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中医药何去何从?

21世纪的中医药何去何从?

一、21世纪中医学向何处去(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平[1](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郭书剑[2](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胡永干[3](201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核心方针政策为引领,以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为纵,以各个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所涉及的领域为横,以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沉浮转换为暗线,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发展、政策发展、实践发展为明线,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政策和实践发展的史实结合起来,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动因、历史特点、历史规律、历史意义、经验教训、未来战略,彰显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由沉到浮,由落到起的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中医药的使用,并在应用中医药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医药作用的认识,确立了对中医药的实践认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支持中医药发展的“中西医合作”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初步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医药实践认可的基础上,发展到对中医药的文化认可,形成“团结中西医”的方针,把中医药作为解决人民医疗卫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主张通过保护和改造中医药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否定中医药的思想进行了斗争,对党的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进行了纠正和调整,以保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整恢复中医药政策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医药的科学认可,确立“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追求中医药事业复兴的过程,既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也有曲折发展的教训,这为当前和今后继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和正文六章以及结束语共八个部分组成。具体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对开展本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进行概括,对中医药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阐述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该部分通过对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梳理,指出近代中医药发展呈现出被消灭还是继续发展两种不同命运趋向,而废除和消灭中医药成为影响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主线;提出近代以来国家贫弱所造成的民族自卑和文化自卑,是造成歧视和否定中医药的根源的观点;总结了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为后文阐述中国共产党是近代坚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力量代表,是近代中医药事业光明历史命运代表埋下伏笔。第二章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主要从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这三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事业的动因进行理论分析,彰显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中医药事业不仅是对中医药价值的高度认可,也是对人民利益和中华民族利益的深沉关切,更是改变中医药事业历史命运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该部分按照从实践到政策,由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从总体上对民主革命时期“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中西医合作”方针的形成、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进行分析考察,并对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进行概括和评析,借以突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基于实践需要的主动适应性,以及注重中医药使用的特点,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使用中医药的重大意义: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坚持,迎来了中医药繁荣发展的光明希望。第四章主要考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和改造。该部分在沿袭从实践到政策、从政策到实践效果的分析模式基础上,依次考察建国初“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分歧,以及分歧的实质及产生原因;揭示中医药事业曲折发展的历程,探究该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着重阐发“团结中西医”方针所包含的对中医药进行保护、改造、提高的政策内涵,以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整个时期,对保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对待中医药的正确政策,中医药才终于摆脱濒临灭亡的历史命运。第五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和推广。该部分沿袭前两章的分析模式,从改革开放初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三个方面,展现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脉络、历史特点;注重阐发“中西医并重”方针所包含的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内涵;分析该方针对改革开放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彰显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根本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医药事业受歧视、被消灭的历史命运,代之以发展复兴的历史命运。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其经验主要包括: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采取保护和扶持中医药的政策;坚持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其教训主要是: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不能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发展中医药事业;不能以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其启示主要是:党和国家要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要按照中医药自身的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l要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等。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该部分内容立足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着眼于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发展和复兴。从当前中医药处于弱势地位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药特色淡化等突出问题出发,对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应采取的战略进行分析思考。提出正确处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推进形成中医药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中医药宣传,营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等一系列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举措,为未来中医药事业的复兴发展提供借鉴,旨在通过该部分内容与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相呼应,彰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改变而得到改变的历史事实。

张希[4](2016)在《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大工业生产及现代化进程的扩张,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显,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生态科学方法论,逐步成为人们观察世界、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方法,并影响和渗透医学和医学模式的发展与转换。而现代医学,因自身技术主义的趋向、市场诱因的作用等,导致医学人文价值及精神的失落。面对人类新的健康问题,“走向生态”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医学作为自古以来系统存在而持续发挥作用的医药科学和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生存智慧及养生治病的实践经验。她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维度的统一关系中,构建了一个天人互动的生命模式,体现了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的内在统一,内含丰富的生态医学思想,并从其理法方药体系中体现出来。对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挖掘研究,既是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学理上的需要,也是医学模式转换的现实需要,以期为处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困境中的现代人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文医学解决思路。因此,立足文献及中医原创理论整理为基础,在归纳已有学者对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方法论特征和临床实践三个层次对中医生态医学思想进行整理。并在分析现代医学面临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带来的困境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医的生态医学思想对现代医学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有针对性的阐述了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价值:有助于医学本质及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彰显,对医学模式的转换提供借鉴和启迪,对调适现代生活方式、提升生命价值取向、维护生命康宁,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及方法策略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然而,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并不是完成式,她不但要在理念上需要丰富发展起来,还要在技术上不断吸收、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命康宁的追求之中。

陶朔秀[5](2015)在《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文中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孙思邈)。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论文立足于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促进,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主要特征的中华导引术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厘清并把握了导引术研究和发展的三个维度,表现为:其一,“体医结合的交叉性研究”。基于中华导引术与中医养生学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论文系统引入了中医养生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传统体育”与“传统医学”双向并行的“体医结合”范式的理论思考与探索,搭建了中华导引术与中医养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其二,“立足传统与面向现代的融合性研究”。论文立足于中华导引术的传统性,同时又面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的老龄化、亚健康、慢性病等社会难题,与时俱进,古为今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华导引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性研究,提高了研究的应用性和时效性;其三,“导引疗病与导引健身的整体性研究”。基于导引术在发展过程中“导引疗病”与“导引健身”被割裂为“医学领域”与“体育领域”两大阵营的现状,论文进一步加强了导引疗病与导引健身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论文以中医导引文献为基础,首先对卷帙浩繁的古典文献中导引术养生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并对跨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把控和掌握,整理出关于中华导引术技术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而对其发展脉络进行了不同历史区间的描述与分类。其中包括:史前时期之萌芽;夏商周时期之初步兴起;春秋战国时期之流行;秦汉魏晋时期之多元化演进;隋唐五代时期之实用性发展;宋辽金元时期之融合性递进;明清时期之体系化定型。在此基础上,借助中医养生学“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体系,分别从中医学的“整体观”、“治未病理论”、“顺时养生”等视角对中华导引术内蕴含的中医养生学智慧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针对中医学的“整体观”方面,认为:(1)整体观是中华养生文明的基本理念;(2)“形气神”三位一体是中华导引术的整体观;(3)“三调合一”是中华导引术整体观的具体表达。在“治未病理论”方面,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角度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华导引术的具体实践,指出:(1)在“未病先防”环节,要“常欲小劳”;(2)在“既病防变”环节,对于“未盛之疾”应注意导引的适应证,当出现外邪初犯人体的太阳表实证症状时,进行“汗法”之一的导引锻炼,驱邪随汗外出,对于“未传之疾”,则应注意“肝病护脾”、“脾病护肾”、“肾病护心”、“心病护肺”、“肺病护肝”五个方面,同时结合健身气功的习练方法进行了阐释和解读;(3)在“瘥后防复”环节,指出:首先,控制运动量,选择适合的习练姿势;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导引术的种类、时间。在“顺时养生”方面,首先,根据“五脏主时”理论与中华导引术,提出了四季养生实践方略。指出:(1)春生,疏肝达郁;(2)夏长,养心健脾;(3)秋收,养肺敛金;(4)冬藏,藏精固肾。其次,根据“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华导引术的联系,提出了时辰养生的指导意见。同时,在科学认识理解中华导引术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导引术的发展现状,论文立足于中华导引术的可持续发展,对当前和今后中华导引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指出:第一,由于原始巫术、宗教等与导引养生在早期有着内在的联系,加之歪理邪说等文化糟粕在导引术发展中存有寄生空间,因此以中医养生学为指导,科学化健身是中华导引术当代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以积极老龄化为目标,中华导引术要与老年体育建立并形成耦合与互动关系;第三,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华导引术要融入全民健身计划的主流,成为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

殷忠勇[6](2015)在《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心身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问题,它是关于心和身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心和身在本质上是可以统一的还是完全对立的东西。心身关系是哲学中的心与物、精神与物质、意识与存在这一基本问题在医学领域中的展现,因此,心身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医学的哲学问题,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医学的哲学思想。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和片面的,因此,凡是有所争执的东西往往都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目的基础上的一种认识、一种说法、一种解释。古今中外,关于心身问题本质及其关系的认识,往往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时代语境和情境。因此,理解心身关系需要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化历史语境下进行。中国古代先贤关于心身关系这一心灵哲学的研究往往是建立在解决人生哲学、生活哲学、政治哲学问题的基础上的,心理思想往往融合、糅杂在哲学思想体系之中,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生产和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先秦时期荀子提出的“形具而神生”、着有《神灭论》的南朝的范缜提出的“形神相即”和“形质神用”堪称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心身一元论的杰出典范。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前苏格拉底的米利都学派坚持一元的原子唯物论思想,虽然受到自然哲学的影响,但也逐步认识到物质和精神的差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是神赋予的二种精神实体,是人身上最接近神性的部分;柏拉图认为灵魂和肉体是相互分离而又各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且灵魂是永恒不朽的;亚里士多德则主张灵魂和躯体不能分离,灵魂依存和寄寓在躯体之中。近代以后,法国哲学家、科学家笛卡尔的唯物主义的心身二元思想影响深远,这种二元论的基本立场、研究模式和方法论观点后来成了欧洲人的根本思想方法,直到现当代的心灵哲学也未能逃离其心身二元论的思想藩篱,并造成了西方医学的发展困境。现代以后,西方哲学界对心身问题的认识在不断的变换角度、重组概念,然而却始终未能摆脱笛卡尔以来的二元思想的影响,其根源在于首先将笛卡尔的二元论作为前提,因而所有的探寻都是无终的。而东西方宗教尽管没有最终体现出唯物主义心身一元论的立场,但其客观存在的社会控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心身调节功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国传统哲学指导下的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是中国传统医学对心与身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乃至社会观、生活观等方面的全面探讨和表达,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哲学观。心身一元的哲学思想始终广泛、深厚地贯穿、弥漫和蕴涵在中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中,围绕着塑造和回答医学目的、医患关系、医学发展方式、医疗模式等问题,在健康的内涵及其维护,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以及医学发展模式改进和完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表现出视各种因素为一个系统的和谐、共生、平衡的思想。现代医学对心身关系的认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和深刻的程度远没有达致中医学的水平和境界,以至于心身医学本身根本没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和机会。但是中医学心身一元的发展思维并不意味着中医学可以作为未来医学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的代表,在经历了心身二元分裂后的医学重新回归之时,其心身统一的质量和水平必定是提升了一个“螺距”的,这是我们必须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的。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具体哲学内涵,可以概括为:本体论角度下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形与神俱的生理身体观、以人为贵的生命价值观;认识论角度下的医患相得的医患关系观、仁爱遵道的道德伦理观、不失人情的患者情境观;实践论角度下的位育中和的生命健康观、修身养心的德性养生观、形神同治的临床治疗观。这些内涵显示出中医学以普遍的、联系的、运动的视角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关系。中西医学哲学观、科学观的差异自然是建立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之上的,我们从时间与空间、元整体观与合整体观、关系中心论与实体中心论等三个角度对此做出了探析,以期对造成中西医学心身思想差异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的文化差异做出辨析。由于受到一定的科学政策、群体规范、利益分配和权力博弈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追求真理手段的科学,其社会功能也会出现干扰和异化,因此,我们在科学主义和技术权力视域下阐述了中西医学心身分离的发展困境,并提出要在历史主义和语境论科学观下对中医心身一元思想的做出理解与解释,以获得对中医科学性和中国传统知识合法性的支持。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而产生出的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作为一种思维范式、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的理论价值,在获得广泛的社会信任和文化认同后,将对中医学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思维基础,实现这一价值,需要消除文化认同歧视,促进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复兴;需要消除价值评价歧视,促成社会建制的表达和安排。同时,通过对现有医学模式以及医学科学与人文关系、医学技术权力的反思,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内涵将最终转识成智、转智成策,为实现在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医学”体系的构建做出现实的贡献。

金丽[7](2013)在《中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中医药大学较之西方综合大学及医科大学有自身特质: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要中医学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与学习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传道、引导的作用。大学教学需要注重教学方法与技巧,但更重的是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与在融会贯通基础上创新的能力。大学应教学与科研并重。大学之学术圣地,应成为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缩影。

李海玉,刘理想[8](2011)在《参悟精微,务本论道——国医大师陆广莘的主要学术观点》文中认为当代着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国医大师陆广莘,将中医药学学术思想归结为"循生生之道,助生生之气,用生生之具,谋生生之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中医学为健康医学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健康医学理论基础。本文从中医学之"本"和从实际出发,以辨证与辨病、生生之为道总结了陆广莘先生的主要学术观点。

付晓男[9](2009)在《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文中指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中医现代化为问题核心,以中西医学范式差异为基本线索,对中医发展在当前遇到的瓶颈似的问题进行哲学上的反思。本文重点研讨两大方面的问题,第一方面讨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工具,主要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本体论、方法论以及逻辑历史根源上,对中西医学范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研究,力图从范式的各个不同层面上揭示中西医的异同之处。第二方面是对中医现代化问题的思考。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探求中西医学范式差异的目的,在于弄清长期以来在探求“中西医汇通”和“中西医结合”中的汇而不通和结而未合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医的发展方向,即如何走上现代化道路的问题。这部分的研究主要运用了史论结合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虽然在现阶段中西医学难以结合,但是,中西医结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当前还应允许中西医学范式差异的存在,以多元模式共存的方式,保持和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剔除通过比较发现的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东西,才能使中医走上民族化、世界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王象礼[10](2008)在《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次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次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二次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二次革命的外部条件已届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次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1)、"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哲学部类、理论中医学部类、基础中医学部类、应用中医学部类、中医工程技术学部类5大部类。

二、21世纪中医学向何处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中医学向何处去(论文提纲范文)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
    三、文献述评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一、流动规模
        二、流动方向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特征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四、小结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3)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价值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中医及中医学
        (二) 中药及中药学
        (三) 中医药及中医药事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二) 简要评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一) 研究内容
        (二) 基本框架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第一节 中医药的历史作用及特点
        一、中医药具有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中医药长期以来对保障中国人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作用
        三、中医药具有便、简、验、廉的特点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近代否定中医药的思潮
        一、西医的传入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出现
        二、新文化运动与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发展
        三、近代否定中医药思潮的认识根源
    第三节 近代维护中医药的抗争
        一、民国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及中医界的抗争
        二、废止中医案及中医药界的抗争
    第三节 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及启示
        一、废除还是发展:近代中医药事业的两种发展趋向
        二、民族自卑与文化自卑: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根源
        三、近代中医药历史命运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动因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要求重视人民的生命健康
        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医疗卫生国情的认识
        一、近代中国疾病多发
        二、西医少,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
        三、发展中医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
        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提倡与应用
    第一节 “中西两法治疗”的实践
    第二节 “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
        一、根据地建设和社会改造
        二、边区的中西医矛盾和分歧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
        四、“中西医合作”及“中医科学化”方针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初步发展
        一、提倡和鼓励使用中医药的最初规定
        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初步探索
        三、中医药学术研究团体的建立
        四、中药研究的初步开展
    第四节 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保护与改造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一、“团结中西医”方针的确立
        二、“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分歧及政策调整
        一、“封建医”还是“伟大宝库”——对中医药认识的分歧
        二、从中医学习西医到西医学习中医—对中医药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 中医药方针政策的贯彻及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时期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起步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药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医药的扶持与推广
    第一节 中医药事业的恢复和调整
        一、恢复党的中医药政策
        二、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三、整顿中医医院及教科研工作
    第二节 “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及其内涵
        一、依靠三支力量,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形成
        二、“中西医并重”方针的确立
        三、“中西医并重”方针的内涵
    第三节 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中医药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二、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的发展
        三、中医药立法持续推进
        四、中医药在医疗改革中的特色优势得到发挥
        五、中医药教育及人才培养进一步发展
        六、中医药服务和中医药产业广泛发展
        七、中医药文化受到重视
        八、中医药国际化深入发展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认识与评价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特点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
        三、对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评价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义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意义
        一、根本改变了近代中医药的历史命运
        二、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路径选择
        三、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重要载体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
        一、客观看待中医药的价值和作用
        二、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西医学习中医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教训
        一、不能将中西医学术问题政治化
        二、不能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不能用西医思维发展中医药事业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启示
        一、创造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发展中医药事业
        三、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认识中医药
结束语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思考
    一、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中西医关系
    三、推动形成中医药法律体系
    四、做好中医药宣传,形成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推进中医药国际化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生态学的发展与生态方法论的形成
        1.2.2 生态方法论对现代医学的影响
        1.2.3 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第2章 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及其体现
    2.1 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2.1.1 元气说
        2.1.2 阴阳说
        2.1.3 五行学说
        2.1.4 天人观
        2.1.5 形神观
    2.2 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哲学体现
        2.2.1 天人合一
        2.2.2 人与社会统一
        2.2.3 形神一体
第3章 中医方法论的生态医学特征
    3.1 系统观
    3.2 整体观
    3.3 恒动观
    3.4 平衡观
第4章 中医临床治疗中的生态医学思想应用
    4.1 方药体系
    4.2 针灸疗法
    4.3 情志疗法
    4.4 养生固本
第5章 现代医学困惑
    5.1 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加剧
    5.2 社会因素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加深
        5.2.1 社会生产方式的的影响
        5.2.2 不良价值观的的影响
        5.2.3 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
    5.3 医学自身发展困惑
        5.3.1 技术迷信
        5.3.2 技术滥用
        5.3.3 医学行为商业化
第6章 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现代价值
    6.1 有助于医学人文本质的回归与彰显
    6.2 对于医学模式转换的借鉴和启迪
    6.3 提升生命价值取向
    6.4 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调适作用
    6.5 有益于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前言
    1.2 选题依据
        1.2.1 以“中华导引术”为研究对象的思考
        1.2.1.1 中华导引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
        1.2.1.2 导引养生:满足社会大众对健康的极致需求
        1.2.1.3“巫术与迷信”的摒弃:中华导引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1.2.2 以“中医养生学”为研究视角的思考
        1.2.2.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研究视角的中医养生学
        1.2.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扎实的医学功底有效把控中医养生学
        1.2.2.3“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医养生学助推中华导引术的现代发展
        1.2.3 以“导引术”与“治未病”理论为研究内容的思考
        1.2.3.1“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内容
        1.2.3.2 中华导引术中蕴含丰富的“治未病”思想
        1.2.3.3“导引术”与“治未病”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效用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1.3.1 研究秉持的基本思路
        1.3.1.1 与时俱进,立足时代发展,以积极老龄化、亚健康为宏观背景
        1.3.1.2 另辟蹊径,以中医养生学及其“治未病”理论为研究视角
        1.3.1.3 不虚美,不隐恶,立足科学发展,以中华导引术健康发展为主旨
        1.3.2 研究进行的基本框架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关注健康,并身体力行,通过中华导引术进行干预,提高生命质量
        1.4.2 以中医养生学为研究视角,有效促进中华导引术可持续、健康发展
        1.4.3 以人口老龄化为宏观背景,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4.4 将“治未病”等理论引入论文研究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资料法
        1.5.2.2 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1.5.2.3 专家访谈法
        1.5.2.4 系统研究法
    1.6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1.6.1 研究的创新点
        1.6.1.1 体医结合的交叉性研究
        1.6.1.2 立足传统与面向现代的融合性研究
        1.6.1.3 导引疗病与导引健身的整体性研究
        1.6.2 研究的难点
        1.6.2.1 化繁为简:对卷帙浩繁古典文献中导引术养生理论的梳理归纳
        1.6.2.2 去伪存真:对鱼龙混杂理论体系的判断和扬弃
        1.6.2.3 交相辉映:对跨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把控和掌握
        1.6.2.4 耦合互动: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考与探索
    1.7 预期结果
        1.7.1 系统引入中医养生学的研究视角和理论体系
        1.7.2 与时俱进,为应对和改善国民健康问题提供了建设性意见和理论指导
        1.7.3 对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进行系统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1.7.4 进一步深化了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理论对导引术的指导
    1.8 相关概念的界定
        1.8.1 中华导引术
        1.8.2 养生
        1.8.3 中医养生学
        1.8.4 健康与亚健康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2.1 关于导引术研究的总体情况概览
    2.2 关于导引术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导引术健身、疗病以及康复的相关研究
    2.4 关于导引术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
3 中华导引术技术与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1 中华导引术的萌芽与兴起
        3.1.1 原始萌芽——史前时期
        3.1.2 初步兴起——夏商周时期
        3.1.3 遍及朝野——春秋战国时期
    3.2 中华导引术的完善与成熟
        3.2.1 多元化演进——秦汉魏晋时期
        3.2.2 实用性发展——隋唐五代时期
        3.2.2.1 中华导引术与医学的融合和贯通
        3.2.2.2 中华导引术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3.2.2.3 中华导引术的外输与革新
        3.2.3 融合性递进——宋辽金元时期
        3.2.3.1 理论总结与归纳
        3.2.3.2 技法体系多样与简化
        3.2.3.3 体医结合理论与实践
        3.2.4 体系化定型——明清时期
        3.2.4.1 导引论着的层出与涌现
        3.2.4.2 导引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4 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智慧
    4.1“三调合一”的整体观:中华导引术的内在特质
        4.1.1 整体观:中华养生文明的基本理念
        4.1.2 形气神:中华导引术“三调合一”的整体观
        4.1.3 三调合一:中华导引术整体观的具体表达
    4.2 未雨绸缪与防微杜渐:中华导引术与“治未病”理论的耦合与互动
        4.2.1 医卫重心前移: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养生学之“治未病”思想
        4.2.2 上工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解读
        4.2.3 耦合与互通:中华导引术与中医“治未病”思想
    4.3 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4.3.1 四季养生:“五脏主时”理论与中华导引术
        4.3.2 时辰养生:子午流注理论与中华导引术
5 中华导引术的当代发展
    5.1 科学化健身:中华导引术当代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5.1.1 原始巫术等内容和思想与导引术发展早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交叉
        5.1.2 歪理邪说等文化糟粕在导引术发展中存有寄生空间
        5.1.3 中医养生学为导引术科学化发展提供保障
    5.2 积极老龄化:中华导引术与老年体育的耦合与互动
        5.2.1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老年体育的发展
        5.2.2 中国传统导引养生术的传存与创新
        5.2.3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导引术对老年体育的有效介入与长效发展
    5.3 全民健身计划:中华导引术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内容
        5.3.1 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
        5.3.2 国家战略框架下中华导引术的发展
6 结论
7 建议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附件
    附件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
    附件 2“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调查表
    附件 3“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6)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溯源与审视:东西方文化中的心身关系
    第一节 中国传统中的心身关系
        1、远古先秦时期的心身思想
        2、汉唐时期的心身思想
        3、近古时期的心身思想
    第二节 西方文明中的心身关系
        1、古希腊时期的心身思想
        2、近现代的西方心身思想
        3、心身一元:突破与重陷
    第三节 宗教视野中的心身关系
        1、宗教的心身观念
        2、宗教的功能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章 考察与解读: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体认
    第一节 心身关系:医学的哲学问题
        1、心身关系是医学关注的基本问题
        2、中医学与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医心身思想的哲学基础
        1、气一元论:本原、运动、变化
        2、阴阳学说:对立、互补、统一
        3、五行学说:依存、制约、转化
    第三节 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归途
        1、形神合一:唯物主义的心身一元思想
        2、心身医学的本质与趋向:心身关系的一元回归
第三章 辨识与诠释: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哲学内涵辨识
        1、本体论角度下的自然观、身体观、生命观
        2、认识论角度下的医患观、伦理观、心理观
        3、实践论角度下的健康观、养生观、治疗观
    第二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诠释
        1、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的和谐与倡导
        2、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活动的局限与控制
        3、人与他人的关系:和而不同的尊重与共存
        4、人与自我的关系:德性身体的追求与超越
第四章 歧出与变革:中西医学心身思想的一元回归
    第一节 中西医心身医学思想差异的认识和比较
        1、时间与空间
        2、元整体观和合整体观
        3、关系本体论和实体本体论
    第二节 科学和技术背景下中西医学心身思想的统一
        1、科学主义和技术权力视域下中西医学心身分离的发展困境
        2、理解与解释:历史主义和语境论科学观下的中医心身一元思想
第五章 重塑与超越: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价值和实现
    第一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理论和实践价值
        1、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理论价值
        2、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的现代实践价值
    第二节 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价值实现的策略与途径
        1、消除文化认同歧视:传统文化的自觉和复兴
        2、消除价值评价歧视:社会建制的表达和安排
尾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灵魂的重量—代“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何为大学
2 大学还需要教师吗
3 大学教学技巧

(8)参悟精微,务本论道——国医大师陆广莘的主要学术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之“本”
2 从实际出发
3 辨证与辨病
    3.1 从状态变量中识别健病之变
    3.2“因发而知受”
    3.3 去粗取精, “知丑, 知善”
    3.4 去伪存真, “知病, 知不病”
    3.5 由表入里, 从“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
4 生生之为道

(9)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1.5 研究方法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中西医学本体论的差异
    2.1 自然观差异
        2.1.1 元气论与原子论
        2.1.2 物质观与运动观
        2.1.3 元气论和原子论对中西医学的影响
    2.2 天人观差异
        2.2.1 天人合一
        2.2.2 天人对立
    2.3 人体观差异
        2.3.1 功能与形态
        2.3.2 功能性疾病与器质性疾病
第3章 中西医学方法论的差异
    3.1 认识方法的差异
        3.1.1 司外揣内与形态解剖
        3.1.2 医者意也与科学实验
        3.1.3 象数之术与数学方法
    3.2 研究方法的差异
        3.2.1 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3.2.2 整体研究与分解研究
        3.2.3 黑箱研究与白箱研究
    3.3 思维方法的差异
        3.3.1 中医学的朴素系统论思维
        3.3.2 西医学的还原论思维
        3.3.3 医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
第4章 中西医学差异的原由
    4.1 中西医学的历史轨迹
        4.1.1 中西医学的起源
        4.1.2 中西医学的发展
    4.2 影响中西医差异的因素
        4.2.1 历史因素
        4.2.2 地理因素
        4.2.3 科学技术因素
        4.2.4 政治经济因素
        4.2.5 文化因素
第5章 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
    5.1 从“中西医汇通”到“中西医结合”
        5.1.1 西学东渐与中医学主流地位的失落
        5.1.2 中西医汇通的历史尝试
        5.1.3 中西医汇通的教训与功绩
        5.1.4 “中西医结合”对“中西医汇通”的继承和发展
    5.2 “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科学化”
        5.2.1 昙花一现的“中医科学化”
        5.2.2 中西医结合的探索
        5.2.3 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成就及其方法论思考
        5.2.4 中西医结合是个复杂的历史过程
    5.3 由“中西医结合”引出的“中医现代化”
        5.3.1 中医现代化是中西医结合的必由之路
        5.3.2 保持中医特色与中医现代化
        5.3.3 中医发展需要多元模式互补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Abstract

(10)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中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中医学的理论问题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界定
    1.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
        1.3.1 理论特质
        1.3.2 体系结构
    1.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界定、最佳建构方案急待求证
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界定
    2.1 定位 (含定性) 与参照系
        2.1.1 世界文化、科学的多源性、多样性、竞争性共生背景 (参照系)
        2.1.2 人类科学发展的层次、阶段 (参照系)
        2.1.3 科学研究方法的演进历史 (参照系)
        2.1.4 学科发育发展成熟度 (参照系)
        2.1.5 学科研究对象的层次、复杂程度 (参照系)
    2.2 定性、定位及学科体系
        2.2.1 多参照系复合定性、定位
        2.2.1. 1 从世界文化、哲学、科学的多源性、多样性参照系定位
        2.2.1. 2 从人类科学发展的层次 (阶段) 参照系定位
        2.2.1. 3 从科学研究方法的演进历史参照系定位
        2.2.1. 4 从学科发育的成熟度参照系定位
        2.2.1. 5 从学科研究对象的层次、复杂程度及研究方法参照系定位
        2.2.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学科系统结构
3 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
    3.1 求本溯源别流、梳理原有体系
        3.1.1 一次浪潮与原创中医学体系
        3.1.2 原创中医学体系的延伸与传统中医学体系
    3.2 重择突破向度、建构三大体系
    3.3 解构与重构原创、传统中医学体系
    3.4 创新建构现代中医学体系
        3.4.1 建构原则
        3.4.1. 1 主体传承、自主创新原则
        3.4.1. 2 开放、兼容, 大科学建制原则
        3.4.1. 3 系统科学建制原则
        3.4.2 建构原理
        3.4.2. 1 全层次、全生态原理
        3.4.2. 2 复杂性、自组织原理
        3.4.2. 3 意念反射, 神主导形原理
        3.4.3 体系结构建构原则
        3.4.3. 1 体系结构的层次、有序、有机性原则
        3.4.3. 2 学科建制的分化、综合辨证统一式双重建制原则
        3.4.3. 3 逻辑构造的中医辨证思维及逻辑与现代辩证逻辑整合型建制原则
        3.4.4 体系大部类层次结构
        3.4.4. 1 中医人体生命哲学部类 (层)
        3.4.4. 2 理论中医学部类 (层)
        3.4.4. 3 基础中医学部类 (层)
        3.4.4. 4 应用中医学部类 (层)
        3.4.4. 5 中医工程技术学部类 (层)

四、21世纪中医学向何处去(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2]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中医药事业研究[D]. 胡永干. 武汉大学, 2017(06)
  • [4]中医生态医学思想及现代价值研究[D]. 张希. 云南中医学院, 2016(08)
  • [5]中华导引术的中医养生学研究[D]. 陶朔秀. 上海体育学院, 2015(05)
  • [6]中医心身一元医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 殷忠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1)
  • [7]中医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 金丽. 光明中医, 2013(01)
  • [8]参悟精微,务本论道——国医大师陆广莘的主要学术观点[J]. 李海玉,刘理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06)
  • [9]论中西医学的范式差异及中医现代化[D]. 付晓男. 吉林大学, 2009(11)
  • [10]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J]. 王象礼.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2)

标签:;  ;  ;  ;  ;  

21世纪的中医药何去何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