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思考

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思考

一、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郝莉花,巩凡,乔青青,潘鹏云,冯琳琳[1](2022)在《食品安全抽检环节芹菜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降解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食品安全抽检环节芹菜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降解规律。方法以芹菜为基质,选择10种有机磷农药(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杀螟硫磷、甲基异柳磷、喹硫磷、水胺硫磷、杀扑磷、三唑磷、伏杀硫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标后均质的制样方法制备样品,将农药残留检测结果通过拟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预测农药的降解半衰期,研究抽检样品在不同储存条件(常温、冷藏和冷冻)下10种农药降解规律。结果在常温条件下半衰期平均为2.9 d;冷藏条件下平均为4.4 d;除甲基异柳磷和喹硫磷外,冷冻条件下半衰期平均为26.9 d;在10种有机磷中,喹硫磷在各种储存条件下半衰期较长,说明相对稳定;伏杀硫磷半衰期较短,容易降解。结论通过对不同储藏条件下芹菜中10种常用有机磷农药降解规律的研究,为因农药自身降解造成的初检结论被推翻的情况提供理论研究。

陆惠莲,曹慕华,梁晓霞,谭文婷,彭靖服,原丽红[2](2021)在《海参高抗“毒”(有机磷农药)机理初探》文中提出海参是国际公认的药用、保健用食品,被誉为"海中人参",随着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海参养殖业也随之发展迅速。在海参养殖过程中,常常会使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进行清塘以杀灭寄生虫等有害生物,而海参对有机磷农药的耐受机制尚不清楚,并且关于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在海参清塘过程中的安全使用浓度等数据不详。梳理近20年的相关研究数据,发现海参对敌百虫、草甘膦等有机磷农药的抗药性较强;进而以玉足海参为研究对象,确定了敌敌畏对玉足海参幼苗的半致死浓度(LC50),海参肠道等主要器官的损伤情况;结合有机磷农药的毒性机制、海参自身生理结构特点,探讨海参抗有机磷农药的潜在机理,为海参安全养殖和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黄惠玲,王朝政,庄鹏,梁振纲,王玉健,陶然[3](2021)在《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的调查和风险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监测2015年—2020年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状况,依据监测以及蔬菜水果摄入量和体质量等数据,对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集海南省9个县市293批蔬菜水果,检测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采用点评估方法,开展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风险评估。结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出率、超标率分别为19.79%、9.22%,超标的农药项目为毒死蜱、氧化乐果、甲胺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敌百虫农药项目未检出。未检出结果以1/2LOD计算,有机磷农药的接触风险指数:毒死蜱1.02×10-2、甲胺磷1.08×10-2、水胺硫磷7.65×10-3、敌敌畏5.65×10-3、乙酰甲胺磷6.9×10-4、乐果1.772×10-2、氧化乐果8.667×10-2、马拉硫磷6.87×10-5、敌百虫1.031×10-2、甲基对硫磷6.87×10-3。结论 10种有机磷农药中超标的毒死蜱、氧化乐果、甲胺磷是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这些应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监测指标。海南省蔬菜水果的1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经检测、统计,其摄入量都小于海南省居民蔬菜水果占膳食总摄入量的比例,接触风险可以接受,居民食用海南省蔬菜水果安全。

赵风年[4](2021)在《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场原位生物传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类化合物,对农作物增产至关重要。尽管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它们内在或潜在的毒性以及对动物和环境造成的残留问题难以避免。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某些有机磷农药(如滴滴涕)的使用所引发的残留问题,甚至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建立简单、快速、可靠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现场原位感知缺少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这一重大需求为导向,本课题以有机磷农药为检测对象,构建了基于生物特异识别-纳米高效增敏模式的电化学生物纳米感知新方法,研制了自适应农作物不规则表面的柔性可穿戴电化学生物纳米感知新器件,并验证了其用于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场原位感知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纳米界面电化学特性的有机磷农药分子感知机理探究针对农作物表面农药含量较低、干扰物较多的难题,构建了高特异性高灵敏的生物纳米界面,并探究了电化学特性的有机磷农药分子感知机理。首先构建了乙酰胆碱酯酶-金属相硫化钼生物纳米界面,以对氧磷为模型分子,探明了基于酶抑制作用的生物纳米界面处对氧磷电化学感知机理,即对氧磷能够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从而抑制电活性胆碱生成;金属相硫化钼纳米片可加速活性胆碱氧化产生电子并提供电子传递通道。因此通过比较抑制前后硫化钼纳米界面处的电流大小,即可实现对氧磷的电化学感知。同时,构建了有机磷水解酶-三维多孔石墨烯生物纳米界面,以甲基对硫磷为模型分子,探明了基于酶水解作用的生物纳米界面处甲基对硫磷电化学感知机理,即有机磷水解酶可切断甲基对硫磷的P-O键,生成电活性物质对硝基苯酚,进而在三维多孔石墨烯的纳米界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转移电子;三维多孔石墨烯可提供电子传递通道,能够加快电子在电极表面的流动。因此直接比较石墨烯纳米界面处的电流响应,即可实现甲基对硫磷的电化学感知。(2)有机磷农药分子集成式电化学感知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为了克服传统电化学分立式三电极检测体系可操作性差,难以直接用于现场原位分析的缺点,本课题基于丝网印刷工艺设计了电化学集成式三电极感知器件,为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场快速感知创造了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首先在工作电极表面构建二维碳化钛纳米界面,并以此为金-钯双金属纳米粒子自还原模板,从而在电极表面构建碳化钛/金-钯双金属多维纳米复合界面。双金属纳米粒子仅在5 min内即可实现自发生长,制备方法简单、形貌可控,能够与酶生物识别元件产生协同催化作用从而提高集成式感知器件的传感性能。以对氧磷分子为模型农药,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检出限为1.75 ng/L。以梨和黄瓜为实际样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添加回收率为87.93%~11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08%~6.37%(n=3),为对氧磷残留的现场感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3)用于固相界面有机磷农药残留原位分析的半固态电解质的筛选及性能评价为了解决原位分析过程中固体表面的农药分子难以从被测表面有效传质到感知界面的瓶颈,设计并开发了生物相容性的半固态电解质。分别以明胶和琼脂糖为凝胶剂,钾盐和钠盐为电解质制备了凝胶半固态电解质,并评估了电解质的凝胶强度、扩散性能、对酶活力的影响以及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以2.5 wt%明胶为凝胶剂、100 m M氯化钾和100m M磷酸二氢钾为电解质制备的半固态电解质分析性能最佳。随后,以集成式丝网印刷三电极为感知器件,在工作电极表面修饰有机磷水解酶并覆盖上述明胶半固态电解质,以p H为9,扩散时间为8 min为最佳感知条件,初步建立了固体表面甲基对硫磷原位分析方法,可用于玻璃、塑料、木桌以及铝箔表面甲基对硫磷残留现场原位感知。(4)柔性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用于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原位感知针对感知器件与不规则农作物表面无法有效贴合的问题,开发了用于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信息原位感知的柔性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采用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制备了集成式蛇形三电极,经聚二甲基硅氧烷转移制得的柔性可拉伸感知器件,能够自适应农作物叶片、果实等不规则表面。为了降低工作电位、提高检测灵敏度,构建了有机磷水解酶-激光诱导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生物纳米复合界面。在配备明胶半固态电解质以及手持式电化学工作站后,该柔性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可原位感知固相界面处甲基对硫磷农药分子,原位感知方法的检出限为0.26 ng/cm2。通过手持式电化学工作站的蓝牙无线传输模块,农药残留数据可实时传输到智能手机客户端,满足了苹果果实和菠菜叶片表面甲基对硫磷残留现场原位感知要求。

司金雨[5](2021)在《基于金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检测有机磷农药可视化荧光方法的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全球对粮食需求的持续加大导致了农药被大量使用,其中有机磷农药因具有药效高、品种多、用途广等优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农药种类之一。然而,有机磷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兼具残效期长、对人畜毒性大的缺点,水体及农产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食品中的有机磷农药进行有效监测十分重要。传统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这些方法具有准确度高、精密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但因存在对前处理要求高、对操作人员要求高、耗时长等局限性,很难实现短时大批量检测。荧光分析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快速、灵敏等优势,可解决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但在荧光分析方法构建中常用的荧光小分子探针如羧基荧光素、罗丹明衍生物和荧光纳米材料(如碳点)等存在合成复杂、水溶性差等问题。为避免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合成简单、发光性能优越的金纳米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AuNCs-MnO2 NSs)复合材料,结合有机磷农药(甲基对氧磷、毒死蜱)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特异抑制作用,构建了两种多信号输出的荧光检测方法(荧光-比色法和比率荧光法),通过多信号间的相互验证,实现对有机磷农药的灵敏高效可视化检测,为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提供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二氧化锰纳米片(MnO2 Nanosheets,MnO2 NSs)对金纳米簇(Gold nanoclusters,AuNCs)的高效猝灭作用,结合甲基对氧磷(Methyl-paraoxon,MP)对AChE的抑制作用,通过荧光-比色分析方法实现了对MP的可视化、高灵敏检测。当体系中不存在MP时,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ATch)在AChE的催化下生成硫代胆碱(Thiocholine,TCh),TCh可将MnO2 NSs还原生成Mn2+,使其失去荧光猝灭能力,AuNCs荧光得以恢复,体系荧光强度升高,溶液无色;当MP存在时,MP可以抑制AChE的活性,阻止TCh生成,进而抑制MnO2 NSs的分解,使AuNCs荧光再次被猝灭,体系荧光强度降低,溶液呈现浅黄色,根据体系荧光强度变化和颜色变化实现对MP的可视灵敏检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检测MP的线性范围为0.005-200 ng m L-1,检出限为0.0031 ng m L-1,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自来水、松花江水、橙汁)中MP的检测。通过体系的颜色变化实现了对MP的裸眼定性检测,同时构建了水凝胶平台,为便携式试剂盒的开发提供一种新方法及可靠依据。(2)基于MnO2 NSs的荧光猝灭作用和类氧化酶活性催化邻苯二胺(o-Phenylenediamine,OPD)氧化的两个特性,利用AuNCs与OPD氧化产物2,3-二氨基吩嗪(2,3-Diaminophenazine,OPDOX)构建荧光比率探针,结合AChE与毒死蜱(Chlorpyrifos,CP)间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CP的比率型荧光方法。当CP不存在时,AChE催化ATch生成TCh,TCh将MnO2 NSs还原生成Mn2+,使MnO2 NSs荧光猝灭能力大大减弱,类氧化酶活性大大降低,体系中645 nm处AuNCs的荧光升高,550 nm处OPDOX的荧光下降;当CP存在时,AChE的活性被抑制,阻止了TCh的生成,MnO2 NSs猝灭能力和类氧化酶活性均得到恢复,使AuNCs荧光再次被猝灭,OPD被催化氧化为OPDOX的量增加,从而体系645 nm处荧光下降,550 nm处荧光上升。体系的荧光比率值(F550/F645)与CP浓度的对数在0.005-0.25μg m L-1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对CP的最低检出限为0.27 ng m L-1,借助手持紫外灯可实现对CP的裸眼定行分析,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自来水、松花江水)中的CP检测。本方法利用比率荧光探针,可有效减弱环境变化、基质光散射、仪器误差等干扰对荧光检测的影响,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王晓军[6](2020)在《比较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东北常见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 本研究通过制作不同蔬菜的农药残留模型,选用生活中常见清洗方法对其清洗,比较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去除效果,为日常生活蔬菜清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农药残留模型的制作:分别将四种农药按照1:1000比例配置成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蔬菜于上述溶液中浸泡20min,捞出、沥干,用保鲜袋密封后于4℃冰箱冷藏24h。2.清洗方法: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便于操作的清洗方法,包括:清水清洗、食盐水清洗、NaHCO3溶液清洗、超声清洗和专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其中,专用果蔬洗涤剂清洗为阳性对照实验。3.检测分析方法:依照国标NY/T 761-2008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气相色谱法FPD检测器检测样品,实验结果使用SPSS软件做单因素多重比较和多因素析因设计。4.分析指标:清水和专用果蔬洗涤剂考虑清洗时间对结果的影响;食盐水和NaHCO3溶液考虑时间和浓度交互作用对结果的影响;超声清洗组考虑超声功率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1.清水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平均去除率为46.76%。清洗时间对残留农药去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10min去除效果最佳,对残留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氧乐果农药去除率最高为63.80%。2.食盐水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平均去除率为52.72%。食盐水清洗时间和浓度交互作用对残留农药去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残留在根茎类蔬菜中的甲拌磷农药去除率最高为73.33%。3.NaHCO3溶液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平均去除率为69.08%。NaHCO3溶液清洗时间和浓度交互作用对残留农药去除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残留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氧乐果农药去除率最高为90.93%。4.超声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平均去除率为80.25%。超声功率对残留农药去除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残留在叶菜类蔬菜中的氧乐果农药去除率最高为96.70%。5.专用果蔬洗涤剂对残留农药的平均去除率为87.92%。专用果蔬洗涤剂浸泡时间对农药去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残留在茄果类蔬菜中的甲拌磷农药去除率最高为98.43%。专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和超声清洗对蔬菜中残留农药去除效果较好。结论 清水和食盐水清洗去除残留农药效果一般,NaHCO3溶液清洗、超声清洗和果蔬洗涤剂对农药去除率效果较好,但洗涤剂清洗后残留情况未知。清洗时间及溶剂浓度对去除率存在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可选用NaHCO3溶液或者超声来清洗蔬菜,清洗时间不宜过长,添加溶剂溶液浓度不宜过高。

张秀苑[7](2020)在《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是保障国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农药在防治虫害,调节农作物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盲目使用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急需建立一种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重复性强、操作性简便的检测方法来满足现阶段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需求,这对社会的发展、国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DNA/RNA杂交循环技术和核糖核酸酶H(RNase H)的特异性水解作用,实现对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研究。由于农药小分子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传统的“三明治”夹心免疫法无法实现对小分子的检测,所以实验采用间接竞争的方法实现对农药小分子残留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检测过程分为免疫反应阶段和杂交水解反应,将检测到的荧光信号间接转换为农药残留的浓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将三唑磷农药单克隆抗体和DNA单链标记在胶体金纳米颗粒表面,制备胶体金纳米探针,并进行表征。首先对免疫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对使用的磷酸盐缓冲液工作浓度和pH值、探针和OVA-半抗原的稀释倍数、甲醇的浓度进行优化;然后对杂交水解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索,对其反应添加的二硫苏糖醇(DTT)浓度、离子强度、pH值、Mg2+浓度和反应的温度条件进行优化。在探索出来的最优反应条件下建立基于DNA/RNA杂交的三唑磷农药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标准曲线,得到该方法的检测范围为0.01~100 ng/mL,最低检出限为0.0032 ng/mL。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发现将样品提取液稀释20倍时,其基质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水样品和4种农产品进行三唑磷农药的添加回收实验,得出该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3.4%~116%,变异系数为7.04%~17.4%,将建立的方法和LC-MS/MS方法进行线性拟合,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满足实际样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检测分析需求。在单残留的检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DNA/RNA杂交的生物条形码同时检测三种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免疫分析技术。在制备对硫磷、毒死蜱的胶体金探针时,优化了农药单克隆抗体的用量。探究了多残留体系中RNA链上标记的荧光基团的交叉反应,发现FAM、Cy3、Cy5三种荧光基团信号强度高且互相影响较小,可以将这三种荧光标记物质用于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探究了三种胶体金探针、OVA-半抗原和荧光标记的RNA链之间的特异性,发现互相之间特异性良好,该方法在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检测方面具有可行性。优化了三种OVA-半抗原和胶体金探针的稀释倍数。在最优条件下建立该方法同时检测三种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标准曲线,得到三唑磷、对硫磷、毒死蜱的检测范围分别为0.01~100 ng/mL、0.05~100 ng/mL和0.1~500 ng/mL,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42×10-2 ng/mL、8.19×10-3ng/mL和7.62×10-2ng/mL。在5种农产品中进行添加回收实验,得到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3.7%~103.5%,CV值为7.71%~16.9%,与LC-MS/MS仪器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性高,可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也为该方法检测其他小分子物质奠定理论基础。

王建英[8](2020)在《荧光肽探针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磷农药因其成本低,见效快,且对多种害虫具有抑制作用,被广泛应用在农作物保护中。但农药的不适当使用会污染土壤、空气、和地表水,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命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有很多,如色谱法、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生物传感器等一系列检测方法。这些分析方法有各自显着的优点及应用领域,在有机磷农药的检测市场上应用广泛。但每种分析方法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难度大、耗时长、成本高等,限制了它们在现场应用和快速识别方面的使用。所以建立一种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能快速响应的可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方法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中成功设计了一种荧光肽探针,利用荧光光谱,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设计了 11条小肽,把设计的小肽和四苯基乙烯分子(TPE)结合,合成了一种能用于有机磷农药检测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荧光探针(TPE-肽)。通过荧光光谱筛选,得到了活性较好的四条探针。设计的小肽由含丝氨酸的催化三联体和亲疏水相间的氨基酸LHLHLRL组分组成。在有机磷农药存在的情况下,有机磷农药与小肽中的丝氨酸活性位点反应,丝氨酸羟基磷酸化,肽链的疏水性增强,在疏水作用下聚集诱导TPE-肽探针发射荧光。通过质谱表征探究了探针与有机磷农药反应的机理;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表征,得到有机磷农药的存在可以使探针自组装成纤维并聚集发光;通过动态光散射表征得到探针与有机磷农药反应后粒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通过圆二色谱表征得到探针P11具有更明显的β折叠结构,更容易聚集形成纤维,是最优探针。实验结果表明:该TPE-肽探针显示出对有机磷农药较高灵敏度的荧光响应,检出限为0.6 μM,检测范围为0.6至100μM,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该TPE-肽探针具有快速、稳定、操作简单、制备方便等特点,为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及其他农残检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发展。

谭锦萍[9](2019)在《GC和GC-MS/MS法高通量检测果蔬中农药多残留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但滥用农药易导致农残超标,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作为农产品大国,对果蔬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对农产品的监管力度也日益加大。农残检测项目日益增多,农残限量要求日益苛刻,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和检测工作强度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本论文分别对有机磷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和多农残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法的前处理、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同时将新建立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对广东省某市销售领域和餐饮领域的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和调查分析中,以期为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建立了双塔双柱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蔬菜水果中5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试验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净化方法、色谱柱选择和色谱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优化,探讨分析果蔬中3种样品基质对色谱峰形以及信号强度的影响,从而建立基质匹配标准的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分析结果。分别经DB-1701、DB-5毛细管柱分离,双柱定性,并选择DB-1701色谱柱为定量色谱柱,经FPD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0种有机磷农药在4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810.9998之间。塘蒿、甜椒、草莓3种蔬菜、水果样品基质在0.05mg/kg、0.1 mg/kg、0.5 mg/kg三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7.6116.0%,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0.319.1%,检出限0.01mg/kg0.05mg/kg。与我国标准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方法性能指标,更可靠、快速、简便,可实现高通量检测蔬菜、水果中50种有机磷农药。2、建立了改良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高通量测定果蔬中78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试验对QuEChERS方法中的常用基质净化剂PAS、GCB、C18以及MgSO4的选择和用量进行优化,研究基质效应对色谱峰形、响应值和标准线性的影响,建立用基质匹配标准进行准确定量,经TR-PESTICIDEⅡ毛细管柱分离后,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在(SRM)模式下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8种农药除对氧磷、亚胺硫磷、皮蝇磷线性较差,其余75种农药在5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在0.9920.9999之间,78种农药的定量限统一为0.01mg/kg。在0.01mg/kg、0.1 mg/kg、0.5 mg/kg三添加水平下,除乙酰甲胺磷、百菌清、氧乐果的回收率比较差,其余75种农药化合物的添加回收率在60.0%12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0.1%19.8%。通过与国标方法比较分析,本方法更简单,定性、定量更准确,适用于日常果蔬农药多残留高通量的检测。3、将新建立的两个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样品检测中,对广东省某市销售领域的965批次蔬菜样品、242批次水果样品以及餐饮领域的265批次蔬菜样品、120批次水果样品进行检测。其中销售领域中检出7批次不合格蔬菜样品2批次不合格水果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9.3%和99.2%。餐饮领域中检出1批次不合格蔬菜样品,合格率为99.6%。其中检出残留量较高的农药种类有:毒死蜱、水胺硫磷、氧乐果、乐果、丙溴磷、三唑磷、氯氰菊酯、腐霉利、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通过对大批量果蔬样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证眀本方法的可行性,具操作简单,定性、定量准确的优点,适用于各类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的检测。

陈志军[10](2019)在《基于监测大数据的蔬菜中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控制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水平,我国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工作,获取了大量有效监测数据,为实施农药残留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数据关联应用度低、定量安全性评价方法缺失等问题阻碍着农药残留风险决策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论文围绕我国农药残留评估与管理需求,以蔬菜中农药残留为例,应用关联大数据开展了基于最大残留限量和基于改进内梅罗指数的安全性评价,系统分析了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布状况与主要风险来源,并提出了农药残留风险的5级评价制;此外,本论文采用整合概率评估方法,选择甲胺磷为参照农药,对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累积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定量分析了我国10个消费人群的膳食暴露风险水平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总体合格率为96.77%,总体残留水平较低,且呈现逐年缓慢向好的态势。(2)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布水平不均,主要的风险隐患集中在少数“产品+农药”组合中,如豆类、茄果类蔬菜中的克百威,叶菜类蔬菜中的乐果、氟虫腈等,控制好这些不合格率相对较高的蔬菜与农药组合的残留水平,对降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整体水平具有显着意义。(3)从监测环节上看,后端批发市场、超市的合格率低于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的合格率,各环节合格率的变化趋势与农药降解预期相反,这一方面反映出风险监测的抽样工作中还存在样品覆盖面不足、样品代表性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蔬菜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比例仍然较低,大量来源于分散性生产方式的产品流入后端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端的风险控制。(4)基于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构建的农药残留风险指数在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上与基于最大残留限量的评价结果一致,但在风险源与风险大小的识别能力上更加灵敏,并且该评价结果是无量纲的定量数值,更加有利于风险交流的开展。(5)包含儿童在内的我国10个消费人群,在P99.9和P97.5暴露水平下,食用蔬菜产生的19种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累积暴露量都没有超过急性参考剂量ARfD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与主要发达国家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我国居民的暴露量相对较低。本论文提出的农药残留指数及其5级评价制、多残留累积风险概率评估方法,满足了农药残留的定量安全性评价需求,弥补了原有定性评估方法的一些不足。这些方法并没有对产品的适用性进行限定,可快速推广到其他种类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工作中,为相关风险管理与决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食品安全抽检环节芹菜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降解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的制备
        1.3.2 取样时间的确定
        1.3.3 检测方法
        1.3.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温条件下有机磷农药降解规律分析
    2.2 冷冻条件下有机磷农药降解规律分析
    2.3 冷藏条件下有机磷农药降解规律分析
    2.4 不同储藏条件下有机磷农药降解半衰期变化规律
3 结论与讨论

(2)海参高抗“毒”(有机磷农药)机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磷农药的应用和毒性机理
    1.1 有机磷农药的使用情况
    1.2 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作用机制
    1.3 有机磷农药对水生生物毒性的相关研究
2 海参生理特点与其潜在的抗“毒”机理
    2.1 海参免疫系统
        2.1.1 基本特征
        2.1.2 潜在机理
    2.2 海参呼吸系统
        2.2.1 基本结构
        2.2.2 潜在机理
    2.3 海参消化系统
        2.3.1 基本结构
        2.3.2 潜在机理
    2.4 海参神经系统
        2.4.1 基本结构
        2.4.2 潜在机理
3 结语

(3)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的调查和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有机磷农药分析方法
        1.2.2 风险评估的方法
        1.2.2. 1 接触风险指数
        1.2.2. 2 平均个人年风险
2 结果
    2.1 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调查
    2.2 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接触风险指数ERI
    2.3海南省平均个人年风险
3 讨论

(4)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场原位生物传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农药概况
        1.1.2 农药残留问题
    1.2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1.2.1 标准检测方法
        1.2.2 快速检测方法
        1.2.3 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1.3 农药残留信息原位感知现状
        1.3.1 农药残留信息原位感知概况
        1.3.2 农药残留信息原位感知应用
    1.4 农药残留信息原位感知的要求
        1.4.1 农药分子的高特异识别
        1.4.2 农药分子的高灵敏感知
        1.4.3 感知器件与界面适配性
        1.4.4 固相界面农药分子的有效传质
        1.4.5 残留信息获取的时效性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基于生物纳米界面电化学特性的农药分子感知机理探究
    2.1 引言
    2.2 基于酶抑制作用的农药分子电化学纳米界面感知机理
        2.2.1 背景介绍
        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本节小结
    2.3 基于酶水解作用的农药分子电化学纳米界面感知机理
        2.3.1 背景介绍
        2.3.2 实验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3.4 本节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成式电化学农药感知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双金属纳米颗粒的集成式电化学农药感知器件
        3.2.1 实验方法
        3.2.2 结果与讨论
    3.3 集成式感知器件感知性能评价
        3.3.1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3.3.2 选择性、干扰性和稳定性测试
        3.3.3 回收率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用于固相界面农药残留原位感知的半固态电解质的筛选及性能评价
    4.1 引言
    4.2 半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筛选
        4.2.1 实验方法
        4.2.2 结果与讨论
    4.3 基于明胶半固态电解质的固相界面农药残留原位感知
        4.3.1 实验方法
        4.3.2 结果与讨论
        4.3.3 原位感知方法学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可穿戴感知器件用于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原位感知的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技术的柔性可穿戴感知器件
        5.2.1 实验方法
        5.2.2 结果与讨论
    5.3 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原位感知
        5.3.1 方法的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5.3.2 实际农作物表面农药残留原位感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基于金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检测有机磷农药可视化荧光方法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磷农药的概述
        1.1.1 有机磷农药的简介
        1.1.2 有机磷农药的危害
        1.1.3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
    1.2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概述
        1.2.1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简介
        1.2.2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1.2.3 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应用
    1.3 本研究论文的概述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基于金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检测甲基对氧磷的荧光-比色法构建及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3 AuNCs-MnO_2 NSs的合成与表征
        2.2.4 乙酰胆碱酯酶对AuNCs-MnO_2 NSs的荧光恢复作用
        2.2.5 甲基对氧磷的检测
        2.2.6 实际样品中甲基对氧磷的检测
        2.2.7 水凝胶平台的制备
        2.2.8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AuNCs-MnO_2 NSs的合成
        2.3.2 MnO_2 NSs的猝灭效果研究
        2.3.3 检测体系的原理验证
        2.3.4 乙酰胆碱酯酶对体系荧光的恢复作用
        2.3.5 甲基对氧磷的检测
        2.3.6 选择性研究
        2.3.7 实际样品中甲基对氧磷的检测
        2.3.8 水凝胶体系的制备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金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检测毒死蜱的比率荧光法构建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MnO_2 NSs的类氧化酶活性
        3.2.4 乙酰胆碱酯酶对比率荧光探针的作用
        3.2.5 毒死蜱的检测
        3.2.6 实际样品中毒死蜱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检测体系原理的验证
        3.3.2 MnO_2 NSs的类氧化酶活性
        3.3.3 乙酰胆碱酯酶对比率荧光探针的作用
        3.3.4 毒死蜱的检测
        3.3.5 选择性研究
        3.3.6 实际样品中毒死蜱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文总结
    4.1 结论
    4.2 实验的创新点
    4.3 实验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6)比较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东北常见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业词汇与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蔬菜产业发展概况
        1.1.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2 东北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2 我国蔬菜中农药使用及残留概况
        1.2.1 农药分类及常见农药
        1.2.2 农药残留及其危害
        1.2.3 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
    1.3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应用、残留、检测分析及去除方法概况
        1.3.1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应用概述
        1.3.2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样品的前处理技术
        1.3.3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分析检测方法
        1.3.4 蔬菜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方法
    1.4 实验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蔬菜及农药
        2.1.2 试剂耗材
        2.1.3 仪器设备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残留模型的制备
        2.2.2 清洗实验及对照实验
        2.2.3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2.2.4 气相色谱法测定条件
        2.2.5 农药标准样品分析
        2.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清水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3.2 食盐水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3.3 NaHCO_3溶液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3.4 超声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3.5 专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对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清水清洗对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4.2 食盐水清洗对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NaHCO_3溶液清洗对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超声功率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4.5 专用果蔬洗涤剂清洗对蔬菜中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药残留及其危害
        1.1.2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2 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
        1.2.1 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原理
        1.2.2 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应用
        1.2.3 胶体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1.2.4 寡聚核苷酸链的信号放大作用
        1.2.5 基于DNA-RNA杂交的循环放大技术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三唑磷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寡聚核苷酸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2.2.3 基于DNA/RNA杂交的三唑磷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2.2.4 样品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胶体金探针的表征
        2.3.2 免疫分析条件的优化
        2.3.3 杂交反应体系的优化
        2.3.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3.5 基质效应
        2.3.6 添加回收实验
        2.3.7 实际样品的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仪器
        3.2.2 三种寡聚核苷酸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3.2.3 基于DNA/RNA杂交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3.2.4 添加回收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荧光标记物之间的交叉反应
        3.3.2 三种有机磷农药抗体的优化
        3.3.3 检测体系的交叉反应
        3.3.4 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3.3.5 添加回收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结论
    4.1 总结
    4.2 研究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荧光肽探针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有机磷农药概述
        1.1.1 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及使用现状
        1.1.2 有机磷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1.3 有机磷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 有机磷农药检测方法
        1.2.1. 色谱法
        1.2.2 光谱法
        1.2.3 毛细管电泳技术
        1.2.4 生物传感器技术
        1.2.5 有机磷农药检测技术发展方向
    1.3 聚集诱导发光(AIE)概述
    1.4 多肽概述
        1.4.1 肽
        1.4.2 肽的自组装
        1.4.3 肽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2.1.1 实验设备
        2.1.2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小肽及探针的设计
        2.2.2 TPE-肽探针的合成
        2.2.3 TPE-肽探针对有机磷农药的荧光光谱检测
        2.2.4 有机磷农药与TPE-肽探针反应条件优化
        2.2.5 TPE-肽探针表征
        2.2.6 TPE-肽探针与有机磷农药的结合比
        2.2.7 实际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TPE-肽探针的设计
    3.2 TPE-肽探针对有机磷农药的荧光光谱检测分析
    3.3 TPE-肽探针性能优化分析
    3.4 TPE-肽探针表征分析
        3.4.1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表征分析
        3.4.2 透射电镜(TEM)表征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
        3.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表征分析
        3.4.4 粒径仪(DLS)表征分析
        3.4.5 圆二色谱(CD)表征表征分析
    3.5 结合有机磷农药的最佳摩尔比
    3.6 实际样品检测
    3.7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比较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9)GC和GC-MS/MS法高通量检测果蔬中农药多残留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农残检测相关方法
        1.2.1 快速检测方法
        1.2.2 气相色谱技术
        1.2.3 液相色谱技术
        1.2.4 色谱串联质谱法
    1.3 农药多残留检测的研究现状
        1.3.1 多农药残留样品前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3.2 国家标准在农残仪器检测方法应用现状
    1.4 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的立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塔双柱气相色谱法检测果蔬中5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标准溶液配制
        2.2.5 样品前处理
        2.2.6 仪器分析条件
        2.2.7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2.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2.3.3 复杂基质样品的净化处理
        2.3.4 双色谱柱的选择
        2.3.5 基质效应
        2.3.6 方法验证
        2.3.7 与国内通用方法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果蔬中78种农药残留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标准溶液配制
        3.2.5 样品前处理
        3.2.6 仪器分析条件
        3.2.7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农药种类的选择
        3.3.2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3.3 基质效应
        3.3.4 方法验证
        3.3.5 与国标方法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C和 GC-MS/MS改良法的应用与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GC改良法
        4.2.2 GC-MS/MS改良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C改良法的应用与评价
        4.3.2 GC-MS/MS改良法的应用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监测大数据的蔬菜中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1.2.1 欧美的农药残留监测情况
        1.2.2 我国的农药残留监测情况
        1.2.3 我国的农药残留风险监测体系与业务流程
    1.3 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1.3.1 农药毒性评价
        1.3.2 农药残留风险的累积性
        1.3.3 整合概率评估方法
        1.3.4 评估模型研发与应用
    1.4 研究趋势与展望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限量标准的农药残留安全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蔬菜监测品种
        2.1.2 农药残留
        2.1.3 判定标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总体合格率
        2.2.2 各监测环节的总体合格率
        2.2.3 各产品类别的总体合格率
        2.2.4 各农药残留的总体合格率
        2.2.5 “地区-监测环节”不合格率分析
        2.2.6 “地区-品种”不合格率分析
        2.2.7 “地区-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分析
        2.2.8 “监测环节-品种”不合格率分析
        2.2.9 “监测环节-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分析
        2.2.10 “品种-农药残留”不合格率分析
        2.2.11 “农药残留-品种”不合格率分析
        2.2.12 “风险事件”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内梅罗指数的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农药残留指数综合评价体系
        3.1.3 内梅罗指数
        3.1.4 农药残留分指数
        3.1.5 农药残留指数与累积指数
        3.1.6 农药残留综合指数
        3.1.7 五级评价制
        3.1.8 百分制指数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五级评价阈值
        3.2.2 百分制指数
        3.2.3 各类蔬菜的农药残留污染水平
        3.2.4 各监测环节的农药残留水平
        3.2.5 农药残留的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蔬菜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累积性风险评估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调查数据
        4.1.2 食品消费数据
        4.1.3 农药毒理学数据
        4.1.4 累积暴露量的估计与风险表征
        4.1.5 不确定性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我国蔬菜中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状况
        4.2.2 相对效能因子
        4.2.3 累积暴露量及其风险评估
        4.2.4 评估结果中的不确定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食品安全抽检环节芹菜中10种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降解规律研究[J]. 郝莉花,巩凡,乔青青,潘鹏云,冯琳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 [2]海参高抗“毒”(有机磷农药)机理初探[J]. 陆惠莲,曹慕华,梁晓霞,谭文婷,彭靖服,原丽红. 水产养殖, 2021(12)
  • [3]海南省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的调查和风险评估[J]. 黄惠玲,王朝政,庄鹏,梁振纲,王玉健,陶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1(13)
  • [4]农作物表面有机磷农药残留现场原位生物传感方法研究[D]. 赵风年. 浙江大学, 2021(01)
  • [5]基于金簇锚定二氧化锰纳米片检测有机磷农药可视化荧光方法的构建及应用[D]. 司金雨. 吉林大学, 2021
  • [6]比较分析不同清洗方法对东北常见蔬菜中残留有机磷农药的去除效果[D]. 王晓军. 延边大学, 2020(05)
  • [7]基于DNA/RNA杂交的农产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生物条形码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张秀苑. 烟台大学, 2020(02)
  • [8]荧光肽探针用于有机磷农药的检测[D]. 王建英.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9]GC和GC-MS/MS法高通量检测果蔬中农药多残留及其应用研究[D]. 谭锦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基于监测大数据的蔬菜中农药残留安全性评价[D]. 陈志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对有机磷农药检测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