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税法协调的思考

关于会计税法协调的思考

一、对会计与税法协调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洵[1](2021)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和税法处理差异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发展和改革趋势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修订,逐步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但是税法规定的颁布确根据我国国情来调整,步伐和会计准则的修订不太一致,所以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差异性也逐渐显着。如果税会差异过大,不仅会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于税务部门来说也是一大征管难题。因为税会差异的增多会给企业带来有利有弊的影响,给企业带来盈余管理的操作空间。而税务部门是国家的征管部门,只能根据税法规定来征收税收,不会涉及战略目标的管理。随着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企业所得税法》分别出台,从会计和税法两者角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法做了不同规定,使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中存在会计和税法差异。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论文,了解到长期股权投资在定义、核算方式、产生税会差异的原因以及差异对企业和税务部门的影响,然后从长期股权投资的理论知识、税收和会计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中存在会计和税法在处理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对纳税人和税税收征收的影响。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后续计量、以及最终转让、处置等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会计和税法规定的不同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纳税调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比如在初始投资成本初始计量阶段会产生营业外收入或者商誉,同时导致税会差异,导致在本年的利润总额增加或者使本年度企业所得税递延;在持有阶段因会计和税法上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方式和时点的不同,以及对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进行免税处理,而企业恰恰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对这些存在的差异进行盈余管理,这会给税务部门造成不同程度的税收流失影响。而税务部门又希望能提高自身征管水平和业务能力来保证国家税收。因此,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是适用于企业和税务部门两个方向,所以税会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税会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税收风险。本文在案例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协调会计和税法之间的差异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管淑慧[2](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陈静[3](2020)在《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企业新会计准则的快速实施以及税法的不断修订,使得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差异日益显着。为避免在会计工作中出现混淆,帮助会计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财税工作,有必要对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探究。因此,加强对会计准则和税法差异的分析研究和协调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是现实的需要。

王拴拴[4](2020)在《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协调——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税法与会计是经济领域中既联系紧密又存在区别的两大分支,本文主要从税法和会计制度理论差异出发,并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来阐述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协调,通过具体税会处理来更好地理解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税法与会计协调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加强政策制定部门沟通,不断完善税法相关规定,促进税法与会计相协调。

刘思佳[5](2019)在《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行政决策是领导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行政领导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行政机关事业的成败与否。行政领导者应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依法根据客观情况和条件,公平公正的做出决策。而会计信息能够有效直观的、一针见血的反映组织的运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对行政组织的活动进行评价和预测,为管理层提出确实有效的决策参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心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其应用能力,如何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行政组织内部决策中的作用,进而提高行政领导决策的可预见性与科学性,提高行政效率。本文通过分析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一系列回答。作者提出了行政领导者有效运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有效途径:提高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的重视程度;完善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的相关立法与机制;行政领导者提升在领导决策中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行政领导者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以及避免逃税现象的发生。

袁非[6](2019)在《基于递延所得税的盈余管理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称之为“妖股”的互联网企业——乐视网备受业界瞩目,自2010年上市至2017年,投资计划达1500亿元,如此庞大的投资计划用什么来支撑?融资超700亿元又是如何快速实现的呢?实际上,它利用会计准则的漏洞,滥用自由裁量权,通过子公司的可抵扣亏损与股权安排确认大额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对利润进行调节,利用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手段,塑造了母公司利润良好的假象,实现了其融资的目的。现有研究中,针对于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较多,案例研究较少,而且有限案例研究主要侧重不同的盈余管理对报表的影响程度,研究广度与深度十分有限。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乐视网滥用自由裁量权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深入研究,结合企业的商业模式、盈利状况、筹资状况、投资状况等探寻其采取该手段的目的、方式及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程度,发现企业不仅存在根据自身盈余诉求利用递延所得税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而且其手段值得剖析。通过对乐视网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手段剖析,得出乐视网通过子公司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股权安排这两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其一,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来源于子公司可抵扣亏损,另外,子公司的税率高于母公司,因此,在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时候可以使净利润的虚增程度更大;其二,乐视网采用子公司可抵扣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种手段恰恰是利用了准则的漏洞,萌生了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想法,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进行不合理的估计,以此能够达到继续融资的目的;其三,乐视网采取股权安排,将亏损的业务交由非全资子公司经营,利用持股比例将亏损转嫁于少数股东身上,并利用表决权安排采用成本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使得母公司的经营成果不受子公司的影响,达到了财务报表中母公司净利润逐年上升的目的。通过以上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反映出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层面、企业在准则执行层面以及会计准则执行监督层面均存在问题,主要问题有三:一是会计准则对可抵扣亏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规定不明确,对未来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数据的预测未作出规范与指导,因此给予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二是企业在执行准则的时候,缺乏商业道德,旨在为了自身的盈余诉求,滥用自由裁量权而作出打准则擦边球的行为,也从侧面说明了企业舞弊的处罚成本较低的情况;三是会计准则执行监督方存在监管不力问题,没有强化对自由裁量权使用的监管,未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综上所述,根据案例的研究,得出了些许启示,并针对于案例发现的问题从三个层面提供了完善建议。另外,警示投资者不能仅仅关注净利润这一会被“调整”的指标,需要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揭示了乐视网进行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行为,为公司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丰富了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案例库,也对完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执行、监督提供了建议。

关蕾[7](2017)在《论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协调》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受到全球化经济发展的不断冲击,也导致会计与税法也在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不断的进行改革与调整。即使会计和税法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其制定的规则与应用的目标是不同的,并且其是对于不同的对象起着一定的规范作用,就导致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会计和税法间的差异进行协调,也已经成为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主要问题

芦笛[8](2015)在《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因涉及会计和税务领域中的交叉问题,所得税会计准则较之其他会计准则而言,更为专业,且难度也更大。与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现如今仍基本处于引进、修改与模仿的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和体系。目前,企业会计人员视为圭臬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业已实施八年之久,鉴于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之间的矛盾,本文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改革路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从会计准则的内涵和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本质属性,并结合财务报告目标,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参照系,构建了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作为检验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第二,从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层面,以理论角度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合理性。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作为切入点,剖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会计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DTA)与递延所得税负债(DTL)的价值相关性。首先,把DTA按照价值相关性进行细分成两类后发现:由资产减值准备和可抵扣亏损作为典型项目所构成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是价值无关的。对于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收益确认于应税收益之前,然而却由于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导致通常在资产处置时才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考虑到时间价值等因素,该类递延所得税资产(DTAⅡ)自身折现的价值近乎于零,且可提供未来税收支付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很低;对于可抵扣亏损,却成为企业确认大额的DTA为虚增资产,增加企业净利润,进而增加净资产的工具。其次,通过对DTL构建理论模型和相应的数理推导的结果表明:DTL的最大组成部分是与折旧有关的第二类递延所得税负债(DTLⅡ),它是价值无关的。DTLⅡ的转回是由应税收益或费用在会计上的确认所触发的,并没有带来任何现金流的变化,所以DTLⅡ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负债,更准确地将之应称为“未获得的税收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产生于费用和亏损先从应税收益扣减后,再从会计收益中扣减的项目的DTLⅡ的价值被高估,实际的折现率应为:税收折旧率/(税收折旧率+资本成本)。第三,从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层面,分别以会计信息供给者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角度,阐述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与效果。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对会计信息供给者进行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总体执行现状不佳。约有62.3%的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并不了解,对准则的改革结果也不甚满意,且接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该项准则不易理解与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增加了财务工作的复杂程度,对企业财务体系原有的运作方式带来了冲击,这些均说明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与可靠性受到影响。其次,从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并未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且我国的税会差异逐渐呈分离之势。随着总的税会差异(BTD)与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的扩大,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也随之增加。该结果说明了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实施影响了盈余质量,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第四,结合我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特点,本文提出了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具体改革路径。首先提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其次建议应设立会计准则的执行机构,并且依据现有实际情况,加大税会之间的协调,构建多元税会模式。具体而言,现阶段建议在不改变原有框架下,仅在多元税会模式框架下对现有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相关改良,但是未来建议仍需承认税会两大系统的客观差异性,分别披露税务报表与财务报告。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总体上阐明了涵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的价值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以及盈余质量四个维度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判定标准。一个“好”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必须达到会计准则中各方所满意的通解,即兼顾财务报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为之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二,理论上重点剖析了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为核心的所得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之处。按照其价值相关性细分后发现DTAⅡ与DTLⅡ实为价值无关的DTA与DTL。本文揭示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DTA与DTL在理论上与其价值相关性存在着相抵触之处,突破了以往对所得税会计准则主要采用定性研究的局限,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三,研究视角上从会计信息供需双方的角度剖析了所得税会计准则执行现状与效果。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了总的税会差异(BTD)、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盈余管理(EM)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t回归模型发现负的总税会差异(BTD-)和负的操纵性税会差异(ABTD-)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EM)正相关。这对税会差异的演化规律研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第四,研究结论上为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具体方向提出了两条路径,即依据现阶段框架进行具体细化、改良,以及未来承认税会差异的客观性,分别披露财务与税务报告。这对于推动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字艳芳[9](2015)在《会计准则与所得税制度差异及其协调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的会计规范和所得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改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14年7月,财政部又修订了包括职工薪酬在内的5项具体准则,新增了3项具体准则。与此同时,所得税制度也在发生变化。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同年12月6日发布了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且此后的每年都会发布很多条例。随着会计准则和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和修订,二者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扩大。对于同一业务,会计上对其进行确认,而税法上则不确认,最终造成会税之间的差异,并产生异常繁杂的所得税纳税调整。本文通过对会计准则和所得税制度差异及协调的研究,主要有两层意义:(1)在寻找差异的同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丰富和完善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和税收理论;(2)基于对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微观对比,分析在具体经济业务中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并寻找协调路径,降低企业的涉税风险、会计核算成本和税收遵从成本,以及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文章主要以会计和税收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为依据,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分析会计和税收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结合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原则及具体业务,找出可缩小点和不可缩小点。对于可缩小点,分别从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进行协调;而对于不可缩小点,则通过涉税信息的披露进行协调。基于本文的研究和阐述,笔者认为:(1)会税差异的存在是必然的,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缩小;(2)会税差异的协调是一个“双向协调”的过程,由于会计准则具有前瞻性,在制度上以企业所得税法向会计准则的协调为主,在涉税信息披露上以会计准则向企业所得税法的协调为主;(3)企业编报涉税信息披露表是解决获取企业涉税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王成虎[10](2015)在《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及协调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当前,我国的会计标准与税法之间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局部过度分离,两者之间的差异呈日趋扩大化。会计标准与税法之间差异过大,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差异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现行的会计标准和税法体系着手,在对国际上主要的会计与税收关系模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之间关系的发展历程演变、差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运用平衡计分卡评价分析方法,对会计标准与税法之间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并且运用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当前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的关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大中型企业税会关系“适度分离”,小型、微型企业税会关系“高度融合”的分类协调思路。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制度设计、具体操作等不同层面提出了加强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具体建议,尤其是从简化日常税收征管制度、规范日常税收征管执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协调建议。

二、对会计与税法协调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会计与税法协调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和税法处理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会计和税法差异产生原因综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中产生税会差异的研究综述
        三、如何协调会计与税法差异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
第二章 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差异
    第一节 税务部门和企业行为差异
        一、税务部门保税行为
        二、公司避税行为
        三、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
    第二节 会计和税法差异主要分类与影响
        一、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二、税会差异产生的重要影响
    第三节 税会差异产生根源
    第四节 权益下法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和税法基本规定
        一、初始投资阶段基本规定
        二、持有阶段基本规定
        三、处置阶段基本规定
第三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S公司和T公司简介
        一、S公司简介
        二、T公司简介
    第二节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和税法处理差异
        一、投资阶段处理差异调整
        二、持有阶段处理差异调整
        三、处置阶段处理差异调整
第四章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税会差异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对纳税人产生的影响
        一、显着增加涉税风险
        二、加速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策略
        三、增加企业纳税成本
    第二节 对税务部门产生的影响
        一、显性造成税收收入流失
        二、直接增加税务机关征管成本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差异客观存在
        二、税会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税收风险
    第二节 协调税会差异建议
        一、一般性建议
        二、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三、对企业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3)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关系
    (一)目的
    (二)内容
    (三)制定机构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显着差异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二)谨慎性原则
    (三)确定性原则
    (四)重要性原则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会计准则与税法之间的有机协调策略
    (一)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协调的主要原则
        1. 合理性原则
        2. 成本效益原则
        3. 实用性原则
    (二)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协调的主要思路
    (三)会计准则必须充分考虑税法的要求
    (四)制定税法时必须考虑会计的需求
四、结语

(4)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协调——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关系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基本关系
三、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及原因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差异存在的原因
四、税法与会计制度协调的重要性
    (一)差异悬殊造成税收收入流失
    (二)差异悬殊增加社会成本
    (三)差异悬殊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四)差异悬殊易出现大量虚假财务信息
五、长期股权投资税法和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
    (一)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税会差异分析
        1、初始投资阶段
        2、持有阶段
        3、处置阶段
    (二)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税会差异分析
        1、初始投资阶段
        2、持有阶段
        3、处置阶段
六、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设计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差异的原则
    (二)会计制度与税法协调的方法
        1、完善相关政策,加强部门沟通
        2、完善新税法规定,鼓励企业合理地筹划税收
        3、合理选择运用会计政策
        4、推进税务会计体系进程
七、结语

(5)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中外文献综述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行政领导决策与会计信息概述
    第一节 行政领导决策
        一、行政领导决策的概念及原则
        二、行政领导决策的特点
        三、行政领导决策的程序及类型
    第二节 会计信息
        一、会计信息的概念及内容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基本特征
        三、行政组织中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分析
    第三节 行政领导决策中的会计信息
        一、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的概念及内容
        二、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的重要性
        三、行政领导决策类型中会计信息应用的表现
        四、会计信息在行政领导决策中的动态应用
        五、行政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会计信息的流程
    第四节 相关理论
        一、领导行为理论
        二、领导权变理论
        三、有限理性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一节 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问题的提出
        一、行政领导决策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与真实性
        二、行政领导决策水平的提高使会计信息应用研究成为不可避免
        三、行政领导决策的智能化对会计信息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节 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会计信息对行政领导决策产生干扰
        二、行政领导者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与知识水平不高
        三、行政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和使用方式的认知度缺乏
        四、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缺陷
        五、大数据时代下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外泄
    第三节 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行政领导决策对会计信息不重视
        二、行政领导者对会计信息的处理不当
        三、会计法、会计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四、行政组织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监督机制不完善
        五、行政领导者素质缺乏
        六、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缺乏
        七、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效运用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的对策
    第一节 提高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的重视程度
        一、培养行政领导者在决策过程运用会计信息的意识
        二、定期组织行政领导人员培训与考核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三、充分运用新媒体优势促使会计信息应用的宣传
    第二节 完善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的相关立法与制度体系
        一、完善行政领导决策中运用会计信息的相关立法
        二、完善行政组织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三、健全监督机制以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
        四、建立健全行政组织奖惩机制与问责制
        五、结合财务岗位特点以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节 提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决策中运用会计信息的能力
        一、行政领导者将会计信息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二、转变行政领导者思想观念以提升行政领导者决策素养和责任意识
        三、行政领导者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四、行政领导者运用会计信息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以及避免逃税
    第四节 加强会计人员自律以对行政领导者负责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二、组织业务培训以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三、提升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以加强财务管理能力
        四、通过政治学习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以增强责任感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基于递延所得税的盈余管理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贡献与不足
        1.4.1 预期贡献
        1.4.2 本文不足
2.文献综述
    2.1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相关研究综述
        2.1.2 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影响相关研究综述
    2.2 所得税会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
        2.2.1 所得税会计相关研究综述
        2.2.2 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相关研究综述
    2.3 文献述评
3.理论研究
    3.1 所得税会计理论
        3.1.1 所得税会计的背景与由来
        3.1.2 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三类方法与观念
        3.1.3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
    3.2 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理论
        3.2.1 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目的及空间
        3.2.2 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的手段
4.案例分析
    4.1 案例分析背景
    4.2 乐视网案例研究思路
    4.3 乐视网案例介绍
        4.3.1 乐视网公司情况
        4.3.2 乐视网近五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4.3.3 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情况分析
    4.4 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合理性分析
        4.4.1 商业模式理论与乐视网的商业模式分析
        4.4.2 从商业模式看其业务布局、盈利分布及盈利空间
        4.4.3 业绩增长率分析
        4.4.4 关联交易分析
        4.4.5 利用可抵扣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
    4.5 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4.5.1 子公司可抵扣亏损自由裁量权的手段
        4.5.2 股权安排的手段
    4.6 递延所得税盈余管理影响结果分析
        4.6.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4.6.2 对利润表的影响
        4.6.3 剔除递延所得税费用影响前后的指标对比
    4.7 案例发现与反思
        4.7.1 会计计准则制定层面存在过度自由裁量权
        4.7.2 企业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滥用自由裁量权
        4.7.3 会计准则执行监管层面缺失对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4.7.4 总结
5.启示与建议
    5.1 启示
    5.2 建议
        5.2.1 会计准则制定层面限制过度的自由裁量权
        5.2.2 企业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遏制滥用自由裁量权
        5.2.3 准则执行监管层面强化自由裁量权使用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7)论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和税法产生差异的直接原因
    (一) 基于应计基础差异导致的不同之处。
    (二) 计量属性之间存在差异。
    (三) 税收优惠与扣除项目标准间的差异。
二、对会计和税法差异进行协调的重要原因
    (一) 其差异对税务工作进行造成影响。
    (二) 使企业缴税计算的难度增加。
    (三) 企业有可能操纵盈余。
三、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良好协调
    ? (一) 协调其资产。
    (二) 协调其收入。
    (三) 对会计和税法差异的协调性进行理论探讨。
总结

(8)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与范畴的界定
        2.1.1 税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
        2.1.2 会计-税收差异
    2.2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变迁与研究现状
        2.2.1 美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2.2.2 国际会计准则中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2.2.3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历史演进与相关研究
        2.2.4 所得税会计准则历史演进的述评
    2.3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2.3.1 不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下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2.3.2 递延税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2.3.3 所得税费用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2.3.4 所得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的述评
    2.4 税收-会计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2.4.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
        3.1.1 会计准则的内涵
        3.1.2 会计理论的演进
    3.2 会计准则的本质属性
        3.2.1 会计准则的技术性
        3.2.2 会计准则的政治化程序性
        3.2.3 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性
        3.2.4 三大属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3.3 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3.3.1 财务报告的目标
        3.3.2 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
        3.3.3 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主体分析
        3.3.4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制定研究——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相关性
    4.1 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
        4.1.1 理论分析
        4.1.2 相关背景
    4.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价值相关性
        4.2.1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一般原则与依据
        4.2.2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重新分类
        4.2.3 案例分析
    4.3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价值相关性
        4.3.1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的一般原则
        4.3.2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重新分类
        4.3.3 递延所得税负债价值的估算
    4.4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包含的具体项目——以上海市为例
        4.4.1 样本的选取
        4.4.2 上海市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披露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研究——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视角
    5.1 理论分析与相关背景
    5.2 研究设计
        5.2.1 调查目的与对象
        5.2.2 样本特征
    5.3 调研结果及分析
        5.3.1 被调查者对所得税会计准则基本看法
        5.3.2 被调查企业执行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现状
        5.3.3 被调查者对未来应用所得税会计准则的看法
    5.4 调研结论
        5.4.1 总体认识方面
        5.4.2 具体认识方面
        5.4.3 未来改革认识方面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执行研究——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视角
    6.1 理论分析与相关制度背景
        6.1.1 理论分析
        6.1.2 相关制度背景
    6.2 研究设计
        6.2.1 我国税会差异的度量
        6.2.2 正常的税会差异与操纵性税会差异的度量
        6.2.3 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度量
        6.2.4 总的税会差异、操纵性税会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关系的计量
    6.3 样本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3.1 税会差异总体趋势的分析
        6.3.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分析结果
        6.4.1 操纵性税会差异模型推算结果
        6.4.2 总税会差异、操纵性税会差异与盈余管理行为模型推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相关建议
    7.1 改革的基本思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的相关建议
        7.1.1 有关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建议
        7.1.2 我国会计准则执行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议
    7.2 改革的整体框架:我国税会模式构建与差异协调的相关建议
        7.2.1 我国税会模式构建的相关建议
        7.2.2 我国税会差异协调的相关建议
    7.3 改革的具体路径:新设想与部分改良的相关建议
        7.3.1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改革的新设想
        7.3.2 基于原有框架下所得税会计准则内容改良的相关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有关所得税会计准则适用性的调查问卷
附录B: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
附录C:总应计利润测算方法的选取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致谢

(9)会计准则与所得税制度差异及其协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会计与税收差异的界定及产生的理论基础
    2.1 会计与税收差异的界定
    2.2 会计与税收差异产生的理论基础
        2.2.1 克拉尼斯基定理
        2.2.2 会计与税收的关系
        2.2.3 会税模式
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会税差异协调的必要性
        3.1.1 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3.1.2 避免或减少涉税风险
        3.1.3 防止税源流失
        3.1.4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2 会税差异协调的可行性
        3.2.1 理论上的可行性
        3.2.2 实践上的可行性
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差异及其分析
    4.1 目的差异
    4.2 原则差异
        4.2.1 会计注重谨慎性原则.税法注重确定性原则
        4.2.2 会计注重权责发生制原则,税法注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
        4.2.3 会计注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税法注重“实质课税”原则
        4.2.4 会计注重公允价值原则,税法注重历史成本原则
    4.3 前瞻性差异
    4.4 具体业务差异
        4.4.1 收入确认的差异
        4.4.2 费用确认的差异
    4.5 可缩小差异和不可缩小差异的划分
5 企业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差异协调的原则和路径
    5.1 会税差异协调的原则
        5.1.1 成本效益原则
        5.1.2 权威性和严肃性原则
        5.1.3 “双向协调”原则
        5.1.4 可操作性原则
        5.1.5 稳中推进原则
    5.2 会税差异协调的路径
        5.2.1 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制度层面的协调
        5.2.2 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具体业务层面的协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我国现行会计标准与税法体系概述
    2.1 会计标准体系
        2.1.1 会计标准体系概述
        2.1.2 当前会计标准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2.2 税法体系
        2.2.1 现行税法体系概述
        2.2.2 现行税法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会计标准与税法的关系模式分析
    3.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模式分析
        3.1.1 会计与税收分离模式
        3.1.2 会计与税收统一模式
    3.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3.2.1 市场经济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3.2.2 法律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3.2.3 资本市场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3.2.4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税会关系模式的影响
    3.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税会关系模式弊端分析
        3.3.1 会计与税收分离模式的弊端分析
        3.3.2 会计与税收高度统一模式弊端分析
    3.4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税会关系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3.4.1 税会关系高度统一模式的变革趋势
        3.4.2 税会关系分离模式的变革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及分析
    4.1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关系的发展演变
    4.2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的差异原因分析
        4.2.1 目标导向方面的因素
        4.2.2 会计原则与税收原则方面的因素
        4.2.3 核算前提方面的因素
        4.2.4 经济因素
        4.2.5 法律因素
        4.2.6 制度制定方面的因素
        4.2.7 企业行为因素的影响
    4.3 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体系框架构建
        4.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3.2 评价体系框架
    4.4 当前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程度评价分析
        4.4.1 不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4.4.2 增加了税务管理成本
        4.4.3 降低了税款征收率
        4.4.4 不利于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
        4.4.5 不利于会计的规范化建设
    4.5 小结
第5章 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的现实协调方案
    5.1 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基本原则
        5.1.1 系统性原则
        5.1.2 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5.1.3 重要性原则
        5.1.4 与国际接轨原则
        5.1.5 现实性的原则
    5.2 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基本思路
        5.2.1 大中型企业适度分离的模式
        5.2.2 小型企业、微型企业“高度融合”的模式
    5.3 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基本方案
        5.3.1 制度制定层面的协调
        5.3.2 具体业务处理层面的协调
        5.3.3 制定规范会计标准与税法协调的专项会计准则
        5.3.4 提高会计执业综合水平
        5.3.5 简化税收征管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对会计与税法协调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和税法处理差异研究[D]. 张洵.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3]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解读[J]. 陈静. 中国集体经济, 2020(25)
  • [4]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及协调——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例[A]. 王拴拴. 财金观察(2019年 第2辑), 2020
  • [5]行政领导决策中会计信息应用问题研究[D]. 刘思佳.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基于递延所得税的盈余管理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D]. 袁非.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论会计与税法差异的协调[J]. 关蕾.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17(11)
  • [8]基于会计信息供需关系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制定与执行研究[D]. 芦笛. 西北大学, 2015(12)
  • [9]会计准则与所得税制度差异及其协调的研究[D]. 字艳芳. 云南大学, 2015(09)
  • [10]我国会计标准与税法差异评价及协调研究[D]. 王成虎. 山东财经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关于会计税法协调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