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科学研究述评

黄山科学研究述评

一、黄山地学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彭建[1](2021)在《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文中指出生境质量是生物多样性的反映,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旅游已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评估旅游主导下区域生境质量变化是推进我国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旅游目的地是人地关系互动的典型区域,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有效识别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揭示其演化机制有助于理解旅游发展进程中生境质量的空间变化,是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可视化研究的新视角,对旅游目的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遵循“理论分析-模型构建-时空特征识别-演化机制分析-调控路径”的分析框架,借助GIS、RS等技术,运用遥感影像、气象、统计年鉴、大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In VEST模型、气象-植被模型、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非线性回归分析、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等方法,选取典型旅游目的地黄山市为研究区,对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演化进行系统研究。在文献梳理基础上,发展生境质量评估模型,划分生境质量时空分析单元,总结不同旅游活动密度区生境质量演化特征、影响因素,探讨生境质量与旅游活动的关系,揭示生境质量演化机制,提出生境质量分区调控路径。研究发现:(1)由NPP和NDVI组成的模型可以修正In VEST生境质量模块中系数设置的不足。修正后的模型在山地林区为主的研究区适用性较好,可优化同种生境其质量的空间差异和方向变化。(2)黄山市不同旅游活动密度区生境质量演化阶段特征具有差异性。研究期黄山市旅游发展可分为全面参与、产业发展与升级、产业融合发展三阶段和核心区、过渡区、边缘区三区域。核心区生境质量变化规律性较强,不同年份整体呈下降趋势;空间关联性不断增强;为生境质量冷点的主要分布区,冷点的集聚范围缩小,扩散方向稳定。过渡区和边缘区生境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空间关联性震荡后有所减弱;为生境质量热点的主要分布区,热点变化方向不稳定,分布离散。总体上,低等级生境范围在核心区扩张,但集中度也越来越高;高等级生境在过渡区和边缘区有所增加,但破碎度也增加。(3)黄山市生境质量受自然与人文多重因素影响,旅游活动在核心区对生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自然因素是决定生境质量空间格局的基础因素,阶段特征不明显;人文因素是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阶段特性明显,社会经济发展越快,影响力越强。核心区生境质量受自然和人文多重因素影响,阶段特征明显;过渡区生境质量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口密度、交通主导;边缘区生境质量受自然因素和人口密度影响。旅游活动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和距景区中心20km范围内;旅游要素与地形、交通等因素结合时,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会大幅度增强。(4)三层动力下的空间实践驱动黄山市空间生产与生境质量演化。旅游活动与居民活动形成的双重活力,市场力、政府力和社会力组成的三种动力,交通、旅游、地形、政治构成的四大要素是促进空间生产与生境质量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动力系统下,由政府、开发商、居民等组成的空间实践主体在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空间表征与徽文化等表征空间的影响下,进行了现代化空间的生产、旅游空间的再生产、空间连接通道生产,从而改变生境质量格局。(5)生态安全格局是黄山市生境质量分区调控的依据。以生境质量为主要指标,基于“源地-阻力面-廊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生境质量调控可以依据生态安全格局,从土地利用冲突调控、廊道修复、旅游发展分区优化等角度开展。本研究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提出用NPP和NDVI组成的模型改进In VEST生境质量评估模块中系数设置的缺陷,完善了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评估的方法;(2)创新性地将In VEST生境质量评估改进模型运用到旅游目的地,系统地研究了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的特征、影响因素与机制及调控路径,丰富了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研究的内容;(3)将空间生产理论引入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研究,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阐述生境质量演化过程,为解析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演化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魏欣悦[2](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指出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杨杨帆[3](2021)在《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也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一生30多年在野外游历和考察,留下了60余万字的鸿篇巨着——《徐霞客游记》,为研究明代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和旅游资源留下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后世各地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国内的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到文旅融合的新阶段。研究徐霞客及《徐霞客游记》,对探索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徐霞客一生七次游浙江,在浙江的游踪甚广,覆盖了所有11个地市。本文以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徐霞客游记》文本,并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描绘出徐霞客在浙江的游踪全貌,并进行可视化。建立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识别出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找到开发的空间承载对象。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了对应的开发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总结了《徐霞客游记》历史地名匹配认证方法,依托奥维互动地图浏览器软件,构建了“浙江省徐霞客游踪数据库”,为徐霞客游踪的精细化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以浙江省为样板,实现了徐霞客游踪的数字化,为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识别、游线保护和申遗提供了基础性数据,架设起了供后来学者研究交流的开放平台。(2)运用多元大数据检索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徐霞客在浙江省的游踪进行了全面精细的识别,并提出了两个新的发现。第一,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第二次游浙江之时,是由常山过开化,沿徽开古道入皖;游览黄山后,沿着徽开古道过马金、开化、常山入赣,再由赣入闽;游完福建九鲤湖返程经过杭州,在杭州游览了一个月,期间到过绍兴兰亭、禹陵和五泄。第二,崇祯五年(1632),徐霞客第六次游浙江,在返程途中,徐霞客与族兄徐仲昭沿浙东运河由宁波至上虞,在上虞分别,徐仲昭去往西陵等候,而徐霞客沿着曹娥江独走四明,五天后带着“朱兰”返回西陵见仲昭。(3)通过研究《徐霞客游记》原文,并综合运用游踪数据库,识别出382个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其中220个资源能在现实世界中精准定位。提出了古代游记中文化旅游资源的提取方法。即先对游记中记载的游踪标志点和现实地理事物进行匹配,前后串联,获得游踪全貌。然后,运用象限分析法,甄别出各游踪标志点对应的或者附近存在的游记关联文化旅游资源。最后,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游踪,并结合多元大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最终确定特定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位置。(4)运用区域分析和多学科交叉方法构建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探索了地方主题化、规模化、系统化开发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并以此契机,推动地方实现文旅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路径。形成了包括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和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五个层级的开发体系。建立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以浙江省为例,筛选出11个徐霞客文化名城,39个徐霞客文化名镇,156个徐霞客文化村,8条徐霞客古道,为各地进行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了模型和方法。(5)总结了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5个总策略,包括树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开发旗帜,汇聚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推广合力,打造徐霞客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建立徐霞客文化旅游的战略联盟,创建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平台。对徐霞客文化名城、徐霞客文化名镇、徐霞客文化村、徐霞客古道分别提出了对应的开发策略,并提出通过举办节庆活动以及推进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进一步提高徐霞客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门利延[4](2020)在《黄山世界地质公园扩园的探讨》文中指出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将于2020年迎来第4次再评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操作指南》以及第3次再评估反馈意见第10条——明确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遗产边界的不同,黄山世界地质公园需要在本次再评估之前扩大其园区范围。为了完成这一课题,我们的团队对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周边的社区进行了地质遗迹调查以及社区居民走访和问卷调查。地质遗迹调查主要选取了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周边的五镇一场作为调查区域。经过调查,共发现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1处、省级及以下地质遗迹20多处,为地质公园增添了新的地质遗迹资源。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是位于黄山东边聂家山地区的盖帽白云岩剖面。该剖面相比其他许多地区的盖帽白云岩剖面来说厚度较厚、出露较完整,是新元古代时期一次全球性的冰冻事件——“雪球地球”事件的标志。国家级地质遗迹是位于黄山南部汤口镇的汤口断裂,反映了皖南地区下扬子板块在喜山期时发生的构造运动。社区民意调查选取了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周边的谭家桥镇和汤口镇。经过问卷调查对比发现:汤口镇作为黄山的南大门,有着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高的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而谭家桥镇虽为黄山的东大门却较少受到黄山旅游以及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惠及,但民众渴望改变现状。在综合了地质遗迹分布、社区民意调查、政府方针政策和生态环境压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两大备选方案:谭家桥镇扩园方案和汤口镇扩园方案的利弊后,本文认为谭家桥镇更适合作为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扩园范围。

苏杭[5](2020)在《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以辽东三县为例》文中认为山地承载了人类身心健康的诉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山地旅游满足了新时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的愿望,受到广大旅游者青睐,已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正值消费变革时期,旅游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旅游产品的精品化、特色化、文化属性及健康属性,然而从现有的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来看,很多已开发和待开发的山地旅游产品与市场需求相脱节,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造成了山地旅游资源的浪费。如何根据消费变革的趋势,深度分析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构建科学的开发评价体系,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对山地旅游研究作很好的理论补充。首先对消费变革、山地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三方面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和评述,并对山地旅游、山地旅游资源及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为文章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其次,以旅游供需、旅游系统论等理论为指导,在对相关文献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消费变革衍生的新兴旅游需求,综合专家访谈及实地调研,从供给潜力系统、需求潜力系统及支持潜力系统3个层次、9个准则层、29个指标层构建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供给潜力系统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中权重最高,需求潜力系统次之,支持潜力系统所占比重最小;指标层中山地旅游资源丰度、独特性、旅游收入及旅游人次权重较高。在辽东三县中本溪满族自治县开发潜力最大,其需求潜力最高,供给潜力及支持潜力相对欠缺;桓仁满族自治县发展潜力第二,其供给潜力及支持潜力优良,需求潜力相对不足;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发潜力最小,其供给潜力及支持潜力中等,需求潜力严重欠缺。进而提出在供给方面打造精品山地旅游项目、挖掘山地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建设高品质旅游服务设施;在需求方面借助新媒体手段宣传营销、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和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在支持潜力方面加强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培养、全面提升山地旅游网络化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区域内交通运输体系。

赵烨[6](2019)在《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名山“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我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名山风景系统整体不仅包含名胜古迹的优质资源,还包含了城景融合的整体空间形态及其形成的内在逻辑。因此,对于名山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分类和保护不能囿于优质资源的分类分级,而应以厘清名山风景的空间形态、洞悉根源性的社会组织关系为主体目标。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地域风景资源分类体系的方法和特点,反思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思路缺乏整体性的问题,构建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探索了名山风景资源整体保护的策略,以期对现有名山风景资源分类思路和保护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本研究首先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内涵和基本框架。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是指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以地脉文脉为认识论,研究风景的要素组合、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的方法。从山域形成发展的视角,扩展了名山管护边界,以名山影响下的山域整体为研究范围,本研究提出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包含空间图示-内在机制-形成规律的三个层次,即风景特质分类图谱(相)-风景特质形成机制(制)-风景特质系统规律(理)。“相”是指绘制风景特质空间形态的分类图谱,“制”是指探析风景特质演变的过程、原因、及各要素的层积机制,“理”是指揭示风景特质的要素、结构和功能相互间的关联和规律。“相-制-理”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在武当山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区划性、层积性、关联性整体保护策略。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相,划分了区划性整体保护的范围和类型:通过GIS定量评价方法和解释性历史研究方法,基于区域尺度和风景区尺度,从区域协同管护和空间布局调适2个方面,划定了山域尺度的3大类-11子类风景特质类型并进行空间整合,描绘了风景区尺度的“山-水-林-田-筑”的空间组合并进行关键标识。武当山风景特质之制,落实了层积性整体保护的对象:依据武当山志谱系,通过分析武当山风景特质演变的5个时期、风景特质形成的4个原因、风景特质形成的3层作用关系,确定了层积载体、层积内因和层积关系的3重保护主体,强调了“人-山-城”风景整体的共生秩序。武当山风景特质之理,阐明了关联性整体保护的结构:依据系统论“要素-结构-功能”的相关性,通过分析武当山山水脉络关系和风景组织方式,以及作为道教活动的空间载体、山水艺术的灵感源泉、地宜人宜的聚居环境的复合功能,认为关联性整体保护是从结构到功能的系统保护。本研究以自然和文化整体性为认识论,重视名山风景系统的时空整体和逻辑整体,即“风景空间形态、形成机制和系统规律”的时空建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完善了现有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整体性,丰富了现有名山风景资源保护管理的理论基础,实现了“从点到面”的保护边界完整、“由外及内”的保护过程完整、“从结构到功能”的保护体系完整。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方法,走出了名山受到边界约束以及“孤岛式”景源保护的窘境,为研究名山风景形态、山水格局、及其与城镇发展的有机协调模式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框架,为紧扣城景融合的名山整体保护、以及传统名山的现代发展和文脉传承提供了借鉴。

李强[7](2019)在《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是明末以耶稣会为代表的天主教进入中国传教后,出现的新型宗教群体,中外学界历来少有关注。本文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视域内,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宗教观,考察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学术活动,以及他们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及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局限。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和中文及英、法、拉丁文史料来源,以及论文框架、写作思路。第二章突破以往明清天主教史研究专注于着名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局限,根据在华天主教的重要时间节点,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整体性地回溯1840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和消亡过程,进而揭示他们在来华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基督徒、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扮演的中介性角色。第三章考察晚清时期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再现”和发展概况,重点分析该群体发展的历史阶段、内部结构、社会定位以及代际谱系等重要议题,论证了中国耶稣会士所受中西融合的宗教和世俗教育,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宗教性与国际性。他们作为天主教与中国社会结合的产物,来自本地社会,服务本地教会,这种本地性是影响他们传教活动和学术活动的关键。第四章着重讨论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首先,与以往“教案”史侧重于民教冲突研究不同,通过黄伯禄、李问渔的个案梳理他们在“调和民教”,实现“民教相安”的活动及由此显示出的政治认同;其次,在近代天主教《圣经》汉译史的视域下,考察中国耶稣会士《圣经》汉译文本的概况,分析他们翻译《圣经》的主体性地位;最后,系统地考察中国耶稣会士“护教”论述对近代中国天主教徒宗教认同、社会认同的塑造。通过以上三个议题探讨了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起到的主体性地位。第五章侧重于考察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首先,考察他们参与晚清“西学东渐”的学术活动,特别是他们的地理学着作及由此透露出来的民族意识。其次,借助新史料考察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之间的学术交往,讨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与近代“东学西传”之间的关系;最后,着重梳理中国耶稣会士整理和研究本地教会史的着述活动,并分析他们的宗教认同和社会认同。以上研究显示,中国耶稣会士综合了宗教性、世俗性、学术性的多重身份,促成他们参与近代中西文化互动的进程,也促使他们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天主教信众自我身份辨识的塑造。第六章为本文结语部分。首先,在天主教本地化视域下从国际性与本地性、宗教性与世俗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延续性等四个角度全面把握该群体的整体特性,借此分析他们的历史角色及历史局限性。其次,着重考察他们的文化认同及影响。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及文化认同,是理解他们的中介性角色如何在晚清中国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具体体现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的发展,亦是天主教与近代来华殖民力量互相影响的结果。但他们区别于西方传教士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天主教与中国社会之间的冲突。尽管如此,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使得这一群体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发挥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也大多限于中国天主教内部。

李发明[8](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陈安泽[9](2016)在《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文中研究表明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雷彬[10](2016)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质公园计划萌芽于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的《地球记忆权利的国际宣言》,21世纪初UNESCO正式启动和推进“世界地质公园计划”实施,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120家世界地质公园。我国于2000年开始正式建立地质公园,现拥有241家国家地质公园,33家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是全球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建设和全人类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地质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许多地方为了发展旅游经济,片面追求旅游收入的增长,借用地质公园这块金字招牌大力开发地质遗迹资源和旅游产品,大肆招揽游客,陷入了“重开发、轻保护”、“重创收、轻科普”的怪圈,导致地质公园出现定位模糊、特色不鲜明、地质遗迹保护不力、地学科普浮于形式等许多问题,背离地质公园建设初衷,阻碍了地质公园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旅游需求快速增长,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行业竞争日益复杂激烈。旅游业竞争力问题一直广受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关于旅游竞争力问题的探讨有增无减,旅游竞争力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完善。与国家、区域、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热度相比,关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景区竞争力的研究相对不足,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则更加稀少。地质公园的自身特色何在,核心竞争力与吸引力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挖掘自身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培育和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地质公园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国外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围绕地质公园与社区参与、地质公园与地质旅游、地质公园与科学环境教育、地质公园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等相互关系展开,突出地质公园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方面的意义;国内关于地质公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质遗迹资源、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地质公园影响和效益研究等方面。通过对旅游竞争力、地质公园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发现,关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比较多,对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外关于地质公园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体系尚未构建,从价值链的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微乎其微。价值链理论由竞争力之父迈克尔.波特提出,它是分析企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通过解构企业生产运营各个环节,从中发现企业价值活动中的核心优势和薄弱环节。从价值链视角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展开研究,在丰富地质公园理论和指导地质公园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将价值链理论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采用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梳理融合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相关理论,在分析地质公园价值链活动基础上,建立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探讨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模式,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其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为研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系统回顾和梳理价值链、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旅游竞争力理论,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划分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历程为探索期、起步期和发展期,目前我国地质公园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我国地质公园竞争力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幅员辽阔、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科研和开发价值大、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优良的旅游市场基础、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等;主要的问题和障碍有: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竞争激烈复杂、区域发展不平衡、媒体关注度低、民众认知模糊、管理条例法规缺失等。2、通过比较不同行业价值链差异,根据地质公园特点,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基本价值活动分别为公园规划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公园宣传推广交流,辅助价值活动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研发、公园创新活动和资金管理等,主要价值目标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在分析研究波特竞争力钻石模型、旅游地竞争力C-R模型、D-K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地质公园价值链结构模型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核心资源要素、公园管理能力要素、资源管理能力要素及公园保障能力要素,并对四大因素的特点、内涵及影响程度进行了详细描述。4、在对地质公园价值链及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综合国家地质公园申报验收标准、世界地质公园自评估和中评估相关指标,构建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以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为目标层,以资源禀赋竞争力、资源管理能力、公园管理能力等3项核心能力为准则层,以区位条件、地质遗迹资源、地质遗迹保护、地学旅游开发、地学科普教育、营销推广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等8项能力作为指标层,进一步筛选确定出与客源地主要距离、人均GDP、公路覆盖密度等33项评价方案层。5、根据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特征,构建了经典模糊C-均值聚类(FCM)评价模型和模糊分层积分评价模型,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分别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北京房山、内蒙古克什克腾、黑龙江镜泊湖、福建宁德等12家地质公园作为比较实证评价样本,运用两种评价模型分别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得出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偏弱,资源禀赋竞争力较强,资源管理和公园管理能力较差,其中地学科普能力和公园营销推广能力相对最弱,其他各项指标也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提升和改进。6、根据地质公园发展特征,结合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地质公园在探查期、起步期、发展期、巩固期、停滞期和衰退期等不同阶段应采取的动态培育策略。并根据扬长补短和木桶原理,提出从地质资源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公园营销推广、公园研发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系统培育,形成有机循环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7、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对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游客旅游期望和体验视角,进一步分析了公园核心竞争力状况。调查发现,游客对大别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水体景观等自然景观资源评价较高,评价较高的还有公园的安全保障、配套服务、导游讲解等方面,在交通便利性、环境卫生、旅游费用、地质解说、互动体验、博物馆建设、公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评价较弱,需要重点加强改进。8、综合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比较评价结果、游客旅游期望和旅游体验的调查评价结果,结合地质遗迹特点及公园发展实际,总结出公园目前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地质遗迹保育不够、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地学科普水平低、营销宣传力度不够、公园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化建设较弱和创新不足等,并分别从地质遗迹监护、地质旅游开发、地质公园营销和管理创新四个层面提出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构建了适合地质公园的价值链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动态和静态两层面探讨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研究首次将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及培育模式应用于具体案例分析,分别通过比较实证对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检验,并从游客视角对实证对象进一步评价分析,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研究技术路线、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地质公园相关理论研究,同时对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的实践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黄山地学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山地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基础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基础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空间生产理论
        2.1.4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
        2.1.5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 概念界定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生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2.3.2 基于InVEST模型的特定区域生境质量研究进展
        2.3.3 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进展
    2.4 小结
        2.4.1 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进行生境质量评估的理论依据
        2.4.2 研究综述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
        3.1.1 研究区介绍
        3.1.2 研究区典型代表性分析
    3.2 分析尺度
        3.2.1 时间尺度
        3.2.2 空间尺度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分析法
        3.3.2 生态模型
        3.3.3 地理空间分析法
        3.3.4 统计分析法
        3.3.5 专家打分法
    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3.4.1 研究思路
        3.4.2 研究技术路线
    3.5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5.1 数据来源
        3.5.2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4 InVEST生境质量评估改进模型构建与应用
    4.1 InVEST生境质量模型构建
        4.1.1 模型数据与参数
        4.1.2 生境退化度计算
        4.1.3 生境质量计算
    4.2 生境质量修正系数构建
        4.2.1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度信息提取
        4.2.2 基于气候-植被模型的NPP测算
        4.2.3 生境质量修正系数
    4.3 基于修正系数的InVEST生境质量改进模型
        4.3.1 基于修正系数的InVEST生境质量改进模型应用
        4.3.2 In VEST生境质量评估改进模型优化效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
    5.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5.1.1 基于综合特征分析的旅游发展阶段定性划分
        5.1.2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旅游发展阶段定量划分
        5.1.3 旅游发展阶段综合划分
    5.2 生境质量空间分析单元选择
        5.2.1 空间分析单元确定方法
        5.2.2 空间分析单元选择
    5.3 旅游目的地分区
        5.3.1 不同旅游活动强度分区方法
        5.3.2 不同旅游活动强度分区
    5.4 生境质量演化时间序列特征
        5.4.1 全市及旅游活动不同强度区生境质量均值变化
        5.4.2 全市及旅游活动不同强度区生境质量等级变化
        5.4.3 各区县与乡镇(街道)生境质量变化
        5.4.4 典型局部区域生境质量变化
    5.5 生境质量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5.5.1 生境质量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识别方法
        5.5.2 生境质量等级演化信息图谱
        5.5.3 生境质量空间关联特征演化
        5.5.4 生境质量空间集聚特征演化
        5.5.5 生境质量空间方向特征演化
    5.6 本章小结
6 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境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6.1.1 生境质量影响因素指标选择原则
        6.1.2 生境质量影响因子选取
    6.2 生境质量影响因子格网数据获取
        6.2.1 地形维度
        6.2.2 土壤维度
        6.2.3 景观维度
        6.2.4 气象维度
        6.2.5 植被维度
        6.2.6 居民生活维度
        6.2.7 经济发展维度
        6.2.8 旅游发展维度
        6.2.9 政府调控维度
    6.3 生境质量主要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6.3.1 地理探测器
        6.3.2 数据离散化
    6.4 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演化分析
        6.4.1 自然因素
        6.4.2 人文因素
        6.4.3 综合分析
    6.5 不同旅游活动密度区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演化差异分析
        6.5.1 自然因素
        6.5.2 人文因素
        6.5.3 综合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黄山市生境质量时空演化机制研究
    7.1 旅游产业与生境质量关系识别
        7.1.1 识别方法
        7.1.2 旅游产业要素不同密度区生境质量差异分析
        7.1.3 旅游产业要素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力定量探测
        7.1.4 不同旅游活动强度区域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影响因素探测
        7.1.5 旅游景区不同距离圈层生境质量差异演化分析
    7.2 生境质量时空演化机制
        7.2.1 生境质量格局演化特征总结
        7.2.2 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机制适用理论:空间生产理论
        7.2.3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过程
        7.2.4 研究期黄山市空间生产与生境质量演化
    7.3 本章小结
8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黄山市生境质量调控
    8.1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1.1 研究方法
        8.1.2 源地识别
        8.1.3 阻力面构建
        8.1.4 生态安全分区
        8.1.5 生态廊道构建与识别
        8.1.6 黄山市生态安全格局
    8.2 生境质量调控路径
        8.2.1 土地利用冲突分区调控
        8.2.2 生态廊道修复
        8.2.3 旅游发展分区优化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InVEST模型生境质量系数专家评分表
附录2:博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2)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3)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界定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2 研究回顾与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2.1 研究回顾
    2.2 学科背景与理论基础
    2.3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探讨
    2.4 本章小结
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构建——基于GIS的游踪识别方法
    3.1 浙江省徐霞客游踪研究存在的争论和不足
    3.2 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支撑数字徐学研究
    3.3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架构和建设
    3.4 徐霞客游踪数据库的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徐霞客浙江游踪数字化识别及分析
    4.1 游踪概况
    4.2 第一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3 第二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4 第三、四、五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5 第六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6 第七次游浙江的游踪识别
    4.7 本章小结
5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与剖析
    5.1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提取
    5.2 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5.3 徐霞客笔下的关联旅游景区
    5.4 徐霞客在浙江的科学考察相关旅游资源分析
    5.5 徐霞客笔下的浙江生产生活场景、奇闻轶事、生物资源等
    5.6 本章小结
6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体系及评价
    6.1 构建开发体系
    6.2 选取评价对象
    6.3 确定评价原则
    6.4 建立评价模型
    6.5 资源潜力评价
    6.6 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7.1 总体开发策略
    7.2 徐霞客文化名城开发策略
    7.3 徐霞客文化名镇开发策略
    7.4 徐霞客文化村开发策略
    7.5 徐霞客古道开发策略
    7.6 徐霞客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策略
    7.7 徐霞客文化旅游国际化策略
    7.8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存在的不足
    8.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问卷
附录2 资源评价问卷
附录3 游踪标志点统计表
个人简历

(4)黄山世界地质公园扩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区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自然条件
    1.2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1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现状
        1.2.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3.1 世界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的区别
        1.3.2 地质遗迹的多样性
        1.3.3 社区发展问题
        1.3.4 生态环境压力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完成的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沉积地层特征
        2.1.1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Qb)
        2.1.2 新元古界南华系(Nh)
        2.1.3 新元古界震旦系(Z)
        2.1.4 古生界寒武系(∈)
        2.1.5 古生界奥陶系(O)
        2.1.6 古生界志留系(S)
        2.1.7 新生界第四系(Q)
    2.2 岩浆岩
        2.2.1 侵入岩
        2.2.2 火山岩
    2.3 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3.3 节理
3 地质遗迹调查
    3.1 盖帽白云岩剖面
    3.2 汤口断裂
    3.3 河流阶地
    3.4 滑坡体
4 社区调研
5 对扩园范围的讨论
    5.1 关于扩园面积的说明
        5.1.1 扩园面积大于10%的情况
        5.1.2 扩园面积小于10%的情况
        5.1.3 两种方案的最终选择
    5.2 选择谭家桥镇的理由
    5.3 选择汤口镇的理由
    5.4 两种方案的比较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以辽东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山地旅游资源研究综述
        (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层次-熵权法
        (三)TOPSIS法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山地及山地旅游
        (二)山地旅游资源
        (三)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旅游供需理论
        (二)旅游系统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消费变革视角下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消费变革研究
        (一)消费变革的新趋势
        (二)消费变革背景下旅游者的新兴需求
    二、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说明
        (一)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供给系统指标分析
        (二)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需求系统指标分析
        (三)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支持系统指标分析
    四、指标权重确定及测评方法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层次-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第四章 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一)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二)辽东三县山地旅游资源概况
    二、研究对象选取
    三、研究方法
    四、辽东三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对比分析
        (一)供给潜力测评结果对比分析
        (二)需求潜力测评结果及分析
        (三)支持力潜力测评结果及分析
        (四)旅游发展潜力综合测评分析
    五、辽东三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一)本溪满族自治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二)桓仁满族自治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三)宽甸满族自治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优化建议
        (一)旅游供给系统潜力提升策略
        (二)旅游需求系统潜力提升策略
        (三)旅游支持力系统潜力提升策略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1.1.1 .名山风景系统蕴含“人与天调”哲思
        1.1.2 .名山风景资源保护需厘清风景系统的整体性
        1.1.3 以整体全面的视角构建风景资源分类与保护体系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走向自然文化整体论的名山研究
        1.4.2 .不同地域的风景分类与保护方法
        1.4.3 .整体保护研究的基本思路
        1.4.4 .武当山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研究法
        1.5.2 .定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
        1.5.3 .基于GIS的空间研究方法
        1.5.4 .其他
    1.6 .研究框架和内容
        1.6.1 .研究框架
        1.6.2 .各章内容
第2章 不同风景资源分类方法的比较及启示
    2.1 .为何比较?
    2.2 .风景资源评价体系
        2.2.1 .风景资源概念溯源
        2.2.2 .风景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2.3 .风景资源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3 .风景特质评价体系
        2.3.1 .风景特质概念溯源
        2.3.2 .风景特质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2.3.3 .风景特质评价的特点和局限
    2.4 .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比较与反思
        2.4.1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过程性差异
        2.4.2 .风景资源评价与风景特质评价的信息性互补
    2.5 .我国风景特质识别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1 .因地制宜,避免趋同的全尺度研究
        2.5.2 .整体全面,动态系统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探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的基本框架
    3.1 .自然和文化整体性
        3.1.1 .尊重地脉文脉的认识论
        3.1.2 .我国风景特质内涵的提出
    3.2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构建
        3.2.1 .名山定义之再释
        3.2.2 .名山营建之脉络
        3.2.3 .“相-制-理”名山风景特质识别框架
    3.3 .名山风景特质的分类图谱——相
        3.3.1 .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3.3.2 .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3.3.3 .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3.4 .名山风景特质的形成机制——制
        3.4.1 .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3.4.2 .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3.4.3 .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3.5 .名山风景特质的系统规律——理
        3.5.1 .风景特质的构成要素
        3.5.2 .风景特质的整体结构
        3.5.3 .风景特质的功能性质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分类图谱
    4.1 .武当山地脉文脉的形成
        4.1.1 .建制沿革:从绾扼要津到道教福地
        4.1.2 .作为地理单元:七十二峰左右旋·二十四涧流潺湲
        4.1.3 .作为文化单元:方志记胜·舆图陈说
    4.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分类
        4.2.1 .区域层级:山域尺度的特质分类
        4.2.2 .景源层级:风景区尺度的特质分类
    4.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全息解译
        4.3.1 .灵仙宫阙营福地
        4.3.2 .组景序列绘形胜
    4.4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图谱绘制
        4.4.1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标准
        4.4.2 .武当山风景特质图谱的图示信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机制
    5.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演变过程
        5.1.1 .顾盼荆楚,绾毂之地:文化启蒙期的天然屏障
        5.1.2 .峰高壑深,泉甘溪清:山麓文化期的自然崇拜
        5.1.3 .道教初生,林岫回环:宗教建设期的道教仙山
        5.1.4 .山水画境,宫观隐映:山水文化期的山林画卷
        5.1.5 .乡村婉绕,寻常风景:人居营建期的田园山村
    5.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形成原因
        5.2.1 .自然禀赋的奠基
        5.2.2 .精英文化的沉淀
        5.2.3 .宗教文化的叠累
        5.2.4 .人居环境的营建
    5.3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作用关系
        5.3.1 .形成了人-山-城三者的互动关系
        5.3.2 .呈现了人-山-城共荣的有机协调模式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当山风景特质系统规律
    6.1 .武当山风景特质表译的构成要素
        6.1.1 .解译高度融合的空间与精神要素
        6.1.2 .完善空间和精神层面的本底信息
    6.2 .武当山风景特质形成的整体结构
        6.2.1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空间结构
        6.2.2 .武当山风景特质的文化结构
    6.3 .武当山风景特质区域的复合功能
        6.3.1 .武当山作为地理单元的复合功能
        6.3.2 .武当山作为文化单元的复合功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以“相-制-理”识别为基础的武当山整体保护策略
    7.1 .基于风景特质之相的区划性整体保护
        7.1.1 .山域尺度的区域协同管护
        7.1.2 .风景区尺度的空间布局调适
    7.2 .基于风景特质之制的层积性整体保护
        7.2.1 .层积性的过程
        7.2.2 .层积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3 .基于风景特质之理的关联性整体保护
        7.3.1 .关联性的内容
        7.3.2 .关联性的整体保护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2.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我国名山风景区分布
    附录2: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涉及名山风景区20 处)
    附录3:风景名胜区相关法律条例和法定标准
    附录4:武当山调研记录
    附录5:武当山(风景区尺度)调研样方
    附录6:武当山调研问卷
学术成果
致谢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第五节 论文框架与写作思路
第二章 老耶稣会的本地化:1840 年前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初现与消亡
    第一节 明末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初现(1580—1644)
        一 明末来华耶稣会士与早期中国辅理修士
        二 明末来华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主要考量
    第二节 清初来华耶稣会与中国会士的发展(1644—1724)
        一 顺治朝传教环境对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的影响
        二 康熙朝传教环境的变化与中国耶稣会神父的出现
    第三节 “百年禁教”时期的中国耶稣会士(1724—1840)
        一 雍乾禁教时期耶稣会发展中国会士举措的变化
        二 耶稣会被“取缔”后的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三 “禁教”时期江南地区的中国神职群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作为“西教士”与中国基督徒之间的中介
        二 作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中介
        三 作为西方天主教会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中介
第三章 新耶稣会的本地化: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再现与发展
    第一节 “教权”冲突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形成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准备阶段:1850 年徐汇公学的设立与课程设置
        三 形成阶段:1862 年耶稣会初学院的建立
    第二节 “教务“增长与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发展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阶段性量化分析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的代际谱系与社会定位
        一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代际谱系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社会定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中西宗教与世俗教育的融合塑造
        二 西方天主教会与本地社会的结合产物
第四章 “华人为教士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
    第一节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治理
        一 “民教冲突”:中国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与“教案”发生
        二 “调和民教”:中国耶稣会士的“教案”观——以李问渔为例
        三 “民教相安”:中国耶稣会士与“教案”的解决
    第二节 “华文圣经”:中国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一 早期来华耶稣会士与《圣经》翻译
        二 近代天主教《圣经》翻译的时代特色
        三 中国耶稣会士《圣经》翻译作品概况
    第三节 “耶儒释老”:中国耶稣会士的宗教对话(护教)着述
        一 中国耶稣会士宗教对话着述概况
        二 “专辟佛老”:黄伯禄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三 “护教斗士”:李问渔宗教对话着述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缓和中西冲突与构建新型政教关系
        二 《圣经》汉译与西方天主教信仰的本地化
        三 从基督宗教间冲突到宗教学研究的雏形
第五章 “学贯夫中西者”: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
    第一节 “泰西之学”: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西学东渐”
        一 李问渔的西学译介
        二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的地理学着作
        三 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西学东渐”活动之影响
    第二节 “淹贯中西”:中国耶稣会士与晚清“东学西传”——黄伯禄与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的学术交往
        一 英国汉学家庄延龄与黄伯禄的书信来往
        二 庄延龄中国宗教研究着作与黄伯禄
        三 黄伯禄及其他中国耶稣会士的“汉学”研究着作之价值
    第三节 “光前启后”:中国耶稣会士的本地教会史研究
        一 中国耶稣会士对徐光启历史的整理
        二 中国耶稣会士对许甘第大(Candida Hiu)历史的整理
        三 中国耶稣会士整理本地教会史的本地化意义
    第四节 本章小结
        一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重身份
        二 中国天主教徒的自我身份辨识
第六章 结语:本地化视域下的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群体
    第一节 本地化视域下反观晚清中国耶稣会士的整体特性
        一 国际性与本地性的统一及差异
        二 宗教性与世俗性的双重结合
        三 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群体本质
        四 历史性与延续性的宗教阶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理解晚清江南中国耶稣会士在近代天主教本地化进程中历史主体性地位的关键
        一 在晚清历史语境中缓和天主教信仰价值与中国社会的冲突
        二 塑造天主教信仰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结合
        三 影响该群体宗教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文化认同之来源
表格索引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2 地质公园的创立与发展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2.1 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2.1 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2.1 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2.1 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3 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3.1 地质遗迹
    3.2 地质景观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3.5.1 地质剖面大类
        3.5.2 地质构造大类
        3.5.3 古生物大类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3.5.5 地貌景观大类
        1)岩石地貌
        (1)花岗岩地貌。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4)黄土地貌景观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2)火山地貌景观
        3)冰川地貌景观
        3.5.6 水体景观大类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1)地震遗迹景观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10)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空前繁荣和竞争日益激烈
        1.1.2 地质公园发展迅速,但问题重重
        1.1.3 地质公园竞争环境复杂
        1.1.4 地质公园竞争力理论薄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
    1.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地质公园相关概念及内涵
        2.1.1 地质遗迹概念与类型
        2.1.2 地质公园概念与类型
        2.1.3 地质公园的主要价值
        2.1.4 地质公园的独特属性
    2.2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2.2.1 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2.2 核心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2.3 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点
        2.3.1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2.3.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2.4 价值链概念及理论分析
        2.4.1 价值链概念及构成
        2.4.2 价值链分析法的内涵
        2.4.3 价值链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依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质公园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
    3.1 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3.1.1 全球范围地质公园的建立和发展
        3.1.2 我国地质公园的发展历程
    3.2 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3.2.1 全球世界地质公园的分布概况
        3.2.2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2.3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3.3 我国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基础及问题分析
        3.3.1 基础条件
        3.3.2 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4.1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的构建
        4.1.1 服务业价值链的内涵和特点
        4.1.2 地质公园价值链模型创建
    4.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4.2.1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4.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
    5.1 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及意义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内涵
        5.1.2 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5.2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地质公园建设管理相关评估指标分析
        5.2.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5.3 评价模型与评价思路
        5.3.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3.2 基本思路
        5.3.3 确定权重
        5.3.4 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6.1 样本选择和数据获取
        6.1.1 样本选择
        6.1.2 数据获取
    6.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6.2.1 AHP法确定一级、二级指标权重
        6.2.2 熵值法确定三级指标权重
        6.2.3 指标权重分析
    6.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6.3.1 基于模糊C均值(FCM)算法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6.3.2 基于模糊积分模型(HFI)的核心竞争力评价
        6.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
    7.1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思路
        7.1.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动态培育
        7.1.2 基于价值活动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模式
    7.2 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7.2.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能力
        7.2.2 地质旅游开发能力
        7.2.3 地质公园营销能力
        7.2.4 地质公园创新能力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证
    8.1 研究区概况
        8.1.1 基本概况
        8.1.2 交通概况
        8.1.3 园区概况
        8.1.4 资源概况
    8.2 游客对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要素的满意度分析
        8.2.1 调查设计
        8.2.2 调查样本特征分析
        8.2.3 旅游体验感知度评价
        8.2.4 游客期望度评价
        8.2.5 游客期望与旅游体验感知度的差异分析
    8.3 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现状分析
        8.3.1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8.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8.4 黄冈大别山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培育对策
        8.4.1 地质遗迹资源监护
        8.4.2 地质旅游开发
        8.4.3 地质公园营销
        8.4.4 地质公园创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附录1: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标准化)
    附录2: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数据(隶属度)
    附录3:“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意见调查表
    附录4: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四、黄山地学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目的地生境质量时空演化特征、机制及调控路径研究 ——以黄山市为例[D]. 彭建.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GIS技术的浙江省徐霞客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 杨杨帆. 浙江大学, 2021
  • [4]黄山世界地质公园扩园的探讨[D]. 门利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5]消费变革背景下辽宁省山地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以辽东三县为例[D]. 苏杭.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0)
  • [6]基于自然和文化整体性的名山风景特质识别研究[D]. 赵烨.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7]中西之间:晚清江南地区中国耶稣会士群体研究(1842—1912)[D]. 李强. 上海大学, 2019(02)
  • [8]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9]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 [10]价值链视角下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研究 ——以湖北黄冈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雷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黄山科学研究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