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思考

海峡两岸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思考

一、两岸入世引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南[1](2021)在《“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远”并非指某种客观的空间距离,而是指向山水画的意境,是一种平淡、冲融、空灵的境界,代表了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远”作为一种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蕴含着中国哲学特有的宇宙精神和生命意识。“远”的哲学渊源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在“远”的影响下,自然山水的有限形质被赋予了无限灵妙的意趣。中国古人对“远”的追求不仅源于对无尽时空的探索,更源于对自由逍遥境界的渴望。“远”在本质上是追求“道”的境界,是超越时空的。绘画之“远”表现为超越物象、超越时空、超越有限,追求空灵冲淡的神妙意境,追求意在言外的无穷韵味。“远”把人的视线、思想和心灵引向了景物背后的空灵静寂的境界,使被凡俗尘嚣污浊了的心灵得到净化。中国绘画中“远”的美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哲学。“远”是以道家庄子哲学为根基,玄、禅、儒共同积淀而产生的美学结晶。庄子的“远游”思想拉开了绘画之“远”的序幕,庄子的“虚静之心”是审美产生的前提,“虚静之心”即是艺术之主体。只有这样的“虚静之心”才能达于“无待之游”,实现精神上的无上自由,进入物我两忘的逍遥境界。“远”为“游”之空间,此空间是超越时空的心灵空间。魏晋时期,玄学是中国古代士人关于世界的本体性的追求与思考,“玄远”伴随着山水画的产生。从“言意之辩”到“言外之意”;从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到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达到了游心方外的精神境界;在人的觉醒与隐逸思想的影响下,玄学拉开了“玄对山水”的序幕,古人开始了山水怡情与山水审美,并开启了“山水以形媚道”的传统。中唐以来,绘画中的“心源”说,“妙悟”说,“境界”说都深受禅宗思想影响,禅宗即心即佛的心性观、顿悟思想以及色空观都为“远”注入了超拔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生命体悟。禅宗思想让“远”返归本心,迈向了“意中之远”;在妙悟中实现当下超越;禅宗即色是空的思想是绘画中空灵境界的根源,为“远”之意境的创造提供了哲学支撑。儒家对“远”的影响是“任重道远”理想人格的塑造,从孔孟的山水比德的生命情怀、中庸“鸢飞鱼跃”的生命格调最后到宋代理学家浑然与物同体的大生命境界,都彰显着万物一体与世大同的思想。“远”的哲学思想关涉的是心灵超越的问题,即心如何超越到宇宙的层面,达到天地之境界。换言之,“远”是要在“天人合一”中落实。文人从世俗生活的沉沦中提升而来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以“文”区别于“画工”或单纯为官的“士夫”,体现为胸中之“意气”,“远意之思”即“远”在“意”方面的思想。“远”在宋代真正成为山水画的审美追求和价值旨趣,尤其以郭熙的“三远”和苏轼的“萧散简远”等思想为代表。“远”在“意”方面的思想是由文人倡导的。文人之“意气”融汇了庄子萧散逍遥之气,禅家空无不滞之气与儒家万物一体的浩然之气,体现了天地之意与超越世俗的情趣;文人阶层以“文”区别于画工,彰显着以文载道、博学多才的特性,进而融通了诗书画,表现为诗画一律与援书入画。正因为文人的这些特性,回归“天趣”的“远”是文人阶层的追求。当文人阶层“文以载道”的理想在政治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时候,便产生了文人之“隐”来保全自由精神之生命。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到白居易的“中隐”,再到郭熙的“林泉之心”,文人之“隐”由“身隐”落实到“心隐”,并催生了“逸气”,又由人之“逸气”转化为绘画中的“逸品”。文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下的大生命境界,以时统空,生生不已。“远”的艺术呈现源于文人的这些隐逸思想与宇宙意识,文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内化为文人之意趣。“远之意趣”在宋代表现为以苏轼为首的文人集团对绘画中“意外之意”的关注,“意外之意”才能形成“远”。在诗论中,司空图的“味外之旨”“咸酸之外”可以看作宋代画论“意外之意”的先导。绘画中经由张彦远的“自然”主张以来,苏轼、郭熙等在绘画中开始追求“意外之意”,旨在超越物象,回归天趣。欧阳修以“萧条淡泊”形容“趣远之心”是复归本心之后的宇宙之心、天地之意,是“远”之立意的根本;米芾拈出“平淡天真”形容董、巨绘画,彰显“远”之境界,更代表了对“远”之风格的某些期许;苏轼的“萧散简远”是用来形容书法的,但其思想同样适合绘画领域,散去一切束缚和秩序,表达了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和心灵诉求。从宗炳与王微的“形与灵”与荆浩的“真景”论,到宋代郭熙提出“三远”思想,“远”的意义超越构图本身,代表的是山水画的意境。在文人画后期的发展中,“平远”以“平淡冲融”的特点胜出,成为文人山水画最为普遍的构图方式。韩拙“三远”、黄公望“三远”多从“平远”处论说。“远之意趣”是“远之为境”的根源,远之意境表现为虚实相生、冲淡空灵。“远”之“思”代表了画家与观者的想象空间。观者通过想象进入一个融宇宙、古今、人生于一体的诗意栖居地,让人返归本心,净化生命,体味超越自我的天地宇宙之大美,此即观者的想象空间。“远”之意境是在天人合一中即自身即宇宙,在复归本心中实现了对物象的超越,是个体生命会归宇宙生命时个体之意与天地之意的契合。“远”的图式及阐释立足作品本身,“远”的图式既是风格史又是类型史。本文选取“远”的四种典型图式,即“高远”“深远”“平远”“阔远”。本文将“高远”图式基本分为两种:“直立巨嶂式”“龙脉叠架式”;“深远”分为三种:“迂回穿插式”“倾斜散布式”“深远偏胜式”;“平远”分为两种:“平展开合式”“平远小景式”;“阔远”分为三种:“一角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千里江山式”。远之图式经历了“高远”向“平远”的转变,“阔远”亦是在“平远”的基础上论说。“平远”平视远望、虚白旷阔的视觉特征能更好地表现“远”之意境,画面留白不是空无一物,而是“无画处皆妙境”之虚实相生。笔墨是“物象”的载体,尚意的书法线条促成可披麻皴的广泛运用与物象造型的概括性,能很好地表现创作者的意趣,淡墨的运用是“远”之造境的重要手段。“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的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画家的创作是“远”之意境的前提,观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是“远”之意境的深化。意境需要依靠画家与观者共同完成。“远”的观照通过“静观”“游观”“妙悟”等观照方式达到对山水画平淡冲融意境的把握,再而返归本心达到摆脱世俗的自由之境。山水画之远,借空间结构之一虚一实,一明一暗把意境表达出来,此意境是画家生命境界的呈现,画之物象不是象征,而是画家所造之境,表达了画家当下的生命体验。“心”与“物象”是浑融一体的。观的世界,是诗化的世界。“静观”是观赏山水画的前提,在审美观照中以宁静的心灵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超越一切功利和欲念,虚廓心灵,空诸一切,涤荡情怀,心无挂碍;“游观”实现了空间之远向时间之远的转化,是对精神家园的回归,观画家之“意趣”,体验无限之时空,从而思接千载,神与物游;最后,妙悟本心,当下顿悟,达到对时空的超越,内化为绝对的生命体验,由他之心归于吾之心。由幻境入门,最后达到本真之境。“远”之绘画思想的当代意义立足创作者与欣赏者两个维度去阐发。在当代,“远”之意境并不是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是扎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远”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当代画家依旧秉承着“三远”构图法,并以“远”造境,表达超越时空之意趣。对于欣赏者而言,“远”之哲思奠定了“淡远”的审美标准,“远”之精神开拓了“高远”的人生境界,“远”之审美意趣为当代欣赏山水画注入了“闲远”的审美理想。“远”体现了艺术的时空一体,这是一种生命时空观,人之性灵可安顿其中。不管时代怎么变,对“远”的追求是生命的超越与诗意栖居。

刘迪[2](2020)在《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潇湘”地处湖南,深居内陆,山峦连绵起伏,江湖纵横交错,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但因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自古便被视为荒蛮之地,同时也是落魄文人遭遇贬谪的场所,然而在自然环境与生存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却形成独立发展的潇湘文化体系。一种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潇湘文学”,具体在文学上生发了以屈原、湘妃等楚湘神话渲染的悲怆颓唐的氛围,以柳宗元、范仲淹等诗文传递出身处逆境却淡然超逸、洒脱超然的豁达心境。另一种是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绘画表现,文字是人们探索潇湘最初的方式,而对于同样承载潇湘文化的图像表现,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解读。“潇湘八景图”作为潇湘文化的衍生物,延伸着潇湘文化的精神框架,塑造着一种视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图像为切入点,运用学科交叉互证的研究方法,将美术学研究与图像学研究相结合,并对“潇湘八景图”的图像构成、诗画意象、文化隐喻、发展转变进行探讨。“潇湘八景图”以核心图像突出景致特征,保持画题不变的基础上,多有渺远、盈虚、幽寂的致思意趣。这种意境的形成与诗歌密切相关,图像是文字的无声表现,“潇湘八景图”在潇湘文化中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潇湘文化的文本叙述,其中题画诗的加入,更有助于厘清其中的文化隐喻。了解历史,剖析诗歌,解读图像,“潇湘八景图”显露出非常强大的文化特征,不仅是对山河逸境的赞美,更是文人面临政途不顺时,“贬黜的无奈与归家的渴望—悲伤—徘徊—沉寂—释然—享受”心态转变的记录,此外画家更于画面中展露禅思意趣的意境美。绘画史是流动的,在历史背景与文人精神的影响下,“潇湘八景图”于明清时发生画意的巨大转变,于东渐日本时对日本绘画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确认识“潇湘八景图”的衍生与发展,还原“潇湘八景图”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维度与艺术层次,以期对相关研究予以启发。

刘秀珍[3](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付正[4](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夏平[5](2019)在《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人间佛教是相对于传统佛教而言的。传统佛教认为,现实的人生是死生苦海,人如果希望脱离生死苦海,就必然要皈依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传统佛教的受众多是山林中修行的和尚。但人间佛教强调了佛教的人间性,即通过加强人间的道德来增加现实人生的福乐,不再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追求。这可以说是佛教中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本文从人间佛教的产生的背景和存在的意义展开论述;先是把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从文化性、包容性、亲和性、禁忌性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凸显人间佛教价值追求上的人间性;再从人间佛教思想的道德观、家庭观、宗教观、政治观、宇宙观来深入解析,凸显人间佛教思想关切上的人间性;最后,剖析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弘法布施上人间性的关切与创新,凸显人间佛教受众的普遍性。通过这三重凸显,人间佛教的重现世的人间性格被彻底揭示出来。当然,人间佛教亦并非十全十美,故本文也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之影响及其评价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审视。

张洪[6](2017)在《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完善》文中研究指明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我国台湾地区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正式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双方于9月12日完成换文程序,协议开始生效并进入实施阶段。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签署,正式开启两岸经贸合作的窗口,然而基于两岸特殊的国际政治背景与经济实力的衡量,我们应该以更审慎的态度对该协议加以检视,并对当中的争端解决机制进行讨论和完善。争端解决素来为国际贸易上的研究重点,妥善的争端解决模式可以使贸易协定运作顺畅,并避免摩擦与争执。鉴于两岸敏感而又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往的诸如WTO的争端解决机之类的区域性及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做法很难完全适用于两岸之间的贸易争端解决,而海峡两岸现存的争端解决安排也无法满足两岸日益频繁的商贸往来发展需要。有鉴于此,本论文拟于ECFA的内容及背景加以分析,并总结当前两岸贸易争端的现状;同时对于现行的ECFA争端解决条文进行检讨,并对协议中所规范的争端解决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加以考量,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两岸现实情况,对当下可改善之处提出客观的建议与评析,以求当ECFA协议面临贸易争端议题时,双方能够以更为公正、体系化且合乎两岸特殊关系的方式处理。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对ECFA框架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进行研究论证:论文第一章是对ECFA的主要概述,因本文提出的争端解决方式基础于ECFA的框架协议,所以对该协议的介绍是必要条件。第二部分是对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现状的论述,分别用数据突出目前争端的两大类型,并对产生这些争端的原因作出分析。第三章是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实效分析,根据ECFA第十条的规定,当前两岸贸易争端的解决方式首先是协商,其次是通过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协议中规定,不迟于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就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展开磋商,并尽速达成协议,以解决任何关于本协议解释、实施和适用的争端。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当前解决机制的不成熟和几大不足之处。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阐述ECFA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构建问题。首先针对两岸特殊的政治及经济地位,说明ECFA框架下的争端解决是否应迳行援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然后提出两点目前两岸争端解决的完善建议,分别是1、制定完善明确的争端解决机制、完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提出“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解决程序,并对四种方式一一作出解释,程序简练并能确保法律和政治方法有机协调和有效结合的多元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才是两岸经贸和谐有序发展的正确道路;2、完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争端解决方式,提出针对不同经贸领域发生的不同类型的经贸争端设立不同的争端解决机构,均匀分配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职能范围J。最后提出两点新机制的建立,即专属管辖权和成立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构。争端解决机制是ECFA得以顺利运行的制度保障,也是未来两岸展开经济合作协定的重要内容。因此,建构一套完善的争端解决程序极其重要。

朱广耀(Choo Kwong Yew)[7](2017)在《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清玄的散文集极为畅销,多次再版,打破台湾出版界的记录。其创作的佛理散文尤其能打动人心,带给读者文学与佛理的双重审美感受。本论文以林氏创作之《菩提系列》十书为对象,探讨其佛理散文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及其内在机理。绪论部分,探讨“林清玄现象”及林氏佛理散文之研究现状。在台湾中文文坛,林清玄作为一个畅销书作者,缔造出“林清玄现象”,引人瞩目,写就了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章旨在探讨“林清玄现象”的产生,以及探索学界关于“林氏散文”,尤其是佛理散文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第一章,探析林清玄创作佛理散文之原因。本章着重叙述林氏创作散文的历程,探讨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概貌。他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唐诗宋词及古典文学着作,并于30岁之前就囊括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后有感于人生矛盾,毅然辞去报刊主编一职,皈依佛门,入山修行,隐居三年。35岁出山后,四处参学,创作《身心安顿系列》,成为九十年代畅销书籍。40岁完成《菩提系列》,销量达数百万册,成为当代深具影响力之文学书籍。第二章,考出林清玄《菩提系列》中所引用的佛典。林氏创作的《菩提系列》十书中,大量引用佛典文字,不仅展现出他的佛学修为,也使得佛法广为弘扬,达到了佛理与文学兼济双美的融通效果。本章分析林氏嵌于散文中的佛学典故,逐一考出所引佛教文献之本源,藉以观察林氏佛学思想的流派倾向,推绎林氏佛理散文成功的因素,彰扬其通过文学途径弘扬佛法的努力。第三章,考察林清玄散文与佛理的兼融相济、交互为美。林清玄佛理散文既蕴含新颖题材,又在创作手法上时有突破。林氏吸取和借鉴佛教的睿智,开创崭新的散文范式,扩大了题材范围,更作出了深度的哲理思考。弘扬佛法有很多途径,林氏选择通过散文创作的手段,借助文学的力量,润物无声,功不可没。第四章,讨论林清玄散文之际遇,展望其创作前景。虽然林氏赢得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然而在名利双收的情况下,却因再婚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其名声迅速下降,作品也因此滞销。其《菩提系列》中也存在不少讹误之处,降低了对佛理的传播效果。第五章为馀论。林清玄创作的佛理散文深受“人间佛教”影响,秉持佛教的慈悲观与平等观,促使林氏的视野带有一份浓厚宽爱与海涵,他对生命价值不断的反思,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宗教意识。对佛理能否拯救林清玄及其散文、将来可能的研究路径及佛理如何与散文相互为用、相互成就等问题,本章也略予申论。

刘丽[8](2014)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的台湾剧场,样貌复杂多变,历经日据时代的传入(1910——1945)、光复初期的发展(1945——1949)、反共抗俄时期的单调与贫瘠(1950——1965)、新戏剧时期的西潮与冲激(1965—1980)、小剧场运动时期的兼容与实验(1980—1990)、多元现代戏剧时期的前卫与探索(1990—今)六个阶段,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喧哗中,“人的失魂”的问题尖锐,率先冲决这一黑暗、朦胧地带的,是姚一苇。在“反共抗俄”剧逐渐退潮之际登上戏剧舞台的姚一苇,以他三十年(1963——1993)十四部的戏剧创作,拨开政治、物欲迷障,专注于人性、人情,在压抑、沉闷的生命困境中反抗绝望,表达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自姚一苇开始,台湾戏剧才从“工具论”中走出来,真正触及到人的灵魂,引导台湾现代剧场走向新生。他是台湾剧坛“暗夜中的掌灯者”,亦是台湾现代剧场的启蒙导师。在台湾剧场从传统写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转型过程中,身为“现代主义迷”的姚一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包括七个部分。引言部分,厘清20世纪台湾剧场多元混杂、融合的文化语境,分析众声喧哗带来的“人的问题”,梳理姚剧研究现状,明确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第一章,自由精神的追求。基于其创作个性的发展变化及其戏剧成就的高低,明确其创作分期,剖析其在政治专制、商业控制和后现代反文学的众声喧哗中,以理性启蒙精神烛照人生,坚持个体创作的独立性,开创了台湾现代戏剧界的“人学”传统,张扬人的主体意识,并糅入深刻的怀疑精神和文化批判意识,表达一种自觉追求自由的现代人文精神。第二章,人的发现与理性启蒙。启蒙精神是其戏剧创作的价值立场,也是整篇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石。姚一苇打破传统戏剧人物好/坏/、善/恶、美/丑的二元对立模式,认为人是矛盾对立的辩证统一体、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体以及动态发展的独立存在物;在彰显人的主体意识、体现人的尊严中追寻生命的奥义;生之自由与死之自由,是人生终极价值的体现。第三章,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在姚剧中,人是独立、有限的存在,在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的双重夹击之下,背负着苦闷、焦虑、迷惘的现代人,企图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做出恰切的调整,寻找失去的自我,摸索生命的方向,在从物质到精神、从本真到诗意、从有限到无限的转变过程中,实现生命存在的精神超越,探寻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灵魂扭曲与人性批判。精神危机始终困扰着人的存在,传统、世俗、政治对人性的扭曲造就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冷漠且疏离,人格走向分裂,自我走向沉沦,由此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姚一苇批判了这一畸形的社会现象,意在建构一种健康、自然的人性。第五章,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姚一苇戏剧创作的核心表达是“人”,这个“人”不是空洞、苍白的抽象化符号,而是扎根于中国强大民族文化根系之上的饱满、坚实、具体的书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鲁迅思想的影响下,姚一苇试图把被传统文化、习俗、道德遮蔽的民族文化心理折射出来,批判奴性、看客、瞒和骗等国民劣根性,重铸坚守气节、敢做、敢当的民族魂,从而丰富对一个人和一个民族、国家的“整体”认识。结语部分,明确姚一苇及其“人的戏剧”在台湾戏剧史上的地位。姚一苇坚持戏剧创作的独立性,致力于刻划出个体独特的灵魂,批判扭曲、丑陋、虚伪的人性及国民劣根性,建构健康、优美、自然的人性,弘扬民族正气,呼唤新型的国民素质。为丰富人性主题,大胆革新形式,创造了新的“中国现代戏剧”范式,这种变革反映和标志着台湾社会现代人文精神的张扬。强烈的现代意识,浓郁的民族精神,以及宏大的世界视野,使他的作品超越时代和地域,通向过去、现在与未来,成为台湾现代戏剧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在台湾戏剧现代化的进程中,姚一苇及其戏剧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意义。

郭家琪[9](2013)在《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岸乡土文学北较”为题,探讨上世纪70年代起至新世纪初台湾与大陆两岸乡土文学之异同,并对两岸乡土小说有关审丑与审美、现代化、地缘与文学场域等种种问题,进行初步探索。若放在较大汉语文学框架中来看,两岸乡土文学根本上还是分离的状态,尚未彼此容纳,这其中出现许多有趣的问题,例如雨岸经济社舍人文的差异、现代化的不同造程等,值得后来者加以探索。由於雨岸乡土小说的崛起存在本就着一个巨大的“十年畴差”,导致各自的社会文化及屋史处境、定位、面貌(包含文化意蕴及艺术精神)大相迳庭,故此“十年畴差”将成为本文进行两岸乡土文学比较时不可或缺的前提。值得一提的是,大陆审丑风气盛行,已成世界文学当中特殊的一景,无论有多少必然、应然与实然,显已造成文学上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及严重扭曲本文凝由此明显症候群切入追根溯源,探讨目前尚少有人触及的“趣味”与“审美”问题。为进一步阐明审丑的价值与悖论、两岸乡土文学的审丑趋势,本文集中探讨了几位在两岸乡土文学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如贾平凹、莫言、王祯和等,对两岸不同创作风格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同时亦试着首度将作家们依浓烈与淡远(莫言与郑清文)、残酷与温暖(余华)、苍白贫弱与光明奋进(苏童与黄春明)等几个主体罗列,进行了大胆鲜明的并陈与封照。再者,本文在雨岸地缘与文化文、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等问题上造行了初步整理舆探封,封雨岸文学最新发展,诸如台湾的“新绑土”与“后乡土”小说,大陆90年代至今“新绑土小说”的发展做了简单介绍,最终提出几点建议做为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参考,并对两岸作家面临共同困境及各别挑战做出简短结论与整理。总之,有别于两岸文学比较先前惯有的视角和切入点,本文通过考察“审丑”这个当代文学主流趋势,对大陆及台湾当代乡土文学进行了多面向的比较,虽只是初步浅探,却对两岸汉语文学融合做出了新的尝试与整理,并期许两岸乡土文学皆能在旧有基础上打破陈规,再创“美丽新世界”。

陈力[10](2013)在《双层博弈视角下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政策评析》文中指出两岸经济关系是推动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但受各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两岸经济关系并未实现正常化,特别是投资关系严重不平衡,大陆资本长期被排除在台湾岛外。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积极转变,与此同时,台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面临严峻形势。面对内外压力,台当局提出了开放陆资入岛政策,以提振台湾经济。本文尝试运用普特南的双层博弈理论,分别从岛内、岛外两个层面分析解读台湾当局的开放陆资入岛政策。在介绍完双层博弈理论之后,文章首先对陆资入岛的缘起、过程、成就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依据双层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对陆资入岛起推动、制约作用的岛内外因素分别进行评析,最后依据理论分析,预测陆资入岛的未来发展前景。从双层博弈的视角来看,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的第一层次,即岛外层面的关键推动、制约因素是大陆与美国。第二层次博弈的主要对手是民进党及绿营支持者。本文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美国、大陆、台湾三方在台海局势稳定上有着共同利益,三方都愿意两岸通过协商对话加强合作,特别是通过提升经济合作水平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局面。就岛内而言,马英九当局提出开放陆资入岛政策,虽然也遭到了民进党一定程度的阻挠,但并未对马英九当局的决策构成影响,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加强与大陆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岛内共识,民进党虽然反对,但未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正是在这种岛内、岛外都有利的决策背景下,开放陆资入岛得以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但由于岛内独特的政治生态及两岸关系现实,为防止陆资入岛对台湾相关产业形成冲击,台当局在陆资入岛的政策设计与规划上,显得十分小心谨慎,具体措施上更是处处设防。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退去,马英九成功连任,陆资入岛正面效应的初步显现等因素作用下,未来台当局的陆资入岛政策将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

二、两岸入世引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岸入世引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目的及意义
    2、绘画之“远”的研究综述
    3、本文的研究视角及主要内容
第1章 “远”的哲学思想溯源
    1.1 庄子之远游
        1.1.1 虚静之心
        1.1.2 无待之游
        1.1.3 “远”为“游”之空间
    1.2 玄远
        1.2.1 言外之意
        1.2.2 方外人生
        1.2.3 玄对山水
    1.3 禅宗的空无之境
        1.3.1 “心源”说
        1.3.2 禅之妙悟
        1.3.3 即色是空
    1.4 儒家之万物一体
        1.4.1 浑然与万物同体
        1.4.2 君子的理想人格
        1.4.3 “远”在“天人合一”中安顿生命
第2章 远“意”之思
    2.1 思之主体
        2.1.1 文人阶层
        2.1.2 文人之“隐”
        2.1.3 文人宇宙观
    2.2 远之意趣
        2.2.1 意外之意
        2.2.2 趣远之心
        2.2.3 平淡天真
        2.2.4 萧散简远
    2.3 远之为境
        2.3.1 形者融灵
        2.3.2 境生象外
        2.3.3 空灵冲淡
        2.3.4 思与境偕
第3章 “远”的图式及阐释
    3.1 高远
        3.1.1 直立巨嶂式
        3.1.2 龙脉叠架式
    3.2 深远
        3.2.1 迂回穿插式
        3.2.2 倾斜散布式
        3.2.3 深远偏胜式
    3.3 平远
        3.3.1 平展开合式
        3.3.2 平远小景式
    3.4 阔远
        3.4.1 一角半边式
        3.4.2 一河两岸式
        3.4.3 千里江山式
第4章 “远”的审美观照及妙悟
    4.1 静观
    4.2 游观
    4.3 妙悟
第5章 “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5.1 “远”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5.1.1 “三远”法构图
        5.1.2 以“远”造境
        5.1.3 “远”之超越时空
    5.2 “远”对当代山水画欣赏的影响
        5.2.1 “淡远”的审美标准
        5.2.2 “高远”的人生境界
        5.2.3 “闲远”的审美理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引言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研究现状
    4.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潇湘八景图”的源流探析
    1.1 “潇湘八景”溯源
        1.1.1 “潇湘”地理环境及“潇湘八景”的实景考证
        1.1.2 “潇湘”文化溯源
    1.2 地域特色之确立——宋代“潇湘八景图”
        1.2.1 启“潇湘八景”无声诗——宋迪
        1.2.2 拂“潇湘八景”禅意相——牧溪、玉涧
    1.3 理想佳胜之衍生——元、明、清三代“潇湘八景图”
        1.3.1 嗣承马夏——张远与“潇湘八景图”
        1.3.2 吴中流韵——文徵明、文从简与“潇湘八景图”
        1.3.3 见其深意——宋旭与“潇湘八景图”
第二章 “潇湘八景图”的图像探析
    2.1 画题要素与场景特征
        2.1.1 题名的对称性与工整性
        2.1.2 场所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2.1.3 景致的变幻性与叠加性
    2.2 图像表现与图式构成
        2.2.1 基础图像
        2.2.2 核心图像
        2.2.3 辅助图像
    2.3 笔墨技法与山水表达
第三章 “潇湘八景图”的诗画意象与文化隐喻
    3.1 “潇湘八景”的诗画意象
        3.1.1 “潇湘八景”题画诗
        3.1.2 “潇湘八景图”与“潇湘八景”题画诗的图文关系
    3.2 “潇湘八景”诗画中的文化隐喻
        3.2.1 第一层次:现山河逸境
        3.2.2 第二层次:倾个人悲愁诉忧国情怀
        3.2.3 附加层次:纳禅思意趣
    3.3 “潇湘八景图”与诗词搭建的典型个案
        3.3.1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江天暮雪”与《江雪》诗
        3.3.2 水碧沙明空诉清怨——“潇湘八景图”与王夫之《潇湘大八景词》
第四章 “潇湘八景图”在明清的转变及对外影响
    4.1 “潇湘八景图”向明清纪游图的画意转变
        4.1.1 画意转变的原因
        4.1.2 “潇湘八景图”与明清纪游图之间的传承关系
        4.1.3 “潇湘八景图”与明清纪游图的图像意象比较
    4.2 “潇湘八景图”的对外影响——以日本为例
        4.2.1 “潇湘八景图”的东渐原因
        4.2.2 日本与“八景”文化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5)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星云大师简介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之由来与传统佛教联系和区别
    2.1 人间佛教的产生及其存在的意义
        2.1.1 人间佛教对个人道德提升的意义
        2.1.2 人间佛教对道德价值提升的意义
    2.2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文化上的差异
    2.3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清规戒律上的差异
    2.4 人间佛教与传统佛教在教化上的差异
第3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人间佛教倡导个人道德提升的理念
        3.1.1 由西方极乐世界转化为现世的道德关切
        3.1.2 人间佛教由道德关切而衍生的教义
        3.1.3 人间佛教提升道德的智慧
    3.2 人间佛教倡导家庭和合美满幸福的理念
        3.2.1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人际关系
        3.2.2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经济生活
        3.2.3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居家生活
        3.2.4 人间佛教教化中的容忍与和合
    3.3 人间佛教倡导各宗教间的共存共荣的理念
        3.3.1 人间佛教与佛教内部各宗派间的联系
        3.3.2 人间佛教与世界其他宗教间联系
    3.4 人间佛教倡导国家政治上的安和利乐的理念
    3.5 人间佛教倡导宇宙万物共生平等之理念
        3.5.1 人间佛教同体共生的核心理念
        3.5.2 人间佛教慈悲护生的基本态度
        3.5.3 人间净土是人间佛教的践行目标
第4章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创新与实践
    4.1 人间佛教在当今世界中的弘法布教
    4.2 人间佛教在当今世界中的顺应与革新
        4.2.1 对当今世界新态势的认识和预测
        4.2.2 对我国宗教现状的革新与佛教使命的担当
    4.3 人间佛教现代化原则及其复兴面临的问题
    4.4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运动成果的评价及其反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相关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概述
    1.1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产生背景
    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主要内容
    1.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法律性质
第二章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现状
    2.1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主要类型
        2.1.1 反倾销纠纷
        2.1.2 知识产权纠纷
    2.2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性质
        2.2.1 两岸贸易争端具有典型单独关税区争端性质
        2.2.2 两岸贸易争端的主体具有特殊性
    2.3 海峡两岸贸易发生争端的因素分析
        2.3.1 开放的大市场是两岸贸易争端的客观基础
        2.3.2 产业的竞争关系是加剧两岸贸易争端的助燃剂
        2.3.3 政治因素左右两岸贸易争端的产生与解决
第三章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分析
    3.1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争端的解决方法
        3.1.1 民间协商
        3.1.2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协商解决
    3.2 当前海峡两岸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
        3.2.1 争端解决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3.2.2 解决方法过于单一
        3.2.3 过于依赖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
        3.2.4 只选择适用一地法律解决争端
第四章 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与新机制的建立
    4.1 海峡两岸不选择直接适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背景因素分析
    4.2 当前海峡两岸贸易合作争端机制的完善
        4.2.1 构建ECFA争端解决机制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2.1.1 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
        4.2.1.2 政治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
        4.2.1.3 透明度原则
        4.2.1.4 平等协商原则
        4.2.2 制定完善明确的争端解决机制,完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4.2.3 完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的争端解决方式
    4.3 建立ECFA争端解决之专属管辖权与成立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4.3.1 建立ECFA争端解决之专属管辖权
        4.3.2 成立双边贸易争端解决机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林清玄现象”: 林氏佛理散文风靡华文世界
        一、何谓佛理散文?
        二、林清玄的佛理散文
        三、“林清玄现象”: 林氏佛理散文的风行
    第二节 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现状述评
        一、林清玄佛理散文的研究现状
        二、学界既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宗旨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
    第一节 童年涵养——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一
    第二节 阅读启发——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二
    第三节 感情体悟——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三
    第四节 皈依佛门——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四
    第五节 “善知识”扶助—一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五
第二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用典考——以《菩提系列》为中心
    第一节 《菩提系列》缘起
        一、《菩提系列》创作缘起
        二、以谦卑诚恳态度来写作
        三、《菩提系列》的出版: 从困窘到畅销
    第二节《菩提系列》引用佛典考证
    第三节 《菩提系列》引用佛典分析
第三章 林清玄散文与佛理之能动研究
    第一节 散文因佛理而深邃
        一、援佛入文
        二、化用故事
        三、引申议论
    第二节 佛理因散文而弘扬
        一、直陈佛理
        二、取譬述阐
        三、转译佛典
第四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影响探微
    第一节 林清玄佛理散文流行探微
        一、丰富娴熟的文学表达
        二、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独特的语言艺术技巧
        四、对当代心理的敏锐把握
        五、对宣传媒介的娴熟运用
    第二节 林氏散文影响式微探析
        一、再婚风波
        二、对佛理的误读与误证
第五章 馀论
    一、佛理能否拯救林清玄及其散文?
    二、将来可能的研究路径
    三、佛理如何与散文相互为用,相互成就?
征引文献
后记

(8)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的戏剧:自由精神的追求
    第一节 觉醒与反叛
    第二节 实验与多元
    第三节 承续与坚守
第二章 人的发现与理性启蒙
    第一节 本原与溯源
    第二节 奥义与探赜
    第三节 理想与拷问
第三章 生命存在的意义追寻
    第一节 困境与反思
    第二节 对抗与超越
第四章 灵魂扭曲与人性批判
    第一节 传统与规训
    第二节 世俗与裂变
    第三节 政治与驯化
第五章 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
    第一节 因袭与省察
    第二节 传承与弘扬
结语 人的戏剧:台湾剧坛的灯塔
    第一节 批判与建构
    第二节 革新与范式
    第三节 现代与开放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两岸乡土文学的界定
第三节 两岸乡土文学比较“十年时差”问题 第一章 两岸乡土文化背景的差异
第一节 大陆“乡土中国”及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台湾当代乡土文学的发展情形
    1、台湾乡土社会的特点
    2、台湾乡土文学的特性
第三节 两岸乡土文学比较综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审美与审丑观念之发展
第一节 从“审美”到“审丑”
第二节 丑学兴起的原因
第三节 美丑判断标准的失落
第四节 “悖谬的丑”和“低劣的丑”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丑 第三章 “趣味”与“美学”之关系
第一节 “趣味”的起源
第二节 近现代哲学家对“趣味”的看法
    1、休谟与笛卡尔
    2、伏尔泰
    3、康德
    4、其他文评家对趣味的看法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审丑的价值与悖论
第一节 审丑的心理需求
第二节 审丑的更多深层因素
第三节 审丑的存在价值
第四节 审丑的后遗症 第五章 两岸当代乡土文学——以审丑趋势为题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审丑趋势
第二节 从“审美”到“审丑”的贾平凹
第三节 “什么都敢写”的莫言
    1、“恶心”与“可怖”
    2、“异端叙事”与肉体性
第四节 “辛酸卑微话底层”的王祯和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两岸不同创作风格对照
第一节 浓烈与淡远
    1、“文淡如菊”、“悠深淡远”的郑清文
    2、浓烈如火的莫言
    3、莫言与郑清文的比较
第二节 残酷与温暖、苍白贫弱、光明奋进——比较余华、苏童与黄春明
    1、集残酷与温暖于一身
    2、游离于“耽美”与“败德”之间
    3、“心向光明” 第七章 两岸乡土的现代性追求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溯源
第二节 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
第三节 台湾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第八章 两岸地缘与地域文化比较
第一节 台湾的本土意识
    1、地方感的形成
    2、台湾的“南方”志异
第二节 大陆的地域分野
第三节 两岸文学中的漂泊离散意识 第九章 两岸文学散论——两岸文学场域与文学体制初步探索
第一节 两岸文学场域变迁
第二节 两岸文学体制探索
第三节 “乡土文学论战”新解——试论两岸乡土文学得失 第十章 两岸乡土文学发展现况
第一节 台湾“新乡土小说”与“后乡土小说”
第二节 大陆90年代后至今的“新乡土小说” 第十一章 “真实性”与文学的关系—当代文学审丑的内因
第一节 “苦难”在大陆当代文学叙事中的地位
第二节 “苦难”及“人民”的迷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对“真实”的定义
第四节 泰勒对“真实性”(及文学艺术)的看法
第五节 以“真诚”取代对“真实”的执迷 第十二章 “趋美”与“向上”——两岸乡土文学发展应有之义
第一节 两岸争相演绎“颓废”
第二节 危机与转机——论中国文学千年未有之机遇
    1、从一端摆荡到另一端
    2、粗俗鄙陋的审丑方式
    3、牢骚怨恨加细节堆砌
    4、西方出版重猎奇和利益
    5、中国文学自身的局限
    6、由苦难到欲望的书写
    7、写作就是在“创造一个未定的世界”
    8、追摹80年代的精神 第十三章 两岸作家共同困境及各别的挑战
第一节 两岸乡土文学的焦虑
    1、台湾对乡土文学的焦虑
    2、大陆对乡土文学的焦虑
第二节 建构新世界的可能
第三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双层博弈视角下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政策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第2章
    双层博弈理论 2.1
    双层博弈理论的概述 2.2
    双层博弈理论的内在逻辑 2.3
    双层博弈理论的应用及评价 第3章
    陆资入岛的缘起与发展 3.1
    陆资入岛的背景 3.2
    陆资入岛的进程 3.3
    陆资入岛存在的问题 第4章
    陆资入岛的双层博弈分析 4.1
    岛外因素 4.2
    岛内因素 4.3
    双层博弈下的陆资入岛 第5章
    结论 5.1
    陆资入岛对于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5.2
    陆资入岛的前景 5.3
    思考与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1
    陆资入岛大事记 附录
    2
    陆资入岛重要政策文件 后记

四、两岸入世引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远”之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 王肖南. 河北大学, 2021(09)
  • [2]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D]. 刘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3]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4]《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5]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质及其对传统佛教之创新研究[D]. 夏平.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6)
  • [6]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完善[D]. 张洪.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7]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D]. 朱广耀(Choo Kwong Yew). 南京大学, 2017(01)
  • [8]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人的戏剧” ——姚一苇剧作论[D]. 刘丽. 南京大学, 2014(05)
  • [9]鸿沟与跨越 ——两岸乡土小说比较[D]. 郭家琪. 北京大学, 2013(10)
  • [10]双层博弈视角下台湾当局开放陆资入岛政策评析[D]. 陈力.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2013(07)

标签:;  ;  ;  ;  ;  

海峡两岸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