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生态效益

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生态效益

一、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付靖雯[1](2021)在《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城市下垫面构成中,硬质下垫面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原水文循环体系发生大规模的改变,城市出现了严重的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转为存量发展,传统手法处理雨水无法配适城市发展现状,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广场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作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产物,广场是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强化城市广场的雨水管理,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本文提出以海绵化为切入点,对泰安泰山广场进行海绵化改造的耦合设计研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和海绵设施景观化等角度探究海绵城市理念对广场水生态、水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雨洪管理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各国雨洪管理理论的共同点,从海绵城市视角对国内城市广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总结和预测,同时分析了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将相关理论与城市广场改造相结合,探讨其适用性,同时横向比较并总结各理论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借鉴的要点,总结出与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契合的理论。选取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案例各三个进行详细分析并从中总结可借鉴的经验和改造手法。再次,提出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的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并从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海绵设施景观化以及二者的耦合与一体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改造策略上,则从区域、城市、广场三个宏观层面与绿化、水景观、铺装、微地形、设施小品以及使用人群等微观层面展开研究。从海绵化角度提出广场改造程序并筛选适用于广场的技术设施。结合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总结提炼出海绵设施在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中“主人工,辅生态”和“主生态,辅人工”的两种组合模式。最后,通过对泰安泰山广场的改造设计,进一步论证了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的可行性。通过广场海绵体系的构建、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设计以及海绵设施景观化详细设计,打造能消纳和利用雨水的海绵型广场。

程鑫[2](2021)在《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方式由量的扩张转向了质的提升,居民对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代表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会客厅和居民重要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功能品质对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影响颇深。但是,由于早期城市广场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城市长远发展考虑不足,同时受制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设计与管理水平等,导致其在后续使用中跟不上城市发展节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部分老旧广场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给城市形象和居民使用造成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并给居民营造舒适的户外空间,论文以城市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场的起源、发展和演进,明确了广场的功能、构成以及在城市中承担的使命等,并通过调查发现多数老旧城市广场在尺度、环境、服务设施、文化特色、空间联系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城市广场事关民生,为解决这一重点问题,论文尝试从住建部推行的城市双修工作入手,对城市广场进行更新改造。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广场更新的主要因素,确定城市双修与城市广场之间的关系,学习城市双修相关优秀案例的工作经验和方法等,根据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制定了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的工作策略。在问题和目标导向下,通过对老旧城市广场进行更新改造来解决阻碍城市广场健康发展的各种问题。为验证城市双修理念指导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选取笔者熟悉的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进行更新改造。在广场更新设计过程中,笔者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次前往广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问题,从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广场的设计目标和定位,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等,对市民文化广场进行更新规划设计。在广场总体规划设计中,对广场的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地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完善调整;在专项设计中,以突出主题和塑造特色为目的,在铺装、景观、服务设施等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对广场景观的增量提质和功能丰富,极大提升了广场的整体品质。在论文中通过理论研究和更新设计所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期望能为同类型城市广场的更新改造与规划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王元栋[3](2020)在《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绩溪县城绿地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地系统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绿色宜居、环境优美城镇的必要因素。城市绿地系统优化是响应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五大发展理念的有效方法措施;对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研究一直是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学、地理科学、社会学等学科探索的热点与焦点。在本次研究之前,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已经在理论构筑、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这就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关于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研究与生态学联系并不紧密,从生态网络构建的角度探讨措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实践还很匮乏,而生态领域又是绿地系统不可摒弃的影响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深入探索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理论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参考意义。本文以绩溪县城绿地系统为研究主体,以生态网络构建为研究手段,以安徽省绩溪县规划区和县城为研究对象,开展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的研究工作。首先在第一章里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思路和方法、内容与框架以及研究对象;接着在第二章里对生态网络、绿地系统概念做了简述,并选取国内外一共十个案例进行研究综述;在第三章以《安徽省生态网络规划导则》为依据,系统介绍了生态网络及其子网络的构建方法,以及生态网络对绿地系统优化的指导作用;然后在第四章以绩溪县规划区为例,从互联度、契合度和平衡度三个方面开展生态网络构建应用,进而完成规划区五个子网络的构建,分别为生态安全型、生境保育型、缓冲防护型、风景游憩型和农业生产型子网络;接下来,基于生态网络构建成果,进行绩溪县城的绿地系统优化研究,分成绿地现状分析、绿地系统指标和结构优化、绿地布局优化、绿地分项优化和绿地优化实施建议五个部分;最后,总结成果并展望未来绿地系统的发展,以期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理论和技术方法,同时为类似地区城市绿地系统改造和升级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曾琪琪[4](2020)在《健康城市导向下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研究 ——以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严重破环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城市绿色空间是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为居民、游客等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的区域,其与公共健康具有密切的正相关联系,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城市健康水平。本文将健康城市理念引入城市绿色空间体系构建中,通过对健康城市与绿色空间的概念研究,界定了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绿色空间定义,并将绿色空间分为了大型绿色斑块、绿色节点、线形绿色空间三大要素。同时,分别分析了三大要素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本文选取绵阳市中心城区为具体案例,从大型绿色斑块、绿色节点、线形绿色空间三大要素进行现状分析,得出三大要素分别存在的问题。结合绵阳市中心城区特点,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并运用GIS和Landsant8遥感影像提取所需生态敏感性因子,通过GIS加权叠加工具对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得出高敏感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的西部与东部,为后续绿色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运用GIS空间叠置分析将绿色空间要素进行叠加,得到现状绿色空间分布图并对各要素进行面积统计,分析可知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1.25%,绿化建设不满足绿化规划指标且绿色空间存在边缘化、破碎化等问题。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健康城市指标的研究分析,并结合绵阳市中心城区自身特点,选取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民意指标以及文物古迹保护程度4个指标对绵阳市中心城区是否达到健康城市标准进行评价。最后,分析总结健康城市导向下绿色空间构建特点及公共健康需求下绿色空间构建原则,并在此指导下结合绵阳中心城区的现状问题与城市特色,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策略:一是整合大型绿色斑块构筑健康绿色环境;二是结合现有居民社区打造活力健康节点;三是串联节点与区域疏通线形绿色空间。

鱼晓惠[5](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祝心怡[6](2020)在《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同化现象也日益加深。同时人口分布过于密集和集中导致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相关问题频发,如大量的耕地和水体被城市建设所占用,林地被砍伐。而如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布局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命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等相关研究方法,对高安市绿地特色地域规划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考证,并最终归纳总结如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绿地系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对高安这座城市具有深远的影响,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在高安的人工环境塑造方面更是相得益彰,独具一格。高安市分布有华林寨—上游湖景区、贾家古村等着名历史文化景点,并随着历史和人文环境的演化和影响逐步形成高安独具特色的空间布局和结构。本文通过实地调查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地域特色的不足之处,并总结得出两方面提升意见:生态环境方面,在突出和挖掘城市周边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对具有地域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的打造;人工环境方面,结合自身城市中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城市特色绿地空间规划。争取能找到兼顾生态、社会、经济三者效益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模式。

余俏[7](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董华琳[8](2019)在《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小城镇的建设规模得以扩展,在带动城镇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不良现象的产生。诸如,小城镇历史文化风貌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迹遭到毁坏,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城镇的景观环境也日渐衰败。在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城镇为了追求政绩造成本土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人们逐步认识到地域文化在城镇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城镇的灵魂在于它独有的特色而存在,为城镇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城镇可持续性发展。面对当下城镇化的猛烈冲击,小城镇的地域文化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使之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护和弘扬我国小城镇的历史文化来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已成为当今社会热门的话题。在建设小城镇时,广场作为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广场设计体现并传承小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打造出小城镇的新形象,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到得快速发展,其物质条件得以改善的同时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更加重视,因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设计得到了重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规划中,广场作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手段。广场设计对于激发城镇活力、改善城镇历史文化风貌有着重要的作用。广场不仅能够提升城镇的品质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优秀的广场设计能够融入到整个环境之中,人性化的设计使人们感受到城镇的亲切感与归属感。近几十年来广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弥补了城镇公共空间的缺失,但也呈现了一系列问题,脱离本国的实际一味的盲目模仿西方广场模式,大面积的硬质铺装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本国历史文化的丧失。现今不少学者专家们提出对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之一些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的兴起,各地方政府开始挖掘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但却过于急功近利最终导致文化被滥用,设计手法缺乏创新。一些地方文化广场的兴起,为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播贡献了一部分力量,但对于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事业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为此,文章中提出对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对于国内外的广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时,总结设计方法和理念,对陈留镇广场的实践案例进行印证。在陈留镇广场设计中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对陈留镇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找到陈留镇广场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宜于小城镇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施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重视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城镇建设的综合效益。其次陈留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汉文化、河图文化等,充分挖掘这些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灵活多变的广场景观设计元素把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使得本土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得以体现,游人身临其中不仅能感受到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还能满足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如今文化广场不计其数,如何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建造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文化广场,避免文化上的单一重复也是当今设计师所急需思考的问题。文中研究项目的所在地陈留镇,项目的设计最终是为了塑造文化景观在陈留镇的新形象,同时挖掘陈留的地域性文化进行体现,并将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到现代广场设计中,为现代城镇新形象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本文对小城镇地域性历史文化深入研究,在新城镇建设中将广场设计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先是通过对广场设计背景的调查研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设计目标;接下来分析广场的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表现,运用到实践案例陈留镇广场中,提出实施策略。最后将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总结,供今后参考和借鉴。

吴淼[9](2019)在《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但由于发展观念、增长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原因,使得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集中爆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城镇化无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城乡发展建设当中,如北京“绿色生态城市”、广州“山水生态城市”等。由此可见,如何协调城乡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面对城市无序蔓延、土地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寻求先进的科学方法,优化城乡空间发展秩序,保护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将显得尤为必要,且也已成为城乡规划学、城市地理学、生态环境学等学科研究的前沿阵地。本文以西安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域城乡空间为实证研究地域,以“理论实践剖析(理论借鉴)——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问题梳理)——目标及模式确立(方法策略)——空间优化与技术制度创新保障(解决问题)”为整体技术路线,运用系统复合法、定性分析、定量控制、动态评判等方法,对生态视角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优化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近年来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乡发展之间关系研究的主流趋势,运用生态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导向下的西安市域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和规划策略展开研究,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优化策略的研究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乡空间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西安实证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西安市城乡空间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方法、空间结构模式、技术创新等进行了系统性建构,对生态导向下转变西安市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质量、修复生态环境等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共八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包含1、2章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并在生态视角下对城乡空间相关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国内外实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了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第二部分为空间特征与问题审视,包含3、4章内容。首先,从时间的维度对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轨迹进行了历史探源,并从演进动力机制和演进整体特征对西安城乡空间发展演变规律做了归纳总结。其次,通过对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要素梳理和城乡生态建设现状的评价,辨识了西安城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生态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第三部分为理论运用与实践探索,包含5、6、7章内容。首先,立足于生态导向的新价值取向,重新整合和确立西安市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和考评体系,制订了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和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并对西安城乡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其次,基于城乡空间建设的系统方法与具体技术路径,在市域层面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在城区层面制订了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策略,并在西安市实践基础上,对优化方案进行了后评估研究。最后,从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两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出发,架构了城乡空间发展建设的支撑保障体系。

张春红[10](2019)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文中提出我国是灾害频发的地区,每年的暴雨涝灾都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这一举措的推进,大大缓解了我国“城市看海”、“逢雨必涝”的困境。项目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建设海绵城市试点区,四年来国内海绵城市建设已初具成效,但由于建设速度过快,在建设过程中任然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文以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为主线,以海绵城市理论和灾害风险分析理论为依据总结分析我国现有的海绵城市建设经验,从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低影响开发措施与风险分析融合的视角,探讨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安全评价及优化策略。本文在核心章节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致灾因子、承灾体易损性、孕灾环境敏感性,获得影响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各项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对城市片区的风险分析,参考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针对城市片区的雨洪安全设计调查问卷,采用调查问卷法、专家评估法和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并初步构建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分析结果中得到的各项因子权重排序来确定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依据重点研究范围的要求,选取了东南沿海区域的24个城市片区作为研究对象,以本文构建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24个片区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科学分析出这24个城市片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获得24个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承载力的权重排名。定义分析结果中得到的这三个主成分,分别为海绵设施基础需求因子、绿地系统保障因子和土地使用保障因子。根据分析结果,评价城市片区的雨洪灾害安全性及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分析得出的对雨洪灾害影响最大的主成分指标所反映的风险因子进行优化,指导城市片区的雨洪灾害安全规划,并整合以往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规划和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常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从多方面提出系统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优化。并在分析结果中,依据24个城市片区的雨洪安全承载力排序选出排名靠后的一个片区,进一步对所选案例现状的基础数据进行风险分析与验证,从海绵设施基础需求因子、绿地系统保障银子和土地使用保障银子这三个主成分的角度,提出有效提升案例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能力的规划策略,从而加强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成效,降低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风险和灾害带来的损失。为科学的解决城市片区雨洪灾害问题,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效率,加强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的安全性,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1)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1.1.2 海绵城市建设发展
        1.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3.1 国外雨洪管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海绵城市研究进展
        1.3.3 国内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泰安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4.1 泰安城市广场现状
        1.4.2 海绵化改造视角下泰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海绵城市
        2.1.2 城市广场
        2.1.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
        2.1.4 耦合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海绵城市理论
        2.2.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2.3 弹性城市理论
        2.2.4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5 相关理论的比较与借鉴
        2.2.6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理论依据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
        2.3.1 国外案例研究
        2.3.2 国内案例研究
        2.3.3 国内外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经验借鉴
    2.4 本章小结
3.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与策略研究
    3.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特殊性
        3.1.1 必要性
        3.1.2 可行性
        3.1.3 特殊性
    3.2 城市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有机融合
        3.2.1 广场景观要素
        3.2.2 海绵设施分类
        3.2.3 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的耦合研究
    3.3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宏观策略
        3.3.1 区域协调
        3.3.2 城市统筹
        3.3.3 广场及周边环境整合
    3.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微观策略
        3.4.1 绿地优化提升
        3.4.2 微地形改造
        3.4.3 铺装调整
        3.4.4 水景观系统化
        3.4.5 设施小品生态化
        3.4.6 使用人群主体化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与技术措施
    4.1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程序
        4.1.1 城市广场现状调研和指标评估
        4.1.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目标与指标的确定
        4.1.3 海绵设施的选择与应用
        4.1.4 城市广场改造设计布局方案优化
        4.1.5 广场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耦合设计
        4.1.6 改造设计成效核定
        4.1.7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
    4.2 城市广场海绵化改造主要技术措施
        4.2.1 渗透技术
        4.2.2 转输技术
        4.2.3 调节技术
        4.2.4 截污净化技术
        4.2.5 储存设施
        4.2.6 水体利用
        4.2.7 城市广场适用海绵技术设施比较
        4.2.8 技术措施体系构建
    4.3 海绵设施的景观化表达
        4.3.1 透水铺装景观化表达
        4.3.2 绿色屋顶景观化表达
        4.3.3 生态树池景观化表达
        4.3.4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组合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设计实践研究
    5.1 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背景
        5.1.1 场地背景研究
        5.1.2 场地指标分析
    5.2 泰山广场现状分析
        5.2.1 广场区位分析
        5.2.2 地形地貌分析
        5.2.3 气候水文条件分析
        5.2.4 周边用地分析
        5.2.5 现状布局分析
        5.2.6 场地竖向分析
        5.2.7 现状水体及汇水条件分析
        5.2.8 场地调研与现状分析
    5.3 海绵化改造设计理念
        5.3.1 改造设计目标
        5.3.2 改造设计依据
        5.3.3 改造设计策略
    5.4 平面布局海绵化改造设计
    5.5 海绵体系构建
        5.5.1 雨水径流控制目标
        5.5.2 竖向设计
        5.5.3 径流排水分析
        5.5.4 广场汇水分区划分
        5.5.5 海绵设施布局
    5.6 分区海绵化改造设计研究
        5.6.1 集会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2 中轴水景观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3 文化展示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4 儿童活动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5 休闲健身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6 休憩交流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6.7 科普康健区海绵化改造设计
    5.7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与海绵设施耦合设计
        5.7.1 泰山广场景观要素海绵化专项研究
        5.7.2 海绵设施在广场中的景观化表达
    5.8 改造成效核定
        5.8.1 改造后径流系数
        5.8.2 透水铺装率
        5.8.3 下沉式绿地率
        5.8.4 雨水花园
        5.8.5 综合计算
    5.9 成本核算与后期维护管理
    5.10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社会实践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经历

(2)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老旧城市广场建设问题突出
        1.1.2 政府部门推行城市双修工作
        1.1.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更新改造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双修
        1.3.2 城市广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案例分析
        1.4.1 国内外城市广场研究现状
        1.4.2 案例分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研究
    2.1 城市广场更新设计中的影响因素
        2.1.1 城市总体规划
        2.1.2 城市经济发展
        2.1.3 政府的支持与参与
    2.2 城市双修与城市广场之间的关系
        2.2.1 城市广场是城市双修的工作对象
        2.2.2 城市双修理念指导城市广场更新
    2.3 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更新设计策略
        2.3.1 生态保护优先,修复自然环境
        2.3.2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功能设施
        2.3.3 弘扬地域文化,塑造广场特色
        2.3.4 统筹推进,规划先行
        2.3.5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2.3.6 循序渐进,有机联系
    2.4 本章小结
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调研分析
    3.1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概况
    3.2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现状问题调研
        3.2.1 规模宏大,缺乏设计
        3.2.2 植被结构简单,观赏性低
        3.2.3 交通流线设置欠佳
        3.2.4 配套服务设施缺失
        3.2.5 地域文化表现不足
        3.2.6 人性化与安全性考虑不当
        3.2.7 广场与周边环境缺乏联系
    3.3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3.3.1 区位分析
        3.3.2 场地分析
        3.3.3 周边环境分析
        3.3.4 使用人群分析
        3.3.5 市民文化广场SWOT分析
    3.4 安阳市城市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3.4.1 自然资源
        3.4.2 历史文化资源
    3.5 安阳市城市双修相关工作进展
    3.6 本章小结
4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4.1 设计目标与定位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定位
    4.2 设计理念与原则
        4.2.1 设计理念
        4.2.2 设计原则
    4.3 总体规划设计
        4.3.1 规划依据
        4.3.2 总平面设计
        4.3.3 功能分区与布局
        4.3.4 道路交通组织
        4.3.5 景观结构布局
        4.3.6 周边环境设计
    4.4 专项设计
        4.4.1 竖向设计
        4.4.2 海绵设施设计
        4.4.3 铺装设计
        4.4.4 植物种植设计
        4.4.5 景观营造设计
        4.4.6 服务设施设计
        4.4.7 人性化设计
        4.4.8 智能化设计
        4.4.9 照明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居民使用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绩溪县城绿地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地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对象概述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
        2.1.1 生态网络
        2.1.2 城市绿地系统
    2.2 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
        2.2.1 美国绿地系统优化
        2.2.2 德国绿地系统优化
        2.2.3 俄罗斯绿地系统优化
        2.2.4 日本绿地系统优化
        2.2.5 英国绿地系统优化
    2.3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
        2.3.1 合肥市绿地系统优化
        2.3.2 南京市绿地系统优化
        2.3.3 广州市绿地系统优化
        2.3.4 上海市绿地系统优化
        2.3.5 长沙市绿地系统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网络构建及绿地系统优化方法
    3.1 生态网络构建方法
    3.2 生态子网络构建方法
    3.3 生态网络构建对绿地系统优化的指导作用
        3.3.1 互联度、契合度、平衡度的指导作用
        3.3.2 生态子网络的指导作用
第四章 生态网络构建应用
    4.1 规划区生态资源布局
        4.1.1 现状生态资源分布
        4.1.2 规划区生态空间结构
    4.2 规划区生态网络构建
        4.2.1 互联度构建
        4.2.2 契合度构建
        4.2.3 平衡度构建
    4.3 规划区生态子网络构建
        4.3.1 生态安全型子网络构建
        4.3.2 生境保育型子网络构建
        4.3.3 缓冲防护型子网络构建
        4.3.4 风景游憩型子网络构建
        4.3.5 农业生产型子网络构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绩溪县城绿地系统优化研究
    5.1 县城绿地现状分析
    5.2 县城绿地系统指标与结构优化
    5.3 县城各类绿地布局优化
        5.3.1 公园绿地布局优化
        5.3.2 县城防护绿地优化
        5.3.3 县城广场配置优化
        5.3.4 附属绿地配置优化
        5.3.5 防灾避险绿地布局优化
        5.3.6 区域绿地布局优化
    5.4 县城绿地系统分项优化
        5.4.1 县城绿线划定研究
        5.4.2 景观风貌体系结构优化
        5.4.3 县城交通绿化改善
        5.4.4 县城慢行绿道系统构建
        5.4.5 树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建议
    5.5 绿地系统优化实施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4)健康城市导向下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研究 ——以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健康城市研究现状
        1.3.2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现状
        1.3.3 典型案例借鉴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1.4.1 健康城市Meta理论
        1.4.2 区域规划
        1.4.3 景观生态学
        1.4.4 环境行为心理学
        1.4.5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2 健康城市与城市绿色空间的关系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健康城市
        2.1.2 城市绿色空间
        2.1.3 健康城市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的定义
    2.2 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城市绿色空间要素分类
    2.3 城市绿色空间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2.3.1 大型绿色斑块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2.3.2 绿色节点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2.3.3 线形绿色空间对健康城市建设的影响
3 绵阳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分析
    3.1 绵阳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要素分析
        3.1.1 大型绿色斑块问题分析
        3.1.2 绿色节点现状分析
        3.1.3 线形绿色空间现有状况
    3.2 基于GIS的绵阳市中心城区生态环境分析
        3.2.1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2 利用Landsat8 遥感影像提取绿色空间要素
        3.2.3 结合GIS的生态敏感性分析
        3.2.4 运用GIS与遥感技术的绿色空间要素叠加分析
    3.3 绵阳市中心城区健康城市评价
        3.3.1 健康城市评价指标提取
        3.3.2 健康城市评价结果
4 绵阳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体系构建
    4.1 健康城市导向下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特点
        4.1.1 高密度分布
        4.1.2 高可达性
        4.1.3 连续性
        4.1.4 多功能
    4.2 公共健康需求下的绿色空间体系构建原则
        4.2.1 以公共健康为出发点
        4.2.2 以整体性为核心
        4.2.3 依托自然生态环境
        4.2.4 保障多功能性
        4.2.5 融入城市文化与特色
        4.2.6 多学科结合
    4.3 结合健康城市的绵阳市中心城区绿色空间体系构建
        4.3.1 整合大型绿色斑块构筑健康绿色环境
        4.3.2 结合现有居民社区打造活力健康节点
        4.3.3 串联节点与区域疏通线形绿色空间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主要创新点
        5.1.3 论文不足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6)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城市化对绿地系统的要求
        1.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要求
    1.2 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
    1.1 高安市绿地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自然条件
        1.1.3 自然资源
        1.1.4 人文资源
        1.1.5 中心城区现状人口
    1.2 区域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2.1 区域绿地分类
        1.2.2 区域绿地现状分析
    1.3 规划区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1.3.1 绿地现状调查方法
        1.3.2 公园绿地调查分析
        1.3.3 防护绿地调查分析
        1.3.4 广场用地调查分析
        1.3.5 附属绿地调查分析
        1.3.6 园林绿化树种调查分析
        1.3.7 古树名木调查
        1.3.8 园林绿化管理机构调查
        1.3.9 城市绿地总体评价
    1.4 SWOT分析
        1.4.1 优势(strength)
        1.4.2 劣势(weakness)
        1.4.3 机遇(opportunity)
        1.4.4 挑战(threats)
第三章 规划总则与相关研究
    1.1 规划依据
    1.2 规划期限
    1.3 人口规模
        1.3.1 规划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1.3.2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
    1.4 规划范围
    1.5 规划指导思想
    1.6 规划原则
    1.7 规划目标与指标
        1.7.1 总体目标
        1.7.2 具体目标
        1.7.3 规划指标
    1.8 相关规划研究
        1.8.1 《高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分析
    1.9 《瑞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分析
        1.9.1 规划范围
        1.9.2 背景解读
        1.9.3 空间布局策略
        1.9.4 功能结构
        1.9.5 绿化系统规划
        1.9.6 景观系统规划
第四章 绿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1 理论简述
    1.2 高安市绿地适宜性评价
        1.2.1 影响因子选取与分析
        1.2.2 影响因子权重的给定
        1.2.3 多因子叠加分析
        1.2.4 评价结果分析
    1.3 市域绿地结构与布局
        1.3.1 规划原则
        1.3.2 市域绿地规划结构
        1.3.3 区域绿地分类发展规划
        1.3.4 风景游憩绿地规划
        1.3.5 区域设施防护绿地规划
        1.3.6 生产绿地规划
        1.3.7 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控制
第五章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1 高安市城市格局演变
        1.1.1 中心城区形态演变
        1.1.2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1.1.3 城市空间发展趋势
        1.1.4 城市空间环境分析
    1.2 规划对策
    1.3 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1.4 各片区景观风貌引导
        1.4.1 老城区
        1.4.2 城北新区
        1.4.3 瑞阳新区
        1.4.4 新世纪工业园区
    1.5 规划指标
    1.6 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1.6.1 绿地布局调整
        1.6.2 公园绿地布局
        1.6.3 绿地指标
        1.6.4 绿地系统结构
    1.7 公园绿地(G1)规划
        1.7.1 规划原则
        1.7.2 规划指标
        1.7.3 公园绿地规划
    1.8 防护绿地(G2)规划
        1.8.1 道路防护绿地
        1.8.2 高压走廊绿带
        1.8.3 卫生隔离绿带
        1.8.4 防风林带
    1.9 广场用地(G3)规划
        1.9.1 广场用地(G3)
    1.10 附属绿地(G4)规划
        1.10.1 附属绿地规划指标
        1.10.2 居住绿地规划
        1.10.3 工业附属绿地规划
        1.10.4 公共设施附属绿地
        1.10.5 仓储及市政设施附属绿地规划
        1.10.6 城市道路绿地
第六章 专项规划
    1.1 树种规划
        1.1.1 树种规划原则
        1.1.2 植物现状分析
        1.1.3 树种规划目标
        1.1.4 树种总体规划
        1.1.5 植物规划指标
        1.1.6 一般树种规划
    1.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1.2.1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原则
        1.2.2 防灾避险总体规划
        1.2.3 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1.3 生态修复规划
        1.3.1 生态修复定义与特点
        1.3.2 生态修复规划
        1.3.3 高安市城区生态环境评价分析
        1.3.4 高安市单体生态修复项目规划
    1.4 城市绿道规划
        1.4.1 绿道的定义
        1.4.2 城市绿道功能
        1.4.3 城市绿道规划设计原则
        1.4.4 高安市绿道规划
        1.4.5 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5.1 古树名木等级划分
        1.5.2 古树名木的价值
        1.5.3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1.5.4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1.5.5 高安市古树名木基本情况
        1.5.6 古树名木保护现状分析与评价
        1.5.7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1.5.8 管理要求与建议
参考文献

(7)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率先提出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2 国内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提升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1.3 河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着重提高对小城镇地域文化的保护
    1.2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2 国外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收集、整理文献综合分析法
        1.5.2 走访座谈评析法
        1.5.3 实际案例分析归纳法
        1.5.4 理论联系实践印证法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相关概述
    2.1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地域
        2.1.3 地域文化
        2.1.4 地域文化的特征
    2.2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文化的形成及重要性
    2.3 小城镇建设中地域性文化的迫切性
    2.4 小城镇建设中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目标定位
        2.4.1 促进区域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2.4.2 迎合新时代精神需求
        2.4.3 创造文化多元性
    2.5 小城镇建设中空间形态呈现的地域文化特色
        2.5.1 外环境空间
        2.5.2 街巷空间
        2.5.3 建筑空间
        2.5.4 街道空间
        2.5.5 小型公园空间
        2.5.6 广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广场在体现城镇地域文化中的作用
    3.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与作用
        3.1.1 传统城镇聚落广场的演变
        3.1.2 传统城镇广场的发展历程
        3.1.3 传统城镇中广场的作用
    3.2 小城镇广场的相关理论
        3.2.1 小城镇的界定及特点
        3.2.2 小城镇广场的定义与形成
        3.2.3 小城镇广场的分类
    3.3 小城镇广场的特点及其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1 小城镇广场自身的特点
        3.3.2 小城镇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对比
        3.3.3 小城镇广场在当下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4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3.4.1 小城镇广场作为体现城镇地域文化载体的地位分析
        3.4.2 小城镇广场中地域文化的价值功能分析
    3.5 本章总结
4 地域文化特色小城镇广场设计方法的探究
    4.1 我国小城镇广场现存的问题
    4.2 小城镇广场的设计原则及其指导理念
        4.2.1 凸显小城镇空间环境的地域特色
        4.2.2 提升小城镇的整体空间序列品质
        4.2.3 注重小城镇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4.2.4 传承小城镇宝贵的历史文化
    4.3 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城镇广场的目标及意义
        4.3.1 彰显小城镇的个性化
        4.3.2 增强城镇居民的认同感
        4.3.3 提升城镇居民的归属感
        4.3.4 提高城镇居民的自豪感
        4.3.5 进一步增进城镇居民的舒适感
    4.4 国内外小城镇广场的实例分析
        4.4.1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广场、墨西哥三文化广场
        4.4.2 三门峡马嵬驿广场、沈丘槐店镇文化广场、永城芒砀山汉文化广场
    4.5 小城镇广场体现地域文化的设计方法
        4.5.1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方法上的体现
        4.5.2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思想上的体现
        4.5.3 地域文化在广场设计手法上的体现
        4.5.4 地域文化在广场空间环境要素上的体现
5 实践案例分析小城镇广场的地域文化特色
    5.1 陈留镇概况
        5.1.1 陈留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5.1.2 陈留镇历史文化古迹
    5.2 陈留镇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5.3 陈留镇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案
    5.4 陈留镇地域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1 陈留镇文化与陈留镇广场
        5.4.2 陈留镇广场地域文化表达的设计方法
    5.5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和设计原则
        5.5.1 陈留镇广场设计的目标
        5.5.2 陈留镇广场设计原则
    5.6 陈留镇广场实例解析
        5.6.1 广场的场地分析
        5.6.2 广场设计理念与思想
        5.6.3 广场景观设计的表现
        5.6.4 陈留镇广场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剖析及表现手法
        5.6.5 地域文化在陈留镇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塑造要素
    5.7 陈留镇广场设计实施策略
        5.7.1 规划设计方案机会优化降低成本
        5.7.2 规划设计中利用土地可能性的边界
        5.7.3 规划设计中建筑物的形态特征与造价
    5.8 本章总结
6 地域文化与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6.1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1.1 小城镇地域的基本特色
        6.1.2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1.3 地域文化在小城镇广场设计中传承与发展
    6.2 可持续性在小城镇广场中的传承与发展
        6.2.1 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特征
        6.2.2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意义
        6.2.3 可持续性发展对小城镇广场设计的传承与发展
    6.3 小城镇广场价值体现
        6.3.1 城镇传统历史文化得以延续
        6.3.2 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6.3.3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上进一步促进城镇旅游业发展
        6.3.4 展现小城镇的现代文化特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系统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位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1)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研究
        (2)生态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2.3 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2.3.1 国外实践
        2.3.2 国内实践
        2.3.3 发展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轨迹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1 城市起步:195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1.1 时代背景
        3.1.2 空间结构
        3.1.3 总体特征
    3.2 发展革新:198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2.1 时代背景
        3.2.2 空间结构
        3.2.3 总体特征
    3.3 空间重构:1990s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3.1 时代背景
        3.3.2 空间结构
        3.3.3 总体特征
    3.4 品质提升:2008 年以来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特征
        3.4.1 时代背景
        3.4.2 空间结构
        3.4.3 总体特征
    3.5 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结构及其生态空间演变特征
        3.5.1 空间演进轨迹历程
        3.5.2 空间演进动力机制
        3.5.3 城乡空间演进整体特征
        3.5.4 城乡生态空间演进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评价及影响机制
    4.1 西安城乡生态建设的现状格局
        4.1.1 生态要素梳理
        4.1.2 生态总体格局
    4.2 生态建设评价指标及方法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2 “市域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2.3 “城区层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3 市域城乡生态适宜性评价及影响机制
        4.3.1 生态敏感性评价
        4.3.2 生态承载力评价
        4.3.3 生态安全性评价
        4.3.4 市域生态问题
        4.3.5 生态影响机制
    4.4 城区生态建设评价及影响机制
        4.4.1 生态环境评价
        4.4.2 绿地建设评价
        4.4.3 生态建设问题
        4.4.4 生态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及结构模式
    5.1 城乡空间发展目标导向及阶段划分
        5.1.1 发展目标导向
        5.1.2 发展阶段划分
        5.1.3 发展考评体系
    5.2 城乡空间发展的基本原则拟定
        5.2.1 市域空间格局规划“法则”
        5.2.2 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原则”
    5.3 城乡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选择
        5.3.1 结构模式基本特征
        5.3.2 典型结构模式比选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导向下西安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布局方法及策略
    6.1 城乡空间发展的优化技术路径与方法
        6.1.1 既有的技术路径
        6.1.2 优化路径及方法
    6.2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
        6.2.1 划定生态分区,管控资源利用
        6.2.2 串点连线织网,构建生态网络
        6.2.3 控制城乡规模,优化城乡布局
        6.2.4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6.3 城区空间规划布局优化策略
        6.3.1 控制城区人口,推动旧城更新
        6.3.2 优化空间结构,城市分区管控
        6.3.3 调整产业用地,疏解城区工业
        6.3.4 划定城市绿线,完善公园体系
        6.3.5 延续历史特色,建设遗址公园
        6.3.6 建设海绵城市,实现“柔性”治水
        6.3.7 加快绿道建设,完善交通体系
    6.4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格局优化方案“后评估”
        6.4.1 情景分析法的适用性
        6.4.2 基于情景分析的优化方案“后评估”
        6.4.3 “后评估”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生态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建设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
    7.1 技术创新
        7.1.1 统一规划技术标准及规范
        7.1.2 明确生态空间规划层级及对象
        7.1.3 构建城乡生态空间规划导则
        7.1.4 加强相关规划体系的衔接
    7.2 体制创新
        7.2.1 建立生态控制线管控机制
        7.2.2 建立生态保护区补偿机制
        7.2.3 建立生态绩效评估审查机制
        7.2.4 建立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参编论着
    3.参与课题
    4.参与研究项目
附录
    附录Ⅰ 西安市生态评价基础数据及来源汇编
    附录Ⅱ 国家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附录Ⅲ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分级考核标准
    附录Ⅳ 国家森林城市指标体系

(10)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雨洪灾害
        1.2.2 安全评价
        1.2.3 海绵城市
        1.2.4 研究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2 基础研究
    2.1 雨洪灾害风险分析
        2.1.1 雨洪灾害概念
        2.1.2 风险分析
        2.1.3 防灾减灾
    2.2 安全评价研究
        2.2.1 安全评价概念
        2.2.2 安全评价方法
        2.2.3 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 海绵城市建设
        2.3.1 海绵城市概念
        2.3.2 海绵城市核心系统
        2.3.3 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2.3.4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
        2.3.5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2.3.6 低影响开发技术
    2.4 城市片区
        2.4.1 城市片区规划
        2.4.2 规划要点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城市片区雨洪灾害现状分析
        3.1.1 形成机制
        3.1.2 损失统计
    3.2 致灾因子分析
        3.2.1 降雨强度
        3.2.2 径流量
        3.2.3 下渗率
    3.3 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3.3.1 建筑易损性
        3.3.2 公共基础设施易损性
        3.3.3 土地使用易损性
        3.3.4 社会易损性
        3.3.5 海绵设施易损性
    3.4 孕灾环境敏感性
        3.4.1 地形地貌
        3.4.2 水系环境
        3.4.3 集雨面积
        3.4.4 水域面积
        3.4.5 径流环境
    3.5 构建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5.1 指标选取原则
        3.5.2 指标权重分析
        3.5.3 指标确定
        3.5.4 致灾因子指标解读
        3.5.5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解读
    3.6 雨洪灾害安全评价方法选取
        3.6.1 因子分析法
        3.6.2 主成分分析法
    3.7 本章小结
4 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
    4.1 城市片区数据选取
        4.1.1 城市片区概况
        4.1.2 城市雨洪灾害情况
    4.2 致灾因子分析
        4.2.1 降雨强度
        4.2.2 径流量
        4.2.3 下渗率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析
        4.3.1 建筑易损性
        4.3.2 公共基础设施易损性
        4.3.3 土地使用易损性
        4.3.4 社会易损性
        4.3.5 海绵设施易损性
    4.4 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
        4.4.1 水系环境
        4.4.2 集雨面积
        4.4.3 径流环境
    4.5 数据处理
        4.5.1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5.2 因子分析
        4.5.3 主成份得分分析
        4.5.4 评价结果分析
    4.6 安全评价结果与优化策略
        4.6.1 海绵设施基础需求因子
        4.6.2 绿地系统保障因子
        4.6.3 土地使用保障因子
        4.6.4 其他保障因子
        4.6.5 各指标标准值区间确定
    4.7 本章小结
5 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优化策略
    5.1 海绵设施基础需求因子优化策略
        5.1.1 渗透设施
        5.1.2 储存设施
    5.2 绿地系统保障因子优化策略
        5.2.1 低影响开发优化措施
        5.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优化
    5.3 土地使用保障因子优化策略
        5.3.1 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优化
        5.3.2 广场用地优化
        5.3.3 道路用地优化
        5.3.4 居住用地优化
    5.4 案例分析与优化
        5.4.1 LHT-3片区现状分析
        5.4.2 海绵设施优化策略
        5.4.3 绿地系统优化策略
        5.4.4 土地使用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功能和生态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 [1]泰安泰山广场海绵化改造耦合设计研究[D]. 付靖雯.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广场及周边环境更新设计 ——以安阳市市民文化广场为例[D]. 程鑫.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基于生态网络构建的绩溪县城绿地系统优化研究[D]. 王元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4]健康城市导向下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研究 ——以绵阳市中心城区为例[D]. 曾琪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6)
  • [5]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高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祝心怡.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7]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8]基于地域文化的小城镇广场设计研究[D]. 董华琳. 河南大学, 2019(01)
  • [9]生态导向下西安市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吴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片区雨洪灾害安全评价[D]. 张春红.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城市广场建设应注重防灾生态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