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现实——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路径回顾

《自我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现实——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路径回顾

一、“自性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现实——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刘昊[1](2021)在《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百余年来,我国合唱艺术伴随着民族独立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具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表征。较之过去以“群众歌咏”为主要载体、在国家政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合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步入新世纪的二十年,我国群文合唱蓬勃发展,呈现出包容共生的多元生态。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迎来了全体国民追求审美的美育新时期,城市群文合唱图景出现新趋势。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趣缘”青年群体,他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对作为人声艺术的合唱的概念理解日益成熟,追求精益求精的听觉感受、持续参与合唱活动成为其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在合唱研究领域中对作品本体的音乐学研究、合唱训练策略的教育学方法研究、群文合唱的社会学意义、历史学脉络研究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就研究对象而言,以老年、大学生、少儿群体为主。基于此,本文力图通过实证研究切入青年群体这一视角,分析该群体能够形成稳定音乐兴趣、能够将音乐学习主动纳入个体终身教育体系的成因及影响要素,探索其在不同成长阶段参与合唱和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所感知到的音乐教育现状与问题。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软件,对上海市较为典型的三个新型合唱团中的15名团员进行深度访谈,探索了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当下合唱团的动力及影响因素,构建了该群体“音乐素养-心理需要-城市情境”的动力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搭建了进一步研究的结构路径框架,提出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参与合唱的直接体验以及当下上海的人文环境是其步入青年阶段产生多维度心理需要而继续参与合唱团的重要影响要素,并提出音乐素养在个体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与其成年后继续参与合唱团产生的多个心理需要之间发生中介效应的假设。随后,结合扎根理论的研究,借鉴西方合唱参与方面较为成熟的量表,对本研究调研问卷进行设计,对量表中涉及的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和题项开发,对正式问卷的内容信度与内容效度进行调整与修订。其二,面向上海市以青年职场人为主体的合唱团与大学生合唱团发放正式问卷,采集有效答卷558份,全面考察了参与合唱的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参与合唱的体验、大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情况、自我感知的音乐素养、合唱偏好、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差异性分析,了解了不同性别、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分别在读谱习惯、合唱偏好、音乐素养和心理需要方面的差异性。首次运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通过KMO和巴利特球型检验确定了问卷量表中的题项能够做因子分析,再通过主成份分析肯定了量表中各个维度的组成;然后通过对理论模型指标及参数拟合度的测量和比对,对模型进行修正;最后,在结构模型检验中对质化研究中提出的若干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上述步骤,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成长支持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审美需要、求知需要以及个人价值实现需要均有显着性作用;2、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对个体成年后参与合唱团的求知需要无显着影响;3、上海合唱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价值实现需要与社交需要无显着影响;4、城市文创环境对个体参与合唱团的精神需要与审美需要无显着影响;5、除上述被排除的假设以外,其他路径中的假设关系均为显着正相关。结合扎根理论和问卷调研中产生的数据与文本分析,从终身音乐教育立场出发,本研究认为:一方面,青少年阶段的乐器学习、家庭氛围、教师素养、学校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对个体稳定音乐兴趣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专业音乐院校复合型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营造、文化工作者合唱观念的重塑、城市合唱团艺术标准的提高等是当下亟待改善的结构性问题。以上,也将是我国城市业余合唱走向进一步繁荣的保证。

陈国符[2](2020)在《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马来西亚沙巴州原住民族群众多,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十九世纪起西方文化进入沙巴,打破了原住民自身的发展进程,解构了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方式。沙巴原住民最早信仰万物有灵,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祭祀仪式,伴随着仪式进行的是丰富的音乐文化。西方文化进入后,多数原住民从万物有灵信仰转变为基督教信仰。传统信仰的崩溃使得依附于其上的祭祀仪式活动基本消亡,原住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不复存在。沙巴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变迁主要是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逐步涵化和不断适应渐渐形成的,原住民祭祀仪式音乐因此基本衰亡,生活娱乐音乐则渐趋现代化化。随着民族意识的复兴,部分原住民试图将传统音乐融入西方音乐之中,以创建一种新的传统。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使得沙巴开始重视原住民传统音乐文化的经济效应,这既给传统音乐文化的复兴创造了一个契机,同时也是一个挑战。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获得恰当的平衡是当地音乐传承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缺失了本民族传统信仰的原住民音乐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保留着原来的形,但是其意义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也是东方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张玉琴,刘晓静[3](2015)在《论20世纪初中国“新音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从"解决怎样看待:什么是‘现代化’的问题""、认清文化和音乐的关系问题"、"理解和接受问题"等三个层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居其宏[4](2014)在《“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百年历程,除个别时期外,不同历史阶段并存着历史唯物论音乐史观、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崇古主义音乐史观,不同史观的研究者从同一个历史对象的研究和阐释中得出的结论全然不同,对当时音乐实践产生的影响亦各各相异。在当代语境中,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自由表达和平等争鸣,是确立科学治史原则、推进本学科研究健康繁荣的必由之路。

刘媞媞[5](2012)在《历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与研究并学科发展的相关叙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中国音乐美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学术取向,围绕并针对历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的发展情况展开讨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重新复生的音乐美学,在三十余年曲折前进的学科发展道路上展开过诸多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探索与实践,而全国音乐美学会议始终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见证、记录着这一历程。本文通过总体述说、分时段叙事和分专题讨论的方式将九届全国音乐美学会议作以简要历史追溯的同时,着重将音乐美学学会的发展及形成的学术热点置于音乐美学学科特定相关语境下,提炼出具有逻辑性的发展主线,在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下寻求学会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紧密互动之联系,在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思考音乐美学学科进程中的有关问题。

明言[6](2012)在《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文分为历史巡礼、成就归纳、问题总结三个部分。音乐批评的实践离不开批评理论的支撑,从理论上讲,凡以实践为价值实现的学科,均有其内在理论作为学理支撑。但是,也有人认为:音乐批评是一门实践学科,学科理论质素缺乏(甚或没有)。由于这种"心理定势"的"作祟",导致我们的音乐实践中,长期存在着对这个学科重"用"(批评实践)、不重"养"(学理建设)的问题。批评实践不能缺乏批评理论支撑,大力发展音乐批评理论学科,对于音乐批评实践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对于音乐艺术实践的繁荣与发展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陈晶[7](2011)在《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 ——以江南地区四所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江南地区四所基督教会学校,两所中学——上海中西女塾、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两所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为契入点,旨在通过对这四所学校音乐教育模式的探究,以厘清其女子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发展规律。这四所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的历史跨越了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时间维度,可谓逾年历岁。这段历史反映出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中,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观念、体系的嬗变轨迹,映照出中国近现代女子音乐教育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历程。本文第一章“中西女塾与‘世俗女性人才’音乐教育”,阐释了以培养中西兼通、影响于社会的“世俗女性人才”为主旨的中西女塾的音乐教育活动。建校伊始,中西女塾便将西方音乐教育作为其“通才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开设了一系列音乐必修与选修课程,并成立了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音乐科。音乐科凭藉着优良的办学理念,系统的教学管理,浓厚的音乐文化氛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掌握西方现代音乐知识的女性,堪称基督教女子音乐教育的先锋与典范。第二章“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本章阐述了以“培养合格的女基督徒”为建校指趣的圣玛利亚女校的音乐教育活动。20世纪初,选修性质的音乐科拉开了教育之帷幕,涵盖琴科与唱歌科。从教学模式上来讲,两科皆具有鲜明的西方音乐文化教育色彩,同时也呈现了“学堂跟着教堂走”的特征,为教堂培养司琴、为唱诗班培养预备役人员成为其教学中所隐含的目的。第三章“金陵女子大学与专业音乐教育”。本章阐析了金陵女大音乐系的专业女性音乐人才培养状况。20世纪20年代,金陵女子大学设置了音乐系。这标志着从中学到大学,从审美教育到专业教育,江南地区完备的基督教女校音乐教育体系建立了起来。音乐系以发展女子教育为己任,从女性视角出发,精心擘划,建树颇多,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与表演领域输送了大量的巾帼音乐家,在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留下了鲜亮的印迹。第四章“男女同校制度下的沪江大学女子音乐教育”。本章阐明了男女同校的沪江大学中的女子音乐教育和音乐生活状况。作为基督教大学中,将男女同校作为学校制度之嚆矢的沪江大学,其音乐教育活动呈现了与单一性别的女子学校相迥异的景象。沪江大学音乐系与音乐师范科使女生获得了与男生同等的接受高等音乐教育的权利,改变了以往基督教女子学校中完全屏蔽男同学的相对单一的学习空间,使女生们获得了更丰富的音乐思维与音乐体验。此外,在丝竹管弦竞芬芳的音乐社团中,映射出了处在中国近代教育观念与模式变革时期的女大学生们的音乐生活状况。在本文结语中评析了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的历史意义以及由其教育模式引发的思考。

杨曦帆[8](2011)在《学理辨析与多元构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音乐年会是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重要学术盛会,是自1980年"南京会议"之后的重要发展。这三十年不仅是中国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绩,其理论与方法为中国音乐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开辟了新的空间,涌现出了新的生力军。本届年会是过去三十年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总结,来自全国的学者就相关学理问题进行了研讨。

任秀蕾[9](2010)在《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合唱音乐是20世纪初“西乐东渐”的结果,在百年的实践发展中,经历了西方合唱音乐的“本土化”移植和“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合唱创作思维作为合唱发展的源头,合唱创作的核心,对合唱艺术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唱创作思维的更新与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心理结构、行为模式、审美价值取向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力图以合唱创作思维为切入点,以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托,结合合唱作品的本体分析和研究,探索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民族化”的发展轨迹,为推动中国合唱音乐创作的繁荣和发展尽绵薄之力。本论文“绪论”之后分述三章,第一章厘清了西方合唱创作思维的发展脉络及其传入简况,以及1949年前西方合唱创作思维在中国的植根和“本土化”、“民族化”的历程。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战斗性和抒情性合唱作品“民族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风格合唱作品”“民族化”的继承创新,以及大型声乐合唱套曲的继承创新等三个方面;第三章主要从抒情性、情景交融性合唱作品“民族化”多元拓进,“传统风格合唱作品”“民族化”多元拓进,以及大型声乐合唱套曲多元拓进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整体合唱创作思维“民族化”的多元格局;“结语”部分,首先阐述了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的发展轨迹,即:合唱织体从主调和声织体拓展到主调与复调相结合的多声复调合唱织体;人声运用从简单设置到多样融合;体裁运用从相对单一到多元并举;题材从相对单纯到多样并存;主要审美特征从“崇高”“阳刚”到”向“和谐”“阴柔”拓展;“民族化”探求意识从“本土化”移植到“民族化”深化的发展以及“合唱”的观念转变等。并对中国21世纪最初10年中国合唱艺术呈现出新趋向提出建议和思考,即:建立职业合唱团的建议,和对“原生态”多声部民歌挖掘与利用的思考、由合唱比赛引发的思考、由2009年《“帕伦天奴”第四届作曲比赛——合唱及艺术歌曲》引发的思考、合唱表演新趋向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在展望21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发展的趋向时提出: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整体开放性思维”是21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发展的趋向。

钱建明[10](2010)在《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中国大陆已经生存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海外华人地区也有较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有关这一乐队模式的文化属性与本体价值,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一器乐形式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本文以民族音乐学学科“田野考察”为基本方法,综合并借用社会学科的理论,将京、沪、鲁三地相关民族乐团(队)作为考察对象,结合中国传统乐队演变与相关地区民间器乐文化流布的关系,对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发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性考察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个案考察,梳理其渊源、形态、生存、发展等诸方面状况,探索这一特定器乐形式利用所处地区民间器乐传统与外来乐队经验的结合,形成自身创作表演规律的过程。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重点回顾中国传统乐队、南北方民间器乐文化的演变;第二章通过京、沪、鲁三地个案考察,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关系;第三章通过相关个案乐器改革实践与外来乐队经验影响的经验,探索其顺应时代需要,体现主流文化诉求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得失;第四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趋同的过程与状况入手,对这一基础上出现的民族管弦乐创作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第五章通过探讨“彭修文模式”的构成与影响,对新时期以来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梳理与评价;第六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同根同源的历史与现实角度,对当今海内外相关乐队模式的“跨界”融合与互相促进的现状,进行总体上的对比与评价,并肯定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其中的积极而又重要的重用。通过本选题研究,本文认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大陆主流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综合体现之一。其主体构成,不仅与我国南北方一些传统乐器原理、乐种形态紧密联系,而且在多声部组合、音响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融合与互动特点。因而,就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探索对此前“国乐合奏”经验的承继与沿革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专业民族乐团(队)努力挖掘各地传统文化资源,打破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划系统,尽可能从区域文化繁衍与主流文化结合的层面上,获取所需养分,促进自身发展,其成就和经验是主要的、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发展留给我们的反思也是多方面的:“剧场艺术”实践证明,通过借鉴和汲取西方管弦乐队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较之民间流传的一些乐种形式,固然在音响结构、舞台审美等方面具有较为稳定和协调的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其本体构成亦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乐队在一定文化生态下,不断延续和超越自身内涵与外延的一种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当前依然处于困境之中。故此,笔者对这一乐队形式的生存与发展所提出的自己的思路与建设性意见,当有利于审视和检讨这一乐队模式之得失,对于大陆其他相关民族器乐形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自性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现实——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性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现实——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解析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上篇
    第一章 我国群众合唱文化的回溯与当代发展
        第一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我国群文合唱的现当代发展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群文合唱
        二、步入新世纪的当代群文合唱
        三、我国当代群文合唱的特点
        第三节 上海群文合唱:发展与超越
        一、近代上海社会音乐文化的发轫
        二、上海市群文合唱初级阶段:歌咏齐唱
        三、建国后的上海群文合唱:歌咏爱好者群体的兴起
        四、从“群众歌咏”到“合唱艺术”: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突围
        五、网红合唱团的“出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年群体合唱参与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理论回顾
        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
        二、深度休闲理论
        三、动机理论
        四、自我决定理论
        第二节 成年群体参与音乐社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际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动机与影响要素模型构建
        第一节 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及样本选择
        一、扎根理论的基本理念与使用流程
        二、合唱团样本选择
        三、合唱团员样本选择
        第二节 访谈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访谈提纲的设计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三、理论饱和度检验
        第三节 动机与影响要素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关系假设
        一、基于扎根理论的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建构
        二、基于关系模型的路径关系与假设
        本章小结
下篇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实验设计
        第一节 问卷框架与设计
        第二节 量表题项的编制与生成
        一、“心理需要”(因变量Y)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二、成长支持(自变量A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三、参与体验(自变量B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四、上海人文环境(自变量CX)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题项设计
        五、音乐素养(M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量表编制
        第三节 问卷的修订与正式调研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一、问卷的修订
        二、样本量的选取与数据收集
        三、正式调研问卷中相关量表的内容信度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分析与模型检验
        第一节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基本描述与分析
        二、过去校内外音乐教育经历的基本描述
        三、上海青年群体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的体验
        四、上海青年群体在青少年阶段的成长支持
        五、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当下合唱环境与城市文创环境
        六、参与合唱团的上海青年群体读谱习惯与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
        七、上海青年群体对当代阿卡贝拉和传统合唱的不同态度
        八、上海青年群体参与合唱的心理需要
        九、上海青年群体感受到的阻碍合唱发展的要素
        第二节 正态检验
        第三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团的体验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三、上海人文环境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探索性因子分析
        五、心理需要探索性因子分析
        第四节 正式测量项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一、青少年阶段成长支持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二、青少年阶段参与合唱体验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三、上海人文环境验证性因子分析
        四、自我评估的音乐素养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五、青年人参与当下上海市合唱团的心理需要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五节 有关控制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一、音乐专业与非专业人群的差异分析
        二、职场青年与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分析
        三、青年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构模型与检验假设
        第一节 影响因素与心理需要之间的关系验证
        一、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二、青少年阶段的合唱参与体验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三、上海合唱环境、城市文创环境对心理需要的影响
        第二节 音乐素养的中介作用检验与分析
        一、音乐素养在家庭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二、音乐素养在学校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三、音乐素养在校外支持对心理需要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青少时期的乐器学习和家长的适度坚持成就了青年人成年后参与合唱的稳定兴趣
    二、校内外音乐教师的艺术修养是学生养成终身音乐学习态度与音乐审美力的催化剂
    三、学校教育阶段基本音乐素养的建立和面向人人理念的落实是合唱美育终身化的前提
    四、面向市场的合唱文化敦促专业音乐院校在艺术与管理方面的复合人才培养
    五、合唱良性生态发展需要创作者的观念解放及其与表演团队的声求气应
    六、城市人文艺术氛围和国民合唱观念的重塑是城市合唱发展的保证
    七、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一、半结构访谈提纲
    二、正式调研问卷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范围界定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情况
第一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原生音乐人文景观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考
        一、东马沙巴的地理环境
        二、沙巴历史简述
        三、东马沙巴原住民源流
    第二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宗教音乐观
        一、东马沙巴原住民的万物有灵信仰
        二、宗教观在音乐中的表现
    第三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生活习俗
        一、恋爱与婚姻
        二、死亡及葬礼
第二章 外来文化对东马沙巴原住民的影响
    第一节 外来文化的进入
        一、中国和东马沙巴的文化交流
        二、北婆罗洲特许公司统治下的沙巴(1881-1946)
    第二节 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一、基督教在东马沙巴的传播
        二、伊斯兰教在东马沙巴的发展
第三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 仪式祭祀音乐文化的变迁
        一、万物有灵信仰的仪式祭祀音乐
        二、宗教信仰转变和仪式祭祀音乐的衰落
        三、原住民音乐文化对基督教在地化的影响
    第二节 日常生活音乐文化的变迁
        一、沙巴原住民的传统声乐
        二、沙巴原住民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器乐
        三、西方文化对原住民娱乐音乐的影响
        四、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和适应
第四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案例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沙巴竹乐团
        一、创建与管理
        二、历程与现状
        三、学习与排练
        四、演出与聚会
    第二节 生活与舞台:沙巴文化村
        一、马里马里文化村(Mari Mari Cultural Village)
        二、蒙索比亚文化村(Monsopiad Cultural Village)
        三、旅游依托的舞台真实性
第五章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成因及思考
    第一节 东马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概述
        一、祭祀仪式音乐由繁盛走向衰亡
        二、生活娱乐音乐由传统走向现代
    第二节 文化涵化:仪式民俗音乐文化衰亡成因
        一、“文化涵化”的传统民俗变迁基础
        二、“文化涵化”的现代媒介传播加速
    第三节 文化适应:原住民传统音乐现代化成因
        一、乐器现代改造的适应
        二、音乐表现形式的融合
        三、音乐创作手法的趋同
        四、文化适应的代际差异和族群认同
    第四节 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的思考
        一、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二、文化生态多样性的观照
        三、东方作为西方音乐的他者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论20世纪初中国“新音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音乐”之最
二、问题的提出
三、怎样看待20世纪初“新音乐”的发展及以后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

(4)“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整体史观与音乐史观
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及其理论与历史表现
    一、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的基本特点
    二、庸俗社会学音乐史观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表现
西方中心论与音乐史观
    一、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的基本特点
    二、西方中心论音乐史观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表现
崇古主义与音乐史观
    一、崇古主义音乐史观的基本特点
    二、崇古主义音乐史观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与音乐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生命力和当下意义
    二、历史唯物论音乐史研究及其基本观点
    三、唯物史观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表现
当代音乐史观的多元并存、自由表达和平等争鸣
作者附言

(5)历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与研究并学科发展的相关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20世纪音乐美学学科发展概况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美学
    第二节 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在“新时期”的发展
第二章 分时段叙事
    第一节 “前音乐美学道路”的话语方式(1979-1991)
        一、社会意识下的音乐美学研究
        二、“方法论热”对音乐美学研究的推进
        三、小结
    第二节 关于“音乐美学”的上下求索(1991-2000)
        一、对音乐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二、对音乐美学哲学基础问题的探讨
        三、对音乐存在方式问题的研究
        四、小结
    第三节 理论扩展时期的具体实践(2000至今)
        一、多元扩张的实践道路
        二、全方位的理论探索
        三、形而下的学科表述与形而上的学术追问
        四、学科意识在多元语境下的具体显现
        五、小结
第三章 分专题叙事
    第一节 当代社会思潮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下的特定思维局限
        二、“方法狂潮”的历史反思
    第二节 音乐美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纵横发展
        一、有关音乐美学哲学基础与研究对象的探讨
        二、对音乐存在方式的研究
        三、对音乐本质的学术争鸣
结语
附录(一) 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相关文献
附录(二) 参考文献

(7)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 ——以江南地区四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概述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西女塾与"世俗女性人才"音乐教育
    第一节 校史回溯
        一、中西女塾时期(1892—1928)
        (一) 教学对象
        (二) 教学内容
        (三) 教学理念
        (四) 教学主旨
        二、中西女中时期(1929—1952)
    第二节 音乐科
        一、唱歌科
        (一) 必修课
        (二) 选修课
        二、琴科
        (一) 教学概况
        (二) 师生概况
    第三节 音乐活动
        一、音乐会
        (一) 毕业音乐会
        (二) 综合音乐会
        二、音乐交流活动
    第四节 音乐社团
        一、声乐社团
        (一) 合唱团
        (二) 咏霓团
        (三) 雅歌社
        (四) 唱歌社
        二、器乐社团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圣玛利亚女校与"女基督徒"音乐教育
    第一节 校史回溯
        一、圣玛利亚女校时期(1881—1926)
        二、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时期(1927—1952)
    第二节 音乐科
        一、琴科
        (一) 发展概述
        (二) 与景海女塾琴科的比较
        二、唱歌科
    第三节 音乐社团
        一、琴会与中国音乐会
        (一) 琴会
        (二) 中国音乐会
        二、歌咏团与唱诗班
        (一) 歌咏团
        (二) 唱诗班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金陵女子大学与专业音乐教育
    第一节 校史回溯
        一、德本康夫人时期(1915—1927)
        二、吴贻芳时期(1928—1952)
    第二节 音乐系办学溯源
        一、筚路蓝缕时期的音乐教学(1915—1924年)
        二、声名洋溢的音乐系(1925—1951年)
        (一) 踌躇满志的初创时期(1925—1936年)
        (二) 栉风沐雨的抗战时期(1937—1945年)
        (三) 重整旗鼓的战后时期(1946—1951年)
    第三节 课程设置
        一、金陵女大音乐系课程设置
        二、与女高师音乐系课程设置的对比
    第四节 师资情况
        一、国籍结构
        二、学历结构
        (一) 硕士学位教师
        (二) 学士学位教师
        三、性别结构
    第五节 学生情况
        一、入学要求
        二、毕业要求
        三、毕业生情况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男女同校制度下的沪江大学女子音乐教育
    第一节 校史回溯
        一、柏高德、魏馥兰时期(1909—1927)
        二、刘湛恩、朱博泉时期(1928—1945)
        三、凌宪扬以后的时期(1946—1952)
    第二节 开女禁后的音乐教育
        一、课程设置
        (一) 音乐系课程设置
        (二) 音乐师范科课程设置
        二、师资情况
        (一) 国籍结构
        (二) 学历结构
        三、学生情况
        (一) 毕业生概况
        (二) 性别结构
    第三节 音乐社团
        一、单一性别音乐社团
        (一) 男生音乐社团
        (二) 女生音乐社团
        二、男女生共建音乐社团
        (一) 声乐社团
        (二) 器乐社团
        三、音乐社团培养的音乐家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一、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的历史意义
    二、由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模式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中西女塾资料
    附录二:圣玛利亚女校资料
    附录三:金陵女大资料
    附录四:沪江大学资料
后记

(8)学理辨析与多元构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四大议题
    1、“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
    2、“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
    3、“传统音乐在高校中的传承”
    4、“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二、多元化研究方法的发展
    1、多学科视野、多角度切入
    2、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
    3、影视民族音乐学
    4、城市音乐人类学的发展
    5、文本解读:
三、学术队伍的多层面发展
    1、海外学者
    2、各院校学生队伍
结语

(9)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民族化"滥觞:西方合唱创作思维与1949年前中国合唱创作思维
    第一节 西方合唱创作思维概述
        一、西方合唱溯源
        二、西方复调多声合唱创作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三、西方主调思维与复调多声思维相结合的合唱创作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四、西方合唱传入中国简况
    第二节 1949年前中国合唱创作思维
        一、早期"新音乐"的合唱创作思维
        二、"个性化"的合唱创作思维以及对"民族化"的初步实验和探索
        三、对"大型声乐合唱套曲"合唱创作思维的探索
第二章 "民族化"发展:1949—1978年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的继承创新
    第一节 中小型合唱作品"民族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战斗性合唱作品"民族化"的继承与发展
        二、抒情性合唱作品"民族化"的重拾
    第二节 "传统风格合唱作品""民族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民歌合唱"式合唱作品"民族化"的新探索
        二、"古曲改编合唱"式合唱作品"民族化"的新探索
    第三节 "大型声乐合唱套曲"的继承与创新
        一、整体构思
        二、宏大叙事性合唱作品的继承创新
        三、抒情描绘性合唱作品的继承创新
第三章 "民族化"深化:1978-2000年中国合唱创作思维多元拓进
    第一节 中小型合唱作品"民族化"的多元拓进
        一、抒情性合唱作品"民族化"的发展
        二、情景交融性合唱作品"民族化"的发展
    第二节 "传统风格合唱作品""民族化"的多元拓进
        一、"民歌合唱"式合唱作品的新发展
        二、吸收"戏曲、说唱"合唱作品的新发展
        三、以"古代音乐、诗词为题材"合唱作品的新发展
    第三节 "大型声乐合唱套曲"的多元拓进
        一、整体构思
        二、抒情性合唱作品的新发展
        三、"寻根"实践性合唱作品的探索
        四、引发反思性合唱作品的探求
结语
    一、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的发展轨迹
    二、展望21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80年—2008年《音乐创作》上发表的合唱作品
    附录二:中国古诗词合唱目录
    附录三:有关《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的相关采访笔录
    附录四:1982年第一届"北京合唱节"音乐会节目单
    附录五:1986年第二届"北京合唱节"音乐会节目单
致谢

(10)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民族乐队建制领域相关概念
    三、 理论基础与方法
第一章 历时考察:传统乐队乐器组合及分类
    第一节 上古、中古时期传统乐队
        一、先秦“钟磬之乐”与“竽瑟之乐”之乐队组合
        二、汉魏“鼓吹乐”与“丝竹乐”之乐队组合
        三、隋唐燕乐与宋元大乐之乐队组合
    第二节 明清时期传统乐种分布及组合状态
        一、弦索乐
        二、丝竹乐
        三、鼓吹乐类
        四、吹打乐
    第三节 西乐东渐与江南“国乐”崛起
        一、明清时期西乐渐入
        二、“国乐”与“国乐合奏”兴起
第二章 现代民族乐团(队)三个案考察
    第一节 京畿文化圈内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
        一、抗战时期的国家电台专属国乐队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央广播民族乐团
        三、中央广播民族乐团建立初期乐队“建制”与影响
    第二节 江南文化圈内的上海民族乐团
        一、从大同乐会到中国管弦乐队
        二、从上海乐团民间乐队到上海民族乐团
        三、上海民族乐团的乐队建制基础
    第三节 齐鲁文化圈内的“前卫”民族乐队
        一、战火中走来的民族管弦乐队
        二、民间器乐影响下的乐队配置
        三、前卫民族乐队早期建制构成
第三章 顺应诉求:乐器改革
    第一节 弦鸣乐器系统化改革
        一、“五胡”与“二皮”等擦奏弦鸣乐器
        二、“三弹”和“一击”等弹奏和击奏弦鸣乐器
    第二节 气鸣乐器系统化改革
        一、“簧管类乐器”开先
        二、“边棱类乐器”加键
    第三节 膜鸣、体鸣乐器改革
        一、膜鸣槌击乐器“革新”
        二、体鸣乐器“仿古”
    第四节 “乐改”实践效果评估
        一、剧场艺术:从改造传统乐器入手
        二、中西合璧:“不中不西”的困惑
        三、乐改“诉求”:剧场艺术“避实就虚”
第四章 “四组结构”:趋同模式研究
    第一节 “四组结构”形成
        一、“四组结构”定型与基本内容
        二、“四组结构”模式特征
    第二节 “四组结构”交叉界域
        一、中西乐队交叉界域中的“四组结构”
        二、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四组结构”
        三、上海民族乐团的“四组结构”
        四、前卫民族乐队的“四组结构”
    第三节 “四组结构”趋同与创作空间
        一、传统合奏“多声化”与“规范化”
        二、现实器乐题材创作中的结构演进
第五章 “彭修文模式”:一种建制理念与实践
    第一节 “彭修文模式”
        一、一个核心、两项保障
        二、交响化与交响性
    第二节 彭修文与“中广”乐队
        一、从“国乐”到民族乐队
        二、从演奏员到指挥家
        三、从指挥家到作曲家
    第三节 后彭修文时代:“交响化”之处境与对策
        一、“复团”后的上海民族乐团、前卫民族乐队
        二、“四组结构”边缘化
第六章 “跨界文化”:建制模式扩展与影响
    第一节 大陆乐队:探寻海外认同
        一、“彭修文模式”再现
        二、彭修文与大陆青年作曲家
        三、大陆模式之海外认同
    第二节 海峡彼岸:国乐合鸣
        一、大陆民族乐队建制延续之“现代国乐”
        二、文化复兴运动与现代国乐专业化
        三、“大中华”交融之双向实践
    第三节 深圳河畔:香港乐韵
        一、“支系”层面之都市化“中乐队”
        二、香港中乐团“交响化”
结论与愿景
    一、相关结论
    二、前景与构架
参考文献
图表谱例目录
作者简介
后记
附录一:民族乐团建立与发展大事记
附录二:1950 年以来部分民族管弦乐作品改编、创作情况汇编
附录三:部分民族乐团剧照、节目单及作品手稿
附录四 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本文部分“田野工作”摘要

四、“自性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的现实——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青年群体参与合唱团的动机与影响要素研究[D]. 刘昊.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2]东马来西亚沙巴原住民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 陈国符.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论20世纪初中国“新音乐”[J]. 张玉琴,刘晓静. 兰台世界, 2015(10)
  • [4]“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思考系列”(之二)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的多元历史观[J]. 居其宏.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02)
  • [5]历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与研究并学科发展的相关叙事[D]. 刘媞媞. 上海音乐学院, 2012(01)
  • [6]当代中国音乐批评理论研究[J]. 明言.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2(02)
  • [7]基督教会学校女子音乐教育研究 ——以江南地区四所学校为例[D]. 陈晶. 中央音乐学院, 2011(05)
  • [8]学理辨析与多元构建——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综述[J]. 杨曦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1(01)
  • [9]20世纪中国合唱创作思维研究[D]. 任秀蕾. 中央音乐学院, 2010(03)
  • [10]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考察研究(1950~2005)[D]. 钱建明. 南京艺术学院, 2010(01)

标签:;  ;  ;  ;  

《自我危机》不符合中国音乐现实——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路径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