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混交造林提升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

大力开展混交造林提升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

一、大力开展混交造林 提高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张昕[1](2021)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本文将新河河堤林带分为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和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两部分。迎水坡侧植物景观空间以保留老河堤滩面上的毛白杨为主,种植混播草甸进行河堤迎水坡滩面的快速覆绿,在河滩面较宽区域,设计人工生境岛。基于不同目标导向的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根据场地条件和现状问题设计了规则或不规则的混交林植物组合: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设计了两种规则式块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防护林空间形成了满足河流生态防护需要的规则式混交林带;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通过不同树种的组合配置设计了两种风景林和三种生态林等五种不规则团状混交林植物组合,在背水坡侧防护林空间形成了具有丰富场地生境条件和风景观赏游憩功能的自然式针阔叶混交林带;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河道右岸防护林带设计沿用郊野Ⅰ段生态林带的植物组合,并在林带中嵌入具备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功能的“宫胁林”植物组团。将八种混交林植物组合在新河防护林带设计范围内进行布局,并根据设计实践中所面临的场地问题对特殊节点位置进行详细的种植设计。在进行林带施工时,根据树种的苗源和造价问题来确定每种乔灌木的栽植规格,并参考混交林的栽植实践经验和相关造林规范解决造林密度的问题。综上,在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中,总结当前河流防护林带建设现状和基于多目标需求的混交林带基础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新河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新河河道迎、背水坡侧合理设计和塑造富有自然、野趣和地域特色的针阔叶混交林带景观,也期望可以为其他河道的河堤林带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思路和借鉴。

杨凝[2](2020)在《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雄安新区位于大清河流域的要地,目前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覆盖率低、林分结构不合理且质量低,水源涵养功能差;林木耗水量过大导致下游生产生活区缺水,生态环境恶化,上下游用水矛盾尖锐。因此,分析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对全面推进雄安新区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大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现状评价,在建设生态输水型小流域的背景下,提出水源涵养林造林典型设计,由此得出:(1)从水源涵养林造林设计原则、树种选择及搭配、营林模式及造林技术措施和造林密度研究四个方面总结出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2)大兰小流域主要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大小顺序为刺槐×杨树混交林>杨树纯林>刺槐纯林>油松纯林>荆条灌丛>荒地>三裂绣线菊灌丛。杨树的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最好,刺槐×杨树混交林的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最好。(3)在现状水源涵养林功能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立地类型,对大兰小流域15个立地类型进行了造林典型设计,最终确定该小流域应营造针阔混交林、针灌混交林为主,提出了5种配置模式,分别为封山育林模式、侧柏+荆条混交模式、侧柏+山杏混交模式、侧柏+刺槐混交模式及油松+刺槐混交模式,以期为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提供依据。

容怀钰[3](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王建良[4](2018)在《林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调研报告——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介绍了山西省长治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了未来林业生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要打好山上灭荒攻坚战,打好身边增绿攻坚战,打好产业富民攻坚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

马振环[5](2017)在《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在森林多功能经营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以耕代抚”的公益林经营管理方式,以期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实现对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探索该经营方式对公益林水源涵养功能产生何种影响,从而验证其开展实施的可行性,在生态公益林林果高效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的研究基础上,在建成于2013年的林果高效经营试验基地中开展研究。研究通过构建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试验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进行评价,同时用土壤蓄水能力法对实验林的水源涵养量进行评价,综合实验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及水源涵养量的变化,对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通过频度法结合理论法筛选出13个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指标,以此构建包含目标层、功能层和指标层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从而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在对三种改造模式的各评价指标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运算,得出各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值。同时对不同模式的水源涵养量进行计算,并对综合评价值和水源涵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带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2.6293,水源涵养功能等级为良;块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2.1179,功能等级为良;点状模式综合评价值为1.9004,功能等级为中;三种改造模式林分的平均综合评价值为2.0659,功能等级为良;对照林分综合评价值为1.8718,功能等级为中,林果经营可提高杉木次生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带状模式的水源涵养量为436.54t/hm2;块状模式水源涵养量为376.18t/hm2;点状模式水源涵养量为342.14t/hm2;对照林分的水源涵养量是336.23t/hm2;三种改造模式林分的平均水源涵养量为384.95 t/hm2,相比对照林分的水源涵养量提高了14.5%,林果经营可以提高杉木次生林的水源涵养量。综合评价值和水源涵养量为极显着正相关(P<0.01)。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和水源涵养量的研究结果,得出“以耕代抚”经营方式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有提升效果,且以带状模式为最佳,块状模式次之。研究中构建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可为森林其他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任毅[6](2016)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市场机制是推进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区域生态一体化要想带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体制机制。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环境服务市场、流域服务、生物多样性、景观服务、碳交易等等,每一项交易内容都面临着产权界定、市场交易制度、交易主体、价格确定、法律政策保障等多重因素。市场的发展又面临不同阶段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需要设计构建一个有效的生态补偿市场,通过市场制度来实现北京及周边区域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共识。市场化手段在生态补偿设计中发挥良好的作用,需要满足三大基本条件:一是产权和责任明晰,要科学界定生态服务功能的责任主体;二是生态成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市场配置,明晰生态破坏治理责任,把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本纳入到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三是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重点解决了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如何培育合理的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问题;二是如何合理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标准并实现产权的多元化;三是生态补偿运行服务的市场化与合作路径问题。本研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围绕北京市与周边地区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方式和区域合作路径,研究设计市场化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提出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区域的典型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重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解释北京及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为何有利于破解超大城市发展的难题,弥补政府主导生态补偿的不足;第二章评述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理论,指出目前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不足,特别是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博弈理论、契约理论等作为市场化生态补偿的重要理论基础,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第二章同时对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核心目的。对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总结,提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第三章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国内外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优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国内外市场化屯态补偿的成功案例的主要经验与启示。第四章为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从界定利益相关方、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确定市场化补偿方式、确定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市场化补偿的思路、实现形式、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第五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核算。第六章对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补偿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和异地开发生态补偿模式,并分别设计出了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第八章为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总结研究成果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市场化生态补偿设计研究的关注热点。

王亚蕊[7](2016)在《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叠叠沟小流域植被优化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随着森林植被的增加无疑显着地改变了该区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林木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人工林出现了植被组成单一、密度过大、林分结构不合理和生物多样性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功能有效发挥,不仅造成了林地土壤干化等问题,还加剧了林水矛盾的失衡,严重地威胁着流域水资源安全及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充分理解林水科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流域内森林植被的合理空间配置已成为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尤其在水分限制型的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决定着森林植被群落的组成、密度、结构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因此,如何在充分量化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基础上来进行植被的空间配置是未来小流域植被建设与恢复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位于宁夏六盘山北侧半干旱区的叠叠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水源涵养林空间配置技术研究,首先利用实测和收集的资料,确定了小流域内水源涵养林的最佳森林覆盖率;然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小流域立地类型的划分,并基于Arcgis技术平台将结果落实到了整个流域中的具体地块。最后,基于不同立地类型的对位配置及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确定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的种类及其密度或覆盖度。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以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为目标,根据叠叠沟小流域内森林土壤饱和蓄水能力和该区20年内日最大暴雨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了小流域的最佳森林覆盖率。结果表明:以目前叠叠沟小流域内的主要森林类型的土壤饱和蓄水量现状来计算,小流域最佳森林覆盖率为27.96%。2)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并划分了叠叠沟小流域内的立地类型。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坡向和土层厚度是影响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环境因子;对主导环境因子和植被因子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并对立地类型采用坡向-坡度-土层厚度三段式命名方法,可将小流域划分为7个立地类型:Ⅰ阴斜坡厚层土立地类型、Ⅱ阴陡坡中层土立地类型、Ⅲ阳平缓坡厚层土立地类型、Ⅳ阳斜坡厚层土立地类型、Ⅴ阳斜坡中层土立地类型、Ⅵ阳陡坡厚层土立地类型、Ⅶ阴平缓坡薄层土立地类型。3)基于对位配置原则及小流域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现有植被特征、分布规律,提出了7种不同立地类型的适宜植被类型:立地类型Ⅰ适宜以华北落叶松和山杨为主的乔木群落、立地类型Ⅱ适宜以毛榛子和胡枝子为主的灌木群落、立地类型Ⅲ适宜以沙棘和胡枝子为主的灌木群落、立地类型Ⅳ适宜以虎榛子为主的灌木群落、立地类型Ⅴ适宜以白羊草为主的草本群落、立地类型Ⅵ适宜以百里香为主的草本群落、立地类型Ⅶ适宜以铁杆蒿为主的草本群落。4)要确定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需量化典型植被的结构与植被耗水之间的数量关系。应用率定检验的brook90模型模拟了不同的年内最大lai条件下三种植被类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沙棘灌丛林、草地)的年蒸散量,并对蒸散量与lai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蒸散量与lai均呈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99,p<0.01),且随着lai的增加逐渐缓慢,趋于一个极限值。同时,这些关系都存在lai的阈值,即:当lai小于阈值时,蒸散量都随lai增加迅速地增加;当lai大于阈值时,蒸散量随lai的增加的速率缓慢,趋于稳定。5)为研究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与立地因子之间的定性关系,以虎榛子灌丛群落为对象,用灌丛地上生物量来指示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能力,研究了灌丛地上生物量与土层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之间表现了极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86,p<0.01),这说明土层厚度是影响虎榛子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决定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主导因素。以上事实证实,在水分限制型的小流域内,当降水条件相对一致时,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子,而土层厚度所决定土壤的最大有效水量是决定坡面植被生长与分布的关键所在。6)为确定出具体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本文采用年内最大lai表示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将植被潜在年蒸散量作为植被水分的年消耗,将土壤最大有效水量作为植被水分的年供给,两者保持水量平衡时的lai,即为立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本文据此建立了不同立地类型的植被lai与土层厚度(t)的关系式:立地类型Ⅰ为lai=0.004637t-2.4、立地类型Ⅱ为lai=0.005467t-1.55、立地类型Ⅲ为lai=0.005078t-1.55、立地类型Ⅳ为lai=0.00441t-1.55、立地类型Ⅴ为lai=0.008984t-2.066、立地类型Ⅵ为LAI=0.009577 T-2.066、立地类型Ⅶ为LAI=0.011016 T-2.066,应用以上关系式和土层厚度可计算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便于指导林业生产,本文将叠叠沟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LAI转换为植被密度或者盖度来表示,其中:乔木林LAI与密度(N)关系为26.53202.1?=LAIN,灌木林LAI与盖度(C)关系为C=100×[1-exp(-0.497LAI)],草本群落LAI与盖度(C)关系为C=100×[1-exp(-1.226 LAI)]。基于以上结果,本文对小流域现有植被的空间配置提出了一些调整的建议。

王金龙[8](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齐特[9](2016)在《冀北地区丰宁县水源林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调整研究区幼龄水源林林分结构为目的,经过分析后确认可以从水源林地的生态效益方面研究幼龄水源林的林分结构,并且以冀北地区丰宁县4种水源林地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水源林地生态效益的主要因素考虑,着重探讨了水源林地土壤层与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效益、水源林地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并且以两方面结论为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地区内如何构建4种水源林林分类型的比例才能发挥水源林的最大生态效益。研究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比较不同立地类型内,样地土壤和枯落物持水能力,杨树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1334.49 t/hm2和1167.41t/bmm2,总体涵养水源能力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2)不同林分类型下水源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很大。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范围和平均值看,土样养分含量大体遵循的含量分布规律为:杨树林地>落叶松×山杏林地>油松×山杏林地>油松林地。(3)从水源林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角度分析,不同水源林地的生态效益功能差异明显,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阔叶针叶混交林地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功能;为充分发挥冀北地区水源林的生态效益功能,应加强对现存水源林的经营与管理,构建结构合理的水源林。(4)使用层次分析法研究冀北地区4种水源林地的合理结构后发现:能够充分发挥水源林地的生态效益功能的林分结构是油松林地的面积比例为15.01%、油松林×山杏林地的面积比例为22.93%、落叶松×山杏林地的面积比例为27.46%、杨树林地的面积比例为34.61%。

陈俊华[10](2011)在《“3S”技术支持下的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 ——以平通河和官司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防护林的空间配置是防护林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最佳效益的关键技术。防护林的空间配置不仅需要根据防护林林种的结构、功能和经营目标,确定防护林功能经营区和经营类型,实现分区、分类经营,而且需要在经营类型区内因地制宜地安排防护林林种,在林种中配置防护林类型。防护林的空间配置结果可为区域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森林健康经营以及低效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本文以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林健康经营技术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和“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整治和农林结构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紧密结合,以长江上游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平通河流域(中尺度)和官司河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3S”技术,以削洪增枯、水源涵养、减少水土流失以及增加长防林工程区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对两个流域的防护林体系进行空间配置和结构优化。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运用物元模型和层次分析法模型,辅助以“3S”技术分别对平通河流域和官司河流域的防护林进行了质量评价和健康评价。初步建立了一套基于“3S”技术的流域防护林健康或质量评价技术方法。首先利用GPS作为野外调查的辅助工具,采集解译标志;再利用遥感影像客观地获取流域的地表信息,在此基础上获取防护林体系的土地利用现状和防护林分布现状信息;最后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物元模型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流域防护林的健康或者质量水平评价。“3S”技术在信息获取、处理与分析方面具有较强的的客观性,从而使评价结论更加切合实际。(2)将“3S”技术运用到区域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研究。区域尺度防护林空间配置解决的主要一个问题是在区域尺度上,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多少才能够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国内学者提出以最佳森林覆盖率为指标的区域防护林空间配置的方法。本文对公式进行了改进。首先利用“3S”技术对区域森林进行健康或者质量评价,将评价结果落实到每一个地块并确定其每一个等级的面积,最后对最佳森林覆盖率的变量进行面积加权,从而获取区域适宜森林覆盖率,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科学,为下一步进行防护林的空间配置提供了依据。(3)总结出一套“3S”技术支持下的防护林空间配置及结构优化技术体系。利用“3S”,首先对研究区的防护林进行健康或质量或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进而确定该区域的适宜森林覆盖率,然后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防护林结构优化,最后通过分析大量野外调查资料,在GIS下进行空间配置,丰富了防护林学研究的技术方法。(4)区域防护林适宜植被类型和结构的确定是防护林体系研究和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在分析大量野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提出了代表长江上游不同地貌经济区的适宜防护林植被类型和林分结构,为防护林工程建设和低效林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5)系统地提出了代表四川盆地以北的长江上游山地丘陵区防护林林分结构定向调控技术针对四川盆地以北的长江上游山地丘陵区内主要的三种低效林—柏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和松柏混交林,针对这三种类型的林分郁闭度、林下灌木、草本盖度等,提出了“开窗补阔”和“生态疏伐”两种调控技术。并对调控后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提出了改造后林下补植的阔叶树种,为长防林工程建设、低效林改造以及森林健康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力开展混交造林 提高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开展混交造林 提高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河堤林带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1.1.2 我国河堤林带景观建设的不足之处
        1.1.3 风景园林学在河堤林带设计中承担重要角色
        1.1.4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方法需要探索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概念
        1.3.1 河道与河岸
        1.3.2 林带、河岸林带与河堤林带
        1.3.3 沿河防护林
        1.3.4 混交林带
        1.3.5 河流廊道
        1.3.6 河流生态系统
        1.3.7 绿道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河堤林带建设
        1.4.2 防护林设计研究
        1.4.3 混交林设计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概况
        2.1.1 新河河道概况
        2.1.2 上位规划条件
        2.1.3 规划设计范围
    2.2 场地现状问题分析
        2.2.1 场地现状
        2.2.2 规划设计问题提出
    2.3 新河河堤林带定位
    2.4 新河河堤林带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2.4.1 新河河堤林带分段
        2.4.2 新河河堤林带的种植规划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新城形象展示目的的新河城市段林带设计
    3.1 场地认知
        3.1.1 场地周边环境
        3.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3.1.3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功能定位
    3.2 规则式混交林带设计研究
        3.2.1 农田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3.2.2 防浪林带设计研究
        3.2.3 道路防护林带设计研究
        3.2.4 设计研究小结
    3.3 新河城市段混交林带设计
        3.3.1 树种选择
        3.3.2 规则式块状混交林带设计
        3.3.3 城市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3.3.4 新河城市段林带栽植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和景观目的的新河郊野Ⅰ段林带设计
    4.1 场地认知
        4.1.1 场地周边环境
        4.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4.1.3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功能定位
    4.2 基于景观和生态目的的林带设计研究
        4.2.1 生态风景林带设计研究
        4.2.2 风景林带设计实践
        4.2.3 景观生态林带设计实践
        4.2.4 生态景观林带设计实践
        4.2.5 设计研究小结
    4.3 新河郊野Ⅰ段混交林带设计
        4.3.1 树种选择
        4.3.2 不规则团状混交林带设计
        4.3.3 郊野Ⅰ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4.3.4 新河郊野Ⅰ段林带栽植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修复目的的新河郊野Ⅱ段林带设计
    5.1 场地认知
        5.1.1 场地周边环境
        5.1.2 新老河堤现状条件
        5.1.3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功能定位
    5.2 “宫胁法”造林研究
        5.2.1 宫胁造林法
        5.2.2 宫胁法的造林步骤
        5.2.3 具体实践研究
    5.3 新河郊野Ⅱ段混交林带设计
        5.3.1 树种选择
        5.3.2 新河林带“宫胁法造林”设计
        5.3.3 郊野Ⅱ段背水坡侧林带设计
        5.3.4 新河郊野Ⅱ段林带栽植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苗木表索引
    表A 新河城市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表B 新河郊野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表C 新河公园段河堤林带苗木表

(2)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源涵养林功能及作用
        1.2.2 水源涵养林结构配置研究
        1.2.3 造林规划设计研究
        1.2.4 造林典型设计研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土壤
    2.6 植被
    2.7 土地利用分析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布设及调查取样
        3.2.2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计算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研究技术路线
4 大清河流域上游(山区)水源涵养林造林技术体系
    4.1 造林设计原则
    4.2 树种选择及搭配
    4.3 营林模式及造林技术措施
    4.4 造林密度研究
5 大兰小流域主要林分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5.1 小流域概况
    5.2 大兰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5.2.1 植被层特征研究
        5.2.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5.2.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分析
    5.3 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能力分析与评价
        5.3.1 评价体系的构建
        5.3.2 不同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分析和评价
6 大兰小流域水源涵养林造林规划设计
    6.1 造林地立地类型划分
    6.2 水源涵养林适地适树分析及树种搭选择
    6.3 造林典型设计模式
        6.3.1 封山育林模式
        6.3.2 侧柏+荆条混交模式
        6.3.3 侧柏+山杏混交模式
        6.3.4 侧柏+刺槐混交模式
        6.3.5 油松+刺槐混交模式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兰小流域植被调查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介绍
致谢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林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调研报告——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长治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与存在问题
    1.1 建设成效
        11.1.1国土绿化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11.1.2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11.1.3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取得突破
        11.1.4森林资源保护能力显着增强
        11.1.5林业科技支撑力度持续加大
        11.1.6林业生态精准扶贫落实到位
    1.2 存在问题
        1.2.1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林分质量不高, 局部地区生态功能脆弱
        1.2.2 产业基地发展滞后, 技术管理薄弱, 干果经济林基地效益较低
        1.2.3 湿地保护意识不强, 资源十分匮乏, 全市湿地呈现退化萎缩趋势
2 林业生态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2.1 林业改革发展的新机遇
        2.1.1 林业发展提升到了新高度
        2.1.2 绿色发展赋予了林业发展新使命
        2.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林业发展新任务
        2.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林业发展新要求
        2.1.5 全球生态治理带来了林业发展新机遇
    2.2 林业生态建设的新挑战
        2.2.1 打好山上灭荒攻坚战
        2.2.2 打好身边增绿攻坚战
        2.2.3 打好产业富民攻坚战
3 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
    33.1积积极极筹筹措措资资金金, 保障投资需求
    33.2加加强强队队伍伍建建设设, 注重人才培养
    33.3全全面面深深化化改改革革, 完善配套制度

(5)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构建林分尺度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1.3.2 林果试验地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1.3.3 林果实验地水源涵养量测算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综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实验基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方法
        2.2.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2.2.3 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2.2.4 数据处理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3.1.2 评价指标的选择
        3.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三种改造模式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3.2.1 点状模式
        3.2.2 带状模式
        3.2.3 块状模式
        3.2.4 对照试验
        3.2.5 对比评价
    3.3 水源涵养量与水源涵养能力的比较分析
        3.3.1 水源涵养量的计算
        3.3.2 回归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初步确定水源涵养功能的林分评价指标
        4.1.2 构建水源涵养功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4.1.3 林果经营可提升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且带状模式最优
    4.2 讨论
        4.2.1 森林功能空间分布图
        4.2.2 森林生态系统其他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4.2.3 林果经营改造方式的进一步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1.1.2 通过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破解超大城市发展难题
        1.1.3 推动北京与周边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
    1.2. 研究区的典型性
        1.2.1. 研究区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建设状况
        1.2.2. 研究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2.3. 研究区经济协作现状
        1.2.4. 研究区生态补偿状况
    1.3. 研究内容
        1.3.1.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核算及基础理论支撑研究
        1.3.2.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研究
        1.3.3. 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制度规则设计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创新点
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
        2.1.1. 生态补偿定义的发展
        2.1.2. 区域生态补偿
        2.1.3. 政府生态补偿制度文献
        2.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化方法
        2.1.5. 生态补偿标准测算
        2.1.6. 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2.1.7. 北京与周边区域补偿机制
        2.1.8. 研究特点与存在问题
    2.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基于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2.2.5. 交易费用理论
        2.2.6. 组织和委托-代理理论
        2.2.7. 博弈理论
        2.2.8. 契约理论
    2.3.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基本属性
    2.4.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
        2.4.1. 生态补偿费和生态税收
        2.4.2. 排污权交易模式
        2.4.3. 碳汇交易模式
        2.4.4. 水资源交易模式
        2.4.5. 生态认证模式
3. 国内外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研究及借鉴
    3.1. 按市场交易类型划分的国外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
        3.1.1. 交易许可与限额交易
        3.1.2. 受益和受损方直接的市场交易
        3.1.3. 生态标记
    3.2. 我国现有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2.1. 缺乏有针对性且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3.2.2. 受益者支付和补偿制度不完善有违“谁受益谁补偿”原则
        3.2.3. 补偿网络与途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方式没有实现多元化
        3.2.4. 不同利益主体对生态补偿的认识差异较大缺乏协商机制
    3.3. 国内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典型实践
        3.3.1 浙江金华江流域市场化补偿
        3.3.2. 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
        3.3.3. 甘肃张掖跨地区可交易水票探索
        3.3.4. 广东碳排放权配额交易与碳金融
        3.3.5. 云南工业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森林碳汇项目
        3.3.6. 我国部分省市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3.4. 主要经验与启示
        3.4.1. 生态服务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市场手段仍是重要补充
        3.4.2. 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复杂,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3.4.3. 环境保护法律政策走向对生态补偿具有重要影响,亟需建立科学补偿标准
        3.4.4. 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和公平公正确保生态补偿多目标均衡
4.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与运作模式
    4.1. 市场化生态补偿构建思路
        4.1.1. 界定利益相关方
        4.1.2. 确定补偿标准与金额
        4.1.3. 降低交易成本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方式
        4.1.4. 确定市场化生态补偿的资金筹措和分配机制
    4.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实现形式设计
        4.2.1. 生态购买模式
        4.2.2. 协商谈判模式
        4.2.3. 生态环境认证模式
    4.3.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的基本框架
        4.3.1. 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4.3.2. 市场化生态补偿的构成要素
        4.3.3.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
    4.4. 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运作模式
        4.4.1. 区域政府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4.4.2. 企业用户间的市场化生态补偿运作模式
5.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格局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
    5.1. 生态背景—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分析
    5.2. 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5.2.1. 生态功能分区
        5.2.2. 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5.2.3. 协同治理、保护河湖水系及海洋生态环境
    5.3.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
        5.3.1. 冀北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2. 官厅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3. 密云水库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5.3.4. “稻改旱”项目的节水价值
6. 北京与周边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和存在问题
    6.1. 生态补偿的主要形式
        6.1.1. 国家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6.1.2. 北京的生态援助
        6.1.3. 已启动的市场化补偿案例
    6.2. 现行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补偿数额偏低,不能满足受益主体的需求
        6.2.2. 补偿的领域和空间范围有待拓宽
        6.2.3. 以项目为主的补偿有待制度化和长效化
        6.2.4. 以公共支付体系为主的生态补偿行政色彩过浓
        6.2.5. 生态补偿范围、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晰
7. 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 以协商谈判为主的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1.1. 密云水库水源河北区基本情况
        7.1.2.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
        7.1.3.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水环境容量及自净系数
        7.1.4. 密云水库流域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7.1.5. 密云水库流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2. 以排污权交易为主的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制度设计
        7.2.1. 建立大气污染市场化补偿的必要性
        7.2.2. 北京市大气环境容量测算
        7.2.3. 排污权交易制度市场化设计
        7.2.4. 具体的操作实施建议
    7.3. 以碳汇为主的森林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3.1. 北京与周边区域的森林系统
        7.3.2. 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前景
        7.3.3. 北京与周边区域森林碳汇潜力分析
        7.3.4. 森林碳汇制度市场化设计
    7.4. 以湿地发展基金为主的湿地市场化保护制度设计
        7.4.1. 京冀湿地生态系统互接
        7.4.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方法选择
        7.4.3. 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市场化设计
        7.4.4. 设立湿地发展基金
    7.5. 异地开发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7.5.1. 异地开发的实现路径
        7.5.2. 异地开发的生态产业选择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让市场机制在京冀跨区域生态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8.1.2. 制定生态红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8.1.3. 构建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模式
        8.1.4. 北京市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叠叠沟小流域植被优化配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六盘山自然概况
        2.1.2 叠叠沟小流域自然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气象因子
        2.2.2 土壤物理性质调查
        2.2.3 植被特征调查
    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小流域最佳森林覆盖率
    3.1 最佳森林覆盖率计算原理
    3.2 最佳森林覆盖率计算结果
第四章 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4.1 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原则
        4.1.1 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
        4.1.2 多因素综合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素
        4.1.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实地踏査相结合
    4.2 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4.2.1 小流域立地因子主成分分析
        4.2.2 小流域立地因子相关分析
        4.2.3 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
        4.2.4 小流域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4.2.5 小流域立地类型制图
第五章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植被类型的对位配置
    5.1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对位配置的原则
        5.1.1 适地适树
        5.1.2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5.1.3 自然分类与经营分类相结合
        5.1.4 混交造林配置
    5.2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对位配置
        5.2.1 现有适宜植被的组成及特征
        5.2.2 植被的选择
        5.2.3 林分植物种类的配置
第六章 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水源涵养林密度配置
    6.1 应用BROOK90模型模拟乔、灌、草蒸散量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6.1.1 BROOK90模型简介
        6.1.2 样地信息
        6.1.3 模型率定和检验
        6.1.4 数据处理
        6.1.5 蒸散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6.2 土厚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关系
    6.3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承载力
        6.3.1 乔木土壤水分承载力
        6.3.2 灌木土壤水分承载力
        6.3.3 草本土壤水分承载力
        6.3.4 各立地类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计算方法
    6.4 乔灌草LAI与密度(盖度)关系
        6.4.1 乔木LAI与密度关系
        6.4.2 灌木LAI与覆盖度关系
        6.4.3 草本LAI与覆盖度关系
        6.4.4 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小流域水源涵养林密度配置
    6.5 对小流域现有植被空间配置进行调整的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数据来源
        1.5.1 数据来源
        1.5.2 数据获取方法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2.1.3 研究综述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5E”原则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4.3 总结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5.1.1 效益评估主体
        5.1.2 效益评估目标
        5.1.3 效益评估阶段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5.3.4 结果分析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6.1.5 结果与分析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6.2.2 变量设计
        6.2.3 分析方法
        6.2.4 分析结果
        6.2.5 结论与讨论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7.4.1 工程前期准备
        7.4.2 工程建设实施
        7.4.3 工程项目管理
        7.4.4 工程资金管理
        7.4.5 工程效益评估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8.2.5 结果与分析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全文展望
        10.2.1 研究创新点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Ⅰ
导师简介Ⅱ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9)冀北地区丰宁县水源林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林业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
        1.2.1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
        1.2.2 水源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情况
    1.3 研究区水源林地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1.3.1 水源林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综述
        1.3.2 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情况
    1.4 水源林地结构调整方法综述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土壤情况
    2.4 气候情况
    2.5 水文情况
    2.6 植被情况
3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及内容
    3.1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3.2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3.2.1 水源林地水源涵养能力调查
        3.2.2 水源林地土壤养分含量调查
4 不同水源林地水源涵养能力的研究
    4.1 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
    4.2 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4.3 不同水源林地持水能力比较
    4.4 小结
5 水源林地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5.1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2 土壤养分的差异性分析
    5.3 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5.4 小结
6 水源林地调整
    6.1 调整的指导思想
    6.2 调整步骤
        6.2.1 构建层次结构
        6.2.2 创建判断矩阵
        6.2.3 判断矩阵的计算
    6.3 调整的结果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讨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10)“3S”技术支持下的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 ——以平通河和官司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长江防护林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2 研究的重要意义
    1.2 “3S”技术在防护林空间配置及结构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1 防护林景观格局中的应用进展
        1.2.2 防护林空间配置和结构优化中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成果
第2章 遥感图像处理及解译标志建立
    2.1 研究数据源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数字地形图处理
        2.2.2 森林资源分布图处理
        2.2.3 IKONOS 影像预处理
    2.3 土地利用遥感解译
        2.3.1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的制定
        2.3.2 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2.3.3 基于 ARCGIS 9.3 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3章 景观格局分析
    3.1 景观结构分析软件 FRAGSTATS
    3.2 官司河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3.2.1 景观指标的选取
        3.2.2 官司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3.3 平通河流域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3.3.1 平通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
        3.3.2 平通河流域土地利用动态
第4章 适宜森林覆盖率
    4.1 基于防护林健康的官司河小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确定
        4.1.1 防护林健康水平评价
        4.1.2 官司河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
    4.2 基于防护质量的平通河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的确定
        4.2.1 基于格网和物元模型的平通河流域防护林质量评价
        4.2.2 平通河流域适宜森林覆盖率
    4.3 本章小结
        4.3.1 适宜森林覆盖率
        4.3.2 森林质量的评价
        4.3.3 关于格网大小的选择
第5章 防护林结构定向调控及其生态功能高效维护
    5.1 官司河流域柏木纯林适宜林分结构
        5.1.1 研究方法
        5.1.2 研究结果
    5.2 基于林分水文效应的适宜柏木防护林类型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结果
    5.3 平通河流域适宜植被类型研究
        5.3.1 样地调查情况
        5.3.2 结果与分析
    5.4 防护林林分结构定向调控
        5.4.1 开窗补阔
        5.4.2 生态疏伐技术
        5.4.3 柏木纯林带状改造
        5.4.4 不同改造模式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
第6章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空间对位配置
    6.1 防护林土地利用分布格局现状
    6.2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格局优化
        6.2.1 小班特征值的选取及度量
        6.2.2 防护林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的物元模型
        6.2.3 各特征值的节域与经典域
        6.2.4 各特征值的权重设计
        6.2.5 防护林土地利用适宜性物元评判结果
        6.2.6 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结构优化
    6.3 防护林体系空间对位配置
        6.3.1 配置原则
        6.3.2 官司河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防护目标
        6.3.3 配置结果
        6.3.4 对位配置后的效益分析
    6.4 本章小结
        6.4.1 立地因子的选取
        6.4.2 树种的选择及混交方式
        6.4.3 研究方法和配置依据
第7章 平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
    7.1 平通河流域防护林分布现状
    7.2 平通河流域防护林结构优化
        7.2.1 防护林结构各级小班调整依据
        7.2.2 优化结果
    7.3 平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空间布局
        7.3.1 空间布局原则
        7.3.2 平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的防护目标
        7.3.3 空间布局结果
    7.4 平通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
        7.4.1 平通河水资源承载力
        7.4.2 水资源高效利用
        7.4.3 调整后效益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版 1-13
附录 B 作者简介

四、大力开展混交造林 提高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D]. 张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大清河上游山区典型小流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及造林设计[D]. 杨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林业生态建设转型发展调研报告——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J]. 王建良. 林业经济, 2018(07)
  • [5]三种改造模式对杉木次生林水源涵养功能提升评价研究[D]. 马振环.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北京与周边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研究[D]. 任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基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叠叠沟小流域植被优化配置[D]. 王亚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8]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9]冀北地区丰宁县水源林结构调整研究[D]. 齐特.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10]“3S”技术支持下的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 ——以平通河和官司河流域为例[D]. 陈俊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大力开展混交造林提升太行山水源涵养林整体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