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根腐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绿豆根腐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菲菲[1](2021)在《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绿豆是我国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因具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良好的保健作用、生育期短、固氮肥地等特点而在我国广泛种植。病害一直是造成绿豆减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种植品种的单一化,绿豆上病害不断加重。绿豆疫霉茎腐病是近几年在安徽省明光市新发现的一种病害,随后在田间病害调查中相继在湖北、江苏等地也观察到该病害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形态学比较、系统发育分析及寄主范围鉴定,明确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的寄主专化性;通过对3个豇豆疫霉专化型基因组测序组装及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明确三个专化型之间的差异;通过开发SSR标记,对豇豆疫霉绿豆分离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开发出能够有效区分豇豆疫霉不同专化型的特异性标记;通过抗病品种筛选,建立一套鉴别寄主进行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差异分析,明确其致病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将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鉴定为新的专化型,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Phytophthora vignae f.sp.mungcola):通过对从安徽省明光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北省武汉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分离得到的20、23、5和6个分离物与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进行形态学比较、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致病性测定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将绿豆分离物鉴定为豇豆疫霉。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豇豆疫霉绿豆分离物对绿豆和小豆均具有致病性,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分离物和小豆专化型分离物仅对各自的寄主豇豆和小豆致病,表明绿豆分离物与豇豆疫霉其它两种专化型具有不同的寄主范围,命名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2.初步完成豇豆疫霉3个专化型的基因组组装,分析到3个专化型在效应蛋白及基因家族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对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PVMG4、小豆专化型Pa V1和豇豆专化型Pc V2进行de novo测序组装,得到基因组大小分别为89.9 Mb、84.5 Mb和84.0 Mb。对基因组中与致病性相关的效应蛋白进行预测,共从PVMG4、Pa V1和Pc V2中分别预测到207、187和194个含有RXLR基序的效应蛋白。对这些蛋白进行分类分析发现,在PVMG4中存在120个特有的候选效应蛋白,这可能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特有的致病性相关。基因家族分析显示PVMG4、Pa V1和Pc V2中共鉴定到121、34和47个特有的基因家族。基因组共线性表明三个专化型之间虽然共线性较好,但也存在大量的结构变异(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倒位)和Indel差异。结合这些差异位点和效应蛋白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解析豇豆疫霉寄主专化性的形成机制。另外,系统进化和共线性分析均表明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亲缘关系更近。3.开发了豇豆疫霉基因组SSR标记,解析了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的遗传变异:通过对豇豆疫霉全基因组微卫星位点发掘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获得了12对具有代表性的多态性标记用于豇豆疫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UPGMA聚类发现,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9时54个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分离物被分为3个类群,表明分离物之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另外,开发出一个标记能够将豇豆疫霉豇豆专化型、豇豆疫霉小豆专化型和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进行区分。4.筛选出抗绿豆疫霉茎腐病品种,建立了一套用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生理分化研究的鉴别寄主:对288份绿豆品种和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筛选获得到17份抗病材料和25份中间型材料。通过对筛选到的抗病品种进行遗传背景及抗性稳定分析,建立了包括潍绿6号、郑8-4-6、冀绿0816和鄂绿1号共4个抗病品种作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鉴别寄主。利用鉴别寄主对54个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分离物进行致病力分化研究,鉴定到3个致病型(或生理小种),其中pathotype 1包含29个分离物,17个分布在安徽明光,占比58.6%,为该地区的优势致病型。Pathotype 2包含22个分离物,17个分布在安徽合肥,占比77.3%,为该地区的优势致病型。Pathotype 3仅包含江苏南京的其中3个菌株:PVNJ-2、PVNJ-3、PVNJ-6。综上,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引起绿豆疫霉茎腐病的病原菌豇豆疫霉鉴定为新的专化型,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通过对3种豇豆疫霉专化型分离物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结果分析,在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中鉴定到120个特有的效应蛋白,这可能与其寄主专化性的形成相关。进一步对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基因组开发标记,筛选到能够有效区分豇豆疫霉不同专化型的特异性标记。最后通过抗性筛选,建立了一套能够用于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分化研究的鉴别寄主,将54个分离物划分为3种致病型。上述结果为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的寄主特异性研究奠定基础。

滕倩[2](2021)在《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基因进化关系及其在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我国和世界种植面积最广最优质的豆科牧草。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紫花苜蓿生产上的主要病原真菌之一,严重影响草产量和品质,导致草地衰败和利用年限缩短。尖孢镰刀菌特有木质部分泌蛋白参与其对植物的侵染,但目前不同专化型SIX(Secreted-In-Xylem,SIX)基因进化关系及其在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作用依然未知。本论文首先研究了不同植物尖孢镰刀菌专化型SIX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然后研究了该菌在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生物量,并研究了尖孢镰刀菌侵染紫花苜蓿不同时间点植株根部SIX基因相对表达量,旨在为尖孢镰刀菌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SIX基因进化关系。通过对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SIX1-SIX14基因序列的进化关系分析,发现不同专化型的SIX基因遗传进化与菌株的亲缘关系相关。SIX1-SIX14基因能够作为候选的特异性基因对不同寄主尖孢镰刀菌专化型进行检测鉴定。2、尖孢镰刀菌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生物量。温室致病性实验表明,尖孢镰刀菌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长指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生长指标相对降低量存在显着差异。植株根部组织中,侵染后期比侵染前期的病菌生物量少,最后趋于稳定;尖孢镰刀菌生物侵染量变化与生长指标相对降低量呈正相关关系。3、尖孢镰刀菌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SIX基因表达量。通过对尖孢镰刀菌T9侵染紫花苜蓿后不同时间点SIX基因变化的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T9在侵染苜蓿的过程中,SIX1和SIX13基因与尖孢镰刀菌对不同苜蓿品种致病力相关。

田慧[3](2021)在《紫花苜蓿根腐病菌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简称苜蓿)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广的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根腐病(Root rot)是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引起草地衰败,严重影响牧草产量和品质进而降低其饲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是苜蓿根腐病的重要病原真菌之一,因其土壤习居特性可在土壤和植物残体中长期存活,且种内遗传变异丰富,导致该病菌引起的根腐病防治困难。但目前关于苜蓿根腐病相关的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采自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省份苜蓿种植地的根腐病植株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土壤伤根接种法对其进行了致病性评价,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分析。以期揭示立枯丝核菌致病性及遗传多样性,进而为苜蓿立枯丝核菌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根部组织分离法,对西北五省/自治区(甘肃、陕西、宁夏、新疆和青海)21个苜蓿种植地采集的苜蓿根腐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共分离得到162株立枯丝核菌,占分离总菌株数的4.9%。自宁夏分离到的立枯丝核菌分离频率最高(9.0%),其次为新疆(6.6%),青海和甘肃较低(均<3.0%);陕西未分离出立枯丝核菌。61株立枯丝核菌代表性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培养,3 d后按照菌落直径可分为缓慢生长(38%)、中等生长(54%)和快速生长(8%)三类;14 d后按照是否形成菌核分为两类,形成菌核的19株根据菌核的分布形式分为3类(分散型、外围型和中心型),不形成菌核的42株根据菌落形态及颜色分为4类(G1-4)。2.通过土壤伤根接种法,测定地上部和根病情指数、株高和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6个指标,评价61株立枯丝核菌代表性菌株对陇东苜蓿幼苗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性存在显着差异(P<0.05)。地上部和根病情指数分别在6.3-73.8和1.3-67.5之间,株高和地上生物量相对降低值分别在3.8%-82.8%和15.7%-96.4%之间,根长和地下生物量相对降低值分别在78.1%和95.7%以内。其中XJR1的致病性最强,NXR16致病性最弱。不同省/自治区的菌株之间致病性也存在一定差异。致病力较强的8株菌株为宁夏3株、新疆5株;致病力中等的31株为宁夏14株、新疆13株、青海4株;致病力较弱的22株为宁夏13株、新疆9株。3.通过对宁夏、新疆和青海的62株立枯丝核菌的ITS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表明:62株菌株分布在两大遗传分支下的5个亚分支中,经与其它植物立枯丝核菌参考菌株ITS基因序列结合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鉴定5个分支分别属于AG2、AG4、AG5、AG-A和AG-K融合群,其中AG-K出现频率最高(41.9%),其次为AG-A、AG4和AG5,AG2出现频率最低(1.6%)。不同AG群的菌株与其地理来源、致病性和形态分类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属于AG-A的菌株在地理来源上均来自宁夏;AG5的菌株在地理来源和致病性上只包含青海和中等致病力的菌株;AG4的菌株在形态分类中整体都来自中等和快速生长类的菌株,且均产生菌核菌核分布形式为外围和分散型);同一AG群内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在不同寄主植物和地理来源间没有明显分化。

代玥[4](2020)在《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文中认为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是在大豆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大豆植株一旦发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病害严重时甚至可能颗粒无收。为明确辽宁地区引起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为防治镰孢菌引起病害提供理论基础,本实验室2017年-2020年对我国辽宁省大豆产区的大豆根腐病害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本试验研究结合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个方面,鉴定了分离自大豆镰孢菌根腐病植株根部的病原菌,研究了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评价了不同大豆品种对该根腐病镰孢菌的抗感差异,此外还研发了一种大豆镰孢菌根腐病原菌多重PCR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观察了该病原菌菌落形态、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形态,以及验证致病性,扩增ITS、翻译延伸因子序列,测序并结合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2.通过不同环境条件下对此镰孢菌菌丝生长、孢子产生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发现,该菌在25℃,酸碱度pH为8,并以蔗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的黑暗条件下,最适宜生长发育。3.根据该镰孢菌对不同种大豆的致病力研究发现:其中有一种抗病品种是铁丰29,野生大豆与William82大豆属于高感品种,辽15大豆与沈豆为中感品种。4.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另一种是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常用16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毒力。结果综合表明,98%咯菌腈毒力最强,98%氟啶胺、95%百菌清、95%乙唑醇、95%咪鲜胺、97.2%三唑酮毒力较好、98%多菌灵、98%嘧霉胺、96%甲霜灵、98%肟菌脂、97.2%腈菌唑、98%嘧菌酯、99%啶酰菌胺、98%恶霉灵毒力一般、90.1%烯唑醇、99%腐霉利毒力较差。5.基于2015年O’Donnellet等人的研究,应用更适用于鉴别镰孢菌的EF-1α基因,通过对比基因序列,选择有差异的种间片段,设计每种镰孢菌的特异性引物及一条共用反向引物,建立了多重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多重PCR反应程序:95℃预变性3min,95℃变性30s;54℃退火30s;72℃延伸50s;30个循环;72℃延伸10min。使用该方法能够通过扩增片段的大小区分锐顶镰孢菌、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灵敏度检测试验表明,最低检测基因组DNA浓度可达1×10-4ng/μl;模拟侵染样本试验表明,使用镰孢菌和大豆基因组混合样本作为模板,仍能准确检测出目的条带。综上所述,以翻译延伸因子序列为靶标建立的多重PCR技术,能够灵敏、特异性的检测出四种镰孢菌。

鲜泽轩[5](2020)在《哈尔滨地区甘蓝黑根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文中认为甘蓝(Biassica olerace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作物,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种植。近年来在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等种植地区均有关于甘蓝黑根病的报道,危害甘蓝幼苗,导致甘蓝死亡减产。为了进一步明确该病害的特征,研究病原菌类型及其生物特性,筛选出抗源材料。我们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站与向阳实验实习基地采集甘蓝病样,利用水琼脂法分离病原菌,纯化后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鉴定的手段,结合柯赫氏证病法则,明确了甘蓝黑根病致病菌及其融合群,并对影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条件进行了探究,利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的人工接种方法,最终通过该接种方法筛选出了3份甘蓝抗病、12份甘蓝中抗亲本材料。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甘蓝病株上分离和纯化得到的单一菌株(HB)形态进行观察,初步确定为立枯丝核菌,致病性检测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HB是导致甘蓝黑根病的致病菌,能侵染离体叶片造成叶腐,确定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HB与立枯丝核菌菌株聚在一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G-4 HG I亚群。(2)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最适宜菌丝生长的条件是:连续黑暗,温度30℃,p H值是8,适宜病原菌生长的碳源是可溶性淀粉、蔗糖,适合菌核产生的碳源是甘露醇,适宜菌丝生长的氮源是蛋白胨、硝酸钠。菌丝致死温度46℃。(3)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苗龄是影响接种的主效因子,接种方法和浓度次之,随着浓度升高,病情指数出现下降,最佳接种方法为四叶期,根部切伤法,接种浓度0.025/m L菌丝悬浮液。苗期人工接种方法筛选30份甘蓝材料,将第一次筛选出的抗病材料重复进行筛选,得到甘蓝抗病(R)材料3份,中抗(MR)材料12份,感病(S)材料11份,易感(ES)材料4份。试验明确了哈尔滨的甘蓝黑根病的病原菌,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出了15份甘蓝抗病资源。以期为甘蓝黑根病的抗病育种研究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依据,为抗病遗传规律和抗病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朱雪峰[6](2020)在《藜麦种子内生菌及微生物种衣剂对其增产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藜麦为一年生双子叶植物,原产于南美洲高原地区,具有很强的耐盐碱、耐旱和抗霜冻等特性。藜麦含有多种抗氧化酚酸类化合物,而且藜麦含有皂苷类化合物。由于藜麦这些得天独厚的特性,与藜麦相关的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都有引种栽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逐渐丰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通过藜麦种子内生菌分离,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藜麦种子内生菌生防潜力菌株,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出生防菌株的种类;将微生物种衣剂应用于藜麦生产,用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种子包衣后,通过室内发芽试验,测定藜麦种子的发芽情况,评估微生物种衣剂能否促进种子发芽,对藜麦种子发芽是否安全;再通过藜麦盆栽试验,评估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植株形态指标以及藜麦生理生化的影响;再将微生物种衣剂应用于大田试验,在田间评估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从藜麦种子内生菌中筛选出10株细菌和2株真菌具有生防潜力,其中B2对小麦赤霉病菌拮抗效果最好;B32和B51对小麦纹枯病菌有拮抗效果最好;B2对小麦根腐病菌也有拮抗效果;B3对藜麦菌核病菌拮抗效果最好。真菌F16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有抑制作用;F17对所选的4株靶标菌都有抑制作用。后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可知:10株细菌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菌株,其中B2、B15、B18、B32、B43、B47和B5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3为沙福芽孢杆菌(B.safensis),B4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B26为嗜气芽孢杆菌(B.aerophilus);2株真菌F16为六出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stroemeriae),F17为狭卵链格孢菌(A.angustiovoidea)。2.种衣剂可以提高藜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说明微生物种衣剂可以提高藜麦种子活力,促进萌发,能够促进发芽后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就种衣剂成分而言,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种衣剂,对藜麦种子的萌发和后期根茎的生长有显着的促进效果。含有菌剂PPFM种衣剂对藜麦种子的萌发,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尤为显着,其次是含菌剂菌剂木霉,菌剂青霉相对较差。3.种衣剂可提高藜麦苗期株高和单株鲜重,使藜麦叶片中POD、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说明微生物种衣剂能够促进藜麦植株的生长,提高了植株的抗逆性。含有木霉菌剂的种衣剂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含有PPFM菌剂的种衣剂,含有青霉菌剂的效果较差。4.微生物种衣剂可以提高藜麦的田间出苗率,促进藜麦的植株的生长,使藜麦增高变粗、鲜重的增加。通过测定产量发现,含有木霉菌剂的种衣剂增产效果最好,优木和Q木增产率分别为29.46%和31.58%,含有PPFM菌剂的种衣剂次之,优PPFM和QPPFM的增产率分别为21.91%和20.50%,含有青霉菌剂的种衣剂增产效果没有其他两种菌剂的效果明显,优青和Q青的增产率分别为2.99%和2.32%。就微生物种衣剂成分而言,含有木霉菌剂的种衣剂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含有PPFM菌剂的种衣剂,含有青霉菌剂的效果较差。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的发芽出苗,以及藜麦后期的生长发育有益无害,而且环保,可以放心使用。

于未博[7](2020)在《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具有止血、活血、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为我国名贵中药材。三七在种植过程中受到病害以及连作障碍影响,使得三七产业化受到阻碍。目前,三七病害分为两种,地上部分病害以黑斑病为主,而地下部分以根腐病为主。三七根腐病主要为真菌造成,具有传播快速、传染性强及难以快速发现并解决等特点,使得三七根腐病难以发现及防治。传统杀菌剂虽短时间内可以起到良好的抑菌效果,但对土壤水质等环境影响恶劣,进一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从天然资源中寻找活性物质来代替传统杀菌剂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天然杀菌剂的研究和开发日益重要。本文以三七根腐病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丁香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菌的抑菌效果,对三七根腐病菌的盆栽防效作用,以及对鲜三七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采用RNA-Seq技术分析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菌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从分子水平阐明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的抑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三七根腐病感病植株中分离出6种真菌,经过16s r DNA测序,显微观察、系统发育树绘制,判定为细极链格孢、白地霉、黑附球菌、扩展青霉、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选取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扩展青霉为研究对象开展抑菌实验,通过药敏纸片法筛选中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发现丁香提取物对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GC-MS分析表明丁香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2.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丁香酚处理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扩展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46 mg/m L、0.42 mg/m L、0.48 mg/m L,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的细胞完整性造成破坏。随丁香酚浓度上升,细胞完整性破坏越严重。高浓度丁香酚处理3种三七根腐病菌后,胞外可溶性糖、总蛋白、细胞膜电位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说明那丁香酚可以通过破坏细胞完整性从而起到抑菌作用。3.丁香酚能够抑制3种三七根腐病真菌的能量代谢。丁香酚能够抑制尖孢镰刀菌、腐皮镰刀菌、扩展青霉的TCA循环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及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降低ATP酶活性及ATP的含量,从而迫使糖酵解过程中的6-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上升,为细胞供能。丁香酚能够通过抑制3种三七根腐菌的能量代谢相关通路而起到抑菌作用。4.丁香酚可以改变腐皮镰刀菌的基因转录水平。采用IC50浓度丁香酚处理腐皮镰刀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存在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数目为4094个;在丁香酚处理组中显着上调表达的基因数目为2131个;显着下调表达的基因目为1963个,其中包括与能量代谢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下调。说明丁香酚作用使得腐皮镰刀菌中能量代谢、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改变,从而起到抑菌作用。5.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为致病菌的盆栽防效作用较好。丁香酚有效抑制了腐皮镰刀菌导致的叶片发黄脱落,显着提高了三七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了三七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提高了腐皮镰刀菌造成的叶片光合速率及光合色素含量的降低;对14天盆栽过程中三七根系活力影响较小。6.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采后贮藏效果较好。经过丁香处理后的鲜三七中可溶固形物、水分均高于未处理鲜三七;丁香处理后鲜三七中MDA含量低于未处理鲜三七,而其SOD、CAT、POD等抗性酶活性均高于未处理鲜三七。说明丁香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三七贮藏期间的品质。综上所述,丁香酚能够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完整性、抑制真菌细胞能量代谢以及影响真菌转录水平而有效抑制三七根腐病菌,并提高鲜三七贮藏过程中的品质。

王俊凤[8](2020)在《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冀东地区板栗栗果腐烂病日益严重,不仅使板栗品质下降,也使板栗减产,给栗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了明确栗果腐烂病病原菌的种类,本文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果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鉴定,并运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表明:引起栗果腐烂病的病原菌主要有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链格孢菌(Alte rnaria alternata)、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 ysporum)、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对栗果腐烂病的两种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Alternaria alte rnata)进行了培养条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牛肉膏、酵母浸粉氮源培养基最利于菌丝的生长;适宜培养基为沙堡弱、番茄+燕麦、板栗渣、板栗和绿豆培养基;最适pH为9;全光照条件利于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5℃,10min;在完全静止的环境中不利于菌丝的生长。在产孢方面,25℃时产孢最多,为7.2×105个/ml;碳源以乳糖产孢最多;氮源以酵母浸粉利于产孢;适宜产孢的培养基为燕麦+马铃薯培养基;全黑暗条件利于该菌产孢;pH为7和8时,产孢较多。链格孢菌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5℃;适宜碳源为甘露醇;蛋白胨氮源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板栗培养基;全光照条件最有利于菌丝的生长;病原菌对酸碱度适应性较强,在411之间均能较好生长,其中最适pH为6;致死温度为55℃,10min;在完全静止的通气状况下不利于菌丝的产生。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多菌灵、戊唑醇在药剂初筛试验中对胶孢炭疽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90%以上。并对这3种药剂设置梯度进行抑菌试验来确定最适浓度,结果表明:戊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EC50分别为4.6745mg/L、9.0026mg/L、9.0186mg/L。丙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在药剂初筛试验中对链格孢菌防治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100.00%、89.71%、89.46%。并对这3种药剂设置梯度进行抑菌试验来确定最适浓度,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丙环唑EC50分别为1.9158mg/L、2.7789mg/L、5.0890mg/L。

陈丹梅[9](2020)在《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化肥的平均用量是美国和欧盟的2.52.6倍,农药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肥料和农药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均值。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一系列生产、环境和安全问题,如土地生产力下降、重金属积累(主要源于化学磷肥)、水体富营养化、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药效降低(或失效)、生物多样性减少、食品农药残留超标等。在连作高产条件下,仅依靠传统技术减施化肥农药远远不够,亟待开创新思路、发展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微生物生物技术是活化土壤养分、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效药效、减施化肥农药的重要手段之一。微生物制剂安全无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但种类较少、效果欠佳、成本偏高,急需增加种类、降低成本、提高肥效药效。本项研究以云南省长期轮作的土壤为对象,自主筛选获得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病理学等手段,研究了相关效应及机理,为减施化肥农药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手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以下简称菌株LE16)能分泌磷酸酶、蛋白酶、溶菌酶、植物生长激素(IAA)和铁载体,可能具有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和拮抗作物病原菌等生物学功能;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LE16会发生自溶,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分子鉴定和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菌株LE16不同于已知的产酶溶杆菌OH11、C3、3.1 T8等,为产酶溶杆菌新株。利用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后发现,该菌株的核基因序列上存在指导合成分泌蛋白酶、磷酸酶、铁载体、IAA和多种抗菌物质的结构机构和调节基因,具有一定的植物促生防病潜力。(2)液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生NH4+;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28℃,菌株水解有机氮的能力逐渐增强;在pH4.010.0范围内,菌株水解牛血清白蛋白产NH4+能力无显着变化。此外,该菌株还能分泌酸性、中性和碱性磷酸酶,在1228℃和pH 4.010.0条件下均能水解卵磷脂;等量的硝态氮、铵态氮和尿素对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能力无显着影响,适量的外源氮和无机磷能显着提高该菌株水解有机磷的效率。(3)土培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在供试紫色土中成功定殖,并分泌蛋白酶和磷酸酶活化土壤有机氮磷;培养30 d后,接菌土壤中的碱解氮、铵态氮、Olsen磷和水溶性磷含量均显着增加,比未接菌处理分别提高17.82%22.26%、46.54%47.86%、64.33%81.67%和48.82%55.88%。(4)盆栽试验表明,接种菌株LE16能提高生菜和辣椒根系活力,显着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吸收;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LE16菌剂使生菜和辣椒分别增产6.43%11.30%和43.82%70.33%,品质改善。其主要机理可能是菌株LE16活化了土壤有机氮磷、增加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5)在50 mL等体积培养条件下,培养温度从12℃升高至36℃,LE16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336 h缩短至96 h;在28℃等温培养条件下,培养体积由50 mL增加至400 mL,菌体全部自溶所需时间由120 h增加至216 h;但培养pH 5.0、7.0、9.0和接种量1%、2%、5%对该菌株的自溶过程无显着影响。因此,菌株LE16可能通过群体感应诱导菌体发生自溶,并通过细胞间的接触进行传播,最终形成无菌发酵液。(6)平板拮抗试验表明,菌株LE16能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烟草野火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松立枯丝核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瓜类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的生长。其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在常温下储存1年后,仍能显着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和卵菌的生长、导致菌丝畸形,其抑菌机理可能是分泌蛋白酶、磷酸酶、溶菌酶、铁载体和热稳定性抗菌物质等。(7)抗病试验表明,盆栽土壤施用菌株LE16发酵液能诱导植株产生获得性系统抗性,对烤烟黑胫病和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96%75.67%和86.20%93.10%;叶面喷施该发酵液能有效抑制瓜类蔓枯病菌侵染黄瓜,对黄瓜蔓枯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0.65%和53.67%,类似农药甲基托布津。该发酵液经100℃高温处理30 min或常温储存1年后,均能显着抑制白粉病孢子萌发并有效防治烤烟和黄瓜白粉病,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92.25%100%(烤烟)和91.30%96.78%(黄瓜),优于常用农药三唑酮;此外,该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并具有持续作用。总之,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能活化土壤有机氮磷,促进植物生长,拮抗多种病原微生物,预防和治疗植物病害,高效防治作物白粉病,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宋嘉伟[10](2019)在《山核桃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根腐病同山核桃干腐病一样,是近几年来影响山核桃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产量的重要病害,目前山核桃干腐病相关研究很多,而根腐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了临安各山核桃产区根腐病病情指数、干腐病病情指数及近三年山核桃林经营状况,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探究山核桃根腐病病情指数相关因素;采集山核桃根腐病病根,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以确定山核桃根腐病的致病菌;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主要病原菌的分类地位,以及与种间、种内各亚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如下:1.通过对杭州临安山核桃产区共286个点的调查,获得根腐病病情指数和干腐病病情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01水平上,根腐病和干腐病病情指数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93),干腐病比较严重的地区,往往根腐病也很严重。2.经独立性检验,根腐病病情指数与是否使用除草剂呈显着相关关系(卡方值为32.726,p<0.01),在近三年使用过除草剂的样地中,山核桃根腐病发病程度更为严重;根腐病病情指数与是否使用化肥无关,二者相互独立(卡方值为2.037,p=0.361>0.05);在近三年使用过和不使用化肥的样地中,山核桃根腐病发病程度无明显差异。3.通过组织分离法,从采自湍口、龙岗、岛石、大峡谷等地的山核桃病根样品中,分离到5个镰刀菌菌株(TK1、TK2、LG、DS、DXG),经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ITS1/ITS4、β-tubulin F/R、EF-1αF/R PCR),确定菌株TK1、LG、DS、DXG均为Fusarium oxysporum(尖孢镰刀菌),菌株TK2为Fusarium asiaticum(禾谷镰刀菌lineage 6)。这是从山核桃根腐病病株中分离到禾谷镰刀菌的首次报道。用禾谷镰刀菌特异性引物Fg16F/Fg16R对TK2菌株进行SCAR(sequence-characterised amplified region polymorphism)类型分析,通过多序列比对,确定TK2菌株的SCAR类型为group 5。4.基于镰刀菌ITS序列、EF-1α序列的用最近邻居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可分为三支(i,ii,iii),其中尖孢镰刀菌(i)与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亲缘关系最近;尖孢镰刀菌(ii)与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亲缘关系最近;尖孢镰刀菌(iii)与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亲缘关系最近。本试验中分离到的TK1菌株均属于尖孢镰刀菌(i)。基于镰刀菌ITS序列、β-tubulin序列、EF-1α序列构建的NJ树表明,禾谷镰刀菌复合种(Fusarium graminerum complex)与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usarium lunulosporum亲缘关系较近。5.基于尖孢镰刀菌EF-1α序列构建的NJ树表明,不同尖孢镰刀菌菌株的EF-1α序列存在低水平的多样性;绝大多数尖孢镰刀菌菌株(含该进化树中涉及的所有专化型)聚集为尖孢镰刀菌(i)。EF-1α序列无法有效区分尖孢镰刀菌的各专化型。基于禾谷镰刀菌EF-1α序列构建的最大简约树(MP)和贝叶斯树(BI)表明,在禾谷镰刀菌复合种的九个进化群(lineage19)中,lineage 1、2、8、9亲缘关系较近;lineage 5、6亲缘关系较近,lineage 3、4、7亲缘关系较近。本试验中分离到的TK2菌株属于禾谷镰刀菌lineage 6,即Fusarium asiaticum。6.采用根部创伤法与灌根接种法相结合的方法,使供试的TK1菌株侵染临安实生山核桃。通过科赫验证,确认了Fusarium oxysporum(尖孢镰刀菌)可以侵染山核桃根部并引起根腐病,是山核桃根腐病的病原菌。采用根部创伤法使TK2菌株侵染临安实生山核桃,结果表明,TK2菌株(Fusarium asiaticum)不易侵染山核桃根系;但在人工条件下可以从伤口处侵染山核桃苗的茎秆,在伤口处形成明显的黑色侵染斑。

二、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原卵菌
    1.2 疫霉菌研究进展
        1.2.1 疫霉病危害及疫霉菌分类地位
        1.2.2 疫霉菌种类及系统进化
        1.2.3 疫霉菌的寄主范围及致病力分化
        1.2.4 疫霉菌基因组研究
        1.2.5 疫霉菌效应分子研究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疫霉菌研究中的应用
        1.3.1 分子标记在疫霉属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3.2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抗性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3.3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DNA指纹图谱构建中的应用
        1.3.4 分子标记在疫霉菌亲缘关系分析方面的应用
    1.4 疫霉病发病规律及防治
    1.5 豇豆疫霉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绿豆疫霉茎腐病病原菌专化型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病原菌分离
        2.1.3 形态学观察
        2.1.4 温度范围鉴定
        2.1.5 致病性测定
        2.1.6 寄主范围鉴定
        2.1.7 数据分析
        2.1.8 病原菌分子鉴定
        2.1.9 系统发育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形态学鉴定
        2.2.2 菌丝生长温度范围鉴定
        2.2.3 致病性和寄主范围鉴定
        2.2.4 系统发育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小结
        2.3.2 讨论
第三章 豇豆疫霉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测序菌株
        3.1.2 菌株基因组测序
        3.1.3 基因组组装及注释
        3.1.4 PHI注释分析
        3.1.5 候选效应分子预测
        3.1.6 物种进化分析
        3.1.7 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组组装及注释
        3.2.2 基因组特征分析
        3.2.3 致病相关基因
        3.2.4 候选效应分子
        3.2.5 基因家族及物种进化分析
        3.2.6 全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小结
        3.3.2 讨论
第四章 豇豆疫霉SSR标记开发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基因组中不同SSR分布类型
        4.2.2 多态性SSR引物筛选
        4.2.3 不同地理来源豇豆疫霉的群体遗传分析
        4.2.4 绿豆疫霉的SSR聚类分析
        4.2.5 豇豆疫霉特异性引物的开发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小结
        4.3.2 讨论
第五章 豇豆疫霉绿豆专化型致病力分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抗性资源筛选
        5.1.2 致病力分化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抗性鉴定
        5.2.2 鉴别寄主筛选
        5.2.3 致病型鉴定
        5.2.4 回接鉴定
    5.3 小结与讨论
        5.3.1 小结
        5.3.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基因进化关系及其在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尖孢镰刀菌研究进展
        2.1.1 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
        2.1.2 尖孢镰刀菌对紫花苜蓿的危害
        2.1.3 尖孢镰刀菌防治方法
    2.2 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基因
        2.2.1 效应基因
        2.2.2 尖孢镰刀菌不同专化型菌株的SIX同源基因
        2.2.3 尖孢镰刀菌同一专化型菌株的SIX基因
        2.2.4 SIX基因编码的效应蛋白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植物中定量尖孢镰刀菌的应用
        2.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尖孢镰刀菌生物量
        2.3.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效应基因表达量
    2.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尖孢镰刀菌不同寄主专化型SIX基因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基因序列比对与筛选
    3.2 结果与分析
        3.2.1 SIX同源基因序列比对与筛选
        3.2.2 SIX同源基因进化树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尖孢镰刀菌在侵染苜蓿过程中的生物量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样品采集
        4.1.3 根部组织总RNA提取
        4.1.4 RNA的质量检测
        4.1.5 RNA反转录合成cDNA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摸索
        4.1.7 实时荧光定量PCR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苜蓿接种尖孢镰刀菌后的表观症状
        4.2.2 苜蓿接种尖孢镰刀菌后的病情指数
        4.2.3 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建立
        4.2.4 苜蓿接种尖孢镰刀菌后不同时间点生物量
    4.3 讨论
第五章 尖孢镰刀菌侵染苜蓿过程中SIX基因表达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样品采集
        5.1.3 Trizol法提取流程RNA和质量检测
        5.1.4 反转录合成c DN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建立
        5.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建立
        5.2.2 尖孢镰刀菌侵染不同苜蓿品种后SIX基因相对表达量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紫花苜蓿根腐病菌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紫花苜蓿根腐病
        2.1.1 根腐病的危害
        2.1.2 国内外发生情况
        2.1.3 病原种类
    2.2 立枯丝核菌
        2.2.1 形态特征和分类
        2.2.2 寄主范围和危害
        2.2.3 侵染循环和致病因素
    2.3 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关系
        2.3.1 立枯丝核菌的遗传多样性
        2.3.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2.4 病害防治
        2.4.1 选育抗病品种
        2.4.2 农业防治
        2.4.3 化学防治
        2.4.4 生物防治
第三章 立枯丝核菌的分离鉴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病原菌的分离和形态鉴定
        3.1.3 立枯丝核菌的分离频率
        3.1.4 立枯丝核菌的形态分类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3.2.2 病原菌分离频率
        3.2.3 立枯丝核菌的菌落及菌核分类
    3.3 讨论
第四章 立枯丝核菌不同菌株对苜蓿的致病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对苜蓿的致病性
        4.2.2 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对苜蓿株高与根长的影响
        4.2.3 不同立枯丝核菌菌株对苜蓿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立枯丝核菌的遗传进化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ITS基因序列比对及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苜蓿立枯丝核菌遗传与进化分析
        5.2.2 不同地区、致病力和类别立枯丝核菌菌株的遗传与进化分析
        5.2.3 不同寄主立枯丝核菌菌株的遗传与进化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根腐病的研究概况
        1.1.1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发病症状
        1.1.3 大豆根腐病的防治策略
    1.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研究概况
        1.2.1 引起大豆根腐病的主要镰孢菌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1.2.2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检测鉴定方法
第二章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2.1 实验材料
        2.1.1 病样的采集
        2.1.2 供试培养基与实验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2.2.2 病原镰孢菌对大豆致病性测定
        2.2.3 病原镰孢菌形态学鉴定
        2.2.4 病原镰孢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2.3.2 病原镰孢菌对大豆致病性测定结果
        2.3.3 病原镰孢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2.3.4 病原镰孢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锐顶镰孢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培养基与实验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条件因素的研究
        3.2.2 锐顶镰孢菌产孢条件因素的研究
        3.2.3 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条件因素的研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条件因素研究的结果
        3.3.2 锐顶镰孢菌产孢条件因素的研究结果
        3.3.3 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大豆品种对锐顶镰孢菌的抗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与大豆品种
        4.1.2 供试培养基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锐顶镰孢菌对野生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2 锐顶镰孢菌对辽15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3 锐顶镰孢菌对William82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4 锐顶镰孢菌对沈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3.5 锐顶镰孢菌对铁丰29 大豆致病性研究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的毒力测定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供试培养基与试验药剂
        5.1.3 仪器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的配制
        5.2.2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5.2.3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常用杀菌剂不同浓度的配制结果
        5.3.2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
        5.3.3 常用杀菌剂对锐顶镰孢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PCR技术检测4 种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的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及大豆品种
        6.1.2 供试培养基及实验试剂
        6.1.3 仪器设备
    6.2 实验方法
        6.2.1 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6.2.2 EF-1α引物设计和PCR扩增
        6.2.3 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
        6.2.4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6.2.5 多重PCR反应灵敏度检测
        6.2.6 多重PCR反应检测模拟侵染样本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6.3.2 EF-1α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结果
        6.3.3 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结果
        6.3.4 多重PCR体系的优化结果
        6.3.5 多重PCR的灵敏度检测结果
        6.3.6 多重PCR反应检测模拟侵染样本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哈尔滨地区甘蓝黑根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甘蓝黑根病及立枯丝核菌引起病害
        1.2.2 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分类
        1.2.3 立枯丝核菌生物学特征
        1.2.4 立枯丝核菌的侵染条件
        1.2.5 甘蓝黑根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1.2.6 病原菌接种方法研究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病原菌菌株
        2.1.2 供试甘蓝品种
        2.1.3 试验所用培养基
    2.2 病原菌取样与分离纯化
        2.2.1 病原菌取样
        2.2.2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2.3 致病性检测方法
        2.3.1 甘蓝根部致病性检测
        2.3.2 甘蓝叶片致病性检测
    2.4 形态学鉴定方法
    2.5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2.5.1 DNA提取
        2.5.2 扩增引物与PCR反应体系
    2.6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方法
        2.6.1 不同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
        2.6.2 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及致死温度测定
        2.6.3 不同pH值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
        2.6.4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
        2.6.5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影响
    2.7 甘蓝黑根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设计
        2.7.1 试验甘蓝育苗
        2.7.2 菌丝悬浮液的配制
        2.7.3 接种方法
        2.7.4 正交试验设计
        2.7.5 试验实施方案
        2.7.6 病情调查方法
    2.8 甘蓝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方法
    2.9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田间取样结果
    3.2 病原菌鉴定结果
        3.2.1 病原菌分离与纯化结果
        3.2.2 致病性检测结果
        3.2.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结果
        3.2.4 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分析
    3.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分析
        3.3.1 不同光照对菌丝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比对
        3.3.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影响及致死温度研究结果比对
        3.3.3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影响研究结果比对
        3.3.4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研究结果比对
        3.3.5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研究结果比对
    3.4 甘蓝黑根病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方法的研究
        3.4.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3.4.2 病情指数方差分析
        3.4.3 各因素水平间多重比较结果
        3.4.4 各处理组合间方差分析
    3.5 甘蓝抗病种质资源筛选结果分析
        3.5.1 第一次接种鉴定结果
        3.5.2 重复接种鉴定结果
4 讨论
    4.1 甘蓝黑根病致病病原菌的确立
    4.2 甘蓝黑根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分析
    4.3 苗期人工接种方法有效性的探讨
5 结论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藜麦种子内生菌及微生物种衣剂对其增产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藜麦栽培现状
    1.2 生防菌
        1.2.1 生防菌的作用机制
        1.2.2 生防菌的促生作用
    1.3 种衣剂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种衣剂研究现状
        1.3.2 国内种衣剂研究现状
    1.4 微生物种衣剂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藜麦种子内生菌分离与生防菌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方法
        2.1.3 生防菌的筛选
        2.1.4 有拮抗效果菌株鉴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藜麦种子内生菌分离结果
        2.2.2 拮抗菌株的筛选结果
        2.2.3 拮抗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衣剂处理对藜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数据分析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形态指标的影响
        4.2.2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生理生化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增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田间出苗的影响
        5.2.2 显穗期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生长的影响
        5.2.3 收获期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生长的影响
        5.2.4 微生物种衣剂对藜麦产量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七根腐病病害及主要病原真菌
        1.1.1 三七简介
        1.1.2 三七根腐病主要病原真菌
        1.1.3 目前应对三七根腐病的手段
    1.2 中草药抗菌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草药提取物在真菌导致的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1.2.2 丁香简介
    1.3 挥发油类成分可能的抗菌机理
        1.3.1 影响细胞的完整性
        1.3.2 影响真菌能量代谢
        1.3.3 影响真菌核酸代谢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创新性
第二章 三七根腐病真菌分离鉴定及药物筛选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植物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三七根腐病真菌的分离
        2.3.2 三七致腐真菌的分离
        2.3.3 根腐病致腐真菌的鉴定
        2.3.4 三七根腐病菌对鲜三七的侵染能力的测定
        2.3.5 多种中药提取物对模式真菌的抑菌筛选
        2.3.6 丁香提取物的成分分析
    2.4 结果
        2.4.1 三七根腐病真菌的系统发育树
        2.4.2 三七根腐病真菌的显微结构
        2.4.3 侵染实验结果
        2.4.4 中药提取物的的抑菌筛选结果
        2.4.5 丁香提取物的成分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学探究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的转录水平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菌株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培养及RNA提取
        3.3.2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样品RNA质量提取质量分析
        3.4.2 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
        3.4.3 样品关系分析
        3.4.4 表达差异分析
        3.4.5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丁香酚的抑菌效果及作用机理初探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
        4.2.1 实验菌种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样品的制备
        4.3.2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细胞膜的影响
        4.3.3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能量代谢的影响
        4.3.4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三羧酸循环相关酶的的影响
        4.3.5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形态的影响
    4.4 实验结果
        4.4.1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
        4.4.2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菌丝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4.4.3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的胞外可溶性糖、总蛋白及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
        4.4.4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的能量代谢相关酶及ATP含量的影响
        4.4.5 丁香酚对3种三七根腐病菌的TCA循环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的盆栽防效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仪器,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三七根腐病模型的建立
        5.3.2 三七植株各部位的SOD、CAT、PPO、POD活性的测定
        5.3.3 三七植株各部位的丙二醛(MDA)、H2O2含量的测定
    5.4 .实验结果
        5.4.1 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的防效评价
        5.4.2 丁香酚对盆栽三七植株各部位的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5.4.3 丁香酚对盆栽三七植株各部位的MDA、H2O2含量的影响
        5.4.4 丁香酚对盆栽三七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5.4.5 丁香酚对盆栽三七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5.4.6 丁香酚对盆栽三七植株根系活力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实验样品
    6.3 实验方法
        6.3.1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新鲜三七的处理
        6.3.2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可溶固形物含量、MDA含量、水分的测定
        6.3.3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抗性酶活性的测定
    6.4 结果
        6.4.1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可溶固形物含量及水分含量的影响
        6.4.2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MDA含量的影响
        6.4.3 丁香提取物及其复合物对鲜三七贮藏期间抗性酶活性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板栗概况
    1.2 板栗病害研究
        1.2.1 板栗疫病
        1.2.2 板栗溃疡病
        1.2.3 板栗白粉病
        1.2.4 板栗炭疽病
        1.2.5 板栗栗果腐烂病研究概况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病害症状描述
        2.2.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2.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2.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主要病原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病原菌培养条件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温度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2 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3 碳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4 氮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5 不同培养基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6 光照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3.2.7 病原菌致死温度测定结果
        3.2.8 通气状况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板栗栗果腐烂病主要病原菌室内药剂筛选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供试杀菌剂
    4.2 试验设计及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试验方法
    4.3 数据处理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室内药剂的初步筛选
        4.4.2 不同浓度的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4.4.3 不同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
    5.2 栗果腐烂病培养条件的研究
    5.3 药效试验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根际促生菌
        1.1.1 植物根际及微生物
        1.1.2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
        1.1.3 PGPR的作用及其机理
        1.1.4 PGPR的研究方法
        1.1.5 PGPR的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1.2 产酶溶杆菌
        1.2.1 溶杆菌简介及分类地位
        1.2.2 产酶溶杆菌
        1.2.3 产酶溶杆菌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
        1.2.4 产酶溶杆菌的研究展望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目标菌株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述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目标菌株的筛选
        3.3.2 目标菌株的基本生物学性质
        3.3.3 目标菌株的分子鉴定
        3.3.4 菌株LE16的全基因序列
        3.3.5 菌株LE16促生功能相关基因
    3.4 讨论
        3.4.1 目标菌株的筛选及其基本生物学性质研究
        3.4.2 目标菌株的种类鉴定及功能预测
    3.5 小结
第4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LE16水解有机氮
        4.3.2 菌株LE16水解有机磷
        4.3.3 菌株LE16在土壤中的存活情况
        4.3.4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氮
        4.3.5 菌株LE16活化土壤有机磷
    4.4 讨论
        4.4.1 菌株LE16对有机氮磷的水解作用
        4.4.2 菌株LE16对土壤有机氮磷的活化作用
    4.5 小结
第5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蔬菜(生菜、辣椒)生长的促进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LE16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5.3.2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3.3 菌株LE16对盆栽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5.3.4 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的抑菌作用及机理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6.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
        6.3.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基本性质及其制备研究
        6.3.3 菌株LE16发酵液的热稳定性及保质期研究
        6.3.4 菌株LE16的抑菌机理
    6.4 讨论
        6.4.1 菌株LE16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6.4.2 菌株LE16发酵液的制备
    6.5 小结
第7章 菌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 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7.2.4 数据分析与统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菌株LE16发酵液对烤烟黑胫病的防治作用
        7.3.2 菌株LE16发酵液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
        7.3.3 菌株LE16发酵液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作用
        7.3.4 菌株LE16发酵液对温室烤烟和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7.3.5 菌株LE16发酵液对田间烤烟白粉病的治疗作用
    7.4 讨论
        7.4.1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病害的防治作用
        7.4.2 菌株LE16发酵液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

(10)山核桃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山核桃研究现状
        1.1.1 山核桃概述
        1.1.2 山核桃分布研究现状
        1.1.3 山核桃主要病虫害
    1.2 常见植物根腐病及其研究进展
        1.2.1 根腐病及其致病机理
        1.2.2 根腐病常见病原菌
        1.2.3 植物根腐病防控技术
    1.3 镰刀菌属真菌分类学研究方法概述
        1.3.1 镰刀菌分类与形态鉴定研究
        1.3.2 镰刀菌分子检测研究
        1.3.3 尖孢镰刀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1.3.4 禾谷镰刀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山核桃病害调查
        2.1.1 样地设置
        2.1.2 山核桃根腐病分级标准
        2.1.3 山核桃干腐病分级标准
        2.1.4 山核桃病害调查
        2.1.5 数据分析
    2.2 病原菌分离
        2.2.1 供试材料
        2.2.2 组织分离
    2.3 病原菌的鉴定
        2.3.1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3.1.1 病原菌的培养性状观察
        2.3.1.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观察
        2.3.2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2.1 病原菌DNA提取
        2.3.2.2 PCR扩增与测序
        2.3.3 TK2 菌株的SCAR类型分析
        2.3.4 测序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2.3.5 病原菌系统发育树建立
        2.3.6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核桃病害调查
        3.1.1 山核桃根腐病、干腐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3.1.2 根腐病病情指数与除草剂使用情况的独立性检验
        3.1.3 根腐病病情指数与化肥使用情况的独立性检验
    3.2 采样与分离
    3.3 TK1 菌株的鉴定
        3.3.1 TK1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3.3.1.1 TK1 菌株的培养特征
        3.3.1.2 TK1 菌株的形态特征
        3.3.2 TK1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TK2 菌株的鉴定
        3.4.1 TK2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3.4.1.1 TK2 菌株的培养特征
        3.4.1.2 TK2 菌株的形态特征
        3.4.2 TK2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4.3 TK2 菌株的SCAR类型分析
    3.5 系统发育分析
        3.5.1 镰刀菌种间亲缘关系
        3.5.2 尖孢镰刀菌种内亲缘关系
        3.5.3 禾谷镰刀菌种内亲缘关系
    3.6 致病性测定
        3.6.1 TK1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6.2 TK2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3.6.3 TK2 菌株的致病性的补充试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山核桃病害调查
    4.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4.3 系统发育分析
    4.4 致病性测定
5 创新点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绿豆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豇豆疫霉致病力分化及基因组特征分析[D]. 孙菲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尖孢镰刀菌SIX效应基因进化关系及其在侵染紫花苜蓿过程中的作用[D]. 滕倩. 兰州大学, 2021(09)
  • [3]紫花苜蓿根腐病菌立枯丝核菌遗传多样性和进化研究[D]. 田慧. 兰州大学, 2021(09)
  • [4]大豆镰孢菌根腐病病原研究及多重PCR检测[D]. 代玥.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哈尔滨地区甘蓝黑根病病原菌鉴定及抗源筛选[D]. 鲜泽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藜麦种子内生菌及微生物种衣剂对其增产效应的研究[D]. 朱雪峰. 西藏大学, 2020(12)
  • [7]丁香酚对三七根腐病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 于未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8]板栗栗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D]. 王俊凤.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9]产酶溶杆菌新株Lysobacter enzymogenes LE16的促生防病作用及机理[D]. 陈丹梅.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山核桃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D]. 宋嘉伟.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绿豆根腐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