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证治疗皮肤病经验

湿证治疗皮肤病经验

一、皮肤病从湿证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黄正慧[2](2021)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以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界面性肝炎为特征的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其自身免疫反应主要针对肝细胞,均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PBC和AIH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旦进入症状期及失代偿期就意味着生存期下降,如不经规范治疗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虽然熊去氧胆酸(UDCA)为国际公认的治疗PBC的药物,但对于对UDCA生物化学应答欠佳的患者尚无统一治疗方案。对于PBC患者常见的乏力、瘙痒等症状,尚无疗效获得公认的西药。目前AIH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仅用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AZA),但一部分患者或是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或是在药物减量、停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病情加重,该治疗方案尚不能解决全部临床问题。中医药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传承了名老中医经验,近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治疗PBC和AIH的经验。本课题通过收集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门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和治疗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高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辨证及组方用药规律,总结辨证论治经验,以指导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北京中医医院His系统中筛选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经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医师诊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PBC、AIH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出生日期、地区、诊断、证型、病史、中药处方等资料,统计各证型频次、合并症情况等。分析性别、年龄等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原始中医证型进行规范,获得规范后证型,统计规范后证型证型频次,探索分析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与规范后证型分布的关系。将所有中药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原始中药名称进行规范,统计数据库中各中药的频次、频率。运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纳入方剂的组方用药。结果:(1)纳入305例PBC患者,其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40.0%)、肝郁脾虚证(32.1%)、肝胆湿热证(14.8%)、脾虚湿盛证(10.5%)、痰湿证(7.5%)、肝肾阴虚证(5.2%)(X2=1972.936,P<0.001)。提取治疗中药方剂249首,共计中药298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黄芪、麸炒白术、白芍、茵陈、黄芩、赤芍、茯苓、当归、丹参、郁金。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4.2%)、温(20.8%)、寒(19.2%)、平(19.1%)等,其五味以甘(48.2%)、苦(48.0%)、辛(34.8%)为主,主要归肝(50.8%)、脾(50.2%)、肺(39.9%)、胃(33.7%)、心(25.1%)、肾(23.6%)等经。关联分析显示化橘红-苦杏仁、黄芪-茯苓皮、黄芪-豨莶草、黄芪-大腹皮、化橘红-拳参、苦杏仁-化橘红-茵陈、黄芪-化橘红-茵陈、化橘红-苦杏仁-茵陈、化橘红-苦杏仁-黄芪、化橘红-苦杏仁-黄芩、化橘红-苦杏仁-麸炒白术、黄芪-化橘红-麸炒白术等为治疗PBC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PBC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化橘红、苦杏仁、生地黄、鳖甲胶、黄芪、茯苓皮、当归、白芍;②泽兰、白茅根、茵陈、赤芍、牡丹皮、黄芩;③郁金、金钱草、麸炒白术、茯苓、党参、砂仁、陈皮、丹参、炒酸枣仁。(2)纳入88例AIH患者,其主要证型为肝郁脾虚证(36.4%)、气虚血瘀证(31.8%)、肝胆湿热证(15.9%)、气滞血瘀证(13.6%)、肝肾阴虚证(8.0%)、脾虚湿盛证(6.8%)、痰浊阻滞证(5.7%)(X2=306.258,P<0.001)。提取治疗AIH的中药方剂67首,共计中药211味,频次最高的前10味中药为:茵陈、赤芍、白芍、黄芩、麸炒白术、黄芪、白茅根、茯苓、丹参、金钱草。全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微寒(25.0%)、寒(22.7%)、温(18.3%)、平(15.8%)等,其五味以苦(48.9%)、甘(47.8%)、辛(34.2%)为主,主要归肝(52.3%)、脾(48.9%)、肺(38.5%)、胃(37.4%)、心(25.4%)、肾(21.7%)等经。关联分析显示茵陈-赤芍、茵陈-牡丹皮、茵陈-牡丹皮、赤芍-白茅根、茵陈-白茅根、茵陈-麸炒白术-赤芍、麸炒白术-黄芩-茵陈、赤芍-黄芩-茵陈等为治疗AIH常用药对;聚类分析显示治疗AIH常用中药可分为3组:①茵陈、赤芍、黄芩、牡丹皮、白茅根、金钱草、薏苡仁、广藿香、垂盆草、泽兰、焦三仙、小蓟、泽泻;②白芍、黄芪、丹参、当归、桃仁、化橘红、麦冬、葛根、蒲公英、百合、生地黄炭、生地黄;③麸炒白术、茯苓、香附、陈皮、郁金、党参。结论:PBC病位主要在肝、胆、脾、肾,主要证型有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脾虚湿盛证、痰湿证、肝肾阴虚证。AIH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主要证型有肝郁脾虚证、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痰浊阻滞证。PBC与AIH的主要病机均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气虚、气滞致痰湿、瘀血内生,日久肝肾阴血耗伤,肝失所养。二者主要治法均为健脾益气、利湿退黄、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阴柔肝、理气化痰等,治疗注重顾护脾胃与阴血、活血化痰。

黄普觉(Ng Pu Jue)[3](2021)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论文将导师赵英杰教授多年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其研究和总结的部分,主要是赵英杰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此研究以赵英杰教授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挖掘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独特方法,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方法1.理论研究部分1.1.整理古时医学圣贤及不同朝代的名医,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记载。主要整理其相关病名,发病的病因病机,临证时的辨证分型,不同的治疗法则、所使用的方剂及药物。1.2.检索和归纳当代近十年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报导,并把各个不同的研究进展综合起来。1.3.总结赵英杰教授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独到见解。其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不同看法进行整理归纳。2.临床研究部分2.1.通过三年跟随导师赵英杰教授门诊抄方,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案进行收集。总收集案例85例,并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与独特的思维方法。2.2.总结归纳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辨治分型和使用的方药,各种临床主要表现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症状的证治经验。探讨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病证结合”,从宏观的中医整体观念,转换到微观的精准医学,把握全局,分析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特色和整体优势。2.3.对赵英杰教授所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案资料,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后续整理,展开统计分析,再总结归纳所有挖掘的数据,加以分析讨论。病例资料中,进行观察研究主要有性别与年龄,多种不同症状的发生率,常见证候,常用处方,常用药对,所有草药的四气五味与归经的分布及草药的频数和频率。3.讨论部分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病例,数据挖掘结果,结合跟师三年的理论整理,再综合赵英杰教授的证治经验,作出相应的总结。探讨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用药规律,提出常见症状、证候及方药的使用,使其能够在中医药领域里,指导后学者通过“病证结合”,利用专方贯穿疾病全过程使用。结果1.重点论述赵英杰教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认识,认为其病理演变过程、病因病机主要以脾气亏虚为本,癌毒、痰、瘀、热胶结为标。痰、瘀、热与癌毒可互为因果、相互搏结而形成瘤体,并夺取精气而伤害机体。然而,唯有正气虚损不足以御邪时,邪毒才得以致病,因虚而患病,因虚而致实的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本虚标实之证。2.详细介绍赵英杰教授在临床诊疗中,如何辨治非小细胞肺癌各种不同的常见症状与并发症。例如:咳嗽、咳血、皮疹、便秘等,并探讨赵英杰教授对诸多症状与疾病不同的辨证思路与处方用药的经验和体会。3.从病案选录与处方用药的分析中,发现符合标准的患者共有85例,男性共有42例,占总例数的49.41%;女性共有43例,占总例数的50.59%。年龄大概在29-92之间,平均年龄大约66.41岁。在85例患者当中,所挖掘出的临床症状共有314个;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有182味,主要的药物种类,分别以最高使用率依次递减,有补气药、清热解毒药、温经散寒药、活血化瘀药、止咳平喘药;常用药物之四气以温类药为主,其次是寒类药,五味以甘味最为常见,占37.28%、其次苦味占33.43%,主要归经以脾经最为常见,占24.59%。其次肺经占22.99%。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机纲要是“脾气亏虚为本,痰热瘀毒胶结为标”而脾气亏虚为本,是发病的先决条件,可贯穿疾病始终。癌毒则是非小细胞肺癌病因病机的关键要素,而痰瘀又是形成癌毒的附加条件。治疗方面,运用复法辨治本病,强调脾肺同治,清、补并用的方法进行。再根据肺癌本虚标实的临床特点,确立以“健脾清肺”为主的治疗法则,自拟健脾益气清肺汤予以治疗。赵英杰教授独具一格地遣方用药,体现了其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特理念与精辟的见解。在众多病例和处方用药分析中,可以观察到神疲与咳嗽为诸症之首,舌脉之象则以舌暗红和脉细最为多见;基本核心处方则以健脾益肺、化痰散结、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等治法综合遣方;从总体所使用的药物显示,扶正主要是补气温阳,祛邪则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先。

陈马可(Mark Chern)[4](2019)在《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中医证治特点,提出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思路及方法,为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的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代与激素依赖性湿疮有关的研究文献,总结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临床表现及血热证的辨证论治,结合个人临床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有效案例,提出该病的治疗策略及紫草地黄汤的应用方法。结果:激素依赖性湿疮为湿疮演变而成的病理情况。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产生取决于湿疮患者长期、反复性的激素使用,且必须有湿疮患者停用激素使用方出现戒断后的“反跳现象”,此为激素依赖性湿疮,即使度过急性期后亦可持续停留于皮炎发作状态。此病在临床表现上有广泛的特征,患者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皮炎症状,因此给有效的诊断与治疗带来困难。激素依赖性湿疮的病因基于激素的使用,西医多使用激素治疗皮炎,对此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通过疾病辨证论治,展现了中医药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优势,应用中药帮助消退皮炎,不仅能缓解停用激素后的急性皮炎发作,亦可终止疾病的周期性复发,使疾病得以痊愈。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宜用凉血之法,在紫草地黄汤(紫草、生地、丹皮、赤芍)的基础上随症加减,可在临床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结论:长期或过量外用激素软膏而停止使用是导致激素依赖性湿疮的主要因素。激素软膏导致邪气阻滞于肌肤,浸淫血脉,日久化热化毒,伏于血分。虽然激素软膏能明显改善皮疹症状,一旦停止使用则热毒释放于局部,散发至周围,甚至全身。血热证表现为皮色鲜红或暗红,散于局部或弥漫全身,皮下有灼热感,体内热盛兼有明显恶寒,皮肤瘙痒剧烈,夜间不能入眠,舌面多光滑,舌色偏紫,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而沉等症状。经51病例观察,其中40例表现为血热证,以紫草地黄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表明在治疗皮肤科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

李丽[5](201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调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 SS)首诊时回顾首发症状有无干燥主诉的临床比例,并对首诊时症状中燥证和湿证的所占比例及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湿证中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布比例,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19年1月前入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顾军花主任专家门诊及特需门诊且首诊中医诊治记录完整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核对其首发病时的情况及目前的一般资料、主诉与现病史、西医诊治经过、中医四诊信息、实验室指标。根据其首诊时的症状及舌脉情况筛选符合燥证或湿证的患者同时判断其燥、湿证分布,并与患者首发病主诉有无干燥相联系,同时将湿证进一步分为太阴寒湿证及阳明湿热证加以分析比较,统计其分布比例及相关性。结果1.收入病例共199例,其中符合燥证和湿证的病例共124例,其中女性患者119例、占总数96.0%;男性5例、占总数4.0%,男女比例是1:29。患者在首诊记录的年龄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1.31±10.8岁。病程最少时间为1个月,病程最长时间为20年,平均病程3.9±0.36年。2.124例患者中首发症状表现为有干燥主诉者79例,占63.7%;非干燥主诉者45例,占36.2%。非干燥主诉的症状排序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细胞下降>关节疼痛>发热>咳嗽等。两组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干燥主诉组的病程比干燥主诉组较短。两组年龄分布比较55岁以上人群中有干燥主诉者占51.9%;55岁以下人群中有干燥主诉者占48.1%,两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24例中燥证和湿证分布:湿证99例,占总数79.8%;燥证25例,占总数20.2%。燥证的患者平均病程(5.74±5.55年)较湿证(3.49±3.38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燥证的患者平均年龄(58.92±11.34岁)大于湿证的平均年龄(51.65±10.2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湿证组99例中无干燥主诉39例占39.4%,有干燥主诉60例占60.6%;燥证组25例中无干燥主诉6例占24.0%,有干燥主诉19例占76.0%。两种证型中有无干燥主诉的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无论燥证还是湿证均可有干燥主诉者。5.对干燥症状的分布分析发现口干、皮肤干、唇干在燥证与湿证两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燥证组的口干、皮肤干、唇干分布高于湿证组。而其他干燥症状在两种证型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从湿证99例中再次分析阳明与太阴属性得出阳明湿热证23例,占38.7%,太阴寒湿证76例,占61.3%。两种证型的病程与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两种证型的皮肤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阴寒湿证组的皮肤干分布高于阳明湿热证组。而其他的干燥症状在两种证型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各证型的主要症状患者表现频率从高到低分布为:燥证:口咽干燥(25例)>目痛干涩(20例)>口渴喜饮(18例)>皮肤干痒、大便干燥(各13例)>乏力疲惫、关节拘挛抽筋屈伸不利(各7例)>唇干、难以吞咽干食(各5例)>心烦少寐(4例)>其他干燥(鼻干4例、阴道干燥1例、肛门干裂1例)>干咳少痰2例。舌象以舌红干裂或光苔最多,占13例。湿证:困重乏力(57例)>胃脘不适感(43例)>胸闷痰多、关节肿痛(各38例)>便溏稀粘(37例)>湿疹(20例)>便秘(17例)>口干腻不多饮(11例)>白带多(7例)。舌象以腻苔居多,62例,其中有苔薄腻少津30例、苔厚腻14例。阳明湿热证:口燥咽干17例>自觉热象16例(恶热、灼热、潮热等)>腹痛纳呆14例>眼干12例>心烦少寐9例>关节肿痛、口臭牙龈肿痛各8例>胸闷痰多7例>汗多连绵不断6例>便溏稀粘、大便秘结如羊屎、目胀酸痛痒、面赤阳明头痛各5例>嗳腐吞酸、咽喉痛痒痰多、湿疹疱疹、唇干各4例>白带黄稠2例。舌象多表现为腻苔,占15例,苔干少津9例。太阴寒湿证:神疲体虚、声低懒言47例>喜温饮38例>便溏稀粘32例>关节肿胀重30例、恶寒或手足冰冷30例>纳呆不欲食、腹胀29例>胸闷气短25例>自汗21例>咳嗽喘气20例>身重肢体倦怠18例>痰多易咯17例>便秘12例>白带多清稀5例;舌象多为舌体胖有齿痕,占34例,腻苔47例。’结论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首发病时非干燥主诉比例达36.2%;2.未用中药干预的首诊患者中湿证比例占比相当多,达79.8%;3.湿证中又以太阴寒湿证为多,占61.3%。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临床原来的印象干燥综合征往往有干燥主诉,且临床多阴虚、多热证的想法值得商榷,临床应更多考虑脾虚湿阻的一面,可能三焦水道不利导致的津不上承,停饮为痰,津不化气上濡,并因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才是大部分干燥综合征的真正起因,因此对早中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不能忽视温阳化湿,温通水道的治法,而随着病程和年龄上升,阴血不足,且原来湿阻进一步耗伤津液才会造成更多的燥证表现。

高明[6](2019)在《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吴鞠通,名瑭,江苏省淮安市人,清代温病四大医家之一。其着有《吴鞠通医案》、《温病条辨》、《医医病书》三部着作。其中尤以《温病条辨》最为传世,它是温病学中里程碑式的不朽着作。本文主要以《温病条辨》为基点,研究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特色。吴鞠通对于湿热病的辨证论证思想,主要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在这两本着作的基础上,又经吴又可《温疫论》启迪,继承叶天士、薛生白等先贤的理论,并自我总结,发展出当时独具特色的以脾胃病变为中心的三焦辨证。吴氏在《温病条辨》中认为温病可分为9种,从季节和疾病表现上划分为8种,另加一种吴又可所说传染性极强的瘟疫。结合季节及疾病性质,将温病分为温热与湿热两类,其一为纯热不兼湿之温热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秋燥,其二为温病夹湿之湿热病包含暑温,湿温,伏暑。吴氏强调温热、湿热证治有别,在论治中不可滥用温热之法治湿热,本文主要研究其关于湿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吴氏辨湿热病主要先辨三焦,其次辨湿热之轻重,最后辨湿热之虚实。先辨三焦以确定病位,用药时直达病所,减轻症状;其次辨湿热轻重,可以确立治病的急缓以衡量用药的药性;最后辨虚实可以使医家对于病人的疾病有着直观的认知,从而规避错误用药。《温病条辨》中湿热病治法主要分为两类,湿热病正局以及其变局的辨治。湿热的治法中又有分消三焦法、清热解表法、清暑透络法、开宣肺气法、开达膜原法、宣通经络法、通下祛黄法、芳香化湿法、宣清导浊法。变局的治法分为痢疾的治法、疟疾的治法、黄疸的治法及痹证的治法,其中兼变证都多与水液代谢紊乱有关。吴鞠通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总结了三焦学说,弥补了当世医家对于温病理论的缺失,更在于其理论思想以及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地反映了吴鞠通在温病学领域的学术地位。晚清王孟英等人继承先贤理论,使温病学派更加完善与系统化。

陈冬琼[7](2019)在《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心火脾湿证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病例来自于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且符合纳入标准60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内服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以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PDAI值、激素控制剂量和DLQI评分,及相关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在治疗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一致。经不同方案治疗2个月后,(1)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5.8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分别对两组自身治疗前后的PDAI评分值进行比较,PDAI评分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后两组的PDAI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皮损的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3)分别对观察组、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的激素控制剂量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激素控制剂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后两组的激素控制剂量情况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着差异,即观察组的激素控制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4)分别对观察组、对照组自身治疗前后的DLQI评分值进行比较,DLQI评分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后两组的DLQ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5)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对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未影响及本临床观察。结论:1、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可减少寻常型天疱疮(心火脾湿证)患者的皮损面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心火脾湿证)中激素的使用剂量少于单用激素组。3、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心火脾湿证)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于单用激素组,观察组安全性更高。

张茜[8](2018)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研究是近年来中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方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临证经验是名老中医经验的核心内容,医案是临证经验的主要载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李可老中医的医案集《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探索名老中医医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中医名家医案和理法方药以其思维复杂与网状结构概念着称,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以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等为主,此类分析难以深入研究医案中理法方药的相互关系和运用特色,难以满足对中医医案分析研究的需要,医案中尚有许多隐性信息难以被提取发现。鉴于此,本课题运用燕山大学洪文学教授与他的研究团队一同开发的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数据整理、挖掘和分析。属性偏序结构图善于发现数据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可对数据特点做出更加直观的挖掘发现,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中医药领域数据挖掘方法的缺陷,为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提供助力。李可老中医是当代中医临床大家,一生从事中医临床探索50余年,诊治10余万患者,在丰富的临床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他一生的代表作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该书是一本医案专集,收录了李可老治疗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五官科等各科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验案,部分医案后附有“兼探”“按语”等,对若干专题和理论做了阐述。李可老中医一生只有一本《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留世,其中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非常宝贵,成为了中医救治危急重症的重要参考着作,也是中医后学研究和继承李可经验的第一手资料,要想学习和继承李可临床经验,就必须深入探索分析其医案。为使李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深入理解和传承,本文拟利用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的知识发现新方法对《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以期进一步了解李可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的临床治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对名老中医医案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的新思路。方法:梳理总结《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中的理法方药特点,筛选书中疗效显着、方药明确的病例,将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舌脉、病名、证型、主方、方药、煎服方法以及附加疗法输入Excel表格,形成数据库。然后根据研究设计,将数据库总表格拆分为病、症、证、方、药、量、附加疗法、煎服法等属性之间相互对应的分表格,再使用偏序结构图生成工具将分表格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根据图中可视化信息研究对象普遍性与特异性之间的关系,挖掘李可医案中的症治规律,分析李可辨治用药的特点。成果:本研究分别从症状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从疾病与方剂的对应关系、疾病与药物的对应关系、疾病与煎服方法的对应关系、疾病与附加疗法的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从证型与方剂对应关系、证型与药物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从方剂与疾病对应关系、方剂与症状体征对应关系、方剂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从药物剂量与疾病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症状对应关系、药物剂量与证型对应关系角度分析了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总结出李可对口干、脉数、舌红、少苔、烦躁、头晕六种症状体征的辨证特点,对血瘀证、湿热证、肝郁气滞证、痰饮证、气逆证、肝肾阴虚证六种证型的治疗特点,对中风、肝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肿瘤六类疾病的治疗特点,对破格救心汤、丹参饮、张锡纯氏来复汤、温氏奔豚汤、引火汤、乌蛇荣皮汤六首方剂的运用特点,以及对附子、半夏、黄芪、山萸肉、细辛、吴茱萸六种药物的使用特点。结论:李可老中医临证特色为:各科疾病巧辨证,李可老中医治疗的疾病范围广泛,临床辨证使用多种辨证方法,从而给出最合适准确的证型名称;大剂扶阳非常态,李可老中医虽以大剂量使用扶阳药物着称,但在其实际治疗中,并非动辄使用扶阳药物或方剂;最常使用姜枣草,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炙甘草,三者可起到健脾和胃、解毒增效的作用,可见李可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重视固护中焦脾胃;治疗方法多样化,李可在临床治疗中善于使用的药物种类和方剂种类都很广泛,除了汤药以外,李可还常运用丸剂、散剂、中成药以及针灸、刺血、熏洗等多种疗法配合治疗;热象须防虚与寒,李可在临床治疗中遇到舌红、脉数、烦躁等常见于实热证或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时,往往谨慎辨证,医案中此类症状体征也常见于阳虚证、气虚证、亡阳证等;清热通腑亦大胆,李可不仅善于大剂量使用附子等扶阳药物,在治疗外科急腹症、疫毒痢、暴发型脑炎等疾病时,对金银花、生石膏、大黄、芒硝等清热、通腑药物也常常破格重用;阴虚火燔引火治,李可常以引火汤治疗肾阴虚火不归元,此处的火不归元须与格阳证、戴阳证之浮阳外越相区别,辨别重点在于是否龙雷之火上奔无制;重视祛瘀善活血,李可医案中最具共性、最常见的证型为血瘀证,李可在治疗疑难重症时注重祛瘀活血;善用虫药疗顽疾,李可医案中多使用全蝎、蜈蚣、穿山甲等虫类药,此类药物在治疗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在对李可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的过程中,探索出一套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的应用方法,该方法能系统化梳理名老中医医案,并挖掘分析其中的病-症-证-治之间的相互对应规律,实现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的精准化和系统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

闫军堂[9](2018)在《“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标:1.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血、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厘清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水血同病”不同概念体系下的临床应用模式。3.厘清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的发展脉络,总结血、水和“水血同病”概念及其应用体系的发展规律。4.总结提炼“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学术源流、发展特色,“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及“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以及基于“水血同治”的辨治规律和证治经验。方法:本论文采用知识考古学话语构成的分析方法,以各个历史时期的官方文献和影响力较大的医家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以及金元四大家、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唐容川、周学海、王清任等医家着作。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文献是全国统编第1-9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首先,明确该时期的主流思想,确定该时期的话语场。其次,以血、水为对象,探讨各时期的血、水概念关系,提炼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总结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含义。再次,比较各时期血、水概念的知识型和含义,各时期“水血同病”概念的区别,阐述产生这些区别的原因。结果:1.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以前的血证重点关注出血性疾病,包括咳血、呕血、便血、尿血、衄血等。宋以前医家认为血证形成的原因有多种方面,主要有气、火、热等因素。通过历史考察发现:宋以前医家对血证形成原因的认识多集中在违背了大的自然规律,如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血证的治疗思路多从气、火、热等因素考虑。宋以前医家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是在大的自然规律前提下通过判断是否出现了不协调的情况而进行。瘀血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痛症、痹症、厥证等都可由瘀血导致。宋以前医家已经认识到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宋以前医家更重视从“象”上来判断是否有瘀血,进而治疗瘀血,临床多采用疏血气、通经络、散恶血、温则消而去之、导下等方法。宋以前的水证主要指水肿、水气、痰饮等疾病。宋以前医家主要是根据表现在外的部位、症状和特性对水证进行分类,同时,将水证纳入到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对水证形成机理的认识中,尤其强调气在水证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治疗上并未完全由气、水等概念构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诊疗过程。“水血同治”的情况出现较多,就其论述来看,多为该疾病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具体主要指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水气病中兼见瘀血,临床中采用利水和祛瘀的中药共同组方。同时,痈肿成脓后“水血同见”时,也有水血共同组方治疗的情况。第二,月经病、带下与经血同见时,从治水、治血两个方面共同组方。第三,痰瘀同治。由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着作中的“痰”与后世的“痰”概念存在差异,因此“痰瘀同治”多为后世医家所总结。另外,痰、瘀多为致病因素,临床疾病中多有痰瘀同时出现、方剂组成中也多为治痰药与活血药联合应用。本时期的血证与水证之间并无过多的因果关系讨论,临床上多采用“随证治之”的治疗方法。“水血同治”多为在“随证治之”的前提下,疾病出现血证与水证兼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2.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宋金元时期,火的重要作用被医家重视,在血证的诊治理论中,火被突出强调。宋金元时期,医家逐渐开始从重视气、热、火等因素在气血之间关系规律、五运六气规律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中的地位,转而关注“气”“火”“热”等因素本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进而集中关注火邪在血证中的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宋金元医家将血证的论治集中到火上,但其观点主要是强调火的重要作用,而非以火为中心建立因果关系紧密的理论体系。宋金元时期的水证主要指水肿和水气等疾病。同时,痰饮、带下病、痈肿成脓流水的情况也多从水证的角度考虑。本时期对水证的分类除了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中的分类方法,还以阴阳五行、脏腑理论重构《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分类模式,并且提出了阴水和阳水概念,使水肿的辨治更加丰富。尽管对水证的形成原因多有发挥,但就水证的具体治法而言,宋金元时期基本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宋金元时期,“水血同治”多为疾病中血证与水证兼见时的共同治疗。但是,宋金元医家鲜有从血水相互转化机制的角度探讨“水血同治”。与宋以前医家不同的是,本时期尤其重视导致疾病的内生因素。内生之火、风、痰、瘀受到重视,很多疾病都是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探讨。因此,“痰”和“瘀”作为两种重要的内生因素,在这一时期的相关论述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着名医家朱丹溪倡导“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不断被凸显。在临床治疗中,宋金元时期的医家并未过多关注“痰”和“瘀”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当疾病中同时出现痰证和瘀血证时,多以痰瘀共同治疗为主。但是,当疾病中只出现痰证或只出现瘀血的情况时,则不会过多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宋金元时期的“痰瘀同治”与“水血同治”相似,多为痰证之中出现瘀血或者瘀血之中出现痰饮时,采取共同治疗的方法。3.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明清民国时期逐步构建了以“气水——血火”为核心的血证诊治理论,临床上也将气水血火定为血证的诊治关键,即血证的核心病机。在治疗上,重视火在血证中的关键作用,从火论治。同时,清末民国时期对于血证的论述也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影响。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医家对瘀血病症也非常重视,多在气的基础上论述瘀血证治。明清民国时期,在从五行生克制化角度讨论水证的基础上,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治疗水证。在水证的诊治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家重视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该时期医家多认为:气是导致水证的关键,气行则水肿自消。同时,将气与脏腑联系在一起,尤其重视肺气、脾气、肾气在水证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水证治法而言,多延续《内经》《金匮要略》中的论断,同时又有各自的发挥,尤其是补法和从肝火论治水证被该时期医家所强调。明清民国时期,“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尽管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水血同源”和“血汗同源”的论述,但在对“水血同源”的论述中,特别强调气在水血同源中的重要作用;就血汗关系而言,尤其重视气的作用,而对疾病中的水血之间的转化机制关注较少。因此,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为血证兼见水证或者水证兼见血证情况下的共同治疗。另外,明清民国时期在继承前辈医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对“痰瘀同病”、“痰瘀同治”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4.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通过对历版全国统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学》教材的分析后发现:当代学者构建了很多新理论和新概念,同时使用原有的词汇来表达新的理论,现代中医学者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很大转变。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学者更加关注血证和水证发生的病因和疾病演变的机制。同时由于更加关心疾病产生的病因及演化机制,血、水、痰、瘀等具体物质被现代中医学者所强调。这种转变使中医原本同时关注疾病的关键和产生机制,转为只关注疾病的机制。另外,当代中医的辨治思路与西医思维比较接近,可以说受西方医学的影响较为深刻。同时,由于中医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一些概念被泛化后形成新的概念,如将水血共同治疗演化成“水血同治”,进而构建“水血同病”理论。当代学者构建的“水血同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水、血表示疾病的阶段或病证的范围,是抽象概括多种情况的概念,与构成人体的血和水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水血同病”强调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水血同治”也是根据血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机制指导临床选方用药。第三,“水血同病”多是在临床具体疾病之上的大一统的理论讨论。构建“水血同病”的目的是指导临床几乎所有疾病的诊治,其讨论的重点多与具体疾病相分离。值得注意的是,在“水血同病”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证解释“水血同病”的情况。5.“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传承谱系清晰,学术特色明显,发展迅速,规模庞大,科研、学术、临床齐头并进,成为影响海内外各中医学派发展的典范。首先,“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于“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等病症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理论阐释,其次,系统梳理了“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独到认识和辨治规律,即:水血同源,生理攸关;水血同病,病理密切;水血同调,辨治精当;以及辨治要点,尤需注意等四个方面。治疗上,由血病水者,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由水病血者,治水为主,兼以治血;水血同病者,治水、治血并重。本论文梳理出“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临床常用的“水血同治”经验方34首,包括:治血为主,兼以治水的柴胡活络汤、三草活络汤、柴胡止痛汤、柴胡鳖甲汤、宣络化瘀汤、珀朱六一汤、遂金丸、养阴活血利水汤。治水为主,兼以治血的苓桂茜红汤、三参苓桂术甘汤、柴胡解毒汤、三草柴胡解毒汤、三石柴胡解毒汤、白玉消胀汤、消胀除湿汤、加味黄连导赤汤、加减木防己汤、归芍温胆汤。以及治水、治血并重的荆防肾炎汤、加减旋复花汤、加减柴胡桂枝汤、加味知柏地黄汤、滋阴潜阳汤、三草芍甘汤、柴胡排石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桃红温胆汤、丹桅温胆汤、金铃温胆汤、菖郁温胆汤、丹郁温胆汤、失笑温胆汤、百地温胆汤、黛蛤温胆汤。最后,列举了本学派三代传人(刘渡舟,王庆国,闫军堂)从“水血同治”辨治临床各科疾病的证治经验与临床案例,对临床有所裨益,可资借鉴学习。结论:本文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宋以前、宋金元、明清民国、当代)“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系统考察发现:各时期医家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认识不尽相同。在王庆国、李成卫团队前期973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各个历史时期医家在构建中医理论过程中,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要。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医理论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两汉经学为例,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是影响宋以前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天人宇宙论强调各事物的归属及与天地、外界的联系,因此,该时期医家重视导致疾病的外因,而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并未受到重视。“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宋金元明清时期,经过两宋哲学家的发展,中国哲学进入了理学成为主流学说的时代。与两汉经学中的天人宇宙论不同,宋明时期的理学强调“本体论”。因此,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是影响宋以后医家构建“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理论的主要思想。由于宋明理学强调事物本身的作用,为此该时期医家重视自身导致疾病的因素,在此情况下瘀血、痰饮、水湿等内因受到重视。由于宋明理学中的“本体论”与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存在差异,尤其在因果关系的认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因此,“水血同治”也是血证中兼见水证或者水证中兼见血证时的共同治疗,而并未形成“水血同治”,也并未由“水血同治”形成“水血同病”概念。自西学东渐以后,西方哲学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影响愈发加深。在西医占据主流话语权的大环境下,中医理论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其核心理论的构建。其中概念思维和结构功能理论对中医的影响尤其深刻。就“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而言,现代中医对病机概念理解的转变,促使当代学者重视“痰”“瘀”等内生因素构建“水血同治”,并基于“水血同治”构建了“水血同病”。

尚倩[10](2016)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当代皮科着名医家治疗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医皮科着名医家治疗湿疹的病案进行归纳整理,挖掘分析医案中的相关信息,探索不同证型湿疹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诊疗、中医药基础研究、中药成方制剂的研发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当代中医皮肤科着名医家治疗湿疹的医案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数据库为平台,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涉及到规则分析、改良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所搜集的医案进行四诊信息、辨证分型的频次统计,以及不同证型的症状表现、组方规律、潜在新方的研究。结果湿疹总共涉及148种症状,频次2332次。其中望诊的内容总共出现1435次,占总量的63.9%,皮损症状出现878次,占症状总数的37.7%,占望诊内容的61.2%(878/1435),舌疹出现480次,占症状总数的20.6%,占望诊内容的33.4%;问诊内容总共出现635次,占总数的27.2%;脉诊出现224次,占总数的9.6%。湿热证湿疹的皮损以红斑、丘疹、糜烂、渗出为特征,多伴有舌红、大便秘结的症状;皮损多发于四肢。湿热伤阴证湿疹的皮损除红斑、丘疹、渗出外多伴有皮损浸润,皮损发病部位以头颈部最为多见,其次为四肢。湿疹脾虚湿困证除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外多伴有皮损肥厚,纳呆等症状;皮损可发于周身,但以四肢、躯干部最为多见。血虚风燥证湿疹皮损表现除红斑、丘疹外多伴有鳞屑,皮损好发于四肢及头颈部。血热风燥证湿疹的皮损表现以鳞屑最为突出,皮损好发于头颈部。寒湿证湿疹除瘙痒、渗出、丘疹外多伴有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症状。湿热证湿疹在药物的用药规则分析中“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祛湿药->生地黄”的频率最高。在多味药的配伍关系中多涉及“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的药物组合。候选新处方:全蝎党参白芷僵蚕木贼;黄芩黄柏苍术车前子木通泽泻;赤芍土茯苓菝葜浮萍淡竹叶白茅根首乌藤。湿热伤阴证湿疹的高频药物多为补益阴液气血药及祛湿药。其组方规律分析中多涉及清养肺胃、生津润燥的“增液汤”“沙参麦冬汤”的药物。候选新处方为:天冬黄精太子参牡丹皮,凉血益气以生阴津。脾虚湿困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中祛湿药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益气健脾药。两味药配伍关系所涉及的药物多为“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五苓散”的主要组成。候选新处方即:茯苓甘草炒白术猪苓苍术牡丹皮;黄芩陈皮牡丹皮车前草黄柏大血藤;苍术陈皮牡丹皮当归首乌藤木瓜。血虚风燥证湿疹的治疗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祛湿药,其次为益气养阴健脾药以及祛风止痒药。药对中频次与置信度均较高的为“荆芥、防风”组合。治疗血虚风燥证湿疹的药物配伍含有“当归饮子”的组方思路,即养阴血以润燥兼以祛风止痒。血虚风燥证湿疹的新处方为:荆芥白术防风生地黄茯苓南沙参。血热风燥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为凉血的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其次为止痒的白鲜皮、苦参,以及祛风药如荆芥、防风、蝉蜕。寒湿证湿疹的治疗多运用“升阳除湿防风汤”加止痒的白鲜皮、地肤子治疗。气阴两伤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为益气养阴理气之生地黄、生黄芪、陈皮,其次为益气养阴健脾药,祛湿药,以及清热凉血药。风热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为祛除卫表邪气的荆芥、防风、牛蒡子,凉血的丹皮以及止痒的白鲜皮。毒热血瘀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为活血化瘀的三棱、莪术、红花,清热凉血的赤芍、生地以及祛风止痒药物白蒺藜。治疗肺胃蕴热证湿疹的高频药物为桑白皮、生地黄、黄连,多数药物归属于清热燥湿、清热泻火以及清泄肺胃类。肺胃之热或与湿结,或与痰结,而发为皮疹,肺胃之热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肺胃蕴热证湿疹的治疗多运用清胃散加减治疗。结论在湿疹的诊断过程中望诊为医家重要的信息来源,其次为问诊、脉诊。其中关于患者整体状况的问诊以及舌脉的诊察与观察皮损表现及发病部位同等重要。湿疹不同证型中频次最高的症状均为瘙痒,说明瘙痒对湿疹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瘙痒亦是湿疹治疗的难点。湿疹患者整体状况的症状表现对于湿疹不同证型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不同证型的湿疹均运用了祛湿药物,说明祛除湿邪贯穿湿疹治疗的始终。不同证型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及候选新处方各不相同,说明辨证论治是提高湿疹疗效的关键所在。

二、皮肤病从湿证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病从湿证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西医治疗
        1.1 一线治疗
        1.2 二线治疗
        1.3 对症治疗
        2 中医论治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小结
    综述二 AIH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西医治疗
        1.1 标准治疗
        1.2 替代治疗
        2 中医论治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PBC患者的合并症
        3.3 PBC患者的病情分层
        3.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3.5 治疗PBC用药规律
        4 讨论
        4.1 一般资料
        4.2 PBC患者的合并症
        4.3 PBC患者病情
        4.4 PBC中医病名与证型
        4.5 治疗PBC用药规律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研究二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回顾性临床研究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合并症情况
        3.3 AIH患者病情分层
        3.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3.5 治疗AIH用药规律
        4 讨论
        4.1 AIH与女性
        4.2 AIH患者的合并症
        4.3 AIH患者病情
        4.4 AIH中医病名与证型
        4.5 治疗AIH用药规律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治疗法则及方药
    2. 西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2.1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现况
        2.2 非小细胞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
        2.3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类与肺癌分期
        2.4 肺癌的诊断
        2.5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学术思想
    1. 赵英杰教授学术渊源
        1.1. 从医之路
        1.2. 经典启蒙,大师熏陶
        1.3. 专攻恶性肿瘤
    2. 病因病机理论
        2.1. 癌毒是条件
        2.2. 痰瘀乃形成癌毒的必要条件
        2.3. 痰瘀乃癌毒转移的关键
        2.4. 失去平衡是发病的关键
    3.“扶正抑癌”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基本原则
        3.1. 扶正抑癌的基本内涵
        3.2. 扶正抑癌,以平为期
        3.3. 扶正抑癌,恢复升降出入
        3.4. 扶正抑癌,改变机体及肿瘤微环境
    4. “病证结合”思维贯穿肿瘤疾病的治疗过程
        4.1. “病证结合”的原理探讨
        4.2. “病证结合”要点探讨
        4.3. “病证结合”组方思维探索
        4.4. “病证结合”的治疗法则:专病、专方、专药
    5. 复法大方乃抗肿瘤的首要策略
        5.1. 复法大方的概念及源流
        5.2. 运用复法大方在肿瘤疾病的理论
        5.3. 复法大方处方有序,主次分明
    6. 配合西医治疗,分段论治
    7. 以人为本,带瘤生存
    8. 重视“治未病”思想指导肿瘤的防治
        8.1. 未病先防
        8.2. 既病防变
    9. 倡导药食同源,心药并用,身心并调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赵英杰教授辨治非小细胞肺癌的临证经验总结
    1. 本虚标实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性质
    2. 脾肺并治是辨治肺癌的重要法则
    3. 复法以治,健脾清肺贯彻始终
    4. 重视脾胃,固护中州
    5. 清肺热配伍健脾或温阳之品
    6. 谨守病机,分期辨治
        6.1. 中西医结合,分段论治,重视并发症调治
    7. 治疗肺癌的用药心得,专病专方专药
        7.1. 精于配伍,擅用药对
        7.2. 主证的治疗及用药
        7.3. 常见兼证的治疗及用药
        7.4. 慎用走窜虫类药
        7.5. 重视活血化瘀
        7.6. 擅用重剂,拯救顽疾
    8. 验案举隅5例
        8.1. 验案一: 肺癌第Ⅲ期放化疗后,3年内纯中药治疗肿瘤缩小并消失
        8.2. 验案二: 肺腺癌根治术后,纯中药抗复发或转移
        8.3. 验案三: 肺癌伴骨转移
        8.4. 验案四: 肺癌第Ⅲ期化疗期间,无放疗或手术
        8.5. 验案五: 肺癌第Ⅳ期,伴肝转移,脑转移,化疗全程配合中药辅助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证治规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中医辨证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资料整理
        3.2. 数据预处理
        3.3. 挖掘目标及统计方法
    4. 研究结果分析
        4.1. 一般情况
        4.2.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频数分析
        4.3.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证候的频数分析
        4.4.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法的频数分析
        4.5.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频数分析
        4.6.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四气频数分析
        4.7.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五味频数分析
        4.8.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药物归经频数分析
        4.9.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最高频数的前十味药物的用量频次分析
    5. 数据挖掘
        5.1. 聚类分析结果
        5.2. 药物之间关联度分析
        5.3. 熵聚类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分析
    6. 分析讨论
        6.1. 一般情况,年龄
        6.2. 一般情况,性别
        6.3. 症状和体征频数分析
        6.4. 证候频数分析
        6.5. 方剂频数分析
        6.6. 中药频数分析
        6.7. 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统计分析
        6.8.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6.9. 新方分析
    7. 研究创新点
    8.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作者简介

(4)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湿疮的基本概念
    1.1 病因病机
    1.2 临床表现
    1.3 西医的治疗对策
    1.4 中医的治疗对策
    1.6 总结
2. 激素依赖性湿疮的基本概念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表现
    2.3 诊断标准
    2.4 治疗方法
    2.5 存在问题
3. 中医对激素依赖性湿疮的认识
    3.1 病因病机
    3.2 证候类型
    3.3 治病对策
    3.4 常用方药
4.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治探析
    4.1 病机特征
    4.2 辨证要点
    4.3 局部辨证
    4.4 全身辨证
    4.5 治法撷要
    4.6 紫草地黄汤方解
    4.7 紫草地黄汤临床化裁
    4.8 临床注意
5. 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验案举例
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病例汇总表
    附录2: 近19年有关激素依赖性湿疮中药治疗的研究
    附录3: 不同皮肤病之血热证治
    参考文献(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一般资料及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2.2.1 燥证与湿证
        2.2.2 阳明湿热证与太阴寒湿证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数据处理
4 结果
    4.1 一般资料
    4.2 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的比例分析
        4.2.1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的腺体外受累分析
        4.2.2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系统受累分析
        4.2.3 有无干燥主诉两组的病程比较
        4.2.4 两组中不同年龄组别分布比较
    4.3 燥证和湿证的比较
        4.3.1 两种证型与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的比较
        4.3.2 两种证型与不同病程组别分布
        4.3.3 两种证型与不同年龄组别分布比较
        4.3.4 燥证中的症状分布
        4.3.5 湿证中的症状分布
        4.3.6 两种证型中的干燥症状分布比较
    4.4 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析
        4.4.1 湿证中两种证型的干燥症状分布比较
        4.4.2 两种证型与病程组别比较
        4.4.3 两种证型与年龄组别比较
        4.4.4 阳明湿热证中的症状分布
        4.4.5 太阴寒湿证中的症状分布
5 讨论
    5.1 中医古代文献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5.2 现代医家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5.3 导师对干燥综合征的认识
    5.4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5.4.1 首发病有无干燥主诉分析
        5.4.2 中医燥证和湿证分析
        5.4.3 阳明湿热证和太阴寒湿证的分析
6 结论
7 展望
8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调查表
附录二 :综述 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综述 治“湿”法的临床应用概述
    参考文献
前言
1 吴鞠通湿热病辨证思想发展脉络
    1.1 吴鞠通贡献与影响
    1.2 理论源于《黄帝内经》《难经》
    1.3 吴鞠通学术思想渊源
    1.4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湿特色
        1.4.1 湿邪为因的致病特点
        1.4.2 脾胃病变为中心
        1.4.3 三焦分治理论
2 《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特点
    2.1 辨湿热证候
    2.2 辨三焦证候
        2.2.1 上焦湿热常见证候
        2.2.2 中焦湿热常见证候
        2.2.3 下焦湿热常见证候
    2.3 辨湿热轻重
        2.3.1 纵观总局
        2.3.2 重辨舌苔
    2.4 辨证候虚实
3 《温病条辨》湿热病论治特点
    3.1 论治总则
    3.2 正局治法
        3.2.1 分消三焦法
        3.2.2 清热解表法
        3.2.3 清暑透络法
        3.2.4 开宣肺气法
        3.2.5 开达膜原法
        3.2.6 宣通经络法
        3.2.7 通下祛黄法
        3.2.8 芳香化湿法
        3.2.9 宣清导浊法
    3.3 变局治法
        3.3.1 变局之疟疾
        3.3.1.1 解热升阳法
        3.3.1.2 养阴清热法
        3.3.1.3 升阳益气法
        3.3.1.4 刚柔并济法
        3.3.2 变局之痢疾
        3.3.2.1 逆流挽舟法
        3.3.2.2 堵截固涩法
        3.3.2.3 旁开支流法
        3.3.2.4 阴阳双补法
        3.3.2.5 益阴和中法
        3.3.2.6 健脾温肾法
        3.3.2.7 清热化湿法
        3.3.2.8 清热导滞法
        3.3.3 变局之黄疸
        3.3.3.1 宣通气分法
        3.3.3.2 两解表里法
        3.3.3.3 统治三焦法
        3.3.3.4 解外和中法
        3.3.4 变局之痹症
        双解表里法
4 吴鞠通论治湿热病之不足
    4.1 后世代表医家
    4.2 后世代表治法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7)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试验分组
    1.3 观察方法及指标
    1.4 病例筛选
        1.4.1 西医诊断标准
        1.4.2 中医诊断标准
        1.4.3 纳入标准
        1.4.4 排除标准
        1.4.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1.4.6 脱落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寻常型天疱疮PDAI评分
    2.3 寻常型天疱疮疗效判定方法
    2.4 DLQI填写方法
    2.5 观察指标
        2.5.1 PDAI评分及有效率的观察
        2.5.2 激素控制剂量的观察
        2.5.3 DLQI评分的观察
        2.5.4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2.6 安全性评价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剔除与脱落
    3.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3.2.1 基本情况比较
        3.2.2 相关研究指标基线比较
    3.3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比较
        3.3.1 PDAI评分及疗效比较
        3.3.2 激素控制剂量比较
        3.3.3 DLQI评分比较
        3.3.4 并发症情况比较
        3.3.5 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寻常型天疱疮的西医概述
        4.1.1 寻常型天疱疮的一般情况
        4.1.2 寻常型天疱疮的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4.1.3 寻常型天疱疮的西医诊断及治疗
    4.2 寻常型天疱疮的中医概述
        4.2.1 寻常型天疱疮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诊疗
        4.2.2 寻常型天疱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4.3 天疱泻心汤方药分析
    4.4 单味药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4.5 天疱泻心汤疗效分析
    4.6 天疱泻心汤对减少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激素用量的分析
    4.7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分析
    4.8 天疱泻心汤改善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传承现状
        1.1.1 传承内容
        1.1.2 传承方法
    1.2 李可老中医简介及学术思想研究
        1.2.1 生平简介
        1.2.2 着作
        1.2.3 人文精神
        1.2.4 学术思想
    1.3 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方法
第二章 知识发现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筛选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收集结果
    2.4 数据规范化
    2.5 数据录入
    2.6 数据质量控制
    2.7 偏序统计图结果分析
        2.7.1 症状体征分析
        2.7.2 疾病分析
        2.7.3 证型分析
        2.7.4 方剂分析
        2.7.5 药物分析
第三章 知识发现小结
    3.1 知识发现结论归纳
        3.1.1 辨证经验
        3.1.2 治疗经验
        3.1.3 方剂经验
        3.1.4 用药经验
    3.2 对李可老中医临证特点的认识
        3.2.1 各科疾病巧辨证
        3.2.2 大剂扶阳非常态
        3.2.3 最常使用姜枣草
        3.2.4 治疗方法多样化
        3.2.5 热象须防虚与寒
        3.2.6 清热通腑亦大胆
        3.2.7 阴虚火燔引火治
        3.2.8 重视祛瘀善活血
        3.2.9 善用虫药疗顽疾
第四章 属性偏序结构图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评述
    4.1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简介
    4.2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
        4.2.1 方法步骤
        4.2.2 方法特色
    4.3 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在中医医案应用方法展望
        4.3.1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总结
        4.3.2 文献医案整理分析
        4.3.3 疾病用药规律研究
        4.3.4 新药研发与处方筛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一: “水血同病”及其相关概念的现代研究
    1. “水血同病”的概念研究
        1.1 “水血同病”源于“水血同源”
        1.2 “水血同源”的溯源研究
        1.3 “水血同治”理论的临床应用
    2. “水”概念研究
    3. “血”概念研究
    4. “水血同病”概念研究的思考
        4.1 “水血同病”的概念并非一直保持不变
        4.2 气、水、血三者之间的关系被忽视
        4.3 水血同治、水、血概念未达成共识,造成水血同治理论的进一步混乱
        4.4 历史追溯法是导致“水血同病”概念被认为一直保持不变的主要原因
    5.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知识考古学及其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1. 知识考古学简介
    2. 知识考古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3. 知识考古学的应用过程
    4. 小结
    参考文献
上篇 基于知识考古学的“水血同病”理论的历史考察
    第一章 宋以前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以前的“血证”研究
        1. 从气血关系、五运六气和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等认识血证
        2. “血瘀”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
        3. 从气、火、热等因素治疗血证与气血、运气、五行规律等相关
        第二节 宋以前的“水证”研究
        1. “水证”的分类
        2. 水证的形成原因和机制
        3. 水证的辨证治疗
        第三节 宋以前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气病、痈肿脓血同见与水血同治
        2. 妇人带下与经血同治
        3. 痰瘀同治初具雏形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宋金元时期的“血证”研究
        1. “血证”关注的重点是火在血证中的重要地位
        2. 治血尤重治火逐渐成为宋金元时期医家治疗血证的共同认识
        3. 更加重视“瘀血”在疾病中的重要地位
        4. 瘀血论治独具特色
        第二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证”研究
        1. 延续前代的水证分类方法
        2. 重视从五行生克制化的角度治疗水证
        3. 具体治法延续《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又有新的发挥
        第三节 宋金元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同治”多为水血同见时则“水血同治”
        2.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详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血证”研究
        1. 逐步构建“气水——血火”理论结构
        2. 气水血火逐步成为血证的诊治关键
        3. 强调从气的角度论治“瘀血”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证”研究
        1 五脏之中,肺脾肾三脏尤其受到重视
        2 脏腑之气在水证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3.具体治法在延续《内经》《金匮要略》的论断上又有发挥
        第三节 明清民国时期的“水血同治”研究
        1. 水血共同治疗
        2. 血汗同源,辨治同法
        3. 血汗之中当重气
        4. 痰瘀同治的论述日渐完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的“血证”“水证”与“水血同治”研究
        第一节 “血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形成雏形
        3 第三阶段,血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二节 “水证”的病因及发生机制受到重视
        1. 第一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较为简单
        2. 第二阶段,水证的病因、病机内容结构更加成熟
        第三节 痰瘀等病理因素愈加受到重视
        第四节 由“水血同治”构建“水血同病”
        1. 从阳气与阴精的角度,借鉴现代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2. 从互为根本、互相转化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构建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3. 从水血同源的角度,套用现代医学知识论述痰瘀同源、水血同病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主要原因
        1. 经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2. 理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3. 西方哲学对“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的影响
        第二节 “血证”“水证”和“水血同治”发展的思考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下篇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
    一、开门启“源”,别树一帜
    二、研经习业,“道”韵流长
    三、成学者众,蔓延成“派”
    四、“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的发展特色
    五、“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湿证”“痰饮”“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一)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证”的理论阐释
        (二)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湿证”的理论阐释
        (三)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痰饮证”的理论阐释
        (四)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人体“津液链”的理论阐释
    六、“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同病”的理论阐释与辨治经验
        (一) 水血同源,生理攸关
        (二) 水血同病,病理密切
        (三) 水血同调,辨治精当
        (四) 辨治要点,尤需注意
        (五) 临床治验,拓展应用
    七、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当代皮科着名医家治疗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中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
    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病案来源
        2 病案收录原则
        2.1 病案纳入标准
        2.2 病案排除标准
        3 病案的规范
        3.1 症状术语的规范
        3.2 病位的标准化
        3.3 证型术语的规范
        3.4 药物名称的统一
        4 统计方法
    二. 研究结果
        1 湿疹病案的一般情况统计
        1.1 湿疹的症状统计
        1.2 湿疹的证型统计
        2 湿疹病案的症状分析
        2.1 湿热证
        2.2 湿热伤阴证
        2.3 脾虚湿困证
        2.4 血虚风燥证
        2.5 血热风燥证
        2.6 寒湿证
        2.7 风热证
        2.8 气阴两伤证
        2.9 毒热血瘀证
        2.10 肺胃蕴热证
        3 湿疹病案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3.1 湿热证
        3.2 湿热伤阴证
        3.3 脾虚湿困证
        3.4 血虚风燥证
        3.5 血热风燥
        3.6 寒湿证
        3.7 气阴两伤证
        3.8 风热证
        3.9 毒热血瘀证
        3.10 肺胃蕴热证
        4 湿疹相关讨论
    三. 结语
        1 本课题研究成果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皮肤病从湿证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PBC和AIH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基于数据挖掘的用药规律研究[D]. 黄正慧.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赵英杰教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研究[D]. 黄普觉(Ng Pu Jue).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紫草地黄汤治疗激素依赖性湿疮血热证的应用探讨[D]. 陈马可(Mark Cher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燥证湿证的临床分布研究[D]. 李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吴鞠通《温病条辨》湿热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高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天疱泻心汤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D]. 陈冬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基于属性偏序结构图数据挖掘方法对李可急危重症疑难病医案的知识发现[D]. 张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水血同病”的历史考察及“燕京刘氏伤寒学派”对水血病证的辨治规律研究[D]. 闫军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4)
  • [10]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当代皮科着名医家治疗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D]. 尚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湿证治疗皮肤病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