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和发展

生存和发展

一、为生存发展而超越(论文文献综述)

袁一平[1](2021)在《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的探索源于人类对生存困境与生态危机的审视,特别是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深入反思。开展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研究,有助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生存方式,实现思维模式的转变。人的生态化生存问题属于跨学科的探索,它在以往哲学、伦理学、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传统生存哲学与生态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并在实践上尝试以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调整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判断与选择。本文在梳理与分析人的生态化生存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索,初步建构了这一课题的研究框架。第一章:导论。导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开始,介绍了研究的理论动因与现实动因,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当前人类社会所处的困境,表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本章首先从形成、内涵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基本思想进行了探索。其次,从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是人类栖息的家园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最后,从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三个方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第三章: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脉络。其次,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依附关系、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释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逻辑及其精神。最后,从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消极维度与超越因素探讨了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四章: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本章首先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特征及其历史必然性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进行了初步阐释。其次,对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存在的物质生活困境、精神生活困境、生存发展困境、生态平衡困境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并进一步探索了相关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从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批判与超越探讨了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第五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本章基于上述的研究基础,探索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首先从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可能性与挑战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其次,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从限度性生存、整体性生存与和谐性生存三个方面探讨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推进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价值选择和行动要求探讨了其实践要求。第六章: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具体的实现路径是本研究的最重归宿。本章首先从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其次,从优化大众生活结构、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提倡极简生活理念三个方面对人类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最后,从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基本原则、培育路径三个方面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生态化转向进行了探索。

许翠芳[2](2021)在《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富强之要在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之源在于治理完善,治理完善之本在于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达成,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人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外在表现,还是借鉴当代的西方社会的治理经验,以期在实践中进行矫正和达到动态平衡,实现“源头治理”,都必须首要关切和回应的现实问题就是治理现代化和人的发展问题。因为治理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对象就是人的问题,人永远地在发展自身中发展着社会关系,在发展社会关系中丰富与完善着人本身。治理是实现人的发展之最高价值的人类目的性活动,其整个过程都应该体现人的在场。治理产生于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动机,内在包含着人的完善之目的,人的发展与治理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的社会需求,治理即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治理与人的发展问题,从经济层面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依靠治理实现共同富裕;从政治层面看,就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治理为了人民,治理依靠人民,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文化层面看,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批判继承;从思想层面看,要引导人民树立与现代治理水平和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阐述治理的元问题,即治理“是什么”“因何而是”,进一步追溯人类治理活动的源初动机,治理实践在人类历史中是指所有人类为自身的完善所进行的社会性实践。社会形态不同,人类的治理方式和治理价值存在差异,不同的治理状态下,人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其次,论证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治理主体的向度看,人是治理的主体,越提高人的治理主体地位,就越趋向人的完善目标,反之亦然。从治理方式的向度看,治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从治理的内在价值来看,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后,总结治理和人的发展问题的现实出路,就是治理要在人的价值认同的基础上,为人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社会场域,创造更多满足人的需求和发展的价值之物。一切社会活动都应该以人为目的,按照人的发展要求构建社会,不断形成适宜人的发展的社会制度、道德规范、治理样态。按照人的发展的终极价值选择合适的治理工具,并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改善、更新。

郭明[3](2021)在《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文中提出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哲学辨析,力求揭示体育与竞技的存在关系与理论联系。二者呈现出对立统一的辩证之意,既有对立层次的明显差异,其各自为属,体育是人塑造自我的社会文化活动,竞技是人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为本质间的不同所在;又有统一层次的紧密交织、交相促进,不为孤立发展,以共同良性的服务与作用于人,来实现主体的自由完整价值。故此,对体育与竞技的关系展开全面探索,在历史变迁中考量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确证着两者从“结合体”到“离散体”的状态转向。从而基于找寻体育与竞技的多重本质属性因素之下,明清两者差异与共在之间的联系。再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分析,因社会大环境影响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对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之关联,从中剖析人、体育、竞技三者间产生的割裂缘由,由此探索其出现异化的根源及造成的危害,最终在哲学视域中以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为竞技建立起本质意义的复归路径。本论文将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探究分析:一、在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解说中,架构起体育与竞技关系的哲学线索。从哲学视域和思维中阐释体育、竞技的概念,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思想论述体育与竞技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将人、体育、竞技展开明确的梳理整合,达到体育与竞技关系存在的主线目的。二、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变迁中,拷问体育与竞技关系发展的流变转向。从自然万物中人开始出现时期的鸿蒙秘境为起点,而后经历神只的争斗、智者的诗篇、人神的欢娱、夺冠的狂热、价值的向度五个阶段,体育与竞技由最原初的结合体不分离状态转变到最后来的各自为属那般,其关系进行了向度的甄别选择,体育主“育”,竞技主“竞”,分别走向不同的发展征途。三、在体育与竞技的不同因素找寻中,深度探讨二者本质共在性与差异性的起因。主要从体育与竞技的身体性、运动性、竞争性、技艺性、规则性、游戏性、暴力性、体能性等因素来进行二者的“有与无”主体确认、“动与静”实践规约、“强与弱”认知状态、“高与低”行为自觉、“内与外”秩序框定、“此与彼”立场认同、“虚与实”价值尺度、“是与非”本体感知,以获得体育与竞技对立统一(异同共存)的辩证哲学关系澄明。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异化理论,以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干涉体育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出现非人道现象、拜金主义、体育暴力、兴奋剂、假球黑哨等诸多问题,来揭露竞技本质异化存在的根源及危害。竞技本质的异化是社会大环境下人之主体被物化侵蚀致使人文体育精神缺失的后果,主体失位,进而造成体育与竞技关系的遮蔽破裂,竞技本质失守,不再本性自然。五、立足于竞技本质异化的幻象和根源剖析,以及对人之主体产生的伤害,运用体育的精神伦理层面来使竞技获得纯粹的本质意义回归。从体育的伦理规范、公平正义、生命塑造、卓越追求和自由解放等路径对竞技进行正确引导,从而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促进其良性发展,以最终实现主体的自由之态。

林孝斌[4](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常鑫[5](2021)在《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文明、科学与技术的飞跃发展,俨然为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及其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尊重、关注、理解他们的生存及成长,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本研究基于全纳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参与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培智学校教育为主线,同时关照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生存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与教材、管理者及教师的情感与态度等多维视角切入,试图更为客观地阐述H省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发现,当前H省培智学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其生存教育更多地侧重于补足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和学段分布不均,仍存在入学困难,缺乏跟进和保障,就业支持相对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究其缘由,相对于家庭和社会需求,培智学校在教育教学设备、教育目标和理念,教材和课程,师资条件与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尚未能满足培智学生全纳性与创造性的拓展。同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衔接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智学生的生存效度。由于受身心条件所限,培智学校学生一旦缺失家庭教育的养护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很难顺利实现学校教育效果的延续和社会性发育。因此,培智学校学生的生存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同时需要医疗、残联、民政、财政等各部门予以协同,共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优势智能的可能空间和条件,进一步实现关注平等差异、积极融入社会、重审人的价值的全纳教育目标和理念。可见,培智学校的生存教育并不是纯粹地教会学生知识,而是利用一切教育力量,通过“身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犹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从而尽力实现对每一位特殊学生产生实质性的生存培育,突出发展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从中寻求人的突破,营造和谐共生的生存空间。生存教育是培智学校学生获取生存意识与能力的主要途径,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支持和完善生存教育条件,社会要大力接纳和提供就业机会形成长期支持体系,同时家庭要及时强化和改善培育效果。只有构建各方合作和联动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目标,才能使学生具备服务自身与社会的意识与能力,才能更完整、自由且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融合,实现他们真正的生存价价值。

夏承伯[6](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何诗鸣[7](2020)在《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文中认为葛亮是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存在。在他的身上,先天优良的创作禀赋和扎实深厚的教育背景同时具备;彼时南京,现时香港的双城生活经历以及江南文人家族渊源共同熔铸于他的生命历程,影响着其观照事物的格局并广泛投射于创作中,令其作品带有混杂丰富的“葛亮味”而为文坛瞩目,葛亮生命个体的独特经验与创作成果之间的牵系也已成为特有的文学现象获得文坛的持续关注。他以自我生存感知作为书写资源,围绕“城市、历史、人性”三个部分开启由表及里的创作探索,将思考倾注进人和城生存发展的讲述之中。在创作中,葛亮将历史沉疴、当代生存冲突质素作为生命存在的背景和舞台,始终挖掘着不同时空内生命存在行进的暗角死结,管窥芸芸众生无所不在的生命悲情和生存残酷,在历史与当下的日常生存节律中抽离出内蕴的生存困境,基于自我生存经验,展示出独特的生存关切和对于生存现实的拷问和思考,也凸显出葛亮自成一脉的生存认知。“生存”集“动物性”与“超越性”为一体的建构性内涵,使以此为基的生存困境囊括生存矛盾冲突未竟的同时,也处于永续建构的状态之中。根据当代生存的内容彰显,葛亮小说中的生存困境可被分为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男女两性的情感困苦与都市生存的精神失序四部分。历史时代与现代生活秩序的时空内,血腥与暴力的战争杀戮与人性变异,底层民众的当代生存困窘,男女两性的情爱纠葛,都市人群的精神面貌与心灵真实,生命个体与群体乃至城市的命运遭际,在多种关涉物质、精神、自然、社会、历史生存维度的缠绕纠结中,展现出生存困境的长卷。葛亮抱持生存困境书写的缘由值得研究。葛亮作为“独一代”,在历史经历、城市经验、社会关系方面具备特殊心理体验。作为学院派知识分子,则承袭了历史反思、人文关怀、社会批判等意识,其中无不渗透着知识分子本身具备的良知意识。而葛亮长期于香港的“岛城”生活经历也给予其一种封闭、阴郁的地理感知,投射在生存困境的书写中,显现为文本形态的孤立、困境空间内部营构的逼仄与促狭以及困境氛围的阴郁特征。此外,作家笃信的宿命观中的“命运推手”思想与浸淫至深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张扬的“反叛”思想二者融合,都影响了其生存困境的书写风貌。葛亮小说生存困境书写的意蕴丰富。在他的小说中,生存者各自生存场域内的生存遭际,体现出生存时间的鲜明对立,“旧年”与“新时”的并立结构不仅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两种生存时代的场域营构、生存状态显现以及包容性比对,也传递出葛亮对“传统”与“现代”的建构与反思意图。当触及生存困境的缘由反思时,生存者群体性“弱者自弱”与女性群像相对男性群像的“强势”面貌不仅显现出葛亮对“国民性”的审视批判,背后也映射出葛亮的弱势文化书写心态。同时,葛亮对生存秩序的宿命表达、无常表达以及困境源于他者的牵系表达与生存者精神异化的荒谬坦露则共同彰显了葛亮对日常生存本质的悲观认知。而谈及生存困境的描摹,葛亮结合自我的审美经验,书写中显现出的“疏离姿态”、动物谛视以及“视觉化”的叙事表达又令其生存困境书写可被视作一种基于“空间内容物”的堆叠呈现,人的生存困境由此跃入审美范畴。在勾勒生存现场、阐发生存反思的同时注重困境美学的缔造,葛亮的生存困境书写因而获得独树一帜的风格色彩,之于作家个体、“70后”同代际作家队伍乃至当代文坛写作多有深意和新质生成。此外,葛亮的书写也存在生存悲观、生存范围单一等局限之处。

左剑虹[8](2020)在《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中的“超越”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越问题贯穿于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始终,是其整个哲学思想的内在灵魂。他令生存通过思考范畴化、现象化的事物跃向终极超越的哲学构思,旨在于解决“存在如何显现给我们”的问题。超越思想首先关乎生存本身的超越,需要生存在跟边界情况的不断遭遇中突破自身,还要在具体的历史真实中确认自身,而生存对这一切的坚定执行皆归因其持守着理性、开放的哲学信仰,因此生存向超越的“一”跃近的过程便是踏上了持续敞开自身可能性、不断突破思维桎梏的过程。以生存为中心展开的超越则秉持其统筹一切的“大全”精神,不断吐露出密码语言吸引生存的倾听,进而召唤生存向自身的内在性超越不断趋近。本文共分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围绕超越的模式、作为超越的范畴以及通往超越的具体情境,对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超越本质进行论述。雅斯贝尔斯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从非根本性超越向根本性超越迈进的过程。纵然现象性的范畴并不能准确表达超越,但人类思维意识的习惯便是思考一切可见的和可想象到的事物,这里便要借可以言说的范畴来论及难以言说的超越,旨在打破范畴的藩篱建立意识向超越的飞跃。在通往超越的具体情境中,雅斯贝尔斯强调生存唯有在具体的历史真实中、在面临边界情况时才能触及超越,与此同时生存通往超越的过程也是勇于直面死亡、对信仰进行抉择的过程。第二部分通过阐明雅斯贝尔斯为通达超越所提出的哲学信仰与基督教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澄清其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身份,并对其生存哲学中生存通达超越要读取的密码语言进行了详细阐释。雅斯贝尔斯之所以对基督教信仰进行批判,是因为他认为现代宗教精神已然衰落,所谓的靠上帝救赎自身的思想则完全背离了信仰初衷。有鉴于此雅斯贝尔斯提出了哲学信仰,不仅有力地矫正了“信仰”内涵,并且就其“世界哲学”的观念全面推动了哲学信仰的展开。而为了通达超越,便一定要读懂雅斯贝尔斯哲学信仰所信奉的“密码”教义,这“密码”恰恰就是超越传达给生存的语言。第三部分从雅斯贝尔斯表达超越的“大全”入手,展开超越最终的指向问题,并指出生存在进行超越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些矛盾。首先鉴于超越不断沉浮的属性,生存意识到自身本具超越性才去生存,因此生存要凭着自身存在与超越间天生的关联去通达超越。但是到达超越的“一”却并非一帆风顺,因为生存总是在跌宕起伏中向着超越前进,超越也因此变得沉浮不定。其次,雅斯贝尔斯强调超越的最终指向为最终的“一”,但超越的“一”并非指向上帝,而是生存寻找到的独属于自身的“一”,即在实存世界中超越到尽可能到达的内在超越。

王霞[9](2020)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文中研究指明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于200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莱辛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其作品题材丰富、内涵深刻。本文选取了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The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of Planet 8,1982)(以下简称《八号行星》)为研究对象,小说描述了一个自然生态失衡、社会冲突分裂、居民精神异化的八号行星,讲述了八号行星代表(星球管理者)在冰灾中超越自我,涅盘重生的故事。论文首先从八号行星突遭冰灾,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引发社会动荡和个人信仰缺失等事件探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失衡的生态关系,发现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重构人与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过程。然后分析殖民统治者老人星帝国为八号行星制定的移民罗汉达星球计划也宣告失败,八号行星深陷生存危机,老人星苦心经营的乌托邦假象遭遇破灭危机。冰灾帮助八号行星代表从老人星营造的和谐乌托邦社会假象中苏醒,勇敢直面人类在生态灾难中的物质短缺危机和困惑迷茫的精神危机,坚定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乌托邦理想和信仰,肯定个体生存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和集体优势为人类的存续发展做出努力。最后赞扬了八号行星代表在冰灾中不畏死亡翻越隔离墙,向极地冰川前进寻求人类发展的勇敢行为;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灾难中共享生命与记忆,最终进化成集体共生形态的自由发展意识,和人类勇于超越自我的精神。本文运用了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跨越文学与哲学的学科界限,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辩证统一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乌托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思想探讨莱辛在《八号行星》中设定的集体涅盘重生结局。文章从莱辛在小说中的马克思哲学思想以及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担忧和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注肯定了八号行星代表在生存困境中做出的正确选择,最终找到生态危机的解困之路。

张翔[10](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逐渐分离并相互对立,农业雇佣工人既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但其能得到的仅是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部分剩余产品则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攫取。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是通过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实现的,资本主义地租正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地租不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要改变劳动者备受剥削的处境,就必须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究竟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又为此创立了土地革命理论,把合理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工农联盟的纽带,把工农联盟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横向的比较了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与东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差异,提出不同国家要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考察了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其整体性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成功开展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在农村则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农村普遍实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统归公社调配与使用,农民实际上丧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实际是生产关系超常规的变革,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初探索仍旧是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入手,探索适合国情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趋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承包权继续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责,这样仅承担财产功能的经营权就可以“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自由流转,从而兼顾了保障农户土地权益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双重需求,细化并明确了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产权关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扫清了障碍,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坚持不懈的探索,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努力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实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萌芽、形成、完善、后续实践与发展整个历史进程,通过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后续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充分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启示。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的反抗意识日益觉醒,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继承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19世纪欧洲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其他杰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地思想。第二章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历经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四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通过土地国有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依据所处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明确的土地纲领、建立工农联盟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地租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和土地革命理论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立足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和革命策略,在苏俄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适时推进苏俄的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时应坚持策略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用灵活的土地政策服务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现实需要,进而争取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还针对中国等东方国家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土地革命实践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进一步提出土地纲领和政策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应依据现实革命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先通过土地改革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分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理论研究重要的是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情况和土地关系的稳定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进而决定了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程度,因此土地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土地问题集中体现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所面临的三对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产权明晰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是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要推动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需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二、为生存发展而超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生存发展而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1)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理论动因
        1.1.2 现实动因
    1.2 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脉络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及其生态逻辑
    2.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生存论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形成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内涵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意义
    2.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根基
        2.2.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2.2 自然界是人类无机的身体
        2.2.3 自然界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2.3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意蕴
        2.3.1 生态基本属性的演化过程
        2.3.2 人类生存活动的生态特性
        2.3.3 人类生存活动的时空逻辑
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
    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脉络
        3.1.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3.1.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形成
        3.1.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深化
    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关系及其精神
        3.2.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生产逻辑
        3.2.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依附关系
        3.2.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精神世界
    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3.3.1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积极维度
        3.3.2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消极维度
        3.3.3 人的自然化生存方式的超越因素
4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
    4.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4.1.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内涵
        4.1.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特征
        4.1.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必然
    4.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与根源
        4.2.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相关问题
        4.2.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中的问题根源
    4.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影响及其反思
        4.3.1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异化
        4.3.2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批判
        4.3.3 人的技术化生存方式的超越
5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
    5.1 人的生存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5.1.1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必要性
        5.1.2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可能性
        5.1.3 人的生存方式生态化转型的挑战性
    5.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与主要特征
        5.2.1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基本形式
        5.2.2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主要特征
    5.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与价值准则
        5.3.1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重要原则
        5.3.2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价值选择
        5.3.3 推进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行动要求
6 人的生态化生存方式的路径选择
    6.1 促进人类生产方式的转变
        6.1.1 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
        6.1.2 推动科技生态化转向
        6.1.3 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6.2 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
        6.2.1 优化大众生活结构
        6.2.2 推行绿色消费方式
        6.2.3 提倡极简生活理念
    6.3 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
        6.3.1 生态化思维的主要特征
        6.3.2 生态化思维的基本原则
        6.3.3 生态化思维的培育路径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关于治理的研究
        1.2.2 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概念界定
        2.1.1 治理
        2.1.2 人的发展
    2.2 相关理论
        2.2.1 马克思恩格斯治理理论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观
        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
    2.3 作为分析框架的治理
        2.3.1 治理主体
        2.3.2 治理目标
        2.3.3 治理效果
    2.4 当代人的发展之面向
        2.4.1 人的需要的发展
        2.4.2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2.4.3 人的能力的发展
    2.5 治理的元问题
        2.5.1 人是价值之源
        2.5.2 治理的本质
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内在统一
    3.1 治理的人的发展维度
        3.1.1 人性前提:治理模式的依据
        3.1.2 人的全面发展:治理的最终目的
    3.2 人的发展的治理维度
        3.2.1 治理主体:不同形态的人
        3.2.2 治理目标:解决人的生存困境
        3.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素质
    3.3 治理与人的发展的互构
4 治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1 治理促进了人的需要的发展
        4.1.1 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与发展
        4.1.2 人的精神需要的丰富与提升
        4.1.3 人的发展的可持续
    4.2 治理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
        4.2.1 人的交往空间
        4.2.2 人的交往方式
        4.2.3 人的交往内容
    4.3 治理促进了人的能力的提升
        4.3.1 人的智力水平
        4.3.2 人的创造潜能
        4.3.3 人的治理能力
5 人的发展对治理的意义
    5.1 人的发展为治理提供动力支持
        5.1.1 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为治理完善提供保障
        5.1.2 人的素质对制度建设起重要作用
        5.1.3 人的发展是治理的内在价值
    5.2 人的发展程度是治理评估的标准
        5.2.1 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
        5.2.2 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
        5.2.3 人的能力的提升程度
6 历史中的治理样态及人的境况
    6.1 传统社会中秩序导向型治理
        6.1.1 治理主体:君为主导
        6.1.2 治理目标:免于饥饿形成秩序
        6.1.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协作能力
    6.2 现代社会中效率导向型治理
        6.2.1 治理主体:政府主导
        6.2.2 治理目标:效率基础上的公平
        6.2.3 治理效果:依赖于人的竞争能力
7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7.1 当代中国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
        7.1.1 治理主体多样性不足
        7.1.2 治理目标偏离人的发展
        7.1.3 治理效果缺少人的价值维度
    7.2 治理纠偏对策
        7.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7.2.2 激励人民参与治理
        7.2.3 构建生存关怀的考核体系
8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1.2 国外竞技本质异化思想述评
        2.1.2.1 异化理论释义研究述评
        2.1.2.2 竞技本质异化理论研究述评
    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竞技本质研究述评
        2.2.2 国内体育释义研究述评
        2.2.3 国内关于体育与竞技问题的研究述评
        2.2.3.1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的研究
        2.2.3.2 关于体育与竞技关系问题的研究
3 论文研究计划
    3.1 研究思路与框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4 概念解说
    4.1 体育
    4.2 竞技
    4.3 体育与竞技的理论阐述
5 时间的疑难——体育与竞技的哲学拷问
    5.1 鸿蒙的秘境:体育与竞技的远古礼赞
    5.2 神只的争斗:体育与竞技的诸神之战
    5.3 智者的诗篇:体育与竞技的赛会史诗
    5.4 人神的欢娱:体育与竞技的宗教信仰
    5.5 夺冠的狂热:体育与竞技的锦标梦魇
    5.6 价值的向度:体育与竞技的哲学甄别
    小结
6 本质的阐释——体育与竞技的因素找寻
    6.1 身体性的“有与无”:体育与竞技的主体确认
    6.2 运动性的“动与静”:体育与竞技的实践规约
    6.3 竞争性的“强与弱”:体育与竞技的认知状态
    6.4 技艺性的“高与低”:体育与竞技的行为自觉
    6.5 规则性的“内与外”:体育与竞技的秩序框定
    6.6 游戏性的“此与彼”:体育与竞技的立场认同
    6.7 暴力性的“虚与实”:体育与竞技的价值尺度
    6.8 体能性的“是与非”:体育与竞技的本体感知
    小结
7 文化的幻象——竞技本质异化的体育哲学辨析
    7.1 身体的奴役:竞技非人道现象的体育训练
    7.2 政治的干预:竞技荣誉背离中的体育竞赛
    7.3 经济的膨胀:竞技商业浪潮中的体育功利
    7.4 群体的角逐:竞技过度职业化的体育暴力
    7.5 技术的跃进:竞技科技进步中的体育置换
    7.6 文化的表演:竞技市场运作中的体育娱乐
    小结
8 精神的指引——竞技本质意义的体育哲学考察
    8.1 道德的承诺:竞技面对人性向善的体育伦理规范
    8.2 价值的衡量:竞技树立竞赛规范的体育公平正义
    8.3 行为的凸显:竞技针对身体本能的体育生命塑造
    8.4 超越的魅力:竞技极限挑战精神的体育卓越追求
    8.5 本质的回归:竞技寻找主体发展的体育自由解放
    小结
9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一、“生成论”之太极
        二、中士的“敬”意识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三、天主:“正意”之源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一、什么是“真学问”?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一、理性与灵修
        二、“诚-性”与检慎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智学校学生主体教育的意义
        (二)培智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价值
        (三)培智学校学生的社会融合目标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概念界定
        (一)生存教育
        (二)培智学校学生
        (三)智力障碍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问卷法
        (四)访谈法
    六、理论基础
        (一)全纳教育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七、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应然状态
    一、培智学校学生与生存的关系
        (一)学校是培养学生社会规则的主阵地
        (二)家庭是建立学生生活需要的原发动力
        (三)各界联动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文化
        (四)学生自身与生存建立完形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理想状态
        (一)培养目标应是健全人格的人
        (二)教育理念应是独立的生存者
        (三)生存实质应是维护学生自由公正的权利
        (四)生存机制应是构建和谐社会道德的体系
第二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实然状态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点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工具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开展情况
        (一)目标定位
        (二)管理措施
        (三)课程设置
        (四)教材使用
        (五)师资配备
    三、培智学校学生家庭生存教育的培育情况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生存教育环境
        (三)家庭生存教育内容
        (四)家校合作的生存教育模式
    四、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教育情况
        (一)资本分配情况
        (二)考试选拔情况
        (三)社会沟通情况
        (四)社会就业情况
第三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培智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育化困境
        (一)教育管理特殊化不足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学习桎梏
        (四)学校育化的生存实践脱节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维护困境
        (一)家长育人意识薄弱
        (二)家长育人方法欠缺
        (三)家校合作教育固化
        (四)家长支持条件缺乏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给养困境
        (一)社会文化给予生存空间不足
        (二)法律保障弱化
        (三)社会匹配资源较少
        (四)社会育人结果被忽视
第四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学校干预困境成因
        (一)生存教育定位模糊
        (二)校园文化的智能环境缺乏
        (三)教师专业素养支持力不足
        (四)管理者的决策粗浅
    二、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家庭教养困境成因
        (一)家庭教育结构残损
        (二)家庭教育意识窄化
        (三)家长教育方式不当
        (四)家校合作不对称
    三、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的社会融合困境成因
        (一)社会规则与沟通的适应不调
        (二)同伴关系存在距离
        (三)就业效度岌岌可危
        (四)教育分层处于劣势
第五章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保障力度
        (一)建立学生入学综合诊断评估与档案追踪机制
        (二)扩大培智学校办学总量
        (三)扩大培智学校教师培养力度
        (四)政府、专家、一线教师参与校本教材推广
        (五)开设临床教育学,推动五位一体的康养模式
    二、完善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实施条件
        (一)改善教育特殊化环境,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拓宽教师招聘渠道,提高教师培训实效
        (三)教育评价中引入社会性评价机制
        (四)改进教育管理普教化倾向
    三、改善培智学校学生家庭培育效果
        (一)设立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提供家长公益岗位
        (三)建立家长心理干预调节机制
        (四)改善家长与学校教育的衔接
    四、提高培智学校学生社会生存支持
        (一)加强义工的专业性
        (二)民办培智幼儿教育公助化
        (三)健全职前教育,设立专业性托养机构
        (四)进一步融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就业支持
结论
附录一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校长问卷
附录二 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概要
附录四 课堂参与观察记录表
附录五 双鸭山市S培智学校总课程表1
附录六 哈尔滨市H培智学校总课程表2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7)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生存困境的内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存视阈的丛生困境
    第一节 历史“无理性”的残酷盘剥
    第二节 边缘群体的生存挣扎
    第三节 求不得苦的情感围城
    第四节 都市空间的精神失序
第三章 生存困境的书写缘由
    第一节 “独一代”的身份焦虑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良知意识
    第三节 “岛城”意识的创作心理
    第四节 宿命观与后现代思想的指引融合
第四章 困境谛视的深层意蕴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立场的建构反思
    第二节 弱者群像的多面传达
    第三节 生存荒谬的悲观昭示
    第四节 困境美学的匠心生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中的“超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的超越本质
    1.1 超越的三种模式
        1.1.1 世界取向之内的超越
        1.1.2 生存澄明中的超越
        1.1.3 形而上学中的超越
    1.2 通达超越的三个范畴
        1.2.1 作为一般客观性范畴的超越
        1.2.2 作为现实范畴的超越
        1.2.3 作为自由范畴的超越
    1.3 实现超越的具体情势
        1.3.1 历史真实性是超越的基础
        1.3.2 边界情况是超越的机缘
        1.3.3 向死而在是超越的底色
        1.3.4 信与不信是超越的抉择
第二章 雅斯贝尔斯通达超越的哲学信仰
    2.1 雅斯贝尔斯对基督教信仰路径的批判
    2.2 雅斯贝尔斯对哲学信仰的阐释
        2.2.1 对“信仰”的矫正性阐释
        2.2.2 “世界哲学”观念的推动
    2.3 雅斯贝尔斯哲学信仰的“密码”教义
        2.3.1 密码的实质
        2.3.2 密码与超越的关系
        2.3.3 密码的获取
第三章 超越的最终指向
    3.1 不断沉浮的超越
        3.1.1 升华与堕落
        3.1.2 白昼法则与夜间激情
    3.2 超越到最终的“一”
        3.2.1 多样性与“一”
        3.2.2 超越到“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八号行星生态的辩证统一
    1.1 八号行星自然生态的辩证统一
    1.2 八号行星社会生态的辩证统一
    1.3 八号行星代表精神生态的辩证统一
第2章 八号行星社会的乌托邦理想
    2.1 老人星打造的乌托邦假象
    2.2 八号行星乌托邦假象遭遇解构危机
    2.3 八号行星代表重拾乌托邦希望
第3章 八号行星人本思想的存续
    3.1 八号行星代表正视存在价值
    3.2 八号行星代表寻回自我意识
    3.3 八号行星代表思考未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详细中文摘要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10)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四、选题的基本内容
    五、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基础: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二、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三、政治基础:欧洲各国阶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四、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和农民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
        三、18-19世纪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杰出成就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萌芽
        二、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地租理论
        一、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相分离产生地租
        二、封建地租形式的演化与地租的资本化
        三、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区别
        四、分成制与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五、住宅及房租理论
    第二节 土地国有化理论
        一、土地国有化的条件和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原因
        二、土地国有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三、土地国有化之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第三节 土地革命理论
        一、对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进行阶级分析
        二、分析农民土地问题与实现工农联盟的关系
        三、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策略的新认识
    第四节 欧美国家与东方社会土地理论
        一、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方向
        二、东方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三、东西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多样性
    第五节 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一、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自然条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史前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结构及其解体和后续发展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地产”的财富属性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曲折演绎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论战
        二、考茨基《土地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部分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一、土地国有化理论在苏俄的实践与发展
        二、全面论述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三、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适时推进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进行转变
        五、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及其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第一节 对中国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展开初步探索(1921-1927年)
        一、中国传统土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土地政策
        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与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
        三、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工农联盟的关键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1927-1952年)
        一、明确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二、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
        三、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对土地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四、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完整所有权
    第三节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53年至今)
        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
        二、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三、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主要矛盾
        三、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第二节 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一、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底线”不动摇
        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为生存发展而超越(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的生态化生存研究[D]. 袁一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治理与人的发展研究[D]. 许翠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竞技本质因素的体育哲学辨析[D]. 郭明.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5]培智学校学生生存教育困境研究[D]. 常鑫.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葛亮小说的生存困境书写研究[D]. 何诗鸣. 安徽大学, 2020(07)
  • [8]雅斯贝尔斯生存哲学中的“超越”思想研究[D]. 左剑虹. 山西大学, 2020(07)
  • [9]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解读莱辛科幻小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D]. 王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10]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 张翔.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生存和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