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童装设计要顺应潮流又不失童真

香港童装设计要顺应潮流又不失童真

一、香港童装设计应配合潮流又不失童真(论文文献综述)

常莉洁[1](2021)在《国际流行视野下针织童装图案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梁宸[3](2020)在《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今,中国90后人群养宠盛行,伴随着宠物“看家护院”到“情感陪伴”角色的重要转变,喂养、遛玩、与宠物互动等行为对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从人群需求角度出发,对90后养宠人群的居家生活进行调研分析,得出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设计需求与影响因素,再进行设计思考,总结设计方法与特性,并用设计实践来阐释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设计需求和消费趋向。首先,本文对90后人群的成长环境、生活方式和特征、陪伴需求进行分析,陈述90后养宠现状以及表明人、宠、家居服三者的关系。然后对90后养宠人群的居家空间、居家生活与活动、宠物互动行为、家居服购买偏好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出90后养宠人群家居服需求,再对需求加以设计思考,结合90后养宠人群的分类及其喜爱的家居服风格,总结出90后养宠人群家居服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特性。最后,进行90后养宠人群家居服装的设计实践,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选择“故宫的猫”这一灵感进行思维发散与产品设计,契合喜爱传统文化的90后养宠人群家居服需要。望为90后人群的家居服设计开发提供依据和思路,能为企业和市场提供可参考的方法。

那美群[4](2020)在《剪纸艺术在亲子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剪纸是一种历史悠久、传播甚广的民俗艺术,通过使用简单的工具来记录日常生活情景,题材丰富、手法富有变化,极具表现力和趣味性,是民间审美的记录和表达。剪纸是值得解读的一种特殊语言,各个造型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物承文化现象,值得作为现代服装设计的素材且深入研究。同时,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获得情感体验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消费,亲子服作为服装行业的新兴细分类别,渐渐成为了设计师和消费者寄托情感和传递文化的载体。本文以二者的文化情感渊源作为基础,将两者一并研究,尝试为剪纸艺术的传承问题和亲子服的发展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从艺术设计角度出发,对剪纸艺术和亲子服的概况进行分析,通过对剪纸艺术文化寓意的梳理,提炼出其和亲子服的情感共鸣,为其在亲子服设计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文献和图片研究等方法,概括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梳理剪纸在服饰中的表现形式,指出它们之间具有深刻历史渊源。亲子服是情感化设计的新兴产物,通过品牌调研分析市面上亲子服设计的问题及特点,再分析剪纸艺术的设计,了解剪纸在大众心中关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的符号化的印象,证明剪纸艺术运用在亲子服中是值得肯定的。最后,是对剪纸艺术在亲子服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分别从情感化设计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归纳设计原则。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出发,结合亲子服的设计特点,融入剪纸艺术元素进行设计实践,将理论研究应用于设计实践,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

宋炫玮[5](2019)在《基于网络购物平台的国产潮牌设计策略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潮牌文化在中国发展传播,中国的潮牌市场也呈现出显着的增长,国产潮牌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虽然国产潮牌在近几年发展与日俱进,但是较国外成熟的潮牌仍稍显稚嫩。与此同时中国的电子商务产业也有着迅猛的发展势头,面向个人消费的网络购物平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网络购物也成为当代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购物平台运营成本低、不受地理位置影响等因素为正在发展中的国产潮牌提供了适宜的销售平台。潮牌的品牌设计与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紧密地联系,涉及领域较为综合。本文希望通过对潮牌文化综合而深入研究,探寻潮牌文化背后的宏观环境因素与潮牌文化发展的内在关联,并结合消费者需求探讨国产潮牌从品牌识别到其在网络购物平台销售传播过程中的设计策略,为国产潮牌的品牌建设及品牌传播提供可行的参考。本文为了深入了解潮牌文化的发展原由,利用宏观环境分析法(PEST)对潮牌文化发展历程中的宏观因素进行分析,以时间维度为基准,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展开不同空间维度的分析,挖掘潮牌文化与其所处宏观环境因素的内在关联。并通过对中国潮牌消费者展开线上调研,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潮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及消费行为偏好。文章将国产潮牌的品牌设计策略分为品牌识别与品牌传播两个部分。首先以潮牌的品牌态度为核心,探讨国产潮牌品牌识别,采用先破后立的手法探讨当下国产潮牌品牌价值取向的误区,提出国产潮牌品牌态度的确立思路;并对国产潮牌的品牌设计展开策略讨论,从国产潮牌的品牌态度、视觉符号系统以及产品设计三个层面进行设计策略分析。之后结合国产潮牌的重要销售渠道即网络购物平台展开品牌传播设计策略分析,并将品牌形象传播与品牌产品销售渠道相结合,从品牌的有序排布、视觉场景、视频媒体、动态图形、品牌话题、用户运营六个角度对国产潮牌在网络购物平台上的传播设计策略进行拓展分析。最后笔者通过国产潮牌设计实践对文章中的设计策略进行实际验证,笔者通过文化定位与市场调研确立品牌态度,并将品牌态度的思想核心转化成品牌的视觉语言,在品牌标志、视觉符号、以及整体视觉形象中体现。在产品视觉设计部分通过基础产品设计对品牌的视觉形象进行延展以突出品牌印记,以及通过系列产品设计丰富品牌思想,并为系列产品构建相应的视觉场景,为品牌设计趣味的动态图形。

黄淑炜[6](2019)在《童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年轻一代童装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止步于产品的物质属性,精神与情感上的满足引起消费者的重视,人性化、个性化和时尚化成为消费者的新诉求。因此,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进行童装设计方法的梳理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较为深入地研究了童装设计创新的思路与方法。首先,结合文献资料对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归纳出本能性、行为性和反思性的情感作用层次及其所对应的产品属性。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童装情感化设计的概念,并对其造型审美特征进行总结。其次,通过对国内童装品牌设计现状的分析,进一步说明了将情感化理念引入童装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式了解了主流童装消费群体的基本背景信息、消费行为特征和对童装的审美偏好,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理论,进一步深挖消费者对于童装的情感需求。其三,针对情感需求提出相对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在理清情感需求与设计方法转化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童装情感化设计共情性、共生性和自然性的美学审美特征。最后,通过设计实践验证研究结果。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情感因素是童装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童装情感化设计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第二,新一代童装消费者有三种不同层次的情感需求,即本能层次有视觉审美和触觉舒适度的需求,行为层次有游戏体验和提高效用的需求,反思层次有家庭情感表达和精神内涵体现的需求。第三,童装情感化设计方法以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为导向。本能性设计方法以消费者的视觉和触觉的感官愉悦为目的,围绕童装的外观展开,包括减法和加法两种表现手法;行为性设计方法以穿着的乐趣为目的,关注童装的功用性,可以细分为趣味互动设计和多用型设计;反思性设计方法以精神的满足为目的,强调产品的意义,包括情景营造和理念植入两种形式。

杨茹琪[7](2018)在《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香港自南京条约成为英国殖民地后,成为重要的通商港口,以岭南地区为主的华人和以英国人为主的外籍人齐聚香港,使香港形成了华洋混杂的社会特色。香港社会主要由外来人口构成,大致分为华人、外籍人两大类,其中华人有早期移民的广府、客家、疍家、福佬四大群体,以及近期移民的中国内地商人、工人、难民等;外籍人有来自欧美的政府官员、商人、传教士,还有他们带来的来自印度、葡萄牙等地的随同人员,这些人群所属的背景文化和穿着的服饰各不相同,却共同生活在这个港岛。民国时期,香港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变革时代,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的等级礼仪制度,新文化的推动,以及对外海运贸易发展迅速,香港成为中国新潮的西方物质文化冲击点,服饰在传统与创新,中式与西化之间交替着。在这一时期中西方服饰文化由相互独立到互相影响中不断发展,使香港呈现出中西并行、新旧交织的服饰文化景观。本文以1911-1949年为时间线索,经过多方收集查阅、整理香港人文服饰相关的文献,运用文字与图像结合的方法,结合香港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习俗等文化背景,梳理这一时期香港男性服饰的演绎过程,对服饰的艺术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包括华人男性和外籍男性服饰的款式、面料、配饰等,纵向解析这一时期香港男性独特的服饰风貌;然后对香港男性按不同的阶层和职业划分为军政官员、商人、普通市民等,剖析其服饰形象,从中找到服饰背后所隐藏的审美情趣和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启示。香港服饰呈现出既有岭南的传统特色,又有欧美的潮流风格,是中国服饰近代服饰转型的桥头堡。文章通过图文互证,旨在探究1911-1949年期间香港男性服饰的基本特征、文化内涵、中西服饰的文化互动,继而论证近代香港地区服饰具有东西交融、时代性强,是中华近代服饰流行风向标的特点。

胡文丽[8](2016)在《基于80后新生代准妈妈的孕妇装特色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二胎政策提出之后,我国市场上开始迎来孕婴用品销售小高峰,随着准妈妈消费群体的壮大,相应的服装和产品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加上她们购买行为发生改变,母婴行业开始规范,重要品类重组整合的今天,孕妇装品牌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今新生代准妈妈消费群已经从之前要求方便舒适功能性的着装观念转变为追求个性差异时尚性的着装观念。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准妈妈消费群的需求,就要通过对她们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结合品牌现状和消费需求变化来展开服装设计。本研究以准妈妈群体的消费需求为主线,通过对消费人群的调研观察,发现了新生代准妈妈消费群对特色化倾向需求越来越明显,进而对此展开研究。首先了解了孕妇装品牌发展现状,现在80/90后的准妈妈作为消费主力,她们的观念与70后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群体的改变直接导致孕妇装设计方向发生变化。其次,对孕妇装的特色化进行了解读,指出孕妇装特色化是准妈妈人群追求差异化与独特化意识的外在表现,同时概括了孕妇装特色化内容,包含产品的多元化,设计的差异化,人群的精准定位以及品牌的归属感。再次对消费需求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整理了准妈妈消费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孕妇装设计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准妈妈人群进行调研访谈,拍照观察,将新生代准妈妈依据消费需求归纳总结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族群,一类是要求多变新潮的我型我秀型,一类是要求体面品质的职场精英型,还有一类是要求童趣可爱的童心未泯型,并对三个群体特色化需求倾向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为设计找到了依据点。最后结合前面的分析对设计方法进行提炼,然后依据不同类型人群需求和特色化偏好以及调研结果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品牌提供参考。

李璇[9](2016)在《我国当代服装赛事针对性设计探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服装设计不在局限于满足实用功能,越发的注重其美感。时尚的切合度,以及不断涌出的新鲜感与创新性,也为服装设计大赛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为广大设计师提供了展示学习平台,有力的推动了服装行业的发展,为服装企业注入新鲜活力,迎合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时尚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分析大赛服装的设计创新性,以及与市场服装的区别性,挖掘现实存在主要问题,使得服装赛事的设计研究具有实质性意义。比赛服装设计己经逐渐发展成为有别于其他服装设计的专门性服装设计专题。通过对近年来设计大赛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对比赛服装设计思维方法的研究,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设计是相通的,将设计技法的创新性应用于时装设计当中。设计师按不同设计大赛定位,以具体"大赛"为研究对象,围绕主题来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思考,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设计方案,创作出被大赛认同的作品或易被市场接受创新产品。所以,论文研究成果不仅是对比赛服装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对服装创意设计均有一定借鉴价值。我国服装赛事探究过程以亲身经历,实地参与实践,以图片展示分析和理论论证为基础。通过对参与具体大赛的整个流程的体验,分析大赛服装设计中的方法与价值。其中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发散思维方式理清设计思路,好比当一种流行设计元素兴起时,这个流行元素是否能够通过不同的设计方法,使流行设计元素结合不同的常规服装设计元素的变化,通过变换设计手法,运用在不同风格的服装中,这是服装大赛所体现的重要部分,设计师在维持自己设计风格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运用时下流行设计元素亦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本课题作为个别领域的方法论研究成果是对设计方法论的充实和发展。

马善云[10](2015)在《基于电子商务的童装设计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生活方式,使童装行业在设计理念、推广模式、消费者概念和行为分析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文章从电子商务童装设计的现状入手,分析统计电子商务模式下童装设计的要素,探讨基于电子商务形式下的童装设计实现策略,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二、香港童装设计应配合潮流又不失童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童装设计应配合潮流又不失童真(论文提纲范文)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3)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家居服研究现状
        1.3.2 90后养宠人群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重点
        1.5.3 难点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思路
2 90后养宠人群与家居服装设计
    2.1 90后人群成长环境
        2.1.1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2.1.2 互联网科技普及与互联网经济腾飞
        2.1.3 多元文化环境孕育成熟消费观
    2.2 90后人群生活方式及特征
    2.3 90后人群的陪伴需求
        2.3.1 90后陪伴需求:养宠主流化
        2.3.2 养宠意义和宠物陪伴的具体方式
    2.4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需求
3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需求调研与分析
    3.1 90后养宠人群居家空间
        3.1.1 地域气候
        3.1.2 居住形式
    3.2 90后养宠人群居家活动
    3.3 90后养宠人群与宠互动
    3.4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需求问卷与结论分析
4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方法
    4.1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影响因素
        4.1.1 地域气候因素
        4.1.2 居住形式因素
        4.1.3 家居活动因素
        4.1.4 与宠互动因素
    4.2 90后养宠人群的分类与家居服装设计要素
        4.2.1 90后萌系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要素
        4.2.2 90后仙系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要素
        4.2.3 90后素系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要素
    4.3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特性
        4.3.1 人宠共生性
        4.3.2 人宠共情性
        4.3.3 人宠共美性
5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实践
    5.1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实践构思
    5.2 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小样实践
        5.2.1 传统风格的设计小样实践
        5.2.2 以宠物元素为主题的设计小样实践
    5.3 以故宫的猫为灵感的图案设计
    5.4 90后萌系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实践系列
        5.4.1 90后萌系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方法运用
        5.4.2 90后萌系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实践过程
    5.5 90后仙系撸宠人群的家居服设计实践系列
        5.5.1 90后仙系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方法运用
        5.5.2 90后仙系撸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实践过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90后养宠人群家居服调研问卷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剪纸艺术在亲子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剪纸艺术及亲子服的概况分析
    2.1 剪纸艺术概述
        2.1.1 剪纸艺术的历史沿革
        2.1.2 剪纸艺术的形成原因
    2.2 亲子服概述
        2.2.1 亲子服的起源
        2.2.2 亲子服的发展
    2.3 亲子服的设计
        2.3.1 亲子服的款式
        2.3.2 亲子服的色彩
        2.3.3 亲子服的面料
    2.4 小结
3 剪纸艺术在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1 剪纸艺术在传统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1.1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剪纸艺术在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1.2 唐宋明清时期剪纸艺术在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2 剪纸艺术在现代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2.1 国内外剪纸艺术在现代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2.2 镂空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的表现及应用
    3.3 小结
4 应用剪纸艺术的亲子服设计原则分析
    4.1 剪纸艺术的设计分析
        4.1.1 剪纸艺术的题材
        4.1.2 剪纸艺术的色彩和工艺
    4.2 应用剪纸艺术的亲子服设计原则
        4.2.1 本能层次
        4.2.2 行为层次
        4.2.3 反思层次
    4.3 小结
5 设计实践
    5.1 设计主题与灵感来源
        5.1.1 设计主题
        5.1.2 灵感来源
    5.2 设计要点分析
        5.2.1 造型设计和色彩搭配
        5.2.2 面辅料选择和工艺细节
    5.3 成衣展示
        5.3.1 设计效果图
        5.3.2 制作与展示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致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5)基于网络购物平台的国产潮牌设计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潮牌的发展与特性
    2.1 潮牌概述
        2.1.1 潮牌发展
        2.1.2 潮牌定义
    2.2 潮牌发展的PEST环境分析
        2.2.1 PEST研究方法概述
        2.2.2 基于PEST分析法的潮牌萌芽期环境分析
        2.2.3 基于PEST分析法的潮牌生长期环境分析
        2.2.4 基于PEST分析法的潮牌全盛期环境分析
    2.3 潮牌文化的特征
        2.3.1 独特态度
        2.3.2 丰富审美
        2.3.3 快速更迭
    2.4 国产潮牌
        2.4.1 潮牌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2.4.2 国产潮牌定义与发展
        2.4.3 中国市场潮牌文化衍生现象
    2.5 潮牌消费者特征
        2.5.1 基本信息
        2.5.2 关于潮牌及国产潮牌的了解情况
        2.5.3 关于消费者购买潮牌渠道分析
        2.5.4 关于消费者获取潮牌信息渠道分析
        2.5.5 服装风格的偏好分析
        2.5.6 关于消费者爱好分析
        2.5.7 基于KANO模型的消费者需求分析
    2.6 小结
第三章 国产潮牌的品牌识别建设策略分析
    3.1 国产潮牌的态势分析
        3.1.1 文化氛围
        3.1.2 市场机遇
        3.1.3 渠道模式
    3.2 国产潮牌文化
    3.3 国产潮牌的品牌策略塑造框架
    3.4 国产潮牌的品牌识别策略构建
        3.4.1 国产潮牌的态度建设策略
        3.4.2 国产潮牌的视觉符号系统设计策略
        3.4.3 国产潮牌产品识别设计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产潮牌在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品牌传播
    4.1 视觉设计与国产潮牌的品牌传播
    4.2 网络购物平台的传播特性
    4.3 国产潮牌在网络购物平台中的传播设计策略
        4.3.1 有序排布规范品牌
        4.3.2 视觉场景诠释态度
        4.3.3 品牌视频构建氛围
        4.3.4 动态图形增添趣味
        4.3.5 视觉传达品牌话题
        4.3.6 设计互动运营用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彰显品牌态度的国产潮牌设计实践
    5.1 品牌概念
        5.1.1 创作背景
        5.1.2 品牌思考与品牌态度
        5.1.3 品牌名称
    5.2 品牌视觉符号系统设计实践
        5.2.1 品牌标志
        5.2.2 品牌视觉符号
    5.3 常规产品视觉设计
    5.4 基于网络购物平台的设计实践
        5.4.1 品牌在网络购物平台的视觉排布及视觉呈现
        5.4.2 系列产品视觉设计及视觉场景设计
        5.4.3 品牌的动态图形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关于潮牌消费者需求调研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童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童装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且潜力无限
        1.1.2 消费升级推动童装情感化设计
        1.1.3 童装产品现状及需求错配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2 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2.1 情感化设计
        2.1.1 情感化设计的概念
        2.1.2 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特征
    2.2 童装情感化设计
        2.2.1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含义
        2.2.2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造型审美特征
    2.3 研究范围
3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需求分析
    3.1 童装品牌设计现状
        3.1.1 安全性问题易被忽视
        3.1.2 过度成人化现象普遍
        3.1.3 产品同质化进一步加剧
    3.2 现状成因分析
        3.2.1 行业起步晚,缺少完善的产业体系
        3.2.2 童装受关注度低,专业设计人才短缺
        3.2.3 品牌文化建设意识不强,缺乏创造性思维
    3.3 小结
    3.4 基于人群调研的童装情感化设计需求分析
        3.4.1 消费人群基本特征分析
        3.4.1.1 新中产女性成为童装消费主力
        3.4.1.2 个性化消费行为进一步显现
        3.4.1.3 穿着者与购买者服装偏好存在差异
        3.4.1.4 小结
        3.4.2 童装消费者情感需求分析
        3.4.2.1 本能层次的情感需求
        3.4.2.2 行为层次的情感需求
        3.4.2.3 反思层次的情感需求
        3.4.3 小结
4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路径、方法及原则
    4.1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路径
    4.2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原则
        4.2.1 儿童生理与心理的适宜性原则
        4.2.2 品质与安全原则
        4.2.3 创新与创意的可持续性原则
    4.3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方法
        4.3.1 本能性需求对应的设计方法:感官的愉悦
        4.3.1.1 摈弃不必要的装饰和复杂的结构
        4.3.1.2 适度地对服装进行艺术加工
        4.3.2 行为性需求对应的设计方法:穿着的乐趣
        4.3.2.1 趣味性设计加强互动性
        4.3.2.2 多用型设计提高效用性
        4.3.3 反思性需求对应的设计方法:精神的满足
        4.3.3.1 情景的营造
        4.3.3.2 理念的植入
    4.4 童装情感化设计的美学审美特征
        4.4.1 设计者与消费者的共情
        4.4.2 美与用、新与旧的共生
        4.4.3 属性与形式的自然
5 情感化童装设计实践
    5.1 灵感来源
    5.2 元素提取
    5.3 设计方案说明
    5.4 成品制作
    5.5 设计实践评述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作品展示图
附录2:童装消费者调查问卷
附录3:访谈样本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影响民国香港服饰文化的因素
    2.1 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
    2.2 先进的纺织制衣业
    2.3 新兴的故衣业
    2.4 时尚摩登的百货公司
    2.5 繁荣的电影、广告业
    2.6 总结
第三章 民国香港男性服饰的演绎过程
    3.1 多元时期(1911-1919)
        3.1.1 中西并行的警服
        3.1.2 中西各异的礼服
        3.1.3 走出封建的剪辫风潮
    3.2 渐变时期(1920-1939)
        3.2.1 中式的劳动群众服饰
        3.2.2 中西混搭的风潮
        3.2.3 西式的绅士风范
    3.3 战乱时期(1940-1949)
        3.3.1 战时的军装风潮
        3.3.2 战后的新潮美式风尚
        3.3.3 传统的华籍男童服饰
    3.4 总结
第四章 民国香港男性服饰形象
    4.1 军政服饰形象
        4.1.1 威严的港督形象
        4.1.2 华洋杂处的公务员形象
        4.1.3 英勇的义勇军形象
    4.2 商人服饰形象
        4.2.1 精明实干的华商形象
        4.2.2 休闲娱乐的欧美商人
    4.3 普通市民服饰形象
        4.3.1 简朴的市井男性形象
        4.3.2 能文能武的学生形象
        4.3.3 妙手仁心的医护人员形象
        4.3.4 西风东渐的结婚礼服
    4.4 四大华人族群服饰形象
        4.4.1 农耕的本地人形象
        4.4.2 务农的客家人形象
        4.4.3 捕鱼的疍家人形象
        4.4.4 经商的福佬人形象
    4.5 总结
第五章 香港男性休闲服饰的应用设计
    5.1 设计启示
    5.2 设计实践
    5.3 设计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8)基于80后新生代准妈妈的孕妇装特色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准妈妈市场潜力巨大
        1.1.2 孕妇装消费主体发生变化
        1.1.3 孕妇装市场强势企业较少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结构
    1.6 创新点及难点
第二章 孕妇装的特色化倾向解读
    2.1 一般的孕妇装分析
        2.1.1 孕妇装发展的社会背景
        2.1.2 一般孕妇装的概念与设计现状
        2.1.3 一般孕妇装的分类
    2.2 孕妇装特色化倾向解读
        2.2.1 孕妇装的特色化含义
        2.2.2 孕妇装特色化的表现
        2.2.3 孕妇装特色化的成因
    2.3 孕妇装特色化的必要性
        2.3.1 提高品牌创新能力、避免同质化竞争
        2.3.2 迎合不同的消费者市场、满足消费诉求
        2.3.3 体现品牌的核心价值、点燃品牌力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生代准妈妈界定及需求分析
    3.1 新生代准妈妈界定
    3.2 新生代准妈妈与普通准妈妈的区别
    3.3 新生代准妈妈消费群的特点
    3.4 基于市场调研的准妈妈消费群体的需求分析
        3.4.1 准妈妈消费需求的特征
        3.4.2 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
        3.4.3 消费群调研思路
        3.4.4 调研对象
        3.4.5 调研方法
        3.4.6 调研结果分析
    3.5 基于市场调研的准妈妈人群类型分析
        3.5.1 新生代准妈妈消费群分类
        3.5.2 不同类型准妈妈需求分析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新生代准妈妈的孕妇装特色化设计研究
    4.1 导致一般孕妇装往特色化转变的要素分析
        4.1.1 场合要素
        4.1.2 设计要素
    4.2 特色化孕妇装设计原则提炼
        4.2.1 款式上要寻求多变
        4.2.2 材质上要敢于创新
        4.2.3 思维上要脱离传统
        4.2.4 设计上要注重以人为本
    4.3 孕妇装特色化的设计方法总结
        4.3.1 孕妇装风格的确立是设计的前提
        4.3.2 时尚与精致结合的款式设计
        4.3.3 高雅与流行结合的色彩设计
        4.3.4 品质与创新结合的面料设计
    4.4 不同类型准妈妈的孕妇装特色化表现
        4.4.1 孕妇装款式特色化满足我型我秀型的多样化需求
        4.4.2 孕妇装材质特色化满足职场精英型的场合化需求
        4.4.3 孕妇装风格特色化满足童心未泯型的情感化需求
    4.5 基于不同类型新生代准妈妈需求偏好的设计方案
        4.5.1 潮流精致主题系列
        4.5.2 童真稚趣主题系列
        4.5.3 都市优雅主题系列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我国当代服装赛事针对性设计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
        1.1.1 服装设计大赛概述
        1.1.2 设计方法思路的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研究的意义
        1.2.2 设计实践的意义
    1.3 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发展趋势
    1.4 课题设计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预期目标、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1.4.3 工作计划
    1.5 本篇小结
第二章 大赛服装设计综述分析
    2.1 我国当代服装赛事基本概念理论研究
    2.2 不同类型赛事归纳研究
        2.2.1 休闲装
        2.2.2 运动装
        2.2.3 商务休闲男装
        2.2.4 针织服装
        2.2.5 泳装
        2.2.6 内衣
        2.2.7 裘皮皮革服装
        2.2.8 创意服装
        2.2.9 礼仪服饰
    2.3 不同品类大赛进行适性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赛服装设计方法及全过程解析
    3.1 调研与设计
        3.1.1 调研的目的作用
        3.1.2 调研的内容
        3.1.3 小结
    3.2 面料与设计
        3.2.1 纺织品
        3.2.2 纤维
        3.2.3 织物结构
        3.2.4 表面整理
        3.2.5 色彩和流行趋势
        3.2.6 面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3.2.7 小结
    3.3 拓展系列设计
        3.3.1 什么是系列设计
        3.3.2 调研与拓展
        3.3.3 如何开始你的系列设计
        3.3.4 系列设计及其影响因素
    3.4 不同品类的系列设计
        3.4.1 童装
        3.4.2 鞋类与配饰
        3.4.3 时尚首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实践及结论
    4.1 "威丝曼"2014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
        4.1.1 实践案例解析
    4.2 第19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
        4.2.1 实践案例解析
    4.3 第二届"中国一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
        4.3.1 实践案例解析
    4.4 2014"西柳杯"第二届北派服饰新锐设计大赛
        4.4.1 实践案例解析
    4.5 第23届"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
        4.5.1 实践案例解析
    4.6 服装设计大赛效果图的构图攻略
    4.7 服装设计大赛效果图的色彩攻略
    4.8 服装设计大赛效果图的完整性
    4.9 服装企划案
    4.10 培养自己的时装画风格
    4.11 从构思到设计
    4.12 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
    4.1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附录1 "威丝曼"2014中国针织时装设计大赛征稿启事
附录2 第19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征稿启事
附录3 第二届"中国-织里"全国童装设计大赛征稿启事
附录4 2014"西柳杯"第二届北派服饰新锐设计大赛征稿启事
附录5 第23届"真维斯"杯休闲装设计大赛征稿启事
附件

(10)基于电子商务的童装设计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子商务中童装设计的现状
    1.1 品牌童装设计现状
    1.2 线上消费者对童装“设计眼”的需求现状
2 电子商务形式下的童装设计要素统计
    2.1 造型设计的品牌力
    2.2 色彩设计的认知力
    2.3 材质设计的规划力
    2.4 装饰设计的诠释力
3 电子商务中的童装设计发展趋势与规律
    3.1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网络销售的特点
    3.2 设计时要锁定清晰的风格和拳头产品
4 结语

四、香港童装设计应配合潮流又不失童真(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流行视野下针织童装图案优化设计研究[D]. 常莉洁. 江南大学, 2021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90后养宠人群的家居服装设计研究[D]. 梁宸.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4]剪纸艺术在亲子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那美群. 东华大学, 2020(01)
  • [5]基于网络购物平台的国产潮牌设计策略探析[D]. 宋炫玮.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
  • [6]童装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黄淑炜.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3)
  • [7]民国时期香港男性服饰形象研究(1911-1949年)[D]. 杨茹琪.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8]基于80后新生代准妈妈的孕妇装特色化设计研究[D]. 胡文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6(03)
  • [9]我国当代服装赛事针对性设计探究[D]. 李璇.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10]基于电子商务的童装设计趋势[J]. 马善云. 纺织导报, 2015(03)

标签:;  ;  ;  ;  

香港童装设计要顺应潮流又不失童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