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簧系统模型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的跟驰动力学建模

基于弹簧系统模型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的跟驰动力学建模

一、Modeling Car-Following Dynamics During the Starting and Stopping Process Based on a Spring System Model(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明[1](2021)在《基于高空视频图像的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城市道路交叉口是道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对道路网通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相比于平原城市,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存在坡度大、车道窄和弯、坡组合路段等特点,往往更容易发生车辆受阻或交通事故。为进一步明确车辆在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特性,本文以山地城市6个地形条件较复杂的平面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基于无人机拍摄的高空视频,通过Data From Sky AI视频分析平台得到5000余条车辆运行速度、加速度、运行时间和运行轨迹等数据,并增设对比验证实验,进而开展对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的研究。首先,基于车辆速度特征,对6个交叉口区域速度热力图整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按进、出口道坡度类型不同将道路分为下坡、上坡和缓坡路段,分别对不同停车排队序号直行车辆进入交叉口至驶出过程中车辆减速停车阶段、启动加速阶段和稳定加速阶段的速度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基于车辆加速度特征,分析了车辆纵向加速度总体变化特征和加速度均值变化特征;针对不同道路类型、不同停车排队序号的车辆纵向加速度,从加速度波动范围、加速度峰值、加速度均值、加速距离、加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分别对减速阶段和加速阶段加速度变化特征做了详细分析,得到不同排队序号的车辆在不同道路类型和不同阶段下由进入交叉口至驶出过程中的运行特性。最后,基于车辆时空图特征,在分析不同路段时空图特征基础上,对车辆在停止线前停车点位置分布规律、停滞延误时间特征、停止线位置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统计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停车线位置处车辆速度与停车距离、车头间距与速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车辆在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特性受进、出口道坡度类型、坡度大小、车辆停车排队序号以及交通条件等因素共同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设计、交通仿真模型的参数修正和提高仿真精度以及交通数据深度挖掘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方法和数据基础。

孔怡[2](2020)在《碎煤机振动对结构工作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碎煤系统作为筛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中供热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碎煤机等振动设备通常布置在楼层上。碎煤机在启动时振动较大,如果设计不当,在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会产生动应力,导致结构破坏,甚至会危害周围建筑结构的安全。碎煤机楼的破坏会对正常的供热产生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关于工业厂房振动的研究,通常是针对振动过大的厂房结构产生破坏后的加固问题。但是关于在设计过程中碎煤机楼荷载的选取,及影响碎煤机楼结构动力响应的因素比较匮乏。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设计过程中碎煤机楼荷载的选取,及碎煤机楼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并对碎煤机楼进行减振设计。本文以日本烟中元弘归纳的振动的评价指标为基础,结合国内相关规范,提出适用于碎煤机楼动力响应的评价方法。由于工艺要求,碎煤机下方需预留孔洞,碎煤机通过与孔洞四周布置的次梁上螺栓的连接,固定在碎煤机层楼板上。因此在有限元模拟中,可以把碎煤机荷载简化为节点动荷载作用在碎煤机下方次梁上。通过对碎煤机楼振动特点的分析,得出梁、板混凝土等级可以提高碎煤机层楼板的自振频率,但是影响很小。在碎煤机振动较大的情况下,碎煤机层局部动力响应超出规定范围。碎煤机层楼板振动较大处,主要出现在碎煤机附近的楼板和楼板开洞处。开洞对碎煤机层楼板的自振频率影响很小,但是对附近楼板的动力响应有一定影响。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提高碎煤机层楼板本身的刚度和采取隔振措施对碎煤机层楼板进行减振。针对不同楼板厚度、梁截面的碎煤机层楼板的振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梁截面的改变相对于楼板厚度的改变,对第一阶模态自振频率影响更大。同时,加大梁截面在减小楼板动力响应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大梁截面的方法控制碎煤机层楼板的动力响应。碎煤机层楼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振动问题,也可以使用梁下贴钢板、加型钢等加大梁高的方式来解决。隔振可以减小振动的传递效率,是工业厂房中进行结构减振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本文通过对频率比和阻尼比与隔振器减振率关系的分析,当频率比大于(?)时,隔振系统开始隔振。此时可以采用提高激振频率,降低隔振系数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隔振率。本文选取了碎煤机室常用的橡胶隔振器对本文案例进行计算,隔振器能够有效减小碎煤机室振动,因此可以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杨鹏程[3](2020)在《运动过程中液体晃动自适应抑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开放贮液容器中液体的晃动不仅会对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还会严重影响系统响应的精确性、工作效率以及生产现场的安全性等。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液体晃动抑制需利用液体的状态信息进行反馈控制或利用输入整形技术、命令光滑器等对输入信号进行整形抑制液体的晃动,但是液体状态信息的测量十分困难,输入整形技术或命令光滑器等会延长系统的响应时间,不易于应用到底层闭环控制。所以,研究快速响应和不需要液体状态信息反馈的液体晃动抑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建立液体晃动等效动力学模型出发,研究运动过程中液体晃动自适应抑制关键技术,具体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研究基于输入整形和内模敏感分量的液体晃动抑制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对于实际应用中液体状态信息不可测的情况,提出内模敏感分量的数学定义,并与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液体晃动抑制方法进行对比,能够快速、准确实现运动过程中液体的晃动抑制。研究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的液体晃动抑制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对于系统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开创性的在液体晃动抑制中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自适应律参数,实现对参数未知系统的液体晃动抑制。研究构建基于EtherCAT的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液体晃动抑制算法的实验验证。突破现有控制器的限制,实现上位机对伺服设备底层位置环、速度环和力矩环的闭环直驱控制且达到1ms的稳定通信周期。开发运载平台和液面检测系统,基于EtherCAT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对本文提出的液体晃动抑制算法进行实验验证。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一种液体运动过程中液面晃动自适应抑制技术,基于液体晃动等效力学模型,实现液体运动快速响应和液面晃动模型参考自适应抑制控制;借助EtherCAT技术构建伺服控制系统与实验平台,通过结合仿真模拟与实验,验证所提出控制方法和技术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先进性。

徐龙[4](2019)在《考虑全侧隙影响的微观交通流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各家各户代步工具。因此,随着城市车辆的日益增加,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逐渐浮现出来。交通拥堵为交通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制约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去解决或者缓解交通问题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微观交通流研究通过分析道路上单个车辆的行为特征,从而表征由个体到整体的交通运行状况。此外,道路结构信息同样会对交通流演变规律产生影响。由于非结构化道路其道路上车道线不清晰或无车道线,其道路结构不明确,车辆队列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侧向位移。研究前导车辆产生的侧向间隙对跟驰者车辆的影响,将基于有车道线的交通流场景扩展至无车道线的交通流场景。因此,考虑全侧隙影响的微观交通流建模研究,对认知交通流现象和缓解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针对无车道线环境下,认知全侧隙对交通流行为的演变规律的影响。具体来讲,一方面,在微观层面,通过研究全侧隙对交通流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微观交通流模型。另一方面,通过微小扰动法分析模型的线性稳定性,通过约化摄动法对其非线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比模型动态过程仿真,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I.在无车道线环境下,针对车辆队列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侧向位移的情况,研究领导者车辆的侧向间距对后方跟驰车辆的影响以及双边侧隙对跟驰车辆的影响,提出考虑全侧隙影响的微观交通流模型。II.通过微小扰动法对其线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模型的稳定区域。仿真对比表明新模型相较于以往的模型其稳定区域更大,意味着新模型的稳态性能更好。然后,对其启动过程和停止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实验表明在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下全侧隙模型的动态性能优于结构化道路环境下全速度差模型。III.通过约化摄动法对其非线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该模型车辆间距的扭结波。通过对模型演化过程进行仿真表明,全侧隙模型相较于双边侧隙模型能够更快到达稳定状态,因此其动态性能更优。因此,全侧隙模型能够刻画更为一般化的交通流场景。相较于传统交通流模型,全侧隙模型能够同时兼顾动态性能更好以及稳态性能更优等优点。意味着,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运用全侧隙模型与实际交通中车辆跟驰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给道路中车辆进行建议指导,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韩帅[5](2018)在《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轻载机器人来讲,重载机器人负载大,尤其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机器人关节处柔性导致重载机器人运动轨迹定位精度低、机器人运动性能差等问题。随着重载机器人负载自重比的增大,重载机器人关节柔性带来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高速重载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BA2015004)”为依托,以和企业合作自主研发的150kg重载机器人为对象,开展了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与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等问题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建模及关节刚度参数辨识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准确辨识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的方法。首先对机器人末端笛卡尔刚度和各关节刚度分别进行定义,构建了从末端受力到各关节形变角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偏置板的机器人刚度辨识方法,通过设计安装在法兰盘末端的偏置板,并推导了从偏置板到法兰盘末端运动学模型及力和力矩转换模型,从而更有效地计算出重载工业机器人法兰盘的作用力;最终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出重载机器人位姿偏差,并结合最小二乘方法进而辨识出重载工业机器人六个关节的关节刚度参数。针对重载机器人在大负载情况下,机器人关节柔性导致运动轨迹位姿偏差大的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柔性的偏差补偿方法。首先从重载机器人关节柔性角度出发,在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的基础上,考虑重载机器人本体动力学及负载因素,分别建立了基于机器人动力学的偏差补偿模型及基于负载偏差补偿模型;然后综合重载机器人本体动力学及负载偏差补偿模型,推导出了重载机器人偏差补偿模型,该轨迹偏差补偿模型可有效减小重载机器人位姿偏差,显着提高重载机器人位姿精度。针对重载机器人搬运典型工业应用轨迹启停冲击大、机器人抖动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多项式7-7-7轨迹插补数学模型。首先建立了重载机器人轨迹插补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载机器人轨迹条件数、末端偏差和运行总时间等性能指标,然后本文建立重载机器人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数学模型;此外,本文通过多目标NSGA-II算法完成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数学模型的求解及优化;最终重载机器人在大负载情况下可快速启动且在机器人启动、停止阶段抖动小,在机器人整个运动过程中运行速度快、过渡平滑、运行平稳。针对重载机器人搬运典型工业应用,本文以SolidWorks为开发平台,以VC++/MFC为开发环境,在实验室已经开发的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通用平台ROBOLP的基础上,完成了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的开发。根据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本文设计了重载机器人偏差模型及重载机器人搬运轨迹规划等搬运软件包功能模块,同时该软件包还开发出了重载机器人搬运参数设置模块、机器人动力学模块、重载机器人运动仿真模块、机器人碰撞检测模块和机器人后置程序等功能模块。本文最终以与企业合作自主研发的150kg重载机器人为对象,对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江涛[6](2018)在《自动铺丝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现代飞机性能的提升对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纤维铺放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能够高效地实现复杂曲面的铺放,其成型质量在各种成型工艺中有着明显的优势。预浸丝束的张力是自动铺放中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对最终产品的成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合适的张力会造成多种铺放缺陷。因此,设计稳定、响应迅速的张力控制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自动铺丝机的铺丝头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经历频繁的加减速过程,其最大铺放速度达到1m/s,最大加速度达到1.5m/s2。本文针对课题组开发的16丝束自动铺丝系,提出一种基于力矩闭环模式的张力控制系统,采用弹簧辊缓冲装置解决急加速情况下张力过大的问题。首先建立未加入弹簧辊时系统机械结构的动态模型,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研究加入控制器后系统对典型信号和扰动信号的响应特性。仿真结果显示,在目标张力输入信号为阶跃信号时系统存在30.5%的超调量,在速度扰动信号为斜率为2的斜坡信号时会出现10.4%的张力波动,而在速度扰动信号为阶跃信号时则会出现高达132.4%的张力波动。接着建立弹簧辊的动态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其对张力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和张力峰值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弹簧辊对张力控制系统的影响与其自身阻尼和弹性系数有关,合适的参数不仅能防止丝束断丝,还能提升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所研究设备中弹簧辊参数选择如下:1.阻尼,50N·s,50N·/m到150N·s/m之间的弹簧辊能够有效减小各种情况下的张力峰值;2.弹性系数,需要综合考虑阻尼的取值:阻尼取值小于10N·s/m时,弹性系数取950N/m较为合适;当阻尼大于10N·s/m时,弹簧弹性系数取320N/m能够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最后,构建张力控制实验平台,验证系统性能以及不同弹性系数弹簧辊的张力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自动铺丝机采用950N/m的弹簧能够获得最好的控制效果:匀速运行下张力波动率小于4%,以4.04m/s2加速时的张力波动率为26.3%,且回纱迅速,能够满足自动铺丝机的使用要求。

朱世峰[7](2017)在《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桥梁结构行为演化理论与安全监测方法研究(2012CB723305)”和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开发项目“液-气耦合压差式桥梁挠度仪的研制及产品开发(K2009-35)”,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液位连通管式位移测量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测量系统的改进技术,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分析多种开放式连通管液位获取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根据管内流体的几何、物理及平衡条件,研究了计入液体粘性和两端竖管倾角等多因素的液位连通管内流体动力学特性,探讨了其对位移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2)针对液位连通管位移测量存在的液体流动造成能量摩阻损失、易受测点处倾角影响、量程的设备尺寸效应以及环境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将连通管竖管端部封闭一定体积气体的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方法,开展了多种构造方式下的差压-位移转换原理和位移测量适应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软硬件设计,完成了可行性和适用性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自主设计并制作了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动静态性能试验平台,结合有限幅值浅水重力波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了被测桥梁主梁三向振动对位移监测系统静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4)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位移测量系统的水平管内液体中的气泡、测区海拔及纬度、液体密度、系统温度效应和自然风场对位移监测结果的影响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5)针对人为因素导致液面初始高度偏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在竖管一定高度对称设置可开闭式溢流口进行液位控制的方法;针对挠度长期监测时基准液位蒸发后自动补偿的问题,提出基准液位自动补偿改进方法;针对大高差结构小变形的高精度自动监测难题,提出对称封闭式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测量方法;开展了相应理论研究和系列试验验证工作。(6)将改进后的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应用于多座大型实体桥梁的短期竖向位移测量和长期挠度监测,并与既有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位移测量系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工程环境适应性。

杨树军[8](2017)在《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试验台技术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振动实验台是用于检验各种工业产品和工程设施力学性能的标准试验设备。振动实验台可以模拟产品在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执行阶段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于鉴定产品能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强弱,对电子、机械、光电、航空等很多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振动台面作为振动信号输出的末端,其振动特性能否达到人们所预期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产品振动试验的准确性。振动台自身整机的振动也会影响其设备的工作性能及寿命。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现有各类振动台特性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机械式振动台频率无法实现突变,电机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中驱动频率与振动台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发生共振现象,此时振动台处于超振幅状态,进而将振动台面上固定的实验元件振坏,或者振动试验数据不可靠等问题,以振动原理为基础,根据实验性能指标的要求,采用新型的振动偏心结构,无线传输装置的配合使用,设计了一种负载能力大,上限频率高,谐振频率附近振幅小,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小的新型偏心无线调节机械振动台。通过深入理论研究,建立了振动台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该新型振动台的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新型机械振动台可以满足相应的技术指标,解决超振幅问题。

龚节坤[9](2015)在《基于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附着系数作是反应路面与车辆轮胎附着条件的重要参数,先后被应用于防抱死系统和汽车维稳系统,随着汽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车载传感器技术的完善,车辆对附着系数的估算精度逐渐提高,对路面附着条件的判断更加精确。不同道路路面的附着系数不同,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决定了当前路面能提供给车辆的理论最大减速度,而理论最大减速度决定安全跟驰间距的大小,因此,研究实时路面附着条件对车辆跟驰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根据纵向车辆模型,结合车载传感器和GPS数据对附着系数进行实时估算。应用CAN和车载GPS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纵向车辆模型实时估算滑移率和利用附着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实时估算滑移斜率,根据轮胎滑移率与附着系数在小滑移率区间的线性关系估算附着系数。其次,调查和分析了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下的跟驰数据。对高速公路上的常态行驶,城市道路上的常态行驶、加速起步和减速停车分别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加减速强度、车头时距、碰撞时间等方面分析了同一驾驶员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跟驰差异,同时也分析了同一运行状态下不同驾驶员的跟驰差异。然后,建立考虑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根据调查数据拟合的速度与车头时距的关系表达式和表征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理论最大减速度修正了期望跟驰安全间距,根据智能驾驶模型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存在问题对智能驾驶模型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从而建立了考虑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车辆跟驰模型。最后,对新的跟驰模型分别在正常路面和路面附着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新的跟驰模型比智能驾驶模型跟驰间距更小,并且仍可以保证车辆安全、稳定跟驰;同时,在变化路面附着条件下,新的跟驰模型更加稳定,这对在保证乘客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新的跟驰模型抗干扰能力比IDM模型强,并且对随机干扰的适应性更好。

杜彩凤[10](2015)在《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气体润滑轴承作为一种新型滑动轴承,正在逐渐被人们重视。气体轴承的优点是运行时无噪声、摩擦小、不产生热量、振动小、寿命长,能够在特殊环境中稳定工作,并且磨损小。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滑动轴承,它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能承受轴向载荷,且结构紧凑,回转精度高,广泛应用于陀螺仪、姿态控制装置、旋转机械等设备中,无论是从性能上还是从结构上都远远优于其他类型的气体动压轴承。本文以计算流体动力学、气体润滑理论以及转子动力学理论为基础,针对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静态承载性能、动态特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分析计算,并对气体轴承气膜的动态特性系数和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气体轴承润滑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CFD技术,采用流体动力学FLUENT软件,对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三维气膜压力场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不同转速下,轴承偏心率、槽宽比、槽深比、螺旋角、槽数和气膜间隙对稳态轴承气膜压力以及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轴承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分析可以较为精确的模拟区域内气膜的复杂流场特性,并且转速越高,气体轴承内部的动压效应越明显,因此合理的选择轴承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有助于改善润滑性能,提高轴承的稳态承载特性。建立轴承-转子系统模型,基于CFD的动网格模型,通过自定义的UDF程序实现转子旋转速度与位移扰动、旋转速度与速度扰动相结合求解动态特性系数的功能,分析非线性气膜力的变化,并将转子的旋转动边界转换为静边界,避免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引起的网格畸变问题,从而再现动压气体轴承气膜厚度与三维流场内非线性气膜压力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不同转速和偏心率对气体轴承瞬态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探索气浮轴承瞬态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在求解动态特性系数的基础上,计算不同时间历程转子的轴心涡动轨迹,建立稳定性判断准则,研究不同转速下气体轴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速和偏心率对轴承动态刚度和动态阻尼的影响较为显着,合理的选择轴承的转速和偏心率有助于改善轴承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为动压气体轴承在复杂运行环境中提高稳定性提供了理论预测。

二、Modeling Car-Following Dynamics During the Starting and Stopping Process Based on a Spring System Mode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odeling Car-Following Dynamics During the Starting and Stopping Process Based on a Spring System Model(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高空视频图像的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不足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交叉口视频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2.1 无人机视频采集方案
        2.1.1 交叉口选取
        2.1.2 实验仪器
        2.1.3 时间和天气
        2.1.4 实施流程
    2.2 视频数据预处理
        2.2.1 视频分析平台
        2.2.2 地理配准
        2.2.3 进出闸口设置与数据导出
        2.2.4 数据插值与数据滤波
    2.3 对比验证实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速度的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3.1 车辆总体运行速度特征分析
    3.2 车辆减速阶段运行特征分析
        3.2.1 下坡路段
        3.2.2 上坡路段
        3.2.3 缓坡路段
    3.3 车辆加速阶段运行特征分析
        3.3.1 下坡-上坡路段
        3.3.2 上坡-下坡路段
        3.3.3 下坡-下坡路段
        3.3.4 上坡-上坡路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纵向加速度的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4.1 车辆整体纵向加速度特征分析
        4.1.1 纵向加速度总体变化特征
        4.1.2 纵向加速度均值变化特征
    4.2 减速阶段加速度变化特征分析
        4.2.1 下坡路段
        4.2.2 上坡路段
        4.2.3 缓坡路段
    4.3 加速阶段加速度变化特征分析
        4.3.1 上坡路段
        4.3.2 下坡路段
        4.3.3 缓坡路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空图的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5.1 不同路段类型时空图特征分析
    5.2 车辆停车位置点分布规律分析
    5.3 车辆停滞延误特征分析
    5.4 车辆停车线位置通过性特征分析
        5.4.1 车头时距统计特征分析
        5.4.2 车头间距统计特性分析
    5.5 关系模型
        5.5.1 车辆速度与停车距离相关性分析
        5.5.2 车头间距与速度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2)碎煤机振动对结构工作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振动理论基础及评价标准
        1.2.1 振动的概念及分类
        1.2.2 振动的评价标准
    1.3 工业领域过大振动的危害
    1.4 现有设备振动建筑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5 碎煤系统在热源厂中的应用
    1.6 关于楼板振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国内研究现状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碎煤机楼的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
    2.1 有限元软件的选择及分析
    2.2 碎煤机楼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1 碎煤机楼结构布置及振动特点
        2.2.2 工程概况及模型建立
        2.2.3 碎煤机楼荷载的选取与计算
    2.3 模态分析理论与提取方法
        2.3.1 模态分析理论
        2.3.2 模态分析提取方法
    2.4 .碎煤机楼模态分析
        2.4.1 碎煤机楼水平振动频率计算
        2.4.2 碎煤机楼模态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碎煤机层楼板的动力分析
    3.1 碎煤机层楼板竖向频率计算
        3.1.1 竖向振动频率的理论计算
        3.1.2 碎煤机层楼板的竖向振动频率
        3.1.3 梁、板混凝土等级对碎煤机层楼板自振频率的影响
    3.2 碎煤机层楼板动力分析
        3.2.1 动力响应的理论计算
        3.2.2 碎煤机层楼板动力响应的计算
    3.3 开洞对碎煤机层振动影响的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碎煤机室的减振设计的研究
    4.1 提高碎煤机层楼板刚度的减振方案
        4.1.1 板厚对碎煤机层楼板振动的影响
        4.1.2 局部梁截面增高对碎煤机层楼板振动的影响
        4.1.3 提高碎煤机层楼板刚度的减振方案
    4.2 采取隔振措施的减振方案
        4.2.1 隔振原理
        4.2.2 隔振器设计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运动过程中液体晃动自适应抑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液体晃动的动力学分析与建模
        1.3.2 液体晃动抑制技术
        1.3.3 伺服系统驱动控制技术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第2章 开放容器内液体晃动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2.1 引言
    2.2 开放容器内液体晃动等效力学模型
        2.2.1 等效力学模型选择
        2.2.2 等效力学模型参数
    2.3 液体晃动等效数学模型构建
        2.3.1 拉格朗日方程建模方法
        2.3.2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液体晃动动力学建模
    2.4 液体晃动模型特征分析和状态空间建模
        2.4.1 运动学模型特征分析和建模
        2.4.2 动力学模型特征分析和建模
    2.5 开放容器内液体晃动的评价指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输入整形和内模敏感分量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输入整形技术基础
        3.2.1 输入整形技术的基本原理
        3.2.2 液体晃动等效力学模型的输入整形
        3.2.3 仿真研究与分析
    3.3 基于输入整形的PID控制
        3.3.1 基于输入整形的PID控制方法设计
        3.3.2 仿真研究与分析
    3.4 基于内模敏感分量的多目标优化控制
        3.4.1 二次最优控制方法设计
        3.4.2 基于内模敏感分量的最优控制方法设计
        3.4.3 仿真研究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4.2.1 稳定性的概念
        4.2.2 Lyapunov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4.3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设计
        4.3.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设计
        4.3.2 奇异系统矩阵参考模型的设计
        4.3.3 仿真研究与分析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律参数预测
        4.4.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特征分析
        4.4.2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模型参考自适应律参数预测
        4.4.3 仿真研究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EtherCAT的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开发与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基于EtherCAT的伺服系统实验平台开发
        5.2.1 基于EtherCAT的驱动电机伺服平台开发
        5.2.2 开放容器晃动液面检测系统开发
        5.2.3 开放容器水平运载平台开发
    5.3 液体晃动抑制实验验证与分析
        5.3.1 开放贮液容器液体晃动描述及液体晃动抑制实验设置
        5.3.2 基于输入整形和内模敏感分量的多目标优化控制实验验证与分析
        5.3.3 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实验验证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4)考虑全侧隙影响的微观交通流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第2章 微观交通流模型研究
    2.1 引言
    2.2 经典跟驰模型
        2.2.1 OV/FVD模型
        2.2.2 NLBCF模型/TSFVD模型
    2.3 稳定性分析方法
        2.3.1 微小扰动法
        2.3.2 约化摄动法
    2.4 全侧隙模型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微小扰动法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3.1 引言
    3.2 全侧隙模型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3.2.1 全侧隙模型的线性稳定条件推导
        3.2.2 全侧隙模型的线性稳定条件分析
    3.3 全侧隙模型的数值仿真
        3.3.1 稳定性曲线仿真
        3.3.2 启动过程仿真
        3.3.3 停止过程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约化摄动法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全侧隙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4.2.1 全侧隙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推导
        4.2.2 全侧隙模型的非线性稳定性条件分析
    4.3 数值仿真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5)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建模及参数辨识研究现状
        1.2.2 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研究现状
        1.2.3 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建模及关节刚度参数辨识实验
    2.1 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建模
        2.1.1 机器人笛卡尔刚度矩阵
        2.1.2 机器人关节刚度矩阵
        2.1.3 机器人关节刚度矩阵与末端笛卡尔刚度的关系
        2.1.4 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模型
    2.2 基于偏置板的关节刚度辨识
        2.2.1 偏置板设计与坐标系建立
        2.2.2 偏置板数学建模
        2.2.3 偏置板与法兰盘坐标系力与力矩建模
        2.2.4 重载机器人关节力与力矩建模
    2.3 关节刚度参数辨识算法流程
    2.4 150kg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实验
        2.4.1 实验对象及工具简介
        2.4.2 机器人关节空间位姿选取与机器人实际姿态
        2.4.3 重载机器人基坐标系的构建
        2.4.4 机器人姿态变化拟合建模
        2.4.5 机器人姿态变化建模与求解
        2.4.6 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参数辨识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方法研究与实现
    3.1 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建模
        3.1.1 基于重载机器人本体动力学偏差补偿建模
        3.1.2 基于重载机器人负载偏差补偿建模
        3.1.3 重载机器人偏差补偿建模
    3.2 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仿真
        3.2.1 机器人补偿轨迹选定
        3.2.2 基于重载机器人本体动力学偏差补偿模型仿真
        3.2.3 基于重载机器人负载关节偏差补偿模型仿真
        3.2.4 重载机器人偏差补偿仿真
    3.3 150kg重载机器人轨迹偏差补偿实验
        3.3.1 重载机器人偏差补偿实验简介
        3.3.2 轨迹位置偏差补偿实验结果与分析
        3.3.3 轨迹姿态偏差补偿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研究与实现
    4.1 重载机器人轨迹插值建模
        4.1.1 多项式7-7-7轨迹插值建模
        4.1.2 位姿约束
        4.1.3 速度、加速度、冲击约束
        4.1.4 平滑性约束
        4.1.5 多项式7-7-7轨迹插值模型求解
    4.2 重载机器人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数学建模
        4.2.1 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性能指标函数
        4.2.2 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多目标函数
        4.2.3 重载机器人轨迹规划约束条件
        4.2.4 重载机器人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建模
    4.3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轨迹优化
        4.3.1 Pareto支配关系
        4.3.2 Pareto最优解定义
        4.3.3 快速非支配排序算法
        4.3.4 NSGA-II算法流程
    4.4 基于NSGA-II的多目标轨迹仿真
        4.4.1 NSGA-II算法优化求解
        4.4.2 重载机器人轨迹仿真
    4.5 150kg重载机器人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实验
        4.5.1 机器人关节位置数据采样及处理
        4.5.2 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空载实验结果与分析
        4.5.3 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带负载高速实验
        4.5.4 多约束多变量多目标轨迹规划实验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开发与系统集成
    5.1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功能模块及结构设计
        5.1.1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功能模块
        5.1.2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结构设计
        5.1.3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操作流程
    5.2 通用软件平台介绍
        5.2.1 系统开发平台
        5.2.2 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关键技术介绍
        5.2.3 通用平台ROBOLP接口介绍
    5.3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开发与集成
        5.3.1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开发综述
        5.3.2 重载机器人搬运软件包系统开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自动铺丝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1.1 复合材料特点及其成型工艺
        1.1.2 自动铺放技术
        1.1.3 自动铺丝机中张力控制的意义
    1.2 纤维张力控制系统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张力控制系统结构
    2.1 自动铺丝机工作流程及其特点
    2.2 张力控制系统构成
        2.2.1 张力控制方式
        2.2.2 张力产生方式
        2.2.3 张力执行元件
        2.2.4 张力检测元件
    2.3 张力控制系统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3.1 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3.1.1 放卷轴模型
        3.1.2 速度差-张力关系
        3.1.3 张力传感器模型
        3.1.4 模型简化
    3.2 系统传递函数和控制框图
    3.3 系统仿真分析
        3.3.1 目标张力阶跃响应
        3.3.2 速度阶跃扰动信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弹簧辊作用研究
    4.1 加入弹簧辊后的系统模型
        4.1.1 弹簧辊模型
        4.1.2 加入弹簧辊后的张力模型
        4.1.3 模型简化和系统框图
    4.2 弹簧辊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4.3 弹簧辊参数选择
        4.3.1 阻尼取值的选择
        4.3.2 弹性系数取值的选择
        4.3.3 参数选择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张力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5.1 张力控制实验平台
        5.1.1 实验平台硬件组成
        5.1.2 实验平台元件标定
    5.2 张力控制系统软件实现
        5.2.1 TwinCAT软件平台
        5.2.2 张力控制程序设计
    5.3 张力控制实验
        5.3.1 目标张力信号阶跃实验
        5.3.2 速度扰动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7)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桥梁的安全监测方法
        1.1.1 桥梁安全监测的意义
        1.1.2 桥梁安全监测系统构成
    1.2 主要监测传感原理
        1.2.1 环境参数及荷载输入监测
        1.2.2 结构动力参数监测
        1.2.3 结构静力参数监测
    1.3 竖向位移测量研究现状
        1.3.1 竖向位移短期测量方法
        1.3.2 竖向位移长期监测方法
        1.3.3 挠度监测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方法
    2.1 既有连通管位移测量方法
        2.1.1 液位连通管位移测量
        2.1.2 半封闭式连通管位移测量
        2.1.3 测点处倾角对测量的影响
    2.2 提高连通管位移测量精度的探讨
        2.2.1 理论精度分析
        2.2.2 连通管内液体的比选
        2.2.3 结构位移特性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2.3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原理
        2.3.1 半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2.3.2 Ⅰ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2.3.3 Ⅱ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2.3.4 Ⅲ型-封闭式差压-位移转换原理
    2.4 不同封闭方式及环境下的位移测量适应性
        2.4.1 半封闭式系统的适应性
        2.4.2 全封闭式系统的适应性
        2.4.3 连通管布置方式对位移计算的影响
        2.4.4 竖管容许倾角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振动对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的影响
    3.1 桥梁挠度测量的性能需求
        3.1.1 风荷载下的挠度测量需求
        3.1.2 结构安全评估的挠度测量要求
        3.1.3 移动荷载识别对桥梁挠度测量的要求
    3.2 管内液体振荡对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的影响
        3.2.1 横桥向振动的影响
        3.2.2 竖桥向振动的影响
        3.2.3 顺桥向振动的影响
    3.3 振动环境下的连通管内液体压强分布规律
        3.3.1 振动环境下的连通管内液体压强分布
        3.3.2 液体压强分布求解方法
    3.4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系统的适用范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测量误差分析与修正
    4.1 环境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1.1 液体密度的温度相关性
        4.1.2 差压传感器的温度效应
        4.1.3 半封闭/封闭系统的温度效应
        4.1.4 基于数据预压缩-迭代改进核函数的温度补偿
    4.2 管内气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2.1 管内气泡的影响机理分析
        4.2.2 管内气泡影响的试验研究
    4.3 测区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4.3.1 测区纬度的影响
        4.3.2 测区海拔的影响
    4.4 连通管压力-形变效应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监测系统设计与验证
    5.1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竖向位移监测系统设计
        5.1.1 系统硬件构成
        5.1.2 系统测量算法与程序实现
    5.2 系统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验证
        5.2.1 准确性试验
        5.2.2 重复性试验
    5.3 系统的稳定性验证
        5.3.1 温度稳定性试验
        5.3.2 外界干扰的影响
        5.3.3 “U”型单连通系统稳定性测试
        5.3.4 总管并联式系统的各测点相互影响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在实桥中的应用研究
    6.1 竖向位移监测/测量的工程应用概况
    6.2 基准液位自动补偿的改进方法
        6.2.1 基准液位自动补偿的改进方法
        6.2.2 试验验证
    6.3 大高差结构的小变形测量方法
        6.3.1 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法
        6.3.2 试验验证
    6.4 短期竖向位移测量的工程应用
        6.4.1 桥梁静载试验挠度测量
        6.4.2 基桩承载力试验位移测量
        6.4.3 钢混结合段受载变形测量
    6.5 长期竖向位移测量的工程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试验台技术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第2章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的理论分析
    2.1 超振幅振动特性相关性能指标的理论分析
    2.2 超振幅振动状态偏心量影响因子理论分析
        2.2.1 偏心系统偏心量与振动幅值的能量转换理论分析
        2.2.2 偏心系统的同步偏心的理论分析
    2.3 空气弹簧综合性能与振动系统动态性能理论分析
        2.3.1 空气弹簧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2.3.2 空气弹簧的力学原理理论分析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系统结构设计
    3.1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的主体模型设计
    3.2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阻尼弹簧的设计及影响因素
        3.2.1 阻尼弹簧的设计
        3.2.2 阻尼弹簧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3.3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偏心系统核心部件的结构设计
    3.4 辅助装置的选型及设计
    3.5 基于ADAMS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的仿真分析
        3.5.1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仿真模型建立
        3.5.2 三维模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3.6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应力分析
    3.7 偏心滑台支撑旋转盘的设计与静力学特性校核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4.1 基于无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4.1.1 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4.1.2 数据采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4.1.3 系统硬件电路的器件选型
        4.1.4 数据采集部分器件选型
        4.1.5 控制部分器件选型
    4.2 基于无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2.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原则
        4.2.2 系统各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
    4.3 无线收发模块n RF2401的应用
        4.3.1 NRF2401的工作模式
        4.3.2 nRF2401的应用电路
    4.4 基于无线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4.4.1 控制部分单片机的软件设计
        4.4.2 主程序设计
        4.4.3 串行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4.4.4 外部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4.4.5 数据采集部分单片机的软件设计
    4.5 基于无线控制技术原理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软硬件调试
        4.5.1 PC机与上位单片机通信调试
        4.5.2 无线通讯模块调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系统实验研究
    5.1 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试验台的调试及试验流程
    5.2 偏心系统控制实验研究
    5.3 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5.3.1 偏心距为零时的振动实验研究
        5.3.2 不同频率与不同偏心的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9)基于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时路面附着条件判别
    2.1 递归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2.2 纵向车辆模型
        2.2.1 驱动状态下的车辆模型
        2.2.2 制动状态下的车辆模型
    2.3 轮胎模型
    2.4 轮胎力估计
        2.4.1 基于力矩检测器和GPS的估算法
        2.4.2 基于力矩检测器和加速度计的估算法
        2.4.3 基于加速度计和GPS的估算法
        2.4.4 轮胎力估算方法分析
    2.5 最大减速度估算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跟驰数据调查及分析
    3.1 数据调查
        3.1.1 数据调查目的
        3.1.2 数据调查方法
        3.1.3 数据调查内容
    3.2 调查数据处理
    3.3 调查数据误差分析
        3.3.1 双GPS定位误差分析
        3.3.2 单个GPS定位误差分析
    3.4 跟驰特性分析
        3.4.1 高速公路跟驰特性分析
        3.4.2 城市道路跟驰特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构建
    4.1 跟驰模型回顾
    4.2 智能驾驶模型
    4.3 期望车头时距修正
    4.4 跟驰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分析
    5.1 密度与流量关系
    5.2 稳定性分析
        5.2.1 常态行驶下的稳定性分析
        5.2.2 切入和切出下的稳定性分析
        5.2.3 变化路面附着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
    5.3 适应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气体轴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气体润滑理论
    2.1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润滑理论
    2.2 CFD技术与应用
    2.3 流场控制方程的建立
    2.4 基于FLUENT的气体流场模拟
        2.4.1 FLUENT软件的分析环节
        2.4.2 FLUENT软件的求解流程
        2.4.3 ICEM软件的介绍
        2.4.4 网格的类型及选择
        2.4.5 网格密度的选择
    2.5 求解器的选择
        2.5.1 模型假设
        2.5.2 粘性模型的选择
        2.5.3 仿真中的监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的静态特性分析
    3.1 建立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流场计算分析模型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2 网格的生成
        3.1.3 边界条件的确定
    3.2 FLUENT模拟计算
        3.2.1 模拟参数的设置
        3.2.2 计算方法的设置
        3.2.3 轴承气膜压力分布分析
        3.2.4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承载力影响因素
    3.3 结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
    4.1 基于FLUENT动网格模型的计算方法
        4.1.1 FLUENT动网格模型介绍
        4.1.2 FLUENT动网格模型的更新方法
        4.1.3 UDF的基本用法
        4.1.4 动态刚度与动态阻尼系数的差分计算模型
        4.1.5 FLUENT动网格瞬态气膜力求解方法
        4.1.6 边界条件的设置
    4.2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动态特性系数仿真分析
        4.2.1 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4.2.2 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4.3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的稳定性分析
        4.3.1 轴承-转子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4.3.2 轴承-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的实验分析
    5.1 实验台结构简介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步骤
    5.4 实验值与理论值的对比与分析
        5.4.1 动态特性系数试验对比与分析
        5.4.2 稳定性试验对比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Modeling Car-Following Dynamics During the Starting and Stopping Process Based on a Spring System Model(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高空视频图像的山地城市道路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研究[D]. 刘小明.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碎煤机振动对结构工作性能影响的研究[D]. 孔怡.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运动过程中液体晃动自适应抑制关键技术研究[D]. 杨鹏程. 浙江大学, 2020(06)
  • [4]考虑全侧隙影响的微观交通流建模研究[D]. 徐龙.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5]重载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轨迹规划方法研究与实现[D]. 韩帅. 东南大学, 2018(05)
  • [6]自动铺丝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 江涛. 浙江大学, 2018(06)
  • [7]液—气联动差压连通管式桥梁竖向位移监测方法研究[D]. 朱世峰.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1)
  • [8]超振幅抑制型机械振动试验台技术的开发[D]. 杨树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2)
  • [9]基于实时路面附着条件的跟驰模型研究[D]. 龚节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10]球面螺旋槽气体动压轴承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分析[D]. 杜彩凤. 河南科技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基于弹簧系统模型的启动和停止过程中的跟驰动力学建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