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45周年,缅怀父亲彭泽民(下)

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45周年,缅怀父亲彭泽民(下)

一、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邹琪[1](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认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尹秀婉[2](2014)在《1949-1966年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新闻媒介作为重要的“历史记录者”之一,是历史记忆形成的重要基础。它肩负着如何看待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社会责任。在对历史“结构性失忆”的当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历史记录呈现多元化、碎片化趋势,我们更应反思媒介在历史记忆的形成中扮演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扮演此种角色。本文选取大陆最具代表性的主流报纸《人民日报》,对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15日文革前夕的十七年间涉及民国历史的文本进行全样本收集,运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其对民国图像的建构,包括民国图像的媒介呈现、民国议题的选择、建构策略与建构效果几大部分。通过定量统计可以看出,十七年时期《人民日报》报道民国的文本类型以纪念式报道为主,其次为类比式报道;从体裁上看,以亲历者的回忆文章、评论和通讯为主;从内容类别上看,人物、事件和社会图景的描述性报道约各占1/3。消息与作者来源上,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占据比例最大。在民国议题的选取方面,则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记忆特征。主要体现在以展现、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斗争历程为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军事主题占据总量的近3成,对共产党的报道超过总样本量的4成,均为最多,而对包括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在内的社会力量的历史贡献则选择回避和样本弱化处理。对于民国文化的呈现,除以鲁迅为代表的少数文化人物外,主要表现其在反动统治下的整体落后面貌。而对于民国时代的整体社会图景同样以“积贫积弱的旧社会”作为其形象标签。通过对文本的定性分析,可以看出,在具体的建构策略上,遵循着“二元对立”的建构思维,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在叙事手法上则具有主题凝练、英雄话语与神话思维的植入等特征,在十七年时期,还出现了民间历史书写运动的勃兴,“翻身控诉”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本类型。由此达成的建构效果是民国历史呈现出强烈的革命化特征,书写主体的变化有助于人民“主体性”的唤起,并最终建构起有利于凝聚族群的新国家集体记忆。

毕鹏帅[3](2013)在《彭泽民侨务实践研究(1924-1927)》文中提出大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包括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海外华侨在内的各个阶级都广泛参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这些革命群众中,华侨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他们也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者和参加者,是祖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对于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支持、中国大革命的推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过程中,彭泽民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华侨爱国运动的领袖之一,是这一时期侨务工作的拓路人,其领导作用不可忽视。他熟悉华侨,热爱华侨,团结广大华侨,争取尽可能多的华侨同情、支持和参加民族解放运动,为维护华侨的利益而不懈斗争,赢得了广大海外华侨的信任和爱戴;他任人唯贤,和共产党人互相配合,为加强祖国和侨胞的血肉联系,积极动员华侨为革命做贡献,发挥华侨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推动了华侨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他的主持、领导和推动下,以支援祖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以维护华侨的根本权益为中心,侨务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在整个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对侨务工作的推动和领导,基本上是通过彭泽民为首的—批从事侨务工作的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员来实现的。

茆贵鸣[4](2010)在《廖承志与香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楔子公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时刻;这是一个万众欢腾的庆典场面——以中、英两国政府完成交接仪式和中华人

徐兵[5](2009)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文中指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了近代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此世界政治文明中出现了政党和政党制度。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的炮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也随之而入,对古老的中华帝国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繁荣富强”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救亡图存”与“发展求富”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先知先觉者”在斗争中,目睹了西方的船坚炮利,既而倾向西方政治文明,掀起了“立党救国”的浪潮。一时间,中国政坛党派林立,政见各异,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政党者,寥寥无几,但毕竟在这个封建帝国开始了“立政党”、“开议院”的尝试,开创了在中国探索政党制度的先河。尽管“政党治国”的善良愿望很快被封建统治者扼杀,但思想闸门业已打开,引来的是追求民主政治的滚滚洪流。几经博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并夺取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孙逝世后,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压制其他政党,抛弃多党制,实行其一党独裁统治。但事与愿违,就在蒋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中间党派,一些中间党派成为后来的民主党派。同时,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鲜血”,拿起武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彰显了先进性和战斗力,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赢得民主党派的支持,在战斗中和民主党派建立了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成为和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经过周密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整合,还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致公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6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指导方针,开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新起点。同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创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各党派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呈现出新特点,逐步向执政党和参政党转变。文章按照上述历史逻辑,设计了框架:绪论、主体四个部分和结语。绪论阐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介绍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从宏观上说明文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世界上资本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出现。接着,说明清末,中国政党的建立、政党政治、议会民主的兴起与破产,以及孙中山倡导的政党制度的失败。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一些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分化组合。第二部分,开始说明确立政党制度的准备工作,以及政党制度怎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文章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顺利到达解放区,以及怎样筹备新政协。作者认为新政协的召开,仅在国家体制层面上建立了政党制度,而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是随着各级民主政权的建立而建立。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具体政策帮助民主党派发展,说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提出的过程及历史意义。第三部分,用社会生态一般理论说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多党合作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制度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共同奋斗,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接着说明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民主党派实现了自身的两次转变。另外,这部分还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前两节说明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即在政权系统内的运行和执政一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接着文章分析了政党制度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自系统的组织活动方式。结语分析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主要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并对长期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做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彭湛东[6](2001)在《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文中认为

彭湛东[7](2001)在《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纪念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二)》文中认为

彭湛东[8](2001)在《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一)》文中认为

二、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1949-1966年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源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集体记忆与媒介记忆理论综述
        二、关于媒介对民国图像建构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
        二、文本分析
    第五节 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第二章 民国时代的媒介呈现
    第一节 报道民国的文本类型考察
        一、按历史资料的作用分类:纪念、类比式报道超过6成
        二、按体裁分类:个人回忆、评论、通讯各占约25%
        三、按内容类别分类:人物、事件、社会图景各占3成多
    第二节 民国报道在十七年中的分布:出现四个报道高峰
    第三节 消息与作者来源:当事人、官员、专家占7成
    第四节 报道篇幅与图表使用情况
        一、报道篇幅:独立成篇占51.8%
        二、照片及图表使用:纯文字报道占74.2%
第三章 民国议题的选择与分布
    第一节 数据统计:主题、归属、时期分布及事件/人物议题选取
        一、民国议题的主题分布:军事主题超过3成
        二、民国议题的政治归属:共产党超过4成,国民党不到1成
        三、主题与政治归属的交叉统计:对共产党以军事报道为主
        四、民国议题的时期分布:强化抗日弱化国共合作
        五、主题与时期的交叉统计:27年后以呈现军事为主
        六、民国事件议题的选取:以党史为纲
        七、民国人物议题的选取:鲁迅占比近2成
    第二节 数据讨论:民国历史的选择性记忆
        一、政治军事:无产阶级革命史的全景呈现
        二、民国文化:整体落后与少数人物的闪耀
        三、社会图景:积贫积弱的“旧社会”
        四、被排斥的民国议题
第四章 民国议题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二元对立的建构思维
        一、褒扬与贬义:政治派别形象的对立塑造
        二、苦难与幸福:新旧社会图景类比
    第二节 主题凝练:民国议题的动态呈现
        一、个案解读:“一二九运动”纪念议程的动态呈现
        二、主题凝练的效果和意义
    第三节 英雄话语:神话思维的植入
        一、文学化的叙事风格
        二、以“英雄”为中心的叙事模式
        三、神话思维的植入
    第四节 翻身控诉:苦难的渲染与指认
        一、十七年时期的控诉浪潮
        二、控诉文本的叙事特征
第五章 民国议题的建构效果
    第一节 民国历史的革命化呈现
    第二节 人民主体性的“召唤”
    第三节 新国家集体记忆的构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Kappa信度检测详表
附录二 人物类报道涉及人物列表
附录三 节选《首战平型关》
附录四 样本列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彭泽民侨务实践研究(1924-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资料以及来源
一 从革命战士到华侨领袖
    (一) 早年海外经历
    (二) 出任国民党海外部部长
二 彭泽民与国民党中央海外部改革
    (一) 《海外周刊》的创办
    (二) 整顿清除海外国民党右派势力
三 “华侨协会”与华社利益维护
    (一) “华侨协会”的成立
    (二) 维护海外华侨利益的斗争
四 动员华侨力量,支援国内革命
    (一) 号召华侨声援省港大罢工
    (二) 领导华侨支援北伐战争
五 “华侨运动讲习所”与华侨人才的培养
    (一) 与彭湃的交往与学习
    (二) 华侨运动讲习所的创立及活动
六 反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斗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介绍
    三.研究方法
    四.文章基本框架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起源及中国政党的产生
        一.世界上两种类型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出现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萌芽与理论准备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产生及其关系的破裂
        一.国民党的形成和分裂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产生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民主党派的产生
        三.无党派人士
    第四节 民主革命中新型政党关系的逐步形成
        一.解放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同中间党派关系的演变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派关系的重组
        三.新型政党关系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
        一.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
        二.协商建国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国家制度层面的确立
        三.民主建政与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合作思想
        二.协助民主党派发展
        三.帮助各党派解决实际困难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起点
        一.政党制度指导方针的酝酿和提出
        二.中国共产党主动践行"八字方针"
        三.各民主党派学习贯彻"八字方针"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运行的社会生态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经济环境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三.经济转变中的民主党派
    第二节 政党制度与政治基础
        一.民主联合政府构想的提出与实现
        二.民主党派的两次转变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
        一.中共积极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各民主党派主动进行学习改造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第四节 政党制度与对外关系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确立中的苏东因素
        二.中苏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巩固
        三.中美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合法性的提升
第四章 建国初期政党制度系统的运行
    第一节 在国家制度体系中运行
        一.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合作
        二.参加各级国家政权机关
        三.在人民政协中协商
    第二节 执政—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
        一.最高国务会议
        二.双周座谈会
        三.协商座谈会
    第三节 执政党自系统的运行
        一.健全组织机构
        二.改进组织活动方式
        三.探索领导国家政权方式
        四.执政党自身建设
    第四节 转型中的参政党
        一.清理和发展党员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三.参政党自身建设
结语 对建国初期政党制度再认识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2]1949-1966年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D]. 尹秀婉. 西南交通大学, 2014(10)
  • [3]彭泽民侨务实践研究(1924-1927)[D]. 毕鹏帅. 华侨大学, 2013(08)
  • [4]廖承志与香港[J]. 茆贵鸣. 中国作家, 2010(02)
  • [5]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 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9(10)
  • [6]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三)[J]. 彭湛东. 前进论坛, 2001(12)
  • [7]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四十五周年 纪念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二)[J]. 彭湛东. 前进论坛, 2001(11)
  • [8]回忆我的父亲彭泽民(之一)[J]. 彭湛东. 前进论坛, 2001(10)

标签:;  ;  ;  ;  ;  

纪念彭泽民同志逝世45周年,缅怀父亲彭泽民(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