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9 Code .9 100例分析

ICD-9 Code .9 100例分析

一、百例ICD-9编码.9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冯菁楠,张丞贵,王胜锋,刘国臻,王金喜,宋纯理,詹思延[1](2020)在《基于全国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髋部骨折共患疾病的特点》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利用全国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探讨我国≥55岁髋部骨折患者共患疾病的特点,为完善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证据支持,并探索基于医疗保险数据库开展共患疾病研究的思路。方法从2012-2016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中,识别年龄≥55岁的髋部骨折患者,提取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主要和次要诊断名称和编码等。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分词,再由研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进行"归一化"处理,描述患者前50位共患疾病情况并计算Charlson共患疾病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结果 190 56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4.44±8.95)岁,63.99%为女性患者。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共患疾病(23.59%),其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2.19%)、脑梗死(15.2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2.60%)等。对于前50位共患疾病,34.98%的患者没有共患疾病,18.50%的患者合并1种疾病,合并2种及以上占46.52%。最常见的疾病合并模式为髋部骨折+脑梗死(3.44%),其次为髋部骨折+高血压(3.24%)。女性患者的共患疾病数量多于男性,男性患者人数随着共患疾病数量的增加略呈上升趋势;汉族(66.62%)和华东地区(70.50%)患者并发共患疾病的比例较高。CCI评分方面,全部患者中位CCI为1 (0,1)分,97.58%患者的CCI集中在0~3分;男性患者、65~74岁年龄组、华东地区、汉族患者的CCI得分较高(P<0.05)。结论我国≥55岁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共患疾病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对合并多种共患疾病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在制定髋部骨折患者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共患疾病,同时应适当重视男性患者。

韩月[2](2020)在《病种智能分类方法在医保中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随着人民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医保覆盖率越来越高,医疗费用呈现出不合理的快速增长趋势。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行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其基本要求是使用国家统一制定的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编码,强化医疗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病案首页信息是病人住院诊疗期间最重要的部分,是衡量医院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因此,病案首页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全国各地各医院主要诊断的选择习惯不同以及对国际疾病编码知识的缺乏,导致病案首页信息混乱,影响病案首页的质量。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病案首页数据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病种信息智能分类系统。针对不同医院因标准不同产生的名称、编码不统一,病案首页质量不高的问题,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分类模型,将疾病名称和编码、手术名称和编码进行分类,分别统一到ICD-10、ICD-9-CM-3版本,规范疾病名称和编码、手术名称和编码以及病案首页质量。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数据处理及标签的构建。对获取到的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去停用词、jieba分词、文本向量化等数据预处理,构建疾病名称与类别标签,通过咨询专家以及分析病案首页内容与主要诊断名称的相关性,进行特征选择。(2)病种分类模型的构建。本文提出基于病案首页信息的分类模型,为病种智能分类的实现提供了解决方案。根据中文文本分析的步骤,构建疾病分类模型,针对不同大小的数据集分别采取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实验对比。该模型通过病案首页中疾病诊断信息和病人基本信息,将主要诊断和手术操作的名称及编码统一到国际疾病编码ICD-10和手术与操作编码ICD-9-CM-3中,规范名称及编码,提高病案首页质量。(3)设计并实现病种智能分类系统。首先搭建系统实现所需要的运行环境,然后详细介绍数据存储模块、算法设计模块和应用模块的功能实现过程,最后给出系统的结果展示。

阿利亚[3](2019)在《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暗色真菌感染组织中炎症细胞与病原体相关作用的模式,初步探讨宿主免疫防御暗色真菌的机制。方法收集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的皮损组织蜡块。组织蜡块行HE染色,分析感染组织炎症反应模式,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感染组织巨噬细胞CD86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炎症模式与临床表现的关系。通过基因测序技术鉴定1例牛刺伤下肢患者暗色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临床随访。结果1.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皮损局限在四肢有30例(90.9),累及面部2例(6.7%),播散性1例(四肢、双侧腋下、躯干)(3.3%)。2.皮损病理表现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有31例(93.9%),表现为皮增生有2例(6%)表现为典型肉芽肿性炎症(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微脓肿,周围上皮样组织细胞或多核巨噬细胞包绕)19例(57.6%)。病变见不同程度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噬细胞)浸润。3.33例暗色真菌感染患者皮疹组织中巨噬细胞CD86均表达。4牛刺伤患者暗色真菌感染的病原菌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暗色真菌感染表现为局限性皮肤感染为主,巨噬细胞表达CD86有助于形成炎性肉芽肿及抵抗暗色真菌感染扩散。

黄俊杰[4](2017)在《实施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日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医疗费用过快上升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临床路径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产生于美国医疗费用急速上涨的背景下,在控制医疗费用、缩短平均住院日等方面体现了优越性。在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入深水期后,临床路径已逐步成为我国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率、规范诊疗行为的重要管理形式。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致盲眼病,每年我国因白内障致盲的就有250多万人,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主要的类型。目前对于白内障的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13.41+13.71)是最普遍的手术方式。老年性白内障(H25.901)作为常见病、单病种付费病种,治疗过程相对固定,患者受变异因素影响相对较少,适合作为临床路径病种。本研究所涉及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自2016年1月1日起,对老年性白内障实施全面的临床路径管理。研究目的1.在临床路径信息化基础上,多部门协同完成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表单的制定;2.通过比较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前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病例住院期间各项费用、住院日等指标的变化,讨论实施临床路径对控制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日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为研究机构,该医院眼科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研究病例。本项研究患者纳入标准为: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该医院从2016年1月1日起对老年性白内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均未进行临床路径管理,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的老年性白内障病例均按照临床路径进行管理。本研究通过对实施临床路径前后老年性白内障病例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材料费用、平均手术费用、平均检查费用、平均住院日、各项费用比例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实施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病例上述指标的影响。利用该医院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临床路径软件等导出相关数据;利用电子病历系统等辅助进行病例筛选;利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2±s,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结果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病例共1294例,其中对照组651例,路径组643例。路径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路径组的平均住院费用相较对照组下降200.48 元(t=3.783,P=0.000);平均住院日下降 0.63 天(t=5.516,P=0.031);平均药品费用下降 75.5 元(t=4.694,P=0.000);平均检查费用下降 96.89 元(t=6.772,P=0.008);平均手术费用下降63.52元(t=4.108,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各项费用比例来看,路径组平均药品费用占比为7.47%,对照组为8.28%(P<0.05);路径组患者的检查费用占比较对照组占比下降了 1.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组平均材料费用占比为18.61%,对照组为18.93%(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费用占比相比较,路径组低0.09%(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每床日费用上升了 110.66元(t=-6.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管理,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药品费用、平均检查费用、平均手术费用均明显降低。2.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下降了 0.63天,有效提高了床位周转率,提高了医疗效率。

马帅,王霄英[5](2016)在《自然语言处理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与影像诊断密切相关的软件研发有望超过传统硬件成为影像信息学发展的主流,自然语言处理(NLP)作为新兴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概述NLP原理及其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徐明杰[6](2015)在《基于HIS系统的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中的设计应用》文中提出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医学及相关学科人员针对某个特定疾病制定的针对诊治、护理、康复锻炼、检验检测最适当的,最易于接受采纳的诊疗计划。采用临床路径能够有效的降低某个单病种的平均住院时间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费用,而最终仍然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目前临床路径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确切可行的理论体系,因为程序设计人员不懂医学,而临床医生又不懂计算机编程、数据库,跨学科的融合很少,目前的系统设计和临床应用存在着一定分离,不能很好地实现程序与实际应用的无缝连接,影响了临床医生的使用积极性,导致临床路径的最终使用效果不佳。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并结合网络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以卫计委下发的临床路径表单为基础指导,实现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路径数据管理,临床路径应用执行,临床路径跟踪统计分析等重要功能。以股骨颈骨折为研究对象,对临床路径系统的需求分析、表单设计、映射策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重点从临床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与实施,使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在试点医院临床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证,能够使计算机工程人员了解临床人员、管理人员对临床路径的具体需求,从而开发出更加适合临床实际的系统软件;使医护人员能够对临床路径有一个深入、完整的了解,并且能够参照基于现有HIS系统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搭建过程,从无到有的创建新病种的临床路径。截止目前,本文所研究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系统已经在试点医院的骨室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该临床路径操作比较简便,规范了试点医院骨科医生的诊疗行为,满足了管理部门政策要求,又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最终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王旭,崔萌,柴国平,王义敬,赵文月,李超,张海鹏[7](2015)在《384例心脏移植患者疾病构成统计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某院2005年-2013年进行的心脏移植患者进行疾病分析,了解不同性别、年龄移植患者的情况,为医院临床研究及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办公软件Excel对2005年至2013年某院384例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析,采用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编码ICD-9-CM-3进行分类。结果心脏移植患者前三位病因分别为:心肌病、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分别占移植总数的73.44%、16.93%、4.43%;男性患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为4.91:1;移植患者平均年龄44岁,40岁49岁及50岁59岁两个年龄段患者居多;目前手术治愈率在98%,手术生存率高。结论心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心衰首选的治疗手段,而早期干预,重在预防是防止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中年男性人群是预防治疗的重点。推动DCD到DBCD的过渡,缓解紧张的器官需求。

孙大明[8](2012)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研究 ——以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及其疑似者为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刑事精神鉴定领域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鉴定项目之一——刑事责任能力为研究内容。主要通过临床实践、临案观察、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研究等方法对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现状、法学理论、医学基础、技术原理、实践难题和鉴定证据的查证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本文导论部分,笔者结合十多年的专业实践体会,借助文献资料复习以及对三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对我国当前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提炼。笔者认为,当前在该鉴定领域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分别为“启动难”“实施难”“查证难”。在正文中有关部分对上述难题的成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导论的第二、第三部分分别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技术方法进行了介绍。本研究主要是以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活动中现实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为导向,实施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针对“实施难”问题进行资质管理制度设计、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标准化建设、难点专题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学理论方面,笔者对有关法学概念、名称选择、法学理论、法定标准和法律规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在司法鉴定领域应放弃使用“责任能力”这一简称。而应该使用全称“刑事责任能力”。以避免带来新的理论和概念上的混淆,实践操作中的混乱无序现象。对于刑事责任能力在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性质和定位问题,笔者认为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应该回归于行为主体的犯罪能力。不同于单纯的刑事归责能力,更应严格区别于服刑能力。服刑能力是以犯罪嫌疑人或被鉴定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被判处刑罚的情况下,才需要进一步考量的问题。服刑能力具有动态可变性,只要病情好转,条件许可,具备了相应的认知能力,能够接受刑事改造,可以及时予以执行相应的刑事处罚。而刑事责任能力考量的是被鉴定人或犯罪嫌疑人在涉案当时的精神状态,理论上是固定不变的。对于特定的对象在特定的案件中没有动态可变性。但同样一个被鉴定人在不同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完全可能因为其精神健康状态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同一名被鉴定人或犯罪嫌疑人在不同时间里因为涉及同样类型的案件,也可能因为病情变化,而造成刑事责任能力状态的变化。这一点在理论上没有争议,在鉴定实践中应严格按照法定标准掌握。如果脱离刑事责任能力的本质和人类精神现象的规律来看待这一问题,很可能会让人觉得这样的鉴定意见难以置信,甚至感觉非常可笑,甚至荒诞。我国目前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立法是采取医学和心理学要素相结合的混合式立法模式。这一点基本与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需求相适应。现存的问题是在整个精神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精神病人”“精神病”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议。一时间难以达成共识。必然会影响本领域在理论上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鉴定操作实践上的矛盾和困惑。笔者通过对我国当前刑事法律中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立法文本分析,结合司法鉴定实践,在现有的两点论的基础上提出医学要素、心理学要素和因果关系要素相结合的三要素论。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再分级方面,笔者认为应当支持刑事责任能力的进一步量化分级,将三分法向五分法发展。更加细化的分级对于刑事判决中准确量刑有重要的意义。只是在鉴定技术上如何做到科学、统一的量化评定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活动是刑事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其评定意见对刑事诉讼的决定有重要影响。其评定活动理应受到我国现行刑事司法原则和刑法学理论的规范,司法鉴定人也应以相关刑法原则和刑法学理论为指导来分析、解决有关鉴定难题。笔者列举了利用罪行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原因自由行为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停药导致精神障碍复发等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鉴定对策。针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人的资质管理和启动程序问题进行分析,笔者从实施作案时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需求出发,提出应从专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完善鉴定人的教育体系。鉴定启动程序方面,笔者提出了疑似精神障碍人的初步识别指南表。本文第二章主要对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关的医学基础问题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有关医学基本概念,诸如精神障碍、精神疾病与精神病,精神病学与精神医学,精神障碍的已知病因和病理机制。对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中医学要素的把握上,针对国内鉴定领域对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采用方面存在着一些乱象,笔者提出应逐步以国际标准《ICD-10》为主,国内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制定的行业标准《CCMD-3》为重要补充。对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的医学诊断力求做到规范、标准。重点提出了设立司法精神病理学学科的构想。对司法精神病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精神障碍如何导致被鉴定人对涉案行为的辨认能力、控制能力损害的病理和心理机制进行初步概括。以抑郁症患者危害行为的发生机制为例进行了专题分析。本文第三章对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技术鉴定的原则及有关技术、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笔者认为,对精神障碍者进行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首先应遵循司法鉴定的一般通用性原则,另外还要服从精神鉴定的特殊要求和伦理准则。本章还对国内外经典的刑事责任能力标准化评定工具进行了评介。笔者认为,好的标准化工具可以辅助评定工作,但任何工具均不能代替鉴定专家的作用。鉴定人在涉案当时的精神状态判断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鉴定技术操作上,重点对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件委托受理评审过程分析,提出了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八种情形。本章最后笔者对作案时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意见的常见类型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简单明了的表格,便于鉴定实践中参考使用。本文第四章对当前刑事责任能力评定实务中存在的诸多难题进行法学和医学交叉角度的全面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如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问题,提出了立法建议。对伤害多人的案件的评定难题,笔者认为应根据被鉴定人的病情等医学要素、伤害行为的间隔时间、发生的心理机制,并结合司法机关的需要,决定是综合评定还是分别评定,分别评定时评定是评定一致性意见还是不同的鉴定意见。本文第五章主要针对“审查难”问题进行分析,笔者首先对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意见书评定的内容进行了澄清。笔者认为鉴定人针对被鉴定人的评定活动,主要是针对其在涉案当时的精神状态和被鉴定人对所涉案件的辨认能力、控制能力状况。其评价内容具有很强的时间性、针对性、具体性。而不具有抽象性、终身性。评定意见只对所涉案件有意义。对之前、之后的其他事件(案件)并无直接的意义。笔者还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意见这样的科学证据审查的建议,包括强化审查意识、完善审查方式、健全审查内容等。最后针对司法人员如何应用不同评定意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第六章主要针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对本研究的局限性进行阐明,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笔者认为,在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英、美、日、德等精神医学和法学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的研究,大力翻译、引进本领域经典学术着作、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大与上述国家之间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学习其先进理念、经验、技术。另外,针对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活动的特点,有必要将医学、精神医学、哲学、犯罪心理学、刑法学、诉讼法学、证据学、司法鉴定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综合应用于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的研究和应用中,鼓励学者们开展跨学科的综合研究。

孙艳,伍强,任南征[9](2012)在《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应用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医院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非同期队列研究,比较实施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住院并发症指标。结果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平均住院费用两组也无显着性差异,对于住院费用各项比较,临床路径组药费、诊疗费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药费和诊疗费用均有下降,表明临床路径在规范医疗行为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邱昌建,罗宇鹏,张波,张伟[10](2009)在《ICD-10(V)在中国司法精神病学中的应用情况》文中提出

二、百例ICD-9编码.9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例ICD-9编码.9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国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髋部骨折共患疾病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自然语言处理
    统计学方法
结果
    一般情况
    共患疾病种类及数量
    不同共患疾病数量患者的特征分布
    CCI评分
讨论

(2)病种智能分类方法在医保中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文文本分类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按病种付费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文本预处理技术
        2.1.1 中文分词
        2.1.2 去停用词
        2.1.3 文本向量化
    2.2 传统的机器学习相关技术
        2.2.1 朴素贝叶斯
        2.2.2 支持向量机
    2.3 深度学习相关技术
        2.3.1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
        2.3.2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2.4 分类的评价指标
    2.5 本章小结
3 数据处理及标签构建
    3.1 病种智能分类相关性分析
    3.2 数据预处理
        3.2.1 数据的规约和清洗
        3.2.2 文本分词及去停用词
        3.2.3 文本向量化
    3.3 疾病名称标签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分类模型的构建与结果分析
    4.1 文本相似性
    4.2 传统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构建
        4.2.1 朴素贝叶斯算法建模过程
        4.2.2 支持向量机算法建模过程
    4.3 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的构建
        4.3.1 文本卷积神经网络构建过程
        4.3.2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过程
    4.4 模型的分类效果对比
        4.4.1 常见疾病分类结果
        4.4.2 高发疾病分类结果
        4.4.3 罕见疾病分类结果
        4.4.4 模型效果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病种智能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环境搭建
    5.2 需求分析
        5.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5.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5.3 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5.4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5.4.1 数据模块
        5.4.2 算法模块
        5.4.3 应用模块及界面展示模块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材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病例资料收集
    3 材料和方法
结果
牛攻击造成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着色性真菌病: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实施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日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对象与方法
四、结果分析
五、讨论
六、结论与对策建议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表单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件

(5)自然语言处理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NLP工作原理
    1. 特征提取
    2. 特征加工
    3.系统训练和验证
    4.部分NLP相关资源
NLP临床应用概述
    1.患者个体影像诊断信息提取和分析,对患者个体疾病处理提供帮助
    2. 患者群体影像诊断信息提取和分析,构建患者队列,用于流行病学研究、行政管理等
    3. 医学影像流程信息的提取和分析,用于医学影像报告质量评价和改进
NLP应用中分析
NLP未来发展方向

(6)基于HIS系统的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中的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2.1 临床路径相关理论
        2.1.1 临床路径的概念
        2.1.2 临床路径的目的和作用
        2.1.3 临床路径的变异
        2.1.4 临床路径的实施
    2.2 知识管理
        2.2.1 知识管理概述
        2.2.2 知识管理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2.3 多级映射
    2.4 股骨颈骨折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理论
        2.4.1 循证医学
        2.4.2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系统(DRGs)
        2.4.3 股骨颈骨折作为研究对象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临床路径需求及特点分析
    3.1 总体功能需求分析
    3.2 临床路径执行业务需求
    3.3 临床路径管理业务需求
    3.4 临床路径变异管理业务需求
    3.5 临床路径统计与分析业务需求
    3.6 系统接口与参数配置业务需求
    3.7 小结
第4章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的设计
    4.1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临床实施人员安排
        4.1.1 制定临床路径组织管理体系
        4.1.2 科室人员职责与分工
    4.2 股骨颈骨折住院流程设计
    4.3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表单设计
    4.4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系统构架设计
    4.5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功能模块设计
        4.5.1 临床路径管理模块
        4.5.2 临床路径应用模块
        4.5.3 临床路径跟踪统计分析模块
第5章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实现及实施
    5.1 基于HIS系统的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建设过程
    5.2 临床路径的应用执行
        5.2.1 住院医生工作站功能
        5.2.2 住院护士工作站
        5.2.3 临床路径的患者版功能
    5.3 临床路径的统计分析功能
    5.4 小结
第6章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384例心脏移植患者疾病构成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来源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研究 ——以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及其疑似者为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案
第一章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学理论
    第一节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关的法学概念
        一、 自然人的法律能力
        二、 自然人的刑事法律能力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定标准
        一、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标准的立法考察
        二、 部分刑事责任能力的再分级问题研究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有关的法学理论
        一、 罪刑法定原则
        二、 无罪推定原则
        三、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
        四、 期待可能性理论
    第四节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法律规制
        一、 完善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人的资质管理
        二、 鉴定启动程序的现实困境与法律规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医学基础
    第一节 医学概念、病因和病理学
        一、 有关医学概念
        二、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三、 精神障碍的病理学
    第二节 精神障碍的诊断系统与鉴定标准
        一、 《CCMD-3》与《ICD-10》的比较
        二、 245 例刑事责任能力失能者的精神障碍诊断分布
    第三节 建立《司法精神病理学》的初步构想
        一、 体系的初步设计
        二、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精神病理学探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通用原则
        一、 依法原则
        二、 科学原则
        三、 独立原则
        四、 公开原则及其限度
        五、 公正原则
    第二节 伦理准则
        一、 隐私保护政策
        二、 药物麻醉分析技术
    第三节 海布伦法则述评
        一、 基本结构
        二、 具体内涵
    第四节 标准化评定工具
        一、 国外主要的评定工具
        二、 标准化工具的改进与应用
    第五节 基本技术
        一、 合同评审
        二、 资料审查
        三、 鉴定调查
        四、 精神检查
        五、 心理测量
        六、 辅助检查
        七、 分析论证
        八、 文书撰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实务难题
    第一节 伪装识别与诊断确立难题
        一、 概况
        二、 代表性案例:仇某伤人后诈病案
        三、 难点分析与对策
    第二节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一、 概况
        二、 典型案例
        三、 难点分析与对策
    第三节 有多名受害人的案件
        一、 典型案例
        二、 难点分析与对策
    第四节 犯罪行为与精神障碍无关的案件
        一、 典型案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赵某盗窃案
        二、 难点评析与对策
    第五节 毒品所致精神障碍
        一、 代表性案例:吸毒后杀人案的三次鉴定
        二、 难点分析与对策
    第六节 其他难题
        一、 侵害非妄想对象的案件
        二、 抑郁症的鉴定难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意见的查证
    第一节 几个基本问题
        一、 “鉴定结论”回归“鉴定意见”的意义探索
        二、 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意见书评价内容的澄清
        三、 当前我国刑事责任能力司法鉴定意见书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司法应用现状
        一、 质证程序不健全
        二、 审查主体的专业化不足
        三、 认证标准不够明确
    第三节 审查方式和内容
        一、 构建多元化的审查方式
        二、 健全审查内容
        三、 完善质证程序
        四、 特殊事项的处理
    第四节 鉴定意见冲突及其应用对策
        一、 精神鉴定意见冲突的类型与发生率
        二、 原因分析
        三、 应用对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 本研究的主要特色与观点
    二、 不足之处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应用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比较
    2.2 住院总费用比较
    2.3 住院各分项费用比较
    2.4 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10)ICD-10(V)在中国司法精神病学中的应用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适用情况
2 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精神障碍诊断的困难
3 司法精神病学实践中三种诊断标准应用情况比较
    3. 1“非特定的或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的比较
    3. 2无精神病诊断的比较
    3. 3诈病或有意伪装精神障碍的比较

四、百例ICD-9编码.9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国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髋部骨折共患疾病的特点[J]. 冯菁楠,张丞贵,王胜锋,刘国臻,王金喜,宋纯理,詹思延.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0(05)
  • [2]病种智能分类方法在医保中的研究与应用[D]. 韩月.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暗色真菌感染皮损组织病理研究[D]. 阿利亚.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4]实施临床路径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日影响的比较研究[D]. 黄俊杰. 山东大学, 2017(09)
  • [5]自然语言处理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J]. 马帅,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 2016(12)
  • [6]基于HIS系统的临床路径在股骨颈骨折中的设计应用[D]. 徐明杰. 郑州大学, 2015(04)
  • [7]384例心脏移植患者疾病构成统计分析[J]. 王旭,崔萌,柴国平,王义敬,赵文月,李超,张海鹏. 中国病案, 2015(02)
  • [8]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研究 ——以精神障碍犯罪嫌疑人及其疑似者为对象[D]. 孙大明. 华东政法大学, 2012(05)
  • [9]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应用的回顾性分析[J]. 孙艳,伍强,任南征. 现代医院管理, 2012(02)
  • [10]ICD-10(V)在中国司法精神病学中的应用情况[J]. 邱昌建,罗宇鹏,张波,张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06)

标签:;  ;  ;  ;  ;  

ICD-9 Code .9 100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