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废水对水源井污染的调查

1 工业废水对水源井污染的调查

一、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颖[1](2015)在《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水回用实现污水资源化,是目前解决城市节水治污问题、实现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政府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应用中水回用工程,更多考虑的是工程所产生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而酒店作为经营性行业,更关注工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研究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的综合效益,改善双方对工程效益的片面认识,对促进工程推广普及,政府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目的,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首先对全市三星级(含)以上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的应用现状进行社会调查,得出酒店中水回用工程应用率偏低,仅为6%。进而对工程应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包括公众意识、政策制度、经济效益等5项13个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经济效益是制约工程应用的主要因素。其次,基于上述分析研究,结合酒店行业特点,本文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主,社会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工程综合效益进行分析评估。最后,本文基于该模型对西安市某五星级酒店进行实证分析,具体计算得到工程的经济效益“一般”,社会效益“较好”,环境效益“好”,综合效益“一般”的模糊评价结果,验证了该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经济效益不太乐观的现实,也说明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一步通过评价结论分析,得出西安市自来水价格过低是导致工程应用率偏低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促进酒店中水回用工程推广普及的建议。

段勇[2](2010)在《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水资源与环境、人口密切相关,因此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随时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全球性的水危机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水问题的时候了。这就需要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沈阳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十大缺水城市之一,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水资源的短缺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沈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存在的供需矛盾、水环境恶化、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城市生活饮用水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对策及措施。文章的内容主要包括目前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及现状、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成因分析,从而得出沈阳市城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及措施。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什么是水及水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详尽解释,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意义,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温的监测,来建立分析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第二章首先阐述了国外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又着重对我国国内特别是辽宁省水资源管理体系及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又对沈阳城区水资源管理范围及水资源总量一一作了介绍。第三章主要提出了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其次是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第三是水生态环境的恶化。第四是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最后是城区水资源的生态用水及景观用水严重不足。形成一边是居民生活饮用水及生态景观用水严重不足,另一边又存在着工业用水和建设施工用水大量浪费的局面。第四章主要通过技术角度对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地下水水位、水温及水源热泵系统使用中进行动态监测,来分析其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出地下水变化原因。最后对沈阳城区水资源管理组织体系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建议。第五章通过对前面章节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措施。主要通过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使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涵养相结合,大力开展非常规用水资源的利用,利用水价杠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从而加强城区水资源管理实现合理配置。通过对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明确了水资源管理要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为目标,以取用水管理为重点,综合利用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

李莉[3](2008)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措施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20002005年,国家又投入资金200多亿元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60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农村供水总体水平不高,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等饮水安全问题依然形势严峻。据2005年5月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3个部委共同组织的全国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资料显示,到2004年年底,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为3.23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其中各类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群众长期饮用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高铁锰水、污染水等,同时因设施简陋、干旱引起的季节性缺水问题依然存在。改善农村水质与增加供水设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农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农业活动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威胁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提出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农村面源污染、饮水水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及安全管理等四大方面。随后笔者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和对策:1)首先应从思想上转变广大农民民群众的观念,使他们充分意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样才能做到“治标治本”;2)实施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3)推广先进的饮用水处理技术;4)加强供水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5)完善供水管理体制;6)提出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实施合理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措施。在论文的第四章,结合前述理论研究结果,笔者选取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具体实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灌区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提出灌区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解决途径和措施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朱平[4](2007)在《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完整、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然而随着近年来人口增长、生产扩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我国是缺水国家,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系统地开展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是江苏省水利科技重点项目“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与应用”的一个子专题。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践,探讨了区域水资源预警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水资源预警的理论基础、逻辑过程、基本程序、预警准则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初步构建了区域水资源预警的理论体系;研究了区域干旱的评价与预警问题,通过分析影响区域干旱的不确定性因素,构建了区域干旱预警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建立了区域干旱预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了河流水质的预警问题,介绍了水质预测方法,提出了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灰色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流水质实施预警,提高了预警的科学性;探讨了地下水超采的类型及预警方法;从宏观管理上,本文构建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影响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诸多因素进行层次分析比较,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BP网络对预警指标进行了预测,利用效用函数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和预警;针对前面的研究,本文还制定了相应的排警措施。论文最后以江苏盐城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方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总的来说,本文提出了水资源预警管理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预警的初步框架,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文中也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姜睿[5](2007)在《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指出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北黑土区,近年来退化问题日益严重,黑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每况愈下,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平衡和黑土文明的繁衍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显得迫在眉睫。以此为背景,本文将在介绍黑土地退化现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灾害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等的基本原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黑土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原因进行实证分析,建立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并应用生产率变动法、维护费用法和机会成本法对指标进行分类计算,最后从经济学角度提出防治黑土地退化的对策。

陈梁擎[6](2004)在《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兴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有效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科学地评价水环境与污染源现状,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对于本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论文在系统整理和分析本地区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水利工程现状的基础上,详细评价了水环境质量现状,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与污灌区的水环境现状,探讨了各种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调查评价了污染源现状,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与生活污染源,并深入分析了研究区点源污染与非点源污染的分布特征及污染原因。结果表明:大兴区地表水体污染程度较重,水质均为劣Ⅴ类;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COD、BOD5及氨氮污染较重;大兴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总体状况较差,基本为Ⅳ类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硬度、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等;大兴区深层承压水水质良好,绝大部分是Ⅱ类水,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氟化物、亚硝酸盐氮、铁等;黄村水源地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主要为硫酸—氯化钠(钙)型,矿化度小于1.5g/L,适合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各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都有增加的趋势;大兴区主要的排污行业是化工、食品、化肥生产、电镀、酿造、纺织印染,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和六价铬;非点源污染主要发生在6~9月,且随空间的变化差异不大。 对研究区进行了水功能区划,并划定了黄村水源地保护区。水源地的保护对策有:加强水源保护的执法和管理力度;建立城市地下水水源地特别保护区,实行水源地卫生防护制度;防止水源补给区的各种污染;建设水源涵养、防护林区,建设地下水人工回灌工程;建立水源地水质、水量监控网络。地表水保护策略有:实施水务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加快以提高水环境容量和水体自净能力的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的建设。地下水保护的措施有:拦蓄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水回补地下水;治理污染源;提高地下水用水效率;跨流域调水补源,加强深层承压水的管理等。

苏平,任静,王曙凌[7](2001)在《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 乌海市海南区自来水公司2个水源井自1985年受工业废水污染后到1999年已逐渐恢复,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 乌海市海南区原6541厂(现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建厂后于1967年开始生产军工产品,并有了电镀车间,在1985年转产摩托车配件,随着生产规模的加大,生产配件镀铬的车间废水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在1985年我站对乌海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普查中就已监测出原6541厂的生活水源被六价铬污染。1987~1995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海南区自来水公司1984年

二、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研究概述
        1.4.1 国外发展现状概述
        1.4.2 国内发展现状概述
        1.4.3 国内中水回用工程相关研究
        1.4.4 文献述评
        1.4.5 本文创新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酒店中水回用工程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2.1 应用现状调查
        2.1.1 调查起因及目的
        2.1.2 调查范围及对象
        2.1.3 调查内容及方法
    2.2 调查过程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实施调查
    2.3 结论与分析
3 酒店中水回用工程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因素分析
    3.2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3.3 问卷调查与数据统计
        3.3.1 问卷调查
        3.3.2 数据统计
    3.4 结论与分析
4 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4.1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设计
        4.1.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意义
        4.1.4 评价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确定
    4.2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体系
        4.2.1 指标的筛选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评价方法的确定
        4.2.4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过程
    4.3 本章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项目概况
    5.2 中水回用项目
        5.2.1 设计范围及要求
        5.2.2 工艺流程及简介
        5.2.3 工程投资及处理成本
    5.3 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5.4 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5.4.1 指标的选取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4.3 确定综合效益评价的等级论域
        5.4.4 二级评价指标的单因素评价
        5.4.5 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5.4.6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5.5 结论分析
        5.5.1 经济效益分析
        5.5.2 环境效益分析
        5.5.3 社会效益分析
    5.6 对策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第2章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1 国外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2.2 国内水资源管理体系及现状
    2.3 沈阳市水资源管理体系及现状
第3章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加大
    3.2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3.3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的水生态环境恶化
    3.4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3.5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的生态及景观用水严重不足
第4章 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成因分析
    4.1 沈阳市城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动态分析
        4.1.1 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因素
        4.1.2 2007 年至2009 年城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分析
    4.2 沈阳市城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质量评价分析
    4.3 城区地下水水源热泵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4.4 沈阳市水资源管理组织体系现状分析及建议
第5章 沈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及措施
    5.1 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
    5.2 工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涵养相结合
    5.3 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
    5.4 利用水价杠杆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5.5 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实现合理配置
        5.5.1 加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5.5.2 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5.5.3 建立水源地水质保护区,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摘要
英文摘要

(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措施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考察
        1.1.2 中国农村饮水现状
    1.2 农村饮水现状不安全的危害
        1.2.1 严重危害农民健康
        1.2.2 危及农村经济社会稳定
        1.2.3 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
        1.2.4 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进程
    1.3 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中国农村饮水安全指标体系研究概况
        1.4.1 饮水卫生质量要求
        1.4.2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
        1.4.3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量评价指标
        1.4.4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
        1.4.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1.5.1 丰富农村饮水安全理论
        1.5.2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实践
        1.5.3 提供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 农村安全饮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面源污染威胁饮水水质安全
        2.1.1 过量施用化肥引发的面源污染
        2.1.2 不合理使用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
        2.1.3 污水灌溉引发的面源污染
        2.1.4 养殖业污染
        2.1.5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
    2.2 饮用水水质指标超标威胁饮水安全
        2.2.1 铁、锰超标
        2.2.2 氟超标
        2.2.3 砷超标
        2.2.4 苦咸水
        2.2.5 细菌学指标超标
    2.3 供水及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2.3.1 供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2.3.2 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
        2.4.1 工程建设思路不清晰
        2.4.2 工程组织管理不完善
        2.4.3 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4.4 工程建设规模小
        2.4.5 工程技术及配套设备水平有待提高
        2.4.6 工程建设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三章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途径及措施
    3.1 树立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发展观
        3.1.1 科学发展观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指导作用
    3.2 防治农村水污染
        3.2.1 农村水污染特征分析
        3.2.2 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
        3.2.3 农村水源地保护措施
    3.3 推广先进的饮用水处理技术
        3.3.1 含铁锰地下水水质处理技术
        3.3.2 苦咸水淡化
        3.3.3 高氟水的降氟
        3.3.4 高砷水的除砷
        3.3.5 水体中微生物的控制
    3.4 制订农村供水的管理策略
        3.4.1 强化政府职能管制
        3.4.2 加强立法执法
        3.4.3 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改革价格管制
        3.4.4 推进供水企业产权改革和经营体制改革
        3.4.5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放松供水行业的进入管制
        3.4.6 加强水质监督和行业管理
        3.4.7 定期修订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
        3.4.8 推广国外用水户参与式管理
    3.5 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3.5.1 综合考虑,优选方案,做好前期规划工作
        3.5.2 加强领导,落实资金,技术责任到人头,搞好工程建设
        3.5.3 多管齐下抓管理,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
    3.6 因地制宜,分区布局,合理建设供水工程
        3.6.1 规划分区
        3.6.2 分区工程规划
        3.6.3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目标
第四章 泾惠渠灌区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
    4.1 灌区概况
    4.2 灌区农村饮用水现状分析
        4.2.1 供水方式
        4.2.2 水源与供水水质
        4.2.3 饮用水总体水质
    4.3 灌区农村安全饮水存在主要问题
        4.3.1 饮水不安全人口比重大
        4.3.2 饮用水水质超标严重
        4.3.3 供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4.3.4 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4.4 灌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途径与对策
        4.4.1 提高灌区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
        4.4.2 加强灌区各类威胁饮用水安全的污染的治理
        4.4.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治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
        4.4.4 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做到节水、养水结合
        4.4.5 加强供水水源保护工作
        4.4.6 加强饮水工程的建设及管理
        4.4.7 推广合理的饮用水处理技术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我国古代朴素的预警思想
        1.2.2 近代预警理论发展和应用
        1.2.3 区域水资源预警研究现状
        1.2.4 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思路
2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相关概念
        2.1.1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概念
        2.1.2 类似概念的比较
    2.2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理论基础
        2.2.1 哲学基础
        2.2.2 系统科学基础
        2.2.3 自然科学基础
        2.2.4 社会科学、经济科学基础
    2.3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逻辑过程
        2.3.1 区域水资源的预警原理
        2.3.2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逻辑过程
    2.4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警报准则
        2.4.1 预警准则设计
        2.4.2 误警和漏警
    2.5 区域水资源预警的基本方法
        2.5.1 预警的基本方法
        2.5.2 警情识别方法
        2.5.3 警度与警限测定方法
    2.6 区域水资源预警指标的处理方法
        2.6.1 预警指标的分类
        2.6.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6.3 预警指标的筛选方法
        2.6.4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2.6.5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方法
        2.6.6 指标的预测方法
3 区域干旱预警方法体系的构建
    3.1 区域干旱的概念
    3.2 区域干旱警情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降水应时性问题
        3.2.2 有效水量问题
        3.2.3 蒸散的影响
        3.2.4 土壤水的后效影响
        3.2.5 人为因素
    3.3 区域干旱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3.3.1 气象干旱指标
        3.3.2 水文干旱指标
        3.3.3 农业干旱指标
        3.3.4 生态干旱指标
        3.3.5 干旱指标的预测
    3.4 区域干旱警度划分和警限确定
        3.4.1 干旱警度划分
        3.4.2 警限确定
    3.5 区域干旱综合预警模型
        3.5.1 确定预警对象的因素论域(因素集)
        3.5.2 确定预警对象的等级集合(评语集)
        3.5.3 选择隶属函数
        3.5.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灾度矩阵)
        3.5.5 确定预警指标的模糊权向量
        3.5.6 建立综合预警评价模型
        3.5.7 评价结果处理
    3.6 预警信号显示
    3.7 河流区域干旱排警措施
        3.7.1 经常性抗旱措施
        3.7.2 分级排警措施
4 河流水质预警方法体系的构建
    4.1 河流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4.1.1 点源污染
        4.1.2 面源污染
        4.1.3 内源污染
    4.2 河流水质预警监测断面设置
    4.3 河流水质预警指标的选择
    4.4 河流水质警度确定和警限划分
        4.4.1 警度确定
        4.4.2 警限划分
    4.5 河流水质的预测
        4.5.1 水质相关法
        4.5.2 水质模型法
        4.5.3 水质预测方法比较及使用条件
    4.6 河流水质预警评价模型
        4.6.1 单因子预警法
        4.6.2 基于灰色聚类的水质预警模型
    4.7 排警措施
        4.7.1 一般性排警措施
        4.7.2 分级排警措施
        4.7.3 河流突发性水污染排警措施
5 地下水超采预警方法研究
    5.1 概述
        5.1.1 地下水超采的基本含义
        5.1.2 地下水超采的原因
        5.1.3 地下水超采类型划分
        5.1.4 地下水超采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5.2 地下水超采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警限划分和警度确定
        5.3.1 警限划分
        5.3.2 警度确定
    5.4 排警措施
6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方法体系构建
    6.1 概述
        6.1.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概念
        6.1.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6.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6.2.1 指标体系结构模型
        6.2.2 指标值预测
        6.2.3 警度和警限划分
        6.2.4 预警指标的定值转换
        6.2.5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6.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评价模型
    6.4 预警信号显示
    6.5 排警措施
        6.5.1 水资源条件排警措施
        6.5.2 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排警措施
        6.5.3 水资源配置排警措施
        6.5.4 水资源管理水平排警措施
        6.5.5 水生态环境状况排警措施
7 盐城市水资源预警实例研究
    7.1 盐城市水资源概况
    7.2 区域干旱预警应用实例
        7.2.1 研究样本区域和时段的选择
        7.2.3 确定河流区域干旱预警的评语集
        7.2.4 预警指标警限划分
        7.2.5 预警评价模型应用
        7.2.6 排警措施
    7.3 河流水质预警应用实例
        7.3.1 研究样本区域选择
        7.3.2 水质预警指标选择
        7.3.3 水质警限划分的确定
        7.3.4 单因子法预警
        7.3.5 灰色聚类预警模型
        7.3.6 排警措施
    7.4 地下水超采预警应用实例
        7.4.1 研究样本井选择
        7.4.2 预警指标的选择
        7.4.3 地下水超采预警评价方法的应用
    7.5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应用实例
        7.5.1 盐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指标的选取
        7.5.2 预警指标的预测
        7.5.3 预警指标警限划分
        7.5.4 预警指标的定值转换
        7.5.5 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7.5.6 综合评价预警模型应用
        7.5.7 盐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结果分析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活动
致谢

(5)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外土地退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土地退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三节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意义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和重点
        三、创新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土地及其退化的现状
    第一节 黑土地的区域界定及分布
    第二节 黑土地退化的概况
        一、黑土地退化的概念
        二、黑土地退化的现状及特点
    第三节 黑土地退化的危害
        一、黑土地退化导致黑土资源数量尤其是耕地面积的减少
        二、黑土地退化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和农民生活水平降低
        三、黑土地退化构成对水利、交通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危害
        四、黑土地退化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五、黑土地退化导致黑土文明的衰退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土地退化经济原因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第二节 粗放经营模式和不合理种植结构
        一、粗放经营模式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二、不合理种植结构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第三节 黑土地利用和保护中的市场失灵
        一、农地产权不清晰
        二、黑土资源保护的公共品特性
        三、黑土区土壤污染的负外部性
    第四节 黑土地利用和保护中的政府失灵
        一、政府失灵的概念
        二、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对黑土地退化的影响
    第五节 黑土资源价格制定不合理
        一、我国土地资源价格的形成与发展
        二、土地资源价格制定不合理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第六节 土地退化未被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缺陷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陷与黑土地退化的关系
    第七节 黑土地退化的微观经济原因
        一、农户的不当生产、生活行为
        二、黑土区农民生活贫困
        三、农户黑土保护意识淡薄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土地退化的经济损失评估
    第一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的具体计算方法
        一、生产率变动法(市场价值法)
        二、维护费用估价方法
        三、机会成本法
    第四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的程序
    第五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的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一、直接经济损失
        二、间接经济损失
        三、黑土地退化损失的影响度
    第六节 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等级划分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防治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对策
    第一节 建立黑土地退化防治专项基金
    第二节 改进农业种植技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一、转变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
        二、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第三节 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完善农地制度
        一、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
        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建立农地流转市场
    第四节 完善黑土资源价格
        一、完善农地征用补偿价格
        二、规范土地出让价格决策机制
    第五节 将土地退化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六节 进一步完善黑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第七节 建立黑土地退化经济损失的分级预警机制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表

(6)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水资源基本状况调查评价
    2.1 研究区基本情况
    2.2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3 水资源量计算评价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
第三章 水环境现状评价
    3.1 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
    3.2 污灌区环境质量评价
    3.3 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3.4 黄村镇水源地水质评价
第四章 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4.1 工业污染源
    4.2 农业污染源
    4.3 生活污染源
    4.4 污染源分布特征
第五章 水环境保护对策
    5.1 大兴区水功能区划
    5.2 黄村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定与保护
    5.3 工业污染源防治
    5.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5.5 地表水环境保护
    5.6 地下水环境保护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

(7)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预防和治理措施

四、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酒店中水回用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 杨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2]沈阳市城区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 段勇. 吉林大学, 2010(09)
  • [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与措施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D]. 李莉. 长安大学, 2008(08)
  • [4]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D]. 朱平. 扬州大学, 2007(06)
  • [5]黑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D]. 姜睿. 黑龙江大学, 2007(04)
  • [6]北京市大兴区水环境现状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 陈梁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7]1起由工业废水引起水源井污染的调查[J]. 苏平,任静,王曙凌. 职业与健康, 2001(01)

标签:;  ;  ;  ;  ;  

1 工业废水对水源井污染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