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录”在这里似乎不合适

“启示录”在这里似乎不合适

一、此处“启示”似无不当(论文文献综述)

胡龙[1](2019)在《论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之构建》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私人财富得以不断积累,高净值人群规模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家族信托面临极大发展机遇,但我国现行相关信托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与其他类型信托业务相比,家族信托常常出现受益人不特定、委托人死亡等情形,监督机制亟需完善。本文主要从保障受益人权利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具体构建进行相应探讨。具体而言,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家族信托与信托监察人制度进行阐述。与其他类型的信托相比,家族信托主要以家族财富传承为目的,在时间上的长期性特征更明显,受益人也常常处于不确定状态。信托监察人定义与其职能密切相关,其主要职能应当是监督而非管理,因此使用“信托监察人”这一概念更为合适。就监察人法律地位而言,其不是也不应当是信托当事人,这也是对信托法律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第二部分主要对构建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在信托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中,受益人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我国现有信托法与受益人权利相关的规定多缺乏可行性,使得受益人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存在巨大障碍,法律实践中监督机制的欠缺更使得受托人权利在整个家族信托业务中缺乏制约的同时受益人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与共同受托人、受托人义务诉讼等替代性方式相比,信托监察人有着明显的制度优势,这也是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设立具有其必要性的重要表现。除了《信托法》外,我国一些部门规章里也涉及到了信托监察人的相关规定,因此将信托监察人引入家族信托中也有其现实基础。第三部分主要围绕我国台湾地区信托监察人制度展开。我国台湾地区对信托监察人的规定较为成熟和完备,然而也在监察人任职资格、监察人辞任和解任等方面存在缺陷。我国大陆地区在将信托监察人引入家族信托时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合理借鉴。第四部分主要对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具体设定进行了构想。信托监察人的设立情形应当主要包括受益人不存在、受益人不特定或其他受益人无法行使权利的情形。就监察人任职资格而言,其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及相应的责任能力,同时出于监督有效性及公正性的考虑,监察人不宜由信托当事人以及受托人的关联方担任。在家族信托运行的过程中,信托监察人的变更可完全贯彻意思自治原则,在信托文件中对变更的相应事项进行约定。信托监察人制度体系下还应依据监察人监督者这一定位合理设定监察人权利。对于信托事务知情权等监督性权利及相应的救济性权利,法律法规应当对此予以明确规定,对于其他事务性权利,信托监察人则可以与相关当事人进行约定。为了达到信托目的,监察人也应当承担忠实义务、谨慎义务、公平义务、亲自代理义务等负担性职责。

陈佳煜[2](2016)在《从汉末品题到《世说新语》品藻 ——汉末魏晋人物鉴赏嬗变研究》文中提出人物品评作为中国固有的文化现象,一直横亘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之中。本文以汉末直至东晋时期作为历时性跨度的考察范围,探究发生在介于士人阶层与民间舆论的品题现象以及《世说新语》中的品藻现象,同时稽考人物品评现象在中国中世史中的嬗变过程,进一步理解渗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诸思想因素。本文的绪论部分旨在阐明写作的目的、意义和运用的方法,对前辈学者业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同时,简要勾稽汉末品题现象出现前即已存在的人物品评现象,为展开其后汉末到东晋时期人物品评现象的论述作出铺垫。第一章探究汉末品题出现的思想和社会基础。主要从统摄于汉代诗乐理论之下的风谣传统着眼,正是由于汉代统治者注重民间舆论的治国理念,在政治思想层面为汉末品题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两汉行察举、征辟之制,由之而产生的诏书和荐书亦是人物品评材料的来源。汉末清议之风盛行,士人扬清激浊,处士横议与党锢之祸互为表里,郭泰的人物品题与许劭兄弟的汝南月旦评代表了汉末品题现象发展的高峰。第二章探究三国时期的人物品评现象。以魏、蜀两国为标本,魏国在曹操刑名之学的政策主导下酝酿出刘劭《人物志》这部人物品鉴的理论性专着,蜀汉政权则以杨戏撰述的《季汉辅臣赞》为代表,以赞体文的形式对蜀汉政权前期的人物及其事迹进行了品评。第三章探究两晋时期的人物品评现象。西晋时期以山涛于吏部任职时,出于向最高统治者举荐人才的目的而撰写的《山公启事》最负盛名,东晋时期则以刘义庆及其门客编集的《世说新语》中《识鉴》、《赏誉》、《品藻》三门最为后世所知,前者表现出人物品评由功利性向纯审美视角转变的过渡环节,后者则代表人物品评的文化现象达到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

张子川[3](2014)在《苏轼涉病诗研究》文中提出苏轼的“涉病诗”即苏诗中与病相关的诗歌,“涉病诗”中的“病”是诗人进行自我现行生命状态审视的结果,这种结果表示诗人认为自身现行生命(肉体或者精神)处于异常状态,这种异态的认知结果给诗人带来了极大的内心痛苦,最终发诸于笔端,便形成了“涉病诗”。据笔者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统计,在苏轼现存的2823首诗歌(包括诗题与诗序)中,共出现“病”字225次,“涉病诗”206首,分别占总数的7.97%和7.29%。疾病给苏轼带来了沉重的人生痛苦,但隐藏在那些“自怨自艾”的“涉病诗”背后的却恰恰是苏轼对于生命本身的珍惜与热爱,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热切渴望。这些“涉病诗”的创作,呈现出较苏轼其他诗歌更为蓬勃的生命伟力和人生感悟。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了苏轼的身体状况和他的医学水平,苏轼曾经患过许多疾病,这些疾病被笔者分为突发性疾病、慢性疾病和致死病症一一解析,这是研究苏轼“涉病诗”的基础。苏轼同时还精通医药,对于身体疾病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因此笔者将苏轼的学医动因、学医概述以及他的医学实践也稍作介绍,从医者和儒者的双重身份来审视苏轼的“涉病诗”。第二章分析了苏轼涉病诗的创作概况与分类,苏轼“涉病诗”的时空分布,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探析。从整体来把握诗人“涉病诗”的创作情况,尤其针对苏轼在“涉病诗”中表现出的人生受挫感、生命衰落感与个体孤独感的三种主要的病中心理。第三章则重点分析了诗人病中心理的成因,表达出儒家人格的两面性,一面是珍视生命,另一面则是舍生取义。这种儒家人格的双面性决定了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但苏轼通过了自身的努力消解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最终通过汇融儒释道三教的人生哲学,超越了病中心理的纠缠,达到了随缘自适,汇融天地的人生境界。第四章研究了苏轼“涉病诗”的艺术特色,从敏锐的生命触觉,典型的病态意象,隐晦的病容描写,多愁的主体形象,率真的语言风格和清健的诗歌气格,蓬勃的生命伟力。一直以来,研究苏诗者甚众,但对于苏轼的“涉病诗”很少有人关注,对于苏轼的认识也不够深入和充分。本文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基点,试图解读出一个更为客观与全面的苏轼,认识他迈向旷达人生的心理历程。同时,针对苏轼的身体状况和苏轼的致死病症等学界研究的较少,却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做了些许工作,以期有补前人研究之不足。

李晓艳[4](2014)在《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王若虚,金代文学批评领域的重要学者,其富有思辨性的经学、史学、文学等辨惑呈现在他的学术专着《滹南遗老集》中。其有关文学方面的论着,阐发了他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作家修养等领域极富创造性的理论。经学与史学之辨惑,不论是方式方法还是角度与侧重点,直接影响到了他对文学的辨惑。《五经辨惑》等有关经学的辨惑之文,在阐释他的经学理论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他的文学思想。他的“揆人情以中度”的观点,渗入到他有关文学创作的理论之中。他对解读经书者的不当议论以及他们对经书“过高”、“过深”、“过厚”的评价的批评,形成了他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有关作家和批评家的修养问题,王若虚亦有观点明确之论述。王若虚《孟子辨惑》中就孟子“以意逆志”说中有关诗人之“志”及读者之“意”的解读较以往更为进步。王若虚史学辨惑,与文学之关系表现的更为紧密。其中既有成就之处,亦有局限之处。成就之处在于,《史记辨惑》,初步形成了王若虚自己的文法学体系。王若虚着力分析《史记》文章创作中涵盖语法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对行文逻辑,字词使用等大大小小的问题一一辨惑,直指司马迁在文法方面的缺陷。他认真分析了史学之真实与文学之真实,主张二者都应当遵循真实性这一原则,尤其是史书,切不可以一己之私而影响后世。这种求真求是的文体观念一直延续到文学创作领域。王若虚对《史记》等史书细致入理的批评方法延续到文学批评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司马迁“发愤着书”这一创作动机进行了限定,他认为修史之人不应如此,此言论不当由太史公言出。文学创作能否因“发愤”而作,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具体分析。他史学辨惑的局限之处在于以文学的眼光来评价史书,又以史学的视角来审视文学。王若虚的文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辨》、《滹南诗话》中,《文辨》以分散的笔记体式语言阐述了王若虚对文学创作,批评和作家修养的理论观点。王若虚的文体观较通达,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但是王若虚对部分文体,如四六,不以为然,形成了“文体优劣”的论调。在批评论中,延续了经学史学辨惑中的犀利之风。于作家修养论中强调作家不可“好名而不知体”,对作家的修养和识见问题有所讨论。文法学体系在对语法辨惑中趋于完善。“文以意为主”的诗文创作理念体现于于《滹南诗话》中。反对雕镌字语而至诗文奇险艰涩,力主诗歌之作应从“肝肺中流出”。

李树峰,刘宽新[5](2009)在《“中国摄影家大PK”——研究是主体学术是目标分数是花絮》文中研究表明

孙洪生[6](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提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刘广铭[7](2006)在《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 ——以十七、十八世纪的使行文学为中心》文中指出本文选取朝鲜朝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及民间传说,通过文本作者及民间传说叙述者的“外位”视角观照不同时期的满族形象。从中将发现,两种不同的文化如何在相互碰撞中求同存异,如何经历了隔膜、敌对之后,小心翼翼地开展对话,尝试着彼此沟通了解。我们也将通过朝鲜人对满族人形象的接受过程,证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彼此认同、彼此了解的可能。 若以形象学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概念来描述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族人形象,则十八世纪下半叶以前的满族人形象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而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满族人形象则带有鲜明的“乌托邦”色彩。朝鲜人对满族人的两种不同的认知态度,取决于他们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华尊夷卑”观念在认识上的变化。 中朝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文化方面,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及华夷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朝鲜半岛。 在“华尊夷卑”、“春秋大义”等思想禁锢的重重束缚之下,朝鲜人在十七世纪及其以前,基本上将满族及其先民女真人描述成了“妖魔化”形象。 至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老稼斋话语时代,朝鲜人对满族人的描述进入了“圆形化”时代。理性的燕行使想根据自己所耳闻目见的实际经验描述出一个“理想化”的满族形象,但感性的他们却无法摆脱华夷之辨等传统观念及刻骨铭心的“女真记忆”对他们的制约,这种矛盾的心态,两难的处境,使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对立的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中的满族形象。 至十八世纪末叶的燕岩话语时代,以洪大容、朴趾源等为代表的北学派思想家们开始对“华尊夷卑”、“春秋大义”等长时间束缚朝鲜人思想观念的传统文化意识进行反思,并积极调整心理定势,挣脱传统文化之桎梏,以渊博之学识,宏阔之视野,开放之胸襟,重构朝鲜民族的文化意识。他们超越狭隘的“华夷之辨”,放眼中国清朝文化,一切从社会实践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朝鲜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正确道路,并渴望通过学习、借鉴清朝之先进文化来改变祖围积贫积弱的现状。因此,我们在这一时期看到的满族人形象是“客

竺洪波[8](2005)在《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文中研究说明古典名着《西游记》于明朝中后期(约16世纪)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游记》学术史的序幕。自万历二十年(1592)世本陈元之《序》和稍后的李评本袁于令《题辞》两篇原始文献之后,经过长达四百年的层递累积,特别是明清时期评点式批评的兴盛,“五四”以来现代性学术研究的形成,以及新时期《西游记》论坛的空前繁荣,其曲折逶迤的发展过程和丰硕富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西游记》学术史。 本论文试图对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进行全面审视和通盘考察,将明清时期、“五四”时期和新时期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纵向贯通,将作者论、源流论、版本论、思想与艺术论等相对独立的研究条块作横向融合,并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中总结治学经验、把握演进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初步构筑起一个蒐汇、熔铸全部《西游记》学术成果,纵横交织、多层复合,而且不断向时、空两维开放的立体网络结构,一个充满丰厚历史蕴藉和现代意义的学术史体系。 本论文由三大单元组成:“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和“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就其理论内核而言,即以明清《西游记》评点,“五四”《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新时期《西游记》研究多元化为基本框架。具体而论,明清时期以世本、李评本等评点本立纲,现代(“五四”时期)以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刘修业等《西游记》研究大家立纲,当代(新时期)则以《西游记》研究之源流论、版本论、作者论、思想与艺术论等论题立纲。三大单元相对独立、各呈特点,而又相互贯通、照应,构成整体。在方法上力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国传统治学方法与西方流行文学批评方法相互借鉴,文学研究与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相互参照、印证,注重史论为本,兼涉考辨,以客观评述为主,也适当予以引伸开发,总之是将以研究学术、解决问题为目的。对于世本作为最早的评点本、《西游真诠》的“谈禅”意蕴、“五四”时期《西游记》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意义、唐僧取经目的地灵山究在何处、当下《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蔽端)等为学界关注的具体理论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辨析和考论。

杨剑明[9](2004)在《曲话文体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曲话,历来是中国戏剧学主要的理论批评思想来源和史料文献依据。其学理缘由和历史原委,殆在于它是同古代戏剧事象的历史遭际及其兴衰命运相应相称,抑或互为适应的着述主体史论观念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承载流播形态。作为曲论文体,曲话在戏剧学史上,与曲目着录、音韵格律研究等专门性着作,以及依存于作品的戏曲评点和序跋,类从于诗文、日记、杂钞等体裁的零星分散的戏剧观念表达,相互之间或并置并行,或交叉重叠;同时,在承续和吸纳传统的经史元典和诸子着述,以及由其演化而来的笔记小说、语录等文体的源流过程中,曲话构成了由笔记体融合以记录与议论为主的诸多体式元素和功能成分而兼具理论批评与史料文献性质的文体“样态”(斯宾诺莎)伴随着戏曲昉自远古“乐舞”而“渐进”(恩格斯)地嬗变为以歌舞演唱故事的独立门类艺术,曲话正形成了自身的演化历史和文体样态。然其以笔记体为常,却又从无常体,因而使人无从取法的文体样态,致使其文体的特性、特征、状态及其历史规律,迄今鲜有专门着述予以系统研究。盖在于其现实体现主体史论观念与戏剧事象相互适应的学术联结的同时,内在于其文体学术性状实际构成过程中滋繁多端的传统思想文化和诗学渊源,及其错综驳杂的体式元素和功能成份之间,或交叉间杂,或游移不定的的构成关系,历史地形成其文体的义界和界域始终呈现为变动不居、扑朔迷离的样态。相形地,其历史演化踪影,亦近乎于藏首隐尾而变幻莫测。似乎与之对应地,戏剧学研究者历来注重于理解和抉发曲话中原本生成于体式元素和功能成分之间,因而相互不可分离而实现一体化表达的戏剧史论观念;抑或探赜索隐,以各自的视点读取之。间或,仅见个别着作于史论观念的评述和阐释中,以类似“潜学”的方式,伏涵着关涉曲话文体的论述。本文将在曲话的“构建型式”概念和“时期”概念统一意义上,经由样态范畴与曲话的文体性状之间,构成相应相称的学术联结关系。主要实现为两个论题层面:一是由曲话的称名定体源流,细绎其学术源头,及其与古代戏剧事象在样态范畴意义上的始原性联结关系;并于其间大致梳理出作为曲论文体的本原性体式元素和功能成分,与传统文体之间的渊源关系。二是由曲话的界说观念或理论,追溯历来对于曲话文体义界和界域的认识意绪;并于其间大致认识曲话文体的本质和形态类型的变化发展轨迹。尤其是<WP=7>清代中期以来经由考据方法全面融合传统的史学、训诂学、文献学等学科方法的科学性,从而,在史学观、史料学和方法论诸层面实现为自身文体的重新定义,乃至戏剧学的历史定位。总之,从文体学来考论曲话滋繁多端的思想文化渊源及其自身流变轨迹,旨在确认中国戏剧学在近代以来的变化发展,并非依附于西学东渐而具有自身内在的学术传统和历史演化规律。

李坚东[10](2002)在《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经一百多年的演进,特许经营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而在中国大陆则刚起步。特许经营是以合同为基础的经营方式,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需要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企业法、竞争法、税法、产品质量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诸法综合调整。为了有效地规范特许经营,西方不少发达国家还颁行了专门法律。近年来,更有一些国家(地区)将特许经营合同纳入民商法典中进行规制。由于特许经营在中国大陆尚属新生事物,又易与其他营业方式相混淆,法律界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研究者不多,目前仅制定了一部国务院专门的规章(试行),且内容粗糙,可操作性不强,不少相关的法律问题已经凸显。随着中国加入WTO,特许经营观念广泛传播,以及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特许经营无疑将迅猛发展,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也将接踵而至。制定高层次的、可操作性强的专门法律,弥补法律漏洞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借鉴他人的理论与经验,加强对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更富有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主要运用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经济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透过特许经营的演化和对其不同定义与观点的分析、特许经营与其他类似的经营形式的区别,提出特许经营的新定义。第二章分析特许经营合同主体的资格,合同的形式,合同的限制性条款,合同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合同漏洞的特别补充及合同的特别解除。第三章着重论证特许人应对受许人的经营行为承担一定责任之必要及如何合理地承担,并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民法的新型责任形式—替补责任;还有,第三人因侵害特许人知识产权的同一行为造成特许权损害时,受许人有权要求其承担特殊的侵害债权责任。第四章是在前三章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特许经营专门立法的一些新构想,包括将特许经营合同纳入典型合同之列进行规制、设立与特许经营相契合的商号使用制度和建立特许经营行政许可制度,以期能为立法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此处“启示”似无不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此处“启示”似无不当(论文提纲范文)

(1)论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家族信托与信托监察人一般理论
    (一)家族信托的界定
    (二)信托监察人的内涵、法律地位及特征
二、构建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构建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必要性
    (二)构建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可行性
三、对我国台湾地区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考察
    (一)台湾信托监察人制度构成
    (二)台湾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合理性
    (三)台湾信托监察人制度存在的缺陷
四、构建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的思考
    (一)家族信托监察人设立的情形
    (二)家族信托监察人的任职资格
    (三)家族信托监察人的变更
    (四)家族信托监察人权利边界分析
    (五)家族信托监察人义务设定
结语
参考文献

(2)从汉末品题到《世说新语》品藻 ——汉末魏晋人物鉴赏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汉末魏晋人物品评研究概述
    第三节 汉末以前人物品评现象综论
        一、溯源文献中的人物品评
        二、相术——西汉人物品评的模式
        三、西汉对于君主的评价及其嗣响
        四、简短的结论
第一章 汉末品题的思想与社会基础
    第一节 汉代的风谣传统
        一、民间歌谣对于汉代现实政治的舆论反馈
    第二节 官方诏书与荐书中的人物品鉴
        一、文体论:诏策、荐书略论
        二、诏书与荐书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党锢之祸与士大夫的抗争
        一、“西京自外戚失祚,东都缘阉尹倾国”
        二、汉末品题的先声:党锢之祸与处士横议
    第四节 汉末品题的蓬勃兴盛
        一、郭泰的人物品评
        二、汝南月旦评
第二章 三国时期的人物品评
    第一节 曹、葛厉行的刑名之学
        一、刑名之学的兴起
        二、刑名之学考论
        三、法家思想中人才任用的观念
        四、曹、葛厉行刑名之学以力矫时弊
    第二节 以刑名之学为思想背景的人物品鉴专着——《人物志》
        一、刘劭其人与《人物志》的产生
        二、《人物志》的人物品评思想
    第三节 蜀汉政权的人物品鉴与《季汉辅臣赞》
        一、颂赞类文体的演变发展与人物品评之关系
        二、《季汉辅臣赞》的人物品评概述
第三章 两晋的人物品鉴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的对立——魏晋禅代的险恶政治环境
    第二节 政治实用性与人物审美的结合:《山公启事》
        一、山涛其人与《山公启事》
        二、《山公启事》人物品评的特征与思想
    第三节 《世说新语》与晋人之美
        一、《世说新语》“品藻”中的人生美学意蕴
        二、《世说新语》与晋人进行人物品藻的方式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苏轼涉病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苏轼的身体状况与医术水平
    第一节 苏轼的身体状况
        一、 突发性疾病
        二、 慢性疾病
        三、 致死病症
    第二节 苏轼学医的动因
    第三节 苏轼的学医概述
    第四节 苏轼的医学实践
第二章 苏轼涉病诗的内容及其创作情况
    第一节 苏轼涉病诗创作概况与分类
    第二节 苏轼涉病诗的与时空分布
    第三节 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探析
第三章 苏轼涉病诗的病中心理与自我疗救
    第一节 病中心理的根源——儒家人格
    第二节 病中心理的消解(上)——肉体的痛苦
    第三节 病中心理的消解(下)——精神的痛苦
    第四节 病中心理的超越
第四章 苏轼涉病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衰颓的主体形象
    第二节 敏锐的生命触觉
    第三节 典型的病态意象
    第四节 清健的诗歌气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经学辨惑与文学思想
    1.1 不近人情,便非君子之道——对文学创作之影响
    1.2 穿凿附会、妄訾毁誉——对文学批评之影响
    1.3 随机立教、不主故常——王若虚解孟子“以意逆志”
第2章 王若虚史学辨惑与文学思想
    2.1 《史记辨惑·议论不当辨》对文学批评之影响
    2.2 文法之疏,莫迁若也——文法学之建构
    2.3 王若虚解“发愤着书说”
    2.4 事实不明,或乖本义——史学真实与文学真实
第3章 王若虚的文章理论
    3.1 江河之行,顺下而已——创作论
        3.1.1 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文章之体
        3.1.2 情致曲尽,肝肺流出——文章之作
        3.1.3 典实过于浮华——文章之法
    3.2 文势相承,内外兼修——批评论
        3.2.1 信与达
        3.2.2 文势相承
        3.2.3 内外兼修
    3.3 “和气”与“英气”——作家修养论
        3.3.1 不可“好名而不知体”
        3.3.2 识见
第4章 王若虚的诗歌理论
    4.1 此老心中具一天——白居易
    4.2 风致情韵,理妙万物——苏轼
    4.3 有奇无妙,有斩绝无横放——黄庭坚
    4.4 谁言只待南迁后,始是江西不幸时——江西诗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总论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1.1.1.2 《黄帝内经》
        1.1.1.3 《难经》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1.2.1 目不瞑
        1.2.2 不得眠和失眠
        1.2.3 不得睡
        1.2.4 不得卧
        1.2.5 不寐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4.1 治法的发展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5.1 针灸疗法
        5.2 心理、精神疗法
        5.3 饮食疗法
        5.4 外治疗法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6.1.2.2 《内经》本义考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6.2 关于胆型不寐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各论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1.2.2.1 《诗经》
        1.2.2.2 《楚辞》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1.2.4 《黄帝内经》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1.2.5 《难经》
        1.2.6 《伤寒论》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1.2.7 《金匮要略》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2.2.1 《脉经》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2.2.2 《针灸甲乙经》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2.2.3 《小品方》
        2.2.4 《集验方》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2.2.3.3 重服药食忌
        2.2.5 《华氏中藏经》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2.2.6 《诸病源候论》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2.2.7 《千金方》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2.2.8 《外台秘要》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3.1.4 道家与睡功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3.2.1 《太平圣惠方》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3.2.3 《圣济总录》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3.2.4 《普济本事方》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2.6 《针灸资生经》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4.2.2 《普济方》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4.2.6.2 脉候之辨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5.1.1 对病名的考辨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5.1.1.2 名义考辨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5.1.4.1 动静辨证论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5.2.2 沈时誉与《医衡》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5.2.7 吴澄与《不居集》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5.2.20.1 卧寐之辨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6.1.2 临床表现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6.1.5 治疗
        6.1.5.1 药物治疗
        6.1.5.2 非药物治疗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6.2.1.1 情志所伤
        6.2.1.2 饮食失节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6.2.1.4 禀赋不足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6.2.2.1 辨证要点
        6.2.2.2 分型论治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6.2.3.1 综合辨证
        6.2.3.2 从脏腑论治
        6.2.3.3 从脑论治
        6.2.3.4 从营卫论治
        6.2.3.5 从气血论治
        6.2.3.6 从阴阳论治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6.3.1 治法研究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6.3.1.2 综合辨治法
        6.3.1.3 安神十法
        6.3.1.4 治胃五法
        6.3.1.5 治肝六法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6.3.1.8 解郁安神法
        6.3.1.9 育阴(开郁)法
        6.3.1.10 辛散行气法
        6.3.1.11 益气温阳法
        6.3.1.12 升阳化湿法
        6.3.1.13 调理阴阳法
        6.3.1.14 阴阳分调法
        6.3.1.15 双向调节法
        6.3.1.16 通法
        6.3.1.17 综合疗法
        6.3.1.18 择时服药法
        6.3.2 自拟方研究
        6.3.2.1 通治方
        6.3.2.2 通治加减方
        6.3.2.3 证型用方
        6.3.2.4 对证通用方
        6.3.3 古方研究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6.3.3.3 古方新用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6.3.4.1 用药经验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6.3.4.3 单、验方治疗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6.4.1 针灸辨证治疗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6.4.1.2 诊治经验
        6.4.2 腧穴治疗研究
        6.4.2.1 腧穴治疗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6.4.3 针灸治法研究
        6.4.3.1 调阴阳跷法
        6.4.3.2 泻阳补阴法
        6.4.3.3 调和安神法
        6.4.3.4 交通心肾法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6.4.3.6 烧山火法
        6.4.3.7 夜针法
        6.4.3.8 浮刺法
        6.4.3.9 刺血法
        6.4.3.10 豹文刺法
        6.4.3.11 芒针透刺法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6.4.4.1 头针法
        6.4.4.2 颈三针法
        6.4.4.3 眼针法
        6.4.4.4 腕踝针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6.4.5.1 耳穴贴压
        6.4.5.2 耳针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6.4.6.1 穴位磁疗
        6.4.6.2 磁极针
        6.4.6.3 磁圆针
        6.4.6.3 磁提针
        6.4.7 水针治疗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6.4.8.1 埋线疗法
        6.4.8.2 埋针疗法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6.4.9.1 电针
        6.4.9.2 皮肤针
        6.4.9.3 蜂针
        6.4.10 灸法治疗
        6.4.10.1 艾条灸
        6.4.10.2 艾炷灸
        6.4.10.3 温针灸
        6.4.11 综合疗法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6.5.1 按摩治疗
        6.5.1.1 全身按摩
        6.5.1.2 足部按摩
        6.5.1.3 头部按摩
        6.5.1.4 自我按摩
        6.5.2 气功治疗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6.6.1 外治疗法
        6.6.1.1 贴敷
        6.6.1.2 药熏
        6.6.1.3 药浴
        6.6.1.4 药枕
        6.6.1.5 拔罐
        6.6.1.6 刮痧
        6.6.2 饮食疗法
        6.6.3 运动疗法
        6.6.4 音乐疗法
        6.6.5 沐浴疗法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6.7.1 病证特点研究
        6.7.1.1 激素水平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6.7.2 方药研究
        6.7.2.1 单味药研究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6.8.1 方证相对治法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6.8.1.2 分证治疗
        6.8.2 治方研究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8.3 针灸治疗研究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7)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 ——以十七、十八世纪的使行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朝鲜学与满学在比较文化学领域的对话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的现代性
        二、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二节 采信资料及研究方法
        一、近七百年积累下来的形象学文本亟待研究开发
        二、理解之理解:对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族形象的文化阐释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述评
        一、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述评
        二、朝鲜学与满学在比较文化学领域的对话
第一章 十七世纪前朝鲜朝语境中的女真形象
    第一节 十七世纪前朝鲜朝与女真关系的一般状况
        一、满洲族源流
        二、十七世纪前朝鲜与女真关系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李肯翊《燃藜室记述》中的女真形象
        一、李肯翊与《燃藜室记述》
        二、《高丽史》: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之史前史
        三、《燃藜室记述》中的女真形象
        1、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蕞尔小丑”
        2、朝鲜朝戍边将士阴影下的女真人
    第三节 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中的女真形象
        一、半人半兽的另类:不曾向化的女真人
        二、日益崛起的邻居:桀骜不驯的女真人
        三、《图记》中女真人形象的现代性
    第四节 李民寏《建州闻见录》中的女真形象
        一、《闻见录》中的女真地理形象:“山高水险,罕有平旷之原,风气强劲,寒冽殊甚”
        二、《闻见录》中的女真人形象:“习性悍勇,驰骋畋猎,乃其常事”
    第五节 咸境北道朝鲜民族传说中的满族人形象
        一、人类形象:咸境道朝鲜民族传说中的努尔哈赤
        二、兽类形象:咸境北道图们江沿岸地区朝鲜民族传说中的女真观
        三、被官方文化拒之于门外的“另一个”努尔哈赤
第二章 十七世纪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
    第一节 十七世纪朝鲜朝与清朝(后金)关系的一般状况
        一、满族人入关前与朝鲜朝之关系
        二、满族人入关后与朝鲜朝之关系
    第二节 燕行使与燕行录
    第三节 麟坪大君李 《燕途纪行》中的顺治王朝
        一、麟坪大君李与《燕途纪行》
        二、《燕途纪行》中的顺治王朝
    第四节 麟坪大君李 《燕途纪行》中的顺治皇帝
        一、“气象豪俊,既非庸流,眸子暴狞,令人可怕”的胡皇顺治
        二、“专厌胡俗,慕效华制”的顺治皇帝
        三、“荒淫骄侈自恣”的顺治皇帝
第三章 十八世纪上半叶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
    第一节 十八世纪上半叶朝鲜朝与清朝关系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金昌业与《老稼斋燕行日记》
    第三节 《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康熙形象——兼与同时期欧洲语境中的康熙形象比较
        一、“神气清明”的康熙皇帝
        二、围猎讲武之康熙皇帝
        三、节俭惜财之康熙皇帝
        四、属意文翰之康熙皇帝
    第四节 《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满洲族形象
        一、“清人貌丰伟,为人少文”
        二、“所谓抱腰一节,乃金国相爱之礼,而所见则可骇”
        三、“清人虽是胡种,凡事极为文明”
第四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
    第一节 十八世纪下半叶朝鲜朝与清朝关系的一般状况
    第二节 朴趾源与《热河日记》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满洲族形象
        一、“蔼然有春风和气”的乾隆皇帝
        二、“民俗蠢强,专尚弓马”的满洲人
结论 满洲族形象的演进轨迹:妖魔化——圆形化——客观化
参考文献
后记

(8)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面对“学术史时代”
    二、《西游记》学术史对象的确认与主体自觉
    三、也说“真理与方法”
第一编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
    第一章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明清之际社会剧变与《西游记》学术背景
        二、明清《西游记》学术史鸟瞰
    第二章 明代《西游记》评点
        一、冰泮发蛰,百草权舆:作为《西游记》评本发轫的世本
        二、李评本与《西游记》评点的成熟
    第三章 清代《西游记》评点
        一、《西游证道书》:清代《西游记》文本发展的主潮
        二、《西游真诠》与“谈禅”说
        三、儒学别体——《新说西游记》
第二编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
    第四章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五四”新文化与现代《西游记》研究开端
        二、现代《西游记》研究的辉煌历程
        三、现代学术范式:一个历史的总结
    第五章 鲁迅与胡适
        一、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
        二、胡适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的一个特殊贡献
        三、同而异体、和而不同:鲁迅、胡适的学术差异
    第六章 郑振铎、孙楷第和刘修业
        二、独树一帜、另辟异流:孙楷第的《西游记》版本目录学研究
        三、刘修业:吴承恩研究集大成
第三编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
    第七章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当代《西游记》研究历史回眸
        二、《西游记研究论文集》:建国以来(17年间)《西游记》研究的精华
        三、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新时期《西游记》研究的振兴
    第八章 《西游记》成书(源流)论
        一、关于《西游记》成书阶段的划分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的“祖宗”?
        三、《西游记》杂剧对后世百回本小说的作用与影响
        四、对《西游记》平话的认识
    第九章 《西游记》作者与版本论
        一、旷日持久的《西游记》作者之争
        二、异军突起的《西游记》版本研究
    第十章 《西游记》文本解读
        一、新时期《西游记》主题观的变迁
        二、《西游记》文化阐释
附:《西游记》八十一难与《还源篇》未必侔合——对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的一点批评
余论:关于构建“《西游》学”的一点感想
附录一:现代《西游记》学术论文要目索引(略)
附录二: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9)曲话文体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英文提要
导论 无从取法的曲话文体
    一、 曲话文体考论的理据
    二、 曲话文体考论的理路
    三、 曲话文体考论的路径
第一章 曲话界说意绪索隐
    第一节 曲话称名词语义蕴的源流
        一、 曲话称名词语的本义
        二、 曲话称名词语的义蕴
    第二节 曲话文体界说的历史回溯
        一、 清人的“潜在”界说
        二、 今人的“显在”界说
    第三节 纲要式历史概括与“潜学”式文体界说
        一、 定义曲话的科学方法
        二、 断限曲话的史学原则
        三、 曲话分类归属的逻辑方式
第二章 曲话的称名定体
    第一节 “以名举实”的文体学原理
        一、 称名定体意绪的渊源
        二、 题目的称名定体义理
    第二节 曲话的称名定体意绪
        一、 纷纭芜杂的名称
        二、 滋繁多端的称名定体源流
第三章 曲话的题目与序跋之间的义例生发关系
    第一节 “以名举实”的滑稽人物列传
    第二节 文体有定名而载述无成法的伶人艺事说教
    第三节 文体无定名而载述有成法的演剧事类杂录
第四章 断限曲话的历史依据与学理逻辑(上)
    第一节 曲话的断限
        一、 断限的两重性学理内涵
        二、 曲话与戏剧在断限范畴的历史渊源关系
    第二节 “宋元说”与笔记小说之间的学术构成关系
    第三节 “宋元说”的学术语境
    第四节 “古代乐舞说”与笔记小说之间的学术构成关系
第五章 断限曲话的历史依据与学理逻辑(下)
    第一节 曲话的起源与笔记小说的源流
    第二节 曲话的文体来源与笔记小说的“传记”和“经解”
        一、 曲话与笔记小说的“传记”
        二、 曲话与笔记小说的“经解”
    第三节 曲话的体式来源与笔记小说的“短书”和“叶子书”
        一、 曲话与笔记小说的“短书”
        二、 曲话与笔记小说的“叶子书”
第六章 曲话的记录属性与唐宋曲话的历史形成
    第一节 文体属性认识历程
    第二节 唐宋曲话的即时实录与曲话的文体形成
        一、 唐宋曲话的即时实录
        二、 唐宋曲话的历史形成:文儒野老的有意为之
    第三节 唐曲话的形态类型:“偏记小录”
        一、 唐曲话“偏记小录”的即时实录与“独举所知”
        二、 唐曲话“偏记小录”的现实成因
        三、 唐曲话“偏记小录”的文体性状
    第四节 宋曲话的形态类型:“都邑簿”
        一、 宋曲话“都邑簿”的历史源流
        二、 宋曲话“都邑簿”的现实成因
        三、 宋曲话“都邑簿”的文体性状
第七章 曲话的议论属性与元明曲话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文体属性流变历程
    第二节 元曲话的历史发展:戏曲批评与理论的自觉成型
        一、 突破序文义例定规,开创批评理论路向
        二、 变序文为“杂剧概论”,记“艳史”成“演员论”
        三、 立“戏剧谥法”,成“元剧史”公言
    第三节 明曲话的历史发展:戏曲批评与理论的自觉深化
        一、 集元曲话大成,开明曲话学术自觉规范先河
        二、 明曲话学术自觉规范全面实现态势
第八章 曲话的属性关系与清曲话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文体属性的历史标识
    第二节 曲话的自我称名与文体的自我限定
        一、 由前说汇辑中自立其说的《曲话》
        二、 由考据中自立其说的《剧话》
    第三节 焦氏曲话:定义曲话与定位戏剧学
        一、 焦氏曲话的基本学术构成特征
        二、 焦氏考据中的戏剧学
结束语:在研究的终点与历史的定位之间
[附录] 论王国维美学和艺术研究学术动机生成中的比较论理路

(10)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特许经营概念探讨
    第一节 特许经营的演化
    第二节 特许经营概念和特征
        一、 特许经营概念
        二、 特许经营特征
        三、 特许经营概念与其他类似概念比较
    第三节 特许经营的种类
第二章 特许经营合同分析
    第一节 特许经营合同的主体和形式
        一、 特许经营合同主体
        二、 特许经营合同形式
    第二节 特许经营合同的限制竞争条款
        一、 规定转售商品价格或服务价格条款
        二、 搭售条款
        三、 竞业禁止条款
    第三节 特许经营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一、 特许人的基本义务
        二、 受许人的基本义务
        三、 特许人与受许人其他的权利和义务
    第四节 特许经营合同漏洞的特别补充
        一、 合同期限不明的补充
        二、 技术改进归属条款遗漏的补充
    第五节 特许经营合同的特别解除
        一、 特许人商誉遭严重诋毁或损害的情形
        二、 特许人商业秘密遭泄密的情形
        三、 合同双方均依约履行而受许人未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情形
第三章 特许经营特殊的民事责任
    第一节 特许经营特殊的外部责任
        一、 学者的观点及评析
        二、 美国的判例及评析
        三、 俄罗斯民法典的规定及评析
        四、 本文的主张
    第二节 第三人侵害特许人知识产权的特殊责任
第四章 完善我国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的构想
    一、 将特许经营合同作为典型合同规范
        二、 建立与特许经营相适应的商号使用法律制度
        三、 建立特许经营行政许可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四、此处“启示”似无不当(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我国家族信托监察人制度之构建[D]. 胡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2]从汉末品题到《世说新语》品藻 ——汉末魏晋人物鉴赏嬗变研究[D]. 陈佳煜. 上海大学, 2016(02)
  • [3]苏轼涉病诗研究[D]. 张子川.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3)
  • [4]王若虚文学思想研究[D]. 李晓艳. 河北大学, 2014(11)
  • [5]“中国摄影家大PK”——研究是主体学术是目标分数是花絮[J]. 李树峰,刘宽新. 中国摄影家, 2009(08)
  • [6]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7]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 ——以十七、十八世纪的使行文学为中心[D]. 刘广铭. 延边大学, 2006(12)
  • [8]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 竺洪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曲话文体考论[D]. 杨剑明. 上海戏剧学院, 2004(02)
  • [10]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D]. 李坚东. 广西大学, 2002(02)

标签:;  ;  ;  

“启示录”在这里似乎不合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