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

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

一、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宫晖[1](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自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广研学课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建议加强地理实践,因此地理研学课程成为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研学课程资源,适合开发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地理研学案例。因此,笔者基于高中地理内容,以地理研学课程为途径对赤峰市的课程资源进行案例设计和实施,研究如何通过地理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课程开发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是分析典型案例,为案例设计奠定基础,进而实施案例,得出结论、启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地理研学课程推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丰富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案例,为周边地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及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提供一般思路。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开展地理研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为地理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第二,对赤峰市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第三,从课程标准中选择能够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9项,对教学提示、内容要求以及研学地点的选择进行汇总。以湘教版2本地理必修教材为依据能够进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18项,按照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3类进行开发,共得到13项主题,并分别设计研学内容。第四,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得出相应的启示并总结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5项,分别是教育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操性原则。第五,研究得到研学案例的基本组成8部分,分别是研学主题、研学地点概况、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课程准备工作、研学活动方案、研学评价、研学手册。第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4个。

李梦君[2](2021)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以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十个部门也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打造地域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研学实践的重要任务。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成为提升一线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地理研学课程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效途径。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研学资源,能够为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现实环境。本文紧密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和新版本高中地理教材,探讨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考察、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将研学课程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结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归纳高中地理课程中适宜开展地理研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并实施。在分析11个相关的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课标、教材、乌海市地域特色,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为地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提供参考,为落实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帮助。经过相关文献分析、实地考察和行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乡土性原则、融合化原则、地理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设计程序为设计准备、实地调研、整合分析三大步骤。第二,在归纳总结获得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得到适宜开展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资源应具有代表性、体验性、探究性和交通通达性等特点,结合课标及高中地理教材,筛选得到17个研学主题、34个研学课题。第三,将得到的研学主题归纳为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等3类进行开发,本文设计4个研学课程案例方案,研学方案的构成包含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线路、活动准备、实施方案(包括小课题)、研学评价量表、研学手册等七部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评价阶段。

李青[3](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吴相臣[4](2021)在《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颁布,课标中明确提出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要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体现。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形式,在真实的乡土地理情景中,学生探究思考、分析解决真实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加深对家乡人地关系的理解,塑造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所以,以乡土地理为课程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研究成为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开发黄合少镇地理实践活动项目、探究农村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从核心期刊、权威着作中筛选出12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案例作为研究材料,利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归纳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的组成和设计策略。研读课标,分析归纳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整理黄合少镇乡土地理文献,结合实地考察,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地理课程资源;结合以上内容设计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并实施方案,完善地理实践活动的组成和设计策略。为农村高中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提供思路。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文献法和实地考察法,筛选31个适合黄合少镇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乡土资源,包括自然地理类11个,产业活动类10个,民风民俗类10个。第二,设计了由探究主题及内容、探究目标、参与成员、学生知识和素养水平分析、活动准备、活动时间、交通方式选择、活动地点及线路、活动实施过程、活动评价、活动总结11部分组成的3个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并实施其中一个,总结地理实践活动实施的启示;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案例,得出以下4个地理实践活动设计策略,依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活动目标;立足课标,结合镇域乡土地理资源设计活动内容;以乡土情景,合作探究地理问题;利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量表,形成发展性评价。通过实践活动方案总结出活动实施策略:保证学生安全顺利开展活动;充分准备夯实活动基础;行思结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科学评价,积累活动经验;活用手机,增加活动趣味性。

黄钊[5](2021)在《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一项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利用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等领域。但由于土地类型、生态地质环境及地形地貌条件变化大,因而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等仍在不断探索中。为此,本次以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为研究选区,以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大气、灌溉水、农作物为主要调查介质,采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详细开展了研究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查明土地质量等级及分布特征,揭示其控制因素和成因,为该区域及类似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建设规划、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次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区内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良好,综合评价等级以三等(中等)为主,其面积占比超过一半(53.93%),次为二等(相对丰富)和四等(相对缺乏),面积占比分别为25.39%和15.05%;而一、五等分布极少,其面积占比分别为4.25%和1.39%。(2)本区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综合评价等级以一、二等的优质土壤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8.74%和13.36%(合计达92.10%),仅存在极少量的四、五等污染土壤,面积占比约为5.32%。其中,受污染土壤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掌乡-孟弄乡-建兴乡和腰街-鱼塘-黎明一带,前者主要与光山-和平丫口超基性岩体(群)的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r、Ni为主;而后者主要与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含铁铜矿的岩层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u为主。(3)区内大气环境和灌溉水环境等级均为一等,农作物安全质量整体较好。其中,农作物安全占比高达88.78%,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安全占比为11.22%。(4)本区土地质量综合等级以一、二、三等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19.06%、45.25%和26.46%,并存在少量的四、五等土地,面积占比分别为3.91%和5.32%。其中,四等(差等)、五等(劣等)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戛洒-漠沙一带的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及平掌-建兴一带的超基性岩分布区附近,与土壤环境分布基本一致。(5)针对区内存在的土地质量问题,对土壤硒资源和重金属分布进行综合评价,查明了富硒土壤成因、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内表层土壤中除Zn元素为中等变异外,其它重金属元素均为超强变异,局部富集趋势超强,尤其是Pb、Hg、Cr、Cu、Ni,其污染来源主要受地质背景、矿业活动和人类生活等因素影响;土壤硒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硒的次生富集,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其中二叠系、石炭纪地层发育区土壤的硒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地层成土母质发育土壤。对区内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6)本研究结果可为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划、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类似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张晓波[6](2020)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是应对城市发展规模上限约束、城市空间优化布局及城市交通拥堵等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测度相结合,建立具有科学性、可对比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双评价”方法体系,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本文以潼湖新区为案例,开展地下空间的单要素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算及承载状态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及开发适宜性,以期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参考。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解析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解析了案例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空间分布、含水层水力联系、地下水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变化等特征,分析了不良工程地质、地质灾害及水土污染等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约束性问题,其中,不良工程地质为软弱层欠压实、软硬接触带承载力不均以及破碎带稳定性差等;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为主,主要发生在4~9月强降雨期的残丘区及平原区;以水体污染为主的环境污染,已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2)初步建立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体系并实现集成应用。从环境地质条件、水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敏感地质体等方面进行单要素评价,根据综合资源环境承载本底及状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原理,纳入城市预期发展规模及人口规模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关系,集成评价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3)定量揭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的耦合效应。利用地表和地下两大系统中地质环境、水土环境、敏感地质体、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五个子系统中23个指标进行定量测度,评价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双向等级,揭示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较高,承载状态总体盈余的综合承载特征。案例研究表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主要体现在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之间、地下空间地质要素与地下建筑以及地表建筑之间的三种耦合形态。

赵平,于运强,赵彦雄,宋思哲,张卓[7](2020)在《中央地勘企业六大管理创新助推转型升级》文中认为在宏观经济下行,矿业市场低迷,地质勘查市场急剧萎缩,竞争加剧的行业形势下,中央地勘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作为横跨煤炭、化工地质两大行业,肩负着国家能源和粮食矿产资源双重保障任务的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也面临着工作需求、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的多方面转型压力。近三年来,在认真分析研判形势,坚持市场导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总局通过加强多维度创新,实施六大管理创新工程,即:"制定总体发展新战略,打造"6+1"产业新布局,搭建现代企业运行平台,完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党建引领强基筑魂"等系列管理创新措施,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发展新目标及实施新路径,全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地质产业新格局,构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平台,内部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商业模式创新卓有成效,党的建设不断夯实,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企业规模得到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期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之路,为地勘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的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企业集团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宋慈[8](2020)在《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探究生态功能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以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实现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协调发展,对国家绿色发展空间的维护、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长期定位于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张家口市社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水源涵养目标又对当地产业发展形成了硬性约束。本研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两山”理论为指导,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水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理,构建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工作和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生产方式转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概念模型,为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和有效转化提供框架思路。在多系统整体性框架下,从自然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角度阐释“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并从“资源-资产-资本”之间的转化关系入手提出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阐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即发展偏好、技术进步、土地利用方式、生态补偿)和路径机制(即产业转换机制、金融机制、财政机制、市场机制)。(2)提出并核算了水源涵养价值,通过编制2012年张家口市投入产出表、核算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构建了以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动态优化模型,并以张家口市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和模拟实验。实现了用一个目标函数同时反映水资源消耗、水环境损害和水源涵养效益对经济发展的正负向影响,丰富了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设定,也为以往只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核算的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指标的可预测性提供了模型参考。模拟期内,水量保持和水环境控制两个水源涵养的基本功能可以实现。到2035年,张家口市森林和草地总持水量达132万立方米,向北京供应的地表水资源量5.25亿立方米;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处理能力逐年提高,模拟期末COD可实现零排放;水源涵养价值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加4247.3亿元和4155.39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3%和6.79%。(3)基于转化机理,结合模拟结果,分析提出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路径,即增加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的转化、拓展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和分配、新兴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等。

刘久潭[9](2020)在《拉萨市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演化及合理开采研究》文中指出拉萨市河谷平原区是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最为密集的核心地区之一,地下水是其主要的供水来源,且地下水开采量正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干预愈发强烈。开展地下水循环演化及合理开采研究,对加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系统的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水化学、同位素、数理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拉萨市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演化及其影响因素、补给来源和循环模式,进行了河流补给地下水的实验研究,并基于地下水流模型对地下水的合理开采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和认识:(1)拉萨市河谷平原区1995-2000年地下水平均水位相对稳定,而2000年以后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基于地下水水位长期监测资料,整体上可以将各监测点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划分为7种模式。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含量相对较低,水质优良。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主要受水-岩作用、阳离子交换影响,另外人类活动也对地下水化学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干扰。1991-2015年,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变化明显,含量增加且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别是Mg2+和SO42-在2013年后含量快速上升。地下水水化学类型逐渐由HCO3-Ca型向SO4·HCO3-Ca·Mg为主的混合型水演化。(2)对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动态演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影响地下水动态演化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水质、水位之间的关联程度。整体上来看,人口数量和降水量与地下水动态演化的关联程度最高。此外,地下水与其他各影响因素的关联度的平均值也都超过了 0.6,表明拉萨市河谷平原区地下水的动态演化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3)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且存在冰雪融水的直接补给。另外,地表水-地下水之间存在密切的水力联系和转化关系。在不同深度上,地下水的化学组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补给来源也不同。浅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而深层地下水主要以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为主。另外,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表明在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流路径上,发生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应各不相同。基于典型剖面二维地下水流模型,将剖面地下水系统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循环模式、中层地下水循环模式和深层地下水循环模式3种模式。综合分析后,得出了拉萨市河谷平原区的地下水循环模式。(4)基于河流补给地下水的室内实验,得到一些与先前研究类似的结果,并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河流-地下水脱节后,在河床下方形成的悬挂饱水带的厚度不仅仅受河流水深的影响,还与含水介质的物理特性有关。基于获得的实验数据,给出了悬挂饱水带的估计公式。另外,还得出尽管非饱和带中的毛细水不能自发从含水介质流出,但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可以从含水介质中连续自由流出的认识,并定义这种压力称为“出水压”。在河流-地下水脱节的条件下,随着河流水深的增加,非饱和带中具有出水压和可以连续自由出水的区域的分布形态逐渐由“连续”型向“断开”型演化。(5)在强开采条件下,拉萨市河谷平原地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拉萨河的河水入渗补给。通过估算得到研究区段内拉萨河在最低水位时的最大渗漏补给量远大于目前的地下水开采量,即当前的地下水开采不会使拉萨河与地下水失去饱和水力联系,而发生脱节。基于实际情况,在近期内调整各水源地的地下水开采量为最佳方案,若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可在后期除调整地下水开采量外,可在近河地段再新增水源地。地下水的开采应以傍河开采为主,充分的利用和激化拉萨河对地下水的补给。

蔡胤璐[10](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二、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研学课程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生活教育理论
        3.课程开发理论
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具体分析
        1.自然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2.人文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一)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安全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实操性原则
    (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1.赤峰市乡土地理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高中地理教材
        4.师生实际情况
    (三)研学课程案例的基本组成
        1.研学主题
        2.研学地点概况
        3.研学目标
        4.研学路线与时间安排
        5.研学课程准备工作
        6.研学活动方案
        7.研学评价
        8.研学手册
    (四)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1.案例一: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研学课程
        2.案例二: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
        1.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研学课程实施
        2.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实施
    (二)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具体分析表
附录3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附录4 地理研学课程案例成果展示
致谢

(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研学
        2.地理研学
    (二)理论基础
        1.自然主义教育
        2.生活教育理论
        3.多元智能理论
        4.现代课程理论
二、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二)案例具体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一)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原则
        1.乡土性原则
        2.融合化原则
        3.地理性原则
        4.体验性原则
    (二)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程序
        1.设计准备
        2.实地调研
        3.整合分析
    (三)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资源
        1.“课标+区域资源”定主题
        2.“教材+研学点资源”定课题
四、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实施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评价阶段
    (三)课程方案实施启示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高中地理研学案例分析表
附录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案例设计方案
附录3: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之《研学手册》
致谢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4)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一)课标中适合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分析
    (二)黄合少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三)黄合少镇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类型组成
三、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一)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说明
    (二)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的几点启示
四、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设计
    (一)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组成
    (二)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
    (三)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策略
五、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实施
    (一)“石人,湿地,新农村”湿地价值考察活动实施
    (二)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实施启示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表1 课标中农村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建议数量分布表
附录2 黄合少镇乡土地理概况表
附录3 黄合少镇野外地理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资源汇总表
附录4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目录
附录5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
附录6 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评价量表
附录7:学生石人湾湿地地理实践活动成果
致谢

(5)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依据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案与总体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技术方法
    1.4 研究工作概况
        1.4.1 工作进度
        1.4.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2.1 地理环境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壤植被
        2.1.6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活动
        2.2.4 矿产资源
    2.3 土壤类型及其母质特点
    2.4 土地利用现状
第3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特征
    3.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
        3.1.1 土壤氮、磷、氧化钾、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3.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1.3 土壤F、Ge、Se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3.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特征
第4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等级划分
    4.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
        4.1.1 土壤N、P、K_2O、有机质地球化学等级
        4.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4.1.3 土壤氟、锗、硒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4.1.4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4.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4.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4.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等级
        4.2.3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4.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第5章 农作物根系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1 农作物根系土壤总体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5.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中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5.2.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5.2.3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F、Ge、Se有益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5.3 根系土壤Cd、Se元素含量形态特征
第6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6.1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6.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
        6.1.2 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6.1.3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6.2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6.2.1 水土保持
        6.2.2 退耕还草
        6.2.3 调节土壤酸碱度
        6.2.4 采用“低氮高钾”的施肥方式
        6.2.5 水旱轮作
第7章 富硒土壤评价及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7.1 土壤硒资源及富硒土壤综合评价
        7.1.1 富硒土壤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7.1.2 富硒土壤发育的影响因素
        7.1.3 富硒土壤的成因分析
        7.1.4 农产品有益元素含量特征及富硒情况评估
        7.1.5 土壤硒资源综合评价
    7.2 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7.2.1 耕(园)地特色土地资源现状
        7.2.2 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与意义
        1.1.1 研究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多要素城市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格局与特征
        2.1.2 区位分析
        2.1.3 产业经济分析
    2.2 影响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多要素地质特征
        2.2.1 水文地质
        2.2.2 工程地质
        2.2.3 环境地质
        2.2.4 地球物理特征
    2.3 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与“双评价”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评价
    3.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3.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3.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3.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选取
    3.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3.6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开发适宜性耦合效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评价”方法在潼湖新区的应用
    4.1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要素评价
        4.1.1 地质环境评价
        4.1.2 水土环境评价
        4.1.3 敏感地质体评价
        4.1.4 矿产资源承载力评价
        4.1.5 城市发展预期规模及地下空间需求
    4.2 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4.2.1 指标数据归一化
        4.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4.2.3 评价结果修正
        4.2.4 结果分析
    4.3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4.3.1 评价过程
        4.3.2 评价结果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惠州市潼湖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策
    5.1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点
        5.1.1 开发利用现状
        5.1.2 开发利用特点
    5.2 潼湖新区地下空间需求评估与开发要求
        5.2.1 资源潜力与需求评估
        5.2.2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理念解析
        5.2.3 基于“双评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索
    5.3 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途径研究
        5.3.1 地下空间资源确权
        5.3.2 支撑主体功能区划
        5.3.3 指导地下空间分层利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7)中央地勘企业六大管理创新助推转型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中央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的实施背景
    1. 我国地勘工作方向及工作方式面临重大转变
    2. 中央地勘企业面临着深化改革的要求
    3. 中央地勘企业面临着自身转型发展的要求
三、新时期中央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主要措施
    1. 战略先导,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2. 结构调整,打造“6+1”地质产业布局
    3. 理顺机制,搭建现代企业运行平台
    4. 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5. 创新经营,探索新型商业发展模式
    6. 强基筑魂,夯实党建保障改革发展
四、中央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创新成果
    1. 战略定位创新
    2. 改革发展创新
    3. 企业管理创新
    4. 科技研发创新
    5. 商业模式创新
    6. 党建融合创新
五、中央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取得成效
    1. 多点耕耘,多面开花,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2. 多元发展,砥砺前行,自身实力不断增强
    3. 立足产业,精准发力,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六、中央地勘企业管理创新与实践的思考与启示

(8)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1.1.2 生态功能区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1.1.3 生态功能区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重压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理论基础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
        2.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研究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实证研究
    2.3 水源涵养研究
        2.3.1 水源涵养功能机制研究
        2.3.2 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2.4 最优化模型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模型
        2.4.2 投入产出优化模型
    2.5 文献述评
3 基于“两山”理论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机理分析
    3.1 “两山”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1.1 思想萌芽和理论提出阶段
        3.1.2 解读深化和发展完善阶段
        3.1.3 体系成型和升华指导阶段
    3.2 “两山”理论的经济学内涵
        3.2.1 “绿水青山”资源的优化利用与有效转化
        3.2.2 “两山”理论的多系统整体性分析
    3.3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逻辑框架
    3.4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影响因素
        3.4.1 发展偏好
        3.4.2 技术进步
        3.4.3 土地利用方式
        3.4.4 生态补偿
    3.5 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机制
        3.5.1 产业转换机制
        3.5.2 金融机制
        3.5.3 财政机制
        3.5.4 市场机制
    3.6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4.1 地理位置和区域定位
    4.2 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4.2.2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4.2.3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4.3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3.1 经济发展
        4.3.2 居民生活
    4.4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5.1 模型设定
        5.1.1 前提假设与模型框架
        5.1.2 土地利用方式和水污染物质分类
        5.1.3 污水处理技术引入
        5.1.4 政策组合
        5.1.5 数据来源
    5.2 模型基础
        5.2.1 投入产出表编制
        5.2.2 经济-水源涵养生产总值核算
    5.3 模型构建
        5.3.1 目标函数
        5.3.2 社会经济子模块
        5.3.3 水量保持子模块
        5.3.4 水环境控制子模块
        5.3.5 水资源供需子模块
    5.4 外生参数设定
    5.5 本章小结
6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动态优化分析
    6.1 经济-水源涵养动态优化模型模拟
        6.1.1 情景设置
        6.1.2 各情景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1.3 最优情景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2 最优情景下水源涵养功能和价值实现情况
        6.2.1 水量保持功能
        6.2.2 水环境控制功能
        6.2.3 水源涵养价值的实现
    6.3 水源涵养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6.3.1 水资源消耗性利用向非消耗性利用转化
        6.3.2 水资源非消耗性利用方式拓展
        6.3.3 财政补贴的合理来源及分配
        6.3.4 新兴主导产业培育与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拉萨市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演化及合理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4 本章小结
3 地下水动态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地下水水位动态演化
    3.2 地下水水化学动态演化
    3.3 地下水动态演化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地下水补给来源及循环模式
    4.1 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4.2 地下水循环模式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合理开采研究
    5.1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估算
    5.2 河流补给地下水实验研究
    5.3 拉萨河最大渗漏补给量估算
    5.4 地下水合理开采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增权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象水文
        3.1.3 土壤
        3.1.4 社会经济
    3.2 地质背景概况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4.1.2 旅游开发基础
        4.1.3 文化资源基础
        4.1.4 社会经济基础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4.2.4 椿树沟-“IP+旅游”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5.1.2 样品采集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5.1.4 数据分析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5.3.2 土壤风化指数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宫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乌海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李梦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4]高中乡土地理实践活动案例设计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为例[D]. 吴相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D]. 黄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以广东省惠州市潼湖新区为例[D]. 张晓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7]中央地勘企业六大管理创新助推转型升级[J]. 赵平,于运强,赵彦雄,宋思哲,张卓. 创新世界周刊, 2020(11)
  • [8]基于“两山”理论的水源涵养价值动态优化研究 ——以张家口市为例[D]. 宋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9]拉萨市河谷平原区地下水循环演化及合理开采研究[D]. 刘久潭. 山东科技大学, 2020
  • [10]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标签:;  ;  ;  ;  ;  

农业地质调查的核心是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