民间组织实施的犯罪调查通过案件分析和数据统计逐渐发现了隐藏在刑事司法过程中的辩诉交易现象,并提出改革检察制度的建议。20世纪20、30年代,很多学者根据犯罪调查报告公布的司法数据,对检察官裁量权作了更为细致和精深的研究,揭露存在的问题,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第二节讨论了检察官的广泛裁量权逐步得到法院确认的过程。在20世纪,商业犯罪、有组织犯罪和毒品犯罪等日益成为危害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毒瘤,检察官对上述犯罪类型不仅具有指控权力,还享有侦查调查权。法官在辩诉交易发展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法官在一战后对辩诉交易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不再一味地否定,加大了对辩诉交易是否具有事实基础、答辩是否具有自愿性和是否获得有效法律帮助等方面司法审查力度,最终由联邦最高法院于1970年通过案例确认了辩诉交易的合宪性。第三节研究了一战后辩诉交易模式的细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司法界掀起一股正当法律程序革命的浪潮,权利法案条款实现联邦化。辩护制度在刑事案件的全覆盖促使公设辩护人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公设辩护人制度自身困境又进一步导致控辩双方乐于进行辩诉交易。在一战后,联邦和各州的辩诉交易的比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根据调查表明,检察官对辩诉交易的态度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辩诉交易制度也出现类型化的趋势,本文对谋杀犯罪、毒品犯罪、部队中犯罪、少年犯罪等类型案件中的辩诉交易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模式不同对辩诉交易进行了类型化的探讨。第四章“美国检察官主导辩诉交易的原因探析”共分为三节。第一节简单介绍了辩诉交易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废除危机,并分析了国外对辩诉交易兴起的几种解释理论。第二节探究了辩诉交易之所以兴起于美国的特殊政治法律文化原因。肇始于殖民地时期塑造起来的契约精神和自治实践深刻影响了控辩双方和民众对辩诉交易的态度,控辩双方从内心认可协商解决刑事实体及程序的问题。分权理论和实践使得检察官在决定是否提起指控和如何指控具有排他性的权力,在辩诉交易中行使的是准司法权。本文认为,检察官采用选举制对检察官刑事诉讼的微观运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检察官处理刑事案件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其选举利益的需要。第三节通过运用庞德社会控制的法社会学基本原理对检察官倾向于适用辩诉交易进行了分析。辩诉交易兴起和发展的19世纪也正是美国工业化、大量移民的时期,人口的变迁与辩诉交易率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普选制,组织的影响日益扩大,检察官必然会为了保护社会人力资本倾向于采用辩诉交易。19世纪,社会冲突不断深化,检察官也通过辩诉交易中“从宽机制”予以应对,缓和了社会组织之间的紧张关系。第五章“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地位对我国的启示”共分为四节。第一节在比较了中美两国检察官在国家权力机构中的不同定位后,重点分析了我国检察机关宪法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检察机关控权型的法律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措施的法律效力和司法权威。第二节重点研究了美国检察官裁量权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美国检察官享有几乎绝对的起诉裁量权,但是,美国检察官行使裁量权也受到内部裁量政策和案例法上抗辩事由的约束。本文考察了我国自清末变法修律以来检察裁量权的变迁,分析我国裁量权存在的行使界限不清等问题,提出以公共利益标准重新塑造我国检察裁量权的行使边界,构建保障检察裁量权依法独立行使的机制。第三节分析了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并对美国在司法审查中秉持的合宪性推定进行了研讨,提出我国一方面建立刑事司法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另一方面构建以自愿性为核心的认罪认罚司法审查机制。第四节对辩诉交易制度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异同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检察官在适用认罪认罚协商程序时面临协商成本过高、存在职业风险等动力不足问题。总结出我国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制度中的定位,并以新刑事诉讼法新增的认罪认罚中特殊不起诉制度为例,细化在特殊不起诉中公共利益衡量原则的具体适用规范。本文提出从突出控辩双方的主体地位、提高协商主体的决策能力、落实庭审实质化和构建认罪认罚协商的“契约”秩序等方面增强检察官适用认罪认罚协商的动力。

白宇[8](2019)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抗”虽然是刑事诉讼程序启动的前提和推进的动力,但却不应成为刑事诉讼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尖锐的控辩对抗往往使诉讼利益向着诉讼资源强势的一方倾斜,争议虽然在形式上得以解决,但却以潜隐的方式继续存在,形成新的社会隐患。由此,刑事诉讼在手段及形式上是对抗的,但在社会本质上则应当是调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便在此逻辑前提及客观需求下应运而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以刑事一体化为立论高度,以对人的关注为价值起点,以刑事法律制度内外协调为主要进路,以实现权力制衡为内在动力,以促进控辩合意为外在表现,以优化诉讼程序为重要载体,以增加权利供给、平衡控辩力量为运行保障。既包含了对刑事法领域实然制度的合理整合,又包含了对应然制度的理性扩展,形成了以控辩合作为特征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得刑事司法不再呈现出惩罚犯罪的单一面孔,而逐渐展现出体察犯罪社会根源、创造利益兼得空间、节制国家追诉权力和刑罚权力的多重面向。弥补传统刑事诉讼模式在处理认罪案件时实现正义与效率方面的不足,以柔性、灵活及轻缓的方式实现犯罪治理及社会关系恢复,促进社会和谐与有序。全文正文共分四章,以“从本体到运行”逐渐递进的逻辑顺序,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应然架构予以阐述。第一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本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犯罪的治理,修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综合运用实体、程序及政策手段,鼓励、引导、感召被追诉人与国家合作,自愿认罪认罚,并在实体及程序方面保障被追诉人获得从宽处理的刑事法律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在实体、程序及证据三重维度上分别展现出不同的内涵。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以及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认罪认罚从宽是坦白从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辩诉交易制度均承认正义的相对性与控辩合意中的利益交换,但二者因形成动因、哲学基础、有罪供述的法律效力及关照被害人利益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出异向发展趋势;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协商性司法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但前者并未停留在理论抽象层面,且不以效率为首要价值追求;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在司法理念、权力内容、处分权自由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但前者并非是对后者的摆脱与取代,前者的实施仍以具有强制性的司法制度为保障。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民主、宽容与和谐的内在价值,同时具有恢复、治理与效率的外在价值。第五,我们应当警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体、程序以及刑事政策方面的固有风险,如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底线的风险等。第二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本章有六部分内容:第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承继与扬弃。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在社会纠纷解决方面的价值导向及制度安排,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造及运行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警惕古代法律文化中泛道德化、人治以及程序缺位等因素的消极影响。第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非是突破宪法或刑事法律原则的标新立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以及证据裁判等原则,均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设置了正当性界限,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也为我国刑事法律原则的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机。第三,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刑事政策在西方的原本概念以及在我国制度语境下的特殊发展,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认罪从宽制度吸收并延伸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治化与系统化,同时体现出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由本体向观念的转变。第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治理的实践为现实基础,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完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表征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及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第五,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关于程序简化、量刑规范以及认罪认罚从宽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实践,在内容及形式上均具有延续性。“严打”作为遏制犯罪的方针呈现出全面且持续的状态,其与宽缓刑事政策交相呼应,从犯罪治理的深层理念方面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实践价值。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隐性的“控辩交易”规则反映出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对这些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在客观上构成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基础。第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相较于美国辩诉交易的水土不服,大陆法系协商性司法模式的制度实践更能为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提供有益借鉴。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虽未将“协商”二字表露于外,但在制度构造中却为控辩合意创造了空间及可能。第三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本章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刑事一体化理念指导下的刑事法律制度,以系统的形式而存在。对其构造及运行的研究,以及该制度之于整个刑事法律制度价值及功能的探讨,均需要运用系统的方法予以分析和揭示。第二,伦理学基础:人本思想与宽恕理论。法治精神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体现为,以权利化的制度设计使被追诉人在认罪认罚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关怀。认罪认罚表征被追诉人对已然之罪的悔恨、对未然之罪的预防以及对被害人及社会利益的恢复,刑事法律对于这类被追诉人应当给予更大的宽恕理由及空间。第三,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家以相对平等的姿态与个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模式——主体间的关系,通过主体间的协商与合作推进刑事诉讼进程。第四,犯罪学基础: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以及犯罪治理理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通过协商、和解、非刑罚化、非犯罪化等制度安排,弥补单纯依赖刑罚控制犯罪的局限与不足。通过权力与权利的互动,在犯罪控制方面展现出“程序治理”的先进理念。第五,刑法学基础:人身危险性理论与合并主义刑罚观。认罪认罚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被追诉人人身危险性降低。人身危险性理论为认罪认罚与从宽处理之间的因果联系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责任刑的基础上,通过对行为人施加与其责任相适应的刑罚而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契合了合并主义刑罚观“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的理念。第六,刑事诉讼法学基础:刑事诉讼目的理论与程序分流理论。基于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相均衡的刑事诉讼程序所发现的案件事实,具有理性和可接受性,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现法益保护与人权保障刑法机能的最优选择。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同时还传递了 一种新的追诉理念:刑事追诉程序可以以“停止下来”的方式或更加简化的程序来实现对被追诉人的从宽处理,体现程序分流理论。第七,刑事政策学基础:刑事政策的合法性与新社会防卫思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我国刑事政策法治化的体现,制度在设定时便为政策引导留有了合理的余地。其制度目标不仅在于对犯罪人科以罪责相称的刑罚,更力图探索一条合理应对犯罪、积极保障人权、有效防卫社会相互协调的犯罪治理之路,体现了新社会防卫思想。第四章,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闭合的刑事法律制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实体制度基础、程序制度框架、证据制度规制及保障制度衔接等方面的逐步递进与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本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对轻重程度不同的犯罪的处理机制,无论是在实体方面还是在程序方面,均不能同日而语。以相对精确的犯罪分层体系为起点,以认罪认罚为枢纽,实现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证明标准以及刑罚上的区别对待,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体构造的基本框架及制度运行的基本逻辑。应当以社会危害性为依据,以法定刑为标准,将刑法中的犯罪分为微罪、轻罪和重罪三个层次。第二,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运行的过程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始终具备合理的将案件从刑事诉讼系统当中“滤出”的机能。侦查机关的微罪处分制度和公诉机关的酌定不起诉制度使认罪认罚的轻微刑事案件在审前程序中得到高效解决,减少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数量。审判阶段则主要通过繁简分流,对于必须进入审判的刑事案件在审判程序上区别对待。第三,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对于所有刑事案件,据以作出裁判的证据都应是“确实、充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在所有刑事案件中的要求都是同一的。应当以是否认罪认罚为程序分流的枢纽,形成针对轻微犯罪速裁程序、轻微犯罪简易程序、重罪普通程序简化审、一般普通程序及死刑程序,由低至高五个不同层级的证明要求。第四,从平面化的刑罚结构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刑罚是对认罪认罚被追诉人是否从宽以及如何从宽这一实体性结果的外在表现。刑罚应更多地关心如何通过刑罚的方式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针对不同的主体、不同轻重的犯罪使用不同程度的“刑罚力”,来实现罪与刑的动态平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良性运行,需要刑罚功能的整体提升,逐步实现刑罚量的轻缓与刑罚种类的丰富,并着眼于刑罚制度与犯罪纵向层级以及多元刑事诉讼程序间的协调。如“严主宽辅”的重罪刑罚制度,“宽主严辅”的轻罪刑罚制度,以半监禁刑、非监禁刑为主的微罪刑罚制度。第五,运行保障。以权利供给来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权力与权利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刑事和解制度,为被追诉人与被害人和解创造更加全面的机会与可能,关照被害人权利恢复,实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的相互保障。通过全面确立证据开示制度及构建系统性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赋予被追诉人充分的防御性权利,迫使追诉方恪守界限,以平等的姿态同被追诉人对话,保障控辩合意的自愿与真实,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创造良好的现实基础及制度环境。

陈希[9](2019)在《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国际法与外国法援引研究》文中指出违宪审查制度(constitutionality review)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审查、裁决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政府的行政行为是否违宪的制度。违宪审查制度起源于美国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Madison),联邦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此案的判决意见中明确宣布: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及阐明法律的意义是法院的职权。随后,美国通过对1816年“马丁诉亨特尔的租户案”(Martin v.Hunter’s Lessee)和 1821 年“柯恩斯诉弗吉尼亚州案”(Cohens v.Virginia)的判决,形成了州法院审查州立法的权力。通过法院判例法,美国建立起以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力的司法审查制度,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成为联邦宪法的最终解释者。美国的违宪审查权属于司法机关,违宪审查制度是一种司法审查(judicial review),是以保证宪法不被违反为目的,由司法机构对立法、行政机构的行为加以审查和修正的制度。美国的违宪审查要求法院进行具体案件的个案审查,在审理过程中附带进行对法律违宪的审查判断。由此可见,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起源历史久远,意义重大。世界上各个国家在宪法实施制度中依据本国国情,纷纷建立起相应的宪法监督机制,进行违宪审查,保障宪法有效实施。研究和讨论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中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体现了当代全球化时代背景的理论发展需要。随着全球化的步伐在国家的各个层面上的逐渐深入,全球各国法律共同体融合,呈现出宪法全球化背景,包括立宪的借鉴、修宪、宪法解释对外国法和国际法律的参考。而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权保障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各国宪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是共同宪政理想的成果,这是一国宪法解释中参考国际法和外国法的基础。美国的成文宪法历史久远,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在美国的实践也能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可以说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已经成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传统,并且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在当代一些社会敏感问题的案件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频繁援引外国法和国际法,大法官援引了西方文明史、欧洲人权法院的判决以及联合国人权条约等推翻了美国宪法先例和州法,扩张了宪法解释。不过,当代美国国内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解释宪法这一趋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很多学者甚至开始质疑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的正当性。因此,即使美国在合宪性审查中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的实践比较丰富,当代美国宪法制度却成为国内宪法判决中引用国际法的一种消极代表。由此可见在宪法理论领域,以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为脉络,可以体现出美国在宪法与国际法之关系处理问题上的衍变过程。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宪法理论研究需要打破壁垒,宪法领域也出现了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互动,这就需要各个国家明确国际法在国内应当发挥何种作用和什么样的法律效力,而美国宪法和违宪审查中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的方法和态度极具特点,具有研究讨论的理论价值。从实践角度出发,在全球化影响的大环境下,违宪审查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打开国门,借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践发展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制度。一方面,我国在民事诉讼程序、刑事法律领域中一经有对国际条约和惯例的接纳,但是目前宪法尚未明确有关国际法地位的规定,在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完善过程中,美国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如何明确国际法在我国的地位、如何面对全球化的人权保障与国内宪法制度等问题。这有利于未来保证我国缔结的条约和认可习惯国际法的效力实现,有利于通过宪法保持国际法的一贯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美国的宪法制度特点鲜明,在援引外国法的方式中也极具代表性,美国宪法制度采取以联邦最高法院为中心,借助国际法和外国法解释美国联邦宪法,研究在国际化背景下美国的宪法解释援引现象,可以帮助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积累面对全球化时代背景的经验和违宪审查的技术经验,积极对待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本文正文部分第一章介绍国际法在美国宪法中的地位与效力。首先梳理了美国宪法中国际法的概念的历史渊源,指出国际法概念的含义深受布莱克斯通国际法理论影响,国际法概念的称谓来自边沁的理论。其次,美国联邦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国际法的国内法效力,在判例法中树立了国际法高于州法的法律地位。其中国际条约在美国受到国会与总统间在缔约权上的权力制衡的影响,造成国际条约在美国国内的实际效力不断减弱,国会通过条约的批准权限制条约的缔结。在司法领域,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树立了条约的自动执行制度及后法优先制度,并据此进一步限制生效的国际条约在国内的效力。再次,美国宪法判例明确习惯国际法属于普通法的一部分,以及国内法律与习惯国际法冲突时习惯国际法优先适用的原则。法官借助外国法援引论证习惯国际法,在海盗、战争、捕获品等国际问题上以习惯国际法为依据。最后从判例法角度出发,分析《外国人侵权法》中美国法院司法管辖权的发展及其实践中的影响。第二章介绍外国法与美国宪法的关系,外国法援引起到解释说明、强化论证的作用美国宪法的作用,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援引的外国法渊源包括案例、法条、专家意见、调查报告等。美国大法官曾在奴隶制宪法判例中援引英国奴隶制度、英国奴隶纠纷判例、格老秀斯等国际法着作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最低劳动时间有关的经济权利判例中,产生了以布兰代斯摘要为代表的援引外国法的方式,这一方式非常重视其他国家的专家意见及社会科学调查数据,外国法援引从实证角度帮助法官论证观点。美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以外国法援引为主题的争论,以斯卡利亚大法官和布雷耶大法官的辩论为代表,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内部形成支持援引和反对援引的不同意见。这一争论不仅出现在法庭上,而且还蔓延到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反对援引的学者和法官大多从原旨主义、民主主权问题、民族主义和国际反向多数出发,反对外国法援引。争论的焦点主要为能否援引外国法论证没有明确国内共识的主张,另一个焦点问题为如何正确援引。第三章介绍第一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与外国法援引。外国法,尤其是英国普通法及学者观点的援引帮助美国形成明显而即刻危险的判断标准,将明显而即刻标准发展到实质紧急影响程度;通过援引和分析英国普通法,美国法院确立了禁止事先审查原则,给予新闻机构言论自由的扩张解释;从美国移民国家的实际出发,通过援引外国法,美国法院发展了英国普通法中关于淫秽的定义,确立了美国淫秽出版物的标准;援引外国法还直接推动了美国学术自由原则的形成;在关于结社自由的判例法中,少数意见大法官依据英国干预公民结社的立法历史及影响警示美国法庭,重视公民的结社自由;援引外国法还帮助大法官对竞选献金进行规制;法官借助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形成了美国宪法中宗教自由界限。第四章介绍第八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第八修正案禁止酷刑的规定直接来自英国法律,但是美国在第八修正案判例法中发展出不断进步的文明标准理论,这一标准要求结合文明国家的实践判断什么是酷刑。另外,二战后美国法院展开了对死刑适用限制标准的探索,这一过程中外国法和国际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比如在强奸犯死刑适用问题、限制对未成年人罪犯适用死刑问题及智障者死刑适用问题上,法官援引国际条约、其他国家刑事立法等论证了限制适用死刑的人类社会道德的普遍性。第五章介绍第十四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第十四修正案中正当程序的规定都是直接来自英国法律,但是美国并没有盲目学习英国普通法,联邦最高法院从正当程序理论基础上发展出实质正当程序等。美国不仅丰富发展了英国宪法理论,还充分体现了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以及法院在美国权力制衡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分别在妊娠终止选择自由的界限、界定生命终止选择自由的含义、同性性行为自由的确立及形式被追诉人的权利等问题上,帮助大法官解释第十四修正案的含义。第六章介绍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对美国宪法解释理论的推动。首先文章强调美国大法官在解释宪法时所参考的法律渊源具有开放性,美国宪法解释倾向实质性解释,这是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的条件。其次文章分析了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在传统宪法解释进路中的体现,提出主张文本主义或原旨主义的大法官倾向引用英国普通法和英国法学理论解释宪法,而主张实用主义解释理论的大法官倾向引用国外实证研究的结论、数据以进行利益权衡的分析方法,以道德哲学主义分析为主的大法官倾向从自然法出发,援引西方自然法理论、世界宗教、道德等论证观点,从道德层面进行宪法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宪法解释理论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合理援引标准的理论探索及援引类型化理论两个方面。其中合理援引的标准可以总结为:所援引的国际法或外国法体现了普遍共识、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用是被用来解释美国宪法中尚不清晰的问题、援引的外国法在宪法解释中的效力是不具有约束力的说服性渊源。另外,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的类型化研究角度不同,按照援引产生的作用可以将类型分为以下几种:借鉴经验型援引、论证世界道德标准型援引、借用推理逻辑和材料的援引、追溯历史型援引。通过分析美国宪法判例中所援引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其一,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国际法的法律地位不容忽视,建国初期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美国联邦宪法给予国际法等同于国内联邦法律的地位,并且借助判例法确立了国际法约束州法的宪法规则,同时巩固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美国还借助宪法对国际法地位的规定扩张了法院的管辖权,从司法角度实现国会的政治主张,比如以《外国人侵权法》为基础,美国形成的长臂管辖理论,并频繁干预外国政府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其二,英国普通法对美国宪法产生重要影响,美国援引外国法和国际法的历史体现出美国从英国法经验出发结合自身不断发展美国宪法理论,大法官对某些宪法条文的理解从照搬英国普通法到批判的继承,放弃英国普通法的形式主义,通过司法解释丰富了美国宪法保障的含义。其三,外国法援引帮助美国大法官形成了判断人类社会文明共识。大法官援引外国法材料论证了未曾被清晰证明的社会共识,用社会共识的普遍性论证大法官违宪审查中的主张。如果追溯美国建国初期,法官在寻找某种习惯国际法时会频繁援引外国法,论证该习惯国际法的存在并在审判中进行适用。这也是一种寻找人类社会共识的方式。其四,美国违宪审查理论研究已经实现了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的理论化,比如针对合理援引的标准的探索和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的类型化研究。其五,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在美国违宪审查的宪法解释理论中频繁出现,运用不同解释理论的大法官会选择援引不同类型的外国法渊源。总之,在大法官希望扩张解释宪法时,也是援引外国法和国际法发挥重要影响的场合,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推动了美国宪法解释的发展,帮助美国宪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拘泥于形式的框架。美国宪法解释理论和解释方法的发展变化过程体现了大法官在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之间,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之间的平衡。通过对美国违宪审查制度中大法官借助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研究,借助案例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文章形成的创新点包括:第一,本文选择了从援引国际法和外国法解释宪法这一新的研究角度分析美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讨论美国宪法理论的特点。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并不属于引人关注的研究对象,但是从美国宪法理论发展中它是一种极具美国宪法特色的、也能够体现美国宪法理论热点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中不仅研究援引国际条约,还考虑习惯国际法。而在研究外国法援引时,不仅讨论各国法律还将英国普通法作为重点讨论。第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以下几点内容:其一,国际法在美国宪法的地位发生着不断变化,并未真正体现联邦宪法中规定的至上法律的地位。其二,外国法历史上被视为寻找习惯国际法的重要的资源,而在当代成为对美国论证形成国内共识、推进美国国内道德标准进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论证作用。其三,英国法对美国的影响巨大,美国对英国法批判的继承。其四,提出国际法援引和外国法援引是美国的历史传统,对此内容的研究已经理论化。第三,本文选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力图从提高研究的文献丰富程度和覆盖面。虽然已经有不少国内宪法学者整理了众多英美法判例判决书,但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外国法和国际法援引的历史,本文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文判决书及相关国外文献,力图呈现完整的法官逻辑推理过程,从细节处发现问题,了解美国宪法制度发展。

陆海[10](2019)在《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刑事速裁程序是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司法改革刑事领域中实践性的前沿问题。在2018年《刑事诉讼法》确立刑事速裁程序之前,围绕着刑事速裁程序的构建与完善,实务界已经启动了大规模的立法试验。2014年起,刑事速裁试点工作在18个城市展开,此次试点经全国人大授权,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推,旨在减轻司法压力。2016年、2017年“两高”分别公布的《刑事速裁试点中期报告》与《认罪认罚试点中期报告》表明,刑事速裁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显着效果。然而从整体上研究,在立法层面,我国尚未形成层次性的刑事诉讼程序,刑事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存在一些交叉重合的问题,配套措施的设置也不够科学;在司法层面,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审理方式、量刑减让、法律援助等方面存在本地化差异,试点期间暴露出来的操作标准不统一、人权保障不足、值班律师角色不明等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因此,完善刑事速裁程序中的具体规则设计,赋予并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是我国刑事速裁制度改革的应然选择。从改革的态度对刑事速裁程序展开研究,首先要厘清作为改革对象的刑事速裁程序之范畴。在理论上,刑事速裁程序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刑事速裁程序是指包括简易程序、处罚令程序等在内的所有快速审判程序;狭义上的刑事速裁程序仅仅指被告人认罪且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量刑多为社区服务和罚金刑的速裁程序。从认罪、轻罪、协商这些刑事速裁程序内涵的因素,可见刑事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辩诉交易、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非割裂的个体,而是交叉结合的整体。刑事速裁程序的产生依赖于刑事诉讼程序的演进,是刑事诉讼程序在朝着科学化、精细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简易程序类型。诉讼价值观、刑罚目的观、法律实用主义、权利本位主义等观念的转变,为各国构建刑事速裁程序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刑事速裁程序进行改革其次需要全面把握其理论基础、价值目标以及改革背景,如此才能保证改革路径的合法性与正当性。控制犯罪是刑法的目的之一,刑事速裁程序的规范适用能够鼓励被追诉人作出认罪认罚的选择,进而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刑事速裁程序以被追诉人认罪为前提,法官裁判时会在量刑上予以优惠,从而使其能尽快从诉累中解脱出来,有效避免被告人与社会的长期脱节。刑事速裁程序的诉讼法学基础包括诉讼程序的多元化、起诉便宜主义、当事人核心主义的内涵。在经济理性的影响下,只有注重法律的实用主义价值和效率价值,设置与其重要性、复杂性对应的诉讼程序,才能应对复杂多样的刑事案件。在新一轮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建立健全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既是轻微犯罪案件处理的现实需求、司法权力运行规律的应有之义,也是刑事司法观念更新的客观要求与刑事诉讼构造调整的必然反映。厘清刑事速裁程序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理后,只有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才能对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实践作出有效的分析。尽管在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对刑事诉讼效率的促进已经被三年有余的试点所证明,并且被纳入了《刑事诉讼法》规范之中,但在立法层面仍然属于崭新的尝试。故有必要对域外先进、成熟的法律规则进行学习与借鉴,才能够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提升在刑事速裁程序规范方面的立法能力。基于此,通过选取英美法系的美国、英国与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域外典型国家,以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的不同刑事诉讼规范特色概括切入,介绍与分析前述国家的刑事诉讼制度中有关轻微刑案简化处理的主要规定,从该类制度的适用、建构、选择及救济四个方面,在比较和归纳不同国家规范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出可供我国刑事速裁程序修缮参考的立法启示。在不同的法律制度建制的过程中,域外的相关经验无疑具有借鉴意义,但要真正发挥其对我国各项具体程序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以对该项程序的清晰认知为前提。对于我国而言,刑事速裁程序并非是全新的舶来之物,而是一直属于轻罪案件快速办理制度中的有机组成。从我国近代有关轻罪案件快速办理的立法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速决程序、1996年《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刑事简易程序、2012年《刑事诉讼法》引入的刑事和解程序以及近年来与速裁程序有关的工作意见或办法,展现了我国速裁程序立法发展的过程。2014年,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在18个省市开展为期两年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适用刑事速裁程序。2016年开展的认罪认罚从宽试点改革,扩大了刑事速裁适用范围。2018年10月26日,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刑事速裁程序”以专节的形式被纳入立法体系,与之相关的认罪认罚从宽及值班律师等制度也反映在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中。法律实证研究较之法教义学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强意义,能够让研究者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法律规范及其实施情况。刑事速裁程序在试点地区的实施,对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缓解了刑事案件司法诉讼的压力,为刑事案件的快速办理开创了良好路径。特别是当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从“1年以下有期徒刑”扩展到“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后,其处理轻罪案件的分流功能迅速增强,更为契合刑事司法圈扩大的需要,在试点地区也获得了本地化的改良与发展。但另一方面,速裁程序在一些地区依旧存在适用保守、落实不够等情况,适用率尚存一定的进步空间。更值得重视的是,量刑减让标准的不统一、被告人诉讼权益保障力度的不足等问题,使刑事速裁程序的科学性、合法性无法完全落实,这都为刑事速裁程序的改革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机遇。作为当今世界各国重要的轻罪快速审理方式之一,刑事速裁程序无论是在其他国家还是在我国都表明其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如果刑事速裁程序的功能不能彰显,刑事案件就难以实现繁简分流,也无法实现“以审判为中心”的宏大改革目标。完善我国的刑事速裁程序,首先,应当在明确刑事速裁程序的基本原则与功能定位的基础上,从案件层面和主体层面来设计刑事速裁程序的体系化标准。其次,从细化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增设刑事速裁程序书面审方式,完善刑事速裁程序的证明标准,优化刑事速裁程序的流程管理四个方面,来制定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具体改革方案。最后,行之有效的刑事速裁制度应当有体系化的制度设计,因此配套措施的完善必不可少,庭前认罪机制、量刑减让机制、值班律师制度、社区矫正机制等一系列与速裁程序相关的配套措施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之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之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罪刑克制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难点
        1.5.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罪刑克制程序之基本问题
    2.1 罪刑克制之概念
    2.2 罪刑克制之程序化保障
    2.3 罪刑克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第3章 罪刑克制程序之理论依据
    3.1 罪刑法定原则之程序贯彻
        3.1.1 罪刑法定之价值内涵
        3.1.2 我国罪刑法定的双重含义
        3.1.3 消极罪刑法定与罪刑克制的价值融通
    3.2 刑法谦抑性之程序保障
        3.2.1 刑法谦抑性之内涵分析
        3.2.2 犯罪范围与刑罚限度之二分
        3.2.3 程序的罪刑克制是刑法谦抑之上的谦抑
    3.3 刑罚目的的程序载体
        3.3.1 目的刑论强调刑罚对罪犯的改造
        3.3.2 程序教育有助于刑罚改造提前实现
        3.3.3 程序教育的方式多样性
        3.3.4 程序教育的主体多元性
    3.4 程序法具有独立的价值追求
        3.4.1 诉讼经济
        3.4.2 尊重人的尊严与主体地位
        3.4.3 满足最大多数人幸福的功利需要
第4章 罪刑克制程序之比较法考察
    4.1 程序出罪机制比较考察
        4.1.1 警察对轻微犯罪的终局性处分
        4.1.2 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处理
        4.1.3 暂缓判决
        4.1.4 作证交易豁免
    4.2 刑罚减让程序机制比较考察
        4.2.1 辩诉交易
        4.2.2 刑事和解
    4.3 罪刑克制程序之延伸:前科消灭
        4.3.1 法国的前科消灭涉及实体法和程序法
        4.3.2 俄罗斯关于前科消灭的规定比较完善
        4.3.3 日本前科消灭表现为刑的宣告失效
    4.4 域外程序对我国的启示
第5章 我国罪刑克制程序之既有状态
    5.1 立案侦查阶段严格依照实体法罪刑规定
        5.1.1 犯罪轻微不是不立案和撤案法定事由
        5.1.2 认罪认罚案件公安机关无独立撤案权
        5.1.3 刑事和解案件公安机关只能建议从宽
        5.1.4 公安机关有罪必追的原因及后果
    5.2 审查起诉阶段的程序性罪刑克制机制
        5.2.1 酌定不起诉
        5.2.2 附条件不起诉
    5.3 审判阶段的罪刑克制机制
        5.3.1 司法解释允许法官突破有罪必定
        5.3.2 我国的犯罪记录封存与相关实践
    5.4 合意机制中的罪刑克制实现
        5.4.1 刑事和解
        5.4.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5.5 有关的“非制度性实践”
        5.5.1 作证交易豁免
        5.5.2 审辩交易
        5.5.3 暂缓判决
第6章 我国罪刑克制程序之完善
    6.1 侦查机关轻微犯罪处分程序
        6.1.1 立案阶段不立案处理
        6.1.2 侦查阶段撤销案件
    6.2 检察机关的不起诉
        6.2.1 酌定不起诉适用条件多元化
        6.2.2 提高酌定不起诉适用率
        6.2.3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扩大化
        6.2.4 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
        6.2.5 企业犯罪暂缓起诉
    6.3 人民法院的罪刑裁量
        6.3.1 审判能动性与非犯罪化的价值融通
        6.3.2 法官接受量刑建议即时宽缓用刑
        6.3.3 构建人民法院暂缓判决程序
    6.4 公益因素的罪刑克制
        6.4.1 维护公共利益是停止追诉独立事由
        6.4.2 事前功绩影响罪刑减让
        6.4.3 作证交易豁免的合法化
    6.5 前科消灭程序
        6.5.1 前科消灭的必要性分析
        6.5.2 前科消灭的设想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程序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检察官定位与不起诉裁量权之理论基础
    第一节 检察官与不起诉裁量权之关系
        一、检察官角色定位
        二、公诉权、公诉裁量权、不起诉裁量权之界定
    第二节 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理论基础
        一、起诉便宜主义
        二、谦抑主义
        三、特殊预防理论和一般预防理论
        四、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章 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之实践考察
    第一节 不起诉决定作出的考量因素
        一、不起诉决定成本
        二、案件的性质
        三、犯罪的情节
    第二节 制约检察官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的因素
        一、检察机关天然的诉讼职能
        二、历史因素——检察官内部考核制度制约
        三、内部审批程序
        四、刑事政策
第三章 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适用范围
    第一节 我国不起诉裁量权适用范围考察
        一、不起诉裁量权的适用范围规定
        二、不起诉裁量权适用范围的困境
    第二节 域外不起诉裁量权适用范围
        一、日本的暂缓起诉制度
        二、台湾的相对不起诉及缓起诉制度
        三、美国暂缓起诉协议和不起诉协议制度
    第三节 建立单位犯罪的暂缓起诉制度
        一、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制度载体
        二、明确单位犯罪暂缓起诉的适用范围
        三、建立暂缓起诉的实施程序
第四章 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之标准
    第一节 我国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的标准考察
        一、我国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标准
        二、不起诉裁量权适用标准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域外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的标准
        一、日本的“三分法”
        二、德国的罪行轻重及公共利益
        三、台湾的罪行轻重及重大关系
        四、英美法系的公共利益
    第三节 完善我国不起诉裁量权的衡量标准
        一、参考日本三分法把握“犯罪情节轻微”
        二、建立“公共利益”标准
第五章 不起诉之自由裁量与平衡规制
    第一节 我国不起诉裁量的规制
        一、不起诉裁量权的程序规制现状
        二、不起诉裁量权规制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二节 域外对于不起诉裁量的规制
        一、日本的准起诉制度及检察审查会制度
        二、德国的强制起诉程序
        三、台湾地区的再议和交付审判制度
    第三节 完善我国不起诉裁量权之制约
        一、简化不起诉裁量权的决定程序
        二、合理构建不起诉裁量权之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概述
    1.1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1.1.1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含义
        1.1.2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特征
    1.2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1.2.1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相对不起诉制度
        1.2.2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
        1.2.3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缓刑制度
    1.3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价值
        1.3.1 提高了诉讼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
        1.3.2 彰显了恢复性司法理念
        1.3.3 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第二章 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考察和比较分析
    2.1 大陆法系
        2.1.1 德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2.1.2 日本的起诉犹豫制度
        2.1.3 我国台湾地区的缓起诉制度
    2.2 英美法系
        2.2.1 美国的缓起诉制度
        2.2.2 英国的附条件警告制度
    2.3 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2.3.1 适用对象
        2.3.2 适用罪名
        2.3.3 程序设置
第三章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证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实证分析
        3.1.1 A市 B区检察院未检科2017-2019 年受理案件情况
        3.1.2 A市 B区检察院未检科受理案件特点及分析
    3.2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3.2.1 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3.2.2 司法运行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完善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想
    4.1 立法上的完善
        4.1.1 放宽适用范围
        4.1.2 明确所附条件内容
        4.1.3 完善考察帮教机制
    4.2 司法运行上的完善
        4.2.1 贯彻依法合理适用原则,提高适用率
        4.2.2 完善监督制约体系
        4.2.3 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概述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涵探询
        一、量刑规范化的概念厘定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蕴含剖析
    第二节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发展脉络
        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探索试错阶段
        二、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局部试点阶段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全面推行阶段
        四、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阶段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发展进程的经验总结
        一、地方试错与学理论证推动改革发展
        二、分阶段协同推进加快模式聚合
        三、量刑规范化改革推动量刑制度不断完善
第二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论理支撑
        一、刑罚价值观
        二、刑罚目的论
        三、罪刑均衡理论
    第二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功能探究
        一、消除无根据量刑偏差
        二、培养规范化量刑思维
        三、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四、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第三节 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理念
        一、公正理念突出改革基本价值
        二、和谐理念调和改革各方诉求
        三、效率理念体现改革工作实效
        四、人权理念凸显改革实质正义
第三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现存障碍
    第一节 指导观念层面:报应刑本位不利于人权保障
        一、刑罚目的观影响法官量刑
        二、报应刑本位有碍人权保障
    第二节 领导机制层面:缺乏专门机构统领量刑规范化改革
        一、最高法刑三庭统领量刑改革的职能有限
        二、量刑实证调研缺乏周期性论证
        三、“中央政策转向”与“地方经验凝练”对接不畅
    第三节 规则建制层面:过度机械化倾向
        一、量刑规则细密化压缩法官裁量空间
        二、忽视量刑基准的学理价值
        三、量刑规范适用存在多义性冲突
    第四节 程序延伸层面:量刑程序改革任重道远
        一、量刑建议实践效果不佳
        二、量刑听证制度尚待明晰
        三、量刑裁判说理流于形式
        四、量刑判例体制尚待建制
第四章 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指导观念的完善
    第一节 域外国家量刑改革指导观念的参考
        一、美国:“直觉驱动”与“规则武断”的折衷
        二、英国:“量化量刑格局”的发展成熟
        三、德国:“幅的理论”与“双轨制刑事制裁体系”促进量刑均衡
        四、日本:“行情约束模式”和“裁判员制度”降低量刑歧异
    第二节 我国规范化量刑观念的革新
        一、并合主义刑罚观之确立:报应为主、特殊预防为辅
        二、法官量刑裁量权的合理释宽:公正优先、限权为辅
第五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体举措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实体层面经验参考
        一、美英:“独立量刑委员会”之效仿
        二、美国:“合宪性质疑”与“量刑指南强制性降格”之警示
        三、英国:“适度量化的量刑格局”之提倡
        四、德国:“无量刑规则”之反观
    第二节 专职化量刑改革领导机制的建构
        一、设置专职化领导机构的必要性
        二、本土化量刑改革领导机构建构思路
    第三节 量刑规则的优化设置
        一、侧重规则时效性与可适性的修改
        二、规避规则适用的多义性冲突
        三、规则效力转变构想:“强制性”到“实质参考性”
    第四节 量刑基准的确立程式
        一、明确逻辑起始:量刑基准之确立原则与原理法则
        二、明确择定机理:量刑基准之确定方法
第六章 完善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的程序举措
    第一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量刑改革程序层面的经验参考
        一、美国:“量刑前报告”和“量刑听证程序”之比照
        二、美英德:“裁判说理”、“量刑建议”和“上诉复审”制度之参照
        三、美日:“量刑数据系统”与“量刑判例数据系统”之补强
        四、日本:“裁判员制度”与“被害人参与制度”之融合
    第二节 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优化
        一、坚持和优化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意义
        二、量刑建议的模式确证
        三、完善量刑建议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量刑说理的渐进升级
        一、量刑裁判说理的法理与社会意义
        二、实质内核:判罚证立与裁判认同的体现
        三、形式肌底:经验表述与繁简适度的结合
    第四节 量刑听证的模式创制
        一、量刑听证的理性界说
        二、量刑听证的价值分析
        三、我国量刑听证制度的构建思路
    第五节 人工智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建制
        一、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司法实践的时代特性
        二、建制我国刑事量刑辅助系统的必要性
        三、人工智能刑事辅助系统的风险防控
    第六节 完善量刑程序的其他方面
        一、量刑参与层面:被害人参与制度的完善
        二、可操作性层面:“准判例”量刑参考系统的设想
        三、量刑互动层面:多方参与的量刑程序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论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不方便法院原则概述
    第一节 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制度沿革
        一、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起源
        二、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立法目的及功能
        一、条文出台的立法目的
        二、具体条款承担的功能
    第三节 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条件设置的不合理
        二、缺乏规范的适用程序和标准
        三、当事人证明责任未明确划分
        四、当事人权利保障途径不完善
        五、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六、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拖延诉讼效率
第二章 对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存在问题的探究
    第一节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法院的裁判情况
        一、案例样本介绍
        二、我国法院同意适用的典型案例
        三、我国法院拒绝适用的裁判理由
    第二节 对我国法院案件裁判情况的分析与反思
        一、对我国法院同意适用裁判的分析
        二、对我国法院拒绝适用裁判理由的合理性分析
        三、对我国法院案件裁判情况的反思
    第三节 不方便法院原则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成文法规则下带来的裁判僵化
        二、立法自身滞后性与用语模糊性
        三、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存在局限性
        四、部分当事人意图拖延诉讼获利
第三章 比较法视野下对我国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启示
    第一节 英美法系法院对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
        一、美国及英国法院适用的典型案例
        二、英美法系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考虑因素
        三、对英美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分析
    第二节 大陆法系法院类似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适用
        一、德法日法院拒绝行使管辖权的考虑因素
        二、对德法日法院适用类似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分析
    第三节 我国法院可供借鉴的经验
        一、综合运用多个因素裁量
        二、加强对原告权益的救济
        三、重视对替代法院的寻找
第四章 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的完善
    第一节 立法层面对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完善
        一、修改适用的条款
        二、规范条款适用的标准
        三、程序性制度的设计
    第二节 司法层面对不方便法院原则的完善
        一、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
        二、采取“三步走”的裁判思路
        三、规范当事人诉讼过程参与权
        四、运用公平效率原则发挥审判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论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概述
    (一)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内涵
    (二)检察官行使“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
    (三)检察官行使“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原则
二、我国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裁量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立法现状
    (二)我国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运行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建议
    (一)检察官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犯罪应从严行使“不起诉决定”裁量权
    (二)制定更明确的规则确保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裁量权的正确行使
    (三)应增设检察官因公共利益作出“不起诉决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四)应建立暂缓起诉制度和“不起诉决定”追溯制度
    (五)提升检察官素质的基础上建立“不起诉决定”的案例指导制度
    (六)完善我国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作用(1804-197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概念辨析
第一章 美国检察官的演变及在辩诉交易兴起中的作用
    第一节 美国检察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美国检察官制度起源之争
        二、私诉到公诉
        三、任命到民选
        四、单轨制到双轨制
    第二节 检察官适用辩诉交易的犯罪类型
        一、19世纪前美国主要的犯罪类型与刑罚
        二、19世纪早期辩诉交易的案件类型
        三、适用辩诉交易的其他案件类型
    第三节 法官的量刑裁量权受到立法的限制
        一、法典化运动
        二、强制性量刑法令
    第四节 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主要模式
        一、普通法文化下的检察官裁量权
        二、检察官进行交易的主要筹码
        三、辩诉交易的基本模式
第二章 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广泛实践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不能承受之重——案件量的不断增长
        一、美国工业社会的繁荣与困境
        二、检察官刑事指控职能在增加——制定法的膨胀和刑法的扩张
    第二节 联邦检察官职权的扩大与司法部的创立
        一、内战后联邦权力的扩大
        二、联邦检察官的扩容和地位的提高
        三、联邦司法部的设立
    第三节 进步主义运动对刑事司法运行的影响
        一、进步时代法学思潮的兴起
        二、实用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兴起和发展
        三、进步主义时代刑事司法领域的变革
    第四节 内战后辩诉交易的变化和发展
        一、辩诉交易的基本情况
        二、法官对辩诉交易的矛盾态度
        三、进步主义时代刑罚改革对辩诉交易的影响
        四、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新变化
第三章 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得到合宪性认可中的作用
    第一节 对辩诉交易中检察官作用的理论探讨及反思
        一、20世纪20年代犯罪报告对检察官裁量权的评论
        二、20世纪20、30年代学者对检察官裁量权的研究与反思
    第二节 检察官的广泛裁量权逐步得到法院确认
        一、检察官在控制犯罪中的作用在增加
        二、法院对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态度的转变
        三、法院加大对辩诉交易的司法审查
        四、联邦最高法院对辩诉交易的正式确认
    第三节 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模式的细化
        一、正当法律程序革命的影响
        二、公设辩护人制度与辩诉交易
        三、检察官交易模式的类型化
第四章 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演进中占主导作用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检察官主导辩诉交易的原因理论研究现状
        一、辩诉交易废除危机
        二、检察官主导辩诉交易的若干解释理论
    第二节 传统的政治法律实践
        一、美利坚民族基因——契约精神
        二、分权思想在美利坚的落地生根
        三、选举制的全局性影响
    第三节 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社会学解析——实现社会控制的手段
        一、法律的社会控制理论
        二、社会控制视角下的检察官与辩诉交易
第五章 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作用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美国检察官的定位
        一、美国检察官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定位
        二、我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及现状
        三、改革思路
    第二节 美国检察官裁量权的演变
        一、美国检察官裁量权的自由与限制
        二、我国检察官裁量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检察裁量权的路径
    第三节 检察官进行辩诉交易的司法审查
        一、辩诉交易中司法审查的合宪性推定原则
        二、构建我国认罪认罚司法审查制度
    第四节 美国检察官在辩诉交易中的作用对认罪认罚制度的启示
        一、辩诉交易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比较
        二、认罪认罚协商制度中检察官面临的困境
        三、关于认罪认罚制度中检察官作用的思考——以特殊不起诉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概述
    1.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涵——三重维度:实体、程序、证据
        1.1.1 认罪:事实认可与价值认同相协调
        1.1.2 认罚:核心要素与修复性要素并重
        1.1.3 从宽:有效激励与必要限度兼顾
    1.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构成要素
        1.2.1 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认罪认罚自愿性
        1.2.2 以利益交换为本质的控辩合意
        1.2.3 以权利自治为内容的被追诉人程序选择权
        1.2.4 扩张与制约相均衡的追诉主体裁量权
        1.2.5 围绕诚信而展开的法律救济
    1.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关概念比较
        1.3.1 认罪认罚从宽与坦白从宽:坦白从宽的法治化体现
        1.3.2 认罪认罚从宽与辩诉交易:有限吸收与异向发展
        1.3.3 认罪认罚从宽与协商性司法:协商性司法的本土化表达
        1.3.4 认罪认罚从宽与传统刑事司法模式:对传统的修补与依赖
    1.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价值
        1.4.1 独立的内在价值:民主、宽容与和谐
        1.4.2 外在的功能价值:恢复、治理与效率
    1.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风险
        1.5.1 实体方面的风险:虚假认罪及同罪异罚
        1.5.2 程序方面的风险:口供依赖及架空裁判
        1.5.3 刑事政策方面的风险:投机主义及突破法律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合理性
    2.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2.1.1 “无讼”思想与“息诉”之术
        2.1.2 “和合而同”的契约观
    2.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宪法及法律原则的遵循与完善
        2.2.1 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2 刑法原则: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
        2.2.3 刑事诉讼法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与无罪推定
        2.2.4 证据法原则:证据裁判
    2.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刑事政策的溯源与发展
        2.3.1 观念影响:刑事政策的本原概念及在我国的特殊发展
        2.3.2 直接来源: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的演化
        2.3.3 价值引导:刑事政策法治化
    2.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社会治理的回应与推动
        2.4.1 宏观视域: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
        2.4.2 中观层面:刑事法治与回应型法
        2.4.3 微观驱动:控辩交互与诉讼经济
    2.5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司法实践的总结与规范
        2.5.1 司法改革的合理延续
        2.5.2 “严打”与宽缓的相得益彰
        2.5.3 对隐性规则的正视与规制
    2.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对域外制度的选择与借鉴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论正当性
    3.1 方法论基础:系统认识论及系统方法论
    3.2 伦理学基础
        3.2.1 人本思想
        3.2.2 宽恕理论
    3.3 政治学基础: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3.4 犯罪学基础
        3.4.1 犯罪原因的复杂与刑罚功能的局限
        3.4.2 犯罪治理理论
    3.5 刑法学基础
        3.5.1 人身危险性理论
        3.5.2 合并主义刑罚观
    3.6 刑事诉讼法学基础
        3.6.1 刑事诉讼目的理论
        3.6.2 程序分流理论
    3.7 刑事政策学基础
        3.7.1 刑事政策的合法性
        3.7.2 新社会防卫思想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机理
    4.1 从横向的犯罪分类到纵向的犯罪分层
        4.1.1 犯罪分层之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4.1.2 犯罪分层的具体路径
    4.2 从“管道式”的程序流转到多元化的程序分流
        4.2.1 侦查阶段的微罪处分
        4.2.2 审查起诉阶段的酌定不起诉
        4.2.3 审判阶段的繁简分流
    4.3 从模糊化证明要求到证明要求的层级化
        4.3.1 证明标准争论之误区
        4.3.2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正当性理由
        4.3.3 层级化证明要求的实现进路
    4.4 从平面化的刑罚构造到层次化的刑罚体系
        4.4.1 平面化刑罚构造的制约
        4.4.2 层次化刑罚体系的构建
    4.5 以增加权利供给为主要内容的运行保障
        4.5.1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4.5.2 证据开示制度的全面确立
        4.5.3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系统性协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国际法与外国法援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法在美国宪法中的地位与效力
    一、美国宪法中关于国际法的规定
        (一) 美国宪法理论中国际法的概念
        (二) 美国联邦宪法对国际法地位与效力的规定
    二、美国宪法中国际条约的地位和效力
        (一) 国际条约的缔约及批准
        (二) 条约优先于州法
        (三) 条约自动执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四) 条约与联邦法律冲突时的优先适用
    三、习惯国际法与美国宪法
        (一) 美国宪法中习惯国际法的地位和效力
        (二) 习惯国际法在美国宪法判例中的发展
    四、《外国人侵权法》判例中宪法理论的发展
        (一) 《外国人侵权法》的起源
        (二) 《外国人侵权法》的宪法依据
        (三) 《外国人侵权法》对于司法管辖权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 外国法与美国宪法的关系
    一、外国法与美国宪法关系概述
    二、宪法判例对外国奴隶法的援引
    三、宪法判例对外国劳工保障法的援引
    四、援引外国法引起的学术争论
        (一) 争论发生的背景
        (二) 司法领域的争论
        (三) 学术领域的争论
        (四) 争论的焦点问题
第三章 第一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与外国法援引
    一、明显而即刻危险标准的形成
    二、禁止事先审查原则的确立
    三、淫秽出版物标准的确立
    四、学术自由原则的形成
    五、结社自由判例中的少数派意见
    六、竞选献金的规制
    七、宗教自由界限的形成
第四章 第八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
    一、判例法中不断进化的尊严标准
    二、死刑适用限制标准的形成
        (一) 强奸犯死刑问题
        (二) 智障者死刑问题
        (三) 未成年人死刑问题
        (四) 延迟执行死刑问题
第五章 第十四修正案判例中的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
    一、第十四修正案与英国《自由大宪章》的关系
        (一) 第十四修正案的产生与《自由大宪章》
        (二) 第十四修正案判例法对英国正当程序理论的发展
    二、妊娠终止选择自由及其界限
    三、生命终止选择自由的含义
    四、同性性关系选择自由的确立
    五、刑事被追诉人的权利与保障
        (一) 美国大陪审团制度的发展与英国大宪章
        (二) 第十四修正案吸收权利法案
第六章 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对美国宪法解释理论的推动
    一、美国宪法解释的开放性
    二、国际法和外国法援引在传统宪法解释进路中的体现
        (一) 在文本主义解释方法中的体现
        (二) 在权力结构主义解释方法中的体现
        (三) 在实用主义解释方法中的体现
        (四) 在道德哲学解释方法中的体现
    三、宪法解释理论的发展成果
        (一) 对合理标准的理论探索
        (二) 援引的类型化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速裁程序概论
    第一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概念界定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内涵
        二、刑事速裁程序与相关概念之辨析
    第二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历史沿革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思想缘起与现实背景
        二、刑事速裁程序在英美法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刑事速裁程序在大陆法系的产生与发展
        四、两种历史脉络的比较与启示
    第三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主要特征
        一、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二、办案方式的简略化
        三、公诉机关的主导性
        四、诉讼环节的简捷性
        五、诉讼结果的轻缓化
第二章 刑事速裁程序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论基础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法社会学基础
        二、刑事速裁程序的法经济学基础
        三、刑事速裁程序的刑法学基础
        四、刑事速裁程序的诉讼法学基础
    第二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价值基础
        一、刑事速裁程序的公正价值
        二、刑事速裁程序的效率价值
        三、刑事速裁程序的实用价值
        四、刑事速裁程序的自由价值
    第三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改革理念
        一、轻微犯罪案件处理的司法需求
        二、司法权力运行规律的应有之义
        三、刑事司法观念更新的客观要求
        四、庭审实质化改革下的逻辑推演
第三章 刑事速裁程序的比较考察
    第一节 英美法系的刑事速裁程序
        一、美国:以控辩协商为适用重心的速裁程序
        二、英国:以正当性为建构原则的速裁程序
    第二节 大陆法系的刑事速裁程序
        一、德国:以公权力为启动核心的速裁程序
        二、日本:以精密监督为建构主旨的速裁程序
        三、意大利:以分流与多层为指导的速裁程序
        四、法国:以检察官权力为中枢的速裁程序
    第三节 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启示
        一、程序适用: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二、程序建构:种类与范围应当明确地界定
        三、程序选择:发挥法官和检察官的裁量权
        四、程序救济:被告人有限上诉机制的思考
第四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制度规范
    第一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制度渊源
        一、我国轻罪案件快速办理的近代立法
        二、新中国“速决程序”的规定
        三、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立法规定
        四、我国的刑事和解与不起诉决定
        五、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产生背景
        一、刑法圈的拓展:轻罪案件的激增
        二、程序的正当化:司法资源的挤占
        三、“简者不简”:简易程序的功能不足
        四、员额制改革:“案多人少”的困境
    第三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立法分析
        一、核心:2018 年《刑事诉讼法》的规范诠释
        二、辅助:认罪认罚从宽及值班律师的规定解读
        三、检讨:现有立法亟待完善的问题
第五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实践探讨
    第一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试点效果
        一、试点地区的总体成效: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试点代表城市的实践情况:基于实地调研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各地刑事速裁程序的对比分析
        一、各地司法实践的相同之处
        二、各地司法实践的不同之处
        三、各地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司法实践与域外刑事速裁程序的比较分析
    第三节 刑事速裁实践探讨中的理论争鸣
        一、审判中心改革与速裁程序的冲突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速裁程序的融合
        三、简易程序与速裁程序的衔接
第六章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改革完善
    第一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的指导理念
        一、确立刑事速裁程序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刑事速裁程序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完善的具体方案
        一、细化刑事速裁程序的适用标准
        二、增设刑事速裁程序书面审方式
        三、完善刑事速裁程序的证明标准
        四、调整刑事速裁程序的流程管理
    第三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运行的配套措施
        一、构建独立认罪审查程序
        二、完善法援值班律师制度
        三、优化认罪量刑减让机制
        四、建设专门速裁工作队伍
        五、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之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罪刑克制程序研究[D]. 王崇. 辽宁大学, 2020(07)
  • [2]检察官不起诉裁量权的程序规制研究[D]. 吴玲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D]. 丁语. 河北大学, 2020(08)
  • [4]我国量刑规范化改革研究 ——障碍及其克服[D]. 崔仕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论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D]. 林怡雯.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论检察官“不起诉决定”自由裁量权[D]. 谢洪. 西南大学, 2020(01)
  • [7]美国辩诉交易演进中检察官的作用(1804-1970)[D]. 裴仕彬.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8]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D]. 白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5)
  • [9]美国违宪审查中的国际法与外国法援引研究[D]. 陈希.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研究[D]. 陆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英国起诉自由裁量权的教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