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疮65例

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疮65例

一、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涂治疗痤疮65例(论文文献综述)

崔艳芬[1](2020)在《中药联合水光清洁及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VISIA成像的动态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及评估清肺消痤汤联合无针水光清洁及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为痤疮患者提供更确切、易接受的治疗方案;应用VISIA皮肤测试仪检测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为痤疮的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纳入的9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均予内服中药清肺消痤汤及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治疗组采用无针水光清洁及火针,对照A组采用火针,对照B组采用无针水光清洁。每周复诊1次,1周1个疗程,共观察4个疗程,根据痤疮皮损的形态、数量、颜色、出油情况及瘙痒疼痛程度等进行疗效指数评估,并使用VISIA皮肤测试仪比较痤疮患者治疗前、后斑点、毛孔、红色区、紫质的绝对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A组的总有效率为82%,对照B组的总有效率为6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对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两对照组。三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VISIA皮肤测试仪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三组痤疮患者经过治疗后,毛孔方面无明显变化,斑点、红色区、紫质的分值均有所降低。结论:清肺消痤汤联合无针水光清洁及火针治疗痤疮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较佳,不良反应少;中药联合无针水光清洁、火针可以改善痤疮患者面部斑点、红色区、紫质,提示治疗前后VISIA皮肤测试仪在斑点、红色区、紫质方面的改变可为痤疮患者疗效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赵丹丹[2](2020)在《火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火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分析火针结合穴位埋线和单纯西药组的试验结果,探讨火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型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湿热型痤疮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70例湿热型痤疮患者,并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火针联合曲池、大椎、脾俞、阴陵泉、足三里埋线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皮损情况积分表、中医证候评分表、疗效指数等指标,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分析,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79.4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皮损受累情况及中医证候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火针结合埋线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有意义。与西药组相比,治疗组复发率更低,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穴位埋线能够标本兼治,内外皆调,而且无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少,近期和远期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陆娟娜[3](2020)在《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近20年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进行统计分析黄褐斑针灸的主要腧穴,探讨其选穴特点、配穴规律为黄褐斑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方法:文献来源:收集1999年1月至2020年1月20多年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中医临床文献研究;检索入口:关键词、主题词、标题,检索式为:黄褐斑、针刺、针灸治疗;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明确诊断黄褐斑或肝斑,治疗方法、穴位选取明确;治疗过程中,必须以针具刺穴位;穴位纳入标准:参照临床上十四正经穴位和奇穴给予鉴定。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未涉及十四正经及经外奇穴,不以研究十四正经或经外奇穴为目的。文献数据处理:根据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之后进行人工分类、整理,将相关穴位经络等资料输入微软Office中的Excel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2篇,其中包括了 14144个黄褐斑病例,纳入文献中专注研究局部围刺治疗黄褐斑有17篇文献,专注个别证型有23篇,专注火针治疗黄褐斑有5篇,专注穴位注射4篇;本次研究共录得102个穴位,总使用频次为1307次,当中有25个穴位使用频次超过15次;三阴交穴(106)使用率最高,其次依次为阿是穴(104)足三里(101)、血海(83)、曲池(68)、肝俞等常用穴;使用次数和使用频次在经络统计中足太阳膀胱经有17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76;足太阴脾经有6个经穴,选用频次达205;足阳明胃经18个经穴,频次197;手阳明大肠经占5个穴位频次为154;督脉占8个穴位频次为81。在配穴规律,三阴交-足三里这对穴位同现频次在本研究为最高77次;其次为血海-三阴交频次为64次,第三为血海-足三里频次为58次。临床选穴配穴上可以灵活运用这些经的其他穴,作个体化治疗。结论:从研究结果看出,治疗黄褐斑首选三阴交穴,而在平时针灸治疗上,依次选用的穴位为足三里、血海、曲池和肝俞等多医者选用而确切有效的穴位;同时,可依次从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中选择其他穴位协助。在配穴中,可选三阴交配足三里为主要配伍处方。

杨丽娜[4](2020)在《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毒热蕴结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HDD)属毒热蕴结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与西药他克莫司软膏相比较,探讨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干预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皮损面积、不良反应较少及复发率低等方面的优越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提供新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毒热蕴结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均38例。治疗组采取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患部外敷,两组均治疗15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填写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并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综合判定两组的疗效。结果:1.患者基本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有可比性。2.总有效率分析结果:治疗组愈显率58.8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愈显率36.11%,总有效率8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3.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总积分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4.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5.复发率分析结果:治疗结束30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12.9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6.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6.安全性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生命体征均正常。治疗组2位患者在初次使用毫火针治疗当日感针孔处疼痛不适;对照组中4名患者用药初期出现面部皮肤干燥、瘙痒症状,尚能耐受,1周后自行消失,两组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与西药他克莫司软膏相比,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毒热蕴结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而且具有治疗时间较短、治疗成本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方元芝[5](2020)在《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座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方法,并更进一步为火针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62例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座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毫火针辨证治疗痤疮,每次选取(面、胸、背部)7-8个皮损点刺,并清除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再辨证取穴点刺(风热证取肺俞穴、大椎穴;湿热证取胃俞穴、大肠俞穴;冲任失调取肝俞穴、肾俞穴、膈俞穴),每隔1天1次,2周为1疗程。对照组白天予局部皮损外涂过氧化苯甲酰凝胶1次,睡前外涂维A酸乳膏1次,交替用药,连续使用,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后评价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复发率,得出结论。成果:治疗4周结束后,总共收集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脱落1例患者,对照组29例,脱落2例患者。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痤疮分级和中医证型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组的性别、痤疮分级和中医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说明两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痤疮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在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情况下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经检验后均P>0.05,说明两组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说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治疗4周后,两组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后,两组的皮损分布、皮损总积分有差异(P<0.05),而两组的皮损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4周后,毫火针组有8例痊愈,16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西药外治组有5例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0%。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4周后,毫火针组风热证、湿热证、冲任失调这三种中医证型的疗效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随访1个月后,随访到所有治疗有效的47例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进行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可见两种疗法安全有效。结论:1.毫火针疗法和西药外治法对青春期寻常型痤疮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毫火针疗法的疗效优于西药外治法。2.与西药外治法相比,毫火针疗法在改善青春期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整体皮损情况,尤其在减少皮损分布方面疗效更明显。3.毫火针疗法与西药外治法在改善青春期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皮损数量、程度、颜色、肿痛方面疗效相当。4.毫火针疗法与西药膏法在防治痤疮复发方面疗效相当。5.毫火针可有效辨证治疗风热型、湿热型、冲任失调这三种中医证型的痤疮,其不良反应轻,操作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秦雪琴[6](2020)在《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热毒壅滞证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热毒壅滞证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1.治疗方案:治疗组予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予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外擦夫西地酸乳膏。2.治疗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6周、8周分别记录患者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统计复发人数。用SPSS 23.0对2组患者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选的72例患者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最终完成病例数6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皮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皮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治疗2周、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2.72%,两组总有效率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70%、5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结束后随访2月,治疗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9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热毒壅滞证痤疮疗效确切,与异维A酸软胶囊相比,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的优势。

唐晓琼[7](2020)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对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临床疗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提供有效、安全又经济的中药外用制剂。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的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如意金黄散外敷;B组:甲硝唑凝胶外涂;C组:蜂蜜外敷。三组患者均予以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口服,剂量选定为100mg/d。本实验的总观察时间为8周,其中4周为一个疗程。我们分别在第0周、第4周、第8周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我们选择的观察指标为:皮损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干燥、瘙痒、灼热、刺痛评分以及相关的皮肤生理指数(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失水量、皮脂水平、皮肤p H及红斑指数),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一般数据:比较三组患者在人口特征学方面及(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职业)与本病相关的诱发与加重因素方面的临床数据,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临床疗效判定:2.1在予以8周的临床治疗后,结果共治愈4例,A组患者治愈3例,B组患者治愈1例;本实验的显效人数共有55例,A、B、C三组分别为21例、19例、15例。总有效率在A、B、C三组之间分别是:80.0%、66.7%、50%。分析结果可知A组的总有效率在三组中最高,而且明显地高于B、C两组,在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后可知三组的组间疗效差异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2.2三组患者皮损的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症状总评分,我们经分析可见三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关于治疗后的总评分以及治疗的总疗效率比较结果提示:接受不同治疗的三组患者的组间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经过分析可知A组无论在临床症状总评分还是总疗效率方面均高于B、C两组。2.3临床观察指标比较:由本课题组的专业医师成员为入组患者进行8周的治疗后,采集患者相关信息并针对采集的各项临床症状的评分进行数据分析:(1)相对与红斑和丘疹脓疱评分比较来说: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B组以及A、C组,两两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毛细血管扩张、瘙痒、干燥、灼热和刺痛等相关症状的评分:三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的时间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就是说,三组的上述评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同时,干燥和灼热评分的数据分析显示:三组间两两进行比较发现,A、B组之间与A、C之间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4皮肤生理指数:三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生理指数比较发现,三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8周治疗后,再次对各项生理指数进行统计学比较:(1)角质层的含水量:三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A组与C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表皮失水量、PH值、红斑指数比较:三组的时间因素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就是说,三组上述三项指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下降趋势;而三组的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皮脂水平:无论是三组的组间差异还是三组的时间因素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5不良反应:A组中有1例患者因如意金黄散使用方法不规范,瘙痒症状较前加重,纠正其用法后,症状消失。B组3例患者使用甲硝唑凝胶后,皮损瘙痒程度较前较重,用量减少、浓度稀释后,症状消失。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不仅明显优于蜂蜜组,也优于甲硝唑凝胶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入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同时亦可促进皮肤生理屏障功能修复。如意金黄散外敷于患者皮损处,其使用简单、方便、经济、安全、不受有害影响,并可用于临床应用。

郑博元[8](2019)在《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通过对近十年发表在国内期刊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临床文献整理、分析,统计出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高频经脉、高频穴位等,为中医针灸治疗现代痤疮疾病取穴提供基本理论。方法:通过利用文献检索引擎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各种期刊杂志,严格按照本课题关键词、文献年限进行搜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并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所选穴位进行分类统计,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总结出针灸治疗取穴特点。结果:整理出针灸治疗痤疮的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共有450篇,涉及穴位共有98个穴位,涉及十四经脉,以膀胱经、胃经、任脉、脾经、大肠经、督脉、肾经、肺经使用最为频繁,高频次取穴处方:大椎、肺俞、阿是穴、膈俞、曲池、肝俞、三阴交、足三里、血海、脾俞、合谷。所取腧穴以头面部及项背部局部取穴为主,针灸治疗方式以火针最为多见,其他各种方式结合使用。结论: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经络和穴位选择范围比较广泛,但重点涉及的经脉和使用的穴位却比较集中。提示在针灸治疗痤疮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对这些所属经脉及其经穴部位多加重视。

兰艳[9](2019)在《药线点灸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药线点灸对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65名患者,随机分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名患者采用药线点灸疗法;对照组32名患者外用卤米松乳膏,都予“白癜风汤加减”作为基础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皮损面积及色素的改变进行疗效评定,统计并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皮损部位、治疗前皮损面积和皮损色素分等比较,提示均匀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优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皮损复色面积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皮损面积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试验组不同皮损面积大小的患者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皮损色素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的第2周、第4周、第8周随访,其皮损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药线点灸与卤米松乳膏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疗效均不错。2、药线点灸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在改善皮损色素上比卤米松乳膏疗效显着。3、药线点灸在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上安全、有效、价格低廉、操作便捷、不良反应少,不失为一个治疗本病比较好的中医外治方法。

张国晓,赵耀东,马雪娇,赵成珍[10](2018)在《近10年自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从单纯自血疗法、自血混合其他注射液疗法、自血疗法联合其他疗法(针刺、耳穴、中药、穴位埋线、刺络拔罐、西药、皮肤护理)3个方面对近10年来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指出自血疗法当前存在试验设计不严谨、临床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不足,以期更好地指导自血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

二、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涂治疗痤疮6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涂治疗痤疮65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联合水光清洁及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VISIA成像的动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诊断标准
    三、病情分级标准
    四、病例选择标准
    五、研究方法
    六、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七、不良反应观察
    八、统计分析
结果
    一、临床疗效比较
    二、VISIA观察指标比较
    三、不良反应情况
讨论
    一、传统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三、清肺消痤汤组方分析
    四、火针的作用机制
    五、无针水光清洁的作用
    六、VISIA皮肤测试仪的应用
    七、研究结果分析
    八、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痤疮外治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2)火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内容
        (一)样本量估算
        (二)研究对象及来源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标准
        (七)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随机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和方法
        (四)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五)复发情况
        (六)统计方法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三)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四)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0)
        (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1)
        (七)观察结果分析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一)对病因病机的研究
        (二)对治疗的研究
    二、现代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一)对病因的研究
        (二)对治疗的研究
    三、 湿热型痤疮病因病机探讨
    四、选穴依据
    五、火针机理探讨
    六、埋线机理探讨
    七、疗效及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附件

(3)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1.1.1 病名探讨
        1.1.2 病因病机
        1.1.3 古代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
        1.1.4 中医对黄褐斑的治疗现状
        1.1.5 近现代针灸用穴规律研究
        1.1.6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第二章 针灸选取规律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来源
        2.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2.3 文献的选择
    2.3 研究过程
        2.3.1 文献纳入
        2.3.2 纳入文献的年份分布
        2.3.3 纳入文献的资料整理
    2.4 研究结果
        2.4.1 腧穴使用统计
        2.4.2 腧穴经络分布统计
        2.4.3 非针刺方式的腧穴探讨
        2.4.4 针刺与其他疗法的联用
        2.4.5 治疗黄褐斑腧穴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情况
        2.4.6 腧穴配伍分析
        2.4.7 黄褐斑用穴的探讨
第三章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治疗黄褐斑的经络
        3.1.1 三阴交穴
        3.1.2 阿是穴
        3.1.3 足三里
        3.1.4 血海
        3.1.5 曲池
    3.2 治疗黄褐斑的穴位
        3.2.1 足太阳膀胱经与黄褐斑
        3.2.2 足阳明胃经与黄褐斑
        3.2.3 足少阳胆经与黄褐斑
        3.2.4 督任二脉
    3.3 综合疗法
    3.4 黄褐斑选穴特点
    3.5 黄褐斑治疗规律总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不足之处及展望
        4.2.1 不足之处
        4.2.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毒热蕴结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样本量的估算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评价
        3.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评价
    4 疗效评价
    5 安全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
        5.2 处理措施
    6 随访
    7 统计学处理
    8 结果
        8.1 病例完成情况
        8.2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8.3 治疗前两组相关积分比较
        8.4 总疗效评价结果
        8.5 症状及体征积分评价结果
        8.6 治疗前后DLQI评分比较结果
        8.7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结果
        8.8 安全性评价结果
讨论
    1 中医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认识
        2.1 西医病因
        2.2 西医发病机制
    3 本课题选题依据
        3.1 辩证分型确立依据
        3.2 穴位放血及毫火针的作用机理
        3.3 选穴依据
        3.4 对照组设置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一、痤疮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二、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目前西医治疗概况
    第二节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一、痤疮的历史渊源
        二、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诊疗标准
        一、病理诊断标准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实施方案
        三、注意事项
        四、观察指标(见附录1)
        五、疗效评价
        六、不良事件观察和评价
        七、两组复发率的评价标准
        八、安全性评价
        九、统计学方法
    第四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病例入组情况
        二、基线数据情况
        三、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四、随访情况
        五、不良事件情况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疗效分析
    第二节 临床疗效探讨
        一、选择火针疗法的依据
        二、选穴的依据
        三、研究不足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简单随机分组表
    附录2: 痤疮观察表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6)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热毒壅滞证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临床分级
        2.3 中医诊断标准
        2.4 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2.6 剔除与脱落标准
        2.7 剔除与脱落患者的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数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方法
        3.4 观测指标
        3.5 治疗疗程
        3.6 随访
    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5 安全性评价
    6 复发率
    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及分析
        1.1 病例完成情况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3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皮损评分比较
        1.6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 结果及分析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讨论
    1 对痤疮的认识
        1.1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1.2 西医对痤疮的认识
    2 从热毒壅滞论治痤疮
    3 治疗组中药组方释义及药理研究
        3.1 组方释义
        3.2 方中药物药理研究
    4 火针治疗痤疮的机理
    5 对照组药物分析
    6 外用药物分析
    7 研究结果分析
        7.1 皮损评分分析
        7.2 中医证候评分分析
        7.3 疗效分析
        7.4 不良反应分析
        7.5 复发率分析
    8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一痤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火针疗法的历史沿革及在痤疮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玫瑰痤疮的认识
        1.1 中医对玫瑰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玫瑰痤疮的中医治疗研究
    2 现代医学对玫瑰痤疮的认识
        2.1 玫瑰痤疮的病因病理
        2.2 玫瑰痤疮的西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玫瑰痤疮诊断标准与分型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和脱落
        2.6 中止实验标准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量估计
        3.2 随机分组方法
        3.3 实验药品及检测设备
        3.4 治疗方案
    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4.1 疗效观察
        4.2 疗效判定标准表
    5 不良事件记录
    6 统计学方法
    7 结果
        7.1 一般资料比较
        7.2 临床治疗结果评估
    8 讨论与分析
        8.1 研究结果分析
        8.2 选题依据
        8.3 如意金黄散理论研究
        8.4 本课题研究用药选择的依据
    9 结论
    10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综述 针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痤疮的研究现状
        1.1.1 现代医学对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
        1.1.2 痤疮的临床表现
        1.1.3 现代西医对痤疮分型
    1.2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1.2.1 古代中医学对痤疮病名的认识
        1.2.2 中医学对痤疮分型的认识
        1.2.3 中医学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
        1.3.1 现代西医治疗
        1.3.2 中医治疗
    1.4 小结
第2章 文献分析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检索方法
        2.2.2 检索范围与检索词
        2.2.3 数据处理
    2.3 统计结果
        2.3.1 经脉使用情况
        2.3.2 前十一个主要穴位及归经情况
        2.3.3 穴位部位分布情况
        2.3.4 治疗手段特点
    2.4 针灸治疗痤疮取穴特点及理论依据
        2.4.1 针灸治疗痤疮高频穴位
        2.4.2 针灸治疗痤疮高频穴位
        2.4.3 穴位配伍多样
        2.4.4 选穴的分布部位
        2.4.5 针灸方法多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药线点灸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中止及退出标准
        2.6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2.7 受试者自愿原则
    3 研究方法
        3.1 技术路线图
        3.2 实验设计
        3.3 治疗方法
        3.4 疗程
        3.5 疗效测定指标
        3.6 随访指标
        3.7 安全性评价方法
        3.8 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入组情况
        4.2 基线分析
        4.3 疗效分析
        4.4 病例剔除及脱落分析
        4.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4.6 两组患者随访情况及复发率比较
第二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白癜风的相关认识
        1.1 古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2 古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1.3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4 现代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白癜风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治疗概况
    3 立题依据
        3.1 选病依据
        3.2 选择药线灸的依据
        3.3 选择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依据
        3.4 药线点灸作用于白癜风的机理
        3.5 白癜风酊剂分析
        3.6 基础方分析
        3.7 卤米松乳膏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典型病例展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外治法治疗白癜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病例观察表
附录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10)近10年自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纯自血疗法
2 自血混合其他注射液疗法
3 自血疗法联合其他疗法
    3.1 结合针刺
    3.2 结合放血、耳穴贴压
    3.3 结合中药
    3.4 结合穴位埋线
    3.5 结合刺络拔罐
    3.6 结合西药
    3.7 结合皮肤护理
4 结语

四、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涂治疗痤疮6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联合水光清洁及火针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及VISIA成像的动态观察[D]. 崔艳芬.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2]火针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型痤疮的临床观察[D]. 赵丹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3]针灸治疗黄褐斑选穴特点和配穴规律探讨[D]. 陆娟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穴位放血联合毫火针治疗毒热蕴结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研究[D]. 杨丽娜.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D]. 方元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加减仙方活命饮联合火针治疗热毒壅滞证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秦雪琴.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唐晓琼.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针灸治疗痤疮选穴规律的文献研究[D]. 郑博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药线点灸治疗稳定期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兰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近10年自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研究概况[J]. 张国晓,赵耀东,马雪娇,赵成珍.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1)

标签:;  ;  ;  ;  ;  

自血疗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痤疮6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