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还普”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

老子“还普”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

一、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杜郑颖[1](2021)在《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文中认为

闫文辉[2](2021)在《《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效,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已经明显改变,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从整体看,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短板。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做出整体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则提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更加牢固”的“十四五”时期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群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其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和发展生态道德理论,不仅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生态伦理思想,更要立足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挖掘有益的思想。而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经》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环境哲学思维,研究《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探索其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契合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论文从助力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社会发展总目标出发,在整体梳理《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内容框架基础上,探求其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作用。首先,论述了题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价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也做了系统的说明。其次,探究了《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历史地位,阐述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必要性、根本理论依据以及《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再次,介绍了《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无为思想、清虚自守思想、道利万物思想、万物一体思想、万物平等思想和知和日常思想等六个方面。最后,论述了《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包括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目标、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和改进生态道德教育方法等。

潘从义[3](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民族利己主义驱使下,不少国家把自己的利益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不顾及他国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做出有损于他国乃至全人类的行为。当代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武器威胁、恐怖主义、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导致民族利己主义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但人类在许多事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尚未形成价值共识,没有形成人类共同价值观,世界各国在价值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对立,这其中有其深层次的思想观念根源。伴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人类逐渐形成了一些价值共识,但它们基本上是零散的,尚未成为完整系统的人类共同价值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人类事实上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顺时应势地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倡议提出后,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写入了联合国决议。这一切都表明,这一理念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同,也彰显了中国对全球治理的巨大贡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有作为其内核和灵魂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作为基础和支撑。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实际上已经根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提出了构建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任务。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许多探讨和讨论,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关于将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置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完整系统研究。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尝试在对历史上中西方共同人类价值思想进行初步挖掘和梳理并利用现有价值思想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今天人类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并着重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应有的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三个层次阐述其理论架构,最后也对它现实构建的原则和路径提出初步设想。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阐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思想理论渊源。中西方历史上关于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是今天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第一章主要对中西方思想史上人类共同价值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和归纳。西方思想家以探讨和构建“好社会”(理想社会)为中心,提出把幸福作为终极的价值目标,把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正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这对于当前人类构建共同价值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国价值观蕴涵着解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难题的重要启示。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理念,近现代的三民主义的理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以及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等当代主张等,都是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因此,在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中西方的思想资源,通过梳理历史上各具特色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归纳出其中的合理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可以为当代人类共同价值构建提供思想滋养和宝贵启示。第二,阐述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二章通过分析人类还未建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以及人类价值冲突和面临严重危机的现状,提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从人类具有谋求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本性、人类整体意识不断增强、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价值共识几个方面分析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可能性;最后对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现实条件作了阐述,这些条件包括现代科技信息化和文化交流、国际组织、会议、赛事,联合国文书和国际法、区域共同体和合作组织等。第三,从理论上尝试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提出初步的架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价值系统,存在着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和要素,而且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第三章主要从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三个层次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整体架构进行了初步的勾画,并阐述框架内各层次确立的必要性、意义、内涵及其依据。本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表达了本文的最主要观点。本文认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终极价值目标包括底线目标(世界永久和平)和最高目标(人类普遍幸福),其核心价值理念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以及合作、共赢、和谐,而应把人类利益至上、维护基本人权、恪守和平底线和协商解决冲突作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最基本原则。第四,阐述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和路径。理论的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或人类共同价值观必须转化为现实,转化为世界性的制度和文化,才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引领世界和人类朝着永久和平和普遍幸福的方向加速前进。要实现这种转化,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第四章在借鉴和吸取历史上国家价值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要坚持四条主要原则,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各国平等原则和尊重各国国情原则。这一章还把广泛达成人类价值共识、激励各国积极参与、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世界管理机构、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作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路径。

唐丽婷[4](2020)在《从《论语》出发管窥孔子休闲伦理思想》文中提出休闲,从古至今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孔子作为大家所熟知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有着文质彬彬的休闲家一面。本文立足于儒家经典之作——《论语》,研究孔子的休闲生活方式及其中所蕴含的休闲伦理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寻其中对我们当代人产生的现代价值。孔子休闲思想的形成是受孔子所处春秋末年、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和他出身寒微、少时多能鄙事的个人生活环境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个人志向和修养有了更高的认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休闲思想也随之产生,孔子休闲以“仁”为核心,以“礼”作为休闲的道德约束,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主要休闲方式,如读书吟诗,曾说“不学《诗》,无以言”,下棋钓鱼、射箭驾车样样精通,对音乐的喜爱更是如痴如醉,有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一张一弛,一动一静,休闲过程中无一不体现劳逸结合、放松身心,同时,休闲符合仁、礼的要求,注重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境界,成为君子,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对《论语》中孔子休闲伦理思想的特征进行了提炼和集中论述,分为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颜之乐”的安贫乐道;有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点之乐”的天人合一;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寓教于乐;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慎独守礼。当代人休闲失范的主要表现为放纵无度式休闲、品味低俗式休闲和奢侈拜金式休闲,并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及伦理治理,再通过研究《论语》中孔子休闲伦理思想,得出其注重对个人素质的提升和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在休闲中实现美好生活等现代价值来指导现代人进行健康有益、富含正能量的休闲。

王李云[5](2020)在《《道德经》德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示》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目标追求等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人们达到空前的浮躁,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当前,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出现很多弊端,这些问题不是由单方面造成的,而是由教师、家庭以及学校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小学德育不能全面发展。因此,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合理化、科学化、高效化建设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平时关注的《道德经》为研究选题,试图挖掘其中的德育思想内容,为现今的小学德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论文的第一章梳理了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小学德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剖析;论文的第三章集中论述了《道德经》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尊道贵德、赤子之心以及无为而治;论文的第四章分析了《道德经》德育思想的特点。其特点包括辩证的德育学习思维、上善若水的道德操守及贵身爱生的道德关怀;第五章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了老子德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发。“道法自然”和“珍惜个体生命”是老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提倡让生命个体回归本体,依照规律的自然发展,在自然而然中去作为,见素抱朴,使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思想的启发下,可以将“生命?实践”教育渗入小学德育改革,开展具有实践实质的及有生命性的德育主题活动,从而促进小学德育的科学发展。

陈健[6](2019)在《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富有朝气、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之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期盼。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不容乐观,校园中时有发生的自杀、他杀及各种暴力事件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学生显现出生命意识淡薄、理想信念缺失、抗挫能力低下、生命价值模糊等状态亦令人堪忧。高校学生的生命观现状,提示我们应重视与加强生命教育研究。道家哲学的本质是生命哲学。庄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尤为关注生命问题,其哲学体系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他揭示生命的苦难、追求心灵的自由、思考生命的本质、关注生命的价值,形成了内涵丰富且见解独特的生命观。因而,系统阐释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当代价值,有助于夯实生命教育的传统文化根基、丰富生命教育实践、促进大学生生命健康发展。本文采用调查问卷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生命观、生命教育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根据调研数据与访谈结果,论文客观剖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思想偏差,揭示了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目标、内容、实践层面的欠缺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文章通过对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主要内容以及教育实践的系统梳理、归纳总结,探寻并揭橥了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内容价值和实践价值。庄子将“道”视为生命存在、活动与发展的依据。“敬畏道”“效法道”“达至道”是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敬畏道”要求人们在“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效法道”要求人们一方面以道的“普遍性”为依据,维护生命的平等和多样,另一方面以道的“规律性”为依据,自然无为、尊重生命本然;“达至道”要求人们在构建“人与天一”的生命世界与培育“藏天下于天下”的生命境界中,为生命发展创设理想外部环境和宏大内在格局。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目标不够明晰,深入发掘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将有助于促进其教育目标由模糊走向清晰,树立“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目标导向。庄子生命观包涵自然生命观、社会生命观和精神生命观三个方面的内容。其自然生命观所提倡的“保身、全身、爱身”“养生而不益生”“重生而不惧死”等思想,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贵身观、养生观、生死观;其社会生命观所强调的“养亲”“事君”“均调天下”“退仁义、宾礼乐”“由技入道”等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责任观、生命道德观、生命实践观;其精神生命观中“喜怒哀乐不入于胸次”“哀莫大于心死”“立鲲鹏之志”等思想,对大学生生命情感教育、生命意志教育和生命理想教育具有重要启迪。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十分零散,缺乏基于人之生命存在方式的系统性构建。庄子生命观所蕴含的珍爱自然生命、塑造社会生命和高扬精神生命等思想,无疑对充盈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促进其由零散走向系统具有借鉴意义。庄子善于将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政治、经济、文化等)转换为教育事件以阐发事件背后的深意。《庄子》文本中的人物大多是师生关系,内容则基本上是传道、授业、解惑。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和思想内核,正是借由具体的教育实践来传递和表达的。纵观《庄子》全文,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丰富多样,教育场域非常宽阔,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还包括家庭和社会。其生命观的教育实践,为丰富与拓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方法与路径提供了思想资源。需要指出的是,庄子生命观尽管拥有诸多值得传承和弘扬的价值与精神,然而受时代背景、社会历史、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某些内容难免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程度的扞格。为此,大学生生命教育在借鉴庄子生命观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继承、弘扬其思想精华,做好“照着讲”的工作;另一方面应立足现实问题与时代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做好“接着讲”的工作。

杨国哲[7](2019)在《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道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道”的思想贯穿整个道家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备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道家生态思想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下生态危机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是我们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强有力的理论来源,并且其思想也对我们当下人的生活具有借鉴意义。先秦道家生态思想主要从自然观、伦理观和技术观三个方面进行系统地概述。先秦道家自然观主要以“天人合一”为基底,以“道法自然”为行为的准则。认为“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根、“道”为世界之本源,认为宇宙就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先秦道家生态伦理观中认为万物平等、万物平衡和万物不伤,提出了“物无贵贱”、“齐物”的思想,认为万物皆有其价值,不能以人的主观去划分高低贵贱,应该知常知和保持整个宇宙的“和”的运行规律,做到知止知足在自然承受限度内适可而止的开发;先秦道家生态技术观既有对技术的肯定又有对科学技术的担忧,“技”不能脱离“道”,主张弃圣绝智、绝巧弃利,主张虚静无为的生活方式。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在当今生态危机严重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很多现代启示。现代人需要树立整体和谐的自然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观,选择顺应自然、有利身心健康、简单有效的生活方式,提倡节俭的消费方式,在城市加快传统产业的环保治污染改造升级换代工作,更多建设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农村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优势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旅游。当今人们需要从生产和生活的宏观战略和各个细节入手,运用好道家的生态智慧。

龙佳怀,刘玉[8](2018)在《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体育的启示》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对道家生命本源、道家生命价值观进行剖析,对道家"顺应自然""自然无为"及"知足常足"的人生观、生态观进行分析,引发对我国当代生态体育的启示:健全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群众体育绿色发展,争做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体育场馆建设节约化、人性化、均衡化;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体育;争创低碳、科学健身的良好生态氛围。

王涛[9](2018)在《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对国家灵魂的美化,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老子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想,其管理思想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老子的管理思想收录于《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名《道德经》,虽然这本书哲学性很强,但在老子哲学思想里隐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老子的管理哲学思想为古代君王统治国家指明了方向,其优点不可言说,但《老子》一书的管理思想也有其复古保守,认识相对绝对化的局限性。当今世界发展速度之快,作为组织管理者只有管理思想顺其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促进管理思想发展。但事实上,发展之快导致组织管理者思想与社会发展速度脱节,一系列管理的弊端问题日益突出。作为渊源流长的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为当今组织管理者所披露出来的管理问题指明方向。“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哲学思想中的最高境界,对于老子管理哲学思想的探讨,本文主要从“无为而治”进行论述。针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研究,从四个不同方面对老子“无为而治”进行系统地论述。首先是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渊源。通过对书籍文献的整理发现,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及渊源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老子的处世身份,一方面是老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在这两方面影响下老子对“无为”进行深刻探讨。其次是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老子“无为”哲学思想的整合与分析,得出从中蕴含的管理思想,并结合老子“归朴”美学思想对这种管理思想进行提炼与整合,从“归朴”的“无为”管理美学、“涤除玄鉴”的修身“无为”、“为而不争”的竞争“无为”、“不言之教”的领导“无为”等四方面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不仅是一种管理思想,同样也是老子对人生美学的追求,“无为而治”与“归朴”的美学有一定联系,因此,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主要内容的论述结合老子“归朴”美学思想进行论述。再者,从治国的建议到企业的管理这一视域的转换说明治理国家方式与企业管理之间有其相似性,这种相似是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在国家中是领导者对百姓的领导,希望能通过自身的领导使得国家安康富有;企业的管理是管理者对下属的管理,希望通自身的管理促进企业长久发展。企业作为国家一种组织形式,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对统治者治国提出建议的同时同样对当今企业管理拥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借助当今企业管理过程所面临问题,通过对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研究,考察“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来凸显“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最后考察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中实践的局限性。虽然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以及完善当今企业管理思路都有很深的影响,但这种哲学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实践应用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的应用中存在瓶颈,其思想内涵之深导致“无为而治”管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不易形成。老子在对“有为”统治批判的同时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对“归朴”生活的构建与当今企业管理所面临环境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积极方面要汲取,对于局限性地方要适当取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改进,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管理的主流。

郝芮[10](2018)在《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养成的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思想蕴含深刻的人生智慧,启发着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生智慧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助于大学生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以习近平关于传统文化的科学论断为指导,吸取老子智慧精华,古为今用,采取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立足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挖掘老子人生哲学思想对当今大学生成长的有益成分,把老子人生智慧与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结合,阐释其重要启示和意义。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之处等内容。挖掘老子人生智慧的当代价值,助推大学生科学人生观养成是选题的重要原因。第二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分析老子思想的历史局限性及其积极方面,在此基础上重点阐释老子“尊道贵德,顺势而为”、“上善若水,谦虚奉献”和“知止不殆,去除极端”等人生智慧和境界。第三部分分析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第四部分论述了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意义。提出以老子人生智慧助力大学生科学人生观培育,要尊重规律,以学生为本;不断完善个性,树立甘于奉献的人生追求;正确认识人生环境,积极应对人生变化。第五部分提出以老子人生智慧滋养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途径。

二、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1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
        2.1.1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背景
        2.1.2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2.2.1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2.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2.2.3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根本理论依据
    2.3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
        2.3.1 明确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2.3.2 丰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2.3.3 改进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自然无为
        3.1.1 无常心
        3.1.2 顺物自然
    3.2 清虚自守
        3.2.1 见素抱朴
        3.2.2 知足知止
    3.3 道利万物
        3.3.1 利而不害
        3.3.2 为而不争
    3.4 万物一体
        3.4.1 道生万物
        3.4.2 混而为一
    3.5 万物平等
        3.5.1 道通为一
        3.5.2 天道无亲
    3.6 知和曰常
        3.6.1 静态之和
        3.6.2 动态之和
    3.7 本章小结
4 《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
    4.1 明确生态道德教育目标
        4.1.1 塑造敬畏自然的心理
        4.1.2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
        4.1.3 培养关爱万物的胸怀
    4.2 丰富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4.2.1 培养生态整体观
        4.2.2 培养生态公正观
        4.2.3 培养生态和谐观
    4.3 改进生态道德教育方法
        4.3.1 体验感悟式教育
        4.3.2 渐进式教育
        4.3.3 自我教育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二、本研究的意义
        (一)学术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本研究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具体研究方法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学术观点的创新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一章 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西方思想家对人类共同价值的探索
        (一)西方古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二)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二、中国价值观所体现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人类价值思想
        (二)中国近现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三)中国当代价值观中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
    三、历史上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重要启示
        (一)追求人的幸福生活
        (二)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
        (三)追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理想社会
        (四)追求公平正义、持久和平和普遍幸福的美好世界
第二章 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
    一、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得到国际认同
        (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三)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基调
    二、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一)人类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价值体系
        (二)现代价值的弊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重生存危机
        (三)西方推行霸权主义给世界安全和国际秩序带来挑战
        (四)价值相对主义对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带来障碍
    三、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可能性
        (一)人类具有谋求生活得更好的共同本性
        (二)人类的整体意识不断增强
        (三)人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价值共识
    四、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现实性
        (一)现代科技信息化和文化交流的推动
        (二)国际组织、会议、赛事的推动作用
        (三)联合国文书和国际法提供的共识
        (四)区域共同体和合作组织提供的经验
第三章 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理论架构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内涵及其架构
        (一)价值、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
        (二)价值体系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总体框架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终极目标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终极价值目标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理念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核心价值理念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原则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确立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基本内涵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基本价值原则的贯彻和落实
第四章 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与路径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任务及障碍
        (一)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任务
        (二)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主要障碍
    二、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
        (一)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异同
        (二)中西近现代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启示
    三、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原则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适应原则
        (二)尊重国家主权原则
        (三)各国平等原则
        (四)尊重各国国情原则
    四、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现实构建的路径
        (一)广泛达成人类价值共识
        (二)激励各国积极参与
        (三)发挥国际组织作用
        (四)建立世界管理机构
        (五)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致谢

(4)从《论语》出发管窥孔子休闲伦理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孔子休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何为休闲
    二、产生的时代背景
    三、休闲思想的核心——“仁”
    四、休闲的道德约束——“礼”
第二章 《论语》中孔子的休闲方式
    一、读书吟诗
    二、下棋钓鱼
    三、射箭驾车
    四、赏乐观舞
第三章 《论语》中孔子休闲伦理思想的特征
    一、安贫乐道——“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二、天人合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三、寓教于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四、慎独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第四章 孔子休闲伦理思想对当代休闲的启示
    一、当代休闲伦理失范问题
        (一)休闲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二)当代休闲伦理失范的成因
        (三)对当代休闲失范的伦理治理
    二、注重对个人素质的提升
    三、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四、在休闲中实现美好生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道德经》德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小学德育改革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道德经》德育思想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道德经》德育思想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小学德育改革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小学生道德观现状
    第二节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章 《道德经》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尊道贵德的德育境界
    第二节 赤子之心的德育路径
    第三节 无为而治的德育原则
第四章 《道德经》德育思想的特点
    第一节 辩证的德育学习思维
    第二节 上善若水的道德操守
    第三节 贵身爱生的道德关怀
第五章 《道德经》德育思想在小学德育改革中的借鉴利用
    第一节 身重于物,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节 致虚守静,寻求学生内心的平和
    第三节 勤而行之,生命?实践之道德体系构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设计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概念释义
    第一节 生命概念释义
        一、生命的内涵与特征
        二、生命的存在方式
    第二节 生命教育概念阐释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意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问题与出路
    第一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一、大学生生命观现状调研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研
    第二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目标模糊
        二、教育内容零散
        三、教育方法与路径单一
    第三节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一、强化现代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资源
        三、比较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阐发
第三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价值
    第一节 “知天人之所为”:树立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敬畏道
        二、树立大学生敬畏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二节 “物无贵贱”:树立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效法道
        二、树立大学生尊重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三节 “藏天下于天下”:树立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一、庄子生命观的价值旨归之达至道
        二、树立大学生发展生命的教育目标
第四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价值
    第一节 “常因自然”:充盈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自然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自然生命教育内容
    第二节 “均调天下”:充盈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社会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社会生命教育内容
    第三节 “逍遥而游”:充盈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一、庄子的精神生命观
        二、充盈大学生精神生命教育内容
第五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价值
    第一节 “法无定法”: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方法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
    第二节 “游学天下”: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一、庄子生命观的教育路径
        二、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
第六章 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庄子生命观的再审视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与庄子生命观融通之处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庄子生命观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继承与创新
        一、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照着讲”
        二、庄子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接着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二 :《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和生命教育现状访谈提纲》(学生卷)
附录三 :《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状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7)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先秦道家生态自然观
    2.1 “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
        2.1.1 道生万物
        2.1.2 人与自然是有机整体
    2.2 “道法自然”的自然观
第3章 先秦道家生态伦理观
    3.1 万物平等
    3.2 万物平衡
        3.2.1 知常曰明
        3.2.2 知和曰常
    3.3 万物不伤
        3.3.1 知止知足
        3.3.2 无为而无不为
第4章 先秦道家生态技术观
    4.1 对技术的肯定
    4.2 对技术的批判
第5章 先秦道家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对当代生态观念的启示
        5.1.1 树立整体和谐的自然观念
        5.1.2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5.2 个人——践行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5.3 国家——城市生态保护与利用
    5.4 国家——农村生态保护与利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体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道家思想蕴含的生态体育思想
    1.1 道家生命观充满厚重的生命关怀
    1.2 道家知足常足的人生观
    1.3 道家顺应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观
2 当代生态体育发展的现状
3 道家思想对生态体育的启示
    3.1 健全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2 构建群众体育绿色发展, 争做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者
    3.3 体育场馆建设节约化、人性化、均衡化
    3.4 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体育
    3.5 科学、低碳体育生活方式, 打造科学健身的良好生态氛围
4 结语

(9)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选题层次及新与旧问题的思考
        (二) 现实意义:推动当今企业发展的价值思考
    四、本文创新处
        (一) 与此前研究老子“无为”思想的不同之处
        (二) 将老子“归朴”美学与管理思想相融合
第一章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1.1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2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提出的理论渊源
    1.3 老子对“无为”的探讨
        1.3.1 “无为”之意
        1.3.2 “无”和“有”的对立统一性
        1.3.3“无为”的辩证性
第二章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主要内容
    2.1 “归朴”的“无为”管理美学
        2.1.1 “朴”与“无为”的关系
        2.1.2 “其政闷闷”的和谐美
        2.1.3 “小国寡民”的“归朴”生活
    2.2 “涤除玄鉴”的修身“无为”
        2.2.1 “致虚”“守静”以达“吾以观复”
        2.2.2 “涤除玄鉴”的认知美
    2.3 “为而不争”的竞争“无为”
        2.3.1 “为而不争”的竞争艺术
        2.3.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的“天之道”原则
    2.4 “不言之教”的领导“无为”
        2.4.1 “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
        2.4.2 “不言之教”,顺道而行
        2.4.3 “希言自然”,少发施令
        2.4.4 “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烹饪管理
第三章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价值
    3.1 “涤除玄鉴,以身作则”指引企业文化正确定位
    3.2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树立正确企业社会责任
    3.3 放手管理,打造企业环境和谐之美
    3.4 “为而不争”成就企业双赢共进
    3.5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引导企业稳中求胜
第四章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实践的局限性
    4.1 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在当今企业管理指导中的局限性
    4.2 当今企业管理实施“无为而治”管理模式的瓶颈
        4.2.1 “道”之奥妙不易体悟
        4.2.2 “玄鉴”的内在审美不易做到
        4.2.3 “归朴”管理美学不易形成
    4.3 “小国寡民”构建在当今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难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养成的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依据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二.老子人生智慧的理论探讨
    2.1 老子及其评价
        2.1.1 《老子》及其作者
        2.1.2 老子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2.2 老子的人生智慧
        2.2.1 “尊道贵德”,顺势而为
        2.2.2 “上善若水”,谦虚奉献
        2.2.3 “知止不殆”,去除极端
三.大学生人生观的现状分析
    3.1 大学生人生观
        3.1.1 人生观
        3.1.2 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过程
    3.2 大学生人生观现状
        3.2.1 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成绩
        3.2.2 大学生人生观存在的不足
四.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意义
    4.1 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作用
        4.1.1 助力大学生科学人生观的养成
        4.1.2 为大学生解决人生问题提供传统思路
    4.2 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启示
        4.2.1 尊重规律,以学生为本
        4.2.2 不断完善个性,树立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4.2.3 正确认识人生环境,积极应对人生变化
五.以老子人生智慧滋养大学生人生观养成的途径
    5.1 采用多种形式推进“老子人生智慧进校园”
    5.2 开发新媒体,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传播老子人生智慧
    5.3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老子"复归于朴"的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文明的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D]. 杜郑颖.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道德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研究[D]. 闫文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类共同价值体系构建研究[D]. 潘从义. 湖北大学, 2020(02)
  • [4]从《论语》出发管窥孔子休闲伦理思想[D]. 唐丽婷.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5]《道德经》德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示[D]. 王李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庄子生命观之于大学生生命教育价值研究[D]. 陈健.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6)
  • [7]先秦道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杨国哲. 武汉科技大学, 2019(09)
  • [8]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体育的启示[J]. 龙佳怀,刘玉. 体育文化导刊, 2018(10)
  • [9]老子“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研究[D]. 王涛. 广西大学, 2018(01)
  • [10]老子人生智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养成的意义研究[D]. 郝芮.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老子“还普”思想对当代科学发展方向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