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医学与数字虚拟人体的实践展望

物理医学与数字虚拟人体的实践展望

一、物理医学与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实践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21)在《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与锻炼坚持状况,对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锻炼坚持是指个体持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规律锻炼并长期保持的行为,是个体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魄、健康生活、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要将促进青少年提高身体素养和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不但肩负体育教育职能,更兼具促进锻炼坚持、增强学生体质、建设校园体育、建树正确体育观的育人责任。但至今为止,大学生身体活动不足、锻炼坚持困难,依旧是学校体育的突出问题。体育领域学者对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时发现,相关研究历经探索与奠基、起步与发展、成熟与融合三个阶段,形成了以健康信念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但缺乏对决策过程的关注;且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赋能大学生锻炼行为虚拟化,虚拟体育社交与用户生成内容知识共享等,改变了传统锻炼坚持行为的研究场域,相关适应性研究稀缺。基于此,提出了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与促进策略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挖掘、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机器学习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我国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研究历程梳理入手,结合虚拟锻炼社区用户生成内容分析与访谈资料的交互验证,识别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影响因素,理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的决策过程、建立模型验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并细化锻炼坚持行为分类、制定促进策略,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受生活方式自评、健康认知自评、运动认知自评、个人投入、社会支持、锻炼氛围、场地器材、锻炼获益感知、锻炼风险感知、锻炼动机、锻炼自我效能、锻炼坚持时间、锻炼坚持质量等13个因素的影响。这13个因素构成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的五大因素即健康自我评价、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坚持行为。(2)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五大因素之间存在“感知输入-决策-驱动-行为输出”的四层决策逻辑,形成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可归纳为具有五因素四层次的“SCeiP”行为模型。该模型是以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和优化锻炼坚持相关因素及决策过程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锻炼坚持行为相关因素作用及协同,促进大学生持续做出锻炼坚持决策的行为模型。(3)锻炼内驱力是锻炼坚持行为的动力来源,是“SCeiP”模型中的核心中介变量,且根据个体所处行为阶段不同,影响不同。模型内部两条促进路径和外部两条反馈路径,均遵循“客观-主观-客观”的作用逻辑,说明锻炼坚持是客观因素通过主观因素发挥能动作用的结果,研究既要关注客观影响因素,更要关注主观作用机制。(4)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单次锻炼的效果感知与经验总结,会影响后续决策。锻炼坚持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变化、螺旋发展的系统,是个体针对“是否进行锻炼”做出理性决策的过程。在一段时期内,每次决策及行为输出结果均会反馈至输入层,影响新一轮决策。在虚拟锻炼社区调研中发现锻炼者偏好对锻炼效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只有锻炼获益大于锻炼风险时,个体才会产生足够的锻炼内驱力,选择坚持锻炼。(5)虚拟锻炼社区汇集大学生锻炼坚持及衍生的锻炼知识共享与社交行为,锻炼坚持行为理论在虚拟化锻炼场域中具有一定适应性,但仍需不断拓展。大学生信息化锻炼虚拟社区与平台是新时代锻炼坚持行为叙述规则和价值逻辑建立的主战场,需要着力设计与打造。基于“SCeiP”模型形成了高校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线上线下双循环促进的总体思路。根据巴纳姆效应理论,利用信息化平台知识共享塑造科学体育观导向,在尊重学生个体行为差异的前提下,发挥学生体育锻炼坚持价值认同的聚合效应,以促进大学生锻炼坚持。(6)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预测与导向内容推荐,实现分类促进策略,本研究选用PCA-GS-SVM算法训练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数据分类器,训练效率高且正确率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均高于87%,能够满足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平台分类促进策略的应用要求,有效支撑“SCeiP”模型实践应用。将锻炼坚持行为分为八类,针对不同类别行为特点,制定具体分类促进策略。(7)设计实现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为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锻炼坚持促进提供平台策略及保障策略。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平台功能,将“SCeiP”行为模型中涉及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融合反馈机制、激励体系、粘性强化等,设计锻炼坚持行为信息化促进方法,为“SCeiP”行为模型的应用落地打造良好基础。并针对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从组织保障策略、制度保障策略、监管反馈策略等三个方面,制定保障策略。本研究创新性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引入管理学理论拓展锻炼坚持研究理论架构,拓宽现有锻炼行为研究的应用场景;第二,集成大数据研究方法,拓展虚拟锻炼社区用户分类和用户生成内容分析研究路径,丰富了锻炼坚持行为研究的方法论体系;第三,自行发展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问卷,为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量化研究提供有效量具及实证基础。

王浩[2](2021)在《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4周镜像(MT)联合肌电生物反馈(EMG-BF)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康复效果,为这种联合训练在脑卒中康复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8例(脱落5例,完成43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11)、镜像组(n=10)、肌电组(n=11)及联合组(n=11)。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辅以自主活动,镜像组辅以镜像疗法,肌电组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辅以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每天30min,1次/d,每周6d,共4周。分别于训练前、4周后对四组患者采用临床基础量表[下肢Fugl-Meyer量表(FMA-LE)、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徒手肌力测试(MMT)、Berg平衡量表(BBS)]、Biodex平衡仪测试[姿势稳定性测试(PST)和跌倒风险测试(FRT)]和步行能力测试[10米最大步速测试(10m MWS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及6分钟步行测试(6MWT)]进行效果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训练前四组患者基本资料和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基础量表4周训练后,对照组和镜像组FMA-LE、BBS评分均显着改善(P<0.05),肌电组和联合组均极显着改善(P<0.01);四组MAS和MMT均出现改善趋势,仅联合组显着改善(P<0.05)。组间比较,联合组FMA-LE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FMA-LE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BBS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MAS和MMT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Biodex平衡仪测试4周训练后,对照组、镜像组和肌电组PST结果均显着改善(P<0.05);联合组FRT结果显着改善(P<0.05),PST结果极显着改善(P<0.01)。组间比较,联合组总体、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镜像组总体、前后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内外侧稳定指数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跌倒风险指数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步行能力测试4周训练后,对照组、镜像组和肌电组10m MWST、TUGT和6MWT均显着改善(P<0.05);联合组6MWT显着改善(P<0.05),其他指标均极显着改善(P<0.01)。组间比较,联合组10m MWST显着优于镜像组和肌电组(P<0.05),极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组和镜像组10m MWST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仅联合组TUGT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四组间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镜像疗法、肌电生物反馈以及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均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平衡及步行能力,且联合训练在提高静态平衡和步行速度方面的疗效更好。

张顺程[3](2021)在《面向运动损伤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民健身时代的到来,肩关节的运动损伤病例逐年增加,同时运动康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由于传统康复训练模式效率低、效果差,不够科学客观,而且运动康复与普通的康复目标不一样。因此面向肩关节运动损伤迫切需要更科学、更有效的康复手段,解决传统理疗方式中存在的主观因素影响大、效率低、评价指标不客观等现实问题。本文针对专门面向运动损伤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进行了设计与仿真。首先,分析了肩关节运动损伤康复理论和肩关节生理结构,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运动方式多样,把肩关节的运动分成三个简单的正交运动。根据国内外公司和高校研究现状和人机工程学,使设计指标具备合理性、可行性、先进性,能覆盖运动康复的需求。依据需求给出了机器人的各项设计指标,并保证在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增大输出力矩。其次,提出了设计指标,采用了电机、减速器和齿形同步带的间接驱动方式,对康复机器人进行了结构系统设计。机械系统包括基座、调整模块、驱动模块、L型机械臂和半圆环末端。机器人共具有六个自由度,能满足设计指标和康复需求,同时解决了肩关节瞬时可变性的问题。其次以康复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运动学方程,并运用D-H法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求解,并通过MATLAB验证了正运动学方程的正确性和康复机器人运动的可行性。然后用Lagrange法建立了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利用ADAMS和UG软件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然后对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了求解,在MATLAB中用蒙特卡洛法计算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计算结果显示机器人工作空间较大,满足康复需求。最后,对论文设计的肩关节康复机器搭建了样机实验平台,并对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系统的重要部分进行了介绍。首先开展了关节角度误差的实验研究,检验电机减速器的运行情况。然后配合假人玩偶开展了单关节和多关节的肩部康复动作实验,并记录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运行情况,验证了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的可行性。

李青[4](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娜[5](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培训需求调查及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公众对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智能救护培训的认知和需求现状;研究VR智能救护培训平台培训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质量、技能保持的远期效果和探索最佳复训时间,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开展规模化救护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第一部分: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国内外的智能救护研究的进展情况;运用专家会议法,设计并开发调查问卷,分析大学生对于VR救护培训需求的现状;运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9-10月间选取3345名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第二部分:依据严格纳入排除标准,选取807名自愿参与干预研究的志愿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VR智能培训组和面对面培训组。通过同样的方式培训理论知识后,VR组基于VR智能救护培训平台进行技能训练,面对面组采用传统的老师面对面方式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后立即对两组志愿者进行CPR考核;此外,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两组共抽取56名志愿者,培训后立即、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试两组志愿者CPR技能的总分及各部分得分,以进一步探究两组志愿者CPR技能保持情况和最佳复训时间。结果:1.需求与认知调查显示:在本次调查的3299名新生中,77.10%的人对急救知识知之甚少,97.90%学生认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是全民必备的技能,在选择培训模式时,74.30%的学生选择了虚拟急救场景,88.40%的学生知道VR技术,87.80%的学生希望通过VR学习CPR技术;2.培训质量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和理论知识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理论干预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R技能培训后VR智能培训组和面对面培训组的合格率分别为83.7%和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分(38.93±2.011 vs 37.83±2.639)、第一部分成绩(4.40±0.797 vs 4.04±0.821);第二部分成绩(19.63±0.975 vs 18.90±1.9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部分成绩(14.95±1.406 vs 14.90±2.638)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PR重点考核的质量: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胸廓是否充分回弹这三个部分VR组均优于面对面培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位置面对面组优于V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技能远期保持情况:VR智能培训组培训后3个月和6个月复测的总分显着高于面对面培训组(p<0.05);尤其重点考核质量部分,VR智能培训组的复测分数在培训后立即和6个月时显着高于面对面培训组(p<0.05);4.VR组培训感受调查:87.26%的学生认为VR智能培训效果更好,96.95%的学生认为这种培训方式可以还原真实场景,培训后更愿意在紧急时刻伸出援手,94.45%的学生表示愿意向周围的人介绍VR智能式培训。结论:大学生对于VR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需求程度较高,接受培训的意愿较高。VR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培训效果可靠,可作为规模化培训的一种辅助手段。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6](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艾亚男[7](2021)在《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常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其中前两项每次训练20分钟,最后一项训练时间为半小时,每天训练次数一次,每周五天,共持续四周。观察组在常规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注意力训练,训练方法包括电话交谈法、游戏法(石头和剪刀布游戏、猜测游戏、找字游戏、团体游戏)等。每天20分钟每周五天,共四周。在训练前和四周后,分别用同步序列听觉加法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 Task,PASAT)、数字字母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TMT-B)、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下肢部分(The lower extremity of Fugl-Meyer Assessment,FMA-L)、Holdden步行功能分类(Holdden’s pedestrian function rating,FAC)以及Walkerview数字化监控跑台测量所得的髋、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注意力、运动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侧部位、MOCA评分、MOCA注意评分等一般临床资料上并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对比性。2.PASAT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4.70±4.10、24.80±3.26,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康复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对照组结果分别为为36.67±4.12、33.73±3.7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3、TMT-B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64.67±26.62、268.73±27.74,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151.63±23.37、176.73±32.1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用时都较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4、FMA-L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1.63±1.351,21.57±1.357,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25.27±2.180、23.67±1.58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5、FAC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03±0.850、1.93±0.868,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80±0.847、3.13±1.00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6、髋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为27.37±5.096,25.83±5.437,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37.13±5.019、34.52±4.61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30.63±8.294、30.73±9.126,此时P>0.05,两组并不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四周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对照组得分为42.12±6.797、37.85±8.217,此时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较治疗前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可以通过强化注意训练,促进其步行能力的恢复,且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徐海螺[8](2020)在《Visible Body软件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探讨Visible Body软件应用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可行性,列举了探究式、小组合作式以及自学辅导式三种教学模式与Visible Body软件的有效结合,并具体分析实践后的教学效果。基于文献综述了解可视化人体软件的技术发展和Visible Body软件实践教学的研究趋势,总结教师访谈中提出的建议并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后的学生测验成绩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学生对Visible Body软件辅助教学的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对策研究分析,并对其继续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实验研究选取长沙县第二中学的1901班和1904班为实验对象,随机将1901班设置为对照班,1904班为实验班,在同一种教学模式下分别用传统多媒体与Visible Body辅助教学的两种方式实施教学。实践教学后进行结果分析,通过默写测试考察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特性和物质归类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教学方法,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对人体的认知程度来评价教学效果,并以学生使用软件情况和软件辅助教学支持度来分析实践的可行性。根据访谈分析软件的优势:操作简单、立体视图和注释详尽等,但也存在许多实际应用问题,经过讨论后提出关于软件适用范围、概念结构分类以及如何在不同教学模式中使用软件等实质性建议。在实验班进行教学实践后,问卷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喜欢且愿意接受此教学方式,并且实验班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研究主要结论有:1.应用Visible Body软件进行教学切实可行;2.在探究教学、合作教学和自学辅导教学的模式中Visible Body软件辅助效果良好,能增加多样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人体的认知,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结构与功能观的形成。3.Visible Body软件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推广价值。

李小龙[9](2020)在《DTI成像技术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明确其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压迫的25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行CT、MRI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肌电图及DTI检查,然后进行手术明确探查,最后再比较上述MRI、肌电图和DTI检查方法所得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的符合率,比较术前、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患者行MRI及肌电图检查与手术探查结果存在一定差异,MRI定位受压神经根敏感度为84%,肌电图定位受压神经根敏感度为76%,而DTI检查的敏感度为92%,其显示的L4-S1神经根受压情况基本与术中结果一致,明显高于MRI及肌电图检查的敏感度,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患者术前VAS评分7.45±1.5分,术后VAS评分2.4±0.5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明确显示腰骶神经根损害部位与范围,较常规检查有较高敏感度,对临床诊断和判断预后有积极作用。

肖洁,王祥瑞[10](2008)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随着现代科技向医学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虚拟现实技术必将会是医学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医学教学中的虚拟可视人体,在基础教学、医学手术操作、实验教学、甚至模拟中医针灸和虚拟麻醉机,将计算机技术与麻醉机的实验教学结合起来,为医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方法,模拟实验和实验教学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好地服务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物理医学与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实践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医学与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实践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2 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2.1.3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理论
        2.1.4 文献述评
    2.2 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相关管理理论基础
        2.2.1 社会交换理论
        2.2.2 健康自我管理与行为决策
        2.2.3 综合集成思想与TEI@I方法论
    2.3 大数据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2.3.1 大数据支持体育行为记录与干预
        2.3.2 用户生成内容的自然语言处理与主题发现
        2.3.3 行为特征的聚类
        2.3.4 基于有监督机器学习的行为特征分类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与结构
    3.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因素研究设计
        3.1.1 因素筛选方法
        3.1.2 研究过程
        3.1.3 资料收集与处理
        3.1.4 资料初步分析结果
    3.2 因素界定
        3.2.1 基于文献的相关关键词界定
        3.2.2 基于UGC内容的因素提取
    3.3 模型因素一致性检验
        3.3.1 回访专家过程及数据选择
        3.3.2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3.4 因素结构分析
        3.4.1 锻炼坚持行为五因素
        3.4.2 锻炼效果感知双向作用拆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假设与验证
    4.1 锻炼坚持行为分析框架
    4.2 研究假设
        4.2.1 健康行为自评、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4.2.2 锻炼条件、锻炼效果感知和锻炼内驱力
        4.2.3 锻炼效果感知、锻炼内驱力和锻炼行为
        4.2.4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链式中介
        4.2.5 锻炼行为模型中的调节变量
    4.3 问卷设计原则与题目类型
        4.3.1 问卷题目类型
        4.3.2 问卷设计原则
        4.3.3 问卷题目设计
    4.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模型验证
        4.4.1 预调研
        4.4.2 正式调研
        4.4.3 结果分析
    4.5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的“SCeiP”模型
        4.5.1 “SCeiP”模型逻辑与特征
        4.5.2 “SCeiP”模型内部促进双路径
        4.5.3 “SCeiP”模型外部反馈双路径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策略
    5.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思路、指导原则与目标
        5.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总体思路
        5.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指导原则
        5.1.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目标
    5.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与结果
        5.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需求分析及过程
        5.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结果
    5.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特点
        5.3.1 锻炼行为数据分类偏差分析
        5.3.2 不同类别特点形成原因分析
    5.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的“因材施教”策略
        5.4.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分类促进方式
        5.4.2 不同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类别促进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及保障策略
    6.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设计与实现
        6.1.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设计
        6.1.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的实现
    6.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保障策略
        6.2.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组织保障策略
        6.2.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制度保障策略
        6.2.3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监督反馈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管理因素构成专家意见调查表
    附录2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权重专家调查表
    附录3 预调研问卷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汇总
    附录4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5 移动应用爬虫程序展示(部分)
    附录6 用户生成内容话题识别程序展示(部分)
    附录7 Mplus程序部分展示(部分)
    附录8 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促进平台与应用关键代码(部分)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脑卒中
        1.2.2 镜像疗法
        1.2.3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脱落及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案
        2.2.2 试验方案及流程图
        2.2.3 训练方案
        2.2.4 试验仪器设备
        2.2.5 试验测试指标
        2.2.6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基础量表结果比较
        3.1.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FMA-LE评分比较
        3.1.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踝关节背屈肌群肌力分级比较
        3.1.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踝关节跖屈肌群痉挛分级比较
        3.1.4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BBS评分比较
    3.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 Biodex 平衡仪测试结果比较
        3.2.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姿势稳定性测试结果比较
        3.2.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跌倒风险测试结果比较
    3.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步行功能测试结果比较
        3.3.1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10m MWST结果比较
        3.3.2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TUGT结果比较
        3.3.3 四组患者训练前后6MWT结果比较
4 讨论
    4.1 临床基础量表结果分析
        4.1.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1.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踝关节肌群肌力及张力的影响
    4.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平衡能力的影响
        4.2.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静态平衡的影响
        4.2.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动态平衡的影响
    4.3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
        4.3.1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速度的影响
        4.3.2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性移动能力的影响
        4.3.3 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步行耐力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3)面向运动损伤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末端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
        1.2.2 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研究现状
        1.2.3 上肢康复机器人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运动损伤康复理论
    2.1 引言
    2.2 运动损伤康复理论
        2.2.1 神经修复理论
        2.2.2 肌力训练理论
        2.2.3 运动康复训练的类型
    2.3 肩关节解剖学
        2.3.1 人体解剖学知识
        2.3.2 肩关节生理结构
    2.4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结构方案
        3.2.1 自由度选定
        3.2.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方案选定
    3.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3.4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械机构设计流程
    3.5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三维模型的建立
        3.5.1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3.5.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驱动模块设计
        3.5.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解耦关节设计
        3.5.4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械臂设计
    3.6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参数设计
        3.6.1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结构参数设计
        3.6.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关节力矩估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肩关节康复机器的仿真与分析
    4.1 引言
    4.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4.2.1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位姿描述
        4.2.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D-H参数的建立
        4.2.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正运动学解算
        4.2.4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逆运动学解算
    4.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4.3.1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动力学研究方法
        4.3.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惯性参数与重力参数的确定
        4.3.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方程
    4.4 基于ADAMS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仿真
        4.4.1 建立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虚拟样机
        4.4.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4.4.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动力学仿真
    4.5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工作空间的仿真
第5章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平台搭建与实验
    5.1 引言
    5.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平台的搭建
        5.2.1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机械结构搭建
        5.2.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电机和减速器的选择
        5.2.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选择
    5.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实验
        5.3.1 肩关节角度误差实验
        5.3.2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单关节运动实验
        5.3.3 肩关节康复机器人多关节复合运动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结论与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四)文献述评
    三、研究设计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二)理论基础
        (三)具体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内容
    四、核心概念
        (一)现代性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基于虚拟现实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培训需求调查及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理论基础
        1.3.1 建构主义理论
        1.3.2 沉浸理论
    1.4 相关概念的定义
        1.4.1 急救
        1.4.2 现场救护
        1.4.3 第一目击者
        1.4.4 心肺复苏术
        1.4.5 虚拟现实
        1.4.6 智能救护培训平台
第2章 VR 智能救护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
    2.1 需求调查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调查工具
        2.2.3 质量控制
        2.2.4 伦理学原则
    2.3 研究结果
        2.3.1 问卷发放以及回收情况
        2.3.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3.3 调查对象对于急救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调查
    2.4 讨论
        2.4.1 VR救护培训需求调查的意义
        2.4.2 大学生对急救知识以及救护技能需求程度高
        2.4.3 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和VR结合可增强学习主动性
    2.5 结论
第3章 基于VR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干预效果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研究步骤
        3.1.5 统计学分析
        3.1.6 质量控制
        3.1.7 伦理学原则
    3.2 研究结果
        3.2.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3.2.2 急救知识得分
        3.2.3 急救技能得分
        3.2.4 CPR技能保持情况
        3.2.5 VR组培训感受调查
    3.3 讨论
        3.3.1 开展VR智能培训CPR的意义
        3.3.2 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3.3.3 VR智能培训提升了学生CPR技能水平
        3.3.4 VR智能培训提升了学生操作CPR质量
        3.3.5 技能各部分平均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3.3.6 VR技术提升了受试者CPR的培训积极性
    3.4 结论
第4章 全文总结
    4.1 研究的创新性
    4.2 VR智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3 研究的局限性和憧憬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6)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一)史前医学时期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一、心脏主题展
        二、大脑主题展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结束语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后记与致谢
附件

(7)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样本量的确定
    2.研究对象
    3.抽样方法
    4.评定方法
    5.康复训练方法
    6.质量控制
    7.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MT-B的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AT的比较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L的比较
    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的比较
    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讨论
    1.注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2.注意障碍与脑卒中患者卒中部位的关系
    3.注意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4.步行的理论基础及训练方法
    5.课题存在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与步行的相关性研究
    1.脑卒中患者注意障碍的概述
    2.脑卒中患者步行的概述
    3.脑卒中注意障碍与步行的关系
    小结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表
附录 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表
致谢

(8)Visible Body软件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要求
        1.1.2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资源需求
        1.1.3 学科交叉领域的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字可视化的起源与发展
        1.3.2 数字人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3.3 可视化人体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理论概述
    2.1 生物学教学软件
    2.2 Visible Body软件
        2.2.1 软件功能介绍
        2.2.2 软件使用方式
        2.2.3 软件优势特点
    2.3 Visible Body软件应用于教学理论基础
        2.3.1 双重编码理论
        2.3.2 认知负荷理论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Visible Body软件结合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分析
    3.1 实践教学流程设计
        3.1.1 确定教学内容
        3.1.2 探究式教学
        3.1.3 小组合作式教学
        3.1.4 自学辅导式教学
    3.2 具体案例分析
        3.2.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3.2.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
        3.2.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 教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学研究结果
        4.1.1 前测分析
        4.1.2 课堂情况分析
        4.1.3 后测分析
    4.2 研究结论
        4.2.1 应用Visible Body软件进行教学切实可行
        4.2.2 Visible Body软件应用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4.2.3 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3 创新之处
    4.4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默写测试题
附录 C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默写测试题
附录 D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默写测试题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9)DTI成像技术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三维可视技术的发展历程
    2.2 腰骶神经根的三维可视化
        2.2.1 腰骶神经根在CT中的三维成像
        2.2.2 腰骶神经根在MRI中的三维成像
        2.2.3 腰骶神经根3D MRI/CT融合图像
    2.3 小结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术前相关检查
        3.2.1 常规影像学检查
        3.2.2 肌电图检查
        3.2.3 DTI检查
    3.3 手术探查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相关检查结果与术中探查结果
    4.2 相关检查方法的定位准确率
    4.3 术前术后神经功能与手术疗效评价
    4.4 术后并发症
    4.5 典型病例
第5章 讨论
    5.1 腰骶神经根CT及 MRI检查的缺点
    5.2 腰骶神经根EMG检查的不足
    5.3 腰骶神经根DTI检查的优势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可视人体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 虚拟医学教学操作
3 虚拟医学实验教学
4 虚拟针灸系统
5 虚拟麻醉机教学
6 结语

四、物理医学与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实践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锻炼坚持行为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研究[D]. 王磊. 山东大学, 2021(10)
  • [2]镜像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D]. 王浩. 沈阳体育学院, 2021(12)
  • [3]面向运动损伤的肩关节康复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 张顺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4]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5]基于虚拟现实智能救护培训平台的培训需求调查及心肺复苏培训效果分析[D]. 李娜. 南昌大学, 2021(01)
  • [6]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注意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艾亚男.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Visible Body软件在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应用研究[D]. 徐海螺.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DTI成像技术在腰骶神经根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探讨[D]. 李小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10]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肖洁,王祥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6)

标签:;  ;  ;  ;  ;  

物理医学与数字虚拟人体的实践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