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卉产业跨世纪的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

中国花卉产业跨世纪的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

一、跨世纪中华花卉业的奋斗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谢冬梅[3](2019)在《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在逐渐发展变化着,过去农村破败荒凉的形象在悄然改变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积极支持都让生态农庄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好时机。开发生态农庄可以让农村地区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增加农业的附加值,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把旅游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农村综合经济效益。但如何才能让生态农庄的规划建设更为科学合理、更具有整体性,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抓取特色,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调查分析为依据,而以生态为基础,以休闲为导向,以景观设计为手段,以智慧农业为支撑,遵循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探讨了鸿尾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策略,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整合文献、理论、专着等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农庄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总结归纳了生态农庄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国内外生态农庄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研究情况。(2)通过分析台湾清境农场,江苏省昆山市星期九农场、福州白沙湾生态农庄、福州龙台山生态园、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等五个案例,总结出了生态农庄成功发展的经验和特点。(3)以笔者参与的鸿尾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通过对基地实地考察,与当地村民讨论交流获得有效讯息,再结合自然人文现状分析、市场分析、优劣势分析,总结了其规划设计的理念和目标,总结出了项目主要定位,对其进行了总体规划、产业建设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并进行了效益分析。在果园种植业规划中,提出了一种针对较大面积且品种相对简单的采摘果园新经营模式。(4)针对鸿尾乡生态农庄的蜜柚园区场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智慧农业物联网的设计思路是选择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生成物联网平台的软件应用模式雏形,同时结合图像与视频处理技术、Zig Bee(紫蜂)技术、WSN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共同实现平台的实施。本文研究目的是希望对生态农庄在规划设计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希望推动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为乡村居民提供就业条件增加经济收入,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能亲近自然、食用有机果蔬的休闲场所。

王仪茹[4](2019)在《LA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蔗糖载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百合(Lilium spp.)而言,鳞茎的优劣至关重要。研究百合鳞茎发育的分子调节机制是百合分子育种的基础。糖类在百合春化和花芽分化时期大量积累,影响LA百合鳞茎发育进程,但是具体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进一步挖掘糖类代谢基因,研究其在百合鳞茎内的分子机制对百合打破休眠和花期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加速我国百合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LA百合(Lilium longiflorum ×Aiatic)’耀眼’为主要实验材料,从转录组学、形态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面入手,探究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糖代谢途径。并根据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1)LA百合亲本之一的亚洲百合Tiny ghost’在春化期的鳞茎生长点的转录组测序结果为本次的实验材料。我们对其进行转录组重注释分析,并发现糖类代谢基因与百合春化的过程密切相关。综合基因表达模式和共表达网络图分析,一共发现7个糖类代谢基因(Contig2592、Contig3309、Contig779、Contig13408、Contig3984、Contig2207、Contig1397)是影响百合鳞茎春化和发育的关键基因,并确定SUT为本研究重点基因。(2)通过对百合鳞茎的生理测定与荧光定量试验,得到LA百合’耀眼’的鳞片内糖类和激素的变化规律和鳞茎生长点中目的基因的表达趋势。发现可溶性糖尤其是蔗糖在百合春化的过程中迅速增长并在春化结束期到达峰值,说明其可能为一个关键信号。且高比值的ABA/GA3、ZRs/GA3可能诱导百合花芽分化生长。SWEET基因在春化中期表现活跃,SUT基因在花芽分化到达峰值,两种蔗糖载体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外糖浓度来影响鳞茎发育进程,且SUT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百合成花。(3)本研究运用同源克隆技术,首次在LA百合’耀眼’中成功克隆得到三个蔗糖载体基因包括:LlaSUT2,LlaSUT4和LlaSWEET。通过对它们的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3D结构等方面的预测和分析,比较了三种蔗糖载体基因在结构上的差异,并推测三者均为膜蛋白。且通过荧光载体构建和亚细胞定位技术,验证了三者都定位于细胞膜上这一结论。这三种基因都是糖运输途径中的关键基因。

孙秀婷[5](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从1978年至今,4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实现了质的飞跃。约瑟夫·奈曾提出过“软实力”这一概念,并且表明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博弈更多的来自文化、价值观等软实力的比拼。“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核心,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在快速发展的一体化时代下塑造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新时代中国面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国家形象的成功建构不仅可以增强本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于提升一国的国民自信心以及凝聚民族向心力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纪录片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在建构国家形象上具有天然的优势和益处。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通过纪录片这种形式来记录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时代发展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纪录片取材于现实生活,以客观世界为拍摄对象,但真实影像背后承载的是主观情感的表达,是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一个个镜头的运用,不仅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形象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更将这些影像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以及所反映的国家形象呈现给观众。符号的作用是用来表意的,纪录片创作者借助符号这一载体,传递出影像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和时代价值,并通过对人物、场景、道具等各种画面符号的选择和编码,来记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果,从而使观众能够通过不同题材的纪录片影像感受到中国国家形象发生的变化。本研究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展开,以相关的符号学理论为支撑,通过对近四十年来涌现的大量优秀国产纪录片的分析和解读,笔者发现在国家时代背景、国家形象塑造与经录片画面符号这三者之间存在辩证的关系。不同时期国家的发展背景、政策形势都会影响到这一时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形象问题,而纪录片在体现和塑造特定侧面的国家形象时,为了突出其鲜明形象特点,编导们会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符号进行编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的国家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不同题材类型的纪录片在进行国家形象建构时会选择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符号进行编码,笔者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归纳和研究,总结出纪录片在建构国家形象时在人物、场景、道具三种符号类型上的用符特点,进而证实特定的符号在呈现国家某一侧面的形象问题时所发挥的积极建构作用。第一章主要是对该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其中主要包括对“符号”、“纪录片符号”、“国家形象”三个名词概念的解释界定,以及对于符号学中索绪尔、皮尔斯、巴尔特和雅各布森的相关理论的梳理。在第二章中,笔者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家形象的变迁进行梳理,将1978——2018这四十年具体划分四个时期,分别研究了这四个时期在时代发展特征、纪录片创作形态、主要代表作品及其所建构的国家形象等方面的特点,最终总结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家形象依次经历了开放、世俗、包容、自信的变迁历程。第三章笔者首先从人物符号的角度对国家形象建构进行分析,其中又具体的分为三小节,每一小节又具体的阐述纪录片在建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形象时分别运用了哪些人物符号进行编码,结合具体的纪录片实例总结出在政治形象建构上选取见证革命岁月的历史伟人、引领国家发展的领导集体、展现国力强盛的威武之师作为主要人物符号;在经济形象建构上,分别以转型冲击之下的矛盾个体、洞悉财经变换的风云人物、拥有致富梦想的平凡百姓为主;在文化形象上,以闪耀智慧之光的文化古人、烛照文明星河的精品大师、延续匠心精神的技艺传者为人物符号。第四章则是从场景符号角度出发来分析国家形象问题,通过大量观赏纪录片作品总结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纪录片在塑造国家政治形象时主要选取了梦回祖国故土的港澳特区、凝聚时代梦想的建筑场馆、体现改革深化的基层窗口为场景符号;在建构经济形象时选取初沐改革春风的制造企业、体制转型之下的国有公司、创新科技引领的智能工厂等主要场景;文化形象上选择了凝结东方才思的古代遗址、编织神秘色彩的中华建筑、传承文明家风的中国家族为场景符号。第五章分析了道具符号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分别总结了纪录片在建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形象时道具符号上的用符特点。总结出纪录片分别以展现国之雄威的精锐之器、彰显百年梦想的民族印记、丝路建设沿线的合作设施为道具符号建构国家政治形象;以现代发展曙光的文明产物、科技光环笼罩的国家项目、绿色新型能源的中国智造建构国家经济形象;以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家宝藏、口传心授相承的非遗艺术、浸润意境哲思的中华饮食塑造国家文化形象。

葛小寒[6](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认为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陈栋[7](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李菁博,邓莲[8](2016)在《梅花和蜡梅被西方世界认识的历史考证》文中指出文中收集、整理了自17世纪至20世纪共22位西方学者(包括西方化的日本学者)认识、命名、收集、培育梅花Prunus mume、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的文献资料及其历史贡献,并比较两种植物被西方世界认识的历史差异,分析成因。最后探讨梅花、蜡梅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困境及原因。

梅德顺[9](2016)在《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国近代出现的新式美术教育入手,就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百年对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的影响和发展做出比较研究。尤其对英属马来亚处在殖民统治时期结束前(即是1957年国家独立前),华侨美术社团的活跃与西方美术主义的共同接触发展至20世纪60年代末对马来西亚高等艺术教育制度的影响,留下三大美术教育发展的问题现状来对中华教育思想的传播进行比较研究。其一,从初期英殖民政府手工艺技艺取向的主流美术教育为统治策略,间中领先与替换了在华侨美术教育原有理念的本质,导致技艺取向与审美取向的对峙,促使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在此夹缝下的美术课程实施深感困惑与挑战;其二,是马来西亚当地华侨社会受其殖民地的国家教育政策约束与后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身份认同的问题,同时营造出南来或二代画家极力融入殖民文化的潮流以及共同创造出本土南洋美术文化的努力来作出改变;其三,英殖民政府教育部师训体制对美术课程教育目标转化了艺术教育的共存与多元文化发展的目标,间接引进与交汇了马来亚伊斯兰同化教育政策和技职教育的目标。针对这三大问题的出现,本文试图透过比较研究解开与探析英殖民政府统治结束前后50年间,中国艺术教育体制的传递带给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实施所引起民族性被同化的深远影响,尤其在美术设计人才方面的培养,美术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承,以及美术课程结构的设置,启发了马来西亚各大艺术大专院校的办学动力,进而崛起了东西方高等美术教育学制的设置和教学体系等实施状况做出一个宏观层面的比较,从其历史与社会学角度得出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的变迁与传承之意义。

蒋俊君[10](2014)在《浙江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品位的提高。花卉逐步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使得花卉业得到蓬勃发展。现在花卉产品已成为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2007年,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到134.11万hm2,产值达440.2亿欧元,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农业创汇的支柱产业。在生产方面,主要形成了以荷兰、哥伦比亚、日本为主的三个花卉生产区域;在消费市场方面,主要是在发达地区形成了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中心的三大消费区域。2011年底,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86.2万hm2,产值达939.91亿元。其中浙江省花卉栽培面积达到5.81万hm2,产值达37.91亿元。从1998年提倡“绿色奥运”的理念至今,在湖州市政府大力扶持下,该市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立了大批花卉基地,涌现了一些花卉龙头企业,成立了大量园林绿化公司。另外,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花卉产品的消费需求量较大,且逐年递增。特别是近几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先后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四边三化”行动,这些都给湖州市花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再加上湖州在发展花卉产业有许多优势及有利条件,对花卉产业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州花卉产业发展历程、现状的深入研究,对发展有利因素及制约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湖州花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重复投资和品种结构失调问题严重;生产方式不先进,规模化生产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自主科研能力弱;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处理滞后;物流成本、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等生产投入日益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成功的经验,在正确把握优势突破和全面开花的关系和优化产业结构和维护苗农利益关系基础上,对湖州花卉产业提升提出以下五点对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配置,提高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健全流通体系,拓宽产业的市场空间;弘扬花卉文化,增加产业的发展内涵;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花卉产业良性发展。

二、跨世纪中华花卉业的奋斗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世纪中华花卉业的奋斗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需求背景——城市化进程使得人们渴望回归自然
        1.1.2 政策背景——各级政府关于振兴乡村的政策
        1.1.3 产业发展背景——生态农庄的兴起
    1.2 生态农庄存在的核心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1.4.1 生态农庄的概念和特点
        1.4.2 智慧农业
        1.4.3 农业物联网
        1.4.4 休闲农业及景观规划设计概念及联系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农庄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发展概况
        2.1.1 国外发展概况
        2.1.2 国内发展概况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2.1 国外研究概况
        2.2.2 国内研究概况
第三章 国内优秀生态农庄案例分析
    3.1 案例一:台湾清境农场
        3.1.1 概况
        3.1.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3.2 案例二:江苏省昆山市星期九农场
        3.2.1 概况
        3.2.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3.3 案例三:福州龙台山生态农庄
        3.3.1 概况
        3.3.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3.4 案例四:福州白沙湾生态农庄
        3.4.1 概况
        3.4.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3.5 案例五:北京蟹岛休闲生态农庄
        3.5.1 概况
        3.5.2 特色分析与经验借鉴
    3.6 小结
第四章 鸿尾乡生态农庄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4.2 资料收集与调查分析
        4.2.1 地理交通位置
        4.2.2 自然环境状况
        4.2.3 人文历史资源
        4.2.4 用地现状调查
        4.2.5 社会经济环境调查
        4.2.6 市场调查分析
        4.2.7 优劣势分析及其对策
    4.3 规划设计总则
        4.3.1 设计依据
        4.3.2 设计原则
        4.3.3 项目建设目标
        4.3.4 主题定位
        4.3.5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4.4 总体布局及分区规划
        4.4.1 总体规划结构
        4.4.2 功能分区规划
    4.5 主要产业建设规划
        4.5.1 产业规划的目标
        4.5.2 产业规划的原则
        4.5.3 发展模式
        4.5.4 环境容量及游客人数估算
        4.5.5 名优果园种植业规划
        4.5.6 观赏花卉栽培业规划
        4.5.7 观赏苗木种植业规划
        4.5.8 蔬菜种植业规划
        4.5.9 禽畜果园放养业规划
        4.5.10 水产养殖业规划
    4.6 休闲旅游项目规划
        4.6.1 名优果品蔬菜采摘项目策划
        4.6.2 竹林品茗活动项目策划
        4.6.3 赏花活动项目策划
    4.7 基础设施规划
        4.7.1 道路交通规划
        4.7.2 竖向规划
        4.7.3 建筑小品规划
        4.7.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7.5 给排水规划
        4.7.6 电力电信规划
    4.8 效益分析
        4.8.1 生态效益
        4.8.2 经济效益
        4.8.3 社会效益
第五章 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生态农庄蜜柚园区智慧农业系统的设计思考
    5.1 鸿尾乡生态农庄蜜柚园区的智慧农业系统的技术支持
        5.1.1 关于SaaS模式
        5.1.2 关于图像及视频处理技术
        5.1.3 关于Zig Bee网络技术
        5.1.4 关于WSN
        5.1.5 关于水肥一体化技术
    5.2 蜜柚果园的智慧农业系统框架设计思路
        5.2.1 子系统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概述
        5.2.2 子系统2:蜜柚果园图像与视频监控子系统
        5.2.3 子系统3:蜜柚果园水肥一体化管理子系统
        5.2.4 子系统4:后台数据管理子系统
    5.3 蜜柚果园的智慧农业子系统分项设计
        5.3.1 果园图像与视频监控系统分项设计
        5.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
        5.3.3 水肥一体化工程系统以及软件系统专项设计
    5.4 关于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其他细节的拓展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LA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蔗糖载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百合鳞茎的研究进展
        1.1.1 百合鳞茎概况
        1.1.2 鳞茎进化的生理变化
    1.2 糖与激素的共同作用
        1.2.1 粮与植物生长发育
        1.2.2 激素与植物生长发育
        1.2.3 糖类与激素的共同作用
    1.3 植物内的粮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1.3.1 蔗糖转运体SUT家族的研究进展
        1.3.2 糖转运体家族SWEET家族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2 亚洲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转录组数据分析
    2.1 试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亚洲百合春化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统计
        2.2.2 糖类代谢基因注释结果分析
        2.2.3 糖类代谢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2.2.4 基因共表在模式分析
    2.3 讨论
        2.3.1 重注释结果与原注释结果的差别
        2.3.2 关键糖类代谢基因影响百合鳞茎发育
3. LA百合鳞茎春化过程中生理测定与荧光基因定量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理变化及分析
        3.2.2 SUT、SWEET与糖类代谢基因表达分析
        3.2.3 SUT、SWEET与激素基因表达分析
    3.3 讨论
        3.3.1 百合鳞茎春化及花芽分化时期鳞片中糖类和激素的变化
        3.3.2 SUT、SWEET与糖类代谢基因共同作用影响百合鳞茎发育
        3.3.3 SUT、SWEET与激素基因共同作用影响百合鳞茎发育
4. 基因克隆与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基因的全长克隆
        4.2.2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4.2.3 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转录后修饰
        4.2.4 进化树与序列对比
        4.2.5 三维结构
        4.2.6 亚细胞定位
    4.3 讨论
        4.3.1 LA百合中SUT全长序列的克隆
        4.3.2 LA百合中SWEET全长序列的克隆
        4.3.3 LlaSUT和LlaSWEET可能存在的功能差异
        4.3.4 SUT基因和SWEET基因应用于百合基因工程的潜力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符号的界定
        二、纪录片符号的界定
        三、国家形象的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皮尔斯的哲学符号理论
        三、罗兰·巴尔特的符号传播学理论
        四、罗曼·雅各布森的“隐喻”“转喻”理论
第二章 纪录片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变迁梳理
    第一节 纪录片与开放中国形象建构(20 世纪80 年代)
        一、时代特征:思想解放万象更新
        二、纪录片形态:精英语态人文色彩
        三、纪录片作品与开放中国形象
    第二节 纪录片与世俗中国形象建构(20 世纪90 年代)
        一、时代特征:社会转型关注个体
        二、纪录片形态:纪实观念文献品格
        三、纪录片作品与世俗中国形象
    第三节 纪录片与包容中国形象建构(2001—2010 年)
        一、时代特征:大众消费商品市场
        二、纪录片形态:创作多元回归本性
        三、纪录片作品与包容中国形象
    第四节 纪录片与自信中国形象建构(2011 年至今)
        一、时代特征:国际意识品牌策略
        二、纪录片形态:形式多样文化多元
        三、纪录片作品与自信中国形象
第三章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见证革命岁月的历史伟人
        二、引领国家发展的领导集体
        三、展现国力强盛的威武之师
    第二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转型冲击之下的矛盾个体
        二、洞悉财经变换的风云人物
        三、拥有致富梦想的平凡百姓
    第三节 纪录片人物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闪耀智慧之光的文化古人
        二、烛照文明星河的精品大师
        三、延续匠心精神的技艺传者
第四章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梦回祖国故土的港澳特区
        二、凝聚时代梦想的建筑场馆
        三、体现改革深化的基层窗口
    第二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初沐改革春风的制造企业
        二、体制转型之下的国有公司
        三、创新科技引领的智能工厂
    第三节 纪录片场景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凝结东方才思的古代遗址
        二、编织神秘色彩的中华建筑
        三、传承文明家风的中国家族
第五章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政治形象建构
        一、展现国之雄威的精锐之器
        二、彰显百年梦想的民族印记
        三、丝路建设沿线的合作设施
    第二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经济形象建构
        一、现代发展曙光的文明产物
        二、科技光环笼罩的国家项目
        三、绿色新型能源的中国智造
    第三节 纪录片道具符号与国家文化形象建构
        一、历经岁月洗礼的国家宝藏
        二、口传心授相承的非遗艺术
        三、浸润意境哲思的中华饮食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一、婚姻
        二、丧葬
        三、生育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一、教育维稳
        二、教育支边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梅花和蜡梅被西方世界认识的历史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1 17世纪西方人对梅花、蜡梅的最初记述
2 18~19世纪初西方人对梅花、蜡梅的采集、命名
3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西方人对梅、蜡梅的深入研究
4 美国引种、栽培梅花、蜡梅情况简介
5 梅花、蜡梅在欧美应用现状
6 讨论

(9)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选题的依据
        1. 历史的事实
        2. 实证可考
    三、研究背景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结构
    六、研究涉及的范围与关键词汇的选用
    七、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20世纪初叶中马艺术教育的形成比较
    第一节 20世纪中马艺术教育思潮的雏形
        一、中国美术教育目的为扞卫中华民族产业的传承
        1.沿袭晚清工艺传习所的工艺美术教育
        2.民国时期工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工艺教育
        3.华侨教育受到中华教育思维的影响
        二、马来亚殖民时期西洋美术的文化孕育与雏形
        1. 英殖民地政府主流教育促成手工美术
        2. 沿革英殖民地时期旅居画家艺术的传播
        三、中马两国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异同比较
        1. 历史文化的差异诞生了共同的艺术语言
        2.复杂的时代背景拉近了艺术符号的距离
    第二节 中国艺术运动为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的研究重点
        一、中国新美术运动兼收并蓄的中西艺术思潮
        1. 水墨书法与西方艺术精神思维的融汇
        2. 洋务运动与西画教育东渐形成的渊源
        二、先驱画家参与马来西亚抗战画展的教育启发
        1. 华侨美术社团与研究会创办的力量凝聚
        2. 以中国抗战思潮传播中的南洋互动关系
        三、中马两地艺术活动的开展研究意义之比较
    第三节“中学西用”美术教育在新时代夹缝中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西学仿照与引入西方美术教育的雏形与发展
        二、马来西亚契机并存的时代美术教育所面对的挑战
        三、中马两国美术教育办学际遇的挑战研究之比较
第二章 20世纪二战前后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策略比较
    第一节 中国新式高等美术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刘海粟为中国美术教育奠定标杆
        1. 刘海粟借洋兴中的美术教育思想与远见视界
        二、苏州美术专科学校颜文梁实用美术的创新美术课程
        1. 颜文梁实业求存思想为美术教育拓展新局面
    第二节 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南洋风的目标
        一、林学大为马来西亚纯美术定下南洋思想新概念
        二、南洋首二代华裔先驱画家共创南洋美术风格
    第三节 中马两国高等美术教育实施发展意义比较
        一、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意义的共同点
        二、中马高等美术教育东西艺术融合走向多样化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中马高等美术教育办学理念与实施比较
    第一节 新中国教育课程体制艺术教育一脉相承发展的利弊
        一、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实质
        二、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的多元课程规范衔接
        三、中国艺术院校百年中西合并办学发展的利与弊问题探究
    第二节 马来西亚二战前后继承东方艺术教育新理念的反思
        一、首间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的反思
        二、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理念延续的挑战
        1. 移植南洋美术专科学校办学的存在问题
        2. 1967年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目标的取向
        3. 1968年吉隆坡美术学院的创办目标与理念
第四章 中国对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与发展历程的比较
    第一节 印象中国与融合南洋色彩的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深思
        一、移居侨民身份认同与美术特征对峙的挑战
        1. 多重艺术情感的身份认同意识
        2. 强烈祖国情怀的美术创作符号再现
        二、早期中国南来华侨画家融合南洋色彩的题材
        1. 华侨画家为移居家园增添南洋气息
        2. 五一三种族事件后的美术创作气氛
        三、中国艺术教育百年历程美术作品风格特征的比较
    第二节 中马水墨传统绘画技法与跨媒介艺术火种的碰触
        一、中国水墨传统技法在马来西亚高等美术教育领域的传承
        1. 独立前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美术学校国粹画科设立的意义
        2.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课程与科系的设置结构
        3. 独立后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水墨画科的追随
        二、马来西亚水墨画媒介的艺术创新与转型
        三、中马两国现代水墨画家创作理念与风格异同之比较
结论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件一:相关文献回顾
    1. 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文献
    2.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文献
    3. 吉隆坡美术学院文献
    4. 中国美术教育研究
    5. 上海美专与苏州美专的专题研究
附件二:20 世纪中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
附件三:20 世纪中马各高等艺术院校资料简介与综述
附件四:中马艺术院校招生宣传资料
附件五:中马高等艺术院校章程(节选)
附件六:20 世纪中马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设置概况综述(部分节选)
附件七:20 世纪中马艺术教育工作者兼画家的高等艺术教育背景概况综述
附件八:20 世纪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美术师资习艺来源状况综述
附件九:采访中马两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工作表和采访文稿(节选)
    (一)苏州美专校友严定宪访谈录
    (二)苏州美专校友陈士宏访谈录
    (三)苏州美专校友唐令渊访谈录
    (四)苏州美专校友尢玉淇访谈录
    (五)前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谢有锡访谈录
    (六)槟城锺灵独中美术主任陈昌孔访谈录
    (七)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美术老师刘达勇访谈录
    (八)雪兰莪巴生兴华中学美术主任谢金聪访谈录
    (九)柔佛麻坡中化中学美术老师陈培仁访谈录
    (十)槟城资深水彩画家兼钟灵国民型中学退休美术老师蔡传仁访谈录
    (十一)与锺金钩院长会见冯健亲院长的访谈录
附件十:中马高等艺术院校创办人或校长相关私人来往书信内容(节选)
    一、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二、马来西亚艺术院校的创始人来往信函内容
附件十一:马来西亚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一、吉隆坡美术学院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1 大马美育渐入佳境
        2 绘画在当代艺术进程中的定位和前景与创作动机
    二、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锺金钩院长美术教育课题专题报道
附件十二:其他相关马来西亚美术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文章
    一、陈世集:《小谈星洲木刻版画与创作》
    二、刘抗,《刘海粟与中国的近代艺术》
附件十三:马来西亚艺术学院与吉隆坡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附件十四:20 世纪国际时事发展形势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发展史料对照汇编总表
附件十五:20 世纪中国与马来西亚美术教育大事记历程年表

(10)浙江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基本概念
        1.1.1 花卉的概念
        1.1.2 花卉产业的概念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 世界花卉业发展历程
    2.2 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世界花卉生产大国
        2.2.1 荷兰
        2.2.2 美国
        2.2.3 日本
        2.2.4 其他国家
    2.3 世界花卉业的后起之秀——发展中国家花卉生产现状
        2.3.1 哥伦比亚和肯尼亚
        2.3.2 以色列
        2.3.3 厄瓜多尔
        2.3.4 泰国
    2.4 国内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2.4.1 我国花卉生产现状
        2.4.2 浙江省及周边省市花卉生产现状
3 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3.1 湖州市的自然概况
        3.1.1 湖州市的地理位置、面积
        3.1.2 湖州的气候资源
    3.2 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历程
    3.3 湖州市花卉产业现状
        3.3.1 花卉生产基本情况
        3.3.2 花卉栽培资源与规模
        3.3.3 龙头企业状况
        3.3.4 花卉市场及流通方式
        3.3.5 花卉业人才结构状况
        3.3.6 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
        3.3.7 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的不足
4 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4.1 总体思路
    4.2 对策
附图表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四、跨世纪中华花卉业的奋斗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融合智慧农业理念的鸿尾生态农庄景观规划设计[D]. 谢冬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4)
  • [4]LA百合鳞茎发育过程中蔗糖载体的研究[D]. 王仪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6)
  • [5]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画面符号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孙秀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梅花和蜡梅被西方世界认识的历史考证[J]. 李菁博,邓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6(03)
  • [9]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 梅德顺.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10]浙江湖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 蒋俊君. 浙江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中国花卉产业跨世纪的目标——从“世界园林之母”到“全球花卉王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