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一、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黎学娟[1](2021)在《低温环境下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采用太阳能热水储能方式辅助热泵制热,可以解决传统的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在极端天气时效率降低等技术缺陷。现阶段,针对从太阳能蓄热水箱进入热泵系统的水温(辅助水温)的研究较少。同时研究还发现环境温度、辅助热水温度、电子膨胀阀开度对太阳能辅助热水热泵系统的制热能力和COP有显着影响,然而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对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也甚少。本文在室内和室外分别搭建了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与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针对辅助热水温度、模拟环境温度以及电子膨胀阀开度对系统的制热量与COP的影响展开实验研究。在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中,以马铃薯片作为干燥物料,在冬季进行了不同热水温度的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实验,以及单一热泵干燥实验,得出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系统在低温工况下能有效的提高系统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室内的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实验中,采用正交组合的方法设计了36组实验,对其进行系统制热量与COP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电子膨胀阀的开度相同时,模拟环境温度和辅助热水温度越高,系统的制热量与COP随之提高,但环境温度越高,辅助热水对制热量的提升越有限,且随着辅助热水温度升高,制热量的提升速率在逐渐降缓;而在模拟环境温度和辅助热水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电子膨胀阀开度的减小,系统制热量越大,COP也越高。(2)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系统制热量和COP对比发现: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增加合适的辅助热水温度,可使得COP高于在较高的环境温度工况下的COP,说明辅助热水对COP的提升有显着的作用,在自然工况下可使用本实验方法达到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热泵系统效率的目的。(3)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的Box Behnken设计对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实验中设计的三种不同因素条件下的系统制热量与COP影响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二次方程模型可以对系统制热量和COP的变化规律进行准确描述;同时通过响应面图发现在影响系统性能的各因素中,主要因素为辅助热水温度,次要因素为环境温度,最后为膨胀阀开度,充分说明辅助热水的添加可大大提高系统性能。(4)结合室内实验理论结果,开展室外的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实验,分析其系统性能得出: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平均系统制热量相比于基础组、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平均系统制热量分别提高了3.82%、16.12%;基础组的平均系统制热量相比于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平均系统制热量提高了11.84%,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平均COP相比于基础组、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平均COP分别提高了8.24%、34.16%;基础组的平均COP相比于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平均COP提高了23.95%;室外实验中,辅助热水温度为10℃的太阳能热水辅助系统对干燥系统并没有像在室内实验一样,对热泵系统提供有效的热量辅助。(5)分析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干燥性能,计算结果得出:辅助热水温度组为10℃的干燥耗时为12小时,基础组的干燥耗时为10小时,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干燥耗时为9小时,干基含水率则分别依次为:9.588%、8.039%、5.801%。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SMER相比于基础组增长了29.84%,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MER相比于基础组增长了23.94%,辅助热水温度为30℃组的节能效率相比于基础组增长了5.27%;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SMER相比于基础组降低了12.89%,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MER相比于基础组降低了4.72%,辅助热水温度为10℃组的节能效率相比于基础组降低了14.62%。(6)在观察干燥样品外观品相上可以看出,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干燥的成品色泽均匀,呈现亮黄色,而传统自然晾晒干燥的成品色泽暗灰色,少部分呈乌黑色,因此使用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不仅节约时间,干燥后的产品外观品相更优。

刘科[2](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拓炳旭[3](2017)在《印染厂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印染是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印染厂在工艺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水,从而产生大量的高温印染废水。如果将印染废水中的热量回收利用,那么印染行业高能耗的现状将会得到改观。目前,国内在理论方面对印染废水余热回收做了大量的研究,吸收式热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余热回收,但是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印染废水余热的应用实例非常少,一些印染企业只是简单的利用换热器或者热泵对废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没有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基于以上几点,本文以陕西某印染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印染厂的现场测试调研,设计一套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印染废水余热的系统为工作重点,从而印染废水余热得到有效利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研究工作:1.对典型印染厂进行现场调研测试,包括:印染工艺热需求、印染废水排放量、蒸汽使用量、印染废水温度以及工艺取水来源。2.针对典型印染厂的废水处理站进行研究,采用实验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废水处理站进水和出水的水质,确定废水经集中处理后的位置为系统的取热位置。3.通过调研测试数据和实验数据分析,结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特性及其在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提出一套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方案。4.利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建立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流程,通过分析溴化锂浓溶液浓度、驱动热源温度、低温热源循环水出口温度、低温热水进口温度、高温热水出口温度的变化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确定设计方案中溴化锂浓溶液浓度为63%、驱动热源温度为150℃、低温热源循环水出口温度为15℃、低温热水进口温度为30℃、高温热水出口温度为60℃。5.对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经济性和环保性分析。该系统的静、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3.87年、4.8年,净现值为1107.28万元;得出利用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每年累计减少排放390.28吨二氧化碳、17.74吨二氧化硫、13.305吨烟尘以及230.62吨灰渣,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赵敬辛[4](2016)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豫西南地区,保障房建设缺乏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策略,致使住宅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较差;由于地域气候、经济水平、生活习惯的特殊性,现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不适宜在该地区应用,影响了绿色建筑在当地的推广。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选取该地区保障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示范工程----绿色保障房实例进行了研究。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和路线,对保障房、绿色建筑和评价标准的基本理论展开阐述、解读与比对,归纳绿色保障房建设要点,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本的理论支持。其次,针对研究对象的现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总结,通过对豫西南地区南阳市的四个保障房社区的调研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总结当地气候特点、能源结构、经济水平和居民热舒适适应行为及保障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再次,结合南阳保障房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利用计算机对被动式规划技术的效果、住宅户内舒适度、居住能耗进行模拟分析和测算;通过环境分析结果,确立了保障房套型设计优化模型和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从费效比的角度出发,对绿色能源应用技术进行甄选;结合社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及都市农业种植园优化配置方案,对社区绿地碳汇量进行测算,提出了节约型绿化技术方案。最后,结合前期调研数据与分析结果,以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成果为基础,编制了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该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建造、评估提供一个多方协同工作的技术平台;并通过实际案例测试,初步验证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从住户居住舒适度需求与国家标准之间的差距入手,以当地传统住宅套型为基础,针对地方行为习惯和资源存量,结合案例研究过程,提出了适宜该地区保障房的、能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与居住舒适度的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建立了符合地域特征的、经济合理的设计优化模式;依据研究结论,编制了基于信息技术的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曹燕华[5](2013)在《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 ——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文中指出据统计,中国每年的年新建建筑面积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占到世界总量的50%。建筑总能耗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已经超过27%。校园建筑能耗大范围超出各建筑类型的能耗均值,教育部大力推广绿色校园建筑,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重点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国内外相关机构针对绿色可持续建筑出台了不同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而相关案例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革新中。新建环境科学楼以复旦大学首例校园三星建筑为目标,旨在促进复旦大学绿色校园建设,并为国内绿色校园建筑的发展提供设计指导和参考。第二章以绿色校园建筑为对象,讨论了绿色校园建筑具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特性,兼顾历史文化传承以及遵循校园科学合理规划的内涵。绿色校园建筑的节能与能源利用的发展策略主要包括:围护结构系统,供暖、通风、制冷与空气调节系统,新能源利用,照明设备与控制系统,高效能源管理策略等。第三章对UEA最新绿色校园建筑TPSC Ⅱ进行了案例研究。在介绍了UEA的绿色校园建筑群之后,对TPSC Ⅱ的节能设计以及核心可持续节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核心策略包括:CCHP结合生物质燃料气化器系统、TermoDeck系统、昼光控制的天然采光结合人工照明策略、使用者满意度调查以及能耗数据实时监控系统。最后,第三章对TPSC Ⅱ的节能设计总思路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基于前两章的研究和讨论,第四章对从气候特征、日照条件、地理位置、空间功能等各方面出发,充分考虑TPSC Ⅱ与新建环境科学楼的不同之处,对新建环境科学楼的节能设计考量点进行探究。此外,本章借鉴TPSC Ⅱ的节能设计总思路,同时结合本案实际情况,确定了新建环境科学楼的节能设计总思路。以该节能设计总思路为基础,第五章对新建环境科学楼进行了节能设计。笔者首先对新建环境科学楼对的项目概况展开了充分讨论。其次,从两个方面讨论了新建环境科学楼的建筑环境参数,并提出了本案参照的节能设计目标与依据。基于以上讨论,在充分考虑本案地理位置、气候日照、空间功能等因素的前提下,针对新建环境科学楼进行了较为适当的可持续节能设计,从建筑保温、暖通节能、照明节能、高效能源管理、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出发,在营造舒适的建筑使用环境的前提下,实现能耗最小化的目标。最后,笔者再一次将TPSC Ⅱ与新建环境科学楼的核心节能策略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本案节能发展成果与可能性。

刘清[6](2013)在《地源热泵系统在南京地区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解决建筑的采暖空调、热水供应及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替代常规能源、促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南京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适用性、节能特性以及典型地源热泵系统实际运行效果的测试与分析。本文整理了南京市全年温度及湿度分布的统计数据,调查分析了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包括地下水资源及土壤地热资源,分别研究了其资源量及开发利用分区,并对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调查研究了南京市各主要流域、河流、湖泊等地表淡水资源的容量、温度分布特征等,并重点研究了南京长江水北河口及南京天印湖湖水的温度分布特征;调查了南京市污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探讨了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及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分别对南京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等)的案例进行全年空调、供暖负荷的模拟分析,掌握其全年负荷变化规律,得出南京地区几类典型建筑中空调采暖冷热负荷的设计面积指标和年累计耗冷、耗热量面积指标;总结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并从源侧温度条件出发,提出水源热泵机组制冷工况和热泵工况下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计算方法;建立南京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节能量、减排量计算评价模型,预测南京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效益。本文对南京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典型工程项目的运行效果进行跟踪测试与评估,根据提出的水源热泵机组制冷工况和热泵工况下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项目制冷工况下机组IPLVc及热泵工况下机组IPLVh的值,重点分析了不同系统源侧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机组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节能效果。

《机电信息》市场部[7](2008)在《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体市场分析一、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体销售情况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央空调行业发展非常有利:一是党的"十七大"召开;二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第2年;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四是我国结束入世5年的过渡期后,各领域进

李嵘[8](2005)在《空调冷热源能耗分析及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能源消耗也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特别是暖通空调能耗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能耗和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其中空调冷热源所带来的影响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 本文就三种常用空调冷热源方案,根据一具体设计实例,进行了分析比较。首先,运用负荷频率法(BIN法)对三种常用空调冷热源方案进行全年总能耗分析,计算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一次能耗、一次能耗利用率、季节性能系数、全年性能系数等多个技术经济指标。从全年一次能耗比较,直燃机的能源消耗量最大,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能源消耗量次之,而电动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耗能最少,具有明显的节能意义。从一次能源利用率PER比较,在考虑外部系统(即辅机)能耗的情况下,在夏季,水冷螺杆机的PER最高,直燃机次之,空气源热泵机组的一次能源利用率PER最低。在冬季,空气源热泵机组最高,燃气锅炉次之,直燃机略低于燃气锅炉。 然后,从空调冷热源的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对三种常用冷热源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输出1GWh冷(热)量为功能单元,作为备选方案计量输入与输出的基准,建立了经过简化假设条件下的系统边界,构筑了模型框架;按冷热源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特征化模型将环境排放转化为环境负荷,并进行标准化及加权评估,初步建立了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给出了计算过程,以环境影响负荷来描述冷热源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评价三种常用空调冷热源方案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环境影响最小的空调冷热源方案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电动螺杆式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冷热源方案对环境的影响次之;空

王艮[9](2001)在《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文中研究说明

朱利媛[10](2013)在《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边界元法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地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新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地源热泵技术是目前空调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浅层地热能利用的重要形式。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换热性能是影响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地埋管实际传热过程和已有传热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稳态传热模型,采用适合薄体问题的边界元法对其传热性能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分制冷和供热两种工况,对垂直单、双U型地埋管的换热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种埋管方式下,地埋管材料、管径、管壁厚度、回填材料、钻孔内支管间距、钻孔半径等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边界元法计算结果表明:普通PVC管较多地阻碍了地埋管的换热量,地埋管管材应选用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或者钢管,在满足管体应力强度和稳定性的条件下,尽量减小塑料管材的厚度;改善和优化回填材料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增强地埋管的换热;增加支管间距,单、双U型地埋管的换热量均增大;钻孔孔径从0.0550.075m变化时,双U型地埋管的换热量比单U型地埋管的高出约10%。2、通过本文计算模型和FLUENT软件三维计算模型分别计算竖直单根地埋管的进出口温度及换热量,两种模型计算结果非常吻合,表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是合理的,对其三维热传导问题,边界元法分段研究地埋管的换热情况及累加计算其所需的埋管长度是可靠的。然后根据地埋管进出口温差和流速等参数,并考虑管壁热阻的影响,运用边界元法计算了单、双U型地埋管在制冷和供热两种工况下各段的换热量及其所需的埋管长度。3、U型地埋管管壁、回填区域、土壤等热传导过程涉及到管壁薄体与土壤厚体的耦合问题,FLUENT有限体积法及其他数值方法难以考虑地埋管管材、壁厚等参数的影响,本文边界元法为地埋管换热过程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边界元法只需沿不同材质区域的边界划分单元,用较少的单元可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依据计算结果,本文对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材料选择、设计施工提出了有益建议,也为该系统运行参数的选择提供定量分析依据。

二、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环境下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辅助热泵制热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太阳能辅助热泵技术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构建与实验内容
    2.1 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工作原理
    2.2 实验内容
        2.2.1 系统主要设备参数及测试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系统性能评价标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热水辅助热泵制热系统性能分析
    3.1 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3.1.1 系统制热量与能效比COP分析
        3.1.2 不同工况下系统性能对比分析
    3.2 响应面法优化分析
        3.2.1 Design Expert软件介绍
        3.2.2 响应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构建与实验内容
    4.1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构建
        4.1.1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结构组成
        4.1.2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运行模式
        4.1.3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
    4.2 实验方法与内容
        4.2.1 实验预处理
        4.2.2 薯片干燥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干燥系统性能分析
    5.1 系统能效分析
    5.2 干燥结果对比分析
        5.2.1 干燥性能分析
        5.2.2 干燥效果对比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
致谢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3)印染厂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课题背景
    1.2 印染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
        1.2.2 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
    1.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
        1.3.1 热泵技术回收废水余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热交换技术回收废水余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的困难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1.6 本章小结
2 典型印染厂能耗分析及现场调研测试
    2.1 项目概况
        2.1.1 课题研究对象简介
        2.1.2 印染工艺流程简介
        2.1.3 印染车间能耗分析
    2.2 现场调研测试
        2.2.1 印染工艺实地调研测试
        2.2.2 印染废水排放量与蒸汽使用量实地调研测试
        2.2.3 印染废水温度的调研测试
    2.3 工艺取水来源
    2.4 本章小结
3 印染废水水质分析及系统取热位置
    3.1 印染废水污染物的产生及性能
    3.2 印染废水处理概况
    3.3 印染废水污染物检测及分析
        3.3.1 检测项目及方法
        3.3.2 检测仪器
        3.3.3 实验研究分析
    3.4 系统的取热位置
    3.5 本章小结
4 吸收式热泵回收印染废水余热系统设计
    4.1 吸收式热泵概述
        4.1.1 吸收式热泵的原理
        4.1.2 溴化锂溶液特性
        4.1.3 吸收式热泵在余热回收方面的应用
    4.2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方案
    4.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热力计算
        4.3.1 设计参数的选定
        4.3.2 各设备单位热负荷
        4.3.3 流体的流量
        4.3.4 各设备总热负荷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Aspen Plus的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模拟与分析
    5.1 溴化锂溶液物性方法的选择
    5.2 Aspen Plus建立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模拟
        5.2.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单元模块的选择
        5.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流程模拟
        5.2.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流程模拟
    5.3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分析
        5.3.1 溴化锂浓溶液浓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
        5.3.2 驱动热源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
        5.3.3 低温热源循环水出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
        5.3.4 低温热水进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
        5.3.5 高温热水出口温度对溴化锂吸收式热泵COP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6 印染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备选型和经济、环保性分析
    6.1 主要设备的选型
        6.1.1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选型计算
        6.1.2 污水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6.1.3 水泵的选型计算
    6.2 经济性分析
        6.2.1 初投资
        6.2.2 运行费用
        6.2.3 投资回收期
        6.2.4 综合经济效益
    6.3 环保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清单
致谢

(4)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环境保护运动
        1.1.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催生人居环境与绿色建筑探索
        1.1.3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基本情况
        1.1.4 保障房与绿色建筑是我国建设领域两个突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保障房绿建研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2.2 开展中小城市保障房绿建策略研究,具有未雨绸缪的作用
        1.2.3 豫西南地区气候与文化,使研究具有“普遍的”地域代表性
        1.2.4 本文的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3.2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研究现状
        1.3.3 我国保障房绿色建筑建设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范围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范围界定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的基本理论
    2.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1.1 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
        2.1.2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 保障房建筑
        2.2.1 保障房的概念
        2.2.2 保障房的发展
        2.2.3 保障房的分类
    2.3 生态住区与绿色住宅
        2.3.1 生态住区
        2.3.2 绿色住宅
        2.3.3 绿色保障房技术要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3.1 南阳市区域环境及人居现状
        3.1.1 自然环境条件
        3.1.2 经济与社会发展
        3.1.3 城市布局分析
        3.1.4 住宅建筑特点分析及发展概况
    3.2 南阳市保障房建设现状
    3.3 南阳市保障房现状调研
        3.3.1 调研社区简介
        3.3.2 调查内容
        3.3.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阳市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研究
    4.1 案例介绍
        4.1.1 项目概况
        4.1.2 基地分析
        4.1.3 设计定位
    4.2 规划设计阶段
        4.2.1 被动的规划设计
        4.2.2 社区热环境改善技术
        4.2.3 软件模拟分析
        4.2.4 方案修正
    4.3 建筑设计阶段
        4.3.1 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4.3.2 居民生活习惯和传统套型分析
        4.3.3 结合生活习惯和体形系数的套型优化设计
        4.3.4 室内环境质量分析
        4.3.5 被动节能技术研究
        4.3.6 节能测算
    4.4 绿色能源应用技术
        4.4.1 绿色能源在社区中的甄选
        4.4.2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4.5 节约型绿化技术
        4.5.1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4.5.2 社区绿地设计原则
        4.5.3 南阳市乡土植物资源
        4.5.4 节约型社区绿地设计策略
        4.5.5 社区绿地碳汇量计算
    4.6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4.6.1 中水回用
        4.6.2 雨水收集
    4.7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
    5.1 编制指导思想与原则
        5.1.1 指导思想
        5.1.2 编制原则
    5.2 指标体系
        5.2.1 体系构成
        5.2.2 评分指标
        5.2.3 指标汇总
    5.3 软件系统
        5.3.1 开发目的
        5.3.2 使用人员
        5.3.3 系统特点
        5.3.4 软件系统使用说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实例验证
    6.1 应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6.1.1 标准简介
        6.1.2 自评过程
        6.1.3 自评结果
    6.2 应用《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
        6.2.1 标准简介
        6.2.2 自评过程
        6.2.3 自评结果
    6.3 应用《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评价系统》评价
        6.3.1 系统简介
        6.3.2 自评过程
        6.3.3 自评结果
    6.4 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建筑节能设计报告书居住建筑
附录二 南阳龙祥世纪家园太阳能热水工程设计方件
附录三 豫西南地区绿色建筑评价系统指标体系
附录四 龙祥世纪家园一期工程绿色建筑预评估报告
附录五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示自评估报告(住宅建筑)
附录六 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设计标示自评报告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 ——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能耗飙升,“十二五”规划明确节能减排号召
        1.1.2 教育部大力推广绿色校园建筑,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号召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2 绿色校园建筑典型案例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绿色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策略
    2.1 绿色校园建筑的内涵
    2.2 绿色校园建筑的发展目标
    2.3 绿色校园建筑的节能发展策略
        2.3.1 围护保温系统
        2.3.2 供暖、通风、制冷与空调系统
        2.3.3 照明策略
        2.3.4 新能源利用策略
        2.3.5 高效能源管理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案例研究——绿色校园建筑THOMAS PAINE STUDY CENTER Ⅱ
    3.1 UEA绿色校园建筑群
        3.1.1 UEA绿色校园建筑群的宏观目标
        3.1.2 UEA新建建筑准则
        3.1.3 UEA经典低碳建筑系列
    3.2 TPSC Ⅱ项目概况
        3.2.1 实现目标
        3.2.2 机电设计标准
    3.3 TPSC Ⅱ总体设计
    3.4 TPSC Ⅱ核心节能策略
        3.4.1 冷、热、电三联产系统(CCHP)结合生物质燃料气化器系统
        3.4.2 Termodeck系统
        3.4.3 照明系统
        3.4.4 监测管理系统
    3.5 TPSC Ⅱ节能设计总思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建环境科学楼节能设计总思路——基于TPSC Ⅱ案例研究
    4.1 新建环境科学楼节能设计考量点
        4.1.1 气候特征及日照条件
        4.1.2 空间功能与空间类型
        4.1.3 江湾校区建筑规划
    4.2 新建环境科学楼节能设计总思路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复旦大学新建环境科学楼
    5.1 项目概况
        5.1.1 基本信息
        5.1.2 功能布局
    5.2 建筑环境参数
        5.2.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5.2.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与有关指标
    5.3 节能设计目标与依据
    5.4 主要节能策略
        5.4.1 围护保温策略
        5.4.2 暖通节能设计
        5.4.3 电气照明节能策略
        5.4.4 可再生能源利用策略
        5.4.5 高效监测管理策略
    5.5 新建环境科学楼与TPSC Ⅱ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地源热泵系统在南京地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地源热泵系统概述
        1.2.1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及工作原理
        1.2.2 地源热泵的分类及特点
    1.3 地源热泵应用概况
        1.3.1 国外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1.3.3 江苏省地源热泵发展现状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南京地区浅层地温能条件及地源热泵系统适用性分析
    2.1 南京地区气象条件
    2.2 南京地区地热资源条件及资源量评估
        2.2.1 南京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分析
        2.2.2 南京市地下水资源分析
        2.2.3 南京市土壤地热资源分析
    2.3 南京地区地表水(淡水、污水)资源分析
        2.3.1 南京市地表淡水资源分析
        2.3.2 南京市地表淡水资源开发的适用性分析
        2.3.3 南京市污水资源分析
    2.4 南京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的开展
    2.5 各类地源系统的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5.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5.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5.3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5.4 污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
    2.6 小结
3 南京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特性研究
    3.1 南京地区典型建筑全年能耗特性
        3.1.1 办公建筑
        3.1.2 商业建筑
        3.1.3 住宅建筑
    3.2 地源热泵系统性能评价方法
        3.2.1 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
        3.2.2 水源热泵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3.2.3 系统综合能效
    3.3 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量计算
        3.3.1 减排量计算
        3.3.2 减排量的价值计算
        3.3.3 地源热泵空调机组的运行性能调查
        3.3.4 地源热泵节能量及减排量计算
    3.4 南京市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减排效益预测
        3.4.1 南京市可再生建筑应用量预测
        3.4.2 南京市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量与节能量预测
    3.5 小结
4 南京地区典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1.1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4.1.2 机组全年进出水温度情况分析
        4.1.3 地源热泵机组制冷与制热工况性能分析
        4.1.4 地源热泵节能分析
        4.1.5 小结
    4.2 源侧温度的比较分析
        4.2.1 冷水机组+冷却塔空调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2.2 源侧温度的比较
        4.2.3 机组IPLV及COP的比较
        4.2.4 小结
    4.3 地表水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3.1 湖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3.2 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
        4.3.3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空调冷热源能耗分析及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我国的能源状况和环境状况
        1.2.1 我国的能源状况
        1.2.2 我国的建筑能耗状况
        1.2.3 我国的环境状况
    1.3 空调冷热源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2 空调冷热源方案介绍
    2.1 冷(热)水机组的性能比较
        2.1.1 活塞式冷水机组
        2.1.2 螺杆式冷水机组
        2.1.3 离心式冷水机组
        2.1.4 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2.1.5 空气源热泵机组
    2.2 能源对空调冷热源选择的影响
        2.2.1 空调冷热源的能源种类
        2.2.2 冷热源的选择考虑
        2.2.3 我国能源情况对空调冷热源选择的影响
3 空调冷热源的能耗分析
    3.1 能耗分析的方法
        3.1.1 度日法
        3.1.2 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法
        3.1.3 负荷频率表法
        3.1.4 电子计算机模拟计算法
    3.2 几种常用空调冷热源形式的能耗比较
        3.2.1 工程概况和三种冷热源设备配置方案介绍
        3.2.2 西安地区BIN气象参数
        3.2.3 该办公楼空调运行规律
        3.2.4 三种方案的全年能耗计算
        3.2.5 冷热源机组一次能耗汇总
    3.3 几种冷热源方案的能耗比较
        3.3.1 几种评价标准
        3.3.2 各方案能耗的比较
    3.4 小结
4 空调冷热源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4.1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4.1.1 生命周期评价的萌芽阶段
        4.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探索阶段
        4.1.3 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阶段
        4.1.4 生命周期评价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4.2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4.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4.2.2 生命周期评价的类型
        4.2.3 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特点
    4.3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4.3.1 研究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4.3.2 清单分析
        4.3.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4.3.4 生命周期解释
    4.4 常用空调冷热源方案的环境生命周期评价
        4.4.1 目的与范围的确定
        4.4.2 清单分析
        4.4.3 影响评价
        4.4.4 加权评估
        4.4.5 环境影响负荷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本文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10)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边界元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分类
    1.3 地源热泵系统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1 国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发展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分析
    2.1 地源热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2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概述
        2.2.1 垂直地埋管换热器的类型
        2.2.2 影响垂直 U 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的主要因素
        2.2.3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发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垂直 U 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3.1 传热模型和假设条件
    3.2 边界元法控制方程
        3.2.1 边界元法概述
        3.2.2 边界元法分析温度场列式
    3.3 边界元法分析管径、壁厚和管材对地埋管换热的影响
        3.3.1 管径对换热的影响
        3.3.2 管材性质对换热的影响
        3.3.3 管壁厚度对换热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垂直 U 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4.1 模型参数设置
    4.2 边界元网格划分
    4.3 垂直 U 型地埋管换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3.1 不同型号地埋管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3.2 回填材料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3.3 钻孔内支管间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3.4 钻孔半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垂直 U 型地埋管管长的分析计算
    5.1 计算方法
    5.2 计算模型及其结果比较
        5.2.1 模型参数设置
        5.2.2 本文计算模型
        5.2.3 FLUENT 软件计算模型
        5.2.4 两种计算模型结果比较
    5.3 垂直 U 型地埋管管长的确定
        5.3.1 单 U 型地埋管管长的确定
        5.3.2 双 U 型地埋管管长的确定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环境下太阳能热水辅助热泵系统的性能研究[D]. 黎学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3]印染厂废水余热回收系统研究[D]. 拓炳旭.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4]豫西南地区保障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及评价研究 ——以南阳市为例[D]. 赵敬辛. 天津大学, 2016(07)
  • [5]绿色校园建筑节能设计 ——以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新建环境科学楼为例[D]. 曹燕华. 复旦大学, 2013(03)
  • [6]地源热泵系统在南京地区的应用研究[D]. 刘清.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7]2007年中央空调市场总结报告[J]. 《机电信息》市场部. 机电信息, 2008(01)
  • [8]空调冷热源能耗分析及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 李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05)
  • [9]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在合肥举行[J]. 王艮. 制冷, 2001(04)
  • [10]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边界元法分析[D]. 朱利媛.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标签:;  ;  ;  ;  ;  

第十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