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技术资料工作机构的探讨

关于设立技术资料工作机构的探讨

一、技术物资工作机构设置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聪[1](2020)在《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抗战时期,沦陷城市地下党组织和中共华北根据地城工机构密切配合根据地的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抗战初期,在北平、天津、唐山等沦陷城市中,平津唐点线委员会秘密发动群众,为周围根据地提供了大量的急需物资、技术人才和情报信息,支援了根据地的抗日战争。在特别危险的环境下,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多次破坏。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在中共中央指示下,1941年前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成立了城市工作委员会。为加强城市工作,除了动员全党在思想上重视城市工作外,还加大了干部抽调、关系寻找、培训教育、派遣打入工作和秘密交通组建的力度。根据地城委会的努力为沦陷城市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人力、资金、技术上的准备。而地下党在沦陷城市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中秘密地进行抗战宣传、组织发展,既积蓄了力量,也积累了经验。各地城工部于1944年前后成立后,把城市工作提高到和根据地工作一样重要的高度,动员全党和群众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下大力气和决心抽调干部派遣打入,加快了里应外合夺取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伪军伪警和工人苦力中积极宣传和发展组织,为反攻城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干部抽调和关系寻找方面,纠正了根据地党委不重视干部抽调和贡献关系的思想,对抽调干部的数量和占总干部数的比重做了规定,确保了城市工作的干部队伍。在发动全党和群众贡献城市关系,并依托根据地,对外出务工和过节返乡的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从中大量发展关系,为城市工作的迅速开展搭建了广阔的桥梁。在培训教育和派遣打入方面,针对上送干部的各种不纯动机,进行思想教育、形势教育、革命气节教育,并开展针对性的业务教育,提高了城工干部的综合能力。在派遣打入干部方面,各根据地城工部门派遣了大量干部到敌占城市,通过各种关系打入到敌伪机关、学校、工厂内,播散种子,生根发芽,显示出坚强的生命力。在获取急需物资方面,根据地不能生产的工业急需品如医疗器械、通讯器材、机械设备等物资都需要从城市采买。地下党通过灵活开展统战工作,利用社会关系和日伪组织,掩护秘密采购网络和交通站,为根据地源源不断地提供了重要物资,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在输送人员方面,沦陷城市的高校和工厂中拥有大量知识青年和技术工人,在地下党的宣传动员和秘密组织下,很多青年学生和工人到根据地参加抗日斗争,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解放贡献了力量。在获取信息方面,城工干部调查了沦陷城市一些厂矿、学校、公司。调查了解工人、学生、市民等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平、政治态度、反抗情况,为派遣打入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了依据。而秘密情报工作也为根据地的军事行动、锄奸、反间、营救人员等提供了信息支持。在秘密交通方面,为领导地下党,城工组织建立了秘密交通线路网,为保证安全和效率,一些线路还开辟了复线。在每条线上设立了各类秘密交通站、联络站,并以各种合法场所掩护。为了加强交通工作,对交通员进行了选拔和培训。交通员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为组织的联络、人员和文件等的输送作出了贡献。在群众工作方面,地下党在工人苦力、青年学生、市民及上层中宣传中共政策,发展组织,开展各类地下活动。以合法的和灰色的组织形式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合法斗争,掩护秘密的非法斗争。工人苦力是城市工作的重点发展对象。地下党在工人中组织了怠工、偷等半合法运动。在青年学生中组织秘密读书会,宣传抗战,发展进步青年到根据地培训后再返回城市。在市民中和上层人士中也开展了宣传和争取工作。在城市中的敌伪军警开展宣传工作也是城市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关系里应外合的实现。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伪军寻求后路,分化瓦解伪军的条件更为便利。城工部门派遣干部,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打入伪军内部,在上层和下层分别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伪军大多与国民党有历史渊源,怀有正统思想,被国特掌握,进行伪军工作也有很大的困难。

刘大焱[2](2020)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要讨论的清查团专指“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这一临时机构。抗战胜利后,对原日占区的接收工作成为国民政府当务之急。但在接收事业中,国民政府出现政策性失误,军队和政府官员的腐败与滥权现象造成极大的社会问题,接收被讥为“劫收”。接收处理敌伪物资清查团正是国民党政权为应对接收失序所特设的机构,由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监察院、国民参政会三机关共同组建而成,从1946年7月到1946年11月,在七个主要收复区展开针对接收失序的稽核和整顿工作。战后,国民政府开始有计划地在收复区实行复员和接收工作,这也是国民政府在收复区重建政权组织的第一步。后方人员的大量流入改变了收复区原有的经济、政治格局,官员、军队形成泾渭分明的特权阶层,集体性的贪污滥权侵害地方绅民利益。在地方舆论的强烈不满下,国民党中央开始正视接收失序与地方官员腐败问题。在为期数月的接收中,失序现象愈演愈烈,地方常态的行政监管系统难以运转,政治生态进一步恶化。要求整顿接收工作的呼声从地方蔓延到中央,国民政府遂经两次会议统一意见,决定组建清查团彻底整顿接收失序。国民党中央对清查团的赋权不可谓不重,但中央和地方对清查团的诉求存在差异,在清查团与地方主要群体:政府职员、市民群体和新闻界的互动关系中,这一差异与国民政府的政治传统、疲弱的监察权等共同构成清查工作的现实藩篱,使其在获得地方支持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压力。各收复区虽存在区域差异,但各区清查团却有其预定的工作程式,在册籍与实地调查中所面临的问题也大抵相同,清查团离去之际,时人对其工作成效产生两种迥异的评价,各区清查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向我们展示了国民政府工作程序的诸多弊病;而透过清查团的行为模式及其工作偏向,我们可以对其成败利钝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清查团具有临时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其存续仅两月,时短事繁,这意味着各收复区的整顿工作将在清查团离去后回归常态。因此大量清查案件的后续调查和审判情况是我们评判清查团价值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但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对各类清查案件的后续调查审理工作语焉不详。国民政府的整顿行为经过了一个从常态到非常态再到常态的过程,只有通过清查团重塑政府权能,建立长效的制度保障,才能有效遏制官员借用制度程序牟利的行为,关闭中低级官员合法滥权的通途。在国民政府对收复区的重建工作中,清查团也有着积极作用。收复区接收失序意味着囤积物资可能因处理不当失去经济价值;官员腐败则造成市场环境的极大破坏,清查团通过调查物资实况及解决产权纠纷,使这两个问题获得有限度的改善,这无疑对收复区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大有裨益。

任丽楠[3](2019)在《大庆油田X公司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油田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源型企业的重要目标,同时“走出去“战略也是资源型企业的必经之路。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是油田外部市场开发的一部分,但由于海拉尔大型压裂工程项目施工地点地处偏僻草原,冬季施工难度系数大,相比其他已成熟的外部市场来说,存在其特殊性。本文针对海拉尔大型压裂工程物资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方案及相关措施。本文从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现状出发进行阐述,对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近五年的物资费用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管理理论及类似大型项目工程的实践成果,对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分析,主要问题包括人员配置不合理、计划缺乏合理性、采购机制不完善、仓储管理不到位、信息化发展滞后,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在原有的物资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策略包括:加强人员培训、打造精准计划、完善采购制度、加强仓储管理以及将信息化带入项目物资管理中。本文通过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物资管理在项目工程中的积极作用,提高项目物资的利用率,在确保项目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项目成本,实现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的总体目标。

廖峻岩[4](2017)在《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及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的物资管理工作,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就是指高校对于用以保障高校发展及教学、科研任务的高校物资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配置使用。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就是合理高效的使用国家提供的资源配置从而使得高校物资物尽其用,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物资采购数量、种类及规模持续增加,使得加强高校物资管理显得愈发重要。但是,目前高校物资管理在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制度建设以及物资工作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快通过改革的方式优化高校的物资管理体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本文将从集成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视角,通过比较分析法、文献检索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物资管理体制的文献综述、论文的创新点等进行阐述。第二章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涵盖了与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相关的概念界定、包括供应链理论等与物资管理工作相关的理论解析、物资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物资管理的现有模式及存在问题等。第三章主要对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的先进经验及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带来的启示。第四章主要针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政府层面应当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高校层面应当从管理机构的设置、共享平台的构建及库存管理等方面进行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的体制创新。第五章主要针对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高校物资管理政策建议和运行机制构建的角度,提出结合先进的集成供应链管理思想从物资采购监督、物资及资源配置、物资管理协调、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和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是对本文研究成果和高校物资管理工作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总结与展望。本论文在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充分借鉴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先进经验和集成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得出针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政府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健全与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相配套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高校层面上,将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与先进的集成供应链管理理论相结合,构建出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的新体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高校物资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王辉[5](2016)在《勇于担当创新 敢于真抓实干 努力推进全局物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文中提出1 2015年物资工作回顾1.1加强归口管理,实现物资管理全面覆盖归口是规范的前提、规范是归口的目的,物资归口规范管理对于规范企业经营管理、促进和提高效率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紧紧抓住物资管理职能归口、优化采购组织形式等工作,重点推进落实了规范物资管理模式,加大集中采购力度等工作,目前各项任务目标都已完成和实现。全面实现了物资归口管理,包括全局运营物资、建设物资

肖惠朝[6](2012)在《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文中提出物资是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同时,物资(生产资料)决定着生活资料的生产,而生活资料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物资(生产资料)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国家的强弱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资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制定并执行有关物资计划、分配及回收等各种方法、制度及物资组织机构的总和。开展对建国后物资体制的研究,并提出物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将对于改革和完善物资体制,保障物资供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由绪论、结语和七章正文,共九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简要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物资体制。其内容包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物资统制政策、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体制政策、日伪对沦陷区的物资掠夺与统制。第二章简要论述了计划经济下的物资。第一节论述了物资的内涵、外延以及统配、部管物资的名目;第二节论述了由北京市供应物资的单位、北京市所需物资的来源以及北京市属厂矿所生产物资的去向。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物资体制的演变(1949—1966年)。本章共分三节,第一节论述了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物资分类管理的办法、重要物资的综合平衡和计划分配办法;第二节论述了“大跃进”时期的物资体制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后果;第三节论述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物资体制的变革及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第四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机构。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物资分配处的成立、职责及其与物资局的责任分工等;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供应局及物资管理局的成立、机构设置及职能等;第三节简要论述了北京市煤炭总公司的演变过程、机构设置及基本职能。第五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计划。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的种类及各种计划的制定过程;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模式的演变过程;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计划的变革。第六章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流通。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订货的种类以及订货的程序等;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物资供应的种类及供应方式等;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储运体制;第四节论述了北京市的物资回收体制。第七章以建筑材料为个案来剖析北京市物资计划与流通的运作模式。第一节论述了北京市建筑材料的管理机构:第二节论述了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砖、瓦、灰、砂、石)的计划与流通体制;第三节论述了北京市基本建设材料(钢材、水泥、木材)的计划与流通体制。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不同时期物资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以及物资生产与物资流通的关系。

王庆[7](2008)在《凝心聚力 创新实干 为推动北京局物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文中研究表明12007年工作总结1.1部、局定任务指标顺利完成2007年,全局采购进料总额57.3亿元,为年计划的133%。其中,铁道部集采专供34亿元,路局采购14.5亿元,物资供应总段采购4.9亿元,各站段自购4亿元。集中采购占总采购额的93%。

褚洪树[8](2008)在《谈建筑工程物资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目前建筑工程物资工作的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建筑工程物资工作的基本对策。

朱桂兰[9](2007)在《学院技术物资工作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断改善和提高学院技术条件装备水平是实现学院“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办学宗旨的技术条件保障。建立健全技术物资管理机构,科学设置管理岗位及工作职责,强化技术物资工作,促进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 将会引起学院教育管理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基于从事学院技术物资管理工作的实践, 借鉴其他高校技术物资工作的管理模式与经验,就全面做好学院技术物资工作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侯向前[10](2007)在《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的科学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专家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在研究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管理工作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体育高校物资工作深化改革的途径,力求为其科学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二、技术物资工作机构设置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物资工作机构设置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前人研究综述
        1、涉及华北根据地城市工作的研究着作概括
        2、涉及城市工作的专题性论着研究概况
    四、理论方法和视角
    五、创新点
    六、资料依据
第一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点线委员会时期的城市地下党
        一、抗战初期各地点线委员会的建立
        二、各地点线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三、各地点线工作的效果
    第二节 各级党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的建立
        一、各级党委城市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二、各级党委城市委员会的工作内容
        三、各地城工委城市工作的效果
    第三节 城工部的建立和城市工作的大发展
        一、各级党委城工部的建立、方针和任务
        二、大力动员开展城市工作的原因
        三、在思想上动员全党重视城市工作
        四、建立健全城市工作机构
        五、抽调干部和设立专职城工干部
        六、城市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策略
    小结
第二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的干部工作
    第一节 干部的抽调选拔和关系的来源
        一、内线干部的来源和选拔条件
        二、关系的来源
    第二节 干部和关系的培训教育
        一、培训对象的各种复杂心理
        二、培训教育的内容
        三、教育方式
        四、培训的效果
    第三节 打入干部的派遣和管理
        一、派遣打入的准备工作
        二、加大派遣干部打入城市的力度
        三、对打入干部的管理工作
        四、打入干部经费保障的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物资采买工作
    第一节 根据地从敌占城市获取紧缺的物资
    第二节 地下党坚持从敌占城市获取物资
    第三节 地下党从敌占城市获取物资的措施
    第四节 敌人的封锁和破坏
    第五节 沦陷城市物资工作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调查工作
    第一节 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分工
        一、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调查工作在领导上和重点对象上的分工
        三、调查的渠道和方法
    第二节 城市基本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城市人口数量、结构、阶级成份的调查
        二、关于各个阶层生活水平的调查
        三、关于各个阶层政治态度的调查
        四、关于沦陷城市大中学校的调查
        五、关于沦陷区厂矿车站的调查
        六、搜集军事政治经济等情报
    第三节 调查工作的效果
        一、调查工作的成绩
        二、调查工作的不足
    小结
第五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交通联络工作
    第一节 秘密交通线路和秘密联络站的设立
        一、城工组织对交通工作的开展和加强
        二、秘密交通线路网的建立和复线的开辟
        三、各类秘密交通站、联络站的设立和完善
    第二节 交通人员的选拔、表现、联络方式
        一、交通员的主要来源、选拔条件
        二、交通员的表现特征
        三、通过关卡、封锁线的方式和接头联络方法
    第三节 交通工作的内容、成效
        一、人员和信息情报的输送
        二、物资的输送
        三、秘密交通工作的成效
    小结
第六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的群众工作
    第一节 对工人、苦力的掌握
        一、寻找关系、派遣打入工人、苦力行业
        二、日伪的严密统治
        三、通过秘密和公开的形式组织群众
        四、领导群众进行各类斗争
    第二节 对教员、青年学生的争取工作
        一、动员学生支援根据地
        二、组织读书会和秘密宣传活动
        三、日伪的监视和学生的政治态度
        四、根据地城工部门的培训和派遣打入工作
    第三节 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
        一、开展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团结工作
        二、对市民和上层人士的宣传和争取
    第四节 群众工作的成效
    小结
第七章 华北根据地城工组织对沦陷城市伪军伪警工作
    第一节 伪军伪警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开展伪军伪警工作的重要性和组织领导
        二、伪军伪警工作的有利条件和困难
        三、伪军伪警工作的方针和政策
        四、伪军伪警工作的宣传内容和方式
    第二节 对伪军伪警的派遣打入和瓦解
        一、寻找线索大量发展关系
        二、积极派遣建立内线工作
        三、瓦解伪军伪警工作的策略
    第三节 伪军伪警工作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学术前史
        (一) 与清查团相关的国民政府战后接收问题研究
        (二) 与清查团问题相关的国民政府腐败治理问题研究
        (三) 与清查团问题相关的国民政府司法重建问题研究
    三、概念界定与论文思路
        (一) 概念界定
        (二) 论文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重难点
第一章 国民政府战后接收失序与政治危机
    第一节 央地军争夺接收权与“劫收”的扩大化
        一、收复区的战后接收困境
        二、接收机关争夺接收权
        三、接收失序的扩大因素
    第二节 战后接收失序引发政治危机
        一、中央“建国”热忱与地方治理危机
        二、官民矛盾:收复区的特权阶层
        三、新形势下收复区与大后方的矛盾
第二章 接收清查团的成立与机构设计
    第一节 清查先声:接收期间国民政府抑制腐败的努力
        一、国民党中央对收复区吏治腐化问题的因应
        二、国民党中央对接收失序问题的重视
        三、职能机关抑制接收腐败的努力及其成效
        四、地方对接收工作的早期清查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一清查意见
        一、地方整顿接收工作的提议
        二、国民政府中央对清查接收工作的讨论
        三、国民党中央最终达成共识
    第三节 清查团的组设与最终成立
    第四节 清查团的组织特点、人员构成与职能范围
        一、清查团的组织特点
        二、清查团的成员构成
        三、清查团的职能范围与工作目标
第三章 清查团与地方:政府治理行为与地方社会的因应
    第一节 地方对清查团的期待
    第二节 清查团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一、吸纳、限制:地方政府参与清查工作的形式
        二、地方政权机关对清查工作的桎梏
    第三节 清查团与地方绅民的互动
        一、地方参议会对清查工作的响应与分歧
        二、清查团走向单一化的沟通渠道
    第四节 新闻界对清查工作的影响
        一、清查团借力新闻界
        二、舆论变迁:清查团的身份认同
        三、舆论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反向作用
第四章 各区清查团的实际运作
    第一节 各区清查团运转与稽核程式
    第二节 清查团稽核接收册籍:横亘在审查工作前的证据漏洞
        一、接收册籍的重要价值
        二、各区清查团收缴册籍情况
        三、册籍问题:清查细节的缺失
    第三节 清查团实地调查及其纰漏
        一、对接收机关及物资的实地调查
        二、清查局限:实地调查中非核心区域的缺失
    第四节 清查团改善收复区政治生态行动的失败
        一、“烂摊子”:关于清查案件的两种结论
        二、央地挽留清查团的行动
        三、回归常态:国民政府接收工作的阶段性和延续性
第五章 清查案件与政府权能运行中的权力干涉
    第一节 江汉关拍卖舞弊案:物资处理工作中的灰色地带
        一、从接收到拍卖:接收机关处理敌伪资产的方式与拍卖的一般程序
        二、清查团质询江汉关拍卖舞弊与江汉关自辩
        三、舞弊案的清查结果与社会影响
    第二节 徐怨宇案与国民政府司法程序中的权力干涉
        一、案件肇始:徐怨宇案的民间举发与清查证据
        二、检、院并行:徐怨宇案的移转、侦讯与不起诉决定
        三、消失的赃车:关于徐怨宇案的侦讯与吊诡的紧急调配权
第六章 清查团与国民政府战后重建工作
    第一节 清查行动对地方经济恢复的影响
        一、战后经济重新分配过程中的数据支持
        二、清查团缓解收复区物资经济损失
        三、清查团整顿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节 清查团与收复区产业纠纷的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大庆油田X公司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综述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工程项目基本概念
        2.1.1 项目概念
        2.1.2 大型工程项目特点
    2.2 项日物资管理相关理论
        2.2.1 项日物资管理概念
        2.2.2 项目物资管理内容
        2.2.3 外部市场大型工程项目物资管理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现状分析
    3.1 项目概况
    3.2 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现状
        3.2.1 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3.2.2 项目物资管理流程现状
        3.2.3 项目物资信息化发展现状
    3.3 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3.1 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3.3.2 物资计划缺乏合理性
        3.3.3 物资采购机制不完善
        3.3.4 物资仓储管理不够科学
        3.3.5 物资管理信息化发展滞后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优化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的对策研究
    4.1 加强物资专业知识培训
    4.2 充分沟通提高物资计划精准性
    4.3 完善项目物资采购机制
        4.3.1 加强采购成本控制
        4.3.2 强化供应商监管机制
        4.3.3 完善采购合同管理细节
    4.4 加强项目物资仓储管理
        4.4.1 库房实施规格化管理
        4.4.2 建立定额领料制度
        4.4.3 细化废旧物资处理流程
        4.4.4 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物资质量管理
    4.5 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供应商报价单
附录B: 应急物资审批单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材料定额表
附录E: 定额领料单
附录F: 项目物资质量跟踪记录单
附录G: 项目物资管理质量流程图
个人简介
致谢

(4)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 小结
第二章 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的界定
    2.2 相关理论
    2.3 我国传统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分析
    2.4 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比较分析
    3.1 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
    3.2 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3.3 国外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对我国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
    4.1 政策扶持
    4.2 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机构设置的体制创新
    4.3 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下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体制创新
    4.4 基于集成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的物资联合库存管理的体制创新
    4.5 小结
第五章 高校物资管理政策建议
    5.1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5.2 优化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及监督
    5.3 完善高校物资管理协调
    5.4 改革高校物资及资源配置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成果回顾
    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49年前各政权的物资管理制度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物资统制政策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体制政策
        一、抗战初期
        二、抗战中期
        三、抗战后期
    第三节 日伪对沦陷区的物资掠夺与统制
        一、日寇对沦陷区物资的直接统制
        二、汪伪政府对沦陷区的物资统制
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
    第一节 物资的概念
        一、物资内涵和外延
        二、国家计委对物资的分类
        三、各类物资的名目
    第二节 物资管理
        一、由北京市供应物资的单位
        二、北京市物资使用单位所用物资的来源
        三、北京市属厂矿所生产物资的去向
        四、北京市物资库存方式
第三章 建国后中国物资体制的演变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
        一、重要物资的统一调配
        二、国家计委与中央各部对重要物资的计划
        三、物资的分配办法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物资体制
        一、计划机构及计划体制的变革
        二、物资分配权的变革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期的物资体制
        一、恢复对统配、部管物资的统一管理
        三、物资分配方式的变革
        四、企业内部物资供应体制的变革
        五、物资机构的变革
第四章 北京市的物资机构
    第一节 北京市计划委员会
        一、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的渊源及组织机构
        二、北京市计划委员会物资分配处的职责
        三、北京市计划委员会与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分工
    第二节 北京市物资管理局
        一、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成立
        二、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机构设置
        三、北京市物资供应局的职能
        四、北京市物资管理局的成立及其组织机构
        五、北京市物资管理局所属工业公司的职能
    第三节 北京市煤炭总公司
第五章 物资计划
    第一节 北京市物资计划的制定
        一、物资申请计划
        二、物资平衡计划
        三、物资分配计划
    第二节 物资计划模式的演变
        一、物资的统一计划
        二、物资的分级管理
        三、物资计划归口管理
        四、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三节 物资计划的变革
        一、物资计划分配权的下放
        二、物资计划管理权限的再次高度集中
    小结
第六章 物资流通
    第一节 物资订货
        一、北京市物资部门的运作方式
        二、地区平衡订货
        三、全国订货
        四、中央外汇进口订货
        五、地方自筹资源订货
    第二节 物资供应
        一、直达供应
        二、中转供应
    第三节 物资储运
        一、北京市的物资储运业
        二、北京市物资储运企业
        三、仓库不足、管理混乱
        四、物资仓储与调运
    第四节 物资回收
        一、北京市物资回收机构
        二、杂铜及其它有色金属的回收
        三、废钢铁的回收
第七章 北京市建筑材料的计划与流通——物资管理的个案剖析
    第一节 建筑材料的管理机构
        一、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调配联合办公室
        二、中国建筑材料公司北京市公司
    第二节 北京市地方建筑材料(砖、瓦、灰、砂、石)
        一、地方建筑材料的供应方式
        二、出现的问题
        三、改进供应办法
    第三节 北京市基本建筑材料(钢筋、水泥、木材)
        一、北京市建筑材料业的发展
        二、基本建筑材料供应方式的沿革
        三、基本建筑材料供应出现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结语:对物资供应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物资体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一五”时期
        二、“大跃进”时期
        三、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第二节 物资供应中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二、“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第三节 物资生产与流通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8)谈建筑工程物资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2 建筑工程物资工作的利弊
    2.1 施工区域扩大, 管理链条长, 监督、检查、指导力度不到位
        2.1.1 工程公司施工区域不断扩大。
        2.1.2 管理链条长。
        2.1.3 机关人员少, 检查周期长, 循环慢。
    2.2 机关职能分工不明确, 上下级业务部门职能不对应
        2.2.1 机关与项目职能部门职责不对称。
        2.2.2 部门与实体之间关系不清, 出发点不同。
    2.3 基层物资采购各自为政、分权供应弊病多
3 建筑工程物资工作基本对策
    3.1 缩短管理链条, 实现扁平化管理
        3.1.1 缩短管理链条。
        3.1.3 增强执行力, 效果显着。取消
    3.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岗位, 理顺工作关系
        3.2.1 成立物资部, 配齐配足业务人员。
        3.2.2 明确物资管理体制、职责与分工。
        3.2.4 加强基层物资工作。
    3.3 组建区域物资采购中心, 强化区域物资工作职能
        3.3.1 逐级界定采购权限, 实行分级分权采购。
        3.3.2 建立“核心客户”, 确保物资的平价供应。
        3.3.3 提高服务质量, 为施工现场服
    3.4 加强过程控制, 建立适应劳务公司的物资监控体系
        3.4.1 加强过程控制。
        3.4.2 推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核算。
        3.4.3 坚持中间分析和核算, 实行分部或分项工程阶段性盘点库存制度。
    3.5 合理调配, 优化资源配置
        3.5.1 建立资源、价格信息网络, 强化职能作用。
        3.5.2 运用经济手段, 内部实行有偿使用。
        3.5.3 降低物资库存, 挖潜增效。
    3.6 强化物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3.6.1 物资人员的任用。
        3.6.2 物资人才队伍的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
        3.6.3 加强物资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3.6.4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10)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的科学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2.2 调查法
        1.2.2.1 专家调查法
        1.2.2.2 问卷调查法
        1.2.3 数理统计法
        1.2.4 逻辑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管理体制
        2.1.1 机构与建制
        2.1.2 现行体制及运行机制
        2.1.3 管理职能范围
        2.1.4 制度建设 体育物资部门的管理制度见表2。
        2.1.5 队伍建设
    2.2 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的科学管理
        2.2.1 采购管理手段
        2.2.2 固定资产管理手段
        2.2.3 物资仓库管理手段
    2.3 体育院校技术物资部门面临的困境和发展前景
        2.3.1 面临的困境
        2.4.2 发展趋势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四、技术物资工作机构设置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对华北沦陷城市工作研究(1937-1945)[D]. 王富聪. 河北大学, 2020(08)
  • [2]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清查团”研究[D]. 刘大焱.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大庆油田X公司海拉尔大型压裂项目物资管理问题研究[D]. 任丽楠.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4)
  • [4]基于集成供应链管理的高校物资管理体制创新及政策研究[D]. 廖峻岩. 东华大学, 2017(05)
  • [5]勇于担当创新 敢于真抓实干 努力推进全局物资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J]. 王辉.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16(05)
  • [6]北京市物资体制研究(1949—1966年)[D]. 肖惠朝. 首都师范大学, 2012(08)
  • [7]凝心聚力 创新实干 为推动北京局物资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J]. 王庆.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8(03)
  • [8]谈建筑工程物资工作[J]. 褚洪树.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8(01)
  • [9]学院技术物资工作的实践与研究[A]. 朱桂兰.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
  • [10]体育院校技术物资的科学化管理研究[J]. 侯向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06)

标签:;  ;  ;  ;  ;  

关于设立技术资料工作机构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