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所属单位评选及贡献

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所属单位评选及贡献

一、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挂靠单位的选定及其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苏彬[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陈娟[2](2016)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对国家创新系统整体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高校的技术转移在近年来成为科学政策研究领域的重点。在理论上,一方面迫切的需要破除高校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与传统的“学院科学”范式的冲突,另一方面需要给予高校技术转移直接的理论定位;在实践中,我国的国家经济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不可忽视产业整体“自主创新”内核缺失,需要借助于知识生产系统的科学技术成果。然而,数量杂多的技术转移内容相关的研究,却不能弥补高校技术转移理论研究的缺位,经验研究的杂多而内容趋同,不能给出信服的证据。此外,高校技术转移本身具有极高的复杂度,涉及到教育、科学、技术、文化、经济、管理等多方而内容,高校技术转移有着深刻的社会嵌入性与文化桎梏,而学术界研究视角的分离,国家管理机构的官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完善等为高校技术转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困惑。一方面,大量论文紧跟时代主题,认同国外学术界倡导的“创业型高校”理论,却陷入对国外理论及经验的盲目借鉴与粗略的模仿;另一方面,片段化的视野造成对技术转移零散的认识,从而陷入多极悖论。而最重要的,我国高校参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能力的缺失和社会创新与创业文化力量的贫瘠,永远不能靠模仿与空想而得到满足与发展。立足于技术转移发展现况,从高校视角切入技术转移系统,以系统哲学作为指导,综合运用系统哲学、高等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借助于弱的“结构一功能”范式,以高校职能的职责与功能构成为主线,从高校与国家创新系统中其他创新社会主体关系为逻辑起点,阐述高校在国家技术转移体系中的位置,厘清高校的教育、科研、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之后从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概念、职责与功能入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创建、机制以及治理等问题。同时,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探讨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自组织的运行机制,为实现高校的技术转移治理提供参考。借鉴了形态学的方法探讨了技术、技术转移、高校职责的多态性及复杂性,从生成论视角梳理了它们的历史发展脉络与逻辑,在根源上认识并肃清对它们多态性的认识与指称混乱的现象,并从多级演进关系检视它们内在的机理与关系,给出合适的定位。此外,展示了它们时空演进的谱系,以“连续统”的概念定义了技术转移,高校职责以及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边界变化问题。在高校本身与社会互相影响与塑造的交互关系中,明确了高校当前的综合职能体现在高校应是知识创新的起点,技术创新的伴侣,科技治理的主体及价值创造的战场。在理论的推演上,使用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和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Theory, TH)。通过梳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构建了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结构,明确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内组织主体的适应性及整体的演化元素,通过推演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涌现机制,并从宏观与组织水平提出高校置于技术转移系统的介入与应为职责。此外,在对当前经济的非均衡特质进行论证的基础上,驳斥了以还原论、决定论构建的空想的经济均衡系统以及以“投入一产出”模式为分析框架的高校技术转移绩效的悖论,引入了三螺旋理论进一步阐述高校技术转移系统在参与社会创新路径的演进机制。深入的分析了作为高校技术转移系统,位于高校与技术转移系统交界位置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 TTO)的三螺旋特征与组织机制,揭示了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职责构想。在实践部分,从系统分类视角将高校技术转移的系统运作形态分为技术许可、合作参与和衍生企业三大模式,论证了三者的逐级演进关系,揭示了现实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是多种模式共存的连续统样态,且高校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演进地位与技术转移模式相生相助。而技术转移本身也超越了任务本身,是高校实现知识的传输与流动,组织的重构与耦合,创新能力的转移与提升,最终培育创新环境与传播创新文化的途径。最终在理论推演与实践展示的基础上,确立以技术转移职责为高校综合功能运作基础之上的治理对策。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本身是以技术的形态变化为主体骨架,多元组织共同参与的协作网络,遵循自组织的网络“治理”机制,而非“一言堂”的管理机制,揭示了高校在当前科学技术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对于高校来说,高校仍然是以传承科学探索精神,秉承执着的求真、求善、臻美的价值理念将科学技术社区拓展至全社会性质的“无形学院”,从而形成巨大的引力场,为科学技术事务的干预及发展树立行为准则和规范,以知识为主要方式,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享和创造财富。

何璐[3](2015)在《黑龙江省同江赫哲族鱼皮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鱼皮工艺,是我国唯一的渔猎民族一一赫哲族,所特有的民族工艺,她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作为赫哲族的民族符号,其内涵博大精深,伴随着赫哲族的形成与发展一路走来,是该民族古老历史的独特见证,亦是赫哲族历史的缩影和艺术的“百科全书”。千百年来,伴随着时间流转与时代的变迁,生产力的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有了不同于以往的飞速发展,赫哲族传统工艺也在不断演化与流变,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更具时代感的新特点。如今,这一民族技艺的传承之根在同江的土壤中仍然倔强地延伸着,虽历经世代变迁,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全篇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及缘起、相关文献综述以及针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生态背景是一个艺术品种赖以生存的培养基,所以本文的第二部分从同江地区的生态及人文角度出发对同江的历史渊源及同江赫哲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加以研究概述;本文的第三部分从赫哲族鱼皮工艺的产生背景、制作流程以及工艺形态等角度研究赫哲族鱼皮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工艺变迁;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基于田野调查基础之上对当前同江赫哲族鱼皮工艺的发展现状、传承保护现状、以及工艺传承人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即本文的结论部分是笔者对于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一些思考及其研究启示。本文通过与手工艺人访谈的形式对黑龙江省同江地区的鱼皮工艺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资料归纳、梳理、总结出现代社会背景下民族传统工艺发展的新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就当前现状提出个人的相关建议。

吴静[4](2015)在《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文中研究表明科技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代表了科技期刊在国际科技出版领域被认可的程度,是科技期刊办刊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北京地区是我国科技期刊重镇,北京地区的科技期刊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简述了科技期刊的学术认知和实践状况、现行科技期刊体系,并总结了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发展分期和特点;第二章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历史基础、制度条件、数字化技术进行陈述;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内容创新、经营手段、传播媒介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第六章总结了科技期刊国际化的问题及对策——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培育精品科技期刊群,探索科技期刊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径,重视人才培养,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

邢志峰[5](2013)在《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在这种大的方向体制下随之改革,高校学生学术社团也在不断增加和日异更新,本篇文章主要是以高校学生学术社团为中心,关于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建设引导做出相关研究,其意义是为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在当今社会里,全国各地的高校中都拥有自己的高校学生学术社团,其类型大体相似,但也有一部分的高校学生学术社团有其自己的独特性和创意性。总而言之,各个高校的出发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使学生们能得到全面和具体的发展,对学校的建设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今中国现代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经济社会也随之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化,大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方式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更新,高校学生学术社团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也在走着不断增强的趋势。总体而言全面的、深入的去分析当代中国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现实状况,并评价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意义,明确其发展的具体方向,提出合理的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指引方向、管理建议和意见,对国家、对社会、对高校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方俊[6](2013)在《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立足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问题,试图回应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思想的原初样态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进行了怎样的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树?在新的党情、国情、世情发生剧烈变革的现时代,不管是主动求变求适应也好,还是现实政治生态变迁形成的巨大倒逼机制也罢,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应进行怎样的样态变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要求,实现协同戮力善治格局?国家与社会,是人类组织构造和秩序生成的两大载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重要命题和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当代公共治理范式探究的管理哲学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有着十分深厚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价值。荦荦大者计有“国家源于社会”、“社会决定国家”、“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国家与社会的分化、对立与统一”、“国家消亡与社会复归”等观点和原理,刻画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轮廓。于喷沫鸣溅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洗礼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一直在探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真谛。卓越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袖们在理论道路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承续并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形成了厚重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图谱。这一样态图谱包括理论样态和实践样态两种样态呈现。理论样态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阐释的丰富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文章对上述思想的核心内容、基本框架和理论流变着力进行爬梳。实践样态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亟待厘清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形而上”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化为“形而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并高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材料“原产地”。国家的治理以政府为载体,社会的发展以社会组织为依托。现实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成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论文有六章构成。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主旨、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逻辑框架结构,并进行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合述评和概念的界定和厘清,为本体研究开启序幕。第二章,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本章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进行梳理与解读。认为,以批判黑格尔对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关系的曲解作为逻辑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科学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包括市民社会理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思想和国家源于社会并复归社会的思想。之后,列宁全力扞卫并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包括“国家消亡”的学说、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和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主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章,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本章从历史的、文献揽读的角度研究了几代卓越的中国共产党政治领袖们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系列真知灼见,包括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一系列新的思考和探索。毛泽东的民本民权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和人民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主要见之于三个方面: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党、国家、社会理论具体体现为: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体现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第四章,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的理论样态梳理与解读后,逻辑上本章进而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现实样态。较之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的理论务虚性,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务实性。为此,本章立足广东,实证性研究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继而,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得出现实语境下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尚未建立起破除心理隔阂的互信关系和良好互动关系的结论。第五章,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与传统的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并由此造成国家相对于社会的单线性发展的观点不同,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是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公共权力的所有者循着一条从社会—国家—复归社会的路径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为分析根基,本章主要回应这么一个问题: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构建面临哪些动力的支持和阻力的牵制?文章认为,社会组织对治理政府失灵的矫正力、源于体制改革的合作关系的催生力、基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合作关系的回应力、面向公共利益这一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的契合力是支持和促进合作关系构建的强大驱动力;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二者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总体性社会”格局难以冰释、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重重、制度、利益与激励难题亟待破解等问题是支离和牵制合作关系构建的巨大阻滞力。第六章,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中有关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思想以及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的构想两个方面反映出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以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审视和指导构建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现实层面就是要构建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这一合作关系的构建亟需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作为地方政府,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积极而审慎的行为选择,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作为社会组织,要为合作关系的实现做出诚挚而高效的自身努力,体现为: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杨贤科[7](2011)在《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校友会组织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深入地考察和反思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校友会组织。主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是:地方大学的校友会组织是如何形成的?这些校友会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地方大学的校友会组织存有哪些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如何进一步挖掘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潜力?本文以S大学的校友会为例,采取访谈、文献和校友会办公室工作观察等方法,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以上问题。全文共分七章。在从现象引出研究问题,确定论题和研究方法,进行文献述评和阐释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梳理S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发展历史,揭示其组织性质、目标、结构、运行机制及功能等,分析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合法性、趋同性、差异性及其所困境,最后提出对策。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S大学的校友会组织是在社会转型、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快速发展及S大学自身的发展需要等影响下,历经缺失、酝酿和成立三个时期而逐渐形成起来的。(2)S大学校友会组织不具有制度上的合法性。组织目标从最初单一地指向母校发展,逐渐变为服务于校友、大学和社会等多方面。其结构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援引校友力量推动母校发展的预期功能未能如愿,实际功能的发挥也较弱。但发挥了人事安排缓冲器的作用,产生了一些预料之外的负功能。(3)基于对S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分析和对其他地方大学校友会的了解,研究发现:地方大学的校友会组织缺失合法性;制度环境的制约导致地方大学的校友会组织在内部性质、目标、结构、运行机制和功能定位上呈现极大的趋同性,出现合法性缺失、区域特征、职业特征、弱归属感和不稳定性等共同特点;同时,追求效率的内在技术环境与制约合法性的外在制度环境产生冲突,导致地方大学的校友会组织与一流大学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异性。(4)为了进一步挖掘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潜力,需要将组织的内部运作与组织结构分解开来,开展宏观指导下的创新性工作。具体对策包括:适时向民政部门争取注册,发展基于学缘关系的情感纽带,建立以母校为中心的社会网络,增加人事编配,拓展物资渠道,夯实基础性工作等。

王晓毅[8](2010)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成立三十五年来,经历了从创立、普及、提高到全面参与国际交往的发展历程,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成立与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资源,拓展了大学生体育的发展空间,而且明确了我国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发展目标,形成了稳定的运行机制,为国内大学生体育竞赛的积极开展搭建了宽阔的平台。随着我国建设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中国体育踏上了新的征程。科学发展体育事业对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体育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肩负着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历史使命。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作为我国唯一的高等学校体育社会团体,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彰显。在国际体育日新月异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体育体制的不断更新完善,中国大学生体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加强其组织发展研究,全面实现现代大学体育职能,促进我国体育社团理论研究不断完善,促进我国大学体育事业发展,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本研究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系统管理理论、组织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变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宏观理论性研究,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发展的目标、职能定位、影响因素、发展策略及发展规划。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根本属性是我国高校的群众性体育社团,具有正规性、教育性、非营利性、自主性、自愿公益性等基本特征。2.依照中国大体协隶属主管部门的更换,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化,可以将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成立初期、初步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高速发展五个发展阶段。3.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必须承担我国大学生竞技体育的全部管理服务职能。明确以提高大学生体育兴趣;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竞技体育的水平发展,构建独立完善学校竞技体育系统的组织目标。4.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管理应根据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转向以社会团体管理和服务为主的运行模式。管理方式及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改革的重点,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大学竞技体育发展,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改革的最终目标。5.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要抓好目标、政策、体制、管理和服务改革五个重点。优化组织结构,协会将下设办事委员会,办事委员会下设业务职能、协会职能二个体系以及学术研究组织、监督仲裁委员会、校长工作委员会、媒体宣传委员会、市场运作公司、培训基地、各类学生体育联盟(地区联盟、项目联盟、学术专业联盟等)和高等院校和各单项体育分会九个组织分支。6.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要完善协会职能,加强法制保障、政策调整、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协会的自律性和独立性,规范协会业务制度化管理,促进中国大体协分支机构的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7.促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多元化营销发展,构建整体品牌战略蓝图,实现多元化经营,衍生自筹实体是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李娜,武旭,贾向春[9](2007)在《2003-2006年文献检索研究进展述略》文中研究表明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依据,检索"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专辑,共检出该专辑收录的2003-2006年间有关文献检索研究的文献题录524条。对上述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文献作者概况和文献主题做分析。另就在现代信息环境中引领文献检索研究深入发展陈述了一些看法。

吴静子[10](2007)在《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科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中国,景观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已经大大地拓展了。拓展的行业需要大家拓展固有的概念,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在新的坐标系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重新审视中国景观的地位。同时,近些年尤其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人也越来越注重环境的质量。很多设计单位把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的全程设计服务视为竞争力的体现和提高设计水平的方向;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也更加综合和全面发展。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现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及其教育在国内只有近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学科专业体系与行业环境尚不完善。其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成熟。研究中国景观学科的现状和发展,对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际趋势的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高级人才,创造人类共同的美好家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的含义极其丰富。本文首先从景观的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方面较为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景观的涵义;通过对国外优秀景观院校的教学理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其有利于景观学科发展的共同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方案等,为促进中国景观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依据;同时对国内农林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地理学专业中的景观教育的不同专业背景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景观学科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探讨了在文化与艺术多元化的时代,中国当代的合格注册景观设计师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及提高设计师素质的对策。

二、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挂靠单位的选定及其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挂靠单位的选定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源起与意义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技术转移综述
        一、文献综述
        二、述评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引入
        一、技术
        二、技术转移
        三、技术转移是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二节 技术转移的结构
        一、分析结构
        二、现实结构
        三、技术转移是科学价值实现的通道
    第三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
        一、高校技术转移是创新导向的技术历时性变革
        二、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是高校与技术创新系统的耦合
        三、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主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职责的形态她变
    第一节 高校职责的演进
        一、高校与知识的共同演进
        二、高校职责的生成
    第二节 高校职责的历史形态
        一、高校职责的多样形态
        二、高校职责的传统形态
        三、高校职责的创业形态
    第三节 高校职责的全新形态
        一、高校的全新地位
        二、高校的技术转移职责初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职责
    第一节 复杂适应性系统
        一、复杂性研究的历程
        二、系统与复杂性
        三、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第二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
        一、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形态
        二、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结构
    第三节 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
        一、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受限生成过程
        二、高校在受限生成过程中的职责分解
        三、CAS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职责的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H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职责
    第一节 三螺旋理论(TH)的经济学渊源
        一、非均衡经济学的兴起
        二、三螺旋理论的经济学渊源
    第二节 螺旋理论与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
        一、三螺旋理论
        二、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
    第三节 TH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
        一、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逻辑结构
        二、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的三螺旋形态
        三、TH视域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职责的生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运作形态
        一、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运作形态分类
        二、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运作模式
        三、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运作
        一、知识的传输与流动
        二、组织的重构与耦合
        三、创新能力的转移与提升
        四、创新文化的培育与传播
    第三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主要原作模式例举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案例
        二、中国东南大学共建实体案例
        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生态系统案例
    第四节 本章 小结
第七章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网络治理
    第一节 治理与网络治理
        一、管理的逻辑变更
        二、技术转移的网络治理
        三、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网络治理路径
    第二节 比利时鲁汶大学联盟案例
        一、案例形态
        二、治理结构
        三、治理特征
    第三节 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网络治理对策
        一、技术转移系统网络的构建
        二、治理导向政策环境的培育
        三、高校在科技治理中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论
    一、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重新界定
    二、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定义
    三、高校职责的综合观
    四、技术转移与高校职能的共同演进
    五、高校是科技治理的主体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情况明细
致谢

(3)黑龙江省同江赫哲族鱼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同江
    第一节 同江的历史渊源
        一、自然概况
        二、历史渊源
    第二节 同江赫哲人的物质生活
        一、社会生产
        二、衣食住
    第三节 同江赫哲人的精神生活
        一、语言
        二、婚姻
        三、节日习俗
        四、宗教信仰
第三章 赫哲族鱼皮工艺概述
    第一节 赫哲族鱼皮工艺的产生及发展背景
        一、物质背景
        二、精神背景
        三、社会背景
    第二节 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概述
        一、工艺形态
        二、鱼皮制作技艺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第四章 同江赫哲族鱼皮工艺传承及发展现状
    第一节 手工艺人眼中的鱼皮工艺
        一、访谈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二、访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三、访谈其他手工艺人
    第二节 更多人眼中的鱼皮工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关键概念界定
第二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发展概述
    2.1 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认知和实践概况
    2.2 现行科技期刊体系
    2.3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发展分期及主要特点
第三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环境及条件
    3.1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历史基础
    3.2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制度条件
    3.3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数字技术推动
第四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内容创新的国际化
    4.1 科技期刊编辑主体的国际化
    4.2 科技期刊稿源组织的国际化
    4.3 科技期刊栏目设置的国际化
    4.4 科技期刊出版语种的国际化
    4.5 科技期刊出版周期的国际化
    4.6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国际化
    4.7 科技期刊编排标准的国际化
    4.8 科技期刊学科范围的国际化
第五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经营手段的国际化
    5.1 科技期刊的国际合作
    5.2 科技期刊集团化、市场化经营
    5.3 科技期刊市场的国际化拓展
第六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传播媒介的国际化
    6.1 科技期刊传播概述
    6.2 科技期刊传统传播
    6.3 科技期刊网络传播
第七章 北京地区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7.1 营造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7.2 培育精品科技期刊群
    7.3 探索科技期刊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7.4 重视人才培养
    7.5 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社会背景
        (二) 学术背景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 学生社团
        (二) 学术社团
    三、主要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实地调查法
        (三) 个案访谈法
        (四) 统计分析法
    四、研究的创新及意义
        (一) 本研究的创新
        (二)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发展状况
    一、云南本科高校概况
    二、云南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情况
    三、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发展历程
        (一) 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 发展的基本现状
    四、云南本科高校的学生学术社团管理
        (一) 学生学术社团管理机构
        (二) 学生学术社团管理规章
        (三) 学生学术社团管理方式
        (四) 学生学术社团管理成效
第二章 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研究活动
    一、学术社团的研究领域
        (一) 政治领域
        (二) 经济领域
        (三) 文化领域
        (四) 社会建设领域
        (五) 其它领域
    二、学术社团的活动方式
    三、学术社团的研究成果
        (一) 取得的研究成果
        (二) 宣传交流方式
    四、研究活动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 研究活动的成功做法
        (二) 研究活动的经验
    五、社团成员对研究活动的评价
        (一) 社团研究活动方式的评价
        (二) 社团研究活动内容的评价
        (三) 社团研究活动管理的评价
        (四) 社团研究活动支持的评价
        (五) 社团研究活动满意度的评价
第三章 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主要功能
    一、学术社团的正功能
        (一) 培育高校学术氛围
        (二) 培养学生学术兴趣
        (三) 提供学生科研实践机会
        (四) 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五) 锻炼学生社会调查能力
        (六) 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七) 丰富学生科研经验
第四章 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术科研训练不够系统
        (一) 学术科研训练内容单一
        (二) 社团成员参与性不足
        (三) 社团成员自我管理水平不高
    二、专业教师指导机制不够完善
        (一) 教师对社团成员的指导不够尽心尽力
        (二) 教师与社团成员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三) 教师对社团成员的信任度不高
    三、学术社团活动不够规范
        (一) 学术活动的目标不够明确
        (二) 学术活动安排计划性不强
        (三) 学术活动的吸引力不够
        (四) 学术活动内容存在缺憾
        (五) 学术活动缺乏连续性
    四、社团活动支撑资源不够广泛
        (一) 社团活动经费不足
        (二) 硬件基础设施欠缺
        (三) 挂靠单位支持不够
第五章 优化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建设的建议
    一、创造学生学术社团发展环境
        (一)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 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
    二、明确学生学术社团指导责任
    三、加大学生学术社团经费投入
    四、加强学生学术社团能力建设
        (一) 培养社团成员的实践能力
        (二) 提高社团成员的文字能力
        (三) 充实社团成员的科研经历
        (四) 增加社团成员的实践机会
        (五) 提升社团成员的创新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内研究综述
        1.3.3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相关概念厘清
        1.6.1 国家
        1.6.2 社会
        1.6.3 政府
        1.6.4 社会组织
        1.6.5 样态
第二章 经典创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缔造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2.1.1 重构市民社会理论
        2.1.2 公共管理的社会性
        2.1.3 国家复归社会思想
    2.2 列宁的社会管理思想
        2.2.1 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消亡”论
        2.2.2 劳动者享有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力
        2.2.3 最大限度地改善工人和农民生活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之启示
        2.3.1 着力倡导推进公民社会有序建构
        2.3.2 社会事务管理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2.3.3 国家权力向社会本体的回复归位
第三章 理论承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接力探索
    3.1 毛泽东的民权民本观
        3.1.1 权力属于、源于并造福于人民的思想
        3.1.2 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3.1.3 关心群众疾苦攸关政权之存亡的观点
    3.2 邓小平的民主公权理论
        3.2.1 对于群众团体正确引导而不包办的思想
        3.2.2 权力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服务的思想
        3.2.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
    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政党、国家、社会理论
        3.3.1 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3.2 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3.3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
    3.4 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管理问题的新探索
        3.4.1 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4.2 社会管理上务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3.4.3 完善协同参与共治的社会管理格局
第四章 样态呈现: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的中国化显示
    4.1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在中国实践平台的现实观照
        4.1.1 体制改革深水区探索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推进器”
        4.1.2 中产阶层的渐趋壮大促进社会阶层结构“橄榄形化”
        4.1.3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现实样板”: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4.2 广东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
        4.2.1 广东社会组织发展概况
        4.2.2 广东社会组织业务分类
        4.2.3 广东社会组织功能初显
    4.3 广东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问题的实证分析
        4.3.1 调研方法设计与实施
        4.3.2 问题实证分析与检验
        4.3.2.1 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
        4.3.2.2 x~2检验原理与应用
第五章 样态检视: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的力场博弈
    5.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利益博弈观
    5.2 支持与促进:合作关系的驱动力分析
        5.2.1 治理政府失灵:社会组织的矫正力
        5.2.2 体制改革助动:合作关系的催生力
        5.2.3 构建服务型政府:合作关系的回应力
        5.2.4 增进公共利益:合作关系生成的契合力
    5.3 支离与限制:合作关系的阻滞力分析
        5.3.1 阻滞力之一:互信关系远未建立起来
        5.3.2 阻滞力之二:“总体性社会”格局难破解
        5.3.3 阻滞力之三: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危机
        5.3.4 阻滞力之四:社会组织建构的多重约束
        5.3.5 阻滞力之五:几大现实难题亟待破解
第六章 样态趋势: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实现的路径勘察
    6.1 路径开凿:遵循马克思的社会制约公权观
    6.2 合作关系实现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
        6.2.1 转变政府管理思路,变“防范”为“规范”
        6.2.2 扬弃双重管理体制,创设备案登记制度
        6.2.3 破解社会组织困局,政府亟需管理智慧
        6.2.4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构筑五道防线体系
    6.3 合作关系实现的社会组织自身努力
        6.3.1 夯实根基,加强公信力建设
        6.3.2 筑实架构,健全自组织体系
        6.3.3 充实内涵,保持自身独立性
        6.3.4 丰实关系,拓展国际化交往
结束语
    之一:研究结论
    之二:可能的创新
    之三:未竟问题
    之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面向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面向政府行政人员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附录四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校友会组织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言
    (一) 论题缘起
    (二) 论题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文献综述
    (五) 研究意义
二、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历史脉络
    (一) 校友会组织的缺失阶段(1946 年—1992 年)
        1. 社团管理的制度环境
        2. 高等教育及S 大学的发展简况
        3. 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缺失及其原因
    (二) 校友会组织的酝酿阶段(1992 年—2004 年)
        1. 制度背景的持续变迁
        2. 国内大学的校友会组织发展
        3.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酝酿
    (三) 校友会组织的成立与新挑战(2004 年以来)
        1. 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
        2.S 大学成立校友会组织
        3. 校友会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三、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性质和目标
    (一) 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性质
    (二) 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目标
四、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一) 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结构
        1. 理事会
        2. 总会
        3. 分会
    (二) 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1. 校友总会
        2. 校友会与大学
        3. 校友总会与分会
    (三)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案例
五、S 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功能
    (一) 预期的功能定位
    (二) 实际的功能发挥
    (三) 潜在的功能问题
        1. 人事安排的缓冲器
        2. 一些预料之外的负功能
六、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校友会:反思与前瞻
    (一)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合法性
    (二)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趋同性
        1.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与大学发展进程的联系
        2.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内在趋同性
    (三)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差异性
        1. 合法性缺失
        2. 区域特征
        3. 职业特征
        4. 弱归属感
        5. 不稳定性
    (四)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困境
    (五) 地方大学校友会组织的对策
        1. 适时向民政部门争取注册
        2. 发展基于学缘关系的情感纽带
        3. 建立以母校为中心的社会网络
        4. 增加人事编配,拓展物资渠道
        5. 夯实基础性工作
七、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信函
后记

(8)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发展强国体育的路径选择和要求
        1.1.2 全面实现现代大学体育职能的期望
        1.1.3 我国体育社团理论研究不断完善发展的迫切要求
        1.1.4 国外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成功启示
        1.1.5 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中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追问与学理反思
    1.2 研究意义
        1.2.1 丰富中国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理论研究
        1.2.2 促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强国体育职能的全面实施
        1.2.3 促进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自我完善与科学化发展
        1.2.4 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有效地科学依据
    1.3 研究综述
        1.3.1 我国体育社会团体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综述
        1.3.3 国外体育社团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对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体育社团组织的相关概念
        2.1.1 非营利性组织
        2.1.2 社会团体组织
        2.1.3 体育社团组织
        2.1.4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
    2.2 理论基础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2.2 科学发展观理论
        2.2.3 系统管理理论
        2.2.4 组织管理理论
3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历史沿革
    3.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历史回顾的意义
    3.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
    3.3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历程
        3.3.1 成立初期,肩负政治使命(1975年~1978年)
        3.3.2 初步发展,树立中国形象(1979年~1985年)
        3.3.3 稳步发展,回归教育系统(1986年~1997年)
        3.3.4 快速发展,大学生体育文化产业化推进协会自我完善(1998年~2002年)
        3.3.5 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焦点(2003年~2010年)
    3.4 中国大学体育协会各发展阶段主要工作回顾
        3.4.1 成立初期阶段(1975年~1978年)主要工作回顾
        3.4.2 初步发展阶段(1979年~1985年)主要工作回顾
        3.4.3 稳步发展阶段(1986年~1997年)主要工作回顾
        3.4.4 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2002年)主要工作回顾
        3.4.5 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
    3.5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历程中一些成功启示
4 中外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特点对比
    4.1 美国大学生体育管理组织的特点
        4.1.1 美国体育管理体制的背景
        4.1.2 美国体育管理组织结构
        4.1.3 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管理组织概述
    4.2 俄罗斯大学生体育管理组织的特点
        4.2.1 俄罗斯体育管理体制背景
        4.2.2 俄罗斯新体育管理体制基本特征
        4.2.3 俄罗斯体育管理组织结构
        4.2.4 俄罗斯运动员培养
        4.2.5 俄罗斯体育管理体制的转型原因
    4.3 日本大学生体育组织相关研究
        4.3.1 日本体育管理体制的背景
        4.3.2 日本体育管理组织机构
        4.3.3 日本大学生体育管理组织
    4.4 国外大学生体育组织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启示
        4.4.1 中外大学生体育管理特点的对比分析
        4.4.2 国外大学体育协会特点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启示
5 系统管理理论视域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现实审视
    5.1 系统管理理论对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审视意义
    5.2 系统管理理论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目标和价值分系统的审视
        5.2.1 组织目标和价值子系统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
        5.2.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目标认识的现状分析
        5.2.3 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功能价值认识的现状分析
    5.3 系统管理理论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结构分系统的审视
        5.3.1 对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体系结构分系统的调查分析
        5.3.2 对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体系结构分系统的现状分析
    5.4 系统管理理论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技术分系统的审视
        5.4.1 技术分系统的作用
        5.4.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技术分系统的现状分析
    5.5 系统管理理论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分系统的审视
        5.5.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分系统的作用
        5.5.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管理分系统的现状分析
    5.6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5.6.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的问题
        5.6.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中的威胁问题
        5.6.3 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内在因素分析
        5.6.4 影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外在因素
6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组织变革与发展
    6.1 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
        6.1.1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6.1.2 组织变革的程序
    6.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能力现状的SWOT分析
        6.2.1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内部能力优势
        6.2.2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内部能力劣势
        6.2.3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外部环境机遇
        6.2.4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威胁
        6.2.5 目前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亟待改革的任务
    6.3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发展措施
        6.3.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变革的基本思路
        6.3.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改革重点
        6.3.3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改革的措施
7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战略规划
    7.1 战略管理的概念
    7.2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的特点
    7.3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意义
    7.4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战略规划
        7.4.1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宗旨及组织任务的明确
        7.4.2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发展定位
        7.4.3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发展5年规划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9)2003-2006年文献检索研究进展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结果
    1.1 文献分布
    1.2 作者概况
        1.2.1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
        1.2.2 作者所在机构分布
        1.2.3 合作研究简况
    1.3 研究内容浅析
        1.3.1 文献检索教育是最受研究关注的问题
        1.3.2 现代信息环境的特征在研究中得到充分反映
        1.3.3 出现了一些紧密结合实践的应用性研究
        1.3.4 医学文献检索研究构成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讨 论
    2.1 文献检索研究近况的特征
        2.1.1 文献分布比较分散
        2.1.2 研究涉猎面较广
        2.1.3 循证医学研究受到关注
    2.2 值得关注和有待改进的问题
        2.2.1 调查研究有待加强
        2.2.2 对某些基础工作的研究宜于更多关注
        2.2.3 注重研究方法, 倡导学术批评
3 结 语

(10)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景观与景观设计学科
    1.1 景观的含义
        1.1.1 景观的多重含义及其研究
    1.2 景观设计学科
        1.2.1 关于景观设计学
        1.2.2 景观设计学科
第二章 国外LA学科教育
    2.1 美国哈佛大学风景园林硕士学位的教学工作
        2.1.1 教学理念:继承传统与迎接挑战
        2.1.2 教学目标
        2.1.3 教学管理:严谨高效
        2.1.4 教学方法:基础与提高并重
    2.2 英国的景观设计教育
        2.2.1 英国的景观教育与实践
        2.2.2 谢菲尔德大学景观学院风景园林硕士设计课程评介
    2.3 日本园林专业的大学教育及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的绿地环境教育课程
        2.3.1 日本园林专业的大学简介及研究室的设置状况
        2.3.2 日本园林专业的大学教育方向及现状
        2.3.3 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的绿地环境教育课程
        2.3.4 课程介绍
        2.3.5 海外交流及留学信息
    2.4 法国国立凡尔赛高等风景园林学院教学体系简述
        2.4.1 基本概况
        2.4.2 教学体系
        2.4.3 教学特点
    2.5 总结国外LA学科教育的特点
        2.5.1 培养目标
        2.5.2 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2.5.3 课程设置方案
第三章 国内LA学科教育
    3.1 台湾景观专业的教育与实务
        3.1.1 台湾景观专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3.1.2 台湾景观专业行业的成型与发展
        3.1.3 台湾景观专业教育与实务的大结合
    3.2 创新与求实:香港大学园境学硕士课程设计介绍
        3.2.1 基本概况
        3.2.2 课程特点
        3.2.3 课程作品介绍
    3.3 大陆地区农林院校中的LA 学科
        3.3.1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研究生教学体系
    3.4 大陆地区建筑院校中的LA 学科
        3.4.1 清华大学的景观设计教育
        3.4.2 东南大学风景园林本科教育的思路与计划
        3.4.3 同济大学景观学专业教育论
    3.5 大陆地区艺术类院校中的LA 学科
        3.5.1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3.5.2 中国美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3.5.3 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3.5.4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LA 学科教育
    3.6 大陆地区地理学专业中的LA 学科
        3.6.1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办学方法与途径
    3.7 综述
        3.7.1 中国LA学科建设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3.7.2 这4类院校中LA学科各自的特点
        3.7.3 中国LA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7.4 对于中国LA学科建设的一些建议
    3.8 全国高校景观学(LA)专业教学研讨会会议纪要
        3.8.1 会议纪要
    3.9 LA 职业化道路的缺失和前景
        3.9.1 职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9.2 职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和解决办法
        3.9.3 LA 人力梯队的构建
第四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LA 学科体系
    4.1 景观设计的内涵及发展
        4.1.1 景观设计的内涵
        4.1.2 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2 中国LA 学科的重大转变与对策
        4.2.1 定性:加速学科专业观念转变
        4.2.2 定位:实行学科专业的实质性扩展
        4.2.3 定型:实施专业教育的大调整
        4.2.4 定型: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为导向
        4.2.5 结论:中国LA 学科专业迫在眉睫的三大转变
    4.3 关于建设中国LA 学科的一些思考
        4.3.1 中国LA 专业教育与国外相关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4.3.2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LA 学科
第五章 景观设计师培养
    5.1 注册景观设计师
        5.1.1 景观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5.1.2 国内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
    5.2 LA 学科的发展:个性,综合与全面
后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挂靠单位的选定及其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2]高校技术转移系统的职能研究[D]. 陈娟. 东南大学, 2016(02)
  • [3]黑龙江省同江赫哲族鱼皮工艺研究[D]. 何璐.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4]北京地区科技期刊的国际化问题研究(2001-2013)[D]. 吴静.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5]云南本科高校学生学术社团的实证研究[D]. 邢志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6]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样态研究[D]. 方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2)
  • [7]地方大学发展进程中的校友会组织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杨贤科. 四川师范大学, 2011(05)
  • [8]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研究[D]. 王晓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7)
  • [9]2003-2006年文献检索研究进展述略[J]. 李娜,武旭,贾向春. 现代情报, 2007(11)
  • [10]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科体系研究[D]. 吴静子. 天津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所属单位评选及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