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黏膜损伤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韩严[1](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电针足三里促进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发生过程及其修复的分子机制,通过分析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以期发现电针足三里治疗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数据支撑。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4只SPF雄性小鼠分为四组,正常组(K组),模型组(M组),足三里组(Z组),三阴交组(S组),每组6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根据实验方案,除正常组外,模型组,足三里组,三阴交组均采用束缚冷浸法诱导急性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足三里组和三阴交组用电针处理。干预结束之后观察并记录小鼠行为学特征、取材胃组织和十二指肠组织进行肉眼观察和光镜下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核磁共振氢谱技术(1H-NMR)检测小鼠胃组织、十二指肠组织干预前后代谢物变化,利用模式识别分析筛选代谢标志物。使用Metabo Analyst分析获得的代谢标记物的代谢途径。结果:1.小鼠行为学观察:(1)直立次数: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直立次数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足三里组小鼠直立次数减少(p<0.05),但并未达到正常组的直立水平;与模型组相比,三阴交小鼠的直立次数有所增加,与足三里组小鼠直立次数保持相同趋势。(2)粪粒: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粪粒显着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足三里组小鼠粪粒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三阴交组小鼠粪粒也出现显着减少(p<0.05)。○3矿场实验: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在中心区域的时间百分比和中心区域路程所占的百分比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足三里组小鼠在中心区域的时间百分比和中心区域路程百分比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三阴交组小鼠在中心区域时间百分比和中心区域路程百分比有所下降。(4)游泳: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水中的不活跃时间,即静止时间显着减少(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较,足三里组小鼠在水中的静止时间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小鼠相比较,三阴交组小鼠的水中静止时间也出现增加的趋势。2.小鼠消化道组织形态观察:(1)胃组织:肉眼可见胃组织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点状和线状充血点。光镜下,正常组小鼠胃黏膜上皮结构完整,腺管排列整齐;模型组小鼠胃黏膜出现严重的上皮细胞坏死剥落、腺管排列紊乱、细胞核模糊、毛细血管出血;足三里组小鼠胃黏膜腺管排列基本整齐,黏膜细胞排列较为疏松、毛细血管增生、间质内仍可见部分炎细胞;三阴交组小鼠胃黏膜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上皮结构仍然不完整、腺管排列紊乱、细胞间质浸润炎细胞。(2)十二指肠:正常组小鼠十二指肠黏膜上皮结构完整、绒毛清晰、腺管排列整齐、无出血和炎细胞;模型组腺管排列紊乱、上皮结构剥离脱落、间质内充满大量炎细胞、毛细血管充血;足三里组小鼠十二指肠黏膜各层结构基本完整,绒毛清晰可见,腺管基本排列整齐、炎细胞减少;三阴交组小鼠绒毛结构不完整,毛细血管充血,腺体排列不规则,间质炎细胞浸润。3.小鼠胃、十二指肠代谢组学:1H-NMR结果显示,在小鼠胃和十二指肠组织中共发现1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甜菜碱、胆碱、丙氨酸、磷酸胆碱、乙醇胺、丝氨酸、腺苷、肌苷、乳酸、甘氨酸、丙酮酸、甘油磷酸胆碱、谷氨酰胺、α-葡萄糖谷胱、甘肽共包括12条代谢通路。结论:1.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的作用,同时发现电针三阴交穴对胃黏膜损伤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也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2.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显示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均可促进小鼠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的修复。通过回调局部组织代谢物含量变化促进能量的释放和代谢,并增强细胞代谢和活性,抗氧化能力,进而修复受损的胃肠道黏膜组织。

黄根[2](2021)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消化性溃疡(PU)是人类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最为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PU常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加重经济负担,还可并发溃疡出血、穿孔及幽门梗阻,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有关PU的临床诊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内窥镜的广泛应用使PU更易得到确诊,质子泵抑制剂(PPI)的问世使PU近期疗效良好,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可一定程度减少复发,但并没有彻底改变PU的临床状况,发病率仍高,复发及并发出血和穿孔仍常见。因此,为了更为有效地控制PU,仍有必要深入研究PU在内镜、PPI、Hp时代的发生发展规律。为此,本研究将对过去8年来PU住院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为更为有效地诊治PU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2012年3月至2020年2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U患者,包括胃溃疡(GU)、十二指肠溃疡(DU)、复合性溃疡(CU),伴有或不伴有并发症(溃疡出血、幽门梗阻或溃疡穿孔)。根据入院前后2周内胃镜检查结果或外科手术确定诊断。2、资料收集:从病案室中检索上述期间主要诊断为PU的患者,并收集病历首页的信息。根据诊断标准、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研究对象,调取病历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病因和诱因、并发症、胃镜资料等。所有资料保存到Excel表,并进行数据清洗和编码。3、研究内容:(1)临床特点分析:将PU患者按不同指标分组,比较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包括人口学特点、临床症状与体征、病因和诱因、并发症、内镜下溃疡特点、治疗方法。(2)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统计分析PU患者入院时间的分布规律、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多次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3)变化趋势分析:按年度统计PU患者的上述各种临床特点、入院时间、住院天数等,比较年度间差异,观察和分析变化趋势。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及以上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组数据是否随机分布采用游程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 22.0软件完成上述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993例PU患者,其中合格的PU患者纳入2266例分析,年龄10~93岁,平均51.6±16.7岁,其中男性1615例,女性651例,胃溃疡689例,十二指肠溃疡1447例,复合性溃疡130例。具体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征:20岁以上的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数量逐渐增多,50~60岁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20岁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迅速增多,而胃溃疡患者在40岁以上才迅速增多,但两者达峰年龄一致;男性多于女性,越年轻男女比例越大(P<0.001);女性患者与男性患者相同,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达峰年龄无差别。2、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上腹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较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更常见,除纳差症状外,其余症状的阳性率均<50%,各症状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间的阳性率多无明显差异;有32.6%的女性患者有节律性上腹痛,且显着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上腹压痛的阳性率为47.5%。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和诱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74%,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P<0.001),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P<0.05),男女之间感染率无显着差异;GU患者的A、B型血阳性率分别为28.9%及26.0%,显着高于DU(P<0.001),DU患者O型血阳性率为43.4%,显着多于GU(P<0.001);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比例多于男性,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比例多于女性。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并发症:61.1%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占比45.8%),其次为穿孔(占比10.7%),DU所致并发症占比为71%;青年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男性尤然(P<0.001);溃疡穿孔患者Hp阳性率最高(81.8%)(P<0.05);AB型血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3%,并发出血的发生率为54.3%,均高于其他血型(P<0.001);服用NSAIDs者相较于其他诱因更易发生并发症。5、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特点:内镜下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和胃窦最常见(占77.7%),主要呈类圆形(68.1%),以长径1cm以下为主(71.3%);胃底较易出现不规则溃疡,贲门较易出现线性和环状溃疡,十二指肠较易出现霜斑溃疡,胃体溃疡平均长径及面积分别为10.65±6.7mm、50.0(21.0,120.0)mm2,均大于其他部位溃疡(P<0.001);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P<0.001);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P<0.05);女性溃疡小于男性(P<0.001);Hp感染和血型与溃疡大小和形状无明显关系;长径在0.6~1.0cm的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为58.1%,显着高于其他组,长径在1.6~2.0cm的溃疡穿孔的发生率最高。6、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85.7%),中老年人尤然;内镜下止血治疗为4.3%,老年患者多于其他年龄组(P<0.001);溃疡穿孔绝大多数为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P<0.001);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P<0.001)。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不同月份和季节的入院例数在GU、DU和CU间、不同年龄段间和男女性间均无差异;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P<0.05),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夏季单纯药物治疗最常用,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P<0.001);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8、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年龄、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小、并发症的有无与住院时间显着相关(P<0.05);胃溃疡患者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P<0.001)。9、消化性溃疡多次住院患者的相关因素:患者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与本研究调查的其他各项因素多无相关性。10、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变化趋势: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冬季病例增长明显(P<0.001);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各年度间无差异;无节律性上腹痛、纳差、嗳气、上腹压痛的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幽门螺杆菌阴性病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A、B型血患者比例呈增加趋势(P<0.001);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P<0.001);胃体、胃角、胃窦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复合性溃疡近期似大幅上升(P<0.001);<20mm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20mm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P<0.001),而典型溃疡(类圆形、不规则形)变化不明显;有复合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P<0.001);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1~2周者呈双峰型增多趋势,而2周以上者呈先升后降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并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结论:1、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溃疡亚型占比差异明显,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具有较明显的人口学特征,40~60岁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与年龄、性别相关,就单个症状而言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女性患者节律性上腹痛多于男性,不同年龄段间临床症状有一定差异;约半数患者有上腹压痛,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和中青年患者。3、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发病及并发症发生与幽门螺杆菌、血型、服用NSAIDs和饮酒相关,胃溃疡的Hp较十二指肠溃疡低10%,随年龄增加Hp阳性率递减,A、B型血者GU多于DU,O型血者则DU多于GU;服用NSAIDs是中老年患者的重要诱发因素,女性尤然,而饮酒是中青年患者的重要诱因,男性尤然。半数以上的患者因溃疡并发症而入院,以溃疡并发出血最多,主要由十二指肠溃疡所致,青年男性更易发生溃疡出血和穿孔,发生并发症者Hp感染率更高、AB型血占比更高、服用NSAIDs者更多。4、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内镜下溃疡的部位、形状、大小与年龄、性别和并发症发生有一定关系,中老年胃溃疡多见,中青年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中青年溃疡面积小于中老年,女性溃疡小于男性,溃疡出血多见于1cm以内溃疡,溃疡穿孔多见于1~2cm溃疡。5、消化性溃疡住院治疗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少数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治疗,穿孔患者一般行外科修补,极少行胃大部切除术,内镜下和外科治疗男性多于女性。6、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入院高峰为冬春季(3月最高),夏季为低谷(8月份最低),溃疡出血夏季低于其他季节,溃疡穿孔和幽门梗阻以春季最多见,内镜下止血秋冬季多于其他季节,春季开腹修补溃疡多于腹腔镜下修补。7、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年龄大、有某些临床表现(非节律性上腹痛、消化不良症状、上腹压痛)、溃疡大、发生并发症的住院时间更长,胃溃疡住院时间长于十二指肠溃疡。多次住院主要与年龄大、出现并发症相关。8、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例次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冬季病例增长明显,幽门螺杆菌阴性、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患者比例呈明显增加趋势;胃溃疡均呈上升趋势,十二指肠溃疡呈抛物线型变化趋势:2cm以下溃疡呈“双峰型”上升,而大溃疡先升后降;非典型溃疡(线性、霜斑、环状溃疡)呈上升趋势;复合性并发症的溃疡患者呈加速上升趋势,幽门梗阻呈上升趋势,溃疡出血有轻微上升趋势,而溃疡穿孔呈下降趋势;住院天数1周以内者呈增多趋势;多次住院患者呈较快的上升趋势。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3](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王劭缘[4](2020)在《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胆汁酸谱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探索血清胆汁酸谱与消化性溃疡病理进程之间的关联,研究益气活血方对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希望能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寻找到特异性的胆汁酸谱代谢物并发现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机制,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方向。方法:将4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及西药组,并纳入27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益气活血方(1剂/日,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西药组口服抑酸剂奥美拉唑(20mg,2次/日,空腹服用),均治疗8周。两组中合并幽门螺杆菌阳性受试者首先予四联法治疗2周:枸橼酸铋钾(220mg,bid,共7天)+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OOO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根除Hp后继续按上述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记录中药组及西药组的中医症候评分、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并抽取空腹血标本检测胆汁酸谱。健康组仅需抽取空腹血标本一次。结果:在中医临床症候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均为1 00%,其中中药组治疗后以显效人数(16人)居多,西药组治疗后以有效人数(14人)居多。中药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西药组治疗后畏寒肢冷及乏力两项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在胆汁酸谱方面,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胆汁酸谱中熊脱氧胆酸(UDCA)、牛磺胆酸(THCA)、牛磺鼠胆酸(TMCA)、猪脱氧胆酸(HDCA)、甘氨熊脱氧胆酸(GUDCA)、甘氨石胆酸(GLCA)、石胆酸(LCA)、牛磺熊脱氧胆酸(TUDCA)含量均较健康者降低CP<0.0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胆汁酸谱中熊脱氧胆酸(UDCA)及甘氨胆酸(GCA)含量较胃溃疡患者降低(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胆汁酸谱成分含量及差异对比相近(P>0.05);中药组治疗后7-酮脱氧胆酸(7-KDCA)含量轻度升高(P值为0.0673,接近0.05,统计学差异符合边际显着);西药组治疗后牛磺石胆酸(TLCA)、甘氨脱氧胆酸(GDCA)含量较前下降(P<0.05)。结论:与健康者相比,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患者整体胆汁酸谱水平呈降低趋势,并且熊脱氧胆酸(UDCA)在消化性溃疡的病理进程中存在一定作用:益气活血方具有改善患者全身症状的作用优势,可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5(TGR5)发挥作用,并且对于提高7-酮脱氧胆酸(7-KDCA)含量有一定作用。

刘卓豪[5](2020)在《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四君四逆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脾虚肝郁型)的临床疗效,综合评价四君四逆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整体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治疗思路以及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到2019年8月就诊于广州市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共收集7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疗程6个月。试验组予四君四逆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症状、胃镜及病理积分变化,治疗结束后整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1.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积分、胃镜积分、病理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0%、48.60%;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3.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明显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试验组症状总积分下降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4.主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和乏力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胁肋胀痛积分与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5.次要中医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的患者治疗后在嗳气、烦躁易怒、胸闷不舒、纳差、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在嗳气、烦躁易怒、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组的患者在烦躁易怒症状改善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胃镜下粘膜表现积分、肠上皮化生积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四君四逆方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脾虚肝郁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单药使用胃复春片整体疗效有显着提高,特别在胃脘胀满、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纳差症状的改善方面更有优势。中药联合穴位注射不失为一种较好疗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6](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沈佳成[7](2019)在《电针对消化性溃疡大鼠代谢响应的时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消化性溃疡大鼠的胃黏膜、肝、肾组织样本的1H-NMR代谢组学分析,结合胃黏膜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探讨电针胃经穴对消化性溃疡大鼠的胃黏膜损伤修复的影响以及对胃黏膜、肝、肾组织样本的代谢响应机制以及时效性关系。方法:54只雄性清洁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电针组(EA组),再按不同的干预时间,每组各分为3个亚组,即1天亚组、4天亚组、7天亚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予70%乙醇灌胃诱导消化性溃疡模型,造模结束后,电针组大鼠予电针足三里、梁门穴,干预结束后取胃黏膜组织观察肉眼大体形态以及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核磁共振代谢组检测大鼠胃黏膜、肝、肾代谢物的表达以及其时效性改变。结果:大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N组大鼠胃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紧密,形状大小正常,无明显充血和水肿,M组大鼠胃黏膜组织可见腺体排列紊乱,大部分腺体结构被破坏,其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存在明显充血与水肿,但在第7天时,胃黏膜病理出现好转。在EA组中,EA1组大鼠胃黏膜仍表现损伤状态,EA2组及EA3组中,胃黏膜损伤状态修复。1H-NMR结果显示,在大鼠胃黏膜、肝、肾组织中共发现22种差异代谢物,与18条代谢通路相关,这些代谢物通路分别为氨酰-Trna生物合成;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酰胺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甲烷代谢;牛磺酸和下黄嘌呤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甘油脂质代谢;甘油磷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肌醇磷酸代谢;酪氨酸代谢;一级胆汁酸生物合成;三羧酸循环(TCA循环)。经过归纳,这些代谢通路中的相关代谢物根据其生理功能可分为神经递质相关代谢、能量(ATP)相关代谢、细胞及细胞膜相关代谢以及其他生物合成相关代谢。结论:电针能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1天时,治疗效果尚不明显,治疗4天后,可有效逆转消化性溃疡所致胃粘膜损伤,治疗7天后,疗效趋于稳定;消化性溃疡会影响机体的神经递质、能量细胞、抗氧化、组织修复等相关代谢通路,而电针4天能更明显的回调相关代谢物的浓度,电针7天时,回调效果趋于稳定。因此,本研究表明,电针治疗消化性溃疡4天时效果最为明显,其相关的分子响应机制及更深入的代谢组分析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黄萍[8](2016)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方法NSAIDs相关性胃病15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致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用药和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非出血患者108例(67.9%),消化道出血51例(32.1%)其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38例。年龄>65岁、长期服药、患有慢性疾病者发病率高。消化道出血与年龄、联合用药、合并慢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Hp)有关(P<0.05)。NSAIDs用药以低剂量阿司匹林(LDA)为主(51.6%),中、高危患者预防用药仅43.4%。结论应关注NSAIDs相关性胃病的危险因素,并重视对中、高危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本刊编辑部,刘文辉,张超[9](2015)在《关注老年慢性病:临床药师谈消化性溃疡的用药》文中研究说明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10%12%。其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发作,中上腹节律性疼痛。消化性溃疡多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亦可发生于与胃酸、胃蛋白酶接触的其他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的吻合口等。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但年老患者亦不少见,胃溃疡的好发年龄比十二指肠溃疡约迟10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比男性高。由于消化性溃疡对患者本身、家庭及社会都会造成诸多麻烦和影响,而很多患者对于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也不够,为了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消化性溃疡,科学防治,我刊特邀请5位临床药师从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选择、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用药教育和生活调理等五个方面进行解析,以使广大读者和家人远离消化性溃疡,享受美味生活。

陈丽秋,王昌雄[10](2013)在《埃索美拉唑治疗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62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治疗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所致胃肠黏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长期服用阿斯匹林患者,经胃镜诊断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服用阿斯匹林同时加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次;对照组32例,加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黏膜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小剂量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害效果显着,是防治胃肠黏膜损害的理想药物。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黏膜损伤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黏膜损伤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电针足三里促进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术语缩写对照表
课题资助
前言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器材
        1.2 实验耗材
        1.3 实验器械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
        2.3 模型制备
        2.3.1 制备方法
        2.3.2 评价标准
        2.4 干预方法
        2.4.1 穴位定位
        2.4.2 电针方法
        2.5 胃组织,十二指肠生物样本采集
        2.5.1 胃组织
        2.5.2 十二指肠组织
        2.6 指标检测
        2.6.1 一般情况观察
        2.6.2 行为学观察
        2.6.3 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
        2.6.4 胃黏膜、十二指肠组织的代谢组检测
        2.7 统计学处理
        2.8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 各组小鼠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2 实验期间小鼠体重变化
    3 行为学观察结果
    4 小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5 小鼠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6 胃组织、十二指肠代谢组学结果
        6.1 各组小鼠胃组织、十二指肠代谢物谱图分析及代谢物鉴别
        6.2 各组小鼠胃组织、十二指肠代谢轮廓模式识别分析
        6.2.1 胃组织代谢轮廓变化
        6.2.2 十二指肠组织代谢轮廓变化
        6.2.3 胃组织差异代谢物变化
        6.2.4 十二指肠组织差异代谢物变化
        6.3 小鼠胃、十二指肠代谢通路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现代医学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3 消化性溃疡模型研究
    4 针刺穴位选择
    5 代谢组学在中医中的应用
    6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6.1 行为学结果分析讨论
        6.2 胃黏膜、十二指肠组织病理学讨论
        6.3 胃组织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讨论
        6.4 十二指肠差异代谢及相关代谢通路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
    1.2 消化性溃疡的诊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临床特点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2.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2.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的入选过程
        2.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人口学分析结果
        2.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结果
        2.2.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病因及诱因分析结果
        2.2.5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分析结果
        2.2.6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胃镜下溃疡特征分析结果
        2.2.7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人口学特点
        2.3.2 临床表现特点
        2.3.3 病因和诱因特点
        2.3.4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并发症特点
        2.3.5 内镜下溃疡特点
        2.3.6 治疗方法特点
第3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卫生经济学相关分析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病例来源
        3.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统计结果
        3.2.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统计结果
        3.2.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统计结果
    3.3 讨论
        3.3.1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入院时间特点
        3.3.2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特点
        3.3.3 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住院次数特点
第4章 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1 病例来源
        4.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4.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4.1.4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病例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2 人口学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3 溃疡症状和体征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4 溃疡病因和诱因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5 胃镜下溃疡外观特点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6 溃疡并发症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7 患者住院天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2.8 患者住院次数年度变化统计分析结果
    4.3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消化性溃疡复发风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 定义
        1.1.2 流行病学
        1.1.3 自然病程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1.1.5 病理变化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1.1.7 诊断标准
        1.1.8 活动性评价
        1.1.9 西医治疗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机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3 辨证论治
        1.2.4 中医药疗法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1.4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标准
        2.2.6 脱落标准
    2.3 分组方法
        2.3.1 样本量
        2.3.2 随机化
        2.3.3 对照
        2.3.4 盲法
    2.4 治疗方案
        2.4.1 治疗耗材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2.4.6 疗程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2.6 观察指标
    2.7 观察时间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2.9 疗效评价标准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情况
    3.2 一般资料分析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3.3.2 血沉
        3.3.3 C反应蛋白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3.4 中医证候积分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3.5.2 脊柱痛VAS评分
        3.5.3 病人总体评价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3.6.3 功能指数
        3.6.4 测量学指数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3.8 临床疗效评价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4.2.2 学术内涵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4.3.2 药对配伍
    4.4 结局指标选择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4.4.2 量表选择
    4.5 结果分析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4.6 结果讨论
    4.7 研究的创新性
    4.8 不足与展望
    4.9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1.1 流行病学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治疗措施
    2 传统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2.1 病名沿革
        2.2 病因病机
        2.3 辨证论治
    3 胆汁酸的现代研究进展
        3.1 胆汁酸的定义及分类
        3.2 胆汁酸的合成及转运
        3.3 胆汁酸的作用
        3.4 胆汁酸与中药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观察病例标准
    2 治疗方法
    3 观察资料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评定标准
    4 实验器材与方法
        4.1 样本收集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3 色谱-质谱分析
        4.4 数据处理
        4.5 实验流程
        4.6 代谢物提取
        4.7 代谢物标准品XIC图
        4.8 质控样本评价
        4.9 定量结果
    5 统计学方法
    6 实验结果
        6.1 一般资料分析
        6.2 中药组和西药组疗效分析
        6.3 胆汁酸谱检测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认识
        1.1 益气活血方立方依据
        1.2 益气活血方组方分析
        1.3 益气活血方现代研究进展
    2 从传统医学角度认识消化性溃疡与胆汁酸谱的关系
        2.1 胆与胃生理相关
        2.2 胆与胃病理相及
    3 从现代医学角度认识消化性溃疡与胆汁酸谱的关系
        3.1 胆汁反流
        3.2 信号分子通路
        3.3 已有实验基础
    4 益气活血方与胆汁酸谱
    5 实验结果分析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CG、CAG概述及流行病学
        二、病因、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
        三、诊断标准
        四、治疗
        五、小结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病名溯源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
        四、中医治疗方法
        五、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及分组
        二、诊断标准
        三、研究方法
        四、疗效观察
        五、统计方法
        六、技术路线图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
        二、临床疗效比较
        三、药物安全性分析
        四、结果
第三章 讨论
    一、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论治分析
    二、中药复方组方分析
    三、穴位注射疗法分析
    四、结论
    五、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录3:CAG中医症状积分
    附录4:CAG胃镜及病理积分
    附录5:脾虚肝郁型CAG中医症状分级量表
    附录6:英文缩略语
    附录7: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7)电针对消化性溃疡大鼠代谢响应的时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序言
第一部分 实验方法
    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1 实验设备
        1.2 实验材料
    2.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 实验动物
        2.2 动物造模
        2.2.1 造模方法
        2.2.2 造模成功标准
        2.3 动物分组及处理
        2.4 干预方法
        2.4.1 选穴依据
        2.4.2 穴位定位
        2.4.3 电针方法
        2.5 标本采集与处理
        2.6 指标检测
        2.6.1 大鼠行为学观察
        2.6.2 大鼠胃黏膜形态学观察
        2.6.3 大鼠胃黏膜、肝、肾组织代谢组学检测
        2.7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结果
    1. 大鼠一般行为学观察
    2. 大鼠胃黏膜形态学观察
    3 大鼠胃黏膜、肝、肾组织的代谢物表达
        3.1 大鼠胃黏膜、肝、肾~1H-NMR谱图代谢物表达
        3.2 大鼠胃黏膜、肝、肾代谢轮廓分析
        3.3 大鼠胃黏膜、肝、肾代谢通路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实验设计思路讨论
        1.1 胃肠黏膜生理功能
        1.2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1.3 消化性溃疡模型制备研究
        1.4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穴位的选择研究
        1.5 代谢组学在针灸中的应用
    2. 实验结果讨论
        2.1 消化性溃疡模型评估
        2.2 胃黏膜组织病理学
        2.3 ~1H-NMR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8)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4 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NSAIDs用药情况及症状分布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82例(51.6%),传统
    2.2 胃镜下表现
    2.3 Hp检测
    2.4 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
    2.5 消化道危险分层及预防用药情况
3 讨论

(9)关注老年慢性病:临床药师谈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论文提纲范文)

1. 抗酸药
2. 抗胆碱药 (颠茄、普鲁苯辛等) 能减少胃酸分泌, 解除平滑肌痉挛, 延长胃排空时间, 因其作用高峰在服药后60~90分钟, 故服药时间在餐前15~30分钟最佳;
3. H2受体阻断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是通过阻断H2受体, 减少组胺和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 现主张临睡前一次服药, 不仅疗效好, 又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可长期服用。
4.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索兰拉唑) 因吸收易受胃内食物干扰, 宜餐前服用。
4. 避免应用致溃疡药物患者停用诱发或引起溃疡病加重或并发出血的有关药物, 包括: (1) 水杨酸盐及非甾体类抗炎药; (2) 糖皮质激素。如必须用上述药物, 可以选择肠溶剂型的药物, 同时进行充分的抗酸治疗和加强黏膜保护剂。

(10)埃索美拉唑治疗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6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黏膜损伤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电针足三里促进消化性溃疡黏膜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D]. 韩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2]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趋势 ——2012-2020年住院患者的大样本统计分析[D]. 黄根. 南昌大学, 2021(01)
  • [3]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胆汁酸谱的影响[D]. 王劭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7)
  • [5]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D]. 刘卓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7]电针对消化性溃疡大鼠代谢响应的时效机制研究[D]. 沈佳成. 厦门大学, 2019(09)
  • [8]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的临床分析[J]. 黄萍. 贵州医药, 2016(07)
  • [9]关注老年慢性病:临床药师谈消化性溃疡的用药[J]. 本刊编辑部,刘文辉,张超. 中南药学(用药与健康), 2015(12)
  • [10]埃索美拉唑治疗阿斯匹林相关性胃肠黏膜损伤62例[J]. 陈丽秋,王昌雄.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3(12)

标签:;  ;  ;  ;  ;  

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