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未到

金融混业未到

一、金融混业未到火候(论文文献综述)

黄燕秋[1](2020)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陷入相对低迷状态的大背景下,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化、科技化等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掀起新一轮竞争浪潮。当前,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抢占国家实力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10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2012年、2016年相继发布了“十二五”、“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指南,各省份积极响应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努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在系统梳理实践发展脉络和研究文献基础上,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以及驱动因素进行探讨。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和难点;其次从理论上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聚概念,阐明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三,从统计上进一步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口径和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介绍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貌以及分区域、分行业发展情况;第四,筛选测算方法、分别从区域和产业视角,运用区位熵和EG指数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和江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大部分省份在某一细分产业占据优势;产业视角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达到高度集聚水平,其他细分产业尚处于初见集聚现象的阶段,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水平均趋于平稳发展;第五,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识别区域视角下和产业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视角下,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创新能力、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支持力度均有轻微抑制作用;产业视角下,产业规模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集聚有显着推动作用,金融支持力度和政府干预对各细分产业的集聚未见明显促进作用;文章最后提出提高创新能力、加强金融扶持、注重各类政策灵活运用等建议。

李海涛[2](2010)在《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文中提出钢铁工业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对于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整体研究。本文以1840-1927年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力图揭示其发展轨迹,并就该时期为什么中国钢铁工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各阶段钢铁工业建设的总体特征及其不足等问题展开论述。本文考察的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个建设周期,是全面认识中国钢铁工业百年发展历程的起点。中国工业化启动后不久,钢铁作为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业原料,其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引起朝野的关注。传统冶铁业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急遽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出现了发展钢铁工业的呼声。从1870年代初开始,中国钢铁工业建设开始了探索旅程。1871年建成的福州船政局所属铁厂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企业,标志着中国钢铁工业的诞生。然而,它只具备钢铁加工能力,囿于市场、资金等因素的掣肘,冶炼钢铁计划自始至终未能实现。其它一些洋务企业的炼铁计划也相继流产。作为洋务运动前期推动钢铁工业建设的代表性人物,李鸿章在1880年代亦趋向消极。中国钢铁工业迟迟未能全面起步,有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不佳,资金缺乏,制度缺陷,以及市场需求空间有限等方面。中法战争后,以军事工业的进步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标志,中国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导致国内钢铁市场需求的增加,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一批具备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陆续兴建。贵州青溪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以其规模和历史影响,成为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全面起步的标志。然而,所有这些企业均先天不足,存在不同的缺憾。甲午战争后,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谙熟经营之道的盛宣怀将钢铁、铁路、银行、煤炭等事业协同发展,顺应了钢铁工业建设的高度关联性特征。同时,他着手改良扩张汉阳铁厂,并推动组建汉冶萍公司,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清末汉冶萍公司的迅速发展,开创了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汉冶萍时代。该局面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清政府的大力扶植,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以及盛宣怀个人的历史作用。但是,辛亥革命中断了汉冶萍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民国成立后,借鉴世界经济发展经验,钢铁工业被北京政府确立为基础工业,钢铁工业政策形成。同时,受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影响,北京政府强势介入钢铁工业建设,采取一系列整顿措施,但收效甚微。中国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钢铁建设,钢铁工业建设出现一股规模扩张的热潮,但扩张的实际结果是中国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进入192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钢铁企业发展环境极为恶劣,以汉冶萍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钢铁企业相继停产。在外部,日本长期以来采取种种手段,处心积虑地掠夺中国钢铁资源,到此时,基本确立了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地位。中国钢铁工业迅速衰落,走完了它的第一个建设周期。

高雄伟,董银果[3](2006)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思考》文中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重大举措。文章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现状和特点出发,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必须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从国外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的成功案例中得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可行途径。

黄成业[4](2006)在《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等方法,从形成因素、泡沫破裂前后的相关政策等视角对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东南亚和美国不同类型泡沫的产生及破裂后所引起的截然不同后果(泡沫破裂后经济调整分别表现为“L”形、“U”形和“V”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本文的内容由六章组成。在第一章导论中对泡沫与泡沫经济、虚拟经济以及符号经济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探讨,对国内外与泡沫有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创新及不足做了介绍。本文第二章首先对泡沫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从泡沫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泡沫与金融危机的角度对泡沫的后果进行了一般探讨,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泡沫表现与泡沫破裂后的不同后果进行了研究。日本在泡沫破裂后陷入了被称为“失去的十年”的长期衰退过程,在东南亚国家泡沫破裂引发了金融危机但经济恢复较快,而美国新经济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对其经济影响比较轻微,即它们的经济调整在泡沫破裂后分别表现为“L”形、“U”形和“V”形。本文第三章首先对泡沫形成因素进行了一般分析,然后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形成进行了研究。对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成的分析主要从同本的金融自由化、相互持股及主银行制度、广场协议这几个方面进行,并从货币供应过度的角度对日本的泡沫形成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这几个东南亚国家则主要从金融自由化和外资流入来探讨其泡沫的形成。对于美国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本文认为,长期的经济繁荣以及对所谓“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过度乐观情绪使投资者高估了未来的收益,从而导致了以网络股为代表的高科技股泡沫的产生。第四章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与比较,这是理解不同泡沫后果的另一个角度。第五章首先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让后对这些政策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在对泡沫问题的认识上,日本政策当局低估了泡沫的崩溃对实体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及时进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政策也缺乏连贯性。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在泡沫破裂发生金融危机后,通过寻求援助或者债务重组等方式积极应对出现的问题,从而使经济在泡沫破裂后得到了较快的复苏,说明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美联储在美国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及时频繁降息,实证分析表明降息对防止经济衰退和促进经济复苏有较明显的效果。本文第六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在房地产领域和股市所出现的泡沫问题。然后根据前面对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美国泡沫问题的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同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包括由中国牵头成立一个区域性国际最后贷款人组织的设想。本文认为,货币供应过度对于泡沫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金融当局监管不力而使得金融机构将贷款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也对泡沫的形成负有重要责任;另外,金融自由化不当以及对外资的不适当开放都有可能使资金大规模流入股市和房地产领域而引起泡沫的形成。本文还认为,政策当局对于资产价格的过度上涨应该加以关注;国际最后贷款人的救援有助于防止泡沫破裂后危机进一步深化以及促使经济尽快复苏;在泡沫破裂后,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彻底地解决泡沫破裂所产生的问题尤其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尽快恢复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功能,对于泡沫破裂后经济较快的复苏是很重要的。

侯祖戎[5](2005)在《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监管机制创新》文中指出加入WTO后,世界金融混业的潮流给中国的金融分业制度带来冲击,引发了包括保险业在内的经营模式变迁,使得原本就相对滞后的保险监管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协调世界金融混业趋势与我国保险分业现状的矛盾,进而构建适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保险监管体系,对于转轨中的中国显得任重道远。我国保险分业与保险混业的交替转换,实质上是一种金融产品的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动态分工演进,而这种分工演进则是保险业经营模式变革的动力机制。我国保险混业与分业得以共生原因在于,市场能够依据对交易成本或交易效率的度量结果,对专业化经济和多元化经济难以兼得的两难冲突进行了折衷。金融混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在国内外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中国保险业的角度,选取不同性质的9家保险公司的相关数据,对我国保险混业经营分别与范围经济和金融风险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保险公司的平均范围指数与其经济绩效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保险混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 另一方面,保险混业在化解金融风险时,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表现出一些差异性。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的变迁在学术界引起对保险竞争力评价指标构建的重新讨论。灰色理论较好地克服了既往关于保险竞争力的研究中存在的两个不足:一是大多数研究偏重财务类指标或规模类指标; 二是传统的数理方法对保险业的小样本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时无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通过运用灰靶理论中的靶心度分析方法,对国内5家寿险公司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保险公司的规模与其竞争力之间并非完全正相关。储蓄主体与投资主体的变化、保险公司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与金融需求的结构变化构成了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的三大需求动因; 但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的变迁都存在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制度约束。因此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保险业而言,在经营模式的选择上应有个过渡期,全面混业经营的时机尚不成熟。由于制度上的供给和需求变化,造成在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保险监管之

陈尊厚,刘秀兰,姚维刚[6](2004)在《金融混业趋势研究》文中指出1999年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与实施 ,标志着其推行长达 6 7年的金融分业制度走向终结。分业制度在美国的终结必将对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目前 ,我国实行金融混业的时机尚不成熟。从发展的角度看 ,我国金融混业的目标模式应是金融控股公司。

周庆芬[7](2003)在《“双赢”战略与辽宁金融业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它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在享受国际市场大餐的同时,也将失去原有垄断市场的利益。入世后辽宁的金融业如何进行调整,江泽民“双赢”的战略思想给我们以全新的启示:辽宁金融业要融入世界市场就必须向国际化靠拢,走一体化多元化的道路,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聂叶[8](2003)在《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即将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型,受传统经济学束缚过多的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必须要有所改变,而要实现理念的转变,关键是找到理念与结构的有机结合。在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已发展到以客户为中心、金融全球化、WTO日程表不断推进、外资银行日益构成竞争挑战的今天,建立在资源稀缺性基础上的传统工业模式及其理论基础必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显得苍白无力,官僚组织结构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银行再造正是商业银行面对这种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积极应对的变革措施,其实质是银行经营范式的一种转换,它是银行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银行经营管理的提高具有了极为现实的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不在于对银行流程再造的设计,而是要阐明一种再造的管理理念。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试图对还不成熟和系统的银行再造理论从银行再造的内涵、理论渊源、核心内容及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归纳。通过再造理论演变的路径,从 “混沌”研究和 “显学”研究,从第一代再造与第二代再造这两个递进的层面来探讨了银行再造研究中所蕴含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变革。文章还从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等多个学科角度,对再造的理论依据、再造的“集体遗忘”性质、再造中的内部纷争处理以及再造中如何整合公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丰富银行再造的研究视野。文章指出,银行再造的灵魂即管理创新和价值管理,而理念的再造是其核心前提。流程再造是银行再造的核心工作,但是它还需要银行管理再造来予以支持和保障,组织结构创新、虚拟化经营、作业成本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共同构成了银行再造的系统工程,它们正是再造理念的实践延伸,价值观的变化是这一系统工程构建的重要前提。由此,文章对银行管理再造的系统工程进行了讨论,并在管理再造的高级阶段,即客户关系管理阶段,将客户-员工-股东-管理者的整体框架进行了勾勒,以客户价值最大化和银行收入增长机会最大化作为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前提,来寻求这不同利益相关方新的利益平衡。这是本文第三章和第五章所阐明的主要思想,前者侧重银行再造理论的全景描述,后者则是对管理再造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勾勒,它构成了本文的基本理论脉络。对银行再造实践的分析,本文从两个层次来加以展开。第一个层次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对银行再造的实践进行了一般性的归纳,这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属于全景式的分析。其一,对银行再造项目的绩效评价进行分析,指出了传统的财务评价方法不足,提出了使用非财务评价类的时间评价法的建议;其二,以再造的先锋美国为例,选取了部分再造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对银行再造的实践效果进<WP=8>行了纵横两方面的分析,剖析了一次性、以成本削减为中心的银行再造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指出银行再造应该与银行战略性的增长有机结合起来,将再造的焦点从过度的内部关注中走出来加以扩充;最后,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对银行再造实践在文化、管理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分析,指出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于再造实践的重大影响,以及文化再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对银行再造实践进行了第二层次分析,这是本文第六章的内容,属于聚焦式的“特写”。它选择了苏格兰皇家银行为期五年的再造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再造实施过程及其结果从客户满意、员工满意、客户服务与银行文化转型、技术与再造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再造管理的复杂性,由此提出了再造实施中流程、技术、战略和管理等问题,指出再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再造的实施要“软硬兼施”,任何一个方面的偏颇都会导致再造的失败。案例研究还指出再造还有很多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银行再造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再思考,这是本文第七章的内容。它通过银行再造在我国和西方研究的不同前提和现实状况,指出了我国银行再造研究的概念的宽泛性和集约化特性;然后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现状,对我国银行业体系的市场结构再造、组织结构再造和业务结构再造和再造的模式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前两者的再造将优化经典的微观银行再造的环境,业务结构的再造是我国银行业的当务之急。对于单一银行来说,业务结构、营销理念和方式、绩效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等方面都需要结合集约化经营的要求来进行再造。最后,文章展望了银行业的未来,指出银行再造是信息经济时代金融创新浪潮中的一支潮流,它通过银行的管理创新,来寻找银行在未来世界的持续竞争优势。由此,本文对银行再造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两次循环论证,采用了从外到内、从全景到近景,从一般到特殊的层层递进的论述方法,既有比较研究,又有案例研究,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分析,既有对银行业的研究,也有对银行个体的研究,论证较为充分。先对再造理论进行述评,再对再造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借鉴,在此基础上对与银行管理再造相关的组织、技术、人力资源、战略等要素进行理论分析和讨论,推出作者的一些初步论点,然后选取苏格兰皇家银行再造的案例进行研究,对前面的有关论点进行经验性的论证。最后,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进行分析说明,提出一些建

樊纲[9](2002)在《金融混业未到火候》文中指出 近年来,由于加入世贸的原因,业内人士对“金融业是否可搞混业经营”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但1999年11月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通过和中美关于加入WTO双边谈判协议的达成,这一问

吴金海[10](2000)在《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及对策》文中指出

二、金融混业未到火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融混业未到火候(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与涵义诠释
        2.1.2 产业集聚的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区位理论
        2.2.3 新竞争优势理论
        2.2.4 新空间经济地理学
    2.3 文献综述
        2.3.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2.3.2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相关研究
        2.3.3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3.4 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及统计口径说明
    3.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业规模
        3.2.2 景气指数
        3.2.3 盈利能力
        3.2.4 地区优势产业
    3.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3.1 产业规模
        3.3.2 科研能力
        3.3.3 盈利能力
        3.3.4 产业政策
        3.3.5 国际地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4.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及指标选择
    4.2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3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及识别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
    5.2 数据来源
    5.3 基于区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3.1 变量选取
        5.3.2 模型设置及结果
        5.3.3 识别结果分析
    5.4 基于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
        5.4.1 灰色关联分析法介绍
        5.4.2 变量选取及灰色关联度结果
        5.4.3 识别结果分析
    5.5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驱动因素识别结果评价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主要资料与写作思路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酝酿与探索(1840~1884)
    第一节 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一、18 世纪以来西方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
        二、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冶铁业
        三、洋铁的输入与传统冶铁业的萎缩
    第二节 李鸿章等人关于钢铁工业建设的主张
        一、开发地利以求富国裕民
        二、自炼钢铁以实现军事工业自主生产
        三、发展钢铁业以推动铁路建设
        四、早期钢铁工业建设主张的局限性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探索实践
        一、中国第一家钢铁加工企业的建立
        二、中国第一份炼铁厂建设计划的筹议和流产
        三、开平矿务局炼铁计划的兴议和废止
        四、李鸿章对钢铁建设事业的探索
    第四节 中国钢铁工业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资源不佳
        二、资金缺乏
        三、制度缺陷
        四、市场空间有限
第二章 全面起步(1885~1895)
    第一节 工业化的推进与钢铁市场需求张力的增强
        一、军事工业的发展强化钢铁资源开发要求
        二、铁路建设的兴起为钢铁资源开发创造良好条件
    第二节 中国钢铁冶炼企业的诞生
        一、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贵州青溪铁厂
        二、第一家炼钢企业——江南制造局炼钢厂
        三、其它钢铁生产单位
    第三节 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阳铁厂的初创
        一、张之洞的钢铁工业建设主张与早期实践
        二、汉阳铁厂的创建
        三、汉阳铁厂工程建设的总体评价
第三章 汉冶萍时代(1896~1911)
    第一节 盛宣怀与汉阳铁厂的官督商办
        一、汉阳铁厂官督商办的提出
        二、盛宣怀招商接办汉阳铁厂
        三、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的合理因素
    第二节 以汉阳铁厂为中心的企业协作活动
        一、优化铁厂的发展环境——兼管铁路建设
        二、提供事业的资金保障——开设通商银行
        三、疏通铁厂的发展瓶颈——创办萍乡煤矿
        四、构建铁厂的协作伙伴——联合轮、电两局
    第三节 汉阳铁厂的改良与扩张
        一、推动本土化管理
        二、改善冶炼技术
        三、扩大生产规模
        四、优化生产结构
    第四节 汉冶萍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一、公司组建及制度建设的缺憾
        二、公司的招股及资本构成
        三、公司良好的发展形势及其隐忧
    第五节 清末汉冶萍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清政府的大力扶植
        二、铁路建设造就的市场空间
        三、日本资金的较好利用
        四、盛宣怀的协调联络与推动
第四章 国家主导与规模扩张(1912~1919)
    第一节 国家主导钢铁工业建设政策的形成
        一、首届全国工商会议关于国家参与钢铁工业建设的讨论
        二、“棉铁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确立
    第二节 国家主导下的钢铁工业建设
        一、改革矿业管理机构
        二、调查全国铁矿资源
        三、实行铁矿国有政策
        四、谋划国营钢铁厂建设
        五、整顿汉冶萍公司
    第三节 钢铁工业建设的规模扩张
        一、汉冶萍公司规模的继续扩张
        二、新钢铁企业的陆续建立
    第四节 钢铁工业的畸形发展特征
        一、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二、生产设备利用率低
        三、生产结构严重失衡
        四、产品销售依赖出口
第五章 走向衰落(1920~1927)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建设的衰落
        一、汉冶萍公司停止钢铁冶炼活动
        二、龙烟铁矿建设的半途而废
        三、1927 年中国钢铁工业的衰落面貌
        四、中国钢铁工业第一个建设周期的历史遗产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钢铁企业的控制
        一、以贷款方式最终确立对汉冶萍公司的控制权
        二、以外交手段获得东北钢铁资源的经营权
        三、以合同收购方式掠夺皖南铁矿资源
    第三节 北京政府时期钢铁工业衰落的客观原因分析
        一、国家扶植力度不够
        二、市场需求不足
        三、社会动荡
余论
    一、工业经济的晴雨表——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工业的象征意义
    二、传统与现代的二重奏——近代早期中国钢铁生产活动的客观现实
    三、利用与被利用的困境——近代早期中国钢铁建设的外资问题
    四、追赶路线让步于进口路线——落后钢铁业影响下的中国工业化
参考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4)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有关概念的讨论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结构安排、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表现与后果比较
    第一节 泡沫表现特征与后果的一般分析
        一、泡沫表现特征的一般分析
        二、泡沫对经济影响与后果的一般分析
    第二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表现
        一、日本泡沫的表现
        二、东南亚国家泡沫的表现
        三、美国新经济时代泡沫的表现
    第三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破裂影响的比较
        一、日本泡沫破裂的影响
        二、东南亚国家泡沫破裂的影响
        三、美国新经济网络股泡沫破裂的影响
    第四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破裂后经济恢复的比较
        一、日本陷入复合萧条的长期衰退
        二、东南亚国家危机之后经济较快复苏
        三、美国经济的短期调整与复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形成因素的比较
    第一节 泡沫形成因素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制度因素
        二、资产定价因素
        三、市场特性与交易者行为因素
    第二节 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泡沫形成分析
        一、日本的金融自由化与泡沫形成
        二、相互持股、主银行制度与日本的泡沫形成
        三、广场协议与日本的泡沫形成
        四、日本泡沫形成的相关实证研究
    第三节 东南亚国家20世纪90年代泡沫形成分析
        一、金融自由化与东南亚国家泡沫的形成
        二、外资流入与东南亚国家泡沫的形成
        三、东南亚国家泡沫形成的模型分析
    第四节 美国新经济时代泡沫形成分析
        一、美国的新经济时代
        二、新经济时代的网络股泡沫
        三、对网络股泡沫的解释:资产定价与行为金融视角
    第五节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形成因素的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相关政策比较:泡沫破裂前
    第一节 日本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一、日本泡沫形成相关政策的历史追溯
        二、1985年后的政策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在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一、追求高增长的经济政策
        二、汇率制度与资本账户开放
        三、政府当局的监管: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第三节 美国在网络股泡沫破裂前的相关政策
        一、消除赤字的财政政策
        二、美联储的中性货币政策
        三、克林顿政府的科技政策
    第四节 泡沫破裂前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泡沫的可持续性与调控问题:一般分析
        二、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相关政策的评价与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的相关政策比较:泡沫破裂后
    第一节 日本泡沫破裂后的政策思路与相关措施
        一、低估泡沫崩溃的影响与后果
        二、相关体制的配套改革
        三、政策连贯性问题
        四、低利率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东南亚国家在泡沫破裂后的相关政策
        一、IMF的救援: 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作用
        二、金融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第三节 美国泡沫破裂后的降息政策与相关实证分析
        一、美联储频繁降息
        二、对美联储降息效果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泡沫破裂后相关政策的比较分析
        一、泡沫破裂后应该如何应对:一般分析
        二、对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相关政策的评价与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泡沫问题
        一、我国房地产领域中的泡沫现象
        二、我国股市发展中的泡沫问题
        三、对我国经济发展中泡沫问题的解释与思考
    第二节 国际经验与教训的启示及相关建议
        一、国际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二、对我国防范与调控泡沫问题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日本货币供应量、六大都市圈地价(1984-2003)
    附表2 日本隔夜拆借利率与名义GDP(1985-2003)
    附表3 日本公司破产数及变化率(1984-2003)
后记

(5)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监管机制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2 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的理论假说
    2.1 关于金融业制度变迁的几种假说
    2.2 几种理论假说的评述
    2.3 动态分工演进假说——基于保险业的解释
3 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中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
    3.1 范围经济测度方法的确定与说明
    3.2 保险公司范围经济与业绩的实证分析
    3.3 小结
4 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中竞争能力分析
    4.1 经营模式变迁中的中国保险业现状
    4.2 经营模式变迁中保险竞争力指标评价
    4.3 我国保险公司竞争能力比较的实证研究
5 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的需求动因与制度约束
    5.1 我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的需求动因
    5.2 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的制度性约束
6 制度均衡与保险业监管机制创新
    6.1 我国保险业监管的变化趋势
    6.2 我国保险业监管制度的均衡
    6.3 我国保险监管制度的有效性
    6.4 我国保险业监管的机制创新
7 激励规制与我国保险监管机制创新
    7.1 激励规制理论
    7.2 我国保险监管中激励缺失的博弈分析
    7.3 激励相容的监管理机制
8 保险监管机制创新中的声誉信用构建
    8.1 声誉理论的回顾与美国保险信用评级的概况
    8.2 我国保险信用的“公地悲剧”
    8.3 我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构建
9 主要结论及展望
    9.1 结论
    9.2 本文成果以及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金融混业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混业—分业—混业:美国的经验
    (一) 分业的由来
    (二) 分业的瓦解
    (三) 分业、混业选择分析
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主要影响
    (一) 美国混业经营的主要形式
        1.金融持股公司
        2.银行金融子公司
    (二)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影响
三、我国金融混业的制约因素及现实选择
    (一) 我国推行金融混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二) 我国金融混业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四、总结:分业与混业孰优

(8)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银行再造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银行再造与信息技术革命
    第二节 银行再造与经营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银行再造与我国银行业现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银行再造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企业再造理论
    第二节 银行再造理论
    第三节 银行再造的多学科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再造的实践分析
    第一节 银行再造的绩效评价
    第二节 美国银行再造实践评价
    第三节 银行再造的比较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再造的后续工程
    第一节 组织结构创新
    第二节 虚拟经营
    第三节 作业成本管理
    第四节 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银行再造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背景资料
    第二节 再造计划与准备
    第三节 再造实施与管理
    第四节 再造效应及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银行再造的再思考
    第一节 银行再造内涵的再思考
    第二节 对我国银行再造的思考
    第三节 银行业的未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四、金融混业未到火候(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水平及驱动因素研究[D]. 黄燕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D]. 李海涛. 苏州大学, 2010(11)
  • [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的思考[J]. 高雄伟,董银果. 生产力研究, 2006(09)
  • [4]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D]. 黄成业. 复旦大学, 2006(02)
  • [5]中国保险业经营模式变迁与监管机制创新[D]. 侯祖戎.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6]金融混业趋势研究[J]. 陈尊厚,刘秀兰,姚维刚.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 [7]“双赢”战略与辽宁金融业的发展[J]. 周庆芬. 理论界, 2003(04)
  • [8]银行再造:理论与实践[D]. 聂叶. 复旦大学, 2003(03)
  • [9]金融混业未到火候[J]. 樊纲. 领导决策信息, 2002(02)
  • [10]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及对策[J]. 吴金海.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04)

标签:;  ;  ;  ;  ;  

金融混业未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